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研究对制度基础观战略理论建构_省略_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研究_唐茂林

案例研究对制度基础观战略理论建构_省略_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研究_唐茂林

案例研究对制度基础观战略理论建构的贡献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唐茂林,郝云宏1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 杭州,310018)
要:本文剖析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的案例研究对制度基础观战略管理理论建构的贡献。 在制度-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下,视制度因素为内生变量,本文重点评析了四个理论驱动型案例 研究,指出“中国企业经营战略演变的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和“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及相应 的理论命题是当前案例研究对制度基础观战略管理理论建构的主要贡献。本文的贡献是在案例研 究的基础上,发展成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制度观的五个命题,并提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 战略转型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企业战略转型和制度观战略理论建构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案例研究;理论建构; ICP研究范式;制度基础观;战略转型 institution-based view strategy
Case Studies Based on Institution-based View Strategic Theory of Building the System's Contribution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owards the Study of Corporate Strategy
Tang Maolin Hao Yunhong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Business Hangzhou 310018)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rporate strategy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ntribution of theory construction. In the system - conduct - performance paradigm of research, depending on institutional factors as endogenous variables, this paper focuses theory-driven assessment of four case studies, that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business strategy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gration model" and "the legitimacy of growth process model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is the current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the main contribution to theory building. This contribution is in the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o develop into a system concept of the five propositions, and that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ransformation model of corporate strategy"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Chines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and systems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direction. Keywords: Case Study;Theory Building;ICP paradigm;Institution-based View;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引言

1 唐茂林,男,1977 年 2 月生于湖北黄冈麻城,浙江工商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 郝云宏,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企业理论、战略管理、公司治理等。通讯方式:唐茂林 tangmaolin211@https://www.doczj.com/doc/0d12889209.html,?

通过案例对管理现象和问题进行描述、解释以及探索性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新理论的形成提供基础, 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与求证一般性理论在特定情境下的应用范围(Yin,1981;张丽华、刘松博, 2006),其理论建构作用显著,例如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等,见表 1。
表 1 案例研究法对管理理论建构的经典著作举要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作者 德鲁克 伯利、米恩斯 钱德勒 柯林斯 格罗斯(Gross) 费孝通 明茨伯格 科特 作品名称 公司的概念 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 看得见的手 基业长青 执行组织创新 江村经济 管理工作的本质 总经理 出版年份 1946 1932 1977 1994 1971 1938 1973 1982 理论建构 公司社会学和公司政治 公司制度与公司治理理论 职业经理人及现代企业管理 企业成长 组织创新执行过程 差序格局 经理角色理论 经理行为理论
在建构理论时,常常面临的问题是:经验式追问“如何”“为什么”,对事件的发生没有控制能力, 关注的焦点是当代的现象并有着真实生活的背景,这样,案例研究就成为首选研究战略(Yin,1994;郑 伯埙、黄敏萍,2008)。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式追问,在其自身的真实生活背景下调查一个当代的现象, 特别是当现象与背景之间的边界部署泾渭分明的时候,并且,研究者感兴趣的变量是多个,而不仅仅是数 据。转型经济中企业战略转型研究正面临着这些问题,需要展开案例研究。转型经济中的企业成长受到制 度环境的约束(Peng、Heath,1996),并且,制度转变的步伐并不一致(Hitt,2005)。转型经济可以概括 为从以关系主导的非正式经济制度转型到以规则为主导的正式经济制度(Peng,2002)。转型经济制度环 2 境 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大范围、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构成“转型经济”的主要特征;二是环境的不确定性 特征十分明显,比如,经济和政治的急速变化,熟练劳动力短缺,资本市场薄弱,基础设施不足,产权界 定模糊,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缺乏稳定性和难以实施等等(Peng,2002;吕源、徐二明,2009;李新春、刘 佳、陈文停,2009;谢佩洪,2008)。因此,案例研究由于能够掌握现象的丰富性(Weick,2007),能对 现象进行厚实的描述(Tsui,2007),对动态互动历程与所处的情景脉络亦会加以掌握,可以获得一个较 全面与整体的观点(Gummessom,1991),揭示现象背后的复杂逻辑关系,从而形成了“内视”的深度(吕 源,2009),转型经济中企业战略转型研究很适合也很需要案例研究。而案例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理 论、检验理论或者发展理论,所建立的理论的质量和强度是评估科学研究者对科学领域贡献和影响的黄金 法则(陈昭全、张志学,2008)。 转型经济中,企业战略转型为制度观战略管理理论建构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转型经济中的企业战略行 为不仅仅像西方传统的战略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单纯由产业条件和企业特定资源所驱动(Barney,1991; Porter,1980),而且是战略决策者在面对不断演进的制度框架时,对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约束条件的一种主 动反应(Peng,2000)。制度基础观战略(institution-based view strategy)3与资源基础观和产业观战略并驾齐驱, 构成战略管理理论的三大支柱(如图 1)。

2 Meyer 和 Scott(1983)把组织环境区分为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技术环境是从效率视角看的,包括外部的资源与市 场、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技术系统等,要求组织按效率机制运营;制度环境是看合法性视角看的包括法律、法规、意识形 态等,要求组织按合法性机制运营。 3 institution-based view strategy ,译作“制度基础观战略”,更具体的译为“以制度为基础的战略理论”。在 本文中,我们不严格区分“制度基础观战略”“战略制度观”“战略制度基础观”,主要使用“制度观战略”术语,必要 时,因上下文表达的需要,本文替换使用这几个概念。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本文的“制度”主要是组织社会学中的制度 理论之“制度”,当然,不排除经济学中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Scott(1995)提出制度三支柱:规制、规范、认 知,与 North(1990)提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存在相应关系。并非截然分立。读者可参照朱虹(2009)的《国家制度 和企业战略》(载于 2009 年 5 月刊出的《战略管理》)。?

制度条件和转型?
?
企业资源和能力 战略?
?
绩效?
产业基础竞争?
图 1 制度基础理论:战略三角的第三大支柱 资料来源:Peng(2006)
图 1 为企业战略转型研究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分析逻辑“制度—行为—绩效”。制度基础观战略管理理 论是新兴经济体中企业战略转型研究的关键理论,其发展正方兴未艾4,理论与现实的互动发展势态良好。 经验式研究只有伴随这逻辑思考才有裨益,而不应当将经验式研究当做一种机械式的努力(Yin, 1989)。评价一项企业战略案例研究的标准在于其对理论的贡献,这种贡献来自于通过现有现象的观察和 分析质疑与修正现有理论,或者开创新的理论(吕源,2009),对战略研究领域的制度理论亦如此5。在转 型经济中,企业如何转型?如何实现战略演变?结合转型经济的制度情景,这个问题尤其适合案例研究 (Yin,2001;徐淑英,2008;欧阳桃花,2009;项国鹏,2011)。Yin(2003)明确指出研究现阶段企业为什 么要转型以及怎么样使企业成功转型的问题时就可以用案例研究方法。针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企业战 略转型研究,本文选择典型的案例研究文献,主要探讨案例研究法对制度观战略管理理论建构的贡献6,说 明转型战略案例研究的特点以期应用案例研究法进一步推进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研究,进一步推进制度观战 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基于典型理论驱动型案例研究文献总结出制度观战略理论的五个关键命题,提出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企业战略转型和制度观战略理论建构指明 了方向。本文内容安排为:第一部分解释文献选择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在“制度—行为 —绩效”研究范式中,剖析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的案例研究,注重对制度观战略管理理论的 建构,归纳出企业绩效来源的综合框架、中国企业经营战略演变的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企业合法性成长 过程模型及相应的五个理论命题,基于此,提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模型,这是制度观战略 管理理论的综合框架。文章最后总结本文的简要结论,并指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4 以制度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有几个标志性事件: 第一,1991 年,Powell 和 DiMaggio 编辑出版了《制作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 (论文集),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以及应 用这一理论研究企业行为和组织结构的一系列成果开始引起战略学者的注意。其中,刊载了 Fligstein(1991) 《美国产业结 构转型:1917-1979 年大公司多部门化的制度解释》,应用制度理论解释转型。 第二,1997 年,Peng 和 Heath 在 AMR 杂志是建立了转型经济体内企业增长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2003 年,Peng 在 AMR 发表了《Institutional Transitions and Straegic Choices》,给出了转型经济体中企业战略选择的一般理论模型,成为 所有研究转型经济和新型经济体制下企业战略的必读文献。 第三,2000 年,制度理论在企业战略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AMJ 出版了特刊 《新兴经济中的战略》 ,编者将制度理 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并列为三大支柱理论。特刊收录 11 篇实证研究论文,其中有 8 篇应用了制度理 论。制度理论与其他理论正式相提并论。 第四,2005 年,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出版特刊《新兴经济下的战略研究》,指出制度理论在战略研究中 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造成地位下降;恰恰相反,制度理论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刊系统总结了四种 不同的理论分析框架——交易成本经济理论、代理人理论、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观。 在中国国内,在 2008 年底,“制度理论与企业战略工作坊”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催生了《战略管理》(2009 年 第 1 卷第 1 期)——战略制度观研究专刊。 5 对于制度理论的开发历程及其在企业战略研究中的应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参照:Peng(2005) 《从中国战略 到全球战略》 ,Scott (2005) 《制度理论:对理论研究项目的贡献》 。读者将领悟到 Peng 和 Scott 在制度理论开发、衍化、 深化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6 周雪光(2007)在《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序言中指出,理论贡献包括四个方面: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提出 崭新的问题、新的研究角度、新的解释逻辑)、研究方法(如研究设计、研究的操作化、变量的测量、实证素材积累等)、 理论发展与完善、不同流派之间的对比和融合(衍化)。本文主要是针对后两种贡献。

