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随着社会生活领域日益分化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作为社会生活规范的道德也必然区分为公德与私德。公德建设与私德建设各有其内在的逻辑、适用的领域、主体以及对环境的不同要求,必须各有分工而又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如果相互越位、错位,就无法形成合力和发挥最大效能。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效果差强人意己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囚,对公德与私德末作明确划分,在建设中把公德与私德混为一谈,无法实施分类指导,囚而难以收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之效,是一个重要原囚。公德与私德的联系是以区分为前提的。处理好公德建设与私德建设的关系,必须在理论上厘清公德与私德的关系,而通过对公德和私德的科学界定来划清二者的界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二者的联系,是无法回避、无法绕过的基础性工作。其实,从道德理论木身的发展看,对公德与私德给出学术化界定和区分也是必需的。对研究对象的进一步分类、细化,研究对象外延变窄内涵加深,既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学科是否发展进步的标志。囚此,将道德区分为公德与私德不仅是对道德建设现实要求的回应,也是促进道德理论建设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作为其基石性问题和理论原点的公德与私德概念,目前国内外学界却末能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木文拟在反思与总结国内外学者有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把道德行为必然具有的行为主体身份、行为目的的利益指向和行为发生的场域三个要素作为向度来划分公德与私德,尝试重新厘定公德与私德的概念。

一、公德与私德概念的多样性解释

对于道德,依据不同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若根据其调节人际关系的范围和要求的不同,可将道德划分为私德和公德。中外学者对公德与私德的概念的理解各有千秋,概括说来,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定义公德与私德:

以道德律令的内化与外化为依据,把内心的道德活动、内心认同的道德规范、个人在处理自己的事情时进行自我约束的德性要求作为私德,把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关系中所具有的品质或情操称为公德。早在1875年,日木思想家福泽谕吉(1834- 1901)就在他的名著《文明论概略》的第六章糟德的区别》里,将“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从福泽的说法看“公德”的涵义非常宽泛,可指一切显露在社会生活中的德性。他说“与外界接触而表现于社交行为的,如廉耻、公平、止直、勇敢等叫作公德”。〇〇n属于内心活动的,如笃实、纯洁、谦逊、严肃等叫作私德’,UJU叫。廖小平先生也认为,私德的根木内涵与其说是所谓“私人生活领域”的道德,毋宁说是道德主体的内在德性,它主要是一种个体道德而非关系道德[LzJ。马奇柯先生也主张私德就是个人品德,即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人,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并适应一定社会利益关系客观要求的道德素质和指导自身行为选择的内心道德准则的总和。而把自己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追求、体现的德性称为公德,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都属于公德」。

以利益指向和美德外在表现的范围为依据来划分公德与私德,把利己之善称为私德,把为他人、

社会、团体之善的德性称为公德。如梁启超就是以“己”与“群”来界分私德和公德的,他在写于1902 年的((i丨公德》中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LaJnm>。刘师培也认为,所谓“公德”即“由公共观念而生者也,”包括“利他

}L}",.“社会伦理,、家之伦理”等。在他看来,欲真止洞悉“公德”,尤需明了“人己相关之义”。所谓社会伦理“即个人对于一群之伦理也”,它主要包括仁爱、止义、义侠、诚信等方lh]。真止的公德在于‘牺牲一己之私益以图公益之保存”。而“私德”则涵盖“个人之资格,、“利己心”、家族伦理等方lh]。

“个人之资格”即具刚柔清和之德,体现人格的尊严和独立精神。所谓“利己心”,SP“自营自私之念”,

但不得只“知利己之为利己”。是将个人品德、近代合理利己观相结合的一种私德观念[Ls J 以道德规范的的适用范围来划分公德与私德,这种方法比较普遍。认为“公”是指与集体、

社会、民族或国家利益有关的公共领域“私”是指私人领域,即与自己、亲属、朋友、同事等具有私密性的交往范围。公德就是公共领域中公民的交往活动中体现出的德性,它关系到其他公民的公共生活,关系到公共领域的止常秩序。公德行为一般发生在公共领域,但不是必然发生在公共领域;相反,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表现出的德性,私德往往发生在私域,但也不完全如此。如杨伟清将公德界定为:在民族一国家这一共同体内,人们在从事互利合作的冒险事业时,在日常的交往与协作中,以及为维系整个共同体的稳定与发展、公平与和谐,所呈现出来的

一切美好的品格与行为。将私德限定为个体在处理私人事务时所展现出来的生理、心理以及理智上的

卓越品质[LtJ。总体来讲,这种算是最为通常的划分方法主张公德亦称社会道德或国民公德,它是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德性要求,它是与集体、社会、民族或国家有关的道德,包括简单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私德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处理友情、爱情、婚姻、家庭问题上表现出的德性。

还有一种动态的视角,以法律这种最基木最普遍的社会契约为标尺来界定私德和公德。当出现道德冲突的时候,主体无法判断应该遵循的德性要求是公德还是私德,或者想知道不同道德准则的公德性程度,那么,就比较这些道德准则与社会契约的接近程度“一个道德准则与社会契约的关系越近,

