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九九乘法表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九九乘法表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九九乘法表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九九乘法表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北京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米和厘米 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 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 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 40厘米 ?厘米 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 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 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就直接用8-2=6厘米。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 6-3=3厘米。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 (顶点) (边) 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 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6、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作 直角的一条边;②用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所画的顶点重合,三角板的一条边与所画直线重合;③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即画成一个直角。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版本北京版期数2343

学科: 数学年级:二年级 版本:北京版期数:2343 本周教学内容: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单元摸摸 底(七) (一)笔算加法 1.不连续进位加法 【讲解知识】 万以内数不连续进位加法与百以内数的加法书写形式、计算方法一样,都是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依次相加。如果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如:2463+728=3191 千百十个 2 4 6 3 个位上的3加8满十,要向十位进1。 + 1 7 2 18 百位上的4加7也满十,要向千位进1。 3 1 9 1 万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如下: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点拨重难点】 本节知识的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当两个加数位数不一样时,特别要注意对齐相同数位。 【示范解例题】 例1 计算2439+6645 2 4 3 9 + 6 1 6 4 1 5 9 0 8 4 分析:相同数位对齐:两个加数都是四位数,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分别对齐;个位上,9+5=14,向十位进1。十位上,3+4+1=8,注意要加上个位进上的1。百位上,4+6=10,向千位进1。千位上,2+6+1=9。 解:2439+6645=9084 例2 3008+777 分析: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8与最右边的7对齐,十位上的0与中间的7对齐,百位上的0与最左边的7对齐。个位上8加7=15,向十位进1;十位上0加7再加1得8;百位上0加8得8,千位上仍是3。 解:3008+777=3785 3 0 0 8 + 7 7 1 7 3 7 8 5 【做做课本题】 P72 练习十九 3.239+6805=7044 4.175+115=290(厘米) 5.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它们的和是:999+100=1099 思考题:

北京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北京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想一想,填一填。 (共8题;共28分) 1. (3分)大约1米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图中∠1=________度 3. (4分)口算 13×70=________124×2=________250×4=________30×13=________ 4. (6分)看图列式并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把________个,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________个. 5. (4分)横线最大可以填几? 5小时________分< 359分15小时-________小时<8小时 80分+________分<3小时________小时﹣9小时<16小时 6. (2分)3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________度,6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________角。

7. (6分)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三________十八四________二十八五________四十________八三十二 ________九四十五六________四十二 8. (2分)填上合适的单位.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________. 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大约是120________. 二、选一选。 (共4题;共8分) 9. (2分)一只老母鸡重4()。 A . 克 B . 千克 C . 吨 10. (2分)平角的两条边()。 A . 在一条直线上 B . 在两条直线上 C . 无法确定 11. (2分)汽车从上午8:10跑到10:30,共跑了()分钟。 A . 140 B . 150 C . 160 12. (2分)一斤桃子4元钱,买9斤桃子多少钱,比较简单的算法是用() A . 加法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1、米和厘米的认识 2、实践活动(1) 3、表内乘法和除法(1) 4、观察物体 5、平移与旋转 6、表内乘法和除法(2) 7、统计和可能8、实践活动(2) 9、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生喜欢且自己能够看懂的连环画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和划定长的线段。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观察、联想、推理在探索与交流中编出6-9的乘法口诀。结合生活实际引出乘、除法计算的两步式题,学生正确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两步式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会读、会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的个部分名称,体会乘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正确的口算,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概念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评议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辩证观点。通过创生情境,学生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初步学会有意识的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筋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有调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能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运用有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会利用口诀求积,求商,能较迅速的用表内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组织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恰当的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线段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习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新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直接写出得数(共10分) (共1题;共10分) 1. (10分) (2019一下·吴忠期末) 计算 36+29= 26-7= 32-6= 5+69= 7+67= 20+30+20=50-20-10= 61-(47-7)= 29-29+51=15+85-96=65-(45-40)= 33+20-40= 78 +(82-80)= 78 + 2 - 60 = 二、填一填(共30分) (共8题;共30分) 2. (4分) 23厘米-8厘米=________厘米 50米-4米=________米 3. (6分) ________和任何一个数相乘,积还得那个数。 4. (3分)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________位,第二位是________位。 5. (2分)妈妈在微信群里发了6个红包,每个8元钱,妈妈一共发了________元。 6. (6分) 9个9的和是________,计算时用口诀________。 7. (2分) (2019二上·营山期末) 观察钟面,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_ 8. (4分)比比谁摘到的桃子多?(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 9. (3分)照样子,写一写 7时半,7:30

