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

心脏学公式

体循环阻力

体循环阻力(dyne×sec)/cm5=80×(MAP-RAP)/C.O.

MAP=平均动脉压

RAP=右心房压

C.O.=心输出量

正常值=900-1300(dyne×sec)/ cm5

平均动脉压(MAP)

MAP(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L/min)=

BSA=体表面积(M2)

Hb=血红蛋白(g/100ml)

SaO2&SvO2=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指数是心输出量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

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L/min/M2)

总外周血管阻力(SVR)

SV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排出量×80

正常值为100-130kpa.s/L

杜克平板测验分数

杜克平板测验分数=

未出现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

持续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4.0×1

测试因心绞痛中止: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4.0×2

风险级别:

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5

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10

校正的QT间期

校正的QT间期=测量的QT间期(sec)÷sqrt(R-R间期)

正常值:校正的QT间期不应该超过:

0.45(婴儿<6个月)

0.44(儿童)

0.425(青少年和成人)

氧供应(DO2)

DO2=1.34×[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Hb(血红蛋白)]×CO×10

氧消耗(VO2)

VO2=1.34×[(CaO2(动脉血氧含量)×CvO2(静脉血氧含量))×CO×10

CaO2=1.34×SaO2×Hb

CvO2=1.34×SvO2×Hb

氧耗量(给定心输出量)

氧耗量(ml/min)=心输出量(C.O.)×(13×Hgb)×(SaO2-SvO2)

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SvO2=静脉血氧饱和度

正常值=110-160ml/min/M2

若平均体表面积为1.73M2,则正常值=190-275ml/min

肺脏学公式

动脉血CO2分压(PaCO2)

PaCO2=0.863×VCO2/VA

VCO2为CO2排出量(ml/min)

Va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L/min)

0.863为使气体容量(ml)变为Kpa(mmHg)的转换因子

动脉血氧分压(P a O2)

坐位:

P a O2=104.2-0.27×年龄

仰卧位:

P a O2=103.5-0.42×年龄

动脉血氧含量(C a O2)

C a O2=0.003×P a O2+1.34×S a O2×Hb

动脉血氧饱和度(S a O2)

S a O2=HbO2÷(HbO2+Hb)×100%

HbO2是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

急性肺损伤比率

急性肺损伤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分数

氧合指数<300,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

氧合指数<200,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

(1)吸入气氧分压P I O2=(大气压—P H2O)×吸入氧浓度% (2)肺泡气PO2(P A O2)=P I O2—PCO2×1.25 (3)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P A O2—P a O2

将(2)的结果代入(3)中即可得P(A-a)O2

肺泡气公式

肺泡氧分压(P a O2)(mmHg)=[F I O2(%)×(大气压-PH2O)]-(P a CO2×1.25)]

F I O2=吸入气浓度(%)

P H2O=气道水蒸气压力,通常为6.3Kpa,即47mmHg

P a 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肺顺应性

肺顺应性(Cdyn)=潮气量÷(最大气道压-呼气末正压)

肾脏学公式

尿HCO3-排泄率

尿HCO3-排泄率=[尿HCO3—(mmol/L)×血肌酐(umol/L)]÷[血浆HCO3—(mmol/L)×尿肌

酐(umol/L)]×100

有效血浆流量(ERPF)

ERPF=(尿液PAH浓度×尿量)÷血浆PAH浓度(mi/min)

渗透溶质清除率(C osm)

C osm =(U osm×V)÷P osm(ml/min)

其中V为每分钟尿量

U osm为尿渗透压,正常成人尿渗透压600-1000 mOsm/kg.H2O,平均为800 mOsm/kg.H2O

肌酐清除率

Cockcroft公式

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男性)

Ccr=(140-年龄)×体重(kg)/85×Scr(mg/dl)(女性)

Durate公式

该公式与实测Ccr相关性较好,且不需测体重,更适合于危重病人。

Ccr=109.8/Scr(mg/dl)-1.8(男)

Ccr=77.65/Scr(mg/dl)+2.2(女)

新生儿肌酐清除率的计算

新生儿肌酐清除率=K×身高(cm)/血肌酐(umol/L)

K值一般按0.55计算,用患儿体表面积矫正,即得出矫正的肌酐清除率(ml.min-1.1.73m-1)。

其结果和留24小时尿测定的肌酐清除率的结果数值一致。

足月儿出生1周时,Ccr平均为35ml.min-1.1.73m-1,为成人值的

1/4。

肾全血流量(RBF)

