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彩画的欣赏与实践》

《水彩画的欣赏与实践》

《水彩画的欣赏与实践》
《水彩画的欣赏与实践》

《水彩画的欣赏与实践》

课程学习指导

石增琇

1、课程背景介绍

水彩画,源自西方,成熟于英国,传播在欧洲。十六世纪以来,一些描绘优美动人的风景画,在英国广为流传。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出于对喧嚣的城市文明的反感,歌颂大自然、赞美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水彩画受到人们的欢迎。许多画家也都在创作草图和绘画中广泛地使用水彩。十九世纪末,水彩画对印象派产生很大的影响。自印象派和印象派之后直至二十世纪的许多绘画流派的大师们,也都留下了大量精美的水彩画作品。二十世纪以来,欧洲、美洲、亚洲举办的水彩画大型展览层出不穷。

水彩在中国一经传入便很快的被国人所接受和欢迎。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无论是少儿习画,还是专业培训;无论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还是在高等美术院校,水彩画教育蔚然成风。经历了几代画家们的努力、探索,创造出绚丽的中国水彩画艺术,贯通古今,融会西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水彩艺术家们始终用手中的画笔在歌颂着祖国的伟大,山川的秀丽;歌颂着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光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水彩画重新崛起。特别是最近十年,随着全国美展和全国性水彩画的大型展览的举办,水彩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提高与繁荣,同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并驾齐驱。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以广东美院等十五个艺术院校合编的《水彩》为基础,结合我自己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进行了编撰。今后还要根据大家的实际需要不断的改进、充实、提高教材的质量,使教材更加完善。

2、课程内容介绍

本课程主要从六个章节,详细地介绍水彩艺术的发展历史、主要技法、训练方法及要点和国内外水彩画家的作品赏析,从宏观到具体技巧;从欣赏到亲自动手,为学习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知识和指导。基本内容包括:概论部分介绍了水彩画的特点及表现语言、水彩画发展简史及水彩画在绘画训练中的作用与地位。色彩基础知识部分讲解了色彩学原理和在绘画中的应用。水彩画的材料与技法部分介绍了水彩画的工具与材料、水彩画的技法在水彩画中的基本应用知识。水彩画写生的方法与步骤部分较为详细的讲授了水彩静物、风景、人物、半身、全身像以及人体的写生方法与步骤。水彩画创作部分讨论了有关水彩画创作的相关问题。在水彩画欣赏的章节中,对国内外及天津的水彩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做了简介。

3、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专业型。作为专业的美术教员再继续教育的提高进修中对水彩的学习使用,是较为全面的系统学习。学院可按部就班的进行。1-3年的教师,可选一至三章内容。4-10年的教师可选四至六章的内容。11年以上的教师视需要选修全科的任意部分(水彩静物、风景、人物、半身、全身像、人体的写生和创作)。

第二种是入门型。其他学科的学员队水彩艺术从了解、学习、欣赏等角度出发,接触水彩画。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修一至三章、六章的部分章节或全部内容。

4、课程内容要点

①内容要点及概述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水彩画的特点及表现语言

一、水彩画的特点

二、水彩画的表现语言

(一)、水色韵昧

水彩画的“韵”,既指水色交融的“节奏韵律”,也指因画面形神妙达所产生的“气韵”、“神韵”及带给欣赏者的无穷“韵味”。水彩画的“韵”,离不开水彩画的重要媒介——水。水的轻盈、透明和流动性,色彩的透明感,使画面构图的形式结构、章法体势更容易产生一种音乐的节奏韵律美,故水彩画又有“小夜曲”之称。这种韵律美,或通过线条的粗细、构图的疏密来表现,或通过干湿交融、色彩浓淡来达到。同时,水彩画所产生的“韵”,不仅仅包含节奏之韵,更为重要的是水的不确定性及水色交融后在画纸上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多样性,让欣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趣味。

(二)、纸、笔效果

第二节水彩画发展简史

水彩画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从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出现的艺术形式之一。但水彩画真正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则主要是通过英国水彩画家们的努力来完成的。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

