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生物 44 群落的演替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生物 44 群落的演替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生物 44 群落的演替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生物 44 群落的演替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生物 4.4 群落的演替导学案

3

新人教版必修姓名:班级:小组:

【】学习目标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重点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难点:】【自主学习系统群落的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条件 1.生物的群落是一个的剧烈改变,仍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原有生物群落会被破坏和干扰,一个群落会逐渐被

所替代,这样的过程称之为生物群落的演替。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和2.生物群落的演替可分为两种类型。替发生了演消灭了植被的面物覆盖的地或原地来方存在过植被底后被彻被植的生物群落的演替。或如、、.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裸岩地面上的演替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3

阶段→阶段→灌木阶段→裸岩阶段→

阶段→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变得进一步丰富多样,会使群落系统阶段,从而使物种进一步多样

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以上为初生阶段。又一些生物种群被了,4.群落的次生演替是原来群落结构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了,经过一段时间,有一些种群占据原有种群的空间,使另一些生物种群

的阶段。例如在弃耕的农田上的群落演替就是次生演最后使群落达到一个

阶弃耕的农田→草木植物阶段→替。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其大致过程是:阶段,或段→森林阶段。但在干旱荒漠地区,也可能演替为

而不能最后演替为森林阶段。.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的演替有着重大的影响,常常会改变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的5 ,破坏阻止或逆转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和

展发理好经济,自,自的然演替保持好然环境处落物进了6.为促生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和、伟大生态工程,保持政府在一些破坏严重的地区,提出了

好生态环境。【问题生成】

1

师生互动、问题探讨】【群落演替的方向是怎样的?1.

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哪些?2.

.演替的类型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3

4.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什么?

演替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方向

一般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能量

一般生物种类,群落的结构结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一稳定性

般稳定性

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何影响?

【课堂小结与反思】

【自我检测】

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群落一旦形成,是稳定不变的

2

B.人类活动对群落没有任何影响

C.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

D.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上,不可能有群落的演替

2.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3.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演替阶段后,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在演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A.沼泽B.湿地C.草原D.森林

4.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请将其排序()

①森林阶段②草本植物阶段③地衣阶段④灌木阶段

⑤裸岩阶段⑥苔藓阶段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①⑤

D.⑤③⑥②④①C.⑤⑥③④②① 5.下列哪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A.弃耕农田上开始的演替B.发生过火灾的林地上

C.过量砍伐后的林地上D.在从来没生长过任何植被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6.下列演替中,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A.沙丘上的演替 B.火山上的演替

C.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D.冰川泥上的演替

7.下列关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

群落的演替

B.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作用

C.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D.人类不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

8.下列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符()A.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B.开荒造田、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C.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D.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

9.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初始条件不同.影响因素不同 BA

.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C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上.在寒温带地区,10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逐渐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B.外来物种入侵.物种进化A .垂直结构.群落演替C D

)11.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A .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B 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和.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的因素包括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并把马尾松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13.C山毛榉/和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马尾松存有量

图回答:存有量)绘成如图曲线,据的年份段是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________。(1) 的年份段是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_。(2)年的优势(3)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________,在d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随树种是________,造成这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______________,使之反而适应了后一种群的需求。

,而另____________(4)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一直到群落达到动都发生了变化,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____________一些种群兴起了,。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__ .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4调查时间 1996年 19731984年年年1953 调查项目2.48 6.61 11.28 17.76 叶面积指数

95.9 20.3 (%) 88.9 42.3 光能利用率量总产初级生150.81 17.43 55.50 116.61 2 [t/(hm·a)]量生产净初级26.00

1.50

14.52

23.88

·a)](1)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t/(hm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绘制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坐标曲线图。

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1953(4)下图是~1996年间该生态系律是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

