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削工艺规程

车削工艺规程

车削工艺规程
车削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HD/GYGC2015-020

工艺类别:车削(通用)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凌海航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总体要求 (2)

2. 目的 (2)

3. 适用范围 (2)

4. 产品概述 (3)

5. 依据 (3)

6. 工序级别定义 (3)

7. 所用主要设备 (3)

8. 工艺流程 (4)

9. 检验定义 (4)

10. 工作记录 (4)

11. 具体工艺要求 (4)

12. 工艺重要关联与补充 (6)

附录

《生产工艺&过程检验卡》(PM-QCP-006-01)——车削

1.总体要求

1.1 本工艺主要设备为普通车床,该设备操作员,应具备上岗操作资格,对设备操作过程熟知会用,具备对设备常见故障、材料识别的技能,严格按照上所用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车床,不得出现违规操作。要密切配合、支持检验员的工作,尊重其检验结果,执行质控部对质量问题的纠正、返修等裁断。服从MRB对重大质量问题的审核及处理结果。

1.2 操作过程如需人员辅助时,应向负责领导口头提出申请。

1.3 注意生产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杜绝各类安全隐患。

1.4 保持环境卫生,坯、料应分类、有序堆放,更换不同材质的材料前,应清理车削残渣,以免混杂。杜绝乱拿乱放。

1.5 生产工序的现场中,该产品/零部件的有效/受控图纸及详实记录的《生产工艺&过程检验卡》(PM-QCP-006-01)、《产品检验记录卡》(PM-QCP-006-03)、《产品终检检验卡》(PM-QCP-006-04)等追溯性文件同时存在,必须做到图、物、卡同步存在或转序。

2. 目的

2.1 使生产者在本规程的指导下,正确、高效地生产出合格产品。

2.2 为了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3 为了合理利用原辅材料、设备、人员和生产时间。

2.4 为了使公司管理规范化,使生产中的“人、机、料、法、环”得到统筹、合理安排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小内耗、提高效益。

3.适用范围:

3.1 塑料或金属及其它可车削材料的轴类、管类、套类、圆片类产品或组件的配件加工。

3.2 塑料或金属及其它可车削材料的公制、美制和英制标准的内外螺纹加工。

3.3 吸塑、挤出、拉深、折弯、冲压等模具零件的加工。

4. 产品综述

4.1 产品材料主要分金属、塑料两种。

4.2 按车削工艺在产品所有工序中的占比,我公司所生产的车削类产品,应分为:

4.2.1 只经过车削加工(或再经表面处理的)的单一工艺产品。

4.2.2车削工艺只是复杂加工的工序之一,经过此工序后的工件,还需要铣、整形等其它工序,即复合工序的产品。

5. 依据

《生产任务单》、《检验规程》、受控/有效图纸、经技术确认的样品或等效的技术文件。

6.工序级别定义:

6.1 A级:组装类工序。

6.2 B级:零部件或分件生产工序。

7.所用主要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

1 普通车床CL6130A HDSCSB-007

2 普通车床CA6136 HDSCSB-046

3 万能磨刀机N/A HDSCSB-057

4 金属带锯床G5325/35/100 HDSCSB-031

8. 工艺流程

领料——下料———去毛刺——粗车——精车(含车外圆等多道工序,详见《生产工艺&过程检验卡》)——倒角——去毛刺——检验——表面处理——包装——入库

9. 检验定义

9.1 自检:由操作者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自行检验。

9.2 专检:由专职检验员检验即车间检验员、总检检验。

10. 工作记录

10.1 直接性记录

10.1.1 《领料单》

10.1.2 《生产工艺&过程检验卡》(PM-QCP-006-01)

10.1.3 《产品检验记录卡》(PM-QCP-006-03)

10.1.4 《产品终检检验卡》(PM-QCP-006-04)

10.1.5 《入库单》

10.1.6 《出库单》

10.2 间接性记录

10.2.1 《样品样件台账》(PM-ECP-011)

10.2.2 《文件收发登记本》(PM-ECP-010-01)

10.2.3 《产品报废申请单》(PM-PCP-024-01)

10.2.4 《产品报废台账》(PM-PCP-024-02)

11. 具体工艺要求(见下表)

工序工艺质量要求

设备/

工具

检验

领料1.按照《生产任务单》和图纸或样品,领取要求材质和

规格的材料。

N/A 自检、专检

2.如材料重量或长度超出操作者一人领取时,操作者应

向主管领导申请协助人。

N/A 自检、专检3.领料人应严格按照库房管理制度,填写《领料单》,

并有主管领导及相关人员签字。

N/A 自检、专检

4.材料领取后,应由质检人员予以确定。

N/A 自检、专检

去毛刺1.截取的材料,在取下下料机时,要注意截断端的切割

毛刺,不要被其划伤。

N/A 自检2.在将材料粗车前,应用如角磨机或锉刀等适当工具,

对切割端的切割毛刺予以打磨。

角磨机自检、专检

3. 或在车床上用锉刀予以打磨。

车床自检、专检

粗车1.操作者应按照公司安全生产的要求,长发女工必须卷

起头发戴好帽子、操作者必须带保护镜,不允许带手套。

N/A 自检、专检

2.粗车前,应先检查车刀状态。

N/A 自检、专检3. 将工件固定在卡盘上,转动卡盘,视觉检查工件的

同心度。

车床自检、专检4.直径小的材料,予车削的长度不能太长,应以卡盘

正常转动时,材料予车削部分同心度最好为宜,不能在

材料摆动的情况下车削。

车床自检、专检

5.粗车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车削量。

车床自检、专检

精车1. 对粗车后形成的接近最终完成工件的目标尺寸进行

精度加工。

车床自检、专检

2. 严格注意工件加工与图纸要求的公差符合性。

车床自检、专检3. 车刀材料与锐度、角度等,是产品精车结果的主要

因素。

车床自检、专检4. 精车后的产品,表面光洁度,要与图纸或样品、其它

技术性指令或文件相符。

N/A 自检、专检

倒1. 倒角是本公司车削类产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序,

应按图纸或样品要求对所加工工件的要求位置倒直角

或圆角。

车床自检、专检

2. 圆角应圆滑,其光洁度也应按要求执行操作。

车床自检、专检

角 3. 倒直角时,直边及角度与图纸或样品一致,并做光

洁度处理。

车床自检、专检

去毛刺1. 精加工后的工件,应做表面光洁度和车削处去毛刺。

车床自检、专检

2. 用800#或更高密度的纱布或砂纸打磨。

车床自检、专检

3. 不可带手套操作此工序。

车床自检、专检

4. 去毛刺时,车床转速要适当。

车床自检、专检

5. 成品小部件,应整齐地放置在转序箱内。

车床自检、专检

转序1.车削加工完毕后的工件,如为金属材料的,必须做表

面防腐处理,应转序到表面处理(或外协表面处理)。

N/A 自检、专检

2.如为塑料材料且无需做表面处理的工件,应转序到包

装入库。

N/A 自检、专检

3.转序前,应对最终工件状态及数量再度核实。

N/A 自检、专检4.转序时,工件实物应与《生产工艺&过程检验卡》及

检验记录、图纸等,一同转序。

N/A 自检、专检

包装入库

1.合格产品单件用气泡塑料包装膜包装。

N/A 自检、专检2. 用本公司专用货箱包装。包装箱内的成品,要清点好

数量,并在箱子的上下放置底板和盖板。

N/A 自检、专检3. 上盖板与箱子上盖间,放置随货文件,即合格证、放

行标签、总装箱单等,箱外适当位置贴附装箱单。同一

客户的多箱货物,可选定一个放置随货文件放置箱。随

货文件箱外,标志“文件在此箱内”字样。

N/A 自检、专检

4. 用塑料胶带封贴箱盖后,再用打包带将货箱适当打

包,防止货箱在运输过程中开裂。

N/A 自检、专检5.货箱堆码要适量,重量较重的尽量避免堆码,应单放

为好。

N/A 自检、专检6.包装好后,暂存于库房的成品暂存区域,并通知市场

部,待发货。

N/A N/A 注:N/A是英语“不适用”(Not applicable)等类似单词的缩写。

12 工艺重要关联与补充

12.1 加工图纸中常用符号:

◎同轴度

//平行度

⊥垂直度

↗跳动

12.2 车削工艺范围及特点

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移动,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称为车削加工。其中工件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刀具的移动为进给运动。

1)、工艺范围广。

2)、生产率高。

3)、生产成本低。

4)、精度范围大。

(1)荒车

荒车精度一般为IT18~IT15,表面粗糙度Ra大于80μm。

(2)粗车

粗车后的尺寸精度为IT13~IT11,表面粗糙度Ra值为30~12.5μm。(3)半精车

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或精加工工序之前可安排半精车,半精车后的尺寸精度为IT10~IT8,粗糙度Ra为6.3~3.2μm。

(4)精车

一般作为最终工序或光整加工的预加工工序,精车后工件尺寸精度可达IT7~IT8,Ra值为1.6~0.8μm。

5)、高速精细车是加工有色金属高精度回转表面的主要方法。

12.3 不锈钢的车削加工

目前应用的不锈钢,按其组织状态主要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常把含鉻量超过11.7%或含镍量大于8%

的合金钢,叫不锈钢,在合金钢中加入较多的金属元素(Cr和Ni),而改变了合金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增强了抗腐蚀能力,无论在空气中还是在酸盐的溶液中,均不易氧化生锈并在较高温度(>450℃)下仍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建筑和食品等工业部门及日常生活中。

1)、不锈钢的主要切削特点

(1)切削力大

其中奥氏体不锈钢尤为突出,这种材料虽然硬度不高,以牌号1 Cr18Ni9Ti为例,其硬度≤187HBW,但塑性很好(断后伸长率δ=40%,断面收缩率Ψ=60%),因此在切削过程中塑性变形大,使切削力增加。在切削用量相同时,切奥氏体不锈钢耗能比低碳钢约高50%。

(2)加工硬化严重

在不锈钢中,以奥氏体和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的加工硬化现象最为突出。他们塑性大,塑性变形时晶格产生强烈歪扭;同时奥氏体稳定性差,在切削力的作用下,部分奥氏体会转变为马氏体;再加上化合物杂质在切削热的作用下,易于分解呈弥散分布,使切削加工时产生硬化层。这一切均使加工硬化现象更为明显。

(3)刀具易产生粘附磨损

不锈钢材料在切削过程中产生高温下,与刀具材料的亲和性较大,使刀具与切削间产生粘结、扩散,易形成“刀瘤”,而造成刀具粘附磨损,降低刀具的使用寿命。

(4)切削区局部温度高

这类材料所需切削力大,分离切削消耗的功率也大,产生的切削热也就多,传入刀具的热量可达20%,而加工碳素钢时仅占9%,同时由于不锈钢的导热性不好(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碳钢的1/3左右),大量切削热都集中在切削区和刀-屑接触的界面上,从而是切削区局部温度很高。

2)、刀具材料的选择

根据前述不锈钢的切削特点,要求刀具材料应具有耐热性好、耐磨性高、与不锈钢的亲和作用小等特点。目前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硬质合金、高速钢和涂层刀具。

(1)硬质合金

通常情况下,多数难加工材料都宜选用YG类硬质合金加工。最好不选用YT类硬质合金,尤其是在加工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时,应绝对避免选用YT类硬质合金。因为不锈钢中的钛(Ti)和YT类硬质合金中的Ti产生亲和作用,切削容易把合金中的Ti带走,促使刀具磨损加剧。YG类硬质合金的韧性较好,有较高的耐磨性和红硬性,更适合不锈钢材料的加工,可采用较大的前角,使切削轻快;导热性也好;同时切屑与刀具间不易粘接。

(2)高速钢

当工件的形状、尺寸、结构不便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或或硬质合金刀具易于损坏时,需选用高性能高速钢刀具。普通高速钢(如W18Cr 4V等)的刀具寿命很低,不符合要求,可采用新型高速钢刀具如含钴高速钢(W2Mo9Cr4Vco8)、含铝超硬高速钢(W6Mo5Cr4V2Al)、含氮高速钢(W12Mo3Cr4V3N)等。

(3)新型刀具材料涂层刀具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法,在硬质合金或其他材料刀具基本上涂覆一薄层耐磨性高的难溶金属(或非金属)化合物而得到的刀具材料。涂层刀具的镀膜可以防止切屑和刀具直接接触,减小摩擦,降低各种机械热应力。使用涂层刀具,可缩短切削时间,降低成本,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加工精度,且刀具寿命长。涂层刀具可减少或取消切削液的使用。

3)、刀具参数的确定

合理选择道具参数,对提高刀具的寿命和工件的加工质量非常重要。在保证刀具有足够强度,力求不蹦刃的前提下,应选用较大前角,不仅能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而且也将使硬化深度降低。车削各种不锈钢的前角一般为12°-13°。在保证刀具足够的前提下,宜选较大的后角。一般取10°-20°,还可采用在主刀刃上负倒棱等措施来强化到头,以提高刀具的耐磨能力。由于不锈钢韧性、塑性大,切削时断屑困难,应用强迫变形的方法,主要是合理地选择前刀面上断屑槽的参数和切削用量。我们在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基础上,一般采用双刃倾角加外斜式卷屑槽的办法。对外圆车刀磨出双刃倾角,使切屑面

呈棱面形,刀具前刀面上刃磨出外斜式圆弧卷屑槽,使切屑沿卷屑槽导流卷曲成宝塔状卷屑或短紧螺旋卷屑。加工不锈钢时,切屑对刀具的粘附性强,容易产生积屑瘤,因此刀具的前、后刀面及刃口要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以降低切削阻力。减小切削粘附、提高刀具寿命。

4) 、切削用量

(1)切削速度v

为了保证合理的刀具寿命,可降低切削速度。一般切削不锈钢时切削速度可按车削普通碳钢的40%-60%。

(2)进给量f

为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给进量宜采用较小值。

(3)背吃刀量ap

(4)一般粗加工时可选ap=2—5mm,精加工时可选ap=0/2—0.5mm。加工不锈钢的切削用量

5)、切削液

由于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较差,切削区温度高,要求切削液具有较高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和渗透性。为强化冷却效果,可采用高压喷住或油雾冷却。常用的切削液有:

(1)硫化油:具有一定的冷却性能和润滑性能,而且来源丰富,成本较低。(2)四氯化碳+矿物油或其他油类:矿物油或其他油类添加四氯化碳后,大大提高了切削液的渗透性,特备由于不锈钢材料的精加工。

6) 、结束语

基于以上所述,不锈钢材料车削的基本原则是:刀具材料应用坚韧好、强度高的硬质合金或涂层刀具,刀具参数应尽可能的合理并尽可能将刀具刃磨得锋利些,便于切屑的卷曲、折断,还应使切削用量适当和切削液供应充足。相关措施方法应尽量配合使用。使用涂层刀具时,合理选用车削要素,通过多次试验,批量加工涂层刀具更胜一筹,比以往在普通车床加工效率提高五倍以上。

