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危机下的新兴经济体群像

经济危机下的新兴经济体群像

经济危机下的新兴经济体群像
经济危机下的新兴经济体群像

经济危机下的新兴经济体群像面临什么样风险和机会?

2008年10月17日 7点33分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 经济危机

风起华尔街,环球刷刷冷。

发达国家,虚拟经济骨牌倒下,实体经济势如累卵,全球流动性如被虹吸,衰退犹如魔鬼在逼近。新兴经济体印尼、俄罗斯和乌克兰先后暂停股市交易。发达国家企业抽走资金,需求萎缩威胁发展中国家出口。“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我们现在都站在了一起。”(布什语)

风起兮,应对之道,逆风而动,可免于不倒,有机会起飞。

需要更多廉价的流动性资金,需要广阔坚实的出口市场。不仅发达国家需要,新兴市场也需要。

占全世界GDP约85%(高G7约30%),人口2/3(7倍于G7),占全球外汇储备50%以上的新兴经济体,独木难以成舟、汇滴可成流,新兴经济体能否把握机遇成为新的驱动力,取决于自身情势和相机策略。

那么,以发展和商业潜力而炫目的中印巴俄“金砖四国”(BRICs),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展望五国”(VISTA)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佼佼者,自身情况如何,又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和机会?特辟专题以探。

印尼:最大挑战还是通胀

记者郑博宏

有2.4亿人口的印度尼西亚不仅有充沛的人力资源,这个国土面积辽阔的东南亚大国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也十分丰富。作为1997年金融风暴中受冲击最大的一国,印尼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与之国家规模相当的金砖四国,但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仍然保持着6%的增长预期,印尼显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这场全球性的危机之中,印尼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记者采访了印尼科学院经济研究中心发言人Peplipi。

《21世纪》:IMF最新的宏观经济研究报告称“印度尼西亚比绝大多数其他新兴市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都抵御得更好”,您怎么看?

Peplipi:事实上IMF已经将印尼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小幅下调至6.1%,但在金融危机全球蔓延欧美经济显著放缓的形势下,这样的增速仍然令人刮目相看。

《21世纪》:在本月7日全球央行联合降息之前,印尼央行却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9.5%。这是为什么?

Peplipi:印尼经济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通货膨胀。五月份时核心通货膨胀率就高达8.7%,远远高出了印尼央行对2008年4%至6%的通胀预期。而到7月底时名义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11%,有分析预期年内会上升到12%。在这么大的通胀压力面前,印尼央行此前坚持缩紧银根,5月以来数次升息,从8%涨到了9.5%。

《21世纪》:这样的紧缩政策会一直延续么?

Peplipi:印尼的经济增长正遭遇着很大的挑战,印尼的前两大出口市场日本和美国都在收缩,而国内市场则正承受着通胀的巨大压力。在经济放缓的压力之前,政府需要重新评估货币和财政政策。

政府已经表示2009年将央行基准利率调整为7.5%,比目前利率水平低2个百分点,同时致力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 6.2%。政府需要在防通胀与保增长之间找到平衡,看起来要想两全其美很难,那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优先性上做出抉择了。

印度:赤字通胀外资撤离威胁增长

记者韩杨

进退两难。

自危机发生以来,印度政府希望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等扩大财政支出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但印度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赤字已经超额,更大的投资行为将导致财政赤字负担加重。而且截至今年7月,印度的CPI指数高达12.1%,持续了13年的物价上涨已让很多百姓产生不满情绪。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印度国内对是否通过降息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表示犹豫。而就在今年上半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印度央行才刚刚上调了利率。

面对金融风暴,印度经济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印度资深经济学家Subramanian Swamy。Swamy是哈佛大学博士,曾任印度科技大学教授,并曾在1990年担任印度贸易部长。

国外投资削减

《21世纪》:印度经济是否有引发华尔街金融危机那样的隐患存在?

Swamy:在次贷危机中,印度的房地产市场未受冲击,因为大多数交易是现金支付的,这些现金来自避税和双重计价的收益。我们可以把这些现金拥有者称作灰色市场的非正式借贷主。

《21世纪》: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印度金融市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Swamy:印度经济将在两个方面受到大影响:国外直接投资和进入印度股市的外资减少。

《21世纪》:那么印度会否面临流动性短缺,而直到7月的数据,印度的CPI仍高达12%。印度经济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是流动过剩,还是流动紧缺?

Swamy:印度目前的问题是,有太多可供流动的现金要么牢牢锁在柜子里,要么在瑞士,要么存在银行保险箱里。原来印度的股市对外资不开放,但2002年之后,印度财政部长修改了“参与凭证”,参与凭证并不要求参与股市的外来资金公布资金所有人和来源,因此从2002年之后,外国资本大数量涌入(印度股市五年翻七倍),参与凭证现在占整个海外流入资本的55%以上,这些钱推动着资金供应。未来,粮食贸易和参与凭证的问题,仍是推高印度通货膨胀的主要动因。

IT和建筑业受影响最大

《21世纪》:你认为金融风暴会不会严重影响农业?

Swamy:农业从1993年以来就深受影响,因为在农业领域的公共投资在减少。因此,从1994年到2007年,农业平均增长率大约每年只有2%。但是农民自杀率每年却攀升到14%。自从我们采取了苏联模式来做印度式的计划经济,农业就一直被忽视。这样的思路在经济改革时期也未得到好转。所以全球的金融危机对这个领域的影响不会更坏了。

《21世纪》:印度服务业占GDP的55%-60%,提供23%的就业机会。印度IT业会受影响大吗?此外哪些行业最受影响?