被称为“英国水彩画之父”的保罗.桑德比(Paul Sand- by,1725-1809),在绘制大量的

地形画过程中,把从纪录性为目的的地形画,推向表现自然的欣赏性风景画。在色彩上突破前人的局限而追求真实的光色效果,显示了水彩画表现阳光和空气的能力,将色彩与水彩画的表现技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威廉.透纳(William Tumer,1775-1851) 使英国水彩画达到繁荣的顶峰。他既以油画著称,又是水彩画史上的巨匠。他在色彩与空气表现技巧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和革新,他的画解除了线条与淡彩的束缚,使水彩走入色彩表现的新境界,形成异常独特的风格,成为水彩画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画家塞尚(P.Cezanne,1839-1906)的绘画表现手法则对后世影响极深。他认为自然不只是表面的,而有它的深度。他在水彩画上的留白,表现了白色本身机能上的感觉,他的分面笔触,高度概括又准确肯定,具有深刻的推理,给予后世水彩画家许多启发。

同时,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流派纷呈,画家众多,每年举行一次的画会年展,推动着水彩画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我国水彩画的起源,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水彩画表现手段更为完善。

明清时期,西学东渐,西方水彩画传入中国。有不少英国水彩画家来到中国。西洋水彩画的性能特点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情趣所具有的异曲同工之妙,使西洋水彩画很快得到国人的欣赏、接纳,并为一些画家借鉴。水彩画在我国的艺术园地逐步成长并有了很大发展。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办土山湾国画馆,系统地传授西洋绘画技法,引进水彩画,为我国培养了最早的西洋画人才和最早的水彩画家。清末名家任伯年所画册页,明显吸收了不少水彩画技法。徐泳清所著《水彩画风景写生法》,可谓我国最早的水彩画理论技法书籍。

民国初,在蔡元培的倡导和扶植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依照西方美术教育的模式进行教学的美术学校,以写生的方法传授素描、水彩画、油画。1912年创办上海美术院(上海美专前身),刘海粟、潘思同等担任水彩画教学。1918年成立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后改为北平艺专),担任水彩画教学的有灵法鼎、李毅士等。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成立,李叔同、徐悲鸿等从事西画教学。同年,在杭州成立国立艺术院(后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林风眠、吴大羽在此任教……这些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水彩画画家,如陈秋草、李剑晨、李有行、王肇民等,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水彩画家队伍不断扩大,作品风格日趋多样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水彩画蓬勃发展。画家们深

入生活,用水彩画来反映新中国的新面貌,写实风格得以确立,奠定了中国水彩画重写实的传统模式。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增加,中国水彩画再次崛起。中国水彩画家在吸收西洋传统技法精华的同时,将自己深厚的传统文化、哲学观念、生活体念融合其中,不断探索,寻找着水彩画发展的新方向,水彩画逐渐从单一的传统模式向多样的现代形态转变。

第三节水彩画在绘画训练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通过水彩画的训练掌握色彩规律及绘画方法

水彩画是以水与色的交融而形成的画种。它主要借助于光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变化来进行物体的塑造,是真实客观地对事物的形态、色彩和特征作深入刻画的绘画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水彩对客观事物的造型与色彩等因素和艺术表现法则进行全面认识和研究,水彩画成为色彩的科学表现的典范。

二、水彩画与其它画种的联系与区别

三、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是水彩画不断发展源泉和动力

在表现风格上,水彩画还应不断追求色彩的丰富,光影的变化,装饰的趣味,水的淋漓,塑造的极至等等。只有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破除现有的观念和模式,才能发挥水彩画的所有功能,推动水彩画的繁荣和发展。

第二章色彩基础知识

第一节色彩原理

第二节色彩基础知识

第三节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第四节色彩写生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水彩画特有的表现方法

一、水彩画的观察方法

二、水彩画的着色程序

三、水彩画的用笔

第三章水彩画的工具材料

第一节水彩画的工具与材料

第二节水彩画的技法

技法是在绘画实践中所形成的,是画家准确表达创作意图,塑造画面形象的一种绘画语言。通常干湿两种画法都结合在一起使用,随着技法的演变和工具材料的更新,实验性的绘画创作将材料运用到极致,作者将情感与技法融入作品中,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使水彩画产生了新的生命力。

一、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一)干画法

干画法是指前一遍色彩干透后,再进行多次重叠与覆盖的作画方法。干

画法在行笔运色过程中笔触与水迹明显,不需要水色衍接,运用色块和色块之间的衔接塑造形象。用笔干脆利落,边线分明,是干画法的一种技巧。包含叠加法、留白法、枯笔法和并置法。

(二)湿画法

湿画法是在湿润的纸上或尚未干透的色层上再上一遍色彩的作画方法。画面

的色彩在未干时相互流动,形成水色交融、湿润柔和的效果。包含湿重叠法、破色法、湿接法、晕染法和沉淀法。

二、水彩画的肌理运用

表现不同物体质感的肌理效果,是水彩画的特殊技法之一,其目的是提高水彩画的表现力。肌理是由颜料或各种相关工具材料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画面效果,这种制作方法通常指用笔以外的工具帮助完成的特殊手段。我们将水彩画中形成的各种肌理方法归纳为两类:一种是运用工具在画面上产生的特殊效果,称之为工具肌理;另一种是其他材料与水彩颜料的混合产生的肌理效果,称之为材料肌理。

