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_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_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对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关系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但是,不同的动态能力维度对绩效的不同方面影响程度也不同,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对企业绩效各个方面影响的显著程度在所有维度中最为突出,是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中树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此外,动态能力构成维度间的路径关系表明,动态信息利用能力在企业动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节点作用,是企业培育动态能力路径的关键。

关键词动态能力; 战略过程; 企业绩效;竞争优势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凸现使得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技术革新的加快使得企业外部的竞争环境呈现出急剧变化的动态性;[1]另一方面,知识和技术对企业绩效与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影响也越来越突出。[2]这种情况下,企业在破坏竞争对手优势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打破自己已有的竞争优势,[3]动态地更新自己的核心能力,否则将陷入核心刚性的困境。[4]据此,Teece等学者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认为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下必须具备“动态的整合、重构组织内外的资源、技术和竞争力以符合环境变化的要求的能力”,才能获取超额利润、树立竞争优势。[5]动态能力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认为Te e c e指出了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竞争环境的新路径,是对传统的资源基础观(R BV)和行业结构(I OV)分析范式的一次革新和超越。尽管学者们对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6]但对动态能力是否能创造超越竞争对手的组织绩效(或者说竞争优势)则存在着争议。以Ei s e n h a r d t为首的一些学者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机制,因而不同企业间的动态能力会呈现出共性而使绩效差异无法保持。而以Te e c e为首的学者则坚持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下获取竞争优势的必然途径。那么,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或者说竞争优势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它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企业绩效?如果需要,企业又该如何在超竞争环境背景下培育其动态适应环境的能力呢?我们试图通过定量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以期对战略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一、文献综述

解释竞争优势的来源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的基本议题。[7]从知识传递和学习视角研究动态能力的学者,如Wi nt e r,[8]Ei s e n h a rdt和M a r t i n [9]认为,动态能力的形成依赖于过去经验和知识的编码,源于组织的学习过程。Daniel和Wilson则通过对电子商务变革环境下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发现动态能力具有某种共同的特性。[10] W h e e l e r也认为,企业的动态能力可以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获得,在不同的企业乃至不同的行业间都有共同的特点。[11]动态能力所产生的绩效差异可能因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的共性而趋于缩小甚至消失。此外,Ne w b e r t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资源的“稀缺”(Rareness)与“有价值性”对企业绩效有非常明显的正向影响和决定作用。[12] Wi k lu n d和Sh e p h e r d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资源”是企业获得良好组织绩效的重要支撑。[13]这些研究成果直接为“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14]的论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论证,从而成为人们质疑动态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重要理由和依据。

针对组织学习会削弱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的观点,Te e c e认为,“由于知识的内在联系的复杂性、企业规

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曹红军?赵剑波

章制度的限制以及个人理解上的困难,动态能力背后所隐含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容易被学习和复制的”。[5]Z o t t则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从理论上推演和分析了动态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即使是在同一行业内公司之间的绩效会因动态能力的不同而大相径庭。[15]D a r n a l l a n d Edwards,[16]Moliter no and Wiersema[17]从资源释放的角度出发,分析和验证了企业根据环境变化动态剥离资产的能力对企业绩效与竞争优势的影响,发现这种动态的资产剥离能力对竞争优势和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H e l f a t则通过对美国石油行业的案例研究考察了动态技术研发能力对企业动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促进作用。他们的研究结论十分有力地支持了Teece的观点。[18]与资源基础观的学者研究相对应,一部分学者直接从一般企业能力的层面考证了能力对企业绩效与竞争优势的影响。D a r n a l 和E d w a r d s 通过对企业适应环境规制政策变化过程中的企业能力的研究发现,企业能力对适应环境变化的绩效和竞争优势是有积极影响的。[16] D ye r 和H a t ch等人通过对使用同一供应商的美国、日本汽车生产企业如何创造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行了定量的实证研究,他们发现,由于组织网络的限制和生产过程的僵化所造成的能力和知识模仿的困难会形成一种与网络关系紧密程度相对应的能力,进而该能力使得共享同一供应商网络的美国和日本企业的组织绩效却完全不同。[19]他们的研究结论为Te e c e的动态能力难以复制的论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D e S a r b o, B e n e d e t t o, M i c h a e l Song和Sinha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和探讨了企业具体的业务单元的战略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他们发现在国际化的动态不确定性环境中,这种战略能力越强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越明显。[20]上述这些学者的研究从更广泛的一般企业能力层面对动态能力创造超越竞争对手的绩效优势提供了间接的理论依据和印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动态能力是否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组织绩效与竞争优势的看法难以统一。或者说人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究竟是来源于“能力”还是“资源”这一问题的争议很大。企业能力领域的部分实证研究虽然为Te e c e等学者的观点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由于动态能力一直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分析框架和成熟可靠的量表,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鲜有涉及”。[21]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开发和设计一套动态能力测量量表,并在此基础上对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分析。

二、模型的构建

Te e c e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对内部和外部的竞争能力进行整合、构建或者重置以适应动态环境的能力”。他进一步解释到,“动态”是指更新竞争能力以与变化的竞争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能力”则强调的是战略管理中整合、重构组织内外的资源、技术和能力来符合环境变化的要求。[5]Te e c e等学者对动态能力的界定为我们描绘出了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以及竞争优势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此外,C o l l i s认为,动态能力实际上是企业动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过程中管理其它能力的一种能力。[22]而Smith和Grimm又将战略视为企业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动态过程和工具。[23]因此,我们认为动态能力将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活动的始终。据此,我们构建了图1的动态能力、战略过程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我们认为动态能力将会通过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过程而微观化为具体的活动和能力维度,并对企业的绩效与竞争优势产生积极的影响。

? ???ˉ ?