RBF=ERPF÷(1-血细胞比容)(ml/min)

正常参考值:ERPF为600-800ml/min;RBF为1200-1400ml/min。

肾小球滤过率

1.肾小球滤过率-Cockcroft-Gault计算法

男性肾小球滤过率(GFR)=

女性肾小球滤过率(GFR)= GFR(男性)×0.85

用理想体重:

男性:50kg+2.3kg/身高超过5英尺

女性:45.5kg+2.3kg/身高超过5英尺

肾功能损害程度评定:

正常值:>100ml/min

轻度损害:40-60ml/min

中度损害:10-40ml/min

重度损害:<10ml/min

2.肾小球滤过率-Jelliffe计算法

男性肾小球滤过率(GFR)=

女性肾小球滤过率(GFR)= GFR(男性)×0.9

用理想体重:

男性:50kg+2.3kg/身高超过5英尺

女性:45.5kg+2.3kg/身高超过5英尺

肾功能损害程度评定:

正常值:>100ml/min

轻度损害:40-60ml/min

中度损害:10-40ml/min

重度损害:<10ml/min

肾衰竭指数

肾衰指数:尿钠÷(尿Cr÷/血Cr)

自由水清除率(CH2O)

CH2O=V(尿量ml/min)-Cosm(mi/min)

菊粉清除率

菊粉清除率=尿菊粉浓度×单位时间尿量/血浆菊粉浓度

血液净化疗法

1.血液透析

(1)尿素清除指数(KT/V)

KT/V=-Ln(R-0.008T)+(4-3.5R)×UF/W

其中为Ln自然对数,R为透析后与透析前血清尿素氮浓度的比值;T为每次透析时间,UF为超率量,单位为升,W为透析后病人的体重,单位为kg。

2.腹膜透析

(1)尿素清除指数(KT/V)

残肾KT/V=(尿尿素×每日尿量×7)÷[血清尿素×体重×0.6(女性0.55)]

腹透KT/V=(腹透出液尿素×每日腹透出液量×每周腹透天数)÷[血清尿素×体重×0.6(女性0.55)]

(2)肌酐清除率(Ccr)

残肾Ccr=[(尿肌酐/血肌酐+尿尿素氮/血尿素氮)/2]×每日尿量×每周透析天数腹透Ccr=(腹透出液肌酐/血肌酐)×每日腹透出液量×每周透析天数

总Ccr=(残肾Ccr+腹透Ccr)×1.73/实际体表面积

钠排泄分数

钠排泄分数(FENa)(%)=[尿Na/血Na]×100÷[尿Cr/血Cr]

肌酐(Cr)单位:mg/dl

血液学公式

平均红细胞容积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即红细胞的平均体积)通常用电子仪器来测得

MCV(飞升,fl)=红细胞比积(%)×10÷红细胞计数(百万个/mm3)

成人正常值:90±7fl

常用于贫血的分类。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Stand Dev of MCV×100÷MCV

RDW反映周围血红蛋白体积异质性参数。

RDW增宽见于:大小不均一的红细胞存在时,网织红细胞增多,缺铁性贫血,新生儿。

RDW正常见于:轻型地中海贫血。

正常值=11.5-14.5%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g/dl)即100毫升血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克数。MCHC增高见于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性贫血。

MCHC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

MCHC(g/dl)=

成人正常值:34±2g/d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皮克(pg))即每个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的平均值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皮克)=Hb(g/100ml)×10÷红细胞计数(百万个/mm3)

成人正常值:29±2pg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细胞计数/mm3)=[(中性粒细胞(%)+中性带状核粒细胞(%))×白细胞总数]÷100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500mm3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常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有关。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500mm3说明患者伴有多种病菌所致的感染。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mOsm/L)=2〔Na+〕mEq/L+葡萄糖(mg/dL)+血尿素氮(mg/dL)

神经学公式

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

KARNOFSKY表现评分

PAPILLE室管膜下出血分级

SPETZLER动静脉畸形(AVM)分级

* 评分=上述分数之和,范围1-5;

另外有独立的第6级,指无法手术的病变(切除不可避免地造成残疾性损害或死亡)。

* 体积指在未放大的血管造影片上病变的最大直径。

和影响AVM切除难度的因素相关,如:供血动脉、盗血程度等。

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委员会的蛛网膜下腔出

血分级

对于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例如HTN、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血管造影发现严重血管痉挛者,评分加1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儿童(<4岁)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肌力分级

