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必修1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1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1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1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1典型例题

例l. 在下图甲中时间轴上标出第2s末,第5s末和第2s,第4s,并说明它们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甲乙

例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B.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C.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例3. 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在这段过程中

A. 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 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C. 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D. 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例4. 判断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C. 汽车以速度1v经过某一路标,子弹以速度2v从枪口射出,1v和2v均指平均速度。

D.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例5.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v,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2v,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如果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1v,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2v,全程的平均速度又为多少?

例6.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

A. 物体运动的时间

B.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 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D.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例7.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m/s。

例8.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例9. 如图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到井口运动的图象,试根据图象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段的加速度。

例10.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例11. 汽车以l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例12. 证明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等于一个恒量。

2.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位移中点位置处的速度为

22

2

2

x

v v v

+

=

例13. 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例14.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12m,则可知:

A. 第1 s内的位移为3 m

B. 第2s末的速度为8 m/s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D. 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例15. 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m/s。求:

(1)第4s末的速度;(2)头7s内的位移;(3)第3s内的位移。

例16.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xm处有一辆自行车正以4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汽车司机立即关闭油门并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如果汽车恰好撞不上自行车,则x应为多大?

例17. 公共汽车由停车站从静止出发以0.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一辆汽车以36km/h的不变速度从后面越过公共汽车。求:

(1)经过多长时间公共汽车能追上汽车?

(2)后车追上前车之前,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是多少?

例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学甲用力把同学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 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的物体只能受到力,不会施力

C. 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 在几组力的图示中,长的线段所对应的力一定比短的线段所对应的力大

例19. 请在下图画出杆和球所受的弹力。

例21. 如图所示,地面上叠放着A 、B 两个物体,力F 分别作用于A 、B 两物体上时,A 、B 静止不动,试分别分析A 、B 受到的摩擦力的情况。

例22. 关于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B.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那个分力

C.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或等于两个分力

D.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合力可能等于分力大小

例23. 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图)。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60A B ∠=∠=

,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 ,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

例24. 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5N 和7N ,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为21N ,则第三个力的大小为多少?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多少?

例25. 将一个力F 分解为两个分力F 1和F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 F 1和F 2两个分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力F

C. 物体受到F 1、F 2和F 三个力的作用

例26. 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10N,AO绳与顶板间夹角为45 ,BO绳水平,则AO绳所受的拉力F1=;BO绳所受的拉力F2=。

α= 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20N光滑圆球,如图例27. 在倾角30

甲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

例28 在车厢内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小球,当火车突然启动向右运动时,相对于车厢小球将怎样运动?相对于地面小球又将怎样运动?如果桌面是粗糙的,小球的运动情况又如何改变?

例29 有哪些方法可以验证a与F的正比例关系?

例30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

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 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例31 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o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kg。(g=10m/s2,sin37o=0.6,cos37o=0.8)

(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

例32 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为m=100kg ,放于汽车上,随车一起沿平直公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

1.0/a m s =,已知物体与车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μ=,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题型1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例33. 质量m =4kg 的物块,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40N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θ=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力F 作用了5s ,求物块在5s 内的位移及

它在5s 末的速度。(g =10m/s 2

,sin37°=0.6,cos37°=0.8)

题型2 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34. 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 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0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经过0.5m 的距离速度由0.6m/s 变为0.4m/s ,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作用力F 的大小。(g =10m/s 2)

F

300

例35. 马对车的作用力为F ,车对马的作用力为T 。关于F 和T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F 和T 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当马与车做加速运动时,F>T 。 C. 当马与车做减速运动时,F

D. 无论做什么运动,F 和T 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例36. 在天花板上用竖直悬绳吊一重为G 的小球,小球受几个力?这些力的反作用力是哪些力?这些力的平衡力是哪些力?

例37. 如图所示,甲船及人总质量为m 1,乙船及人的总质量为m 2,已知m 1=2m 2,甲、乙两船上的人各拉着水平轻绳的一端对绳施力,设甲船上的人施力为F 1,乙船上的人施力为F 2。甲、乙两船原来都静止在水面上,不考虑水对船的阻力,甲船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乙船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则F 1:F 2= ,a 1:a 2= 。

例38. 光滑水平面上A、B两物体m A=2kg、m B=3kg,在水平外力F=20N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求(1)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2)A对B

的作用力多大?

思考:本题应怎样解更简单?

例3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体的质量为M,斜面与物块无摩擦,地面光滑,现对斜面施一个水平推力F,要使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力F

应多大?

例40. 一物体在2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cm/s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

A.

2

0.2

10

m F a kg kg ===

B.

2

22

2

2020

0.1

N kg m s

m F a kg

m s m s

?

====

C.

2

20

0.1

m F a kg kg ===

D.

