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温病学

中医温病学

中医温病学
中医温病学

编写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为了解决中医学校的教材问题,于1960年3月间在上海召开中医高级教材审查会议期间,组织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等五个中医学院编写一套中医中级教材。并对这套中医中级教材的编写目的、基本内容要求,作了明确的指示。各学院按照指示精神,分头积极进行编写。同年9—10月间各学院先后编成初稿,分发各地中医学院、中医专科学校、中医学校征求意见。经汇集整理后,又作了一次全面的修改。卫生部遂于1961年4—5月间在成都召开了中医中级教材审查会议。在这次会议中,除了有主编单位代表参加外,并有河南、安徽中医学院,苏州、芜湖中医专科学校,重庆、烟台、石家庄、河间、复县、博罗等中医学校,江阴卫生学校,晋江医士学校的代表参加,经反复讨论,修订审定后,交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为当前中医学校、卫生学校中医班,中医学徒班的试用教材。

本试用教材,计有:中国医学史中级讲义、语文讲义、内经中级讲义、中药学中级讲义、中医方剂学中级讲义、伤寒论中级讲义、温病学中级讲义、中医诊断学中级讲义、中医内科学中级讲义、针灸学中级讲义、中医外科学中级讲义,中医伤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妇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儿科学中级讲义、中医眼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喉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中级讲义等。

本试用教材的各科内容,是根据中医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用现代语言叙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证经验,并密切地注意了各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务求达到系统、简明的基本要求,以适应当前中医学校教学上的需要。

由于我国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事业正在迅速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成就和教学实践中的新经验,正在不断增长,因而,本试用教材必须随时修订、补充,并加以提高,使之逐步成为合乎教科书水平的中医中级教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此,热望全国中西医教师们、各地读者们多提宝贵意见,共同完成这项光荣任务。

中医中级教材审查会议

1961年5月

目录

上篇总论

绪言…………………………………………………………

第一章温病辨证纲领……………………………………

一、卫气营血…………………………………………

二、三焦………………………………………………

第二章温病诊断特点……………………………………

一、辨舌验齿…………………………………………

二、辨斑疹白

第三章温病治法概要……………………………………

(一)解表法(16)(二))清气法(16) (三)和解法(四)化湿

法(16) (五)通下法(16) (六)清营法(18) (七)凉血法(18)

(八)开窍法(18) (九)熄风法(19) (十)兹阴法

(19)

第四章温病护理…………………………………………

一、病室………………………………………………

二、精神………………………………………………

三、饮食起居…………………………………………

下篇各论

第一章风湿………………………………………………

一、概论………………………………………………

二、证治………………………………………………

(一)卫分证治(23)(二)气分证治(24)

(三)营血证治(26)

第二章春温………………………………………………

一、概论………………………………………………

二、证治………………………………………………

(一)卫分证治(29)(二)气分证治(30)

(三)营分证治(34)(四)血分证治(35)第三章暑温………………………………………………

一、概论………………………………………………

二、证治………………………………………………

(一)卫分证治(41)(二)气分证治(41)

(三)营血证治(42)

第四章湿温………………………………………………

一、概论………………………………………………

二、证治………………………………………………

(一)卫分证治(46)(二)气分证治(47)

(三)营血证治(52)

第五章伏暑………………………………………………

一、概论………………………………………………

二、证治………………………………………………

(一)卫分证治(57)(二)气分证治(57)第六章秋燥………………………………………………

一、概论………………………………………………

二、证治………………………………………………

(一)卫分证治(60)(二)气分证治(60)

绪言

温病是四时温热性质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了多种热性病。这类热性病的症状表现,大多热象偏重,病理变化易于化燥伤阴。因而凡具有这些特性的外感热病,都称为温病。由于温病的发病季节、致病原因以及发病特点等有所不同,所以又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冬温等之分。

温病与伤寒虽同属于外感热病的范围,但两者的性质有所不同。伤寒是感受风寒之邪易于寒化伤阳,初起邪在肌表,而无里热津伤现象,故治疗宜辛温发汗解表;而温病多系温热之邪为患,初起虽亦有邪在肌表,但多热盛伤津,所以治疗只宜辛凉透邪,而不宜辛温发汗。

温疫,是温热病发生流行的总称。周扬俊说:“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这正说明了温病与温疫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疾病的发生情况而定。一般地说,温病在散发的情况下不得名疫,若流行一方,相互传染,即称之为温疫。

温病在发病机转上有新感伏邪之分。新感是感受外邪即时发病,初起多呈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脉浮、苔薄白等卫分见证;其病机是由表入里,渐次内传;初起治疗宜疏表散邪为主。伏邪是感受外邪过时发病,初起多呈现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脉数,溺赤苔黄等里热症状;其病机是热郁于里,自内达外,故治疗宜清泄里热为主。若兼挟新感者,则伴有恶寒少汗,或咳嗽等症,治疗一般宜先解表邪继清里热,若里热甚者,则以清里热为主佐以解表之品。

本讲义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计有温病辨证纲领。温病诊断特点。温病治法概要。温病护理等四章,概括地介绍了温病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下篇为各论,分风湿、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等六章,主要是以四时病机为纲,具体简述各种温病的因证脉治。通过本讲义的学习,要求能基本上掌握温病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正确运用到实践中去。

上篇总论

第一章温病辨证纲领

温病的证状表现,虽极为复杂,但由于温病病理变化以及传变情况等,都有它一定的规律性,所以临床上通过证状的综合分析,即能找出其病机所在,从而确定证候性质,以进行适当治疗。

前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出温病的病理变化,证候传变都与伤寒不尽相同。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而温热之邪则传变最速,且多伏邪为病,所以发病不久,即可呈现出内外上下同时俱热的见证。这样,在临床上单纯地用六经进行分证,就觉得不够全面,因此通过不断的临床观察,便总结出了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辨证纲领,以补充六经辨证的不足。

一、卫气营血

卫、气、营、血,就其生理功能而言,“卫”作用于肌表,有充养皮肤司开合等作用,“气”主要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至于:“营”和“血”主要是营养全身。卫和气属阳,营和血属阴,“阳在外阴之使,阴在内阳之守。”所以论卫、气、营、血的作用又是相互密切联系着的。当外邪侵袭人体,影响了卫、气、营、血正常的生理功能之后,也必然会相应地出现一系列的证状。从温热病的证候表现可以体会出,不仅其病理变化与卫、气、营、血有关,而且在证候传变程序方面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上也相一致。清代叶天士根据他治疗温病的实践经验,再结合内经理论的基本精神,简明了“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规律,后代医家把它作为指导临床治疗温病的辨症纲领。现将卫、气、营、血在温病辨证上的具体运用,分述如下:

卫分证温热之邪袭于卫分,发热恶寒为必有见证。其他如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口渴、苔白、脉浮数等,也是常见的证状。这主要是外邪客于皮毛,卫气失于开合所致。

气分证卫分之邪,不得外解,势必内传,如进入气分则出现但发热,不恶寒,小便色黄的主证及苔黄、口渴、大汗出、脉洪数等里热亢盛的证状。

气分证包括的范围很广,凡是表邪入里,同时又无营、血变化的其他见证皆可隶属于气分范围;如邪热壅阻于肺,肺气不利,则见身热、

口渴、咳嗽、气喘、苔黄等证;热邪内扰胸膈,气机不畅,则见胸中烦闷、懊怀不安等证;热郁少阳三焦,则证见寒热如、口苦胁痛、脘痞恶心等证;热聚胃腑,腑气不通,则见潮热便秘,或纯利稀水、腹满硬痛、苔黄焦、脉象沉实等证。这些都是病在气分。此外,湿热郁阻中焦,证见身热不扬、脘痞泛恶、身重肢倦、苔腻脉缓等足太阴的病变,亦属气分范围。

