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操作指导:对电复律后患者的一般观察和护理

临床操作指导:对电复律后患者的一般观察和护理

临床操作指导:对电复律后患者的一般观察和护理
临床操作指导:对电复律后患者的一般观察和护理

复律成功后,患者均入住CCU病房。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材和药品于床旁。保证除颤仪、吸痰器处于功能状态。持续多参数心电监护24~72h,严密观测心电示波情况,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Q-T间期、血压、呼吸、氧饱和度。心电监护的电极粘贴部位要避开除颤的位置。发现异常立即记录并报告医生,紧急时作出正确的处理。

2.休息,吸氧

复律早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人员探视,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护士协助完成卧床期间的各项生活护理。予以氧气吸入以减轻心肌缺血缺氧,传导复极不均的状态。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意识不清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和舌咬伤。紧急除颤的患者多有意识丧失伴抽搐,复律成功后应检查有无舌咬伤。

4.用药的护理

予以留置静脉套管针,保证两路静脉通畅,以方便及时用药,应用输液泵或微量泵输注药物,准确计算药物的浓度和滴速,同时注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5.饮食和排便的护理

意识清醒2h后的患者,给予半流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辛辣、产气等刺激性食物和饱餐。指导并协助患者床上排便,经常为患者按摩下腹部,遵医嘱予缓泻剂,3d未排便者予灌肠,防止用力排便及屏气等动作,避免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

6.监测生化指标,防止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和加重心律失常,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多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同时限制进食量,入量不足;多数患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使用利尿剂,因此应监测血清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注意观察尿量,钾、镁低时及时遵医嘱予以补充。

心理护理复律成功后,意识清醒的患者有濒死的恐惧感,出现焦虑、观的情绪,害怕再次复发,高度的精神紧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耗氧量,并能使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发生改变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再次发作。因此护士应陪伴在患者床边,安慰鼓励患者,耐心做好病情解释,必时给予镇静剂。

最新版_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常用护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一、手卫生 1、一般洗手 (一)操作要点 1.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 (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二)注意事项 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 (一)操作要点 1.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操作要点: (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取适量皂液或者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 (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 (二)注意事项 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护士如何提高护理观察能力

护士如何提高护理观察能力 护士特别是新护士步人临床,往往表现出缺乏自信和独立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一些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显得不知所措,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和盲目性,工作中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对护理观察非常陌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记录护理观察结果时常需对照书本或翻看其他护士的记录才能完成。这是由于她们尚缺乏护 理观察的能力所致。 一位称职的护士,在工作中应能察言观色,在巡视病房、与病人交谈或给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收集到病人某些细微的异常变化,并能透过现象看到病人的病情进展,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图1—2)。 那么,护士在护理实践中究竟应该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护理人员应该怎样提高护 理观察能力呢? 一全面观察,重点收集 全面了解病史是做好病情观察的基础。在了解病史时,要心中有数,主动引导病人诉说病情,护士要善于抓住要点,紧紧围绕就诊时的主诉和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问诊,并了解与主诉相关的问题和伴随症状,如对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的育龄妇女,要养成常规询问性生活史、停经史的习惯;对学生、未婚女青年及独身妇女,虽有性生活史,但由于各种社会道德因素,常否认性生活史及停经史,护士应避开他人,取得病人合作,以便获得准确的病史,尽快明确诊断。 观察不只是单纯的“眼观”,要先了解每一个病人的病情,针对病情理出要观察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护士在了解病史时,可以查看医师为病人所写的病志,了解病人的病史、诊断及病情程度,然后根据疾病种类和病情理出观察的重点,如肺炎病人,重点是观察咳嗽、咳痰、气促、发绀的情况,有无鼻翼扇动及三凹征。心力衰竭病人的观察要点是心率、呼吸、尿量等。护理过程中可以将“望、闻、问、切”四字诀应用到护理观察中来。如通过眼观了解病人的面色、神志变化,通过测量了解病人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通过询问病或家长,并与家长交谈,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有无异常。另外,还可以通过表格式调查来了解病情信息,如人院评估单就是根据病人的一般情况汇总制成。平时医护之间要多交流,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目录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口服给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6、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7、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8、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9、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0、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1、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2、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3、微量泵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4、输液泵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5、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7、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8、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9、静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0、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1、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2、抽血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3、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4、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体温表破损 1、预防 (1) 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 患者神志清者,叮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 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有人看管。 2、处理 (1) 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黏膜完好程度。 (2) 立即报告护士长。 (3) 嘱患者漱口、吐出。 (4) 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 1、预防 (1) 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2) 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3)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 (3) 立即报修。 (二)、约束带过紧,肢体淤血,皮肤破损 1、预防 (1)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2) 使用约束带,必须垫衬垫。 (3) 注意约束松紧。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3) 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处进行换药。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A 一、单选题 1. (5分)患者,女,60岁。烦操不安,面色苍白,体检:血压90∥60mmHg,脉搏呈丝状脉,患者可能是 A. 休克 B. 甲状腺功能亢进 C. 缩窄性心包炎 D. 脑血管意外 E. 肺气肿 得分: 5 知识点:护理学基础(上)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患者,女,脑出血昏迷。护士为其做口腔护理时,取下的活动性义齿应放入 A. 水中 B. 水中 C. 理盐水中 D. 醇中 E. 贝尔溶液中 得分: 5 知识点:护理学基础(上)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3.对门诊就诊的患者首先应实行 A. 心理安慰 B. 卫生指导 C. 预检分诊 D. 查阅病案资料 E. 健康教育 答案C. 预检分诊 4.下列关于剪切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体位有关