1.文献选择及研究方法
1.1 文献选择
在确定文献选择的标准后,我们采取的是推荐法、 集群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文献筛选。 (1)案例研究文献选择的标准 我们在进行案例选择时,除“主题要求”(本文的主题界定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案例 研究的制度观战略管理理论建构)外,还注重如下标准或要求: 第一,按案例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选择高质量的案例研究文献。我们注重案例研究的规范性(陈春 花、刘祯,2010;毛基业、张霞,2008;潘绵臻、毛基业,2009;孙海法、朱莹楚,2004;王金红,2007) 以及严谨性(吴金希、于永达,2004;刘庆贤、肖洪钧,2010),注重规范的研究步骤和资料分析(如比 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等)。对于一项具体的案例研究,Yin(1994) 和郑伯埙、黄敏 萍(2008)认为可以从构念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信度着手评价;Eisenhardt (1989)认为可从简 7 约性、逻辑一致性、可验证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对这些标准我们予以综合考虑。 第二,按案例研究的逻辑方法要求,选择个案与多案例研究文献。我们倡导案例研究的逻辑方法是以 归纳为主、演绎为辅。对于多案例研究,通过对一个案例资料的分析,归纳出新的概念或利用已有的概念 建立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将第一个案例总结出来的试探性理论演绎到第二个案例,考察试探性的理论哪 里需要添加、缩减和修正,依次类推(Yin,1994;陈春花、刘祯,2010)。多案例常常被认为能有效提 高理论建构的说服力(通常是指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可信度)。对于单个案例研究,更多的是采用归纳 法(项保华、张建东,2005),我们坚定认为高质量的个案也有很强的说服力,在面对关键型、唯一性或 者揭示性事件时,个案的作用尤其明显。我们欣然接受个案研究8,国内对企业(尤其是国企)战略转型的 影响因素的探讨,曾经存在针锋相对的争议(下文将在“企业绩效的竞争性解释”中论述),我们选择了 两个在竞争性的个案研究文献。在探讨“制度因素对企业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机制”时,考虑到理论饱和
7 对案例研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常常面临其他研究方法(尤其是抽样统计方法)的挑战,甚至存在对案例研究的错误 偏见,被误解为是一种“主观”的、不严谨的、非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此案例研究专家 Eisen-hardt 和 Graebner(2007) 在 AM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被公认是管理实证研究最顶尖的杂志)提出了严正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案例 研究是一种非常客观的方法,它更贴近遵从于现实,也是一种严谨的实证方法。然而,这种偏见和误解在国内似乎根深蒂 固,这在三次国内国有国有企业改革的三次争议中均有反应。 第一次,是 1995 年前后,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的路线之争(产权论与竞争论),崔之元《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 理论背景》 (经济研究,1996)主张在利益相关者框架下维护有效竞争,而不应该一味坚持“股东主权”;被张维迎在《所 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经济研究,1996) ( 指责为“不注意理论的逻辑性” ——“他(崔之元)在不同学科间天马行空地穿梭时,他似乎忽视了理论研究应该遵守的基本逻辑推理”。 第二次,是 2005 年前后,围绕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尤其是 MBO)的争议,郎咸平于 2004 年 8 月在复旦大学发表了演讲 并在东方卫视第一财经播出了《格林科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拉开“郎顾之争”的大幕,“维其派”(本文 对张维迎、周其仁等支持顾雏军学术群体的简称)认为郎咸平以个案否定整体,以偏概全,张维迎(2006)在《理性思考中 国改革》 中,暗指郎咸平“用个别案推出一般结论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一些学者用个别国有企业在出售中存在的‘国有资 产流失’现象,否定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就不能说是理性分析”。 第三次,是 2009 年前后,“次贷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而就在 2009 年,国有山东钢铁收购 民营日照钢铁,被称为典型的中国式“国进民退”案例;自 2008 年 9 月开始进行到 2010 年的山西煤改,被誉为“国进民 退”大重组(袁晶,2010)。还有,中粮集团收购蒙牛、宝钢集团兼并建龙钢铁公司、四川航空注资鹰联航空等一系列案 例,据此,陈志武(2008)指出了“国进民退”的五大不良后果,曹思源(2009)在案例论证的基础上引用《中国工业经济 统计年鉴》 数据认为这样的“国进民退”是反潮流的,张维迎 (2010) 呼吁重启“国退民进”。与此相抗辩,江三良 (2010) 在《“国进民退”论:数据内外之辨析》应用国家统计局的时间序列数据(1993-2008)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反对“国 进民退”的论调和观点。从一个侧面看,本轮次的一个重要争议是“案例分析与统计分析的信度和效度”之争。卫兴华和 张福军(2010)指出“国进民退”之说不能成立。 每次关于国有企业战略转型的大争议中,均涉及方法论之争,案例分析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信度和效度常常面临一定 的质疑和挑战。以此为鉴,我们在选择案例研究文献时,注重案例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 对于案例研究的误会或者偏见,可进一步阅读本文参考文献:郑伯埙、黄敏萍(2008,第 201 页),陈春花、刘祯 (2010,第 175-182 页)、Yin(1994,第 13-17 页,第 49-57 页,第 60-64 页)。 8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多案例研究与个案研究常常存在致命的误会,认为案例研究中所选择的案例越多越好,这样才 符合推理逻辑。统计逻辑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其合理性取决于应用的范畴。把统计性归纳当做案例研究的归纳方法,是案 例研究的致命性错误(Yin,2003;陈春花、刘祯,2010)。案例研究在理论抽样的基础上,遵循“分析逻辑”,是质性研 究;而统计研究是在统计抽样的基础上,强调的是“量”的概念,是“统计逻辑”(郑伯埙、黄敏萍,2008)。Dyer 和 Wilkins(1991)明确指出多案例研究与单案例研究均有自身的合理性。

