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融合2

信息技术融合2

信息技术融合2

信息技术融合2.0学习心得

2020年秋季开学,滑县教育系统以工作坊的形式对老师进行了培训,此次培训分为线上学习和实体教学,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深有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线上教学部分: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使用电脑及课件的

制作方法,和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特别是照片

的修饰等,让我受益匪浅;经过培训和自己的摸索,同

事的帮助,我逐渐适应了现代化设备教学的模式,可惜

我们班的电子白板还没安装到位,让我的技术搁置了。

但在学习过程中,大家积极踊跃的交流沟通,给我们学

校的老师的学习气氛增色不少。

二、实体教学:备课模式不同了,大家研究同一课题,四个

人设计好后,再交流,再修改;试讲,点评,再修改,

再试讲,多次打摸,才录制上传,有时候因一句话的失

误就要重新录课,这个过程让人感觉很累,但我们收获

满满。

三、这样的研修方式也有缺点,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师,有难

度,应该适当照顾,还有就是录课受限制,录播教室数

量不足,永摄像机录课效果不佳。名师讲授观课少,学

习是在不知不觉中进步的,如果能把名师的授课拿过来,

让老师没事的时候就看,耳濡目染,日久天长就会名师

的讲课内涵了。

总之,收获的有的,如果不与优质课挂钩更佳。不要功利性学习更好。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分析 戴俊峰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分析戴俊峰 发表时间:2017-11-20T09:51:54.0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作者:戴俊峰[导读] 摘要:电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相融合具有跨时代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系统模式,实现高效并可靠的电力系统。 (国网山西省代县供电公司山西代县 034200)摘要:电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相融合具有跨时代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系统模式,实现高效并可靠的电力系统。通过语音和数据的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电力系统的现代化控制,实现安全、可靠并且高效的电网为目标。通过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相融合,可以实现更方便的业务应用,对电网系统来说,可以确保服务质量。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 1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意义 信息与通信的融合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相互协同,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较实用的新型通信技术模式。两者的融合简化了企业客户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为客户带来去全新的体验模式,同时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技术实现了企业内部享用统一的通信平台,提高了沟通效率,提高了企业效益。 电力系统中的信息通信融合技术实现了网络的融合,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了各终端的连通,不仅可以简化网络的管理与维护,还可以重复利用设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融合技术涵盖了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优点,很好的将通信的特点融入到电力系统中。电力通信的机制在于建立统一的通信调度、运行、维护支撑技术平台,实现业务的全面监控调度管理,提高电网运营的安全性。信息与通信的技术融合实现了电网的资源共享及集约化管理,推动了信息资源的集成与运用。 一般电力企业的信息流包括通信架构层、设备层、数据存储管理层与应用层四个方面的层次模型。企业信息的正常运作则依靠各层次间组成的信息架构体系,为企业数据传输提供了基础保障。通过信息架构体系的调控与整合,企业信息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方面均得到了整合与集成,为电力行业的企业经营管理、生产运行均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技术支撑。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平台,真正实现智能化电网的发展要求。 2 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融合方法 2.1 技术融合 从技术的方向考虑进行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科学发展,并且通过行业数据信息的的收集,能够有效完善现阶段的电力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挥。通过大数据系统的传输功能,能够有效跟随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目前现有的网络会出现系统负荷,造成数据传输的安全隐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需要将数据作为运行基础,通过科学技术的信息和通讯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促进了电力实业发展的未来价值。 2.1.1 网络核心层融合 在IP/MPLS专业技术基础上建立核心网络层融合,能够实现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能提高,并为在网络核心技术的融合工作中能够扩大到延时管控领域,并且通过快速提升网络带宽使用率,通过电力环境中的配电网络延伸性特点进行有效开发,促进核心网络技术的系统拓展优势。 2.1.2 接入式融合 通过接入式融合能够通过接入网络的推广逐步应用能够促进我国现阶段网络发展全局观,并且通过网络技术的逐步推广有效完善专业接入技术的融合。通过科学监控中心和分控中新的快速融合促进了网络监控系统的安全融合,在介入网络信息电力通信技术汇总包括公共数据的环境基础中的多元化介入,促进电路网络系统的未来发展。 2.1.3 软交换技术融合 在软交换技术的双相融合过程中通过多个通信系统的了解改变传统软交换网络需要向IMS系统演变的基础构架。软交换网络主要通过业务平面转换、传输平面转换、管控平面转换和接入平面转换四个方面,通过系统多个平面技术的结合,促使电力网络使用的可靠性,还能不断优化平面数据的出书端口,通过不同融合环节的技术传输数据和信息传输数据的业务量提高,完全改善介质中的传输复杂过程,有效推动电力网络技术一体化发展进程。 2.2 制动管理的融合 2.2.1 调度监管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统一而得调度管理体系,能够有效保障电力企业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融合,并且通过保障机房和企业的调度监管为独立部门,确保信息和通信技术融合后能完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进行,并且统一进行调度体系的云计算技术。通过系统虚拟化运算融合,有效实行异地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的建立,保障企业固定连接终端和移动连接在电力数据传输和专业技术的有效融合。 2.2.2 建立正规化的双相融合操作机制 移位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必须建立在企业所有基础工作业务之上,通过软交换网罗系统的不断演变有效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并围绕在企业基础电力通信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管理机制,能够不断完善电力通信技术指标,并且积极推动电信安全维护技术的正常发展,通过不断强化专业技术的可行性方案能够促进企业正规化通信作业现场管理能力,并且通过严格要求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有效提升通讯企业的服务质量。 3 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融合优势分析 3.1 能够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正趋向于网络化发展,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讯有效的融合可以使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通过网络来完成,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同时也改善了传统的经济增长趋势。 3.2 降低投资成本,实现较少的运营和维护的资金。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企业更需要简化的网络结构,从而降低投资成本,使多种不同的业务能够同时承载在同一个网络结构中,推动技术的发展。 3.3 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壮大,电力企业本着为人们服务的原则,应用电力通讯方便服务员工,能够随时随地的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实现快捷的工作方式,使员工的工作更加方便,并且通过电力信息与电力通讯的融合,为员工提供多种多种的服务,以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目的。