C. 剪切力造成的皮肤损害早期不易发现 D. 坐卧位时床头抬高应大于30°避免剪切力的产生 E. 期坐轮椅者应保持正确坐姿,防止身体下滑而产生剪切力 答案D. 坐卧位时床头抬高应大于30°避免剪切力的产生 5. (5分)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正确的是 A. 感染和发病应同时发生 B. 住院患者和探视陪住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 C. 患者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可能属于医院感染 D. 一定是患者在住院期间遭受并发生的感染 E. 人院前处于潜伏期而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属于医院内感染 得分: 0 知识点:护理学基础(上)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为患者进行灌肠时,应协助患者采取的卧位是 A. 侧卧位 B. 俯卧位 C. 去枕仰卧位 D. 头高足低位 E. 头低足高位 得分: 5 知识点:护理学基础(上)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洪女士,43岁,因“反复呕吐、腹泻2天”拟诊为“细菌性痢疾”收住人院。该患者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 A. 接触传播的隔离 B. 空气传播的隔离 C. 飞沫传播的隔离

临床操作指导:对电复律后患者的一般观察和护理

复律成功后,患者均入住CCU病房。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材和药品于床旁。保证除颤仪、吸痰器处于功能状态。持续多参数心电监护24~72h,严密观测心电示波情况,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Q-T间期、血压、呼吸、氧饱和度。心电监护的电极粘贴部位要避开除颤的位置。发现异常立即记录并报告医生,紧急时作出正确的处理。 2.休息,吸氧 复律早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人员探视,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护士协助完成卧床期间的各项生活护理。予以氧气吸入以减轻心肌缺血缺氧,传导复极不均的状态。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意识不清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和舌咬伤。紧急除颤的患者多有意识丧失伴抽搐,复律成功后应检查有无舌咬伤。 4.用药的护理 予以留置静脉套管针,保证两路静脉通畅,以方便及时用药,应用输液泵或微量泵输注药物,准确计算药物的浓度和滴速,同时注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5.饮食和排便的护理 意识清醒2h后的患者,给予半流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辛辣、产气等刺激性食物和饱餐。指导并协助患者床上排便,经常为患者按摩下腹部,遵医嘱予缓泻剂,3d未排便者予灌肠,防止用力排便及屏气等动作,避免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 6.监测生化指标,防止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和加重心律失常,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多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同时限制进食量,入量不足;多数患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使用利尿剂,因此应监测血清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注意观察尿量,钾、镁低时及时遵医嘱予以补充。 心理护理复律成功后,意识清醒的患者有濒死的恐惧感,出现焦虑、观的情绪,害怕再次复发,高度的精神紧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耗氧量,并能使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发生改变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再次发作。因此护士应陪伴在患者床边,安慰鼓励患者,耐心做好病情解释,必时给予镇静剂。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标准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体温计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

