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防治指南

肿瘤防治指南

肿瘤防治指南
肿瘤防治指南

肿瘤防治指南

肿瘤防治的重要性

今年4月15-21日为第十六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由于缺乏与肿瘤相关的知识,人们谈癌色变,在观念上存在着不少误解,也严重制约着整体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高,严重威胁着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卫生部日前透露,恶性肿瘤居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

肿瘤防治的方法

一、肿瘤预防三要三不要

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正确观念,积极预防,不要听天由命

树立健康第一的正确观念,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那么这里要谈到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健康观念问题。什么叫正确的健康观念呢?有人用100000……来分别代表健康、事业、财富、自由、保障等人类需求,健康是“1”,没有“1”,再多的“0”都是一场空。假如说给你十万元,换你一个手,你愿意吗?如果给你一个亿,换你的脑袋,顶多碗大的疤,你愿意吗?没有一个健康的人会同意这样的交换,换句话说,健康是有价值的,是无价之宝。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有健康不等于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实甚过任何其他幸福,我们可以说一个身怀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为什么观念要转变呢?很多的人,辛苦了一辈子,赚的钱还不够自己的医疗费用,成为社会的负担,忙乎一辈子,意义何在?有专家预测,在预防上花1元钱,医疗费能省上100元钱。事实上,讲起预防,掏一分钱都难,个个都穷;一旦住院,手术费10万、8万照样掏,还不讨价还价,个个都有钱。以前是银行、机关的办公楼最好,现在是医院越盖越好,哪来的钱?是患者的钱,说明人们的健康每况愈下。所以观念要转变,从治病转变到预防上,健康第一。

很多的人会说,得不得癌命中注定,防不防癌意义不大。这种消极的观点毫无科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80年代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癌症控制方针。虽然目前癌症的真面目还未被识破,但经科学家的努力,已有不少相关因素被揭示,特别是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与癌症的渊源已有比较明确的结论,那就是大多数癌症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如吸烟、贪酒、便秘、熬夜、营养不良或过剩、空气污染等,都是致癌的祸根。现

在有许多人怕见到“癌”字,并认为无法可防。误以为癌症病因不清,无法预防。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在农村里甚至还有人认为得癌症是做过缺德的事的报应,担心别人知道后会嫌弃,不敢声张。癌症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得了癌症的人被自己、被别人另眼相看,甚至有人将他们等同于残疾人。同其它许多疾病一样,癌症也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

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吸烟酗酒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指出,“人类的死亡,70%是由于无知”。如果有一架飞机失事,发生100人死亡,全球的媒体都会争相报道,而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有15000死于各种慢性病, 15000人的死亡却鲜有媒体报道。这些慢性病大多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引起,而人们对于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司空见惯。俗话说病从口入,在珠江三角洲,人们喜食咸鱼,当地鼻咽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福建和广东潮汕人爱喝功夫茶,河南林县人爱吃滚烫热粥,这些饮食习惯都会长期刺激食道,致使黏膜受损伤形成溃疡引发食道癌。有一次我出差到一个小城市,看到市民排着队买刚刚榨出来的花生油,好奇心和职业习惯促使我抓起一把花生细看,结果发现不少花生一掰开就露出绿色的霉斑,这些霉斑(黄曲霉素)正是引发肝癌的罪魁祸首。我曾接诊一位老太太、她因镶牙不齐,舌头长期与舌壁摩擦而引起舌癌。不良饮食习惯、慢性机械摩擦等是引发癌症的重要外因。问题是,善良的人们并没有警惕这些看似无所谓却足以致命的外部因素。现在这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病,归根到底就是生活方式不文明造成的,如果我们坚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不得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十六个真言:乐观心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均衡营养。这四句话,十六个字,能使肿瘤减少1/3,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么钱。因此健康方式很简单,效果非常大。

预防癌症,我认为首先要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防癌保健品,如大枣、香菇、花椰菜等;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定期体检;如有肿块、可疑痣、胃部不适、吞咽困难、阴道出血、鼻出血、大便带血,不规律便秘或腹泻、呛咳、血痰、胸痛、久治不愈的溃疡、不明原因的消瘦等,及时检查治疗;患有萎缩性胃炎、乙肝、乳腺小叶增生等癌前病变者,尽早治病。上述措施均可有效地预防癌症。

预防癌症不光是个人的事,还是国家的事,特别是环境问题,随着工业、交通、能源快速发展,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不论在工作场所、室内、学校或医院,都可观察到水、空气品质下降、土壤遭受污染、噪音、食品污染、化学性或放射性危险。我看过一调查报告说,我国322

个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综合分析,70%的城市完全环境处于三级和超三级标准,噪音污染严重,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音环境中,交通、建筑噪音尢为突出,城市环境未得到有效处理,“白色污染” 严重,植被减少,土地退化,湿地消失,水生态平衡失调,这些污染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是导致癌症发病的潜在环境因素。

癌症病因80%以上是由环境引起的,特别是和环境中某些致癌的化学因素有关。由于癌症和人们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医学界也把癌症称为“生活方式病”。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在竞争压力十分激烈的当代社会,人们的疲劳感正在蔓延,最流行的问候语由20年前的“吃了吗”变成了如今的“吃力吗”。不少35岁-50岁的社会主流每天都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打拼,常年不知疲倦地工作,每天疲于奔命十余个小时,却不知癌症住在疲劳隔壁。

