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满分作文

2017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满分作文

2017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满分作文
2017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满分作文

2017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报告(山东卷)

山东卷

题目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的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评卷,网上阅卷综合管理系统记分标示区分为以下四块:内容(O~20分)、表达(0~20分)、发展(0~20分)、扣分(0~60分)。备标示区没有分等,但作文评分按分项分等进行。错别字、不够字数、没有标题等在扣分中体现。

一、等级评分标准

(一)一类卷(60~53分)

内容:1.审准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挖掘内涵与材料一致,精神与主题吻合;2.具有思辨色彩;3.贴近生活现实;4.例证新颖。

形式:1.中心突出;2.文体特征鲜明;3.有文采;4.行文流畅。

(二)二类卷(52~46分)

1.审清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挖掘内涵与材料基本一致;2.有一定的思辨性;3.能联系实际但内容不够充分;4.文章有不同程度松散。

(三)三类卷(45~36分)切入分:43分

1.对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把握不够清楚;2.逻辑性不清晰;3.思辨性弱或无;4.内容空泛甚至空洞;5.中心较为松散;6.文体不清晰;7.行文不够通顺。

(四)四类卷(35~25分)偏题

1.对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不理解或未表达;2.无思辨;3.抓住材料中个别字词作任意发挥。无整体把握;4.中心涣散;5.文体不清;6.卷面不清;7.文章较完整。

(五)五类卷(25分以下)

1.与材料毫无关系;2.内容混杂,不知所云(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或抄袭)。

二、补充细则

基础等级

(一)关于评分标准

内容: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

表达:以语言和文体为重点。记分应综合考查内容和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分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10分。偏离题意的文章,内容项在四等记分,表达项一般不超过三等记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注】基础等级九项内容中,评卷中突出的是题意、内容和语言、文体四项,评卷时在注重题意和内容的同时,兼顾中心和感情,不合题意、运用不当、与中心游离的内容不能算内容充实。不跨等记分,比如说“内容”在三等的,“表达”只能在三等或相邻的二等和四等记分,不能跨到一等记分,“表达”在三等的,“内容”也不能在一等记分。

(二)关于表达

2017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满分作文

2017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报告(山东卷) 山东卷 题目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的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评卷,网上阅卷综合管理系统记分标示区分为以下四块:内容(O~20分)、表达(0~20分)、发展(0~20分)、扣分(0~60分)。备标示区没有分等,但作文评分按分项分等进行。错别字、不够字数、没有标题等在扣分中体现。 一、等级评分标准 (一)一类卷(60~53分) 内容:1.审准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挖掘内涵与材料一致,精神与主题吻合;2.具有思辨色彩;3.贴近生活现实;4.例证新颖。 形式:1.中心突出;2.文体特征鲜明;3.有文采;4.行文流畅。 (二)二类卷(52~46分) 1.审清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挖掘内涵与材料基本一致;2.有一定的思辨性;3.能联系实际但内容不够充分;4.文章有不同程度松散。 (三)三类卷(45~36分)切入分:43分 1.对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把握不够清楚;2.逻辑性不清晰;3.思辨性弱或无;4.内容空泛甚至空洞;5.中心较为松散;6.文体不清晰;7.行文不够通顺。 (四)四类卷(35~25分)偏题 1.对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不理解或未表达;2.无思辨;3.抓住材料中个别字词作任意发挥。无整体把握;4.中心涣散;5.文体不清;6.卷面不清;7.文章较完整。 (五)五类卷(25分以下) 1.与材料毫无关系;2.内容混杂,不知所云(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或抄袭)。 二、补充细则 基础等级 (一)关于评分标准 内容: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 表达:以语言和文体为重点。记分应综合考查内容和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分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10分。偏离题意的文章,内容项在四等记分,表达项一般不超过三等记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注】基础等级九项内容中,评卷中突出的是题意、内容和语言、文体四项,评卷时在注重题意和内容的同时,兼顾中心和感情,不合题意、运用不当、与中心游离的内容不能算内容充实。不跨等记分,比如说“内容”在三等的,“表达”只能在三等或相邻的二等和四等记分,不能跨到一等记分,“表达”在三等的,“内容”也不能在一等记分。 (二)关于表达