12.4 塑料件的切削加工

12.4.1 前言

塑料制件一般采用直接成型的方法生产,但有些塑件直接成型困难或对其精度要求高时,必须进行切削加工。塑件的切削加工一般采用加工金属的设备。由于塑料的性能和金属相差较大,且塑料品种繁多,其种类不同性能也有较大差异,所以塑件的切削加工有它自身的特点。

12.4.2 塑料的性能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热性能、弹性模量、塑料切屑的特点:

和金属相比,塑料的热容量小,导热性差(其导热系数只有金属的千分之三或更小),热膨胀系数大(比金属大1.5~20倍)。故在

切削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主要传给刀具。即使少量热量传给塑件内部,极易产生局部过热,引起塑件变色,熔融、甚至燃烧。而且温度过高,塑件的弹性变形加剧,影响塑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严重时引起工件弹跳,甚至造成事故。因此,加工中常采用冷却剂(一般用压缩空气)降低温度。塑料的弹性模量只有金属的1/10~1/16,切削加工时,若刀具和夹具对它施加压力过大,会引起较大的弹性变形,影响塑件的加工精度,严重时会造成加工困难。因此在切削加工时,刀具的参数要合理,刃口要锋利,切削用量应适当,以减小切削力。夹紧力不可过大。

在高速切削时,被切下来的塑料碎屑呈胶熔状态,遇冷即硬化。在加工过程中,碎屑极易粘附在刀具上,从而改变刀具的角度,增大切削深度,影响塑件的加工精度,因此应及时除去切屑。此外塑料制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切屑粉尘,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除尘措施,使空气中的粉尘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12.4.3刀具材料的选择

刀具的材料主要有高速钢、硬质合金、金刚石等。切削一般的塑料,可选用前两种刀具材料。相比较而言,高速钢的磨利性较好,选用高度刚刀具并仔细刃磨,能是刀具刃口更锋利,使其耐用度低于硬质合金刀具。加工玻璃钢宜选用金刚石刀具。因玻璃钢由塑料和玻璃钢纤维两种材料组合而成,切削时软硬相间,断续切削,每分钟的冲击达百万次以上,刀具比切削纯硬质材料还要容易磨钝,因此应选用耐磨性极好的金刚石刀具。

12.4.4 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在选择刀具几何参数时应尽量减小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以保证塑件的加工质量,并尽可能提高生产率和刀具耐用度,降低加工成本。下面着重讨论车刀几何参数选择原则。

表1 切削常用塑料的车刀参考角度

塑料材料前角(°)后角(°)

硬聚氯乙烯10~15 10~15

聚烯烃聚四氟乙烯0~15 15~30 聚甲醛0~15 10~25

聚丙烯酸酯0~10 10~25

聚酰胺5~15 5~10

聚碳酸酯0~10 2~5

聚苯乙烯0 0~5

玻璃钢0 15

酚醛层压板-5~0 8~18

车刀前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切削效果。前角选大些可减小切削变形、切削力,减少切削热的产生,降低切削温度,减小刀具刃口钝圆半径,使刀刃锋利;同时能提高塑件加工质量。但前角过大会削弱刀具强度,散热条件变差,切削温度反而升高,使刀具耐用度和塑件加工质量下降。因此合理选择刀具的前角很重要。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塑件材料、刀具材料及加工性质三方面的因素。

试验证明,加工塑件时,随刀具前角的增大,切削阻力会减小。这是因为大多数塑料的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一般大2~3倍),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杜兰萍刀具前角愈大愈有利于塑料发生拉伸断裂。故加工塑件时,刀具前角应选大些;但加工玻璃钢等材料,冲击力较大,为保证刀具强度,前角应取小些,甚至取负值。

刀具材料不同,前角的选择也不相同。高速钢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较大,可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前角可取更大的数值,以减小切削力。加工性质不同,前角的选择也不同。粗加工时,切削深度和进给量都较大,切削力大,为减小切削力,前角应取大些;精加工时,切削速度一般较高,产生的切削热较多,为改善刀具散热条件,降低切削温度,前角可取小些。

12.4.5 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

1)切削速度

提高切削速度可以缩短切削时间,提高生产率,且切削力不会增大,塑件表面粗糙度也几乎不受切削速度的影响。但切削速度增加会使切削温度明显升高,塑件会产生热膨胀和热变形,甚至变色,影响加工质量,且刀具磨损加剧、耐用度降低(切削速度提高10%,刀具耐用度会缩短为原来的40%~60%),这样使换刀、磨刀、对刀调整等辅助时间增加,生产率反而有所下降,因此要控制切削速度。常用塑料加工时的切削速度参见表2。

表 2 切削常用塑料的切削用量塑料材切削速进给切削深度量度料(mm)

塑料材料切削速度(m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聚甲醛120~180 0.1~0.25 0.12~0.5

聚酰胺150~180 0.05~0.38 0.12~0.5 聚碳酸酯150~300 0.12~0.5 0.12~0.5

聚烯烃、

90~225 0.05~0.2 0.12~0.5 聚四氟乙烯

聚苯乙烯230~300 0.03~0.1 -

酚醛层压塑料150~600 0.1~0.25 -0.25~0.75

玻璃纤维酚醛

45~60 0.25 - 层压塑料

有机玻璃15~80 0.1~0.25 -0.15~0.2 2) 进给量和切削深度

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增大时也使切削加工时间缩短,且因改善了散热条件,切削温度和刀具耐用度下降不大,不会使换刀、磨刀等辅助时间明显增加,故可提高生差率。但随着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增加,切削力会显著增大(进给量增大一倍,切削力约增大70%~80%,切削深度增大一倍,切削力几乎成倍增加),易使塑件产生变形而影响加工质量,甚至使工件报废。塑件表面粗糙度值还会随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加工时应选择合适的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切削常用塑料的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参见表2。

12.4.6 结束语

在加工塑料制件时,应根据塑料的性能及加工条件、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道具材料,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及切削用量,解决好塑料加工中的特殊问题,使刀具几何参数的切削用量达到最佳组合,

以达到减小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End

(完整版)铝型材熔铸工艺规程综述.doc

铝型材熔铸工艺规程 ——熔铸精炼除气氮气工业要求 1主题与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熔铸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及操作规范 . 本规程适用于挤压用铝的熔炼,铸造 ,均质生产 . 2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2.1 检查贮油罐的油位是否达到最低值,燃烧器 ,油枪是否正常 ,炉门开启是否灵活 ,炉门的密封是否良好。 2.2 检查铸造平台 ,供水系统是否正常。 A 检查铸造平台保温材料 ,结晶器 ,引锭头 ,流槽等是否完好 ,安装好陶瓷过滤板或过滤布。 B 每次铸造前必须试水 ,通入铸造机正常铸造水量 ,检查结晶器出水环喷水角度是否良好 ,水帘的成形情况及溢水孔有否漏水 ,溢水孔有漏绝不能铸造。若有堵塞 ,应立即拆洗 ,清除杂物。 C铸造前引锭座必须上升至正常起动位置并调好水平。 D若铸造机长时间不用或由于天气潮湿造成引锭头生锈 ,在铸造前全部引锭头必 须涂一次猪油。 E铸造用水必须经过小于 1MM 过滤 ,铸造用水的水温应低于 40 摄氏度。 2.3 熔炼炉停炉达一个月以上或者新制的炉子,必须烘炉后才能使用。

