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虚假新闻的文献综述

关于虚假新闻的文献综述

关于虚假新闻的文献综述
关于虚假新闻的文献综述

关于虚假新闻管理的研究综述

摘要:新闻的真实性就如同新闻的生命,因此,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传媒塑造良好的美誉度和公信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新闻媒体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个别媒体甚至不顾原则利用虚假新闻进行不正当竞争。从目前的情况看,虚假新闻的发展趋势不容忽视。在对虚假新闻管理的文献研究中,本文主要针对虚假新闻的界定、产生原因及虚假新闻管理这几部分内容将有关学者的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关键词:新闻媒介;虚假新闻;新闻管理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虚假新闻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新闻”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期间,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对新闻下过定义。但总体来说,绝大多数学者都把“新闻”归结到“报道”或“信息”的范畴。“虚假新闻”与“新闻”的概念相关,学者们同样把它归纳在“报道”或“信息”的范畴内。根据学者们的论述,之所以称这类新闻为“虚假新闻”,是由于此类“报道”和“信息”并不符合客观事实,是不真实的。

1.新闻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新闻进行了两种解释:一种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另一种是“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1] 1402

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中指出,在新闻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并行不悖的两种新闻的定义,它们分别是“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2] 25和“新闻是新近实事变动的信息”。[2] 25

2.虚假新闻的定义

李良荣教授认为,虚假新闻和新闻失实,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即都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提到,新闻的真实性包括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要求新闻的具体真实,就是要求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等等;二是总体真实,即新闻报道要从事实总体上、从事是的内在联系中把握真实,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如果达不到以上两个要求,就为虚假新闻。[2] 230(二)虚假新闻的特点

新闻的定义直接反映了新闻“真”和“新”这两个基本特点。很多学者认为,与新闻真实性相悖的虚假新闻的特点,自然是“虚”和“假”了。

(三)虚假新闻的管理

目前还没有学者专门对虚假新闻的管理这一概念进行专门的界定和研究。但根据黎明在《公共管理学》中对公共物品的论述和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对大众传媒的一些涉及到虚假新闻外延的论述,可以认为虚假新闻属于社会准公共物品范畴。因此,对虚假新闻的管理的问题就属于公共管理范畴的问题。

二、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根据学者的论述,与社会整体环境有关的不可控原因属于外部原因。其中,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是最大的外部原因。

1.社会原因

本文综合归纳各学者对产生虚假新闻的社会原因的研究,把学者们在文献中涉及受众媒介素养、社会心理、传统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风气包括党风等方面的原因归为社会原因。

舒云、项国雄在《假新闻事件的起因及对策》一文中指出:“当今的受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喜欢追求新奇、刺激幽默风趣甚至是低俗化色情、暴力、血腥等方面的信息”。[7] 2.政治原因

目前,把虚假新闻的产生和政治原因联系起来研究的学者不是很多,但这些学者的理由也很充分。政治原因确实是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内部原因

大多数学者认为,内部原因就是与制造假新闻以及新闻行业直接相关的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原因,最突出的内部原因就是媒体管理机制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1.媒体管理机制不完善

辛哲和文济在《虚假新闻报道:重拳出击合力围歼——“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综述》中把虚假新闻的成因概括为6方面,其中提到“媒体商业化倾向给虚假新闻提供了市场”,“媒体竞争环境和队伍结构的变化,使虚假新闻更加突出”。“媒体内部管理不完善,对虚假新闻缺乏有效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防范假新闻的合力”。[4]

2.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道德水平低

陈力丹在《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一文中这样说道:“我以为,出现这么多假新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陈力丹还指出:“另外,媒体竞争的激烈,往往使得记者编辑对新闻真实性看的很轻,而不管那些精彩的‘新闻’是否可靠”。[9]

三、虚假新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法律、制度一直是学者们研究虚假新闻管理存在主要问题的重点。

1.法律制度

舒云、项国雄两位学者在《假新闻事件的起因及对策》一文中表示,我国急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目前的新闻法规大部分都是强调新闻工作者有新闻采访的自由,而对于新闻工作者逾越本职工作的责任方面的相关法律则少之又少”。[7]

