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胺类化合物

胺类化合物

胺类化合物
胺类化合物

提出问题

1.胺的定义

2.胺的分类和命名

3.胺的物理性质

4.胺的化学性质

1.胺的定义

氨分子中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

2.胺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个数不同可分为:

伯胺:氨分子一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生成物仲胺:氨分子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叔胺:氨分子三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生成物根据烃基的不同可分位:

脂肪胺和芳香胺

根据分子中氨基的数目可分为:

一元胺.二元胺等

3.胺的物理性质

脂肪族胺中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是气体,丙胺以上是液体,低级胺溶于水,高级胺是液体,不溶于水。低级胺的气味与氨相似,有的还有鱼腥味,高级胺几乎没有气味。芳香族胺是无色液体或固体,他们都具有特殊的臭味和毒性,长期

吸入苯胺蒸气会使人中毒。苯胺易渗入皮肤,被吸收以致中毒。伯胺和仲胺由于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它们的沸点比相近分子的烷烃沸点要高。叔胺由于氮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形成氢键,其沸点与相近分子的烷烃沸点相近。

4.胺的化学性质

(1)碱性

胺与氨相似它们都具有碱性。这是由于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与质子结合,形成带正电荷铵离子的缘故

(2)氧化

芳胺尤其是伯芳胺极易氧化。苯胺在放置时就能因空气氧化而颜色变深,由无色透明液体逐渐变为黄色.浅棕色以至红棕色。苯胺的氧化反应很复杂,氧化产物中不仅有亚硝基苯.硝基苯.偶氮苯.氢化偶氮苯等存在,而且还有由这些化合物彼此之间进一步反应而生成的产物;不仅是氨基发生了变化,苯环上氨基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也容易被氧化为羟基,而这些羟基胺又可进一步氧化为醌式结构的化合物。

(3)烷基化

胺和氨一样可与卤代烃或醇等烷基化试剂作用,

氨基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脂肪族或芳香族伯胺与卤烷作用,发生烷基化反应而生成仲胺.叔胺和季胺盐。

(4)酰基化

伯胺或仲胺与酰基化事迹发生酰基化反应,氨基上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而生成N-烷基酰胺。

由于叔胺的氮原子上没有被取代的氢原子,所以它不起酰基化反应。芳胺也容易与酸酐作用,生成芳胺的酰基衍生物。

(5)芳环上的取代反映

氨基是很强的邻.对位定位基,在邻.对位上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卤化苯胺在水溶液中与卤素反应很快,溴化生成2,4,6-三溴苯胺。氯化生成2,4,6-三氯苯胺。2,4,6-三溴苯胺的碱性很弱,在水溶液中不能与HBr生成盐,因而生成白色沉淀。这个反应常被用来检验苯胺的存在。

磺化苯胺与浓硫酸混合,可生成苯胺硫酸盐。苯胺硫酸盐在180到190摄氏度烘培。即得对氨基苯磺酸。

(6)季胺盐和季胺碱

叔胺与卤烷作用生成季胺盐。季胺盐是结晶固

体。具有盐的性质,溶于水,不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季胺盐在加热时分解。生成叔胺和卤烷。具有长碳链的季胺盐可作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杂环化合物 练习及答案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3-甲基吡咯(2) 碘化N,N-二甲基四氢吡咯(3) 四氢呋喃 (4) β-氯代呋喃(5)α-噻吩磺酸(6) 糠醛,糠醇,糠酸 (7)γ-吡啶甲酸(8)六氢吡啶 (9)β-吲哚乙酸(10) 8-羟基喹啉 2.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解:(1)苯,噻吩和苯酚 加入三氯化铁水溶液,有显色反应的是苯酚。在浓硫酸存在下,与靛红一同加热显示蓝色的位噻吩。 (2) 吡咯和四氢吡咯 吡咯的醇溶液使浸过浓盐酸的松木片变成红色,而四氢吡咯不能。 (3) 苯甲醛和糠醛 糠醛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 3. 用化学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除去。 解:(1) 苯中混有少量噻吩 在室温下用浓硫酸处理,噻吩在室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α-噻吩磺酸而溶于浓硫酸,苯不反应。 (2) 甲苯中混有少量吡啶 用浓盐酸处理,吡啶具有碱性而与盐酸生成盐溶于水相,分离出吡啶。 (3) 吡啶中有少量六氢吡啶。 六氢吡啶是仲胺,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固体,过滤除去六氢吡啶。 4. 试解释为什么噻吩,吡咯,呋喃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而吡啶比苯难发生? 解:噻吩,吡咯,呋喃是五元杂环化合物,属于多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大,所以易于发生亲电取代。而吡啶是六元杂环化合物,是缺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小于苯环,所以难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5. 完成下列反应式:

解: 6.用箭头表示下列化合物起反应时的位置。 解: 1. 7 8 9 10 ( ( (11.C 5H 4O 2的 O C 5H 4O 3 C 4H 4O 。

胺类化合物

提出问题 1.胺的定义 2.胺的分类和命名 3.胺的物理性质 4.胺的化学性质 1.胺的定义 氨分子中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 2.胺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个数不同可分为: 伯胺:氨分子一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生成物仲胺:氨分子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叔胺:氨分子三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生成物根据烃基的不同可分位: 脂肪胺和芳香胺 根据分子中氨基的数目可分为: 一元胺.二元胺等 3.胺的物理性质 脂肪族胺中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是气体,丙胺以上是液体,低级胺溶于水,高级胺是液体,不溶于水。低级胺的气味与氨相似,有的还有鱼腥味,高级胺几乎没有气味。芳香族胺是无色液体或固体,他们都具有特殊的臭味和毒性,长期

吸入苯胺蒸气会使人中毒。苯胺易渗入皮肤,被吸收以致中毒。伯胺和仲胺由于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它们的沸点比相近分子的烷烃沸点要高。叔胺由于氮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形成氢键,其沸点与相近分子的烷烃沸点相近。 4.胺的化学性质 (1)碱性 胺与氨相似它们都具有碱性。这是由于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与质子结合,形成带正电荷铵离子的缘故 (2)氧化 芳胺尤其是伯芳胺极易氧化。苯胺在放置时就能因空气氧化而颜色变深,由无色透明液体逐渐变为黄色.浅棕色以至红棕色。苯胺的氧化反应很复杂,氧化产物中不仅有亚硝基苯.硝基苯.偶氮苯.氢化偶氮苯等存在,而且还有由这些化合物彼此之间进一步反应而生成的产物;不仅是氨基发生了变化,苯环上氨基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也容易被氧化为羟基,而这些羟基胺又可进一步氧化为醌式结构的化合物。 (3)烷基化 胺和氨一样可与卤代烃或醇等烷基化试剂作用,

聚合醇胺

聚合醇胺 三乙醇胺的替代品:聚合醇胺 聚合醇胺是由含有多元氨基、多元羟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经接枝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极强的分散性和消除静电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水泥磨机的台时产量;具有较强的螯合作用,可以明显效诱导水泥的水化反应,提高水泥的早后期度。可以作为水泥液体 助磨剂中三乙醇胺的替代品,可在维持自身助磨剂配方不变情况下,替代其中的三乙醇胺,替代量一般为50%以上。 一聚合醇胺的应用优点: (1)同等掺量性能好于三乙醇胺,具有更加明显的增强和提产效果; (2)若保持助磨剂性能(增加强度、提高产量)不变,最低可以减少三乙醇胺用量15%左右;使用聚合醇胺后,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更好。 二聚合醇胺的种类 聚合醇胺主要分为Ⅰ型、Ⅱ型两种: Ⅰ型聚合醇胺为大分子表面活性改性剂,是将一些具有分散、螯合和消除静电作用的功能性官能团而进行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有机助磨剂,其性能比三乙醇胺更稳定,助磨、提产、增强效果显著,可替代50%-100%三乙醇胺用于水泥助磨剂中;若保持助磨剂性能(增加强度、提高产量)不变,最低可以减少三乙醇胺用量15%左右。 Ⅱ型聚合醇胺为分子量呈梯度分布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链结构及其官能团比小分子助磨剂单体更能充分发挥作用,可全部取代三乙醇胺用于水泥助磨剂中。 3、新型高效液体水泥助磨剂复配技术: 我公司根据多年的助磨剂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拥有自己的一套助磨剂研发、应用理论,在应用聚合醇胺的特殊的助磨作用的基础上,可快速研发出适合不同水泥工艺和水泥组成材料的最佳的助磨剂配方。 本公司的聚合醇胺以及新型高效液体水泥助磨剂复配技术现寻求合作单位,竭诚为各水泥助磨剂企业和水泥企业等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其建立助磨剂生产线或提升产品质量,真诚对待每个合作伙伴,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第十一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掌握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和稠杂环的结构和性质 3.掌握生物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4.了解生物碱的一般性质、提取方法及重要的生物碱 二、本章要点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杂环化合物的概念 由碳原子和非碳原子所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环中的非碳原子称为杂原子,最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氮等。 2.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按环的数目不同,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大类。单杂环按环的大小不同又可分为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稠杂环通常由苯与单杂环或单杂环与单杂环稠合杂环化合物而成。 3.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比较复杂,目前我国常使用“音译法”,即按英文的读音,用同音汉字加上“口”字旁命名: O 1 2 3 45 5 43 2 1 S 5 432 1N 543 2 1 N S 543 2 1N N H 5432 1N N H 呋喃 噻吩 吡咯 噻唑 吡唑 咪唑 (furan ) (thiophene ) (pyrrole ) (thiazole ) (pyrazole ) (imidazole ) 6 54 32 1 O N N 1 2 3456 N N 1 2 3456 N N 1 2 3456 6 54 3 2 1 N 吡啶 哒嗪 嘧啶 吡嗪 吡喃(pyridine ) (pyridazine) (pyrimidine) (pyrazine) (pyran)

