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价格变动的影响
- 格式:pptx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6
政治必修一参考答案第一课第一框答案【课内探究】探究一:1、老王用来自己食用的菜不是商品,在集市卖掉的蔬菜是商品。
2、自己吃的蔬菜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没用于交换,虽然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卖掉的蔬菜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探究二:1、拥有红珍珠的人和拥有咖啡的人能够成交。
2、交易双方恰好需要通过对方的商品,需要搭配成相互需要对方商品的双方。
3、找到大家都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
探究三:10元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1元执行的流通手段职能;15元执行的支付手段职能。
探究四:1、略。
2、美国大量印刷美元的行为违背了纸币的发行规律,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引起美国国内甚至世界经济的动荡。
【课堂检测】1、B2、D3、C4、D5、D【课后强化】1、A2、C3、D4、A 5.C 6、B 7、B 8、D9、(1)①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以货币的形式取回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
②货币产生前是物物交换,不存在风险。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
商品生产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才能用这笔钱买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
而商品能否顺利交换回货币,要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商品的质量、人们是否需要等。
否则,就会卖不掉。
因此,“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一次惊险的跳跃。
③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地把商品换成货币,把商品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否则,就意味着白白付出了劳动,自己需要的商品买不回来,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因此说,从商品到货币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④这“惊险的一跳”会促使商品生产者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2)不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解析:理解本题设问,要从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来看。
从商品交换的发展来看,在货币出现以前,交换是以物易物,是一种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就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教材分析板书设计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上升----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增加对它的购买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相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替代品A价格上升——A需求量减少——B需求量增加(2)互补商品A价格下降——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增加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w w w .x k b 1.c o m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节课所学内容较难、抽象,所以将进度做适当调整。
本节课先花15分钟左右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讲完价值规律相关内容,然后讲第二框的第一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内容,“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放在下节课讲授。
教学【复习】复习价值规律的相关内容。
【授新】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材料:4月1日实施的新消费税,按照新的消费税率,2.0以上排量的车型税率普遍提高,其中升幅最大的4.0升(含)以上排量的轿车,税率从8%增加到20%。
由于消费税大幅提升,大排量车普现涨价,尤其是进口车。
据了解,在宝马创造了近30万元的涨价新高之后,奔驰、VOLVO、捷豹、路虎、劳斯莱斯等车型价格集体上扬,其中劳斯莱斯最大涨价幅度达到70万元。
价格的大幅上调,令这类汽车的市场销量也骤然变冷。
与此同时,小排量轿车价格不断下降,销售业绩不断攀升。
结论: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价格上升----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的变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
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消费的权力,他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购买,买什么商品。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比如,当超市的烧鸡、生鲜回升到原来的价格的时候,人们就不怎么购买了,而在当时,人们可是要排长队购买过程的啊。
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与价格波动房地产市场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供需关系是影响房地产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探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并分析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供需关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供需关系是指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关系。
在房地产市场中,供给方是房地产开发商和出租方,需求方是购房者和租户。
1.1 高需求低供给时的价格波动当房地产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将进入供不应求的局面。
此时,购房者和租户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会主动提高价格。
这时的价格波动通常会呈现上涨的趋势。
1.2 高供给低需求时的价格波动当房地产市场供应过剩,超过需求时,市场将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此时,供应商为了销售房产或吸引租户,会主动降低价格。
这时的价格波动通常会呈现下跌的趋势。
二、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与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与价格波动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政府政策、经济环境、人口变化、金融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2.1 市场因素市场供给受到土地供应、开发商开工数量、建筑材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受到购房者和租户的经济状况、收入水平、人口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2.2 政府政策政府在土地供应、房地产开发、购房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起到了重要影响。
比如,政府限制购房政策可以减少需求,达到平稳房价的目的。
