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道德冲突及解决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道德冲突及解决

安徽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冲突及其解决

学生姓名:刘文朋学号:H11014040 院(系):经济学院专业:哲学

入学时间:2010年9月导师姓名:霍书全职称/学位:教授/博士导师所在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

完成时间:二O一四年五月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冲突及其解决

摘要

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发展,我国的经济规模有了长足发展,也已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经济的成就却没有在道德领域绽放,相反,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与经济利益的深刻调整冲击着人们旧有的道德价值观念,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随着市场经济下社会角色的变动而转变。社会中的道德冲突也在这种情况下愈演愈烈,人们曾经所依赖的的价值标准在社会的剧变中丧失。市场经济中的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一系列经济问题也就衍生出道德领域的冲突。本文就从现实中我们所遇到的道德冲突出发分析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道德冲突问题并找出原因,希望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市场经济;发展;道德判断;道德冲突

Moral Conflict and Settlement in Market-oriented Economy

Abstract

China's econom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China has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 30 years.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But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morality is not like the situation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Instead, the deep changes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profound adjustment of economic interest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old moral values, and people's way of thinking changes after the changes in social role in the market economy. Moral conflict in society has intensified in this case, and the social value standard which people rely on loses in the change of the society. And a series of economic problems in the market economy such as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lead to the conflicts in field of moral. In this paper I will analyze the problem of moral conflict which we face now and find out the reason through the moral conflict we meet. I hope that I can give some constructive solutions in this paper.

Keyword: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moral judgment; moral conflict

目录

一、道德冲突的内涵和市场经济下的伦理观 (1)

(一)什么是道德冲突 (1)

(二)人会什么会面临道德冲突的境地 (1)

(三)市场经济的推行下的伦理观 (1)

二、市场经济下道德冲突的种种表现 (2)

(一)功利主义和道德义务的冲突 (2)

(二)市场经济下效率与公平的冲突 (2)

(三)市场经济下善恶衡量标准的冲突 (3)

(四)市场经济下个人自由与他人权利的冲突 (4)

(五)社会开放的情况下新旧道德的冲突 (5)

三、市场经济下种种道德冲突产生的原因 (5)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分裂 (5)

(二)主体活动中目的和手段的严重分裂 (6)

(三)市场经济下人口流动加大世俗道德约束力的下降 (6)

(四)法律与道德的互补体系还未建成 (7)

(五)市场经济下出现了道德滑坡 (7)

四、我们应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道德冲突 (8)

(一)首先是树立可供执行的道德标准 (8)

(二)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与道德的互补 (8)

结语 (9)

主要参考文献: (10)

致谢词 (11)

一、道德冲突的内涵和市场经济下的伦理观

(一)什么是道德冲突

1、道德,道德简单的讲就是人在群体中生活和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它是由人的群居性而产生的,存在于整个社会关系中,代表着某一社会群体下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对社会中善恶的评价标准。所以每个人的道德观也依存于你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并对你的社会关系产生影响。所以道德在对整个社会群体中个人的行为起着一定的约束、引导作用,也会对我们的社会秩序起到很重要的调适与平衡作用。

2、道德冲突,道德其实也是是人类行为的某种对于社会行为的善恶感受标准,而人的社会性和能动能力决定了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同时扮演者多种社会角色,而着不同社会角色间对同一行为会有不同判断标准的看法,道德冲突,是就是指要作出行为的个人面对同一事件不同角色在其意识中存在的矛盾,即他在特定情况下必须作出某项判断与决定,可他将进行的行为却要面对两种或更多道德准则选择,要满足其中一个道德价值则必然违背另一个,从而使主体陷人举棋不定、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所以就会出现在个人的道德行为选择中因价值观和价值量的不同而发生的善恶矛盾和对立状态。这种状态就是道德冲突状态。

(二)人会什么会面临道德冲突的境地

道德冲突的产生总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本文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进行的探讨,从经济层面分析其根源就在于会生活中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盾。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所处的每一个关系,就表明他在其中扮演了某种角色。当然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关系的不同,也决定了人所要履行的道德义务也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的的人会有着不同的道德义务,面临着不同的道德冲突。事实上,一个成年人在现实的生活里是处多种社会关系中,并扮演着多重角色,所以就有了各个不同角色的道德义务之间就可能形成冲突。(三)市场经济的推行下的伦理观

