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学论》笔记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学论》笔记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学论》笔记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学论》笔记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学论》笔记

1.什么是教学?教学有哪些任务?

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为什么说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任务?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场所,是专门教育机构,其中有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一定的方向与规定,进行有组织的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就学校实施的教育途径而言,除教学以外,还有生产劳动、体育运动、各项竞赛,还有党、团、队及其他课外活动。但在这些中间,教学是最基本的。这是因为它所产生的教育最全面、最深刻、最系统,占去的时间也最多。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主要是由它的各科教学质量来决定的。

教学是社会经验在生产的主要方式;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主体部分和教育基本途径。

教学的任务:包括思想品德的培养、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技巧的获得、身心各种能力特别是智力、创新及时间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康审美情趣乃至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完美个性的形成。

中心任务: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实施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2.教学论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有何联系和区别?

教学论研究对象:在于探讨教学的本质与有关规律,寻求最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法,以达到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目的。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个体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就这一点说,它与教学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为在许多地方它给教学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它并不涉及教学的方向与内容。因此,它与教学论的界限与范围显然是不一样的。

学科教学法主要研究的是:不同学科的教学法。它所讲的内容也应该是属于规律性的东西。但它必须根据并充分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它和教学论的关系属于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显然,这两门学科谁也不能代替谁,各有其独立的范围。但是,这两门学科之间也极为密切的:教学论为各科教学法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基础。反过来,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也会丰富教学论的内容。

教学论的一般研究方法有哪些?

观察法,经常可以使用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个案法,对于具有某种特殊性的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了解。文献法,利用学校有关文献、记录进行研究,对学生作业分析也属于这种。调查法,包括书面与口头的。经验总结法,实验法。

3.教学活动中包含哪些要素?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教学活动的七个要素: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环境、反馈、教师。

教学诸要素之间关系:教学的最终任务是要达成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是否达成要从学生身上来体现。为了达成目的,必须通过课程和方法中介。这种影响情况如何?目的任务是否已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从学生方面发挥来的反馈信息如何来判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环境都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教师和学生也会对环境发生反作用。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设法控制或适应环境,使其对学生产生有利的影响。由上可知,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要靠教师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说,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或者是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向前面也已提到的,整个教学活动都是为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服务的。也可以说,一切为了学生,而且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完成目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二章过程论(教学过程和过程论,教学的本质特点和功能和规律,功能作为论述已经出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重要的,本质的研究也我国比较深刻,个学派我们不管,我们只看结论,23页。教学过程概念一定要背下来,动态概念,根据研究对象来理解。一节课,一个单元等等都是。教学理论基础可以简单了解。把规律改成特点,四大特点四大部分,内容和任务受制于社会需要宏观,2教学内部特点教学与发展和教与学)

1.教学过程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

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

教学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一个包括认识和交往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与交往实践统一的过程,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

教学过程特点:

(1)、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与社会的需要首先一定学校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其次,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还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一定的教学目的总和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相适应的。再次特定的社会价值、民族心理对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的决定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2)、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和促进发展具有三个方面含义:身体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健康与各部分的功能;智力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和技能技巧等;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发展,包括情感、兴趣态度、意志、性格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教学受制于学生发展的水平;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3)、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各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其中教师事主导者,学生是主动者。(1)教师和教的活动起主导作用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他遵循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本应由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而应当引导、启发、帮助和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学习。(2)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首先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对教师所施予的影响,并不只是消极的接受,而是以能动的主体的姿态去思考和抉择,主动积极的作出反应。其次,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教的行为,目的是引起学生学得行为。教师教的过程,也就是为学生学的服务过程。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是检验教师教的依据。不仅如此,教师的教只有依赖于学生的学,依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4)、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教学过程中的每一要素都在产生一定的力,但最终导致教学最佳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之力简单相加,而是在诸要素之间中形成一种合力。

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有哪些?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智力发展依赖于知识掌握,知识掌握又依赖于智力发展;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统一学生思想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学生思想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统一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

2.你是怎样理解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

(1)、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论基础教学过程是包括认识和交往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过程,从而避免了以往的片面、机械的观点。

(2)、教学过程的心理学、生理学基础教学过程的实质上是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那么研究和组织教学过程就必须认识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机制、特点和规律。只有当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身体发育、大脑神经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3)、教学过程的社会学基础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认知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同时,不要忽视教学中群体交往与合作因素,善于借助多种社会学因素来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过程的系统科学基础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教学问题,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现象、建立教学模式,从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对教学规律的研究具体化、深入化,还能得到许多新的启发和认识。

人类学、伦理学、美学、传播学、语言学等也为教学过程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方法。

3、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有哪几个方面?你是怎样认识的?

(1)知识传递功能:传授知识是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的基础,是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间接经验,根据学生具备感性知识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领会教材,通过讲解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学生理解知识以后,还需要巩固和运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后,随即进行初步的巩固工作如用提问、课堂测验、做习题的方法进行巩固,在一段时间以后,还需进行系统的阶段性复习和总结性复习,强化记忆。对于学生来说,运用知识应该主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如完成各种书面作业、口头作业、试验和实习等等,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作业练习的目的和要求、精选作业内容、由浅入深、由难到易、逐步加大难度和分量。此外,还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技能形成功能:技能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技能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才能逐渐达到熟练程度。形成熟练的技能之后,便可以大大简化学生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如在实验中,如果没有相当熟练的实验技能,学生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实验动作上。而当熟练掌握实验技能之后,才可以不假思索地操纵实验仪器、完成实验动作,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实验对象的观测和计算、分析和记录上。技能形成是有阶段性的,要求教育者在训练学生掌握各种技能时,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在技能训练初期,教师首先应配合示范动作,力求讲清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方法、顺序,使学生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去模仿和练习;每次练习之后,教师应及时分析和评价,使学生了解其练习的结果,又错误及时纠正;练习次数和时间应适当安排,过少达不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过多又会引起疲劳、丧失兴趣,同样不会有好的效果。

(3)智能培养功能:培养智能是在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基础上,在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的统一过程中进行的。知识一方面是智力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获取和运用知识活动本身,就是锻炼智力和能力,促进智力和能力发展的作用;技能则大大简化智力活动过程,使智力活动更经济,更有效,提高智力活动水平,实际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历来被看作智力和能力的构成要素,离开知识和技能,智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教育论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智能,就不仅要强调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而且要考虑怎样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一般认为,学生从探索中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在解决各种理论问题和合实际问题的探索活动中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是培养智能最好途径。培养智能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思考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先决条件。

(4)个性发展功能: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培养智能,也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方面。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一定的原有经验背景和生理条件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知识、技能和智能结构,成为个性发展的基础。但是学生个性发展还取决于另外几个方面,即思想、品德、价值体系、情感、动机、态度、意志培养。身体素质的健美,也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对发展学生个性的这几个方面,也有着积极影响。

第三章目的论

1.我国学校教育目的有哪些组成部分?他们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1999提出我国当前教育目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部分。

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之中去,我们可以说教学目标就是进一步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某一学科、某一阶段、某一节课的更为具体的目标。教学目标总是以一定的课程内容为媒介,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教学目标分类方式

在对教学目标分类可以从三个纬度展开:第一个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即德智体美劳;第二是通过教育教学所要形成的学生个性心理要素包括知识、智能(智力、能力、创造力)价值(理智的、道德的、审美的)、情意(情感、动机、态度、意志)和行为(动作技能、行为规范、行为习惯);第三四个部分和各要素的发展水平。教育目的的各组成部分和作为教育教学结果的个性心理要素是统一的,“五育“中的每一育都包括知识、智能、价值、行为等主要个性心理要素,并与其发展水平有着对应关系。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什么

加涅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他又进一步把智力技能区分为鉴别作用、获得具体概念、为概念下定义、掌握规则和高级规则;认知策略也可以分为编码的策略、记忆探究策略、检索策略和思考策略等;对言语信息和运动技能,加涅没有进一步区分,但他认为把态度区分为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和行为后果是正确的。对知识的掌握也使用了“言语信息”这个术语,似乎意在强调言语在掌握知识中的作用,这也是他考虑问题突出特点。

3.你对中小学的基本教学目标有什么看法?