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4

2021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九月调研考试语文卷

【最新】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九月调研考试语文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熟稔制高点牙牙学语新浴者必振衣 B.笼络增值税掎角之势时事造英雄 C.幌子编者按失口否认树倒猢狲散 D.花哨座标系指手画脚惶惶不可终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趴在8号位的黄大爷打枪的姿势显得特别专业,在打枪的几秒钟内,他目不交睫 ....地盯着目标,丝毫不理会别人的叫好声。 B.对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胜其烦 ....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不呵斥打骂,深受学生的爱戴。 C.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相互辉映,气象万千,充满活力,其奇异悠久的香料贸易历史与 这个国家的文化有着丝丝入扣 ....的联系。 D.一向在市场运作及商业赞助方面触角灵敏的农夫山泉公司又一次捷足先登 ....,在“神舟5号”发射前夕,就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确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全球100多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在世博会举行期间将围绕“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为主题,就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举办“全球论坛”。 B.截至3月18日,江西省军工企业为上海“世博会”生产了最后一批470顶K-IV型警用防弹头盔,顺利交付上海市安保总公司,并将于5月亮相“世博会”。 C.张老师今年搬到了钓鱼台小区,上班路远了,我问他从家到单位得用两个小时吧,他说两个小时到不了。 D.投资高达1.5亿元,由著名演员周润发主演的的电影《孔子》即将在大陆和港台同时上演。尽管有人称之为“‘战争版’《孔子》”,但单是周润发如何演绎孔子已足够令人期待。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前小沈阳这种演艺风格的走红,更加说明我们国家文化价值有所滑坡。 ①无疑要承担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神圣和崇高也一道消解的风险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唐山一中2019—2020 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卷Ⅰ(选择题共 66 分) 一.选择题(共 44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66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到了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 取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也不得授田。这从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A.奴婢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B.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初步形成 C.儒学复兴影响均田法令 D.人口增加政府田亩不足分配 2.下面是某学者对古代中国主要朝代耕地、粮食及人口的信息统计表。对表中信息合理的 解释是 A.抑商政策阻碍了农业商品化发展 B.耕地增多推动人口增长 C. 明清时南北方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D.人地矛盾逐渐得以缓解 3.有学者著文指出,16 世纪前后的中国,虽然有相对自由和富有弹性的土地和劳动力制 度,但商人阶层受到权力的压制、剥夺,纷纷“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财产权、经营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没有成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异化的力量。这主要说明 16 世纪前后的中国 A.土地和劳动力制度比较灵活 B.经济政策失调抑制社会发展 C.商人阶层深受权力阶层制约 D.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4.有研究表明,在 l842 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 1

农村领导城市。L842 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 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经济结构的变动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农村经济的凋敝 D.城乡差距的扩大 5.下列资料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 C.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D.农业落后制约国家经济发展 6.1934 年,国民政府在广西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22 县 48 村 2707 个农户中使用耕地3.3 公顷以上的只有24 户,占总数的0.9%。这一社会现象反映出当时广西地区A.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B.个体经济形式受到压制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传统耕作方式较为普遍 7.16 世纪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 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 C.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8.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表中信息表明 A.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B.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 C. 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 D.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 9.新航路开辟后,纷纷出现可以转让股权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其中最有名的是英 国东印度公司和 1602 年建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这类股份公司的出现主要适应了 A.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区域贸易中心的转移 D.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0.下表是欧美 18—19 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最符 2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5:4.4 群落的演替