不可否认在过去三十余年间我国经济及里了一个飞速发展迅猛崛起的过程,如今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巨大的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会带来人社会角色的转变和道德观念的转变,这一系列变化必然会引起起大范围的道德冲突出现。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自然人等一系列假设之上的,它源于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无形的手理论。他认为市场经济下,政府应当少插手经济事务,二个人的追逐利润的本性自然会带来社会的财富增长。所以市场经济下的伦理观是推崇自由平等、逐利和竞争的。

二、市场经济下道德冲突的种种表现

(一)功利主义和道德义务的冲突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可以说一些人秉着“逐利利己利人”的思想在发展,可以说当初的猫论“不论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是对整个社会弥漫的功利思想的最好概括。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思想确实大大调动了我国人民的积极性,并对经济增长有很大促进。到如今我想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会认同人在对利润的的追求过程中在满足自己私利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也是在为大多数人谋福利。但接下来真正的问题就来了,人总是自私的,为满足私利社会各种道德冲突就出现了。

首先最近比较热的污染问题,空气水源污染日益加重,雾霾如今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地步,各地的反PX项目建设冲突等一系列事件都以危害着我们社会的安定。污染肯定是不道德的行为,可是带着利益的污染就会对人的价值的判断产生影响,这自然就会对污染者内心产生道德冲突,在功利主义者那里,对环保的低要求就是对成本的节约,这必然有助于经济的起步,资本的积累。这对经济的快速进步显然是有益,特别是对我国这个经济基础可以说一穷二白的国家来说,要想快速发展牺牲环境是在功利主义者那里的一条必由之路。在功利主义者那里认为一件行为满足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就是对的,冲这一点出发可以说我国的忽视环境的粗放式经济发展对迅速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大有益处。可这种行为在奉有坚定地道德义务思想的人的那里是难以接受的,他们认为道德义务是不能用金钱利益来衡量的,污染本来就是一个不道德行为,它不但牺牲了现在大多数人的生存环境,产生许多社会问题,还会对后代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是我们所不能做的。所以当社会中的人如持有这两种思想必然会给自己的内心产生冲突,他所奉行的理念也必然影响到他在社会经济行为中的判断与选择。

现在的市场诚信问题是又一个功利主义和道德义务的碰撞。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假冒伪劣产品盛行,市场欺诈行为屡屡出现等等一系列不道德甚至违法现象都是现在我们市场经济下所面临的又一问题。不良商家对利润的追求已经广泛的危害到普通民众的身体和财产的安全,这一切一切都源于我们社会的部分产品生产者对私利的追逐,在他们心中功利心已压倒式的排斥了自己所肩负的在交易中应该诚信的道德义务。这些就直接影响了部分商家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市场经济下效率与公平的冲突

这也是我们市场经济下又一严重的冲突,资本本来就有逐利性。而效率的提高就代表着利润的增长资本的积累,而这必然会使资源更加的集中,社会财富的

创造的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我们没有注重到效率背后的不平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导致了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由此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道德冲突。

首先就是现如今的贪腐问题,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人掌握着主导权利,这种行政权利的集中,官员的权力过大,约束和监督体制却还不是很完善,在这种情形下,最后只能落到一点上,那就是寄希望于执政者个人的品质,而这样就必然要冒部分官员错误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的风险,但当大权集中于个人手中又缺乏制约时冲突也就随之而来,首先是人的自私性利己的心理会对对道德义务感低的官员产生影响,产生特权阶层,以权谋私以致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竞争的公平性,在这里我们身边已有太多的官员贪腐假公济私的例子,也毋庸赘述,我国强有力的行政权指导经济客观来讲有很强的决策效率,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但新形式下已矛盾重重。另一方面我们强调公平的国企却因为过于注重资产的公有性,产生了一系列效率低下的问题。上述这些都是我们在市场经济下所要面对和解决的。