营分证热邪陷入营分,舌绛、心烦、躁扰不寐为必有见证。其他如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斑疹隐隐,甚或时有谵语,也是常见的证状。这些见证是因营热炽盛,营阴受损,心神不安所产生。如热邪内闭心包,则见神错谵语或昏惯不语、舌寒肢厥等证。

血分证热邪深入血分,除了具有严重的营分见证以外,一般多有吐血、或血、溲血,斑疹透露,舌色深绛,甚至躁扰发狂等证。这是因为热邪迫血妄行,心神被扰所致。如热邪亢盛,引动肝风,则厥之证。热伤真阴,则有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齿黑舌焦等证;虚风内动,则见心中、脉虚神倦、瘛瘀等证。

从卫、气、营血的证状表现可知:卫分、气分证是病在阳分。卫分证属表热证,是温热病的初期阶段,病势轻浅;气分证则邪已入里,而里热炽盛,故其病势较重较深。邪入营、血,病在阴分,热邪内燔,营血受损,故病势最为深重。卫、气、营、血的证候表现,亦体现了温病发展过程中的四个浅深不同的阶段,所以叶天士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这与内经中所论卫、气、营、血的生理作用有内外浅深的层次,其精神是一致的。

卫气营血证治简表

温病整个病程的发展,也就是卫、气、营、血证候类型的互相转化。一般来说,新感温病多从卫分开始,而后传入气分,渐次深入营分、血分;伏邪温病由里达外,则有从营分、血分而转出气分的。但这仅是一般的演变情况,并不是刻板的公式,例如新感温病,有卫分之邪不经气分而径自传入营、血的,亦有邪传营、血而气分之邪末净的。至于伏邪温病的传变,则有一病即见营分、血分证状而后转出气分的,有发病后

即见气分证状而后又陷入营、血的,更有初起兼挟新感而伴有卫分见证的。总之,卫、气、营、血的病理传变,是以证候的趋向。掌握了这一传变的规律,对疾病预后的判断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此外,关于卫、气、营、血证候的施治方面,叶天士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这些原则都是根据卫、气、营、血证候的不同性质和病机而提出的,它的具体运用,后面治法章中将予以讨论。

二、三焦

三焦这一名词,首先见于内经。内经中关于三焦部位划分的基本精神,是把人体从咽喉至二阴,根据内脏的不同功能,划分为三个部位。从咽喉至胃之上口的胸膈部位,称为上焦,它包括心、肺等脏器;从胃上口至胃下口的上腹部位,是为中焦,它包括脾、胃等脏器;由胃下口至二阴的少腹部位是为下焦,它包括肾、膀胱等“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三焦所属脏器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从而作为辨证治疗的依据,以与卫、气、营、血相辅而行。

上焦病候上焦包括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的病变。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所以,手太阴肺的病变,实际上就是包括了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和热壅肺经气分两类证候。邪入心包多呈现神昏谵主或昏惯不语、舌蹇肢厥、舌质红绛等证。由于“心主血属营”,所以邪入营分最易引直心包病变;而邪在心包又每多伴有营分见证。所以一般把心包证归属于营分范围。

中焦病候中焦主要是脾胃的病变,胃为阳土主燥,脾为阴土主湿,邪入中焦如从燥化,则出现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秘、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起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潮热等热实证状。这与伤寒论所说的阳明病以及“卫、气、营、血”分证所指的部分气分证状,实际是同一病变。邪传中焦如从湿化,则见身热不扬、胸脘痞闷、头蒙如裹、身重肢倦、苔腻脉缓等湿郁太阴脾经的证状。

下焦病候下焦主要是指肝、肾的病变,温病传入下焦,每至阴枯液涸而为邪少虚多之证。如见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脉虚、神倦、或心烦不寐等肾阴欲竭、阴虚阳亢的证状等水不函木,阴虚动风证状的,是属足厥阴证候。由于下焦病变多属阴精亏损,所以一般把它归类在血分的范围。

据上所述,可知上焦手太阴证候多指温热病的初期阶段(心包证则是一种逆变的病候),中焦病多为温病的极期阶段,下焦病一般是为温病的末期阶段。

从三焦温病的传变情况来看,一般多是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而后传入中焦阳明,这也就相当于由卫入气的传变过程,是为顺传。但也有上焦不顺传中焦阳阴,而径自内陷心包的,这就相当于由卫入营的传变过程,是为逆传。中焦阳阴病变本属气分范围,但如热极发斑,即为病邪渐次入营。也就是由气分深入营分的传变过程。如邪从中焦气分传入下焦肝、肾,一般是正气已由实变温,由气分证转变为血分证的病变过程。

至于三焦病变的治疗,吴鞠通也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原则,这与叶天士所指出的卫、气、营、血证候的治疗原则,在某些方面,其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

三焦证治简表

卫、气、营、血和三焦同是温病的辨证纲领,二者在运用上是密切联系,而且具有纵横交错的意义。一般地说,卫、气、营、血是表示着病邪由表传里,由浅入深的四个浅深不同层次;三焦是代表着病邪由上

而中而下的三个不同部位以及由轻至重的三个不同阶段。在证候表现上,两者更是互相贯串的。卫、气、营、血的病变,包括了三焦的证候类型,而三焦病变当中也有卫、气、营、血的证状表现。因此,临床运用必须了解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它们的辨证特点,把两者密切结合起来才更全面。

第二章温病诊断特点

温病的诊断方法,基本上也不外四诊的范围,不过温病的病理变化,往往多反映于舌苔和牙齿等方面较为突出,所以在临床上通过对舌苔和牙齿的观察,有助于了解邪热的轻重、津液的存亡,以及病变所在,从而推断预后,确定治疗方法,因此,辨舌验齿的诊断方法,就成了温病诊断特点之一。

此外,在温病发展过程中,往往因热邪陷入营、血而发生斑诊,湿热郁蒸气分而发生白的色泽、形态方面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知不同的病理变化,所以辨斑疹白也是温病诊断特点之一。

一、辨舌验齿

甲、辨舌

辨舌,包括察舌看苔两个方面,临床上主要从其色泽、形态等方面进行观察。

(一)舌苔是指舌面所生的苔垢,正常的人在舌面上多布一层极薄的苔垢。在温病过程中,苔的变化主要是反映着卫分、气分的病变,但其色泽有白、黄、灰、黑、润燥的不同,形状有厚薄之区别,因此,所反映的病变也就有所不同。现分述如下:

1、白苔:薄白苔主表,候肺卫之邪。厚白苔主里,候中焦之湿。

(1)苔薄白而润,舌质正常——风寒在表。

(2)苔薄白欠润,舌边尖较红——风热在表。

(3)苔薄白而干——表邪未解,津液已伤。

(4)苔厚白粘腻——湿邪内阻中焦。

(5)苔厚白如积粉——湿热挟秽浊郁伏。

(6)苔厚白干燥——湿邪未化,津气已伤。

(7)苔白厚腻而见绛底——温热内郁,湿遏热伏。

从上面所介绍的几种白苔,可以看出薄白苔主邪客于表,厚白苔主湿郁于里,润泽的为津液未伤,干燥的为津液已伤。

2、黄苔:黄苔主里主热,候气分之邪。温病邪从卫分传入气分,苔亦必由白转黄;如邪由营、血外出气分,舌面必渐生黄苔。黄苔亦有厚薄润燥的不同。

(1)苔薄黄而润——邪初入气,热未伤津。

(2)苔薄黄而干——热甚津伤。

(3)苔薄黄而微带白色,或黄白相兼——邪虽传入气分,但表邪犹未尽解。

(4)苔厚薄腻浊——湿热郁蒸。

(5)苔厚、老黄干燥,或焦黄起刺,或有裂纹——热结胃腑,津伤已甚。

一般来说,苔薄黄的为里热未甚,病多轻浅;苔黄厚的为热结已深,病势较重;黄而润泽的为津液未伤;黄而干燥的为热盛伤津黄厚而腻浊的为温热挟湿蒸郁于中。

3、灰苔:灰苔多见于黄苔转黑的过程中,故其诊断意义大致与黑苔相仿佛。

(1)灰苔干燥起刺——热盛胃实。

(2)灰苔粘腻——温热兼挟湿痰。

4、黑苔:温病见到黑苔,多属热深病重之候,一般由黄苔、灰苔转变而来;但也有一种黑苔如烟煤隐隐,扪之潮润,系属虚寒之征,但多伴有肢冷不利不渴等证,临床上必须与热证黑苔细加鉴别。