环上有取代基的杂环化合物的名称是以杂环为母体,并注明取代基的位置、数目和名称。杂原子的编号,除个别稠杂环外,一般从杂原子开始编号,环上有不同不同杂原子时,按O 、S 、NH 和N 的顺序编号;某些杂环可能有互变异构体,为区别各异构体,需用大写斜体“H ”及其位置编号标明一个或多个氢原子所在的位置。例如: 2,4-二羟基嘧啶 2-氨基-6-氧嘌呤 4H -吡喃 2H -吡喃 此外,还可以将杂环作为取代基,以官能团侧链为母体进行命名。例如: N ,N-二乙基-3- 4-嘧啶甲酸 3-吲哚乙酸 2-呋喃甲醛 吡啶甲酰胺 (二)含氮六元杂环 1.吡啶的结构 1 2345 6 7 8 9 N N N N H 2N O H N N OH OH 1 23 4 56 O 1 2 34 56 1 2 3 45O 6 1 2 1 CHO O CON(C 2H 5)2 N 2 34 56 COOH 6 5432 1 N N CH 2COOH N H 12 3 456 7 N .. 6 8 75 43 2 110 98 76 5321 6 58 7 654321 H N N N N N N 8 7 65 432 N 7 4 32 1H N 喹啉 异喹啉 吲哚 吖啶 嘌呤 ( quinoline) (isoquinoline) (indole) (acridine) (purine)

杂环化合物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一、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3-甲基吡咯 2,碘化N,N -二甲基四氢吡咯 3,四氢呋喃 4,β-氯代呋喃 5,α-噻吩磺酸 6,糠醛,糠醇,糠酸 7,γ-吡啶甲酸 8,六氢吡啶 9,β-吲哚乙酸 10,8-羟基喹啉 H 1. CH 3 N 2. N CH 3 CH 3 + I -O 3. 4. Cl O 5. S SO 3H 6. O O O CHO CH 2OH COOH 7. COOH N 8. N H 9. N H CH 2COOH 10. N 二、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苯,噻吩和苯酚 解:加入三氯化铁水溶液,有显色反应的是苯酚。在浓硫酸存在下,与靛红一同加热显示蓝色的位噻吩。 2,吡咯和四氢吡咯 解:吡咯的醇溶液使浸过浓盐酸的松木片变成红色,而四氢吡咯不能。 3,苯甲醛和糠醛 解:糠醛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

三、用化学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除去。 1,苯中混有少量噻吩 解:在室温下用浓硫酸处理,噻吩在室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α-噻吩磺酸而溶于浓硫酸,苯不反应。 2,甲苯中混有少量吡啶 解:用浓盐酸处理,吡啶具有碱性而与盐酸生成盐溶于水相,分离出吡啶。 3,吡啶中有少量六氢吡啶。 解:六氢吡啶是仲胺,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固体,过滤除去六氢吡啶。 四、试解释为什么噻吩,吡咯,呋喃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而吡啶比苯难发生? 解:噻吩,吡咯,呋喃是五元杂环化合物,属于多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大,所以易于发生亲电取代。而吡啶是六元杂环化合物,是缺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小于苯环,所以难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五、完成下列反应式:

醇胺与硫化氢、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反应(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76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醇胺与硫化氢、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反应(正式 版)