性,我们选择多案例研究文献9。 第三,按案例研究中的理论建构需要,选择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文献。目前,有关制度观战略管 理管理却仍处于探索阶段, 将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相结合是管理创新领域较为适宜的方法 (林海芬、 苏敬勤,2010)。由于探索性文献对“是什么”问题有优势,所以,我们在选择“企业战略转型绩效差异 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研究文献时,对此问题国内曾有较大争议,所以,选择探索性研究文献。由于解释性 案例研究提供因果关系的信息,解释事情是如何发生的(Yin,2003),所以,本文在探讨“制度因素对 10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时,我们选择解释性案例研究文献 。 (2)筛选理论驱动型案例11论文 吕源(2009)指出对中国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战略进行研究一定能够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法则作出 重要贡献,Peng(彭维刚,2009)甚至认为以制度为基础的战略理论是由中国研究推动的12。鉴于此,我 们重点针对中国企业战略转型问题,着重搜集中文案例研究文献,这些中文文献(见表 2)具有较好的代 表性。 我们首先借鉴吕源(2009)在《以制度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证研究方法简述》一文的文献选 择方法。我们先向同事和朋友发出邀请,请他们推荐企业战略转型的案例研究文献。在推荐文献中,我们 按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和出版时间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取舍。 为避免推荐方法存在的遗漏,我们进一步进行了详细搜索。我们事先进行探索性搜索,在中国学术期 刊网之经济与管理期刊中按“案例+战略”篇名对 2000 年 1 月 1 日之后的文献进行搜索(2011 年 5 月 29 日),发现 5423 篇文献13。进一步采用“在结果中搜索”,输入“演变”“改制”“转型”等 关键词, 还是能发现 500 篇以上的文献。为了进一步筛选文献,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主题——战略制度观理论建构。 在第一步搜索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圈定期刊刊名《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中国制 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发现了一些典型案例研究对象(如 横店集团、许继集团、中国电信、蒙牛等)、研究者(如周其仁、杨瑞龙、张玉利、刘海洋等)。这些中 文文献能较好的代表中国企业战略转型案例研究的特征。 (3)筛选理论驱动型案例学术专著 Eisenhardt(1989)和 Yin(2003)指出,虽然出版物本身存在偏见,但只要出版物是思考性的,可以 作为学术研究的素材。根据“中国企业战略转型案例研究”的主题,在“战略制度观”的指导下,从期刊 中,我们选择了徐淑英和刘忠明(2004)主编的《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郭毅等(2008)主编的《组 织与战略管理中的新制度主义视野:理论述评与中国例证》、张玉利(2009)主编的《创业管理研究型案 例》。从中,选择了徐岩和刘海洋(2004)、杜运周和张玉利(2009)、项国鹏和李武杰(2008)、陈剩 14 勇(2008)等案例研究文献 。
9 为深入理解多案例与单案例研究,Yin 1994)《案例学习研究——设计与方法》 ( 在 中推荐 Msgaziner 和 Patinkin 1989) ( 的《沉默的战争:塑造美国未来的全球商业战内幕》 个案例研究)、Gross(1971)的《执行组织创新》 (9 (单案例研究)。 10 案例研究的探索性与解释性并非绝对的“二分”,而是相互交融的。对于二者的倾向,我们是依据“问题类型” 界定的。读者可能从其他方面认为我们选择的探索性研究文献是解释性的,或者解释性文献是探索性的,这是很自然的。 11 “理论驱动型案例”出自 Eisenhardt 和 Graebner(2007),他们对两种不同的案例分析路径的区分为现象驱动型 和理论驱动型。现象驱动型是在缺乏可行性理论的情况下,从现象中尝试建立理论。理论驱动型案例研究要求作者必须紧 扣已有的理论建立框架,然后发掘有力的定性数据去验证和发展理论,它利于进行一些复杂的、无法定量分析的,还不是 很成熟框架的理论研究。李新春、何轩、陈文婷(2008)的《战略创业与家族企业创业精神的传承——基于百年老字号李锦 记的案例研究》比较典型的理论驱动型案例研究文章。另外,张玉利(2009)使用“研究型案例”术语,突出理论指导和理 论建构在案例研究中的作用,详见《创业管理研究型案例》(张玉利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12 彭维刚(2005,2009)在《从战略战略到全球战略》中阐述了他开创的中国研究的历程和理论贡献。 13 为搜集案例研究论文,我们在“博士学位论文”中搜索主题“从战略制度基础观视角的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论 文,输入“合法性”“制度战略”“制度观”等关键词,并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 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 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大学”等词进行搜索。结果,搜到了两篇代表性的实证论文,第一篇是 蓝海林教授指导、乐琦撰写(华兰理工大学,2010)的《基于合法性视角的并购后控制与并购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是规 范的实证研究,但是,没有使用案例研究法,我们没有使用此文。第二篇是蔡宁教授指导、沈奇泰松撰写(浙江大学, 2010)的《组织合法性视角下制度压力对企业社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使用了五家企业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构建探索 性理论命题,之后,展开大样本调查获取数据,检验理论,这是典型的混合研究法,对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有较好的借鉴 意义,但是,其主题与本文的主题不一,所以,我们没有使用此文。于是,本文没有使用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分析的理论抽 样。 14 作为拓展阅读,吴晓波撰写的《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是经典的“企业案例三部曲”,是较好的 描述性案例,离本文“案例建构理论”的要求尚有差距,故本文不作为理论驱动型案例推介。另外,郎咸平的系列案例研

(4)理论驱动型案例研究文献选择 最后,我们选择了典型案例研究文献,如表 2.
表2 序号 1 2 3 作者 周其仁 杨瑞龙、郑志 徐岩、刘海洋 本文选择的理论驱动型案例研究文献举要 作 品 名 称


“控制权回报”和“企业家控制的企业”——“公 有制经济”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个案研究 竞争、内部人控制与经济绩效——许继集团治理结 构及其绩效的经济学解释 从计划导向到市场导向:中国电信企业经营战略演 变的案例分析 合法性视角下的高管创业企业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 ——基于蒙牛和港湾的案例分析 中国的古典企业模式:企业家的企业——江苏阳光 集团案例研究 委托人“政府化”与“非政府化”对企业治理结构 的影响——关于中国乡镇企业转制的实证研究(蓝 陵集团,本文注) 市场环境、控制能力与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杉杉 案例,本文注) 制度环境、 企业能力与 OEM 企业升级战略——东菱 凯琴与佳士科技的比较案例研究 中国农村的社区型企业——以辽宁省海城市东三道 村为例 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 展变革为例 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制度能力:中国企业家的实证 研究及其启示 企业市场行为、非市场行为与竞争互动——基于中 国家电行业的案例研究 进入壁垒与民营企业的成长——吉利集团案例研究
经济研究,1997 中国工业经济,2001 徐淑英、刘忠明主编,中 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 [C],2004 张玉利主编,创业管理研 究型案例[C],2009 管理世界,1999 经济研究,2000 管理世界,2005 管理世界,2009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第四集),2005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第六集),2008 管理世界,2009 管理世界,2007 管理世界,2005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杜运周、 张玉利 刘小玄、 韩朝华 王红领 李自杰、陈晨 毛蕴诗、 姜岳新、 莫伟杰 张宇燕、 时红秀、 李增刚 陈戈、储小平 项国鹏、 李武杰、 肖建忠 田志龙、 邓新明、Hafsi 汪伟、史晋川 李新春、 刘佳、陈文停
从基于制度到基于市场的战略创业转型——中国大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型电子企业联想、海尔、TCL 案例研究 (第六集),2008 强制性管制放松与边缘性进入的发生—— “小灵通” 15 白让让、 郁义鸿 中国工业经济,2004 现象的深层思考 注:文献 1-4 是本文重点剖析的主文献,而 5-15 是“案例研究中制度观战略管理理论建构”证据链上的次文献,为我们的 探讨提供多角支持。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本身主要是案例研究方法
针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案例研究的制度观战略管理理论建构,我们进行文献研究,而 文献研究方法本身也是案例研究法。 在围绕主题的案例研究文献中, 本文选择经典文献, 作为经典案例 (见 表 2),进行多案例研究。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认同理论驱动型案例研究往往是“最有趣”的研究(Bartunek ,2006)。本 文重点探讨理论在案例研究中的作用。一方面,我们注重理论在案例研究中的指导作用(毛基业、李晓燕, 2010;埃森哈特、格瑞布纳,2010;徐淑英、张志学,2005)。选择案例研究方法的首要依据是研究问题 (Yin,1994),但案例研究方法确定下来后,理论在案例设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 更注重案例研究对理论建构的重要作用15。案例研究中的理论通常表现为构念和命题(陈晓萍,2008)。
究著作如《中国式 MBO》《思维》《模式》《科幻》《标本》《蓝海大溃败》《利润》《操纵》《运作》《产业链阴谋》《本 质》等受到读者的广泛反响,但是,因存在较大争议,故本文也不作为理论驱动型案例推介。 15 对于开展案例研究的范式,历来有两种主张,一种是相对开放的没有预设理论框架束缚的研究,类似管理大师明兹 伯格“管理者的角色”研究。另一种是遵循严格规范和设计开展的案例研究,由于组织管理中许多现象出于非理性的原因, 案例研究方法的理性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学术界偏好规范研究与设计的案例研究(张丽华、刘松博,2006)。本文