其公德性程度越高(私德性越低),反之,一个道德准则与社会契约的关系愈远,其公德性程度越低(私德性程度越高),这使得道德准则的公德性或私德性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同一个道德准则有时被看作公德性的,而有时被看作私德性的,这取决于它所相对的其他道德准则是什么” UJ

除了上述几类在定义公德与私德时较为具有普遍性的视角外,还有些学者采取了一些比较独特的观察角度:从某道德范畴相对于其他道德范畴是否具有木源性来分辨其是公德还是私德。如认为传统中国家族化社会中,家族伦理“应该属于公德范畴,

因为其他一切道德范畴都是从其延伸出来的,或者说只有在符合家族伦理的前提下其他道德规范刁‘有ft 身的合法性。而更应把这种漠视家族以外陌生人权利的现象视为中国传统公德一种特征。为什么世上最大的罪恶是不孝,不孝就会导致大下大乱呢?这无非标指孝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根木原则,是社会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的公德”LsJ。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公德就是他律的道德,而私德就是A律的道德。、公德与私德概念界定的理论分歧辨析

笔者认为,在界定公德和私德时,上述视角的选取均有其可取之处,以上这些观点都有它们的理论价值,都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侧lh]对公德和私德的特征进行了描绘,为我们进行道德建设和公德私德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这些观点又都不够全 lh],存在一些不足:

以道德律令的内化与外化为依据来划分私德与公德的方法,其实是对道德接受过程的两个环节的另一种表达。个人由自然人变为道德人的过程主要包括对道德知识的认知、内化与外化三个阶段,也是接受道德的三种层次。完成对于道德知识的认知仅仅理解、具备了关于道德的知识、观念而己,是用理智把这些道德观念、知识置于自己的知识库中,对这些知识并不一定有情感上的喜欢或憎恶的倾向,

处于只知概念不知实质,或者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在有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生命的体认与珍惜,深切感受生活中各种情感以后在内心对这些道德观念产生认同,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形成依照信念行为的愿望与意志,形成个体的内在德性。这种德性,在它没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表现出来以前,最多能称为个体道德而非关系道德,最多只能是公德与私德划分的前提和起点。因为对一个没有个人内在德性的人来说,是无所谓公德还是私德的。如果像福泽谕吉所言,在与外界接触而表现于社交行为时的德性就是公德,

这样又太笼统了,那就成了所有人际交往道德都是公德,朋友之情恋人之爱都成了公德,末免过于宽泛。因此,个人的内在德性只能是划分公德与私德的逻辑起点而不是私德,无论公德还是私德都是关系道德,对一者的划分必须考虑人际关系的维度,对道德主体ICI对的人际关系进行分类,探讨主体在什么样的关系中以什么样的身份实施道德行为,刁‘能体现公与私的不同。

以利益指向和美德外在表现的范围为依据来划分公德与私德,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道德的核心是利益,为公共利益而体现出的德性属于公德,为私人利益而体现的德性就是私德了。公德与私德在利益指向上的利他与利己的分野得到了最大多数人的认同。这里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的是对“己”的范围的探讨。从梁启超的“独善其身”似乎难以得

出“其身”除了自己还包括家庭这样的私人利益圈的结论。虽然今大己经不再是家族伦理一统大下,

但是,把私人利益仅仅局限在自己一人木身的利益还是过于狹窄。既然“己”需要进一步补充界定,那么我们也需要对“群”的范围、性质进行明确,辨析出具有公的特点的“群”。

以道德规范的的适用范围来划分公德与私德,这种方法得到中外学者的普遍认可。我们所讲的道德,其落脚点和最终归宿是道德行为,仅有道德 J隋感和内心的道德信念是不够的,只有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通过实践外化为道德行为,实现由知向行的现实转化,刁‘是我们的目的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我们的目的是道德实

践,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是现实的,一定是要在特定的场域中刁‘能发生和进行的。因此,探

讨、辨析落脚点为道德行为的公德与私德是无法、也不应该绕开发生行为的场域的。场域的不同性质决定其对人的德性要求也不一样。而日_通常情祝下,

人也是自觉地甚至无意识地按照所处i场域来调整自己行为的。在这个意义上几乎可以说,是行为人所处的场域决定其行为。那么,公共场域决定行为人的德性行为具有公德性,而私人场域决定行为主体的德性的私德性质,或者简洁地说,人在公共场(领)域表现出的行为德性是公德,在私人场域表现出的行为德性是私德。然而,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是否有个通行的划分依据;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是否还有范围的大小以及是否还有与之相应的公德和私德的不同层次抑或境界?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以法律这种最基木最普遍的社会契约为标尺来界定私德和公德,无疑是一种崭新的视角,它的最大特点是动态性相对性,在需要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道德准则的公德性强弱的时候是非常有效而合理的办法。公德与私德有不同的特点,总体来讲,与私德相比,公德是绝大多数人的道德共识,是对绝大多数人一体适用的,要求认同这一道德规范的人都能够践履。因此,当一个人ICI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德选择时,要对不同的道德规范进行践行优先性排序,按照公德性(同时也是私德性)强弱排序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办法。一种道德规范越接近法律,其社会契约性越强,因而公德性越强,通常越应该得到践履。但是,由于公德与私德都有不同的层次或境界,不能简单地说公德是私德的基础或者相反,也不宜直接地认定谁高谁低,因此,这种排序以及解决道德冲突的办法其作用是有明显局限的。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宜用来区分公德与私德,因为它使得公德与私德完全成为相对性概念,其中没有确定性内容,这与事实是不符的。

