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简述

工业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简称 MEM)旨在培养具有系统工程思维能力、管理技术与知识链的高端人才,这种人才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是现代经济的需要,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元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主要面向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重点培养具有全局视野、系统思维、优化设计、决策分析、项目管理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工程项目实践和企业管理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高层次应用工程技术经理和领头羊,具有国际化背景和全球视野。

培养目标

工业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培养目标为:

1.具有系统工程思维能力,能够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问题

进行分析、设计和优化,处理复杂的交叉多学科问题;

2.具有管理技术与知识链,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知识,

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实践经验,具有高度责任心和领导力,能够胜任现代企业综合管理工作;

3.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技能,能够熟练掌握一些重要实用工程工具和软

件,能够流畅地使用英语和专业术语,为公司与国内、国际企业、政府机构和专业组织之间的交流架起桥梁;

4.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文化的环境下,善于思

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跟上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能够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事业项目,成为优秀的应用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培养课程

核心课程:

1.工程经济分析和决策

2.工程管理学

3.工业工程学

4.运作管理

5.企业信息化与管理

6.项目管理

7.供应链管理

选修课程:

1.优化方法与应用

2.人机工程学

3.统计质量管理

4.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5.高级制造技术

6.制造系统设计与仿真

7.工业工程的应用

毕业论文:

1.毕业论文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综合实践课程,是独立完成的研究项

目;

2.论文选题应具有工业工程管理领域实际意义和创新性;

3.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内外学术规范和规定,并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深度。

培养方式

1.双导师制度,每位学生有两名导师,一名教学导师和一名企业导师。

教学导师主要负责学术研究指导,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实际应用指导;

2.课程教学采用全英文授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和互动;

3.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职业指导、实习、企业调研等科技和

管理实践活动;

4.培养方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及实训等多

种教学方式;

5.利用本科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培养过程的完善和生成实际价值的

能力输出。

入学要求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工科、管理科学或相关专业出身;

2.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或者凭毕业证书成绩申请硕

士研究生的优秀学生。

笔者总结

工业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本专业毕业生身兼管理、组织、技术、经济、法律等领域多项技能,毕业后能

够很快适应并胜任不同岗位的企业需求,具备在国内、国际工程及经济方面担任核心技术或管理咨询、战略规划、流程优化等职务的能力,对组建或经营企业有很强的敏锐度和正确的把握能力,成为高层次的工程师和企业家,同时也为工业工程和管理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

注:本文信息参考了多个高校的工业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内容较为通用,具体以本学校方案为准。

工业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简述 工业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简称 MEM)旨在培养具有系统工程思维能力、管理技术与知识链的高端人才,这种人才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是现代经济的需要,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元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主要面向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重点培养具有全局视野、系统思维、优化设计、决策分析、项目管理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工程项目实践和企业管理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高层次应用工程技术经理和领头羊,具有国际化背景和全球视野。 培养目标 工业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培养目标为: 1.具有系统工程思维能力,能够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问题 进行分析、设计和优化,处理复杂的交叉多学科问题; 2.具有管理技术与知识链,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知识, 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实践经验,具有高度责任心和领导力,能够胜任现代企业综合管理工作; 3.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技能,能够熟练掌握一些重要实用工程工具和软 件,能够流畅地使用英语和专业术语,为公司与国内、国际企业、政府机构和专业组织之间的交流架起桥梁; 4.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文化的环境下,善于思 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跟上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能够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事业项目,成为优秀的应用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培养课程 核心课程: 1.工程经济分析和决策 2.工程管理学 3.工业工程学 4.运作管理 5.企业信息化与管理 6.项目管理 7.供应链管理

工业工程培养方案硕士

工业工程培养方案硕士 【原创版】 目录 一、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概述 二、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和要求 三、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学科设置与研究方向 四、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学制与学习年限 五、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与实践应用 正文 一、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概述 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是针对工程领域内的工业工程方向所制定的 一种专业性学位培养方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我国工业领域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专门的工业工程知识,以及能够通过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二、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和要求 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包括: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2.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系统专门的工业工程知识,能够通过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3.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学科设置与研究方向