(1)苔黄而厚,焦燥起刺——热毒极盛,津液大伤,或胃腑结实,肾阴衰竭。

(2)苔黑薄而燥——多为热劫真阴,阴虚火炽。

(3)苔黑厚粘腻——湿热挟痰,郁伏中焦。

总之,灰黑苔而干燥的为热深毒盛,苔灰黑而粘腻的为挟湿之候。

(二)舌质是指舌的本质,温病邪入营、血、舌质必有变化,从其色泽荣枯、润燥等方面,可以测知不同的病候。温病过程中舌色的变化,主要有红、绛、紫三种:

1、红舌:正常人的舌色本来就是红色,但必须全舌红活,浓淡均匀,才是正常的色泽。至于临床上所称的红舌,是指比正常人红一些的舌色。在温病过程中常见的红舌,有如下几种:

(1)红色鲜明——热初入营。

(2)舌红中有裂纹或生红点——热毒极盛。

(3)舌尖红赤——心火亢盛。

(4)舌质嫩红,望之似润,扪之却干(镜面舌)——津液枯竭。

(5)舌色淡红而干——胃津已伤,气不化液。

温病过程中红舌比较常见,邪在卫分、气分,舌质亦较正常略红,但必有苔垢;邪入营分、血分,则舌质较红而少苔垢。此外,红舌尚有虚实之分,鲜红、干燥都属热盛实证;嫩红、淡红为气液亏损虚证。

2、绛舌:绛是深红色,为包络营血热盛之征,红舌转绛,标示着热邪逐渐深入;但绛舌的变化,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

(1)绛兼黄苔——邪热虽入营血,而气分之邪未净。

(2)绛兼霉酱苔垢,或上有粘腻——热在营、血,中挟秽浊之气。

(3)绛而鲜泽——热在包络营分。

(4)绛而干燥——营、血热盛,营阴受损。

(5)绛而光亮如镜——胃阴衰亡。

(6)绛而枯萎——肾阴亏竭。

绛舌亦有虚实之分,鲜绛、干燥的多为热邪亢盛,属实证;绛而枯萎不荣或光亮如镜的多为阴液衰竭属虚证。

3、紫舌:紫舌较绛舌更深一层。凡舌色由绛变紫,标示着热毒更盛。

(1)焦紫起刺如杨梅状——热毒极盛。

(2)紫晦而干,状如猪肝——肝、肾阴竭。

(3)紫而瘀暗,扪之潮润——热盛而兼挟宿瘀。

温病过程中的舌苔,除了上述的主要变化以外,往往还可以引起舌体形状的变化,如动风时可致舌斜舌颤,火毒亢盛时可使舌体短缩等。这些在临床诊断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在温病辨舌时还必须注意辨别一些假象:如吃酸涩食物如橄榄、乌梅能使舌苔变成黑色,吃枇杷能使白苔变成黄色。这些都不是病情的真实反映,而是染上去的假色,所以称为染苔。临床上必须注意询问,才不致为假苔所感而误诊。

乙、验齿

叶天士说:“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盖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由于温热之邪最易耗灼胃津肾液,所以验齿对温病热邪轻重,津液存亡的诊断亦有很大意义。

1、齿燥:热盛伤津之征。

(1)光燥如石——热盛伤津,肾阴未竭;或邪热内郁,卫气不通。

(2)色如枯骨——肾阴衰竭,难治。

2、齿垢:热邪蒸腾,浊气上长所结。

(1)齿焦有垢——热盛阴伤,胃气未竭。

(2)齿焦无垢——肾水枯、胃气竭,多属死候。

(3)齿垢如灰糕样——津气俱亡,肾、胃两竭,多湿浊用事,证而难治。

3、结瓣:热深动血,血随经络游移而结于齿龈之间。

(1)紫如干漆——阳明热盛。

(2)黄如酱瓣——肾阴衰竭,虚火上炎。

4、齿缝流血:因于胃者属实,因于肾者属虚。

(1)齿缝流血,齿龈疼痛——胃火冲激。

(2)齿缝流血,齿龈不痛——肾火上浮。

二、辨斑疹白

斑疹、白,在色泽形态方面,都有一定区别。发生斑和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邪热入于营血所致;白则多因气分湿郁不解。所以本节分斑疹、白两个部分进行讨论。

甲、斑疹

(一)形态

斑: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上,望之有触目之形,抚之无碍手之质,多发于胸腹背膺,以及头面等部,消退后并不脱屑,但恶化时要发生糜烂现象。

疹:呈琐碎小粒,高出于皮肤之上,形如粟粒,望之有形,抚之碍手,往往布及全身,消退后多脱落皮屑,但很少溃烂。

(二)成因

斑:温病发斑多由阳明气分热邪燔炽,内迫营血,外溢于肌肤所成。

疹:发疹的原因,总属热邪郁于手太阴肺经气分,内窜营分,从血络外出所致。

(三)诊断意义斑和疹在病机上虽有“疹属太阴,斑属阳明”之分,但总为热邪波及营血所致,故在尚未透发之前,往往有灼热烦燥,舌绛苔黄,脉数口渴等气营燔热的证状,与此同时,如兼见闷瞀心烦,甚或耳聋等证,即为发斑之征;若伴有胸闷咳嗽,即为发疹之兆。至于斑疹已发,则须从其色泽、形态等方面进行辨察。

1、辨别色泽:

(1)红:斑疹均以红活荣润为邪浅病轻;若鲜红娇艳,或红如胭脂,则属血热炽盛,病势重险;如色红而干滞不荣,则为阴血亏损的险象,多属难治。

(2)紫:斑疹紫赤,病情尤为重笃,乃营血热毒转盛的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必致转黑而为危候。

(3)黑:斑色转黑最属重险,为热毒极盛之征;但如黑而光亮,则虽热重毒盛而元气犹存,尚有可救之机。反之,黑而晦暗,则为热毒既盛而气血亦败,多属不治之候。

2、观察形态:斑疹分布的疏密与热毒的轻重有关,稀疏者,邪浅病轻;稠密者,邪甚毒重。

形象的松浮紧束对于病机浅深、预后良恶的判断亦具有一定意义。斑疹透后,宜松浮于皮面,所谓“红如朱点粉,黑如墨涂肤”,为热毒外

达之象,虽颜色紫黑亦不足为虑;如一发即紧束有根,所谓“如履透针,如矢贯的”,则属热毒锢结,虽细小如粟如粒,亦属危候。

另斑疹透后,热势逐渐下降,神情清爽,脉静身凉,即为热邪外达,正胜那却的佳兆,预后多属良好;如初透即隐或透露这后即见灼热烦躁,神昏谵语,脉数疾或细小,则为热毒极盛,正不胜邪的危象,预后不良。

