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上册A卷)

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甲骨文第一部著录性著作是清末刘锷的《铁云藏龟》,第一部研究性著作是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2、《世本》内容有七部分,其中作篇记载了上古的技术发明和礼乐初制,氏姓篇是先秦大小贵族的起源和宗支分化状况的族谱。

3、《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宓宫,《国风》中的第一长篇是七月。

4、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吴人韦昭作的《国语集》,近人徐元诰撰有国语集解。

5、《汉书》对《史记》的体例有所变更,将“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二、解释下列史文中带点的字词(每个字词0.5分,本题共10分)

1、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通慈; 大 4

2、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叫鸣; 灭亡9

3、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修理; 足趾18

4、国老

..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国内退休的老臣; 38

5、晋师三日馆.、谷.,及葵酉而还。住下来休息; 吃楚国的粮食; 41

6、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羞辱; 步入正轨49

7、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抄小路; 借着68

8、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快; 把.做成肉干

9、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编排; 起点,头绪; 104

10、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受苦于原因是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分,本题共20分)

1、一条完整卜辞的组成形式。

2、汉初传《诗》有哪四家。

3、越王勾践灭吴的具体措施。

4、《史记》三家注。

5、《诗经》的体例及内容。

四、标点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

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将军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辛垣衍许诺

2、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酰酱千瓨浆千甔屠牛羊彘千皮贩谷粜千锺薪藳千车船长千丈木千章竹竿万个其轺车百乘牛车千两木器髤者千枚铜器千钧素木铁器若巵茜千石马蹄躈千牛千足羊彘千双僮手指千筋角丹沙千斤其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漆千斗糵曲盐豉千荅鲐鮆千斤鲰千石鲍千钧枣栗千石者三之狐鼦裘千皮羔羊裘千石旃席千具佗果菜千锺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会贪贾三之廉贾五之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佗杂业不中什二则非吾财也

五、翻译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子犯曰:“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不可失矣。”先轸曰:“「子与之!。定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将何以战?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於楚。

2、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低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六、论述下列问题(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试论《大孟鼎铭》的史料价值。

2、《史记》与《汉书》的比较。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上册B卷)

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甲骨文集大成的著作是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编辑的甲骨文合集。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首创科学地划分金文时代以便应用的方法。

2、清代学者闫若璩撰写的尚书古文疏证,惠栋撰写的古文尚书考,都是考辨《古文尚书》的力作。

3、我国周代各国都有编年体史书,鲁、燕、齐、宋等国称《春秋》,晋国则称是,楚国则称。

4、《战国策》是西汉人刘向校录的,东汉人高诱最早为该书作注。

5、《汉书》较为著名的唐颜师古注汇集了隋朝以前的家注,清朝王先谦汇集了唐宋以来六十七家成果,作汉书补注。

二、解释下列史文中带点的字词(每个字词0.5分,本题共10分)

1、敏.朝夕入谏,亨奔走,畏天畏.。疾; 威 4

2、武王乃手.大白,以麾.诸侯。拿着,持; 指挥13

3、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通扑; 长寿18

4、若爱重伤

..,则如服焉。重创; 头发斑白33 ..,则如勿伤;爱其二毛

5、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进攻城门的士兵; 陈尸39

6、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十万; 害怕,担心49

7、鲁连曰:“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代指魏国; 回去68

8、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你; 最终69

9、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兵器大宴饮85

10、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藉其门

..。”

...,视此

将他全家编入薄册作为徒隶; 83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分,本题共20分)

1、夏商周三正。

2、《左传》和《国语》的主要区别。

3、鲁仲连帝秦论的四大危害。

4、《史记》五部分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5、列举前四史的书名、作者、写作时代。

四、标点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昬於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於是乎搜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及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於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於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犨为右

2、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以事上共税下足以畜妻子极爱故民说从上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繇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五、翻译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命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句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居有三年之食。

2、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踰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闲;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六、论述下列问题(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尚书》的体例及内容。

2、试论《晋楚城濮之战》一文中晋胜楚败的原因。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下册A卷)

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撰有两部史论名著,一部是。另一部是。

2、《史通·二体》系指、而言。

3、宋末元初为《资治通鉴》作注,名曰。

4、清代主持编撰《续资治通鉴》,共卷。

5、《中西纪事》是一部体史书,作者为。

二、解释下列史文中带点的字词(每个字词0.5分,本题共10分)

1、故其书受嗤当代,良.有以.焉。

2、三.、五.之代,书有《典》、《坟》。

3、谢安石

...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

4、栅准

..。

..以遏东兵

5、欲厚.生民而丰.其食者。

6、比及

..秋成,乃令偿直.。

7、所谓生死

..也。

..而肉骨

8、殿前副点检自是

..云。

..亦不复除

9、会.部落破散,与延偃兄子

..思顺俱逃来。

10、或请之.河陇,或.请之灵武。”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分,本题共20分)

1、列举四部中国古代地理名著

2、史才三长说

3、乾嘉三大考史名著

4、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优缺点

5、续三通

四、标点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是学者之入门处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故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无头绪之乱丝也学者而不能得其人之宗旨即读其书,亦犹张骞初至大夏不能得月氐要领也是编分别宗旨如灯取影杜牧之曰丸之走盘横斜圆直不可尽知其必可知者是知丸不能出于盘也夫宗旨亦若是而已矣尝谓有明文章事功皆不及前代独于理学前代之所不及也牛毛茧丝无不辨晰眞能发先儒之所未发程朱之辟释氏其说虽繁总是只在迹上其弥近理而乱眞者终是指他不出明儒于毫厘之际使无遁影陶石篑亦曰若以见解论当