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学科设置主要包括: 1.工程管理: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成本管理等。 2.工业工程:包括生产系统设计、生产过程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 3.人因工程:包括人的工作能力、工作状况、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4.安全工程: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工业过程优化与控制:研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优化与控制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 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过程优化、供应链管理等问题,提高物流效率与降低成本。 3.人因工程与安全管理:研究人与机器的协调、工作环境改善、安全管理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与保障安全。 四、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学制与学习年限 工业工程硕士的学制为 2-3 年,具体学习年限根据学生的学术表现和研究进度而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的撰写,方可毕业。 五、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与实践应用 工业工程硕士的毕业要求包括: 1.完成课程学习,取得规定的学分。 2.完成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验、工程项目实践等。 3.撰写毕业论文,通过论文答辩。 实践应用主要包括: 1.在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工业工程相关的工作,如

哈理工工业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业工程(085236)专业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掌握工业工程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工业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哲学思维,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业工程相关实践。 (2)掌握与工业工程领域工作密切相关的专门知识,以及专业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了解从事领域所需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3)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工业工程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运用必要的计算软件,进行工业工程分析和计算;具有外文文献检索能力和对外交流能力,形成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实际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4)培养具备复杂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能力,既掌握工程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1.学科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于2005年获得工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大力支撑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教育培养体系完整,教学管理及论文指导经验丰富等突出特点,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工业工程人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199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列入第一批省高校重点学科,在“十五”和“十一五”省高校重点学科两次验收评估中均评为优秀,“十二五”免评列入省重点学科,2009年列入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哈尔滨理工大学高新技术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于2006年列入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十一五”验收获优秀,继续列为“十二五”重点研究基地。“管理科学与工程”团队于2001年列入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2013年转为省领军人才梯队,并入选省领军人才梯队“535工程”(第二层次)建设计划;2012年高新技术发展与战略管理研究团队列入省高校首批哲学社科学术创新团队。 2.主要研究方向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业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生产制造与服务运作系统工程:生产制造系统工程方向主要包括现代制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现场管理优化、并行工程、先进制造系统等;服务运作系统工程方向主要包括运用运筹学的基本方法,以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成本为主要目标,开展系统建模、数理统计、运作分析、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工效学与人因工程:包括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劳动生物力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机、环境工程、可用性理论、人机界面、生产与安全工程、职业安全与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三、学制及培养方式 1.学制 工业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5年,对于提前达到培养目标、成绩优良的研究生,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后报研究生部批准,可申请提前答

工业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 生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满足行业对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工业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运而生。该方案旨在培养具备较高工程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方案概述 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构建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工程知识和能力,较强的语言、能力和创新精神。该方案针对行业人才需求,注重工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语言、人文素质、国际化视野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思维。 二、培养目标 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的人才: 1.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进行工程分析、设计、规划、实施和管理。

2.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跨学科协作和团队管理,并具有一定的谈判能力和影响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和人文素质,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4.具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三、培养方案设置 1.课程设置 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其中必修课程涵盖系统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制造、运筹学、质量管理等方面。选修课程涵盖工业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如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 2.实践环节 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践、工程项目实践和科研实践三个阶段。实验实践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验室技能和动手能力;工程项目实践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进行工程管理、设计和实施;科研实践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具备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环节的总学分占整个培养方案的比例不小于50%。 3.学位论文 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有学位论文阶段,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符合学术规范和工程实践要求的学位论文。

