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04]
- 格式:pptx
- 大小:4.54 MB
- 文档页数:83
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原理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一种
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元件、具有可编程记忆功能、控制离散工业过程的工控设备。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输入信号的采集、逻辑控制的执行以及输出信号的输出三个过程。
首先,PLC通过输入接口采集外部输入信号。
输入接口可以
接收来自传感器、按钮以及其他外部设备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这些输入信号可以表示各种状态,如开关的开关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等。
其次,PLC通过内部的逻辑控制程序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运
算和处理。
逻辑控制程序由程序员编写,其中包括了各种逻辑运算、条件判断以及运算结果的存储等。
当输入信号满足特定的逻辑条件时,PLC会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最后,PLC通过输出接口将逻辑控制的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
输出接口可以控制继电器、电磁阀等各种执行机构,实现对工业过程的控制。
根据控制需要,PLC可以将逻辑结果通过输
出信号转换为电压、电流、频率等形式,以满足不同设备的工作需求。
总的来说,PL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集输入信号,经过逻辑
控制程序的运算处理,最后将控制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控制。
其可编程特性使得PLC能够根据具
体的工控需求进行灵活的功能扩展和逻辑代码编写,能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汪志锋)电子教案第一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功能与特点1.3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各领域的应用实例第二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组成2.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2.3 可编程序控制器与计算机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软件的使用3.1 编程软件的安装与运行3.2 编程软件的主要功能与操作界面3.3 编程软件的编程实例第四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基础4.1 编程语言与编程规范4.2 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的基本指令4.3 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的高级指令与应用第五章: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外围设备的连接与通信5.1 可编程序控制器与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方法5.2 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方式5.3 可编程序控制器通信实例与应用第六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案例分析6.1 工业自动化控制案例6.2 民用控制系统案例6.3 特殊应用案例分析第七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7.1 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7.2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7.3 维修策略与维护注意事项第八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设计与开发8.1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8.2 可编程序控制器选型与配置8.3 系统设计与开发流程第九章: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业现场的应用9.1 工业现场环境与挑战9.2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业现场的优势9.3 工业现场应用案例分析第十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0.1 新技术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的应用10.2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未来的发展前景10.3 行业标准与政策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解析: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起源、发展阶段及其定义。
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如何从传统控制系统演变而来的,以及它的核心优势和特点。
重点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解析:本环节重点是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以及它是如何处理输入信号并输出信号的工作原理。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PLC习题解答(S7-200系列PLC)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概述1-1、简述可编程的定义答:可编程控制器是取代继电器控制线路,采用存储器程序指令完成控制而设计的装置,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用于开关量控制、实际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87年新定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是带有存储器、可以编制程序的控制器。
它能够存储和执行命令,进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操作。
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1-2、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可靠性高,PLC平均无故障时间达10万小时;控制功能强,具有数值运算、PID调节;数据通信、中断处理,对步进电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实施控制;组建灵活:随时可扩展各种功能;操作方便:三种语言(LAD、STL、FBD)编程。
1-3、可编程控制器有哪几种分类方法?答:按I/O点数分类:小型机I/O<256点;中型机I/O在256~1024之间;大型机I/O>1024点;按结构分类:整体结构和模块结构;按用途分类:有通用型和专用型。
1-4、小型PLC发展方向有哪些?答:小型PLC向微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质量更高更可靠、功能更强、应用更广泛。
第二章、可编程控制器构成原理2-1、PLC由哪几部分组成?答:PLC由五大部分组成:①、中央处理器CPU;②、存储器;③、基本I/O接口电路;④、接口电路,即I/O扩展和通讯部分;⑤、电源(+5V、+24V的产生。