第四章水彩画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水彩画写生的题材非常广泛,就写生对象的类别而言,可以大致分为静物写

生、风景写生、人物写生和人体写生。

水彩画写生的意义在于画家通过直接面对事物和大自然,从而对大自然与生

活进行深入的体验、观察和理解,加深对色彩的认识,为学习水彩画提供训练的机会。

水彩画写生的表现手段、形式和风格千变万化,但必须区别于水彩画创作,要

遵循忠实于对象的原则,要善于观察对象,将观察之所得,用心灵去感悟,提炼取舍,从而提高水彩画的表现能力。

第一节水彩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静物写生在色彩和构图上,有着特殊的要求。由于水彩画颜料自身的特点,作

画过程一般遵从由浅到深、由湿到干、由整体到局部的作画全过程的原则。对不同物体的特征、质感、重量感、色彩关系、空间和明暗关系等,必须有比较准确的表现。既要有高度的概括,又必须有深入、生动的刻画,要有感而发。

通过观察体验,把获得的形体感受,通过线条、明暗、色彩,以及相应的渲染和

笔触加以表现,做到“形神兼备,以形写神”。

在写生中,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观察方法的问题。无论对象是简单还

是复杂,都必须作或长或短的观察体验和理解,找出具体、明确的形象特征,在大脑中形成强烈的印象,对比例、透视、明度、质感、重量、体积、空间都有明确的认识,然后才能胸有成竹,有效地表现对象。对对象没有深入地观察就急于下笔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事物的深入表现。观察和体验既包括了理解和实践,又含有情感的升华。通过静物写生训练,可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世界,用艺术的头脑进行思维,以便更好地培养艺术个性和进行艺术创作。

第二节水彩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水彩风景画是一种以自然景物为主体描绘对象的绘画。人们通过对自然景色

的描绘训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水彩风景写生在我国美术院校的绘画基础教学中,已成为重要的色彩训练课程之一。

一、构图与景物选择

在选景过程中,要确定表现什么,主要景物中哪些能入画,哪些要舍去,构图怎样处理,用什么色调,用什么技法来完成,是否打底或作肌理效果。

二、取舍与概括

“取”是把能入画的景物留下来,“舍”则是把有碍美观和多余景物去掉,必须有所选择。取舍时要运用归纳、整理、添加、夸张的方法对景物进行艺术处理 ,使画面的景物更生动、更集中、更有情趣和更具有美感。取舍的目的是使画面景物简练概括,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艺术性更高。

三、对比与统一

画面中的对比关系非常重要,明与暗、疏与密、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远与近、强与弱、浓与淡等都属于对比范围,恰当地利用这些因素,画面才会感人。

四、室外光色变化的一般规律

光能显现物体的色彩,也能改变物体的色彩。能显示时间、天气和季节特征,而产生某种

意境和特殊的情调。

五、空间距离的表现

适当地选择近、中、远三个层次,便于把握景物的层次关系和空间关系。这就要根据景物的透视原理和色彩的透视变化来进行处理,使人们通过平面的绘画获得立体的、有空间深度的感觉。

六、各类景物的特征与表现

(一)树木

(二)建筑物

(三)天空

(四)水和投影

(五)山

(六)地面

第三节水彩人物头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一、头部比例关系

二、头部的形体关系

三、头部的解剖与肌肉

四、肤色与皱纹

五、头像的构图

首先要进行一个简单而有目的的草图过程,抓准头部结构,确定头部位置、比例及空间关系。另外人物同背景的空间也是画面的主要造型因素,它组成画面的各种关系,当中包含个人审美意识,如黑、白、灰面积的大小对比,点、线、面的安排和大体冷暖色块的分布,色彩的基调等问题都将在这一时间内解决。

六、头像写生的步骤

(一)起稿

定出头、颈、肩三块体现三者空间和角度的关系。画出大致的头部轮廓,进一步对五官确定位置,表现更具体的形态。这时的用笔不能过于细腻,应轻而准。由于水彩颜料的透明性,轮廓要求准确而又轻松,用铅笔线的虚实深浅来表示块面的转折,明暗交界是示意性的,线要隐、要藏、要轻、要留有余地。