普通中小学的基本教学目标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怎样的规格要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培养目标;二是为了培养这样的人,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规定各门课程设置,提出课程目标。

4.教学目标有哪些作用?怎样确定?

(1)目标的指向作用目标的指向作用是通过影响人的注意而实现的。有了明确的目标,人的活动中就会把注意集中在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尽量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目标的激励作用目标激发了学生观察特定对象的积极性,只有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内部需要时,才能激发学生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动力,教学目标能否起到激励作用,还要看该目标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当,也就是符合“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3)目标的标准作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就成了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方面教学目标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标准,另一方面教学效果也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对教学目标做出必要的调整。

确定教学目标要求:

(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停留在一般目标上,而要以一般目标为指导,确定更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科书的编写中需要对具体目标作出规定,直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更需要根据自己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确定更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二者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持、互为因果。

(2)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相结合集体目标是对待特定学生的共同要求,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最基本目标。个人目标则是在集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原有基础和志趣、能力倾向和发展方向确定的适合学生个人特点的目标。个人目标都必须全面达到最基本的集体目标。

(3)难度适中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在研究学生上下功夫,从本校本班出发,从个人实际出发。

(4)便于检查教学目标要发挥标准作用,就必须是可检测的。

教学目标表述明确、具体,才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出的一般目标是“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式。”但是,这一目标不够明确、具体。请对以上的教学目标加以表述并做以说明。

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教学目标时,应当从四个方面作出规定:(1)完成作业的条件(2)完成作业

的速度(3)完成作业的质量(4)作业的类型。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可以对上述“学会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式”的一般目标做出进一步限定“通过这一单元教学(共五课时),全班学生都必须学会参照课文例解或其它参考资料在40分钟内独立解答至少10题不同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式,解答步骤和答案的正确率至少达到80%”这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者算不及格,须采取补习措施。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则可进一步限定条件,提高速度和质量的要求,或者提供更多变化大、难度高的典型试题,让他们在课余时间量力完成。

5.请选择中学或小学课程中一项具体内容,试确定并陈述其教学目标。

以植物学为例,“植物的生长”这一单元(1)正确说出影响植物生长的四个因素,这项作业目标表明,要求学生获得的知识类型是“事实”;知识掌握水平是“正确”;智力操作方式是“记忆”;智力活动水平是“再现”。如果要求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达到“熟练”而不仅仅是“正确”的话,还可以对上述目标稍加修正。(2)连贯、迅速地说出影响植物生长的各个要素,把(1)中的四个改称各个,消除了数量上的提示,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连贯、迅速这两项要求,从而对熟练程度做出了界定。(3)解释为什么黑暗地方不长草?这项作业要求学生获得知识类型是概念;智力操作方式除记忆外,还有分析、推理;智力活动水平是变式应用。(4)设计一个在月球上培育植物的实验。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动员不止一门科学知识,并且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综合应用现有的全部有关知识,使用除教科书以外的多种资料和工具。

第四章原则论

1.试述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制定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包括教学整体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创造原则、有序性原则、师生协同原则、积累与熟练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反馈调节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

教学原则的依据:(1)教学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人们在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这些经验或教训反复认识,不断深化,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经过概括抽象,对教学规律有所认识,从而制定了教学原则。(2)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原则是根据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出来的,用以指导教学工作。教学原则既有它的客观性规律,又具有时代的特点。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规律决定教学原则。(3)教学原则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它本身没有阶级性。但是人们在制定、解释、运用教学原则时,无不受到一定阶级思想的影响。任何一个教学原则或教学原则体系的提出,必须服从于一定的教育目的。

2.试述教学整体性原则的意义及其实施要求。

教学整体性原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教学是由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协调好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种教学要素有机配合起来,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整体作用。

贯彻整体性原则的要求:(1)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思想性是指教学中内在的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特性。思想性蕴含于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之中。艺术性是指导教师遵循教学目的与规律、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因素、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过程中所具备的技能、技巧及实践性知识的特性。(2)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科学性就是保证向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应当具有真理性,是人类认识成果中基本性、确定性和正确性的部分。人文性是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实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及培养非认知心理因素相统一。精确的、科学的、

逻辑严密的知识才能有较高的发展智能的价值。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要注重非认知因素的培养,非认知心理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4)实现身心发展统一。良好的体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心理的发展与增强学生体质结合起来,实现身心发展统一。(5)实现教学诸要素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教学任务,精通教材、了解学生,熟悉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环境,善于处理好各种教学要素间关系,使学生诸要素在达成具体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实现有机配合,保证教学活动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3.启发创造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人格。

贯彻启发创造性原则要求:(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创新意识。(2)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思维能力。(3)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与用的矛盾。

贯彻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1)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2)根据学科内容、任务及学生的特点,正确、恰当地联系实际。(3)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4)教学内容要重视乡土教材的补充。

5.有序性原则

是指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贯彻有序性原则的要求:(1)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序。(2)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3)生动活泼的进行教学,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4)进行平等对话,促进师生交往。

6.因材施教原则

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1)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了解学生。(2)把因材施教与统一结合起来。(3)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4)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7.积累与熟练原则

是指教学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广博、深厚和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进而使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达到熟练和运用自如的程度。

贯彻积累与熟练原则的要求:(1)教师讲授知识要清晰而深刻(2)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3)多给学生练习和运用知识的机会。

8.反馈调节原则

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从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试述教学动态信息的调控与反馈信息的处理问题)

贯彻反馈调节原则要求;(1)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地获得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反馈信息(2)教师对获得的反馈信息要及时评价,并对教学活动做出恰当调节。(3)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调节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9.教学最优化原则(运用教学过程优化理论,简述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实行综合控制,进行最优的教学,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学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效果标准,即每个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在知识、技能、思想和发展方面达到的水平;另一个时间标准,即使身遵守学校有关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贯彻教学最优化原则的要求:(1)综合的规划教学任务(2)全面考虑教学中的各个因素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目的、内容、环境和反馈等诸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要使这个系统成为有机的系统,就必须保证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因为任何一种因素作用的发挥,只能受到局部效果,而不能取得教学整体效果,应力求使教学各要素按照他们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合理地加以配置。这样,把每一个局部因素,综合到教学过程德整体结构之中,既充分发挥他们各自作用,又使教学取得最优整体效果。(3)教和学的活动要紧密配合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和学,正是在师生双方统一协调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教决定着学,学影响着教,教学相长,相互促进。贯彻教学最优化原则要求把教师的教学最优化与学生的学习最优化紧密融合在一起,使师生活动协调统一,从而保证教学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教学过程最优化

10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教学原则的体系加以评述。

(1)教学原则之间相互联系(2)发挥教学原则的整体作用(3)结合实际运用教学原则

11.师生协同原则

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中。

贯彻师生协同原则要求:(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所谓的学生观,就是教师对自己教育对象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教师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全部的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所以应当把正确的学生观贯穿在教学过程始终。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民主、友好、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2)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3)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4)进行平等对话,促进师生间交流。

第五章主体论

简述学生中心论的观点(简述杜威、赫尔巴特教学观的基本分歧)

学生中心论以卢梭、杜威等人为代表。他们首先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认为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是“自然仆人”。同时他们还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他们还认为学生只能从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由直接经验获取所需知识。因此,教育过程不应由教师直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学生中心论者一般都把学生看作教学过程的一种自变量,看做能够完全决定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主体。从哲学观来分析,他们较多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因的作用,贬低甚至否定外因的作用。从心理观分析,他们比较倾向于人本主义,认为学生具有一种内在的潜能,不需外力帮助便可展现出和谐的社会行为。认为学生的需要、态度、情感等动机系统或内部机制的变化才引起学习行为的变化。他们主张教学应尽力派出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种外部条件,创造一种能最大限度允许学生做出个人选择并主动活动的教学环境。