疲劳,主要是心理疲劳。“万名癌症患者整体康复情况调查”不久前揭晓,结果:在癌症诱因的自我分析中,36.6%的患者认为由于过度劳累而诱发,11%的病人认为是长时间的情志抑郁而诱发,有8%和7.1%的病人分别认为是由遗传和工作压力过重而诱发癌症。这些病人中的大部分是出现症状后就诊而被诊断为肿瘤,占77.1%;通过体检、普查等发现的早期肿瘤患者只占20%左右,这说明我国的肿瘤预防工作仍然比较艰巨。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饲养小白鼠的笼子外放一只猫,小鼠听到充满敌意的叫声,15天后体重下降,胸腺脾脏萎缩,免疫细胞活力下降,3个月后,开始出现肿瘤。

压力就仿佛是那只充满敌意的猫。

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人生不如意,十有七八九。我们要懂得平衡心态,在工作中找乐趣,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二、肿瘤治疗三要三不要

一要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不要讳疾忌医,轻言放弃

“明星都治不好,老百姓更没戏。”读者朋友会说,如果癌症能治,那么多的明星,还有当大官的,得了癌症还不是死?不可否认,有钱有权的人更有条件治疗,但也往往适得其反。其一是所谓有钱有权的人压力更大,心态难平和,患得患失放不下,明星担心人气不再,做生意的担心生意不等人,当官的担心职位不等人。其二是把生命权全部交给医生。认为是医生就是权威,医生说一就是一,甚至误以为越新的越贵的药就好,不了解医疗知识。还有不少患者及家属听说化疗和放疗有严重的毒副反应,

不愿接受治疗,任由肿瘤发展。一些患者认为得了恶性肿瘤最终是死亡,不如将钱花在吃吃喝喝、游山玩水上。其实恶性肿瘤并非不治之症,至少有13种恶性肿瘤在早期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正规治疗可以治愈,如恶性淋巴瘤、绒毛膜细胞瘤等,还有10种左右的恶性肿瘤经治疗后可以延长生存期以及无瘤生存期,如乳腺癌、小细胞肺癌等。虽然癌症会复发,人们也因此怕复发,但癌症不是终身性疾病,是可以康复的。他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因而,患癌症后病人及其家属首先应该了解有关知识及目前的治疗方法和水平,要有战胜癌魔的信心,不要轻易放弃治疗。现在有少数人不敢检查身体,说什么一旦发现癌症就完了,这是错误的,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对于一般人来说每年应该正常体检一次,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高。否则,治疗时间长,疗效差,生存期短。也有的人认为癌症早期还有点希望,到晚期就不用治疗。晚期癌症虽然难治,但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在晚期癌症治疗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量事实证明,癌症是不等于死亡的。30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合理使用抗癌中药如神庐赤芝等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将大大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期限,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有一个大庆的患者叫孙玉晶,被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诊断为肺癌,一个疗程后她再也没有能力治疗,放弃治疗又不甘心等死,经治疗四个疗程后,肿块完全消失,她乐得要捐献骨髓,身后捐献遗体,这对一个农村妇女而言是多高的觉悟啊。如今已经5年了,最近她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这样的患者,也有人说“是癌治不好,治好不是癌。”

二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不要单一疗法

目前在治疗肿瘤方面一些人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医生主张西医治疗,也有的建议中医治疗,其实最有效的方案是采用痛苦小、伤害少、效果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法在消除病灶,争取根治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不足之处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行为状态较差,手术和放化疗后会导致机体气血耗损、脏腑功能失调等。中医疗治在祛邪抗瘤同时,不伤或少伤正气,攻补兼施,特别是对中晚期或虚弱的患者,中医的扶正固本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西医治疗的毒副反应,减少医源性疾病的产生,使肿瘤患者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国际国内一致公认最好的肿瘤治疗方法就是综合治疗,简单地说就是将手术、放疗、药物(化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基因治疗等西医与中医手段有机地给合在一起。治疗肿瘤要因人而异,因病而选,不适宜手术的病人不应该手术;体弱或对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坚决不能采用放化疗,防止造成其对身体的伤害和痛苦,而应该采用中药冲击疗法,使肿瘤缩小、消失。如广东省肝癌晚期患者唐贻忱先生,肝部肿瘤9×10×13cm,其夫人是连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士长,

担心送广州治疗会大出血,就决定选用多途径、大剂量的中药冲击疗法治疗, 12个月后,肿瘤完全消失,如今已6年无复发。

三要坚持康复治疗,防复发、防转移,不要麻痹大意

很多患者及家属认为手术切除了肿瘤就治好了,不了解恶性肿瘤具有转移性和侵袭性,可通过淋巴和血液途径向全身扩散。盲目乐观耽误了患者的后续治疗,最终影响病人生存质量。有人说:癌症患者有三分之一的人是被吓死的,这一点不假。有许多人知道患癌症后,承受不了这种心理上的打击,精神崩溃了,食不下,睡不着,几天后人消瘦了下来,这给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也影响了疗效。现在有的医生和家属不注意心理疗法,甚至告诉患者只能活几个月了,想吃什么吃点什么吧,这是不对的。应该首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排除心理障碍,用典型病例鼓励他们坚持治疗,或通过患者之间的对话,激发他们生存的勇气。这样才能有利于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同时,应对患者高度负责,指导康复治疗。现在有许多人手术或放化疗后没有采用中药治疗,甚至有人认为中药只能提高免疫功能,不能杀伤癌细胞,起不了什么大作用,这些论点是错误的,其实中药通过科学制剂,不仅有增敏、增效、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且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和杀伤癌细胞作用,对防复发、防转移和康复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像灵芝的扶正固本作用是通过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拮抗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引起的组织损伤而实现的。肿瘤患者经灵芝治疗后能长期带瘤生存,也是由于灵芝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限制了肿瘤进一步发展和转移的结果。换言之,灵芝扶持了正气,实现了“正气存内”,虽有邪(肿瘤)存在,却实现“邪不可干”,故患者能长期带瘤生存。灵芝又称(赤芝)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根据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神庐、赤、紫、青、黄、白、黑六种,性味甘平。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分布最广的在江西,古代认为神庐赤芝具有长生不老、起死回生的功效,视为仙草。灵芝一般生长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是其树木的根部。灵芝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于重涯,濯灵芝以朱柯”一文中。

