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校本教材

高中美术校本教材

高中美术校本教材
高中美术校本教材

高中美术选修课校本教材:

《中国美术名家名作赏析》

××××中学艺术组美术办公室编

目录

第一讲、顾恺之....................................................................................4—7 第二讲、阎立本....................................................................................8—10 第三讲、吴道之....................................................................................10—11 第四讲、张萱.......................................................................................11—12 第五讲、周昉.......................................................................................12—13 第六讲、韩幹.......................................................................................14—15 第七讲、韩滉.......................................................................................15—16 第八讲、李昭道....................................................................................16—18 第九讲、王维.......................................................................................18—19 第十、十一讲、荆浩、关仝.....................................................................19—21 第十二、十三讲、董源、巨然..................................................................21—22 第十四讲、顾闳中.................................................................................22—24 第十五讲、黄筌....................................................................................24—25 第十六讲、崔白 (26)

第十七讲、范宽....................................................................................27—28 第十八讲、王诜....................................................................................28—29 第十九讲、李唐....................................................................................29—30 第二十讲、马远....................................................................................30—31 第二十一讲、张择端..............................................................................31—32 第二十二讲、梁楷.................................................................................32—33 第二十三讲、赵孟頫..............................................................................33—35 第二十四——二十七讲、吴镇、黄公望、倪瓒、王蒙....................................35—39 第二十八讲、戴进 (39)

第二十九、三十讲、沈周、文徵明……………………………………………………39—40 第三十一讲、唐寅………………………………………………………………………41—42 第三十二讲、徐渭………………………………………………………………………42—44 第三十三、三十四讲、仇英、陈洪绶…………………………………………………44—45

第三十五、三十六讲、八大、石涛............................................................45—47 第三十七讲、郑板桥..............................................................................47—48 第三十八讲、任伯年 (48)

第三十九讲、齐白石……………………………………………………………………49—50 第四十讲、徐悲鸿………………………………………………………………………50—52

第一讲

你养过蚕吗?春天的蚕吐丝时,一根均匀的细线连绵不断、婉转柔细,不就像这幅晋朝画中的线条吗?

▲顾恺之

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最出名的画家要算是顾恺之了,不过在他以前,还有一位画家值得一提,他叫曹不兴。曹不兴并没有“不兴”,他是魏晋时代一位了不起的画家。他专画人物,是个人物画家;他还是第一个把佛教带进绘画的画家,所以,他的人物画以佛像为主,以人像为辅。

曹不兴出名只在魏晋时代,真正为中国名画家的是顾恺之,也许是当时史学家的粗心,他们没有记下曹不兴生平的经历,也许是曹不兴不被人赏识,够不上录下生平的资格,反正,曹不兴的事迹后人知道的很少,家庭如何?何时学画?甚至具体的生卒代是哪年?

“春蚕吐丝”这种线条,古代常常特别用来指东晋时一个大画家——顾恺之的作品。

顾恺之是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中国画家。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

难道在顾恺之以前,中国没有画家吗?

当然不是的。只要有作品,就有画家存在。

只是古代的画家,在陶罐上、墙壁上画画。他们画得很好,也画得很快乐,可是他们并没有把名字流传下来。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不重视画画的人,所以他们的名字都失传了。

也许,画画的人只要自己画得快乐就够了,并不在乎名字是否流传罢!

总之,一直要到顾恺之,我们才有了有名字的画家,也留下了他们的作品,和很多关于他们的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时候的画家。他出身贵族家庭,从小也读书作诗,被训练成为一个文人。

在顾恺之以前,中国许多画家只是工匠。他们学习画画的技巧,但是,不一定要读书。可是到了顾恺之以后,中国画家多半也是文人,要读历史、哲学,也要能作诗或弹琴。

也许因为书读得多的关系罢,顾恺之的画就和别人不一样。他能够把一个旧的题材重新构图,用新的方法表现,他也能够根据当时人的文章,创造新的绘画。

他的成就非常高。在他年轻的时候,在一个叫做瓦棺寺的庙里画壁画,吸引了很多人来观看。为了看顾恺之的新画,很多人还捐钱给庙里呢!

说到他的为人,他的同伴说他是痴愚,狡猾各占一半,该痴的时候痴,该精明的时候精明;还说他好开玩笑,好吹牛。看得出顾恺之是个直率的人。

他和皇帝关系不错,恒玄偷了他的画,他也不生气,恒玄政治上失败,顾恺之却一点没受到牵连,依然兴盛,这得归功于他那半痴半奸的性格。

顾恺之大概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受推崇的画家之一。

《女史箴图卷》

顾恺之留下的作品中,最受重视的一件是《女史箴图卷》。

《女史箴图卷》

“女史”指的是在宫廷里的妇女,“箴”是规劝的格言。

“女史箴”原来是西晋时代,一个叫张华的文人写的文章,用来给宫廷里的妇女阅读,使她们知道什么是妇女们应该遵守的道德。

顾恺之看了张华的文章之后,就把文章中描写的内容,一段一段画成了画,一共有十二段。

因为年代久远,十二段“女史箴”,目前只剩下九段了。

有一段是描写汉朝的女官冯婕妤。她陪同汉元帝到花园中玩,不料一只黑熊跑出了兽槛。在惊险的时候,冯婕妤很勇敢地挡住黑熊,保护了汉元帝。

有一段描绘一个人在镜子前梳妆。文字却说:人们大都只知道修饰外表,却不知道美化内在的德性。

“女史箴”是提倡道德的一卷绘画。

我们仔细看一下,可以发现,画中的线条的确像“春蚕吐丝”一样,在空中循环婉转,非常均匀而优美。

顾恺之画的女性,身材非常修长,裙子的下摆比较宽,使每一个人物的造型都很稳定。

这些画里的人,和我们在前面的壁画中见到的人物不一样。女史箴中的人物大都是宫廷贵族,衣服都很宽大华丽,身上有许多装饰用的飘带,给人一种高贵端庄的感觉。

“女史箴”中的人物造型和东晋“竹林七贤、荣启期图”中的人物非常相像,是同一个时期的作品。

也有人认为,“女史箴”图卷是隋唐人的摹本。也就是说,那是隋唐时代的人,按照顾恺之的原本临摹下来的。

无论如何,这件《女史箴图》是中国绘画的一件珍贵的宝贝。

可惜在一九○○年,因为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这件宝贝就被进入北京的英军抢走了。

目前这幅画就收藏在英国伦敦的博物馆。

《洛神赋画卷》和《列女传图卷》

《洛神赋图》《列女传图卷》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以张华的文章为依据创作的。他甚至把张华的文章一段一段抄录在他的画上,像现在的图画书一样。

顾恺之另外一张以文章为依据的作品,就是《洛神赋图》。

“洛神赋”原来是曹操的儿子——曹植的一篇文章,描写他在洛水河边,看到美丽女神的景象。

“洛神赋”写得非常美,把人们幻想中的女神,用文字形容得十分令人向往。顾恺之就以这篇中国的文字名著为依据,用绘画来表现了。

《洛神赋图》这幅名画,原来由顾恺之亲笔画的一张已经遗失了。现在看到的,有四种不同的摹本,都是宋朝人根据原画临摹的。

慢慢展开这张画,可以看到曹植和他的侍从站在洛水岸边,远处河面上的女神正凌波而来。

女神驾着六龙拉动的车子,四周有旗帜飘扬。

最后是曹植乘坐华丽的大船,在洛水上寻找洛神。

这篇有名的文学名著,由顾恺之用具体而形象化的方法画了出来,使文学上的想像,转变成美术绘画上的形象。

顾恺之启发我们:当我们阅读一首诗或一篇文学作品之后,也可以把文字中的感受用绘画表达出来。

顾恺之的名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图》,其实都是根据很多文字的描述来创作绘画。

顾恺之好像对画女性的角色特别有兴趣,“女史箴”和“列女传”都是以女性的美为主题,不仅希望描绘女性外在形体的美、表情上的美,更希望能借此传达出女性内在品德上的美。因此,他的绘画可以说是以有教养的女性为题材的。

古代的中国人常常用绘画来歌颂有道德,有功勋的人。他们相信:为这些有品德的圣贤,有功业的帝王、将军画像,可以借着这些人像,影响一般的人,使一般的人看了这些图画,不知不觉地效法圣贤的行为,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顾恺之生存的时代,恰好就是这种观念流行的时代。所以,他的《女史箴图》、《列女传图》,都是有教育意义的。

你相信常常看一个伟人的画像,也会影响你的行为吗?