(二)画大体色

水彩颜料的透明性使它在绘画中不能反复修改明暗和色彩,在观察的开始只能从淡处画

起,使亮部逐步过渡。一开始就要准确地把握色彩关系,用大笔将人物头部的整体明暗关系以两三块颜色画出。这时要准确地观察不同人物的不同肤色,大体的色彩要将人物头部的色彩关系解决,上色的次数可两到三遍,顺序为亮色块——淡灰色块——深灰色块。用色一开始尽量饱和透明,不宜过深过灰,并从头部骨点结构入手。可用大笔或底纹笔,自由奔放地涂刷,将最亮的地方如高光附近用极淡的冷色染涂,塑造出五官的大体积,但形象不必具体,边线可模糊些,水分可多一些。水彩颜料干后,暗部的色彩明度会变灰,对比度会减弱一些。

(三)深入刻画

在大体色调上深入进行五官的刻画,表现出丰富的细节,有意识地加强颜色笔触的表现力和与形体有机地结合。深入刻画的遍数可分多次进行,直到满意为止,画法要干湿结合。

(四)整体调整

包括对形的调整和对色彩的调整,把握人物神态是否表现到位,找回最初对人物神态的感受进行调整。

第四节水彩半身人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一、半身人物的形体与解剖

二、姿势与姿态

姿势与姿态是半身像写生的关键。在半身像中由于手的出现使人们对姿势与姿态所带来的要求要比头像复杂得多。

三、衣着的表现

服饰的表现在半身人像写生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处理衣纹过程中要注意概括、提炼,要抓住符合人体结构的衣纹,表现出简与繁、松与紧、虚与实、静与动的关系。

四、人物性格与特征

五、肖似

六、半身人像写生步骤

(一)起稿。

(二)画大体色

一开始先用水使纸湿润,等纸上无水的反光之后才开始着色。上色顺序是淡色——主体色——变化色——深色。中间步骤可有顺序地反复穿插进行,以便造成画面效果的生动与自然。

(三)深入刻画

深入阶段要对面部五官进行重点刻画,可先从感兴趣的地方开始,但要注意整体,也可从

最容易表现的部位入手。头发与脸部的对比关系要拉开,注意头与手的细节刻画。五官在深入时,细节的增加要注意透视关系,手的细节增多往往会显得比原来起稿时要小,可略放大些。

在细节的刻画当中应讲究用笔,控制水分的量和流向,用笔要有艺术表现力,才能显示出水彩画的特点。

(四)整体调整

这个阶段大多脱离模特,依赖于主观的艺术处理。深入阶段是基本功的体现,而总体收拾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艺术修养。

第五节水彩人物全身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一、人物全身像写生的构图、结构与透视

构图、结构、透视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物全身像写生的构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按基础训练的要求来选择构图,这类构图的作品往往要求准确的人物结构比例,相对来讲是比较客观的,作者的主观性不大,作品的习作性较强。第二方面是根据创作意图来构图,这类构图有一部分是作者对水彩技法的表现,对水彩艺术形式的更深层的理解和一种探索性。绘画艺术要百花齐放,突出个性。水彩人物画也一样,造型、技法会随着作者的审美提高而有所改变。所以水彩人物的客观性表现会渐渐淡化,画面的主体性处理将成为追求的目标。

当大家在作画前,必须考虑到构图、人物造型、透视与作品的主体属性的统一性。

二、人物全身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人物全身像写生的方法很多,有的从背景开始画,有的从人物开始画,有的是一次完成,有的则多层重叠、逐步深入。另外,在写生开始时,不能一开始就把局部画得十分细致,应学会用简单的形体和块面来概括它,这一点不仅要求在一幅画的开始阶段要做到,而且应该贯穿于作画的全部过程。

作画的每个阶段都必须注意人物的造型感。必须特别强调画面的整体感,强调人物全身大的形体起伏变化与不同姿势的透视变化,画面才能有整体感。

第六节水彩人体的写生方法与步骤

一、人体写生的意义

水彩人体写生,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造型能力。从基础训练而言,画人体最能使学生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第二,人体能最真实反映人物的情感及个性。通过人体写

生,我们可以观察出人的结构变化、动态变化和肤色变化。从艺术的另一个层面来讲,人体是最具艺术欣赏价值的主题之一。

二、水彩人体的独特表现语言

水彩就是水彩,不是用水彩颜料画油画、国画。当然,吸收其他绘画语言是必要的,但不能取代它。水彩在作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画家经常利用水的偶然性达到一种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效果。