2.行业制度

吴谷平在《防范虚假新闻,重在制度建设》中指出:“虽然一些地区针对捏造假新闻的问题,出台了新闻职业资格一票否决制,但从总体来看,对这一制度建设上还不完善,执行上并不坚决,无形中助长了虚假新闻的泛滥”。[14]

15]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

1.管理的主体不明确

根据吴献举的论述,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国务院对虚假新闻都有管制的责任和权利。吴献举在《传播虚假新闻的法律责任》中这样写道:“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制定的许多文件和规章中,都有对传播虚假新闻的惩处措施,国务院制定的《出版管理条例》中也有相关规定。

2.监管机制不完善

根据诸位学者的观点,目前我国可以对虚假新闻实施监管的主体有很多,遍布也很广。学者们着重强调了一点,就是诸多的监管单位没有形成一股制止打击虚假新闻的合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中央到地方,这些监管机构对虚假新闻的监管权力并不是专有的,而是从其他相关领域中分出来的一点。既然没有专权,也就没有专责了。因此,一旦出现问题,经常出现几个监管部门踢皮球的现象,推卸责任。

(三)管理措施简单低效

陈力丹在《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文章中提到:“新闻界参与物质商品的‘打假’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自身的‘打假’却未见成效,假新闻反而越来越多。况且即使有假新闻被揭露,除了遭到舆论的谴责外,假新闻的作者、编者以及媒体领导人大多没有受到任何处分”。[9]

(四)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道德教育缺失

辛哲和文济在《虚假新闻报道:重拳出击,合力围歼——“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综述》中这样阐述:“一线记者是防范虚假新闻的第一道屏障,也是关键屏障。其中有一些人修养不足,素质不高,给假新闻打开了方便之门”。[4]

四、改善虚假新闻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和健全法律、制度

对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新闻学界得学者们呼声是一致的;学者们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刻,文献数量和质量都很高。

1.制定专门性法律

舒云和项国雄在《假新闻事件的起因及对策》还提出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他们说:“我国目前的新闻法大部分都是强调新闻工作者有新闻采访的自由,而对于新闻工作者逾越本职工作的责任方面的相关法律少之又少……现实呼吁《新闻法》的诞生”。[7] 。[10]

2.完善并严格执行行业制度

舒云和项国雄在《假新闻事件的起因及对策》这样说道:“引进实施‘一票罚下制’。‘一票罚下’主要是指哪个新闻工作人员犯错误,比如发表虚假新闻,不仅写虚假新闻的作者要负责任,其它的只要跟这件事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受到一定惩罚”。[7] (二)完善管理体制

由于学者们都是从新闻学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得,所以他们的文献中对管理体制方面涉及的程度还很浅;大部分学者只触及到其外延,文献数量较多,但遗憾的是质量还有待提高。

1.明确管理的主体

蒋守勇在《浅析新闻公信力的缺失及对策》中说道:“由国家权威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广泛接受来自社会各阶层公众的投诉与建议,定期开展‘公平、公正、公开’媒体公信力评选活动”。[23]

黎明在《公共经济学》一书中提到:“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应由政府组织安排,政府干预是必要的”。[5] 288

2.完善监管机制

陈寅和黎勇在文章《媒体竞争时代我们如何堵截假新闻》中介绍了《晶报》的外部监督机制,值得学习和推广:“《晶报》还努力做好外部监督工作,形成制止虚假新闻的合力。晶报每天开设有《热线/读者》版,以强化社会监督,完善社会公开纠错机制,通过相关专栏,把读者对《晶报》的意见、建议,包括指错纠误等,公开见报,不护短,不隐瞒,得到读者的好评”。[24]

(四)强化新闻道德教育

国外学者菲利普·帕特森(Philip Patterson)和李·威尔金斯(Lee Wilkins)在《媒介伦理学》中提出“合乎伦理的新闻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与国内崇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殊途同归。根据他们在著作中的阐述,合乎伦理的新闻价值观包括以下内容:准确、坚韧、尊严、互惠、足量、公平、社区、多样性。[26]

(五)注重培养和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能力

学者们在文献中一致认为,受众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对虚假新闻的管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舒云和项国雄在《假新闻事件的起因及对策》中指出,“需要受众在接受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时,出了具备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还要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7]

结语

虚假新闻是经济快速发展、传媒业竞争激烈的产物,我们应该谨慎对待,避免新闻中的虚假新闻,为新闻创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辛哲,文济. 虚假新闻报道:重拳出击合力围歼——“坚决制止假新闻报道座谈会”综述[J]. 新

闻记者,2005(6).