代诸公尽有高过者与羲言不期而合毎见钞先儒语录者荟撮数条不知去取之意谓何其人一生之精神未尝透露如何见其学术是编皆从全集纂要钩玄未尝袭前人之旧本也

2、尚书一变而为左氏之春秋尚书无成法而左氏有定例以纬经也左氏一变而为史迁之纪传左氏依年月而迁书分类例以搜逸也迁书一变而为班氏之断代迁书通变化而班氏守绳墨以示包括也就形貌而言迁书远异左氏而班史近同迁书盖左氏体直自为编年之祖而马班曲备皆为纪传之祖也推精微而言则迁书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迁书也远盖迁书体圆用神多得尚书之遗班氏体方用智多得官礼之意也

五、翻译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又若:主有宽仁之德,臣有忠良之心,然被各少察断而不明,何也?盖功臣奴仆倚恃权贵,欺压良善,为臣者不能察其所为,致使纵横。刑官执法具罪以闻,在忠良大臣必不如是,特奴仆自作之过。其君不能明察大臣之心,将谓大臣使之。如是,姑息有功,释而不问者有之,略加诫谕奴仆者有之,又不明白与功臣道其奴仆所作之过,含忍太多,及法司屡奏却疑大臣欺罔君上,一旦不容即加残害,此君不明之所致也。当时功臣虽有忠良之心,却不能检察其下,一有罪责,即怨其君,何也?亦由奴仆之类在外为非,归则言是,大臣职任朝堂,或优闲元老,加以小人阿謟,少能劝谏,及至奴仆犯罪,法司执问,君命诛其奴仆,大臣不知君上保爱之心,便生疑怨,累及其身,往往有之。或是天子念功臣之劳,而免其罪,其奴仆归告大臣曰:“君上不能容公,故枉问奴等耳。”大臣一时听信,不自加察,以为必然,遂生猜疑,致遭刑戮。此臣不能检察其下之过也,可谓君臣两失之矣。

2、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六、论述下列问题(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资治通鉴》的最大特色。

2、根据《明儒学案·凡例》,试析黄宗羲的学有宗旨说和学贯自得论。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下册B卷)

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现存最完整又卷帙浩繁的实录是和。

2、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中外交通和宗教史的名著首推十二卷本的,由编成。

3、中国近代世界史地名著是编撰的百卷本。

4、《资治通鉴》的补前之作有刘恕的续后之作有李焘的。

5、清代有关《史通》的注本,以的流传最广。

二、解释下列史文中带点的字词(每个字词0.5分,本题共10分)

1、叙君臣一时,而参.、商.是隔。

2、诚以

..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

3、细人

..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

4、愿于宽乡

..取者,亦听.。

5、会.安石草制,引常衰事责两府

..。

6、要.当计厉害多少,不为.异论所惑。

7、因.水陆之便,建阡陌,浚沟洫,益.树五稼。

8、字书眼学

..。

..,韵书耳学

9、或.以对齐君而见录

..。

10、但.引兵少.却。”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分,本题共20分)

1、列举四部中国古代纪事本末体重要史籍

2、六经皆史论

3、乾嘉三大考史名著

4、编年体史书的优缺点

5、清三通

四、标点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再并而为七国益务战争肝脑涂地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

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而兼并之力尚在有国者天方藉其力以成混一固不能一旦扫除之使匹夫而有天下也于是纵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使秦皇当日发政施仁与民休息则祸乱不兴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惟其威虐毒痡人人思乱四海鼎沸草泽竞奋于是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2、自夷变以来帷幄所擘画疆场所经营非战即款非款即战未有专主守者未有善言守者不能守何以战不能守何以款以守为战而后外夷服我调度是谓以夷攻夷以守为款而后外夷范我驰驱是谓以夷款夷自守之策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二曰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攻夷之策二曰调夷之仇国以攻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款夷之策二曰听互市各国以款夷持鸦片初约以通市

五、翻译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昔诏书屡下,许民复业,蠲其常租,宽以岁时。然乡县之间,扰之尤甚,每一户归业,则刺报所由。朝耕尺寸之田,暮入差役之籍,追胥责问,继踵而来,虽蒙蠲其常租,实无补於捐瘠。况民之流徙,始由贫困,或避私债,或逃公税。亦既亡遯,则乡里敛其赀财,至於室庐、什器、桑枣、材木,咸计其直,乡官用以输税,或债主取以偿逋。生计荡然,还无所诣,以兹浮荡,绝意言归。奸心既萌,何所不至?如授臣斯任,则望锡以闲旷之地,广募游惰之辈,诱之耕凿,未计赋租,许令别置版图,便宜从事。酌民力之丰寡,相农亩之硗肥,均配畀之,无烦督课,令其不倦。其逃民归业,丁口授田,烦碎之事,并取大司农裁决。耕桑之外,更课令益种杂木蔬果,孳畜羊犬鸡豚。给授桑土,潜拟於井田,营造室居,便立於保伍,逮於养生送死之具,庆吊问遗之资,咸俾经营,并立条制。

2、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州岛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自书契以来,立言者虽多,惟仲尼以天纵之圣,故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是以其道光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不能及。仲尼既没,百家诸子兴焉,各效《论语》以空言著书,(《论语》,门徒集仲尼语。)至于歴代实迹,无所纪系。迨汉建元、元封之后,司马氏父子出焉。