①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 三、选一选(共12分) (共4题;共12分) 10. (3分)△×2=() A . △+2 B . △+△ C . △×△ 11. (3分) (2019二上·商丘月考) 下面()比1米长。

(完整版)北京版二年级的数学下册的期中测试题.docx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年级数学期中快乐体验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一、口算(每空 1 分,共 15 分) 是( )。 4 ×6 ÷8= 6 ×4+5= 2 ×2 ×4= A. 6 B. 8 C.5 2 ×9-7= 36 ÷(4+2 )= 56 8+3=÷ 2.果园里有桃 365 棵,梨 比它多得多,梨 有 360+30= 560+50= 510-9 0= ( )棵 790-200= 800+70= 350-80= A. 386 B.736 C.356 300+450= 340+60= 572-500= 3. 括号里最大填几? 二、 式 算(每空 3 分,共 18 分) 120 ( )<1206 44÷6= 64 ÷8= 32 ÷6= A. 4 B.3 C.5 4. 用 5 、3 、0、1 四 卡片 数。 出最大的四位 数是( ) A. 5031 B.3510 C.5310 431+254= 657-432= 532+105= 5. 下面 形不是 称的是( ) A. B. C. 6. 小明面 的是南方,他左手的方向是( ) A. 西方 B. 方 C.北方 五、 在○里填上 >、<或 =(每空 1 分,共 6 分) 三、填空 (每空 1 分,共 13 分) 5100 ○ 5089 个千○一 1.有32 个苹果,平均分 7062 ○7602 10 6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 万 友得到( )个, 剩( )个。 ○ 80 20+21 ÷3 ○30 10 个百 ○一千 10+7 ×7 2. 按 序填数 1498、1499、( )、( )、1502 六、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 序排列 (每空 1 分, 3.比最大的三位数多 1 的数是( ),它是( ) 共 4分) 位数。 1603、1063、1360、1036 4. ?? ( )< ( )< ( )< ( ) 第 20 个 形是( )第 24 个 形是 ( ) 七、写出下列各数(每空 2 分,共 8 分) 5.8564 是由( )个千、( )个百、( )个 十、( )个一, 成的。 二千六百 写作: 三千零九 写作: 6.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大( ) 七百一十六 写作: 三百零五 写作: 四、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八、 出下列各数(每空 2 分,共 8 分) (每空 2 分,共 12 分)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课练及答案(全册)

北京课改版2数上衔接题 1.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3.(1)在()里填上长度单位。 (2)①你能尝试着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吗? 我们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和“千克”。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通常用“克”作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把一枚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很轻,好像手上没有放东西一样,这枚2分硬币的质量就约重1克。 “千克”是用来表示较重物品质量的单位。两袋(每袋食用盐500克)食用盐的质量是1千克,也就是1千克=()克。 ②连一连。

③排排队。 ④下面的物体有多重?读一读,填一填。 ⑤算一算,填一填。 8千克=()克 7000克=()千克 9千克=3千克+()克6000克=2000克+()克 2800克+200克=()千克 3千克+1千克=()千克 4.(1)连一连。 ①小动物找气球。 ②

③找朋友。 (2)想一想,摆一摆。 ①把6个,每2个摆一盘,摆()盘。列式为:()。 ②7个,每2个摆一盘呢?先摆一摆,再回答问题。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盘后,还剩()个,这一个不够摆一盘。这里的“1”就是余数。 用算式表示平均分7个草莓的过程:7÷2=3(盘)……1(个) ③圈一圈,填一填。 9只铅笔,每人分4根,可以分给()人,还剩()支。 9÷4=□(人)……□(支) b. 20个☆,3个3个地圈。

