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法第三章

国际商法第三章

国际商法第三章
国际商法第三章

国际商法

第三章商事合同法

第一节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泛指一切确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的合同仅指民商法上的合同。

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将合同定义为“合同是2人或多人之间在相互间设立合法义务而达成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

美国《合同法重述》将合同定义为“合同是一个允诺或一系列的允诺,对违反这种允诺,法律将给予其补偿或将强制其得到实际执行”。

《德国民法典》,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应依当305条规定“依法律行为设定债务关系或变更法律关系的事人之间的合同”。

《法国民法典》,1101条规定“合同是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我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4、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合同和成立要件

(一)当事人之间必须通过要约和承诺方式达成协议。

(二)合同必须具有对价或合法的约因。

(三)合同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

(四)合同的标的物和内容必须合法。

(五)当事人的合意必须真实。

(六)当事人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能力。

四、合同的分类book P85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

1.诺成合同

2.实践合同:

赠与合同、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

借用合同、

保管合同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具备一定的形式为要件

1.要式合同:

六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

建设合同、

技术合同

2.不要式合同

?根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分担方式book P86

1.双务合同

2.单务合同

?根据合同是否可以独立存在

1.主合同

2.从合同

?根据法律上有无一定的名称

1.有名合同

2.无名合同

五、合同法的概念和渊源

1.合同法,是指调整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渊源:book P87

第二节合同的成立

一、要约与承诺

(一)要约

1.要约的定义

要约是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的愿意按一定的条件同对方订立合同,并含有一旦要约被对方承诺时即对提出要约的一方产生约束力的一种意思表示.

要约是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 要约的当事人

包括要约人和受要约人

3. 要约的形式要求

要约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或行动作出.

4. 要约的构成要件

(1)要约必须以订立合同为目的

例:吉布逊诉曼彻斯特议会案: 1970年,保守党占多数议席的英国曼彻斯特议会决定出让议会的房子.就写信给原告吉布逊“市议会有可能出让房子,价格约有2725英镑,如你想买的话,请正式写信申请.”原告写好了申请并回了信.但这时市议会重新选举,工党占了上风,决定不出让该房子了. 原告遂要求法院强制执行.法院认为信中“如你想买的话,请正式写份申请”属于要约邀请. 即请原告向议会提出要约,市议会后来未接受要约,所以合同没有成立,原告败诉。

(2)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肯定

(3)要约必须传达到受要约人才能生效

例:交错的要约: 甲向乙发出一份要约,拟以1万美金将一部汽车卖给乙,乙在受到甲的要约前,主动去信表示愿意以1万美金购买其汽车,尽管此信的内容与要约的内容相同,但也不能认为是一项承诺,而只能视为“交错的要约”双方没有成立合同关系。

(4)要约必须向特定的人发出(大陆法国家的要求,英美认为要约可以向全世界发出)

5.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是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邀请对方向自己提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1)不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

(2)内容不十分明确肯定.

(3)通常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

例如:悬赏广告,是不同于一般广告的一种特殊广告形式。它是广告人以广告的形式声明对完成悬赏广告中规定的行为的任何人,给予广告中约定的报酬的意思表示行为。对于悬赏广告的性质,我国理论和司法实践多数意见都把悬赏广告作为要约看待。因此,只要有人完成了约定的行为,合同即告成立,广告人应依广告支付报酬,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及相应责任。

悬赏和商业广告不同,而且商业广告也因而广告的内容不同而区分为要约邀请和要约两种的。

如:广告的内容很明确,具备了要约的要件,如产品的质量、规格、数量、价格、付款方式等,这样的广告就是要约了,只要看到广告的人,按上述内容,支付价款,即为承诺

又如:广告的内容是很模糊的,只是说有质优价廉的产品,先到先得,这种就是要约邀请了。

悬赏广告之所以是要约,因为悬赏广告的内容必然是明确的,都是针对很明确的一件事,要求别人的帮助,并明确表示会给与什么样的报酬,所以符合要约的条件

6.要约的约束力

?对要约人的约束力

A.要约的撤回要约发出之后,尚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要约人可以用更为快捷的方式把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之前

或与要约同时送达受要约人处,以阻止要约生效.即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前对要约人没有约束力,要约人可以随时将其撤回.

B.要约的撤销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后,受要约人承诺之前,要约人可以把撤销要约的通知送达受要约人,使已生效的

要约失效.

对于要约生效以后,能否将其撤销,各国存在较大的分歧.

英美法认为:要约人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任何时候都可以撤销或更改要约.这一原则对受要约人缺乏应有的保障.

德国法认为:要约人依通常情形在可望得到答复之前,不得撤销或更改要约.除非要约人在要约中明确规定不受要约的约束.

法国法认为:要约人在受要约人承诺之前可以撤销要约,但要承担赔偿责任.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在合同成立之前,要约可以撤销,但下列例外,

a 在要约中载明了承诺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它是不可撤销的.

b 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本着这种信赖行事.

?对受要约人的约束力

要约一般对受要约人没有约束力,受要约人接到要约只是在法律上获得了承诺的权利,并不承担必须答复的义务.但有的国家规定在某些例外情况下,受要约人无论是否承诺均应通知要约人.

7.要约的消灭

(1)要约因期限已过而终止.

要约规定了承诺的期限的,在此期限内为作承诺,要约即告终止.如果要约中没有规定期限,则要约经过一定的合理时间终止.(2)要约因撤回而终止.

(3)要约因撤销终止.

(4)要约因被受要约人拒绝而终止.

(5)要约因当事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而终止.

案例:被告是一种名为石炭酸烟丸的药品的制造商,曾刊登一则广告,声称任何人根据指定方法和在特定的的期间内服用一颗药丸后,如果仍染上流行性感冒,可获被告赔付100英镑,被告在广告里还声称已将1000英镑存入银行,以示诚意.原告看到这则广告后,信以为真,购买被告的药丸,并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服用,但结果仍染上流行性感冒.于是向被告追讨100英镑.

问:(1)要约的构成要件有几项?

(2)该广告是否是一项要约?

(3)原告的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

分析:(1)要约必须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肯定;要约必须传达到受要约人才能生效;要约必须向特定的人发出。

(2)本题中的广告内容为"声称任何人根据指定方法和在特定的的期间内服用一颗药丸后,如果仍染上流行性感冒,可获被告赔付100英镑,被告在广告里还声称已将1000英镑存入银行,以示诚意",包含以下的含义:

① "服用一颗药丸" "指定方法" 和"特定期间",表明要约的内容具体确定,有数量,有方法,有时间,要约的一个特点就是,受要约人只须表示"同意"即成立合同

②这种多对象的要约必须明确承担向多人发出要约的责任,同时具有向不特定的相对人作出承诺后履行合同的能力,而本题中"如果仍染上流行性感冒,可获被告赔付100英镑,被告在广告里还声称已将1000英镑存入银行,以示诚意"包含了责任和向多人承诺履行合同的能力(100英镑的责任,有1000英镑的准备)

(3)如果是在国外,那么索赔成立,如果是在国内,要看具体情况,因为对于合同的履行不能,在国内的一般情形是索赔价款不能超过合同金的两倍

(二)承诺

1.承诺的定义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按照要约人所指定的方式对要约内容表示完全同意的一种意思表示。要约一经承诺,合同即告成立。

2. 承诺的构成要件

(1)受要约人在承诺时必须知晓要约的内容

(2)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3)承诺一般是无条件的。

英国法要求承诺象镜子一样反映要约的内容

美国法则比较灵活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中附加了某些条款,承诺仍可有效,合同以承诺的内容为准。除非:

a.要约中已经明确规定承诺时不得附加任何条款

b.这些附加条款对要约作了重大修改

c.要约人在接到承诺后已经在合理时间内作出拒绝这些附加条款的通知

(4)承诺的传递方式必须符合要约人的要求。

3. 承诺的生效时间

(1)投邮生效原则

(2)到达生效原则

(3)了解生效原则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7条规定:

a. 对要约的承诺应于同意要约的表示送达要约人时生效。

b.按要约的要求或惯例,可以用某种行为表示承诺的,承诺于在有效时间内作出该行为时生效。

[豪威尔诉证券公司案] 1971年10月,被告答应卖给原告一桩财产,并说原告须在6个月内以书面方式把通知送达,在6个月内,原告写了封回信表示同意,但信件遗失了。被告把财产卖给了别人,双方在法庭上争议的焦点是邮政规则是否在此案适用,法院认为,被告在要约中注明原告应把通知送达,因此邮政规则在此案不适用,原告败诉。

4. 承诺的撤回

承诺的撤回是承诺人主旨承诺发生效力的一种意思表示,承诺必须在生效前才能撤回,一旦生效,合同成立,承诺人就不能撤回承诺了。

二、对价与约因

(一)英美法的对价

1.对价的概念

1875年英国最高法院在科里诉米萨案的判决中有对价的定义:

对价是指合同一方得到的某种权利、利益、利润、好处或是他方当事人在克制自己不行使某种权利或遭受某种损失或承担某种义务。简单得讲,对价就是合同的双方的相互给付。

2.对价的种类

(1)已履行的对价

(2)待履行的对价

3.对价的有效要件

(1)对价必须合法

(2)对价必须是已履行的或待履行的,不能是过去的对价。过去的随价不是对价。

(3)对价必须具有某种价值,但不要求充分。

[蒙特夫诉斯考特案] 被告答应以1英镑的价格把房子卖给原告,但后来被告反悔了,声称1英镑是个不充分的对价,法院认为,对价并不要对等或充分,合同能够执行取决于有没有对价而不是对价是否充分,被告败诉。

