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癃闭中医护理方案

癃闭中医护理方案

癃闭中医护理方案
癃闭中医护理方案

癃闭中医护理方案

癃闭(前列腺增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湿热下注证:小便灼热涩痛,尿频尿急。伴尿黄短赤、尿后滴沥,小便白浊,阴囊潮湿,心烦口干,口臭脘痞。舌苔黄腻,脉滑实或弦数。

(二)气滞血瘀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骶及肛周疼痛、坠胀。伴尿后滴沥,尿刺痛,小便淋漓不畅。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三)肝气郁结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骶及肛周坠胀不适、似痛非痛,精神抑郁。伴小便淋漓不畅,胸闷善太息,性情急躁焦虑,疑病恐病。舌淡红,脉弦。

(四)肾阳亏虚证:畏寒怕冷腰膝疲软,伴尿后滴沥,精神萎靡,阳指或性欲低下。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无力。

(五)湿热瘀阻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会阴、或肛门坠胀不适或疼痛。伴尿不尽、尿有余沥、尿黄、尿道有灼热感,口苦口干,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六)肝肾阴虚证:腰膝软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伴小便白浊或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尿频、夜尿增多、尿急

1.观察患者排尿次数,尿液量、色、性状。

2.积极治疗糖尿病,保持血糖接近正常水平,不利于细菌生长,这是预防尿路感染的主要手段。

3.饮食有节:不食油腻、辛辣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4.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冲洗尿路。有尿时及时排空。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一旦感染,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体质虚弱,但不宜过劳。

6.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常选用穴位:肾、膀胱、输尿管、三焦、外生殖器等。每日压迫5次(每次按压处微痛为度),每次30分钟,3日更换一次。并嘱病人在按压前20分钟,饮水250~500ml,并适当增加活动量。功能通淋排石。

(二)排尿困难

1.观察患者排尿难易程度,尿色、量,有无尿痛。

2.诱导患者排尿,让患者听水声或用温开水冲洗会阴。

3.做好情志护理,减轻患者紧张、忧郁情绪,消除不良因素,如病室内不宜有生人,病室不宜喧闹等。

4.尿储留6小时以上,诱导无效者告知医师,遵医嘱给予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

5.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防止逆行感染,定时更换集尿袋,集尿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

6.遵医嘱给予中药口服,中药汤剂少量温服,服药后注意排尿反应。

7.遵医嘱给予艾灸,常选用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以减轻排尿困难。

8.经常有排尿困扰的老年人,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前,排空小便,仰卧于床,双手搓热,左手置于小腹上,右手放在左手背上,双腿屈曲,腹部放松,双手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开始每次按100圈,以后次数逐渐增加,以改善症状。

(三)尿不尽、残余尿增多

1.注意外阴卫生,每日用温开水冲洗外阴。

2.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要憋尿,每晚临睡前,排空膀胱。

3.多喝开水,增加尿量,排出细菌和毒素,保持尿道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5.除积极药物治疗外,也可遵医嘱配合穴位按摩,点揉气海、关元、中级、关元、三阴交,揉搓涌泉、肾俞、命门等,以强壮体质、补益肾气、固摄小便。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药物治疗

(一)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二)中药灌肠(详见附录2)

特色技术

(一)耳穴埋豆(详见附录2)

(二)艾灸(详见附录2)

(三)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中药灌肠(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吃不洁食物,每日温水冲洗会阴1-2次。

2.注意休息,防过度劳累,以免引起尿潴留。冬天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前列腺过度充血。

3.定时饮水不憋尿,减轻前列腺负担。

4.手术后3个月内不骑自行车,不走远路,不提重物,不用力排便,不同房。

5.避免长期坐硬椅子,作息定时。避免剧烈运动。

(二)饮食指导

1.湿热下注证:宜食偏凉、渗湿之物,忌食辛辣、肥甘助火之物。

2.气滞血瘀证: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少吃盐和味精,避免加重血瘀的程度,忌食生冷、油腻、胀气等食物。

3.肝气郁结证:在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多食用疏肝理气、降肝火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腻之品。