醇胺与硫化氢、二氧化碳的主要化 学反应(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醇胺化合物分子结构特点是其中至少有一个羟基 和一个胺基。羟基可降低化合物的蒸气压,并能增加 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因而可配制成水溶液;而胺 基则使化合物水溶液呈碱性,以促进其对酸性组分的 吸收。化学吸收法中常用的醇胺化合物有伯醇胺(例 如MEA、DGA,含有伯胺基-NH?)、仲醇胺(例如DEA、 DIPA,含有仲胺基=NH)和叔醇胺(例如MDEA,含有叔 胺基≡N)三类,可分别以RNH?、R?NH及R?R’N(或R? N)表示。 作为有机碱,上述三类醇胺均可与H?S发生以下

反应: 然而,这三类醇胺与C0?的反应则有所不同。伯醇胺和仲醇胺可与CO?发生以下两种反应: 公式(2-2)是主要反应,反应生成氨基甲酸盐;公式(2-3)是次要反应,反应生成碳酸盐。 由于叔胺的≡N上没有活泼氢原子,故仅能生成碳酸盐,而不能生成氨基甲酸盐: 以上这些反应均是可逆反应,在高压和低温下反应将向右进行,而在低压和高温下反应则向左进行。这正是醇胺作为主要脱硫脱碳溶剂的化学基础。 上述各反应式表示的只是反应的最终结果。实际上,整个化学吸收过程包括了H?S和CO?由气体向溶液中的扩散(溶解)、反应(中间反应及最终反应)等过程。例如,反应(2-1)的实质是醇胺与H?S离解产生的质子发生的反应,反应(2-2)的实质是CO2与醇胺

常见杂环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常见五元杂环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一,五元杂环: 1.单杂环的电子效应: 有两个影响的因素:“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共轭效应”但无论怎样,杂环上的π电子密度都上升了。杂环的反应性都大于苯(不能直接硝化),又因为此,杂环的α位电子密度要高于β位。从中我们能够得出,稳定性(芳香性)顺序:苯<噻吩<吡啶<呋喃。 2.单杂五元单杂环的反应性质:

加成反应:苯<噻吩<吡啶<呋喃 亲电取代:苯<噻吩<呋喃<吡啶(取代考虑的具体因素应该是α位的电子云密度问题,而不是整个环的稳定性。)·呋喃太容易实行加成,在溴水/甲醇中得到 只有用二氧六环溴合物才能得到正常的溴代产物,当然,钝化基团的加入能够使反应变得较为温和。 ·与苯炔反应时,呋喃生成D-A产物,而吡咯生成苯炔的加成产物(1-苯基吡咯),噻吩则不能反应。 3.双杂五元单杂环的反应性质: 咪唑能够互变,通常4,5位混杂,不过在有基团时并不相等,例如“4(5)-硝基咪唑”绝绝绝大部分都为4位。咪唑分子间有氢键(20个分子左右),沸点异常地高。相比之下吡唑一般二聚。 唑环的电子云密度比相对应的单杂环要低,其亲电取代的顺序为: 苯>氮杂>硫杂>氧杂 其反应时,取代位通常为三级氮的间位。机理上先是氮的质子化(噻唑能够在较弱条件下硝化,而噻吩不能够)。弱的亲电试剂不能够和唑环反应,例如F-C。 虽然唑环硝化和磺化时反应活性比苯环低,但是卤化时却比苯环高。 因为存有三级氮,唑环还能够发生亲核取代(在其邻对位)。

4.单杂五元苯并杂环: 5.吲哚 吲哚合成法: 1>Fischer:苯腙+酮 其机理如下: 2>Reisset:邻硝基甲苯+草酸二乙酯 3>Nenitzescu:对苯醌+β-氨基巴豆酸乙酯