2

20

0.1

m F a kg ===

例41. 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下蹲的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

A. 先减小,后还原

B. 先增加,后还原

C. 始终不变

D. 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

例4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细线和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弹簧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例43. 如图(a)所示,电梯与水平面夹角为30°,当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人对梯面的压力是其重力的6/5,则人与梯面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例4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通过绳子连接放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让斜面以加速度a沿图示方向运动时,稳定后,绳子的拉力是多大?

例45、一物体质量为10Kg,在4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物体的受力图。物体做什么性质的运动?加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g=10m/s2)

如果在物体运动后的第5s末把水平拉力撤去,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物体的受力图,物体又做什么性质运动?加速度多大?方向如何?计算物体从开始运动到停止一共走了多远? (g=10m/s2)

例46、水平传送带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传送带两端AB间距为20m,将一质量为2Kg的木块无初速地放在A 端,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木块由A端运动到B端所用的时间。(g=10m/s2)

例47、木块A、木板B的质量分别为10Kg和20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地面光滑。设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木板B长2m,木块A静止在木板B的最右端,现用80N的水平拉力将木板B 从木块A下抽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木块A可视为质点,g=10m/s2)

例48、质量为1kg,初速为10m/s的物体,沿粗糙水平面滑行,如图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同时还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为3N的外力F 的作用,经3s后撤去外力,求物体滑行的总位移?

高一物理必修1典型例题

例l. 在下图甲中时间轴上标出第2s 末,第5s 末和第2s ,第4s ,并说明它们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解析:如图乙所示,第2s 末和第5s

末在时间轴上为一点,表示时刻

甲 乙

第2s 在时间轴上为一段线段,是指第1s 末到第2s 末之间的一段时间,即第二个1s ,表示时间。第4s 在时间轴上也为一段线段,是指第3s 末到第4s 末之间的一段时间,即第四个ls ,表示时间。

答案:见解析

例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B.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C.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解析:位移的大小为起始与终了位置的直线距离,而与运动路径无关。路径是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为零,质点肯定静止。选项B 正确。位移为零,在这段时间内质点可以往返运动回到初始位置,路程不为零,所以选项A 正确。位移大小在非单向直线运动中总小于路程,所以选项D 正确。直线运动包括单向直线运动和在直线上的往返运动,所以选项C 错误。

答案:A 、B 、D

例3. 从高为5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 处被接住,则在这段过程中

A.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C.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D.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解位移和路程概念,并按要求去确定它们。题中物体初、末位置高度差为3m ,即位移大小,末位置在初位置下方,故位移方向竖直向下,总路程则为7m 。

答案:A

例4. 判断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C. 汽车以速度1v 经过某一路标,子弹以速度2v 从枪口射出,1v 和2v 均指平均速度。

D.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解析:速度的物理意义就是描写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故A 选项正确;平均速度指物体通过的位移和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写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也是矢量,故B 选项不对;C 中1v 、2v 对应某一位置,为瞬时速度,故C 不对;D 为瞬时速度的定义,D 正确。

答案:A 、D 例5.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v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2v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如果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1v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2v ,全程的平均速度又为多少? 解析:(1)设总的时间为2t ,则

222

12

12211v v t x x v t v x t v x +=

+=

==, (2)设总位移为2x ,

11221212

12,22x v t x v t v v x v t t v v ===

=

++

例6.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 A. 物体运动的时间

C. 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D.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解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都是每隔0.02s 在纸带上打一个点。因此,根据打在纸带上的点迹,可直接反映物体的运动时间。因为纸带跟运动物体连在一起,打点计时器固定,所以纸带上的点迹就相应地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虽然用刻度尺量出各点迹间的间隔,可知道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再根据物体的运动性质可算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但这些量不是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的。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为AB 。

答案:A 、B

例7.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 m /s ,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 m /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m /s 。

解析: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AC 间的距离为14mm =0.014m ,AD 间的距离为25mm=0.025m 。 由公式

t x v ??=

0.014/0.35/20.02

A C v m s m s

==?

0.025/0.42/30.02

A D v m s m s

=

=?

答案:0.35 0.42 0.35

例8.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解析: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v

a t ?=

?可知,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和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两个因素有关。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若速度变化量没有确定,也不能确定加速度一定越大。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速度为零,并不是速度的变化量为零,故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答案:C

例9. 如图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到井口运动的图象,试根据图象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段的加速度。

解析:(1)0~2s ,图线是倾斜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2

16/a m s =。

(2)2s ~4s ,图线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20a =。

(3)4s ~5s ,图线是向下倾斜的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

2

312/a m s

=-。

例10.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 /s 2

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 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解析: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如图所示。

图示中AB 为加速,BC 为匀速,CD 为减速,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AB 段的末速度,也是CD 段的初速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公式方便地求解了,

由题意画出图示,由运动学公式知:

0(015)/5/B v v at m s m s =+=+?= 5/C B v v m s ==

由0v v at =+应用于CD 段(0D v =)得

2

2

05/ 2.5/2

D C

v v a m s m s

t

--=

==-

负号表示a 方向与0v 方向相反 答案:5m/s -2.5m/s 2

说明:解决运动学问题要善于由题意画出运动简图,利用运动简图解题不论是从思维上还是解题过程的叙述上都变得简洁,可以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事实上,能够正确地画出运动简图说明你对题目中交待的物理过程有了很清楚的认识,这是对同学们要求比较高而且难度比较大的基本功,务必注意这一点。 例11. 汽车以l0m /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 速度变为6m /s ,求: (1)刹车后2s 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m 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s 内前进的距离。

解析:(1)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

v v a t

-=

可求得。2

2/a m s =-,再由

2

012

x v t at

=+

,可求得

16x m =。

(2)由

2

012

x v t at

=+

可得2

910t t =-

解得11t s =,29t s =。

要注意汽车刹车后经001052

v t s s

a

=

==-停下,故时间应为1s 。

(3)由(2)可知汽车经5s 停下,可见在8s 时间内,汽车有3s 静止不动,因此

()2

2

01110525252

2

x v t at m

=+

=?+

?-?=

例13. 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 和64m ,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 ,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用多个公式描述,因而选择不同的公式,所对应的解法也不同。如:

解法一:基本公式法: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因题目中只涉及位移与时间,故选择位移公式:

2

112A x v t at

=+

2

2

211(2)(2)()

2

2

A A x v t a t v t at =+

-+

将x =24m 、x =64m ,代入上式解得:

2

2.5/a m s =,1/A v m s =

解法二:用平均速度公式:

连续的两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124/4/6/v x t m s m s === 2264/4/16/v x t m s m s === B 点是AC 段的中间时刻,则

12

A B

v v v +=

2

2C

B v v v +=

12

61611(/)2

2

2

A C

B v v v v v m s +++=

=

==

得1/A v m s = 21/C v m s =

211

2.5(/)24

8C A v v a m s --=

=

=?

解法三:用推论式: 由2

aT x =?得

)/(5.24

402

2

2

s m T

x a ==

?=

再由

2

112A x v t at

=+

解得:1/A v m s =

答案:1/m s 2.52

/m s

说明: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公式2

aT x =?求解 例14.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 内与第2s 内的位移之差是12m ,则可知: A. 第1 s 内的位移为3 m B. 第2s 末的速度为8 m /s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 /s 2

D. 物体在5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 /s

解析:本题全面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以及掌握的熟练程度,本题涉及到四个物理量的确定,要求对这些物理量的关系能融会贯通,并能抓住加速度这一关键。由题意,可利用2

x aT ?=先求出a 。 设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第4 s 内的位移分别为x 1、x 2、x 3、x 4,则

x 3-x 2=aT 2, x 4-x 3=aT 2 所以x 4-x 2=2aT 2

故a =42

2

2x x T -=2

12

21?=6m/s 2

又x 1=aT 2/2=6?1/2=3m

第2s 末的速度v 2=at 2=6?2=12m/s

5s 内的平均速度2

5/2

at v t =

=625

25??=15m/s

答案:AD

例15. 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 末的速度是6m/s 。求: (1)第4s 末的速度;(2)头7s 内的位移;(3)第3s 内的位移。 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求解。

(1)因为123:::v v v ……=1:2:3:…… 所以45:4:5v v = 第4s 末的速度为

4544

6/ 4.8/55v v m s m s =

=

?=

(2)由t v x ?=得前5s 内的位移为:

m

m t v x 1552

62

=?=

?=

因为123:::x x x (223)

1:2:3=……

所以22

57:5:7x x = 前7s 内的位移为:

2752

771529.45

5

x x m m

?=

=

=

(3)由(2)可得2

2

15:1:5x x =

152

2

1150.65

5

x x m m

=

=

=

因为13:x x ……=1:5:…… 所以13:x x =1:5

第3s 内的位移31550.63x x m m ==?=

例16. 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xm 处有一辆自行车正以4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汽车司机立即关闭油门并以6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如果汽车恰好撞不上自行车,则x 应为多大?

解析:这是一道很典型的追及问题,开始阶段汽车的速度大,在相同时间内汽车的位移大于自行车的位移,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到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如果此时汽车恰好没碰上自行车,以后它们的距离就会变大,再也不会碰上了。

解法1:利用速度相等这一条件求解。

当汽车的速度v 1和自行车的速度v 2相等时二者相距最近, v 1=v 0+at v 2=v 自

当v 1=v 2时,即v 0+at = v 自,即时间为

t =

v 410

a 6v --=

-自=1s 若此时恰好相撞,则位移相等,

x 1=v 0t +1

2at 2 x 2= v 自t +x

由x 1= x 2得v 0t +1

2at 2= v 自t +x 解得 x =3m

所以汽车撞不上自行车的条件是:x>3m 解法2:利用二次方程判别式求解

如果两车相撞,则v 0t +1

2at 2

= v 自t +x 带入数据并整理得 3t 2-6t +x =0

t 有解即能相撞的条件是 ?≥0 即62-4?3x ≥0 x ≤3m

所以二者不相撞的条件是:x>3m

例17. 公共汽车由停车站从静止出发以0.5m/s 2

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一辆汽车以36km/h 的不变速度从后面越过公共汽车。求:

(1)经过多长时间公共汽车能追上汽车?