在生活中,有没有你特别佩服的人?:中国人把自己佩服的人称为“偶像”。你愿意为你的“偶像”画一张像吗?

或者,你愿意用顾恺之的方法,把一篇你喜欢的故事改画成绘画吗?

第二讲

中国人原来是不信奉宗教的。中国人也许相信: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宗教罢了。把原来印度的宗教画,转变成中国的风俗画。《职贡图》是类似今天外国大使晋见本国元首时的记录画。

▲阎立本

阎立本(?~673年),雍州万年人,其父和其兄均是才德出众的营造学家和画家。阎立本同样有着杰出的绘画才能和技艺,曾继其兄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年)作了宰相,成为极为重视的宫廷画家。他工于写真,尤擅故事画,取材都是贵族,宦官和宫廷历史事件,曾画《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贡职图》及《永徽朝臣图》等。

这些风俗画,基本上是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当时唐代的宫廷绘画也非常发达。

阎立本就是一个以画宫廷绘画为主的画家。

阎立本画过《历代帝王图卷》,画每一个朝代重

要的皇帝。

我们可以发现:唐代敦煌壁画“净土”中的“皇

帝”,竟然和阎立本在宫廷里画的皇帝,几乎完全一

样。

由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到了唐代,经过将近五、六百年的吸收,印度佛教绘画已经和中国宫廷绘画结合在一起,没有什么差别了。

唐代宫廷中有职业性的画家。这些画家,不但自己一生以绘画为职业,甚至还将工作传给儿子、孙子,或兄弟。

唐代初年有名的画家阎立本就是这种情形。他的父亲阎毗,他的哥哥阎立德,都给宫廷画过画。

当时宫廷里的画家,不只是画画,还要替皇帝、公主等贵族们设计住的房子、穿的衣服、用的家具器物,等于是一个宫廷的设计师。

阎立本是唐太宗李世民时代的画家。因此,他所有作品也大都和这个帝王有关。

《历代帝王图卷》。选了十三个帝王。帝王都身体魁伟,两臂张开,衣袖宽大。旁边陪衬的人物,相形之下,就显得卑微。

这种突出主要人物的画法,在阎立本的《步辇图》(见美史p80-83)中可以看得到。传为七世纪著名画家阎立本所作的《步辇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蕃(今西藏)17岁的领袖松赞干布,派遣使臣携礼物至长安(今西安)请求通婚;6年后,又派其“大相”居首位的大臣)禄东赞携贵重聘礼晋见唐太宗,订成婚约。次年,由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并带去了农业、医学、营造、技工等方面的人材以及工具、种子、书籍等。这不仅加强了汉藏友好,巩固了边疆,也对藏族人民生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意义深远的贡献。使得他们也能提前实现“现代化”。

《步辇图》的创作,就是为了纪念、歌颂这一历史事件。但作者没有描绘人物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为文成公主送行的场面,也没有刻划带有期待和欢乐气氛的松赞干布的迎亲,而选择了唐太宗接见禄东赞这一较单纯的情节。传统中国画的构思历来重视主题突出,并运用以少喻多、以点代面等手法,以取得耐人寻味的效果。所以,这幅画借禄东赞谒见唐太宗请婚时不同神情的表现,来启示这一事件可能发展的前景。作为描写这一类国家大事的宫廷画家,必然要把突出唐太宗的威仪及乐于与吐蕃结亲的心理状态放在首位。对禄东赞(左起第二人)的刻画,使人感到确是一位真诚而恭敬的使臣。至于红袍执笏的引

见官和穿白衣的随从,则反映了他们的职位和气度的悬殊,这也表现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优良传统。

唐太宗所乘的“步辇”,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前封建宫廷中的一种习俗。画面上,群女环绕,似花团锦簇,烘托了唐太宗的重要地位与权威,也暗示了唐皇朝的强盛繁荣和喜庆的气氛。至于画面人物大小的比例关系,在中国古代人物画创作中,多因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定,并不受真实情况或近大远小的规律的限制。这并不是画家的低能或错误,而是根据当时对创作和欣赏的特殊要求所形成的表现手法。这9名宫女各具动态和唐太宗的端坐微笔凝思,形成动与静的烘托对比;而右方密集的如众星捧月的一群,又和左方肃立排列的三人形成动与静、繁与简的对比。所以此画似乎情节简单,没有其他背景衬托,却能做到主体鲜明,并在构图上表现了单纯而又丰富的节奏变化。

人物的衣纹简劲朴质,禄东赞的长袍却花纹精密,显示其民族服装的特色。画面色彩除墨染外,用大红、赭黄、石绿、白粉等色,形成温丽、庄重与愉悦的气氛,从中也可以体会和东晋(公元317~410年)顾恺之《洛神赋》(宋代摹本)及敦煌初唐(公元618~712元)壁画色彩运用的一些类似特征。

职贡画

阎立本的《职贡图卷》

《职贡图》也是他重要的作品,描写的是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者到长安进贡的情形。

唐人因为国势强盛,到长安来朝贡的各国使者很多,个个形貌特殊,服装也具有异国风味,构成很有趣的画面。

唐代的宫廷画家常常画《职贡图》,含有宣扬国威的意思在内。

如果是现代,大概就会用照相机或录影机来拍摄了。

我们也常在电视上看见外国使者晋见我们的总统。这种画面,如果是在唐朝,宫廷画家阎立本就会一一把它们画在他的《步辇图》或《职贡图》里呢!

第三讲

唐玄宗时的民间画家吴道子,听说“吴带当风”,他可不像宫廷画家那么小心翼翼了。后人论他的新款式叫“莼菜条”或叫“兰叶描”。

▲吴道子

人们说吴道子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光辉的一页。吴道子,生活于盛唐时期,约生于7世纪90年代,卒于785年以后,是古代最富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曾学习著名书法家张旭,贺知章的草书,后改学画。“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

唐代除了像阎立本一样的宫廷画家之外,也有民间的画家。其实,画敦煌壁画的画家,几乎都是民间画家。这些民间画家,地位没有宫廷画家那么高,他们的名字也常常被人遗忘。但是,他们也可以画出像敦煌壁画那么好的画来。

民间画家,不像宫廷画家。他们大都替各地的庙宇画壁画,不画帝王贵族的生活。民间的画家,如果画得好,变得有名了,也有被皇帝召为宫廷画家的。

吴道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吴道子原本是唐玄宗时代,一个替寺庙画壁画的画工。他在长安、洛阳所画的壁画,一共有三百多幅。吴道子因为画得好,名声传进了宫廷,就被皇帝召进宫,让他做了官,要他替宫廷画一些历史画。

吴道子因为原本是民间画家,所以表现的技法比较自由,不像宫廷画家那么小心翼翼。他在寺庙墙壁上画的,多半是有教育意义的宗教画。画中人物都用线条勾勒,线条非常生动有力。在很大的壁画上,几尺长的线条,好像被风吹动,在空中飞扬一般。所以,一般人称吴道子画的线条是“吴带当风”。

“吴带当风”和“春蚕吐丝”的差别在哪里呢?