心脏电复律治疗护理

心脏电复律治疗护理 直流电复律﹙direct curment cardioversion﹚是在极短时间经胸壁或直接向心脏释放一定强度的直流电电能﹙高能脉冲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亦称心脏电除颤﹙defibrillation﹚,用于电复律的仪器称除颤仪。目前,电复律已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抢救某些危重病人时,其作用药物难以替代。 根据电复律时发放的电脉冲是否与心电图R波同步,可分为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异步)电复律两种。直流电同步电复律就是利用电复律仪上的同步触发装置﹙“同步”功能处于开启状态﹚,使放电时电流正好与病人心电图中R波同步,即电流刺激落在心室肌的绝对不应期,从而避免在心室的易损期放电导致室速或室颤,主要用于除心室颤动以外的快速型心律失常。而直流电非同步电复律不用电复律仪上的同步触发装置,选择任何时间放电,而心室颤动病人已无心动周期,故直流电非同步电复律主要用于转复心室颤动。 直流电复律大多采用经胸壁电复律,即体外电复律。心脏手术或急症开胸抢救的病人采用体内电复律,即将一个电极板置于右室面,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电击。近年来,开展的电复律新技术还有经食管内低能量电复律、经静脉电极导管心脏内电复律、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适应证】 1.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首选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2.心房颤动符合下列条件者可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①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②快速心房颤动,用药物控制效果不满意者;③心房颤动持续时间<1年,既往窦性心率>60次/min;④原发病经治疗或手术后心房颤动仍持续存在者,如甲亢基本得到控制后、风心病瓣膜置换后3~6个月以上;⑤心房颤动后心力衰竭或心绞痛恶化和不易控制者。 3.心房扑动是同步直流电复律的最佳适应证。 4.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和药物治疗无效,且发作持续时间长使血流动力学受到影响者(例如出现低血压时),应立即电复律。 5.室性心动过速一旦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心绞痛发作加重,药物治疗无效者。 【禁忌证】 1.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资料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卫生学洗手法 1、目的 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⑵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 ⑴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⑵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⑶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⑷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 1、目的 ⑴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⑵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 ⑴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⑵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⑶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目的 ⑴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⑵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性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① ⑶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⑷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⑸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⑹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⑺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⑻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 ⑴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⑵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⑶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⑷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⑸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⑹偏瘫病人测健侧。 ⑺不可用拇指诊脉。诊脉压力适中。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⑻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听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搏,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1分钟。 ⑼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 ⑽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⑾如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胸件勿整个人塞入袖带内,胸件的整个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 ⑿打气不可太猛,放气不可太快或太慢,以免影响血压值。如果听不清,应驱尽袖带内的气体,休息片刻重测。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精品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情况、方法、质量、计划、监测、系统、有效、密切、主动、继续、充分、尽快、平稳、平衡、合理、良好、透明、健康、持续、加大、合作、配合、沟通、执行、保持、发展、提出、发现、掌握、了解、规律、位置、安全、稳定、情绪、意识、信心、需要、环境、项目、倾向、需求、制度、方式、作用、比重、水平、速度、增进、分析、吸引、调节、逐步、形成、保护、满足、严格、纠正、鼓励、保证、维护、确保、指导、帮助、发挥、教育、改善、方向、促进、加强、适应、提高、明显好转、实施、做细、规范、减轻、良心、有效性、积极性、针对性 一、卫生学洗手法 1、目的 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⑵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 ⑴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⑵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⑶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⑷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 1、目的 ⑴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⑵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

