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教师招考教育学知识点大全(超详细)

(完整版)教师招考教育学知识点大全(超详细)

(完整版)教师招考教育学知识点大全(超详细)
(完整版)教师招考教育学知识点大全(超详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11)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一词最早提出的是孟子的《孟子·尽心上》,许慎的《说文解字》最早对“教育”作出解释。

3.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4.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11)

1.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时代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12)

教育者——教师的主体

受教育者——学习者,具有主观能动性

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材料、教科书、教育手段、教育方法

四、教育的起源(12)

五、教育的发展历程(13)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征:

(1)非独立性,与社会社会、劳动相连接

(2)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阶级性、平等性

(3)原始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

(二)古代(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

1.奴隶社会、出现教师,产生学校教育

特征:

(1)阶级性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3)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4)学校教育制度不健全

2.封建社会(与生产劳动脱离)—-等级性、专制性、保守性

3.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其他国家

古代印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僧侣祭祀、刹帝利、吠舍种姓、普陀罗种姓。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古代巴斯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中世纪西欧:

(1)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几何、算数、天文、音乐)。

(2)骑士教育——培养骑士,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中国

1.五帝时期——“成均”“庠”教育场所,萌芽状态的学校

2.夏——“序”和“校”

3.商——“大学”“小学”“庠”“瞽宗”——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

4.西周——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学在官府”“学术官守”),以“礼乐”为之心

5.春秋时期——官学衰、私学兴,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兴盛(养士缩影——稷下学官)

6.两汉——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设太学。东汉灵帝,设鸿都门学,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7.隋唐——选士制度(科举制),官学教育系统分为六学二馆,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

8.宋元明清——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

(三)近代(19世纪后)

特点:1.教育国家化;2.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3.初等教育义务化

具体表现: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德国最早普及)。

3.教育的世俗化(从宗教中分离)。

4.教育的法制化。

(四)现代

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单选)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17)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产生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填空17)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孔子——《论语》

学说核心——仁与礼

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论教育内容,整理修订《诗》《书》《礼》《易》《春秋》《乐》《述而》“予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主张学习的四方面。

论教学原则: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因材施教

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孟子

性善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提出“大丈夫”人格

(3)荀子

性恶论,教育作用是“化性起伪”

(4)墨家

墨翟,兼爱非攻

注重文史知识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实用技术传习,科学技术教育,训练思维能力。

人的知识来源分为“亲知”“闻知”“说知”,重“说知”即依靠类推和明故方法来获得知识,

(5)《学记》——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著作。

①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

③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④豫时孙摩——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应遵循顺序

⑤启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启发式教学

⑥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⑦学不塌——循序渐进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问答分三步:

①苏格拉底讽刺;(人要聪明得谦逊、自知)

②定义;(反复归纳,得出明确定义)

③助产术。(引导学生思索,得出结论)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以培养统治者为宗旨。

(3)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所有人都应收同样的教育。著作《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4)昆体良——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班级授课制思想萌芽),《论演说家的教育》即《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西方第一本教育法论著。

(二)教育性的独立形态阶段(单选、单选、填空、判断19)

1.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观点:

①泛智教育

②教育适应自然

③班级授课制(确立班级教学制度及理论)

④教学原则:直观性、量力性、系统性、巩固性、自觉性。

(2)卢梭——《爱弥儿》性善论

教育的任务——使儿童归于自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开篇第一句: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3)康德——《康德教育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学者之一。

(4)裴斯泰洛齐——西方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心灵活动规

律)

(5)洛克——“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主张绅士教育。《教育漫话》“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观点:①他认为教育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②教育目的: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的道德观

③教学原则:“教育性教学”,指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④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2)杜威

①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②还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③《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思想

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提出“学校即社会”主张“从做中学”,在问中学。教育无目的论

区别: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四)当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速记:布结构、赞发展、瓦范例)1.三大流派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单选)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体制

6.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区别: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性质都有制约作用,区别在于:1.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因素

第二节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27)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5.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6.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受两方面影响:一定的阶级利益和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把可能的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传统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做生产的三要素;二战后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美国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重视教育投资的作用。

第三节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判断29)

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的

2.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文化观念制约着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着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3.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案例)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传递、保存、活化)

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

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

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三、学校文化

(一)概念、特性、功能

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特性: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其缩影