[4] 黎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陈力丹. 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 新闻记者,2002(2).

[6] 康成来. 从“06年十大假新闻”谈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的缺失[J]. 新闻知识,2007(2).

[7] 郑保卫. 新闻职业道德误区之一——虚假新闻——新闻伦理学讲座之五[J]. 军事记者,2001(7).

[8] 陈青海. 假新闻为何屡禁不止[J]. 业务研究,2004(8).

[9] 潘虹. 假新闻的表现及防止手段[J]. 业务研究,2004(8).

[10] 李谷平. 防范虚假新闻,重在制度建设[J]. 新闻记者,2005(12).

[11] 吴献举. 传播虚假新闻的法律责任[J]. 新闻记者,2003(4).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章教育基础 1.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2.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3.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公认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对班级授课制做了充分的理论论 证,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 4.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5.1762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6.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 7.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方式可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情境条件可分为自然情境中观 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根据观察的实施方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8.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正文和主要文献目录四个方面。 9.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 验室为标志的。 10.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反对教师中心论。杜威主 张的思想被称作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1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的体现是非制度化教育。 1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1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 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 14.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 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三课时。 15.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绩效管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绩效管理 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绩效管理也日益成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帮助企业维持和提高生产力, 实现企业战略任务和目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从对绩效管理的发展及功能、应用入手,深入简析的窥视出绩效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便人们更好认识、实践绩效管

理,进而帮助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 一、绩效以及绩效管理的概念 1.绩效的内涵 对于绩效的理解,历来学者们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把绩效看做结果;第二种则是把绩效看做是个体行为;第三种把绩效看做是素质。 1)把绩效看做是结果的观点 伯纳丁(Bernadin,1995)等学者认为,“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度及所投资金的关系密切”。 2)把绩效看做行为的观点 坎贝尔(Campbell,1990)指出,“绩效是行为,应该与结果区分开,因为结果回受系统因素的影响”,他在1993年提出“绩效是行为的同义词,它是人们实际的能观察到的行为表现”。 伯曼和莫特维多(Borman & Motowidlo,1993)则提出了绩效的二维模型,认为行为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和关联绩效两方面。 3)把绩效看作是素质的观点 这一观点在伯姆瑞(Brumbrach,1998)的定义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即“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该观点强调员工潜能与绩效的关系,不再认为绩效是对历史的反应,而更关注员工素质,关注未来发展。① 2.绩效管理的内涵 同绩效一样,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总体来看,关于绩效管理的定义有三种观点: 观点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该观点将绩效管理理解为组织绩效,通过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改进等过程对组织绩效进行管理。 观点2: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该观点将绩效理解为单纯的员工绩效,强调以员工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概念,将绩效管理看作组织对个人绩效成绩及其发展潜力的评估和奖惩。 观点3:绩效管理是综合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对任一组织进行绩效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因此对员工的绩效管理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组织背景中;而对组织进行绩效管理也离不开对员工的管理,因为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员工来实现的。② ________________ ①参见林筠主编:《绩效管理》,2~3页,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②参见林筠主编:《绩效管理》,6~7页,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二、绩效管理的起源 绩效管理始于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等Deris人的考证,中国人至少在公元三世纪已经开始应用正式的绩效评估。在西方工业领域,罗泊特·欧文斯最先于19世纪初将绩效评估引入苏格兰。美国军方于1814年开始采用绩效评估,美国联邦政府则于1842年开始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绩效评估。 随着经济与管理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绩效评估的局限性和不足。绩效管理正是在对传统绩效评估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Spangengerg(1992)认为传统的绩效评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常与组织中的其他背景因素相脱离,如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等。而这些背景因素对于成功地实施绩效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差别原则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研究综述 摘要:《正义论》阐释正义的两个原则中,差别原则体现了罗尔斯正义论的精髓所在。国内学者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关于差别原则的解读、差别原则的立论依据、差别原则的实现途径等方面说明国内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大致研究情况,并简要说明了《正义论》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罗尔斯差别原则正义论 罗尔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于1971年出版了《正义论》。书中,他在批判功利主义的同时复兴了契约论传统,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这个核心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推出正义的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特别是作为第二原则子原则的“差别原则”是讨论的热点,具有很大的争议性。罗尔斯的这些原则是在他所假设的原初状态下,人们透过无知之幕进行反思平衡,于众多的原则中沟通与比较,选择出来的。通过许多复杂的推论,罗尔斯将这两个原则表述为:“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在这里,罗尔斯的第一个正义原则是要求平等地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个原则认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只要其结果能给每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它们就是正义的。总之,罗尔斯正义原则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以及自尊的各种基础———都应该平等地加以分配,除非对其中一些或所有这些基本善的不平等分配,会有利于最少受惠者。” 罗尔斯进一步提出这两个正义原则处在一种辞典式的序列中:第一个原则用来处理社会基本结构中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部分;第二个原则用以处理关于社会和经济利益的部分。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 一、关于差别原则的解读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精髓与独到之处所在,国内的许多学者敏锐地把握这一原则,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该原则的解读。 在对差别原则的含义理解上,高园与卢昌军都指出:罗尔斯强调不允许在基本自由方面出现不平等,不允许以较大的经济利益来补偿较少的自由,不允许这两者之间的交换;其次,这种不平等即使在社会经济利益的领域里也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即要符合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这是罗尔斯差别原则的真实含义。 在对差别原则的表述方面,王海明指出罗尔斯的表述是不确切的。其一,罗尔斯之前的平等理论一直都是一种“比例平等”,是在差别、不平等的权利分配之中确立比例平等原则的:它的现象是差别、不平等,而其实质则是一种特殊的平等,即比例平等。王海明认为这种比例平等是一种真知灼见,而罗尔斯对“差别、不平等”原则的表述则未免有点肤浅,它使得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两个平等原则退化成一个是平等原则、一个是差别原则。其二,王海明认为,罗尔斯把应该