(4)已存在的义务或法定义务不能作为对价。

(5)对价必须来自受允诺人。

(二)法国法的约因

约因是指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最求的最近和最直接的目的。

根据法国民法典1131条规定,没有约因的合同无效,但赠于合同除外。

三、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能力

I.自然人订立合同的能力

1.中国法的规定

(1)无行为能力人:

A.10岁以下的儿童

B.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限制行为能力人:

A.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3)完全行为能力人。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

B.已满16岁未满18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2.德国法的规定

(1)无行为能力人:

A.未满7岁的儿童

B.处于精神错乱状态,不能自由决定意志,而且按其性质此种状态并非暂时

C.因患精神病被宣告为禁止产者

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律无效

(2)限制行为能力人:7岁以上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此类人订立合同须经代理人同意,未经同意的须经追认,或未成年人成年后自己追认

(3)完全行为能力人。

3.法国法的规定

法国民法典1124条规定,无订立合同能力的人包括:

A.未解除亲权的未成年人(21岁成年)

B.受法律保护的成年人(包括官能衰退者和因挥霍浪费、游手好闲以至陷入贫困者)

他们订立的合同必须取得其监护人或管理人的同意,否则无效。但须经法院宣告无效

未成年人解除亲权有两种情况:

A.因结婚而解除亲权

B.年满16岁以后,由其父母或其中一方向监护法官提出申请,宣告解除。

解除亲权的未成年人有处理一切民事行为的能力,但不得经营商业。

4.英美法的规定

英美法规定,未成年人、精神病者、酗酒者都属于缺乏订约能力的人,对他们订立的合同,根据不同情况可能产生三种结果:具有约束力、可以撤销、无效

(1)未成年人。原则上未成年人没有订立合同的能力,未成年人对其订立的合同,在其成年后可以予以追认,也可以要求撤销。但属于必需品的合同除外。

(2)精神病人。

A.精神病人在被宣告神经错乱以后订立的合同一律无效

B.精神病人在被宣告神经错乱之前订立的合同可以要求撤销。

(3)酗酒的人。

酗酒者订立的合同原则上有强制力,但如果酗酒者在订立合同时,由于酗酒而失去行为能力,则可以要求撤销合同。

II.法人的行为能力

法人是指拥有独立的财产,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最常见的经济法人组织是公司,公司的缔约能力取决公司章程的规定。

四、合同的形式

?从订立的形式角度看,合同可以分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两种。

要式合同是必须按照法定的形式或手续订立的合同。

不要式合同是法律上不要求按特定形式订立的合同。

各国对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的规定各不相同

(一)中国法的规定

《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法》第十一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二)法国法的规定

法国法把要式合同分为两种情况:

1.以法定形式作为合同有效的要件.赠与合同、夫妻财产合同、设立抵押权的合同都以公正人的文书作为合同有效成立的形式要件,没有公正书,这些合同不能成立。

2.把某种法定形式作为证明合同的存在及其内容的证据。法国民法典1341条规定“一切物价的金额或价额超过50新法郎者,即使是自愿的寄存,均须于公正人前作成公正书,或双方签名作成私证书”没有证书合同有效但不能得到强制执行。

(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

公约11条规定,买卖合同无须以书面订立或证明,在形式方面不受任何其他条件的限制。

我国对该条款提出了保留,坚持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四)英美法的规定

英美法把合同分为签字腊封合同和简式合同两类

1.签字腊封合同。签字腊封合同的订立必须遵守特定的形式,主要是合同必须以书面作成,有当事人的签名,加盖印戳,并须把它交给合同的对方当事人。现在只需在合同上加一条“Seal”或“L·S”字样的标签,然后由允诺人把合同文本交给对方当事人即告完成按照英国的判例法以下合同必须采用签字腊封形式:

(1).转让船舶的合同

(2).转让地产权益的合同,包括租赁房屋超过三年的合同

(3).抵押合同

2.简式合同. 简式合同是指必须有对价的合同。一般是不要式的,但也有一些必须以书面形式作成,否则合同无效或不能强制执行。

这样的简式合同主要有以下两种:

(1)要求以书面形式作为合同有效成立要件的合同。

?英国法规定下列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否则无效:

A 汇票、本票和支票

B 海上保险合同

C 债务承认

D 转让公司股份

E 消费者信贷合同

(2)要求以书面文件或备忘录作为证据的合同。

?英国法规定下列合同须有书面证据:

A 保证合同

B 有关地产买卖或处分土地权益的合同

?美国法规定下列合同需有书面证据:

A不动产买卖合同

B从订约时起不能在一年内履行的合同

C为他人担保债务的合同

D价金超过500美金的货物买卖合同

该类合同若没有书面文件或备忘录,合同依然有效,但一般得不到强制执行。除非原告证明自己确已履行了合同的义务,以此证明合同的存在,法院可视情发布强制执行命令。

五.合同的内容

●合同内容即合同条款。写进合同的条款为明示条款,未写进合同但约束合同的条款为暗示条款。暗示条款主要有商业惯例和有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2.英美法把合同的条款依其重要性分为条件和保证两种。

条件,即合同中的重要条款。

保证,即合同中的次要条款。

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了条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保证,对方不能解除合同,只能要求损害赔偿。

例:[国际墙面装饰公司诉市场营销公司案]原告与被告订立独家代理合同,由被告代理原告销售原告生产的陶质瓦.合同规定每次交货后90天内被告应付款.被告总是推迟2-20天付款.后陶质瓦销路很好,原告想再设代理销售点,但鉴于同被告订立的独家代理合同.所以想以被告迟延付款为由解除合同.法院认为被告只违反保证故原告只能要求被告赔偿损失.

3.大陆法对合同条款只有明示和暗示之分,当事人违反任何条款时,均视其程度承担违约责任。

4.《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之规定与大陆法相同。

●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即合同中规定赦免一方当事人因违反合同或侵权所应负责任的条款。

英美法规定免责条款成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免责条款必须进入合同才能有效,在合同签定后加入的免责条款无效.

例:[克蒂斯诉化学洗染有限公司案]原告去洗染公司洗衣服,洗染公司规定对所洗衣服受损、受污不负责。但雇员对原告只说衣服受损不负责,后来衣服受污,洗染公司想以免责条款为由推脱责任。法院认为洗染公司虽规定包括受损、受污的免责条款,但进入合同的只有受损免责条款,受污免责条款未进入合同,故不能免责,被告败诉。

2.免责条款进入合同的方式必须合乎常人维.只有写在合同正面或口头特别强调的免责条款才算是合乎常人思维的,写在反面或挂在墙上等都不算.

例:[切佩顿诉佩雷案]原告租了被告一张桌子,后桌子塌了。原告因此受伤。被告认为出租的地方挂了注意事项(其中含有免责条款),原告付钱后得到的收据上也有免责条款,但原告没有注意,所以出租方不负责任。法院认为,免责条款进入合同的方式必须是合乎正常人思维的,挂在墙上的注意事项没有人强调一定要看则是可看可不看的,收据是收款的凭证,不是合同正文,出租人没有强调。故此案的免责条款无效。

六、合同的抗辩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如果当事人对意思表示的内容有误解或者在错误、胁迫、不当影响的情况下订立了合同,这时双方当事人虽然达成了协议,但这种合意是不真实的,因而当事人可以以此为抗辩理由,主张该合同无效或请求撤销。

(一)误解

1.中国法的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

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真实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的损失。

我国《合同法》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2.法国法的规定法国民法典1110条规定,错误只有在涉及合同标的物的本质时才构成无效的原因。

3.德国法的规定德国民法典119条规定,表意人所做的意思表示的内容有错误时或表意人根本无意为此种意思表示者,如可以认为,表意人若知其情事并合理地考虑其情况而不会做此项意思表示时,表意人得撤销其意思表示。

4.英美法规定

英美法规定一般意义的误解不能导致合同无效,只有实质性的误解才可使合同无效。

英美法实质性的误解包括:

(1)身份误解

最常见的有买者冒充知名人士或有信誉的公司,支付支票,待卖者发现准备撤销合同时,货物已经转到了不知情的第三人之手。如骗子亲自上门,伪称自己是知名人士,诱引买方订立合同,属于错误陈述,只能撤销合同,若合同撤销前货物已转到不知情的第三人手中,卖者只能起诉骗子,不能向第三人主张权利。如果骗子用电话、电报伪称知名人士定货,则属于卖方误解,合同无效。这样即使货物已转到不知情的第三人手中,卖者也可以向第三人追回货物。

例:[莱威斯诉艾伍纳案]原告登广告出售他的旧车,450英镑。骗子上门自称是电视演员盖克,并出示有照片的证件,他愿支付支票。莱威斯同意了。后来骗子把车转卖给艾伍纳。莱威斯上当后因找不到骗子,于是起诉艾伍纳,想讨回车子。法院认为,这种情况属于错误陈述,只能撤销,而现在在合同撤销前,车已转入第三人手中,第三人已拥有合法的所有权。莱威斯只能去起诉骗子。

[卡笛诉林达纳案] 骗子打电话冒充一家有名的公司从卡笛处订了一批货物,然后转卖给被告。原告发现上当后向被告讨回货物。法院认为,这种情况与骗子上门的情况不同。骗子上门,卖方理应有所识破,故承担风险大些。这里卖方始终未见到骗子,一直以为对方是一家公司,故属于误解,合同不存在,卖方可追回货物。

(2)客体误解。主要指在认定合同的标的物上,双方都存在误解,即没有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无效。

(3)条款误解。主要指一方对条款有所误解,而另一方已经知道对方误解却佯装不知。在这种情况下,有误解的一方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例:[威伯斯特诉塞西案] 原告以2000英镑买被告的一桩财产,被告不肯。后原告又说以1250英镑买,被告同意了。原告要求被告履行合同。法院认为,原告明知被告误解而佯装不知,故该合同无效。

(二)欺诈

1.中国法的规定

《民法通则》58条规定:凡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

《合同法》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

《合同法》53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2.法国法的规定

《法国民法典》1116条规定:如当事人一方不实行欺诈手段,他方当事人决不签定合同者,此种欺诈构成合同无效的原因。

3.德国法的规定

《德国民法典》123条规定:因被欺诈或被不法胁迫而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销其意思表示。

4.英美法的规定

英美法把欺诈称为“欺骗性的不正确说明”。蒙受欺诈的一方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并可以撤销合同或拒绝履行合同义务。

(三)胁迫

1.中国法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只侵害对方利益的合同可撤销或变更.