只要人们坚持科学防治癌症,做好“三要三不要”,一定会战胜癌症的。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口死亡的第一二位原因。在人的一生中,每5个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然而6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60~70%以上的早期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所以癌症又是不可怕的,关键在于无癌早防,患癌早治。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癌症防治知识,现就大家关心的问题阐述如下: 一、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症? 肿瘤人体某部位的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使一个或几个细胞的基因受到损伤产生突变,然后这些细胞不按人体需要不受人体控制地活跃地无限制地增生,这些无限增生的细胞常常在一起形成肿块,这就是肿瘤。 肿瘤分两大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常统称之为癌症)。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除在要害部位占位有影响外,一般对健康和生命没有危害。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与人体争夺营养,产生有害代谢产物,破坏人体正常器官组织结构,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夺人生命。恶性肿瘤又分癌和肉瘤,癌发病率占多数,肉瘤仅占10%,但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危害更大。 二、什么人会(易)患癌? 下列人群具有较高患癌风险: 1、年龄:3~6岁儿童肿瘤高发,40~60岁为患癌高峰; 2、性别:除女性特有癌外,男性多于女性; 3、遗传:与癌症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人有更高患癌风险,临床上偶然可见高癌家族现象。如母亲患过乳癌,其女患癌风险高3倍。 4、区域:我国北方上消化道癌发病较高,东南沿海及江南肝癌发病较高,两广鼻咽癌发病较高; 5、不良嗜好: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5倍;饮高度者酒上消化道癌多发(酒精本身并无致癌性,是酒精对内脏损伤引起的慢性炎症导致癌变); 6、生活习惯和态度:大便每天少于一次者肠癌发病率升高,性乱性频者宫颈癌发病率升高,不生育或生育后不喂奶者乳癌发病率升高; 7、肥胖:肠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发病率较高; 8、癌前病变:口腔、消化道、外阴阴道粘膜白斑、慢性炎症病理报告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巴氏三级、萎缩性胃炎、宫颈息肉、肠道多发性息肉、乳腺囊性增生等等极易转变为癌,称之为癌前病变; 9、病毒感染:鼻咽癌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肝癌发病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宫颈癌发病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恶性淋巴瘤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 10、慢性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5年以上患肝癌的风险较高,长期不愈合的溃疡癌变率很高; 性格孤僻、内向、自卑的人比性格开朗、乐观、自信的人癌发病率高;离婚、丧偶、家庭不和睦、受过精神创伤的人癌症发病率也会升高。 三、症癌会传染吗 这种现象叫做癌症聚集现象,或叫高癌家族,其引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家族遗传倾向,即家族成员身体里存在倾向致癌的遗传基因缺陷,这种人对致癌因素更敏感,更容易发生癌症;二是一家人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享用相同的饮食结构,摄入较多同样的致癌物质,如地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医学部分)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 年版) 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医学部分)以下仅为R类(医药卫生)杂志 R.综合性医药卫生 1 中华医学杂志 2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5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6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7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8 解放军医学杂志 9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2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3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4 医学争鸣 15 复旦学报(医学版) 16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8 中国全科医学 19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2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3 重庆医学 24 医学研究生学报 25 实用医学杂志 26 广东医学 27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9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30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1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32 上海医学 33 军事医学 34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35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36 山东医药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1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 中国卫生经济 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4 中国公共卫生 5 卫生研究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7 中国卫生统计 8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9 中国医院管理 10 营养学报 1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2 环境与健康杂志 13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14 环境与职业医学 15 现代预防医学 16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17 中国卫生资源 18 卫生经济研究 19 中国健康教育 20 中国消毒学杂志 21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2 中国学校卫生 23 中国疫苗和免疫