Swamy:服务业目前是印度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而软件和建筑业在其中尤其重要。软件业肯定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印度IT业很多客户来自华尔街,而金融危机对印度软件服务企业来说,意味着融资市场的紧缩。

对印度建筑商而言,通货膨胀导致印度央行不断加息,寻求外资支持又恰逢外资撤离,房地产业的资金链条将日趋紧张。

巴西与中国受影响最大

《21世纪》:有评论认为,金砖四国经历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目前渐渐放慢了发展速度。你认为这四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哪些国家受金融震荡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Swamy:这场危机起因来自不良贷款,这些贷款因为具备高风险和低抵押,本不应四处延伸。巴西和中国是最可能重蹈覆辙的国家。但中国的银行大多是公共部门,政府支持会立即奏效。因此,巴西可能所受影响最大。

但是,如果这场危机导致西方国家经济衰退,中国也会受到影响,因为中国的收支盈余是靠与西方贸易顺差维持的。因此,西方进口需求放缓,对中国而言,其影响是灾难性的。这一点,六个月之后我们就能知道。

《21世纪》:亚洲开发银行9月的报告中称,通胀而非经济衰退才是亚洲国家目前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您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

Swamy:对亚洲国家而言,只有在货币供应疯狂增长,或是货币突然贬值的情况下,通胀才是重要问题。而这一情况只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发生过。

俄罗斯:经济增长黄金十年结束

记者王晓明

在世界金融风暴和国际油价下跌的双重夹击下,俄罗斯的股市也急转直下。从2008年5月最高摸至近2500点,一路跌至10月8日的近750点。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市值蒸发近2/3。股市暴跌的同时,俄罗斯几大能源巨头纷纷向政府伸出求援之手,一向兴旺的俄罗斯房市也开始出现低迷的征兆,抵押贷款市场局势日渐复杂。

俄罗斯自1998年开始的经济增长黄金十年是否即将结束?俄罗斯是否已经准备好应对即将到来的低潮期?就当前俄罗斯经济局势,10月16日,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波波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该学院是俄罗斯国家经济智囊机构之一。

十年高速经济增长或将结束

《21世纪》: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

波波夫:从2008年的5月至10月,俄罗斯的股票市场蒸发了2/3的价值。造成这一轮经济震荡的原因,部分是由于世界金融危机,部分是世界油价的下跌(从最高点的近150美元下降到了80美元附近)。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快速蔓延和俄格争端的影响,自2008年8月开始的资本外流潮,使得到10月初为止,银行系统的可自由兑换外汇储备损失了近400亿美元。而俄罗斯的工业产品输出量自五月以来就没有再增加过。

如果本轮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使得能源产品的价格继续下降,俄罗斯过去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或许即将结束。

《21世纪》:您是如何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波波夫: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的经济开始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上涨(1999-2007),目前GDP基本与经济衰退前的1989年持平。此外,世界市场上高油价和高天然气价格使得俄罗斯获得了高额的外汇储备。

但是,很多前苏联国家,比如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及波罗的海三国等的经济增长,在2007年都超过了衰退之前的水平,超过了俄罗斯。

原因可能会令人失望,但绝对无可置疑,那就是俄罗斯十年来的经济成就是建立在一个非常薄弱的基础之上,并没能恰当的将喷涌而来的大笔石油美元运用到经济发展中去。

俄未能把握机遇补短板

《21世纪》:俄罗斯经济对油价的依赖性到底有多大?

波波夫:近几年,俄罗斯染上了典型的“荷兰病”,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占了俄罗斯总出口额的1/2到2/3,经济繁荣几乎完全建立在高企的能源价格基础之上。

2007年,世界油价是80美元左右时,俄罗斯按照公开汇率计算的GDP总值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雇员总数小于100万人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所创造的价值就达到了5000亿美元。而在油价为15美元的1999年,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产量作价近1000亿美元。其中4000亿美元的差价就是出口能源带来的利润,简直像是一笔从天而降的横财。

但是,政府没能将这一笔飞来的“横财”输入到本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中去,即公共产品的供应和对非能源产业的投资,同时,教育、医疗、公共建设和法律建设等各方面都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政府减少了税率,允许这些能源收入直接与个人财富相挂钩,同时,维持了相当于GDP10%的预算剩余以用于储备大量的外汇和建立平准基金。

可以说,就在能源价格高昂给俄罗斯送来了修补经济漏洞的前所未有的机遇的时候,俄罗斯却在“坐吃山空”。

《21世纪》:近一段时间,俄罗斯政府不断出台救市政策,包括降低石油出口关税,以及大规模向银行注入流动性等,您如何评价这些政策?

波波夫:政府的救市政策是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对防止银行系统的崩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无法阻止随之而来的实体经济的不景气。最终,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会被以小于它几个月前的市价低很多的价格卖掉,或者直接破产。不管是以上的哪种形式,都要承受一次痛苦的调整期,这个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必然会造成随之而来的裁员和减产。

《21世纪》: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一轮的金融危机在给俄罗斯经济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理顺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机遇?

