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愁诗

乡愁诗

乡愁诗
乡愁诗

《乡愁诗两首》

教学设想

文学艺术中有一些常见的主题,譬如爱情、闺怨和本课涉及的乡愁。适当地跟学生讲讲这些常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就乡愁这一主题来说,我国古代和现当代都有很多著名的诗篇。在新课导人时引用一些,再复印-些作为学生比较阅读的材料,以此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加强诵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

文学艺术中有一些常见的主题,譬如爱情。我国古代第-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歌咏爱情的名篇,如《关睢》、《蒹葭》。乡愁也是文学作品中的-个重要主题。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就是抒写这-主题的,同学们还记得吗?请一起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学们还能想起另外-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参考:“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国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其实,现当代诗歌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

乡愁

余光中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于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对此,他在一篇散文中曾不乏风趣幽默地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老婆,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他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诗。

二、熟习课文、指导朗诵。

1.请学生自己先默看本诗,熟悉诗歌内容。

2.再请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试着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

明确: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4.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在语速和节奏处理上应注意什么?

明确:①语速要放缓慢一点;②要多停顿,不宜读长句。

5.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老师作示范朗读。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而现在

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大陆/在那头

三、分析、解读课文。

1.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明确: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采用了日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

2.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一枚”“一张”“-方”“-湾”四个数学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3.很明显,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课的,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诗人为这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那么,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

明确:小时候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分离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母子死别再也无法沟通的思念;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对故土的思念。这四节诗层层推进,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乡愁

席慕蓉

一、作者简介。

席慕蓉,台湾当代女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54赴台。跟余光中一样,席慕蓉有很多诗作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思。为加深同学们对席慕蓉的了解和对其诗歌中的情感的体味,可以把席慕蓉作词,李南华作曲,由台湾著名女歌手蔡琴演唱的《出塞曲》放给学生听听。

(附:《出塞曲》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言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谁说出塞歌的调子太悲凉/如果你不

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

二、熟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试读这首诗。

2.放《席慕蓉诗歌朗诵》磁带,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味、感悟诗的意境和情感:诗的节奏和舌音划分如下: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三、分析、解读课文。

1.诗中运用厂哪些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乡愁?

明确:月夜的笛声、雾里的挥手别离和没有年轮的树这三种形象采表现乡愁。

2.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饱含着诗人何种情愫?

明确:营造出-种缓慢低回凄清的氛围,指出故乡的生活在诗人心中的感觉,“看月亮,思故乡”,表明自己的故乡情结。

3.第二节写故乡的面貌,诗人连用了两个虚实结会的比喻。请问哪个比喻是虚,哪个是实?它们是怎样组合起来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故乡的面貌-一模糊的怅恫--雾里的挥手别离

(虚) (虚) (实)

诗人首先以虚写虚,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怅悯,并参进了通感手法,写出了诗人离别故乡后怅惘的心情。然后诗人又以实注虚,把故乡的“面貌”和“怅惘”的心情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这-非常具有画面感、形象性的场景,突出自己离别故乡时的依依不舍。比喻独特新颖,意蕴丰富。

4.第三节的比喻有什么特征?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比喻。现实中并没有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诗人用这种不可能的事情来作比,只是为了说明: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与己同在。这是诗歌艺术中“无理有情”的手法。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现代诗二首——《乡愁》

现代诗二首——《乡愁》 以下是关于现代诗二首——《乡愁》,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歌和文学的基本常识。 2、理解、欣赏两首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含义。 3、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要求: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同学们最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思乡之情。 齐读《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诗人身在羁旅中,夜不成寐,看见床前明月光辉,疑是地上的秋霜,于是抬头看月,由此想到“千里共明月”的诗句,就思念起故乡来。月色引发了人们深沉的思乡之情,因此成为后世诗歌表现思乡的主要意象。 总结:《静夜思》唐代格律诗(近体诗)五绝(形式)思乡(内容) 《乡愁》现代自由诗(形式) 乡愁(内容) 2、文学常识: 1)现代诗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要有真诚、挚烈的感情,才能发挥想象力,只有当诗人的胸襟情怀确实能与时代潮流以及广大人民的喜怒哀乐息息相通时,才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共鸣。 诗歌的形象刻画需要高度的凝练和集中,现代诗尤其重视这一点。(舒婷《致橡树》:橡树、木棉、凌霄花等意象象征具有不同爱情观的人,表达新时代的爱情观。) 诗歌还讲究语言的音乐性,现代诗虽没有严格的格律规范,但也要求既有自由变化,又有内在的和谐。 2)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可以说是一个“以现代文学运动为轴心的扛鼎诗人”。从现代诗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 ·