2.法国法规定,胁迫导致合同无效.

3.德英美规定,胁迫导致合同可撤销.

(四) 不当影响.

不当影响存在于英国衡平法中,主要适用于滥用特殊关系订立合同谋取利益的情况,蒙受不利一方可以撤销合同.“特殊关系”主要有父母与子女、律师与当事人、监护人与未成年人、医生与病人。

七、合同的解释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有时并不能充分表示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或者有些事项当事人在订约时没有考虑周到,发生

这种情况时,如果双方当事人发生争议就要由法院对合同进行解释。

(一)解释合同的方法和原则

1.意思说。强调探求表意人的真实的意思,而不拘泥于文词。

(1)法国法采用意思说、德国法原则上采用意思说,但在涉及商事方面的问题时也有例外。法德法均认为,如果相对人因为信赖表意人的意思表示,而采取了行动,则应受到法律上的保护,表意人应负赔偿责任。

(2)我国《合同法》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的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释。

2.表示说。强调外部现象,即以当事人表示出来的意思为依据。英美法采用表示说。

(二)关于共同条件的解释问题

共同条件即标准合同或一般交易条件,指由一方当事人事先拟定,由对方同意时签字的合同。

共同条款是否可以成为合同的一部分,以及如果这种合同起草者把不应有的负担加在对方身上法官能否以“违反善意”或违反公共秩序等理由,宣布该项合同或其中的某项条款无效,各国法律的处理方法大体相似,但在细节上有一些差别。

1.德国法

德国法规定,空运、保险、储蓄银行等经济行业制定的共同条件,必须经过有关政府行政部门的批准,其他行业的共同条件由法院进行监督和解释。在解释共同条件的含义时,德国法院采用“含糊条款解释规则”即对意义含糊的条款,作不利于制定该条款的一方当事人的解释。此外,凡共同条件不能按照诚意原则妥善安排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者,一律无效。

2.法国法

法国法规定如果对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或只要加以注意就能够知道共同条件的内容的,该共同条件就成为合同的一部分。如购买车票、船票、机票的旅客应被认为是接受了客票上印就的共同条件。但法国法院对共同条件中的免责条款加以限制,认为共同条件如违反有关侵权行为的强制性规定,则该共同条件无效。

3.英国法

英国法认为,如果共同条件已经写进合同文本中,就可以成为合同的组成部分,至于在某些情况下,对方没有看过这些条款,或者这些条款是以小字体印刷,那都不是重要的.如果共同条件没有写进合同文本,则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使订约对方注意到这些条款,这是一个客观标准,即以一个“通请达理的人”所应当知道为原则。

英国法同时规定,共同条件中的侵权免责条款无效。例如,1960年公路运输法规定:免除公共承运人对旅客人身毒害与死亡的责任的免责条款是无效的。

4.美国法

美国法对共同条件进入合同的要求极为严格,美国的法律和判例都强调,吸收入合同的条款必须清楚载明于合同的书面文件中,并强调用小字体印刷的条款必须使人容易看得清楚。对于某些重要条款,特别是免责条款,必须“若人注目”。

美国法也规定共同条件中不公正的免责条款无效。“不公正”一般是指片面维护一方利益的合同或条款。

5.中国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第三十九条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第四十条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第四十一条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三节合同履行

一、合同的履行

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实现合同内容的行为。

各国法律都认为,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后都有履行的义务。这里主要介绍中国法和英国法的有关规定。

(一)中国法的规定

《中和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的,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第六十三条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第六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同时履行抗辩权)

第六十七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先履行抗辩权)

第六十八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不按抗辩权)

第六十九条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提供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第七十条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将标的物提存。

第七十一条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例:提前交货违反合同案我某出口公司与往来多年的非洲客户签订一合同,交货条件为当年12月起至次年6月,每月等量装运,凭不可撤销信用证自提单日后60天付款。为早出口早创汇,我方于次年1月将一季度应交数量一批装船,2月将二季度应交数量一批装清。我银行凭单议付,对方发现后,以仓租、利息增加为由,要求赔偿。经反复协商。由我方垫付货款换取提单,并同意对方推迟4个月付款了结。第七十二条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但部分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七十三条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七十四条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七十五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第七十六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

(二)英美法的规定

1.关于履行合同的时间

根据英美的法律和判例,如果合同中规定了履行的时间,而时间又是该合同的要素时,当事人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合同,否则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一般来说,商务合同中的时间条款是合同的条件,其他合同的时间条款一般视为担保。

2.关于“提供”

按照英美法的规定,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叫做“提供”

所谓“提供”就是合同当事人旨在履行其合同义务的一种表示。包括:

(1)提供货物或其他财产

(2)提供应支付的款项

两种提供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表现在:

(1)提供货物或其他财产:一方已按合同为提供行为,而被对方拒绝,则可免除其相应的合同义务。

(2)提供应支付的款项:一方按合同规定提供款项,对方拒绝的,不能免除义务人的合同义务,但会产生以下三种法律后果:

第一如该项债务有担保利益,则自债权人拒绝适当提供给他的款项时起,该项担保利益即告消灭。

第二该债务的利息亦自债务人提供之日起停止计算。

第三如债权人日后就该项债务提起诉讼,不能取得高于原来提供的金额时,则必须负担诉讼费用。

二、违约

(一)违约的概念:违约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由于某中原因,完全没有履行其合同义务,或没有完全履行其合同义务的行为。

(二)违约的构成

关于违约的构成,大陆法和英美法存在重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过失责任原则

大陆法规定,合同债务人只有当存在着可以归责于他的过失时才承担违约的责任。即如果仅仅证明债务人没有履行合同义务,还不足以构成违约,必须同时证明或推定债务人的行为有某种可以归责于他的过失时,才能使其承担违约的责任。

英美法认为,只要允诺人没有履行其合同义务,纵使他没有任何过失,只要他没有法定的理由,也构成违约。

?英国的合同受挫

?标的物灭失:音乐厅被烧

?合同目的落空:1902年6.26英王爱德华加冕典礼案

?当事人死亡:钢琴家意外死亡

?法律变化:波兰被德军占领后成为对敌贸易

?其他情况:如政府临时征用等

2.关于催告

催告是大陆法上的一种制度,是债权人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合同的一种通知。在合同没有明确规定履行日期时,债权人必须首先向债务人作出催告,然后才能使债务人承担迟延履行的责任。

催告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1)自催告生效之日起,不履约的风险完全由违约一方承担。

(2)债权人有权就不履行合同请求法律救济。

(3)从送达催告之日起,开始计算损害赔偿及其利息。

*法国法要求催告必须以书面形式作成,并由法警送达当事人。

*德国法则不要求任何方式,书面方式、口头方式都可以,唯一的要求是把催告送达当事人。

*英美法没有催告这个概念,英美法认为,如果合同规定有履行期限,债务人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履行合同;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履行的期限,则应于合理的期间内履行合同,否则构成违约。

(三)违约的形式

1.德国法的规定

(1)给付不能

(2)给付延迟

2.法国法的规定

(1)不履行债务

(2)迟延履行债务

法国民法典1147条规定:债务人对其不履行或迟延履行债务应负损害赔偿责任,对于双务合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其合同义务,对方有权解除合同,但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并非当然解除,债权人可要求债务人履行合同或请求法院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法国法也规

定,合同自始不能履行时,认定合同无效.

3.英美法的规定

(1)违反条件

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了条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在商务合同中,关于履约的时间、货物的品质及数量等条款都属于合同的条件。至于合同中有关支付时间的规定,除当事人另有约定,一般不作为合同的条件。

注:在英美法中,“条件”一词还有另外一种意思,指以某种不确定的事件的发生与否来决定其是否生效的那种合同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英美法把条件分为以下三种:

A .对流条件指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同时履行其各自的义务或者至少是每一方当事人都同时准备并愿意履行其各自的义务,即一方的履行与对方的履行互为对流条件。

B .先决条件指以一方首先履行某种行为,或以某种事件的发生或经过一定的时间,作为对方履行的前提。前者即为先决条件。

C .后决条件指在合同成立以后,如发生某种事件,履行合同的义务即告消灭。这一事件为后决条件。

(2)违反担保

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合同的次要条款,即担保,对方不能解除合同只能要求赔偿损失。

(3)违反中间性条款(现代判例)

中间性条款即有别于“条件”与“担保”的条款。一方当事人违反这类条款时,对方能否解除合同,须视违约的性质及其后果是否严重而定。

(4)提前违约(英美)

当一方当事人提前违约时,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自己的合同义务并立即要求给予赔偿,而不必等到合同规定的履行期来临时才采取行动。合同规定履行期到来时可能发生情况而丧失求偿的权利,所以最好在对方提前违约时立即要求赔偿。(例:1853旅行合同)(5)履行不能

4.《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

(1)根本违反合同

公约25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反合同。除非违反合同的一方并不预知而同样一个同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

一方根本违反合同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

(2)非根本违反合同

(3)提前违约

A.在订立合同后,当事人一方鉴于对方履行合同的能力或信用有严重缺陷、或者从对方在准备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的行为中看出对方显然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时,当事人一方可以中止履行其义务。

B.如果在履行合同日期之前,明显看出一方当事人根本违反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撤销合同,但是,当事人在撤销合同时,应谨慎行事。如果到了履行期的时候,原来预计对方显然会发生根本违反合同的情事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则撤销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就会因为自己没有履行合同义务而构成违约,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违约的后果。

(四)违约的救济方法

违约救济是指一个人的合法合同权利被他人侵害时,法律授予受损害一方的一定补偿.