波波夫:可以这么理解,但结果还要看具体的措施。

以上我提到的种种经济漏洞,在2003-2008年间的高能源价格下被隐藏了,但现在,在油价下跌和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逐渐暴露出来。

但是,到今年10月高达5500万亿的外汇储备给俄罗斯下一步的发展和经济“软着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按照当前的200亿美元/月的损耗率,俄罗斯还有多于两年的时间去恢复和调整自己的经济模式。

我要强调的是,即使油价不再继续下跌,政府也没有理由再去忽视以上的一系列问题,要通过卢布的贬值和国家经济结构的改造等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问题的病根,而不是表面上缓解症状。这一切都需要付出极大的智慧和牺牲。

土耳其:经济已经在衰退之中

记者郑博宏

地处欧亚两大洲之间的土耳其自古就是经商要道,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让土耳其成为国际企业布局欧洲市场的理想桥头堡。欧洲经济的显著放缓也让此前迅速增长的土耳其遭遇了挑战。

而土耳其国内智库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首席经济学家Esen Caglar和土最大私人商业银行土耳其商业银行的经济学家Alper Gurler看来,危机却正是投资土耳其的良机。

《21世纪》:土耳其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是6.7%,第二季度只有1.9%,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您如何看今年的经济增长率?

Esen Caglar:没什么可奇怪的,这是季节性的下降,倒是第一季度的增长率高得有些出人意料。要知道我们的经济正在显著的放缓,这是毫无疑问的,我觉得今年的增长率应该是3%吧。

官员们都说能达到4%,很多研究报告也说今年应该是3.5%到4%,但其实我身边的分析师们都比我更加悲观。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认为会降到只有2%,我比他们还要乐观些。

《21世纪》:那么您认为土耳其的经济放缓是受到了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么?

Alper Gurler:我目睹了许多次经济危机,但这次称得上第一次全球化的危机。在这样的危机中,土耳其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因为国内外信贷市场的糟糕状况,借贷成本已经显著提高了,而内需和出口市场需求都下降了,这样土耳其的经常账户赤字进一步提高,这会成为下一段时间土耳其经济的主要风险。

《21世纪》:您觉得国际经济危机是通过那些渠道影响了土耳其国内经济的呢?

Esen Caglar:有多种渠道。土耳其国内大型企业将很难从国外得到贷款,而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现在几乎停止了投资活动,这让土耳其企业的融资更加难上加难。出口市场则出现了萎缩,土耳其大型企业多向欧盟市场出口,而欧盟的需求已明显下降。

对处于大企业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而言,他们的业绩也受到了冲击,而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土耳其国内股市也损失惨重,伊斯坦布尔的IMKB-100指数昨天(15日)跌了6%,到了三年以来的最低点。

《21世纪》:那么您觉得土耳其经济会进入衰退么?

Esen Caglar:我们已经在衰退之中了,对于近几年的土耳其经济而言,6%之内就是衰退,更别说3%的增长率了。

土耳其正目睹人数众多的年轻一代,每年有70万青年人进入就业年龄。而且土耳其正在进行农业向工业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向企业。目前我们有充足而高质量的劳动力,这让我们的人力成本有很高的竞争力。我们需要像中国一样增长,才能解决就业问题。

《21世纪》:这是场严重的危机,土耳其打算怎么渡过这段时间?

Esen Caglar:土耳其人对危机并不陌生,我们明白危机中蕴含着机遇。如果2010年经济会回归正轨的话,现在正是开始在土耳其投资的好机会。尤其是中国企业,不光有资金还有技术和经验,他们现在来土耳其投资建厂两年后刚好。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土耳其距离欧洲市场和中东市场和中亚市场都非常近,运输费用相对较低。对于想要布局多个市场的企业而言,土耳其是理想的地点。我前面说了现在每年有70万受过良好训练的土耳其青年就业,劳动力在质与量上都能得到确保。Lira对美元持续走弱让土耳其对投资更具吸引力,钢铁现在价格也比较低,现在无论是投资企业证券,还是直接注资建厂都是价格很低的时刻。

得到好的投资,这场危机就会转化为机遇。

巴西:银行大量惜贷但尚未有破产

记者万相辛

金融风暴的发源地在美国,巴西是离美国最近的新兴经济体,一般人认为,巴西理应受到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冲击。

但数位研究拉美的经济学家都一致认为,巴西受到的冲击并不严重。恰恰相反,巴西会成为国际投资者的优良避风港。

真是这样吗?巴西国内的金融体系到底如何?其宏观经济是否稳定?本报记者采访了巴西圣保罗大学的教授Hsia,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巴西经济智库瓦加斯基金会的著名经济学家。

银行大量惜贷但尚未有破产

《21世纪》:最近政府授予巴西央行更大的权力处理国内银行的问题,总统卢拉将考虑提高农业信贷,以避免下一季的开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除此之外,巴西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金融危机?

Hsia:巴西政府出台的政策最重要的不是对股市的干预,而是对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的干预,政府非常重视市场的流动性。

目前政府正在鼓励巴西大的银行重新开始将贷款给企业,特别是开办在农村的企业以及农户,这对于巴西农产品(16.50,-0.21,-1.26%,吧)的出口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1世纪》:不过巴西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很高,众多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是否会更加狭小?

Hsia:是的,原本这些中小银行的利润空间并不大,目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过尚未出现银行破产的情况。

《21世纪》:巴西一直保持着金砖四国最低的通货膨胀率,金融危机使巴币不断贬值,这是否将对巴西国内的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Hsia:从上星期至今,巴币兑美元的比率从1.6:1转变成2.1:1,贬值近30%。这个快速贬值会给巴西国内带来通货膨胀。

巴西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融资。巴西金融市场透明度很低,银行出现大量惜贷现象。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未来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各家银行都在持观望态度。

《21世纪》:巴西私人信贷的比例不断上升,也出现透支信用消费的问题,这跟美国是否有本质的区别?为何巴西财长在多个场合一直强调巴西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控制消费?