“春蚕吐丝”表现比较均匀、缓慢的节奏;可是,“吴带当风”似乎具有狂风暴雨的速度,气势很大。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见美史P84—86),现在看到的摹本,但是,也可以看到画面上都是飞动的线条。每一根线条都有几次转折变化,的确像被风翻动的衣带。

其实,在敦煌壁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具有吴道子风格的作品。

例如,一○三窟的“维摩居士”,完全用白描线条勾画。一层一层的衣纹,全是流畅的线条。这都是“吴带当风”的影响罢。

第四讲

胖美女在唐代最盛行。这个时期的人们认为妇女以胖为美,越胖越美。仕女画中的美女个个都有肥硕丰满而健康的体形。

▲张萱

张萱,盛唐画家,曾为画直,实即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题材,常以宫廷游宴为题作画,题材有贵公子,鞍马,宫苑等。

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见美史P88—90),描写唐玄宗时代,杨贵妃的姐妹在春天出游的情形。

画卷上的人物都骑马,从左向右缓缓行进。

前面三个人似乎是向导,间隔比较大。后面是五个人一组:两个侍仆模样的人,簇拥着三位贵妇人。

唐朝的宫廷仕女都比较丰满,头上梳着高髻,衣着鲜艳而华丽。

这卷“俪人行”,据说是宋朝大画家李公麟临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画作。

张萱在唐代以后,成为中国仕女画最重要的画家,许多宋代的大画家,都临摹过他的原作。

他还有另一件名作《捣练图》。现在保存在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一卷,就是宋代大画家宋徽宗赵佶的临本。

捣练图》

《捣

练图》是描

写宫廷妇女整理丝布的情形。

卷首的部分是四个妇女,手中拿着木杵,正在一个大槽中捣丝。她们的服装非常华丽,衣裙上都用金线勾描出很细致的花纹。头发梳成高髻,插着很多镶了珠宝的饰物。

中段是两个妇女对坐,正在缫丝或缝纫。旁边有一个女仆,用扇子煽火炉。炉中有燃烧的木炭,火势很旺。

由炉火带出了第三段的画面:两个妇女拉着一匹线布;中央一个妇女,手上拿着熨斗,熨斗中装了烧红的炭,正在利用熨斗的热,熨平丝布。

旁边有一个侍仆背对画面。另有一个无事可做的小孩子,在丝布上钻来钻去。

这幅《捣练图》,表达了唐代宫廷仕女的家庭生活。十几个人物,分成三段,活泼地传达了工作的程序,也描绘了唐代宫廷仕女的服装,颜色雅致,图样精细。

像《捣练图》这样的宫廷仕女图,用的颜料非常讲究,多半是用矿石磨成粉做成的。这种颜料,经过了一千年,色泽还是非常艳丽,并不褪色。

第五讲

吴道子有“吴家样”,周昉的画作得好,也有个“周家样”之称。他的仕女都是“贵而美”个个浓丽丰满肥胖,人们看了喜欢。

▲周昉

张萱之后,唐代另一位画仕女图出名的画家是周昉。

周昉的年代要比张萱晚一些。经过了安史之乱,唐朝已由初唐、盛唐、转入中唐,国势也衰微了。

《簪

花仕女图》

周昉

有名的《簪

花仕女图》,描写的是宫廷妇女悠闲的生活。

图画开始一段,画的是两名妇女相对而立。其中一名,手中拿着指尘,正在逗弄一只小狗。

她们的头发梳得很高,这是唐朝流行的发式。头发上还戴了一朵很大的花。

她们的衣服是很薄的丝绸,半透明的外衣下,还可以看见底下衣裙的花纹。这都表现了唐代画家高超的技巧。

第二段是一个衣着华丽的妇人在庭园中间逛,手中拈着一朵红花。她的前面有一只鹤,后面跟着一名手持纨扇的宫女。

最后一段是两名妇女和一只小狗,走到花朵盛开的庭园中游玩。另外还有

一名妇女,手中拈着一只蝴蝶。

这一幅《簪花仕女图》是最典型的唐代宫廷仕女绘画。

这幅画,色彩十分艳丽,画面中充满宫廷的宝贵和悠闲气氛。

许多人觉得这张画中的仕女很像电影中看到的日本女人。其实,那是日本受到唐朝仕女服装和化妆术的影响,后来一直保留下来的缘故。改变的,反倒是中国妇女自己了。

例如画中妇女的眉毛,画法很特别,叫做“蛾眉”。这种化妆的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深深地影响了日本女性。

这一类宫廷仕女图,在唐代形成一种绘画风尚,自然也影响到了民间。我们在敦煌发现的帛画上,也看到一些仕女画,风格技法和周昉《簪花仕女图》中所画的仕女,非常相似。

第六讲

古代国家的征战,最重要的就是马匹。唐太宗生前出征各地所骑的马匹,在死后,一一都有雕像保存下来,放置在唐太宗的墓中,总共有六匹。

▲韩幹

马,因此也成为唐代画家重要的绘画题材。画家画马,是要显示唐朝的国威和兵力,就像政治画一样,含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唐朝画马的画家很多。其中很有名的一位,就是韩幹。

韩幹画的马,目前我们还能看到的最好一幅,就是《照夜白》。

“照夜白”是唐玄宗的爱马,矫健善跑,一身雪白,好像晚上的满月,因此被称为“照夜白”。

韩幹这张《照夜白》,画的是一匹骏马,被拴在一根柱子上。

这匹性格刚烈的骏马,似乎不太愿意被拴住。它

昂头嘶叫,眼中流露着恐惧不安的神情。

它的四蹄都在跳踢,好像在等待着解开绳索,以

便驰骋在大平原上,一日千里。

这张画的线条最令人欣赏。劲健有力的线条,勾

勒出马的肥壮。细看马的臀部到腰背的那一根线条,浑圆饱满,有很强的体积感。

韩幹除了用线条勾勒之外,也用阴影做了一些处理。特别是马的胸部,肌肉一块一块地鼓起,看起来真是一匹肌腱结实的骏马了。

这匹《照夜白》,全身都是流动活泼的线条。只有那条皮革的笼络缰绳,是用比较缓和安静的线条画成的。

马的鬃鬣飞扬直立,显示出一匹志在千里的骏马,正被肃穆的缰绳捆绑。画家利用这线条的动和静,表达了画面的张力。

画一只会跳动奔跑的动物,不但要画出它的形状,还要能表达它肌肉运动的感觉。

我们要画自己家中养的猫或狗,最难的就是对它们动态的掌握。

韩幹的《照夜白》,是一张可以参考的作品。

这张画,从唐朝一直传下来,成为一张有名的作品,很多人收藏过这张名画,所以,画幅边缘有许多红色的印章,还有文字的题记,表示了这张画被后代重视的程度。

韩幹有另一张常被讨论的作品,就是《牧马图》。(见美史P92—95)

《牧马图》画了两匹马:一黑,一白。黑马在前,白马在后。一个大胡子的胡人骑在白马上。

画的左上角,有宋徽宗写的“韩幹真迹”四个字。

不过,这张画,画得比较工整谨慎,和那幅《照夜白》很不相同。这张画里的马,比“照夜白”安静,没有“照夜白”那种雄浑的精神。

第七讲

唐代出了个爱画牛的大画家,结果他把勤劳、善良、温顺的牛戴上了缰绳,是祸?是福?

