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校贫困寄宿生认定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东联镇中心学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和认定办法根据威教发[2012]40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我镇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制定我镇学生资助管理和认定办法。
一、加强领导成立中心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罗良芬中心校校长副组长:阙向东中心校副校长古歧智中心校副校长邹国旗中心校副校长兼东联小学校校长徐鑫淼东联百胜小学校长成员:曾宏英刘晋民刘文利李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曾宏英任办公室主任,刘晋民刘文利李强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具体工作。
二、资助对象在我镇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的且有学籍小学、初中生。
三、实施项目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小学30元/生/年,初中生40元/生/年进行补助。
对住校生进行生活费补助,1000元/生/年。
四、资助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按政策规范操作。
五、管理和认定要求1、“一免一减”根据县教育局资助中心下达的指标人数,按学生比例分配到镇内学校。
2、各校负责人及班主任教师摸清家庭困难学生,按困难程度根据指标数确定资助对象,学生(必须学籍在册)申请——村社签章——班级评审——学校评审——张榜公示贫困生花名。
3、各校将受资助学生花名册一式二份及汇总表一式三份(含电子文档)上报中心校,中心校汇总后报县教育局资助中心审核。
4、中心校在根据上级下拔的资助金按各校的指标数分发到校,学校发放资助金,并要求学生或家长签字。
各校将受助学生签字的花名复印件交中心校,由中心校上交资助中心。
5、寄宿生生活补助由需寄宿的学生申请,村社签章,报学校审批。
学校造具花名统计上报教育局,学校根据上级划拔补助金费发放到校,学生签字领取。
六、工作要求1、镇内各校要建立学生资助机构,由校级干部分管,落实具体人员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制定和完善学校资助工作实施细则,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建立学生资助专门档案,保存备查。
2、学校要进行资助政策宣传,向家长及社会公布咨询电话,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
3、对在资助工作中出现违纪违规行为和重大失误和问题,造成社会影响的,将追究校长及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2024年贫困寄宿生发放方案____年贫困寄宿生发放方案一、前言贫困寄宿生是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在学校附近居住的学生。
他们需要离家求学,面临着生活和学习条件的严重不足。
为了帮助贫困寄宿生解决生活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我们制定了____年贫困寄宿生发放方案,旨在为贫困寄宿生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改善居住条件。
二、政策措施1. 经济资助:每个贫困寄宿生每年将获得一定金额的生活补助金,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具体金额将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评估确定,力求达到基本生活保障的标准。
2. 住宿条件改善:提供条件良好的学生宿舍,确保贫困寄宿生有安全、舒适的寄宿环境。
宿舍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床、桌椅、柜子、卫生间等,并定期保养和清洁。
3. 餐饮保障:为贫困寄宿生提供营养餐,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需要。
在学校食堂或者寝室楼附近设置就餐点,为寄宿生提供早餐、午餐和晚餐,供应为学生提供各类食物选择,确保他们的膳食均衡。
4. 学业辅助:建立贫困寄宿生学业辅导机制,引导他们有效学习和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设立晚自习场所、提供学业辅导班和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学科辅导。
5. 心理关怀:贫困寄宿生常常面临生活、学习压力等心理困扰,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关怀。
设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贫困寄宿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等服务,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实施方案1. 整合资源:各级教育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合作,整合社会资源,确保贫困寄宿生发放方案的顺利实施。
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各大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提供赞助和捐助。
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等新兴平台募集资金。
2. 资金管理: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和规范。
建立定期审核机制,加强监督和内部审计,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2024年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管理制度北杨寨乡中心学校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资助管理办法为规范我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根据区教体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贫困寄宿生认定制度1、贫困家庭学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⑴、具有本区户籍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含残疾学生和其他特殊教育学生);⑵、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贫困家庭学生;⑶、父母双亡的家庭困难学生;⑷、丧父、丧母或父母离异、残疾的贫困家庭学生;⑸、父母严重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⑹、革____烈士子女;⑺、因天灾____等其他原因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⑻、家庭贫困的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⑼、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