超过他。并且,他还是台湾文坛上影响深远的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 他是50年代台湾掀起的现代诗运动中“蓝星”社团的发起者,他不仅以丰富的作品,还以新古典主义批评理论,推动了台湾现代诗最初的发展和后来的分化。他的现代诗影响很大,风格变化多样,著有《莲的形象》、《敲打乐》、《白玉苦瓜》、《梦与地理》等十几部诗集。 余光中是一位锐进的诗人,他从传统诗的格律束缚中挣扎出来,又回到传统的继承之中,他掀起反叛五四新诗的旗帜,又从自由诗中吸取营养。他的不少诗作,有着深沉的怀念祖国的感情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乡愁》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教学设想:导入过程以介绍现代诗与古体诗区别为重点,目的是:一,学生通过回忆古人思乡佳作,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二,借助对《静夜思》的简单分析,使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意境的把握有初步的认识;三、明确现代诗的一些概念,为后面的教学过程作准备。) 二、朗读全诗: 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我们要通过朗读体会它的节奏美感。 (先请同学领读,再全班朗读) 1、读准节奏 ·

乡愁

3 乡愁 余光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有感情的朗诵。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 难点: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先来欣赏一段由美籍华人费翔演唱的名曲《故乡的云》。(播放音乐) 提问:听了这首歌后,你想到了什么?唤起了你怎样的情感?抽学生回答。 这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是乡愁。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有关乡愁的诗句。大家熟悉的李白的 《静夜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露 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 人愁”“剪不段,理还烂,是离愁,别有一班滋味在心头”。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思乡之作《乡愁》〔板书:乡愁余光中〕(二)合作探究: 1作者简介 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余光中?〔不要求学生介绍得很全面,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教师总结: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2017年12月14日于台湾逝世。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从现代诗 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超过他。 2熟悉课文,指导朗读

乡愁诗

《乡愁诗两首》 教学设想 文学艺术中有一些常见的主题,譬如爱情、闺怨和本课涉及的乡愁。适当地跟学生讲讲这些常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就乡愁这一主题来说,我国古代和现当代都有很多著名的诗篇。在新课导人时引用一些,再复印-些作为学生比较阅读的材料,以此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加强诵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 文学艺术中有一些常见的主题,譬如爱情。我国古代第-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歌咏爱情的名篇,如《关睢》、《蒹葭》。乡愁也是文学作品中的-个重要主题。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就是抒写这-主题的,同学们还记得吗?请一起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学们还能想起另外-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参考:“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国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其实,现当代诗歌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 乡愁 余光中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于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对此,他在一篇散文中曾不乏风趣幽默地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老婆,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他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诗。 二、熟习课文、指导朗诵。 1.请学生自己先默看本诗,熟悉诗歌内容。 2.再请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试着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

乡愁诗词集锦

乡愁诗词集锦 静夜思xx 床前xx,疑是地上霜。 举头xx,低头思故乡。 泊船xxxx xxxx一水间,xx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xx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xxxx xx里见xx,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回乡偶书xx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天净沙·xxxx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上受降城闻笛xx 回乐峰前xx,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xx。 xx早行xx 晨起动征xx,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xx,xxxx。 阴雨xx xx雾今朝重,xx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xx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渡xxxx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xx至除夜思家xx xx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xx兄弟xx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逢xx使xx 故园xx漫漫,双袖xx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杂诗xx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xx著花未?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xx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xx浪迹一xx。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xx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xx百尺楼。 客中寒食xx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xx。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xx,多少踏青人。 江岸xxxx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xx约xx。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江上送友人南游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写乡愁的诗句