2.3.1 烘炉

首先打开炉门与放水口用木柴点火烘炉,防止大明火 ,根据炉内温度与火的大小随时调整炉门开启的大小,控制在150 摄氏度以下,升温的速度不大于10 摄氏度/H; 两天后将炉温按10 摄氏度升到250 摄氏度,无水汽蒸发后,用一台小燃烧器加热烘, 四天后用两台小燃烧器热烘,温升按15 摄氏度/H 升至500 摄氏度,五天后升至600 摄氏度 ,六天后将温度按 16℃ /h 的速度升至 800℃,恒温 10 小时以上 ,烘炉终止。 2.4 备料 2.4.1 合金的配比按 HD/QB-2004《内部质量控制标准》执行。 2.4.2 熔炼工根据配料员填写的《配料、熔炼、铸造及化学分析结果记录表》 , 作为配料指令 ,将铝锭、镁锭、铝硅合金 (或金属硅、金属添加剂、型材废料、挤压压余、熔铸锯切头、接料 斗中的大块铝块、复熔铝锭等计量后分批运上炉前操作平台,并做好相应记录。 2.4.3 覆盖剂、精炼剂、打渣剂烘干备用。 2.4.4 各种炉料不准淋雨受潮或与其它料混放,不准混杂其它金属。 3熔炼 3.1 装炉 3.1.1 炉温升到 800 摄氏度时 ,堵好出铝水口 ,开启炉门开始投料。 3.1.2 投料时 ,先用同牌号短小型材废料铺底 ,将短型材 (最好打成捆废料从炉门 投入炉中 ,以便保护好炉底。然后再投放铝锭至炉门口。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工艺规程是生产工人操作的依据 ,在加工过程中操 作 者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随着新技术、新设 备的不断出现 ,作为指导生产活动的工艺规程也必须与时俱 进,不断创新 ,不断完善。笔者就如何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的步骤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文件 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 ,经该工艺规程的主管工艺人员更改 并经批准后才能执行 ,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更改。 件的工艺过程是一个整体 ,对过程中任何工序的更改都要从 整体的观点去分析。 2. 工艺规程是进行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的依据 工艺规程是由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的桥梁。为了把零件 的设计图样变成产品 ,必须在物资方面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做 系列的准备工作。 3. 工艺规程是新厂建设和旧厂改造的重要技术资料 在执行过程中 ,如果发现工艺规程有错误或有好的建议 个零

在建设新厂或在老厂的基础上为某种新产品的投产扩 建车间时,工艺规程可以提供生产需要的机床和其他设备的 种类、规格、数量、各类设备的布局、建筑面积、生产工人的工种、数量以及必须具备的技术等级等数据。 、制定工艺规程所依据的技术资料 制定工艺规程的工作是从研究零件图及其技术条件开 始的。工艺人员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首先要确定其内容,将这 些内容划分成工序,进而为各工序选择适当的设备,并根据零 件图和规定的生产纲领决定取得毛坯的方法。由此可见,制定 工艺规程应当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 1.产品零件图及有关部件图或总装图 产品零件图和与之相应的技术条件是规定对所制零件 要求的唯一文件,是零件制成后进行检验和验收的唯一依据。 因此,产品零件图应当正确而完善。工艺人员在为制定工艺规程而研究产品零件图时,其主要目的是认真领会零件图的各 项技术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当出产的产品数量。有

熔铸车间工艺操作规程

铝镁业有限公司 操作规程 文件名称:熔铸车间工艺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HDQ/J101 版本:A版 受控状态: 实施日期:2015年5月1日 编制:审核:批准: 文件更改记录 1、目的 通过确定圆铸锭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以确保所生产的圆铸锭符合内控质量标准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熔铸车间生产活动的高效率、高成品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6000系铝合金,外径为Ф85-Ф178圆铸锭的生产作业活动。 3、职责: 3.1 炉前班长对合金的化学成份是否合格负责。 3.2 熔炼工对熔炼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金属烧损率是否超标,油耗是否达到节能要求,同时对灰渣中金属铝是否回收干净,是否降低环境污染负责。 3.3 铸造工对铸造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铸锭晶粒度是否达到1级标准,铸锭直径、弯曲度和表面质量是否符合内控质量标准要求负责。 3.4 锯切工对圆铸锭的定尺长度,切斜度和产品标识负责。 4、工艺操作规程: 4.1 熔铸生产流程图 配料→装炉→熔炼→扒渣→合金化→精炼→扒渣→静置→细化→铸造▲→锯切→交付▲表示特殊过程 4.2 配料(责任人:带班主任) 4.2.1 配料前准备 4.2.1.1 车间主任以填写《铸棒生产计划单》的形式对各班班长下达生产任务,规定合金牌号、铸棒规格、生产时间和熔炉编号。 4.2.1.2 到限根据生产计划单准备备料及相关工具等。 4.2.2 原铝锭的使用:不同品位的原铝锭,适合于配制不同牌号的合金,在配制合金时,应按表1的规定选用原铝锭。

表1 注:纯度高的铝锭可以代替纯度低的铝锭使用,但反之则不行。 4.2.3 配料计算的有关规定 a)镁:按镁锭含镁量为100%计算。 b)铝硅中间合金:规定理论含硅量为12%,每批硅种进厂应取三个试样化验含硅量,取其算出平均值为计算依据。 c) 铜、锌:按含铜、含锌100%计算。 d) 锰、铬:按锰剂、铬剂中含锰或含铬的百分比计算。 4.2.4 原料的使用配比 4.2.4.1 原料的使用配比,原则上应按表2的规定执行 表2 注:1、一级废料是指本厂各车间返回的6000系合金废料。 2、二级废料指外购的6000系合金废料。 4.2.4.2 含有Zn、Pb、Bi等元素的废料,不准混入一、二级废料中去,不准用来配制无Zn、Pb、Bi的合金。这些废料需隔离管理。 4.2.5 合金元素的配料计算值: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已修整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1 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的焊接 焊前准备 焊件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焊件组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不小于30 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油污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擦洗,然后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 管子或管件、筒体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钢板卷筒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 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mm; 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l00 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不锈钢焊件焊接部位两侧各l00 mm范围内,在施焊前应采取防止焊接飞溅物沾污焊件表面的措施:可将石棉置于焊接部位两侧等。 焊条、焊丝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干、保温,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焊丝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持时间见表4。 焊接工艺要求 异种钢材焊接时的焊条选用。 (1)当两侧母材均为非奥氏体钢或均为奥氏体钢时,可根据合金含量较低一侧母 材或介于两者之间的选用焊材; (2)当两侧母材之一为奥氏体钢时,应选用25Cr—13Ni型或含镍量更高的焊材。 定位焊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接定位焊缝时,应采用与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零件图七

摘要 本设计所选的题目是有关轴类零件的设计与加工,通过设计编程,最终用数控机床加工出零件,数控加工与编程毕业设计是数控专业教学体系中构成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数控原理,数控工艺,数控编程,制图软件和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等专业知识对零件进行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熟悉设计的过程有利于对加工与编程的具体掌握,通过设计会使我们学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同时还会对本专业有较完善的系统的认识,从而达到巩固,扩大,深化知识的目的。 此次设计也是我们走出校园之前学校对我们的最后一次全面的检验以及提高我们的素质和能力。毕业设计和完成毕业论文也是我们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 设计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通过对零件的分析与加工工艺的设计,提高我们对零件图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达到一个毕业生应有的能力,使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各项知识得以巩固,以更好的面对今后的各种挑战。 此次设计主要是围绕设计零件图七的加工工艺及操作加工零件来展开的,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质量,加工精度及以及生产的经济成本来完成,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主要内容有:分析零件图,确定生产类型和毛坯,确定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确定加工方案及装夹方案,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数据处理,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加工程序的编辑,加工时的实际操作,加工后的检验工作。撰写参考文献,组织附录等等。 关键词 加工工艺、工序、工步、切削用量:切削速度(m/min)、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n、mm/r)。