2-2、PLC的I/O接口电路有哪几种形式?答:PLC的输入部分,有三种接口电路:①、干结点式;②直流输入式;③、交流输入式。
PLC的输出部分,有三种接口电路:①、继电器式;②、晶体管式;③、晶闸管式输入、输出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形式,以便保护PLC内部电路不受伤害。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PLC课后习题部分解答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概述1-1、简述可编程的定义答:可编程控制器是取代继电器控制线路,采用存储器程序指令完成控制而设计的装置,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用于开关量控制、实际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87年新定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是带有存储器、可以编制程序的控制器。
它能够存储和执行命令,进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操作。
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1-2、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可靠性高,PLC平均无故障时间达10万小时;控制功能强,具有数值运算、PID调节;数据通信、中断处理,对步进电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实施控制;组建灵活:随时可扩展各种功能;操作方便:三种语言(LAD、STL、FBD)编程。
1-3、可编程控制器有哪几种分类方法?答:按I/O点数分类:小型机I/O<256点;中型机I/O在256~1024之间;大型机I/O>1024点;按结构分类:整体结构和模块结构;按用途分类:有通用型和专用型。
1-4、小型PLC发展方向有哪些?答:小型PLC向微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质量更高更可靠、功能更强、应用更广泛。
第二章、可编程控制器构成原理2-1、PLC由哪几部分组成?答:PLC由五大部分组成:①、中央处理器CPU;②、存储器;③、基本I/O接口电路;④、接口电路,即I/O扩展和通讯部分;⑤、电源(+5V、+24V的产生。
2-2、PLC的I/O接口电路有哪几种形式?答:PLC的输入部分,有三种接口电路:①、干结点式;②直流输入式;③、交流输入式。
PLC的输出部分,有三种接口电路:①、继电器式;②、晶体管式;③、晶闸管式输入、输出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形式,以便保护PLC内部电路不受伤害。
2-3、PLC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答:PLC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①、I/O点数、一般以输入、输出端子总和给出;②、存储容量,有系统、用户、数据三种存储器,即用户可用资源;③、扫描速度,即扫描周期,表示PLC运算精度和运行速度;④、可扩展性:可扩展I/O接口、模数处理、温度处理、通讯、高速处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2版)作者: 吴中俊等主编价格: 定价:28 元书号: 7-111-12516-9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出版日期: 2005-10-09---------------------------------------------------------------------------------------------------------------------- 内容简介本书从实际工程应用和教学需要出发,介绍了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以SIEMENS S7-200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背景机,重点介绍了PLC 的工作原理、系统配置、指令系统、编程软件、设计方法等内容;简要介绍了S7-300、S7-400PLC 及PLC 的网络通信知识。
有关章节附有习题及思考题。
书末有实验指导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
本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内容由浅入深,注重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书中附有PLC 应用实例,所有程序均经调试运行。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等本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录第一章电气控制基础第一节常用低压电器第二节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第二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第一节 PLC 的由来和定义第二节 PLC 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第三节 PLC 的主要功能和特点第四节 PLC 的分类第三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第一节 PLC 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第二节 PLC 对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仿真第三节 PLC 的工作原理第四章 S7-200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配置第一节 S7-200 PLC 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二节 S7-200 的接口模块第三节 S7-200 的系统配置第五章 S7-200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指令系统第一节 S7-200 编程的基本概念目录第二节 S7-200 的基本指令及编程方法第三节 S7-200 的功能指令第六章 STEP7-Micro/WIN32第一节软件安装及硬件连接第二节编程软件的主要功能第三节编程软件的使用第四节程序的监控和调试第七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设计第一节 PLC 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第二节 PLC 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第三节 PLC 控制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第四节 PLC 应用程序的基本环节及设计技巧第五节 PLC 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第六节提高PLC 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第八章 S7-300 和S7-400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配置及编程第一节 S7-300 和S7-400 的系统配置第二节 S7-300 和S7-400 的指令系统第三节 S7-300 和S7-400 应用系统的编程第九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通信及网络第一节通信及网络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S7 系列PLC 的网络类型及配置第三节 S7-200 网络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