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 1引言 融合(Fusion)的概念开始出现于70年代初期,当时称之为多源相关、多源合成、多传感器混合或数据融合(Data Fusion),现在多称之为信息融合(Information Fusion)或数据融合。 融合是指采集并集成各种信息源、多媒体和多格式信息,从而生成完整、准确、及时和有效的综合信息过程。数据融合技术结合多传感器的数据和辅助数据库的相关信息以获得比单个传感器更精确、更明确的推理结果。经过融合的多传感器信息具有以下特征:信息的冗余性、互补性、协同性、实时性以及低成本性。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经典信号处理方法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其关键在于信息融合所处理的多传感器信息具有更为复杂的形式,而且可以在不同的信息层次上出现。 2信息融合的结构模型 由于信息融合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关于融合过程的分类。

2.1按照信息表征层次的分类系统的信息融合相对于信息表征的层次相应分为三类: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和决策层融合。 数据层融合通常用于多源图像复合、图像分折与理解等方面,采用经典的检测和估计方法。特征层融合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状态信息融合,目标跟踪领域的大体方法都可以修改为多传感器目标跟踪方法;另一类是目标特性融合,它实质上是模式识别问题,具体的融合方法仍是模式识别的相应技术。 决策层融合是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观测同一个目标,每个传感器在本地完成处理,其中包括顶处理、特征抽取、识别或判决,以建立对所观察目标的初步结论。然后通过关联处理、决策层触合判决,最终获得联合推断结果。 2.2JDL模型(Joint Directors of Laboratories, JDL)和λ -JDL模型该模型将融合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信源处理,第一层处理(即目标提取)、第二层处理(即态势提取)、第三层提取(即威胁提取)和第四层提取(即过程提取)。模型中的每一个模块都可以有层次地进一步分割,并且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它们。 λ-JDL模型为JDL模型的简化,把0层包含进了1层,4层融入其他各层中。

国内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信息化战略计划,如法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德国的21 世纪信息社会计划等。随着这些计划的实施,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工业门类中去,对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技术融合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数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敏捷制造技术等技术已经成熟,并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在产品融合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都含有电子信息技术成分。例如,在航天器(如卫星、宇宙飞船、火箭)、飞机、汽车、船舶中,都装备了电子仪器仪表;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中,许多都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家电到智能家电的转变;普通机床通过增加数控系统,就成为了数控机床,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资产管理系统(EAM)、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在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减低了管理成本。在产业衍生方面,发达国家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出发达的ICT 产业,促进了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如咨询业、会展业。 (2)发展趋势 在技术融合方面,信息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将不断增强。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加速朝着以计算机控制为主,以定制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特征的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在产品融合方面,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将成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从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向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方向发展,信息化将向上下游延伸,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产业衍生方面,ICT 产业以及与两化融合有