Hsia:以前巴西的私人信贷比例是非常低的,自从巴西币值稳定、经济稳定以后,最近五六年信贷才慢慢提高,这不仅仅局限于消费信贷,买房的信贷也在提升。与美国和欧洲金融市场最大的不同是,巴西都是直接信贷,衍生信贷的比例非常小。这也是巴西金融体系一直维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巴西实体经济尚好

《21世纪》:2008年初,巴菲特对其股东提倡将巴币作为加码投资的单一货币。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Hsia:巴币近三年来一直是上升的趋势,这种货币升值趋势背后显示的是巴西实体经济良好。三年来,巴西的出口贸易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国内的通货膨胀率比较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更加稳定的储蓄存款,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些储备偿还掉了巴西众多的短期国债。

这改变了很多国家认为巴西是靠外债发展的看法。目前巴西实体经济的稳定对投资人来讲无疑是最好的投资信号。

《21世纪》: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对巴西经济的冲击有多大?

Hsia:石油价格掉了近一半,这对巴西的冲击非常大。因为巴西的石油多数是从深海开采,成本投入非常大,价格大跌大大压缩了巴西石油的利润空间。巴西也是乙醇拥有量世界第一的国家,面临着与石油相同的问题。世界经济不景气,同时也冲击到巴西农产品

(16.50,-0.21,-1.26%,吧)和铁矿石、钢材的出口。

《21世纪》:钢材的价格也在逐渐下跌,巴西钢材市场具体如何?

Hsia:分为两个层面。内需市场并没有萎缩,因为巴西国内的房屋需求依然紧俏,政府对铁路、公共设施的投入也非常大,提出了很高的预算;国际市场上,巴西铁矿石很大部分是运往中国,中国受到的冲击很小,依然保持着较稳定的发展。不过为了将生意持久做,我个人认为,在当前对中国铁矿石的出口应有个向下调整。

中国金融业应到巴西发展

《21世纪》:目前中国企业在巴西涉足最多的产业是铁矿石和食品加工,在您来看,中国企业在巴西还有哪些发展机会?

Hsia:中国目前在巴西有非常强的企业,如宝钢、华为、中国海运。我觉得中国金融业应当来巴西发展,为进出口的企业提供贷款业务。同时,也可以直接来巴西购买农产品,减少中间商的环节,提高利润率。

《21世纪》:什么时候是金融业进入巴西合适的时机?

Hsia:金融危机过后。其实巴西金融业利润率非常高,这也意味着高风险。我建议中国企业不要认为来了巴西第一天就能赚钱,这是不可能的。美国花旗银行在巴西经历了30年的慢慢成长。

《21世纪》:巴西国内的汇率、税率、融资等与中国、美国有极大区别,您能否举例说明?

Hsia:这个问题很好,对要来投资的企业至关重要。中国企业在密切关注汇率的同时,也要注意来巴西本土融资并不容易,借贷的利率高于巴西国内企业,而且额度也不大。

巴西银行会观察你是否在你的投资领域很专注,是否发挥了你的专长,这样才会给你逐步建立起来有效的融资管道。目前撤离巴西的只有那些投机的企业,而专注自己领域的企业依然看好巴西的投资前景。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透过金融危机,看经济全球化

透过金融危机,看经济全球化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其影响,进一步阐述经济全球化在新形势下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的日益广泛的影响,在这双重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获得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影响、中国 正文: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他对世界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作用,也尤其负面的影响。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迅速蔓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经济全球化更深层次的含义。 自2007年以来,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逐渐演变成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金融危机,给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创伤。这场源由美国而最终波及并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给新时期的经济全球化作了新的深刻的注解。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世界经济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的关联的经济体系. 众所周知,根源于美国的体制政策、消费文化产生的次贷危机,虽然产生在美国,但却影响了全世界。虽然它的起因是一个局部问题,但其影响却是整体,却是全部。着深刻的向我们我们诠释了: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个国家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在经济全球化的危机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每一个国家都是经济全球化大家庭的成员,面对危机,只有彼此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克服艰险。

纵然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他在治理这次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却显得那么无力。相反,他的疯狂印钞行为、转嫁危机和债务的举动却让众多国家感到担忧和愤怒。在金融危机的浪潮逐渐退去的今天,回首往昔,我们发现应对金融危机的是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是他们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行动,才使得全球的经济见到了新的曙光。 经济全球化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的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透过这次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主要有: 经济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必将迅速蔓延,其影响也毕竟是难以估量的。这次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社会动乱:全球化导致国家间和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都有可能激化。此外,全球化还使各国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机率都在增大。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不难找到这些问题的佐证,只要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国际新闻中经常曝出有些国家出现罢工的,示威游行的,有些国家爆发冲突......这些大都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大国对抗: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们不难发现:纵然在面对危机需要彼此携手,共同克服艰险的时候,诸如美国的有些国家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没有放弃高战略扩张,走背离经济全球化的演进的道路方向,采取背离人类历史进步的步伐的措施,遏制其他新兴大国。例如,就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一方面要求中国采取救世的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却在厚脸无耻的鼓吹中国威胁论,却在对台军售。 地区动荡: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地区经济、安全将会严重失衡。由于地区经济的不景气,地区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全球安全形式也将不容乐观。现金的索马里海盗问题就是证明。如果索马里地区经济发展繁荣,物阜民丰,有谁还会去当海盗,遭受全世界人民的唾弃与打击呢?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的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持续走高的房价使得贷款公司放贷的欲望以及各类投资者分享房产增值收益的野心随之增加。于是,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的泡沫逐渐扩大,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的中产阶层。大批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影响着许多美国民众,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以透支的方式进行消费。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美国民众从金融机构借钱,金融机构再从金融市场借钱,整个美国从全世界借钱。最终,美国进入了一个债务链,上述链条中任何一环的脱节都将导致泡沫破灭、危机爆发。 第三,金融监管的缺失。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曾对金融体系实行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而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2008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国际经济的失衡,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内部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混乱,担忧和信心丧失,是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震荡的主要根源。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美国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 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