六、论述下列问题(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三通的主体内容。

2、《作铁榜申诫公侯》为什么先从“朕观古昔帝王之纪及功臣传”谈

历史文选期末考点整理.doc

历史文选期末考点整理 一、甲骨文卜辞的构成 前辞、命辞、占辞、验辞 前辞(叙辞):记载占卜的时间和贞人 命辞(贞辞):记载占卜所问的内容 占辞:记载国王看了卜辞后的吉凶判断 验辞:记载验证的结果 二、八卦 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我国古代的一套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各卦名称分别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 震代表雷,艮(g4n)代表山,巽(xM)代表风,兑代表沼泽。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于占卜。坊间亦用汉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来记八卦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卦的代表符号由三爻演变而成。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一)八卦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后天八卦: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四)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坎为水 火-离离为火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水火金木土 三、尚书真伪之辩 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济南伏生记诵所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东晋初,豫章内史梅瞭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四、尚书今古文之争 汉武帝末年,《古文尚书》献于朝廷。哀帝时*,刘歆校书时■发现,倡议立学官,引起今古文之争,但遭到金文家反对,刘韵的倡议未被采纳。东汉末《古文尚书》散亡。当时的今古文之争纯属地位之争,真伪还无法定论。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上册A卷) 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甲骨文第一部著录性著作是清末刘锷的《铁云藏龟》,第一部研究性著作是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2、《世本》内容有七部分,其中作篇记载了上古的技术发明和礼乐初制,氏姓篇是先秦大小贵族的起源和宗支分化状况的族谱。 3、《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宓宫,《国风》中的第一长篇是七月。 4、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吴人韦昭作的《国语集》,近人徐元诰撰有国语集解。 5、《汉书》对《史记》的体例有所变更,将“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二、解释下列史文中带点的字词(每个字词0.5分,本题共10分) 1、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通慈; 大 4 2、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叫鸣; 灭亡9 3、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修理; 足趾18 4、国老 ..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国内退休的老臣; 38 5、晋师三日馆.、谷.,及葵酉而还。住下来休息; 吃楚国的粮食; 41 6、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羞辱; 步入正轨49 7、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抄小路; 借着68 8、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快; 把.做成肉干 9、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编排; 起点,头绪; 104 10、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受苦于原因是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分,本题共20分) 1、一条完整卜辞的组成形式。 2、汉初传《诗》有哪四家。 3、越王勾践灭吴的具体措施。 4、《史记》三家注。 5、《诗经》的体例及内容。 四、标点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

新版淮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 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 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淮北师范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640)历史学基础(自命题)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 ,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主编,中华书局; 《中国现代史》(上下册) 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中国历史》共六卷,张岂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⑴单词: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够了。也可以用app软件。但是这样就会导致玩手机(如果你自制力超强),单词的话到考前也不能停止的。我的单词并没有背好,导致英语后来只有60+,很难过… ⑵阅读:阅读分数很高,所以一定要注重,可以听木糖英语的名师讲解,或者木糖英语的课程,阅读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自己的方法,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做题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如果初次做题还没有什么思路,那就可以多看看真题里面的答案解析考研英语很难,和四六级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所以阅读暑假就可以开始做了,真题反复摸索,自己安排好时间。 ⑶作文:谨记踏踏实实写作文,不要到头来依靠模板,模板自己可以整理出来,但也请高大上一点,语法什么不要错误。字体也要写的好看一点,一定有帮助的。 ⑷完型:不要看分值少,就不去理会,做题时可以放在最后做,也可以放在第一题去做,但一定要做,因为完型的做题套路其实并不深,只要做几年真题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的简单之处。 ⑸新题型:新题型今年超级简单,但是有时候会难,大家平时也要多加练习。

文献学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文献学 2、课程性质:专业 3、周学时/学分:2/2,实训部分,1学分 4、授课对象:历史学专业 5、使用教材: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修订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9. 二、课程简介 中国历史文献起源极早,而形成为专门之学则较迟。以“文献学”为专门学科者,晚近始有所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历史文献学”在部分高等院校历史系开设以来,逐渐列入了历史学科教学体系,目前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本课程以中国历史文献为对象,考察它的载体形式与文献类别,叙述其历史发展与成果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总结整理利用它的方法与理论。任务是探讨和阐述历史文献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形成过程、表现形式、流传过程、结集编纂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总结整理历史文献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评介。 教学分四部分进行:一、概论历史文献学的定义,历史科学与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诸多理论问题。二、介绍文献载体形式与文献类别。 三、以重要文献学家、重要历史典籍和重大事项为线索,阐述从先秦两汉到20世纪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史。四、系统介绍历史文献学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了解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传注等若干方法的原理和内容。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学习“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目的是认识文献的演变过程,扩展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利用中国历史文献的能力,为从事历史学研究或古籍文献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中国历史文献学”这门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批判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历史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文献整理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进度表 (注:此计划,可视教学实际情况适当变动。)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笔试与其中作业、实训成绩相结合 2、成绩评定办法:实训成绩10%,期中作业20%,期末考试70%。 六、理论部分 第一章概论(教学时数2) 一、文献与历史文献

宁波大学2018年人文学院《中国历史文选》复试考试大纲_宁波大学考研论坛

宁波大学2018年人文学院《中国历史文选》复试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中国历史文选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①名词解释 ②简答题 ③材料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中国历史文选》归根到底是一门语言工具课,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目的,只能是通过对字、词、语、句及语法的讲解和训练,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古代史第一手文言史料的兴趣和能力,使之了解和掌握传世典籍的数量、性质及功用,以便在今后从事史学研究时,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古代文献中的文言史料。 三、考查范围 1、经部文献 ①《诗经·七月》 ②《尚书·牧誓》 ③《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2、史部纪传类 ①《史记·货殖列传》 ②《汉书·武帝本纪》 ③《后汉书·党锢列传序》 ④《宋书·谢灵运传论》 3、史部地理类 ①《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②《水经注·鲍邱水》 4、史部史评类 ①《史通·二体》 ②《文史通义·书教下》 5、史部政书类 ①《通志·总序》 ②《通典·田制》