至于从某道德范畴相对于其他道德范畴是否具有木源性来分辨其是公德还是私德的观点,笔者认为不管其木源性还是派生性,就具体的道德范畴木身来说,是不好说其是公德还是私德的。因为道德范畴或美德德目不过是人们在对现实的道德关系的认识基础上,把认识的成果经过提炼和抽象以概念形式凝结下来的结果。经过抽象凝练的道德范畴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如果不与人的行为相联系,那就只是概念而己,我们无法对其进行善恶评价。只有人在自己与他人的交往行为中,通过实践体现表达出具体道德德目的木真意义和德性要求,人刁4是有道德的,我们刁‘会用这样的道德范畴对这个人进行道德评价。我们对公德与私德进行探讨,是要对人在对待不同人或人际关系时的明显不同的德性行为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一定要有行为人的囚素包含其中,离不开范畴,但不是单纯就范畴而探讨范畴的。

此外,关于认为公德就是他律的道德,而私德就是ft律的道德的看法,显然割裂了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的特性,这种方法不足取。

三、公德与私德概念的重新厘定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要想给公德私德下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义,必须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确定探讨公德私德的逻辑起点,明了在什么意义上谈论公德与私德,是确定公德与私德内涵与外延的重要前提;一是选取科学的视角,这是决定我们所厘定的概念是否可能具有科学性的尺度。关于公德私德的逻辑起点,前文己经略有涉及。笔者认为,探讨公德与私德的前提为:对人而言,人是完成了道德内化的人,是有内在德性的人;对道德来说,道德己经成为人内在的道德信念、道德意识。我们应当在这个基础上分析总结道德在外化时在不同的主体、事物上较为悬殊的表现,并依据对这些表现的区分来划分公德与私德,界定公德与私德的概念。

关于选取科学的视角,通过前文对中外学者关于界定公德与私德的依据、视角的分析可知,实施道德行为的人、场域和利益指向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和维度。那么这样是否就穷尽了区分公德与私德的所有向度,或者说这三个向度的结合是否在逻辑上能够向治?依照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我们在实践中寻找证明。道德是实践的,任何道德行为总是由人在一定目的指向的导引下于一定场域中实施的。人的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lh]对特定的人和关系,德性行为的实施可能经过深思熟虑也可能只是瞬间作出的抉择,但是,无论有多少细节的不同,作为行为的承担者和实施者的代表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人的目的指向和实施道德行为的场域是一定不能被抽象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木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仿佛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交叉扭成的节,一种社会关系决定特定的个人的一种身份,每种身份包含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囚此,我们谈实施道德行为的人,不是只有自然属性的自然人,也不是没有具体规定的抽象的社会人,而是代表一定身份的现实的人。

我们坚持通过主体的身份认识人。道德行为是人的理性行为,就是人按照己经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

系去实施的行为。道德的核心是利益,行为人在利益上的目的指向是其实施道德行为的精神指令。止囚如此,笔者拟从道德行为的主体身份、实施场域和行为的目的指向三个向度界定公德与私德,探讨公德与私德的内涵。

从道德行为的主体身份来看,当个人只是以社会成员身份处理各种关系时体现出的美德是公德,社会成员身份在今大主要指公民身份。当个人以私人身份处理各种关系时体现出的美德是私德,在今大私人身份主要是亲属、朋友、同事身份等。当我们说某个人缺乏公德时,依据的是他没有表现出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他人或公众利益应有的有利或至少无害的德性。如果我们说某个人缺乏私德,

依据的是他在处理私人关系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品格情操。每一种身份有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个人认同一种身份意味着承认与之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愿意享受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公民或社会成员身份的特点有二:一是一般性普适性,既体现为人人具有又以人人平等为内容;二是意味着人际之间无直接的利益关系,既无情感上的也无物质上的直接利益联系。社会成员之间“典型的交往关系是一个人同陌生人的关系:他/她ICI对的是同他/她没有感情关系、不具有直接的、个别的相互回应性、囚而对他/她而言没有差别的陌生人。所谓没有差别,是说他/她同这一个陌生人和那一个陌生人的关系没有差别。这种无差别性,使一个具体的交往对象失去个别性而显现为无差别的对象整体,即一般的、复数的他者n[9](rA2-A3)。私人身份也有两个特点:一是特殊性,既非人人具有又不以平等为内容,而是各不相同的;二是意味着人际之间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既有情感上的也有物质上的直接利益联系。每种私人关系都是个别的、独特的关系。在每种关系中,关系对象都是一个同我们处于特殊关系中的单数的他者。都是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直接的关系,并日_要求个别的、直接的相互回应。做一个社会成员对€个人都意味着相同的内容;但是,做一个父亲对一个人的含义则可能与对另一个人的非常不同。一个人同时具有多重身份,有时他可以选择以哪种身份行事,如果他只是以社会成员身份对待他的朋友,不再以以前对待朋友时的态度与朋友相处,那意味着可能他不愿意继续朋友关系了。虽然人没有变,但是身份变了,不同的身份必有不同的有效性要求,囚此,相应的德性要求也不同。对待朋友时的慷慨大度也许不算什么了不起的美德,但是如果对待的不是朋友,而只是一个陌生人,那就是很有公德的表现。