2017江苏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五篇】

2017江苏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五篇】 导读:本文2017江苏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木车上的人生】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幻想着车辆能如闪电一般穿越障碍,瞬间直达,我们常为交通的堵塞感到焦躁不安,却从未想过在遥远的几千年前,曾有这样一位思想者,就乘坐在一辆简陋而缓慢的木车上,为了自己的理想往返奔走在苍茫的大地上,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他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鲍鹏山在《风流去》中曾对孔子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在一条浩浩汤汤的河边,孔子师徒又找不到渡口了,子路上前向河边的农夫问路,却只是得到“天下皆乱,举世皆然,何不避世归隐,躬耕陇亩”的劝诫。难道孔子不明白这些吗?几十年来,他历尽艰辛,学而不厌,“十年磨一剑”,却连“霜刃未曾试”,心中的满腔豪情与伟大抱负无人言说,也无人理解,如何能没有感慨,如何能没有惆怅?但是他却握紧手中的缰绳,坚守着“君子固穷”的决心,立下了“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的泣血誓言。君子,安能作穷途之哭,那只是无能者的怯懦表现。他不羡慕避世田园、闲云野鹤的自由隐士,也不向往车来车往、灯红酒绿的俗世生活,他只是孤独地驾着那辆破旧的木车,周游于列国之中,往来于天地之间,渺小又伟岸。枯叶铺地,北风呼啸。但是这样一位似乎不可理喻的执着者依然在木车上颠沛着,流离着,这在越来越懂得进退有据的现代人眼

里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正是这样的倔强,让世界感到了畏惧。我们从那辘辘的木轮声中,听懂了“政治”的真正含义。那是对人生、对土地、对宇宙的求索,他不倦地向各个阶层诉说他的思想,诉说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他将自己满腔的热情注入《春秋》之中。他显示了穷却依然兼济天下的政治胸怀,用燃烧的激情驱逐了整个冬天的寒冷,破除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又化作明灯,照亮了亘古的长夜。木车虽小,却阻不断万丈激情。无数个孔子般固执的思想者正手持缰绳,驾着颠簸的木车,向我们缓缓驶来,载着满腹思想,驶进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驶向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于车来车往中,独独见他们正向我们招手,那是欲将自己的绝世思想一吐为快的渴望,亦是愿将我们引向光明未来的义不容辞。有未来虽远,却将不再艰险,唯愿有孔子们驾着木车来“导夫先路”在车来车往中,唯辘辘车声引领我们走向未来与希望。【第二篇:车如流水情如月】我们都希望“车如流水马如龙”,却不愿“门前冷落鞍马稀。”从何时起,车变成了权贵奢侈的象征,我们又何时能回到信陵公子驱车进陋巷,流露真情的时代呢。车是我们的代步工具,但渐渐的,车便成的我们攀比的工具,我们流连于它琳琅满目的品牌,却渐渐淡忘了真情的传递。我们享受那份因为车而带来的虚荣,却将宝贵的真情渐渐掩埋。社会上富二代攀比豪车,六旬老人刮坏奔驰车街边痛哭的新闻屡见不鲜。为什么我们会把那份虚无的荣耀看得如此重要,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真情呢? 当冉阿让把珂赛特从破旧的小旅馆中救出,把她抱上那辆颠簸的马车上时,小珂赛特决定无保留地信任这位素未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汇总 全国卷I: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 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I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 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全国卷III: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201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解析 (课件) 幻灯片1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幻灯片2 作文要求,也是提示和得分方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幻灯片3 名句解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出自《周易》的《象传》。即解释卦象的文字。 普遍意义上认为,是让君子学习天的运行刚健,永不停息,其实就是主动与积极的面对人生。此句解释纷争很多,流传甚广,很多人知道加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清华的校训。但从乾卦原意出发,说的就是遵从天的运行规律,刚健不息的人生态度。 幻灯片4 名句解析: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出自杜诗名作《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二句比较有名,将思乡之情和月亮的亮度结合到一起,用主观感受代替客观标准,意思本身讲的就是思乡忆弟之情,但考虑到这里面点明了白露这个时令,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要考虑到里面蕴含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 幻灯片5 名句解析: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选自《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语也,其词品亦似之。 就是说这两句说桂花不须那些艳色,自有其风骨香魂,就是花中一流,这话不仅说了花品,也说了李清照的词品,还有人品。不以其颜色秀丽取胜的信心,这份清香和品格。