6、史部编年类 ①《资治通鉴·秦晋淝水之战》 ②《续资治通鉴·宋太祖收兵权》 7、史部纪事本末类 ①《资治通鉴本末·安史之乱》 ②《宋史通鉴本末·王安石变法》 8、史部学案类 《明儒学案·凡例》 9、子部文献 ①《日知录·宋世风俗》 ②《廿二史劄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10、集部文献 ①《潜研堂文集·经世子集之名何昉》 ②《新史学·史学之界说》 四、参考教材 《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周予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第3版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中国历史文选考点总结

中国历史文选考点总结 一、甲骨文 前言简述部分:定义: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又称为契文(刀刻 文字)。内容主要是商代后期王室占卜的记录,故又称卜辞。最初在河南安阳的殷都废墟中出土,故又称殷墟文字。甲骨文已经脱离图画文字形态,文字构型以象形为基础,辅以形声 和假借字,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汉字,证明了汉字产生在此之前,并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溯到商代。 填空重点: 1、甲骨总数在十五万片以上。 2、单个文字大约在五千左右,已被认知的尚不足两千字。 3、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应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4、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王考》 5、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中科院出版社)为总结性著作。 课外补充: 1 、1899 (光绪25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甲骨,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2、甲骨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导致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 3、甲骨四堂:罗振玉(雪堂)、郭沫若(鼎堂)、王国维(观堂)、董作宾(砚堂)。 4、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二、金文 前言概述部分: 定义: “金文”现代涵义有二,一是指商周(或含秦汉)时期刻铸在铜器上的整篇铭文文献,此义约始于清吴式芬的《捃古录金文》;一是指甲骨文之后的一种字体或书体,此义约始于 容庚的《金文编》。 填空重点: 1、金文内容多反映战争、社会动乱等重大历史事件。 2、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金文编》。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 4、金文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为古文字学研究和先秦史中周代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诗经 前言概述部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删订。原本称《诗》经博士后,始称 ,汉武帝立五《诗经》,为儒家经典之一。

中国历史文选精编

中国历史文选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一、名词解释 1、刘知几:字子玄,唐代着名的史学家,在经学上偏向“古文”。《史通》是他一生精力所萃的名着,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很高地位;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实的“三长”论点,并坚持直书,反对曲笔。 2、《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着,唐刘知几撰,共二十卷,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 3、纪传体:史书体裁之一,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更好表现人物性格,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用“本纪”叙述帝王事迹,“世家”记述王侯封国,“表”排比大事,“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列传”记人物。 4、编年体:史书体裁之一,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的特点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但即使前后分隔,首尾难以连贯。《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编年体史书。 5、《大唐西域记》:我国古代历史地理、中外交通和宗教史的名着,十二卷,唐玄奘述,辩机编。本书是游记

体,对于研究我国古代西域边疆历史、南亚古代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6、《文献统考》:是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专着,可与《通志》《通典》相媲美,宋末元初马端林撰,共三百四十八卷,分为二十四门,后世学者对此颇多贬词,但其不仅史料丰富,分类详细,体例多所创新,保存了大量史料,而且在历史认识上也颇有可取。 7、典制体:政书的体例之一,以典制为中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它以分门别类为表述的特点,曾被称为分类书;中国史学上第一部有影响的典制体政书是唐代杜佑的《通典》。 8、“三通”:包括唐代杜佑的《通典》,元初马端林的《文献统考》,南宋郑樵的《通志》,《通典》和《文献通考》都是典制体政书,《通志》是纪传体政书。9、“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十通”是这十部政书的总称。 10、郑樵:字渔仲,宋代人,人称夹漈先生,撰《通志》《尔雅注》等书;他学识渊博,对经学、礼乐、天文、地理、文字、虫鱼草木各方面都有研究。

中国历史文选第一学期期末本科B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B) 政法系历史专业本科 一、列举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举出“四书五经” 2、举出《史记》三家注 3、举出《汉书》新创四志 4、举出《后汉书》新创列传七篇 5、举出两晋南北朝方志地理书三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古文尚书” 2.《史记》“三家注” 3.《汉书.艺文志》 4.《三国志注》 5.郦道元

三、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16分) 1.简述《三国志》对正统问题的处理方法? 2.《汉书》与《史记》相比较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何继承、发展和创新?

四.翻译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2.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衰微,诸侯力征,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候。 3.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于道最为高。

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1.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给上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并回答 ①焚书令中哪些书烧哪些书不烧? ②对违背法令的人如何处理?