我们注重在可操作性定义的概念基础上发展关于因果关系的制度观战略管理理论命题,注意案例资料的理 论重复(Yin,1994),以建构理论。
2.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的理论驱动型案例研究
基于转型经济的制度环境,研究企业战略转型主要针对两个问题:第一,制度环境(尤其是产权环境) 是否为转型企业绩效的前置变量?第二,制度环境对绩效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其中介变量是什么?在“制 度—行为—绩效”逻辑下,我们先探讨第一个问题,再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
2.1 逻辑:制度-行为-绩效(ICP)
和西方发达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情况大不相同的地方在于,转型经济中制度变迁与组织演进之间的互 动关系成为常态, 制度的选择、 建构和塑造本身必须作为至关重要的 “内生变量” 来加以考虑 (Peng, 2000) 。 因此,我们需要将“制度因素”作为内生变量处理,主要从制度、组织、战略的关系整合上进行综合研究 (Powell, 1996;Peng,2002)。 基于战略制度基础观,谢佩洪和王在峰(2008)在探讨“转型经济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因及其绩效” 时,模仿 SCP(结构—行为—绩效),提出了“制度—行为—绩效”( ICP)研究范式,在此范式下,以 万科、海尔和海信为例,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强调制度因素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绩效,进一步 挖掘企业转型战略行为背后的制度因素的作用,增强该分析框架在新兴经济(转型经济)中企业行为的理论 解释力。 我们借鉴谢佩洪和王在峰(2008)总结的“制度—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分析案例研究中理论建构。
2.2 转型企业绩效的前置变量:制度因素
尽管我们重视制度环境因素分析时,但是并不忽视技术环境因素,二者予以同时考虑(图 2)。
制度环境 交互作用 技术环境
合法性视角 制度观 战略
效率视角 产业观、资源观?
图 2 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和战略选择 资料来源:依据 Peng(2000)绘制
?
1978 年以来,企业改革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从计划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向的核心问题。围绕企业战略转 型(主要是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这两大类公有制企业)问题,根据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针 对 “什么是转型经济中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 张维迎和周其仁 , (1994, 1996,1997) 与林毅夫 (1994,1995) 、 杨瑞龙(1995,1998)、崔之元(1995)等人曾经有个激烈的学术之争。张维迎认为“清晰的私有产权是企 业绩效的先决条件”,力主“产权论”,力挺“股东主权”;而林毅夫认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才是企 业绩效的根本保障”,力主“竞争论”,并且,此论得到了田国强(1994,2001)“经济改革三阶段论”一 定的支持;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杨瑞龙力挺“人力资本产权”,与张维迎论争。 2.2.1 典型案例研究:企业绩效的竞争性解释16
中,我们也偏向后者。当然,我们并不否定或者刻意扬弃前者。 16 需要说明两点,第一,经济学案例研究与管理学案例研究尽管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研究方法看,现有研究文献中, 后者较前者更强调研究的信度、效度,基于扎根理论的内容分析法在管理案例研究中常见,但是在经济研究中还少见。我们 选入经济学案例,是整体考虑上文提出的“案例研究文献选择的标准”。经济学理论与管理学理论在解释企业转型战略是并 无必然差别,所以,学科分野并不是我们选择案例研究文献的标准。第二,考虑到“国有企业战略转型效率差异的影响是什

(1)周其仁(1997)的横店集团研究:主张产权论 周其仁(1997)以横店集团为例,研究的现象是以经营绩效出名的公有制企业至少有一位出类拔萃的 企业领导人在较长期内保持对企业的控制。以往的企业理论局限于物质资本所有权或产权的眼光,无法理 解这个现象。只是在真实世界里,我们才看到公有制企业因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实际居于极其不同的地位而 极其不同,这是我们理解“公有制企业”效率差别的基本线索。 在一个独立于行政权力控制之外的公有制企业里,天然私有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如何影响企业产权 制度(尤其是剩余控制权)安排?周其仁在《“控制权回报”和“企业家控制的企业”——“公有制经济” 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个案研究》中强调人力资本产权的天然私有性,这是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基础。 横店集团以“尽可能按照个人对企业产出的贡献份额将报酬量化到个人”为特色。横店早期企业模式 与我国一般的集体乡村企业并无原则上的不同,在 1989 年企业还属于社队集体企业;1990 年,组建集团 公司,标志着制度化政企分开。“高度量化到个人的激励机制”的分配体制使得每一个成员基于个人的贡 献和责任领取不等的工资,并且基于同样的原则在奖金的形式下分享利润。无论工资还是奖金的决定,横店 都是先在集团范围内统一决定总量,然后逐级将工资和奖金总量分解到企业、工厂、班组和个人,逐级向 下分解。 这种实际的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构成了层级分明的委托—代理关系,意味着一套事实上的产权关系。 其中,我们尤其关注对经理和企业家贡献的“定价”。经理层(包括厂长)的工资,由集团总部评定;经理 层的奖金与其所工作企业创造的利润挂钩,但具体数额由集团总部决定。初看起来,横店模式激励机制的 有效性正是建立在“阿尔钦—德姆塞茨效应”的基础之上,即以“剩余索取权”激励企业的管理者。横店 集团的最终评定人——集团公司总裁——并不是公司资产的所有者,他实际上最多只能分享公司利润的 1.2%.如此一点点的“剩余索取权”,为何有如此大的激励作用呢?如何能防止经理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行为呢? 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企业控制权——排他性使用企业资源的决策权。在横店集团,企业控制权高度集 中于集团总部和总裁。作为公有制企业,横店集团的投资决策和重要人事决策既不是全体社团成员的共同 决定,也不是(所属)企业自主权,而是高度的集团总部和总裁集权。集团下的各企业营运决策高度“分权 化”,各级企业的经理(厂长)对企业的营运管理负有明确的责任和相应的管理权力。由横店集团总部和总 裁直接掌握的投资和资产处置权,以及通过任命经理间接控制的企业营运权,显然并不是 Alchian-Demsetz(1972)意义上的“剩余索取权”。与集团总裁个人享有的非常有限的一部分剩余索取权并 存的,是高度集中在集团总部和总裁手中的对企业投资和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权。 横店模式对企业家激励的有效性在于,虽然企业没有支付与企业家对企业贡献相称的 “剩余索取权” , 但企业家对企业的贡献与他从企业分享的利润之间的“差额”,仍然由这个企业家、而不是由任何其他人 来控制和支配,这样,企业家的贡献与回报是对等的。在横店模式里,企业家凭借能力才获得了充分的企 业控制权, 这意味着企业家有权支配企业资源去从事决策性的工作。 由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一个特征是它 “天 然属于个人”(周其仁,1996b),所以,企业控制权可看成是对企业家努力和贡献的一种回报,这是企业家 人力资本产权的资本化逻辑。当“剩余索取权”以企业资产所有权的形式、而不是以现金形式支付给企业 家时,我们就说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企业的投入被“资本化”了。由此可见,横店模式实质是“企业家控制 企业”模式,承认天然私有的人力资本产权,强调企业是“企业家控制的企业”。显然,周其仁(1997)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私有属性视角,倡导企业家控制企业,这与张维迎(1994)从物质资本的私有属性视角 倡导“企业家控制企业”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都强调私有产权是企业效率之源。他们论证了一个共同 的命题17: 命题 1 私有产权的清晰界定与有效保护是企业效率差异的根本原因。 企业战略转型的首要任务就是界 定和维护私有产权,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消除制度障碍。以产权为核心营造制度环境是企业进一步有效发 展的关键。 此命题的逻辑实质是“制度(产权)—行为—绩效”。命题 1 得到了魏杰和侯孝国(1998)的支持, 他们认同现代企业应该是经理式企业(钱德勒,1977),其典型特征就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且投资主
么”存在争议,本处选择单案例研究,以揭示其“机密”,这样,适合单案例研究。因此,针对此问题,本文选择两篇单案 例研究文献。 17 Merton(1968)将理论定义为“在逻辑上相互联系并在实证上能够获得具有一致性的若干命题”。Bacharach(1989) 指出可以将一个理论看做“一个概念或者变量系统,通过命题将概念相互联系起来,通过假设将变量联系起来”。基于此认 识,本文提出理论命题,而没有明确提出研究假设。不过,仅仅看文字上看,本文中的命题均很容易发展为假设。?