论恶法

论恶法 孙婷学号:1012968 专业:法学 关键字:新婚姻法、“恶法亦法”、“恶法非法”、中国之法 摘要:新《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多人认为新婚姻法关于男女平等的规定已经违宪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价值取向的错误让新婚姻法更是有违中国传统文化美德,它从制度、法律和文化上撕开了中国转型社内心深处的一道口子。因此,有人说,新婚姻法就是被中国金钱社会高房价和高物价绑架婚姻之后派生出来的怪胎和“恶法”。可是,什么是“恶法”?“恶法”究竟是不是法?很早以前,西方自然法学派与分析实证法学派就围绕恶法究竟是不是法的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而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中国,我们关注的不应只是“恶法”究竟是不是法的问题,而更应关注如何纠正中国的“恶法”,弥补法律漏洞,完善法律体系的问题。 所谓“恶法”,什么是“恶”?“恶”即是邪恶,与良善相对,而并非不科学、有瑕疵。那什么是“法”?这个问题也是法学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之一。正如圣·奥古斯丁的困惑:欲说明时间则不知时间是什么。一个千人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对于法的定义来说也是如此。分析法学派的边沁将法律看作是一种命令,是法律制定者意志的表达;美国法学家格雷就认为法律规则是法律适用者解释出来的规则;著名大法官霍姆斯宣称:“对法院事实上将做什么的预测而不是别的什么,便是我所说的法律”;新分析法学的代表人物,英国法学家哈特将“规则的内在方面”、“次要规则”和“规则的确定中心”,作为法律本体论的三个要素,他说:“法律是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结合”。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存在的根据不在于作为个体,即主权者的意志,而在于更高层次的超验的理想理性。而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哲学家马克思却说:“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那么,究竟什么是“恶法”?不同的法学家也有自己不同的观点。边沁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乃是判断是非的标准”。自然法学家阿奎那认为“非正义的、不合理的而且与自然法相矛盾的法律根本不是法律,恰恰相反,是对法律的歪曲”。而我们认为对恶法的判断不能过度依赖正义、理性等抽象的信念,因为这种标准本身容易给社群中个体不同的概念基础,造成判断结果上的混乱,最终使标准本身失去存在正当性,个体也无从守法。所谓“恶法”指的是邪恶的法律,并非不科学或有毛病的法律。恶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条、一组、一部法律或整个法律制度。“恶法”也要求在该法域内“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具体地说“恶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不符合多数人的意志;(二)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三)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再者,“恶法”究竟是不是法?对于这个问题,两大法学派具有针锋相对的观点,也是法学界永远争论不休的话题。 一、分析实证法学派——“恶法亦法” “恶法亦法”理论萌芽于苏格拉底,形成于奥斯丁。以奥斯丁、凯尔森、哈特为代表的分析实证法学家们主张法律与道德相分离认为法律与道德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奥斯丁说:“法的存在是一回事,法的优劣则是另外一回事。法是否存在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法是否符合一个假定的标准,则是另外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凯尔森认为,“科学法律的定义没有任何政治、道德的内涵,摆脱任何主观的价值判断,它仅表明法律是社会组织的一个特殊手段”。哈特认为“反映或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尽管事实上往往如此,然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 奥斯丁在论述“恶法亦法”这一命题时,列举了以下理由:(一)道德邪恶的法律,尽管人们憎恶和反对,也不会失去作为“主权者命令”的性质,同样具有强制力;(二)自然法学指出的评价法律良恶的标准,并不是有其绝对的客观真理性;(三)与理性法相冲突的法不可能具有义务性或约束力,不能被认为是法律,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哈特的论断是,即使违反道德性,只要是法定形式下制定的,就其内容仍然是法律:(一)法律是一种命令;(二)对法律概念的分析是值得研究的,它不同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也不同于批判性价值评价;(三)道德判断不能通过理性论辩、论证或证明来确立或辩护;(四)实际上设立的法律不得不与应然的法律保持分离。法律和道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麦考密克从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方面界定了新分析法学的立场:(一)从否定的角度来看,法律的存在不取决于它们是否符合对所有法律制度的普遍适用的任何特定的道德价值;(二)从肯定的角度看,法律的存在有赖于它们是由社会中的人们决定创立的。这样,法律和道德的分离就成为当代分析法学所坚持的最重要的立场。分析法学家始终认为“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功过是另外一回事”,强调划分“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律”与“应该是这样的法律”。在这里所说的“恶法亦法”具有以下两种性质,其一,必须为法律,必须经过特定的立法机关通过合乎程序的方式制定出来,其二,此种“恶法”具有“法的目的性”,并未脱离法的本质。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_曾红梅

V ol. 25 No.9Sep., 2013 化 学 进 展 PROGRESS IN CHEMISTRY 第25卷 第9期2013年9月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Cancer statistics 3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3.1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for cancer control and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 曾红梅 陈万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北京 100021) 摘 要 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列城市死因的第一位,农村死因的第二位。本文对我国近几十年来癌症的流行状况、发病负担进行了概述。结果显示由于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消化道癌症发病负担依然严重,而与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等近年来显著增加。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整体继续呈上升趋势。沉重的癌症负担需要采用综合化的防治策略来解决。本文阐述了我国的癌症防治政策、体系建设和癌症数据监测情况,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癌症高发现场开展病因学预防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历史经验,概述了全国范围内癌症防控现状,为今后癌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症 趋势分析 预防控制 癌症筛查 中图分类号: R730.1; 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2013)09-1415-06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in China: State of the Art Zeng Hongmei Chen Wanqing * (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Beijing 100021, China) Abstract Cancer has been a major challenge for public health in China. It ranks first among all causes of death in urban areas, and second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 the latest cancer statistics of China. The incident number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s still high and the burden of lung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are increasing. The trend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cancer burden would still be seve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aging population. Addressing this challenge requires comprehensive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control polices, structures, and cancer registration in China are described. 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lan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inistry of Health since 1986. National program of cancer registry has been set up. In 2012,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has expanded to 222, covering populations with 200 millions. In areas with high risk of cancer, they have held systematic programs of cancer control. Many places such as Linzhou and Cixian have shown a down-trend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areas of high risk of cancer also promote the nationwide cancer campaign. The prevention programs include tobacco control, immunization against hepatitis B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and cancer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This paper provides considerable scope and motivation for future work on cance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cancer; trend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ncer screening 收稿:2012年12月,收修改稿:2013年6月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henwq@https://www.doczj.com/doc/0a5758071.html,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主办的肿瘤专业学术期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办刊宗旨: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办刊理念:传播肿瘤科学研究的信息,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科学为本的学术导向,质量至上的采编原则;成就作者,服务读者。以从事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为半月刊,国际标准A4开本,80页码。主要栏目有高端述评、前沿报道/论著、流行病学研究/论著、实验研究/论著、临床基础研究/论著、临床应用研究/论著、短篇报道/论著、综述·讲座和动态·简讯等。 1 投稿须知 1.1 基本要求 文稿应选题新颖,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层次清楚、文笔流畅、用字及标点准确规范。 1.2 排版格式 来稿请用word排版1.5倍行距、小4号字。稿件内容排列顺序(论著类)依次为中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和单位所在地、邮编;英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和单位所在地英译名、邮编;中、英文摘要及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同时,请在稿件后附页介绍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姓名、性别、籍贯(△△省△△市/县人)、最高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和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单位、住宅和传真等)及 E-mail地址。 1.3 投稿方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来稿请投电子邮箱:zhzlfzzz@https://www.doczj.com/doc/0a5758071.html,。来稿须