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作者:张洋东,赵永刚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09-6-3 本站发布时间:2009-6-3 18:46:57 阅读量:1920次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的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这场金融危机也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今年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称,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如何正确认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影响,搞清一些相关的基本问题,对于我们更理性更从容地应对危机,更理性更有力地扭滑促增,更理性更自觉地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是有助益的。 一、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是什么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开放的中国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对各个方面都有严重影响。在金融方面,我国持有美国“两房”债券3760亿美元、美国国债5189亿美元,金融危机使我国一万九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缩水和损失不少;股市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跌幅72.8%。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2009年5月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的近一年间,A股1386家参选上市公司总市值高低落差达到9.44万亿元,分摊到1.25亿个股东账户相当于户均亏损额一度高达7.55万元)。还给我国一些金融、保险、投资机构(他们因购买美国的基金、债券等)也造成了直接的不小的损失。但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相对健康,金融机构运行正常,财务状况良好,几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量还因这次金融危机而跃居世界各大银行前列,没有发生象前段欧美那样不少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金融危机。今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金融时报记者时称:“中国根本没有发生什么金融危机!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畅通无阻,我们贷款增加的很快,没有什么像西方国家处在金融危机煎熬的那些地方的银行,他们的银行贷不出钱来,我们只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而已,不要把概念搞错了”。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不是金融危机。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主要方面还在实体经济上。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使这些发达国家进入经济衰退期,消费需求大量萎缩,对中国的进口急剧减少,使中国沿海大量加工出口企业停产关闭,2008年上半年就有6.8万家加工出口企业倒闭,还有不少企业停工限产。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4月份,出口仍比去年同期下跌22.6%。沿海大量加工出口企业停产关闭,直接的影响是这些企业GDP 和税收的消失以及农民工的失业返乡。间接影响是这些企业电力、原燃材料的停止和减少使用消耗,传导影响到其他生产、制造产业,造成各种原燃材料、产品的积压,价格下跌,进而造成其他生产企业的减产、限产、停产,其他生产企业GDP、利税的减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在今年“两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透露,到去年底,全国有7.5%的中小

金融危机下对经济全球化的新看法

金融危机下对经济全球化的新看法 潘光辉 摘要:随着科技变革和全球生产一体化程度的深入,经济全球化在各国的经济互相依赖,互相渗透的背景下日趋明显。这种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经济形式,既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富的机会,加强了资源的流动性,促进了国际间合作与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对国家经济安全,经济模式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展开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新一轮思考,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相互作用,并为我国更好地面对金融危机提供一些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自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加大,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流动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国际贸易日益加剧。尤其是国际金融市场作为世界经济的核心,促进了资本的国际化进程。在世界金融营造的高回报,高流动的开放性环境中,造成了金融投资者低估风险、一味追求高利润的投资浪潮中。然而2007年以来次贷危机的发生,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快速扩张,这场金融危机以巨大的波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稳定,使全球都陷入经济萎靡不振的困境中。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沉浸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好处中的世界开始反省:国际金融市场随着垒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变得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华尔街金融危机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危机。结合当今的国际局势,更应该展开对经济全球化的新一轮研究,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制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 1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 2007年年初,美国著名的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由此拉开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133农村合作金融(1)班邵舒琪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工商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在金融危机期间,人们往往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会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严重的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大幅度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一、背景 2007年4月4日,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服务提供商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宣布接管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2007年7月16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关闭了手下的两家对冲基金,爆出了公司成立8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2008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促使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贝尔斯登。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9月15日晚些时候,美国银行发表声明,它愿意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2008年9月16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短期紧急贷款。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出面接管了AIG。2008年9月21日,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接二连三地倒下后,美联储宣布:把现在只剩下最后两家投资银行,即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资银行,全部改为商业银行。这样可以靠吸收存款来渡过难关了。至此,历史在2008年9月21日这一天为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上的投资银行画上了一个惊人的句号,“华尔街投资银行”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消失了。2008年10月3日布什政府签署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等实体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实体产业危在旦夕。美国金融海啸也涉及全球,影响到了全世界。 二、概括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被称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又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崩溃、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名称。2008年的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称应当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而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给资信条件较“次”的人的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人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蒙古财经大学双学位学士论文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 内容提要 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发生并蔓延到全世界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今天的去全球经济一体化来说,由于美国造成的金融危机我国必须正视其问题,对其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来

解决全球金融危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将金融危机中的危害转为利,使我国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态下,迅速将金融界快速发展起来,并对金融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面对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与在金融发展中使人们对其备受关注。 关键词:金融危机债务汇率风险 Abstract A massiv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read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round the world,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For today'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aus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our country must face the problem of taking the right step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losses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 harm to benefit, make our economy get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in this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will finance developed quickly, and the financial impac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o its attention. Key words:The financial crisis Debt Currency risk 目录 一、金融危机发展概况 (1) ㈠金融危机概述 (1) ㈡金融危机的原因与过程 (2)