简述教师中心论的观点

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他十分重视教师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教师中心论者一般都重视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视社会或教育影响的代表者教师为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者,并单纯强调学生是教育对象而无视其主体地位。从哲学分析,他们大多数是外因论者或机械唯物论者。从心理观分析,他们倾向于行为主义,认为不应从人的内部世界寻找对人的行为解释,而应从决定行为的外部条件来寻求对行为解释,教师完全可以按预期的目标并通过由他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应答反应矫正或形成学生的行为。

1.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1)可教性是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身心基础教育乃是社会通过种种途径把自然的人培养为社会的人的活动。教学就其作为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而言,其对象无疑是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或身份首先是教学的对象,这也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首要角色。(2)能动性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首要特征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的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实施的并不是简单的加工改造,而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也不是消极被动吸收,而是积极主动参与,并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和兴趣动机为基础来获取知识,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使之“个性化”,构成自己个性的基本部分。无论是知识准备、认知能力还是态度动机,学生的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会逐步地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社会为之预定的某些教育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参加和推动教学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不可分割,二者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使学生接受教育的影响,从而向教学目标步步紧逼。没有教师的教,便不存在有别于人类其他活动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充其量只是形式的、表面的,与实现教学目标好无联系。虽然在学校里也存在学生的自学活动,但实质上,这些学习活动仍然通过教学目标导向、教师要求的约束和教学大纲、教

科书的规定而受制约于教师的教之下。因此,尽管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教育对象的性质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仍然受制约于教师的教。

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1)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教师追根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是社会赋予教师这一职业的根本要求。教师的社会角色是“知识的源泉”、“伦理的化身”、“社会价值的代表”,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求教师按照社会的要求以及反映社会需要的教育目标来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指导帮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道的思想观点、价值准则和个性品质。(2)教师的素养使之有可能在教学中发挥导向和组织作用教师作为教育者,一般都受过专门的训练,对儿童发展和教学原理有一定的认识,并且绝大多数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在思想、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要高于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这就能使他们能够胜任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帮助,并能科学而合理设计、组织和实施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和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要求或教育要求,并努力达到这些要求。(3)教师导向组织作用的具体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干什么”和“能干什么”并不表示“在干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导向组织作用表现在:教师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原理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反映社会要求的种种教学目标,并使之接受这些要求而把学生的学习有效的纳入一定的方向和轨道之中,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教师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而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一步步向教学目标迈进。

教学过程教和学的关系: (1)教学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教与学的关系首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也是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2)教学关系的本质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教为主导、学要主动反映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教为主导的着眼点是学要主动。教为主导,学要主动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认识。

2.非认知因素是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并联系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

非认知因素包括认知因素以外的影响认知过程的一切心理因素,动机、情感、意志、及人格特征等。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为基础的,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包括认知过程与意志过程,前者与人的智力有关,后者与人的非认知因素有关。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认知因素参加,也要有非认知因素参加,学习的成功往往是由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共同作用来实现的。认知因素及其结构基本上就是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而非认知因素则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一个人的成功等于智力加非智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智力中常的人来说,非认知因素的不同状况,几乎直接决定他们的学业水平,即使智力较低的学生也有可能借助良好的非认知因素而获得较好的学业成绩,虽然非认知因素不能改变人的智力水平,但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能否等到充分发挥和使用。

非认知因素是学习过程的控制系统,而动机是这一系统的核心。学习总是为一定的动机所支配,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学生的动机可表现为态度、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对成功和地位的向往等。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三种作用:指引方向学生受到动机激励作用,会依照所激发的方向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成功;集中注意受到激励作用的学生,能排除干忧,克服困难,集中注意于所学习对象;增加活力受到激励的学生能主动学习,以求达到自己的目标,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乐趣。动机的培养: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唤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提高学生志向水平。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培养学生的动机,应避免频繁地对学生进行具有威胁性的考试与竞争。

3.你认为一个优秀教师首要具备的品质有哪些?试拟一个“你心目中的优秀教师”调查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变量。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教师的领导作风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1)教师职责及其职业的角色特征: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

(2)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 a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b教师的教学能力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组织、管理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能力;初步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3)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相互作用 a教师的领导方式与学生的学习霍桑效应的启示(心理气氛和工作气氛是影响工作效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的领导方式(权威式、放任式、民主式)与班级气氛; b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六章课程论

1.什么是课程?它与教学的关系是什么?

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的各项目的服务的。而课程的内容又对教学过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点。课程所提出的内容和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前提。课程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亦即课程方案(或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材(教科书)中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教学就是按照课程所提出的计划,由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各种学习活动,实现课程所规定的各项教学目标的过程。课程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因素。

2.你认为应当怎样处理系统知识与直接经验(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统一要求与多样化、显课程与潜课程)的关系?

系统知识与直接经验

系统知识和直接经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真正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掌握了经过反复检验的知识,就可以避免直接经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大简化“尝试错误”的过程,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课程要以系统知识为主线,加强系统知识与直接经验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扎根在牢固的实践基础之上,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动脑与动手,系统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真正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

强调发展智能、培养能力是重要的,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有才干、善于创造的人,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只会死读书,只有死知识的人不会有发明创造。发展智能最重要的是发展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概括地说就是吸收、保持、加工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脱离开一定的知识,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不是一切知识都对人的智力活动具有积极意义,如僵死的、陈旧的和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知识,就只能妨碍创造性智力活动,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解决社会问题,一个把某种理论看作永恒真理的人,也不可能主动探索去创建新理论。各种知识对发展学生智力作用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布鲁纳认为应当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寻求发展智力的钥匙。

统一要求与多样化

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社会主义方向总是通过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来保证,对课程和教材的内容完全不必统得过死。为了适应地区间、民族间和同学间差异,对同样的课程和教材也应当有所不同;我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同样的课程和教材也应当有不同的处理;另外,还应当允许根据不同的课程论思想设计不同的课程和教材。总之,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必须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和教材去实现。课程教材的多样化也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发挥创造性,把学校办的更有特色,更有生气。

显课程与潜课程

显课程就是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并在考试、测验中考核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而潜课程则指的是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

要处理好显课程和潜课程的关系,就应该设计和编制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潜课程的因素,尽可能地把潜课程纳入有计划的教学内容之中,使县课程和潜课程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发展潜课程的积极影响,排除可能的消极影响。

3.怎样认识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和职业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

根据普通中小学教学所要承担的任务,可把他的课程大致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内容,即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和职业课程。

基础文化课程的目的是对全体中小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生活、学习和生产劳动的一般能力,养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形成初步的科学世界观。

劳动技术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生产部门的基本过程、原理和运行机制,掌握使用和维修常用劳动工具和机械、电气设备的基本技能,获得正确、积极的劳动观点、态度和习惯。

职业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切合社会实际需要和个人特长的职业定向,为企事业单位训练具有一定专门技术才能的劳动者。

4.简述几种主要课程形式。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现代学科课程的基础是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所奠定的,它试图把一切知识教给儿童。优点是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这三个特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缺点是造成和加深学科分隔,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不利于吸收新知识和新科学,妨碍课程内容的更新。

关联课程要求每个学科的教师同时对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排列顺序和进度有所了解,即具有跨学科的眼光和思路;相邻学科的教师应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共同研究教学问题。于是,仅有按学科划分的教研室组织就不够,还应该按平行班级组织各科教师参加的教学组。这样的课程和教师工作关系有利于改变目前的学科分隔、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互不同气的弊病。

融合课程比关联课程进了一步,他不仅加强了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联系,而且把这些相邻学科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如数理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

广域课程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优点有利于学生概要地掌握科技文化常

识,开阔视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过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问题课程亦即核心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像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在普通中小学开展的环境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健康教育、人口教育、婚姻和家庭教育的时候,都可以采用这一课程形式。

活动课程有时也叫经验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

5.简述课程编制步骤。

课程编制的步骤,美国学者泰勒于1949年提出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教育内容(3)组织教育内容(4)评价教育效果

6.学校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两个问题,论述你对解决该问题的看法。

教学课程方案(原教学计划)从整体上规定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学科设置、各阶段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原教学大纲)从整体上规定本学科的性质及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学目的和任务、内容范围以及选择内容的主要依据、编排学科内容的顺序等,包括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列出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原教科书)是根据学校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最后一步。

存在的主要问题:

怎样处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

坚持以分科教学为主线制定课程方案,在目前条件下是正确的。但是,把分科课程绝对化,不利于课程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妨碍学生形成统一的世界图景和科学的世界观。分科过细、过严也不利于吸收新的科学知识,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更新,不能适应科技文化知识综合化的大趋势。我国中小学课程应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的道路。

怎样处理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的关系?