将第一作者单位推荐信,作者单位负责稿件真实性与保密性的审查。若为基金资助项目,请在首页用脚注形式按国家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70786)。《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辑部保留对来稿编辑责任范围内的删修权。 如作者在网上投稿2个月内欲改投他刊时,敬请先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辑部联系,以免发生一稿两用的非正常现象。 来稿同时需交付稿件处理费50元。决定采用后即通知第一作者交付发表版面费。出刊后赠当期杂志2册。 1.4 关于英文投稿 为了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提高《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的英文载文量,自2011年起鼓励作者英文投稿,投稿经审理符合《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发表要求后,优先给予发表。英文来稿请添加相应的中文摘要。 2 文稿写作的一些注意事项 2.1 文题 顶格书写,力戒冗长,要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目中尽量避免标点符号。 2.2 作者 文章署名作者均应具备作者资格: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者; 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的重要理论内容者;3)最终同意论文发表者。署名一般不宜超过6人,置于文题下顶格书写。如果署名作者不是一个单位,必须在导言或相应的内容中说明文章所用资料的具体来源出处,避免用“我院(校、所等)”代过。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论文首席负责人。作者的署名及署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不得在编排过程中再作更改。

从实质违法性看_常识_常理_常情_张健一

2009年4月第21卷 第2期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 fH unan Pub lic Security Co ll ege A pr 2009V o l 21 N o 2 收稿日期:2009-03-05 作者简介:张健一(1976-),男,山东济宁人,西南政法大学2007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来源于陈忠林教授 刑法前沿 课程笔记。 从实质违法性看 常识、常理、常情 张健一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0031) 摘 要:所谓 常识、常理、常情 是指为一个社会的民众长期所普遍认同,并且分享的那些至今未被证明是错误的基本感情、基本道理、基本经验。 常识、常理、常情 ,作为一种现代法治的灵魂,作为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法理论以及法学教育起指导作用的理论,将其运用到实质违法性的判断中是合理、有效的。 关键词:实质违法性;常识;常理;常情中图分类号:D 92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75(2009)02-0062-03 一、实质违法性 (一)德日刑法的犯罪论体系1 概说 犯罪论体系是围绕如何认定犯罪、行为如何构成犯罪来展开的(当然还涉及其他问题),核心应该是如何认定犯罪。关于如何认定犯罪,德日刑法理论一般认为成立犯罪要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三个要素(除此之外,有的学者提出了客观处罚要件的概念),每个要素代表一个判断阶 段。 [1] 关于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关系,争论颇大。Be li ng 最初提出构成要件理论时将构成要件与违法性、有责性之间的关系切断,M ezger 则将构成要件作为违法的类型来考虑,日本学者小野清一郎提出了构成要件是违法有责类型的观点。但是,以上三种观点基本上都认可符合构成要件的 行为是违法性判断的对象。 [2](p73-79) 2 理解与评价 德日刑法理论在犯罪认定上,首先进行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后再进行违法性的判断,确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违法后再进行有责性的判断。实际上这是一种阶层递进的体系,先进行形式判断再进行实质判断,目的在于防止法官在犯罪认定上的肆意性,实现罪刑法定。但是, 在实践中,99%的法官都不会按照这一体系认定犯罪 。 笔者认为,这一体系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恐怕是体系和逻辑问题。主要体现为: 一方面,德日刑法理论认为,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原则上被推定为违法,即肯定构成要件的违法推定机能。但是,刑法理论上同时认为存在排除违法性事由,就是说在具有排除违法性事由的情况下构成要件不具有违法推定机能,这就出现了体现上的冲突。 另一方面,既然认为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是事实判断,而违法性和有责性的判断是价值判断,同时认为构成要件具有违法推定机能或是违法有责推定机能,那么,就使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承载了过多的机能,同时具有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性质,呈现出逻辑上的问题。 (二)关于违法性 违法是指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为法律所禁止、所不允许,或者说行为违反法的禁止或命令,这实际上是形式违法性。违法性的判断是一种具体的、非定型的价值判断。违法性阶段的判断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判断,如果没有排除违法性事由就可以肯定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具有违法性,进而可以进入有责性的判断[3]。但是,如果将排除违法性事由仅仅局限于法定的情况,那么,显然是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毕竟刑法的正义应该同社会发展相适应,排除违法性事由的内容更应该符合民众的基本观念。 (三)关于实质违法性1 概述 针对以上问题,李斯特提出了实质违法性的理论,用违反实定法规以外的实质根据来说明违法性,即对行为为什么为法秩序所不能容忍要进行实质的判断。于是,出现了某些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进而将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结合 起来进行违法性的判断。 [2](p143) 2 立场 关于实质违法性的判断标准,主要有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的纷争。法益侵害说认为,违法性的实质是对法益的侵害与威胁。规范违反说认为,违法性的实质是违反法规范或者法秩序,也可以说违反刑法规范背后的社会伦理规范才是违法性的实质。 有的学者比如大 仁教授试图调和二者,提出可以同时 坚持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并将二者折中,实际上这种折 中说最后倒向了规范违反说。 [2](p143) 62