〔附〕斑疹治则:斑属阳明热盛,迫于血分,疹属太阴之热,波及营分,故前者治宜清胃解毒,凉血化斑;后者治宜宣肺达邪,清营透热。若两者并见,则以化斑为主兼以透疹。斑疹初透之际,既不可早进寒凉攻下,以免斑疹不能外达而致变证丛生,更不可妄用提壅补,以免造成吐厥逆,甚或昏痉瞀乱等坏证。

乙、白

(一)形态白是一种白色透明或半透明内有水液的小粒水泡,色如水晶而莹亮,抚之触手,多见于胸腹和背部,尤以颈项为多,四肢头面很少见到,消退后亦有脱皮现象。

(二)原因白的形成,宜色渗晶莹光亮,充满水液,并且热退神清,方为里解外和之象。如透后汗出而热仍不退,则系湿热仍盛;若白外出,色枯白,空壳无水的为津液涸竭,肺气外脱,预后多险。

(三)诊断意义白外透

〔附〕白治则:白治以清热化湿、宣泄气分为原则,不宜疏表发汗,不可过用寒凉,若津气两竭的,治应盆气养阴之品,以使津气来复。

第三章温病治法概要

临床诊治温病,首先要进行辨证求因,然后再审因论治,从而作出适当的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学习温病学在掌握了辨证规律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温病的几个主要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根据温病的一般发展过程,其治疗方法主要不外解表、清气、化湿、和解、通下、清营、开窍、凉血、熄风、滋阴等法。兹分述如下:(一)解表法解表法,是治疗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疏表发汗的作用。由于温病之邪最易化燥伤阴,所以一般只宜辛

凉解表,与风寒在表,治以辛温解表者有所不同,如误用辛温,则必更助热伤津。解表法的临床运用主要有:

1、微辛解表:适用于卫分证初起,微热少汗,形寒头痛,脉浮苔白等表热不甚的证候,如葱豉汤之类。

2、辛凉解表:用于温病初起,发热重,恶寒轻,无汗或微汗、口渴、脉浮数、苔薄白、舌边尖红等表热较重的证候,如银翘散、桑菊饮之类。

(二)清气法清气法,是清泄气分热邪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作用,临床运用甚为广泛。但须注意的,清泄气分热邪,不可早用苦寒、腻滞之品,因为苦寒性善下降,早用能抑制病邪不易外达,且苦能化燥,易伤津液;腻滞之品能恋邪不解,亦不宜早用。此外,气分证往往因热盛伤津而致小溲短赤,但用药不宜淡渗分利,因分利水分则更使津液耗伤。现将清气法的运用分述如下:

1、轻清宣气:适用于温病邪初传里,气分热象不甚,证见身热苔黄,心烦懊恼,起卧不安等邪扰于胸膈的证候,如栀子豉汤之类。

2、辛寒清热:为气分证的主要治法,主治气分热邪炽盛、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之证,如白虎汤之类。

3、苦寒清热:适用于热郁于里,里热口苦、烦渴苔黄、舌赤小溲红赤,而非一般清热之品可治之证候。如苔苓汤之类。

(三)和解法和解法,具有和解表里、分消上下的作用。温病气分之邪不传血分,而留连于少阳三焦,此时不宜用寒凉之药,须用和解之法,才能切合病情。

1、和解少阳:适用于热邪郁阻少阳气分而见寒热类疟,口苦胁痛,脘痞泛恶、苔黄舌赤、脉洪滑而数的证候,如蒿苓清胆汤之类。

2、分消上下:适用于温热之邪兼挟痰湿饮郁阻三焦气分,证见身热、胸闷、泛恶欲呕、舌苔黄腻等,类似伤寒中少阳证状,如温胆汤之类。

3、开达募原原:适用于湿热疫邪蕴伏募原,初起证见憎寒壮热,后但热不寒,日哺益甚,脉不浮不沉而数,头痛身痛,舌上苔白如积粉等,如达原饮之类。

(四)化湿法化湿法,是祛湿化浊的一种方法。凡湿热相挟之证,特别是在湿邪偏重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化湿法进行治疗。但由于化湿药品易于损伤津液,所以一般温病不兼挟邪者不宜使用。

1、芳香化浊:适用于湿热证湿邪偏重,证见身热不扬,或微恶寒,脘闷呕恶,苔腻不渴等,如加减藿香正气散之类。

2、辛开苦降:适用于湿渐化热、身热口苦、渴不欲饮、胸脘痞闷、泛恶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证,如王氏连朴饮之类。

3、淡渗利湿:适用于湿热流于下焦,证见小溲短涩、大便溏泄、苔腻脉濡等,如三仁汤之类。

(五)通下法通下法,具有攻逐邪热,撤除积滞的作用,适用于温热之邪兼挟积滞,或湿热秽浊交结莫解,邪热聚结胃肠的实热证候。临床运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苦寒泻下:适用于热邪结聚阳明,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硬痛、大便秘结,或纯利稀水、苔黄燥、脉沉实等腑实证候,临床上常用的方剂有三承气汤。

2、导滞通便:适用于温病郁热挟积滞湿邪,蕴结于胃肠,出现胸腹胀满,大便秘结或下利不爽,舌苔老黄而厚,脉象沉实等证,如积实导滞汤之类。

3、逐瘀破结:适用于温病热入血室,以致瘀热互结,小腹硬满急痛,大便秘或大便黑色,小便自利,甚或其人如狂,脉象沉实,舌色紫绛等证,如桃核承气汤之类。

(六)清营法清营法,是具有清泄营分热邪作用的一种方法。温病邪热由气入营,即当采用清营之法,以使热邪转出气分,而不致深入。营为血之浅层,故邪初入营,不可早用血分之药,以防其壅滞,留邪致变。

1、清营泄热:适用于热炽营中,舌质红绛、心烦不眠、明有谵语,或斑疹隐隐等证。清营汤为主要治疗方剂。

2、气营两清:适用于气分热邪未尽而营分热邪已炽的证候证见舌绛苔黄、壮热口渴、烦燥发斑、脉洪数等。常用方剂如加减玉女煎、化斑汤等。

(七)凉血法凉血法,是凉解血分热邪的一种方法,具有凉血散血,清热解毒的作用。温病邪热深入血分,则已非清营法可治,而须以凉血散血之法治疗,以清解血分热毒。

1、凉血散血:适用于热邪深入血分,而见斑疹紫赤、舌色此绛、吐便血、躁扰不安等血热炽盛的证候,如犀角地黄汤之类。

2、凉血解毒:适用于暑热化火,伤及气血,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神昏谵安,甚或吐血血等热毒壅盛的证候。如清瘟败毒饮之类。

(八)开窍法开窍法,是具有通窍开闭作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温病邪蒙心包之证。心包为心之外衣,病邪内犯,则清窍被蒙,出现神志昏蒙等见证。由于心包证产生的原因,有热邪内闭和湿热挟痰内蒙的不同,因此在治疗上就有清心开窍和豁痰开窍的区别。兹分别介绍如下:

1、清心开窍:适用于热陷心包,清窍蒙闭,神昏谵语或昏惯不语,舌蹇肢厥之证,如安宫牛黄丸之类。

2、豁痰开窍:适用于湿热酿痰,蒙蔽清窍,神志昏蒙,时清时昧,舌绛苔黄腻,脉滑数等证,如菖蒲郁金汤之类。

(九)熄风法熄风法的作用主要是平熄肝风,以达到制止痉厥的目的。温病每因热邪太盛或真阴亏损而致肝风内功,但其病机有虚实的不同,临床必须分别论治。

1、凉肝熄风:适用于因热邪太盛而致肝风内动,高热不退而致痉厥神迷,脉象弦数的证候。如羚角钩藤汤之类。

2、滋阴熄风:适用于真阴衰退,水不涵木而致虚风内动,脉虚神倦,少气,手足蠕动,甚或瘛的证候,如大定风珠之类。

(十)滋阴法滋阴法,具有滋补阴液、润燥潜阳的作用。由于温病最易伤阴耗液,所以滋补阴液是治疗温病的一个主要方法之一,尤以温病后期,运用更为广泛。

1、滋阴润燥:适用于温病邪热渐解而津液受伤,口干咽燥,舌干少津或大便秘结等证,如增液汤之类。

2、咸寒增液:适用于热邪深入下焦,却灼真阴的证候,证见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齿黑舌焦,脉象细数等,如加减复脉汤之类。