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 领域名称:工业工程领域英文名称:Industrial Engineering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学科。它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学科的知识,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善和配置、评价、创新和决策等工作,使之成为更有效、更合理的综合优化系统。 工业工程具有鲜明的工程属性,以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科、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工程领域,具有工程学科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观察、实验、研究和设计等功能;又不同于一般工程学科,它还应用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以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解决综合性工程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因此,工业工程也具有明显的管理特征。 工业工程领域的特点是强调“系统观念”和“工程意识”,重视研究对象的“统筹规划、整体优化和综合原理”。因此,工业工程领域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有系统科学、现代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人因工程等。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的掌握某—门工程专业知识和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各类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运行、控制、改良和创新等综合性技术管理工作能力,并掌握一门外语在各类经济与非经济组织中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 二、培养对象和入学要求 1.招收对象主要为: (1)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高水平工业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 专门人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工程系统分析、优化理论、工程管理等; 2.培养具备工业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和 实施; 3.具备一定的跨学科交叉能力,能够理解和应用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管理学、心理学等; 4.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跨学科、跨行业的工作环境中进行 协调和合作。 二、专业课程设置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应该既注重理论教学,又要加强实践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的课程设置: 1.工业工程基础课程:包括工程系统分析、运筹学、设计与分析方法、管理工程等;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优化理论、供应链管理、生产系统工程、工程管理等; 3.交叉学科课程:包括管理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4.实践教学:包括工程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实习实践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实习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与企业合作,通过实习、毕业设计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培养其工 程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环境和资源,如实验室设备、企业合 作资源等,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去。 四、论文要求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完成一定的论文研究。论文研究应该注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学校应该鼓励 学生选择有一定实践意义的课题,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培养其学术研究 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 学习,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应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和

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工程背景和管理知识,能够在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创新与管理、组织管理和战略规划等领域从事高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专业,学制为2年,获硕士学位。 (二)学习内容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 1. 工程经济学 2. 工程管理学 3. 项目管理 4. 技术创新与管理 5. 组织管理 6. 战略规划 7. 质量管理 8. 环境管理 9. 安全管理 10. 法律与道德 (三)学习方式 本专业采用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实践教学 本专业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包括企业实习、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学术论文研究等。 (五)毕业要求 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包括: 1. 通过所有必修课程的考核,并完成学位论文; 2. 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3.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效果 经过本专业的培养,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一)专业能力 1. 具备较强的工程背景和管理知识,能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创新与管理、组织管理和战略规划等领域的高级管理工作; 2. 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工程管理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工程管理知识; 3. 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管理能力,能够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项目升级。 (二)综合素质 1. 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解决复杂项目管理问题; 2.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学科背景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版)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中文):工程管理;(英文):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专业代码:125601 ;学位授权类别:工程管理硕士 一、学科简介 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是我国2010年新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其目的是适应我国现代工程事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人才质量。 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工程管理包括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实施中的管理;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现代工程出现了规模巨大、决策流程复杂、涉及技术种类众多、组织结构庞大、历时漫长、参与人员众多等趋势。工程管理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现代工程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注重向学生提供对内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识的理解,如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管理等;注重向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层面管理工程功能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注重向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项目或问题中将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的经验。 工程管理硕士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 是一所以港口、航运、物流、海洋等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的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文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我校是全国首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获得全国首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教学师资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等学科,既有校内经济管理学院、各个工科学院的专职教学科研人员,又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师资力量雄厚,并有学校各种相关学科的支撑。 二、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本原理和,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工程管理理论,以及港航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等相关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221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2.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具有独立从事工业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复杂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 4.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及相关的工程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化2.先进制造系统与现代集成制造 3.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4.生产运作、项目管理与质量管理 5.物流与供应链6.电子商务与信息安全 三、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表1 申请硕士学位的学分要求以及学分分配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 注:硕士生修课应从硕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500-799);博士生修课应