黄芩片(蒸)炮制工艺规程

目录 1产品概述 (2) 2标准依据 (2) 3投料量 (2) 4所用物料清单 (3) 5所用主要设备和生产场所 (4) 6工艺流程图 (5) 7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 7.1生产操作前准备 (7) 7.2生产操作过程 (7) 7.3包装过程 (8) 7.4清场 (9) 8中间质量控制方法、评判标准及频次 (10) 9物料平衡/收率 (11) 10变更记载及原因 (12) 11附页 (13)

1产品概述 【名称】黄芩片 【规格】片 【包装规格】(1)1kg/袋(2)10kg/袋(3)其他:根据实际需求情况 【产品代码】YP1004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炮制】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贮存期】24个月 质量标准文件编码:ZL-TEC-YP-008 2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第301页。 3投料量 黄芩:30-300kg。

中频炉熔炼工艺操作规程

中频炉熔炼工艺操作规程 1、中频炉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频感应电炉,熔炼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生产。 2、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2.1 产品型号KGPS—1250 额定容量2t 额定功率1250KW 额定频率500HZ 额定温度1500℃ 感应器电压2000V 熔化效率1.8t/h 2.2 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压力0.1~0.25MPa 冷却水进水温度≤35℃ 冷却水耗量12t/h 冷却水出口温度≤55℃ 冷却水PH 值7-8.5 总硬度不大于10度 导电率<500u.s/cm 3、生产前的检查 3.1操作人员必须认真了解中频炉系统设备的结构、性能。 3.2生产前仔细检查炉体及部件是否完好。 3.3仔细检查炉衬、炉口烧损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检查和维修熔炼时所用的工器具是否齐全。 3.5检查冷却水系统及液压系统管路是否有滴漏现象。 3.6检查各个部位的仪表和显示是否正常。 3.7检查炉料是否清理干净和数量充足,配比是否合理。 3.8检查铁水包及输送电胡芦是否完好。 3.9检查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灵活可靠。 3.10检查漏炉报警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电气绝缘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3.11检查倾炉系统是否灵活、可靠。 3.12检查中频炉电源系统及纯水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完好。 4、熔炼操作

4.1检查无误后,如是冷炉或空炉,必须先加入干净炉料,成份必须符合要求。 4.2炉料要干燥,严禁潮湿料及杂物入炉,一般情况炉料入炉前应予热,加料时应小心操作,不能砸伤炉口炉衬,空心料更应该小心加,防止炉气和铁水喷出飞溅伤人。 4.3开通冷却水,先用低功率进行炉料预热。几分钟后,改用高功率熔炼、炉料开始熔化,此时注意冷却水、根据水温和经验进行调整。 4.4熔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炉衬的烧损情况电源功率表。检查炉口是否有凝结现象。炉膛里不准有炉料架空棚料现象,有应及时处理。 4.7在熔炼过程中、铁水不能溢出,应与炉沿保持50mm 的距离。 4.8铁料彻底熔化浇铸前,观测铁水温度是否达到1450℃,用渣耙除渣。按要求每周取样一次进行分析,参照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配料。 4.9正确操作炉子液压倾炉系统,倒出铁水至铁水包。铁水距离包沿50mm. 4.10出炉后炉内应留有少量铁水,并及时添加新炉料,继续通电熔炼。 4.11根据浇铸组装块任务量熔化铁水,待生产结束后炉内不应留有铁水。为保护炉衬,一般情况下趁热加入炉料,准备下一班次的生产。 4.12停炉后冷却水不能停,仍继续循环24小时。 4.13待炉子冷却后,用照明灯或手电照明检查炉衬情况如有破损及时修理。 4.14停炉必须停掉电源,清理现场,做好所有记录。 5、中频炉突发事件 5.1当熔炼过程中中频炉产生报警或漏液时,应立即关掉电源停止熔化,倒出已熔化铁水、按应急预案处理故障。 5.2熔炼过程中,突然停水或停电时间又长时,应立即停掉中频电源,开启备用泵或备用水箱及自来水直接引至炉冷却管路,按应急预案处理故障,绝不能扩大事故范围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2006-05-25发布2006-06-01日实施

1 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的焊接 1.1 焊前准备 1.1.1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符合本规附录A.0.1的规定. 1.1.2焊件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1.1.3焊件组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不小于30 mm围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油污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擦洗,然后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 1.1.4 管子或管件、筒体对接焊缝组对时,壁应齐平,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1.1.5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5.1 钢板卷筒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 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mm; 1.1.5.2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l00 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 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1.1.5.3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资料

第五节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它是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图表(或文字)的形式制成文本,用来指导生产、管理生产的文件。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及作用 工艺规程的内容,一般有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各工序基本加工内容、切削用量、工时定额及采用的机床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模具)等。 工艺规程的主要作用如下: 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合理的工艺规程是建立在正确的工艺原理和实践基础上的,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结晶。因此,它是获得合格产品的技术保证,一切生产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2.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管理工作、计划工作的依据。原材料的准备、毛坯的制造、设备和工具的购置、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劳动力的组织、生产进度计划的安排等工作都是依据工艺规程来进行的。 3.工艺规程是新建或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在新建扩建或改造工厂或车间时,需依据产品的生产类型及工艺规程来确定机床和设备的数量及种类,工人工种、数量及技术等级,车间面积及机床的布置等。 二、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 (一)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 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劳动消耗和最低的费用,可靠加工出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零件。同时,还应在充分利用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并且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二)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1.产品零件图样及装配图样。零件图样标明了零件的尺寸和形位精度以及其他技术要求,产品的装配图有助于了解零件在产品中的位置、作用,所以,它

白术炮制规程

一. 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白术炮制规程。 二.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白术的炮制和质量管理,及相应的物料供应。 三. 职责: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前处理车间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1. 产品概述: 1.1.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药材以个大、质坚实、表面灰黄色、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1. 2. 炮制: 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炒白术:将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黄棕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麸皮。每100kg 白术片,用麸皮10kg 。 1.3. 性状: 白术:为不规则厚片,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粗糙不平,中间色较深,有放射状纹理和棕色小点;周边灰棕色或灰黄色,有皱纹或瘤状突起,质坚实。气清香,味甘微辛。 炒白术:形如白术片,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偶见焦班,质坚硬,有焦香气。 1.4.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1.5.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涨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1.6. 用法用量:6~12g 。 1.7.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防泛油。 2. 操作流程图:

3. 炮制过程和工艺条件: 3.1筛选:将白术于SX800型筛选机进行筛选,去除杂质。 3.2淋洗:将白术放入XT-720洗药机机槽中加水2/3清洗。 3.3润药:放入CT 7C 5-3润药机闷润。真空度:<0.07Mpa ,加压≤0.3 Mpa 。闷润时间:1小时。 3.4切制:在240-2往复式切药机中切厚片。片厚2~4㎜。 3.5干燥:于DW1.2-8B 带式干燥机中烘干。速度:30.00,烘干温度:80℃ 3.6麸炒:将麸皮撒入CY-640型炒药机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制,炒至黄棕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100kg 白术片,用麸皮2kg 。温度:中火105℃,时间:30分钟。 3.7包装:每25㎏装一塑料袋外套一编织袋,两层袋口缝好,标明品名、编码、重量、日期、操作者等,交净料库。 4.质量监控 4.1质量监控点 按照工艺过程和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加以设置:(1)挑选(2)淋洗(3)润药(4)切