体多元化(伯利、米恩斯,1932),企业战略转型的当务之急是明晰产权,产权结构多元化是国有企业产 权改革的方向。经理的行为受制于制度因素,并导致不同的绩效。 姚先国和盛乐(2002)同样支持此命题,他们比较分析了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经济效率差异,企业经 营者在剩余索取权、经营决策权、产生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产权界 定的差异,影响了经营者的工作努力程度和监督努力程度, 最终产生了两类企业以及不同类乡镇企业之间 企业经济效率的差异。 此命题也得到了刘小玄和韩朝华(1999)的阳光集团(江苏江阴)研究的支持。他们认为以企业的总 经理为核心,拥有完全独立的控制权,形成高度集权制的控制体系。这样的企业模式实质上是企业家控制 的企业。阳光集团高度集中权力的基础在于其对剩余权的高度集中控制,这是其全部权力的核心所在。在 掌握了剩余控制权的前提下,企业才能集中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扩张,企业才能运用资金进行必要的激 励和分配,因而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企业竞争力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家控制的企业模式在国有 企业的制度环境中往往是失败的,而在非国有的制度环境中则具有较大的成功性。我国现代企业18之所以 “千呼万唤不出来”,原因就在于缺少赖以生长的成熟的制度环境。 命题 1 还得到了王红领(2000)的蓝陵集团研究的有力支持。1982 年,江苏常州武进市横山桥镇五一 村的 12 个农民利用当时的生产大队和 6 个生产小队提供的资金 2.3 万元和 6 间闲置的猪舍, 在陈人金的带 领下,创办了手工作坊式的武进化工防腐材料厂;1994 年,更名为江苏蓝陵化工(集团)公司;1996 年,实 行股份制改革,村委会代表“五一村”的农民行使第一大股东的权力。之后,进行股权置换,陈人金与村 委会和村民小组进行协商,买断它们的产权,营造人格化大股东。作为“蓝陵”的局外人,村委会始终没 有失去对其产权的最终控制权,惟一的区别只是产权形式的转换,而这一切均与村委会的“非政府化”有 关。由此,王红领(2000)认为以现代公司制度为特征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所必需的基本前提,即明晰的 产权制度,不可能在委托人(所有者)“政府化”的情况下形成。以现代公司制度为特征的企业法人治理结 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明晰的产权制度,而明晰的产权制度不可能在“政府化”委托人的控制下运行。企业 改革的逻辑顺序应该首先是构造“非政府化”的公有企业委托人。具体操作中,究竟由谁来代表公有产权 行使委托人的职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不应该是政府官员。 (2)杨瑞龙和郑志(2001)的许继集团研究:主张竞争论 而与产权论针锋相对的是竞争论。在《竞争、内部人控制与经济绩效 ——许继集团治理结构及其绩 效的经济学解释》中,杨瑞龙和郑志(2001)以许继集团为例,主张企业在所有制不改变的情况下,在竞 争性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一样可以取得较好的绩效。许继是一个受政府直接控制较强的企业,其所有权高 度集中,但作为控股股东的政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十分有限,集团董事会成员基本上由企业内部高 级经理(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构成。 在许继内部治理结构中,股东远离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的控制力度也十分有限,董事、监事都是由 内部人担任,并且董事会与企业高级经理层高度交叉,相互制衡功能也不宜高估。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 一个众所周知的术语:内部人控制(Insider control)。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内部人控制企业的一个必然后果 是经理人员凭借对企业的控制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企业效率的损失。然而,我们从许继集团 看到的则是另外一种现象。在政府成为企业大股东的条件下,企业内部人对企业的控制却导致效率的某种 程度的改进。这是为什么呢? 杨瑞龙和郑志(2001)先试图从 1992 年该集团前身——许昌继电器厂产权改造开始,为许继的经营业 绩寻找经济学解释,后来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出发点。因为从控制权分配来考察,改制前作为惟一所 有者、改制后作为控股股东的许昌市政府,在内部治理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从剩余 索取权的分配来看,改制后公司经理层所持有的股份微乎其微,不足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我们看到许 继的良好业绩主要来自于它较为先进的管理,而这一管理体系的建立始自 1985 年。自 1985 年开始,国家 对许继及其他国有电力装备企业的计划订购取消,许继开始由传统体制向目前的市场导向型企业体制过 渡,内部激励机制改革为企业赢得了绩效。一个竞争充分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能对企业内部 人实施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杨瑞龙、周业安,1998)。许继总结出四条企业死亡线:企业员工年淘汰率低于 2%,企业必然死亡;科技人员比例低于 2%,企业必然死亡;员工收入当中“活的”比例低于 20%,企业必 然死亡;企业精英持股比例低于 10%,企业必然死亡。为了跳出这四条死亡线的包围,建立了全体员工年度 比例淘汰制。这些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在产权制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条件下,企业对于越来越激烈的市场 竞争的自然反应。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对于企业经营者的影响力呈正相关关系。电力装备市场上的激烈
18 钱德勒(1977)在《看得见的手》中将由一组支薪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可以恰当地被称为现 代企业。

竞争是触发许继从事制度创新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动因,它在激励和约束经理人员行为方面发挥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杨瑞龙和郑志(2001)的许继集团研究证明了这样的命题: 命题 2 企业生存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激励经理人行为与提高企业绩效的作用是明显的, 企业绩效主要 取决于市场竞争程度,而非经典产权理论所强调的清晰私有产权制度。产权改革必须以市场结构的竞争化 为条件才能成功。 此命题的逻辑实质是“竞争—行为—绩效”。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私有化的企业效益有显著改 善;而在垄断市场上,私有化后平均效益的改善则不显著(Martin 、 Parker,1997;Tittenbrun,1996)。 而这正是林毅夫、蔡昉和李周(1995)所支持的,他们认为把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希望寄托于旨在明晰产 权的企业经营机制,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源,因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未能对症下药;国有企业问题的症结是 在不平等竞争条件下形成的预算软约束;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并非私有化,而是营造市场化的环境。刘 芍佳和李骥(1998)认为超产权理论把企业之间的竞争视作对企业内部人激励的一个基本要素,要使企业 改善自身治理机制,基本动力是引入竞争,其逻辑依据是 90 年代发展起来的竞争理论(Vicker,1996)。 命题 2 也得到了李自杰和陈晨(2005)杉杉案例分析的支持,他们分析了杉杉扭亏为盈的战略转型过 程并使之成为我国服装界第一个完成规范股份制改革的企业。竞争性市场成为检验企业生存条件的最好场 所,在这样的竞争性市场中,企业家才能越来越重要,并且变成了企业关键性的资源。而企业家要成为企 业家,必须有证明自己企业家才能的竞争环境。 2.2.2 对两种竞争性解释的整合研究 企业战略转型到底走什么道路呢?其先动步骤是坚持产权论还是竞争论?田国强(1995)明确指出仅 仅进行产权明晰化改革是不够的,产权明确不一定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田国强(1994,2001)认为在中 国所处社会结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政治环境下,要实现平稳转型,企业产权转型的恰当 时机与程序应为首先实施经济自由化,然后是市场化,最后再实施民营化,这是渐进式改革19。只有当市 场体制几乎健全以及经济几乎完全自由时,国有与集体所有企业才会变得相对效率较低,而这时我们才能 实施大规模民营化。可见,田国强综合或者调和了竞争论与产权论的学术争议,从短期看,应坚持竞争论, 这是市场效率;从长期看,应坚持产权论,这是制度依赖。这样,从经济管理分析的时间框架看,需要我 们从理论上刻画转型经济中企业战略转型的基本过程。在一定的制度基础之上,企业为了取得效率,该如 何进行战略转型呢?其中心问题是:制度环境对企业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机制是什么? 程承坪、伍新木(2004)在述评产权论与竞争论的基础上,企业绩效是竞争的市场结构、合理的产权 安排和高效的企业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图 3)。
企业资源禀赋?
?
管 理 行 为 企业战略 转型绩效?
企业所有权安排 (公司治理)?
市场竞争?
图 3 企业绩效来源的综合框架 资料来源:程承坪、伍新木(2004)
此框架较好的整合了“制度—行为—绩效”和“竞争—行为—绩效”,整合了企业战略的资源观与制 度观,认为企业战略转型应该多管齐下,并且是权变的,在竞争市场上,解决产权问题是首要的;在垄断 竞争市场上,解决市场竞争问题是首要的;在特殊性行业,解决企业管理问题是首要的;而对于某些行业 的某些国有企业,则必须同时进行这三个方面的改革(程承坪、伍新木,2004)。 图 1 与图 3 实质是一样的。只有整合战略的制度观、产业观与资源观,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制度观战 略理论对企业转型绩效的解释力。
19 需要注意的是,田国强(1994)认为渐进改革方式可能只适应于象中国这样农业人口大多数的国家,而不适应农业 人口只占较小比例的一些前指令性经济国家(如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家)。

2.3 制度环境对战略转型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做出理论贡献的途径包括深化、繁衍、竞争和整合四种方式(陈昭全、张志学,2008)。在企业绩效 来源的综合框架(图 3)指导下,我们需要对命题 1 和 2 进行拓展、深化和整合,以探明制度环境是如何 影响企业转型绩效的。 制度因素对企业转型战略行为选择的影响是权变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战略行为和战略选择不仅仅 由产业条件和企业特定资源所驱动, 而且是战略决策者面对特定制度环境的一种主动反应 (Oliver, 1997) 。 我们在 ICP 范式下,结合企业绩效来源的综合框架(图 3),进行资源观、产业观和制度观的理论建构。 2.3.1 中国企业经营战略演变的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 徐岩和刘海洋(2004)以中国电信企业为例, 探讨从计划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过程中企业经营战略演变, 应用制度理论(Meyer、Rowan,1977;Powell、DiMaggio,1991)和资源依赖理论(Pfeffer、Salancik,1978), 应用纵贯案例研究法,结合比较案例分析,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理论框架,如图 4 所示。
制度因素 法律 法规 管制机构?
?
经营战略转型 重新设定目标 (配额—增长—市场 主导—效率/资源) 采取战略行动 (计划执行者—投资 多元化—扩张/联盟— 业务重组)
?
企业自身特征 经营自主权 资源异质性 能力水平?
技术因素 市场竞争 客服需求 产品种类 图 4 中国企业经营战略演变的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 资料来源:依据徐岩和刘海洋(2004)整理
此整合模型所反映的核心命题为: 命题 3 在转型经济中,企业战略转型行为会受到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共同影响,此影响可以是直接 的,也可以间接的——企业自身特征(如经营自主权、资源异质性和能力水平等)起中介作用。 在此理论框架中,徐岩和刘海洋(2004)明确指出制度、市场和企业自身等因素对企业经营战略的演 变有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制度和市场因素通过改变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企业资源获取来源,进而影响 企业经营战略的演变。他们所选择的案例是电信行业的典型代表,符合 Porter(1980)的产业战略分析范 式,有融入了制度观,这样,此模型很好的整合了战略的制度观与产业观。 此理论框架中还整合了战略制度观和资源观(图 4 对此一目了然),更主要的是,此模型也整合了制 度因素和市场因素(即技术因素、任务因素)对经营战略转变的共同(交互)影响,此影响可能是直接的, 这一影响机制是合法性机制;其影响也可能是间接的,以企业资源为中介变量,这是效率机制。可见,此 整合模型反映的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对战略转变的影响机制实际上是在合法性的基础上整合合法性机制 和效率机制20。 另外,此理论整合模型较好的整合了上文提出的产权论与竞争论对企业绩效的竞争性解释,具有较好
20 组织社会学的合法性概念(Legitimacy)与汉语中的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legislation)概念不同。合法性 (Legitimacy) 是指在一个由规范、价值、信念和定义组成的某些社会构建体系中,认为主体行为是预期的、恰当的或合适 的等一般性的感知和假定 (Suchman,1995) 。Scott(2001)把合法性分为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三大支柱。 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其基本思想是:社会的法律制度、文 化期待、观念成为广泛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DiMaggio、Powell,1983;周雪光, 2003)。