现代加工技术复习题知识讲解

现代加工技术复习题

简答题 1、特种加工与传统切削加工方法在加工原理上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1)特种加工是用机械能以外的其他能量去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以达到图样上全部技术要求。 2)特种加工打破传统的硬刀具加工软材料的规律,刀具硬度可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3)特种加工过程中,工具与工件不受切削力的作用。 2、特种加工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答:1)特种加工所使用的工具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2)特种加工不依靠机械能,而是主要用其他能量(如电、化学、光、声、热等)去除材料3)特种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机械切削力。 3、电火花加工必须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答:1、由于在电火花加工的不同阶段,金属蚀除的速度不同,因此必须具有工具电极的自动进给和调节装置,使工具和工件之间保持合适的放电间隙; 2、火花放电必须是瞬时的、单极性、脉冲放电; 3、火花放电必须在有一定绝缘性能的液体介质中进行 4、什么是电火花加工的机理?火花放电过程大致可分为哪四个连续的阶段? 答:电火花加工的机理是指电火花加工的物理本质,即火花放电时,电极表面的金属材料是如何被蚀除下来的这一微观物理过程。 火花放电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极间介质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 2、介质热分解、电极材料融化、气化,热膨胀; 3、电极材料的抛出; 4、极间介质的消电离; 5、电火花加工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电火花加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特别适合任何难以进行切削加工的材料; 2、可以加工特殊或形状复杂的表面和零件; 3、工具与工件不接触,作用力极小; 4、脉冲放电时间短,冷却作用好,加工表面热影响小。 但存在以下缺陷: 1、主要用于加工金属等导电材料; 2、加工速度较慢(需进行预加工,去除大部分余量)且存在一定的电极损耗。 6、简要叙述电火花加工的应用场合 答:1、可以使用硬度不高的紫铜或石墨作工具电极,去加工任何硬、脆、韧、软和高熔点的导电材料; 2、加工时工件与工具不接触,无切削力,因此适于加工薄壁、窄槽、低刚度及微细精密的零件。 3、可以加工任何形状特殊、结构复杂的工件; 4、脉冲电源的参数可以任意调节,能在同一台机床上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或精加工。 7、在电火花加工中,工作液的作用有哪些? 答:1)形成火花放电通道,并在放电结束后迅速恢复放电间隙的绝缘状态; 2)压缩放电通道,并限制其扩展,使放电能量高度集中在极小的区域内,既加强了蚀除的效果,又提高了放电仿型的精确性; 3)加速电极间隙的冷却和消电离过程,有助于防止出现破坏性电弧放电; 4)加速电蚀产物的排除; 8、简述电火花加工用的脉冲电源的作用和输出要求

癌症防治核心知识要点

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一、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 (一)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势严峻。 (二)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三)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四)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二、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二)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

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四)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三、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二)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三)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四)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四、癌症不会传染,但一些致癌因素是会传染的 (一)癌症是由于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是不传染的。 (二)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状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会传染的。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投稿须知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杂志社/杂志简介 本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器官移植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从事器官移植专业的科研、教学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器官移 植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器官移植临床有指导 作用、且与器官移植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 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 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器官移植科研工作的重要进展,促进国内 外器官移植学术交流。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经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认定,本刊为国家外科学及生物科学核心期刊;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 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近几年来,本刊还被《中国 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述评、实验器官移植、临床器官移植、移植免疫、器官保存、人工器官、血液透析与滤过、临床病理(例)讨论、专题 讨论、座谈纪要、会议纪要、学术交流、移植新进展。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一、本刊的栏目有:述评,实验移植,临床移植,移植免疫,器官 保存,人工器官,血液透析与滤过,临床病理(例)讨论,专题讨论, 座谈纪要,考察报告,学术交流,移植新进展,以及综述、国外新期 刊文摘、学术动态等。欢迎上述内容的来稿。 二、获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 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 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并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受×× 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原件拍照,以JPG格 式来E-mail告知。凡属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攻关课题及 获科技成果奖、发明奖的论文,请予以注明,并请附有关审批机构或

第一章刑法概说(最终版)

第一章刑法概说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与属性 一、刑法的概念 1.广义的刑法:泛指一切与犯罪和刑罚相关的法律规范。狭义的刑法:仅指一国的刑法典。 一般意义的刑法:指以刑罚为制裁措施的实体法规范。 2.我国刑法学界对刑法概念的界定①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②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 。③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④刑法是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适用刑罚标准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规范的内容: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犯罪的成立条件)及对实施了某种犯罪的人应该如何运用刑罚(国家适用刑罚的标准)。 对刑法概念界定上的迥别将导致刑法总论体系的聚讼 二、刑法学的概念 1.最广义的刑法学:研究有关犯罪与刑罚的一切问题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实体的规范、犯罪原因与对策、刑事诉讼程序、刑罚的执行等等。这种最广义的刑法学实际上是刑事法学。 2.广义的刑法学: 是指对现行刑法进行解释(刑法解释学)、对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进行阐释(刑法哲学或理论刑法学)、对刑法的历史进行研究(刑法史学)、对不同的刑法进行比较(比较刑法学)的学科。 3.狭义的刑法学:仅指刑法解释学。 三、刑法的性质 (一)刑法的政治属性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法律规范。 (二)刑法的法律属性 1.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归属:基本法、子法、公法、实体法 ◆刑法到底是独立法还是附属法? 2.刑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特殊性 (1)刑法调整内容的特殊性 ①涉及犯罪与刑罚②利益的整体性和利益范围的广泛性:涉及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③内容的确定性:经由其他部门法调整后形成的社会关系(重婚罪) (2)制裁方法的严厉性:以剥夺公民的基本人权为内容 (3)保护手段的终极性:保障法和后盾法