第4节群落的演替 1.下列不属于群落演替的特点的是() A.有规律 B.可预测 C.有一定方向 D.永远进行,无终止 2.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保持,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3.下图表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类、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加复杂的空间 C.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增加并趋于稳态 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类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 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密度 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一般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5.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看做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属次生演替的实例 C.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 D.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为动物种群分层分布提供基础 6.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中进行的演替过程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能演替成森林 7.森林火灾使甲地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乙两地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8.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9.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裸露的岩地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 之比,据该系数可得人口发展阶段分为“人口红利期”、“盘亏平衡期”、“人口负债期”。下图为“1950-2050年法国、日本和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统计及预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人口红利期最短B.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大 C.人口负债因老龄化所致D.中国目前人口红利较为丰厚 2.在我国人口红利将要消失的背景下,不合理的措施为() 1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 B.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 C.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2011~【最新】人口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人口数量变化最 大的一年是 A.【最新】B.【最新】 C.【最新】D.【最新】 4.2014-【最新】,该省人口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B.城市房价增长快 C.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D.产业升级和转型 【最新】我国春运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前往武汉、重庆、西安等地的人群最常退票或改签,也更容易捡漏、刷到余票,成为春运“变卦”城市。春运中,过半数人员可实现12小时内返乡,但前往贵港、贺州等地的春运回家“困难”城市也

不少,前十位广西独占5席。左图为春运“变卦”城市,右 图为春运回家“困难”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形成春运“变卦”城市的直接原因是 A.服务业少,接待能力弱B.交通枢纽,运行车次多C.天气多变,车次变动大D.路况复杂,调度管理难6.为减少春运回家“困难”城市,广西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②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③推进房地产开发 ④增加高铁线路和车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

2019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考数学冲刺试卷(理科)(三)(5月份)(有答案解析)

2019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考数学冲刺试卷(理科)(三)(5月份)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1.已知集合A={x|log4(x+1)≤1},B={x|x=2k-1,k∈Z},则A∩B=() A. {-1,1,3} B. {1,3} C. {-1,3} D. {-1,1} 2.复数z1=1+i,z2=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的虚部为() A. -1 B. 1 C. i D. -i 3.我国南北朝时的数学著作《张邱建算经》有一道题为:“今有十等人,每等一人,宫赐金以等 次差降之,上三人先入,得金四斤,持出,下三人后入得金三斤,持出,中间四人未到者,亦依次更给,问各得金几何?”则在该问题中,等级较高的二等人所得黄金比等级较低的九等人所得黄金() A. 多1斤 B. 少1斤 C. 多斤 D. 少斤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t∈[-1,2],则输出的s的值 属于() A. [-1,] B. [] C. [] D. [] 5.下列四个命题: ①命题“若x2-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2-3x+2≠0”; ②“x>2”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若p∧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④对于命题p:?x∈R,使得x2+x+1<0,则?p为:?x∈R,均有x2+x+1≥0. 其中,错误的命题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6,||=4,若点M、N满足,,则= () A. 20 B. 15 C. 9 D. 6 7.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36-2π B. 36-4π C. 48-2π D. 48-4π 8.若点P(x,y)坐标满足ln||=|x-1|,则点P的轨迹图象大致是() A. B. C. D. 9.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ABCD﹣A1B1C1D1,点P在线段AD1上运动,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教案-群落的演替

第四章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教学方法 对话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学生 活动 教学说明 回顾群落水平研究的几个问题,引出群落的演替的学习。 案例引入:展示教材中的“问题探讨”的案例,分析案例: 1、火山为爆发前,该地区的所有生物是不是 群落? 2、开始长出小草、蜘蛛是否一个群落? 3、最后形成的小树林是不是原来的那个群 落?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后讲解演替的概念。回顾群落的结 构 分析讨论案例 学习发生在裸 岩上的演替,在 教师引导下,逐 回顾前一节的 内容,温故知新。 结合案例,引出 群落演替的概 念。