铝型材熔铸工艺操作规程

1、目的 通过确定圆铸锭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以确保所生产的圆铸锭符合内控质量标准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熔铸车间生产活动的高效率、高成品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6000系铝合金,外经为Ф4″-Ф9″圆铸锭的生产作业活动。 3、职责: 3.1 炉前班长对合金的化学成份是否合格负责。 3.2 熔炼工对熔炼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金属烧损率是否超标,油耗是否达到节能要求,同时对灰渣中金属铝是否回收干净,是否降低环境污染负责。 3.3 铸造工对铸造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铸锭精粒度是否达到1级标准,铸锭直径、弯曲度和表面质量是否符合内控质量标准要求负责。 3.4 锯切工对圆铸锭的定尺长度,切斜度和产品标识负责。 4、工艺操作规程: 4.1 4.2 4.2.1 配料前准备 4.2.1.1 车间主任以填写《铸棒生产计划单》的形式对各班班长下达

生产任务,规定合金牌号、铸棒规格、生产时间和熔炉编号。 4.2.1.2 到限根据生产计划单准备备料及相关工具等。 4.2.2 原铝锭的使用:不同品位的原铝锭,适合于配制不同牌号的合金,在配制合金时,应建议按表1的规定选用原铝锭。 表1 注:纯度高的铝锭可以代替纯度低的铝锭使用,但反之则不行。 4.2.3 配料计算的有关规定 a)镁:按镁锭含镁量为100%计算。 b)铝硅中间合金:规定理论含硅量为12%,每批硅种进厂应取三个试样化验含硅量,取其算出平均值为计算依据。 c) 铜、锌:按含铜、含锌100%计算。 d) 锰、铬:按猛剂、铬剂中含猛或含铬的百分比计算。 4.2.4 原料的使用配比 4.2.4.1 原料的使用配比,原则上应按表2的规定执行 表2 注:1、一级废料是指本厂各车间返回的6000系合金废料。 2、二级废料指外购的6000系合金废料。 4.2.4.2 含有Zn、Pb、Bi等元素的废料,不准混入一、二级废料中去,不准用来配制无Zn、Pb、Bi的合金。这些废料需隔离管理。

铝合金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铝合金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1 使用范围及目的 范围:本规范是适用于地铁铝合金部件焊接全过程的通用工艺要求。目的:与焊接相关的作业人员按标准规范作业,同时也使焊接过程检查更具可操作性。 2 焊前准备的要求 2.1 在焊接作业前首先必须根据图纸检查来料或可见的重要尺寸、形位公差和焊接质量,来料不合格不能进行焊接作业。 2.2 在焊接作业前,必须将残留在产品表面和型腔内的灰尘、飞溅、毛刺、切削液、铝屑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 2.3 用棉布将来料或工件上的灰尘和脏物擦干净,如果工件上有油污,使用清洗液清理干净。 2.4 使用风动不锈钢丝轮将焊缝区域内的氧化膜打磨干净,以打磨处呈白亮色为标准,打磨区域为焊缝两侧至少25mm以上。 2.5 焊前确认待焊焊缝区域无打磨时断掉的钢丝等杂物。 2.6 钢焊和铝焊的打磨、清理工具禁止混用。 2.7 原则上工件打磨后在48小时内没有进行焊接,酸洗部件在72小时内没有进行焊接,则焊前必须重新打磨焊接区域。 2.8 为保证焊丝的质量,焊丝原则上用完后再到焊丝房领用,对于晚班需换焊丝的,可以在当天白班下班前领用,禁止现场长时间(24小时以上)存放焊丝。 2.9 在焊接作业前,必须检查焊接设备和工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焊 前应检查焊机喷嘴的实际气流量(允差为+3L/min),自动焊焊丝在8圈以下,手工焊焊丝在5圈以上,否则需要更换气体或焊丝;检查导电嘴是否拧紧,喷嘴是否需要清理。导电嘴不能只简单的采用手动拧紧,必须采用尖嘴钳拧紧。检查工装状

态是否完好,若工装有损坏,应立即通知工装管理员进行核查,并组织维修,禁止在工装异常状态下进行焊接操作。 2.10 焊接前必须检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作业区要求温度在5?以上,MIG焊湿度小于65,,TIG焊湿度小于70,。环境不符合要求,不能进行焊接作业。 2.11 焊接过程中不允许有穿堂风。因此,在焊接作业前必须关闭台位附近的通道门。当焊接过程中,如果有人打开台位相近处的大门,则要立即停止施焊。如果台位附近的空调风影响到焊接作业,也必须将该处空调的排风口关闭,才能进行焊接作业。 2.12 对于厚度在8mm以上(包括8mm)的铝材,焊接要预热,预热温度 80?,120?,层间温度控制在60?,100?。预热时要使用接触式测温仪进行测温,工件板厚不超过50mm时,正对着焊工的工件表面,距坡口表面4倍板厚,最多不超过50mm的距离处测量,当工件厚度超过50mm时,要求的测温点应位于至少75mm距离的母材或坡口任何方向上同一的位置,条件允许时,温度应在加热面的背面上测定,严禁凭个人感觉及经验做事。 2.13 按图纸进行组装,点焊固定,点焊要满足与焊接相同的要求,不属于焊接组成部分的点焊要尽可能在焊接时完全熔化(图纸要求的点焊 除外,如焊接垫板的固定),组焊后不能出现图纸要求之外的焊点,部件固定后按图纸要求进行尺寸、平行度、垂直度等项点的自检,自检合格后,根据图纸进行焊接,操作工人必须及时、真实填写操作记录。 2.14 当图纸要求或工艺要求使用焊接垫板时,应将焊接垫板点焊在工件上,点焊应符合焊接质量要求,点焊要求为:焊接垫板小于100mm时,在焊接垫板两端点焊固定,焊接垫板大于100mm时,根据焊接垫板长度点焊均匀分布,间距100mm。 2.15 为了避免腐蚀,铝合金配件存放时不允许直接采用钢或者铜材质的容器存放,不允许将配件直接放置在钢制的工装或地板上。 2.16 对于焊缝质量等级为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完整

第10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0.1 工艺过程 10.1.1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1)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把原材料(半成品)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①生产与技术的准备,如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资料的准备;②毛坯的制造,如铸造、锻造、冲压等;③零件的加工,如切削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④产品的装配,如总装,部装、调试检验和油漆等;⑤生产的服务,如原材料、外购件和工具的供应、运输、保管等。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比较复杂,目前很多产品往往不是在一个工厂单独生产,而是由许多专业工厂共同完成的。例如:飞机制造工厂就需要用到许多其他工厂的产品(如发动机、电器设备、仪表等),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架飞机的生产过程。因此,生产过程即可以指整台机器的制造过程,也可以是某一零部件的制造过程。 (2) 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如毛坯的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均为工艺过程。在工艺过程中,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同样,将加工好的零件装配成机器使之达到所要求的装配精度并获得预定技术性能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的两项主要容。 10.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而工序又可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毛坯就是依次通过这些工序的加工而变成为成品的。 (1) 工序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或设备)是否变动和完成的那部分工艺容是否连续。如图4.1所示的零件,孔1需要进行钻孔和铰孔,如果一批工件中,每个工件都是在一台机床上依次地先钻孔,而后铰孔,则钻孔和铰孔就构成一个工序。如果将整批工件都是先进行钻孔,然后整批工件再进行铰孔,这样钻孔和铰孔就分成两个工序了。 工序不仅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订工时定额,配备工人,安排作业和进行质量检验的依据。 通常把仅列出主要工序名称的简略工艺过程称为工艺路线。 (2) 安装与工位 工件在加工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占据一正确位置(定位),然后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或装配单元)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容称为安装。在一道工序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工件加工中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因为多一次装夹就多一次装夹误差,而且增加了辅助时间。因此生产中常用各种回转工作台、回转夹具或移动夹具等,以便在工件一次装夹后,可使其处于不同的位置加工。为完成—定的工序容,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