的外部效度。尽管是从国有企业战略演变分析基础上构建的,实际上,也适用与其他其他改革,例如,乡 镇企业是在“灰市场”中 ,其模糊产权能获得合法性优势,并取得资源,而赢得绩效(李稻葵,1995)。 社区型企业具备降低交易成本和调动资源的优势,产生于特定的产权制度、市场条件和农村社区的自然票 赋与人文环境之中。社区传统与市场机制之间并行不悖且相互补充,但是,随着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必 然要进行基于产权改革的战略转型,张宇燕、时红秀、李增刚(2004)以辽宁省海城市东三道村社区型企 业为案例,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又如,家族企业改革(二次创业),实际上是从差序制度导向转向市场 导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储小平,2000),这必然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自主权和资源获得与掌控,进而 影响家族企业转型,陈戈和储小平(2006)以李宁公司为案例就充分验证了此思路。 尽管“中国企业经营战略演变的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但是,此模 型没有十分明确的反应制度因素的核心概念“合法性”,对于“合法性到底如何影响资源获取进而企业战 略转型绩效”这一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在中国企业经营战略演变的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图 4) 和命题 3 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2.3.2 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 杜运周和张玉利(2009)以蒙牛和港湾为案例,从合法性视角,利用公司创业理论,采用纵贯案例研 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探讨企业成长21过程中合法性与资源获取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 如图 5。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的案例分析验证了克服同行竞争障碍、维护行业利益、开发顾客认知合法性, 传播创业故事和响应政府管制等的合法化水平差异是影响企业成败的重要合法性因素。
合法化行动 提高顾客 认知合法性 避免激烈竞争, 维护行业合法性 传播创业故事 响应政府管制 技能 获取资源与企业 成长?
?
传 播 媒介沟通 社 会 法性?
认知合 社会政 治合法性?
是?
合法性门槛达 到与否?
否?
公司创业失败?
图 5 企业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 资料来源:据杜运周和张玉利(2009)整理
此模型反应的核心理论命题为: 命题 4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采用合法化行动,通过传播媒介沟通和社会技能,获得合法性,并 在合法性的基础上获取资源,促进企业成长。当企业合法化行动失当或者没有到达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合法 性水平时,企业就无法突破合法性障碍,就无法获取进一步成长所需的足够资源(冗余资源),导致失败。 合法性不仅仅是组织对环境的被动适应结果,组织可以通过管理者所设计的组织合法性获取战略主动 地适应环境、选择环境和操纵环境(Suchman,1995;Zimmerman、Zeitz,2002),但是,这些是基于一 定的合法性水平。在面临新进入缺陷、遭受竞争者打压及转型背景下政府等制度因素的影响时,尽管也采 取合法化行动,并与媒体沟通,但是,企业常常因无法克服合法性门槛——遭遇合法性危机,而无法获得 进一步成长的资源,导致创业失败,港湾便是例证。而蒙牛则通过合法化行动和适当的传播媒介沟通和社 会技能22,跨越了合法性门槛,获得了成长需要的资源,可以进一步采取合法化行动,走上合法性认同与 资源获取良性互动发展的道路。
21 企业战略转型是企业处于生命周期某一成长阶段的战略行为。除包括战略演变外,我们将杜运周和张玉利(2009) 论及的企业成长 (主要是公司创业) 也视为企业战略转型的内容,从本文上下文中,读者不难理解企业战略转型的外延可合 理拓展至公司成长。 22 Fligstein (1997) 认为制度创业者需具备丰富的社会技能,具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共同的方法和准则来开展合 作的能力。Leca 和 Naccache(2006)认为为了获取其他参与者的支持,制度创业者应该具有高超的社会技巧和分配制度创 业利润的能力。Perkmann 和 Spicer(2007)把制度创业技能分为政治技能、分析技能和文化技能,项国鹏、迟考勋、王璐 (2011)采用了此分类。?

Oliver(1997)整合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论,提出资源资本和制度资本是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 不可或缺的要素。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整合了战略的制度观与资源观,除了较好的解释公司高管创业外, 对于公司制度创业研究此模型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项国鹏、李武杰、肖建忠(2009)在《转型经济中的 企业家制度能力:中国企业家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中通过内容分析法完成长虹、海尔、“小灵通”、华 帝、海尔、正泰、双良、绿源、皇明等多案例分析,认为在合法化行动中,企业家制度能力尤其重要。企 业家制度能力是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实施制度创新,打破创业中的制度性约束,是企业获取资源和促进企 业成长的能力依托。他们论证了“合法性—资源获取”的逻辑。对此,他们(2011)在《转型经济中民营 企业制度创业技能对合法性获取的作用机制——春秋航空、宝鸡专汽及台州银行的案例研究》进行了进一 步强化论证,通过“制度创业”概念23,分析了制度创业技能对合法性获取的作用机制,指出不同类型的 制度创业技能与合法性获取之间存在相关性。说明春秋航空打破制约民营航空业发展的国家政策及行业标 准的约束,宝鸡专用汽车公司突破制约民营军工业发展的政策及技术标准的约束,台州银行打破银行不能 由民营资本控股的管制性约束,获得合法性,进而获得了资源,促进了企业成长。这较好的证明了命题 4. 汪伟和史晋川(2005)的《进入壁垒与民营企业的成长——吉利集团案例研究》一文也有力的支持了 企业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和命题 4. 转型经济中民营企业的成长总是与不断地面临和消解各种进入壁垒相 联系,突破进入壁垒24的关键条件是获得一定水平的合法性。吉利集团的案例研究表明"转型经济中企业家 的才能可以看作是民营企业家对市场性和管制性进入壁垒的结构的反应函数。作为一家白手起家的民营企 业,相对于市场性壁垒,吉利在消解管制性壁垒方面显得相对艰难并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转型经济 中,只有突破了行业的管制性进入壁垒,企业才具备合法性,才有可能进行实际的经济运营。在转型经济 中民营企业逐步成长过程是合法性成长过程,其路径特征是民营企业持续回应和消解进入壁垒的结果。
2.4 总结性理论框架: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模型
企业绩效来源的综合框架(图 3)是对命题 1 和 2 的综合,而命题 3 和 4 是对命题 1 和 2 的进一步拓 展而构建出中国企业经营战略演变的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图 4)和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图 5),我们 需要进一步整合制度因素与市场因素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整合企业内外因素;需要进一步整合合法性 认同与企业获取, 整合企业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在上述 4 个命题的基础上,在“制度—行为—绩效” 的逻辑主导下,在企业绩效来源的综合框架(图 3)的导引下,我们尝试着构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 战略转型模型25,如图 6.

23 制度创业(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是指行动者认识到某一特定的制度安排会为自己带来利益,从而通 过配置资源以创造新制度或者改变现有制度,进而推广新的组织形式、技术标准、行为模式或者价值观(Maguire 、 Lawrence,2004)。 24 Broadman (2000)在研究俄罗斯工业的进入壁垒时区分了经济性的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绝对成本壁垒) 和制度与行政性的进入壁垒 (行政审批、资质认证、资格认证等) ,并分别描述了在俄罗斯经济转型过程中,这两种进入壁 垒对民营企业的重要影响。汪伟和史晋川(2005)采用了此分类。 25 对本模型中的概念,读者看查阅本文参考文献中的《战略管理》《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组织分析的新 制度主义》等。?