(2)后车追上前车之前,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是多少? 解析:(1)追上即同一时刻二者处于同一位置,由于它们出发点相同,所以相遇时位移相同,即 x 汽=x 公 at 2/2=v 汽t t =2v 公/a =2?10/0.5=40s

(2)在汽车速度大于公共汽车速度过程中,二者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之后公共汽车速度将大于汽车速度,二者距离就会减小,所以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最远距离x=v汽t-at2/2=10?20-0.5?202/2=100m

例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学甲用力把同学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 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的物体只能受到力,不会施力

C. 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 在几组力的图示中,长的线段所对应的力一定比短的线段所对应的力大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效果可以不同,故A错。

不管物体是否有生命,当它与别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它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不存在只施力不受力的物体,也不存在只受力不施力的物体,故B错。

自然界中的物体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每一个物体总会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是受力体,同时也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又是施力体,故C正确。

在同一个标度下,说法D没有错,但在没有指明力的标度或采用不同标度时,线段的长度就失去了表示力的大小的意义,故D错。

答案:C

说明: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说明了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另一方面说明了力的相互性,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例19. 请在下图画出杆和球所受的弹力。

(a)杆在重力作用下对A、B两处都产生挤压作用,故A、B两点处对杆都有弹力,弹力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如下图(a)所示。

(b)杆对C、D两处有挤压作用,因C处为曲面,D处为支撑点,所以C处弹力垂直其切面指向球心,D处弹力垂直杆向上。如下图(b)所示。

(c)挤压墙壁且拉紧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与墙面垂直;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斜向上。如下图(c)所示。

说明:面接触时的压力和支持力与接触面垂直,但不一定竖直,点接触的压力和支持力与过切点的切面垂直,沿球面的半径方向。

例20. 用水平推力F=20N把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下滑,墙壁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判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求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物体对墙壁的压力F N=F=20N,所受摩擦力F’=μF N=0.2×20N=4N,物体相对于墙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上。

答案:向上4N

例21. 如图所示,地面上叠放着A 、B 两个物体,力F 分别作用于A 、B 两物体上时,A 、B 静止不动,试分别分析A 、B 受到的摩擦力的情况。

解析:(1)F 作用于A 物体,A 相对B 有向右的运动趋势,B 相对A 有向左的运动趋势,故A 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其大小等于F 。B 受到A 给它的向右的静摩擦力,其大小也等于F 。由于A 、B 相对静止,B 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B 受到地面给它的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也等于F ,如下图所示。

(2)F 作用于B 物体上,B 相对地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故B 受到地面给它的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 。而A 物体若受到B 物体给它的摩擦力,则不可能静止,故A 、B 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说明:在判断物体之间有无静摩擦力时,也可以先假设两物体之间有静摩擦力的作用,而实际情况与判断的结果不符,则无此静摩擦力。

例22. 关于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B.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那个分力

C.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或等于两个分力

D.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合力可能等于分力大小

解析:设分力F 1与分力F 2的夹角为θ,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为F ,以F 1、F 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所夹的对角线,如图所示。当0θ=

时,F =F 1+F 2;当180θ=

时,F =|F 1-F 2|,以上分别为合力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当F 1=F 2且夹角180θ=

时,合力F =0,小于任何一个分力,当F 1=F 2,夹角120θ=

时,合力F =F 1=F 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 。

答案:A C 例23. 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图)。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60A B ∠=∠=

,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 ,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

解析:由图可知,两根钢丝绳的拉力F 1和F 2之间的夹角为60

,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和解三角形法求出电线杆受到的合力。

方法一:作图法。 自O 点引两条有向线段OC 和OD ,夹角为60

。设定每单位长度表示100N ,则OC 和OD 的长度都是3个单位长度,作出平行四边形OCED ,其对角线OE 就表示两个拉力F 1、F 2的合力F ,量得OE 长为5.2个单位长度。

所以合力F =100×5.2N =520N

用量角器量得30COE DOE ∠=∠=

所以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方法二:计算法。先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于OC =OD ,得到的是菱形。连结CD 、OE ,两对角

线垂直且平分,OD 表示300N , 30'=∠COO 。在三角形'OCO 中,

30cos 'OC OO =。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各

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则有1cos 30

2

F

F =

,所以合力

132cos 302300519.62

F F N N

==??

=

说明:力的合成有“作图法”和“计算法”,两种解法各有千秋。“作图法”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但不够精确,误差大;“计算法”是用平行四边形先作图,再解三角形,似乎比较麻烦,但计算结果更准确。今后我们遇到的求合力的问题,多数都用计算法,即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后,通过解其中的三角形求合力。在这种情况下作的是示意图,不需要很严格,但要规范,明确哪些该画实线,哪些该画虚线,箭头应标在什么位置等。

例24. 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5N 和7N ,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为21N ,则第三个力的大小为多少?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多少?