☆☆☆☆☆☆☆☆☆☆☆☆☆☆☆☆☆☆☆☆ 圈了()组,剩下()个。 20÷3=□(组)……□(个) 扎成5束,平均每束()个,还剩()个。 □÷□=□(个)……□(个) d.观察以上3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余数(也就是平均分剩下的部分),分别是1根铅笔、2个☆、1个气球,均比相应的除数4、3、5小,故余数一定()除数。 ④a.在除法算式()÷8=3……()中,余数最大是();在除法算式()÷()=2……6中,除数最小是()。 b.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5< 36 ()×7< 43 ()×8< 28 40> ()×6 ()×2< 15 ()×9< 70 4×()< 30 50> 8×()c.你能用小兔子身上的号码写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吗? ⑤看图列式计算。 ⑥生活中的数学。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生二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16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2份) 2. 第二单元使用(2份) 3. 第三单元使用(2份) 4. 第四单元使用(2份) 5. 第五单元使用(2份) 6. 第六单元使用(2份) 7.期中检测卷(2份) 8.期末检测卷(2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2.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5刻度是( )厘米,从4刻度到10刻度是( )

3.把一条线两头拉紧,就成了一条( )。 4.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可以从尺子的( )刻度开始画起,画到( )刻度的地方。 5.50米+7米=( )米 1米-40厘米=( )厘米 72厘米-6厘米=( )厘米 30厘米+70厘米=( )厘米 6. 左图中有( )条线段。 7.乐乐身高80厘米,再长( )厘米就到1米了。 二、判一判。(对的画“ ,错的画“?”) 1.60厘米与6米一样长。 ( ) 2.桌子面是由4 条线段围成的。 ( ) 3.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 ) 4.操场一圈的长大约是400米。 ( ) 5. 左图中有3条线段。 (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 ①文具盒 ②电视机 ③数学书 2.下面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3.下面的物体中,( )的高度最接近1米。 ①台灯 ②写字台 ③教室的门 4.一支铅笔大约长( )。 ①15米 ②15厘米 ③51厘米 5.右图中线段的长度是( )。 ①5厘米 ②4厘米 ③3厘米 四、火眼金睛辨一辨。 1.下图中哪些是线段?在下面的( )画“”。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厘米和米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认识厘米”这节课实际是一节概念教学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厘米”这个概念有个直观的认识,会用几厘米来表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生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 师: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生:cm 师:下面拿出你们的尺子,回忆一下上节课小结的内容。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 生:几厘米 师: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生:得几就是几厘米 师: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师:刚才我们说了,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测量用来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新课 学习用厘米量 师:每个同学都打开书,我们来看一看这三幅图,仔细观察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三幅图的测量方法不一样。 师:那你们大家想一想这三种测量的方法都正确吗?前后桌商量一下,大家商量好后,就座好不许说话了,我看看谁做得快又好。(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生:第一幅图正确。 师:那为什么,第二幅图测量得不正确呢? 师:提示(想一想昨天在我们上课测量铅笔盒时是怎么测量的呢?在用曲别针测量时,我们要一个一个的摆放,放平,放直)

生:铅笔没有放平。 师:那第二幅图为什么不正确呢?这支铅笔可是竖直放平了呀。 生:没有对准零刻度。 师:对,说得真棒。(ppt) 师:我们来看一看,第一幅图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看的? 师:(ppt)测量方法 师: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几幅图哪个测量的正确。 三、小结 所以我们在测量时一定要将尺子的零刻度读准测量物体的左端(学生伸出左手演示),其次要用尺子测量物体时尺子要放平。现在我们要想测量我们的书,尺子应该怎样摆放?现在你们动手摆放。 师:现在老师发给每个人一个小纸条,大家量一量它是几厘米,注意量法。 生汇报。 【教学反思】 这里首先就要讲量的工具“尺”,学生对尺都很熟悉,教学之前就在想怎样自然过渡到用学具尺来量物体。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尺又引入“厘米”这个概念,这里我着重从直观上让学生感知“1厘米”的长度,用实物来说明比较,学生对于1厘米的概念理解的比较透彻。在此基础上进行2厘米、3厘米等的教学就比较简单了,这里进行了一点引申,让学生判断任意两个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明确看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主要是看有几个1厘米长,它就是几厘米,为后面实际量物体做准备。在量物体的长度以及画线段时对方法强调的比较仔细,学生的操作比较规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66人,二①班32人,二②班34人。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体验成功的乐趣。本学期要继续抓好养成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5、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6、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