1 战略行为选择
2 战略行为对绩效的影响机制
制度环境 制度发展 指数 制度距离?
?
企业战略?
合法性 (制度观) 规制 规范 认知?
?
企业 战略 转型 绩效
技术环境 产品特征 市场竞争 要素条件 企业特征 企业年龄 企业规模 企业高管 企业性质?
行为 对抗 防御 适应 先动?
竞争性 (资源观) 资源异质性?
?
图 6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模型
此模型反应的主要命题是: 命题 5 企业外部环境(如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如企业特征)共同影响资源战略转 型行为。适当的企业合法化行动和战略转型行为能提高企业的合法性水平,基于此,形成异质性资源,提 高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进而获得绩效。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模型中,我们认为企业战略转型行为受制于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和 企业自身特征,并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对于战略转型行为26的影响因素,除了上文提及的案例(横店、 许继)已予以检验外,陈信元和黄俊(2006)对新希望集团“炼铝”的案例分析,张泳(2007)对战略制 度观的中海油竞购尤尼科的案例分析,田志龙、贺远琼和高海涛(2005)对非市场策略的海尔、中国宝洁、 新希望的多案例研究,毛蕴诗、姜岳新、莫伟杰(2009)针对制度环境、企业能力与 OEM 企业升级战略 的东菱凯琴与佳士科技的比较案例研究,这些纵贯案例研究27均有力的说明了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和企业 自身因素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动态作用,较好的整合了三因素。 对于企业战略转型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徐岩和刘海洋(2004)基于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的思 考,认为企业可以获得资源,进而取得绩效。而应对制度因素的战略行为常常是合法化战略行动,所以, 我们认为受制于制度因素与技术因素,企业采取合法化行动,在合法性基础上,形成异质性资源,并取得 绩效,这与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实质是一致的,可见,此模型(图 6)较好的整合了战略的产业观、制度 观与资源观。 在图 6 中,我们认为企业转型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为“战略行为—合法性获取—资源异质性形 成—企业转型绩效”。其中,尤其是“合法性—资源异质性”是整合合法性机制与效率机制的关键。陈剩 勇(2008)利用“组织认同”概念,以温州服装商会(1996-2004 年)为纵贯案例,论述合法性为企业赢 得了组织认同,这样,能够有效得到企业外部的资源支持,验证了“合法性—资源异质性”的理路。可见, 在制度—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中,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模型较好了整合了战略的产业观、 制度观与资源观,也较好的整合了合法性机制与效率机制。
26 我们对战略转型行为的理解主要包括转型方式选择和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反应,前者涉及战略转型路径取向(产权 论导向、竞争论导向)、转型速度、转型措施(如国有企业的主辅分离、家族企业的引入职业经理人等)。 27 杜运周和张玉利 (2009) 提及的历史案例 (如蒙牛和港湾) 研究实质上也是纵贯案例。Li,Yang&Yue(2007)的 Identify Community, and Audience:How Wholly Owned Foreign Subsidiaries Gain Legitimacy in China 是历史分析法的典范。?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模型(图 6)是我们在本文案例研究法的基础上总 结出来了,整合了战略制度观、产业观和资源观,整合了合法性机制和 效率机制,并得到典型案例的部 分验证,例如,李新春、刘佳、陈文停(2006)《从基于制度到基于市场的战略创业转型——中国大型电 子企业联想、海尔、TCL 案例研究》和白让让和郁义鸿(2004)《强制性管制放松与边缘性进入的发生— —“小灵通”现象的深层思考》、田志龙、邓新明和 Hafsi(2007)《企业市场行为、非市场行为与竞争 互动——基于中国家电行业的案例研究》的有力支持,但是,还有待进一步的案例研究以整体验证。因此, 案例研究法对制度观战略管理理论建构的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就是检验此模型。
3.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3.1 案例研究法对制度观战略管理理论建构的贡献
在制度-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下,本文强调案例研究中理论的指导作用,注重理论建构在案例研究中 的拓展。我们重点利用周其仁(1997)分析的横店集团案例、杨瑞龙和郑志(2001)分析的许继集团案例, 并总结出命题 1 和 2,分析制度因素对企业战略战线转型的作用,这两个案例对企业战略转型绩效差异的 解释是竞争性的,但是,二者是可以整合的,我们以企业绩效来源的综合框架(图 3)进行了综合分析, 以协调竞争论与产权论。 在企业绩效来源的综合框架导引下,案例探讨的关键就是制度因素到底如何影响绩效,尤其是要集中 探索企业合法性的获取及其对异质性资源形成的影响。我们重点分析了徐岩和刘海洋(2004)的中国电信 企业战略演变的案例研究,并评析了中国企业经营战略演变的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图 4),并归纳出命 题 3.为探讨“合法性—资源异质性”理路,我们紧接着分析了杜运周和张玉利(2009)的蒙牛和港湾案例, 并评析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图 5),并归纳出命题 4.这两个模型体现了案例研究法对制度观战略管理理 论建构的主要贡献。
3.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3.2.1 理论动向 我们提出的“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模型”(图 6)及命题 5 为进一步中国企业战略转型 案例研究和制度观战略管理理论建构指明了方向。基于此,借鉴 Wright、Eilatotchev、Hoskisson 和 Peng (2005)作为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特刊《新型经济下的战略研究》编辑提出的四种研究战略选择 28 ,我们认为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案例研究: 第一,在华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中的战略转型案例研究。毛蕴诗和何欢(2008)采用比较案 例研究方法对法国标致、 美国惠而浦和丹麦嘉士伯三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 撤资和再投资的历程进行分析, 已经进行有有益的尝试,尤其需要从制度观战略视角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从差序导向到市场导向的战略转型案例研究。例如,李新春、何轩、陈文 婷(2008)的《战略创业与家族企业创业精神的传承——基于百年老字号李锦记的案例研究》已经进行了 有益的尝试。该文分析了家族企业的传承与转型,李锦记集团不断地在通过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促进家 族企业的战略创业活动,从而最终实现创业精神的传承。 第三,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组织场域的案例研究。尽管 Scott(2001)指出组织场域为制度理论提供了 可操作性的关键分析单位,并且,迪马吉奥《作为专业工程的组织场域的建构:20 世纪 20-40 年代的美国 艺术博物馆》的案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范例,但是,在研究“制度观战略”时,“组织场域”概念常常被 忽视。幸好,尹珏林和任兵(2009)《组织场域的衰落、重现与制度创业:基于中国直销行业的案例研究》 对“组织场域”给予重点关注,其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制度合法性观点,同时揭示了转型经济背景下的 独特情境因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四,企业战略转型的制度同构研究。在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中,企业战略选择表现出同构(强制型 同构、模仿型同构、规范型同构)倾向,以获取合法性,获得生存或者持续竞争优势(DiMaggio、Powell, 1983),Fligstein(1991)《美国产业结构转型:1917-1979 年大公司多部门化的制度解释》即为明证。合法 性机制在企业战略选择中到底如何发挥作用?制度同构到底如何体现?学者们在很大程度上检测了产业 背景中的制度变化(如 Greenwood,Suddaaby&Hinings,2002)。不过,Peng(2003)指出“如此特定产 业的变化比起发生在众多新兴经济中的大量制度转换来说,是苍白的”。Tolbert 和 Zucker(1996)提出了 实现制度化的三个阶段:习惯化、客观化和沉淀。市场导向的制度化过程确实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28 即来自发达经济的企业进入新兴经济体制、新兴经济体制内本国企业的竞争、来自新兴经济的企业进入其他新兴经 济、来自新兴经济的企业进入发达经济体制。这四个方向可以为今后应用制度理论研究企业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Dau&Cuervo-Cazurra,2008),然而,不同的企业对相同的制度化过程会有不同的战略行为表现(如图 7),有的被动防御制度环境(如 E2 对制度环境 A1 的反应滞后),有的主动改造甚至操纵制度环境(如 E1 对制度环境 A2 的先动型创造或者操纵,有时称为制度创业),有的则与制度变化保持动态匹配——当 制度由 A1 演变为 A2 时,企业的战略行为相应的由 S1 演变为 S2。
制度 A1?
制度 A2 经济转型 制度变化
企业战略及 绩效:E1 (S1,P1)?
企业战略及绩 效:E2 (S2,P2)?
企业战略转型
图 7 转型经济中企业战略行为及绩效 依据图 7,除特定产业制度外,我们需要实证财政分权、汇率、税收、劳动合同法等一般性制度演变 对企业战略的作用机制,这样,有利于摆脱案例研究的陷阱,提供案例研究的理论外部效度。 3.2.2 方法导向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度因素对企业战略转型绩效的案例研究多为纵贯案例研究,比较案例研究和多 案例研究(或者跨案例研究)是常见的,并且,考虑到理论建构的信度和效度,均注重规范性和严谨性(如 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尤其应注重理论指导和理论建构,这是未来案例研究需要进一步注 重的29。除此以外,我们还倡导两点: 第一,倡导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的案例研究之数据来源大多 为二手数据,我们倡导研究者进入研究的场地,进行扎根性研究,这在基于制度理论的企业战略管理案例 研究中尤其需要,但是,当前却很缺乏此研究。德鲁克(1946)《公司的概念》、费孝通(1938)《江村 经济》、明茨伯格(1973)《管理工作的本质》和科特(1982)《总经理》是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的 典范,能为本文提供较好的方法借鉴。 第二,倡导案例研究与其他实证研究融通。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案例研究虽然能够“内视”制度与 战略之间的复杂关系,也适合描述制度变化条件下的长期战略演变,但是,如同基于统计逻辑的实证研究 一样,案例研究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如主观判断和偏见会影响数据的信度(吕源,2009)。在追求案例研 究本身的品质(构念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信度)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案例研究与统计实证研究 的通融性,必要时使用混合研究方法,例如,在关键概念(如制度发展指数、制度距离、合法性等)应尽 量保持一致,在案例研究建构理论时,应考虑其是否能简易的发展成为理论命题或研究假设,而不仅仅是 思想或者描述性观点。 我们必须铭记 Yin(1994)的告诫:案例研究并非易事,对智力、自我和情绪远比其他研究战略的要 求高。尽管案例研究被传统地认为是“软”研究,但是,一项研究战略越“软”,它就越难。我们更应铭 记他(1984)的勉励: 生动、诱人及魅力,是案例研究难得的特征。唯有醉心研究,且想让研究结果广为流传时, 才容易获致。事实上,好的案例研究这往往确信其研究结论将会震撼全球,这种热情会充塞与所 有的过程中,而且也必然会使案例研究迈向巅峰!