脑灌流压

脑灌流压(CPP)=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或脑灌流压(CP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蛛网膜下腔出血的HUNT-HESS分级

对于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例如HTN、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血管造影发现严重血管痉挛者,评分加1分。

儿科学公式

小儿各年龄需水量

小儿失水量的计算法

病情稳定、非高钠血症者:最初8小时给予1/2总液体量,余1/2量在16小时补完。继续丢失量则需补充额外的液体。

小儿尿量计算方法

小儿尿量即为小儿每小时内产生的尿液量。(成人的尿量通常用

毫升/小时表示,小儿尿量按体重计算较成人多)。

尿量(cc/kg/hr)=(总尿量/体重(kg))/时间(hr)

正常尿量:

成人:0.5-1.0 cc/kg/hr

小儿:1.0-2.0 cc/kg/hr

小儿气管内插管的管道规格选择

儿童气管内插管的管道规格(ETT规格)

ETT=4+[年龄(岁)/4]

ETT<6 采用非袖口式管道

ETT>6 采用袖口式管道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

1.按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1.73(m2)×小儿体表面积(m2)

附: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1)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2)小儿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3)也可用下述简便方法计算:

1~5kg:m2=0.05×体重(kg)+0.05

6~10kg:m2=0.04×体重(kg)+0.1

11kg~20kg:m2=0.03×体重(kg)+0.2

21kg~30kg:m2=0.02×体重(kg)+0.4

(4)体表面积(m2)=(4×体重+7)/(体重+90)

=5.99×[体重(g)×身长(cm)]1/2

(5)体重30kg以下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m2)

体重30kg以上小儿体表面积计算: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

2.按体重计算

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50~60

在称患儿体重有困难时,可用以下方法计算:

1~6个月:体重(kg)=3(kg)+月龄×0.6

7~12个月:体重(kg)=3(kg)+月龄×0.5

1岁以上:体重(kg)=8(kg)+年龄×2

此法简便易行,但年幼者求得剂量偏低,年长者偏高,应根据临床工作经验作适当的增减。

3.按年龄计算

初生-1个月成人剂量的1/18-1/14

1个月-6个月成人剂量的1/14-1/7

6个月-1岁成人剂量的1/7-1/5

1岁- 成人剂量的1/5-1/4

2岁- 成人剂量的1/4-1/3

4岁- 成人剂量的1/3-2/5

6岁- 成人剂量的2/5-1/2

9岁- 成人剂量的1/2-2/3

14岁- 成人剂量的2/3-至全量

18岁- 全量至成人剂量的3/4

60岁以上成人剂量的3/4

小儿维持量的计算方法

根据体重计算小儿维持量的方法:

第一个10kg的维持量:100ml/kg/24hr

第二个10kg的维持量:50ml/kg/24hr

超过20kg,体重每增加1kg的维持量:20 ml/kg/24hr

新生儿Apgar评分法

Apgar评分结果8-10分无窒息、4-7分轻度窒息、 0-3 分重度窒息。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时进行评分

如果婴儿危重则在10分钟和20分钟时重复评分

妇产科学公式

各月份胎儿平均身长与体重计算式

妊娠5个月前:身长=妊娠月数的平方(cm)

体重=妊娠月数的立方×2(g)

妊娠5个月后:身长=妊娠月数×5(cm)

体重=妊娠月数的立方×3(g)

生物物理相评分

生物物理相评分是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健康的一种方法。每项指标(共5项)得2分为正常。0分的为异常。

结果分析:

8-10:勿需即刻分娩

4-6 :慎重,若胎儿肺成熟,需考虑分娩

0-2 :即刻分娩

用胎儿身长计算妊娠月份公式

妊娠月份=(头臀长度-2)×2/5

预产期的计算

月份=末次月经的月份+9(-3)

日=末次月经的天数+7

烧伤补液公式

平衡盐溶液公式

1.Parkland公式

为目前应用较广泛公式之一。

伤后第1个24h补液量=乳酸钠林格液,4ml×体重(kg)×Ⅱ、Ⅲ度烧伤面积(%)。

伤后第1个8h内补充总估计量的半量,第2和第3个8h各补给总液体量1/4量。由于该溶液含钠离子130mmol/L,相当于每1000ml平衡盐液带入100ml水分,故不需要再补充基础水分。