写乡愁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 2、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王建《海人谣》 3、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4、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元好问《秋怀》 5、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郑燮《满江红·思家》 6、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7、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词》 8、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陆叡《瑞鹤仙·梅》 9、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10、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11、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1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13、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14、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5、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16、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17、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18、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19、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20、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郑燮《满江红·思家》 21、却恐它乡胜故乡。——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22、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23、江山重叠倍销魂。——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24、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李白《郢门秋怀》 25、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26、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27、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28、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张可久《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有关于思乡的诗词名句

有关于思乡的诗词名句 【篇一】有关于思乡的诗词名句 1)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____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 2)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____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3)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____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4)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____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5)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____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6)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____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7)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____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8)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____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9)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____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0)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____夏完淳《别云间》 11)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____辛弃疾《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12)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____顾贞观《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13)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____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4)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____孟浩然《他乡七夕》 15)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____刘昶《断句》 16)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____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7)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____卢纶《逢病军人》 18)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____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19)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____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20)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____王维《杂诗三首》 【篇二】有关于思乡的诗词名句 1)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____韦庄《江外》 2)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____崔涂《春夕》 3)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____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4)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____沈约《咏湖中雁》 5)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____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思乡的诗句50句

思乡的诗句 50 句 1.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 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乐府诗《悲歌》) 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辞.九歌《少司命》) 3.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欧 阳修:《宿云梦馆》) 4.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南唐.李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 5.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 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 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诗经 周南卷耳》) 6.朝结故乡念,暮作空堂寝。梦别泪亦流,啼痕暗横枕。(元稹:《遣病十 首》其十) 7.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 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8.城拆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看君已做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王 间:《赠吴之山》) 9.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殷勤最高顶,闲却望乡来。(刘禹锡:《题标 隐寺》) 10.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1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 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胪,误几回、天际识 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洲》) 12.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高适:《别韦 参军》) 13.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4.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沈约:《临高台》)
1/7

表达乡愁的现代诗歌

表达乡愁的现代诗歌 从古到今的人文情感受中,乡愁,乡情,也许是华夏子孙最具人文魅力、最有人情味的感情了,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乡愁的现代诗歌,欢迎借鉴! ⑴《满月下》 余光中 满地的月光, 无人清扫、《游子的思念》 思念故土的山 故土的山的是那样的青 思念故土的水 故土的水的是那样的绿 思念故土的云 故土的云的是那样的淡 思念故土的人 故土的人的是那样的亲 游子的思念 一天一天又一天 但愿人与青山绿水云长久 有朝一日共团圆 ⑵《思乡》

当拂晓的钟声敲响时惊醒了沉睡的梦 梦?也许是思乡之梦 春风秋拂 送走的是昨日的离别旋律的韵美 心般割舍不了的是故土风雨化作渺小的滴水追随风的足迹 扎根于情缠绵之中 拂着杨柳枝叶孔叫 ⑶《思乡情》 晚霞的朝霞 撒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进乡村 白色的炊烟 我心中的河流永远流淌唱着歌谣 踏上有梦的长途 这条小路我熟悉 就像自己的眼睛 路两旁

树影婆娑 野花清香 听小桥流水 看群鸭离河 绿柳成行 花儿绽放 流水倒映着远去的梦想归来的我 手握着盛满思念的瓶子生怕破碎 家乡的路上 仍然有我的影子 越拉越长 ⑷《思乡》 是你儿时的梦想 如今 你住进有暖气的房 早把幼年的伙伴遗忘喧嚣的城市 拥挤的楼房 叫您开始对故土 留恋回想

真叫回到故土 面朝黄土背朝阳 您绝对不想 让我们停止诗的欣赏 真的做一点事给故 ⑸《思乡了》 布谷鸟的叫声 时远时近 从梦的深处而来 还带着故土泥土的香气 一颗思乡的种子 总是 猝不及防 破土而出 在荒凉的内心 滋生一片盈盈的绿意 记忆 在无数个鲜艳欲滴的花瓣上流动 袅袅的炊烟 是乡下孩子回家的风标 是母亲深切的呼唤