解析:当三个力的合力最大时,这三个力一定是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即合力F 合=F 1+F 2+F 3,则F 3= F 合-F 1-F 2=9N. 关于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问题,有些同学仍受标量代数求和的干扰,不能真正理解矢量运算法

即任取一个力,看这个力是否处在另外两个力的差和之间。若三个力满足上述条件,则合力的最小值为零;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合力的最小值为较小的两个力先同方向合成,再和较大的一个力反方向合成的合力。

答案:第三个力大小是9N ,三个力合力的最小值为零。

例25. 将一个力F 分解为两个分力F 1和F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 F 1和F 2两个分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力F

C. 物体受到F 1、F 2和F 三个力的作用

D. F 是F 1和F 2的合力

解析:由分力和合力具有等效性可知B 正确,分力F 1和F 2并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故A 对C 错。 答案:A 、B 、D

说明: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在力的合成中,分力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在力的分解中,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例26. 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 =10N ,AO 绳与顶板间夹角为45

,BO 绳水平,则AO 绳所受的拉力F 1= ;BO 绳所受的拉力F 2= 。

解析:先分析物理现象:为什么绳AO 、BO 受到拉力呢?原因是由于OC 绳的拉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沿AO 向下的拉紧AO 的分力F l ;二是沿BO 向左的拉紧BO 绳的分力F 2,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因为OC 拉力等于电灯重力,因此由几何关系得

1sin 102F G N θ==,N G F 10tan /2==θ

答案:210N 10N

说明:将一个已知力分解,在理论上是任意的,只要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就行,但在实际问题中,首先要弄清所分解的力有哪些效果,再确定各分力的方向,最后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例27. 在倾角30α=

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 =20N 光滑圆球,如图甲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

解析:先分析物理现象,为什么挡板和斜面受压力呢?原因是球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这个重力总是欲使球向下运动,但是由于挡板和斜面的支持,球才保持静止状态,因此球的重力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如图乙所示,故产生

2cos F G α=。F 1和F 2

分别等于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

答案:1tan F G α=,2cos F G α=

说明:根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分解是同学们应该掌握的—项很重要的方法。

例30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

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 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可知,力作用的瞬时即可获得加速度,但无速度。 答案 B

说明 力是加速度产生的原因,加速度是力作用的结果,加速度和力之间,具有因果性、瞬时性、矢量性。

例31 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o

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kg 。(g =10m/s 2,sin37o =0.6,cos37o =0.8)

(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

解析 (1)球和车厢相对静止,它们的速度情况相同,由于对球的受力情况知道的较多,故应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 和线的拉力F ,由于球随车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其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合外力沿水平方向,做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球所受的合外力为

tan 37F m g =

由牛顿第二定律F m a =合可求得

球的加速度为2

tan 377.5/F a g m s

m =

== 合

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车厢可能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水平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由图示可得,线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110

12.5c o s 37

0.8m g

F N N ?=

==

答案 见解析。

说明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判断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然后画出平行四边形,解其中的三角形就可求得结果。

例32 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为m=100kg ,放于汽车上,随车一起沿平直公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

1.0/a m s =,已知物体与车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μ=,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解析 物体随车一起向右作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水平向右,由加速度与合力方向相同可知,此时,物体所受

在水平方向上有:

1001.0100F m a N N ==?=。

即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100N ,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100N 水平向右

说明 (1)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较方便。

(2)同学们可以自己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一下,当汽车刹车时(货物在车上不滑动)时,货物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用假设接触面光滑法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相比较,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法往往会更方便! 题型1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例33. 质量m =4kg 的物块,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40N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θ=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力F 作用了5s ,求物块在5s 内的位移及

它在5s 末的速度。(g =10m/s 2

,sin37°=0.6,cos37°=0.8)

解析:

F

θ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把重力mg 沿x 轴和y 轴的方向分解

F

θ G

G Y

G X

F N

F μ

G x =mgsin θ G y =mgcos θ y 轴 F N =mgcos θ F μ=μF n =μmgcos θ

x 轴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 μ-G X =ma 即 F -μmgcos θ-mgsin θ=ma