伤后第2个24h补液量包括血浆0.3~0.5ml×体重(kg)×烧伤面积(%)和(或)白蛋白1g/体重(kg),其余为5%葡萄糖液,不补充电解质溶液。

2.Brooke改良公式

伤后第1个24h补液量:补给乳酸钠林格液3ml×体重(kg)×Ⅱ、Ⅲ度烧伤面积(%),其他同Parkland公式。

平衡盐溶液补液公式虽然可以恢复血容量和使循环功能稳定,但因大量补充钠离子,易导致钠负荷加重组织水肿。因此,对烧伤面积超过80%的病人和肾脏排泌钠离子功能差的婴幼儿,仍以胶晶混合公式补液为宜。

水分蒸发量

每小时蒸发量(ml)=(25+Ⅱ、Ⅲ度烧伤面积%)×体表面积(m2)

每天蒸发量(ml)=(0.3~0.45ml)×烧伤体表面积(cm2)

胶-晶混合公式

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补液公式(即胶-晶混合公式)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补液公式。

1.Brooke公式

伤后第1个24h补液量为胶体液(ml)+乳酸钠林格液(ml)+5%葡萄糖液2000ml(基础水分)。

胶体液(ml)=Ⅱ、Ⅲ度烧伤面积(%)×体重(kg)×0.5。

乳酸钠林格液(ml)=Ⅱ、Ⅲ度烧伤面积(%)×体重(kg)×1.5

计算所得总补液量的半数在烧伤第1个8h内补给,第2个和第3个8h各补充其总量的1/4。

伤后第2个24h补液量:除基础水分量不变外,胶体液和乳酸钠林格液按第1个24h实际补充量的半量补给。

2.国内常用的公式

伤后第1个24h补液量(ml)=Ⅱ、Ⅲ度烧伤面积(%)×体重(kg)×1.5(胶体液和电解质液)+2000~3000ml(基础水分)。

胶体液和电解质液一般按1:2比例分配;如果Ⅱ度烧伤面积超过70%或Ⅲ度烧伤面积

各类构件的预算计算公式

各类构件的预算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

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

HR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大全

在HR同事电脑中,经常看到海量的Excel表格,员工基本信息、提成计算、考勤统计、合同管理....看来再完备的HR系统也取代不了Excel表格的作用。 一、员工信息表公式 1、计算性别(F列) =IF(MOD(MID(E3,17,1),2),"男","女") 2、出生年月(G列) =TEXT(MID(E3,7,8),"0-00-00") 3、年龄公式(H列)

=DATEDIF(G3,TODAY(),"y") 4、退休日期?(I列) =TEXT(EDATE(G3,12*(5*(F3="男")+55)),"yyyy/mm/dd aaaa") 5、籍贯(M列) =VLOOKUP(LEFT(E3,6)*1,地址库!E:F,2,) 注:附带示例中有地址库代码表 6、社会工龄(T列)

=DATEDIF(S3,NOW(),"y") 7、公司工龄(W列) =DATEDIF(V3,NOW(),"y")&"年"&DATEDIF(V3,NOW(),"ym")&"月"&DATEDIF(V3,NOW(),"md")&"天" 8、合同续签日期(Y列) =DATE(YEAR(V3)+LEFTB(X3,2),MONTH(V3),DAY(V3))-1 9、合同到期日期(Z列) =TEXT(EDATE(V3,LEFTB(X3,2)*12)-TODAY(),"[ 10、工龄工资(AA列) =MIN(700,DATEDIF($V3,NOW(),"y")*50) 11、生肖(AB列) =MID("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 ",MOD(MID(E3,7,4),12)+1,1) 二、员工考勤表公式

药物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色谱外标法含量计算 对:对照品溶液样:供试品溶液峰的峰面峰的峰面积计算公式 对:对照品稀释平均重:供试品平均100 =含Spe.AV均 对照品比样:供试品稀释对:对照品取样×含———————————————————————————————————————W样:供试品取样量———————