融合通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融合通信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有限责任公司

融合通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基本信息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产业研究 第四章产品及建设方案 第五章选址科学性分析 第六章土建工程方案 第七章项目工艺先进性 第八章环境影响说明 第九章生产安全 第十章项目风险应对说明 第十一章节能评估 第十二章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综合结论

第一章基本信息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简介 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展望未来,公司将立足先进制造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客户服务、品质树品牌,以品牌推市场;致力成为产业的领跑者及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公司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严格按照上述管理体系的要求对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进行管理,同时以客户提出的品质要求为基础,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优质、稳定。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85.63万元,同比增长27.22%(4468.99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融合通信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8604.91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9.08%。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723.5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10.20万元,增长率12.11%;实现净利润3542.63万元,较去年同

融合通信方案

申瓯通信 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创建于1990年10月,是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全国性无区域企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6800万,在全国设立多家销售中心和特约经销处,目前,占地面积为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万平米的上海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已经启动运营,借助上海这个经济中心的区位优势和有利平台,充分整合配置资源,吸引更多的人才,将进一步促进公司发展战略。 致力于IP融合通信系统的自主研发、制造。为国内外运营商提供先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绿色、环保、节能”为宗旨,彻底降低设备的功耗和运营成本。全面配合运营商打造IP融合通信新潮流。 企业宗旨:“尽善尽美贡献产业,至诚至信服务用户” 使命:想客户之难题,为其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经营战略:“以培育综合竞争力壮大产业,以开拓新领域发展产业” 融合通信系统 优势 1、组网灵活、接入方便、节省成本 申瓯融合通信系统真正实现IMS(internet)、PSTN(E1/环路)、2G无线网(GSM/CDMA)、3G无线网(TD-SCDMA/WCDMA/CDMA2000)的无缝接入,彻底解决运营商组网和接入

困难的问题,内嵌电子传真、语音信箱、视频留言、视频录音、视频电话会议、服务满意度自动语音回访系统、产品序列号真伪自动查询系统、呼叫中心(IVR)等多业务服务器。给运营商做增值和传统业务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彻底减少外围设备的添置。并可灵活组网,实现异地分支机构无缝接入此系统,真正实现全球无区域移动办公。使用申瓯融合通信系统无需重新部署电话线,同一条网线即可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的传输,减少了人工和材料的成本。 2、提高客户生产、办事效率 申瓯融合通信系统一个总机下面的分支机构可迈向全球各地,实现便携式移动办公,彻底解决:企业与分公司、办事处之间,对外公布号码太多,联系不方便等问题,真正实现一次接通,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和客户的满意度。 融合通信系统图 拓扑图如下: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及时巩固新知。 一、教学目标 1、使用信息技术,解决过去存在的、在各学科教学中难以实现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 2、通过整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而使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3、提高教师应用媒体的教学水平,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变革。 二、教学内容 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机、录像机、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适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这对教学的现代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而我们应用现代技术所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很好地来体现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即应用现代技术能够促进我们的课改顺利进行,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一个平台。在教学中,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化处理相结合,使教师的讲授与多媒体的演示融为一体,将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活动 以网络版的《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课件为例来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该课件为存储于www服务器上集文本、声音、图像、录像、动画于一体,用HTML和Java语言编写的超媒体教学软件。以中国古典民乐《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课文朗诵配上景泰蓝制作六道工序的图片,并且用景泰蓝制作全过程录像和十几幅精美的景泰蓝工艺作品图,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以GIF 小动画作点缀,营造生动的画面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切换到讨论系统bbs、在线测试、E-mail帮助上。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课件提供了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如:可以链接到与《景泰蓝的制作》写作顺序相似的《活板》一课的课件,提供了有关景泰蓝、中国文化及中国工艺的网站,提供了图文并茂的景泰蓝鉴赏方法等。运用网络自主探究知识和协作研究问题的能力,加速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也能解决个体差异的教学问题,即能满足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甚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测试,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自由进退,自主构架,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需要的学习材料,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 该多媒体课件用音乐陶冶学生情操,用动画激发学生兴趣,用图片激活学生