公平的冲突应在普通民众身上就出现了仇富心理,这种思想普遍广泛式的存在于普通民众身上,并且上升到整个社会心理的程度,这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根源就是资源的分配不均、富人的为富不仁。社会底层无差别的对富人的仇视可以说是一种不道德的现象,而这又根源于社会分配不公这一同样不道德现象。当我们面对两种不道德情境的对立是我们大多数人却选择了他们不仁、我们也不义这一最坏的决定,这也使整个社会不同阶层因为这种道德的冲突关系紧张,所以就出现了许多人对一些社会事件贴富人标签而进行的集体道德审判的现象。

(三)市场经济下善恶衡量标准的冲突

道德冲突根源就是人们在进行道德判断选择时所依赖的判断标准不同,任何事物也都可能成为人们进行判断的的标准,曾经我们的价值判断源于多数人看法,而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这种标准也就出现了变化。

首先是当今社会面对许多事件,对善恶的道德判断变成用金钱来衡量了。曾经我们赖以生活的道德环境正在一点点倒塌,人的价值观也正在在这种变化下变得多元有些甚至不受控制。当面对着现在普遍存在的“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心理,必然会对社会上大多数人内心产生道德的冲突,因为我们曾经赖以生活的正直、友爱等一切价值观似乎都不那么重要,而金钱才是你社会地位的象征,才是你获得社会尊重的筹码。所有这些自然迫使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放弃曾有的道德准则去疯狂逐利,把金钱作为自己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这一现象的蔓延必然会使整个社会更加冷漠,社会内部的冲突也更加严重,所以也就会有碰瓷偷盗盛行现象、社会间关系也变成金钱关系而更加冷漠。

其次小善与大恶如何判断也是现在大多数人所面临的对善恶衡量标准的又

一冲突,其实人的社会性决定人都有一定的向善本性,总会想着自己的行为能够利于他人与社会。但当整个社会向善的道德氛围改变就会迫使许多人去思考自己曾经的想法的意义何在。例如我们都提倡节约,也认为这是对的,但当其他人有钱人士山珍海味,出入汽车空调过着高碳生活,我们的节约成果却被另一部分人消耗掉,这时我们是否继续节约的生活就会在我们内心产生冲突;我们也都知道帮助别人是对的,许多人利用你的爱心行诈骗碰瓷之为时,是否继续帮助别人也会在你内心产生冲突,这也就是为什么入今许多人不敢扶摔倒老人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原因。

(四)市场经济下个人自由与他人权利的冲突

市场经济的开放发展为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一过程不但解放了我们的生产力,也解放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中的禁忌一个个被打破突破,我们的自由度也越来越高。当我们我们不断享受着个人的自由解放带给自己的愉悦时,不知不觉中却越线侵占了他人权利,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社会的转型期间,如今这种个人与他人自由的冲突也越演越烈。当我们行使我们的各种自由权利时并无所谓道德问题,但个人自由是有边界的,当我们利用自己的自由逾越这个边界并影响到他人时这自然就变成了不道德了,然而如今有很多人并不能察觉自己自由的边界在哪里,更甚者乐于膨胀自己的权利干涉他人的生活,这也是当今我们道德判断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冲突。

首先比较严重的是出现在互联网领域日益严重的网络暴力和对他人隐私过度消费。网络世界的匿名性,群体性总会使网民冲动的行使着自己的舆论监督权,无限放大现实中的恶并抬高人所应遵循的道德义务的标准,把自己理想的道德状态搬到焦点事件的当事者身上,这是群体对个体施加的“道德暴力”。一方面这种道德现象既会对网络中的施暴者内心道德产生冲突,因为他用了自己都难以遵守的道德义务去要求他人或者是自己都会犯的道德问题去审判他人,这必定会对自我内心的道德判断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被审判者内心道德准则产生冲击,他所产生的这一切的道德上的遭遇可能会颠覆自己以往的道德认知。就如前年网络热炒的的药家鑫案,就是全民争当审判官的案例,可一番网络疯狂后,却又很多人在反思自己这一切行为的意义何在,可见这种网络暴力对人内心还是有很大冲击的。还有就是如今风行的各种人肉现象,因为对人肉的道德行为准则边界的难以判断,就经常会对被人肉者人心理产生非常严重的创伤。

其次是社会上愈演愈烈的道德绑架。在一些特定事件中,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社会大众总会用更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他们,将美德当成他们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社会中大众总有着争当道德卫士的冲动,并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谴责触犯了他们设定的更高道德标准的人。很显然这种对同一生活环境下的人运用不同的道德

