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学院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28
新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培养类别 □√学术型硕士一级学科名称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代码0503 适用年级从2016级开始适用修订时间 2016 年 6 月覆盖专业新闻学(050301);基本学制学术型硕士3年;学术型硕士(不含留学生):总学分≥37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32学分,非学位课学分≥5学分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能从事新闻、影视、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实务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综合型人才。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热爱新闻工作,掌握坚实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
3、能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
4、身心健康。
科研能力及创新培养等要求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准。
本专业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分两部分(作为考察,不计学分):一、利用假期或由学院统一集中安排时间(一般为8周)进行专业实习,实践活动结束应取得实习单位的评语,并提交实习报告;二、本专业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即研究生第二学年上学期)参加学院每年十月份定期举行的硕士生学术论文报告会,提交并宣读自己在导师指导下撰写的学术论文。
培养方式本专业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硕士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及身心健康。
通过课程学习和撰写学位论文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着重培养其科研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
注重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覆盖专业简介研究方向名称覆盖专业简介及研究方向专业名称(01):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新闻学硕士点成立于2005年,现设置新闻史论、经济新闻和法制新闻三个特色专业方向。
本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接收推免生章程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接收推免生章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接收推免生章程为做好接收2018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加强科学选拔,规范工作程序,保证公平公正,根据教育部有关推免生工作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一、申请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在校期间没有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2.获得本科就读学校的推免生资格。
3.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有创新意识和科研潜力,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均名列本专业前列。
4.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5.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同等条件下优先:(1)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2)参加社会实践并写出具有重要价值的调查报告;(3)参加专业领域全国学术活动并获奖;(4)作为学校优秀学生派出国外、境外知名大学学习1年以上。
二、接收专业三、申请与选拔考核程序1.考生注册及付费。
2017年9月20日,开通已审核通过推免生的注册、网上支付功能(具体时间见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网站)。
获得本科毕业学校推免生资格考生登录中国研招网的“推免服务系统”完善个人信息、网上缴费。
2.考生报考及接收学院发出复试通知。
2017年9月28日,开通推免生报考、确认复试及待录取通知功能(具体时间见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网站)。
接收推免生的学院/中心(以下简称接收学院)通过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分批次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一般三天内会有通知,如未收到通知可电话咨询申请学院)。
考生须在学院规定的时限内接受复试通知,否则视为不同意参加复试。
3.考生参加复试。
同意参加我校复试的考生,接收学院通知其复试的具体安排,考生须按时参加复试。
具体复试时间由接收学院自定,所有复试和拟录取工作应在2017年10月25日前完成。
考生在复试报到时需交验以下书面材料:(1)交验二代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同时提交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一页纸上)1份;(2)历年学习成绩单原件(须加盖本科就读学校教务部门公章)1份;(3)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4)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或TOEFL、GRE成绩等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各1份;(5)能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科研成果等复印各件1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21年第2期“研究生学术与人生发展”专题编者按:学无止境,是每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不论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不能止步于满足。
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学习的能力。
师长们于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看作是授之以渔的启蒙者。
本期“研究生学术与人生发展”专题,我们请到了三位杰出的教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大家答疑解惑,他们分别从求职、阅读以及学习三个方面来全方位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适应研究生身份。
工商管理学院的徐一菱老师在《提升女性硕士研究生求职力的对策研究》一文中,从背景分析、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如何提升女性硕士研究生的求职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研究员刘二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首先阐述了“合适”学术选题的几点标准,分别是价值性、延拓性以及可行性;紧接着阐述了如何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并形成相应的学术选题,分别是严谨的质疑精神、长时间的学术积累、深入田野社会的观察。
最后,法学院的张威老师在《研究生如何做好阅读》一文中,从如何找书、如何读书和如何用书这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
下面,让我们细细晶味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助力我们顺利度过宝贵的研究生生涯。
提升女性硕士研究生求职力的对策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例—徐一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末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阶段,高校在校研究生人数众多,使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管理,让研究生尤其是女性研究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和考验。
女性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就业不仅是衡量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还关系到国家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女性研究生的求职力是高校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和工作。
中南财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研计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国内知名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学校一直坚持以学术研究为中心,积极推进学术交流和合作,培养一流的财经人才。
攻读博士学位是学校重要的科研项目之一,如何制定科研计划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明确攻读博士的目的制定科研计划首先要明确攻读博士学位的目的,这是科研计划的核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博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这是对未来学术研究事业的有力支持和保障。