供试品标示Spec色谱外标法均匀度计算对:对照品溶液样:供试品溶液主峰的峰面峰的峰面对照品比值平AV计算公式 对:对照品稀释样:供试品稀释体V样样×VA×100%=含量积AVGSpec. ×积 W对:对照品取样量A对×V对Spec.:供试品标示量对照品比值=W对×含量 AVG:对照品比值平均———————————————————————————————————————系数A= |100-含量平值 ———————均值| 色谱外标法溶出度计算供试品标示量:Spec.样:供试品溶液主A含量标准差S=系数 峰的峰面积计算公式对:对照品溶液主AA+1.80S 判断值为 峰的峰面积样:供试品稀释体V对W样×样×AV100%×=溶出度

对×对VA.×Spec积 对:对照品稀释体V积对:对照品取样量W ×含量—————————————————————————————————————————————— 样:供试品溶液主A内:对照溶液内标A峰的峰面积峰面积色谱内标法含量计算 样:供试品稀释体V对:对照品取样量W计算公式: 积×含量 内VW对×A内× =校正因子(f)AV对对×W内×平均重:供试品平W内:对照溶液内标V均重稀释体积平均重W×V样×A样×W内100%××=f含量样W内′×Spec.×A内′ ×VA内':供试溶液内标A对:对照溶液主峰———————————————————————————————————————峰面积的峰面积——————— V内':供试溶液内标W内:内标物质取样色谱内标法均匀度计算稀释体积量×含量样:供试品溶液主A 峰的峰面积计算公式样:供试品取样量W对:对照品稀释体V 积样:供试品稀释体V样V内×:供试品标示量A样×Spec.W100%××f含量=.×SpecVA内′×内′积 ;含量平均值系数A= |100-|A内':供试溶液内标峰面积系数S=含量标准差;判断值为A+1.80S V内':供试溶液内标———————————————————————————————————————稀释体积——————— Spec.:供试品标示量 光谱法(有参照)含量计算A样:供试品吸光度A对:对照品吸光度 计算公式:V样:供试品稀释体V对:对照品稀释体积积A样×V样×W平均重×W对×100%=含量样WSpec.××V对×A 对W平均重:供试品平Spec.:供试品标示量———————————————————————————————————————均重 W样:供试品取样量——————— W对:对照品取样量光谱法(有参照)均匀度计算×含量 计算公式: A样:供试品吸光度A对:对照品吸光度 A样×V样×W对×100%=含量V样:供试品稀释体V对:对照品稀释体 .SpecV对×A对×积积

工程预算的完整公式(20200419204251)

工程预算的完整公式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 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 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 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 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 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 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 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 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 “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预决算常用公式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常用的计算公式

一:常用布宽计算公式 D:素材外径d:铁芯外径W:布宽T:布厚N:圈数π:圆周率 (1):N=(D-d)/2T (2) : D=d+2TN (3) : d=D-2TN (4) : T= (D-d)/2TN (A) W=dπN+1.27(适用于4圈内) (B) W=dπN+1.1(适用于4圈内) (C) W=【d+(N-1)T】πN (最为精确) (D) W={ d+【NT(N-1)】/2}π (此公式T为2倍布厚) 例如:D=10mm d=8mm T=0.1mm π=3.1416 求W:布宽和N:圈数 则N=(D-d)/2T = (10-8)/(2*0.1)=10圈 **如果用公式(A)则w=dπN+1.27=8*3.1416*10+1.27=252.6mm(此公式未考虑布厚,圈数多时误差大) ** 公式(C)则W=【d+(N-1)T】πn=【8+(10-1)*0.1】*3.1416*10=279.6mm(此公式考虑布厚) 二:常用物料用量计算公式 D=元径d=先径π=圆周率 L=长度W=宽度 (A)SLIT(或varn)用量公式计算:单位:米W1=slit宽度W2=间距N=为缠绕次数(1.2倍含宽放) (1)全满=1.2*(D+ d)/2*π* LN/W1(重叠需减去重叠宽度) 例如:D=10mm d=2mm π=3.1416 L=1000mm W=7mm 假设为外车slit全满 则用公式(1)=1.2*(D+ d)/2*π* LN/W1=1.2*(10+2)/2*(3.1416*1000*1)/7=3231 mm =3.231m (2) 半满=1.2*(Dπ+ dπ+2W2) * LN/2(W1+W2 ) (如交叉需乘交叉道数) 例如:D=10mm d=2mm π=3.1416 L=1000mm W1=7mm W2=7mm假设为外车slit交叉两道 则用公式(1)= 1.2*(Dπ+ dπ+2W2) * LN/2(W1+W2 ) =1.2*(10*3.1416+2*3.1416+2*20)*1000*2/2 (7+20) =3453.2 mm =3.453m (B)布料用量= 拉布长度= 裁布块数 (C)碳纤含量= 碳纤用量/ (GLASS用量+碳纤用量)*100% 假设:一支钓竿的碳纤用量= 0.15㎡玻纤用量= 0.05㎡ (D)纸带用量计算公式:(米) 用量= 1.4*【(D+ d)/2*π*L】/ 间距(*1.4倍含宽放用量) 假设D=10mm d=2mm π=3.1416 L=1000mm 间距=2mm 则用量= 1.4*【(D+ d)/2*π*L】/ 间距=1.4*【(10+2)/2*3.1416*1000】/ 2 = 13194.7 mm=13.19 m