4.肾阳亏虚证:可多食温补肾阳的食物,忌食生冷、偏凉的食物。

5.湿热瘀阻证: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尽可能戒除烟、酒。

6.肝肾阴虚证:可多食用滋阴润肺之物,忌食偏凉、刺激之物,海鲜发物不宜多食。

(三)情志调理

1.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 采用引导、鼓励、支持及暗示等心理学方法对患者心理施加影响, 缓解身心痛苦。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规范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目标 到2015年1月医院每个病区均实施相应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院 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数达到20个以上,每个病种完成病例20-30例(不 足者按实际收治病例数实施)。 三、实施步骤 1、培训、考核阶段:2014.6—2014.12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全院培 训及科室培训,进行培训效果考核,达到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方案的应用。 2、实施阶段:2015.1—2015.6各科室对所收治病人第一诊断为相 应病种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3、效果评价分析阶段:2015.6.1—2015.6.15对所实施病种中医护 理方案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四、重点内容 1、进行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提高护理

人员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能力。 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医院实际,选择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科室进行实施。 3、加强医护配合,重点落实辨证施护及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提高中医护理效果。 4、收集数据,对实施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院医护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中医护理方案落到实处。 (二)、成立医院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爱书 副组长:袁法林 成员:焦雪彦武志清王会敏 职责: 1、制定医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3、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4、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实施情况。 (三)、护理部成立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工作实施小组 组长:焦雪彦

臁疮中医护理方案

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热毒蕴证:疮周有痒痛,疮面腐肉较多,或秽臭难闻,疮周皮肤灼热,可伴发热,大便秘结,夜难入寐。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 (二)湿热瘀阻证:疮面腐肉未完全脱尽,脓水淋漓,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数。 (三)气虚血瘀证:疮面腐肉已尽,新肌难生或不生,肉芽色暗淡不鲜,脓水清稀。舌质淡,或有瘀斑,舌苔薄,脉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发热 1.发热者限制患者活动,宜卧床休息。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出汗较多者及时擦干皮肤,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 3.鼓励患者多饮水约1500ml/天,可用菊花、金银花泡水代茶饮,以清热解毒。饮食易消化,均衡营养,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忌食海腥发物及辛辣刺激、助火食品,如牛羊肉、海鱼、虾、蟹、葱、蒜、辣椒等。 (二)疮面腐肉未脱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 2.卧床时适当抬高患肢15~30°,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3.根据医嘱,疮面脓腐较多难以清疮者,外敷提脓祛腐药物或油膏,如逐腐祛瘀胶囊、红油膏等;渗出较多者,予清热解毒利湿收敛的中药煎液湿敷患处,如黄连、马齿苋、土槿皮等,外用油膏贴敷。 4.疮周红肿灼热明显者,遵医嘱予清热解毒消肿油膏贴敷,如金黄膏等,观察有无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5.脓水多而臭秽,引流通畅者,遵医嘱予中药熏蒸局部疮面,每日1次。 6.保持疮周皮肤清洁干燥,敷料渗出较多者及时更换。 (三)疮面新肌不生 1.根据医嘱,疮面较干燥者,予补虚活血生肌中药油膏贴敷,如橡皮生肌膏;新生肉芽及上皮生长缓慢者,予补虚活血通络生肌中药煎剂湿敷,如黄芪水煎液等。 2.新肌难生或不生者,遵医嘱予中药熏蒸、艾灸疮面,每日1次。 3.疮面无渗出,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者,适当延长换药间隔时间。换药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擦拭疮面,以免损伤新生组织。胶布过敏者,用绷带缠缚疮面,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注意缠缚的松紧度,肢端皮肤的色泽、患肢肿胀情况。 (四)疮周痒痛 1.保持疮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 2.指导患者戒烟、酒,穿着合适的鞋袜和棉制衣物,注意保暖,避免穿着化纤毛织品。 3.忌用热水烫洗局部皮肤,避免搔抓,用力擦拭等加重损害。 4.局部瘙痒者,遵医嘱予清热利湿收敛药物或止痒洗剂外涂,如紫草油、三黄洗剂、三石散、青黛散或青黛膏、黄连膏等,以收涩止痒,减少皮肤浸渍。 5.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曲池等穴位。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适用于疮周红肿、痒痛者。药物涂抹薄厚均匀,约0.1~0.2mm,部位准确,固定松紧适宜(详见附录2)。 2.中药湿敷:适用于疮周皮肤瘙痒、渗出者。六层纱布浸透药液,以不滴水为宜(详见附录2)。 3.中药熏蒸:适用于疮面不敛,久不收口者。应用智能中药熏蒸仪,达到设定温度90°时喷气口开始喷出雾气,喷气口与皮肤之间最佳距离为25~30cm,防止烫伤(详见附录2)。 4.艾灸:适用于疮面不敛,久不收口者。距疮面5~10cm,以旋灸方式艾灸疮面10分钟,及时弹去艾灰,防止烫伤(详见附录2)。