从道德规范的适用领域看,公德是对个人在公共领域中行事的德性要求,它可以称为公共生活道德、社会道德等。私德则为私人生活领域的交往主体间的德性要求,是处理“一私人对一私人”的交往关系时的道德。关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传统社会认为官方的力最管辖或渗透到的领域属于公共生活领域,非官方直接管辖或官方的力最渗透不到的领域属于私人生活领域。但是,现代社会更趋向于以家庭作为划分公私领域的分界。这种划分也只是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同。笔者倒是觉得约翰?密尔的划分更有说服力。他认为“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他人若为着自己的好处而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他忠告、指教、劝说以至远而避之,这些就是社会要对他的行为表示不喜或非难时所仅能采取的止当步骤。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日_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假如社会&意见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己的话”〇〇丨m?z>。借用这两条标准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进行划分,可以这样表述:人们的行动不涉及私人以外他人的利害的为私人领域,私人之间依据自己的喜好而交往,其间体现的德性为私德;人们的行动涉及私人以外他人的利害的为公共领域。人们的行为就应该尽最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领域的规章公约,避免妨碍他人或损害公共利益。落实到场域中,对于公德而言,最主要的场域是公共场合,主要指公共所有和向公众开放的场域,包括真实和虚拟空间。当然,公共场合与私人场合的差别,也并不一定完全取决于空间的性质,空间中人群的组成也是一个重要囚素。一个只有家人和朋友的饭店包间,可以算作私人场合,当服务员进来后,场合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在公共场合,公民的行为要遵循保证一个现代公民应有尊严的道德,善待他人与公众利益。从时空、组成人员的角度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还是比较清楚的,比较模糊、容易被忽视甚至误解的是一些发生在私人领域结果又超出私人领域的情祝,如在自己的公寓房家里不分时段地大声放音乐或节假円邀请朋友在家里聚会过度喧哗,扰得四邻不安,这样的行为虽然是在家里进行,自己、家人和朋友都很高兴,但是效果己经妨碍到家外人的利益,显然家也己经成为公域。在这里,就应该以是否妨碍了自己私人以外人的利益来

作为衡最公私域的标准,而不仅仅看空间或组成人员了。

从道德行为人行为目的的利益指向区分公德与私德,若行为人的目的是为增进自己或与自己直接相关者的利益的,则这种行为中体现的德性属于私德;若行为人的目的是增进或不妨碍陌生人或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则这种行为中体现的德性属于公德。也可以概括地说,公德是利他的德性,私德是利己的德性,当然,反过来并不一定成立。利他的“他”应该指与木人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或利益,

利己的“己”不仅指自己还包括与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或利益。这就是说,私德的利益主体是个人,也可以扩大到个人的亲属朋友,包括与个人在利益上有直接相关关系的相关人。公德的利益主体是国家或全体社会成员或与个人在利益上没有直接相关关系的其他社会成员。当然,在从行为人目的的利益指向上区分出己与他的不同的基础上,还可以并日_应该依据其利己或利他的范围以及利益贡献的大小&分不同的层次,在公德与私德方ICI也就体现出不同的境界。如在利他方ICI能达到“视国事如己事者”,就是有极高的公德境界的人,而对于公民来说,起码的公德要求是避免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在获得_己的利益和便利时不伤害陌生人和社会。在利己方ICI,能修养性情洁身自好的就是有私德的人,如果还能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亲属朋友并对他们作出重大贡献的,这私德境界就更高了。可以说,无论私德还是公德都有高标和底线之别,我们既提倡人们对更高的道德价值理想的自我追求,又要把确保人们遵循最起码意义上的德性要求作为优先目标或第一目标。

综上,木文是以个人的内在德性在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中外化的情祝,依据道德行为必然具有的行为主体身份、行为目的的利益指向和行为发生的场域三个要素作为向度来划分公德与私德的。公德主要是个人以社会成员身份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公共场域的行为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利他行为中体现的德性。私德主要是个人以私人身份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在私人领域行为中体现的德性,在利己行为中体现的德性。这些,就是木文对公德与私德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培训资料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1、道德的含义: 古代典籍中,道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规则;德是人们对道认识的所得。 所谓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段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就是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和规范,它也就是从道义要求人们以一定的思想、态度、作风和行为去待人、带物、完成本职工作。 职业道德是员工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守职业道德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保证。 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做人、做事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以德为先,做有德之人。 职业道德的定义: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即时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 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文明礼貌 仪表—端庄举止—得体语言—规范表情—待人热

情 2、爱岗敬业 A、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B、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 3、诚实守信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B、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 忠诚所属企业—诚实劳动、关心企业发展、遵守合同和契约。 维护企业信誉—树立产品质量意识,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 保守企业秘密 4、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 A、办事公道的涵义: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事情时,要 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 以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B、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 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5、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

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真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是()。 A.职业道德 B.会计职业道德 C.教师职业道德 D.律师职业道德 【答案】A 【真题·判断题】 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执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 1.职业性(行业性); 2.实践性; 3.继承性;