必修课应少而精,应当减少课时;选修课应当有一定的数量,增加一些课时;还应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留下较为充分的余地,使之更好地配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

怎样看待劳动技术课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劳动技术教育具有普遍的教育性质,应当与其他的普通课程密切联系和配合,共同完成普通教育的任务。劳动教育属于德育范畴,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热爱劳动、乐于创造思想,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以及参加劳动的习惯。用劳动教育,尤其是用简单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技术教育的做法,这是极端的错误的。

怎样看待职业课程地位和作用?

学校教育要与当时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职业教育是关键的一环。在高中、初中乃至小学,都应当在普通课程和劳动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一些切合实际的职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实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某些偏见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以及师资、教材和教学设施方面调件的限制,也给职业课程的设置带来了不利影响。

怎样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

我国学校课程内容的陈旧,几十年一贯制,是面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要保证对学生进行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就要求课程内容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双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要随着时代的步伐发展变化的。

怎样处理知识、智能和非认知因素的关系?

我国各学科教学内容还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取向的。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智力、能力和价值、态度、动机情感等因素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注意到,但至少没像对知识那么重视。这大概与教育理论对智能和非认知因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阐述还不够准确有关。因此在学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我们不但要重视知识内容,也应该重视与之紧密相关的学习方法;不但要把可靠的结论交给学生,也应该让学生了解获得结论的一般探索过程和尚未消除的疑问;不但要强调知识的学术价值,也应该强调知识的社会价值;不但要用知识的理性力量武装学生的头脑,也应该使他们在追求真知的激情熏陶下,形成奋发向上的态度和动机,树立坚定执着的进取精神。

教材的载体偏重印刷符号,影响教学效果,直观性和生动性比较差,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程度太低。在教材编制中虽然要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信息载体,但也应当研究怎样合理利用其他传播媒体,配备多种多样的直观教具和照片、图片、幻灯、电影、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课本的印刷的质量和装帧的质量也亟待提高。

教材,特别是教科书的编写主要从教师教的需要出发,用施教者的眼光处理教学内容,这是我国教科书编写中存在的通病。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学生学的需要为基本着眼点来编写。

第七章方法论(一)——教学方法

1.如何正确理解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能够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1)教学活动的双边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2)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相互联系和作用。(3)教学方法的构成。可分为:组织结构、逻辑结构和时空结构。组织结构是指教学方法本身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逻辑结构是指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循序。时空结构从宏观上是指教学方法的结构是历史和逻辑的辩证统一,它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历史变革与教学方法的历史存在。

2.从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教学方法?

对教学方法历史与发展的纵向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实践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也就是说,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时代要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但是,教学方法并不是被这些因素消极地决定的。教学方法一旦形成后,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起

极大反作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另外还表现在教学方法形成以后,并非简单地随着不同社会变革和世

界观不同而变化,而是相当稳定。因此,我们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学不应该轻易地否定或排斥某些“传统

教学法”应该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教学方法,吸收当代各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总结

经验,使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学方法得以丰富和发展。

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法?

(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不同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和完成。如

果是传授新知识,就得选择语言传递信息方法、直接感知方法,如果是形成和完善技能技巧,就得选择

实际训练法为主。

(2)依据教材内容特点不同学科性质的教材,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某一学科中的具体内容教学,又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性质和具体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教学法。

(3)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应

当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那些能促进和发展学生学习独立性方法。

(5)依据各种教学方法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每个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同时又有各自优点和局限性。教学方法职能作用的发挥,受教学过程诸因素的优化组合。某种方法对于

某种学科或某一课题是有效的,对另一种形式的教学可能是完全无用的。

(6)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要求教学之所以选择一定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教学工作顺利有效地

进行。教师力求选用经济有效的方法,教学最优化,以最少时间取得最佳效果。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还应考虑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因素。

3.谈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及这类方法的基本要求。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

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谈话法又称回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

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教师运用语言传递信息

为主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发展他们智力和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必要的加工,

实行科学的组合,并按一定程序,组成合理的教材结构,使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意义。

(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3)善于设问疑难,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

(4)恰当地配合和运用板书。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特点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等。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试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自然界、何、和其他社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2)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滴进行观察。

(3)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工作。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是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

练习法是指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可分为语言的练习、解答问题的练习、实际操作的练习。

实验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在观察或研究和独立操作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方法。

基本要求:

(1)对学生实际训练的活动要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

(2)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

(3)重视实际训练结果的总结和反馈,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的良好习惯。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或利用一定教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

美,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正确态度、兴趣、理想和审美能力的方法。欣赏法内容有三种类型艺术美和自然美欣赏、道德行为欣赏、理智的欣赏。

基本要求

(1)引起学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

(2)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3)要注意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个别差异

(4)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法。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就是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发现法的基本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2)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说和答案(3)从理论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学生中如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争辩(4)对结论进行补充、修改和总结。

基本要求

(1)依据教材特点和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

(2)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

(3)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4.试举例说明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师本身的素质条件(5)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6)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要求。除了以上的一些依据外,还应该考虑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因素。

教学方法的运用(1)运用教学法要树立完整的观点。注意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性功能。(2)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作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3)要善于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5.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有哪些趋势和特点?

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1)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主要是教学物质设备的现代化,其最初表现为视听教学技术的应用,后来计算机辅助教学。(2)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发现法教学、暗示法教学等。

(3)教学方法个性化提倡个性化或个别化教学方法,是尊重学生在知识、智能、兴趣和个性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的一种努力,但并不是也不应该取消以集体教学为基础的统一性和集体在个性和谐的、完善的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也不能由此而得出结论,未来教育的方向是从集体走向个别。

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特点(1)心理科学研究成果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提倡发现法教学,是以结构注意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法,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保加利亚心理学家赞科夫更是把发展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研究成果引进到教学理论领域,在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2)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与教学实验紧密结合。(3)以系统整体的观点研究教学方法理论(4)注重教学方法在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非认知因素中的职能作用的发。(5)把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

第八章方法论(二)——教学组织形式

1.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研究和探索教学组织形式的意义是什么?

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研究教学组织形式的意义

(1)研究教学组织形式的理论意义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论中处于真正落脚点的地位,带有综合的性质;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现、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等,最终要落实到一定的组织形式中,即以何种结构方式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并表现为何种时间序列。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只用于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才能发挥其效用,方法和形式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同理,课程的实施、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直至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要体现在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中。

(2)研究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意义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质量有密切相关。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工作有积极意义的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过来决定于内容,形式具有能动性。教学组织形式尽管被活动内容所决定,但也可以反作用于活动内容,使活动内容有所改变并使教学活动发挥更大作用。从系统论观点看,系统要素的结构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结构不同,系统功能也不同,甚至会改变系统的性质。由此我们认为,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在时空上的关系组合的结构(即教学组织形式),也必然影响教学活动的功能和成效。

(4)研究教学组织形式与推进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班级授课制效率,为学生发展留下充足空间,成为教育理论界的普遍关心的课题。班级授课制是学校中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它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规模和效益,容易操作和考评,但难以因材施教,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两全一发展”不相适应。为了使教学组织形式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就须深入研究与改进教学组织形式,使各种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能够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实现最佳组合。

(5)研究教学组织形式与实施创新教育所有的创新都源于问题解决,而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在教学中,注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一系列的精神活动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创新与学生积极思维有关。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个性