▲韩滉

唐代有很多画马的画家,画牛的画家却不多。

韩滉画的《五牛图》是其中有名的一幅。

画马和画牛很不一样。

马的个性刚烈,速度很快,反应也比较灵敏,所以画马的画家,多半喜欢捕捉马的矫健特性,表现马的奔跑或嘶叫。

可是牛的个性,几乎和马完全相反。

牛的行动迟缓,有勤劳、忍耐和顺从的天性,反应也比较慢。

在韩滉的《五牛图》中,第一头牛是大黄牛,从右向左行进。它身驱庞大,步伐缓慢,脸上露出温和可爱的表情。

第二头牛身上有黑白斑。它昂首向前行进。

第三头牛最有趣,牛头意外地转向画面,像是要和我们打招呼一样。

正面的动物很难画。韩滉把牛的臀部画得比较高,表示出身体的长度。

你如果要画一只正面的猫,你会怎么

画呢?

再说第四头牛。它虽然继续向前行

进,却回过头来,并且还伸出红色的舌头,

表情很好玩。它脖子下的皮很多,一层一

层的,都被韩滉画了出来。

第五头牛是最后一头。它有点不高兴的样子。有人说,它是因为被人类装上了鼻环和笼头,行动受人控制,不再是一头自由自在的牛,所以表示出不高兴的样子。

你可以比较一下:韩滉的《五牛图》所用的线条比较粗,这种粗重的线条,使画面产生一种缓慢的感觉,像牛;再看韩滉的《照夜白》,线条速度比较快,很能表现马的灵活矫健。

如果你要画家里养的猫,你会用哪一种线条呢?

第八讲

被誉为“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的有一张《春山行旅图》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拘留了。

▲李昭道

李思训之子李昭道,继承父业,同样以山水画创作享有盛名,因此,史称小李将军。他在画山水楼阁上,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唐代的绘画是向多方面发展的。除了宗教性的神佛画,宫廷的人物画、仕

女画,一般的动物画之外,以山水风景为题材的绘画也很蓬勃。

唐代的山水被后代称为“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这一类的山水,喜欢用浓艳的青绿色来涂染,有时也加入金色,造成很华丽的效果。

我们到山里去旅行,常常会觉得大自然的伟大。山上巨大的石块,高耸的树木,峡谷里奔流的溪水,这些景物给我们一种莫名的感动,使我们很想画下来。

可是,要把高山大河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是很困难的。

所以,山水画的布局和构图很困难。

唐朝以后,中国的山水画,为了强调山的高大挺拔,特地把人物画得很小。这样,大自然的雄奇伟大也就显现出来了。

据说,这些山水画,有很多原来是装在屏风上的。唐朝的宫殿里经常置放很多的屏风。

屏风上的山水画,可以使坐在屋子里的人,有坐在山水里一样的感觉。

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有人加以应用。例如我们住在城市里的人,感觉到树木很少,也没有山水,因此就在家里养一些盆栽的花树,或挂一张风景画,使生活里有一点自然的点缀。

唐朝人最初画山水画,可能也有政治或历史的理由。

例如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皇幸蜀图》,看来是一张山水画,可是,实际上是有历史画的意义。

明皇就是唐玄宗。他在“安史之乱”的时候,丢弃了首都长安,从陕西经过很危险的一条山路,避难到四川去。四川古称“蜀”,皇帝驾临一个地方叫做“幸”。这张《明皇幸蜀图》,就是记录唐玄宗避难四川旅途中的情形。

这张画是标准的唐代“青绿山水”。

画画的绢,因为年代久了,有点泛黄变色。可是,“青绿”的色彩还是很明显。

看这张画,可以看到画中那些巨大高耸的岩石,几乎是完全直立的。岩石用线条勾勒,有很坚硬牢固的感觉。

可是,流动在岩石间的白云非常轻,非常柔软,跟坚硬的岩石造成一种对比。

这片雄伟壮丽的山川是画面的中心。你再往下细看,就会发现,有一些很小的人,骑着马,在崎岖的山路间行进。

有些悬崖峭壁,连路都没有,就用木材搭出“栈道”。“栈道”底下是悬空的,非常危险。古代往来四川、陕西之间的人,都要走“栈道”。

在这幅画里,左边中段的部分,就可以看到有人马行走在栈道上。

这个在崎岖山路间行进的队伍,就是避难到四川的唐玄宗和他的部队。这是一张历史画,可是,好像画家更大的兴趣是在描绘山水。所以,大家看这张画,不知不觉地会比较注意山水的部分。

在唐代的宫廷画家中,有一位叫李思训的。他和他的儿子李昭道,都是画“青绿山水”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张《春山行旅图》,据说就是李

昭道画的。

《春山行旅图》和《明皇幸蜀图》非常相似,画的也是高峻陡立的巨大岩石,流动的白云;山脚下也有一个爬行在崎岖山路的队伍。

如果你在城市里住久了,大概不太敢相信,山水会是这样雄伟壮丽。可是,如果你到大山中去走一走,你就会知道,唐代人画的这种山水,事实上的确是存在的呢!

第九讲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大诗人变成了大画家。

▲王维

你听过唐朝有一个大诗人叫王维吗?他的诗非常有名,一直到现在还被人传诵。可是,他不只是诗有名;他的画,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呢!

王维(701~761),字摩诘,著名诗人。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别墅,以琴诗绘画自娱。苏轼评价他的作品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以诗入画,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特别是他首先采用“破墨”山

水的技法,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对山水画的变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前面提到过,唐代的人物画很发达。阎立本画了很多帝王、将相这些贵族的肖像,张萱、周昉画了很多高贵美丽的宫廷仕女,吴道子画了很多神仙画。

王维也画人物,可是他画的人物和前面几位很不一样。

王维是一个文人,读过很多书、诗和文章,文笔非常好。他做过官,可是后来不喜欢政治,不喜欢宫廷的生活,就到山里去隐居,过很淡泊自在的日子。

王维画过《伏生授经图》(见美史P103—105),描写一个中国古代用功读书的老先生,不断努力把古人的学问、知识传授给后人。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幅《伏生授经图》,不知道是不是王维画的,不过据说是很接近王维的画风。

画面上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盘膝坐在蒲团上,靠着几案,右手拿着一卷书,左手正在指点,好像老师对学生讲书。案上有笔、砚等文具,地上还有一大卷书。

这种人物画和阎立本的帝王,张萱、周昉的仕女,都不一样。

伏生那么老,看起来又瘦又丑,也没有华丽的衣服。

可是,王维觉得,画画并不是要炫耀美丽的色彩,也不是一定要去画帝王的尊贵和宫廷仕女的艳丽。

他觉得,一个努力读书的人,一个努力教书的老师,也可以是很多的绘画题材。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书都被烧掉了,读书人也被活埋了。伏生只有依靠他小时候背诵过的书,一点一点地记录下来,传授给年轻人。