4.多样性。 【真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职业道德特征的是()。 A.职业性 B.重要性 C.实践性 D.继承性 【答案】B 【真题·判断题】 职业道德具有职业性、实践性、继承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三)职业道德的作用 1.促进职业活动的有序进行。 2.对社会道德风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真题·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职业道德作用的有()。 A.促进职业活动的健康进行 B.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C.提高职业人员素质的手段 D.对社会道德风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答案】AD 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真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会计职业道德表述中,正确的是()。 A.会计职业道德反映统治者的意志和愿望 B.会计职业道德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会计职业道德不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 D.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答案】D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2.较多关注公众利益。 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对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当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真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职业道德应具有职业道德特性的是()。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道德教程 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 一、道德的本质 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 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本章要点 道德包括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建设接受社会的整体道德 状况的制约。因此,研究公民道德修养,首先应当对道德进行概略地了解和把握。 一、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的含义 一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 二是用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和各种行为。 三是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行为的调节机制。(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上层建筑。 道德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是 道德的社会本质。 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 (一)道德的内容: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 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和道德理论体系等。道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被经济关系所决定、所派生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道德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 (二)道德的结构 道德体系是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以及某些特殊领域内的道德要求等因素构成 的统一整体。 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一)道德的特点 首先,道德的相对独立性。 其次,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全人类性和批判继承性。 (二)道德的作用 一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 二是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 三是对人们行为的教育作用。 四是对经济基础的巩固作用。 本章练习题 1、什是道德?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2、道德的内容有哪些?简要说明的结构。 3、道德的特点和作用有哪些? 第二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科学地认识世界

职业道德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强化职业责任是(D)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A、团结协作 B、诚实守信 C、勤劳节俭 D、爱岗敬业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C)为重点。 A、无私奉献 B、爱岗敬业 C、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 3.下面关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是(D) 2、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为重要 3、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为重要 4、德治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办事公道是指职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要做到(C) A、原则至上,不徇私情,举贤任能,不避亲疏 B、奉献社会,襟怀坦荡,待人热情,勤俭持家 C、支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D、牺牲自我,助人为乐,邻里和睦,正大光明 5.关于勤劳节俭的说法,你认为正的是(C) A、阻碍消费,因而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B、市场经济需要勤劳,但不需要节俭 C、节俭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D、节俭有利于节省资源,但与提高生产力无关 6.以下关于诚实守信的认识和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B) A、诚实守信与经济发展相矛盾 B、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应有的法则 C、是否诚实守信要视具体对象而定 D、诚实守信应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准则 7.要做到遵纪守法,对每个职工来说,必须做到(D) A、有法可依 B、反对“管“、“卡”、“压” C、反对自由主义 D、努力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8.下列关于创新的论述,正确的是(C) A、创新与继承根本对立 B、创新就是独立自主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一、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职业道德与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 2)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3)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 4)理解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尽职尽责,奉献社会 3.运用 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职业道德的作用 职业道德对社会、企业与个人发展有很重要意义。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才能正常生存,而职业活动离不开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促进个人职业的发展,反之,会阻碍个人职业发展。弄清楚职业道德的作用,学生才会接受对职业道德的学习。 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中职生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是重点学习内容。中职学生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有重要意义,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职业道德。

2.教学难点 职业道德特点 职业道德特点具有抽象性,在讲解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认同这些抽象的知识和观点是教学难点;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生活经验不足,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对本课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突破此教学难点的方法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从而得出职业道德特点。 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践行职业道德规范需要学生亲自实践。如何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建议学生怎样践行职业道德规范?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难点。讲解此知识点时,应从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如清洁教时如何践行值日生道德? 3.结构线索 本节内容围绕一个主题“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教材首先通过一些事例给出了职业道德的概念,引出职业道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职业道德对个人、对企业、对社会的作用。在行业道德规范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在各行各业的具体表现,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是本节内容的最后落脚点。 三、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其决定因素是学习主体——学生。总的来说,中职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水平不高,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学生的道德意识薄弱,对一些社会现象缺乏感性认识。这些都会阻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学习。就本节内容而言,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的作用及其行业道德规范等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与学生感性认识的缺乏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中职生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有积极的态度。结合以上分析,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为核心,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知识。 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讲授 五、教学过程

(完整版)论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论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人总是在一定的职业中工作和生活,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便会在职业生涯中更顺畅,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职业道德已成为人才任用的重要标准 据多方考查显示:学历已不再是公司招聘最先重视的条件,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公司在任用员工时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毋庸置疑,工作态度已被视为组织录用人才时的重要标准,职业道德在个人的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缺乏职业道德的人任何工作都干不了。缺乏职业道德别说成功,再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一家餐馆打工,刷盘子的时候要求刷6遍,一开始还能照做,后来发现刷5遍也一样干净,就少刷了一遍。显然,这就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相信任何老板都不会用这种心态的员工。虽然只是简单的刷碗工作,缺乏职业道德也是做不好的。 三、职业道德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想要把事业做成,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职业道德。在现代社会中,职业道德在人们从事的不同事业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得日益明显。一个人如果想在任何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如比尔.盖茨、张瑞敏、董明珠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就拿张瑞敏砸冰箱的事情来说吧,发现问题冰箱后他敏锐的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毅然带头把问题冰箱当众砸了,正因为这一点,具备了行事魄力和强烈的质量意识,后来的海尔才能一步步发展成世界品牌,具备同国外品牌竞争的能力。 五、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 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品德,从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可以看出其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低。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紧密联系,一方面的变化也会对另一方面产生影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是人格升华最重要的办法,努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也是一个塑造优秀人格的过程。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不仅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个人人格的养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道德的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人格与从业者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是从业者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了解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内涵和结构,有助于我们把握职业道德人格的结构。 所谓职业道德行为,就是从业者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伦理学称作伦理行为,它包括道德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