的发展,尤其是与创新精神及其能力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辅助形式、特殊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2)集体教学的萌芽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一两名学生,而是一组学生;不再是一个教师给一两名学生教授所有的教学内容,而是由一个教师主讲,若干名教师辅助讲授;主要由教师个别讲授、指导,同时也由学生共同进行某些学习活动;学生在年龄、程度、修业年限及学习进度上参差不齐,但修业的顺序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

近、现代的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适应了科学知识丰富、科学门类增多、知识技能日益复杂的趋势,反映了在受教育增多的情况下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并扩大教学教育效果。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形式进行教学的是京师同文馆(1862),清末废科举,建新式学校,葵卯学制(1903)颁布后逐渐在全国推行。

(2)贝尔——兰碦斯特制 18世纪末19世纪初,使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过渡时期。英国的一位牧师贝尔和教师兰碦斯特创始的,也称主导制,教师以教年龄较大的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优秀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

(3)道尔顿制由美国柏克赫斯特在道尔顿市道尔顿中学实行的一种教学制度。班级被打乱,教师不再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指定一些参考书并布置一些作业,学生独立学习教材后向教师教送作业,通过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这种教学制度强调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受到进步主义者推崇,与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法等结合在一起,成为进步主义者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4)设计教学法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教学制度,由杜威的学生克伯屈所创。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它打破了学科界限,摒弃教科书,废除班级授课制,强调教师的任务在于利用环境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所需要的教材等。这种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缺点是学不到系统的文化知识。

(5)文纳特卡制美国教育学家华虚朋1919在芝加哥文纳卡特镇公立学校实验一种教学制度。他把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由学生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编辑、出版自治会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优点重视书本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又发挥教师、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习目标的规定、诊断性测验,学习目标达到后即转入下一单元学习。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事件发生的场所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

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是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的时间里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班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班级授课制是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的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

校医院:北京体育大学公费医疗管... -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体育大学公费医疗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北京市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结合公费医疗管理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费医疗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保证全校师生员工的基本医疗,有效地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控制超财力的医疗消费,为广大师生员工健康服务,促进学校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公费医疗管理的原则是按照国家、学校和个人共同负担医疗、医药等费用的原则,确定个人合理负担比例。 公费医疗管理的目标是总量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提倡科学锻炼、科学防病、科学就诊、科学用药。 第三条按照《北京市公费医疗管理办法》规定,学校成立北京体育大学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由校(党委)办公室、人事处、计划财务处、监察审计处、学生工作部(处)、离退休人员处等有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组成,由学校分管医疗卫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任。下设公费医疗办公室,由校医院和计划财务处工作人员组成,负责日常工作。 第四条享受公费医疗待遇人员范围: (一)在编的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 (二)计划内招收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经批准因病休学一年保留学籍的学生(不含委托培训、自费学生)。

第二章就医规定 第五条享受公费医疗人员患病应首先到校医院就诊。在校医院就诊时,凭公费医疗证挂号,所需医疗费用按照不同比例缴纳。教职工、学生缴纳20%,退休人员缴纳10%;离休人员和享受国家医疗照顾的人员不缴纳费用。凡不能提供公费医疗证就诊者,费用自理。 第六条门诊开药量定为急性病不得超过3日量,慢性病不超7日量,行动不便的可开2周量;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病、精神病、癌症、脑血管病、前列腺增生疾病,且病情稳定需长期服用同一类药物的,可放宽到1个月量。 第七条因校医院诊疗条件有限或疑难病症需转外院就诊时,由相关科室医生开具转诊单,方可转至指定合同医院(北医三院)就诊。转诊单一次有效,限期2周,过期无效。转诊单需指定合同医院接诊医生签字并加盖合同医院公章,再回校医院由开具转诊单的医生签字后方可报销。 第八条离退休人员除合同医院(北医三院)外,可根据就近方便医疗的原则,选择一家属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医院,作为第二家就诊医院,选定后到学校公费医疗办公室进行登记备案并由本人(或家属)签字确认,校医院汇总后统一到市医保中心登记备案。在自选医院门诊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经审核后按比例予以报销。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

专业代码:040201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从2012年起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扎实的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余体育锻炼、学校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并可承担体育科学研究和体育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能与方法; 3.具有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竞赛、科研、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7.专项技能达到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或二级运动员水平。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二)主要课程 体育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

育心理学、运动项目教学训练实践与理论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毕业论文、教育实习、创新实践活动(教学技能实践、说课、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等。 五、修业年限、学分和授予学位 (一)修业年限 四年。 (二)学分 140学分。 (三)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类型、学时和学分分配、开课时间、课外实践安排等见表1。 七、课外实践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评审通过、修改通过者,准予获得4学分。论文评审不通过者,不予获得学分。允许在毕业后1年之内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论文评审通过者,准予获得4学分。 (二)教育实习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教育实习,共计8学分。实习考核成绩及格以上者方可获得教育实习学分。未参加实习(包括中途离开)或实习不及格的学生不能获得教育实习学分。 (三)创新实践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共计6学分。其中创新创业教育训练

教学论读书笔记3篇

教学论读书笔记3篇 本文是关于教学论读书笔记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他生活于是1592年到1670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之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书中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的: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夸美纽斯的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本书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端、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学制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宗教教育、纪律等。全书共33章,每一章都谈到一个具体的问题。既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又有生动的事例。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在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篇一:读书笔记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读书笔记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写好作文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快速作文、 作文速成法之类的指导书,当然是针对如今学生急于写好作文的心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在生活中 有了阅历才能产生感悟,进而写出文章。一朝一夕就掌握写作文、 写好作文的本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写好作文是靠真功夫的,真 功夫怎么来?这就要在平时打好基础了。一是从生活中来;二是从 书本中来。 阅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 促进思维、品质的成长。写作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分为两大类: 我们上语文课,学习别人的文章这是课内阅读。当然,这种阅读是 有限的,所以更重要的是课外还应花一定的时间看些有益的书。古 人云:“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内”说的是就是这个理。 那么,阅读读什么?怎么读?首先要明白,阅读是一种了解知识、 了解他人的手段,那么阅读就要有自己的见解。别人的书就是他自 己的体验与感悟,表达了对生活、人生或某事物的看法,这可能引 起你的共鸣,也可能遭到你的反对,但不论是哪一种,对于阅读而言,这种情感的参与本身就是一次思维的锻炼,别人的书也可能是 介绍某种或某些知识,那么你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曾经不知道的东西,学习别人的写法,不是于无形中长了见识么?写起作文自然是得心 应手。其次还要博群书。要知道,写文章并不仅仅需要语文知识, 同学们应该清楚文史哲是不分家的,而且文与理工科都是有关联的,知识多了不压人。别人的文字也可能写得很美,你从中会受到启发: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如何构思,如何开头、结尾,这些积累 起来不都是经验吗?别人的经历也许会教育你怎样做人,怎样面对 困难,怎样与人相处,这些也有可能引发你的感悟,由此而生出写 作的念头,不更是一举多得吗?所以有人说“读书是自我拯救、自我 提升、自我超越的途径。”阅读的好处同学们容易明白,但是坚持就 不容易了,有必要提醒同学们,读书是要持之以恒的,同时要分门 别类,有的精读,有的略读。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他鼓励他的学生:“要么成为 作家,要么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这位美国诗人的话说得太好了,

北体考研复试班-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学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体考研复试班-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学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 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约1400亩,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设有50个二级教学单位和中层单位,开办16个本科专业;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 16000 余名,其中本科生近9000名,研究生近2400名,全年培训各类留学生1000余名;有教职工1034名,其中专任教师720名。 启道考研复式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对广大考研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内容 复试的主要方式包括笔试、实践(实验、技术)能力考核、面试,综合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在对考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专业能力、专业外语、创新潜质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度考查,客观评价、择优选拔。 思想政治素质、品德及综合素质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诚信状况、工作学习态度、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协作精神、沟通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心理健康状况、组织纪律性(遵纪守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考核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有关学院共同组织实施。 专业考核 1.专业理论考核要求 ①根据专业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城)的特点拟定题目,试题题型一般为论述题或方法应用题。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能力,以及文字运用和表达能力等内容。 ②每位考生至少完成2道试题。 ③采用笔试或面试的方式,面试时专家可根据考生对试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深入提问。 2.专业技能考核要求