a =m

mg mg F θθμsin cos --

4

6

.01048.01042.040??-???-

=2.4m/s 2

5s 内的位移 x =21

at 2=21

×2.4×52=30m 5s 末的速度 v =at =2.4×5=12m/s 题型2 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34. 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 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0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经过0.5m 的距离速度由0.6m/s 变为0.4m/s ,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作用力F 的大小。(g =10m/s 2)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测试题2017.11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C、高考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min 指的是时间间隔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总大于或等于路程 3.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以70km/h的速度从广州开往上海,这里的70km/h是指平均速度B.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600m/s是指平均速度 C.小球在第5s 内的速度是6m/s ,这里的6m/s 是指瞬时速度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 ,这里的36km/h 是指瞬时速度 4.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也可以相反。 6.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一个分力大,而比另一个分力小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获胜的原因是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以卵击石,鸡蛋破碎,原因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比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小 C.汽车牵引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驱动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 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其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8.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只有运动时才体现出惯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9、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 1 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A.100m/s ; B、140m/s ; C、 200m/s ; D、 2000m/s ;10.如图所示, 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的9 个位置,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 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是() 11.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s 内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 像可知() V/m/s A.在第 2 秒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20 甲 B.在第 2 秒末,两车的速度相同 10 C.在 0-4s 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乙 D.在 0-4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0 123 4t/s 12、在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用水平的力推物体,物体仍然静止不动。如图所示, 对于物体这时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受到四个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推力和对地面的压力 B.该物体受到四个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

(推荐)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5套)

高一物理必修1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 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C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 .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 .米、牛顿、千克 B .千克、焦耳、秒 C .米、千克、秒 D .米/秒2 、千克、牛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 .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5.在100m 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 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 。则他在此 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m/s B .10.2m/s C .10.3m/s D .10.4m/s 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A .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 .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 .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 .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一物体m 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 受到的力是: A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8.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 、6N 、7N ,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7N 3N B .5N 3N C .9N 0 D .17N 0 9.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 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 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v /3 B.v /2 C.2v /3 D.3v /2 10.在2006年2月26号闭幕的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 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后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A .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16m/s B.16.3m/s C.17.5m/s D.18.8m/s 2.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初的速度是2.6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0.4m/s2B.0.37m/s2C.2.6m/s2D.0.43m/s2 3.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I段,第3、4s为第II段,第5s为第III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 C.第I段与第III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第I段与第III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4.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同学根据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5.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住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一端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则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 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在t=4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图1的四个图中,各运动物体不能.. 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投出的篮球运动路径 B .研究书本在桌面上移动L 的距离所需的时 间 C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 D .研究子弹头射过扑克牌 2.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的一个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A .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 甲车向西,乙车向东运动 D .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3.以下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播 B .20XX 年10月24日18时5分5秒“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C .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 D .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9分26秒时攻入一球 4.上体育课时,某同学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 .路程为3.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 D .路程为0.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 5.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s = 4t —2t 2,s 和t 的单位分别是m 和s ,则质点的 A .4m/s 和2m/s 2 B .4m/s 和—4m/s 2 A B C D 图1

C.4m/s 和4m/s2 D.4m/s 和0 6.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足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 A.- 200m/s2B.200m/ s2C.- 100m/ s2 D .100m/ s2 7.如图2所示,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8.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9.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1 C.3:4 D.4:3 10.一个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改作以t时刻末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2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 4 at B. 4 3 at C.3at D. 1 2 at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图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几个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A.上海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为400 km/h B.乒乓球运动员陈玘扣出的乒乓球速度达23 m/s C.子弹在枪膛内的速度为400 m/s D.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300 m/s 2.在公路上常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如图2-3-8所示的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图2-3-8 A.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B.瞬时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3.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图2-3-9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 4.201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名将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改写了中国男子泳坛无金的历史,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终点的速度为3.90 m/s,则他在400米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约为() 图2-3-6 A.2.10 m/s B.3.90 m/s C.1.67 m/s D.1.82 m/s 5.(2013·临高一中高一检测)晓宇和小芳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

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大炮水平发射炮弹轿车紧急刹车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13秒15!刘翔出人 意料完成复出之战 图2-3-10 A.当点燃火药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110 m栏比赛中任意时刻的速度 6.一物体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物体的()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7.一个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的速度大小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8.(2012·郑州高一检测)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大小是6 m/s,第3 s 末的速度大小是10 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2 m/s2B.4 m/s2 C.-4 m/s2D.-2 m/s2 9.(2013·福州三中高一检测)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2-3-11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最新级高一物理必修一模块试题(带答案)汇总

2014级高一物理必修一模块试题(带答案)

高一物理试题(必修一)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先将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选项。 3.试卷的第Ⅱ卷在答题卷上作答。考试结束,将答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 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 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B.意大利学者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英国科学家牛顿首先建立了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D.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2、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在比赛过程中的跳水运动员时,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 B .从北京到聊城和从聊城到北京的位移相同 C .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D .我们平常所说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t x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质点运动的描述说法正确 的是( ) A .该质点在0~1t 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该质点在0~1t 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 .该质点在时间1t ~2t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D .该质点在1t ~2t 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 4、关于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就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B .质点的速度方向向西时,它的加速度一定向西 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5、通过测试得知某型号的卡车在某种路面上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2 /5s m ,若该卡车在此路面上以s m v /10=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突然急刹车,则该汽车从急刹车开始在 s 3内滑行的距离为( ) A.m 5.52 B.m 5.7 C.m 10 D.17.5m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2 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 D.路程 3.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4.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5.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6. 飞机在跑道上着陆的过程可以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2 t4 t 72 x- =,位移x的单位是m,时间t的单位是s。若以飞机刚着陆(t=0)时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飞机着陆过程中的初速度(t=0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 2s/ m 8 ,s/ m 72- B. 2s/ m 8,s/ m 72 - C. 2s/ m 4 ,s/ m 36- D. 2s/ m 4,s/ m 36 - 7.如图为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末速度为v t,在时 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v,则 A.) ( 2 1 0t v v v+ < - B.) ( 2 1 0t v v v+ = - C.) ( 2 1 0t v v v+ > - D.无法确定 8、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 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 B.20v v v +=-,a 恒定 C.2 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共40分)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v t v v 0 t v