土建工程预算常用计算简化公式

土建工程预算常用计算简化公式 概预算常用公式 1、每立方米砖砌体主要材料净用量 (1)计算标准砖净用量A=2*K/墙厚*(砖长+灰缝)*(砖厚+灰缝) 简化公式为A=126.984K/墙厚。K为以砖长倍数表示的墙厚。规定灰缝厚度为0.01米(2)计算砂浆净用量。B=1-每块标准砖体积*A 简化公式为B=1—0.0014628A。每块标准砖体积=长*宽*厚=0.24*0.115*0.053=0.0014628 2、钢材的规格重量计算简化如下: (1)圆钢每延长米重量(kg)=1/4*3.1415*L*D*d*d=1/4*3.1415*1000*0.00000785*d*d =0.00617*d*d 圆钢长L=1000mm=1m…钢材比重D=7.85吨/立方米=0.00000785kg/立方毫米,d为圆钢直径 (2)钢板每平方米规格重量(kg)=a*a*d*D=1000*1000*d*0.00000785 式中:a为正方形钢板边长,1000mm,D钢材比重,0.00000785kg/立方毫米,d为钢板厚度(mm) 3、钢材(钢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1)圆钢(kg/m)=0.00617*直径*直径 (2)方钢(kg/m)=0.00785*边宽*边宽 (3)六角钢(kg/m)=0.0068*对边距*对边距 (4)扁钢(kg/m)=0.00785*边宽*厚 (5)等边角钢(kg/m)=0.00795*边宽*(2*边宽—边厚) (6)不等边角钢(kg/m)=0.00795*边宽*(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7)工字钢a型(kg/m)=0.00785*腹厚*(高+3.34(腿宽—腹厚)) 工字钢b型(kg/m) =0.00785*腹厚*(高+2.65(腿宽—腹厚)) 工字钢c型(kg/m) =0.00785*腹厚*(高+2.26(腿宽—腹厚)) (8)槽钢a 型(kg/m) =0.00785*腹厚*(高+3.26(腿宽—腹厚)) 槽钢b型(kg/m) =0.00785*腹厚*(高+2.44(腿宽—腹厚)) 槽钢c型(kg/m) =0.00785*腹厚*(高+2.44(腿宽—腹厚)) (9)钢管(kg/m)=0.2466*壁厚*(外径—壁厚) (10)钢板(kg/m)=7.85*板厚 4、计算圆面积=1/4*3.1415*R*R=0.785*R*R R为圆直径 百度探索: 女孩学习预算我感觉挺好的,掌握公式到没什么,一般初中学的几何公式基本够用,主要是计算面积,体积和长度,计算面积主要掌握:长方形,圆形,椭圆,扇形。体积主要掌握:长方体,锥体。一般用的着圆形和三角函数。 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就是必须能看懂图纸,学习一下制图与识图,施工技术也要懂点,CAD 要会基本的操作,多看定额,熟记计算规则,清单规范要多看,再就是培训一下预算软件的应用就OK了,祝你早日学成! 我想从事建筑预算,问一下干预算去施工现场要学些什么? 回答:去现场学的最主要的是施工工艺\图纸\资料,这三块和造价息息相关,资料就不多说,做结算的重要依据,怎么利用资料做文章,利用语言的漏洞”宰上一刀”,图纸是预算的根本,说出来你都不相信,十多年的老造价师有些复杂的图纸看不懂,(或者懒,看了平面,不看立面,看了立面,不看大样)少算工程量或者对图纸理解不到位,那损失可是很吓人的,