1.损害赔偿

(1)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

大陆法认为,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必须预备以下三个条件:

A 必须有损害的事实

B 必须有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旅馆起火)

C 损害发生的原因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英美法认为,只要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对方就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2)损害赔偿的方法

A.恢复原状B.金钱赔偿

德国法对损害赔偿以恢复原状为原则,以金钱赔偿为例外.债权人仅在下列情况下才能要求金钱赔偿:

a.人身伤害或损坏物件

b.债权人对债务人规定一个相当的时间,令其恢复原状,并声明如逾此时间未能恢复原状,债权人即可于期限届满后请求金钱赔偿c.如所受损害不能恢复原状或恢复原状不足以赔偿债权人的损失时,债权人可以要求金钱赔偿

d.如债务人须付出过高的费用才能恢复原状时,债务人也可以用金钱来赔偿债权人的损失

法国法以金钱赔偿为原则,以恢复原状为例外

英美法一般都判令债务人支付金钱赔偿

(3)损害赔偿的范围

各国法律都认为,损害赔偿应当包括实际损失和所失利益亦即间接损失.但是仅限于在订立合同是有理由预见的后果,且受害方有义务减轻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2.实际履行

英美普通法没有实际履行这种救济方法,但在衡平法中有相关规定。

履行不可能或无意义时不能判实际履行。

3.禁令

禁令是英美法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救济方法,它是指由法院作出禁令,强制执行合同所规定的某种消极义务,即由法院判令被告不许做某种行为.在涉及商标权、专利权时常用。

禁令只适用于下列两种情况:

(1)采用一般损害赔偿的方法不足以补偿债权人所受的损失.如演员同时在两个剧院演出

(2)禁令必须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

4.解除合同

(1)解除权的发生

德、法国法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权人就有权解除合同。

英国法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条件时对方可解除合同。

美国法规定:当事人一方有重大违约时对方可解除合同。

中国《合同法》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二)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五)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 解除权的行使

法国法规定,债权人解除合同,必须向法院起诉.但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明示的解除合同的条款,则无须向法院提出.

我国法、英美法和德国法规定,解除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只须把解除合同的意思通知对方就可以,不必经过法院的判决。

(3)解除合同的后果

大陆法认为,解除合同使合同自始无效。双方恢复原状,无法返还的,补偿代价。美国相同

英美法认为,解除合同只是使未履行的义务不再履行。原则上不产生返还,可提起“按所交价值偿还”

(4)解除权的消灭

我国《合同法》95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5. 违约金

违约金指以保护合同履行为目的,由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当债务人违反合同时,应向债权人支付的金钱。

性质:德国法认为具有惩罚性其他国家均认为只是预先约定的损害赔偿金而已。

鉴于各国对违约金条款的态度而后处理方式存在很大分歧,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交往的一种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订了《关于在不履行合同时支付约定金额的合同条款的统一规则》。

(1)《统一规则》的适用范围

《统一规则》适用于不同国家当事人之间签定的合同。

(2)《统一规则》的实体规定

Ⅰ.如果债务人对不履行合同没有责任,债权人无权取得约定的金额。

Ⅱ.如果合同规定,一旦迟延履行,债权人有权取得约定的金额。则债务人在有权取得约定的金额的同时,还有权要求履行合同的义务。

Ⅲ.如果合同规定,当出现迟延履行以外的不履约情事时,债权人有权取得约定的金额,则债权人有权要求履行合同或者要求支付约定的金额;但是,如果约定的金额不能合理补偿不履约造成的损失,则债权人有权要求履行合同的同时,要求支付约定的金额。

Ⅳ.如果债权人有权取得约定的金额,则在该项约定金额所能抵偿的范围内的损失,债权人不得请求损害赔偿,但是,如果损失大大超过约定的金额,则对于约定金额所不能抵偿的部分,债权人仍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Ⅴ.除非约定的金额与债权人所遭受的损失不相称,法院或仲裁庭均不得减少或增加合同约定的金额。

Ⅵ.当事人可以删除或改变上述ⅠⅡⅢ项的效力。

三、情势变迁、合同落空与不可抗力

(1)情势变迁:指在法律关系成立以后,作为该项法律关系的基础的情势,由于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非当初所能预料到的变化。如果仍然坚持原来的法律效力,将会产生显失公平的结果,有悖于诚实信用的原则,因此,应当对原来的法律效力作相应的变更的一项法律原则。(德国)

(2)合同落空(英美法的概念)

指合同成立之后,非由于当事人自身的过失,而是由于事后发生的以外情况而使当事人在订约时所谋求的商业目标受到挫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未履行的合同义务,当事人得予以免除责任。

按英国法的解释,必须是情事已经完全改变,以至在一个通情达理的人看来,合同当事人倘若事先知道会发生这种变化的话,他们就不会签定合同或会把合同订得不一样,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能按合同落空处理。具体在实践中,下列情况往往可以作为合同落空处理。

A.标的物灭失。

B.违法。(旧衣服进口)

C.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案例:英皇爱德华士七世登基典礼的案例某甲有房屋一座,位于英王爱德华七世登基典礼的游行必经之路旁,乙向甲租用房屋一天,目的是为了观看登基典礼,但这目的并未载入合同。后来,登基典礼宣告取消,乙拒绝支付房租。甲向法院起诉,法院驳回某甲的请求,认为该合同的目的已告落空,乙无支付租金的义务,合同虽然没有载明租房的目的,是为了观看登基,但从有关背景可以发现这是合同的基础

D.政府实行禁运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3)不可抗力

指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后,不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所造成的,为双方当事人不能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事故。

我国《合同法》规定:

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一百一十八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苏伊士运河停止通航的案例

双方当事人在1956年10月4日订立买卖合同,卖方出售300公吨,苏丹花生,价格条件是汉堡到岸价(CIF Hambarg)每公吨单价为50英磅,卖方应于1956年11月至12月装船。1956年11月2日因爆发战争,苏伊士运河被封闭,不能通航,尽管卖方仍能取道好望角把货物运至汉堡,但因绕道好望角航程要比经由苏伊士运河长得多,运费每吨为15英磅,如经苏伊士运河只需7英磅。因此,卖方拒绝装船。宣告合同终止。买方提起仲裁。

仲裁裁决认为卖方负违约责任,须赔偿买方损失5600英磅。在上诉中,英国上诉法院维持原仲裁裁决。

法院认为:卖方承担了这样一项义务,即当习惯的航线(指经由苏伊士运河)不能使用时,应采取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航线来运关货物,而好望角就是这样一条航线。由些可见,当事人要援引合同落空的原则来摆脱自己的责任,是很不容易取得成功的【合同法案例】

案例1:原告和被告订立造船合同,价格为固定价,分五次付清,当第一笔付款时正值通货膨胀,被告知道原告急需用船,遂要求另加10%款项,原告只好同意。交船后又继续付款至全部付清,后原告要求偿还多付的款项。

问:该案如何处理?为什么?

分析:(1)原告不能要求被告偿还多付的款项

(2)原因是:胁迫不正当影响下订立的合同是可以撤销或无效的。本案中被告以通货膨胀不能按期交船为由要求加付10%款项构成胁迫或不正当影响,但交船后即不正当影响消除后原告仍付款,等于默认了附加的10%。故不能撤销。

案例2:被告为原告运送一批白糖到甲港,被告没有按原定航道走,而是绕了个弯,先去了乙港,再驰往甲港,航期延误10天,白糖价格猛跌,原告损失4000英镑。

问:被告对原告的损失是否承担责任?为什么?

分析:(1)应承担赔偿责任

(2)原因如下:第一,被告绕道延期构成违约,违约造成损失4000英镑;第二,损失4000英镑是被告在订立合同时应该预见到的。商品价格波动损失是国际市场上的通常现象。

案例3:加拿大某公司与英国某公司洽谈出售某初级产品2000公吨。加方公司发出电报称:“确认售与你方……200公吨,……请汇5000英镑。”英方公司复电:“确认你方电报的规定……已汇交你方银行5000英镑,该款在交货前由银行代你方保管……请确认在本电日期30天内交货。”加方未回电,以高价将该产品售与第三方。

问:加方公司是否违约?为什么?

分析:(1)加方公司不违约

(2)加方公司与英方公司的合同关系不成立。因为英方的承诺提出了两个条件,即付款方式和交货时间。这两项是对加方要约的实质性变更。英方的承诺事实上构成了反要约。

案例4:我某进出口公司向西欧一厂商发价,出售麻制品一批,发价限对方接受于5月底前复到有效,5月10日我公司接该商电传称“你5月8日电悉,报价太高无法接受,请考虑降低价格,再行商议”半月后麻制品的市价明显趋涨。5月26日,该商再次发来电传:“你5月8日电接受,请速寄销售确认书,以便会签后开证。”此时,我公司也已获悉麻制品行市看好,以高价卖给他人。

问:我公司是否违约?为什么?