在所构建的模型中,我们依据经典文献对动态能力的界定和描述细化了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单就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而言,国内的一些学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王文超等认为,动态能力包括组织的价值观、个人的动态与静态能力、组织的静态能力和组织动态能力。[24]而郑刚等则认为动态能力由组织文化维度、组织过程维度、资产技术维度、成长路径这四个维度构成。[25]贺小刚等人通过对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认为,动态能力的维度由顾客价值导向、技术支持系统、组织机构支持系统、制度支持机制、更新动力、战略隔绝构成。[26]焦豪和魏江等认为,动态能力维度包括环境洞察力、技术柔性、组织柔性、变革更新能力四个维度。[27]对比这些国内学者对动态能力维度的结论我们可以发现,不仅国内学者之间的结论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这些结论同当前国际上战略管理领域内对动态能力的主流理解和界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为真实反映动态能力理论的主旨和原貌,非常有必要依据经典文献,重新梳理、构建动态能力的

构成维度。

事实上,Te e c e和E i s e n h a r d t等学者在提出动态能力理论之初就已经对什么是动态能力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和描述。如Eisen hardt和Mar tin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利用资源的流程——尤其是获取、整合和释放资源的流程”,并着重指出“资源的整合、内部资源的组织与重构以及获取和释放资源是动态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9] Te e c e则进一步指出“信息在企业动态适应外部环境这一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是动态能力的核心要素与影响组织绩效的微观基础之一”。[28]正如Te e c e所言,动态能力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一种能力,是企业在外部环境变化传递的信息引导下,通过动态地更新和释放资源,协调、整和内外部关系和资源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根据他们对动态能力的界定,我们认为在动态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就必须相对应地具备根据环境变化动态的更新企业资源的能力、动态收集、分析和利用环境变化的信息的能力、动态的内部组织和整合的能力以及动态的协调其外部关系和进行资源释放的能力。而且这五个方面的维度是动态能力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微观层面的具体展现,对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下获取竞争优势和组织绩效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以下我们会对模型中所涉及到的变量关系以及概念予以一一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假设。

1. 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

(1) 动态信息利用能力

在我们的模型中,动态信息利用能力指的是企业搜集和更新与环境变化相关的信息的能力。如前所述,Te e c e认为“信息”是动态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微观基础。[28]C a s s o n认为信息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29]H a m b r i c k指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有的企业对市场变化的信息比较敏感,注重对竞争对手以及市场需求、政府相关政策变化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因而能够先于竞争对手采取应对措施,[30]这样的企业往往能够很快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树立先发优势。[31]相反,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注重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对市场和竞争的变化响应缓慢,导致企业失去了已有或本应该获得的竞争优势。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动态信息利用能力对企业的绩效(竞争优势)有正向的积极影响作用

(2) 动态资源获取能力

在我们的模型中,动态资源获取能力是指企业根据竞争环境变化而获得树立竞争优势所需要的资源的技术和才能。强调这一方面的能力是因为“企业能否在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取决于能否获得需要的关键资源”。[17]M a k a d o k则更深刻地阐释了资源获取对企业树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能力”尤其是“动态能力”只能是在企业获取资源后才产生竞争优势。[32]在行业内,能够形成持久竞争优势的资源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企业的手中,并且很难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因此,动态地根据环境的变化获取这些特殊资源的能力对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据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2:动态资源获取能力对企业绩效(竞争优势)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

(3) 动态内部整合能力

这方面的能力是指企业在动态的协调和组织内部人员、资源以及生产规模以适应竞争环境变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Eisen ha rdt和Ma r t i n认为,动态能力的实质就是企业重构或者整合内部资源与能力使得企业的竞争力能够与外界竞争环境变化的要求相吻合。C h o o n w o o,Ky u n g m o o k和Jo h a n n e s 通过对企业内部能力与外部网络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内部组织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的影响作用。[33]因此,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果企业内部僵化,无法根据动态的环境变化对企业内部的组织、人员以及资源进行调整的话,势必导致原有的竞争优势丧失。据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3:动态内部整合能力对企业绩效(竞争优势)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

(4) 动态资源释放能力

Eisenhardt和Mar tin认为,企业动态能力重要表征之一就是对资源的释放,但他们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资源释放。按我们的理解,企业的资源释放应当包括在产品市场上对已利用了的资源生产的成品和服务的变现和要素市场对富余资源的处置两方面。Da r nall, Moliter no 和W i e r s e m a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动态地根据竞争环境变化的需要剥离资产的能力对绩效和竞争优势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17]L ea sk和Pa rker的研究表明,企业采取相同或相似的战略在相同或相似的产品服务市场竞争会更激烈。[34]因此,以利用资源的释放而言,企业产品销售得越好,其绩效也就越好,市场竞争能力就越强。据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4:动态资源释放能力对企业绩效(竞争优势)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

(5) 动态外部协调能力

动态外部协调能力是指企业维持与政府部门、顾客

以及供应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适应竞争环境的要求的能力。就企业的外部环境而言,这些关系构成了企业竞争环境变化的最主要的诱因。[35]因此,当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就必须动态地调整这些外部关系。To m a s,K e t c h e n和A r r f e l t的研究发现,企业可以通过对供应链关系管理获得绩效提升和竞争文化与知识的积累。[36] Dan niel 和Wilson也指出,具备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通过很好地协调外部市场以适应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的挑战。[10]此外,戴尔公司对供应商、销售商以及终端客户关系的独特管理模式也很好地证明了协调外部关系的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非凡的绩效与竞争优势。据此,我们认为:

假设5: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对企业绩效(竞争优势)有正向的积极影响作用

2. 作为中介变量的战略过程

Hit t,Ireland和Hoskisson 认为,战略过程是企业制定、执行、监控和调整的一个动态过程。[37]Te e c e在界定动态能力之初就认为动态能力与企业战略管理有非常密切的联系。Te e c e在其2007年的论文中进一步阐释了动态能力在战略管理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影响组织绩效的微观基础和活动。B a r n e y则更明确地表明,在解释竞争优势形成的定量研究中,应当将“过程”作为重要的变量予以分析和考虑。[38]此外,环境学派认为,环境决定企业的战略,从而决定和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组织绩效。因此,企业要动态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通过符合环境变化趋势的战略来实现。因此,战略过程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着特殊作用:首先,企业的战略是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工具和过程,是企业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中介。战略理论认为,战略要与环境的类型相匹配,并且企业可以通过战略实现对环境的匹配和适应。[31]M i l l e r 和Fr i e s e n认为,以环境变化为导向的战略管理事实上充当了企业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工具和桥梁。[39] Kotha and Nair则进一步指出,企业的战略方向是否与环境趋势相吻合,反映出企业是否适应了环境变化的要求[40]也会对企业的绩效与竞争优势有直接的决定性影响作用。[41]因此,战略过程也是企业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其次,动态能力的维度与战略过程密切相关。

C o l l i s认为“动态能力实事上是一种管理其它能力的能力”,具有无形性。[22]而战略过程则是企业管理活动中微观层面的具体活动和过程。按照战略管理领域对战略过程的一贯定义和理解,战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资源整合利用和释放的过程。[42]此外,战略的制定、执行与监控阶段还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搜集与反馈的工作,[43]需要以很好的动态信息能力为支撑。并且,战略的执行阶段也需要企业动态地根据战略实施的情况获取、整合内外部的资源。因此,动态能力与战略过程密切相关,在微观层面体现了企业的动态能力。因此,当企业制定了符合环境变化趋势的战略时,无形的动态能力将被有形的、具体的战略过程所替代和放大,使得战略对组织绩效与竞争优势的影响更为显著。

此外,根据Collis的观点,动态能力是企业管理其它能力的一种能力,而战略过程则仅是实施战略管理的企业具体的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动态能力与战略过程虽然存在交叉作用,但在边界上有明显不同。动态能力比战略过程更广泛,并且具备动态能力的企业其战略过程必然能够动态地符合环境的变化,而反过来仅有战略过程却未必会使企业形成动态能力。

据此,我们认为,企业动态适应外部环境的战略过程是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和竞争优势作用关系的中介变量。因此,我们有如下假设:

假设6:动态能力将通过企业的战略过程正向影响企业绩效(竞争优势)

3. 控制变量

企业经营历史和规模的增加对企业能力和战略过程以及绩效的各个方面都可能会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企业历史和规模作为控制变量。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我们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来验证本研究所构建的理论模型和假设。Ly n h a m认为,对于模糊的概念和理论进行量化研究,可以从概念的要素单元入手,根据经典文献对概念的描述和界定,提出理论框架,明确测量维度和关键点,再通过定量方法来验证所构建的理论模型。[43]因此,我们首先依据国外学者对动态能力的初始描述和界定,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确定了17个测度动态能力的关键点(Ke y Poi n t)。获得这17个关键点后我们又同五位战略管理领域的专家以及博士研究生进行了研讨和分析,以确定这17个关键点与动态能力的相关性以及关键点之间的区别效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这17个关键点转化为问题表述。这些问题是我们设计关于动态能力量化研究的问卷的雏形和基础。问题形成后,我们首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 M B A和M B A 学员班上进行了研讨。这些学员均为有四年以上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中高层管理者。他们对初步形成的17个问题的表述进行了修正和润色,淡化了原来问题表述过于学术化的色彩。通过这一工作我们初步印证了构建的

模型与量表指标测度的关键点的合理性。完成这步工作后我们形成了正式问卷。

1. 动态能力的测量

如前所述,我们通过对动态能力文献的梳理获得了反映动态能力不同方面的17个关键点而形成了最终的问卷。我们通过17个题项来测量企业的动态能力,测量采用六点李科特量表,1表示强烈不同意到6表示完全同意。这些题目的信度如表1所示:

表1?动态能力的测量

 Communalities Reliability 动态信息利用能力:本企业能够0.895迅速收集市场变化的信息0.846

及时收集内部运营的信息0.748

在收集的信息基础上正确决策0.728

动态资源获取能力:本企业能够0.896动态地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获取资源0.692

以比竞争对手低的成本获取资源0.860

比竞争对手更快地获得资源0.759

获取比竞争对手更高质量的资源0.757

动态内部整合能力:本企业能够0.854根据发展的需要动态地协调内部各部门的关系0.756

根据业务变化的需要动态地协调内部人员的关系0.772

根据市场的波动动态地调整生产规模0.698

动态资源释放能力:本企业能够0.801根据环境变化充分利用企业富余资源0.713

根据环境变化妥当地处置企业的闲置资源0.736

顺利回收应收账款0.728

动态外部协调能力:本企业能够0.875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与供应链企业的关系0.715