同时,攻读博士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选择研究领域和课题选择研究领域和课题是制定科研计划的重要步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可以自主选定研究领域和课题,在与导师的讨论、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和课题。
选题要结合自己的个人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当前国内外学术前沿和热点,以便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三、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是科研计划的关键步骤。
研究方案包括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进度和预期结果等,这需要在与导师和相关专家的讨论、指导下综合考虑。
要注意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四、确定研究经费和资源攻读博士需要一定的经费和资源支持,要在制定科研计划时考虑到这一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经费和资源支持,包括学费、生活费及科研经费等。
在制定科研计划时要充分了解相关支持政策和条件,以便更好地利用和申请资源。
五、落实科研计划并监督实施制定科研计划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落实和监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鼓励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拓宽视野,增加经验,提高研究能力。
在实施科研计划时要注重锻炼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做好思路、方法、技能和成果的管理和保障。
总之,攻读博士学位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好科研计划对于提高个人水平和推进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1997年12月获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权,并于1998年春季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学校于2001年9月成立了专门从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现有工作人员5人,中心主任由杨宗辉教授担任,郭雷生副教授担任副主任,潘丰文任学生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
根据国家要求,学校成立了法律硕士教育的3个专门组织,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分委员会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组。
校长、全国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博士生导师吴汉东教授亲自担任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和导师组组长。
导师组由各法学二级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以及司法实践部门的专家组成。
根据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方式和特点,为切实加强学习指导,培养学术理论兴趣,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创立了学习导师制,在广东省佛山市、东莞市等地的司法部门建立了法律硕士教学实习基地,举办了JM学术论坛、JM思想建设论坛和JM学术沙龙系列活动。
同时,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成立了学生自治组织----法律硕士联合会,编辑出版《法之魂》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经过十数年的发展,我校法律硕士教育质量稳固提高。
2006年我校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培养知识产权方向法律硕士的五家招生单位之一。
同年,在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设立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三届法律硕士教育论坛上,夏勇教授和刘茂林教授获得了优秀法律硕士教学管理奖,张德淼教授获得了优秀法律硕士教学奖,齐文远教授指导的由李刚同学撰写的学位论文《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获得了优秀论文奖。
在历年的国家司法考试中,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的一次通过率均超过了40%。
在2006年的司法考试中,2004级全日制法律硕士马建权同学以449分的高分位列湖北省第一名;在2007年的司法考试中,2005级全日制法律硕士有45人参加考试,34人通过,一次通过率达到75.5%,2006级全日制法律硕士有68人参加考试,35人通过,一次通过率达到51.5%。
管理科学与工程(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学院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培养类别 学术型硕士一级学科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1201 适用年级从2016级开始适用修订时间 2016 年 6 月覆盖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基本学制学术型硕士3年;学分学术型硕士(不含留学生):总学分≥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31学分,非学位课学分≥5学分培养目标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方向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熟悉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善于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能熟练应用英语,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并具备海量数据分析、信息系统设计、商务流程优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和综合管理工作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研究型与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科研能力及创新培养等要求1.掌握针对具体商务流程进行数学建模与优化的科研能力;2.掌握使用统计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的能力;3.掌握各种数据挖掘算法来研究各行业中的管理问题。
培养方式培养方式实行导师制,遵循下列原则:1.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2.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3.在学习方式上,以自学为主,课题教学为辅。
导师要启发、引导、解惑、把关。
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和正确判断,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以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个人才能和特长。
4.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覆盖专业简介研究方向名称覆盖专业简介及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定位于使用先进的数据挖掘算法工具来解决企事业单位中的管理问题。
能够针对企事业单位中具体的管理困境进行问题识别,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数学建模、统计实证分析、实验设计、案例研究等)提出改进的优化方案。
01 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课程设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院简介
101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48年的中原大学政治教研室,其主要任务是对南下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培训。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原大学更名为湖北大学,并在政治教研室基础上成立政治系,同时开始招收本科生。
政治系的主要任务是为新中国建设培养党政干部。
文革后期,湖北大学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继而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政治系下设政治专业和经济学专业。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哲学专业硕士点和经济学专业硕士点。
两学科点皆为我国第一批硕士点。
2000年5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并以原政治系为基础建成人文学院。
2008年10月,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7人,获得博士学位36人,有博士后研究经历教师4人,有出国访学经历教师10人。
教师主要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校。
学院共有5个教研部,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形势与政策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