设疑:生物是如何在裸露的岩石上一步步定居的? 展示教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逐步层层分析: 思考讨论: 1、为什么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 2、苔藓出现后,和地衣的种间关系是什么? 他们竞争的是什么?哪个有优势? 3、有机物增加,为什么微生物也增加? 4、出现草本后,草本、苔藓、地衣哪个竞争 阳光有优势? 5、从地衣阶段到苔藓阶段到草本植物阶段, 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生物的种类 数量怎么变化?植物变化有什么特点? 6、灌木阶段群落已经相对比较稳定,还有没 有比灌木更有竞争力的植物类群? 7、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 本、灌木? 小结:光裸岩石上发生的演替过程。 阅读思考: 讲解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提问: 1、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 较,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 2、分析为什么两者的演替起点不同? 3、火山爆发后,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还能 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吗?农田是人类 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 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 群落呢?步分析讨论问 题。 学生回顾光裸 岩石上发生的 演替过程。 学习在废弃农 田上进行的演 替,思考讨论问 题。 归纳演替的两 种类型。 讨论践踏对草 地群落的影响。 利用学生已有的 知识,层层深入 地分析解决问 题。 锻炼学生比较分 析的能力。 学生归纳比较的 能力的锻炼。 讨论分析,合作 学习。从贴近学 生生活经验的事 例展开教学。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

【最新】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石灰乳反应得到的含氯化合物都具有漂白性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对“地沟油”蒸馏可以获得汽油 2.下列对相应有机物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 ②乙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③苯:平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 ④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⑤淀粉:属于糖类物质,遇碘元素变蓝色; ⑥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来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⑤⑥D.①②⑥ 溶液时,要求达到三点(1)阳极质量减少;(2)3.电解CuSO 4 1

阴极质量增加;(3)电解质溶液中c(Cu2+)不变,则可选用的电极是 A.纯铜作阳极,含Zn和Ag的铜合金作阴极 B.含Zn和Ag的铜合金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C.用纯铁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D.用石墨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4.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②甲比乙更容易与氢气化合;③甲单质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④与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 5.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6.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3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2∶3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3molZ 7.在下列物质中①K2SO4②HCHO③MgSO4④Hg(NO3)2⑤NH4Cl⑥KOH,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④⑤⑥ 8.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X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分别与Y、Z、W三元素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Z>Y>X>W B.X、Y、Z、W形成的单质最多有6种

【历史】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按照西周制度,各地诸侯治国理政都必须按“周礼”行事,语言上则以王畿的“雅言”为标准,这一做法 A. 实现了周王室对全国的直接控制 B. 维护了周天子的专制王权 C. 促进了各地区民众的文化认同 D. 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各地诸侯治国理政都必须按周礼行事,语言上则以王能的雅言为标准“这些统一行为规范和语言的规定,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故C项符合题意;A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室不能对诸侯实行直接控制,排除;B项,西周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不具备专制特征,排除;D项,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标志是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排除。 2.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A. 宗法制 B. 嫡长子继承制度 C. 礼乐制 D. 分封制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为巩固王室地位实行分封体制,分封同性及异性诸侯国以拱卫王室,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宗法关系,排除;B项,嫡长子继承制度为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礼乐制度的内容,排除。 3.《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 A. 血缘亲疏关系决定政治地位

B. 兄终弟及 C. 大宗与小宗对立 D. 神权与王权结合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商纣得以继承权力的原因在于其身份为嫡长子,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以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故A项正确;B项,题干未体现兄终弟及的继承模式,排除;C项,题干并未强调大宗与小宗对立局面,排除;D项,题干与神权无关,排除。 4.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 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 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 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 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干“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可知朝议制度除了三公九卿这些高官之外,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朝议有有集思广益的功效,因此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在四个选项中,B选项因为朝议并没有法律化,不能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而C、D选项皆不符合史实,因此本题选A。 5.《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反映了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故排除A,选C;B是中央官制,无关;D是西汉初年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1)(1)