2017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

不赶走任何人的书店实现了人人读而平等清人张潮谓,有功夫读书,谓之福。但现代社会,有多少人有这个福分?“挣更多钱”成为多数人最大的人生指挥棒,朝九晚五已是幸运,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寻常。如果说还能有点读书时间,也就只能在夜晚了。 所以,书店24小时营业,不赶走任何人,对一些人来说就堪称福音。受益人,可能是刚刚敲完代码的IT民工,刚刚签完版的媒体人,想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保安、电焊工,或者住宿没有着落的流浪汉。 不打烊的书店,不拒绝任何人的书店,就这样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读书、休憩的福地。而这完全得益于书店的包容。 这个世界上,谁都可能背叛你,谁都可能歧视你,只有知识不会。书店作为提供知识的重要场所,全时段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秉持了知识的应有之义。 我想,全时段向所有人开放书店,做出这个决定的人,一定对那些热爱读书的人抱有完全的同情与理解,一定也是热爱读书的人。虽然他(们)要承担更大的成本压力,但他(们)内心会说,让更多人享有读书之福,没关系。而且运营得当,也未必就一定会造成损失。 想想台湾诚品书店的情景。寂静的城市里,总有那么一个地方为读书人、夜归人,点一盏灯。一排排书柜之间,人们沉浸在读书的海洋。这种独特的人生经验,没有这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恐怕不好达成。 不打烊的书店,不拒绝任何人的书店,在某个地方,向人们释放着一座城市的包容与温度。我们生活的城市,难免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

人住七宝楼台,有人夜宿大街;有人鲜衣华食,有人残羹冷炙,阶层标签是如此明显。 但在这个不拒绝任何人、谁都可以进的书店,在丰富的书本面前,人们的身份差别消失了,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者。书本面前,没有谁比谁更高贵,也没有谁比谁更低贱。 一个对任何人不打烊的书店,就这样善意地达成了“人人读而平等”。它是一座城市的阅读绿洲,是每个夜归的人、住宿无着落的人的“接头据点”。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或许也可以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就是书店的样子。在这片知识的殿堂里,没有贫富的差距,没有读书时间的限制,众生平等。

(完整版)2017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作文材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句是第一部分,是作文的一个切入口,提出了作文的写作载体——车。也就是说考生必须以车作为一切思维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由此考生脑子里一定是霎时间车流涌动,严重堵塞。不过没有关系,后面第二句对车进行了一定的解释,是第二部分,目的是让考生对具体的车展开联想。车有很多种,不只有汽车、电瓶车、自行车,还有古代行旅的马车,农民耕田的牛车,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风车、水车等。要打开思路。下面两组句子是第三部分,属于思考挖掘的深入所在,是最显考生功力的地方。第一组重点词是发展、真情,第二组中心词是观念变迁、人生哲理。到此一看,不觉抚掌一笑,高考作文材料千变万化,却万变不离其宗。“车”其实是反映生活的载体,考生不能就车写车,就像去年的“有话”“无话”一样,关键是要引出第三部分的发展、真情、观念和哲理。命题人没有明确这些概念的具体内容,但只要与车有关即为切题。 【立意探究】 之所以将本文命题为“写真”,是因为笔者强烈地感受到命题人的意图是让考生关注生活真实发展的脉络,而不是闭门造车去和文人大家亲密接触。架空生活是作文的大敌。