中国历史资料

一、单选题 1.北京人哪一种古代人类属于直立人阶段 B.山顶洞人 C.丁村人 D.金牛山人 2.物种起源不属于人类起源的传说。 A. 女娲造人 B.上帝造人 D.亚当和夏娃 7.下列鲁庄公不属于五霸之一。 A.齐桓公 B.晋文公 D.楚庄王 8.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诸子百家中实力最强的两家是儒家和墨家。 B.儒家和道家 C.儒家和法家 D.法家和道家 9. 秦朝采用的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A.老子 C.墨子 D.孔子 10.在汉代以前,汉民族称作华夏。 11.“七王之乱”发生在汉景帝在位期间。 A.汉高祖 B.汉文帝 D.汉武帝 12.黄巾大起义的领导人是张角。 A.张鲁 B.张修 D.于吉 13.秦汉文化中能体现统一王朝恢弘气势的不包括《史记》 A.马王堆帛画 B.万里长城 C.秦陵兵马俑 14.印刷术不是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A.《九章算术》B、造纸术的改进D.《神农本草经》 15.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是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16.南朝皇帝中,最后被隋朝俘虏的皇帝是陈叔宝 A.刘裕 B.萧衍 D.萧统 17.以思想领域为依据,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魏晋时期是玄学。 A.尊奉宗教 B.独尊儒术 D.百家争鸣 18.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经注》 A.《齐民要术》 B.《禹贡地域图》 C.《缀术》 19.建安年间,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 B.《木兰诗》 C.《悲愤诗》 D.《七哀诗》 20.到了隋唐时期,三公九卿制直接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B.秦 C.汉 D.魏晋南北朝 21.赵翼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这是因为隋“得天下”是以外戚身份辅政篡权 A.利用农民起义之时机 C.以武装政变方式夺取皇位 D.利用土族和庶族地主的矛盾 22.在以下的古代工具中,用于水利灌溉的是翻车、筒车 23.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唐玄宗统治时期 24.负责官吏选拔的唐朝中央行政机构是吏部 25.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收税办法 26.对中日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高僧是鉴真 27.隋唐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各项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造纸术发明

中国历史文选考试大纲

中国历史文选考试大纲 一、字词解释 圩顶:形容人头顶四周高,中间低。圩,洼田四周的埂 礼容:礼制仪容俎豆:古代宴客、朝聘、祭祀用的礼器。俎,置肉的几。豆,盛乾肉一类食物的器皿 要铚:古丧服,束于腰间的麻带。要通腰。又“要经”偻、伛、俯:表尊敬 当世:执政、当政料量平:(做人公正)非常公平。料,称量。 陵轹中国:欺压,干犯。中国,此指中原地区累世:绑人用的绳索,引申为拘禁 崇丧遂哀:趋详之节:走路有节奏的样子 及齐平:平,和解参乘:陪乘和陪乘的人 方贿:土特产属文:擅长写文章领:兼任微(言绝):微妙,深渊 邉豆:礼乐,代指祭祀介胄:披甲戴盔稍:颇,甚事:量词,件 依违:模棱两可,不偏向一方同力:同心协力 罪责:深深自责,责备刻意:克制意欲

志流:志向放荡淫欲舆:参与 偏:偏爱效己:贡献一己之力 济功:成就功业遗尘:遗迹 不期:没有约定(未约定)清称:美誉 师资:,犹师生,师徒了了:聪明伶俐 琢钉戏:一种儿童游戏混混:同“滚滚”,滔滔不绝 正自:只是志存:思念,怀念延誉:传播美名陈结:叙述自己的心意,并与之结交 群下:下属明达君子:开明通达的君子 风声:名望,声望。声誉书迹:文字,文章书翰:书信,文书经略:经营,治理,筹划谋略 折衡之臣:忠勇之臣。折衡:使敌战车后撤,制敌取胜 匡维:匡正维护删:选,节取 浅末:短浅,肤浅恒:平常,平庸之文 浑秽:污秽,污浊龟镜:借鉴往事 良以有焉:是在是有道理啊准:准则

英雄角力:起第:建造府第闲:熟悉蔑不胜: 以老其师:老,使〃〃〃疲劳折书:把书折起来 二、名词解释 史记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撰。 2、《史记》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构成,共一百三十篇。记事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 3、《史记》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 4、A《史记》的注本今存三家:裴骃的《史记集解》八十卷、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三十卷、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三十卷。B《史记》的旧版本,以百衲本为最善。此外,中华书局刊印《史记》点校本。 汉书 1、《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 2、《汉书》所记上起汉高祖,下终王莽之诛,包括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共一百篇,其中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 3、《汉书》在体例上继承《史记》,但有所变更;在内容上继承袭入《史记》,但有所增加 4、十志不拘泥于断代 5、《史记》注本有王先谦的《汉书补注》

中国历史文选宋世风俗翻译 石大曲政编译

《宋史》上说,当官的忠诚和豪义的气概,到了五代的时候,都改变得差不多了;宋朝刚建立时,范质、王溥仍有遗憾。赵匡胤最褒奖韩通,挨下来就是卫融了,用来表达他的意愿。宋真宗、宋仁宗的时候,田锡、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唐介众位贤能的人才,在朝廷倡导正直的言论,从此之后,朝廷内外的缙绅,知道用高尚的名节、正直而知耻崇尚对方,完全消除了五代的丑陋的风气。因此靖康之变时,有志之士奋发而起义为皇帝献身,面临危难也不屈服,所在的各地都有这样的人。等到宋朝灭亡,忠义有气节的人士互相指望扶持。啊!我看西汉哀帝和平帝可以被王莽所灭并定都东京,五代可以灭亡变为宋朝,就知道了世上没有不可以改变的风俗了。《周易》《剥》卦上多次说炼丹时,上面的火星灭了,那么又会在下面重燃。 皇帝统治人民的方法,不过就是抑制轻浮的举动,制止竞争的行为。宋朝自从仁宗在位以来四十多年,虽然任用的也许并非是人才,然而风俗纯朴,崇尚品性端正,谈论时代的人士,称这是君子之道发扬。等到了宋神宗统治时,王安石主持朝政,过分奖励谄媚的小人,排除不支持自己的人,邓绾、李定、舒亶、蹇序辰、王子韶这些奸险小人,一时得到提拔重用,而那些士大夫便迎合王安石这些人。钻营禄位的人,趁机抨击他人缺点。到了宋哲宗、宋徽宗时,朋党的祸乱大举窜起,国家的形势一天天变坏,国家的祸患就像已入膏肓的疾病,最终不可治理了。后代的人,只说“农田”、“水利”、“青苗”、“保甲”等法律是百姓的祸害,却不知道改变人心、变更官员的习性,是朝廷的祸患。祸害百姓的,可以在一天之内改变;而祸患朝廷的,历经数百年,它滔滔不绝的势头,一旦触发便不可回头了。李应中说,自从王安石被任用,使人心沉沦,至今自己还没有察觉;人只趋向法令条文而不明白义节,那么势力就会一天天孤立。——他可以说是懂得言论的人了。《诗经》说,“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意为不要教唆人做坏事)。使得仁宗庆历年间官员的风气完全改变而成为宋徽宗崇宁年间那样的,不是王安石教猿爬树的结果吗?