2.3 经济环境房地产市场是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
经济增长、就业水平、利率变动等因素都会对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产生影响。
2.4 人口变化人口变化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的增长和流动会直接影响到住房需求和供给情况,从而对价格波动产生影响。
2.5 金融政策金融政策的变动对房地产市场也有影响。
比如,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会直接影响到个人购房贷款的利率,从而影响购房需求和价格波动。
三、结论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与价格波动密切相关。
价格调整条款甲方:(公司/个人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乙方:(公司/个人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鉴于甲方与乙方之间存在一项尚未完全履行的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为了确保双方的合作顺利进行并维护双方的权益,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同意,在原有协议基础上制定本价格调整条款。
一、背景1.1 乙方同意向甲方提供(产品/服务)并按照双方约定的价格进行交付。
1.2 受市场行情、成本等因素影响,价格可能发生变动,为保障合作顺利进行,双方协商并达成一致认为有必要对价格进行调整。
二、价格调整原则2.1 价格调整基于以下原则进行:(1)市场价格:双方应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以市场价格变化为依据进行调整。
(2)成本情况:如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发生重大变动,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价格调整。
(3)合理利润:双方应确保合理利润水平,保证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发展。
2.2 价格调整的依据和时间:(1)价格调整的依据应为公正、合法的基础数据,如市场报价、成本明细等。
(2)价格调整的时间应经双方友好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明确定义在协议中。
三、价格调整方式3.1 协商调整: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就价格调整事宜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认可。
3.2 书面通知:一旦达成价格调整协议,双方应书面通知对方,并明确具体执行日期、调整幅度等详细信息。
四、其他条款4.1 本价格调整条款是协议的有效组成部分,与原协议同等重要。
4.2 价格调整的变动不影响其他协议条款的有效性和约束力。
4.3 本条款相关事宜未在此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进行解决。
五、生效和解除5.1 本价格调整条款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在协议到期日前有效。
5.2 任何一方有权在提前给予30天书面通知的情况下单方解除本价格调整条款。
六、管辖法律和争议解决6.1 本价格调整条款的解释和争议解决均应适用当地法律。
6.2 双方如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可以提交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解决。
高一政治必修一背诵提纲一、神奇的货币1. 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货币- 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历了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货币产生等阶段。
-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本质:一般等价物。
- 职能:-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
3. 纸币-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 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 信用工具- 信用卡:- 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 优点: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 支票:- 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 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5. 外汇和汇率-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 汇率:- 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 汇率变动的影响:- 本币汇率上升(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有利于对外投资,不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出国旅游、留学等,不利于外国游客入境旅游、留学等。
- 本币汇率下降(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吸引外资,不利于对外投资;有利于外国游客入境旅游、留学等,不利于出国旅游、留学等。
引言概述:公司产品价格是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司的产品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产品价格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公司产品价格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定价策略、价格调整、价格优惠、价格监控和反垄断合规等方面。
正文内容:1.定价策略1.1.市场定位:公司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确定产品的定位策略,包括高端定位、中端定位或者低端定位。
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确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1.2.成本导向定价:在确定产品价格时,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
通过合理计算和分析,确立产品的成本导向定价策略,保证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和市场竞争力。
1.3.市场竞争定价:除了成本考虑外,公司还要注意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制定相应的市场竞争定价策略,确保公司产品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1.4.价值定价:产品的价格不仅仅取决于成本和竞争对手,还要考虑产品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公司应该定期对产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和价值认知,通过价值定价策略,将产品的价格与价值匹配,提高用户满意度。
2.价格调整2.1.成本变动调整:随着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产品的成本也会发生变动。
为了保持产品的利润率和市场竞争力,公司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的价格,根据成本变动情况,合理调整产品的售价。
2.2.市场需求调整:市场需求是影响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公司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动情况,对产品的价格进行相应调整。
如需求增加,可以适当提高产品价格,如需求减少,可以适当降低产品价格。
2.3.价格弹性调整:产品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动的敏感程度。
公司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产品的价格弹性,并根据价格弹性情况,灵活调整产品的价格。
2.4.时机调整:产品的价格调整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