2020北体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能方向考研经验分享

2020北体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能方向考研经验分享 我是19届刚上岸北体的学长,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20届小伙伴们考研的时候了,而我也从一个找学长学姐讨教经验的学弟变成了分享经验的学长。北体是我们体育专业最好的一所学校,大家都感觉他很难考,分数很高,但是考上北体绝不只是梦,经过充足的准备和努力是有可能实现的。接下来就进入正题,给大家分享一波备考的经验。主要是关于专业课和复试的经验。 专业课是非常重要的,占很大的一块分值,一道大题30分,就可能直接改变最后的结果,英语和政治想要提高30分是非常难的。教材《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我从6月份开始看书,效率很低,很多知识点都不懂,自己在那挣扎着看了一个月,决定去报班,于是报名了爱考宝典的在线专业课辅导,有北体的直系学长给我一对一在线辅导,我有不懂的地方直接问他就行了,并且他还给我讲解了全书的重点,送给我他之前整理的笔记。然后我自己把书和学长给的笔记看了两遍之后大概都清楚了。之后在书上把历年考过的题给标出来,知道哪些是考试的重点,发现有一部分是会重复考的,还有一部分是即使不考但也要你搞清楚否则其他东西也无法理解的,还有一部分就是拔高的。8、9月时我根据学长送的还有爱考宝典送的资料以及自己买的,整理了一份适合自己的资料,开始背诵。10月又跟着学长整本书捋了一遍,基本上不明白的点算是打通了。回家之后就开始狂背,基本上每天花在专业课背诵的时间要在6-8个小时,每门课每天背1-2章,有的章节重点比较多,可能一天只能过一章。11月开始做过几次模拟考,严格按照考试的要求3个小时,每次都写到结束。说明考试的时间真的很紧张,没有给你思考的时间,拿到就要从头写到尾,所以专业课的背诵真的很重要,而且一定要熟练,能做到举一反三。 小经验: 专业课的笔记可以买学长或考研机构的,但还是建议自己整理一份,一是因为自己写一遍印象更深刻,二是每个人的背诵习惯不一样,有一份自己的资料背诵能更加顺利。背记方面我觉得每个人习惯和方法不同,但是生理加训练两本书实在是太多了,可以理清其中的逻辑,然后一层层的去背。 复试内容: 英语口语(20分)、听力(80分) 专业课笔试(专硕50分,学硕100分)、面试(专硕50分、学硕100分) 技能考核(专硕300分,学硕200分) 技能包括为杠铃动作(高翻、抓举)、跑跳动作(跨步跳、后蹬跑、高抬腿、抱膝跳)、精准拉伸(一个部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拉伸方法)、个人展示。 专业课的准备,我看了周爱国老师的《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美国体能协会的《体能训练概论》第三版和《运动解剖学图谱》,这几本书算是基础。除此之外还会考一些前沿的热点,对于跨考的来说,没有基础想要通过突击挺难的,所以复试的准备也要尽早开始。 总的来说,复试不仅需要你的学习能力,还需要有很强的收集资源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所以复试万不可掉以轻心,要认真对待。 加试:由于我是跨考考生,需要准备两门加试,《体育社会学》和《学校体育学》。由于对分数没有太高的限制,所以准备的时候就是背。我把体育社会学的历年加试的题和课后问题基本都背了,学校体育学则是参考专硕初试的历年考题。 如果你是下定决心考北体,又跟我一样是跨考生的话,那么就要做好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每一个环节都不放松,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就算初试高分过了,复试还是会面临巨大的变数和压力。所以,学长建议大家考虑好,如果真的决定了就要脚踏实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最后,我预祝各位逐梦北体的小伙伴们梦想成真!

《教学论》读书笔记

《教学论》 绪论 教学论就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得科学,包括教学过程及其本质、教学目得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师与学生、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教学就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学论就就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概括并上升为理论得科学体系。 第一节教学得概念、地位与任务 1、教学得概念:就就是指教得人指导学得人进行学习得活动,就是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得活动。 2、教学得地位:教学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就是特别重要地位。 3、教学得任务:包括思想品德得培养、系统得文化科学知识得传授、技能技巧得获得、身心各种能力特别就是智力、创新及实践能力得发展,以及健康得审美情趣乃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得完满个性得形成。 第二节教学论得研究对象 教学论得研究对象与任务在于探讨教学得本质与有关规律,寻求最优得教学途径与方法,以达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得目得。第三节教学诸要素得系统分析 一、教学活动诸要素:(教学活动七要素:学生、目得、内容、方法、环境、反馈、教师)1、教学活动就是为谁而组织?学生就是教学活动得根本因素;2、为什么要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得就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得要素(不同层次、不同性质或方面得目得应该形成一个完整得体系或结构,落实到学生身上);3、教学目得凭借什么去完成?主要凭借教学内容或课程,这就是教学活动中最有实质得因素,她指得就是一定在知识、能力、思想与情感等方面内容组织得结构或体系。4、教师怎样根据并运用课程教材来使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得?方法(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手段与各种教学组织形式)5、教学环境(时空条件就就是有形得与无形得特定教学环境)。6、反馈(教学就是在教室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得交互活动)。7、教师(指得就是教师得思想与业务水平、个性修养、教师态度、教学能力) 二、教学各要素之间得关系:七要素之间得关系相互影响。学生就是学习得主体,所有得教学要素要围绕学生主体组织安排,就是教学活动得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学目得受社会发展与人本身得发展制约;教学得目得主要通过具体得课程与方法来实现;课程受制约于教学目得;方法受制约于课程,它就是把课程得内容化为学生得知识、能力、思想、感情,从而达成教学目得而服务得,在方法得进程中受到教学环境客观条件得制约;教学环境受制约与外部环境(物质与精神,可控得与不可控得)分为有利得与不利得,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环境。教学活动得反馈就是师生双方主要围绕课程与方法表现出来得,主要就是要靠教师有意识得捕捉来自学生方面得反馈(测验、考试、教学评价等)。教师来影响学生得学习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得主动性,收取最大得教学效果。 教学论得研究方法(观察法、个案法、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 第二章过程论 第一节教学过程得本质;第二节教学过程得基本特点;第三节教学过程得基本功能 问题1:教学过程得实质与特点就是什么? 问题2:怎样理解教学过程得理论基础? 问题3:教学过程得基本功能有哪几个方面? 问题1:教学过程得实质与特点就是什么? 教学过程得本质: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得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得认识活动与改造主观世界、形成与谐发展个性得交往实践活动得统一过程。1、从认识方面来瞧: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得指导下认识世界得过程,教师根据教育目得、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得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技巧,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得能力;2、从交往实践方面来瞧:学校教学活动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形式之一。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得要求改造受教育者得过程。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得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树立一定得世界观、促进自身社会化得实践活动。教学过程得实质就是人类认识过程得一种形式,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促进自身社会化得实践活动,具有人类认识活动得一种特殊形式。同样表现在认识与交往实践两个方面:一就是从认识方面来瞧,学生得认识对象、认识条件、认识任

有关教学的读书笔记(共6篇)

篇一: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书名: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北体游泳研究生导师介绍