全球化形势下金融危机和金融体制

全球化形势下金融危机和金融体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7年金融过渡期结束,中国投资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关于中国金融开放可能面临的风险,有的学者发出了严正警告:“金融对外开放,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其风险甚至可能大于让美国的所有航母编队开到中国临近海域……金融战争的隐蔽性和无战例借鉴、无实战演练的残酷性,对中国的国家防务是一个重大的挑战”[1]我们要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难点和困惑,首先要能够理解中国金融必须面对并要嵌入其中的世界金融市场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从经济理论发展来看,到目前我们仍认可市场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随着对市场的认识的深入,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了,我们的困惑是:我们的金融发展是不是一定要选择市场运行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是否一定要选择对这种全球金融市场结构的嵌入?嵌入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如何规避风险,或者说规避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而这些问题本身,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制度以及微观金融机构本身所无法回答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有一个推进金融改革,构建这一金融制度的主体来给出答案。于是谁能成为宏观结构性金融改革和推进的主体就成为我们要讨论问题的关键。

二、嵌入性理论解释框架 “嵌入性理论”(embeddednesstheory)是卡尔·波兰尼对社会思想最为著名的一个贡献,波兰尼认为,在19世纪之前,人类经济一直都是嵌入在社会之中的。①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金钱和市场开始驾驭一切,最终使得一切包括社会都被嵌入到经济体系结构中。这一逻辑本身蕴涵了人类社会悲剧命运的结果。波兰尼认为市场交易有赖于信任、相互理解和法律对契约的强制执行。完全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是以一项乌托邦的建构。回归到我们要讨论的主题,中国的金融改革、金融制度的构建在全球化背景下,一直是围绕金融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来进行的。波兰尼的话今天无疑仍然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我们的主题是:这种自我调节的市场的理念,是彻头彻尾的乌托邦。除非消灭社会中的人和自然物质,否则这样一种制度就不能存在于任何时期,它会摧毁人类并将其环境变成一片荒野。”[2]面对全球化下的全球化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的鼓吹者们仍然坚持认为,问题的根源在政府的干预。 对于转型国家而言,实现转型的关键是“让价格就位”,并通过私有化和自由化把政府从经济中赶出去。在他们看来发展不外乎就是资本的积累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这样的技术性的东西。但是根据波兰尼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转型本身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其本质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从

试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试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到现在仍然没见底,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危机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响;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金融业迅速得到发展,它在经济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然而,伴随着金融业高速发展而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引起人们日益密切的关注。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特别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急剧萎缩。 基于此,本文在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指导思想下,收集国内外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查阅我国现行的金融危机管理的主要著作,并通过各类专业杂志及相关网站获取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中国目前在金融危机防范上的问题和国际上金融危机防范经验,提出中国金融危机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FinancialCrises)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①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②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③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总结起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1.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 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经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导致我国外贸出口衰退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颇为雷同,出口市场结构也非常相似,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产品种类均主要是电子、化纤、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市场也均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削弱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由于中国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近1/4,尤其是出口已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一个重要“边际因素”,因此,贸易顺差减少,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同时,由于我国的出口中一半以上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己开始产生较大直接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 2.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 此次金融危机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产生了普遍影响。部分

金融危机下经济全球化

1何为广场协议?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日本经济迅速泡沫化,并在五年后崩溃,日本因此进入“失去的十年”。 2广场协议签订背景 从1980年起,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两种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到1984年高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GNP的3.6%。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在这种经济危机的压力下,美国寄希望以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对外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 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布鲁梅萨(MichaelBlumeuthal)以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他的讲话导致了投资者疯狂抛售美元,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1977年初,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290日元,1978年秋季最低跌到170日元,跌幅达到41.38%。美国政府震惊了,在1978年秋季,卡特总统发起了一个“拯救美元一揽子计划”,用以支撑美元价格。 1979年—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消费物价指数随之高攀,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例如,在1980年初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到年末的实际收益率是负的12.4%。 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PaulA.Volcker)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结果是美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20%的市场利率,短期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收益率)从1954年—1978年间平均接近零的水平,上升到1980年—1984年间的3%—5%。 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飙升,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工业国家的汇率超过了布雷顿森体系瓦解前所达到的水平。 美元大幅度升值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到1984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00亿美元。 3广场协议大事记 事件影响 1985年9月由美英日德法5国财长在纽约 广场宾馆(Plaza Hotel )签 署了“广场协议”,目的是让美 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有控制” 地贬值,日本银行在美国财长 贝克的高压之下,被迫同意升 值。 在“广场协议”签订后的几个 月之内,各国开始抛售美元, 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 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贬值。 日元对美元就由250日元比1美 元,升值到149日元兑换1美元。 随后几个月内日元升值 67.85%。