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护理部)

2015年上半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我院在2014年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中医护理方案的开展。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科室共2个,开展中医护方案数13个,各科室每月按时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护理效果评价、中医护理技术效果、依从性、满意度等进行汇总上报,现总结如下: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 1.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 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 内儿科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胸痹心痛病、心衰病(心力衰竭)、喘病(慢阻肺急性发作期)、胃脘痛(慢性胃炎)、消渴病(2 型糖尿病)、肺癌、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呕吐(急性胃炎)、肺胀(慢阻肺稳定期)、尫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面瘫病(面神经炎)、混合痔、胆胀(胆囊炎)、臁疮(下肢溃疡) 2.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科 室 开展中医护理技术 内儿科 艾灸、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涂擦、中药熏洗、中药泡脚、雷火灸、穴位埋线、中药药熨、穴位注射。 外 科 中药烫疗、穴位按摩、拔罐、艾灸、贴药法、涂药法 3.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 通过开展辩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健康指导,综合治 疗对绝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4.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科 室 方案名称 开展中医护理方案 病例数次 (人次) 护理效果(%) 好 较好 一般 差 内儿科 胃脘痛 12 7 2 3 0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 36 24 10 2 0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 5 3 2 0 0 喘症 1 0 0 1 0 胸痹心痛 3 0 2 0 0 消渴症 9 4 2 2 0 积聚 2 2 0 0 0 尫痹 1 1 0 0 0 外 科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4 17 6 1 0 腰椎间盘突出症 35 25 2 7 1 面瘫病(面神经炎) 4 4 0 0 0 痔(混合痔)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 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规范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按照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持续改进活动的通知(川中医药发[2014]6 号)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 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目标 到2014 年底医院每个病区均实施相应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数达到20个以上,每个病种完成病例20-30 例(不足者按实际收治病例数实施)。 三、实施步骤 1、培训、考核阶段:2014.8.5 —2014.8.31 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全院培训及科室培训,进行培训效果考核,达到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方案的应用。 2、实施阶段:2014.9.1 —2014.12.31 各科室对所收治病人第一诊断为相应病种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3、效果评价分析阶段:2015.1.1 —2015.1.15 对所实施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四、重点内容

1、进行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能力。 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33 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医院实际,选择20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科室进行实施。 3、加强医护配合,重点落实辨证施护及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提高中医护理效果。 4、收集数据,对实施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院医护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中医护理方案落到实处。 (二)、成立医院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成员:职责: 1、制定医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3、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4、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实施情况。 (三)、护理部成立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工作实施小组 组长: 成员:职责: 1、指导科室实施相关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

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臁疮(下肢溃疡) 中医护理方案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湿热毒蕴证: 疮周有痒痛,疮面腐肉较多,或秽臭难闻,疮周皮肤灼热,可伴发热,大便秘结,夜难入寐。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 (二)湿热瘀阻证: 疮面腐肉未完全脱尽,脓水淋漓,大便秘结。 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数。 (三)气虚血瘀证: 疮面腐肉已尽,新肌难生或不生,肉芽色暗淡不鲜,脓水清稀。 舌质淡,或有瘀斑,舌苔薄,脉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发热 1. 发热者限制患者活动,宜卧床休息。 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2.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出汗较多者及时擦干皮肤,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 3. 鼓励患者多饮水约 1500ml/天,可用菊花、金银花泡水代茶饮,以清热解毒。 饮食易消化,均衡营养,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鸡蛋、牛 1 / 12