把握职业道德内涵

把握职业道德内涵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洋县党校司虎民 图左:重庆一六旬老人倒地无一人掺扶 ●图右:有这样一群老人在倾听他们“儿女的教诲” 如此“社会文明、社会道德”: 【引言】:伟大的时代,宏伟的事业,对职业道德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荀子.劝学》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准则。 ●邓小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 ●江泽民: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或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贯彻---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思想;提炼---人与自然、社会、人之间重要关系;揭示---五爱的基本要求;涵盖---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各个方面;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优良传统、时代精神。) “四有新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公民道德的主要内容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原始社会-互助、平等、正义。 奴隶社会-忠、礼、孝、智、仁、勇、义。 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框架。 【资料】“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资本主义-利己主义(核心)、金钱万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自由平等博爱(重要的道德规范)。 ?一、关于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劳动本身被视为对上帝的奉献,因此,不论他人在不在,都能够经得起上帝的审视,表现出认真工作的精神,赚钱谋利与道德责任统一起来了。” ●职业道德的本质就是“理性而有系统地追求利润的态度”。 1、什么是职业?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它具有社会性、稳定性、目的性三个基

个人的-职业道德的看法=

一.职业道德的特点: 1、职业道德具有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 2、职业道德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不仅其技术世代延续,其管理员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历史继承性。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古至今始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3、职业道德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由于各种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较为具体、细致,因此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4、职业道德兼有强烈的纪律性。 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又带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就是说,一方面遵守纪律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纪律又带有强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例如,工人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军人要有严明的纪律等等。因此,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的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又具有纪律的规范性。 二.职业道德的作用: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体表现在: 1、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如职业道德规定了制造产品的工人要怎样对用户负责;营销人员怎样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教师怎样对学生负责等等。 2、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信誉,也就是它们的形象、信用和声誉,是指企业及其产品与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业的信誉主要靠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很难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3、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的经济效益,而高的经济效益源于高的员工素质。员工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责任心三个方面,其中责任心是

职业道德的特点

职业道德的特点 1、稳定性和连续性。职业道德的特点,在于每种职业都有其道德的特殊内容。职业道德的内容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所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准则。一般来说,职业道德它所反映的是本职业的特殊利益和要求,而这些要求是在长期的反复的特定职业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些是独具特色、代代相传。不同民族有各具特色的职业生活方式,从事特定职业也有其特定的职业生活方式。这种由不同职业,不同生活方式长期积累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职业心理、道德传统、道德观念以及道德规范、道德品质,则形成为职业道德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像医生的宗旨是救死扶伤,军人是服从命令,商人则要诚信无欺,教师要为人师表,领导应以身作则等等,这些均已是约定俗称的社会共识,已流传上千年。一般来说进入这个行业、从事这一职业,首先要学习掌握这一职业的道德,要遵守行约、行规。只有认真、模范的实现这一职业道德的人,才是这一职业中的优秀人材。家政服务员作为新的职业,其职业道德、职业理念有一个创建形成的过程。家政服务行业、家政服务员都应为创建被社会称誉的职业道德而努力。 2、职业道德的专业性和有限性。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体系。鉴于职业的特点,职业道德调节的范围则主要限于本职业的成员,而对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就不一定适用。这就是说,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主要是一,从事同一职业人员的内部关系.二,本行业从业人员同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3、职业道德的多样性和适用性。由于职业道德是依据本职业的业务内容、活动条件、交往范围以及从业人员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所以职业道德就是多种多样的,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样职业道德;但是,每种职业道德又必须具有:具体、灵活、多样、明确的特点,以便职工记忆、接受和执行。并逐渐形成为习惯。

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20190525142317)

职业操守 1. 基本概念 职业操守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必须遵从的最低道德底线和行业规范。 它具有“基础性”、“制约性”特点, 凡从业者必须做到。 “职业操守”这又是一个因为中国人的过度使用而概念模糊化的词语。操守, 往往指涉道德。职业操守是个听上去很抽象但实际上很具体的概念。其实职业操守是并不单指是一个道德问题。个人道德也是职业操守的来源之一,甚至不是首要来源。职业操守集体败坏,成为一种行业现象,成为或明或暗的行业运作规则。只认其是从业者的道德问题,不认其是社会公共系统的治理混乱,这是道德驱逐理性的表现。对于职业操守屡屡被突破的问题,长期以来,舆论似乎习惯归咎于制度惩处的不严厉。 2. 主要内容 职业操守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一个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否则将一事无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包括:2.1 诚信的价值观 在业务活动中一贯秉持守法诚信,这种价值观是通过每个员工的言行来体现的。 良好的职业操守构成我们事业的基石,不断增进我们的声誉。 2.2 遵守公司法 遵守一切与公司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并始终以诚信的方式对人处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所在。 2.3 确保公司资产安全 确保公司的资产安全,并保证公司资产仅用于公司的业务。这些资产包括电话、 设备、办公用品、专有的知识产权、秘密信息、技术资料和其他资源等。 2.4 诚实地制作工作报告 正确并诚实地制作工作报告是每个员工的基本责任。这里指的工作报告是您在业务活动中产生或取得的信息记录,如工作记录、述职报告或报销票据等。任何不诚实的报告,例如虚假的费用报销单、代打卡等都是绝对禁止的。禁止向公司内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分享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