有关公平与效率的文献综述

有关公平与效率的文献综述 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关于公平的含义,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叙述:公平是指在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中,每个人都应当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权利,或是指在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前提下,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要适度,不造成两极分化。 罗尔斯在《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中做出的公平最新表述为:(1)每一个人对于一种平等的基本自由之完全适当体制都拥有相同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而这种体制与适于所有人的同样自由体制是相容的;(2)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他们所从属的公职和职位应该在公平的机会平等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第二,它们应该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公平是人们对社会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表现出来的观念,是一种价值评价形式,一种思想意识。它可以是一种公平感,也可以是一种学说、理想、主张以及体现为一定的制度等。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不是永恒的。公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的人,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公平受制于一个国家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具有相对性、历史性和客观性。公平的标准也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更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阿马蒂亚·森在其名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社会公正的具体内容和具体体现取决于每个社会自己的选择,只要社会的决策过程是民主的、每个成员都有表达自己偏好的正式渠道、政治决策机制能综合每个公民的意见,社会选择的结果就是可以接受的。 关于效率的含义,主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一定条件下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率。在福利经济学中,效率指的是帕累托效率,即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重新配置资源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Pareto,1906)。如果一个经济没有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那么这个经济体制中存在着一些无效率状态。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到,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效率的实现,并提出“创造性破坏”命题。卡尔多在《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个人间效用的比较》中提出了卡尔多效率标准:一种经济变化使受益者得到的利益补偿受损者的失去利益而有所剩余。希克斯指出,效率就是指经济变化的受损者不能促使受益者反对这种变化,也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改进。莱宾斯坦提出了“X效率”即技术效率的概念,它是企业内由于职工的努力使现有资源能生产更多产量所引起的效率。这种效率与资源配置的改善无关,而是取决于企业全体职工的努力和协调程度。普莱尔研究了消费效率,指出消费效率是这样一种状态:为不降低任何人(甚至一个人)消费效用的水平,除非改变消费者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型式,生产型式也不能改变。 此外,用“最优化”概念来定义效率的代表主要有诺思提出的“制度效率”、纳什均衡描述的效率和帕累托提出的著名的“帕累托最优”标准。在西方经济学中比较公认的效率定义是帕累托提出的最优化标准。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有的学者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完全是矛盾的关系(刘俊等,2003)。他们认为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不平等,公平和效率如同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要效率就不能要公平,要公平必然牺牲效率。