王维一定觉得伏生做的事非常有意义。伏生把文化传了下来,比帝王和宫廷仕女们的贡献要有意义得多,所以王维要为伏生画一张像。

你也可以试试看,在不同年龄,不同身分,不同职业的人身上,发现他们独特的美。

所以唐代的人物画里,有阎立本替帝王将相画的像,有周昉、张萱替宫廷仕女画的像,也有王维替有学问的老人画的像。

一般来说,王维是中国“文人画”的鼻祖。

“文人画”就是读书人画的画。这种画,不用太多颜色,不像宫廷画那么

艳丽。他们用的主要是墨,所以画面看起来很淡雅。

“文人画”后来被宋朝苏东坡等人加以发扬光大。

苏东坡说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也就是说:因为王维本身是诗人,读过很多书,所以他的画中富有诗意,境界很高。

王维晚年隐居在陕西蓝田的辋川,写了很多歌咏山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两句诗,就仿佛一张画。他的山水画影响也很大:用淡墨画山水,使得以后一千年间,画山间多用水墨,而不用青绿了。

第十、十一讲

中国的人物画、仕女画走过了它的光辉历程。代之而起的是中国画中最辉煌的一部分:山水画。

▲北方的荆浩和关仝

传说是五代一个叫荆浩的画家的《匡庐图》,就是这种大山垂直陡立的代表。荆浩,字浩然,河南沁阳人,是一位博通经史的士大夫。唐末社会动乱,他隐居于太行山中,自号洪谷子。他长期接触北方雄伟的自然山川,有着较深的认识和感受,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崇山峻岭,气势宏伟而壮观。

大山,大水,巍峨,高远,楼阁掩映,飞瀑流泉,在五

代画家荆浩的传世名作《匡庐图》(如右图)前,无法不让人

惊讶于描绘的精到和磅礴的气势,图中虽表现江南庐山,却

没有江南山川的柔媚之气,而是以雄奇的笔力描绘出了北方

山水的神韵。披图幽对,只见雕梁画阁,精彩飞扬;大山阔

水,气度泱泱,山峰重峦叠嶂,壁立千仞,水泊苍苍茫茫,

深远辽阔,是典型的“全景山水”样式。

这种大气又不失精微的画面效果,一方面是因为画家具

有“忘笔墨而有真景”的胸襟,另一方面是画家通过“远取

其势、近取其质”的表现方法来得到的。画家巧妙的安排下:画,上留天,下留地,近处写水、舟船、行人,山脚画楼阁,山中作古寺,册顶多置松树、密林,向上画幅的中间,危峰重叠,以湍急的飞瀑反衬山峰的高大险峻。以大面积的描绘取其气势。右面山中、水边各有一条山中小道,曲折蜿蜒深入峰后,

小学美术折纸校本课程教材完整版

小学美术折纸校本课程 教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校本教材折纸艺术 教材说明 折纸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它历史悠久盛行于全世界。折纸的材料非常普遍,各种厚薄适中的白纸、彩纸和花纸都可以用来制作。它简便易学,又妙趣横生,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种手工活动。在折纸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手的灵活性,也提高了想象力。他开发了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做事耐心的良好习惯。在简单的手工制作中,让孩子们味成功的快乐。 这本《折纸艺术》根据我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展研发的一门校本课程。折纸作为一项普及的艺术进入课堂,从学生思维发展出发,将折纸运用到学生的游戏和学习中。教材中较完整地归纳了折纸的折纸符号和图解以及多种基本折法,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物体为主。造型生动活泼可爱,适合家长辅导及教师教学之用。 《折纸艺术》意在通过折纸特色活动,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折纸方法,并正确掌握折纸的技能技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动

脑、爱动手、不怕困难的精神。实际证明,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既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又可促进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大脑的发育。 目录 一、折纸的基本折法........................... 二、千纸鹤................................... 三、日用品................................... 四、折小船................................... 五、折纸花................................... 六、折水果................................... 七、鱼(一)................................. 八、鱼(二)................................. 九、动物(一)............................... 十、动物(二)...............................

美术校本课程教材

白果树中心小学校本教材

前言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

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教材共三章:“布粘画”“沙粘画”和“立体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多留心、要精心、有耐心、有爱心、怀有一颗感恩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的情操。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教材内容课时安排总课时数教学进度评价办法总学分备注第一章布粘画 《美丽的植物》1课时线条优美 《活泼的动物乐园》1课时制作精巧 《生活用品》1课时符合要求 《漂亮的建筑》1课时突出制作特点 《多彩的人物》1课时表现事物特征 第二章沙粘画 《校园一角》1分甲—10分 《美丽的田野》1乙—8分 《我爱我家》1丙—5分 《我的理想》1丁—5分以下 第三章立体画 《迷人的花卉》1 《动物王国》1 《卡通人物》1

第一章布粘画 【教材说明】 本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章包括六部分内容,由《美丽的植物》《活泼的《生活用品》《漂亮的建筑》《多彩的人物》《风景如此美妙》组成。 布粘的教学这部分内容,要结合学生周围事物,生活实际,对其讲 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布粘技巧的教学,了解布粘艺术的形象美,立体美及动感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培养目标】 1.在学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 【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6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活泼的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在剪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1.画图形象,让人易辨动物。 2.裁剪时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剪刀。 3.裁剪线条要匀称,根据图画线条要相应对称。 教学重点、难点:1.裁剪的动物要形象。 2.粘贴时有先后主次之分。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碎布料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学生踊跃发言)今天我们就用布粘画的形式 把它们呈现在纸上,展示以前学生作品,传递欣赏,(学生啧啧称赞)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做的很好,心 动不如行动,我们下面开始吧! 二、绘图、裁布。 1、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巡视指导。 2、把你画的小动物从纸上剪下。 3、按照图画用布裁出动物的轮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四肢、尾巴等。

美术校本课程教材

美术校本课程教材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的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引导绘画时尚,全面构建学生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世界,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为了加强本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激发其艺术灵性,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经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美术课程目标为: 一、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积累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通过美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的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三、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具体目标如下: 1、能欣赏、评述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欣赏价值观,并且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了解基本的技法理论,如色彩、构图等技术理论。 4、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基本的造型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取和运用各种美术信息及资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6、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

第三部分活动安排 根据上述目标,根据中学生认知基础和生活实际,本课程主要安排如下: 1. 吸收各班的美术爱好者和学习美术的佼佼者,以鼓励和提高学生兴趣为主,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扎实学生的美术基础。 2. 多介绍课外的美术知识来丰富学生,同时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以便平时能带动其他同学去学习美术,并为班级设计板报。 3. 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大量接触美术作品,培养美术尖子生,使学生对美术较精,能够参加美术的各种比赛。 第四部分课程内容 一、我的朋友 1.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 2.活动背景: 通过长期观察朋友的行为举止,画出某种情境中的朋友。 3.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 (1)课前观察朋友; (2)构思情景、朋友特点; (3)铅笔构图。 第二课时 (1)水彩笔描绘 (2)同桌交流,评价 (3)全班鉴赏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刘村张店联办小学校本教材 美术欣赏及美术活动辅助教学用书 编著:李峰孙慧 刘村张店联办小学出版

前言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

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小学美术线描画校本课程教材资料

美术线描画校本课程 MEI SHU XIAN MIAO HUA XIAO BEN KE CHENG 实验学校

编写说明 线描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是锻炼绘画技巧和搜集素材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线描绘画把自己用眼睛观察到的事物生动的表现出来,并能将自己的感受、理解融合进创作对象之中,再现物体的美感。本学期的创新活动课程将分为8个课时进行学习。

目录第一课认识点、线、面的运用 第二课点、线、面的运用 第三课白描花卉临摹 第四课脸谱的感受与创意设计 第六课装饰图案 第七课传统民俗画线描训练 第八课线描风景画