5G通信调研报告

5G通信调研报告 1.1研究背景 我国信息化建设及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正在日益推进。2015年,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以及《中国制造2025》两个重要文件,以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为抓手、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支撑水平成为了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的重点推进工作。而认真贯彻“宽带中国”战略,加大5G研发力度,加快5G标准推进的步伐,是其中重要的工作内容。我国在近两年来投资上亿科研经费,用于5G研发工作。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这对中国宽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5G是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4G/LTE进入规模商用,以及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产业界已将研发重点转向5G。 从国际发展态势来看,2015年,5G技术全球发展亦进入到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准备的关键时期,ITU(国际电联)已完成第五代移动通信定名、愿景及时间表等关键内容,并于今年启动5G标准前研究。 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国的5G技术研究?如何制定相关发展策略?如何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如何培育5G时代全球竞合能力?已成为目前政府和产业界正在探索解决的问题。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5G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形成全球统一标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突破技术及产业薄弱环节;进一步推动融合创新,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1.2.1中国移动在5G研发方面取得又一重大进展 2015年11月10日,在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IMT-20205G(第五代移动通信)焦点组会议上,中国移动主导的《ITU5G网络标准技术指导建议书》编制完成,成为ITU5G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和指导。 该建议书基于对5G网络架构、网络软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对国际组织的5G标准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中国移动作为5G焦点组副主席,主导该建议书制定,并推动ITU与3GPP、GSMA、OPNFV等国际组织合作。同时,中国移动提出的5G网络切片管理与编排、5G网络能力开放等技术成功写入建议书,在3GPP、

基于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技术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研究 1.引言 数控机床具有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生产率高等诸多特点,但其结构和运行工况也很复杂,一旦机床发生故障,引起故障的因素众多,有机械方面的,有电气方面的,同时同一种故障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同一种症状又常常是几种故障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各故障之间的复杂联系构成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重点和难点。每个传感器都有一定的功能和测量范围,单个传感器的数据从某个侧面反应被测对象或系统的情况,难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通过单一传感器的特征提取和诊断分析将无法成功完成对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任务。因此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克服传感器使用的局限性和传感器信息的不准确性,充分地、综合地、更有效地利用多传感器信息,减少信息的模糊性,增加决策可信度,提高对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一种重要的传感器信息处理方法,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被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于解决目标识别与跟踪、状态与身份估计、态势和威胁估计等技术问题。它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数据资源,在一定准则下进行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得到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和描述,并做出相应的判断、估计和决策。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有多种算法,其中,D-S证据理论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主要建立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数控机床二级故障诊断系统:基于自适应加权算法的一级融合,基于D-S证据理论的二级融合。然后利用某一论文中的数控机床的测量数据,通过MATLAB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得出结论。 2.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二级故障诊断系统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二级故障诊断系统:基于自适应加权算法的一级融合,基于D-S证据理论的二级融合,如图1所示。

华为融合通信解决方案 V3.0 技术白皮书

华为融合通信解决方案V3.0 技术白皮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04月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6。保留一切权利。

目录 1融合通信发展的业务驱动 (1) 2企业建设融合通信面临的挑战 (1) 2.1融合通信有效的从传统TDM平滑演进到全IP化协作 (1) 2.2如何确保融合通信的信息安全并简化运维工作? (2) 2.3融合通信如何有效提升业务运作效率实现CEBP? (2) 2.4在融合通信建设中如何结合运营商网络构筑整体低成本优势? (2) 2.5如何用融合通信满足BYOD/移动办公需求? (2) 3华为融合通信概述 (3) 3.1华为融合通信如何应对挑战 (3) 3.1.1把运营商领域的技术优点和轻量化优势带给企业 (3) 3.1.2为不同容量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方案 (3) 3.1.3保护客户投资,从TDM到全IP均可适应,伴随客户成长 (3) 3.1.4固定和移动的多终端一致用户体验 (4) 3.1.5端到端的安全和质量保障 (4) 3.1.6 SIP为基础的开放架构,实现CEBP (4) 3.2华为融合通信的核心理念 (5) 3.2.1全媒体融合 (5) 3.2.2移动/BYOD能力 (5) 3.2.3开放协作能力 (5) 4华为融合通信架构与主要产品组合 (6) 4.1华为融合通信是电信级政企UC架构 (6) 4.2呼叫管理 (6) 4.3业务应用 (7) 4.3.1 eServer应用服务器 (7)