准则进行道德判断必然会产生道德方面的冲突,毕竟社会道德的一个基本一个原则就是普适性。这种混乱必然会产生于部分人的内心判断中,自我就会为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上相符合的标准来行事,这本来其实就是不正常的。例如社会中对明星捐款全民监督评判,这就把明星这一善举变成了道德义务,更甚者去娱乐他们的家庭生活隐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一全体行为的的自由选择。而公交车上的让座问题更是无形中已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道德行为的自主选择。

(五)社会开放的情况下新旧道德的冲突

市场经济下的新旧道德冲突是很严重的,一方面既有新生代年轻人与老一辈人道德观念的冲突,例如现在社会上部分的老年人的为老不尊,倚老卖老行为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赋予老人以很高地位的,而这种思想惯性延续至今并与当代青年人的自由产生冲突,而年轻人的更加自私也加重了这种冲突。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现代人的为发展出现的对后代人生存环境挤压破坏的道德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片面的经济追求导致经济畸形发展,不但影响现世人生存环境也会危及后代,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维护现代人生活水平和保护后世人的生存空间中作出合适的判断和选择。

三、市场经济下种种道德冲突产生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分裂

其实经济基础决定了我们的上层建筑,一切的道德冲突其根源都在于经济的冲突,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它的社会角色,人对私利的追求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人的社会性又要求其需要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所以这种不同角色的转换也正是如今许多人内心功利主义以和道德义务的冲突严重的原因,而这种冲突也自然的外在的表现出了如今严峻的的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近代经济学的鼻祖、市场经济之父—亚当·斯密,他有两部巨著,一部是讲市场经济的《国富论》,另一部是讲伦理道德的《道德情操论》。这两部著作很好的代表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两种基本角色,尽管亚当斯密因这两部著作观点的矛盾性而广受后世所诟病,但这却很好的诠释了一个人要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所要经历的到的矛盾与冲突。经济人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人,经济人的本质在于利己性。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坚守经济利益至上的原则。而市场经济给与了这种冷血麻木的经济人角色一个关键地位。道德人要奉行是无私奉献的伦理原则,要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利他原则是支配一切的力量。也就是说,经济人是追求私人利益的、是一个被个人利益支配牵引的人,而道德人是置身社会群体中并执行“绝对命令”的人、精神自由不被利益所左右的人。于是,人的这两种身份并扮演着两种角色,悖论式的存在于市场经济下的

每一个人中。可见,市场经济下同一主体不同维度的价值追求,是道德冲突的最尖锐化的表现。

所以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就不可避免的要出现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分裂这种状况,国家其实也意识到这一点,早就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只不过经济的迅速发展滞后了市场经济体系下的道德建设,而人也就在经济人角色的驱使下疯狂逐利,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道德冲突。

(二)主体活动中目的和手段的严重分裂

目的和手段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也是最易引起我们道德选择冲突的一对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讲:“主体在作出某一行为时,它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效果是其目的,为达到所期望目标所采用的方法过程是其手段”。但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我们行为的目的有善恶之分、而手段也有善恶之分,目的和方法本来是一个统一体,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就是康德道德律的核心观点。但利益至上的市场经济环境却把金钱作为目的人反成了获取利益的手段,这种情况下我们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就转移到了金钱上,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变得不那么重要。

但这些在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活动中往往被我们人为的给割裂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我们过多的强调了目的的正当性,认为只要我们的经济目的是正当的,就可以忽视我们发展所采用的手段,这种思想反映在个人身上就表现出了忽视他人权益,谋取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当初的以经济发展为纲不可否认的成为了现如今社会中许多道德冲突产生的温床。例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GDP为考核官员的指标,自然就是许多官员放弃环境保护和经济公平的注重而紧盯GDP指标。放在普通民众的思想中自然就把我们所认为的发展经济这个目的当做是道德的,而不管其发展手段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同时市场经济下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变成可以用金钱衡量的手段,这就自然会淡化道德在经济和社会中对秩序的调节作用,人与人之间也会变得冷漠,个人在道德选择时也会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所以在遇到老人摔倒时,多数人不是首先想到去扶起,而是在思考我如果扶起他后会不会被讹诈。