审时度势地处理与顾客的关系0.725

很好地处理与政府部门的关系0.700

根据环境变化协调各市场区域之间的销售活动0.683

2. 中介变量的测量

对于战略过程,战略管理领域普遍接受和认同H it t 的界定,即战略过程指战略制定、执行、监控和调整的一个动态过程。[37]本文对这一变量的测量就以这一定义为基础,通过五个题项对战略过程进行度量。量表采用六点李科特量表,1表示非常不赞同,6表示非常赞同。具体的测量条目是:(1) 本企业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制定战略;(2) 本企业在所处的市场领域战略定位得当;(3)本企业的所有部门都能够有效执行所制定的战略;(4) 本企业能够有效反馈与战略执行有关的信息;(5) 本公司能够很好地调整竞争战略以适应变化的环境。我们通过这五个方面来测度企业的战略过程,此部分测量量表的Cronbach值为0.901,表明此部分问卷具有很好的测量效度。

3. 因变量的测量

在以往的定量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仅采用财务指标如资产回报率等作为衡量绩效与竞争优势的惟一指标。但Hawawini,Subramanian和Verdin指出,简单的财务指标如资产回报率是不能反映出企业相对的技能与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的。[44]因为企业的绩效与竞争优势不仅仅体现在财务。[38]Kaplan and Boston则认为,应当从顾客满意、员工成长与学习、内部流程与管理和财务绩效一起综合平衡地反映企业的绩效与竞争优势,学者们称之为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d Card)。[45]而当前战略管理领域内,平衡计分卡因其对企业竞争优势与绩效评估的全面性而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和绩效测量手段。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战略过程视为动态能力作用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意在考察战略过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此,我们依据Kaplan 和Boston对平衡积分卡的论述,从中选取了本研究所需要的指标,并结合本研究的需要将其修正为与行业内竞争对手相比,财务方面、内部流程与管理、员工学习与成长、顾客满意这四个方面情况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也可以看做是对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此部分量表的Cronbach值为0.947,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测量效度。

4. 控制变量的测量

本文将企业的历史和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受访者或问卷填写者需要明确企业经营年限。另外,我们用企业所拥有员工人数来测度企业的规模大小。

5.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问卷形成后我们在清华科技园以及中关村科技园中的高科技企业中进行了前测。前测阶段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我们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其值均在0.8以上,说明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

问卷大规模发放在清华科技园、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厦门保税区这三个高科技企业集中的科技园区内进行。选择这几个区域发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同这些地区的企业主管部门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另外一方面是后续研究考察地域对动态是否有影响的需要。并且这几个园区内的企业都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比较符合我们研究对样本企业所处动态竞争环境的要求。第一批问卷于2007年8-9月份在上述地区通过当地企业主管部门随机发放,总共发放300份问卷。问卷的回收集中在2007年10-12月,部分问卷由当初发放的联系人集中回收,部分由被测者直接邮寄或发送电子邮件到课题组信箱。截至2007年12月底,共回收有效问卷110份,

回收率36.7%。我们对前后不同时间回收的问卷进行t 检验发现,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回收的样本在统计上能够代表总体。样本行业背景(表2)、变量的相关矩阵(表4)以及所有制结构(表3)的描述统计如下。

表2?样本企业的行业背景

所属行业样本数量% 电子信息3027.27

家用电器10.9

汽车2 1.8

能源10.9

化工4 3.6

服务行业87.3

医药及医疗器械98.2

IT 通讯1120

设备制造2220

其它2220

总计110100

表3?所有制类型描述统计

所有制类型样本数量%国有企业2220

民营或者私营企业4036.9

中外合资企业1715

外商独资企业2119

其它109.1

总计110100

表4?相关矩阵

变量12345678910动态外部

协调能力

1

动态资源

获取能力

-0.0041

动态资源

释放能力

0.0590.0141

动态内部

组织能力

0.0290.0050.0281

动态信息

能力

0.001-0.0040.0370.0161

战略过程0.560**0.150.284**0.382**0.343**1

财务0.490**0.278**273**0.368**0.265*0.660**1

员工成长

与学习

0.559**0.296**0.280**0.214*0.211*0.620**0.642**1

内部流程0.582**0.267*0.269*0.220*0.230*0.660**0.567**0.550**1

顾客满意0.590**0.360**0.1700.209*0.226*0.579**0.594**0.732**0.666**1注:** p<0.01,* p<0.05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1. 测量效度与信度

(1) 汇聚有效性(Convergent Reliability)

在定量研究中,汇聚有效性是指因子与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如图3所示,因子载荷值表明测量指标与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的关系(本研究提取因子载荷值大于0.6的因子,在p<0.005水平上显著),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具有很好的会聚有效性(C o n ve r g e n t Validity)。

(2) 测量信度(Scale Reliability)

在统计分析中,通常使用Cronbach Alpha检验来测量量表的信度。我们对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中测量动态能力的指标逐条进行了Cronbach Alpha检验,这些测量指标的Cronbach Alpha值均在0.8以上。因此,量表具有很好的测量信度。

(3) 内容有效性(Content Reliability)

内容有效性是指量表的测量内容能否准确而容易让被测者所理解,并且测量题目与研究问题内容一致。在本量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依据经典文献对动态能力的界定和描述对测量的指标进行细化。在指标细化过程中同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和战略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博士研究生进行了深度讨论,以确保测量题项与动态能力的内容一致性。此外,在前测阶段我们还同被测者就问卷条目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听取了他们对问卷表述理解上的反馈和意见。问卷前测结果显示各个测量条目的信度值均在0.8以上,说明被测者对问题表述没有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本研究具备了较好的内容有效性。