分析:(1)我公司不违约

(2)合同不成立。因为第一,西欧厂商5月10日电传是对我方5月8日电传的拒绝,故5月8日我方发价因被拒绝而失效。第二,5月26日该厂商的电传构成新发价,对此,我方公司为予以承诺,故合同不成立。

案例5:甲厂与乙商店于6月订立洗衣粉买卖合同,约定7约25日由甲厂在乙商店所在的火车站交货,7月14日由于洪水冲垮铁路,交通中断,甲厂未将此情势通知乙,乙未查询,8月1日,交通恢复后,甲立即装船9日运达乙火车站,乙拒不接货,要求降价,甲不接受,租房保管,8月15日乙地大雨,冲垮民房,洗衣粉灭失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二减价处理。

问:1.甲乙合同是否解除?为什么?

2.甲厂未将交通中断通知乙若乙受损害,甲应否赔偿?

3.乙不受货是否违反合同?为什么?

4.甲厂因洗衣粉灭失遭受的损失,可否要求乙赔偿,为什么?

分析:1.虽发生不可抗力,但合同没解除,因为不符合解除合同的情形

2.洪水是不可抗力。因洪水引起的交通中断,造成的损失,甲不承担责任。但不可抗力后甲负有通知义务,甲未尽义务造成的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

3.乙拒不受货,违反合同,虽然甲迟延履行合同,但原则上不允许解除合同,因此无正当理由,乙不能拒收货物。

4.甲的损失虽然由不可抗力引起,但既然合同没有解除,依合同将货物运到乙地,即算交付,乙应赔偿灭失的损失,但甲在迟延履行后未通知对方也有责任,故应分担一定损失,乙承担主要责任。

案例6:我某出口企业同美某企业订立了200套家具的出口合同。合同的贸易术语为FOB,并规定1993年12月交货,10月份我企业出口商品仓库发生雷击火灾,致使大部分出口家具烧毁。我企业以发生不可抗力事故为由,要求免除交货责任,美方不同意,坚持要我方按时交货。我方无奈经多方努力,于1994年1月交货,美方要求索赔。

问:(1)我方要求免除交货责任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2)美方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3)你认为发生此种事故后,中方应如何处理?

分析:(1)不合理。因为,不可抗力并没有严重到我方根据不可能履约的程度,所以我方不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2)美方的索赔要求是不合理的,因为,我方的延迟履约行为是由于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故我方不负延迟履行的责任。

(3)中方在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后,应通知美方并要求延迟交货,但我方不负延迟交货的违约责任。

案例7:甲向乙写信要把某物以某价出售给乙,乙在收到甲的信之前,也向甲发出了一封信,表示愿意同样的价格购买价的该货。事后,甲方后悔不愿出售该货,乙方则认为合同已成立,双方争执不下。问:合同是否成立?

分析:不成立。甲信是项要约,要约必须在到达对方后方能生效,在甲信未到达前,乙方发出的信也是对甲方发出的要约,并非对甲要约的承诺,两个要约,没有承诺,故合同不成立。

案例8:甲在未经乙的同意下,主动为乙照料货物而使乙免受了损失,事后甲向乙索取报酬,乙拒绝。甲举证其主动为乙照料货物是在与乙联系不畅的情况下作出的,乙仍然拒付并声称他未请甲为其照料货物,依照英美法的合同理论,合同成立吗?

分析:不成立。因为甲主动要为乙照料货物之时并未得到乙的付款允诺,故其行为是过去的对价,过去的对甲不是有效的对价,作为过去的对价不是对价原则的例外,甲对在联系不畅的紧急情况下所做出的过去的对价的行为,如果乙使后人科仍然是可以构成合法的对价的,然而事实上由于乙事后并未认可,因此不构成对价。

案例9:甲欠乙10000美元,还期为10月1日。由于乙急需钱用,故答应甲:如果甲能早点还钱就减免甲500美元。于是甲在9月30还乙9500美元。问:甲乙双方的还款协议,符合英美法的对价要求吗?

分析:符合。对价是不必等价的,甲的对价是早一天还钱。乙的对价是减少500美元。

国际商法习题及答案

1代理:是指代理人按照本人的授权,代表本人同第三人订立合同或作其他的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直接对本人发生效力。 2要约:又称发盘或发价,是指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表示愿意按照一定的条件同对方订立合同,并且含有一旦该要约被对方承诺时,即对提出要约的一方产生约束力的一种意思表示。3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之前,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 4票据的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票据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 5留置:是债权人因一定的合同关系而占有债务人的财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将其扣留,如果经过催告,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仍不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变卖所扣留的财务,从价款中优先受偿。 7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到来之前,已有根据预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将不会履行合同义务。 8汇票: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签发的,要求在见票时或在将来的固定时间或可以确定的时间,向某人或其指定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 9国际贸易术语: 1简述汇票和本票的区别 a性质不同。本票为自付证券,汇票为委付证券。 B基本当事人不同。本票的当事人是出票人和收款人,汇票的当事人是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 C主债务人不同。本票的出票人始终处于主债务人地位。汇票必须经过承兑,才能确定付款人对汇票的责任,使承兑人处于主债务人地位。 2有效的要约应具备哪些条件 订约的旨意要约的内容明确肯定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才能生效 3票据背书的效力有哪些 代理授权的效力不切断抗辩权效力权利证明效力 4合伙企业有哪些特征 以合伙协议为成立基础合伙人责任的无限连带性合伙企业的人合性合伙企业的非法人性合伙人地位的平等性 5简述“揭开公司面纱”原则的含义 是指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基于特定事由,否认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是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的一种法律制度。即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时,法院为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否定公司独立的人格,令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6什么是提单?提单的作用有哪些? 7什么是合伙?合伙的特征有哪些? 案例分析:本案例被保货物总量为大米1000包,第一次因触礁进水,造成500包严重水渍损失,第二次因狂风吹落海中500包,就投保总量而言,这是由于两种不同的风险(前者属意外事故,后者属自然灾害)造成的两起“部分损失”,且不涉及“共同海损”责任,按“平安险”单独海损除外的字面解释,保险公司对这两起“单独海损”均不负责。 但根据我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平安险”责任范围第二条、第三条之规定,该两笔损失保险公司均应给予赔偿。

国际商法重点整理

第一章国际商法绪论 1. 国际商法的概念: 国际商事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简称国际商法,它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2.国际商事法与国际经济法的联系与区别 共同点:都是调整跨国之间商事活动(包括商事组织本身)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不同点: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更加广泛 3.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大陆法系的特点: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区分公法和私法;进行大规模的法典编纂工作 英美法系的特征: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法官对法律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以归纳为主要推理方法;不严格划分公法和私法 4.中国法律的渊源:制定法;法律解释;判例 第二章代理法 1.代理的概念:所谓代理是指代理人按照本人的授权,代表本人同第三人订立 合同或作其他的法律行为,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直接对本人发生效力2.狭义的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狭义的无权代理:行为人既没有本人的实际授权,也没有足以使第三人善意误信其有代理权的外观,但行为人与第三人所为行为之利益牵连与本人的法律关系。 表见代理: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善意第三人客观上有充分理由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而与其为法律行为,该法律行为的后果直接由本人承担的无权代理。 3.代理人的义务:代理人应勤勉地履行其代理职责;代理人对本人应诚信、忠 实;代理人不得泄露他在代理业务中所获得的保密情报和资料;代理人须向本人申报账目;代理人不得把他的代理权委托给他人 4.代理权消灭的原因:根据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协议终止代理权;授权代理的 事务完成;本人撤销代理权或者代理人放弃代理权;根据代理协议适用的法律规定而终止 5.间接代理的规定(大陆法、英美法、我国合同法) 大陆法系所采取的标准:在确定第三人究竟是同代理人还是同本人订立了合同的问题时,大陆法所采取的标准是看代理人是以代表的身份同第三人订立合同,还是以他自己个人的身份同第三人订立合同。 英美法系所采用的标准:代理人在同第三人订约时具体指出本人的姓名;代理人表示出自己的代理身份,但不指出本人的姓名;代理人事实上有代理权,但他在订约时不披露代理关系的存在 我国合同法: 《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条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国际商法重点整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十一章国际商法绪论 1. 国际商法的概念: 国际商事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简称国际商法,它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2.国际商事法与国际经济法的联系与区别 共同点:都是调整跨国之间商事活动(包括商事组织本身)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不同点: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更加广泛 3.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大陆法系的特点: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区分公法和私法;进行大规模的法典编纂工作 英美法系的特征: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法官对法律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以归纳为主要推理方法;不严格划分公法和私法 4.中国法律的渊源:制定法;法律解释;判例 第十二章代理法 1.代理的概念:所谓代理是指代理人按照本人的授权,代表本人同第三人订立 合同或作其他的法律行为,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直接对本人发生效力2.狭义的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狭义的无权代理:行为人既没有本人的实际授权,也没有足以使第三人善意误信其有代理权的外观,但行为人与第三人所为行为之利益牵连与本人的法律关系。 表见代理: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善意第三人客观上有充分理由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而与其为法律行为,该法律行为的后果直接由本人承担的无权代理。 3.代理人的义务:代理人应勤勉地履行其代理职责;代理人对本人应诚信、忠 实;代理人不得泄露他在代理业务中所获得的保密情报和资料;代理人须向本人申报账目;代理人不得把他的代理权委托给他人 4.代理权消灭的原因:根据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协议终止代理权;授权代理的 事务完成;本人撤销代理权或者代理人放弃代理权;根据代理协议适用的法律规定而终止 5.间接代理的规定(大陆法、英美法、我国合同法) 大陆法系所采取的标准:在确定第三人究竟是同代理人还是同本人订立了合同的问题时,大陆法所采取的标准是看代理人是以代表的身份同第三人订立合同,还是以他自己个人的身份同第三人订立合同。 英美法系所采用的标准:代理人在同第三人订约时具体指出本人的姓名;代理人表示出自己的代理身份,但不指出本人的姓名;代理人事实上有代理权,但他在订约时不披露代理关系的存在 我国合同法:

国际商法,第四章_代理法习题

第四章代理法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依大陆法,由于本人的意思而产生的代理为( )。在我国法律中,这种代理称为() A.意定代理 B.法定代理 C.指定代理 D.意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2.依英美法,一个人以他的言辞或行动使另一个人有权以他的名义签订合同,这种代理权产生的原因为( )。大陆法国家一般把这种情况也纳入意定代理。 A.明示的指定 B.默示的授权 C.客观必需的代理权 D.追认 3.依大陆法,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为了本人的利益而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称为( )。 A.直接代理 B.间接代理 C.再代理 D.复代理 4.依德国商法典的规定,代理关系终止后,代理人对于他在代理期间为本人建立的商业信誉,有权请求本人赔偿。该请求必须在代理合同终止后一定期限内提出,该期限为( )。 A.两个月 B.三个月 C.四个月 D.六个月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代理人忠实义务内容的是( )。 A.代理人应及时将有关客户的资料披露给被代理人 B.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订立合同 C.代理人不得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D.代理人应亲自履行代理义务,不得擅自转托他人 6.在代理制度中,行为人的行为对本人具有拘束力的情况为( )。 A. 行为人是在本人的授权范围内行事 B.行为人可以不在本人的授权范围内行事 C.行为人是以本人的名义实施的一切行为 D.行为人代理权终止后实施的代理行为 7.某甲经常让某乙替他向某丙订购货物,并如数向丙支付货款,在英美法中,乙便认为是具有( )。 A.明示代理权 B.默示代理权 C. 客观必需的代理权 D.追认代理 8.司机吴某要出差到山东,李某委托他代买一箱苹果,吴见当地苹果物美价廉,就多买了一箱。此行为属于:() A没有代理权B有代理权 C滥用代理权D超越代理权 9.对于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如果未经追认,各国法律一般规定,由()承担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德国法规定善意第三人有要求行为承担赔偿损失或者履行合同的选择权。 A第三人B行为人和第三人C被代理人D行为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1.英美法认为,代理权可以产生的原因有( )。 A.明示的指定 B.默示的授权 C. 客观必需的代理 D.追认的代理 2.在大陆法中,根据第三人与代理订合同时,代理人是以本人(即被代理)还是以代理人自己名义

国际商法答案 屈广清

自测题参考答案: □知识题 1.1 判断题 (1)错(2)错(3)错(4)错(5)对 1.2 选择填空题 (1)A (2)B (3)D 1.3 简述题 1.1国际商法经历了“国际性—国内法—国际性”的发展过程,尽管前后的“国际性” 却有着实质的区别。近代欧洲各国的商法主要源于中世纪形成的商人习惯法(Law Merchant),这被认为是古代商法的最初形式,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首先出现了保护商人自己利益的商人行会组织。这种商人自治组织制订和编撰习惯规则,这些习惯规则被因袭沿用,形成了系统的商人习惯法,这一时期的商人习惯法具有国际性的特征。16世纪后,欧洲一些国家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统治阶级开始注意对商事的立法,行使立法权,把商人习惯法变为国内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客观上要求建立统一的国际商事法律,许多国际组织也都在积极从事研究和制订统一的国际商法的工作。这样,商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主要的特点是恢复了商法的国际性和统一性。 1.2.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其立法权属于各个州,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联邦只对有关州 际或国际贸易事项有立法权,美国50多个州都有自己的商事立法。由于美国独立较晚,对法律适用的态度更为灵活与实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制定法的出现和广泛适用,典型的商事立法当属美国的《统一商法典》。美国的统一商法典供各州自由采用。美国商法的另一特征是商法体系中的很多其他内容,是由判例法和制定法组成的,各州的公司法不尽相同,1928年和1950年美国有关社会团体起草了《统一商事公司法》和《标准商事合同法》,向各州议会推荐,其中《标准商事合同法》已被30多个州部分采用或修改后采用,对其他州制定公司法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1.5国际条约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它只能约束国家,不能直接拘束国内的机关和人民。国际条约能否直接适用于国内的自然人和法人,各国的做法不同,有不同的方式: ①直接承认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即使与本国的国内法相抵触。如法国《宪法》第55 条规定:凡正式批准或公布的条约,即使与国内法相抵触,亦适用条约。 ②只有经议会立法手续,转为国内法后才能在国内适用。如英国在1880年的比利时国 会号案中,就以《英比条约》未经议会同意,不能适用英国法院为由,拒绝了比利时的赔偿请求。 ③主张自动执行的条约优于国内法。所谓“自动执行的条约”是指条约中或条约中的 某个条款明白表示或按其性质不需经过国内立法可以自动生效的条约。不是自动执行的条约就必须经过必要的立法补充才可以在国内适用。 正是由于各国对待国际条约的态度不同,在解决国际商事关系上,可以直接适用的国际条约和必须转化为国内法才能适用的国际条约的效力有着很大的差别。 1.6国际商事惯例是由非政府间组织制定的非官方文件,因此,不具有当然的法律约束力,而是作为供各国商事活动中的当事人在谈判和草拟合同中可以参照的蓝本,可以自由采用。但这些规则一经采用,就成为对当事人各方有约束力的法律规范,即使是国家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业,只要其以一般法人身份参加国际商务活动,并在合同中约定适用某种国际商事惯例,也要受惯例的约束,履行其所约定的义务。

国际商法第二版——国际商务法律实务答案

第一章国际商事组织形式与确立 ——国际商事组织法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B 4. A 5. A 6. C 7. B 8. C 9. D 10. 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D 3.ABCD 4. BCD 5.ABD 6.BCD 7. CD 8.AC 9. BD 10. 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案例题 1答:符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一般至少应有5家发起人,3家发起人不能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本案属于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公司,因此发起人可以为3人。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公司,发起人若少于5人,应采用募集设立方式。 2答:选举乙公司帅某为大名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命帅某为大名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3答:该公司属于中国公司、本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因为在我国,凡是按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登记成立的公司都是我国公司,故法国人丹尼与美国人泰尔按我国法律规定在上海成立的公司属于中国公司;根据《公司法》第13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与分公司对应的是本公司,与子公司对应的是母公司,故该公司属于本公司;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为1人以上50人以下,而股份有限公司由国企改建的外,发起人为5人以上,该公司只有两个外国股东,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 五、简答题 1.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资格和义务各是什么? 我国公司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②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 ③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 ④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⑤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如在选举、委派董事、监事或者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该选举、委派或者聘任无效;如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出现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司应当解除其职务。 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和勤勉义务,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具体而言,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①挪用公司资金; ②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③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④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⑤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⑥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⑦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⑧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 2.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是怎样的? (1)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依法设立的公司组织机构,由全体股东出席。股东大会的职权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职权的规定。 股东大会分为两种形式: ①定期会议。又称为股东年会,是指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每年召开一次年会。 ②临时会议。是指在定期会议之外,由于发生法定事由或者根据法定人员、机构的提议而召开的会议。

国际商法第三版答案

国际商法第三版答案

国际商法第三版答案 【篇一:国际商法课后习题答案】 txt>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一、判断题 1、国际商法包含在国际公法的范围之内。 2、内国商法是国际商法的最主要渊源。 对对错错 对 错 错错3、国际商法的特征使今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才出现的。 4、国际商事惯例具有法律约束力。 5、德国商法采用民商分离的立法模式。 二、选择题 1、在下列法律部门中,与国际商法关系最密切的是( 对对 a、国际私法 b、国际公法 c、国际经济法 d、内国公法 2、下列属于民商合一立法模式主张的理由是( 遍商化 c、受国际商事习惯影响较大 d、有一些特有的法律制度

3、其本国的商法典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对本国的商法影响较大,这个国家是 ( a、从事营利性活动的自然人、法人等,是抽象的经营型单位 b、民事主体的普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三、简答题 1、简述国际商法的发展历史。 2、简述美国商法的特点。 3、试述在普通法系中,如美国,其判例的拘束力的表现。 4、结合实际,谈一下对国际商法特点的认识。 5、怎样判断国际条约的效力? 6、国际商事惯例具有怎样的效力? 7、试讨论中国民商事法律制度受大陆法系的影响大,还是受英美法系的影响大。 四、案例分析题 2003年8月,中国杭泽经贸公司与日本某公司签署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双方 约定了货物的价格及运输的条件,后双方发生纠纷,在适用何种法律来解决纠纷方面也产生了分歧:日本公司认为双方价格条件的约定基本是依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贸易术语签订的,而最新的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2000年进行了修订,因此,应适用2000年通则;而中方杭泽公司则主张应适用合同的签订地及履行地,即中国的《合同法》。请问:双方应如何解决这一纠纷?

