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

12、西藏拉萨市西北的地热电站,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约占一半,是一座全

新的地热城。

1、以和分别为、、、四大地理区域。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其中包括、和等多种类型,其中河南属于区域。

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等温线一致。此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以下,冬季有现象。此线南侧1月平均气温在以上,冬季无现象。

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nrn年降水量一致,北侧年降水量少于mm, 属于

地区。南侧年降水量高于mm,属于地区。

4、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为气候,以南为气候。此线以北称为地区,耕地以为主;此线以南为地区,耕地主要是。

15、“高原之舟”是指

5、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量400mm,属于地区。

16、黄土高原地面覆盖着厚厚的。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以西降水量400mm,属于地区。

黄土厚度一般达几米,最厚的地方可达多米。黄土土质疏松,易

于,利

6、于农业生产。

17、黄土髙原的地形特点是:

O

18、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有:。

19、由于人们滥伐,植被遭到严重的,加上地形、气候和黄土的特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生态环境日趋,使黄土高原成为目前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0、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现象。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摸索出许多治理环境的成功经验:在山坡地带,采取缓坡地建,陡坡地,

坡脚修等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在河谷地带,加强的建设,

可有效的进行水土保持、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

7、简答:为什么西北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交通线和河流沿岸?

22、实行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措施是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主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是,云南傣家民居是楼,属于建筑。

要途径。

8、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西部盆地中分布着

23、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东西绵延大面积的,只是在盆地的边缘

有水源的地方形成绿洲。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致在长江两岸千米范围内。“黄金水道''是。

多为河。

24、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条件,长江沿江地带将我国资

9、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西北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源丰富地区连接起来,起到了作用。通过众多和,这些经河套平原、平原、及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城镇和城市主要集中在济技术优势可以向南北,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黄河沿岸平原、沙漠边缘的绿洲以及铁路、公路沿线,多呈或状

25、长江沿江地带的四大工业区:以分布。

区。以、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为

10、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的和两个地区。

中心的钢铁、轻工业工业基地。以、、等城市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

11、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综合性工业基地。

多山峰终年,广布。“”和“”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特

26、长江沿江地带的东西部之间具有很强的性。以能源为

例,西部地区有丰征。青藏高原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富的、等矿产资源,而东部地区产业密集,经济发达,对的需初二地理下册复习题

求量很大,因此,密切协作、共同发展已经成为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区人们的共识。

境问题是。

27、上海市地处位置和长江航

46、东北包括三省。

线的口,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

47、东北地区有和

28、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下游,毗邻联系密形特点是。

切,海路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 "o这里是全国人口最的地区之一,

48、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水稻可以一年

熟。是全国著名的“的商品粮基地。

和…。

49、东北三省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这里生长着

29、我国目前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有、

等阔叶树,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其中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50、东北三省是我国第一个工业基地,是“中国工业的"。

51

30、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是。

31、“前店后厂”,这里的“店"是指地区,“厂"是指地

区。

32、“店''和“厂”各自的主要优势是什么?52

33、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多以“三来一补” 为主要成产模式,“三“”,“煤都”的资源性城市面临枯竭、生产成本增加的困境,主导产业来一补”是指、。目前,加工贸易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衰退。

既有粗加工向转变,由全部进口加工向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53、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

转变等。

54、振兴东北老工业,重点建设两大基地和一个中心:两大基地

34、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地区。

和,一个中心是。

35、西北地区:新疆的和。

55、北京位于平原西北部,北起山,东南距100千米,腹地

36、西南地区:粮食作物辽阔,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的甘蔗产地,国内最大的花卉产地。

56、北京的气候是,冬季

37、青藏地区: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的57、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与其地理位置的关系:

地处带,和,、、等特色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大。

冷热、干湿适中。地处内陆,距耗牛、藏绵羊1

14、长江沿江地带东起,西至,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大

B新疆牧区b温带草原牧场细毛羊致在长江两岸100-200 千米范围内。

C青海和西藏牧区c山地牧场三河马、三河牛1

15、长江沿江地带依托条件,连接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

90、横穿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河流是。

又通过众多和,向南北辐射经济技术优势。

91、我国地跨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省区是。

1

16、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合作,形成“、的独特区域

92、秦岭是合作模式。

93、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一月1

17、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加工贸易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即由是和温度带的分界线,也是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粗加工向转变,由全部进口材料加工出口逐步采用加工出口转变,又是和干湿区的分界线,由此可见,确定北方和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由劳动密集型向、密集型转变。