铸造工艺流程图

《铁-石墨自生金属型特种成型技术》的优越性 我公司重点项目为:《铁-石墨自生金属型特种成型技术》 我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系联合研发该项技术:《铁-石墨自生金属型特种成型技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该技 术及利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FPM件主要用于汽车、机床、压缩机和液压件等)填补了省内空白。该技术是把铁碳合金在金属模中高速冷却,使得微观组织中的石墨形成致密的珊瑚状(具有分支的纤维),均匀分布在基体组织中。这种珊瑚状石墨由于是在合金液凝固过程中通过冷却速度的控制和加入微量元素而得到的,无须外加加入非金属强化材料(纤维或粒子),故被认为是自生复合材料。由于石墨本身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当该材料用于耐磨件时,一方面,石墨有润滑作用,另一方面,石墨剥落形成的显微凹坑可以在摩擦面上形成储油腔,使得在工件相互运动时可在配合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油膜,对材料起到保护作用.因此,铁-石墨自生复合材料作为高强度耐磨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表8典型金属型铸铁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

注:1?表中化学成分含量百分数皆指质量分数。 2.净化球墨铸铁铁液,控制Ti、Pb、S、Mn、Cu等元素对金属型球铁质量也十分重要。 ①Mg :高冷却速度(铜)型薄壁件低硫铁液加MgO.01%即可使石墨完全球化。过高残Mg是造成多种金属型球墨铸铁件废、 次品的主因。 ②P:增加流动性,又可防热裂,有的加到 3.6%[53]。还加Sb0.02%?0.04%53]。磷加于炉料中的效果比加于铁液中明显。 ③Ti对灰铸铁可增加铁液过冷度,促进生成D型石墨。低CE作用明显。为保护机加工刀具Ti V 0.075%。 该技术的主要优越性及先进性体现为:环境与资源是当今世界的两个重大课题。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目前各国 铸造工作者迫切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提出了绿色集约化铸造(绿色材料环境材料)的概念。所谓绿色集约化铸造是指铸造整个生产过程中应满足对环境无害、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得到最大的产出和效 益等几个要求。所谓绿色材料是指资源和能源消耗小、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再生循环利用率高或可降解使用的具有优异 实用性能的新型材料。按照这些要求,如前所述“铁-石墨自生金属型特种成型技术”代表了这一趋势。它除了在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优点,还摈弃了铁合金铸造中采用的砂型铸造的污染严重,劳动强度大等落后的生产方法。该技术生产的 铸铁可保证致密无气孔、缩孔、缩松,工艺出品率高;铸铁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加工量少且易加工(退火后);结晶细,性

通用工艺守则

1.操作者应仔细看清图纸与工艺文件中的各项说明,保持图纸与工艺文件的整洁和完整,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零部件的加工,不得随意自行更改。 2.操作者按照工艺要求查看所借的夹、量、刃辅具是否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若有疑问,应立即与组长或车间施工员联系。 3.操作者应将夹、量、刃辅具分别整齐地放置在工具箱上或其他适当的地方,但不准直接放在机床上,并应妥善保管好,不得任意拆卸,改变原来形状或尺寸。 4.在加工前,操作者首先应检查毛坯,或上道工序加工和本工序有关的尺寸,以确定余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5.操作者应按照工艺规程的定位基面安装零件;在装夹工件前应将工件和夹具清理干净。在定位基面处不得有铁屑、毛刺、污物及磕碰现象。 6.加工面已到成品尺寸,以后该加工面不再加工,加工后应达到工艺文件通用技术标准、部标或厂标有关规定的要求。 7.按工艺规程进行压紧,应注意压紧力的位置、大小和方向,用以增强刚性的各种辅助支承压紧后要注意防止变形和磕碰。 8.工件的首件检验,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不得压紧在夹具上或机床工作台面上或其他压紧情况下检验,换刀后的首件应交检。 9. 对连续加工的工序或工步,为避免最后成批报废,操作者应分工序进行自检,并请检查员巡检。 10. 倒角与倒棱,沉割槽,都应按工艺规程加工,保证加工完成