第四章温病护理

每个疾病预后的好坏和病体恢复的迟早,不仅决定于正邪的盛衰,治疗的恰当与否,而且与护理工作的能否适当也有一定关系,特别在急性热病中,这一工作更显得重要,其中尤以对在家庭治疗的热性病人更应注意,因此,温病护理,无论医家病家均应加以注意。现将温病的护理简述如下:

一、病室

病室和病室周围须保持安静,因为热性病人的睡眠大多不很正常,并且由于病热的关系,体力容易消耗,保持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患者入睡,从而使体力精神得到一定的休养。此外,由于热性病人汗出较多,并有大小便,呕吐物等的排出,室内容易发生臭气,因此对室内的空气流通,须随时注意,窗户宜时常开启,以保持空气的新鲜,但必须避免直接吹风。至于病室内的光线,以稍暗为宜,如光线太强应用窗帘遮蔽,夜间的灯光也不宜过强。总之,应尽量避免因光线、声音等刺激,影响病人安眠。此外,对病室中的温度整齐清洁等,亦应随时注意。

二、精神

凡有病的人,精神上总比较痛苦,常常给予病人以精神上的安慰,避免一切不良的刺激,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病情严重,亦不应在病者面前流露出紧张恐怖的情绪;如与病者交谈时,言词举动均应亲切和蔼,绝不可生硬粗暴。总之,精神上的护理应该是随时使病者心情愉快,这对促进疾病的早日愈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饮食起居

关于饮食起居的护理,范围比较广泛,也较为重要。现分述如下:

(一)注意隔离,防止传染温病大多是传染性的疾患,所以应该做到及时隔离,如条件许可,病人应独居于清静的室内;如家人与病者同居一室或同卧一床,不但影响病人的安宁而且容易造成互相感染。对病者的排泄物也应及时处理,用具、食具随时煮沸。家属及护理人员应带口罩,以免感染。

(二)对起居的护理温病初起多有表证,服解表药后,应适当加盖衣被,以促使汗出;但只宜微汗,而不宜大量出汗,因汗出过多,则伤耗津液。病程中应勤换衣被,时常变换卧位,床铺要柔软,并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以防发生褥疮。如遇战汗情况,不必惊怕失措,这是因为温热久留不退,邪正交争,往往产生战汗的现象,这种情况温病过程中是常见的。在战汗之前,病者大多肢冷脉伏,甚或抓甲青紫,历时不久,即战而汗出,战汗后病者大多极度虚,此时应使病人充分静卧。使正气来复,切勿频频呼唤,扰其元神。此外,病程中的斑疹白常随汗外泄,在初见之际,虽患者恶热烦躁,亦不宜直接吹风取快,防止肌腠闭塞,则邪不外透,反增他变。若病至后期,虽邪热已退而元气未复者,亦不宜过早起床或过早工作,以防劳复。当然,绝对的卧床休息,亦非所宜,如体力许可,作适当的活动,也是必要的。

(三)对饮食的注意饮食不仅是营养的唯一来源,而且也起着一定的医疗作用,因此,对病人的饮食,是应特别考虑。一般地讲,温病是易耗伤津液,除多饮开水外,尤须多饮果汗以生津解渴。在饮食方面,总以富于营养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以流质或半流质的食料少吃多餐。一切硬固生冷不易消化的东西不宜进用,特别是海鲜虾蟹及油腻食物尤应禁用,可以资助病邪,造成食复。如在病的后期,邪去而正气未复者,可适当进服补养品以加速恢复体力。如偏于阴虚而消化机能尚未完全恢复的,可给予桂圆、百合、山药、莲子等清补之品;如正气不足而消化良好的,可适当给予鸡、鸭、鱼、肉等晕腥食物,但以饮汗为佳。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 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 D.阳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 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 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 伤 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 火 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 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30.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有传染性B.发病的缓急C.传变的快慢

中医内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五套)

中医内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不属内科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是: A病邪B地域C行为D时间 2.风热感冒的首选方是: A新加香薷饮加B荆防败毒散C桑菊饮D银翘散 3.下列症状哪一项对诊断外感发热最有意义? A恶寒B烦渴C面赤D发热 4.痢疾初起,兼风热表证,发热,头痛身重者,应解表清里,选用下列何方为宜? A荆防败毒散B麻杏石甘汤C葛根芩连汤D银翘散 5.下列哪一项对诊断痢疾最有意义? A大便里急后重B腹痛腹泻C有饮食不洁史D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6.外感咳嗽的治法是: A祛邪止咳B祛邪化痰C解表止咳D祛邪利肺 7.患者咳嗽气粗,痰多色黄粘稠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身热,口干口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最佳选方是: A清金化痰汤B沙参麦冬汤C二陈汤D泻白散 8.喘促气短,气怯声低,咳声低弱,吐痰稀薄,自汗畏风,易感冒,咳呛痰少质粘,口干烦热,咽喉不利,颧面潮红,舌红苔剥,脉细数。治疗选方为: A七味都气丸B五磨饮子C真武汤D生脉散合补肺汤 9.喘息气急,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咳吐不利,或呕恶、食少,口粘不渴,舌苔色白厚腻,脉滑。其辨证属何证? A风寒闭肺B水凌心肺C肝气乘肺D痰浊阻肺 10.肺胀的病变首先是在: A肺系B肺C肾D心 11.证见胸部膨满胀闷,气短、气急不得卧,咳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楚,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首选方是: A小青龙汤B大青龙汤C真武汤D平喘固本汤 12.苓桂术甘汤是以下心悸哪一证的主方? A心阳不振B水气凌心C心血瘀阻D肾阳虚衰 13.心悸不宁,心烦不寐,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尤甚,头晕目眩,耳呜,舌红,苔少或无,脉细数,其主方是: A归脾汤B安神定志丸C朱砂安神丸D黄连温胆汤 14.提出“无痰则不作眩”的论点的医家是: A张景岳B刘河间C朱丹溪D李东垣 15.黄某,男,38岁,眩晕,头目昏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加重,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辨证为: A肝火上炎B痰浊上蒙C肝肾阴虚D肝阳上亢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重点 (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 上篇 第一章绪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 二、成长阶段 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三、形成阶段 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 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 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 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 6.王孟英——《湿热经纬》。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 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 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戴天章——《广温热论》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第一节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第二节温病的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