4.3.2 Meeting MS多媒体会议应用服务器 (7) 4.3.3 MAA移动接入应用服务器 (7) 4.3.4 UMS (8) 4.3.5 Audio Recorder (8) 4.3.6 CDR话单与计费 (8) 4.3.7个人Portal (9) 4.4融合通信业务开放eSDK (9) 4.5融合通信管理应用 (9) 4.5.1 BMU业务管理模块 (9) 4.5.2 eSight统一网管 (10) 4.6 SIP软交换 (10) 4.6.1统一会话服务器USM (10) 4.6.2 U1900系列大中型SIP软交换网关 (11) 1. 统一网关U1981 (11) 2. 统一网关U1980 (12) 4.6.3 U1900系列中小型SIP软交换网关 (13) 1. U1960 (14) 2. U1911 (14) 4.6.4 IAD (14) 4.7终端系列 (15) 4.7.1 Desktop Client (15) 4.7.2 Mobile Client (15) 4.7.3 IP 话机系列 (16) 5华为融合通信典型解决方案 (16) 5.1融合通信解决方案 (17) 5.2融合会议解决方案 (17) 6华为融合通信的关键优势 (18) 6.1电信级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18) 6.2丰富的UC业务特性 (19)

通信行业SWOT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公司发展SWOT分析 一、SWOT 分析 (一)优势(S) 1、这几年公司创新发展,积累了巨大的规模优势 在这几年江西公司在网络规模、用户规模、经营收入等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运营商,占据了绝对优势,为3G和综合信息运营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TD-SCDMA得到国家的支持 TD-SCDMA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国家正大力支持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 集团与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TD发展 各地政府全力支持TD 3、TD-SCDMA网络正在迅速形成承载能力 江西公司已提前完成了集团TD网络三期工程建设,网络覆盖全省各地主要城市和县城,正投入拉网优化阶段。特别是南昌公司的TD网络在全集团网络质量测试中荣获优异成绩。 4、TD-SCDMA频谱利用率相对较高、频率资源相对充裕 5、TD-SCDMA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TD-SCDMA核心网将充分IP化,接入网速率高,适应互联网非对称传输的需求,适应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二)劣势(W) 1、TD-SCDMA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成熟度较低,产业链整体实力较弱 TD-SCDMA是全球3G标准中成熟度较低的标准,此网络为重新建设的一个网络,而且目前也还处于起步加速阶段,网络覆盖率不高。 2、管理的标准化缺乏 原联通历来有个毛病,感觉所有东西都是信手拈来的,没有一个“主心骨”,完全是用感觉在做市场,有时即使是感觉对了也无法形成一种规范化的东西沉淀下来。发展和定位目标不明确,企业没有固化的管理标准化。 此外原联通和南方网通省级领导调动太频繁,导致没有很好的积累。在联通总部好,省公司也好,干部调动非常频繁,每个领导因为自己领导风格的迥异,导致了领导风格的不传承。频繁换将,也是联通和南方网通业务发展不利的重要因素。 中国移动在执行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是电信行业的佼佼者,在新技术、新业务、融合式发展和战略规划等方面,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3、人才劣势 新联通中北方网通的历史包袱很重,难以借此次重组机会对人员进行精简,加之原联通内部体制一直都有问题,用人机制不好也导致了原联通人才流失严重(原联通的用人机制很大程度上没有章法可言,提拔干部首先要考虑是否有背景,后台。其次是跟领导关系如何,再其