后达到工艺或图纸要求。 11. 图纸中或工艺中未规定倒角倒棱的棱边处一律倒钝,一般情况应在加工有关方面时进行,如机械加工时无法倒钝,则最后由钳工倒钝。车内外螺纹时,口端都要倒成和螺距的大小及螺纹角度一样的成形角。零件倒毛刺应由操作者在本工序完成。 12.工件在各道工序加工后应由操作者保持清洁,到达无屑、无水、无脏物,并在适当的工位器具上存放整齐。经过研磨后的精密配合面必须洗净研磨剂。不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加工的工件,加工面应采取防绣措施。 13.用磁力台吸住加工的各种工件,在加工后应该进行退磁。 14.工作前应首先检查机床各部位是否正常,机床应空运转5~10分钟,使转速逐渐增高,以消除传动部分的间隙,并保持良好的润滑状况,对于磨床磨头应点动和快速行程4~5次,工作台以最大行程往返10~20次。 15.操作者不私拆机的任何部件,在保险装置和安全罩拆下的情况下,严禁开车工作。 16.机床开动时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工作是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7.用作精密加工的机床,严禁强力切削或进行粗加工,一般机床应按规定动作进行操作,杜绝野蛮操作。 18.严格遵守机床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工件加工范围,不允许超规格,超负荷使用机床。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发表时间:2013-12-03T10:54:32.420Z 来源:《赤子》2013年10月下总第292期供稿作者:江灵智[导读] 对一些适用于特殊场合、对其加工条件及方式存在多种限制的零部件,可对其进行此操作 江灵智 (浙江申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温岭 317507) 摘要:在机械运动装置传递运动形式中,轴类零件是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各传动件不仅通过轴类零件传递扭矩带动运动,另外也通过其承受载荷。轴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决定着它在机械运动中的性能,本文就轴类加工工艺规程予以讨论,以求获得更为完善的产品,提高其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 关键词: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中图分类号:TH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轴类零件是机械装置中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不仅是传动零部件的载体,还具有扭矩和运动形式传送的作用,实现机械装置间连续运动。轴类零件根据外形的差异,有直轴、曲轴和软轴之分,这里讨论的主要以直轴为主。其包括有光轴、阶梯轴等。由于轴类零件在机械传动中至关重要,其精度、表面粗糙度等需符合使用标准,因而其加工工艺流程必须经过严格的工艺规程。无论是加工光轴、阶梯轴或是空心轴等其他轴类零件,其加工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针对不同的结构,只需要在细节上做些处理。 一、毛坯及材料的选择 加工轴类零件之前,首先应该挑选使用哪种材料的毛坯。毛坯是否选取适当,将决定后期加工难度和工作量。轴类毛坯根据轴类现场使用场合、加工制造分类、加工预期成本、现有加工车床的限制等而定,一般常使用棒料、锻件等,棒料适用于阶梯不太明显趋近于光轴的轴类零件,相反地,若是外圆间变化较大的阶梯轴或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轴类,通常是选取锻件毛坯。另在选择毛坯时,优先选择外形形状和大小贴近于制造零件的毛坯,这样可减少零件加工所需的冗余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毛坯材料的选择需根据实际使用中轴类零件工作而定,如其支承的传动件的重量,其传递的扭矩等。因而,在选择毛坯材料时,其抗变形能力、抗弯曲能力、耐磨度等是重要参数,并需经过不同的热处理来强化这些参数。[1] 二、定位及装夹方式的确定 待选定使用哪种毛坯后,需通过定位和装夹装置标记最优的加工点。基准表面及装夹方式的确定,决定着零件经过车削后其大小和切削位置与理论上的偏移程度。在选择参考平面用作基准时,主要有粗基准和精基准类型,根据零件各位置不同功能而定的误差范围值,选取合适的基准。一般粗基准使用可加工范围广、表面平滑、较为重要的未加工表面;优先使用已加工处理的表面作为精基准的参考面,尤其是其他未进行修改的面都能以此为准的表面。在一些情况下,也可采用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等方式确定基准面。[2] 毛坯零件的装夹方式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形状而定,针对矩形的零件,使用合适的平口钳夹住固定;针对圆状零件,使用三爪卡盘压在铣床床面上;针对特殊形状的零件,可制作专用的铣床夹具。 三、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加工遵循的原则与其他加工类似,切削工艺安排严格按照“先攻基准、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的原则执行。使用数控车床车削误差变化范围较小的零件时,起始位置点选择为轴的最右端。 1.首先分析零件样图。 零件图样中给出的一些使用参数,以及表面粗糙度、平行度、同心度等数值要求,是我们在作加工工艺的指导依据。 2.加工路线的拟定。 对零件图分析后,可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根据加工工序中“基准先行”的规则要求,在设计中作为基准使用的外围面需优先进行,方便其他表面的加工。此加工可采用外圆车削的方式,包括有粗车、半粗车、精车等阶段;其次,根据“先主后次”的原则,优先处理尺寸接近于理想状态约束较多的零件外围部分。而轴上的矩形键槽、花型键槽及螺孔等在外围表面加工到某个精度后执行;再次,当零件要求钻孔时,需先加工端面,然后再钻孔,这样就可确保一些情况下指定的同心度、平行度等条件,提高孔的加工精度。 四、工艺过程 确定了轴类零件的主要基准面和实施方案,待毛坯正确地装上和固定时,其操作流程可开始执行。轴类零件常用的加工方法为车削和磨削。前者适用于粗加工场合,相反地,后者则在精加工上占有优势。零件成型历时三种时期,即预加工处理、半精加工处理、精加工处理时期,若是对零件的尺寸等有更严格限制,可再加上光整加工工序。[3] 1.毛坯的预加工。 在选择毛坯时,其与成品是有差别的,通过粗加工切除毛坯上的多余存量,使得毛坯的形状和大小接近于成品,为后续加工提供便利,节约生产成本。预加工主要包括有对毛坯的校正,主要针对毛坯在各种条件下产生的变形弯曲等情况;另有当使用棒料时,应切除毛坯与实际成品相比的多余部分;当一些零件需要钻孔时,需先切端面然后钻孔;若是使用锻件或是尺寸较大的铸件,还需拉荒处理,除去其表面的氧化层,减少加工余量。 2.轴类零件的半精加工。 半精加工方案实施在粗加工之后,进一步缩小与理论上的差距,使成品更接近于要求。在使用半精方式加工前,需添加一道工序,即对零件实行调质,改变物理结构,进而改善其抗弯曲和抗变形能力。 3.精加工。 零件经过半精加工后还会存在较小范围的误差,此时需要通过精加工处理零件,以符合零件图样中的指标。同样地,在进行精加工前,其物理结构也需改变,对零件的一些部分需进行加热升温处理;并通过对外圆表面和一些锥面进行精磨,以确保主轴中最重要表面的精度要求。精加工一般选择使用磨具,其对零件的切除操作影响甚微,可实现趋近与理想状态下的成品。 4.光整加工。 对一些适用于特殊场合、对其加工条件及方式存在多种限制的零部件,可对其进行此操作。

蟾酥炮制工艺规程

1目的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蟾酥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环境保护等内容。 2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蟾酥生产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00年版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 《广西中药炮制规范》1985年版 《中药饮片验收检查项目》2005年版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本 4职责 编写:车间工艺技术员 汇审:生产部、质量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 批准:副总经理 执行: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监督管理:质量部QA人员、生产管理人员 5产品概述 5.1产品名称:蟾酥 5.2汉语拼音 Chansu 5.3拉丁名 VENENUM BUFONIS

5.4处方名称: 蟾酥粉。 5.5来源: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5.6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心经。 5.7功能主治: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5.8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5.9商品名 片蟾酥:又名片酥。为在玻璃板上摊成薄片晒干者。 团蟾酥:又名团酥、棋子酥。为在油纸上摊成棋子样小圆饼晒干者。 蟾酥:为各种蟾酥的统称。以表面及断面质皆明亮、色紫红、沾水即成乳白色隆起者为佳。 5.10资源分布 产于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5.11取样方法 依照《物料取样SOP》进行。 6.工艺流程图

熔铸车间工艺流程

宝鼎铝业熔铸车间工艺操作规程 一、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工艺操作规程适用于熔铸车间铸造6063合金直径89-178mm的铸棒要求。 二、生产工艺流程 1.铝合金的熔炼是铸棒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序,是所需要优质铝棒的关键,是铸棒生产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工艺流程如下: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选择→配料计算→装炉→燃烧熔化→搅拌打渣→加硅镁→精炼打渣→炉前分析→调整成份、温度→二次精炼及除气→打渣→静置→分析→合格后铸棒。 三、工序工艺及操作规程 所使用的铝锭、镁锭中间合金及辅助材料等应按公司标准的要求,所使用的各种回炉料成份应清楚,干燥洁净。 1.各种合金配料必须符合本公司铝棒成份的标准要求,镁、硅待铝水达到740℃时,把渣扒干净后可直接加入铝水中,没炉次的各种炉料必须准确过磅记录。 2.装炉前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待炉料熔化后,温度达到740℃时,把火、风机关上,打干净炉内铝渣,投入外购炉料,并搅拌,尽量把烧损率降低。铝液不够温时再开大火熔炼,并注意炉内烧灰,并随时准备打渣,尽量减少铁元素,待炉料加入约80%时应搅拌均匀,提取炉前分析,再按成份进行搭配。待炉内温度达到730℃-750℃时把炉内所有杂质和铝渣清理干净,加入硅、镁,待硅镁熔化后,加入打渣剂、精炼剂精炼,完成后把铝液上面的渣、杂质打干净,再做炉前分析,结果出来后,测试温度是否达到车间要求,调整好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各元素的搭配,并进行二次精炼,分析结果合格后静止20分钟以上方

可铸棒。 3.铸棒前先检查好结晶器、水压、升降盘、电机、开关等是否正常。确保无误后才可铸棒,吹干引锭头的积水和杂质,再将升降盘开到固定好的位置并检查有无反水现象,接好流槽并把分流盘打扫干净,装好滤布,防止杂质流入铝棒。在打开出水口之前先启动冷却水泵,关小水套阀门,打开减压水阀门,待铝液流到各分盘的每个模具后再把减压水阀门慢慢关好,把连接水盘的水阀全部打开,进行按温度及车速的参数成对比把升降盘启动慢慢下降,在铸棒是发现表面不光滑的应及时堵塞。铸棒是尽量不要翻动铝液,以免杂质和空气的流入,铸棒完成后,每炉次应取样做低倍试验分析,取样应切头,切尾长度≥100mm,厚度20-25mm。 4.锯棒前检查好设备,按规定的长度要求进行锯切,长短差不大于±0.2mm,按尺寸规格要求放置,不能混放,对表面不光,弯曲的不合格棒要分开放置,并如实的把炉号、规格、日期写在铝棒上。 5.熔铸车间的生产管理必须有计划、有措施、有监督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更新措施方案。 起草人:刘加宝 审核人:刘加宝 批准人: 宝鼎铝业有限公司 2012年9 月1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