南开18秋学期(1703)《国际商法》在线作业(第二版)

(单选题) 1: 根据英美法,下列选项中属于自始无效的合同是() A: 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 B: 一方在蒙受不正当影响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 C: 酗酒者酒醉时订立的合同 D: 精神病人在其被宣告精神错乱后订立的合同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英美法系将大陆法系上的无权代理称为() A: 默示代理 B: 表见代理 C: 违反由代理权的默示担保 D: 隐名代理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下列不属于英美法系的国家或地区是() A: 澳大利亚 B: 印度 C: 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 D: 中国的香港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美国法与英国法的不相同之处有() A: 实行先例拘束力原则 B: 把法律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 C: 判例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D: 在普通法和衡平法并存的二元结构基础上有联邦法和州法之分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下列关于大陆法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大陆法系重视法律的逻辑性化 B: 大陆法系重视法律的法典化 C: 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D: 以制定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依照英国法律,对于欺骗性的不正确说明,蒙受欺骗一方的救济方式是() A: 只能要求赔偿损失 B: 只能撤销合同 C: 只能拒绝履行其合同义务 D: 可要求赔偿损失,并可撤销合同或拒绝履行其合同义务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的法律中不包括()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 香港原有的法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D: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根据《公约》规定,对于在运输途中出售的货物,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原则上为()A: 卖方交货时 B: 买方收货时 C: 合同订立时 D: 所有权转移时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把约因作为合同有效成立要件之一的国内法是()

国际商法课件主要内容

第五章国际货物买卖法 一、卖方的义务:卖方的交付货物 ;卖方的品质担保义务;卖方对货物权利担保的义务;移交有关货物的单证;移转货物所有权的义务 二、买方的义务:支付货款;接受货物 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 一、违约的类型:实际违约与预期违约;根本违约与一般违约;拒绝履行合同和不适当履行 二、违约救济方法的一般性规定:损害赔偿;中止履行合同;宣告解除合同;分批交货合同发生违约的救 济方法 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合同双方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为了保证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的顺利履行和合同目的的实现,合同中所涉及的买卖 双方的权利义务通常是具体而详尽的,它们与违约救 济共同构成了买卖法的制度框架。 卖方的义务。卖方的主要义务有五项:交付货物、转移单证、品质担保、权利担保、转移货物所有权。相应地卖方的权利为收取货款。 买方的义务。买方的义务主要有支付货款和接收货 物。相应地,买方的权利为检验货物,获得与合同相 符的货物。

根据《公约》的规定,违约方式有实际违约和 预期违约、根本性违约和非根本性违约。对于这些违 约的救济方式,《公约》规定了五种,即实际履行、 损害赔偿、中止履行、给予履行宽展期和宣告合同无效。具体到买卖双方各自的救济方式,卖方违约时买 方可采取: 要求卖方交付替代货物、要求对货物不符之处进行修补、购买替代货物、卖方应对不履行义务做出补救、 要求减价、拒绝收取货物等救济方式;买方违约时卖 方可采取:转卖货物、自行确定货物的具体规格、要 求支付利息等救济方法。 关于货物风险转移,各国规定不同。《公约》认为,风险转移时间的划分依据有:当事人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的时间、订立合同的时间。风险转移的 后果是由买方承担货物灭失的损失,不得拒绝履行支 付货款的义务。 第六章产品责任法 (一)产品责任法:是调整产品的制造者或销售者因 所制造或销售的产品具有某种瑕疵或缺陷给消费者或 第三人造成损害而引起的赔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

国际商法第2次作业

Article 19 (1) A reply to an offer which purports to be an acceptance but contains additions, limitations or other modifications is a rejection of the offer and constitutes a counter-offer. (2) However, a reply to an offer which purports to be an acceptance but contains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terms which do not materially alter the terms of the offer constitutes an acceptance, unless the offeror, without undue delay, objects orally to the discrepancy or dispatches a notice to that effect. If he does not so object,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are the terms of the offer with the modifications contained in the acceptance. (3)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terms relating, among other things, to the price, payment,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goods, place and time of delivery, extent of one party's liability to the other or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are considered to alter the terms of the offer materially. Article 21 (1) A late acceptance is nevertheless effective as an acceptance if without delay the offeror orally so informs the offeree or dispatches a notice to that effect. (2) If a letter or other writing containing a late acceptance shows that it has been sent in such circumstances that if its

国际商法课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普通合伙企业:简称GP,是指依法设立的、由全体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企业。 2、有限合伙:简称LP,指由至少一名普通合伙人和至少一名有限合伙组成的企业,前者对合伙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 任,后者则只负有限责任,即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合伙承担有限责任。 3、有限责任合伙:简称LLP,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组成,经依法核准登记入册,以合伙财产对合伙债务承 担责任,各合伙人对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合伙组织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对于其他合伙人的疏忽、不当、渎职等行为引起的合伙组织债务以自己在合伙中的利益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实体。 4、有限责任公司:也称有限公司,是指由股东出资组成的,股东对公司的债务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 其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5、股份有限公司:也称股份公司,是指公司资产分为若干等额股份,有一定以上的股东人数组成,股东以其认购持有 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 6、意定代理: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而产生的代理。 7、法定代理:指被代理人于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为法律行为时,按照法律直接规定由他人代为进行法律行为的代理。 8、直接代理: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代理人的身份,即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行为。 9、间接代理: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但是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日后再将其权利与义务通过另外一 个合同让与被代理人的行为。 10、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虽不具备代理权,但因某种表象,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代理人对本人有代理权而与代理 人为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依法直接归本人承担的代理。 11、显名代理:代理人在订约时不但表明了自己的代理身份,而且还表明了被代理人的身份或姓名、商号。 12、隐名代理:代理人在订约时根本不披露有代理关系的存在,既不表明自己的代理身份,因为表明被代理人的存在。 13、给付不能:指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履行其合同义务,而不是指有可能履行合同而不去履行。 14、违反条件:即指违反合同中的重要条款。(时间、地点、品质及数量、支付工具及方式等条款) 15、违反担保:指违反合同的次要条款或随附条款。 16、根本违约: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有权期 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反合同。构成根本违约的基本标准是,实际上剥夺了受损一方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受害方预期利益的丧失,同时还必须满足两个标准:违约方应当预知这种结果,第三人能预知这种结果(客观标准)。 17、票据行为:指具备票据法规定的特定要件,能够发生、变更、消灭票据法律关系的行为。 18、汇票: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19、本票: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0、支票: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金其他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 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1、独占许可合同:是指许可方授予对方在合同规定的某一地区内和合同有效期间,对许可项下的技术享有独自 占有和使用、制造和销售相关产品的权力。 22、排他许可合同:又称独家许可合同,是指被许可方按照合同预定的某地区或在合同有效期内,对于许可证项 下的技术享有独占的使用权,许可方在合同期间排除任何第三者拥有使用权,但许可方自己仍可在该地区使用该技术制造或销售产品。 23、普通许可合同:合同的被许可方根据许可方的授权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按合同约定的使用方式实施 该专利,同时专利权人保留了自己在同一地域和时间实施该专利以及许可第三人实施该专利的权利。 24、仲裁协议:系指双方当事人对于他们之间业已发生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交付仲裁解决的协议。 二、简答题: 第一章 1、分析国际商法的概念。 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惯例的总称。它的调整的对象既包括国际商事交易

国际商法 第二章 代理法

第二章代理法 第一节代理法概述 一、代理的概念 所谓代理(agency)是指代理人(agent)按照本人(principal)的授权(authorization),代表本人同第三人订立合同或作其他的法律行为,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直接对本人发生效力。 二、代理权的产生 关于代理权产生的原因,大陆法和英美法的法例有所不同,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大陆法 1.法定代理 (1) 根据法律的规定而享有代理权; (2) 根据法院的选任而取得代理权; (3) 因私人的选任而取得代理权。 2.意定代理 意定代理是由本人的意思表示产生的代理权。这种意思表示可以采用口头方式,也可以采用书面方式;可以向代理人表示,也可以向同代理人打交道的第三人表示。 (二)英美法 英美法认为,代理权可以由下列原因而产生: 1.明示的授权(express authority) 所谓明示的指定就是由本人以明示的方式指定某人为他的代理人。按照英美的法例,代理协议的成立并不要求特定形式,既可以采用口头方式,也可以采用书面方式。 2.默示的授权(implied authority) 所谓默示的授权是指一个人以他的言词或行动使另一个人有权以他的名义签订合同,他就要受该合同的拘束,就像他明示地指定了代理人一样。 3.不容否认的代理(agency by estoppe1) 不容否认的代理,是指一个人以他的言词或行动使善意第三人合理相信某人是其代理人,有权以他的名义签订合同,且该第三人已基于这种相信改变了自己的经济地位,他就要受该合同的拘束,而不能事后否认某人是其代理人。 4.客观必需的代理权(agency of necessity) 客观必需的代理权是在一个人受委托照管另一个人的财产,为了保护这种财产而必须采取某种行动时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受委托管理财产的人并没有得到采取此种行动的明示的授权,但由于客观情况的需要得视为具有此种授权。这种情况在国际贸易中是时有发生的。 5.追认的代理(agency by ratification) 如果代理人未经授权或者超出了授权的范围而以本人的名义同第三人订立了合同,这个合同对本人是没有拘束力的。但是,本人可以在事后批准或承认这个合同,这种行动就叫做追认。追认的效果就是使该合同对本人具有拘束力,如同本人授权代理人替他订立了该合同一样。追认具有溯及力,即自该合同成立时起就对本人生效。 三、无权代理 无权代理是指欠缺代理权的人所作的代理行为。无权代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 (1)不具备默示授权条件的代理; (2)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