决赛《温病学》试题汇编

中医临床学院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竞赛决赛《温病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 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号码填在右边的括号内) 1.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A 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辨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B 以吴有性为代表的温疫学派医家的出现 C 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D 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E 温病病因学说的确立 2.下列哪项不属《难经》所言广义伤寒的病种?() A 温病 B 热病 C 中风 D 湿温 E 暑温 3.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在:() A 战国至晋唐时期 B 宋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 E 新中国成立后 4.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是在:() A 战国至晋唐时期 B 宋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 E 新中国成立后 5、温病学说成熟时期是:() A 宋金元时期 B 明清时期 C 新中国成立后 D 战国至晋唐时期 E 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6、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 A 王孟英 B 吴又可 C 吴鞠通 D叶天士 E 薛生白 7、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 《内经》 B 《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 《肘后备急方》 E 《诸病源候论》 8、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 A 《温病条辨》 B 《伤寒论》 C《温疫论》 D《内经》 E 《温热论》 9.“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语出哪部经典著作? ( )A《素问》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灵枢》 10.《湿热病篇》的作者是:()A王孟英 B薛生白 C吴鞠通 D吴又可 E叶天士 11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从病名、病机、治法等方面提出温病与伤寒不同的医家() A.王叔和B.刘河间 C.王安道 D.王焘E.孙思邈 12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创建“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是: ( ) A .叶桂 B .刘完素 C .吴瑭 D .薛雪 E .吴又可 13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吴瑭的代表作是: ( ) A.《温热论》 B.《湿热条辨》 C.《诸病源候论》 D.《温疫论》 E.《温病条辨》 14.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使温病在摆脱伤寒体系束缚的道路上向前 推进了一大步的医家是:()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一、A1∕A2型选择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肾阳虚水肿的主方是()。 A.生脉散 B.八味肾气丸 C.真武汤 D.左归丸 E.八仙长寿丹 【答案】C 【解析】真武汤功能温阳补肾,适用于肾阳虚之水肿。 2. 血淋与尿血的鉴别,最主要的是()。 A.尿频 B.尿热 C.尿淋沥不尽 D.尿痛 E.血色深浅 【答案】D 【解析】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3. 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实之证,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常见()。 A.火邪 B.气滞 C.血瘀

D.阴寒 E.痰浊 【答案】A 【解析】寒凝、气滞、血瘀、痰浊致痹阻胸阳,阻滞心脉,引起胸痹之实证。 4. 治疗虚劳肝血虚证,应首选()。 A.二阴煎 B.调营饮 C.补肝汤 D.四物汤加味 E.二至丸 【答案】D 【解析】四物汤补血调血,加味后适用于肝血虚证。 5. 尿血的主要病机是()。 A.气血亏虚,失于温煦 B.湿热内蕴,灼伤血络 C.阴虚火旺,灼伤血络 D.肝火旺盛,络脉受损 E.热伤脉络,脾肾不固 【答案】B 【解析】尿血的病因病机主要有热、湿、瘀、虚,尤以前三者多见。 6. 朱丹溪治痿“泻南方,补北方”是指()。 A.补脾清肺 B.补肾清热 C.补肝清心 D.补肺清热 E.补肾利湿

【解析】朱丹溪在治法方面主张“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提出了“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原则。 7. 治疗柔痉,应首选()。 A.白虎桂枝汤 B.羌活胜湿汤 C.栝蒌桂枝汤 D.柴枳半夏汤 E.射干麻黄汤 【答案】C 【解析】栝蒌桂枝汤为治疗柔痉的代表方剂。 8. 治疗咳血燥热伤肺证,应首选()。 A.泻白散 B.桑杏汤 C.清肺饮 D.桑菊饮 E.沙参清肺汤 【答案】B 【解析】桑杏汤能清宣肺热,肃肺止咳,适用于燥热伤肺的咳嗽痰黏带血,舌红少津等症。 9. 治疗虚劳心阳虚者,应首选()。 A.桂枝甘草汤 B.苓桂术甘汤 C.人参养荣丸 D.炙甘草汤 E.保元汤

成都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不得分。 1.反映肝肾阴竭的舌象是:() A.白霉苔B.舌红绛苔黄腻 C.舌紫绛白苔满布D.舌紫晦而干绛 2.杨梅舌的特征是:() A.舌紫晦而干B.舌纯绛鲜泽 C.舌焦紫起刺D.舌绛而干燥 3.斑色类鸡冠花色,反映:() A.邪热炽盛B.热毒深重 C.火郁内伏D.元气衰败 4.湿遏热伏的热型是:() A.日哺潮热B.发热夜甚 C.夜热早凉D.身热不扬 5.湿热秽浊郁闭膜原的舌象是:() A.苔白腻而舌绛B.苔黄厚腻 C.苔白如碱状D.苔白厚腻如积粉 6.苔白腻舌质红绛的临床意义为:() A.热入营血B.胃燥气伤 C.热重湿轻D.湿遏热伏 7.舌尖红赤的临床意义是:() A.热入心包B.心火上炎 C.胃阴衰亡D.心营热毒极盛 8.多见于烂喉痧的舌象是:() A.舌绛枯萎B.舌紫晦而干 C.苔黑焦枯D.舌焦紫起刺 9.牙齿燥如枯骨可见于:() A.胃热津伤B.胃火冲激 C.肾火上炎D.肾阴枯竭

10.下列哪项不是斑的特征:() A.平展于皮肤B.压之色不腿 C.点大成片D.消退后可脱屑11.关于斑疹的治疗,下列哪项提法不妥() A.里实壅遏,斑疹蔽伏不透,宜通下腑实 B.斑疹并见,治宜透疹为主,兼以化斑 C.疹宜宣肺达邪,凉营透疹 D.斑宜清胃解毒,凉血化斑 12.时有汗出的临床意义是:() A.湿热相蒸B.热郁不甚 C.气分热炽D.邪正相争 13.邪伏阴分的热型为:() A.身热夜甚B.寒热往来 C.夜热早凉D.低热 14.热灼营阴的发热特征是:() A.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B.日晡潮热 C.身热不扬D.发热夜甚 15.战汗的病机是:() A.邪犯肌表,腠理开泄B.湿与热合,相互交蒸 C.气分热炽,津液外泄D.邪恋气分,正气鼓邪16.不列哪项不是阴虚动风的典型表现:() A.角弓反张B.口角震颤 C.手足蠕动D.心中悸动 17.湿热酿痰蒙蔽心包神志异常的特征是:() A.神昏谵语B.昏愦不语 C.谵妄如狂D.神志昏蒙 18.神志如狂见于:() A.内闭外脱B.热郁胸膈 C.湿蒙心包D.下焦蓄血 19.战汗发生的阶段是:()

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

1、“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的主症是B身痛呕逆。 2、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宜B藿朴夏苓汤。 3、在三仁汤中,杏仁、白蔻仁、生薏仁的作用是C宣上、畅中、渗下 4、白虎汤证与小陷胸加枳实汤证均见口渴,二者的区别在于C饮水解渴与否 5、“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其证候类型属于B湿热并重 6、温病症见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苔薄黄,脉数,治宜A栀子豉汤加味 7、壮热,汗多,渴饮,脉洪大,苔黄燥,为B 足阳明(胃)病变 8、按叶天士所说,温热病表证初起治疗应当用C辛凉轻剂 9、下列非祛湿清热法主要作用的是A轻清宣气 10、小儿暑痫的治疗宜选用A清营汤 11、温病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治宜B分消走泄 12、用通下法治疗湿热病阳明里结之证时,停止用药的指征是B大便硬 13、下列哪项热型不出现于气分阶段C身热夜甚 14、温病症见身热口渴,口苦咽干,烦躁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治宜E黄芩汤或黄连解毒汤 15、温病治疗中“分消走泄”法属于C和解表里法 16、祛湿清热法没有下列哪项明显作用D清心开窍 17、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的命名,主要根据的是A四时主气 18、属伏气温病的病种是B春温 19、温热病气分证后期肺胃津伤的治法是C甘寒法 20、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的舌象是C舌红赤而苔黄燥 21、真阴耗损又兼“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治疗宜选用C救逆汤 22、温病熄风法的作用是A.肝泄热,滋养肝肾 23、神倦肢厥,手指蠕动,舌干绛而萎,脉虚弱,为B虚风内动 24、下列哪项不属温病泄卫透表法A透热转气 25、温病热入厥阴肝经,动风发痉的舌态是D舌斜舌 26、温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咽干唇燥,头痛,27、苔薄白,舌边尖红等。治宜D桑菊饮 28、根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有B春温 29、下列哪项属于湿热病的转归B从阳化热从阴化寒湿热胶结可稽留中焦或逐渐转入下焦 30、白虎加苍术汤证的证候类型属于A胃热夹脾湿 31、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阶段是C 32、叶天士列举的治疗湿热病邪留三焦的代表药物是C气营 33、三才汤的主治证是B暑温日久,寝卧不安,不思饮食,元气阴液两伤者。 34、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宜 E藿朴夏苓汤 35、舌绛不鲜,干枯而痿的舌象可见于B邪热久留,肾阴欲竭 36、湿热病治疗中的“通阳”是指B宣畅气机,分销走泄而利小便