(精)关于思乡的诗句汇总

关于思乡的诗句汇总 关于思乡的诗句汇总 发布时间:2019-11-18 思乡的诗句——《马上作》《马上作》原文白发凭鞍一老翁,出门漏鼓尚冬冬。凄凉旅思传呼里,零落新诗假寐中。正苦文移来陆续,何由笠钓入空蒙?浮生正自少如意,付与秋风吹断蓬。《马上作》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思乡的诗句——《宜阳别元明用觞字韵》《宜阳别元明用觞字韵》原文霜须八十期同老,酌我仙人九酝觞。明月湾头松老大,永思堂下草荒凉。千秋风雨莺求友,万里云天雁断行。别夜不眠听鼠啮,非关春茗搅枯肠。 思乡的诗句——《赣上食莲有感》《赣上食莲有感》原文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共房头角戢,更深兄弟思。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令我忆众雏,迎门索梨枣。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 思乡的诗句——《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原文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是人愁处。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思乡的诗句——《月》《月》原文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月》注译①万里:言月运行万里而来,又暗喻漂泊万里的人。 思乡的诗句——《冬夕·寒蛩独罢织》《冬夕寒蛩独罢织》原文寒蛩独罢织,湘雁犹能鸣。月色当窗入,乡心半夜生。不成高枕梦,复作绕阶行。回首嗟淹泊,城头北斗横。《冬夕寒蛩独罢织》作者简介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思乡的诗句——《满庭芳·修水浓青》《满庭芳修水浓青》原文修水浓青,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苹。香浓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琐碎浮萍。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描写乡愁的现代诗朗诵

描写乡愁的现代诗朗诵 乡愁是一杯茶,这是一个平庸的比喻,但我却很喜欢。你的乡愁是怎样的呢?朗诵一首诗歌表达出来吧。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描写乡愁的现代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乡愁的现代诗篇一乡愁四韵 1 细雨贵如油粉的黄的红的蓝的紫色的 素洁的花娘子一片挨着一片 一片比一片热烈一片比一片开得努力 在异乡的春色已泛滥成灾带着某种记忆的芳香 我却不愿意再哼上几句小谣曲 2 收割机终于安静下来了太阳 圈起滚烫的爪子躲进一条峡谷 小男孩依旧坐在胡同口大石碑座上 流着鼻涕玩着鸟弹弓 口袋里藏着一册青蛙王子与公主的小人书 有一个窗户里飘出了葱花炝锅的香气 把他领回了家 想你的时候一根芦杆从水之湄

飘起雪花味道的离歌阵阵风 秋波之上写下苍茫和孤单 人群里有人颤抖了一下 风吹得更狂了这个匆匆赶路人把秋天送到了哪里眨眼间却吹老了我 4 静静地享受在梅花和白雪的世界 请一炷香氤氲缭绕着一颗素心 采集一滴落红飘下据说是云流下的眼泪 沏一壶令醉客心动的香茗 无需追问岁月是否多情 我浓淡如茶的生命里注定会 在你清雅的秀阁里小憩 描写乡愁的现代诗篇二黎明光的祥和 透过纯朴 照明了家乡的温馨 温馨是我渴望停泊的角落 早晨光的温存 透过微笑 穿越了家乡的浅滩

浅滩是我学会走路的地方 中午光的炽热 透过血汗 不满于家乡的小河 成熟是我挣扎的波浪 黄昏光的妩媚 透过晚霞 依偎了家乡的金黄 金黄是丰收的光芒 残阳落去 透过长夜 落叶回到了休息的枕床 把情怀给了归根 不再迷恋温馨 走出浅滩 驶出小河 最终还是梦到了乡愁的港湾 描写乡愁的现代诗篇三下过雪的夜,有些清冷站在城市的边角,仰望天空 深沉的夜色中挂着一抹黯淡 顺着那抹黯淡