(4) 数据同源性检验

数据同源性是指在使用问卷调研作为定量研究的方法时,由于所有题项均为同一人所填写而导致的同源偏差问题(C om mon Me t ho d Va r ia nc e)。定量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Podsakoff 和Organ提议的Harman单因子检测方法,即将问卷所有条目进行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份的载荷量来反映C M V的程度。我们将本研究所用量表的所有变量进行了因子分析,共生成了11个因子,第一个因子占到载荷量的10.35%,其它因子均在2-9%之间,都没有占到多数,所以样本数据的同源性偏差问题在本研究中并不明显。

2.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检验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和假设,我们首先对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C FA),以检验我们构建的动态能力维度的模型。因子分析前我们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K M O检验和B a r t l e t t球度检验,以判断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如果K M O值越接近于1表明数据越适合做因子分析。本研究的样本数据K M O 检验值为0.862,表明本次研究的数据非常适合因子分

析。由于动态能力是不能直接测量的潜变量,我们用结构方程模型(S E M)及其L i s r e l分析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如图2所示,进入结构方程模型的17个题项分别归属于五个因子,模型拟合优度指标如表5所示。表5中列出的是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与数据拟合优度的绝对与相对指标。R M S E A为反应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的绝对指标,其值0

?

表5?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

MODEL FIT INDEX VALUE

Chi-Square (df 136)1375.45

Normed Fit Index (NFI)0.84

Non-Normed Fit Index (NNFI)0.89

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0.91

Goodness of Fit Index (GFI)0.82

RMSEA0.06

本研究的C F I与I F I均达到了0.91,N F I与G F I分别为0.84和0.82,并且N N F I为0.89。因此,尽管本模型的绝对拟合优度指数(0.06)略高于通常标准。但从相对拟合优度指数来看,模型与数据仍然达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与我们模型和问卷的初始设计相吻合。根据测量题目的内容和初始概念模型,我们将这五个维度命名为动态信息利用能力、动态内部整合能力、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动态资源获取能力和动态资源释放能力。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细致、全面分析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问题。

3. 假设检验

为验证本研究中所提出的假设1-5,我们利用SPSS 软件包在回归模型中检验了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各个维度间的回归系数。如表8所示,模型1、3、5、7的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各个纬度与绩效各个维度之间的系数都为正。这表明,动态能力对绩效有正向的积极影响作用。因此,假设1-5得到了数据分析结果的有力支持。

为了检验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与绩效作用关系中介作用的假设6,我们采用了层次回归模型的方法来验证。Baron和Kenny认为,中介变量成立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 自变量与中介变量有因果关系,并且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因果关系;(2) 中介变量与因变量存在因果关系;(3)当中介变量被放入模型后原来自变量与因变量间显著相关的关系会变弱甚至消失。[46]也即加入中介变量后新方程与原方程的Adjusted R2值的差△Adjusted R2为正的情况下,原方程系数小于加入中介变量后新方程系数。

表6?动态能力与战略过程的回归分析

动态能力战略过程

动态资源获取能力0.544

动态信息能力0.143

动态内部组织能力0.401

动态外部协调能力0.396

动态资源释放能力0.181

Mode F34.02

Adjusted R20.647

注:N=110,P<0.05

表7?战略过程与企业绩效回归分析

战略过程与企业绩效系数

战略过程与财务绩效0.660

战略过程与内部流程0.620

战略过程与组织学习0.528

战略过程与顾客满意0.579

注:N=110,P<0.05

为验证战略过程是否是中介变量,我们首先以动态能力为自变量,战略过程为因变量考察了这两个变量间的回归系数。如表6所示,系数为正且显著。第一步的回归模型中1、3、5、7的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影响关系已得到验证,战略过程作为中介变量的第一个条件成立。表7的结果表明,战略过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回归系数也为正,中介变量的第二个条件得到满足。如表8所示,当将战略过程变量放入回归模型后,原来的动态能力各维度与企业绩效维度间的系数均有所降低,这说明原有的相关关系已经因中介变量而降低,

战略过程作为中介变量的第三个条件也得到满足。并且在本文所运用的层次回归模型中,所有系数的膨胀因子系数从1到3,表明不存在共线性的问题(膨胀因子大于10则表明共线性问题严重影响数据结果)。

表8?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

自变量因变量

动态能力

财务员工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顾客满意model1model2model3model4model5model6model7model8

动态外部

协调能力

0.456***0.287*0.525***0.379***0.534***0.384***0.571***0.505***动态资源

获取能力

0.273***0.228*0.288***0.249**0.256**0.215**0.354***0.336***动态资源

释放能力

0.223*0.152*0.226**0.166**0.224**0.158*0.1150.088

动态内部

整合能力

0.336***0.228*0.173**0.0780.192**0.0920.174**0.132

动态信息

利用能力

0.251***0.1470.189**0.0990.223**0.1310.221**0.180**战略过程0.314**0.274**0.285**0.123 Mode F20.53319.55817.69916.24118.46917.13222.32518.799 Adjusted R20.5230.5560.490.5120.5040.530.5450.505

△ Adjusted R20.0330.0220.026-0.04注:N=110,*P<0.10,**P<0.05,***P<0.001

为确定动态能力与战略过程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我们还将动态能力作为因变量,战略过程作为自变量进行了回归,但结果显示战略过程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回归系数为负,且不显著(为避免干扰和误解,这一结果没有报告在本文中)。因此,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战略过程与动态能力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这表明动态能力并不满足其对战略过程与组织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成立的第一个条件。同时这一结果也证实了我们模型构建部分对战略过程与动态能力间关系分析的论断。

因此,战略过程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作用关系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的假设成立。但我们仔细比较加入中介变量后方程△A d j u s t e d R2值的变化,发现战略过程进入动态能力对顾客满意的绩效维度的模型后,△A d j u s t e d R2值为负,说明在这一维度关系中,中介变量的引入并没有使得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直接相关关系减弱。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战略过程的中介作用虽然独立,但却是部分的而不是全中介变量。由于事物关系的复杂性,必然有其它因素和变量会影响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但从总的情况来看,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假设6得到了验证。