现代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

现代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 随着经济金融化日益加深,现代金融危机以多种形式出现,甚至会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导致经济危机。所以,要从国际和国内不同角度探寻金融危机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思维进行创新,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金融危机不是新生事物,自十七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现代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在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中,金融无时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金融化”。银行、保险、股市、汇市等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风险,而金融创新、经济金融化又将各类金融风险叠加、放大,一旦出现局部动荡,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出现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涵义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偿债困难、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并且金融危机越来越以混合形式呈现出来。 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往往正值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普遍过度投资,信贷快速增长,金融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整个经济社会就会遭受重创。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剧增,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区域内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出现停滞、倒退。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更加悲观,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是二者有区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与“消费”和“生产”相对应。“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其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又有联系。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通常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消费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止,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出现时,生产过程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中外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其实质和根源并没有超越马克思的逻辑,根源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以金融危机为突出表现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严重过利、资本的逐利本性引起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造成投机过度从而失控、爆发危机。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下文中本人将重点阐述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几个方面,并就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几点启示阐述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重要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相比存在一定“滞后效应”;对我国出口影响较大;工业生产增速下降,产品库存增加;第三产业一些行业出现困难;股市持续低迷;就业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1.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影响明显 中国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将是必然趋势。—直以来,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贸易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我国贸易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金融危机的造成美周国民财富大幅缩水,居民消费支出减少。而中美贸易占据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最大比重,美国人不消费对我国的出口带来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我国:(1)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改变以低档产品出口为主的模式,进行产品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创新和研发的力度,加强出口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贩之地。(2)扩大内需。要加大农村市场的开拓力度,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疏通内需渠道,为农村人民消费需求提供物质基础。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2008年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演化为经济危机,一些专家学者把它形象地称之为“金融海啸”,以此来形容其来势之猛。在这种环境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比较及时、到位,更重要的是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最近6年来体制、机制改革,中国银行业虽然不能独善其身,但做到了在全球独树一帜,保持了稳健运行。 一、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截至2009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6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本外币负债总额为6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不良贷款余额5495.4亿元,比年初减少107.7亿元;不良贷款率2.04%,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降”的态势。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23.9%,比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抗风险能力继续增强。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不是对银行业的直接财务影响,而在于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进而对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构成威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仍无法判断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见底,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蔓延和扩散,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还在增加。银行业与整个实体经济密切相关,如果实体经济出现问题,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就会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从业务拓展看,在经济下行、市场趋冷、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市场拓展都更为艰难;从风险防范看,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叠加作用下,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从盈利情况看,在有效信贷需求趋于减弱、存贷利差持续缩窄、利息支出成本逐渐上升、中间业务增长乏力、风险资产逐步增多、拨备支出显著增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银行净利润增速将明显放缓,过去那种高速增长的局面将难以再现。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实体经济下滑的影响,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增速减慢和下滑,受海内外市场有效需求锐减的影响,直接导致广大中小企业产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作用,一些中小企业生产处于减产、半停产和停产状态,基于对未来经济增长放慢的预期,加上房地产、钢铁等基础行业市场供求过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积极影响

金融危机:一场全球化式清算 所有泡沫都会破灭,所有失衡都会再平衡,这是经济史昭示的基本道理,无论是地产泡沫、股票泡沫还是债务泡沫,无论是贸易失衡、货币失衡还是债务失衡。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一场泡沫破灭和经济失衡的调整。全球失衡表现在五大方面:以美国过度逆差为代表的贸易失衡、全球产业利润分配的失衡、全球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失衡、美元地位与美国经济地位的失衡、庞大财政赤字下美国财政体系的失衡。 2001年美国开启宽松货币政策吹大房地产泡沫后,以美国贸易逆差为罪魁祸首的全球贸易失衡是当前危机的根源。而当前危机是一个更大周期的顶端,即全球尤其是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资本对产业、金融利润的追逐的顶部。 失衡导致巨型泡沫。目前美国相当一部分地产泡沫已破灭,金融市场泡沫正在破灭,美国过度消费泡沫则刚刚开始破灭。肇始于美国的危机波及全球,融入全球化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都难幸免。 这是一场毫无疑问的全球性危机,为二战后之首次。以更长的周期看,二战后世界经济在美苏两大方向上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西欧和日本迎来集体繁荣期,冲垮以美国经济为主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后发达经济体再未同步繁荣。 耶鲁大学社会学系高级研究员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2003年出版的《美国实力的衰落》一书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8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美国,其经济均表现不错。而同期世界整体经济表现并不佳,已进入长期下降阶段,表现为生产利润水平较五六十年代大幅下降。 冷战后,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找到利润新空间,其一为全球产业转移,其二为资本伸向金融市场。 去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今年迅速恶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可能继续恶化为经济危机。危机将给利润新空间标上到顶的句号。 规模巨大的失衡后的再平衡,将给世界经济及其逻辑、版图带来巨大未知数。 全球贸易失衡及再平衡 全球经济体系最大的失衡是贸易失衡。以美国为代表的巨额贸易逆差是罪魁祸首,导致众多生产国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在当前危机下,美国过度消费模式的摒弃、生产国产能的削减,将强行平衡贸易失衡。 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罗奇指出,今天金融危机的核心在于全球失衡,突出表现为全球经常账户赤字绝对额剧增,2006年至去年创出占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近6%的纪录,几乎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平均2%的3倍。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从1995年占GDP的1.5%猛升至2006年的6%。2000年至去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实际GDP 平均增长8%,为同期其他地区平均3%的2.5倍。去年东亚创下出口纪录,占其GDP的45%,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1994年至去年,美国实际消费需求增长率按实值计算为每年3.5%。其持续时间之长,被罗奇称为“现代史上任一经济体最为盛大的消费狂欢”。罗奇将美国过度消费的根源归结为储蓄模式从以收入为基础到以资产为基础的贸然、失败的转型。 20年来美国储蓄率一直下降,从1984年的10.08%至1995年的4.6%,2004年至去年分别为1.8%、-0.4%、-1%和-1.7%。储蓄率负值形成消费者债务泡沫,至2006年中期巅峰时,净房产抵押提取的现金量增至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的9%,为5年前3%的3倍。去年底,家庭部门负债率增至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33%,较10年前的90%上升40多个百分点。 罗奇认为,这种债务增长“简直荒谬至极”,“现在终于结束了”。美国需要抛弃资产导向型储蓄与消费相结合的策略,重建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并削减债务负担。这意味着美国个人消费增长将持续下滑、经济衰退。 1929年大萧条时,美国遭受股市泡沫破灭和产能过剩打击。美国一战后发展起来的产能出现严重过剩,工商企业倒闭8.6万多家,工业生产下降55.6%,进出口贸易锐减77.6%。危机最严重时,美国主要工业企业基本停止运行,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开工率分别仅5%、15%,失业率攀升至25%。