主导因素是。

1

18、在黄土高原有一种利用黄土特性而建筑的民居,冬暖夏凉,人们称之为。

1

19、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发展经济的地区之一,与港澳地区优势互补,强又和。

强联合,形成了的地域分工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珠江三角洲1

38、北京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式。

是,港澳是。

1

39、北京市建立和发展新兴高新技术最有利的条件是。

1

20、三江源地区是指的源头汇水区。

1

40、北京位于地形区的背部边缘,面向海。

12

1、在西藏的铁路建设应首先考虑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2017八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本章重点图幅:图、图、图 第一节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海南岛;陆上邻国: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印度,F缅甸,G老挝,H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a韩国,b日本,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e马来西亚。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8、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 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编号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编号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1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2山东省鲁济南17青海省青西宁 3安徽省皖合肥18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4陕西省陕或秦西安19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5江苏省苏南京20湖北省鄂武汉 6山西省晋太原21江西省赣南昌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 12、西藏拉萨市西北的地热电站,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约占一半,是一座全 新的地热城。 1、以和分别为、、、四大地理区域。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其中包括、和等多种类型,其中河南属于区域。 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等温线一致。此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以下,冬季有现象。此线南侧1月平均气温在以上,冬季无现象。 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nrn年降水量一致,北侧年降水量少于mm, 属于 地区。南侧年降水量高于mm,属于地区。 4、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为气候,以南为气候。此线以北称为地区,耕地以为主;此线以南为地区,耕地主要是。 15、“高原之舟”是指 5、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量400mm,属于地区。 16、黄土高原地面覆盖着厚厚的。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以西降水量400mm,属于地区。 黄土厚度一般达几米,最厚的地方可达多米。黄土土质疏松,易

于,利 6、于农业生产。 17、黄土髙原的地形特点是: O 18、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有:。 19、由于人们滥伐,植被遭到严重的,加上地形、气候和黄土的特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生态环境日趋,使黄土高原成为目前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0、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现象。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摸索出许多治理环境的成功经验:在山坡地带,采取缓坡地建,陡坡地, 坡脚修等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在河谷地带,加强的建设, 可有效的进行水土保持、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 7、简答:为什么西北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交通线和河流沿岸? 22、实行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措施是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主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是,云南傣家民居是楼,属于建筑。 要途径。 8、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西部盆地中分布着 23、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东西绵延大面积的,只是在盆地的边缘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19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绝对好)

第一章 知识点总结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西边是巴基,还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国在西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4.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日、菲、文、马、印尼) 7.东西部晨昏差异:两地经度不同,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度,经度没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南北方季节差异:两地纬度不同,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约50度,气温变化幅度大 8.我国行政区域划分 9.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 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江西、江苏、黑龙江、浙江、新疆、宁夏、辽宁、青海、陕西、甘肃 重蒙台海福吉安 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 云贵西四北上天 重庆、内蒙古、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安徽 香港澳门喜回归, 祖国一片好河山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0.“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豫鲁,赣皖浙,苏浙沪,滇黔蜀,鄂湘渝,陕甘 宁,青新藏,桂粤琼,港澳台 1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全本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全 本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内容预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

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

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

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 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 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 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 ⑴1 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 篇一: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新修订教材) 2013-2014学年下期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我所任教的是八年级1-5班。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地完成。三、内容分析八年级主要学习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内容分为总论和分区两大部分,上册讲述总论,下册讲述分区。本册教材为中国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九章青藏地区、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第五章是对总论的总结和对分区的引领,后面的第六至第九章四大地理区域的内容主要讲述“地域差异”。四、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开放性试题训练。五、具体措施 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2、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4、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5、注意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6、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7、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授课进度安排表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

最新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a.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b.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2)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 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3)自然灾害: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1.我国可分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区域。 2.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400mm降水量线为分界线。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还与1月0℃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最接近。 4.青藏地区的范围大致与地势第一阶梯的范围一致。 第二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5.南方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区别。(课本P8、练习册P7)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 全年降水量400mm以上800mm以上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高原、平原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 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甜菜甘蔗 居民生活居民主食面食米饭 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7.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8.西北地区由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地势高,造成高寒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 10.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1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主要畜种的区别列表比较: 牧区牧场类型主要畜种 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牧区山地牧场细毛羊 青海、西藏牧区高寒牧场牦牛 12.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灌溉的地区。例如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宁夏的宁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甘肃的河西走廊的灌溉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天山山麓的灌溉水源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 13.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小麦。 14.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北京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途版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知识点(复习时先看书,再看练习册,最后背提纲) 亚洲 1、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 2、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太平洋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面与欧洲相接,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六个地区。(识记每个分区里主要国家,书上6页) 4、亚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亚洲是)。亚洲地势特征:中间高、四周低。(世界第二高,南极洲地势最高)。“屋脊”(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南部。 5、河流特点:河流众多(亚洲世界大河最多,“巨河之洲”);大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汇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亚洲第一长河(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湄公河) 6、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该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暖热,春秋季短,气候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多读书上9页内容以及11页复习3) 7、亚洲世界之最(书上4页探索):世界陆地最低点,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世界最深,蓄水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雨极(乞拉朋齐)降水来自印度洋。 8、亚洲的人口最多。世界人口过亿国家有(亚洲6个)中国、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欧洲)俄罗斯;(北美洲)美国、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非洲)尼日利亚。 9、亚洲人口稠密地区有南亚、东南亚、东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水陆交通方便、工农业发达。人烟稀少有自然环境恶劣的原始林区、内陆高原高山沙漠等. 10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地区南亚、西亚(都是白色人种);其余主要是黄色人种。(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是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发源地,也是印度教、犹太教、道教等发源地。 11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印度河谷地:古印度;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中国 12、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是亚洲最发达国家;(韩国(造船业发达)、新加坡(港口)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推行“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西亚波斯湾地区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出口“黑色金子”石油成为高收入国家,尼泊尔、阿富汗等贫困。 东南亚 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连接处,火山频繁) 2、东南亚北连东亚、南临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航海运输的枢纽,有“十字路口”的称号。 3、马六甲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西亚和南亚通达东亚和东南亚最便捷通道,是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21页图C,重点识记) 4、中南半岛位于我国南部,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陈毅元帅“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指中南半岛。)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澜沧江),是东南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doc