29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选择的文献是针对中国经济体制中的企业竞争案例研究中文文献,尽管有较好的代表性,而我 们还发现了 Child&Tsai(2005)、Child&Lu(1990,1996)、Peng(1997)、Tan&Litschert(1994)等案例研究文献,这些 英文文献亦可较好的验证“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模型”(图 6)。

参考文献
[1] Dyer W G,Wilkins A L.Better stories , not betterconstructs,to generate better theory:a rejoinder to Eisenhardt[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16(3),613-619 [2] Eisenhardt , K. M. , Building Theory From Case Stud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4), 532-550 [3] Eisenhardt,K.M,Graebner,M.E., 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50(1), 25-32. [4] Powell(鲍威尔)、DiMaggio(迪马吉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据原书 1991 年版)[C],姚伟 翻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 [5] Scott(斯科特) ,制度理论:对理论研究项目的贡献,载于:Smith(史密斯) 、Hitt(希特) 主编, 徐飞 路琳 译,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经典理论的开发历程(根据原书 2005 年版翻译) ,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0.6,PP369-387 [6] Yin R K. The case study crisis:some answe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1(26) ,58-65 [7] Yin(殷) ,张梦中 译,案例学习研究——设计与方法(据原书 1994 年版翻译)[M],广州:中山 大学出版社,2003.9 [8] 白让让、郁义鸿,强制性管制放松与边缘性进入的发生——“小灵通”现象的深层思考[J],中国工 业经济,2004.8,56-60 [9] 陈春花、 刘祯, 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经典文献的综述[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0.4, 175-182 [10]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C],中国制度变迁的 案例研究(第六集) ,2006,PP374-446 [11]陈剩勇,组织认同优势的获取、维系和流失——以温州服装商会为例(1996-2004 年) ,载于:郭毅、 胡美琴、王晶莺等主编,组织与战略管理中的新制度主要视野[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 PP127-174 [12]陈信元、黄俊,政府管制与企业垂直整合——刘永行“炼铝”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6.2, 134-139 [13]陈昭全、张志学,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载于: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 主编,组织与管理研究 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60-84 [14]程承坪、伍新木,竞争、产权与管理:基于企业绩效的分析——兼论国有企业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 2004.9,664-670 [15]杜运周、 张玉利, 合法性视角下的高管创业企业合法性成长过程模型——基于蒙牛和港湾的案例分析, 载于:张玉利主编,创业管理研究型案例[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5,PP64-29 [16]挂靠管理研究——一个社会网络与新制度论的解释[J],战略管理,2009(1) ,111-120 [17]李新春、何轩、陈文婷,战略创业与家族企业创业精神的传承——基于百年老字号李锦记的案例研究 [J],管理世界,2008.10,127-141 [18]李新春、刘佳、陈文停,从基于制度到基于市场的战略创业转型——中国大型电子企业联想、海尔、 TCL 案例研究[J],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六集) ,2006,PP669-705 [19]李自杰、陈晨,市场环境、控制能力与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J],管理世界,2005.8,143-148 [20]林海芬、苏敬勤,管理创新研究方法探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J],科学学与科学技 术管理,2010.6,59-65 [21]林毅夫、蔡昉、李周,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竞争的环境[J],改革,1995.3,17-28 [22]刘芍佳、李骥,超产权论与企业绩效[J],经济研究,1998.8,3-12 [23]刘小玄、韩朝华,中国的古典企业模式:企业家的企业——江苏阳光集团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 1999.6,179-189 [24]刘忠明,从制度理论入手的中国管理研究:回顾与前瞻,2009(1) ,41-48 [25]吕源,以制度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战略管理始终研究方法简述[J],战略管理,2009(1) ,66-84 [26]吕源、徐二明,制度理论与企业战略研究[J],战略管理,2009(1) ,14-22 [27]毛基业、李晓燕,理论在案例研究中的作用——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9)综述与范文分析[J], 管理世界,2010.2,106-114 [28]毛蕴诗、姜岳新、莫伟杰,制度环境、企业能力与 OEM 企业升级战略——东菱凯琴与佳士科技的比较 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6,135-146

[29]彭维刚,从中国战略到全球战略[J],战略管理,2009(1) ,1-13 [30]田国强,一个关于转型经济中最优所有权安排的理论[J],经济学季刊,2001.10,45-70 [31]田国强,中国国营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式和步骤——中国经济改革的三阶段论[J],经 济研究,1994.11,3-9 [32]田志龙、邓新明、Hafsi,企业市场行为、非市场行为与竞争互动——基于中国家电行业的案例研究 [J],管理世界,2007.8,116-128 [33]田志龙、贺远琼、高海涛,中国企业非市场策略与行为研究——对海尔、中国宝洁、新希望的案例研 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9,82-90 [34]汪伟、史晋川,进入壁垒与民营企业的成长——吉利集团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5.4,132-140 [35]王红领,委托人“政府化”与“非政府化”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关于中国乡镇企业(蓝陵集团) 转制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7,58-65 [36]魏杰、侯孝国,论产权结构多元化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J],管理世界,1998.5,135-142 [37]项保华、张建东,案例研究方法和战略管理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5,62-67 [38]项国鹏、迟考勋、王璐,转型经济中民营企业制度创业技能对合法性获取的作用机制——春秋航空、 宝鸡专汽及台州银行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5,71-78 [39]项国鹏、李武杰、肖建忠,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制度能力:中国企业家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管 理世界,2009.11,103-114 [40]谢佩洪、王在峰,基于制度基础观的 ICP 范式的构建及其分析——对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剖析[J], 财经科学,2008.2,65-72 [41]徐岩、刘海洋,从计划导向到市场导向:中国电信企业经营战略演变的案例分析,载于:徐淑英、刘 忠明主编,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PP148-166 [42]杨瑞龙、郑志,竞争、内部人控制与经济绩效——许继集团治理结构及其绩效的经济学解释[J],中 国工业经济,2001.10,65-71 [43]姚先国、 盛乐, 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经济效率差异的人力资本产权分析[J], 经济研究, 2002.3, 61-69 [44]叶康涛,案例研究:从个案分析到理论创建——中国第一届管理案例学术研讨会综述[J],管理世界, 2006.2,13—144 [45]尹珏林、任兵,组织场域的衰落、重现与制度创业:基于中国直销行业的案例研究[J],2009(增刊) , 13-27 [46]张丽华、刘松博,案例研究: 从跨案例的分析到拓展现有理论的解释力——中国第二届管理案例学术 研讨会综述[J],管理世界,42-46 [47]张永宏 主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 [48]张宇燕、时红秀、李增刚,中国农村的社区型企业——以辽宁省海城市东三道村为例[C],中国制度 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四集) ,2004,PP39-71 [49]郑伯埙、黄敏萍,实地研究中的案例研究,载于: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 主编,组织与管理研究 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199-226 [50]周其仁, “控制权回报”和“企业家控制的企业”——“公有制经济”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个案 研究[J],经济研究,1997.5,31-42 [5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71-80 [52]朱虹,国家制度和企业战略[J],战略管理,2009(1) ,60-6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