奶、瘦肉等。 忌食海腥发物及辛辣刺激、助火食品,如牛羊肉、海鱼、虾、蟹、葱、蒜、辣椒等。 (二)疮面腐肉未脱 1.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 2. 卧床时适当抬高患肢 15~30 ,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3. 根据医嘱,疮面脓腐较多难以清疮者,外敷提脓祛腐药物或油膏,如逐腐祛瘀胶囊、红油膏等;渗出较多者,予清热解毒利湿收敛的中药煎液湿敷患处,如黄连、马齿苋、土槿皮等,外用油膏贴敷。 4. 疮周红肿灼热明显者,遵医嘱予清热解毒消肿油膏贴敷,如金黄膏等,观察有无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5. 脓水多而臭秽,引流通畅者,遵医嘱予中药熏蒸局部疮面,每日 1 次。 6. 保持疮周皮肤清洁干燥,敷料渗出较多者及时更换。 (三)疮面新肌不生 1. 根据医嘱,疮面较干燥者,予补虚活血生肌中药油膏贴敷,如橡皮生肌膏;新生肉芽及上皮生长缓慢者,予补虚活血通络生肌中药煎剂湿敷,如黄芪水煎液等。 2. 新肌难生或不生者,遵医嘱予中药熏蒸、艾灸疮面,每日 1 次。 3. 疮面无渗出,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者,适当延长换药间隔时间。

臁疮中医护理方案测试题

臁疮中医护理方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 1、疮面腐肉已尽,新肌难生或不生是臁疮的哪种证型() A、湿热毒蕴证 B、湿热瘀阻证 C、气虚血瘀证 D、气滞血瘀证 2、在采用中药熏蒸时,熏蒸仪喷气口与皮肤之间最佳距离() A、10--15cm B、15--20cm C、20--25cm D、25--30cm 3、臁疮病人卧床休息休息时,患肢宜抬高() A15-30° B15-20 ° C20--35° D30--40° 4、臁疮湿热瘀阻证的舌脉象为() A、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数 B、舌质淡,或有瘀斑,舌苔薄,脉细 C、舌质红,苔滑腻,脉数 D、舌质淡,苔滑腻,舌苔厚,脉洪 5、如何正确使用弹力绷带() A、穿上即可 B、晨起时抬高患肢,从足心开始,将弹力绷带向上缠绕到膝下,粘扣固定 C、晨起时下垂患肢,从足心开始,将弹力绷带向上缠绕到膝下,粘扣固定 D、晨起时抬高患肢,从膝部开始,将弹力绷带向上缠绕到足心,粘扣固定 二、多项选择(每题7分) 1、臁疮的主要证型有()

A、湿热毒蕴证 B、湿热瘀阻证 C、气虚血瘀证 D、气滞血瘀证 2、臁疮的主要症状有() A发热 B疮面腐肉未脱 C疮面新肌不生 D疮周痒痛3、对臁疮病人的中医特色技术包括() A中药外敷 B中药湿敷 C中药熏蒸 D艾灸 E穴位按摩 4、臁疮病人的饮食指导() A、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富纤维素、低脂饮食。 B、糖尿病患者饮食宜少食多餐,忌食碳水化合物高、纤维素低的食物。 C、糖尿病人大便干结时,可适量增加坚果类食物和膳食纤维素如:花生米、核桃等。 D、气虚血瘀证:宜进食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材。 5、臁疮发热病人护理() A、发热者限制患者活动,宜卧床休息。 B、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出汗较多者及时擦干皮肤。 C、鼓励患者多饮水约1500ml/天,可用菊花、金银花泡水代茶饮,以清热解毒。 D、忌食海腥发物及辛辣刺激、助火食品。 三、判断题(每题5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