2、确定为贫困家庭学生,并在学校寄宿的属于补助对象。
二、贫困寄宿生审核制度1、班审。
由班主任在班____学生会干部审核提交的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逐一审核,认真评议,拟定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对象。
2、村审。
由学校____教师进村,将班审排序的学生花名册提供给村主任或支部书记,进行排序审核,然后签字盖章。
3、校审。
学校____正副校长及班主任评审小组成员进行终审,由校长签字盖章。
三、贫困寄宿生公示制度1、认定前的政策公示。
将贫困寄宿生补助名额、补助标准、补助条件和申请补助程序在校内进行公示。
2、认定后的____公示。
学校将拟定补助学生____在校内公示栏进行不少于____个工作日的公示。
公示内容包括补助学生总数及____、家庭困难原因、____投诉电话等。
3、公示内容要书面存档四、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发放制度1、生活费由区财政局直接打入学生家庭农补卡。
2、班主任进班____,并监督发放人员表册人是否一致,补助标准是否数额相符。
3、生活费由学生家长领取后并提供农补卡“学补”存入和领取的复印件。
一、总则为了保障贫困寄宿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经认定属于贫困家庭的寄宿生。
三、认定标准1. 家庭经济困难,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2. 家庭成员因病、残疾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3. 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家庭财产严重损失;4. 家庭成员中有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或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
四、认定程序1. 学生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2. 学校成立认定小组,对申请学生进行审核;3. 认定小组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监督;4. 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正式认定为贫困寄宿生。
五、生活补助标准1. 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分为三个等级:一等、二等、三等;2. 一等贫困寄宿生每月补助生活费300元;3. 二等贫困寄宿生每月补助生活费200元;4. 三等贫困寄宿生每月补助生活费100元。
六、生活补助发放1. 学校每月将生活补助直接发放到贫困寄宿生的校园卡中;2. 学生本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领取生活补助。
七、监督管理1. 学校设立贫困寄宿生管理办公室,负责贫困寄宿生的认定、补助发放等工作;2. 学校定期对贫困寄宿生的生活情况进行抽查,确保补助发放到位;3. 学生本人对生活补助有疑问,可向学校提出申诉。
八、其他1. 贫困寄宿生如有变动,需及时向学校报告,重新进行认定;2. 学校对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情况严格保密,确保学生隐私不受侵犯;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最新政策执行。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旨在确保贫困寄宿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得到有效保障,促进教育公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XXXX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让他们在接受教育阶段不受家庭经济影响而辍学,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切实解决家庭困难学生。
根据省、市关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方针、政策和《高密市学生资助工作管理规程(试行)》,做好宣传和摸底工作,让我镇每一个符合救助条件的学生都有学上,让他们享受社会的温暖,一、XXXX中学成立领导小组、评审小组、工作小组。
XXXX中学评议资助评议领导小组成员评议组组长:XXX评议组成员:XXX及各班班主任评议流程:分发评分标准一一班主任审核申请名单一一评委会打分XXXX中学评议资助评议小组成员评议组组长:XXX评议组成员:XXX以及家委会成员。
评议流程:分发评分标准一一班主任审核申请名单一一评委会打分XXXX中学评议资助评议工作小组成员评议组组长:XXX评议组成员:XXX及各班班主任,每班两名任课教师,两名学生评议流程:分发评分标准一一班主任审核申请名单一一评委会打分二、工作职责负责对XXXX中学社会公民、村居居民资助政策宣传、对困难学生家庭摸底,监督好本镇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公示,确保让每一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都享受到资助的温暖。
采取宣传、入户调查、受理申请、资格审查、受助名单公示、资助卡办理、档案整理等相关工作。
三、申请条件及受助标准潍坊市户口,有正式学籍的家庭低保学生,孤儿和残疾学生,大病家庭、困难的单亲家庭,以及受到重大变故的特困家庭。
义务教育对特困家庭享受每生每学年小学100O元,中学1250元的寄宿生补助。
四、工作流程、社会监督学校在学期开学后首先召开家长会,由资助管理员、资助管理协调员、班主任将资助政策对家长讲解,其次通过校广播、宣传栏、海报等形式对资助政策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再次学校发放《高密市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对学生进行无缝隙的调查,通过调查,家长提出受资助申请,填报打分表、上报困难材料,上报学校资助评议领导小组进行评议、根据政策,对受资助的学生进行核查、入户调查、形成拟资助名单,在校外公示栏进行为期不少于7天的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公示结束后,上报高密市资助中心相关材料,办理资助卡,实行资助卡发放,资助款到位后,学校第一时间进行回访。
2024年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为认真落实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保障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规范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根据县教育局、财政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和发放细则。
一、使用原则对农村寄宿贫困生进行资助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要严格标准,坚持“扶持贫困、公正客观、保证效益”的原则,把扶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贫困寄宿生界定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在本校就读的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住校学生。