第一课 认识点、线、面 点、线、面这三种元素是人类在绘画发展历程中运用的永恒语言。点,作为绘画艺术中的最小视觉元素和语言元素,它的产生是必然的。“点”在现代几何图形中没有长、宽、厚的限制,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点是线的开端和终点,是两线的相交处。但从造型意义上说,却有其不同的含意。点,必须有其形象存在才是可见的。因此,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它对画面产生的视觉冲击,对活跃画面气氛,平衡画面组成显得那么不可或缺。它是画家在创作画面时,从具象到抽象,从复杂的视觉世界中提取出来的最为简单的视觉语言元素。“点”在画面上的突出抹掉了空间在画面上的价值,使得空间变得更加意象了,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点”的各种形式的排列可以产生不同肌理效果的“面”,这时点作为装饰绘画里略显单一的表达语言开始活跃起来,这是“点”作为画面语言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是艺术家的一种思维组合形式的体现。作为装饰画面里最小的语言单位,“点”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流露,同时“点”作为一种符号,也就传达给我们一种独特的视觉信息,就像一段悦耳乐曲的音符,传达着一种视觉的慰藉。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意义;加深对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理解; 2.通过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分析现象、猜想规律和验证结论的习惯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线、面的不同类型,初步感知分类与化归的数学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对点、线、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难点:对“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以及“面动成体”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 点、线、面、体是人们通过对自然世界现象的观察和生活实践的体验抽象出来的概念,是教科书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学习后及内容的起点。 四.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 预习本节课的知识,准备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例,长方形的纸片。 2.课上探究: 活动一: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夜空中点点繁星,夜幕下的激光束,蜿蜒的盘山公路,平静的海平面等等.观察实物,说出学生联想到的几何图形。(教师由情景中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素材,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说到的几何体) 问题:上述观察到的面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线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说到的不同分类方式给予评价) 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观察、分析、归纳,通过对体的逐步解析,加深学生对点、线、面、体的认识,并从静态的结构分析中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不同视角下的几何体,学生小组交流后说出自己的结论)师生共同总结、完善,得出——体由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活动二: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探究一点动成线 ①粉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黑板上运动时,形成什么? ②分析这一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绘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绘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绘画》课程实施方案 盐湖区东郭小学 一、课程开发目标 为了加强本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激发其艺术灵性,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经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美术课程目标为。 1.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积累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2.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通过美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的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3.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二、课程开发安排 美术课程:儿童画、蜡笔画、装饰画。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1.课程的实施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小组,校长是决策者,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全面负责。教导主任具体负责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工作,成员由各类课程的开发教师担任,具体落实好各门课程实施工作。

(2)制定形成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本着“根植儿童文化激发其艺术灵性”的原则,起草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经学校审议通过后,各课程的开发老师根据方案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实施计划,目标明确。其次是课程内容的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及学生的实际,课程资源的情况来安排。涉及到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的教材;怎样组织这些内容,准备哪些教学用具或教学资源;在课程上如何设置等问题,然后是课程实施预设:涉及课程实施方法、如何组织教学,一周的课时安排,场地的安排、人数的要求等内容,最后是课程评价建议:如何对教师自身和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涉及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 (3)加强校本课程的培训。“艺术教育校本化”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它柔和温情,附着到每一个发展主体上,延着主体的个性特长润湿、蔓延,甚至深入到主体的骨髓中去,使主体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为了将研究细化求得实效,我们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编写教材,付诸实施。参与的教师立足“根植儿童文化激发其艺术灵性”合作编写校本教材,把对学生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工艺制作等方面要达到的要求与基本途径罗列于上,各开发教师再根据本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细化基本途径,选择合适的教材来充实校本教材,并付诸实施。

小学美术《折纸》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校本教材折纸艺术 教材说明 折纸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它历史悠久盛行于全世界。折纸的材料非常普遍,各种厚薄适中的白纸、彩纸和花纸都可以用来制作。它简便易学,又妙趣横生,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种手工活动。在折纸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手的灵活性,也提高了想象力。他开发了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做事耐心的良好习惯。在简单的手工制作中,让孩子们味成功的快乐。 这本《折纸艺术》根据我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展研发的一门校本课程。折纸作为一项普及的艺术进入课堂,从学生思维发展出发,将折纸运用到学生的游戏和学习中。教材中较完整地归纳了折纸的折纸符号和图解以及多种基本折法,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物体为主。造型生动活泼可爱,适合家长辅导及教师教学之用。 《折纸艺术》意在通过折纸特色活动,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折纸方法,并正确掌握折纸的技能技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动脑、爱动手、不怕困难的精神。实际证明,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既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又可促进手部肌肉的

灵活性和大脑的发育。 目录 一、折纸的基本折法 (1) 二、千纸鹤 (2) 三、日用品 (3) 四、折小船 (3) 五、折纸花 (4) 六、折水果 (4) 七、鱼(一) (4) 八、鱼(二) (4) 九、动物(一) (4) 十、动物(二) (4) 一、折纸的基本折法

1、折纸符号和图解 复杂的手工折纸也是由最基本的折叠符号组成的,包括简单的曲折,前后折这些。学好了这些折叠符号,后续的折纸就变得容易和简单多了。 2、基本折法 手工折纸基本折法,包括对边折、对角折、两边向中心折、向心折等基本折法,花点时间先学习好基本的折纸方法 3、双正方形折法 4、双三角形折法 5、双菱形折法 二、千纸鹤 1.各色千纸鹤的含义: 红色千纸鹤——红色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白色千纸鹤——别以为是白色的就不吉利。到了鸟的世界,一切都要改变了。白色的鸟那不是天鹅就是喜鹊。 黑色千纸鹤——黑色是庄重的象征。 蓝色千纸鹤———蓝色代表忧郁、宽广。有海一样的胸襟和天一样的豪情。蓝色也通常是具有诗情画意的写手们最喜欢的颜色。 绿色千纸鹤———绿色在平时历史生机勃勃的意思,但到了鸟类世界里就完全是鹦鹉的代言人了。 黄色千纸鹤———黄色是暖色,给人一种温暖和温馨,更是中国人自己的本色。 千纸鹤,是代表你对被送的人的祝愿,每只千纸鹤承载一点祝愿,最

小学美术《折纸》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校本教材折纸艺术

教材说明 折纸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它历史悠久盛行于全世界。折纸的材料非常普遍,各种厚薄适中的白纸、彩纸和花纸都可以用来制作。它简便易学,又妙趣横生,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种手工活动。在折纸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手的灵活性,也提高了想象力。他开发了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做事耐心的良好习惯。在简单的手工制作中,让孩子们味成功的快乐。 这本《折纸艺术》根据我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展研发的一门校本课程。折纸作为一项普及的艺术进入课堂,从学生思维发展出发,将折纸运用到学生的游戏和学习中。教材中较完整地归纳了折纸的折纸符号和图解以及多种基本折法,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物体为主。造型生动活泼可爱,适合家长辅导及教师教学之用。 《折纸艺术》意在通过折纸特色活动,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折纸方法,并正确掌握折纸的技能技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动脑、爱动手、不怕困难的精神。实际证明,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既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又可促进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大脑的发育。

目录 一、折纸的基本折法 (3) 二、千纸鹤 (6) 三、日用品 (8) 四、折小船 (10) 五、折纸花 (13) 六、折水果 (14) 七、鱼(一) (15) 八、鱼(二) (16) 九、动物(一) (17) 十、动物(二) (18)