关于思乡的古诗

关于思乡的古诗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3、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5、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6、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7、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8、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9、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12、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遛,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1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1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乡愁的诗句全文

乡愁的诗句全文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每个人都有心中的乡愁,下文是余光中的乡愁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乡愁的诗句全文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出生在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父亲是一名国x党政府官员。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1949年转入厦门大学。1950年随全家前往台湾。1951年,诗人得到梁实秋的指点。1952年诗人从台大毕业,出版其第一部诗集《舟子的悲歌》,反响不大。次年,进部队担任编译官。1956年,诗人退役,开始在一些学校教书,同时主编《蓝星》等文学杂志;同年9月诗人与表妹范我存结婚。1958年、1966年,诗人两次前往美国。1974年,诗人前往香港教书,1981年和黄药眠、辛笛等诗人会晤,相互间作了亲切的交流。1992年,他终于盼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一天,他与妻子一道,回到家乡故土。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 名作赏析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表现的主题。然而,将之作为一个长期写作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在他众多写乡愁的诗中,《乡愁》一诗毫无

疑问是流传最广、最为委婉动人的一首。 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里。 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

月是故乡明 思乡诗集

月是故乡明思乡诗集 六(8)第八小组 前言 “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思想哲学、民风民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这种情结折射到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便是浓浓的思乡情结。 上下几千年,从屈原的“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到余光中的悠悠“乡愁”,思乡始终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主题。人们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寄着深厚的情怀,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滨,也难以割舍。“乡土情结”一直是游子的普遍心态,乡愁的音响一直在中国诗传统的城堡上空缭绕。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组搜集的思乡之诗词。 借月思乡的古诗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的惊叹和对月的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思乡念亲的情思,勾起他们无限的遐想。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_334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 篇一:关于现代诗及创作 篇二:关于乡愁的诗歌 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乡愁是一种情结,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无法割舍的,请赏析阅读下面几首诗歌。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乡愁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敖红亮的《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饭里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醉在梦里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乡愁北石 我的乡愁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大陆在那头。永不老去夜深人静时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乡愁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磁石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最新有关于乡愁的古诗词鉴赏

【篇一】有关于乡愁的古诗词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思江南》

余光中《乡愁》赏析

余光中《乡愁》赏析 《乡愁》是游子深情的顾盼,是一曲清婉而柔美的回忆。自古游子远游,都会情不自禁的触景生情,吟上那么一首乡愁之诗。乡愁是人患上的一种毒药。 余光中以“乡愁诗人”着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乡愁》一诗的广为流传;大众对于《乡愁》相当熟悉,它之所以得以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结构简单,且对诗人不同时期的、内涵不同的乡愁通过四个不同的意象做了高度的概括;而“大陆在那头”一句煞尾,更使这首诗顿上一个境界 读《乡愁》这首诗,从而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诗人心中那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盼望民族统一的思想感情。对于我们常人而言乡愁就是对故乡的思念,家人的想念,不会有那么高的高度去思考。 显然,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现在这首诗每一小节的第一行。 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每一小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诗至此处,读者不禁会想,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有,那就是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那一方小小的邮票承载了诗人的思念,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或许我们都太年轻,没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苦,不能真正的体会其中的痛。但我们一样能体会到思乡思家的苦。 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里。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

十首现代诗

1.《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创作于1928年11月,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也是新月诗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康桥,即为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几年前,徐志摩曾游学于此,这是诗人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是诗情激荡的岁月,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喜欢这首《再别康桥》已经很久了,久到还是刚上高中的时候,在晨光洒射的去路,在夕阳斜照的归途,边走边在心里默默地背这首诗。 然后,一切都会因为这份诗情而变得美好。看着路旁的柳树,就想到了夕阳中的新娘;望着西天的云彩,也欲挥一挥衣袖;遇到星月辉映的夜晚,便思索谁会吹起别离的笙箫。 这首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摹了如画的风景,展现了如水的柔情,应该说每一句每一段都完美得无懈可击,但我还是最爱这段——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引申阅读:《沙扬娜拉》(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有关思乡的文章或诗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关于思乡的古诗词有关思乡的文章或 诗词 故乡,在离开之后,每个人都会那样的思念,都是那样的渴望回到故乡的怀抱,关于思乡的文章或者诗词都很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思乡的文章或诗词的相 关资料,供您参考! 有关思乡的文章或诗词篇【1】:思乡 不知道为什么乡情总是与"愁"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怀乡给人的感觉是"愁"吗?从字面上来看,"乡愁"大概是一种很美的东西,大部分人无法拒绝。对乡愁做种种解释是毫无意义的,乡愁只能被描述。