从车的变化发展看,可以关注时代的变迁,体现生活范围的扩大,感悟这个变化带给自己的思考。这个世界在变小,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在拉近。过去无法实现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实现。比如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将成为家常便饭,“王子猷雪夜访戴”将不再成为令人惊讶的文人雅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已不是李白夸张的专利。然而一味沉浸在时代的快生活中并非命题人的初衷,后面承载世间的真情才是命题人需要考生关注思考的原点。由此考生可以思考我们如何不辜负这样一个由车轮带动起来的快时代。也可以反思在快生活中我们如何让自己慢下来,懂得不让车轮裹挟自己的生活。今年材料非常适合记叙文高手发挥,这是前两年写作方向的一个变化。如果考生平时对社会、家庭、自我生活的变化有敏锐的触觉和认识,以车为题材写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不是难事。可以挖掘车的变迁背后的情感碰撞。但前提是考生要用好对比,一是自我与他人的对比,考生可以描述一个与车有关的温情故事,如母亲下雨天骑电瓶车送我上学的回忆,对比别人的汽车,自己却十分感动。二是现实与往昔的对比,过去父亲骑自行车送我上学需要很长时间,但感觉父亲的背特别宽厚,可以和父亲说好一会话,现在用汽车,不怕风雨了,时间更短了,但跟父亲却说话少了。这不正是一种反差造成的感触吗? 从观念的变化看,“车”代表一种开放的生活态度,提倡“车”生活,反对“宅”生活,强调个体要和外面的世界接触,不要畏惧外面的世界。从这个角度适合写一篇议论文,大胆一点的考生可以将思考的主体不限制在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民族、文化立场上的开放胸襟和包容态度。这一点与最近“一带一路”的思路较为接近。强调走出去,请进来,沟通交流,车来车往,其实就是你来我往,这是对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的反对。

2017年高考贵州作文题目及范文公布

2017年高考贵州作文题目及范文公布 导读:本文2017年高考贵州作文题目及范文公布,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7年高考拉下帷幕了,考生们可以来看一看“2017年高考贵州作文题目及范文公布”,本文由高考栏目整理而出,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们! 高考题目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范文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大片上映之时。作为从老资历的学生转变成刚满一年期的职场菜鸟,对于6月7日、8日两天,只看做日复一日劳苦工作的寻常日子,若不是同事偶然提起,大概早就淡忘了2014年这时候的自己,也曾经历了那么一场轰轰烈烈的万人战役。 说是轰轰烈烈,其实大多是媒体和社会肆意渲染,似乎这么个寻常的考试自诞生之日起便背负了“用以实现人生转变”的关键。于是

爸妈哄着,老师逼着,全社会关注着,身为当事人的自己也被周围不寻常的气氛熏陶得加快了心跳绷紧了神经。 在高三最后的温书假里,我们用最老套的题海战术一遍一遍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而因此聚集起来的一个个战斗小组,在彼此竞争的大环境里却保持了同舟共济的革命友谊,一起做题,一起分析,一起把家搬进了自习室里,复习之余还可以玩笑嬉戏。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高考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同在战斗队伍里的还有我们的父母,为了打好高考这场硬仗,他们似乎付出了比我的精力。 记得当时老妈天天变着花样给我增加营养,连终日大大咧咧的老爸在最后冲刺的日子里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脚步一个喷嚏就打断了我做题思路影响心情。倒是身为当事人的我显得散漫而随心所欲,看书做题的间隙总是停不了进食的嘴,复习的日子不光飞涨了应试能力还增重了10斤。 考完的当日,老妈便生了场大病,像是马拉松长跑之后突然放松了神经就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而我,功成之后为了照顾生病的老妈,也正好把复习期间积累起的赘肉重新减下去。 后来揭榜的时候,小组里的人都各自悲喜着。当时天真地以为高考成绩的高低便是一锤定音地决定了各自未来的命运,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洗礼之后,就觉得彼时我们认为的“改变人生的关键”其实并没有为毕业之后的发展提供特别有利的证据。无论是985还是211,抑或是其他名不见经传的院校,其实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