新版南昌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南昌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45)中国通史及历史文选 参考书: 中国通史纲要,白寿彝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早上大概背一到两个单元,晚上睡觉之前再听一遍录音,第二天再迅速的复习一下,效果还不错。阅读还是要多读多看,一遍一遍地过。大家应该也都报了相应的辅导班,老师会有自己的节奏,跟着走就好。特别推荐大家可以多看一些课外的英语文章,了解下英语阅读的背景知识。作文从晚些开始就可以,多背范文,自己总结一些好的句子、模板,力争和别人不一样。作文部分还是要给予高度重视的,我身边有同学就是客观题做的特别好,但是大小作文分数特别低,导致总分比较低。 英语前期单词一定要抓紧,所以说我觉得听听网课也是可以的,但不是必须,如果时间紧的话,但是单词必须过关,根据你的记忆曲线滚动复习,可以作为每天零碎时间用,吃饭走路啥的,把时间利用起来。阅读从始至终不能丢,尤其到了后期,英语这个东西如果一放下,就很难拾起来,那之前的功夫就白花了,所以你可以不用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但是要每天不间断学习。 其次是阅读,我觉得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真的很好。他的真题解析部分会教一些阅读方法,英语我考的实在是差劲,所以说点教训吧。首先一定要打好基础,背单词,多背单词,我当时是没有坚持下来,到9月以后背单词特别少,所以就考的不好。我好朋友她六级考了三次才过,她给我说她背了有七八本单词书。所

谭晓禹

谭晓禹 2011年考研即将要划上句号,13年考研备考周期又悄然而至。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大多数决定13考研的同学已然已经步入了13复习的规划中。对于历史学统考专业的复习相信很多同学在复习之初会有很多的疑问。究竟在首轮复习阶段同学们应该怎样进行复习和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下面就为大家一一揭开—— 今年是研考历史学基础全国统考第5年,从2007年开始,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中,历史学的考试科目由四门调整为三门,分别是外语、政治和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满分为300分)。历史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其中,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也会体现在以上各个部分之中。试卷的题型结构有四种,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以及简答题。史料分析题和简答题所占的分值偏大。历史学所涉及的专业科目比较多,考察目标各科的重点和各科之间的相联系知识点的综合考察。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在掌握每科内容的同时要进行综合的复习,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 结合真题的特点制定复习计划 从08年的真题来看,题目的设置继续沿袭去年的命题思路,考查考生本科阶段所学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史料、基本技能等内容,而其目标依然是考纲中所规定的四项基本能力,即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史料解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根据新考纲的精神,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依然以考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主要侧重考核历史上的

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现象、重要结论等内容。 由上述特点所决定,今年的历史学复习建议大家首先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通常来说,从三月到七月初是第一轮的通读参考书目的阶段。这一轮复习主要目的是熟悉教材,夯实基础,对中国史和世界史有一个整体性的框架认识。尽量做好读书笔记,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知识点整理出来。第二轮的复习时间从七月到十月初,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大纲熟悉教材。在这一阶段,考生应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印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在教材中划出大纲中的知识点,吃透每一个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力争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一定的认识。第三轮的复习时间从十月到离考前半个月左右,这一阶段主要是参照年历年真题和以前重点学校的历年真题,做好笔记,在这段时间内来消化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余下的半个月时间可以做几套模拟试题,进行查缺补漏,对不会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并在这段时间内把大纲规定的历史知识点再过一遍。 参加辅导班: 是否需要参加辅导班,这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如果觉得历史学对于自己是一个弱项,而且对历史的把握没有宏观的认识,觉得很混乱,从而梳理不出一条历史主线,那么建议你报一个历史学的辅导班,辅导专家可以帮助你理顺历史的脉络,从而对历史有一上宏观和整体上的把握。并且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专家可以给予加强认识。 推荐参考书方面: 中国史:朱绍候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李侃等著