中医外科学考核试卷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考核试卷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中医外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晋末出现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着是 () 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金匮要略》D.《内经》 E.《诸病源候论》 2.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疾病统称为 () A.疳 B.疹 C.疮 D.痘 E.疥 3.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属于 () A.热肿 B.风肿 C.湿肿 D.气肿 E.痰肿 4.手术法中的切开法适用于 () A.外疡的阴证 B.外疡的阳证 C.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 D.疡脓未成者 E.以上均不对 5.阳证疮疡可 () A.玉露膏 B.风油膏 C.冲和膏 D.生肌玉红膏 E.生肌白玉膏6.疮疡和营法的活血化瘀代表方为 () A.四物汤 B.桃红四物汤 C.四君子汤 D.二陈汤 E.八珍汤7.三陷证是指 () A.内陷、火陷、虚陷 B.火陷、干陷、虚陷 C.内陷、火陷、干陷D.内陷、干陷、虚陷 E.以上都不对 8.痛与肿结合辨,先肿而后痛者其病 () A.浅在肌肤 B.深在筋骨 C.毒已渐聚 D.毒邪四散 E.以上均不是 9.乳房病检查的最佳时间是 () A.月经后15天 B.月经后3~5天 C.月经后7~10 D.月经前3~5天 E.月经前7~10天 10.乳癖肝郁痰凝证选方宜用 () A.二陈汤 B.二仙汤 C.四物汤 D.逍遥蒌贝散 E.逍遥散11.湿疮发于阴囊部者称为 () A.旋耳疮 B.脐疮 C.四弯风 D.乳头风 E.肾囊风

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中医内科学(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胃痛 1.1心下痞(胃痞):胃脘部胀满痞闷不舒,但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 1.2心嘈: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辣非辣,胸膈懊憹,得食暂止或食已复嘈。 1.3泛酸:泛吐酸水,分为吞酸、吐酸。吞酸:酸水上涌于口而复入于胃中。吐酸:吐出酸水。 1.4胃脘痛: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伴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 2.1胃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寒邪客胃,气机郁滞;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情志失畅,肝胃不和;体虚久病劳累,脾胃虚弱。 2.2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在理气药的选择上应注意什么? 肝体阴用阳,阳明胃土喜润恶燥,且内热最易伤阴,故投药慎用香燥,可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3.1胃痛与腹痛 胃痛者,位于心窝以下之胃脘部。腹痛者,位于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4.1试述胃痛与肝脾的关系。 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润而主受纳。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横逆犯胃,致气机痞阻,发为胃痛。脾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络,同居中焦,皆为后天之本。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水谷得以受纳腐熟,精微得以转输运化。两者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可及胃,胃病可及脾。 4.2在胃痛的治疗中如何理解“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由于胃痛主要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所以通则不痛即理气和胃止痛是治疗胃痛的基本法则。只是运用中要针对引起不通的机制(寒、热、食、气、虚)来辨证论治。寒者散寒以通,热者泄热以通,食停者消食以通,气滞者理气以通,血瘀者化瘀以通,阴虚者益胃养阴以通,阳弱者温运脾阳以通。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把握“胃以通为补”的真谛。 5.0分型与主方 寒邪客胃,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化肝煎合左金丸。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停滞,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亏虚,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二)呕吐 1.1呕吐:胃里的食物、痰涎、水液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1.2干呕:呕吐的一种,有声无物。 1.3反胃:食入之后,停留胃中,脘腹胀满,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1.4泄肝安胃:对于肝气犯胃,通过疏泄肝气的方法,使肝气条达,胃不受侮,则胃自安和。 2.1为什么说呕吐不论虚实均存在胃气上逆?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圣济总录》:“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说明引起呕吐的直接原因是胃气上逆。其中,实证者,若邪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致呕吐;若食滞内停,胃气壅阻,则浊气上逆致呕吐。虚证者,若脾胃虚寒,脾不升而胃不降,则致呕吐;若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则致呕吐。可见呕吐者不论虚实,胃气上逆是病机关键。 2.2如何根据呕吐物进行辨证? 呕吐酸腐难闻者,多属食积肉腐;呕吐黄水苦水者,多属胆热犯胃;呕吐酸水绿水者,多属肝热犯胃;呕吐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呕吐清水者,多属脾胃虚寒;呕吐少量黏沫者,多属胃阴不足。 3.1呕吐与反胃 呕吐者,吐无定时,吐出物多为食物或痰涎清水,量或多或少。反胃者,朝食暮吐而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不化之宿谷,量较多。 3.2呕吐与噎膈 呕吐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病情轻,病程短。噎膈者,进食哽咽不顺,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吐多出现于进食时,病情重,病程长。 4.1呕吐、胃痛、泄泻均与肝气有关,其病理变化及治疗有何异同?

中医温病学说

一、概念、特点及发展规律 概念:温病就是由1感受温邪引起,2以发热为主症,3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就是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特点:1温病特异的致病因素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病发展过程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就是温病发生发展总就是趋势就是:病位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正气由实致虚。 二就是其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主要表现在其病变过程可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或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来概括。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就是起病急,传变快;二就是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三就是易化燥伤阴;四就是易内陷生变,而出现一系列重险证候,如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志昏迷,手足抽搐等。 二、发展概况、时期: (一)战国~晋唐时期(萌芽时期) 此期无专门的著作,温病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关于病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伏气温病的理论依据。关于季节与温病发病的关系,《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暑」与四时温病的命名有密切关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二)宋金元时期(发展时期) 金元时代中医学术领域出现了学术争鸣的局面,在热病治疗上有所突破。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守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的观点,组创新方。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就是热证,非有阴寒证",认为热病初期,单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从而创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为治疗热病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使温病的理论与临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 (三)明清时期(成熟时期) 明清时代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理论日臻完善,治疗上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与方法,使温病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五大特点学术思想:明末.吴又可(有性),继承前人学术基础结合临床经验,写成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温疫论》,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说明温疫病的致病原因就是自然界另有一种特殊物质--杂气中的厉气所致。不同的病的厉气也不同,又指出使人的病气亦能使动物得病,而不同种属的动物之间对病气的感受性不同,说明厉气致病既可人畜共患,又有一定的选择性。叶天士《温热论》创立温病辨证论治完整体系的杰出代表。吴瑭《温病条辨》,并于条文之后加自注,把方药附于证后,就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温病学专著,成为后世学习温病学的必读著作。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制订三焦分证治疗大法;对温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进行归纳,组创了不少温病方剂,便于临床运用与推广。三、温病的分类 其分类在于执简驭繁,有利于指导辨证与治疗,及学习与研究。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依据就是否兼夹湿邪,可将温病大体分为纯热无湿的温热类与有热 有湿的湿热类。 温热类温病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疫疹、疟疾等。 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暑湿、伏暑、霍乱等,这类温病起病较缓,兼备湿热证候,初起时热象不十分显著,湿邪偏盛或转化为寒湿时,易伤阳气,湿热化燥化火,可耗伤阴津,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治疗以清热祛湿为主。