4. 控制变量对回归模型的影响

如表9所示,我们在用层次回归分析检验了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各个维度对绩效维度之间的调节作用基础上,加入了企业经营历史和规模两个控制变量后所得到的结果。当加入控制变量后,原来模型中动态能力各个维度与绩效各个维度间的相关系数都有所降低,表明随着企业年龄和规模的增长,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和组织绩效的中介传递作用会更加明显和突出,是企业能力作用于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途径。

如表9所示,企业历史和规模两个控制变量与内部流程这一绩效变量为负相关(-0.009和-0.097),表明随着企业规模和年限的增长,企业内部流程绩效的提高也就越困难。这种负相关的关系也使得动态资源释放能力与内部流程绩效之间相关系数为负(-0.082),意味着伴随着企业成长和规模增加,内部流程改进也越来越困难,从而使得动态资源释放能力的提高越来越难。

表9?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模型分析

自变量因变量

动态能力

财务员工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顾客满意model1model2model3model4model5model6model7model8动态外部

协调能力

0.287*0.1960.379***0.268**0.384***0.324**0.505***0.437**

动态资源

获取能力

0.228*0.2050.249**0.1820.215**0.0850.336***0.286**

动态资源

释放能力

0.152*0.0320.166**0.0440.158*-0.0820.0880.076

动态内部

整合能力

0.228*0.1240.078-0.0440.0920.1920.1320.022

动态信息

利用能力

0.1470.0410.0990.0330.1310.0720.180**0.145

战略过程0.314**0.3040.274**0.283**0.285**0.1660.1230.099历史-0.06-0.036-0.0090.008规模0.0980.001-0.079-0.090 Mode F19.55813.82616.24112.05217.1329.00618.79911.909注:N=110,*P<0.10,**P<0.05,***P<0.00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控制变量进入模型后,动态内部整合能力与员工成长和学习绩效为负相关(-0.044)。这表明,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内部整合与企业员工的个人发展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因为企业内部整合往往意味着人员和部门结构的调整,员工往往被迫进行工作变换和调整甚至裁员,使得员工个人发展受到冲击和影响。因此,在我们分析的样本中,显现出了负相关的关系。

此外,加入控制变量后,战略过程与企业员工成长和学习的相关系数从0.274增加到0.283,表明随着企业年龄和规模的增长,在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员工将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成长机会。并且,在企业长期发展和规模扩张过程中,战略过程与员工的学习和成长之间的关系越加紧密,企业也就越有可能通过战略过程中的员工学习和成长而提高其动态能力(战略过程的中介角

色也同时意味着其与动态能力之间正相关)。因此,这一结果也为Ei s e n h a r t d等人认为知识和学习对动态能力形成和竞争优势有正向影响的观点提供了实证的支持和验证。但需要明确的是,动态能力并非仅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组织学习能力。

五、结论与讨论

1. 研究的基本结论

本文对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以及动态能力如何影响组织绩效(也可以看作是相对竞争优势)的量化研究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首先,我们对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相互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进入模型的17个测量题项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共生成五个因子,因子与指标之间系数显著正相关。因而动态能力可以划分为动态信息利用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内部整合能力、外部关系协调能力以及资源释放能力这五个构成维度。结构方程模型在生成五个因子的同时也将因子相互间的路径关系予以了分析和估计:动态内部整合能力、动态外部关系协调能力、动态资源获取能力、动态资源释放能力与动态信息利用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56,0.54,0.53(p<0.001)。数据表明动态外部协调与内部整合能力与动态信息利用能力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动态资源获取与释放虽然次之,但也显著相关。这说明动态信息利用能力是这些动态能力维度交互作用网络关系的节点。这一结果为战略管理领域内“信息”是企业动态能力重要的核心微观基础以及“动态能力是管理其它能力的一种能力”的论断提供了实证分析的支持。同时,我们对动态能力维度的分析也进一步明确了其微观基础和构成要素,对于企业开发和培育动态能力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次,在验证了动态能力维度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对这五个维度与通过平衡计分卡所测量的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检验。这种对企业绩效全面测量对以往战略管理领域内仅关注财务绩效的定量研究是一个扩展和延伸。数据结果表明,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与企业绩效四个维度间的系数都为正,表明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或者说相对竞争优势)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假设1-5得到了数据的支持和印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能力不同的方面对绩效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对企业绩效各个方面的影响在所有的能力维度中是最突出的:与顾客满意维度的系数是0.571,与内部流程的系数是0.534,与员工成长和组织学习的系数是0.525,与财务绩效的系数是0.456,均大于其它能力维度对这四个方面的企业绩效的系数值。因此,企业协调外部市场、顾客、供应商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外部关系协调能力对企业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绩效影响最为突出和显著。此外,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对绩效四个维度中的顾客满意和内部流程的积极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和突出,系数分别达到了0.571和0.525(p<0.001)。这一结果也间接支持和印证了“企业的内外部关系会影响组织绩效”的观点。[47]鉴于以往定量研究中,仅将财务绩效作为组织绩效的惟一指标,本研究采用平衡计分卡全面分析和探讨动态能力对组织绩效各个方面的影响是对动态能力以及竞争优势定量研究的一个探索性的尝试和贡献。