浅析信息融合技术及应用

信息融合技术及应用 近年来,由于信息融合技术充分利用多源数据的互补性和电子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智能,提高了信息处理结果的质量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信息融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来自多个传感器或多源的观测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处理.从而得出决 策和估计任务所需的信息的处理过程。另一种说法是信息融合就是数据融合.但其内涵更广泛、更确切、更合理,也更具有概括性.不仅包括数据,而且包括了信号和知识。 根据美国国防部三军实验室理事联席会给出的定义:信息融合是一个对从单个和多个信息源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关联、相关和综合,以获得精确的位置和身份估计,以及对态势和威胁及其重要程度进行全面及时评估的信息处理过程;该过程是对其估计、评估和额外信息源需求评价的一个持续精练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处理过程不断自我修正的一个过程,以获得结果的改善。 随着系统的复杂性日益提高,依靠单个传感器对物理量进行监测显然限制颇多。因此在故障诊断系统中使用多传感器技术行多种特征量的监测(如振动、温度、压力、流量等),并对这些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融合,以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信息融合技术是随着雷达信息处理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而形成的。它是关于如何协同利用多源信息,以获得对同一事物或目标更客观、更本质认识的综合信息处理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融合,是指对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多层次、多方面检测、关联、相关、估值和综合等处理,以达到精确的状态与身份估计,以及完整、及时的态势和威胁评估。 由于各类传感器的性能相互差别很大,所测物理量各不相同,有互补性,它们协同动作就能获取比单传感器更多、更有效的信息,主要体现在:系统可靠性高;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覆盖范围;良好的置信 度和分辨率;增加了测量空间的维数,拓宽了侦察范围;系统生存能力强、抗毁性好。 随着应用系统逐渐扩大,所需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使用的传感器种类也相应增多。原先的单一传感器检测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就是对同一检测对象,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的信息和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获得该对象的全面检测信息,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在多传感器系统中,信息表现为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大容量,信息处理不同于单一的传感检测处理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理论是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信息资源,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多传感器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使系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优越的性能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而其基本原理却是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资源,通过对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和使用,把多传感器在空间或时间上可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某种准则来进行组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或描述。将信息融合划分成如下几个过程:对准、相关、滤波、识别和威胁评估及态势评估。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单传感器信号处理相比,单传感器信号处理是对人脑信息处理的一种低水平模仿,不能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那样有效的利用更多的信息资源,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可以更大程度地获得被测目标和环境的信息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经典信号处理方法之间也存在本质的区别,关键在于数据融合所处理的多传感器信息具有更复杂的形式,而且可以在不同的信息层次上出现。 信息融合是由多个传感器组合成平行或互补方式来获得多组数据输出的一种处理方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式,涉及的问题有输出方式的协调、综合以及传感器的选择。在硬件这一级上应用。融合是当将传感器数据组之间进行相关或将传感器数据与系统内部的知识模型进行相关,而产生信息的一个新的表达式。 信息融合的一般方法信息融合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的基础理论也非常广泛,而信息融合方法

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

2003年2月 第2期(总179期) 中国工业经济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Feb.2003 N o.2 【产业经济】 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 信息产业的启示 胡汉辉 邢 华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6) [摘要]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是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产业管制环境的变化。按 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 的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 趋势。信息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改善信息产业的管制方式,加速 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促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因此,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理论以 及产业融合对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对推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 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信息产业;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4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3)02-0023-07 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产业间的壁垒,加强产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植草益,2001)。在产业演进和产业发展史中,产业融合现象随处可见。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产业作为一个巨大产业开始不断融合。 一、产业融合理论的发展 1.产业融合理论的提出 早期的产业融合研究集中在技术革新基础上的计算、印刷、广播等产业的交叉和融合。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Negrouponte用三个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会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技术融合,照片、音乐、文件、视像和对话都可以通过同一种终端机和网络传送来显示,而且不同形式的媒体彼此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得到加强,这一现象被称为“数字融合”。“数字融合”的发展为语音、视像与数据文件等信息内容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使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产业出现产业融合。植草益(2001)在对信息通信业的产业融合进行研究后指出,不仅信息通信业,实际上,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特别是物流)的产业融合也在加速进行之中,他预测,不只在这四个产业领域(一直实施着经济限制的领域),在制造业,产业融合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大 [收稿日期] 2003-01-08 [作者简介] 胡汉辉,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邢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什么是融合通信

1、什么是融合通信 融合通信,Unified Communication,简称UC,也常翻译为统一通信。融合通信是指,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的新通信模式,融合计算机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电话、传真、数据传输、音视频会议、呼叫中心、即时通信等众多应用服务。 融合通信就是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让人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设备、任何网络,获得数据、图像和声音的自由通信。 融合通信是传统通信与IT、互联网三大领域逐步发展、自然融合的结果,是基于统一平台、面向各种终端和接入方式的新型社交网络沟通平台。其融合的内容包括通讯录、话音、短信、视频会议、传真等通信功能;IM、状态、空间、微博、SNS等互联网应用,以及桌面软件、企业信息系统等融合。 2、融合通信的背景 All IP进程的持续深入为融合通信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来自用户的多业务、全方位通信诉求成为融合通信迅猛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促使整个融合通信产业呈现高度繁荣态势。此后,3G网络的全面覆盖,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交应用绽放勃勃生机,则为融合通信进一步深入演化奠定了基础。 从企业机构的通信业务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通信,主要以有效协同工作为目标;二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通信,一般以联络中心/呼叫中心的形式存在,并与企业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密切配合,以便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和