其优先照顾八类学生: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2、家在农村人均年收入低,生活贫困的家庭子女;3、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因____导致家庭困难的子女;6、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7、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严重困难的学生;8、____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
少数民族及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贫困寄宿生优先予以资助。
三、资助标准小学生每生补助人民币伍佰元整(____元)。
四、健全机制学校成立由校长杨建生为贫困寄宿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召集会议审定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并上报,成员为其它班子成员、各班班主任参与审定。
五、评审程序1、确定补助学生数。
2、公开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信息。
学校将贫困寄宿生补助名额、补助条件和申请补助程序在校内进行公示。
3、申请。
学校根据什字学区下达的补助名额,____各班级根据规定的补助条件,认真摸排,确定对象,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初步拟定各班补助名额和对象,____填写申请报告和《什字学区____年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4、评审。
学校评审小组在收到班级提交的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逐一审核,认真评议,拟定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对象。
xx中学贫困生救助评审及认定办法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的资助政策,切实做好针对学生的救助工作,做到不使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圆满完成好这项惠民工程,特制订本办法,确保资助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贫困生评审认定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领导小组以工作职责及工作程序:
领导小组职责:
1、指导本校的贫困生救助工作,传达宣传救助政策。
2、组织受理贫困家庭救助申请
3、对资助人员名单进行严格审核。
三、各阶段资助对象的确定:
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贫困家庭非寄宿学生,重点是孤儿、残疾学生、长期特困户子女、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和因病因灾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等,对贫困家庭革命烈士子女优先进行资助。
具体资助比例按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生的15%确定。
四、工作流程以及审核程序:。
(完整版)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管
理办法
一、认定标准
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应遵循以下标准:
1. 家庭经济收入:学生家庭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倍数,具体倍数根据当地经济状况确定。
2. 家庭人均收入: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倍数,具体倍数根据当地经济状况确定。
3. 家庭负债情况:学生家庭欠债总额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根据当地经济状况确定。
4. 特殊情况:对于家庭中存在特殊困难(如残疾人、单亲家庭等)的学生,可酌情认定。
二、认定程序
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如下:
1. 学生提出申请:学生及其家长向学校提出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家庭收入证明、家庭负债证明等。
2. 学校审核:学校负责审核学生提交的材料,并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3. 决策委员会评审:学校成立决策委员会,评审认定标准和审核结果,做出认定决策。
4. 通知学生及家长:学校将认定结果及认定理由通知学生及其家长,同时保护个人隐私。
三、认定管理
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办法如下:
1. 学校优惠政策: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生,将享受学校提供的相关优惠政策,包括资助金、减免学费等。
2. 心理辅导支持:学校将提供心理辅导支持,帮助认定学生应对困难,提升心理健康。
3. 学业辅导计划:学校将制定个性化的学业辅导计划,帮助认定学生提高研究成绩,顺利完成学业。
4. 公平公正原则:学校将确保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严禁以任何形式歧视或压迫认定学生。
根据以上认定及管理办法,学校将更好地支持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融入学校大家庭。
XXXX中学初中贫困生认定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做好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保证惠民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建立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运行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细则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基本支出的学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具有我校学籍的在籍初中学生。
第四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和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第五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两次,秋季学期开学后进行一次,春季学期开学后进行一次。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六条:XXXX中学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XXXX中学政教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管理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复查和受理咨询、投诉工作。