北京体育大学专业课导师简介--崔燕 2005-8-29 17:10:48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共济网点击浏览:227次 ·[考研一站式]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招生相关文章索引 ·[考研一站式]北京体育大学硕士专业课试题、[订购]考研参考书、专业目录 崔燕,女,出生于1955年,33623 037 1970年参加工作。在吉林体工队、国家速滑队受训。在运动生涯中曾多次,多次打破全国速度滑冰记录, 并代表国家出访比赛。kaoyantj 1983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系本科,获学士学位,同年后留校,在游泳教研室任职。同济大学四 平路 1990年被评聘为讲师,共济网 1997年获日本信州大学教科教育硕士学位。共 在日本留学和任职期间,增担任日本三协精机速滑部教练(1992),日本信州大学教育学部、红十字会看护 学校任讲师(1997-1998)。共济网 1998年回国,继续在游泳教研室工作趔任轮滑组组长。2001年被聘为副教授。 kaoyantj 任职以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和集体活动。热爱本职工作,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态度一直工作在游泳、轮滑、滑冰的教学、训练、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担任全校本科、专科、进修班的游泳普修课教学、轮滑选修课教学、滑冰专项课,教学中积极钻研教法,治学严谨。在多年的教学训练中曾培养运动健将一人,一级运动员二人。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市滑冰比赛,获第一名。在日本任教期间,所教运动员有四人在全国比赛中获一至四名,有两人获世锦赛冠、亚军。1989、1991指导专项学生论文,一人被保送研究生,二人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其中三年教学考核成绩优秀。 正门对面 在科研工作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工作,共完成论文、教材、专著、声像教材、调研报告等十二项次,约25万字左右。滑冰教材和声像教材已在我校的教学中使用。一篇论文在日本获产经新闻、文部省优秀论文奖。三篇论文在全日本高水平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并登载。完成出版两本专著,均为第一作者。多次参加世界杯系列赛和全国性比赛的调研工作,在第十八届冬奥会上的调研报告登载在国际奥委会的专门刊物上,并受到好评。参加全国业余游泳锻炼标准和实施办法的研究,在研制的过程中,本人还提供了大量的日文翻译资料。该成果已在今年八月体育总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全国发行。共济网在社会兼职工作方面,任职以来多次参加世界滑冰竞标赛、全国冠军赛国际邀请赛的裁判工作还有全国现代五项和游泳比赛的裁判工作。1985年获短跑道速度滑冰国际裁判。 院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育学复习提纲核心名词: 1、教育 2、教育功能 3、教育目的 4、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5、人本位 6、社会本位 7、全面发展教育 8、义务教育 9、教育制度 10、学校教育制度 11、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 12、国家课程、校本课程 13、课程目标 14、课程标准 15、课程 16、课程评价 17、教学 18、教学设计 19、教学策略 20、教育评价 21、学生评价 2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3、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24、品德评价 25、《论语》《学记》 26、《理想国》《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 27、1902、1904、1922年学制 28、教师专业发展(个人与群体) 2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 30、卢梭、赫尔巴特、杜威 思考题: 1、教育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

2、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有哪些? 3、教育学发展的各个阶段有哪些代表人物、著作和思想? 4、影响人发展的要素有哪些?教育的个体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5、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是怎样的? 6、教育目的有哪两个基本取向?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怎样的? 7、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有哪几个?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属于哪一类型? 8、教师需要有怎样的基本素养? 9、学生发展的内涵与基本规律是什么? 10、理想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1、简述学生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12、课程思想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它们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13、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14、谈谈你对综合课程优缺点的理解。 15、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如何开发一门体育校本课? 16、简述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17、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8、如何设计教学目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9、简述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基本程序。 20、如何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 21、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22、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特点和功能分别是什么? 23、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的特点和功能分别是什么? 24、联系实际,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讲述策略。 25、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应如何转变? 26、联系实际,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对话策略。 27、联系实际,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好对学生动作技能的评价。 28、你是如何理解“启发诱导”这一教育思想的?孔子、苏格拉底、《学记》、朱熹对启发诱导的思想有何表述? 29、什么是“因材施教”?你觉得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30、什么是幕课(MOOC)、翻转课堂?你觉得这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怎样的优缺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材料分析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课程教学论读书笔记 拉尔夫·泰勒是美国着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原理》一书,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他认为,我们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泰勒在书中未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作很细致的区分。在他那里,这些术语基本上是同义词。根据泰勒的论述,他讲的教育目标大部分是指的本文所论及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学段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包括课程总体方案(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以及分科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的内容。 1教育认识 泰勒在它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木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行为目标的理念,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目标既要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泰勒认为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大多数课程理论认为,“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的时候,教师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而且,“行为目标”还有利于教育者就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更重要的是它便于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当中,课程目标取向应该反映职业教育的基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这种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工作岗位,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首先要掌握的是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应体现相关职业或职业群的专业知识要求和操作技术要求,这种要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明确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所组成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为宗旨。 在泰勒看来,对学习者本身信息的研究是获得行为目标的重要来源和有利途径,其方法主要是依靠对学习者的“需要”做调查研究。在此他提到“需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别’或‘差距’,即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另一种则是心理学的概念,即把“需要”视作“有机体内部的张力,为了保持有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的状况,必须使这些张力恢复平衡,泰勒把课程的行为目标建立在第一种意义上的“需要”,

关于读书笔记的作文精选

关于读书笔记的作文精选 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他(阿龙纳斯)接受了邀请并参加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康塞尔)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惊动一时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这潜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径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和水中奇异景象。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是,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主人翁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精心研究、设计、建造了这只独角鲸大怪物——潜水船(鹦鹉螺号),他与潜水船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好像这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寻自由,又对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这孤独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龙纳斯并与他共同经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在托里斯海峡:“鹦鹉螺号”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触到海峡的礁石而被迫停下来。然而这对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

德?兰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能在旁边的小岛上逗留了两天,这对一个原来生活在陆地上却因为某种原因而留在海上2?~3个月的人来说是上天何等的优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刚想享受战利品时却遇到了土人围攻。最终以尼摩船长沉着冷静去对付土人围攻而告一段落。 而在“一颗价值千万法郎的珍珠”这一章,叙述尼摩船长,啊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在收集珍珠时发现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鲨的袭击,幸亏尼摩船长以无以匹比的勇敢和尼德?兰对鲨鱼身体结构的熟识,用鱼叉刺中鲨鱼的心脏而完结生命为告终。在细节可以看出尼摩船长他,作为逃到海底的人类种族代表之一,而对人类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不管他平时嘴上怎么说,但这个奇怪的人善良之心至今还未完全泯灭。 这本书还写到了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这些故事情节都是非常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___还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我推向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刻画交替出现。读书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基本理论及体育管理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00002)

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12年北京体育大学611体育基本理论及体育经管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北京体育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 北京体育大学611体育基本理论及体育经管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及答案实用体育经管学 (一解释(5*6分): 1系统原理:为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对经管对象进行分析的规律的概括 2领导:在体育组织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参与下,依靠领导者的影响力,组织、协调和指导个人或集体,在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下实现体育组织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效益:效益是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定比例关系。 4举国体制:主要是指我国体育界为实现一定目标,采取有效地集中、统一国家力量,迅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机制及相应的组织体系 5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的对称,它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一)简答(3*20分): 1经管过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内容 1经管过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法约尔的贡献是在经管的范畴、经管的组织理论、经管的职能、经管的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为经管理论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后人称之为“经管过程之父” 2经管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为:

1、企业的六项基本活动:技术、商业、经管、财务、会计和安全,经管的五项职能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法约尔的14条经管原则内容如下: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服从集体、个人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连、秩序、公正、人员保持稳定、首创精神和团结精神。 2组织结构的形式和特点 基本形式:梳式决策结构;楼式决策结构;金字塔式决策结构 决策结构的特点:1、决策结构具有多元化、多层次性、整体性和复杂性;2、决策结构具有服从最高决策的从属性;3、决策结构具有协调性和组织性;4、决策结构具有相互协调性 3、组织设计的任务及原则 任务:提供组织结构图和编制职位说明书 原则:1、以目标、任务为中心;2、职权责对等;3、精干高效;4、统一指挥;5、控制幅度 (二)论述(2*30分): 1、以一个体育组织为例,谈体育经管环境以及环境研究对体育经管活动意义 体育经管环境是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并决定体育经管活动的诸种客观因素的总和;以国家羽毛球队为例,奥运会羽球新规则是影响羽毛球训练经管的客观环境。 意义: 1.研究体育经管环境是体育经管决策职能的基本环节和重要内容;羽球奥运新规则是我们 制定新的训练计划的依据。 2.研究体育经管环境是建设中国特色体育经管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的客观需要;将羽球奥 运新规则与中国队特色打法结合起来,创造独有的中国羽球训练体制。 3.研究体育经管环境是体育经管系统为自身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的需要;研究适应羽 球新规则,有利于我国继续保持在世界羽坛的优势地位。