国际商法第4章 产品责任法

第四章产品责任法 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 一、产品责任与产品责任法 产品责任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对于因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使用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产品责任所要解决的不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也不是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如何实行产品质量管理的问题,它所解决的是产品致人损害时的损失赔偿问题。由于一般情况下产品责任最终要由产品的生产制造者承担,因此,产品责任又被称为产品制造者责任。 产品责任是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发展而出现的,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生产逐渐形成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随之也带来了因缺陷产品造成的产品损害事故增多的现象。对于产品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后果由谁来承担责任,受损害者是否应该得到赔偿,如何得到赔偿的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为解决这个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相关的法律应运而生。 现代意义上的产品责任法最先诞生于英国,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法律部门。产品责任法不同于调整国家与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之间为保证产品质量而产生的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产品质量管理法或产品质量监督法。产品责任法所调整的是作为平等法律关系主体的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因产品损害事故而发生的损害赔偿关系,它以规定何种产品损害应获得赔偿、谁应对该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产品责任诉讼等为内容。产品责任法是调整有关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其精髓是平衡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利益关系。产品责任法在规定了生产者责任的同时,为消费者、产品使用者或者第三人的损害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与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责任法应属于消费者保护法。 二、产品责任的构成 (一)关于产品 从经济学上讲,产品是人们通过劳动手段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形成的一定成果。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不只是满足生产者自身的消费需要,更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消费需要而进行生产的,此时的产品表现为从生产者手中通过市场交换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商品。但是产品责任法意义上的产品比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的范围要窄,并非任何商品都能产生产品责任。 各国法律规定不同,因而在不同国家“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在一些有关产品责任的国际公约中也有着不同的规定。例如《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的欧洲公约》(又称《斯特拉斯堡公约》)中规定:“产品”一词指所有动产,包括天然动产和工业动产,无论是未加工的,还是加工过的,既使是组装在另外的动产内或组装在不动产内。这里它强调受产品责任法调整的只是动产。而有些国家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则不限于动产。《欧洲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则还将电这种无形产品纳入产品的范围。一些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国际公约还将初级农产品和狩猎产品排除在产品责任法之外。 (二)产品责任的构成条件 产品责任的构成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产品存在缺陷 关于产品缺陷,各国法律及国际公约的规定大致相同又略有差异。例如《德国产品责任法》规定:“产品不具备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即为有缺陷。”《欧洲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如果产品不能提供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即属于缺陷产品。”《斯特拉斯堡公约》规定:“考虑包括产品说明在内的所有情况,如果一件产品没有向有权期待安全的人提供安全,则该产品为有缺陷。”有些国家虽然对产品缺陷无明确的定义,但仍可推知其立法含意。例

国际商法概述

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第一节国际商法概述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和特征 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组织和国际商事交易活动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随着经济的一体化不断发展,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已经扩展到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三大贸易领域,并且增加了融资租赁、工程承包等新型国际商事行为。 注意一种社会关系受国际商法调整的几个条件:法律关系跨越国境,具有国际性;主体必须是商事主体;行为是商事行为。 国际商法含义的几个特征:1.国际商法源于传统商法,但其调整对象和范围比后者更为广泛。2.国际商法中的“国际”不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而是指“跨越国界”。3.国际商法的性质属于跨国私法。4.国际商法主要是实体法。 二、国际商法的起源和发展 国际商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如下阶段:1.中世纪商人的习惯法时期。2.国内法时期。 3.20世纪,尤其是60年代以后的现代国际商法时期。 商人习惯法(Law merchant):是各港口、集市之间的商人们约定俗成的采用重罗马法流传下来的商事交易习惯规则。为了维护交易秩序和维护共同利益,他们自愿接受这些习惯的约束,自发的推举“法官”运用习惯法,采用简洁、迅速、灵活的程序,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裁决商事纠纷,建立起类似于现代的国际商事仲裁或调解制度。 三、国际商法的渊源(表现形式) 现代国际商法有两个方面的渊源:一是国际法方面的渊源;二是国内法方面的渊源。(一)国际法方面的渊源 国际法方面的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际商事条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国际组织共同缔结的确定其相互关系中有关商事权利义务的各种协议。按照条约的缔约方数目划分,可以分为双边,区域性和全球性国际条约。条约必须遵守;条约仅对缔约国有效; 国际商事惯例(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Practices) :是在长期反复的国际商事交往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各国普遍承认或遵守的商事活动的习惯做法,由此成为公认的国际商事原则或规则。他们本身不是法律,不具有法律的普遍约束力。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区别:(1)形成方式不同:条约由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或认可,而惯例是国际商事交往中通过实践形成的习惯性做法,只不过这种做法得到了各国普遍承认和自愿遵守。(2)效力不同:条约对缔约国当然生效,保留条款除外;而国际惯例的适用必须得到当事人的选择,当事人不选择,惯例不适用。 (二)国内法方面的渊源 国内法规范国际商事行为一方面是通过国私法的冲突规范指引而适用的有关国家的民商法,另一方面是有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专门制定的涉外立法。可以说,各国有关商事交易的国内法是国际商法的国际方面渊源的重要补充。 最惠国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 treatment):公约的缔约国两方约定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国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即所在国给予外国人以内国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地位,但其存在的权利有限制。 互惠对等待遇(Reciprocal and Counter Treatment):

国际商法第二版答案汇编培训资料

国际商法第二版答案 汇编

题型:名词解释:10个;简答题:5个;论述题:1个; 案例分析题:2个 国际商法 一.国际合同法 1、要约与要约邀请之间的区别? 1、要约是当事人主动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要约邀请是当事人想对方同自己订里合同意愿的事实行为,以促成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为直接目的。 2、要约必须包括未来可能订立的合同的主要内容;要约邀请则不一定要求包括合同的主要内容。 3、要约一般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的,故要约往往采用对话方式或信函方式,而要约邀请一般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故往往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价手段。 2、要约和承诺生效的要件? 1.要约生效的要件:(1)要约必须表明要约人愿意按照要约中所提出的条件同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旨,也就是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2)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肯定,即应该包括私人将签订的合同的主要条件,一旦受要约的人表示承诺,就是以成立一项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的合同。(3)要约必须传达达到受要约人才能生效

2.承诺生效的要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的作出。(2)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间进行。(3)承诺必须与要约中的内容一致。(4)承诺的传递方式必须符合要约所提出的要求。 3、合同有效的要件? 即要求:主体合法,形式合法,内容合法,合意真实 1.当事人之间间必须达成协议这种协议是通过要约与承诺而达成的 2.当事人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能力 3.合同必须有对价或合法的约因。 4.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5.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 6.当事人的是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4、违约救济措施有哪些? 违约救济是指一个人的合法合同权利被他人侵害时,法律授予受损害一方的一定补偿。 救济措施:1、损害赔偿。2、实际履行:英美普通法没有实际履行这种救济方法,但在衡平法中有相关规定。3、禁令。4、解除合同。5、违约金 二.货物买卖法 5、货物买卖法中卖方和买方的主要义务有哪些? 卖方的义务:1、交付货物。2、移交一切有关货物的单据。3、把货物的所有权移转于买方

国际商法第二章翻译

1/1/97 1 第二章 销售CISG下合同 由乔纳森钟演讲 1/1/97 2 销售CISG下合同 联合国公约关于合同货物(CISG)的国际销售是在合同货物在1980年4月11日在维也纳国际销售通过的联合国会议和生效的1988年1月1日。 该公约旨在取代1964年海牙公约。 1964年海牙公约:货物的合同国际货物销售形成国际销售,并统一法统一法。 1/1/97 3 预约到CISG的规定 ?各成员国被允许作出保留的公约大多数条款。 ?如果一个成员国作出保留到一个特定的规定,这一规定将不适用于涉及其业务在成员国的地方党的合同。 ?该规定将在工作中涉及的方式的成员国按预期在预约合同。 1/1/97 4 销售CISG下合同 1.公约中的应用 2.修改或不同的公约规定的效力 3.合同的形成 4.根据公约根本违约 5.履行合同 6.补救措施 7.风险下的约定传球 8.商品根据公约保护 9.通过修改和解释的潜在利用公约 10.加入该公约成为澳大利亚法律的 11.在CISG的宪法意义 1/1/97 五 公约中的应用 ?概述 ?经营地点 ?规则管理公约的操作 ?在约定的应用程序的限制 1/1/97 6 概述

?这是必要的,国家的法律成为下这些规则的合同的准据法是该公约在合同的时间,即使在公约下的国家法律规定的有关冲突适用的一员。 ?不管是不是该公约的适用是强制性的成员国是一个问题待讨论。 ?该公约的申请,可由当事人,可以推断出推论来自各方的默许默认承接在试验初期诉讼不提高公约的问题,隐含的协议被拒绝。 ?公约在任何特定情况下的应用程序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有关法律传统。 ?公约的规定,合同的可分部分的应用是可能的,而且也隐含根据公约允许的。 1/1/97 7 公约适用情况 ?该公约适用于: 1.本合同当事人在不同的国家他们的营业地点; 1.无论是双方合同的营业额是该公约的成员国家,或公约适用的冲突规则操作的结果,即使一方可能来 自一个国家是不是会员,和 2.合同,或者特定问题的主题由法庭处理,不例外公约的应用之一的下降。 1/1/97 8 经营地点 ?规则来确定业务的平价“的地方: ?营业场所必须在合同或之前订立合同的双方交易披露信息的基础上确定的,任何推论暗示营业地点,但有没有依据合同或任何事实未知的之前订立合同各方必须计算在为厘定业务的方地的目的。 ?营业场所不受当事人的国籍或当事人的合同或民事或商业性质,否则可能会明示或暗示暗示当事人的营业额来确定。 ?如果当事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点,营业地应了一句它具有关闭关系到合同及其履行。 ?如果当事人没有营业的标称地点,营业地点应该是党的惯常居住地。 有时,党的事业的地方的确定是必须由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决定的问题。 1/1/97 9 规则管理公约的操作 ?该公约不适用于涉及来自不同国家的当事人的所有合同。它仅适用于跨越国界的商品出售。 ?规则的公约变成适用。 ?相关因素确定公约的适用 1/1/97 10 规则的公约成为适用 1.国家(其中合同当事人有各自的经营场所)是CISG的成员。 2.凭借通过论坛---那里的规则,确定一个成员国的法律是合同的准据法,或冲突的规则操作的双方当事 人选择CISG为治法---与合同涉及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无论在哪里,双方都有各自的业务的国家是否是该公约的成员。见情况 1/1/97 11 相关因素确定公约的适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