再次,我们运用层次回归的方法验证和分析了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战略过程满足中介变量成立的条件和要求,在动态能力作用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中介和传递的作用。但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具体到各个维度其力度和效果又有所不同。战略过程的中介效果显著程度依次为:对动态能力与财务绩效(△Adj u s t e d R20.033)、内部流程改进(△A d j u s t e d R20.026)与组织学习(△A d j u s t e d R2 0.022)。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与顾客满意维度的模型中,△A d j u s t e d R2值为-0.004,表明动态能力对顾客满意维度的组织绩效仍然有直接的作用。因此,从严格意义来说,战略过程并非动态能力对顾客满意维度的组织绩效间关系作用的全中介变量,但综合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整体作用关系的影响而言,数据分析的结论仍然支持本文的假设。

最后,我们将控制变量加入模型,考察了在企业年龄和规模变化的情况下对动态能力通过战略过程作用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原有方程中,动态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各相关系数均有所降低,表明在企业长期发展和规模扩张中,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与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会更加明显和突出。

因此,本文所构建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以及所提出的所有假设均得到了实证数据分析支撑和验证。动态能力各个维度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且动态外部关系协调能力在诸能力维度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相对比较突出和显著,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中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此外,动态能力内部维度间存在紧密的相互关系,动态信息利用能力在这种复杂密切的关系中起到了网络节点的作用和角色,是企业在开发和培育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对于战略过

程与动态能力的整合分析表明,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与财务绩效、员工学习与成长和内部流程改进方面的绩效有明显的中介作用,是无形动态能力作用于有形的企业绩效以适应环境变化要求的中介和桥梁。以上结论对企业的管理实践和未来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2. 对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

(1) 动态能力培育的路径

我们对动态能力构成维度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为企业在实践中培育和开发动态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和指引。如图2所示动态资源释放能力(因子4)到动态资源获取能力(因子2)的路径系数为0.57,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因子5)与动态资源释放能力(因子4)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3,显著正相关。动态内部整合能力(因子3)与动态资源释放能力(因子4)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表明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我们可勾画出图3的动态能力培育路径。

根据我们分析的结果,动态信息能力在动态能力各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中是一个节点,是动态能力重要的核心微观基础和要素。因此,企业可以从建设信息系统入手开发企业的动态信息能力,进而通过与内部整合能力与外部协调能力的高度相关性而提高这两个维度的动态能力。而动态内部整合与外部协调与资源释放能力维度间的正相关作用会带动企业资源释放能力。企业资源释放能力提高为企业创造超越竞争对手的组织绩效的同时也为企业获取资源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过程中,内部整合与外部协调能力提高同样也会对动态信息能力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 ?

因此,企业通过动态能力内部之间的这种交互作用的循环可以实现对外部环境动态适应能力的整体的提高。这也就为企业开发和培育动态能力提供了一个路径上的参考。

(2) 通过战略过程构建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桥梁和中介

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战略过程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相互关系中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过程将无形的动态能力微观化为具体层面的战略行动而对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因为战略过程将使得无形的动态能力在具体作用于竞争优势时更具体更微观和容易操作。因此,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将动态能力与战略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更有效地发挥动态能力对企业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促进作用。同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动态信息能力不仅仅是动态能力作用的节点,而且对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也比较显著。此外,在动态能力五个纬度中,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在其五个方面的能力维度中对绩效各个方面均最为突出。因此,企业在动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战略管理过程程中,应当选择以“信息管理”和“外部关系协调”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突破口和努力的关键点,对提升企业的绩效有更直接和显著的推动作用。

3. 本研究的局限

尽管本文对动态能力、战略过程以及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创新性的探讨和分析,但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由于调研条件的限制,本研究是小样本的定量研究。尽管对于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指标来说样本大小没有实质性影响,但样本的广泛性与多样性会对结论的普适性有重要意义。此外,更多的样本企业的数据有助于我们缩小对潜变量的测量误差,并有助于我们考察行业背景以及地域分布等因素是否对本文的结论有影响。

其次,本研究所开发的量表还需要在未来的实证研究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本文所提出和构建的动态能力维度也只是侧重了动态能力的若干方面,对于各个维度的划分以及命名和涵义的阐述还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再次,本研究是以中国企业为调研的样本,并没有对跨文化和区域因素是否会影响动态能力与绩效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由于调研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所获取的样本数据为截面数据。因此未能考察随时间变化动态能力各个维度对绩效影响的动态效果。。

最后,本文仅对动态能力维度以及动态能力对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中尚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变量及其关系,如动态能力与组织学习的关系等,限于篇幅本文未能详加讨论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Shrivastav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petitive Ad-

vanta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16(S1): 183-200.

[2] Kabanoff, Brown. Knowledge Structures of Prospectors, Ana-

lyzers, and Defenders: Content,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9(2): 149-171.

[3] D`Aveni, R. A.. Strategic Supremacy through Disruption and

Dominanc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9, 40(3): 127. [4] Leonard-Barton, D..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 13(8): 111.

[5] Teece, D. J., Pisano, G., et al..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

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7): 509.

[6] Zollo, M., winter, S. G.. 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 13(3): 339.

[7] Rulmet. Toward to A Strategy Theory of the Enterprise, Com-

peti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Lamb RB(ed)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84: 556-570.

[8] Winter, S. G.. 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10): 991.

[9] Eisenhardt, K. M., Martin, J. A..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10Π11): 1105.

[10] Daniel, E. M., Wilson, H. N.. The Role of Dynamic Capabili-

ties in E-business Transform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003, (12): 282.

[11] Wheeler, B. C.. NEBIC: A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ory for

Assessing Net-Enabl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2, 13(2): 125.

[12] Newbert, S. L.. New Firm Formation: A Dynamic Capabilit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5.