⑴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⑵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⑶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目的 ⑴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⑵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性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① ⑶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⑷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⑸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⑹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⑺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⑻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 ⑴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⑵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⑶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⑷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⑸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⑹偏瘫病人测健侧。 ⑺不可用拇指诊脉。诊脉压力适中。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⑻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听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搏,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1分钟。 ⑼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 ⑽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⑾如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胸件勿整个人塞入袖带内,胸件的整个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 ⑿打气不可太猛,放气不可太快或太慢,以免影响血压值。如果听不清,应驱尽袖带内的气体,休息片刻重测。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四、患者入院护理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氧气吸入技术规与操作流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状况、合作程度及缺氧程度。 2.评估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等。 3.动态评估氧疗效果。 (二)操作要点。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 2.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或面罩连接紧密。 3.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4.用氧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氧饱和度及缺氧程度改善情况等。 (三)指导要点。 1.向患者解释用氧目的,以取得合作。 2.告知患者或家属勿擅自调节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 3.根据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 (四)注意事项。 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 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3.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4.吸氧时先调节好氧流量再与患者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流量表。 5.注意用氧安全,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注意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6.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二、注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皮注射技术 1、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 (4).了解用药反应及皮试结果。 2、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和患者,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2).消毒皮肤。 (3).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注入0.1ml药液,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4).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注射部位。 (5).对做皮试的患者,按规定时间由2名护士观察结果。 3、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皮注射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4、注意事项。 (1).消毒皮肤时,避免反复用力涂擦局部皮肤,忌用含碘消毒剂。 (2).不应抽回血。 (3).判断、记录皮试结果,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标注。 (4).备好相应抢救药物与设备,及时处理过敏反应。 (5).特殊药物的皮试,按要求观察结果。

电复律技术的临床护理(一)

电复律技术的临床护理(一) 【摘要】应用直流电对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施行电除颤获得成功以来,电除颤因其确实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临床上针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房颤)电复律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直流电除颤和电复律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除颤仪器设备也越来越自动化。 【关键词】电复律心室颤动护理 目的】心脏电复律是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原理及作用机制】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大部分心肌纤维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从而抑制异位兴奋性,消除折返途径,使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发出冲动,恢复窦性心律。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3个因素: 1.电能量的大小。 2.心脏异位兴奋性高低,若异位兴奋性过高,心肌除极后仍然可波及控制起搏心律。 3.窦房结功能,若窦房结功能低下,除极后难以建立窦性心律。 【电复律分类】 1.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 (1)胸内复律 ①心外复律:可用于开胸直视手术及开胸心脏按压,由于电极板直接接触心肌,电阻较小,电能需要量小,一般为20~100J。 ②心内复律:自动埋葬式除颤器通过心导管监测心律,一旦发生室速、室颤时能自动放电复律。 (2)胸外复律: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现除手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 2.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与直流电转复 (1)交流电转复: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目前已不采用。 (2)直流电转复:先向除颤器内的高压电容器充血,储存安全剂量的最大电能(一般当360J),然后在数秒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由于其电压、电能、电脉冲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 3.根据脉冲发放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 (1)同步电复律: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患者心电中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或R波开始后30ms以内,从而避免落在易颤期,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 (2)非同步电复律:无须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用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用物准备】 1.仪器准备如除颤器、导电膏或盐水纱布、酒精棉球、纱布、地盘线、必要时备地线。2.备好急救药品(如抗心律失常药,呼吸兴奋药,肾上腺素,尼可刹米等)、心电图机、心肺复苏设备(如气管插管、呼吸机、临时心脏起搏器、氧气、吸引器等)。 【适应证】 1.心室颤动及心室扑动直流电复律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50/min可引起明显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当应用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无效,或伴休克、肺水肿,或并发于肌梗死者,应迅速进行同步电复律。 3.心房颤动 (1)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在半年至1年内,无风湿活动及感染。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 目录 一、口腔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 二、鼻饲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5) 三、热水袋使用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10) 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评分标准 (13)