平移与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对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进行正确判断。 2.在观察与操作活动中,体会物体经过平移、旋转后,物体本身未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物体平移、旋转的运动特点。 2.初步理解物体平移、旋转的运动特点,能借助特点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运动,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物体也都在运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看,你见过哪些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老师也观察到一些我把它们带来了。(逐一出示生活中有关平移、旋转物体的图片各3张,平移图片包括上下、左右、斜着不同方向平移的以及有关旋转的图片)。 二、讲授新知,感受平移、旋转特征。 1.观察、比较、分类 请你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并用手势比划出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你能将这些物体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分分类吗?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汇报如何分类,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在说明理由时,可能不会表达的很清晰,意思对即可) 2.分析平移、旋转特征 过渡语:你说的很有道理,到底这样分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①平移:(结合平移的图片,竖直、水平、倾斜的平移方式各一张)我们来看这几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你能用箭头画出他们的运动方向吗?(教师可以演示一个)。

展示学生的图,对比不同的运动方向,提问:请你观察图,能说说他们的运动都具有什么相同之处吗?(板书:直线、大小、形状、方向、不变)。 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就叫做平移。(出示印有“平移”二字的纸条,贴的靠下一些)我把这张纸条贴的太低了,谁能帮我把它平移上去? 刚才我们挪纸条的运动方式就是平移。你能说说你对平移是怎么理解的吗? ②旋转。 过渡语: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移现象,再来看这几张图片中物体运动的方式(出示旋转运动的图片动态)。 你能画一画它们的运动路线吗? 它们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点?(学生表述意思对即可,说不出来的教师引导,并规范说明)(板书:一点或轴,大小、形状不变、方向变。) 我们把这种运动方式叫做旋转。(教师把“旋转”字条倒着贴在黑板上)谁能把“旋转”二字按照旋转的运动特点把它旋转贴正) 3.区分平移和旋转。 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根据板书总结,教师引导,不同之处在板书中用红笔进行标注)。 总结:原来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物体的本身并没变,都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三、巩固、提高练习 1.找一找。课本93页17题。 出示图片(一幅图包括平移和旋转的:轨道上行驶的小火车)。 2.说一说。 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请你想一想我们生活还有哪些现象是平移或者是旋转? 3.运动前后物体本身的形状、大小没变。但是在转动的过程中方向会变。 一名同学转正字条。相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论是平移或旋转,它们运动前后的大小和形状都不会改变。 不同:平移是物体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运动前后的方向没有变。旋转是物体在围绕一个轴或一个点做圆周运动,运动前后的物体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有条理说出:火车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车轮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平移:推拉门窗、拉窗帘、发射火箭、用剪刀剪东西……的运动方式都是平移。 通过旋转字条进一步巩固旋转现象的特点。通过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特点的区分,找到二者的不同之处,加深对不同现象的印象。

2019-2020年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

2019-2020年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 教学目标: 掌握2~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文结合的应用题,学生学会看图,弄懂题意,能够找到有关的条件进行列式计算,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看图,弄懂题意,找到有关的条件。能够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4×8 3×8 5×4 4×9 5×5 9×5 3×9 2×9 (一)算式说说各算是表示什么? (二)直接说结果 (三)用了哪句口诀 二、训练: (一)看图,说题意,再列式计算。 (二)学校按下表发给各班体育用品: 跳绳球拍毽子沙包 3根 2副 5个 4个 1、6个班需要多少副球拍? 2、4个班需要几根跳绳?说题意,知道是求几个几。 3、学校有48个毽子,发给9个班够不够?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三)口算卡: 1.直接说 4×7 5×6 3×9 8×4 2×5 3×3 6×4 5×7 9×4 3×1 4×5 6×3 对口诀,师生对,生生对 2、完成口算卡 (四)出示学生课外活动图:(说说你通过看图都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三、作业:完成帮数上相应的练习。 课后反思:对于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有的学生不会看图,不懂题意,找有关的条