(三)市场经济下人口流动加大世俗道德约束力的下降

这是我们现如今丧失善恶衡量标准的有一个原因,也是我们道德冲突愈演愈烈的关键原因,我们压抑某些恶的本性而向善,正是因为我们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所以面对某一事件时人的道德判断要符合群体的价值观念,人的道德选择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在自然经济中,人依存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周围环境,宗族中的一员、亲人是你的主要社会角色,在你面对道德冲突也一定会将你周围的社会关系纳入你的考虑范围之内。

市场经济解构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群体的完整性,人群也被分裂和碎片化了,

改革开放成长了我国的经济,但这种发展是极度不平衡的,工作机会都集中在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这种情况也就造就了世界上最大范围的人口流动,而这些流动人口占据了我们半数国民还要多。所以社会问题也就接踵而至,首先迁徙就就意味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由曾经的被熟人、亲人包围的世俗关系占主导的环境来到了讲求效率金钱的经济关系占主导的社会环境中。首先的变化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换,所有这种变化带来的道德冲突自然也会产生,自己曾经要履行的许多道德义务现在都可以不管,人与人之间自然也就变得更加冷漠同时长时间的家庭隔离也会使我们所看重的亲情变得淡漠。其次就是当一个人进入到一个生人环境,他就既无法感知也不会在意外在环境对自己道德行为的评判,自然这个社会对许多人就少了一份约束力,不道德的行为也就接连出现,例如,在懒惰催使下甚至带有某些胁迫色彩的乞讨现象的盛行等都源于陌生环境下人的知耻感的下降,所以也就有了但凡流动人口多的地方犯罪率都比较高的现象。这种没人去衡量或没法衡量别人行为善恶的自然降低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的成本。(四)法律与道德的互补体系还未建成

这其实是现如今我国市场经济下个人自由与他人权利严重冲突的主要原因。因为道德的边界时很模糊的,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进步、个人自由地膨胀却缺乏立法的管控,这使得道德约束是很乏力的。这种上层建筑的不完善也必然会反映到我们们个人的生活环境中去,并对我们现实中的每一个人的道德判断和选择施加影响。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首先让许多不法商贩钻了空子、牟取私利,其实现在的许多污染问题和食品问题以及网络隐私问题都应是法律问题,但因国家缺乏相关立法我们只能从道德层面去谴责,致使许多人的违法成本很低,所以在现阶段不完备的立法周边就出现了许多灰色地带,挡住了有道德的人却放进了无德之人。这就使社会有一种坏人获利的不好风气,进一步刺激社会大众内心关于是非的道德冲突。另一方面,执法的不公也不对社会的道德风气产生不好的影响,例如几年前的彭宇案至今仍对我们的社会道德环境产生影响、甚至这种着法的不公会出现一系列面对强势群体弱势者会想法在道德领域寻求同情进而进行利用众人的同情来进行道德的绑架,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正常的而且会经常越界干涉到被“绑架”者的合法权利。

(五)市场经济下出现了道德滑坡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道德冲突会那么严重主要还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许多新的道德规范相继出现,自由、民主、人权成为年青一代新晋的的道德观念,法制的完善也相对压缩了旧有道德准则对维系社会秩序起着重要作用的地位,所以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一部分人更近一步的去追求享受个多的自由以

至触犯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底线还浑然不觉,于是各种享乐拜金主义、攀比炫富行为、乱搞男女关系也就出现了。社会的发展是个过程具有历史性,旧有道德规范会继续流传,新的道德准则会相继出现,这种新旧道德由于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同所以对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种种新旧道德在同一时间内的共存必然引起深刻广泛的道德冲突。