生物群落的演替 引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教学过程 一、群落的演替的概念: 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往往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演替是群落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主要标志是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1. 原生演替: 是指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却被彻底消灭了的原生裸地中发生的生物演替。原生演替在水体环境和陆地环境中郁可以发生。 2.次生演替: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都会发生次生演替。引起群落发生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有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其中人类活动是主要的,如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等造成的破坏。 二、影响生物群落的演替的因素: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动力。在很多情况下,群落内的优势种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使内部环境越来越不适于自身的发展,而为其他种群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这些关系随着群落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虽然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出现大的变动,如气温、洪水、干旱等,也常成为引发群落演替的重要条件。三、知识梳理 概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 概念 群落演替原生演替 举例: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学 分类灌木森林 概念 次生演替 举例:被砍伐、火烧后的森林、 弃耕后的农田发生的演替 内部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https://www.doczj.com/doc/0a1730099.html, 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外界因素:气温、洪水、干旱及人类的经济活动, 如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建造水库等。 1.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出现一个顶极群落才会中止。群落这种依次取代现象就叫演替。如:一块农田,如果人们不去耕耘和种植,任其自然发展,不用多久,就会长满各种野草。多年以后,农田又会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减少,各种灌木又繁茂地生长起来。再过若干年,一些高大的乔木也在这里生长起来,灌木又处于次要地位。经过漫长的时间,最终这块农田演变为一片森林。在不受外力的干扰情况下,它将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森林群落,而不会被别的群落所取代,成为顶极群落。 1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试题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卷Ⅰ(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以下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小英测算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1min爬行的路程 B.小敏观察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的肢体是如何分工的 C.在跳水比赛中裁判员给跳水运动员评分 D.教练在训练中观察跳高运动员的跳高过程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无方向,是标量B.位移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是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是矢量,它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是标量,它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 D.其实,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3.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都能达到100km/h,小型轿车起步时在20s内速度达到100km/h,而旅客列车达到100km/h大约要用500s,则由 上可知 A.旅客列车的加速度大 B.小型轿车的速度变化大 C.旅客列车的速度变化快 D.小型轿车的速度变化快 4.我们主校高一教学楼前也就是高三教学楼后栽有5颗柿子树,每当深秋时一个个火红的柿子灯笼般悬挂枝头。树上一个距离地面约为3m的成熟柿子自然脱落掉下,下落过程中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柿子落地时的速度约为 A.4m/s B.8m/s C.12m/s D.16m/s

苏教版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演替作业

生物群落的演替 1.有关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原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 ?原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D .原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B ?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 C. 一般来说,原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 ?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能量减少 3.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是() A ?裸地形成T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T环境变化T物种竞争T环境变化T群落稳定和平衡 B ?环境变化T裸地形成T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T物种竞争T群落稳定和平衡 C.裸地形成T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T物种竞争T环境变化T群落稳定和平衡 D ?环境变化T裸地形成T物种竞争T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T群落稳定和平衡 4.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群落演替是群落自身发展的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B .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C. 一般来说,群落的演替总是朝着物种逐渐增多、结构逐渐复杂的方向发展 D ?海洋生态系统中不会出现群落演替 5.我国在某些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当地森林、草原等的面积 B .改变产业方向,提高经济效益 C.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D.增加植被 6.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类的许多活动在影响群落的演替 B .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D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只是破坏性的 7.人类的下列活动,有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 A .围湖造田 B .过度放牧 C. 封山育林D .退草还耕 【能力提升】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快 B .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 .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9.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 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以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物种进化B .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D .垂直结构 10.下列关于演替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群落也像群落个体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到死亡的过程