件进行列式计算有困难,个别学生单位名称找不准。 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背口诀,对口令。 三三()()二四()()二三()() 四四()()三五()()二二()() 一四()()三四()()四五()() (二)算一算,说口诀。 4×1 2×3 3×3 4×2 1×3 5×4 3×5 4×3 5×1 5×5 (四)列式。 1、3乘4得多少? 2、4个5连加的和是多少? 3、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多少? 4、5乘3再加上6得多少? 二、拓展练习: (一)在圆圈里填上“+”、“-”、“×”。 2 1=2 3 2=6 4 2=8 2 2=4 3 3=6 4 4=8 3 3=0 3 3=9 3 5=15 5 2=3 5 2=10 3 5=8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一填。(共22分) 1.圈一圈,填一填。 每3颗放到一个盘子里,可以放( )盘,还剩( )颗。 2.平均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分( )根,还剩( )根。 3.在算式42÷9=4……6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6是( )。 4.31÷7=( )……( ) 66÷( )=8……( ) 5.在□÷8=6……□,余数可能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 是( )。 6.有32只小动物,可以住满( )间房,还剩( )只小动物。 7.“六一”儿童节到了,二(1)班同学用彩色气球按照下图的顺序布置教室。 第26个气球是( )色,第31个气球是( )色。 8.盒子里有一些小皮球,猜一猜盒子里有( )个皮球。 镇(乡)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密 封 线 内 请 不 要 答 题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余数是3的算式是()。 A.16÷3 B.10÷4 C.17÷8 D.23÷5 2.在一个有余数除法算式里,除数是8,余数不可能是()。 A. 7 B. 6 C. 8 D.4 3.有43名同学参加滑雪夏令营,每7名同学分成一组参加训练, 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人?列出右面的竖式计算,竖式中的6 表示() A.每6人分一组 B.还剩6人 C.可以分成6组 D.6名同学 4.星期一的早晨,妈妈把一些鹅蛋放到孵化器里。算一算,孵出小鹅的那天是星期几?(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5.有一堆苹果,比30个多,比50个少。平均分给6个人,多2个;平均分给9个人,少1个。这堆苹果有()个。 A.54 B.36 C.38 D.44 三、算一算。(22分) 1.口算。(每小题0.5分,共6分) 45÷5=28÷7=36÷9=48÷6= 13÷2=11÷3=14÷6=19÷4= 28÷3=19÷9=18÷4= 22÷8= 2.用竖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16分) 47÷6= 59÷8=55÷7= 73÷9= 四、连一连,画一画。(10分) 1.连一连。(4分)

二年级数学上册 3的乘法口诀教案 北京版

3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运动会上给获奖同学们发书这件事,学习3的乘法口诀,教学时突出一份是几,有几份,和是多少,为学生自编口诀做准备。 2.能力目标:通过前面编口诀的经验,自己编写3的乘法口诀。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会用口诀求积。 教学重点:3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教学难点:大数的口诀的记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校运动会,给获奖学生发证书。 (一)提问:每个小朋友获得几本书?是几个3?1个3是几?2个小朋友获得几本书?是几个3?2个3是几? (二)看图完成书上表格。 (三)汇报: 1.3个3是多少?4个3是多少?……9个3是多少? 2.6个3是18,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二、新课: 3的乘法口诀。 (一)根据上面的表,你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几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3的乘法口诀:

1.1个小朋友获得3本书,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3×1=3 1×3=3 因数3和积的3在这个乘法算式里各表示什么? 根据算式的意思,你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板书:一三得三 2.小朋友获得几本书?是几个几?怎样列乘法算式?2、3、6分别表示什么?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二三得六) 3.3个小朋友、4个……9个小朋友获得几本书,你能不能分别列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自学,在书上填空。 4.小组学习:小朋友们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每一句口诀分别表示什么? 5.汇报,教师板书算式和口诀。 6.观察,哪一句口诀是我们前面学过的? (3×2=6 3×5=15)新口诀有几句? (三)记忆口诀: 1.自己记一遍口诀,边记边想,你认为哪句最难记? 2.你能说说你有什么记口诀的好办法吗?(3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用你们的方法,全班一起背一遍口诀,背不下来的同学看黑板。 4.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5.对口令:a.师生b.生生 三、练习: (一)出示卡片,用口诀算。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