教育公平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 教育公平的问题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方面,自古就有。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才先后将教育公平问题作为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开始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也开始丰富起来。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理论界的讨论热点由最初提出入学机会均等,扩展到教育选择的自由、资源分配的公平,再延伸到教育过程的公平,重视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等方面。因此,各国在努力实现入学机会、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公平之外,注意力已开始转向对教育过程公平的追求,并尽量采取更积极的方式来保证它的实现。 (一)国外的研究视角及其主要理论成果 1.人权角度 学者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研究与西方国家争取民主平等、维护人权尊严等社会运动有着深刻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涌现出一股巨大的争取民主平等和维护人权尊严的潮流,这些潮流也极大的影响了教育领域,引起了教育界的巨大反响和呼应。 联合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论任何社会阶层、经济条件、父母的居住地,在享受教育权利时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基本人权的体现。在确认教育公平是一项基本人权的基础上,同时确认了享有公平的教育过程是一项基本人权。 2.现象分类角度 从现象分类角度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现象进行阐述,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其中涉及教育过程方面论述的主要有:麦克马洪(McMahon)的三类型说和托尔斯顿?胡森(Torsten Husen)的教育机会均等时期说。 麦克马洪提出,教育公平有三种类型:(1)水平公平(horizontal equity),指对相同的人相同对待;(2)垂直公平(vertical equity),指对不同的人不同对待; (3)代际公平(intergenerational equity),指确保上一代人的不平等现象不至于全然延续下去。麦克马洪提出的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的概念,对教育过程公平进行了阐释,即在教育过程中应确保相同者受到相同对待,不同者受不同对待。 瑞典的胡森在《社会环境与学业成就》一书中提出了教育机会均等时期说。他认为根据受教育时期不同,可将其分为: (1)起点均等。指个体入学机会公平,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与社会给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相等的入学条件。 (2)过程均等。指接受教育机会公平,使人人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3)结果均等。是指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即在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接受教育后达到一个最基本标准,进而使学生成就机会更加均等。其中,过程均等即包含了教育过程公平的含义,指出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应受到平等地对待,拥有教育条件以及享有的各种机会的均等。 3.罗尔斯的伦理学视角 罗尔斯(John Rawls)的公平原则对教育公平的规范在伦理学上,公平(equity)更多地被理解为公正、正义(justice)。 他提出了公平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其中,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第二个原则优先于第三个原则。罗尔斯的公平观明确提出了三个原则孰先孰后的优先性问题,反映了“合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公平基准。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关于公平的补偿理论,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先天不利者和有利者使用并非同等的尺度,达到了某种补偿效果。现代教育均等运动对处境不利儿童的援助,就是补偿理

关于教育公平研究的综述

关于教育公平研究的综述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差距。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现代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将会受到更加细致的研究。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包括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教育不公平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教育不公平具体表现的研究、教育公平测量方法的研究、实现教育公平途径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关键字]教育公平教育制度政府责任 当前,教育公平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各个角落,体现出近年来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重视,虽然许多人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却对它的具体很难认清,提起教育公平只知道很重要,但无法清晰认识,更无法提出相关的具体手段,因此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也就顺理成章。在中国知网,以“教育公平”为题进行搜索,可以查到相关期刊论文5915篇,可见,对教育公平的研究是比较热点的话题。现从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不公平的表现、教育不公平问题产生原因、教育公平测量方法的研究、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1]。 一、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 教育公平的内涵在学术界有比较多的研究,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内涵的定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一)教育学的角度 从教育本身角度出发,对教育公平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和学业评价的研究中[2]。许多文章讨论教育活动本身包括课程改革、教学形式及学业评价等作为教育公平主体的实践意义,认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不平衡会影响学校教学中待遇和学习机会的平等性,从而对学生的学业差异产生重要影响。安晓敏从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以及学业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教育学视角的教育公平[3]。 (二)伦理学的角度 伦理学中,公平理解为公正、正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4]。在近代的西方思想家那里,公平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专门用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