温病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

中医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1、提出小儿“稚阴稚阳”理论的著作是() A:《诸病源候论》 B:《颅囟经》 C:《小儿药证直诀》 D:《景岳全书》 E:《温病条辨》 答案:E 解析:第一单元-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细目二-著名儿科专著,第十部专著《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 2、新生儿体重约为()kg A:1 B:2 C:3 D:4 E:5 答案:C 解析:第二单元-小儿生长发育,细目二-生理常数,体重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新生儿体重约为3kg。 3、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 A:纯阳无阴 B:阳常有余

D:发育迅速 E:阳气充沛 答案:D 解析:第三单元-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细目一-生理特点,二-“稚阴稚阳”与“纯阳”学说的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脉法》说:“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这里,“纯”指小儿先天所禀之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纯阳”学说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纯阳,是我国古代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学说之一。不能将“纯阳”理解成正常小儿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4、小儿易产生感冒、咳喘,原因主要是() A:脾常不足 B:肺脏娇嫩 C:肾常虚 D:稚阳未充 E:稚阴未长 答案:B 解析:第三单元-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细目三-病理特点,小儿病理特点对临床认识儿科疾病病因、疾病谱、证候变化及预后的意义-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人还是从皮毛而人,均先犯于肺。所以,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

07,业《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题B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07.骨伤专业《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题(B卷) (供07.中医骨伤专业使用,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把答案填到下表中相应题号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证见发热有汗,微恶风寒,头胀痛,鼻塞涕浊,咽红疼痛,咳嗽,痰黄,苔薄黄,脉浮数。证属: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感冒夹湿 D.时行感冒 2.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主要区别在于 A.前者四季可发,后者春季多见 B.前者呈散发性,后者呈流行性 C.前者肺卫症状突出,后者全身症状较重 D.前者偏于风寒,后者偏于风热 E.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较重 3.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疼痛,应考虑为: A.胃脘痛 B.真心痛, C.腹痛 D.胁痛 4. 症见身热,微恶风寒或少汗,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治宜选用 A.银翘散 B.藿香正气散 C.羌活胜湿汤 D.新加香薷饮 E.葛根芩连汤 5.干咳少痰,口鼻咽干燥,无汗,口渴,兼见发热恶寒,证属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风燥咳嗽 D.阴虚咳嗽 E.肝火犯肺 6. 患者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弦涩,其治疗选用 A.活络效灵丹 B.桃仁红花煎 C.通窍活血汤 D.血府逐瘀汤 E.桃红四物汤 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导致胸痹心痛的原因 A.寒邪内侵 B.情志失调 C.肝阳上扰 D.饮食不当 E.年老体虚 8.因脾胃虚寒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 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中医温病学

编写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为了解决中医学校的教材问题,于1960年3月间在上海召开中医高级教材审查会议期间,组织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等五个中医学院编写一套中医中级教材。并对这套中医中级教材的编写目的、基本内容要求,作了明确的指示。各学院按照指示精神,分头积极进行编写。同年9—10月间各学院先后编成初稿,分发各地中医学院、中医专科学校、中医学校征求意见。经汇集整理后,又作了一次全面的修改。卫生部遂于1961年4—5月间在成都召开了中医中级教材审查会议。在这次会议中,除了有主编单位代表参加外,并有河南、安徽中医学院,苏州、芜湖中医专科学校,重庆、烟台、石家庄、河间、复县、博罗等中医学校,江阴卫生学校,晋江医士学校的代表参加,经反复讨论,修订审定后,交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为当前中医学校、卫生学校中医班,中医学徒班的试用教材。 本试用教材,计有:中国医学史中级讲义、语文讲义、内经中级讲义、中药学中级讲义、中医方剂学中级讲义、伤寒论中级讲义、温病学中级讲义、中医诊断学中级讲义、中医内科学中级讲义、针灸学中级讲义、中医外科学中级讲义,中医伤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妇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儿科学中级讲义、中医眼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喉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中级讲义等。 本试用教材的各科内容,是根据中医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用现代语言叙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证经验,并密切地注意了各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务求达到系统、简明的基本要求,以适应当前中医学校教学上的需要。

由于我国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事业正在迅速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成就和教学实践中的新经验,正在不断增长,因而,本试用教材必须随时修订、补充,并加以提高,使之逐步成为合乎教科书水平的中医中级教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此,热望全国中西医教师们、各地读者们多提宝贵意见,共同完成这项光荣任务。 中医中级教材审查会议 1961年5月 目录

温病学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 一.名解 1.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毒指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一般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还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3.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为甚。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4.夏暑发自阳明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侵犯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大多初病即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过程。 5.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6.分消走泄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之法。邪留三焦, 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或痰湿阻遏的证侯。 7.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共称为昏谵。 8.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9.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不觉发热,久扪始觉烫手。 二.熟记如下原文: 1)叶天士“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3)吴鞠通《温病条辨》“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4)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5)陆子贤《六因条辨》“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6)王孟英:“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7)《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9)《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温病”。 三.掌握如下问题: 1)叶天士、吴鞠通、刘河间、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何主要贡献?其代表著作是什么?温病四大家是哪几个? ①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学说,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 法。 ②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辩证,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③刘河间,立新论:六经传受,皆是热证;创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制新 方:表里双解剂。 ④王安道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病机:里热自内外达;治则:清泄里热。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中医温病学试题与答案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 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刘河间 C.张从正 D.李东垣 E.朱丹溪 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 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论、创新法 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E.灵活运用经方 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 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 A.余霖 B.扬栗山 C.戴天章 D.吴有性 E.俞根初 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中医内科学 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滋阴解表;加减葳蕤 汤。 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1发作期: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缓解期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 粉。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 减。 六、肺胀: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另可配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七、肺痈: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八、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补镇心丹加减。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4、水饮凌心;震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温病学说可以说是吴门医派的精髓中的精髓,正因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吴门医派一脉传承的灵与魂才得以完美统一。 温病学说明确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从理论到治法上都拓出了一条新路,温病学说的创立是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一项巨大贡献,是整个中国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事件,是继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中医又一大发展创新。而今,运用温病学理论,雷允上药业的六神丸、香菊感冒颗粒等中成药,在对抗非典和预防禽流感等方面都起到独到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传统医学在明清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温病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清代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亮点。可能正是因此,范行准说:“传染病在各历史时期,一向占重要地位,因它占各病中十之九……。清代三百年来医家的聪明才智,几乎都尽于此。所以清代医学上最重视传染病,也是中国医学历史上最突出的一个现象。”而且,温病学是在江南或其周边区域发展起来,温病学的中心在江南。 温病学说作为吴门医派的精髓,是在吴地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医学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温病学派的诞生,促进了中国中医药史的巅峰。 自古以来,旱涝、风蝗、地震、海啸各种灾害往往都会增加疫病暴发或流行的机会,历史上继发于灾荒之后的疫病屡见不鲜,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大荒之后,必有大疫”。据文献记载,汉唐以来,尤其是明清之际,苏州及邻近地区先后发生过数百次的疫病流行。明代二百七十六年中有六十四次疫病流行,清代二百九十五年中大小疫病流行不下三百多次。由于干旱、水涝、海啸等灾害摧毁了城镇村落,生活环境恶化,饮水被污染,淹溺、受伤、冻馁及病死的人畜众多,尸体浅埋处理或暴尸荒野道旁,形成污染源,造成了疫病流行的条件。 因此,对瘟病的关注和研究,向来是医家们关注的焦点。相传先秦时的《黄帝内经》,曾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可见华夏先民们已注意到这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疫病。 东汉时河南张仲景亦曾痛感建安以来疫病的流行,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