一、折纸的基本折法 1、折纸符号和图解 复杂的手工折纸也是由最基本的折叠符号组成的,包括简单的曲折,前后折这些。学好了这些折叠符号,后续的折纸就变得容易和简单多了。 2、基本折法 手工折纸基本折法,包括对边折、对角折、两边向中心折、向心折等基本折法,花点时间先学习好基本的折纸方法

小学美术线描画校本课程教材

美术线描画校本课程MEI SHU XIAN MIAO HUA XIAO BEN KE CHENG 实验学校

编写说明 线描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是锻炼绘画技巧和搜集素材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线描绘画把自己用眼睛观察到的事物生动的表现出来,并能将自己的感受、理解融合进创作对象之中,再现物体的美感。本学期的创新活动课程将分为8个课时进行学习。

目录第一课认识点、线、面的运用 第二课点、线、面的运用 第三课白描花卉临摹 第四课脸谱的感受及创意设计 第六课装饰图案 第七课传统民俗画线描训练 第八课线描风景画

第一课 认识点、线、面 点、线、面这三种元素是人类在绘画发展历程中运用的永恒语言。点,作为绘画艺术中的最小视觉元素和语言元素,它的产生是必然的。“点”在现代几何图形中没有长、宽、厚的限制,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点是线的开端和终点,是两线的相交处。但从造型意义上说,却有其不同的含意。点,必须有其形象存在才是可见的。因此,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它对画面产生的视觉冲击,对活跃画面气氛,平衡画面组成显得那么不可或缺。它是画家在创作画面时,从具象到抽象,从复杂的视觉世界中提取出来的最为简单的视觉语言元素。“点”在画面上的突出抹掉了空间在画面上的价值,使得空间变得更加意象了,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点”的各种形式的排列可以产生不同肌理效果的“面”,这时点作为装饰绘画里略显单一的表达语言开始活跃起来,这是“点”作为画面语言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是艺术家的一种思维组合形式的体现。作为装饰画面里最小的语言单位,“点”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流露,同时“点”作为一种符号,也就传达给我们一种独特的视觉信息,就像一段悦耳乐曲的音符,传达着一种视觉的慰藉。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意义;加深对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理解; 2.通过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分析现象、猜想规律和验证结论的习惯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江山市江东小学课题组* [摘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容,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正成为学校现在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本课题研究以美术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和具体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效果及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几方面阐述了基层美术教师依托当地的社会资源,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差异、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等因素,通过搜集素材来新编或改编教材,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美术修养,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校本课程社会资源整合学生发展 第一部分背景及意义 课题组负责人:何耀胜报告执笔者:何耀胜其他成员:姜建忠、陈军、林敬华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转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取向。标志着“校本课程”真正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它是国家和地方课程有利的补充。 《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在《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并重。《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本次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在于”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术,引导他们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结合。在《美术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上述突破,作为美术老师在利用好原有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践。 美术教育现状也要求美术教师根据实际开发校本课程,现今的小学美术课本一般只有20课。而课程设置要求小学阶段每星期要上2节课,所以美术课本往往半个学期就上完了。而另外半个学期就要教师自己找教材上课。利用各种资源开发符合实际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学的快乐,在培养美术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其他的综合能力,教师教的也轻松。所以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第二部分实践与探索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完整版)初中美术校本课程

美术校本课程 巧用地方资源活学国家教材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格子的世界巧做窗棂 教师:吕家堡中学谢智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懂得欣赏小街里仿古的各构件(如:门、窗、廊、檐)。2、分析仿古窗格的特点,以及其中的装饰美感。 3、利用折、挖、剪、刻等技巧,能用纸质媒材塑造仿窗棂的平面造型作品。 教学实录: 一、欣赏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家乡,有一条小街,与高楼林立的闹市相比,它格外与众不同,总能让我流连忘返。我们一起去看看:那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街? (课件展示) 2、师生欣赏小街,边看边思考:小街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 师小结:初次见到小街,你们会被黑瓦灰墙,整齐的石板,古典的六角宫灯所吸引。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千姿百态、造型丰富的木格子,窗面,门板,回廊,前檐,都留下它们的影子。总之,展现了一个多彩的格子世界。 二、探究学习: 1、再赏这些木格构件,留心观察: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形状?学生看后交流。 (课件展示)

师小结:几何图案、文字图案、物象图案 2、分析这些方格的造型特点: 对称式:图案上下、左右、对角一样。 重复式:把一个图案反复出现几次。 自由式:灵活安排图案,自由组合。 3、拓展:窗框的外形也很有趣,除了这常见的方形,也可以用其他形状,如:足球场形、花瓶形、扇形、圆形、菱形等。(展示) 4、试一试:你有什么样的构思?请几位同学在异形的外框李设计窗棂,师生赏析,交流。 三、制作表现: 1、师:小街里的这些棂格,大都采用深色,而且是木制结构,所以它的仿古特色非常和谐、浓郁。看老师是如何用纸质材料表现这些格子世界的?(课件展示) 2、视屏展示制作方法。一种拼贴法:准备外框和等宽的纸条→拼摆造型→粘贴整理 一种剪刻法:构思画图→直接挖剪→整理完成 色彩搭配:可以选择单色、套色,对比强烈,装饰效果好。 强调:外框和图案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制作时,互相连接,不能脱节。3、学生制作,要求:运用纸质材料,选择你喜欢的制作方法,完成窗棂的平面作品。 4、展示作品,评价: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的仿古墙壁上。 四、拓展:古时传统棂格图案。(课件展示)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材《儿童画》

目录 第一单元、儿童线画、简笔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课、西瓜-------------------------------------------3 第二课、田野-------------------------------------------4 第三课、水仙花-----------------------------------------5 第四课、青蛙-------------------------------------------6 第五课、马蹄莲-----------------------------------------7 第六课、和平鸽-----------------------------------------8 第七课、树---------------------------------------------9 第八课、动物的画法之鸭子-------------------------------11 第九课、动物的画法之刺猬-------------------------------13 第十课、动物的画法之猫头鹰-----------------------------14 第二单元、水彩笔画、油画棒画、蜡笔画-------------------16 第一课、涂鸦-------------------------------------------17 第二课、水彩画-----------------------------------------19 第三课、油画棒画、蜡笔画-------------------------------21 第三单元、水墨画---------------------------------------26 第四单元、素描-----------------------------------------29

素描校本教材汇总-共36页

静物素描、色彩训练盱眙县河桥初级中学(2009——2019年度)

初中素描训练 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目标: 河桥初级中学是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贯彻“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促进教育现代化为主题,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长为重点,优化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法制校为保障,不断创新。 艺术教学在我校向来很重要,有着广泛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校本课程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同时营造了课程开发的良好氛围。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学校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必须进行创新,必须努力探索符合本校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校艺术文化和育人途径。学校领导研究后,学校决定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开发美术课程,全面推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让学生学习美术,更进一步校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提高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促使他们热爱生活以及身心健康。 静物素描训练 第一单元静物和色彩素描训练概述

第一章静物和色彩素描训练概述 作为初中阶段的素描色彩造型的学习训练,应该学习些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素描造型表现的知识能力是中考特长生必考科目内容。因为素描和色彩体现了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造型艺术创作的基本功。运用素描造型以表达自己的情意,是学习美术最基本的能力。什么是素描?所谓素描,就是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的造型。素描既然是一种画,而画都是视觉造型艺术。艺术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世界通用语言。所以艺术被世界各国定为每一个公民应该学习的必修课。 初中学习素描与色彩造型表现。通过素描色彩的学习来了解掌握视觉形象造型的基本知识规律,获取构思构图以塑造形象即掌握艺术去表达自己情意感受的能力。通常我们见到的素描是用钢笔或铅笔画的线造型或明暗造型。素描也可单独作为艺术作品加以欣赏,请看 我拿来的几幅素描作品图1