从博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800-999)。 六、培养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要求:本学科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在第二学期末(最迟在第三学期)提出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经所在系或科研组组织答辩通过后可进入论文工作。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本学科硕士生应至少听满6次学术报告,方可计入1学分。 发表论文要求:本学科硕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应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包括已接收)一篇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 其它培养环节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工程管理硕士 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工程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和学位 学制:全日制2年制 学位:硕士学位 三、课程设置 1. 必修课程 (1)工程项目管理 (2)企业管理学 (3)风险管理 (4)工程经济学 (5)供应链管理 (6)商务伦理 (7)组织行为学 (8)沟通技巧和谈判 (9)项目案例分析 2. 选修课程 (1)信息技术与管理 (2)市场营销 (3)金融管理 (4)质量管理 (5)环境管理 (6)创新管理

四、实践教学 1. 实习 学生需在企业或相关机构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实习,由实习单位和学院指导老师共同评 定实习成绩。 2. 毕业设计 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进行针对工程管理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毕业设计,通过指导老师评定后 方可毕业。 五、研究生培养目标及要求 1. 研究生需具备扎实的工程管理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 研究生应当具备较强的独立科研和实践能力,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工程管理软件。 3. 研究生应当具备较强的沟通、合作和团队领导能力。 六、培养方案的实施 1. 教学体系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践等。 3. 评价体系 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考试、论文、实习报告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研究生的学习成果。 七、对学生的要求 1. 必须按时参加学校安排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认真填写、提供各种证明材料。 2. 必须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按时按质地完成毕业设计、实习报告或其他学业要求。 3. 必须严格遵守学院规章制度,尊重师长,关爱同学,团结协作。 4. 课余时间要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实践、实习活动,并热心参加各类学生社团活动。 八、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学院建立了健全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督导、教学质量监控、教师队伍建设等各 项措施,确保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南京大学工业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16712)

南京大学工业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16.7.12) 一、培养目标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应以学校“二三三”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指导思想,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既懂工程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为目标。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掌握工业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对复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制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半;实践学习,包括企业实践、项目实践、或结合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开展的实践学习,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学位论文1年。 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修满36学分。 注: 1. 在本科期间已经选修过我院本硕打通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直接免修,其他申请免修者必须申请参加相应课程的免修考试,考试成绩达到80分或以上者可免修。免修考试在每学期课程开课两周内举行。 2. 学生所选课程需要由导师确认。

四、培养方式 1)采用全脱产在校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1年半内基本修完全部课程,从第3学期起,至少有半年时间在企事业单位实习,且记实习学分。2)采取校内导师

和校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的指导方式。3)毕业论文研究要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和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选题为主。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科研论文和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5)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五、考核方式 校公共课程和院公共课程的考核以命题笔试为主,由有关院系负责。 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考核采取命题考试和撰写论文相结合的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具体确定。 为保证培养质量,在入学后的第3学期期末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导师负责自评,导师需邀请另两位导师组成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和表现包括有关学位课程内容,本专业发展动态及研究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考核优秀者,推荐提前毕业申请报考博士研究生。学院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抽查。 六、学位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课题,确定论文题目,在第三学期结束以前向学院递交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的内容大纲及进度安排,经导师签字同意后,由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审议通过。凡不按时提交开题报告者,其论文答辩申请不予受理。 七、答辩和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修完规定课程获得规定相应的学分后,才可获得论文答辩资格。 硕士论文答辩日期按校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安排。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 人组成,实行导师回避制度。论文答辩会由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 (2016年7月修订)

工业工程培养方案硕士

工业工程培养方案硕士 摘要: 一、工业工程培养方案硕士的背景与意义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三、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 四、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正文: 工业工程培养方案硕士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工业工程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于推动我国工业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工程培养方案硕士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一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工业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现代工业工程技术与方法,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培养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承担重要角色,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工业工程培养方案硕士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公共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材料科学、热力学与传热学等工程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工业工程

原理、生产系统设计、运筹学、质量管理、人因工程等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业工程培养方案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一是进入各类制造企业、服务业企业、政府部门等从事生产管理、运营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二是进入科研机构、高校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学工作;三是进入咨询公司、工程设计公司等从事工程咨询、规划、设计等工作。

工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5236)