高一物理必修一速度练习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速度练 习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 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2.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5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内的位移都是5m 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3.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 C.600m/s是瞬时速度 D.600m/s是平均速度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跟s成正比,跟t成反比 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物体在1s内通过的位移与1s的比值叫做这1s的即时速度

D.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5.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到B的速度为1v,由B到C的速度为2v,若AB=BC,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6. 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5?cm/s,如图3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0.5?cm,由此可知(??) A.此人的心率约为75次/分 B.此人的心率约为125次/分? 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75?s? 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80?s 7.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8.为了传递信息,周朝形成了邮驿制度.宋朝增设了“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500里,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金牌”的平均速度是() A.与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相当 B.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当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B C A X t t 0 O 图1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 -t 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A 的速度越来越小 C .t 0时刻质点A 的速度最大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3.如图2所示,图乙中用力F 取代图甲中的m ,且F =mg ,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1,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2.则( ) A .a 1=a 2 B .a 1>a 2 C .a 1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测试题

高一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共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从科学方法角度来说,物理学中引入“合力”概念运用了 A.控制变量方法 B.等效替代方法 C.理想实验方法 D.建立模型方法 2.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3.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会受到弹力的作用,该弹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书发生了形变 B.桌面发生了形变 C.书和桌面都发生了形变 D.书受到了重力作用 4.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5.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小球,小球保持静止状态,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垂直于桌面和桌面的形变方向相反 B.小球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所以压力就是重力 C.小球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小球,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水平桌面发生了微小弹性形变,小球没有发生弹性形变

F 图1 6.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的物体,其受到的力有 A .重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下滑力 D .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 7.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N ,F 2=2N 。若撤去力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 .10N ,方向向左 B .8N ,方向向右 C .2N ,方向向左 D .0 8.重为500 N 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05 N ,动摩擦因数是0.2,如果分别用80 N 和12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经过一·段时间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 A .80 N 120 N B .80 N 100 N C .0 N 100 N D .80 N 105 N 9.如图2所示,细绳MO 与N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 >NO ,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 重力的过程中(绳OC 不会断) A .NO 绳先被拉断 B .MO 绳先被拉断 C .NO 绳和MO 绳同时被拉断 D .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10.如图3所示,用水平力F 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 增大时 A .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 B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 D .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共3小题,共 27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图2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 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 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 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16m/s B .16.3m/s C .17.5m/s D .18.8m/s 2.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 初的速度是2.6m/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0.4m/s 2 B .0.37m/s 2 C .2.6m/s 2 D .0.43m/s 2 3.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 为第I 段,第3、4s 为第II 段,第5s 为第III 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的加速度大于第5s 的加速度 C .第I 段与第III 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第I 段与第III 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4.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 漏下一滴,车在平 直公路上行驶,一同学根 据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5.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住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一端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则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 .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 C .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 .在t=4s 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7.在同一水平面上有A 、B 两物体,相距x=7m ,A 在后B 在前,A 以v A =4m/s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 的瞬时速度为v B =10m/s ,方向也向右,且以加速度a =2m/s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此位置开始计时,A 追上B 所需时间为 A .7s B .8s C .9s D .10s 8.如图所示,两只同样的弹簧秤每只自重0.1N ,下面的挂钩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 在乙的下方挂上0.2N 的砝码,则甲、乙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 .0.2N ,0.3N B .0.3N ,0.2N C .0.3N ,0.3N D .0.4N ,0.3N 9.如图所示,A 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1v 向右运动,物块B 在木板A 的上面以速度2v 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最新整理】

第二章综合检测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v0)/t,下列对物体运动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B.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C.当v0<0,a<0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v0>0,a=0时,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B 解析: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即A错误.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即B正确,C错误.当初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D错误.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 () 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不变 D.全过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C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L,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是v1,车头过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 A.v2B.2v2-v1 C.v21+v22 2 D.2v 2 2 -v21 答案:D 解析:车头、车尾具有相同的速度,当车尾通过桥尾时,车头发生的位移x=2L,由v2-v20=2ax,得v22-v21