河北唐山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唐山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将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卷Ⅰ(选择题共60分) 一、课内文言基础(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一)《烛之武退秦师》试题,完成1~6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含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仍然敢以烦执事敢:冒昧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C.夫晋,何厌之有?厌:满足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朝济而夕设版焉 C.邻之厚,君之薄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因人之力而敝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焉用亡郑以陪邻 B.今急而求子因人之力而敝之 C.子亦有不利焉朝济而夕设版焉 D.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C.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D.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伯,爵位名称。古代诸侯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诸侯谦称。诸侯死后一律称“公”。 C.《左传》,传说左丘明著,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壮,古代三四十岁男子称“壮”;老,古代七十岁男子称“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深明大义。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正是这时,烛之武放弃不满,不顾个人安危,去见秦伯,这表现他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善于辞令。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烛之武赋有智慧。秦、晋两国友好,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但晋对秦却严加防范,且有侵略之心。烛之武巧妙利用了这微妙的关系。 D.烛之武保全了郑国。烛之武的劝说,使秦晋联盟顷刻瓦解,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不仅如此,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这令晋国不得不退兵。 (二)《荆轲刺秦王》试题,完成7~12题。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含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略:侵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谒:拜见 B.以穷困来归丹穷:困窘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戮:屠杀 C.以试人,血濡缕濡:沾湿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瞋:瞪眼 D.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宽容断其左股。荆轲废废:残废 8.下列各组句子中,有不含通假字语句的一组是() A.秦王必说见臣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日以尽矣 B.请辞决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乃朝服,设九宾 C.愿大王少假借之图穷而匕首见秦王还柱而走 D.卒惶急无以击轲郎中执兵,皆阵殿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B.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嘉为先言于秦王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D.而伤长者之意人无不立死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试题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K-39,Mn-55 卷Ⅰ(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食盐水 B. 过氧化钠 C. 浓硫酸 D. 空气『答案』B 『解析』 【详解】A. 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A错误; B. 过氧化钠的分子式为Na2O2,是纯净物,故B正确; C. 浓硫酸是H2SO4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C错误; D. 空气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B。 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NaCl B. 蔗糖 C. NH3 D. 氯气『答案』A 『解析』 【详解】A. 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所以NaCl 电解质,故A正确; B. 蔗糖是有机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 C. NH3只存在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NH3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NH3自身不能电离,NH3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 氯气只存在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氯化

氢和次氯酸,氯化氢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氯气自身不能电离,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A。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符合物质的分类,故B正确; C、SO3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答案』为B。 4.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置换反应 B. 化合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略 5.关于萃取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用乙醇溶液萃取溴水中的溴 B. 分液操作主要用到分液漏斗 C. 加入萃取剂后要充分振荡并适当放气 D. 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 『答案』A 『解析』 【详解】A. 乙醇和水互溶,不能萃取溴水中的溴,故A错误; B. 萃取操作时,为防止倒出的液体不纯,两种溶剂必须从不同开口倒出,且必须容易控制倒出液体的量,分液漏斗符合这一特点,所以萃取操作时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故B正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化学自主招生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化学自主招生试卷 一、选择题 1.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 A.B都为固态物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A和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30% B.t3℃时,A的溶解度比B大,故A溶液的质量分数也一定比B溶液大 C.B的浓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A的稀溶液大 D.把c点对应A的溶液降温至t2℃可得A的饱和溶液,继续降温可析出A晶体 2.以太阳能为热源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中,铁、氢、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过程I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3O4太阳能 6FeO+O2↑ D.过程II属于置换反应 3.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③④⑤ 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 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 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20℃时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6.(2012年山东烟台,18题,2分)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