五、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7) 六、一般洗手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3) 七、穿脱隔离衣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5) 八、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法评分标准 (28) 九、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 (33) 十、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 (38) 十一、密闭式静脉输血法评分标准 (43)

十二、头皮式体表静脉留置针法评分标准 (49) 十三、氧气吸入技术(壁式)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54) 十四、氧气筒式氧疗法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58) 十五、静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2) 十六、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7) 十七、自动洗胃机洗胃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1) 十八、注射器洗胃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7) 十九、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82) 二十、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87) 二十一、胃肠减压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92) 二十二、更换胸膜腔闭式引流装置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 . (97) 二十三、膀胱冲洗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0) 二十四、心电监护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3) 二十五、除颤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6)

手术室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1.无菌钳、无菌罐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才能使用。 2.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包布是否潮湿、完整。 3.开罐后,顺势将包布上的指示胶带撕下贴在无菌罐外壁并在上面准确记录开启时间并签名。 4.取无菌持物钳时,应先打开无菌罐的盖子,垂直拿取持物钳,钳子前端不可碰触罐口和罐壁,不可夹取油性敷料,若到远处取物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若持物钳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无菌持物钳和罐。 5.无菌干罐、持物钳有效期为4小时。一个干罐只能放一把无菌持物钳。 铺置无菌台 建立无菌台 1.选择宽敞、明亮、方便处放置器械车,踩下刹车,检查器械车是否清洁干燥。 2.检查敷料包有效期后,将包放在器械车上,打开外层包布,使之平行覆盖器械车,将无菌包的上层桌布打开,开口向外,检察包内指示卡是否符合无菌标准,建立无菌区。 3.将无菌器械及无菌盆添加到已铺好的无菌台上,盆内添加各类无菌物品。 4.关闭(覆盖)无菌台。 整理无菌台

1.洗手护士外科手消毒后,由巡回护士打开无菌台。 2.洗手护士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后,将纱垫放于器械车右下角。 3.整理治疗巾,依次将治疗巾放于器械车的右下角。叠四张治疗巾,第一张反折边向内,其余三张反折边向外,传递医师时,第一张治疗巾的反边面向自己,其余三张的反边面向医师。 4.洗手盆放于器械车左边,器械篮放于器械车的右上角,备用器械置于器械篮内,常用器械置于器械车中部,各类拉钩放于器械车中部正上方。 5.安装手术刀片,将刀柄放于弯盘下面,将包布叠好置于右下角治疗巾下面,以便铺单时取用方便。 铺无菌巾 1.铺无菌巾由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完成。 2.铺巾前,器械护士应穿戴手术衣、手套。手术医生操作分两步: ①未穿手术衣、未戴手套,直接铺第一层切口单;②双手臂重新消毒1次,穿戴好手术衣、手套方可铺其他层单。 3.铺无菌单时,距离切口2-3,悬垂至床缘30以下,至少4层。 4.无菌巾一旦放下,不要移动,必须移动时,只能由内向外,不得由外向内。 5.严格遵循铺巾顺序。方法视手术切口而定,原则上第一层无菌巾是从相对干净到较干净,先远侧后近侧的方法进行遮盖。 外科手消毒 (一)操作方法