三、水彩人体写生的方法

水彩人体写生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期作业,比较理性地刻画对象;另一种是短期作业,注重感性的表现,因此要做到简洁、明快和准确地表现对象。

水彩人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构思与构图

作画时必须对构图、造型、色彩、用笔等绘画语言进行研究,以获得客观美感与绘画语言美感的有机结合。水彩人体写生不宜反复修改,因此,要求画前要胸有成竹。为避免落笔不当而导致前功尽弃,在进行人体写生之前, 首先考虑的是整体画面的布局和大的色调,其次是色彩的强弱、色彩的冷暖处理、水分变化及肌理的制作,最后是主体形象及艺术语言表达方式。

(二)绘画语言要素与表现技巧

水与色是水彩人体画的独特语言,但水彩人体作为绘画的一个画种,其体现的绘画语言美感的基本要素又相同于其他画种。一幅作品的完成是若干个作画过程的组合,其中任何环节中的美感要素的掌握和运用程度都将对作品的最终效果产生影响,因此,这些表现要素应当贯穿于作品的全过程。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造型语言、色彩关系及画面节奏、韵律等方面。

(三)个性表现与艺术审美倾向

四、水彩人体的表现风格

第五章水彩画创作

第一节水彩画的创作规律与手段

一、生活

二、体验

三、发现

四、领悟

五、构思

构思是将创作者心灵深处潜意识的感觉、领悟和思想画面化、具体化、形象化和场面化的“发酵房”。是创作者在某一创作主题的想象内进行的运筹与思考过程。

第二节水彩画的创作方法与步骤

水彩画创作的方法与步骤包括如何进行构图,如何进行人物及景物的选择,画素描稿,画色彩稿和落幅创作等五个大方面的问题。

第六章水彩画欣赏

第一节世界水彩画家简介

保罗.桑德比、爱德华.戴斯、汤姆斯.格尔丁、约瑟夫.马洛德.威廉.

泰纳、威廉.卢梭.弗林特、萨金特、安德鲁.怀斯等。

第二节中国水彩画家简介

張眉孫、李詠森、潘思同、胡笳、李超士、關廣志、戴秉心、張充仁、雷雨、李剑晨、古元、黄铁山、关维兴、王维新、潘长臻、陶世虎、蒋振立、张英洪、王云鹤、蒋智南、刘寿祥、刘亚平、平龙等。

第三节天津水彩画家简介

李叔同、杨化光、王之江、王双成、李家旭、贺建国、陈重武、陈九如和董克诚等。

②主要方法与观点

美术学科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他自己的特殊性。一是: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形成技巧和技能的训练。在一个教学阶段仅靠一两张作业也是不能达到学习目的,因此需要平时多画多练,在不断的积累中强化技法的掌握。二是:水彩画的技巧形成是建立在对材料的掌握的基础上,联系素描、色彩、速写等其他课程的综合能力,在画理、画法等知识的融会贯通中才能获得。为了学好水彩,尤其是初学者,还要平时多画速写,以加强造型的训练。三是:绘画的理论是需要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是所谓的“悟”,因此,水彩画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理论或字面的理解上,重在实践。是要在作品中体现出理论的因素和指导。四是:美术教学没有也不赞成划一的答案,要提倡个性的发挥,因此,美术学习也是创造性的学习。既是创造性学习,就是要遵循艺术的原则的灵活应用,使自己的作品充满生机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本课程学习方法是重实践、交作品、通过不断的练习作业中学会观察、思考;掌握技法技巧,体会艺术的原则与真谛;提高审美能力;以便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提高的基础上搞好美术教学。为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美术课程新课标的实施服务。

③重点与难点

静物写生的重点与难点:干湿画法、色彩与素描的结合、水分的控制、主色调、空间感。

风景写生的重点与难点:构图、意境、透视、空间感、距离感、主色调、表现语言。

人物写生的重点与难点:结构、透视、动态、重心、运动、表情、微妙的色彩变化、主色调、表现语言。

水彩画创作的重点与难点:生活感发、构思、立意、典型形象塑造、环境处理、主色调、色彩感染力、表现技法与绘画语言。

④重要参考范例

范图范画。水彩名家介绍的作品。教师作品。

⑤课程教学评价

学习成果的评价,是相对的。自身的过去和现在比;自己与别人比……等等,在比较中鉴别哪幅作品更好一些。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采用网络学习,网上交流、讨论,将作业(画作与文字表述)通过网上递交,教师评分的手段进行。

联系信箱:shizengxiu@https://www.doczj.com/doc/0a7724655.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