工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5236) 工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5236) 一、学科简介 长春工业大学工业工程学科始建于2004年,2005年招收本科生,2006年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工业工程是工程领域中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学科,本学科是将工程的、定量的分析方法和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的知识相结合,对各种综合系统(包括生产系统、服务系统、组织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以提高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工程学科。本专业培养的人才精通工业工程技术,了解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对复杂系统、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为各类现代企业、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各种服务机构设计高效的最优系统并进行组织、决策、计划和实施。 二、培养目标 获得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者应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具有科学精神与创业精神。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思想政治正确,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发现和研究科学问题的能力,培养既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科学研究人才,又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3.在工业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熟悉行业领域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

四川大学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四川大学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特别是企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依据学位办(1997)54号文,学位办(1997)57号和学位办(1999)7号文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积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的工业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 二、入学要求 l.招收对象为:获得学士学位后,在工业工程领域从事工程技术实践或管理工作3年或3年以上;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达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未获学士学位但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工作业绩突出;报考者为经所在单位推荐的优秀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2.报考人员须参加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符合我校录取分数线者,参加由我校自行组织的第二阶段综合考试。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学校与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合作培养。 2.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到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6个月。 3.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4.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2.5 — 5年,但从入学到获得工程硕士学位的年限

北航工业工程领域专硕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领域(085236)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合用类别或领域 工业工程领域(085236) 二、培养目的 工业工程属于具有工程背景的管理学科,也属于解决管理问题的工程学科。工业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是生产或服务系统,重要任务和目的是应用系统工程、生产和服务战略理论、先进制造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理论和方法,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善、评价和创新,从而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工业工程领域的研究方向重要有:生产与服务战略、公司建模、组织设计与流程管理、生产与服务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程经济、人因工程、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工作分析与劳动定额研究等。 工业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的是为公司(或其它组织)培养具有较强工程技术基础、掌握经济管理知识、能对公司(或其它组织)中的生产(或服务)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创新的复合型跨学科的高级实用型管理人才。 三、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 1.工业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课程设立应体现工程知识和实际应用,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具体学习、考核及管理工作严格

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规定》。 3.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到公司实习,采用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保证不少于0.5年的工程实践。 4.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管理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管理背景。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第一导师为校内导师,另一位导师为校外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5.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遵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学制为2.5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四、知识和能力结构 工业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由学位理论课程和综合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如下表所示。知识和能力结构重要体现对研究生专业理论素质、科学技术及人文素质、实践能力素质等培养层次,规定取得相关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培养方案获得表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五、课程设立及学分规定 针对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加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20学分的学位理论课程和7学分的综合实践环节,总学分不少于27。 1.学位必修课程(环节)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EM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EM〕培养方案 〔适用于2021级入学研究生〕 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工程依托工业工程系、环境学院、机械系、精仪系、热能系、电机系、自动化系、软件学院、工物系、核研院共10个院系协同共建,在研究生院指导下,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工业工程系负责协调公共必修课程、核心课程和限选课程。本学位工程下设能源与环境管理、设计与制造管理和信息管理三个方向。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方案、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和学习时间 采用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现场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制为2至5年,教学安排采用在职学习方式,集中安排教学活动。 三、学分要求 总学分数不少于41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3学分,工程管理核心课程13学分,工程管理限选课程不少于7学分,领域方向课程不少于12学分,学位论文研讨6学分。 四、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程〔3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考试〕 ●英语〔第一外国语〕〔〕2学分〔考试〕 2.工程管理核心课程〔13学分〕 ●领导与沟通〔〕2学分〔考试〕 ●工程管理中的财务与投资〔〕2学分〔考试〕 ●管理经济学〔〕2学分〔考试〕 ●工程管理中的市场与营销〔〕2学分〔考试〕 ●工程管理中的定量分析方法〔〕2学分〔考试〕 ●战略管理〔〕2学分〔考试〕 ●工程管理前沿讲座〔〕1学分〔考察〕 3.工程管理限选课程〔7学分〕 ●工程管理导引〔〕2学分〔考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