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 导读:本文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十岁月匆匆,又到高考时;豪情满怀,义薄云天志;同窗载载,探索比聪智;人生漫漫,拼搏有几时? 珍惜所有,莫待转眼逝。高考日,祝把握机会,拥抱成功!高考资讯请关注高考网。 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公布: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今年高考题主要是谈对预测的看法,总体来说,延续去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风格,既温和又大气,同时有理性思考的空间。 华师大一附中语文教师管维萍:今年的高考作文指向预测,生活可预测的吗,这实际上指向的是“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学生可以就此展开思考。题目又说,有的人乐于接受,有的人不以为然,不同的人,对此持不同的态度和视角,展现的是不同的生活视角,年轻学生又该怎么看待。对学生来说,题目有很深的哲学意味,既能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有能呈现学生的思维品质。无论是题型、难度或思维品质,今年命题和平时教学的契合度较好,对高中平时教学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这次作文题,不难。看了以后,整体上觉得蛮稳妥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年轻人正好处于这个时期,走进高考考场时,对未来会有自己的憧憬和思考,这也令作文要求有了“情境化”特点。让学生有话可说,稳妥大气,不偏不怪。文章可以怎么写?可以天马行空,用什么样的题材都是可以的——预测,接受结果还是不接受结果,不同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说。科学思维更强的学生,可以从可预测性、不可预测性上来写;偏重人文思维的学生,可以从“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来谈。当然,同样从实际出发,可以写自己的生活遭遇、某个时刻的心理过程,可以表达得非常生活化,非常感人,具备抒情性。虽然目前高考已经文理不分科,但学生在天性上、后天训练上,总有偏重,而这次的题目我觉得,不太容易写偏,只要有一定生活积淀的学生,都有话说,都可以写得出彩。更重要的是,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三观,这也是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关注到此次题目体现出“过渡性”特点。从继承的角度来说,上海近些年的考题,不是单向性的命题,而是提供了选择性,往下走的话,探索的方向是考察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即科学性、人文性、规范性、思辨性等兼而有之。

2017年高考作文山东卷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今年是山东高考语文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山东卷的作文虽然仍是材料作文,但明显改变了风格。2014年至2016年高考山东卷的作文虽也是材料作文,但都是给出一则有寓意或哲理的材料,尽量避免直接关注社会新闻热点,今年却是选择了一则有时效性的新闻材料,体现了向全国卷平稳回归的思想。2017年作文从所选材料来看,作文材料很好地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平等、友善。关注底层、弱势群体,很好地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体现了山东卷关注社会民生、关注现实的特点,切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能够很好地考查出学生写作水平。近几年山东卷作文淡化审题,其中2014年的“窗子就是一个画框”,2015年的“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2016年的“行囊已经备好”,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立意,今年的“某书店24小时营业”的材料也可以多角度立意。 从文体上来看,近几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一直有一个要求,这就是“文体特征鲜明”,这就是告诫考生,写的作文,应该是写什么像什么。议论文,那么就应该观点鲜明,论据充实,分析透彻,结构严谨;写书信,那么就应该做到格式齐全,开头有称呼,称呼之后是问候,主体部分写完后是祝愿语,最后是署名及写信时间。 从商家、经营者的角度来看,首先,24小时营业的经营模式以及模式背后的人文关怀,表明商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具有不以利益为先,追求精神价值的精神,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其次,24小时书店不拒绝任何人进入,体现了一种包容的思想;再次,这些来消 1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10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7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命制。小编收集了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欢迎阅读。 试题内容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