伦理学领域中有一个理论可以很好解释在一个经济文化巨变的社会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道德冲突,这就是“滑坡理论”。滑坡理论的内容:“道德高地自然有许多小山围绕着,而这些小山又有一些其中也都暗藏着危险。滑坡论证的一般形式再简单不过;如果你允许做法A{或者无害,或者有一点点反对},那么,将不可避免出现b{令人讨厌和非常不想要的}。我们可以在让人眼花缭乱的一系列情境中发现滑坡”。这就是指人的社会行为在道德领域存在着滑坡危险,即当我们社会放开某一不被大众所接受的行为时,也极有可能造成另一不大众所接受的行为被人们突破。当一个社会一下子放开许多禁忌时,自然不可避免的造成对另一些不被允许的禁忌的侵犯。另一方面一个人在一个市场主导的社会中被同事赋予了多重身份,可能是官员、老师也是父亲、丈夫也可能是一个团队的一员,总之着多种身份的赋予也就代表着多种责任的赋予,这种快速的角色转变也必然会影响着我们对同一事件的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四、我们应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道德冲突

(一)首先是树立可供执行的道德标准

面对新环境下那么多的道德冲突问题其实就是由于人所处社会角色各异并缺乏判断标准而来的,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我们社会的道德观念里树立一个等级次序供我们去选择,所以我们在面对道德冲突时要确立以下几个个原则:1、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在集体利益正当的前提下,如果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应当优先履行社会义务。上面讲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逐而漠视了集体的利益,可以使用这条原则。2、长远利益高于现实利益的原则。如果某一行为对于现实利益是正当的但会损害以后的长远利益,那么我们应该摒弃这一行为已维护我们的长远利益。上面所讲的已成为安全问题的环境污染就应严格坚守这一原则。3、他人的自由至上原则,当我们个人行为将会对他人的合法自由产生不变时,我们要以他人的自由不受侵犯为原则终止自己的行为,以此来带动整个社会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

(二)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与道德的互补

道德建设与法律建设历来是相辅相成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离不开道德的作用,更离不开法治的作用。将市场经济建成法制经济,将市场经济对道德

领域的冲突用法律束缚起来。让民众清楚知道那里是法律地带、哪里适用道德规范,不留灰色地带。所以当前对于国家来说主要任务就是立法,务必涵盖经济的方方面面,这既能保护人们的权益,也能给人们一个道德和法律的边界,是使自己能清晰判断哪些是道德问题,较少要经受的道德冲突。

另外要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监督体制。一部好法如果不能很好执行无异于一部恶法,公平问题也是我们社会现阶段面临的道德冲突的一个核心。做到执法公平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法律的执行决不能因人、因事、因权而宜, 更不能因钱而宜。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大众的信任,也会挽回社会的诚信,而社会的公平对道德冲突的绝至关重要。

结语

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冲突问题必然是伴随着经济发展长久存在的一个问题,其背后的原因也是纷繁复杂的,其根源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也受到个人价值观不同的影响。而本文主要从伦理学领域的道德冲突入手,我们从各方面分析个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与摩擦情况,发现这种冲突是各方面的,既有个人冲突也有社会冲突,其问题也是相当的严峻。面对此种情况本文也分析了各种冲突现象背后的原因,其根源其实还是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制度的巨大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领有其固有的缺陷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又进展缓慢等原因一起造成了我国现阶段严峻的道德冲突问题。最后面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对现阶段日益严重的道德冲突问题有所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M] 杨敬年译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袁明华《论道德冲突》[J] 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4] 谢忠良《当下中国社会道德规范问题研究》[D] 西南政法人学2009

[5] 王旭辰《道德失范的制度层面研究》[D] 江南人学,2008

[6] 马奇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关系论析》[J] 学术交流2008

[7] 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第二版) [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8]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 张立国《市场经济下的到的困境及其解决》[D] 山东大学2012

致谢词

在本文将要定稿之际,首先我要向这篇论文的指导老师,安徽大学哲学系的霍书全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与感谢。这篇论文的酝酿和写作一直以来得到了霍老师的悉心指导,几个月来老师不辞辛苦的对这篇论文中不足之处给予了很多建议,使我在论文的创作过程中获益匪浅。所以在此再次对霍书全老师表示由衷感谢。

同时还有感谢哲学系的各授课老师,真是他们四年年来的悉心授课、严谨治学给予了我扎实专业知识积累,从而能更好地完成这篇论文,相信这几年老师的教诲对我的人生也会有很大帮助。还要感谢大学以来一直关心帮助我的同学们,他们不但给了我温暖如家的环境,同学间的相互讨论、交流,也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感谢我的那些可爱的朋友们。

2014年03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