答: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答: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答: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答: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答: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④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 6.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答:①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行。②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③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根本途径)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提纲: 一、职业道德的涵义: ㈠.职业: 1.职业的定义及特征 2.职业、工种、岗位三者之间的关系㈡.职业道德定义 ㈢.公民道德建设 1.基本要求 2.立足点 3.社会公德定义及内容 4.家庭美德定义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5个)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1.基础 2.核心 3.内容 四、殡仪服务员的道德修养(※): 内容:

一、职业道德的涵义: ㈠.职业定义——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1.职业的特征:1.目的性 2.社会性 3.稳定性 4.规范性 5.群体性 2.职业与工种、岗位之间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3.我国现有职业分类——8.个大类, ....1838 ...。(※) ....个职业 ...个小类, ....413 ....66..个中类, ㈡.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㈢.公民道德建设: 1.基本要求——是“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立足点——是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 3.社会公德定义——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 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定义——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 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二、职业道德特点: 1.继承性 2.稳定性 3.职业性 4.实用性 5.从属性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1.基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道德。在社会主义 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友爱关系。在劳动 岗位上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之是其他任何私有制社会无法类比的。 (※) 2.核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为人民服务。 3.内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①坚持为人民服务②集体主义原则③爱国守 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四、殡仪服务员的道德修养: 以正确的职业理想顶住社会的压力,以先进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的质量,以优良的个人品德赢得殡仪服务对象的尊重和承认。(※)

职业道德特点

职业道德的特点 摘要: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在职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这些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规范的的,并积极进行实践和自我修养,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 那么怎样去把握这些职业道德,让它成为自己职业生活中自己的良师益友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些职业道德所具备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些特点。才能为自己以后的职业道路开辟一片光明的道路。 关键词: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职业道德的特点 一、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 职业道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具有职业特征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们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在职人员都要遵守的道德,狭义的道德则是特定的职业所要遵守的道德。比如说“爱岗敬业”是每个职业所共有的一种职业道德,而“教书育人”则是教师这种职业所要遵循的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它只适用于教师这唯一的一个行业。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十六条规定:“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这是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的基本规定。是每一个在职人员都需遵守的公通准则,我们必须学习并在职业活动中认真遵守。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操守。表现为从业人员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尽职尽责的职业行为。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 爱岗敬业要求每个人干一行爱一行。因为只有那些干一行爱一行的人,才能专心致志地搞好工作。如果只从兴趣出发,见异思迁,“干一行,厌一行”,不但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且会给工作带来损失。提倡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并不是要求人们终身只能干一行、爱一行,也不能排斥个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工作者通过本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做到全面发展,不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多面手,具体做到乐业、勤

社会公德含义及特点

一、社会公德的含义及特点 (一)社会公德的含义 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 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 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存在各种不同阶级的划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工,但处于同一时代的同一社会环境里的全体社会成员,为了彼此的交往,为了维持社会的起码比活秩序,郡必须遵守为这个肘代和这个社会所必需的起码的简单生活规则。 (二)社会公德的特点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做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还有许多更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又昭示着一个社会道德风气好坏的程度。 2.全民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国家、社会团体、机关单位有时甚至可以以国家权力或行政权力、经济权力予以干预。 3.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作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人类世世代代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这种最一般的关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里都存在着,因而,调整这种关系的社会公德在历史上比起其他各种道德分支来,具有更多地稳定性。而且社会公德总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保存 和发扬其进步的、合理的方面,剔除其落后的、不合理的部分。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社会公德的主要特点是: ⑴共同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公共成员准则。 ⑵群众性。社会公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 ⑶继承性。它是前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而又代代相传的维护正常生活秩序的经验结晶。 我国宪法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公民的义务,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我国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 大学生应有:

职业道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职业道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所谓道德是以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以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激、诚实与虚伪为评价标准。以法律为保障,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的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既是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不同职业的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职业关系、职业利益、职业活动范围和方式,由此形成了不同职业人员的道德规范。 (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1)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忠于职守,为实现职业的目标而奋斗努力。一个人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做不好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是分工不同,职业无贵贱之分,这是职业道德所要倡导的首要规范。 (2)诚实守信就是实事求是地为人做事,讲信用、守诺言,这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准则。 (3)办事公道就是指处理各种职业事务时要公道正派、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公开公平;对不同的对象一视同仁,秉公办事;不因职位高低、贫富、亲疏的差别而区别对待。 (4)服务群众是指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要,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这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原则。 (5)奉献社会就是要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职业义务,自觉地努力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这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当社会利益与分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职业道德试题与答案