2017山东卷高考作文范文

2017山东卷高考作文范文 导读:本文2017山东卷高考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六月艳阳天,高考如期至。十年寒窗苦,朝朝不停歇。平稳保心态,从容应对答。坚持得胜利,金榜必题名!高考频道带来2017年的山东卷高考作文范文,祝你高考大捷! 2017山东卷高考作文范文作文题:24小时共享书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她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范文 读书,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不容否认的大事。 首先要有空间。最好是在专门的书房,书房不求大,但求有一张宽敞的书桌,一排顶到天花板的书架。然而,苦于房价居高等显而易见的理由,当今中国家庭少有专门的书房,哪怕中产者有多余的房间,也宁可装修成影音室。

其次要有仪式感。上香叩拜沐浴更衣,自是延续至今的风俗。“葛优躺”在沙发上乱翻书,在很多人眼里是不算读书的。子曰,敬神如神在,每一个书生都要想象背后有一把先生的鞭子伺候,不正襟危坐、挺直腰杆,就是辱没先人。 再次要有选择。高考前翻几本武侠玄幻小说,会被视为不务正业;大学图书馆里不摊开几本“考研”“公考”习题,就好像对不住同学们拼搏未来的肃穆。选择书还要看场合,在咖啡馆里撩妹,摆本米兰·昆德拉或是村上春树已经过时了,最好请出奈保尔和帕慕克加持。 对书的崇拜浸淫许久,以至于书成了一种象征物。所谓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无非是人们书崇拜的全方位表达。世上哪有那么多书可读?人生岂能只凭读书度日? 因为读书兹事体大,所以生发出各类想象。书不仅用于传播知识和信息,还有教化人心的绝妙功效。除了一介武夫秦始皇,历朝皇帝老儿多爱书,有了书才有了统治,有了对异端理直气壮的驱逐法条。在这里,书染上了浓厚的比喻色彩。要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所思所想,都要端着本厚厚的字典查一查、翻一翻,考证个源源本本,这人生过得未免也太无趣些了! 书崇拜究竟引领文明进步,还是一条封闭、丑恶的裹脚布,是一个不得不考量的问题。书固然可以是文化的载体,也可能是文明的绊脚石。就在天朝上国的冬烘先生们还纠结于古今之辩时,欧美人轻而易举地用坚船利炮撞开了腐朽的关门。百无一用是书生,恰恰是对书本最大的讽刺。遇事第一反应就是书上怎么说的,也许讨个聪明,也

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以“车”为话题】 根据以下题材,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下水作文】 车与人生的幸福之旅 栀子花开的季节,在教室里徘徊不定,望着不远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不由思绪万千。车时代的到来,人在行的世界里多了几分惬意,似乎天地变小了,人生的宽度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车来车往,在花花绿绿的人生路途中,我们追求速度与激情,放飞理想与梦想。速度,高科技给香车插上了疯狂的翅膀,路愈来愈宽,车就像即将离开地面的飞机,把两地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社会节奏加快了,曾经一个月的行程,如今只需几个小时就能抵达,如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之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生活在网络多元化的时代,人们似乎着迷于追求速度,老是在抱怨,车的速度不够快,路面不够宽。大城市,许多地方,车不再如潮水般,而似蚂蚁搬家,一个小时不能走上几里路。车的拥挤因为路的制约而让许多人心上添堵。人们渴望依赖车的速度能干更多的事儿,然,路的狭窄又限制了车的速度。无论你车的加速度是多快,没有路的支撑,我们只能躲在车内按喇叭,徒增一些烦恼与无奈。 高速公路应运而生,让车的速度发挥极致,却又在惬意奔跑中偶尔抛瞄。本来高速公路方便车的奔跑,却因极少数车的打盹而瞬息车祸来临,堵不仅耽误了人追求速度,更给追求速度之人提了个醒:一味追求速度与激情从来不是事儿,人生似乎不能没有闲适与理性。一个人在酒足饭饱之时,头脑膨胀得厉害,固然希望车外的风能带来速度的刺激。殊不知,速度在带来疯狂的同时,也伴随着灵魂的麻木,理智的失控,多少人间悲剧不就是在癫狂的状态下产生的吗?行车之人,不可义无反顾追求速度,如果没有理性控制疯狂的举动,哪怕路虎、宝马,都会在豪华的大道上瞬息毁灭。 车再贵,人无需疯狂张扬,更需静如止水。有人说得好,开车如步行,急不得又慢不得,完全在于自如掌控。车与人如流水一般,人心清静则水如明镜,在旅途中可以尽情欣赏美丽风景,心乱则水如猛兽,在前行中存在许多隐患,难免会累得如死狗,随时都可能丢弃来之不易之生命。 行车之人,如坐禅之老僧,速度不是唯一追求,激情只有在理性的帮助下收缩自如,哪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