(完整)中国历史文选史籍知识点整理2017复习,推荐文档

《中国历史文选》史籍知识点整理2017 历史16.1项常清1.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顺序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其优点是便于比较、了解各史事之间的关系,使读者对史事发生经过的时间十分清晰;缺点是同一事件发生和延续的时间过长,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典志等史事,也无从详其原委。如起居注、实录体等。我国第一部正规的编年体史书是孔子编修的《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完善的编年体通史。 2.十三经:是指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3.《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按传统的体例分为"典"、"谟"、"训"、 "诰"、"誓"、"命"六体,重要的内容一为敬天法祖,二为讨伐逆命。大多数篇章文字古雅,语言质朴。《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其史料价值:①具备了六体,是我国古代文告,会议记录等应用文体的滥觞。而且开辟了我们古代散文的先河。②保存了大量的古词汇,这些古词汇反映了殷商时代的语言特点。③《尚书》为研究虞、夏、商、周提供了研究材料。 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秦焚书后,汉兴而有三家《诗》,齐人辕固传《齐诗》,鲁人申培公传《鲁诗》,燕人韩婴传《韩诗》,后三家诗全失传,《毛诗》独传。记录的地域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以及甘肃的南部,代表当时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诗经,包罗万象既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丰富的历史作品。 历史价值:①为研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时期提供了珍贵的史料②作品运用的表现手法为以后的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③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内容丰富,涵盖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为以后的社会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5.《礼记》:又称《小戴礼记》,西汉礼学家戴圣选编的一部礼学资料书,共20卷49篇。为关于“礼”的论评,汇集了战国秦汉间儒家的言论,特别是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内容博杂。《礼记》的内容大致为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所记。记述礼的定义和各种礼的细节,特别是丧礼和祭礼占17篇之多;记述爵禄、赐田、朝聘、学校、教学、养老、燕射、服饰等社会制度;记述音乐原理和音乐作用;记述政治理想和治国治学方法;记述春夏秋冬气候及应时的各种措施等。此外,还有些篇幅是专门记录孔子和七十子的言论以及孔门和时人杂事的。《礼记》全面而系统地宣传儒家的礼治主义,反映了古代社会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阶级关系和儒家各派的思想等等,是研究我国古代礼制、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6.《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

英美文选复习资料

1.“Let it not be supposed by the enemies of the system, that during the period of his solitary incarceration, Oliver was denied the benefit of exercise, the pleasure of society, or the advantages of religious consolation.”What do you think Charles Dickens intends to say in the above ironic statement taken from Oliver Twist? The sentence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irony. What Dickens intends to say is just the opposite of the sentence s literal meaning. For the “benefit” of exercise, Oliver whipped every mornin g in a stone yard; for the “pleasure” of society, he was carried away every other day to the dinning hall and flogged as a public warning and example to the boys; as for the “advantages” of the religious consolation, he kicked out into apartment every evening at prayer time and listened to the boy s prayer to be guarded against his sins and vices. The ironic statement is, in fact, a bitter denunciation and fierce attack at the brutal, inhuman treatment of the poor orphan by the workhouse authority. 2. How is Romanticism different from Neoclassicism? Provide brief evidence from the literary works you know best? Neoclassicists upheld that the artistic ideals should be order, logic, restrained emotion and accuracy, and that literature should be judged in terms of its service to humanity, and thus, literary expressions should be of proportion, unity, harmony and grace.Alexander Pope s “An Essay on Criticism” advocated grace, wit (usually though satire / humor), and simplicity in language (and the poem itself is a demonstration of those ideals, too), Henry Fielding s Tom Jones helped establish the form of novel; Gray s Elegy Written in Country Churchyard displays elegance in style, unified structure, serious tone and moral instructions. Romanticists tended to see the individual as the very center of all experience, including art, and thus, literary work should b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strong feelings”, and no matter how fragmentary those experiences are (Wordsworth s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or The Solitary Reaper or Coleridge s Keble Khan), the value of the work lied in the accuracy of presenting those unique feelings and particular attitudes. In a word, Neoclassicism emphasized rationality and form but Romanticism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dividual s mind. 3. English Romanticism is generally said to have begun in 1798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s Lyrical Ballads. Why is Lyrical Ballads considered the milestone to mark the beginning of English Romanticism? In this book,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explored new theories and innovated new techniques in poetry wring. The

中国历史文选(同等学力)

《中国历史文选》考试大纲(同等学力)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中国史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中国史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即从距今200万年到1949年。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国通史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古代史约180分 中国近现代史约12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标点及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三、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史的基本知识,把握中国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特别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经济措施、思想文化。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的基本史料,掌握学习中国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政治、经济、文

化现象。 4、通过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分析,培养人文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二、考查内容 (一)史前时期 1、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直立人及其代表性古人类;古人及其代表性古人类;新人及其代表性古人类;北京人、丁村人、山顶洞人的文化特征。 2、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及其文化特征;新石器时代及其文化特征;北粟南稻及其起源;早期的原始聚落;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文化特征;文明曙光的出现。 3、传说时代 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禅让制;传说的历史学意义。 (二)夏商西周时期 1、夏朝 文献记载中的夏朝;考古探索中的夏文化;王权世袭制的确立;二里头文化;“九州”;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2、商朝 商的起源与建国;盘庚迁殷;武丁中兴;“百辟”;“五服”;青铜冶铸;甲骨文。 3、西周 周的起源与建国;周公制礼作乐;封邦建国;宗法制度;厉王弭谤;国人暴动;宣王中兴;平王东迁;井田制。 (三)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 列国争霸及其实质和意义;管仲改革;弭兵之会;三桓专鲁;田氏代齐;三家分晋;铁器、牛耕与耕地拓殖;“履亩而税”;儒道学派的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六艺”。