精密与特种加工知识点

概论 1.特种加工:是指利用机,光,电,声,热,化学,磁,原子能等能源来进行加工的非传 统加工方法。 2.特种加工特点:1.不是主要依靠机械能,而是主要用其他能量去除材料2.工具的硬度可 以低于被加工工件材料的硬度,有些情况下,如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等,根本不需要任何工具3.在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切削力作用,工件不承受切削力,特别适合加工低刚度零件。 第二章金刚石刀具精密切削加工 1.超精密加工难度:1.工具和工件表面微观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是随机的,精度难以控制 2.工艺系统的刚度和热变形对加工精度有很大影响 3.去除层越薄,被加工表面受到的切削力越大,材料就越不易去除。 2.超精密加工按加工方式分为(切削加工,磨料加工,特种加工,复合加工);加工方法的 机理(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变形加工) 3.超精密加工实现条件:1.超精密加工的机理与工艺方法2.工艺装备3.工具 4.工件材料 5. 精密测量及误差补偿技术6.工作环境条件等 4.超精密加工对机床要求:1.高精度2.高刚度3.高稳定性4.高自动化 5.主轴:液体静压轴承,空气静压轴承 6.主轴驱动方式:柔性联轴器驱动,内装式同轴电动机驱动 7.导轨结构形式:燕尾型,平面行,V-平面型,双V型。 8.微量进给装置:压电和电致伸缩式进给装置,摩擦驱动装置 9.金刚石具有各向异性和解离现象。解离现象:指晶体受到定向的机械力作用时,可以沿平行与某个平面平整的劈开的现象。 10、金刚石在小刀头上的固定方法:①机械固定。②用粉末冶金固定。③使用粘结或钎焊固 定。 三 1、精密与超精密磨料加工:固结磨料加工、游离磨料加工 固结磨料加工:固结磨具、涂覆磨具 游离磨料加工:精密研磨、精密抛光 2、精密磨削主要是依靠砂轮具有微刃性和等高性的磨料实现的。 3、精密磨削机理①微刃的微切削作用 ②微刃的等高切削作用 ③微刃的滑挤、摩擦、抛光 第四章、 1、电火花加工机理:基于正负电极间脉冲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对材料进行加工。 2、正极性接法是将工件接阳极,工具接阳极负极性接法是将工件接阴极,工具接阳极: 3、电火花加工特点:1试用的材料范围广 2适于加工特殊及复杂的零件,3脉冲参数的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可以在同一台的机床上连续进行粗、半精及精加工4直接利用电能进行加工,便于实现自动化。 4、极性效应: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无论是正极还是负极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电蚀,单纯 由于正负极不同而彼此电蚀量不一样的现象 5、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放电间隙的大小及其一致性、工具电极的损耗及其稳定性和 “二次放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撰写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撰写要求[关键词] 论文撰写健康网讯: 1 政治要求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准确而深刻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运用先进理论与先进技术解决医学上的各种问题,以加速发展我国的医学科学事业。遵循科学道德,无政治性错误,无浮夸,无泄密。 2 学术要求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目前均为学术类期刊,既要反映我国相关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代表国家相关学科发展前沿,又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为防病治病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 2.1 选题得当密切结合国家或地区医学科技攻关及重点研究项目密切结合医疗卫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实践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2.2 内容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 2.2.1创新性:学术论文的灵魂。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在同类领域中提出了新理论、新概念、新原理,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有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的创造;研究的样本数更大,或采用的方法更为严格,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新事实、新现象,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对原有的技术方法,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有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论文中应该反映作者是如何把未知变为已知,把未有变为已有,把知之不多变为知之较多,把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从而有了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找到新的规律,阐明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这样的论文,才有刊出的价值。 2.2.2 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生命。科研设计是科学性的基础,科研设计是否严谨,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科研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专业设计:研究思路是否恰当,方法是否可靠,技术上是否成熟,诊断依据是否充足,临床表现和疗效观察是否客观、深入,资料是否完整等。统计学设计:样本含量是否足够,是否具有代表性;分组是否随机化,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否对照观察,有客观的定量指标;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符合统计学要求等。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应符合循证医学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要求。科学性还体现在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符合逻辑,结论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并恰如其分。仅仅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是不够的,要重视各专科的特殊规律。通过统计学处理后,还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慎重考虑,结合专业特点具体阐明所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2.3 实用性: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更应该强调实用性,技术上要行得通,办得到。除了少量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以外,大多数医学学术论文应该结合医疗、预防工作实际。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指导作用越强,就越具有重要性。 3 写作要求期刊常用的论文类型有述评、论著(临床分析、疗效观察、实验研究、调查报告等)、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等等。文字表达要求准确、严密、简练、通顺,用词稳妥,语言规范,说理明晰,推理周密,可读性强,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一般应用科技语体。论著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格式为“四段式”,即:前言,方法,结果,讨论。 3.1 题名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不使用标点。题名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3.2 作者署名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作者应是:⑴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集体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论文决定刊用后,需要全部作者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3 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凝练、微型化,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论著需附