河北唐山一中第一学期高三级期中考试

20XX年中学测试 中 学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2021学年度河北唐山一中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B -11;C―12;N -14;O―16;F -19;Na ―23;S―32; Cl -35.5;K -39 卷Ⅰ(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意) 1. 目前有研究表明,过氧乙酸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较好的杀菌作用,这主要是利用了 过氧乙酸的 ( ) A .酸性 B .强氧化性 C .还原性 D .挥发性 2.通过核裂变产生核能可以用于发电,U 23592是一种常用的核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U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B .U 23592中中子数比质子数多51 C .U 235 92与C 12 6的质量比约为235∶12 D .U 235 92与U 238 92属于同一种元素 3.最近,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荷的氧离子制造出了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 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存在的证据。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下列关于该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一种新的氧化物 B .不可能含有极性键 C .是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D .是臭氧的同分异构体 4.有a 、b 、c 、d 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 、b 的阳离子和c 、d 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 结构,而且原子半径a >b ;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c <d 。则四种元素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 A .d <c <a <b B .c <d <b <a C .d <a <b <c D .c <d <a <b 5.通过复习总结,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 ) A .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 B .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 D .原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高,分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高中生物教案: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教案:群落的演替 1、学习目标 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2、重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看”—知识经纬 演替的类型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导”—自主预习 1.生物的群落是一个系统群落的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外 界条件的剧烈改变,仍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原有生物群落会被破坏和干扰,一个群落会 逐渐被所替代,这样的过程称之为生物群落的演替。 2.生物群落的演替可分为两种类型和演替。初生演替 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后被彻底消灭了植被的地方发生 了演替。如、、或的生物群落的演替。 3.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裸岩地面上的演替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裸岩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灌木阶 段→ 阶段,从而使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变得进一步丰 富多样,会使群落系统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以上为初生阶段。 4.群落的次生演替是原来群落结构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一些生物种群被 了,又有一些种群占据原有种群的空间,使另一些生物种群了,经过一段 时间,最后使群落达到一个的阶段。例如在弃耕的农田上的群落演替就是 次生演替。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其大致过程是:弃耕的农田→草木植物阶段→ 阶段→森林阶段。但在干旱荒漠地区,也可能演替为或阶 段,而不能最后演替为森林阶段。 5.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的演替有着重大的影响,常常会改变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的和 ,破坏阻止或逆转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 6.为了促进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保持好自然环境,处理好经济发展 和、、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 国政府在一些破坏严重的地区,提出了伟大生态工程, 保持好生态环境。 【自我校对】 1.动态另一个群落 2.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沙丘火山岩冰 川泥光裸岩地 3.地衣苔藓草本植物森林 4.消灭兴起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物理自主招生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物理自主招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描述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A.小孔成像B.雨后彩虹C.清澈见底D.湖边倒影 2.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把一开关断开的台灯插头插在图中的插座里,发现台灯不亮,灯L也熄灭。用测电笔分别接触插座两孔及A、B两点时,氖管都不发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台灯插头短路B.台灯灯头短路 C.台灯开关短路D.进户线零线断路 3.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体积一定变大B.比热容一定不变 C.具有的热量一定变大D.具有的内能一定变大 4.如图,由于图象撕去了一角,无法判断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 B.这可能是某种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C.这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象 D.无论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温度不变的时间段内一定吸热 5.如图所示,一只鱼鹰发现河面上的鱼,沿虚线斜向下匀速俯冲,此过程中,空气对鱼鹰作用力的方向可能是() 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

C.与运动方向相同D.与运动方向相反 6.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暖春冰雪消融B.盛夏草上露珠 C.凉秋雾锁江南D.寒冬北国飞雪 7.如图代表多个物理实验,关于这些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压缩冲程相同 B.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 腾 D.在估测大气压的实验中,注射器里的空气未排尽,会使测量结果 偏大 8.如图所示为汽车启动原理图。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与接通电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启动后通电螺线管产生磁性B.启动后通电螺线管F端的磁极为N级C.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D.工作时通电螺线管两端电压与电动机两端电压不同 9.小华和小明乘坐的小船停在光滑的冰面上(可滑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2)(1)

生物群落的演替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板书设计: 一、演替 ㈠初生演替 ㈡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四、教学过程: 〖引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板书〗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问题〗以“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演替的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1”,阅读P79~P80,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板书〗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 ㈡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讲述〗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开始出现恢复演替,这是一种次生演替。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后的1~2年内以黄蒿、狗尾草、猪毛菜、苦荬菜等杂草占优势;2~3年后,黄蒿占优势;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茎禾草入侵,并逐渐占优势,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土壤变坚实,丛生禾草开始定居,并逐渐代替了根茎禾草,恢复到贝加尔针茅群落。这一过程需要经历10~15年,根据耕作时期长短,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周围原始物种的远近而有所不同。 〖板书〗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2”,阅读P81,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