乡愁是一杯茶,这是一个平庸的比喻,但我却很喜欢。我不愿把乡愁说成酒,因为乡愁没酒那么浓烈,乡愁只能是在无人的暗夜的一缕清香,将远离喧嚣世界的我们一点一点溶解。乡愁是茶,总在苦涩中带着那么一点甘甜;乡愁是茶,但却不会愈冲而愈淡。 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 乡愁亦是乡音,有时它被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却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间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们会对千百种口音中突然响起的熟悉的声音如此敏感,于是我们会很容易就做到在两种不同语言间娴熟地切换。乡音,永远是我们属于哪一方土地的印记。 乡愁是一种习惯。就像吃惯了家里的小葱而永远不能适应北京的香菜一样。乡愁让我们有了一种思维定势,因为它,

我们会在端午节到来时想起外婆裹的粽子,在清明节到来时想起该去上坟了,在春节到来时想起冻米糖和甜酒酿... 乡愁更是记忆,记忆捉摸不定,乡愁也就咂摸不够。在他乡流浪十几年几十年,记忆中的故乡却永远不会变,我们会很准确得说出每一个细节,但却在回到故土时发现已然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们宁愿看到一个记忆中的村庄,不愿时光对其无情地篡改。但当我们失望地离开了,乡愁又开始积聚,开始发酵,于是我们又努力在记忆中抚摩故乡的门环。 有关思乡的文章或诗词篇【2】:思乡情 雨还在下,雨水敲打着窗户,仿佛敲打在我心上,虽然轻柔,但却痛彻心扉;风还在刮,风儿吹拂着丝丝细雨,犹如拨弄着琴弦一般,虽然动听,却使人微颤。地上的树叶、纸屑随风而起,飘荡在无际的天空中,就像是游子坐上了归途的列车,让我顿觉暖意袭遍全身。 我倚窗而站,遥望着家的方向,想念着家乡的味道,淳

《乡愁》赏析

《乡愁》赏析 李元洛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组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二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2讲 诗歌欣赏——《乡愁》-教案

第2 讲
概述

诗歌欣赏——《乡愁》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初三
适用区域
部编版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乡愁》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欣赏、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便激发学生 “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位旅居外地的年轻人,来到一位智者的面前请教:“我突然患了一种怪病:脑海里总会无缘无故地 闪现一些小时候的事情。我到底是怎么了?”智者微笑地看着年轻人说:“你没有什么毛病,你只是在心 中萌发了乡愁而已。”
是啊,乡愁就是人从一生下来就具有的那种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浓浓的思念和眷恋之情,一个平凡的年 轻人尚且如此,那么远离大陆的台湾同胞,他们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知识讲解
1.作者介绍: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 年 10 月 21 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 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 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1948 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 年毕业。1953 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 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 学文学院院长。2012 年 4 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 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是“右手 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2.写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 年,20 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 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关于乡愁的诗句

关于乡愁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2、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3、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4、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5、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6、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7、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8、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9、水驿江程去路长。——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10、回首乡关归路难。——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1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2、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13、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4、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15、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

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6、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7、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18、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孤雁》 19、天外吴门清霅路。——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20、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1、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22、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王建《渡辽水》 23、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4、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25、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26、墙里秋千墙外道。——苏轼《蝶恋花·春景》 27、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28、归期犹及柳依依。——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29、天怜客子乡关远。——蒋捷《虞美人·梳楼》 30、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