艺术类校本课程

美术校本课程纲要 授课教师:和明明 课程类型:艺术类 教学材料:美术校本教材 授课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初中2年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的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引导绘画时尚,全面构建学生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世界,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为了加强本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激发其艺术灵性,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经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美术课程目标为:一、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积累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二、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通过美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的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三、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二)具体目标如下: 1、能欣赏、评述国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欣赏价值观,并且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让每个学生用初中三年时间具备一定美术的技能,如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当中的任何一门,同时具备一定的美术的表现能力。 3、了解基本的技法理论,如色彩、构图、透视、构成、解剖等技术理论。 4、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基本的造型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取和运用各种美术信息及资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6、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

数字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材教案

数字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某某小学 孙新颖 一、课程开发背景 数字美术是指通过运用相应的电脑软件和数字绘图工具在电脑上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通俗的讲就是用电脑绘画。 随着电脑、软件以及相关绘图工具的普及与发展,利用人工加智能的数字绘画和数字绘画技艺不断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数字绘画运用电脑上的绘图板、主机、键盘、鼠标和显示器已及相应的软件进行绘画,其作品是数字化了的图形而存在,存储自如,可以复制,携带方便,不会变质。由于造型的精准、丰富的色彩以及种类繁多的绘制工具,所有这些都为数字艺术创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数字美术教学将传统绘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其巨大的实用性,真实性,弥补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种种缺憾,如物质的成本,绘画的便捷,繁重的负担,课程随机性生成的及时保存等等,同时,数字美术,它的审美准则依然建立在传统美术审美意识观念之上。因此,“数字画笔”是继承传统美术衣钵,以传统美术精神灵魂为核心的数字化艺术形式。 数字美术圆满的顺应了教学时代性的需求,让传统美术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与应用领域。 二、课程开发理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整合,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通过对数字美术课程的学习,为孩子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数字美术教学不仅是强调电脑技术的运用,而是把重心完全转移到儿童身上,转移到儿童美术教学的核心上,转移到关照儿童的精神生长和生命成长的制高点上。 三、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学习数字美术课程,激发创意,了解数字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数字美术软件中各种工具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数字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的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最终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培养学生艺术表达能力、艺术鉴赏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信息技术素养和美术素养的同步提升。 2.阶段目标 初级阶段: 通过对附件画图软件的简单工具的学习,能运用工具完成规定主题的作品创作。 通过绘画操作,提高学生图像处理能力,美术创作能力。 体验数字美术创作的乐趣,产生对信息技术和美术持久学习的动力。 高级阶段: 通过对附件画图软件的各种工具的学习,灵活恰当的使用工具,能综合运用工具进行无主题作品创作,完成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通过绘画操作,培养艺术创新力,提高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美术创作表达能力。 体验数字美术创作的乐趣,产生对信息技术和美术持久学习的动力。 四、课程内容 数字美术 (上册内容) 第一课认识画图软件(打开、保存、铅笔、橡皮、清除工具的使用) 第二课美丽的花朵(铅笔颜色修改,前景色背景色修改,倒色填充、颜色吸取)第三课美丽的树叶(直线和曲线的绘制) 第四课直线和曲线(练习课) 第五课漂亮的房屋(形状绘制与颜色填充) 第六课奇妙的形状(练习课)

初中素描校本课程教材

阳光初级中学美术学科选修课程 新课程标准美术校本课程——素描几何体、静物、头像;彩画 学科:编者:

目录 第一章素描几何体教学教案…………………………………第二章素描静物教学教案……………………………………第三章素描头像教学教案……………………………………第四章水粉画教学教案………………………………………

第一章素描几何模型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懂得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和技巧。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三、知识要点 1.观察方法: “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素描大师揭示了这个观念问题,即素描不是再现形体,而是表现形体,表现对形体的看法,是代表着作者对物象的观察思考、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 (1)概括地观察:把复杂的物象概括在简单的几何形里,把不规则的边线概括成直线,感受物象的整体大形。 (2)立体地观察:素描是一种造型艺术,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或多维的立体形象,正确分析立体物象的边线透视方向,表现在平面上时要理解其中的空间关系。 (3)联系地观察:每组物象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都有着内在的联系,物体相邻近的边线,对应的边线都需要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才能分辨,比较就是联系地看。只有反复地比较才能准确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2.透视原理: (1)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1 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投影透视,4倒影透视(这里利用板书、画透视图来说明基本原理) (2)强调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 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它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

美术校本课程教材

前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对美术的追求不断发展,美术学习越来越被学校和家长重视。国家《高中美术课程标准》鼓励教材编写的多样化,以适应各地的美术教学实际。为了更多地延展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接触并了解多种美术知识,掌握适量的美术操作技能,结合人民版美术教材,汉阴中学借助多种美术形式编撰了这套美术教材,作为学校美术教材的扩展与延伸。 艺术是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本教材以美术基础素描基础、透视方法、静物等表现形式,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造型基础和操作能力,把这些美术知识和实用技能合理地安排在每一学期的社团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维能力落到实处,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的智能和思维发展,教材加大了操作引导元素与知识含量,保证同学们每一学期学会一种美术表现方法,并要求能熟练掌握。此外,随着学习增长,教材逐步增加美术的认知量,提高美术表现难度,力求既满足儿童求新、求变心理,又让学生掌握技能技巧,学有所获。

教材在美术知识的介绍上加强了趣味性的呈现,美术操作技巧、技能的介绍。 使用本套教材时,请老师们积极致力于课堂引导,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增强对美术文化的理解,进而产生对文化的感悟以及传统文化的认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学习是一种迷人的体验过程。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素描基础 (4) 第二章 素描透视基础 (11) 第三章 素描静物教学 (26) 编后记 (33)

素描基础SUMIAOJICHU

素描的概念 素描从广义上讲,顾名思义,包含有“朴素的描写”之意。它是用铅笔、毛笔、钢笔、碳笔,甚至是现在流行的手写版的画笔等工具做单色的描绘。 但从狭义上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的基础训练学科。是通过线条、色块的深浅把我们所画的物象的体积的感觉和空间的感觉真实的表现在平面的纸上。学习美术必须打好素描基础。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艺术使人产生美感,只有建立在美感基础上的训练,才是我们需要的。在素描的基础联系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日积月累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以情动人、以美悦人。相信大家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心专、脑动、眼准、手勤,持之以恒必将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美术校本课程

美术校本课程纲要 2014-2015学年度 授课教师:李明 课程类型:艺术类 教学材料:美术校本教材 授课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初中2年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的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引导绘画时尚,全面构建学生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世界,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为了加强本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激发其艺术灵性,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经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美术课程目标为:一、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积累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二、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

通过美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的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三、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具体目标如下: 1、能欣赏、评述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欣赏价值观,并且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让每个学生用初中三年时间具备一定美术的技能,如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当中的任何一门,同时具备一定的美术的表现能力。 3、了解基本的技法理论,如色彩、构图、透视、构成、解剖等技术理论。 4、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基本的造型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取和运用各种美术信息及资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6、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根据上述目标,根据中学生认知基础和生活实际,本课程主要安排如下: 1. 吸收各班的美术爱好者和学习美术的佼佼者,以鼓励和提高学生兴趣为主,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扎实学生的美术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