预算常用公式汇总

熟读公式,预算造价其实也很简单! 预算常用公式汇总,造价君们好好收藏吧~ (一) 1.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2.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3.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4.涨价预备费P=ΣIt[(1+f)t-1] It---建设期第t年的静态投资 f---建设期物价平均上涨率 5.静态投资=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6.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7.建设期贷款利息=Σ(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8.固定资产总投资=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 9.生产性建设项目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总投资+流动资金 10.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11.建设项目总造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2.项目的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率 13.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 =(1+r÷m)m-1 14.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5.流动资产=应收(或预付)账款+现金+存货 16.流动负债=应付(或预付)账款 17.应收帐款=年销售收入÷年周转次数 18.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19.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在产品+产成品 20.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21.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外购原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 次数 22.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3.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24.利息I=总金额F-本金P 25.利率i=单位时间内所得的利息额÷本金P×100% 26.F=P(1+i)n 27.F=A[(1+i)n-1]÷i 28.P(1+i)n= A[(1+i)n-1]÷i 29.投资收益率R=年净收益(或年平均收益)÷投资总额×100% 30.总投资利润率Ra=(F+Y)÷K×100% F---正常年销售利润; Y---正常年贷款利息; K---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 F=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税金-利息 31.自有资金利润率Re=F÷Q×100% Q---自有资金 32.静态投资回收期Pt=K÷A K---总投资 A---每年的净收益=(CI-CO)t 33.Pt=(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数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 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 34.动态投资回收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数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 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35.利息备付率(已获利息倍数)=税息前利润÷当期应付利息费用 36.税息前利润=利润总额+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 37.当期应付利息=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 38.偿债备付费=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39.净现值率NPVR=NPV÷KpKp—投资现值 40.增量投资收益率R(2-1)=(C1-C2)÷(K2-K1)×100% 41.增量投资回收期Pt(2-1)=(K2-K1)÷(C1-C2) 42.增量投资回收期Pt(2-1)=(K2/Q2-K1/Q1)÷(C1/Q1-C2/Q2):业务量不同情况下。 43.综合费用法Sj=Kj+PcCj 44.年平均使用成本=(P-LN)÷N+设备的平均年度经营成本 (P-LN)÷N----设备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 P----设备目前实际价值

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公式 1、采出程度=累积产油量/动用地质储量(可采储量)*100% 阶段采出程度=(阶段内累计产油量/动用地质储量)*100% 2、采油(液)速度=核实年产油(液)量/动用地质储量(可采储量)*100% 3、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当月平均日产油*当年日历天数/(当年可采储量-上年底累积产油量) 4、综合递减率:老井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1)、标定老井综合递减率: 标定老井综合递减率=[A*T-(B-C)]/(A*T)*100% 式中: A:上年末(12月)标定的日产油水平(t); T :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 A*T:老井当年1-n月的标定年累积产油量(t) B:当年1-n各月的年累积核实产油量(t) C:当年新井1-n月年累计产油量(t) (2)、同期老井综合递减率 同期老井综合递减率=(B - A)/B*100% A: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 B:上年老井在去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 (3)、对四季度老井综合递减率 对四季度老井综合递减率=(B/92-A/T)/(B/92)*100%

A: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 T: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 B:上年老井在去年第四季度的产油量(t) (4)对12月老井综合递减率 对12月老井综合递减率=(B/31-A/T)/(B/31)*100% A: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 T: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 B:上年老井在去年12月的产油量(t) 5、自然递减率: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1)标定老井自然递减率 标定老井自然递减率=[A*T-(B-C-D)]/(A*T)*100% 式中: A 上年末(12月)标定的日产油水平(t); T 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 A*T 老井当年1-n月的标定年累积产油量(t) B 当年1-n各月的年累积核实产油量(t) C 当年新井1-n月年累计产油量(t) D 老井当年1-n月的年累积措施增产油量(t)。 (2)、同期老井自然递减率 同期老井自然递减率=(B -A- C)/B*100% A: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 B:上年老井在去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

一套完整的工程预算计算公式

一套完整的工程预算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 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 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 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 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 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二、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 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 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 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

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常见图形公式汇总

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图片] 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量。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量合并于总土量中。 2、开挖土计算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底面积: 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的体积:土体积=挖土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法计算S中和S下