2017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唯愿书香满人间》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 不分昼夜,无论贵贱,只要是愿与书为邻、以墨为伴者,书店皆“蓬门今始为君开”,奉上丰盛的精神大餐。小门小店,大义大爱,我要点赞。 心无分别,即是佛心。《论语》有言,“四海之内皆兄弟”;陶潜云,“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卢梭说,“人人生而平等”……一颗平等心,一颗无分别心,古今中外的贤士仁人们倾情呼唤了千年,而世道难免“人敬有钱人,狗咬穿破衣”。书店既没有以世俗之眼观人——或戴有色眼镜看人,或从门缝瞧人,也没有以世俗之心待世——计成本,衡得失,而一视同仁,不论童叟贤愚,抑或膏粱白屋。“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在超尘脱俗的诗书面前,众生平等。商贾逐利,天经地义,趋利而不忘义,实乃大商风范。 “一个爱书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人人皆可为尧舜。”涵养圣人之行、君子之品更需圣人之言的教诲,而“国之基在民众”,唯有最广大、最基层的民众成为“与书为邻”的君子,国家方能成为“君子国”。 曾国藩曾云:“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矣。”俗话亦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于上青天”,而读书可“以学问自敛抑”,涵养性情,近可“修身”,远可“齐家”。想当今社会。“路怒族”,暴虐气、唳气冲天干云,加塞、别车

不一而足,偶生摩擦,动辄老拳相加,甚至刀兵相向。唯有读书方知什么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暴粗族”,整天出口成“脏”,臭气熏天,自以为洒脱,接地气,却不知早已成了别人内心的粗鄙之辈、不屑之徒。唯有读书,才会让你“锦心绣口”,才知道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陀螺人”步履匆慌,心忙意乱,为了“生存”丢了“生活”,忘了还有诗和远方……唯有诗书,才会让自己“心归空山”,才明白“此心安处是吾乡”。 普渡众生,泽被千秋,知行合一,书店,早已在路上…… 学之厚者,家国天下;商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个书香迷漫的社会,不会差到哪里去。书店,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大厦的一部分,肩负着文化、文明的传播重任。以星星之火,点燃全社会的燎原烈焰。还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窗口,社会良心的一面镜子。不仅显贵达官,布衣裙钗,可到此一游,享受那“坐拥书城”的惬意,那些村氓野老、贩夫走卒,抑或是流民乞儿,亦可到此,享受那片刻的温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从来都折射着一个社会的良心。“山藏千秋不语,水润万物无声。”和谐社会、幸福国度,从这里启程…… 心无分别堪作佛,播散火种功德圆。 不辞辛劳月明伴,唯愿书香满人间。 备注:该文章《2017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唯愿书香满人间》来源于出国留学网。