忠诚度,由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不论是企业内部通信,还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通信,都将是融合通信的巨大应用领域。 3、运营商为什么重视融合通信 融合通信业务是指基于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的全业务服务,目前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都纷纷地将融合通信业务定位为业务和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 四大原因: 一方面,随着IP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开放的电信业务市场不断涌入新的竞争者,传统的语音业务特别是固网语音收入增幅减少甚至下滑,这迫使运营商特别是固网运营商不得不通过融合通信寻找新的业务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部分运营商进入融合通信业务领域以及一些传统IT公司、IT服务商不断地推出大量的基于IP网络的融合通信业务,电信运营商为了在竞争中不落后于拥有融合通信业务提供能力的IT公司和IT服务商,迅速地进入融合通信业务领域,在增强自身融合通信业务提供能力的同时向IT服务能力渗透。其三是,广大客户完全不满足基于单业务提供的上一代电信业务,需要能够为其提供融合通信和IT 以及业务流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其四是,电信运营商具备强大的基础网和业务网是融合通信最坚实的基础。“融合通信”在各大电信运营商开展对中心企业信息化业务和服务中已经得到最大地体现,为了满足客户特别是政企和商企客户这种“全业务”需求,电信运营商率先提升其业务网构架和搭建业务平台为各类客户提供融合通信业务、IT业务和ICT业务。本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信息技术作为学科重要辅助工具,对师生解决学科上的难点和重点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问题已经是摆在广大我们面前的挑战。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融合 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只不过是教学形式的一种和教学手段的一种,语言文字的揣摩运用和深入挖掘才是最重要的内容和目的,将两者有机结合,灵活而有效运用,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我们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实践、交流、改进、提高。勇于实践是关键,不断学习是重点,使用恰到好处是核心。不可为运用而运用,也不可“好事多事”而舍近求远、本末倒置。现结合具体案例介绍本人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一些尝试和初步认识。 一、案例简述

本文将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一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作为案例来简单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一问题,也将结合本在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抒发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篇采用故事形式的书刊推介文章,题目本身就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作者选取这个题目,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会产生一下的疑问。首先,这个课题强调这本书是“必读”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书,如此重要,列入了“必读”的范围?这是第一个疑问,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第一个地方。其次,“男孩子必读”。为什么单单指定男孩子必读?女孩子就不一定要读了么?作者是不是故弄玄虚?这就使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最后,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为题,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要我们学习什么?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已经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阅读、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因为这篇文章已经包含太多的信息,作为教师该如何围绕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来构思、讲解这节课并且还要保持文章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是一个难题。如果,我们不借助现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运用老旧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自己不断的在黑板板书,通过自己文字表述与学生就课本内容回答自己的提问来讲解课文,那样避免不了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毫无新意,也不能很直观的讲解课文,分析课文题目所包含的信息,也不能保持课文对学生持续的吸引。课堂