第二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部分试题第十章

第十章急救护理技术 第一节:急救护理原则 一、现场急救护理原则 1、急救车仪器和设备能正常运作,药物及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 2、医护人员要熟悉急救车物品摆放。 3、建立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的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4、现场急救时,做好现场评估,遵循先排险后施救、先救命后治病、先重伤后轻伤、先 复苏后处置、先救治后转运、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 5、多发伤急救用绿、黄、红、黑检伤分类标识代表无伤、轻伤、重伤、死亡。 6、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海氏手法解除气道异物,有舌根后坠者予口咽通气管或鼻 咽通气管畅通气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怀疑或诊断有脊椎损伤者做好固定(硬板担架)和搬运。 7、离断肢体用无菌敷料或清洁软物包裹,外加塑料袋密封,周围置冰块,并标明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离断肢体名称及数量、离断时间,随患者转运。 8、外露脏器用无菌敷料或无菌碗覆盖,勿回纳。 9、转运患者过程中,做好病情观察,实施有效急救措施,并做好记录;做好院内外急救衔 接,必要时通知院内相关人员做好抢救准备,请会诊。 10、救治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紧急抢救情况下医生的口头医嘱处理:大声复 述医嘱内容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11、急救过程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执行告知制度,取得其配合。 12、如无家属陪伴,病人随身物品需3人同时清点并做好登记,专人保管。 13、及时做好抢救记录,准确记录病人相关信息,并保持医生和护士的记录一致 性。(P398) 二、院内急救护理原则 1、急救仪器设备及药品处于备用状态,由专人管理、班班交接,定期维护保养,并建立 设备检修档案,有应急调配机制。 2、参加抢救人员须掌握各项抢救技能,严格执行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医嘱查对及 执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转运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 3、建立和完善危重症患者和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员的绿色通道,一律遵循先 抢救治疗后补办手续、先检查用药后补缴费用的原则。 4、对可疑急性传染病者应及时隔离,医护人员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防护措 施。 5、如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危重患者生命应当 先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6、危重病人连接心电监护仪,分析患者心率及心律,必要时尽早进行心脏电复律或除 颤。 7、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头偏一侧或侧卧位,预防呕吐或窒息。 必要时行负压吸引,及时清除口咽、鼻腔部分泌物后呕吐物。 8、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选择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用呼吸囊辅助 呼吸或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 9、根据需要建立(多条)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10、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急会诊制度,患者转科前做好病情评估、物品准备、通知

十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理论问答题

十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理论问答题 一、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 1.根据哪些因素调节输液的速度? 答: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输液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者,需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快;一般溶液滴速可稍快,而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宜慢。 2.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哪些? 答:(1)发热反应 (2)急性肺水肿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二、呼吸机吸痰技术 1.吸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严格执行无菌制度 (2)观察病情 (3)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 (4)插管时不可用负压,吸痰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 (5)每次吸痰时间<15s,吸痰前后可增加氧气吸入,以免造成缺氧。 (6)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稀释痰液。 2.气道内吸引不当可引起哪些后果? 答:(1)气道粘膜损伤 (2)加重缺氧 (3)肺不张 (4)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诱发支气管痉挛 三、简易呼吸器操作 1.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为多少? 答: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为2:30 2. 应用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的频率是多少? 答:应用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的频率:成人为10-12次/分,儿童及婴儿为12-20次/分 四、静脉采血技术 1. 静脉采集血标本的原则? 答:(1)按照医嘱采集标本 (2)采集前做好充足准备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4)掌握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方法 (5)及时送检 2. 采集血培养标本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一般血培养取血5毫升,对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为提高培养阳性率,采血10-15毫升 (2)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3)严紧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抽血,最好在对侧肢体采集。 五、口腔护理技术