常识、常理、常情-法律与道德的思辨

常识、常理、常情----法律与道德的思辨 一、引论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我们从摇篮到坟墓。“天行有常”,无法则乱,将悠悠万事纳入规则的调整范围使之符合“正道”,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国无恒强,无恒弱,奉法强则强,奉法弱则弱”,依法治国,建设现代化的民主法治国家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鸦片战争以降,古老的中国社会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随之开始了近现代化的艰难转型,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今天。其中的艰辛与盲目、痛苦与执着、血泪与战火难以详尽。在这一历程中,1901年沈家本主持修律开启了中国法治百年历史;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几乎移植了西方所有先进的法律制度,想借此步入现代化,但播下去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同时,我们几乎全部否定了我们传统的法律制度,但是,宪政、法治、自由却还没有到来;法律至上的观念始终没有树立。相反,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犯罪泛滥、权力至上却在时时侵蚀着司法权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似乎堕入了一个怪圈:我们的法律传统几近灭失,民族的灵魂日益沦丧;同时,引进的西方法律制度往往难以与传统自然融合,人治的阴影如噩梦一样难以摆脱,这似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 为什么这样呢? 答案是在这背后是中国历史长时间封闭式简单循环式的发展,在简单循环背后是一种“让社会开放式进化制度”1 的缺乏。中国法治缺乏一种既固守优秀法治传统又容纳反映时代进步的先进价值观念的精神。 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法并不是立法者有意创制的,而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只有“民族精神”或“民族共同意识”,才是实在法的真正创造者。

法治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轻权利重义务的特质里并没有融入多少法治的内容,传统社会是有法制而无法治。法律是可以移植的,但仅仅是移植法律的生命(法律制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唤醒法律的灵魂。法律的灵魂里浸染着公平、正义、仁爱、诚实、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宽容等基本的价值。“一切知识都是地方性的”,这些基本价值构成了法治的伦理基础,这些价值就是一定地方人们的常识、常理、常情。 “徒法不足以自行。”司法权威的树立和生长离不开人们的常识、常理、常情。树立和巩固司法权威的过程往往就是实现法治的过程。 二、何为司法权威 法治的本意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端赖人们对司法权威的信仰与遵从。正如卢梭所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公民的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或代替那些法,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那么,何为司法权威?2 司法权的概念发端于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一书,自孟德斯鸠始,司法权成为一种独立的国家权力。在中国,司法权从广义上讲,分为审判权和检察权,而审判权是司法权的核心,即司法机关以中立者的身份对已经发生的纠纷予以裁决并给出确定的结论,以达到定纷止争,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权威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3;政治学上认为“权威”是:“在政治生活中靠人们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成的支配力量。它通常以政治权力作为后盾,依据正义或人格的感召力产生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的政治影响力和支配与服从的权力关系。它是政治权力最有效能的表现方式。4简言之,权威是一种力量和威望。

0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考点复习整理

1.领会: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和外 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20% 2.掌握: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和步骤。40% 3.熟练掌握: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40% 第九章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 一、领会 1.电子束的基本原理 电子束的加工是在真空调件下,利用聚焦后能量密度极高的电子束,以极高的速度(速 度可达1.6*105km/s)冲击到工件表面极小的面积上,在极短的时间内,其能量的大部分 转化为热能,使被冲击部分的工件材料达到几千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从而引起材料局部熔化和气化,而实现加工的目的,称为电子束热加工; 另一种利用电子束的非热效应,功率密度较小的电子束流和电子胶相互作用,电能转换为化学能,产生辐射化学或物理效应,使电子胶的分子链被切断或重新组合形成分子量的变化以实现电子束曝光,可实现表面微槽或其他几何形状的刻蚀加工。 2.工艺特点 1)由于电子束能够极其微细地聚焦,甚至能聚焦到0.1卩m,所以加工面积很小,是一种精密微细的加工方法 2)电子束能量密度高,在极微小束斑上能达到106~109W/cm2,使照射部分的温度超过材料的熔化和气化温度,去除材料主要靠瞬时蒸发,是一种非接触式加工。工件不受机械力作用,不产生宏观应力和变形,可加工脆性、韧性、导体、半导体、非导体材料 3)由于电子束的能量密度高,且能量利用率达90%以上,因而加工生产率很高 4)可以通过磁场或电场对电子束的强度、位置、聚焦等进行直接控制,所以整个加工过程便于实现自动化。 5)由于电子束加工在真空中进行,因而污染少,加工表面不氧化,特别适用于加工易氧化的金属及合金材料,及纯度要求极高的半导体材料 6)价格昂贵,生产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3.电子束的加工设备组成:电子枪(获得电子束)、真空系统(避免与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控 制系统、电源(稳定性要求高) 4.电子束加工可用于:打孔、切割、蚀刻、焊接(利用电子束作为热源的焊接工艺)、热 处理、曝光等 5.离子束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基本原理利用离子束对材料进行成形和表面改性的加工方法。在真空条件下, 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经过电场加速,获得具有一定速度的离子投射到材料表面,产生溅射效应和注入效 应。离子带正电荷,其质量比电子大数千、数万倍,所以离子束比电子束具有更大的撞击动 能,它是靠微观的机械撞击能量来加工的。 2)撞击和溅射效应具有一定动能的离子斜射到工件材料表面时,可将表面的原子撞击出来,如果工件直接作为离子轰击靶材,工件表面就会受到离子刻蚀 3)注入效应离子能量足够大并且垂直工件表面撞击时,离子就会钻进工件表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