“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融合发展分析

“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融合发展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企业内外经济有着横向和纵向上的发展空间,从生产到发展,从提供产品制造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制造业的价值链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制造业由原本的工业经济体系在互联网的促进作用下逐渐转变为服务经济体系,深度的融了生产资源和市场信息,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创造力和企业价值。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有关信息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传统的制造业向着制造业服务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是时代的趋势,也是制造业突破原有企业价值的契机,互联网的普及优化了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业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生产制作,而联合市场信息对企业制造的产品不断的改进,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实现内外经济的紧密联合,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产品与服务紧密关联,互联网和制造业企业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提供的平台中搭建属于制造业企业的平台,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转型可明显提高自身竞争力,是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集中企业实力发展自己的产业设计,倒在自己的产业品牌,将制造环节和市场营销同样重视,彼此在独立的情况下完成深度的融合,通过产品设计和市场策划进行生产,生产过后通过市场反馈进行自身改进,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的推进,制造业逐渐焕发了新的活力。由传统的单一收入逐渐转变成了销售品和提供服务共同收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内部体系,多数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运用远程监控以及运维等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或将制造部门独立,企业专注于发展产品设计以及市场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或将信息服务、运维服务、系统集成紧密联合,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周到服务,打造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趋势分析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趋势分析报告 当前,全球通信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大融合、大变革和大转型时期,将逐步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技术、业务、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将成为这个时期通信产业的主要特征:一是通信业凭借其技术和市场优势,逐步向终端和内容产业延伸,通过提升客户体验,在内容上不断拓展新的媒体,围绕人们的娱乐、社交和商业活动提供业务应用;二是电信网络和IT网络设备的有效融合,网络架构逐步向云计算演进,提供宽带、绿色、安全、高效、智能、便捷、低成本的信息和网络服务;三是通信业将进一步满足行业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物联网,不断拓展网络和用户的属性与边界。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通信产业面临新的技术、商业模式和来自其他行业的挑战。 针对大学生目前关心的就业问题,我总结了一下几个就业发展方向: 一、通信技术研发人员 职业通路:研发员→研发工程师→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 人才行情:前几年通信行业处在春天,研发领域提供了很多高薪职位,即使是今天,像华为、中兴、UT斯达康等知名企业的研发岗位的待遇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但这样的公司和岗位相对我们每年不断增加的本专业毕业生来说,太少了。究其原因,除了通信产业规模和市场发展的停滞直接带来的人才需求减少外,还有大学对通信专业设置的态度:“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许多学校实际上不具备开设该专业的实力,关键在师资和实验设备上。但即使这样,我们同样不要灰心,毕竟就我们的专业而言,本科生在专业能力上很难做到一毕业就能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很多企业选新员工的标准是“专业基础扎实、思路开阔、英语良好、有点创意。” 分析建议:“大学四年能把毕业证、学位证、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证拿到就可以了,其他的都靠混。”时下毕业生中流行这么一种观点。我个人认为并不是这样,最少是学通信的毕业生——绝大部分公司招聘都会进行一场专业考试,跟应付在学校的考试一样,你也可

多信息融合技术概述

本次讲座主要讲了多源数据融合的定义、应用领域、所具有的优势、信息融合的级别、通用处理结构、主要技术方法、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和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下面就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多源信息融合是一种多层次,多方面的处理过程,包括对多源数据进行检测、相关、组合和估计,从而提高状态和身份估计的精度,以及对战场态势和威胁的重要程度进行实时完整的评估。简单说,多源信息融合就是对多源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得出更为准确、可靠的结论。例如我们感知天气,通过我们的体表感觉温度的高低,通过眼睛观察天气的晴朗或阴雨,通过耳朵听风的大小,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大脑的综合处理,对天气有一个总体的感知定位。 多源信息融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军事上进行战场监视、图像融合,包含医学图像融合等、工业智能机器人(对图像、声音、电磁等数据进行融合,以进行推理,从而完成任务)、空中交通管制(由导航设备、监事和控制设备、通信设备和人员四部分组成)、工业过程监控(过程诊断)、刑侦(将人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人脸、声音等信息进行融合,可提高对人身份识别的能力)、遥感等。 信息融合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时因为它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增强系统的生存能力,也就是防破坏能力,改善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在时间、空间上扩展覆盖范围;提高可信度,降低信息的模糊度,如可以使多传感器对同一目标或时间加以确定;提高空间分辨率,多传感器信息的合成可以获得比任一单传感器更高的分辨率;增加了测量空间的维数,从而使系统不易受到破坏。 信息融合的级别有多种分类方法,若按数据抽象的层次来分,可分为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数据级融合是直接对传感器的观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然后基于融合后的结果进行特征提取和判断决策。数据级融合的精度高,但由于数据量大,故处理的时间长,代价高,数据通信量大,抗干扰能力差,并且要求传感器是同类的。多应用在多源图像复合、同类雷达波形的直接合成等。特征级融合是先由每个传感器抽象出自己的特征向量(比如目标的边缘、方向、速度等信息),融合中心完成的是特征向量的融合处理。这种融合级别实现了可观的数据压缩,降低了通信带宽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实时处理,但却损失了一部分有用信息,使融合性能有所降低。决策级融合是先由每个传感器基于自己的数据作出决策,然后融合中心完成的使局部决策的融合处理。这种级别的融合数据损失量大,相对来讲精度低,但却抗干扰能力强,通信量小,对传感器依赖小,不要求同质传感器,融合中心处理代价低。 图1、集中式结构 多源数据融合的通用结构有集中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和混合式结构。集中式结构是所有传感器的数据直接送给融合中心进行处理,结构如图1所示。 分布式结构是融合中心收到的是经过局部处理的数据,结构如图2所示。混合式结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