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挑战和机遇

———科协论坛·2009年第6期(下)—— —关于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有人说是1929年之后最严重、最大的危机,影响到了全球。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和由来: 外部原因: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过剩资金流向美国,刺激了住宅价格短期显著上升。进入新千年以后,发达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从2000年初就开始了一次较长的低利率金融缓和时期。尽管长期的低利率暂时稳定了经济,但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这些过剩资金中的大多数投资于各种资产,于是就出现了全球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热现象。 内部环境:低利率。美国货币政策和与此相关的美国房地产行情变化也是此次危机发生的催化剂。在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和“9.11”恐怖事件后,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使联邦基金利率降到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超低利率在促进美国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刺激了美国房地产的繁荣。截至2006年初,美国房价连续5年大幅攀升,年均升幅超过8%,其中2005年升幅达15%,而过去35年房价年均增长率为3.5%。低利率和高房价促进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相互刺激,促使次贷市场超规模发展,风险积聚。在一级市场上,对需求方,住房价格持续上升,形成了低收入家庭“晚买不如早买”预期,贷款需求增加进一步刺激了住房价格上升。更重要的是,对供给方,对贷款机构来说,高等级客户贷款已趋于饱和,为迎合低收入家庭的贷款需求,贷款机构不断创造出新型的住房贷款产品。在具体运作中,很多贷款机构还借助100多家贷款中介机构来推销这些“新产品”,而中介机构只要能达成交易,就可获得手续费收入,不需要对未来风险承担任何责任,这种不对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刺激了一级市场扩张。 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所遭受的挑战: (1)境外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减弱。随着次贷危机不断深化,西方金融大鳄为求自保,纷纷甩卖海外资产、套现以应对危机,以免成为下一个“雷曼”。目前,多家外资机构已经将规模巨大的在华资产列上甩卖列表。其中,申请破产的雷曼正在为自己的中国业务寻找“下家”,换取资金自救。美国国际集团也打算通过出售包括中国寿险在内的资产的方式来筹集营运资金,并已列人打包出售计划。在房地产市场上,被列人雷曼、美林、摩根士丹利、美国国际银行等机构出售名单的物业规模高达上百亿美元。 (2)降低企业投资收益。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是占比最大的。这种资金结构的转变表明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市场景气、企业利润率高的时候,投资就快速上升,反之亦然。这与过去政府和国有企业为投资主体时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有研究认为,如果美国企业利润下降个百分点,中国企业利润增长将下降个百分点,未来企业利润增长的不乐观,将极大地减弱企业的投资动力,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人万元以上的企业,下同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石个百分点。 (3)消费热点进一步降温。这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汽车、住房、建筑装演、娱乐、旅游、 教育、通讯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受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影响,多数消费热点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而次贷危机的出现毫无疑问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经济的机遇: (1)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关于金融危机的结果可能到明年才能看到,但是我们正好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内需,在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用于节能减排投入,扩大内需,正好也是调整我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次好的机会。 (2)有利于中国企业起也更好地“走出去。据国外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全方位的行业都欢迎中国企业并购,特别是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此外,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正面影响,因为那将使得海外资产价格相对降低。这对中国企业所倡导的“走出去”战略可谓是起了很好的助攻作用。要走出去就得有好的项目。金融危机对风险投资惟一的影响就是今年或明年初准备上市融资的项目会推迟,对本身的投资可能没有什么影响。或许,这还是一个机会,因为有的公司及基金坚持不下去,它可能会清盘,特别是一些贷款运作的公司情况更糟糕,在现金为王的前提下,目前对私寡基金以及风险投资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在中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融资的难度能如愿缩小,能出去发展的机会也就随之加大了。 (3)金融危机使更多的国外人才回国创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在国外大学毕业,直接进入摩根大通等美国知名投行发展的高端金融人才,近期开始思考回国发展,并将简历投递给了国内的猎头公司。专业机构监测分析认为,目前欧美华尔街金融精英们为什么热衷回内地工作显然,内地更被看好的经济形势和现实的丰厚经济收益是最大的诱惑,“更多的金融人才回流,显然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由于这两种金融组织都和中小企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必定对那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4)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机会 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在新年之际有大大加速的迹象。人民币币值在今年“破六”,似乎已成定局。同时,美国的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企业难得的淘“便宜货”的机会。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国内对中国企业并购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和以前的动辄以“国家安全”拒之门外不同,最近,华尔街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企业的入股、并购,看成是一种善意的行为,并引颈期待之。对中投入股摩根士丹利,以及传言中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入股花旗集团,美国媒体和政界并未抱有特别敌视的态度。因此,从“危机意味着转机”的中国智慧来看,从中美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面临重大挑战,但并非没有机会,而且可能会有“黄金般”的机会,就看中国和中国企业如何加以把握。 总之,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轨迹,告别旧有发展模式,深化体制改革,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可能才是中国摆脱危机影响和长远发展的良方。 □ 董素丽 (石家庄市运输管理处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 要:近期,发端于美国并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受到了全球关注,,从中美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席卷全球的金 融危机面前,危机的危害已经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除了接受,还应该有积极的应对和努力,更应该有洞察危机的眼光,就看中国和中国企业如何加以把握。关键词:金融危机挑战 机遇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7-3973(2009)06-138-01 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挑战和机遇 经济管理 科学决策 与 13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