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

《史通·二体》译文 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书籍曾经有《五典》、《三坟》,可距离现在太久远了,没办法闹得一清二楚。从唐尧、虞舜以下直到周朝,这些记载组成了《古文尚书》。但是当时的世道仍旧很淳朴,文字奉从简略,要索求完备的史书体裁,原本上就不存在。此后左丘明给《春秋》作解释,司马子长编写《史记》,史书体裁到这时才完备了。后来接续的作品,相互遵照着写出来,即便有改动扩大,也仅仅变换一下各自的书名篇目,范围本来就有限,谁能超出这个范围呢?大致上说,荀悦、张璠属于左丘明的一派;班固、华峤,属于司马子长的同类。只是这编年、纪传两大史书流派,各自看重夸耀本流派,一定要辨明他们的优点与缺点,才能够说出个究竟来。 像《春秋》这样的史书,缀联日期和月份形成编排次序,标列季节和年份来互相接续,中原国家与边疆各部族,在同一年同一时期,没有不完整地记载那些事件,显现在读者的眼前。道理全都包括在一桩记载中,语句没有重复出现的现象。这是它构成长处的地方啊!至于贤能的士人,贞烈的女子,才华出众的人,品德美好的人,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有关系,必定予以高度注意观察而完整地加以记载,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关系不大,只有坚持正直的原则的才详细地加以述说。例如绛县的老翁、杞梁的妻子,有的是晋国的国卿才获得记述,有的是因为答对齐国的国君才被记载的。他们中存在着贤惠像柳下惠,仁德像颜回那样的人,最终也没能够彰显他们的姓名、显扬他们的言行。所以论起编年体史书细小内容的处理,就连最细微的事情都不遗漏;说起编年体史书重要内容的处理,就连十分重大的事情都给抛弃掉。这是它构成短处的地方啊! 像《史记》这样的史书,本纪用来包举朝廷大事,列传用来曲折详细地记载小事,表用来按表格形式标列年代和爵位,志用来总括本纪、列传和表所遗漏的内容。至于天文地理、国家法典、朝廷规章,明显的和隐微的,必定都完备地包括进来;重要的和次要的都不遗漏:这是它构成长处的地方啊!至于同是一桩事件,分散在好几篇里,断断续续,彼此分离,前后多次重复出现。在《高祖本纪》里就说事件叙述在《项羽本纪》中,在《项羽本纪》里就说是事件详载在《高祖本纪》中。又编排同类的人物,不讲求年月的先后,时代在后的人却选出来位于前面,时代在前的人却压下去归入后面,于是致使西汉贾谊与楚国屈原在同一行列,春秋鲁国的曹沫与战国燕国的荆轲编在一起,这是它构成短处的地方啊! 考察这二种史书体裁的长处与短处,相互存在着得失,而晋朝干宝编著史书,竟大力称赞左丘明,却深深贬抑司马子长。他的主要意思是说:左传能用三十卷的简短篇幅,包括二百四十年的史事,没有遗漏。探究他这种说法,称得上是有力的论断吗?查验春秋时期发生的史事列入左氏所记载的,大致上获得三分之一罢了。左丘明自己也清楚他那书的缺漏,所以又编撰《国语》来增广它,可是除《国语》记载的以外,还有很多缺漏,怎么能说《左传》包罗无遗了呢?假设左丘明世世代代担任史官,都仿照《左传》写编年史,至于前汉的隐士严君平、郑子真,后汉的名士郭林宗、黄叔度,晁错、董仲舒回答帝王询问的书策,刘向、谷永的献纳奏章,这些人物全都是品德在各类人中占第一,名声传布天下,识见能洞察细微和明显的地方,言论上能把军国方面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他们有的因为自身隐遁,地位低下,不参与朝政;有的因为文章冗长,事迹很多,难以进行次序编排,全都省略而不记载的话,这还勉强说得过去。如果必定是真实情况而有舍不得的地方,不加以删除的话,那么记载西汉一代历史的包括志和列传在内的一百卷汉书的内容,全部列入十二帝纪中,将恐怕成为既琐碎又很杂乱、力尽疲乏毫无力量的东西了。因而班固知道结果会像这样,就设立帝纪、列传来区分,使它们历历可观,主次有区别。荀悦厌烦班固的编排不切实际,又依照左氏的编年体另成一书,对《汉书》进行剪裁压缩,才为数三十,历代却称赞他这部新著,认为超过了《汉书》。既然如此,那么班固、荀悦为代表的纪传、编年两种史书体裁,比试生命力争占上风,想废弃其中的一种流派,压根也就很困难了。后来写史书的人,超不出这两种写史书的途径,所以晋朝的国史有王隐、虞预先后写成纪传体《晋书》,却又用干宝的编年体《晋纪》来相配;《宋书》有徐爰、沈约先后写成的纪传体《宋书》,却又分化出裴子野的编年体《宋略》,它们各自是有本身的优点,在世上一起流传。看来干令升(宝)的说法就太偏激了,它只是墨守编年体一家而已。 《通志·总序》译文 各条河流流经地域不同,但必定汇聚到海洋,然后天下才能免除洪水的威胁;各国开辟的道路不同,但必定都通向中原,然后边区才去掉阻隔的苦恼。由此来看,会通的意义大极了!自从文字发明以来,著书立说的人虽然很多,只有孔老夫子因为是天生的圣人,所以才总括《诗经》、《尚书》、《礼》、《乐》而融会在一人手中,然后能够整齐厘定天下的各种记载,贯穿二帝三王,而连接成一个系统,然后能够彻底弄清古今的变化。因而他所创立的理论大放光辉,无论百代以上还是百代以下都不能企及。孔老夫子死后,诸子百家兴盛起来了,各自仿效《论语》用空洞的言词撰写著作。至于历代的史实,却无所记述和编排。直到汉武帝建元、元封之后,司马谈和司马迁才出来写史了。 司马迁父子世代掌管典籍,擅长著述创作,所以,能够往上继承领会孔子的意图,会通《诗经》、《尚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的言论,贯通黄帝、尧、舜,一直到秦、汉时代,写成一书,分为五种体裁:本纪用来记载年代,世家用来代代相传,表格用来订正历法,书志用来排比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