教程五:《大教学论》前十章读书笔记

《大教学论》前十章读书笔记 1、第一章《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读书笔记: 此章引用了大量的《圣经》原文来论证人是超越于万物的,说上帝创造了万物,最后创造了人来代替上帝管理万物。因此,上帝的代理者----人,当然是这个世界中最完美的(上帝除外)。而教育,却能使一个蒙昧的人变得博学、德行、虔信,不仅仅是个完善的人,而且是一个完美的上帝钟爱的羔羊。所以,教育是伟大、神圣的,从事教育的人也是伟大、神圣的。一言以蔽之: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真是坑爹啊) 2、第二章《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第三章《今生只是永生的预备》、第四章《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学习笔记:夸美纽斯是从宗教神学人生观出发论述教育目的的。他说,“现世的人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现世怎样去为永生作好准备呢?他认为,人应成为:(1)理性的动物,熟悉万物;(2)一切造物中的主宰,即具有能力,去管束万物和自己;(3)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即使自己和万物均皈依上帝。他认为,要用博学去培养理性的动物,用道德去培养管束万物和自己的能力,用宗教培养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他坚信:“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面追求学问、德行与虔信,我们便在相对地向我们终极的目标前进”。博学、道德、虔信的种子,自然已种植于人们心中,教育目的则在于使之通过教育的历程而展露出来,即培养博学、德行和虔信的人。夸美纽斯的教育目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教育目的相比却有不同。后者要人们上天国与上帝共享幸福,必须安贫禁欲,忽视现世生活,必须愚昧无知,盲目信仰上帝;而夸美纽斯认为,要想过上天国的生活,必须有广博学识,高尚道德,信仰上帝,首先过好现世生活,这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精神解放,渴望在智力、道德等方面得到发展,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人的强烈愿望。 (看来,读书脱离了社会背景、时代背景是不成的。原来不知道夸美纽斯写这多《圣经》的东西干嘛,现在才知道,在唯物主义者看来错误的东西,其实,在当时,是正确的观念:反对安贫禁欲、愚昧无知、盲目信仰。) 戏谑感悟一:因为人的终极人生目标在人生之外----与上帝结合,永享光荣与幸福。恶人相信了这个说法,怕见光明的上帝,才迫不得已与人和谐相处;好人相信了这个说法,才不怕死及死后的生活,死前说的话才好听,死相才不难看。 戏谑感悟二:今生只是永生的预备,要见上帝,是要三样东西的:博学、德行、虔信。先准备好的,先去见上帝;后准备好的,后去见上帝;永远准备不成的,就不必去见上帝。你如何选择? 3、第五章《这三者(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自然存在我们身上》读书笔记 人心、感官、劳作、自觉、模仿…………这一切能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博学+德行+虔信的人。何况,还有无所不能的上帝存在。 与此相类似的两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夸美纽斯认为人生来就有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这显然是唯心的,但却表现了他对 1

有关读书笔记作文集锦6篇

有关读书笔记作文集锦6篇 读书笔记作文篇1 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凶恶、残忍、坚决、严厉、厉害”,而“狼”字,仅在“狠”字上多了一点。在我看来,这一点真是太妙了,因为它使得狼狠,狼的有智慧,狼的有原则。 翻开《狼图腾》,我所看到的是游牧民族最真实的生活写照,我所感受到的是草原人民的淳朴、智慧,而真正触及我灵魂的是狼性。这是一顿狼的精神盛宴。 我们可以这样说,是狼造就草原人民的性格,是狼塑造了草原民族的灵魂,是狼书写了游牧民族的历史。在草原上,想要生存下去,就得和狼战斗,而狼是强大的。在书中讲述了几次狼与人之间的大战,曾对狼群的进攻有着这样描述:“在草原中嗖嗖飞奔的狼群,像几十枚破浪高速潜行的鱼雷运载这最锋利、最刺心、刺胆的狼牙和狼的目光,向羊群冲去”。狼是战神,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狼的顽强和尊严,狼的视死如归、不屈不挠。令人倍受震撼。为了生存,草原人民与狼战斗,在不断的战斗过程中,草原人民进化了。为什么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竟用区区几十万就能横扫欧亚?消灭西夏几十万铁骑,大金国百万大军,南宋百多万水师和步骑,俄罗斯钦察联军,罗马条顿骑士团,攻占中亚匈牙利、波兰、整个俄罗斯,并打垮波斯、伊朗、中国、印度等文明大国?还迫使东罗皇帝采取和亲政策,将玛丽公主嫁给了成吉思汗的曾孙。蒙古人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这个一开始连自己的文字和铁箭头都还没有,用兽骨做箭头的原始落后的游牧小民族,怎么会有那么强大的军事能量和军事智慧?我想成吉思汗的军事奇迹就在狼的 身上。战争是群体与群体的武力行为,战争与打猎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打猎不是战争,人人从打猎中并不能学到真正的实战技能。教科书上说,游牧民族的实战技能来源于打猎,现在看来,结论并非如此,更准确的结论应该是游牧民族卓越的军事才能来源与草原民族与草原狼长期的残酷的不间断的生存斗争。蒙古的草原民族绝对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农业民族或其他游牧民族更善战、更懂战、更具有先天的军事优势。

2016年北京体育大学考研内部信息

2016年北京体育大学考研内部信息 一、2016年北京体育大学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它是国内最早培养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最高学府,是全国体育系统中第一所博士学位和第一批硕士学位的授予院校,也是最早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为可向海外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校。为了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形式的需要,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12月正式批准北京体育大学成立研究生院。这标志着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又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北京体育大学自195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1965年连续招收了13届研究生,后因文革中断招生,1978年恢复招生,从1987年起开始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多年来,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北京市教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关怀与领导下,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专业结构,逐步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已经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0多名。在培养国内高级体育人才的同时,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还逐步加大招收外国留学生和和港、澳、台地区学生的力度。迄今为止,已经招收外国留学生博士研究生50人、硕士研究生65人,港、澳、台地区博士研究生94人、硕士研究生116人。

目前,北京体育大学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所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的二级学科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的二级学科学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行政管理。体育学二级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可授予医学、理学和教育学三个门类的博士、硕士学位。目前,北京体育大学又被批准设立了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招生类别包括: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含单独考试、应届本科推免、硕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冠军班、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含博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同等学历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国内高级访问学者(含一般访问学者、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面向港澳台地区的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 北京体育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水平高。现有硕士生导师260多名,博士生导师60多名。原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先生曾是我校的博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是体育精英向往的地方,吸引着国内外优秀的体育人才。招收的研究生中有,共有奥运会冠军50多名。目前,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的在校生已经达到2200多名。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在办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科齐全、科研力量雄厚等优势,结合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003年4月,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与国家皮划艇队合作,在浙江千岛湖国家水上训练基地建立起第一个“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工作流动站”。雅典奥运会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夺得金牌。这是中国水上项目在奥运会上所获得的第一枚金牌。这枚金牌的取得与研究生工作站的全体人员的努力奋斗密不可分。此后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又与安徽体育局、吉林体育局、北京康比特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在做好在校生培养的同时,加强同国内外的联合办学。目前已经同国内一些大学实行了联合办学,举办以同等学历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同时与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香港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签署了联合办学的协议。为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也和美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的一些大学进行了接触,以期进一步建立合作关系。 目前,北京体育大学正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大胆创新,以建设国际一流体育大学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三结合”基地建设为主线,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努力向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体育高等学府的目标迈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