43(1): 55.

[13] Wiklund and Shepherd. Knowledge-based Resources, Entre-

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13): 1307-1314.

[14] Barney, J. 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

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 99.

[15] Zott, C..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Industry

Differential Firm Performance: Insights from A Simulation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 97.

[16] Darnall, Edwards. Predicting the Cost of Environmental Man-

agement System Adoption: The Role of Capabilities, Resource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27(4): 301-320.

[17] Moliterno, Wiersema. Firm Performance, Rent Appropriation,

and the Strategic Resource Divestment Capabilit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11): 1065-1087.

[18] Helfat. 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 The Case of R&D.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5): 339-360.[19] Dyer, Hatch. Relation-specific Capabilities and Barriers to

Knowledge Transfers: Creating Advantage through Network Relationship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27(8): 701-719.

[20] DeSarbo, Benedetto, Michael Song, Sinha. Revisiting the Miles

and Snow Strategic Framework: Uncovering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ategic Types, Capabilities,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Firm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1): 47-74.

[21] Zahra, S. A., Sapienza, H. J., Davidsson, P.. 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 43(4): 917-955.

[22] Collis DJ. Research Note: How Valuable ar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Winter Special Issue, 1994, (15): 143-152.

[23] Smith K. G., Grimm C. M..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Strategic

Change and Firm Performance: A Study of Railroad Deregul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7, 8(4): 363-376. [24] 王文超, 黄江圳.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维度与功能研究.生产

力研究, 2006, (8): 218-221.

[25] 郑刚, 颜宏亮, 王斌. 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特征研究.科技

进步与对策, 2007, (3): 90-93.

[26] 贺小刚. 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

究.管理世界, 2006, (3): 94-103.

[27] 焦豪, 魏江, 崔瑜.企业动态能力构建路径分析: 基于创业导

向和组织学习导向.管理世界, 2008, (4): 91-106.

[28] Teece.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

cro 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13): 1319-1350.

[29] Casson M.. 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 A New Perspec-

tive on the Theory of the Enterpri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york, 1997..

[30] Hambrick. Environmental Scanning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

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2, 3(2): 159-174. [31] Justin Tan, Robert J. Litsschert. Environment-strategy Rela-

tionship and Its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hinese Electronics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1): 1-20.

[32] Makadok, R.. Toward A Synthesis of the Resource-based and

Dynamic-capability Views of Rent Cre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5): 387.

[33] Choonwoo, Kyungmook, Johannes. Internal Capabilities, Ex-

ternal Networks, and Performance: A Study on Technology-based Ventur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 615-640.

[34] Leask, Parker. Strategic Groups, Competitive Groups and Per-

formance within the U.K.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etitive Proc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7): 723-745.

[35] Koka, B. R., Prescott, J. E.. Designing Alliance Networks: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sition,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trategy on Firm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9(6): 639-661.

[36] Thomas P. Moliterno, Margarethe F. Wiersema. Firm Perfor-

mance, Rent Appropriation and the Strategic Resource Divest-ment Capabilit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11): 1065-1087.

[37] Hitt, R. Duane Ireland, Robert E. Hoskisson. Strategic Man-

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Cincinnati, Ohio: South-Western; London: Thomson Learning, 5th ed. 2002: 86.

[38] Barney, Waleed A. Muhanna. Capabilities, Business Process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Choosing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 Empirical Tests of the Resource-based 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5(1): 23-37.

[39] Miller, Friesen. Strategy-making and Environment: The Third

Link.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3, 4(3), Date: July/ September: 221-235.

[40] Kotha, Nair. Strategy and Environment as Determinants of Per-

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Japanese Machine Tool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16(7): 497-518.

[41] Venkatraman, Prescott. Environment-strategy Coalignment:

An Empirical Test of Its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0, 11(1): 1-23.

[42] Noda and Bower. Strategy Making as Iterated Processes of Re-

source Alloc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S1): 159-192.

[43] Rogers, Miller and Judge. Using 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 to Understand Planning/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 in the Context of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6): 567-577.

[44] Hawawini, Subramanian, Verdin. Is Performance Driven by

Industry or Firm Speci fi c Factors?A New Look at Evid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 2003, 24(1): 1-16.

[45] Kaplan, 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

[46] Baron RM, Kenny DA. The Mediating-moderator Variables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r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 1173-1182.

[47] Zuech, Finley. Teamwork Enhances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at Kent-Moore. National Productiv-ity Review, 1996, 15(2): 101-105.作者简介?曹红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赵剑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How Can Dynamic Capabilities Influence Firm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Chinese Enter-prises

Cao Hongjun, Zhao Jianb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Abstract Considerab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firm value creation by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dynamic capabilitie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firm performance. However, little has been written about what kind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stand out in this process. In particular, the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 are not clearly explained in existing theories. Furthermore, the path of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is seldom discussed.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strategic processes between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We also examine which dimens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contribute the most to firm performance. Based on an overall literature review, we constructed a conception model of five-dimensional dynamic capabilitie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is conception model and the hypotheses in this paper. Using a sample of 110 Chinese firms, we study in-depth the issues men-tioned abov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strongly support the conception model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We also found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influence of each dynamic capability dimen-sion on firm performance was different and the dynamic external coordinating capability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Therefore, this kind of dynamic capability is crucial for firms to establish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 changing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of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 that strategic process works as a mediator in the proces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positively influencing firm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the path coefficients demonstrate that dynamic information capability is a central node among these five dimension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ing and cultiv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Finally,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Dynamic Capabilities; Strategic Process; Firm Perfor-mance; Competitive Advantag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