201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2017年江苏高考优秀佳作欣赏 【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记叙文: 那辆自行车 门前的邮箱不知道换了多少新的,只是那辆自行车依旧还停在那里。那斑驳的钢管,看不出过去的色泽。就像爷爷有着斑的双手…… 那时天越来越黑,我真的想哭出声来。幸好有他在。 那天和小学的伙伴分别,照常在学校边等待父母,只是今天怎么这么晚还没有来?我奔到校边的小店,摸了摸口袋,脸就苦了下来。没有常记电话的纸!老板好奇地看着奔来的小影子又离开,不禁向外探了探头。 我走回校门口看着下班的老师躲到了草坪里。要是看到就不好了!校前的路边摊渐渐收走了,天渐渐抹上了灰就像脏了的蓝段子。我蹲在路灯边。脚前的蚂蚁一波波地也再没有出现过。我看到地面眼睛很酸。 “小乖乖,我回去要骂死你爸妈。”我抬起头,冲上去抱住爷爷的腿,眼泪鼻涕乱抹。这是一根救命的草。 爷爷把我抱上自行车,我在上面抬了抬身子,喜道:“今天这车的位置真软!”“那是你不是说原来坐地屁股疼嘛!” 以前没有这么晚回家,看着那五光十色的霓虹,就觉得不可思议,美丽地出奇。爷爷见我看得高兴,踩自行车的脚也慢了下来。“爷爷你今天骑得好慢。”“爷爷晚上眼睛不好。”“是嘛?”“嗯。” 我喜欢用脚尖磨那柏油路,“沙沙沙”地很好玩。“要鞋穿洞了!”“不怕不怕,我不怕痛的,那次去医院……”我眉飞色舞得那爷爷耀武扬威。爷爷笑地开心夸我那夸我这,我更是我得起劲。自行车转得快了起来“沙沙沙”地更加欢快了。 路灯地光昏昏地投下来,划出明暗分明区域,有几只飞虫在空中嬉闹又散开。忽然有一根银丝从光中划过,渐渐细集。像灯光射出的无数木偶线。冰凉凉地触到人身上。 “爷爷!下雨咯”“快躲爷爷衣服里!”“那爷爷哩?”“爷爷不是有衣服嘛!”凉凉地雨打在身上让我有些哆嗦。爷爷的衣服里就像太阳的光,还有着太阳的味道。 自行车的轮子转地更快,我看着柏油路上不断转化的光连成一道道彩虹,眼睛迷幻得有些睁不开。渐渐地,那辆自行车已载不动我,渐渐地,那辆自行车已行驶缓慢,我看着自行车后的坐垫渐渐褪色。亦如爷爷的头发。亦如我渐渐远去的童年。 【评语】这是一篇平实朴素以细节动人的考场佳作。全文以“那辆自行车”为线索,串起了祖孙之间点点滴滴的暖心细节:软软的体贴车座,故意放缓的车速,调皮的脚尖磨地沙沙声。以及下雨后躲在爷爷有阳光味道的衣服里等细节,不动声色地自然传达了祖孙情深的主题。 整篇文章语言干净细腻,铺垫渲染点到即止,叙事不枝不蔓,情感克制却有张力,首尾呼应。用“那斑驳的钢管,看不出过去的色泽,就像爷爷有着老人斑的双手……”开头,又用“我看着自行车后的坐垫渐渐褪色,亦如爷爷的头发。亦如我渐渐远去的童年”收尾,完成了以车喻人,车人合一的立意。虽写凡人小事,但有构思有章法,不夸张不滥情,自有一种质朴真挚的动人魅力。综合评分一类卷中65分。 车里车外 我坐在车里往外看着。 暮色四合,黑云渐渐翻涌上来,苍青色的天际被狭长的地平线轻轻截断,僵硬得像天花板一样。父

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各地作文题目解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命题人的解析) 一、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 全国卷I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2017年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12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通过以上努力,本题既给考生提供巨大写作空间,又有效防止套作宿构,从而极大提高了测试的区分度和效度。 全国卷II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2017年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