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各类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大全,欢迎收藏哦! 1. 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7.85 X长度(m)X宽度(m)X厚度(mm) 例:钢板6m(长)X 1.51m(宽)X 9.75mm厚) 计算:7.85X6X1.51 X9.75=693.43kg 2. 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X壁厚mn X 0.02466 X长度m 例:钢管114mm外径)X 4mm壁厚)X 6m长度)计算:(114-4)X 4X0.02466X6=65.102kg 3. 圆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rr X直径mn X 0.00617 X长度m 例:圆钢①20mm直径)X 6m(长度) 计算:20X20X 0.00617X6=14.808kg 4. 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X边宽(mm)X长度(m)X 0.00785 例:方钢50mm边宽)X 6m(长度) 计算:50X50X 6X0.00785=117.75(kg) 5. 扁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X厚度(mm)X长度(m)X 0.00785 例:扁钢50mm边宽)X 5.0mm(厚)X 6m(长度) 计算:50X5X6X0.00785=11.7.75(kg) 6. 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对边直径X对边直径X长度(m)X 0.00068 例:六角钢50mm(直径)X 6m(长度) 计算:50X50X 6X0.0068=102(kg) 7. 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rr X直径mn X 0.00617 X长度m 例:螺纹钢①20mm直径)X 12m低度) 计算:20X20X 0.00617X12=29.616kg 8. 扁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长+边宽)X 2X厚X 0.00785 X长m 例:扁通100mm X 50mm< 5mm厚X 6m(长) 计算:(100+50)X 2X 5X 0.00785X 6=70.65kg 9. 方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 X4X厚X 0.00785 X长m 例:方通50mm< 5mm厚X 6m低) 计算:50X4X5X0.00785X 6=47.1kg 10. 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 X厚X 0.015 X长m粗算) 例:角钢50mm< 50mn X 5 厚X 6m(长) 计算:50X5X0.015X 6=22.5kg(表为22.62) 11. 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造价员学习资料:完整的造价预算计算公式

造价员学习资料:完整的造价预算计算公式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1)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2)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3)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4)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 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满堂基础垫层 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 如图所示,(1)、素土垫层的体积(2)、灰土垫层的体积(3)、砼垫层的体积(3)垫层模板 2、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素土垫层体积的计算: 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会计最常用的公式大全

会计最常用的公式大全(50条) 1、计算利息的公式 (1)利率 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1.5,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 年利率÷360=日利率 (2)计息起点 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3)存期计算规定 ①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②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 ③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

④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4)计算利息基本方法 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 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①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 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 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 ②计算利息的方法 a.百元基数计息法。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b.积数计息法。适用于零存整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息。 c.利余计息法。适用于活期存折储蓄利息的计算。 (5)各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①活期储蓄 a.活期储蓄存款在办理存取业务时,应逐笔在帐页上结出利息余额,俟储户清户时一次计付利息。 b.活期储蓄(存折)存款每年结息一次(每年六月三十日为结息日)。结息时可把“元”以上利息并入本金,“元”以下角分部分转入下年利息余额内。 c.活期储蓄存款在存入期间遇有利率调整,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全部支取活期储蓄存款,按清户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d.活期储蓄的利息计算公式。

各种临床常用的公式

各种临床常用的公式(心外) 各种临床常用的公式 1. 补钠计算器 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 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 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 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 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 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 mEq/L×1/化合价=mmol/L 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 2.补液计算器 (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 脱水性质血 Na+mmol/L 低渗性脱水 >130 等渗性脱水 130~150 高渗性脱水 >150 。 (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 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 休克早期800~1200ml/(m2?d); 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 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4)一般补液公式: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2. 补铁计算器

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 (网上下的,不知道准确性)

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网上下的,不知道准确性) (网上下的,不知道准确性,不承担错误后果)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一套完整土建预算的计算公式

一套完整土建预算的计算公式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50个常用会计计算公式一目了然

50个常用会计计算公式一目了然 50个常用会计公式:利息计提、坏账计提、折旧计提、增值税计算、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投资报酬率等。 一、计算利息的公式 (一)利率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1.5,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二)计息起点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三)存期计算规定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4、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四)计算利息基本方法 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1)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 2)计算利息的方法1、百元基数计息法。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2、积数计息法。适用于零存整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息。3、利余计息法。适用于活期存折储蓄利息的计算。 (三)各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1)活期储蓄1、活期储蓄存款在办理存取业务时,应逐笔在帐页上结出利息余额,俟储户清户时一次计付利息。2、活期储蓄(存折)存款每年结息一次(每年六月三十日为结息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