第七条:学校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初中学生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审核和受理咨询、投诉工作。
认定工作组组长由学校分管学生资助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由各年级主任和资助负责人构成。
第八条:以班(年)级为单位,成立认定民主评审小组,负责咨询和认定的民主测评工作。
认定民主评审小组组长由班(年)级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班主任和部分任课教师、学生代表构成。
第三章认定标准第九条:严格按照省市等文件规定,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助学金评审工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脱贫享受政策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烈士子女、低保边缘家庭学生等特殊困难学生作为重点资助对象,其他困难学生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应助尽助。
第四章认定程序第十条:学校在每学年秋季和春季开学初向学生宣讲惠民资助政策,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第十一条:认定民主评审小组组织学生填写申报表,并负责收集申报表和有关证明材料的查验。
(完整版)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管理办法一、背景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无法提供良好研究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学生。
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需要制定认定和管理办法,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二、认定标准1. 经济条件:家庭月平均收入低于当地保障线的1.5倍;2. 家庭成员:家庭无其他子女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并且无其他经济来源;3. 生活环境:家庭居住条件较差,如住房面积小、卫生状况差、住房在农村等;4. 特殊情况:家庭遭遇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5. 其他:根据需要,学校可以适度放宽认定标准,以确保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够得到资助。
三、认定程序1. 申请材料:家长需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供相关的经济证明材料;2. 评估小组:学校组建评估小组,负责审核申请材料并进行现场调查,以综合评定家庭经济状况;3. 家访调查:评估小组将对申请家庭进行家访调查,了解家庭实际情况;4. 综合评定:评估小组根据申请材料、家访调查结果和认定标准进行综合评定;5. 公示和申诉:评估结果将在学校公示一周,若有异议,家长可以提出申诉;6. 最终认定:学校综合考虑评估结果和申诉情况,进行最终认定。
四、资助措施1. 奖学金资助:对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生,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学金资助,用于研究用品、书籍、补班费用等;2. 就餐资助:提供免费或补贴式的校园餐饮,确保学生的营养需求;3. 课外活动资助:提供课外活动的费用资助,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兴趣培养;4. 心理辅导: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困惑和压力;5. 其他: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资源情况,学校可以适度提供其他资助和帮助措施。
五、管理和监督1. 资助记录:学校建立学生资助档案,详细记录资助项目和金额;2. 监督机制:学校设立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和评估资助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听取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反馈;3. 定期评估:学校定期对资助行动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4. 公开透明:学校将资助情况公开,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Xx中心校贫困寄宿生认定办法为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使补助金发挥应有的效能,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条件
取得我镇学籍注册后的在校生,遵守校规校纪,学习刻苦努力,生活简朴,并符合以下条件者均可申请:
1、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父母一方或双方失业,且已经民政部门认定(凭乡镇和村委会的证明),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2)、单亲家庭且其父(母)无固定经济来源或收入无法维持学生本人的学习、生活需要;
(3)、父母身体残疾(有市、县民政部门发放的残疾证),或因其它原因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它经济来源;
(4)、家庭收入低或无固定经济收入,学生本人在校学习、生活得不到基本的经济保障;
(5)、因突发事故或自然灾害造成学生生活没有保障的。
2、申请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孤儿、烈士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仅靠政府救济;
(2)、父母双方长期病重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兄弟姐妹或有兄弟姐妹,但无力供养,没有直接经济来源;
(3)、家庭发生重大意外事件而造成经济特别困难;
(4)、家庭因灾害导致“三无”(无房屋、无父母、无收入);
二、贫困生认定程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不高于在本校在校寄宿生人数的30%。
1. 学生本人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填写贫困生审批表或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申请表;
2. 申报贫困寄宿生资格的学生须经本班2/3以上的同学认可。
班委会、班主任签署意见;
4. 旧城一中负责组织班主任、任课老师成立评审小组,对学生的申请进行评审。
学校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报旧城中心校。
5. 贫困生补助金每年春季、秋季分别审批一次。
XXX中心校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