=2aL ,又v 2-v 21=2a ·(2L ),由此可得v =2v 22-v 2 1. 4.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 -t 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 1 B .当t =t 2时,两物体相遇 C .当t =t 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 =t 3时,两物体相距x 1 答案:ABD 解析:甲由x 1处从t =0开始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乙由原点从t =t 1开始沿正方向匀速运动,在t =t 2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到t =t 3时,甲到达原点,乙运动到距原点x 1处,所以ABD 选项正确. 5.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 ,发现火车前进540m ;隔30s 后又观测10s ,发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 ( ) A .0.3m/s 2 B .0.36m/s 2 C .0.5m/s 2 D .0.56m/s 2 答案:B 解析:前30s 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 =540 30m/s =18m/s ,它等于火车在这30s 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后10s 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 1=360 10m/s =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 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与前30s 的中间时刻相隔50s.由a =Δv Δt =v 1-v Δt =36-1850m/s 2 =0.36m/s 2.即选项B 正确. 6.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 A .(2+1)∶1 B .2∶1 C .1∶(2+1) D .1∶ 2 答案:A 解析:汽车的运动可以反向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半程与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1;则平均速度之比为时间的反比:1∶(2-1)=(2+1)∶1. 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 0,末速度的大小为v ,则在时间t 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离地面3 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此过程中() 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8 m 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13 m C.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 m D.小球的位移方向是竖直向上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刻 B.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间 C.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2.0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路程 D.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2.0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位移 3.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 m/s B.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全过程的速度为40 km/h C.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90 km/h D.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为6 m/s 4.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以3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以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3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和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由于不知道位移和时间,所以无法比较 5.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速度变 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 .末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D .速度变化越快, 加速度越大 6.物体沿某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5 m/s ,经2 s 速度变为11 m/s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3 m/s 2 B .6 m/s 2 C .8 m/s 2 D .16 m/s 2 7.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 s 末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9 s 末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 .1∶1 B .1∶2 C .1∶3 D .3∶1 8.如图为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从同地点出发的 B .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出发,但出发点是不同的 C .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先到达终点 D .乌龟中途落后,但最终比兔子先到终点 9.如图所示的两条斜线,分别代表A 、B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的初速度比 B 的初速度大 B .在前10 s 内,A 的位移比B 的位移大 C .B 的加速度比A 的加速度大 D .10 s 末两物体的瞬时速度相等 10.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最新高一物理必修一计算题绝对经典资料

高一物理计算题专题 一、弹簧类 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1、k 2的轻弹簧竖直挂着,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 1的重物,最下端挂一 质量为m 2的重物,(1)求两弹簧总伸长。(2)(选做)用力竖直向上托起m 2,当力值为多大时,求两弹簧总长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 二、两段运动类 3.一火车沿平直轨道,由A 处运动到B 处,AB 相距S ,从A 处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 1做匀加速运动, 运动到途中某处C 时以加速度大小为a 2做匀减速运动,到B 处时恰好停止,求:(1)火车运动的总时间。(2)C 处距A 处多远。 三、自由落体类: 4.物体从离地h 高处下落,它在落地前的1s 内下落35m,求物体下落时的高度及下落时间.(g=10m/s 2) 6.石块A 自塔顶自由落下m 米时,石块B 自离塔顶n 米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若两石块同时到达地面,则塔高为多少米? 7.一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这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多少米? 四、追击之相距最远(近)类: 8.A 、B 两车从同一时刻开始,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A 车做速度为v A =10m/s 的匀速运动,B 车做初速度为v B =2m/s 、 加速度为α=2m/s 2 的匀加速运动。(1)若A 、B 两车从同一位置出发,在什么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此最远距离是多少?(2)若B 车在A 车前20m 处出发,什么时刻两车相距最近,此最近的距离是多少? 五、追击之避碰类: 9.相距20m 的两小球A 、B 沿同一直线同时向右运动,A 球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B 球以2.5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求B 球的初速度v B 为多大时,B 球才能不撞上A 球? 六、刹车类: 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而刹车,刹车时获得的加速度是2m/s 2 ,经过10s 位移大小为多少。 11.A 、B 两物体相距7m,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阻力作用下,以v A =4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 此时的速度v B =4m/s,在摩擦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 2,从图所示位置开始,问经过多少时间A 追上B? 七、平衡类 12.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现用 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推力推动木箱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求推力的水平分力的大小是多少? 13.如图所示,将一条轻而柔软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 点,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 B 点,A 和B 到O 点的距离相等,绳长为OA 的两倍.滑轮的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滑轮下悬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设摩擦力可忽略,求平衡时绳所受的拉力为多大? B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高一物理必修1综合检测试题 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摩擦力 C(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2(如右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地面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若木块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F 3(下列几组作用在同一质点上的力,可能使质点保持平衡的是

( ) A(20N、30N、20N B(2N、5N、9N C(8N、9N、19N D(15N、5N、10N、21N 4(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 ) A(质点 B(自由落体运动 C(力的合成 D(加速度 5(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如图所示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是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