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 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 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 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 1.地球海洋陆地面积各是多少?各占多少比例?P5 答: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什么是大陆?什么是岛屿?什么是半岛?什么是大洲?P6 答: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半岛。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3.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是?P6(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世界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 5.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欧、非两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6.最先到达马六甲海峡的是郑和(中国);发现美洲大陆(即“新大陆”)的是哥伦布(意大利);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葡萄牙)。 7.四大洋的面积大小顺序是:太大印北。太平洋面积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其岛屿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太平洋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大西洋形状如同字母“S”,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4。水温最低的大洋是北冰洋。 8.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P12 答: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 5.5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自然差异 一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高原交错分布 河流冬季结冰 有 无 河流流量 小 大 河流汛期 短 长 人文差异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传统交通方式 以陆路运输为主 常用水运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小,墙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总结 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人文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名称: D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A 青藏地区 。 界线①与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非季风 区界线接近,主导因素是夏季风或降水。 界线②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即第 一、二级阶梯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形或地势。 界线③ 秦岭---淮河 一线。大致与我国一月0o C 等温线和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地理图册、填充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1、学生活动:学生地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 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内容 师:请同学回顾上学期的内容

生一、生二:(略) 师:大家对上学期的内容掌握很好,那么作为地理区域划分与那些事物有关?下面就是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地理差异显著(板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3、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讲述: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提问: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课件展示反应典型景观的植被) 得出结论: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5、总结: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6、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7、提问: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否举例说一说? 学生阅读教材图5.2和阅读材料,并补充其他方面的案例。 8、讲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提问: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秦岭、阴山、贺兰山等) 9、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3和图5.4,提示他们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10、讲述:“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第五、六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①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②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③ 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④湿润和半湿润区的界线⑤水田和旱地的界线⑥南方和北方的界线 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 ⑧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界线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界线及划分依据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其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为界,其主导因素是季风因素。 (3)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其主导因素是地势。 (注意:青藏地区而不是青藏高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在西北地区,而黄土高原在北方地区) 3.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也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2)主要种植业区:引黄河水灌溉,如“塞上江南”(灌溉农业)。 引高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如河西走廊(绿洲农业)。 (3)植被:(西北地区从东向西植被出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及原因:降水) 4.青藏地区: (1)以牦牛等高寒畜牧业为主,属高寒牧场。 (2)主要种植业:少数地方可发展青稞等高寒农业及林业,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河谷农业)。

主要河流和湖泊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 塔里木河等,河流我为内流河 河源头 农业特色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棉花、小麦、甜菜等 牧场特色高寒牧场山地牧场和温带草原牧场 优良畜种牦牛、藏绵羊等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滩羊等少数民族藏族为主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其他方面交通不便矿产资源丰富(石油、煤、稀土矿、矿等)【重难点突破】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面积、人口、民族 新疆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自然地理特征 (1)“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从北向南依次为: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 (2)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新疆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温暖湿润空气不易达到,所以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3.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1)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盆地边缘有绿洲,水源丰富 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 (2)绿洲特色产品 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由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稀少而有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长绒棉 生产基地。 (3)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新疆人民为了有 效地利用绿洲丰富的水资源,修建了适合当地环境的 坎儿井等水利工程。 坎儿井是在当地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古老 的引水工程,大体上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人们巧妙地利用山的坡度,使水在自流过程中避免大量蒸发,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体现了新疆人民的聪明才智,符合人地协调发展的方向。 (4)绿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疆农业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的盐碱化。 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兴修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天然气、新能源等作为农村生活能源 4.新疆油气资源分布(西气东输) 新疆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结果表明,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1、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 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笔记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笔记 气温变化: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降水量变化: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地势变化: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 人类活动三句话 农业: ①西牧东耕②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 界线②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近 确定界线②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界线③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③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确定界线③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界线③与秦岭—淮河一线接近

界线①与第一、二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确定界线①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 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济南的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华北平原春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①气温回升很快②降水仍然很少,蒸发量大③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 解决措施:①南水北调②发展节水农业③兴建水库 东北三省有“白山黑水”之称。“白山”指长白山,“黑水”指黑龙江。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地的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经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他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①纬度较高②紧邻着亚洲寒冷的冬季风源地,所以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 东北三省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的关系:东北三省冬季降雪多,屋顶坡度大可以有效地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东北三省冬季寒冷,墙体厚,窗户小有利于室内保温。 东北三省——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东北三省“北大荒” 这里纬度较高,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东北三省“北大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