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竞赛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我会填。(16分,每小题2分,有说明的除外) (4分)24÷4 ○ 18÷3 12÷3 ○ 3 7×3 ○ 7+3 90厘米○1米 6. □里最小能填几? □×6>36 □÷4>6 7.有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列式: 如果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 )份,列式: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9×4的积是36。 ……( ) 2.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 3.按规律填数1,4,9,○,25。○里可以填14。( ) 4.抛起的硬币,落下后一定是正面朝上。 …( ) 5.4+4+4+4可以写成4×4。 …( ) 三、我会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写成式子是( )。 A 、3+4+3+4+3+4 B 、3+4 C 、3×4 2.笑笑向东走100米,接着向南走100米,笑笑现在背向 ( )。A 、北 B 、南 C 、东 D 、西 四、连一连。(3分) 五、我会算。(25分) 63÷9= 48÷8= 56÷7= 27÷3= 28÷4= 9×2= 72+9= 6×7= 5×7= 9×8= 6×9= 81÷9= 36-6= 6×5= 8÷2= 36÷4= 27- 9= 4×8= 8×5= 18÷3= 5×□=40 □÷7=9 25÷□=5 64=□×□ 36=□×□ 六、到游乐园,我能解决数学问题。(12分) 1.智慧老人要买3张票要多少钱? (元) 2.请你算算:8人需要几艘飞船? (艘) 3.请你算算:飞9圈要多少分钟?(分钟) 七、我能解决问题。(18分) 1.一本书共36页。(1)小红每天看6页,几天看完? (2)小东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 一壶水正好倒满6小杯。这壶水也正好倒满3大杯。1大杯水能倒满多少只小杯?(6分) 爸爸今年多少岁? □○□=□( ) 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 ) 爸爸比爷爷少多少岁? □○□=□( ) 八、观察发现:(12分) 3+3+3+3+3=□×□ 5×4=□+□+□+□ 3×6+3=□×□ 4×8-8=□×□ 12、16、20、( )、( ) 81、72、63、( )、( )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大小比较练习题

《数的大小比较》习题 一、选择 1、1453、1435、1543、1354中最大的数是哪个?() A、1453 B、1435 C、1543 D、1354 2、1987、4321、999、1000中最小的数是哪个?() A、1453 B、1435 C、1543 D、1354 3、5005、5500、5050、5505中最大的数是哪个?() 二、按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011、889、998、911、1101 ()>()>()>()>() 8880、888、8800、8080 ()<()<()<() 7000、7099、7989、7899 ()>()>()>() 三、在()里填上>或< 2020()2200 3509()3510 1001()989 5035()4999 四、比较大小 1、在括号里填上“>”、“<”或“=”。 392()293 1020()1200 3050()3505 986()985 999()1000 100()1001 2468()2460 9909()9990 3330()3304 2、把下列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021 3210 3201 3012 989 五、判断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这个数是四位数。() 2、三位数一定比四位数小。() 3、七千零九写作:7009 () 4、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小的五位数大。() 5、用5、 6、0、3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6305。() 6、最高位是万位的数它是五位数,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7、只读一个零的数是末尾有0的数。() 六、解决问题

1、小明上午写了235个字,下午写了321个字,小明是上午写的字多,还是下午写的字多呢? 2、中山小学二(1)班有女生32人,有男生23人,二(2)班总共有53人,总人数是二(1)班多还是二(2)班多?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数学

