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中的应用及对策建议

浅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中的应用及对策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a2474188.html,

浅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中的应用及对策建议

作者:宋雪峰

来源:《大观》2017年第01期

摘要:三维激光在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开发中具有独特的、无法取代的优越性,和数码相机结合,可以快速建立民族特色村镇的三维影像模型,实现民族特色村镇的重建、数字化存档,以及三维可视建设规划设计。本文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城子村的应用,梳理该技术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三维激光技术;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应用;对策建议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称实景复制技术,是一项测绘高新技术,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大面积获取三维坐标点云数据,和数码相机结合,可以快速建立民族特色村镇的三维影像模型,实现民族特色村镇的重建、数字化存档,以及三维可视建设规划设计。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具备优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单点向扫描精度达毫米级,扫描间距可达亚毫米级,能将复杂且不规则的村镇和民居进行完整数据采集,非接触的测量方式不会对村镇和民居造成任何损伤。因此,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2016

年12月,云南省民宗委与大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合作,对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彝族特色村寨城子村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作业,初步建立城子村点云数据库和三维立体影像模型,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探索了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城子村概况及数字化采集

(一)城子村概况

城子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永宁乡,距泸西县城25公里。整个城子村依山而建,保留层层而上的土掌房,形成一级级台阶式的民居群。村中土掌房占90%以上,村寨的整体布局依山就势而行、层层跌落,西高东低、背山面水,几百户人家自然相连与山坡融为一体。城子村完整而真实地保存了不同时期建造的民居的不同特点及发展过程,是彝族民居建筑史中的活化石。城子村民居主要有四类,一类是县级重点保护建筑,如城子大寺(即昂贵土司府旧址)和将军第(彝汉结合特色建筑)等,二类是传统土掌房民居,其特点为就地取材,筑土为墙,覆土为顶,室内则用木构架搭建。这类建筑是城子村民居的主体,数量较多,房屋质量也参差不齐。三类是不同时期改建过的土掌房民居。由于近年来村中居民经济收的增加,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部分居民被改、扩建,这部分房屋大多采用砖混结构。这类建筑在全村靠山脚下村寨边缘较多。第四类为近年新建的砖混结构建筑。这类建筑分布于村口河流对岸,与城子村整体风格有较大冲突,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区域整体景观及村寨风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