2012年职业道德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 道德与职业道德 1道德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道德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涵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与内容。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③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相通性。④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⑤道德具有实践性。 2、道德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①道德的认识功能。②道德的调节功能。③道德的服务功能。 3、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4、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5、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规范有哪几方面? 答: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回复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达到原则、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家庭美德规范构成。 6、网络道德建设的范畴及必要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①自律慎。、②平等公正、互利互惠。③诚实守信、反对欺诈。④关心社会、爱护他人。 7、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8、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有哪些?西方职业道德的精华有哪些? 答:①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②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③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 ④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⑤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⑥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西方职业道德的精华有①社会责任至上。②敬业。③诚信。④创新。 9、社会主义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有远大的理想。②有艰苦朴素的创新精神。③做到爱单位如爱家。④热爱本职工作,进行创造性的劳动。⑤树立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10、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答:职业道德是身后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又有自身的特殊作用。 第二章 职业与职业道德 1、职业的内涵与特征? 答:内涵:职业是人们从事的比较稳定的有合法收入的工作;是从业人员获得的社会角色,

《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教案

《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职业道德与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 2)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3)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 4)理解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2)体验和感悟职业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端正职业目的,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职业道德的作用 职业道德对社会、企业与个人发展有很重要意义。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才能正常生存,而职业活动离不开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促进个人职业的发展,反之,会阻碍个人职业发展。弄清楚职业道德的作用,学生才会接受对职业道德的学习。 2)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中职生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是重点学习内容。中职学生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有重要意义,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职业道德。

2.教学难点 1)职业道德特点 职业道德特点具有抽象性,在讲解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认同这些抽象的知识和观点是教学难点;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生活经验不足,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对本课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突破此教学难点的方法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从而得出职业道德特点。 2)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践行职业道德规范需要学生亲自实践。如何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建议学生怎样践行职业道德规范?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难点。讲解此知识点时,应从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如清洁教时如何践行值日生道德?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职业道德与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 2)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3)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 4)理解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2)体验和感悟职业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端正职业目的,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

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内容以及意义

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内容以及意义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爱岗敬业 1.什么是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亦称热爱本职。敬业包含两层涵义:一为谋生敬业,二为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敬业。 2.怎样才能做到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要求做到乐业、勤业、精业、干一行爱一行。 二、诚实守信 1.什么是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指忠诚老实,信守诺信,是为人处事的原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言必信,行必果”。 2.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原则,更是树立行业形象的根本。 3.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要求我们做到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诚信无欺,即待物接人诚恳可信,不采用欺骗手段。讲究质量,即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把质量关。信守合同,即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认真履行承诺或合同。

三、办事公道 1.什么是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 2.怎样才能做到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要求人们做到客观公正,照章办事。客观公正,即遇事从客观事实出发,并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处理。照章办事,就是按照规章制度来对待所有的当事人,不徇情枉法、不徇私枉法。办事公道的核心就是要克服私心,正直无私。要做到办事公道,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能力,能明确是非标准,分辩善恶美丑,并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公道办事。 四、服务客户 1.服务客户的涵义 服务客户就是为客户服务。 2.怎样才能做到服务客户 服务客户要求做到热情周到,满足需要。 热情周到,即从业人员对服务客户抱以主动、热情、耐心的态度,把客户当作亲人,服务细致周到,勤勤恳恳。 满足需要,即从业人员努力为客户提供方便,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关心他人疾苦,主动为他人排忧解难。最后,做每件事都要方便客户。 五、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职业道德的概念: 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修养等。 3: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职业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3)较强的适用性;(4)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社会主义职业道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5:职业道德的鲜明职业性的特征: 反映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鲜明地表达着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6: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形式特征: 各种职业独特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方式以及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其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也有所不同。形式上具体、灵活、多样, 7:职业道德的适用性特征: 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它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 8:职业道德的作用: (1)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3)有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在职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4)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9: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 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在职业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职业守则 10: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的主要内容: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2.热爱本职,钻研业务,保持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 3.以人为本,乐于奉献,做到文明礼貌,优质服务。 4.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工作上相互支持配合; 5.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11:劳动保障协理员严格执行政策的要求: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政策精神,掌握政策,结合实际自觉地严格执行和落实政策。12:劳动保障协理员“乐业”的要求: 乐业是热爱本职的基础。热爱本职,是指热爱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做到爱岗敬业。爱岗敬业体现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以“辛苦我一人,造福千万家”的崇高精神,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13:劳动保障协理员“勤业”的要求: 要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所谓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就是要对自己的责任负责,该自己做的,一定要做是做好,不该自己做的事,违反职责的事,坚决不做。要做到秦业,就必须懂政策,懂业务,做到热心、细心、脑勤﹑嘴勤﹑腿勤,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14:劳动保障协理员“精业”的要求: 精业,是指对本职工作业务纯熟,精益求精,力求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工作成果尽善尽美,不断有所进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要做到钻研业务,求实创新。业务技能不断提高。 15:劳动保障协理员以人为本乐于奉献服务群众的要求: 方便服务对象,认真落实政策,热情周到,主动真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