3.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

4.特征: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二)学校文化的组成

1.物质文化(环境、设施文化)

2.精神文化(核心):认知成分、旗杆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3.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三)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

第四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

4.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是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和利用

三、新科技革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1.能力比只是更重要

2.教学形式个别化

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受到关注

4.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内涵(身体和心理两方面)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点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性善论)、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高尔顿(遗传)、格赛尔(成熟机制)、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及学说:中国的荀子(性恶论),英国的洛克的“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共同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节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

2.教育要求: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3.例子:不陵节而施,不拔苗助长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矛盾、任务

3.教育要求:针对性教育,根据年龄特点,不能一刀切、一锅煮,不能把儿童、青少年教育成人化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

1.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

2.抓关键期(最好的发展时期)

3.例如狼孩错过学语言关键期,长大后就不会说话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教育要求: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教育要求:因材施教

2.例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就大器晚成;有的人擅长音乐,有的人擅长美术

第三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的身心发展主要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二、遗传(37)

1.遗传素质,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2.遗传的作用(论述)

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但不能觉得人的发展(遗传决定论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如伤仲永的例子。)

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原因之一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成熟势力说”)

三、环境

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孟母三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四、教育(学校教育)(单选、判断、案例39)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三)实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环境方面,依赖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发展状况;教育内部系统,依赖于教育自身状况,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误区:

1.教育万能论(洛克、康德、华生、爱尔维修)

2.教育无用论(高尔顿)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判断)

1.概念:三个层次——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2.作用(例子)

(1)逆境成才、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

(2)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

概括: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1.遗传素质——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2.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多种可能

3.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4.个体因素——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44)

1.概念:

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是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1)教育目的包括指导思想、教育目的、基表途径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教育目的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2)

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方针——除了以上两点,还有怎样培养人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功能(作用)(44)

1.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功能(作用):

①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②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③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3.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判断45)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46)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们的教育理想

五、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单选46)

(一)个人本位论,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2.特点:

①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②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③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我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规定教育目标。

3.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中

4.代表人物是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福禄贝尔、萨特等。(二)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1.观点: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

求。

2.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

3.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等。(三)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六、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②适应于超越问题;

③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④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2.人本位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①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②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③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七、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目的的各种表述(47)

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联合国提出“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单选、填空48)

①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②坚持全面发展,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培养独立个性,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⑤注重提高全民素质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49)——德智体美劳

(一)德育基本任务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

5.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二)智育任务(根本任务是培育发展学生智慧,尤其是智力)

1.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2.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

3.发展智力才能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精神

(三)体育(学校体育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

1.指导锻炼、增强体质

2.掌握运动锻炼技能和方法

3.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发展学生良好的品德,养成文明习惯

(四)美育(最高任务——创造美)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技能,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五)劳动技术教育

1.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习惯、学习生产技术兴趣

2.初步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

3.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四、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单选、填空50)

1.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第三节素质教育观

一、概念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特点

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未来性

三、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四、误区

1.素质教育是不要尖子生(×)(发展潜能)

2.素质教育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要学好(×)(合格加特长)

3.素质教育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是不留课后作业(×)(学生的愉快来自于努力学习后获得成功的快乐)

4.素质教育是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服务者(×)(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服务者)

5.素质教育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体育课(×)(教育培养人的基表途径是教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6.素质教育是不要考试,不要百分制考试(×)(考试作为评价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具有激励作用)

7.素质教育影响升学率(×)(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素质教育强调刻苦、努力、有针对性学习,是有助于提高升学率的)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于发展

一、学校教育制度内涵(55)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夏朝,我国出现学校

三、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的发展状况

5.文化传统

6.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四、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56)

1.西欧双轨制(英国)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学术系统分两轨:学术教育(特级阶层);职业教育(劳动人民),二者互不衔接,不利于普及教育

2.美国单轨制

开创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入学的单轨制。有利于教育普及,但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

3.苏联分支制

既有上级学校的衔接,也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联系,立体式学制,有利于教育普及又使学术保持较高水平。

五、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57)

教育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发展历史)

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1.前制度化教育

奴隶社会初期,学校是其重要标志

学校特点:

(1)教育主体确定

(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5)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教育(19世纪下半期,指正规教育)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标志是清末“废科举、兴学校”,颁布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是:学制的建立。

3.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再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提出建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其重要表现(二)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单选、填空)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