第一单元 知识点: 1、认识厘米、米 2、会用尺子测量 3、会进行换算 4、会比较大小,进行计算 5、会用尺子画线断 知识梳理: 例题: 1、师:测量长度的单位用什么?(米、厘米) 用字母如何表示?(m、cm) 练习:P119 11(书)P8 1(书)2、师:1米=()厘米 200cm=()m 5m=()cm 3、师:比较大小和进行换算时要注意什么? 单位名称要统一,在进行数字比较。 练习:P9 5 P118 10(书) 2米( )200厘米1米()90厘米 3米()3厘米15厘米()3米 4、师:用尺子测量时注意什么? (1)从0刻度起点。 (2)物体要贴紧直尺。 练习:P119 12 P8 2(书) 5、什么是线段,怎样画线 注意:线段要有端点。 练习:P8 3(书) 第三单元、六单元合并知识点: 1、1---9的口诀熟记 2、会用1—9的口诀进行乘除法计算 3、初步了解乘除法含义 4、会读、会写乘除法算式,直到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6、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够应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初步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 8、进行混合运算,正确计算两步式题 9、用1—9的口诀解决问题 知识梳理: 1、每天进行口算练习。 2、师: 看图说图意,想:可以用哪几种方法进行计算生:加:2+2+2=6 乘:2×3=6 或 3×2=6 师: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计算更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师:说出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练习:2+2+2+2 4+2+4+4 5+3+6 7+7+7 哪些算是可以改写成乘法?为什么? 判断: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练习:P56 1、2 P57 5 P58 11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I)卷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我会算(共35分) (共2题;共33分) 1. (18分)直接写出得数. 53+8= 2×6=4×5= 86-20= 4×4= 3×5= 2+6= 24+6= 43-6= 7 0-4= 17-9= 20+36= 6×6= 18-0= 5×1= 2×4+4=3×6-6= 4×4-9= 6×4+5= 34-6 +8= 2. (15分)直接写出得数。 9×5=18+20= 58-47= 4×5=8×7-7= 24+25= 35+12= 6×3=26+13= 3×2×9= 5×7=36-27= 45+13= 4×8=68-19+19= 7+8= 14-13= 8×8= 36+2= 24+6+12= 二、我会填(共30分) (共14题;共30分) 3. (1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

高约70________ 长约18________ 长约2________ 高约60________ 4. (2.0分)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 (1)铅笔长15________. (2)操场长300________. (3)楼房高20________. (4)妹妹身高130________. (5)旗杆高10________. 5. (3分)分针从“12”走到“9”走了________分钟,从“9”走到“12”走了________分钟。 6. (3分)计算

________ 7. (5分)买早餐。 (1)每盒牛奶多少元? (2)每袋面包多少元? 8. (1分)乐乐送给欢欢4盒苹果,每盒9个,共有苹果________个。 9. (1分)用3、4、6、2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________个个位是双数的两位数。 10. (2分)小时=________分钟;吨=________千克. 11. (2分)下图中有________条线段,有________个锐角,有________个直角,有________钝角。 12. (4分)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时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过一刻是________ 13. (1分)在图中一共有__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锐角,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练习题

班级:姓名:表现: 《解决问题》习题 1.停车场上有65辆小汽车,开走了31辆,还剩下多少辆?又开来6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小汽车多少辆? 2.草地上有黑羊79只,白羊123只,走入树林45只后,还剩多少只? 3.养鸡场用1200个鸡蛋孵小鸡。下午出壳的小鸡有537只,上午出壳的小鸡比下午出壳的少39只,上午出壳的小鸡有多少只?这一天出壳的小鸡共有多少只? 4.长胜公司二月份计划生产2010年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玩具900 个,实际上半月生产470个,下半月生产500个,实际比计划多生产多少个? 5.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获得199枚金牌,比银牌多80枚。金牌、银牌一共获得多少枚? 6.书架上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5本,有故事书32本。连环画有多少本?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 7.张阿姨、黎叔叔、王爷爷、赵伯伯都是爱心人士,每逢周末,他们都要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并且每次去都要准备礼物。下面是一张爱心记录表,请你把它填完整。 2)班有多少人? 9.农场养了348只公鸡,295只母鸡。养鸭的只数比鸡的只数多68只。农场养了多少只鸭?10.同学们做红花208朵,黄花167朵。做绿花的朵数比红花和黄花的总数少59朵。做绿花多少朵? 11.小云有邮票138张,小军有邮票175张。小明的邮票的张数比小云和小军的总数多37张。小明有多少张邮票? 12.学校原来有680本练习本,用去478本。又买来350本。学校现在有多少本练习本?13.汽车原来有37人,到小庄站下去19人,到新村站又上来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14.原来有95张白纸,上星期用了67张,这星期又买来53张。小方现在有几张白纸?15.体育队有17人,合唱队有45人。舞蹈队的人数比体育队和合唱队的总人数少4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家长签名: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