护士临床观察能力的培养

护士临床观察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2-03-01T14:12:46.0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0月总第202期供稿作者:冯俭 [导读] 护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而护士的观察能力又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水平。 冯俭(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科广西梧州543002)【摘要】临床护理观察是对病人病情进行全面了解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观察病情的变化,为早日确诊、正确处理、及时抢救、预防并发症以及制订护理措施提供依据。因此。必须培养护士的观察能力,提高她们的工作责任心,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热情,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及护理综合能力。 【关键词】护士;观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590-02 临床护理观察是对病人病情进行全面了解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最能体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重要性。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是认知疾病的全过程[1]。是在长期护理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护理专业素质的综合体现。病情观察极其重要,它是获得知识、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2]。因此,要求护士不断学习,自我完善,培养及提高临床观察能力。 1观察的涵义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它常常与积极的思维活动分不开,因此,观察也叫思维知觉[3]。护士与病人接触观察的过程也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应是有目的、细致、耐心、敏锐的观察。这种观察不但要用眼睛去看,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感知,而且要用大脑去思考,对感知得的信息进行“加工”,从问题的诸多因素中选取出与病人疾病有关的方面,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基本的、准确的,及时的第一手资料。如一个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昏迷时,观察得到的结论对病人进行抢救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到底是因高血糖、酮症酸中毒所致的昏迷,还是癌症并发症引起的昏迷?护士要通过眼观察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面色,用鼻子去闻病人呼出的气味,用手去感觉病人皮肤干湿度,去触摸脉搏、用眼去观察呼吸等等表征,然后通过大脑综合分析,便可作出结论。观察实际上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 护士临床观察的重要性 2.1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俗语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由此可见护理工作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而繁锁复杂的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病人的观察。护士通过临床观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不失时机抢救病人。护士在临床中比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接触病人,只要在巡视病房时对病人耐心、细致地去观察,常能获得病人病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为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也为科研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料。如本人有一次正在给一位新入院病人进行常规护理时,发现同室一鼻烟癌合并糖尿病病人一只手无力地垂于床外,而当时正是冬天,手暴露且下垂于床外应是不正常的现象,于是对该病人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发现病人大汗淋漓,已于昏迷状态,即判断其可能由于低血糖所致。在报告医生的同时,测定血糖结果为2、4mmol/L,即静脉注射葡萄糖,经处理病人很快清醒。由此证明,如果没有开始的细心观察,便无法发现病人的病情,没有后来的准确判断,便无法进行正确的、及时的抢救,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护士的观察能力对疾病的有效治疗是极其重要的,必须培养护士敏锐的临床观察能力。 2.2观察可以促进护士与病人的沟通: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病人各种需要,使病人在离开家人的情况下感觉到护士的关心、体贴,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安全感、信任感,使病人心情舒畅地接受治疗,更有利于对病人病情的了解,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对疾病的治疗。 3护士临床观察能力的培养 3.1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必须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敬业精神。凡是与自己兴趣相符合的活动,就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成为从事这一活动的强大动力,会使人轻松地完成这一工作。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最根本的是首先提高护士的工作热爱和热情,使护士对本职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动力,促使她们积极工作,不怕艰苦,关心病人,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他人之老,少吾少,以及他人之少。”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不致于机械地被动执行医嘱,才能耐心地、细致地对病人进行观察,才能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的变化。如果没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如果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就不会对病人进行细心的观察,就不能准确、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其结果将是可怕的。 3.2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任何良好的观察能力,都必须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同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知识愈丰富、经验愈丰富,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愈深入、愈全面。例如一个知识全面,经验丰富的护士与一个刚毕业分配或是实习生护士一起巡房,一齐对病人进行观察,前者会发现不少问题,而后者观察到的往往只是表面的现象,甚至根本发现不了问题。所以,知识是打开观察能力的钥匙,经验是观察能力的楔机,只有掌握扎实的相关理论,才能在护理病人的时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果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观察问题时就会视而不见,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会在眼皮底下溜走,贻误时机。 3.3要有持久、稳定的注意力: 培养观察能力,必须要有持久、稳定的注意力。护士只要穿上白大掛,走进病房就应该抛开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要带着不良的情绪工作,要学会任何情况下控制自己,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工作上来。许多科学发现,都是起源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对细节深入持久的观察。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遇事要留心,先观察事物的整体,再观察事物的局部,先注意特殊,再注意一般。采用对比观察,注意病人与昨天有何不同,是好转还是恶化,同一种病的病人之间有何相同,有何不同,从中找出差异,找出原因。 3.4要有积极的思维: 观察力的提高,有赖于积极的思维。观察亦称“思维知觉”。因此观察不单是事物表象对感官的刺激,最重要的还在于对表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即进一步的积极的思维过程。病人的病情及心理复杂多变,要求护士在观察的时候,积极开动脑筋,凡事都应问个为什么,并抓住问题的主要特征,加以比较、分析、综合,作出判断,为正确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如果只是观察到病人表面现象,不加以分析,就往往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如医院有一肺癌骨转移的病人,家庭经济负担过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