第11章 杂环化合物答案

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11-1 命名下列化合物: (1)2-氯呋喃(2)2-乙酰噻吩(3)5-甲基咪唑(4)3-吡啶甲酸(5)5-氨基-2-羟基嘧啶(6)5-羟基吲哚(7)6-甲基-2-羟基嘌呤(9)8-羟基喹啉思考题11-2吡咯、呋喃、噻吩的硝化、磺化反应能否在强酸条件下进行?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吡咯、呋喃、噻吩对酸不稳定,容易开环发生聚合反应。 思考题11-3吡咯与乙酸酐反应不形成N-乙酰基吡咯,而形成α-乙酰基吡咯,为什么? 答:吡咯亲电取代反应很容易进行。这是由于环上五个原子共有六个π电子,故π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比苯环大。换句话说,吡咯环上的杂原子N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能使杂环活化。所以,在亲电取代反应中的速度比苯环快的多。 思考题11-4比较苯、吡咯、吡啶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并解释之。 答:吡咯>苯>吡啶。因为吡咯亲电取代反应很容易进行。吡咯环上的杂原子N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能使杂环活化。所以,在亲电取代反应中的速度比苯环快的多。而吡啶亲电取代反应很难进行。这是由于环上六个原子共有六个π电子,吡啶环中氮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使电子云会偏向氮原子,使得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环小,称为缺电子的芳杂环或者少电子的芳杂环。所以吡啶的化学性质比苯更钝化,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更困难。 思考题11-5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强弱顺序: 答:二甲胺> 甲胺> 氨> 苯胺> 吡咯 习题答案 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1)2-甲基呋喃(2)2,3,4,5-四碘吡咯(3)4-甲基-2-硝基吡咯 (4)3-噻吩磺酸(5)2-呋喃甲醛(糠醛)(6)3-吡啶甲酰胺 (7)N-甲基咪唑(8)8-羟基喹啉(9)2-乙基-4-羟基噻唑 (10)2-甲基-5-氨基嘧啶(11)8-甲基-6-羟基嘌呤(12)3-羟基吲哚 2.将下列化合物按碱性递增的顺序排列: (1)乙胺>氨> 吡啶> 苯胺> 吡咯 (2)六氢吡啶> 吡啶> 嘧啶> 吡咯

杂环胺中国烟草标准化

《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杂环胺类化合物(AαC, MeAαC, Trp-p-1和Trp-p-2)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项目实验报告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2011.8

目录 一、前言 (1) 1 概述 (1) 2 卷烟主流烟气中杂环胺的前处理方法 (3) 3 卷烟主流烟气中杂环胺的分析测定方法 (3) 3.1 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法 (3) 3.2 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法 (4) 3.3 毛细管区域电泳 (5) 3.4 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5) 3.5 小结 (6) 二、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杂环胺类的分析 (6) 1 仪器与试剂 (6) 2 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杂环胺类化合物的收集和前处理 (7) 3 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 (8) 4 标准曲线的配制 (9) 5 主流烟气中主要杂环胺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10) 三、讨论 (11) 1 超声萃取溶剂选择 (11) 2 不同萃取方式的影响 (11) 3 不同超声萃取时间的影响 (12) 4 固相萃取过程中待测目标物的保留情况 (12) 5 待测目标物洗脱体积的确定 (13) 6 流动相pH值的影响 (14) 7 前处理后样品的稳定性 (15) 8 不同类型吸烟机的影响 (15) 9 标准曲线方程和检测限 (16) 10 精密度和回收率 (16) 11 杂环胺比对实验结果 (17) 12 卷烟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的比较 (17) 参考文献 (19)

一、前言 1.概述 杂环胺类化合物是卷烟烟气中非常重要的两类有害成分,主要是在卷烟抽吸过程中由含氮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燃烧、裂解而产生的,在主流烟气中的释放量较低,基本在纳克级的水平,但生物活性非常强,这些物质具有致癌或致突变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强的危害性。HOFFMANN在2001年公布的69种有害成分清单中,就包括8种杂环胺类化合物。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吸烟与健康的问题日益关注,随着我国政府签署了烟草框架公约(FCTC),对烟草中有害成分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价卷烟烟气的危害性,目前很有必要对以上杂环胺类化合物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特别是在分析方法上,需要发展准确有效的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定量的描述,这样才能科学评价其对卷烟危害性的影响,研究这些有害成分的形成机理,为开发烟气有害成分降低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杂环胺是由蛋白质、氨基酸热解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多种煎炸食品[1-6]、咖啡饮料[7]、卷烟烟气[8-13]、江河水[14]以及尿样[6,15,16]中都可以检测到这类化合物的存在。杂环胺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可引起哺乳动物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及姐妹染色体变换等,其中一些杂环胺类化合物的致突变活性很强,一些还被证明可以引起实验动物多种组织的肿瘤。这类化合物在环境和日常食品中普遍存在,它们造成的健康危害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939年,瑞典科学家Widmark用烤马肉提取物反复涂抹于小鼠背部皮肤,发现可以诱发小鼠乳腺肿瘤[17],但这一重要结果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多年后,Sugimura[18]发现鱼和肉类食品经烹调后可形成具致突变性的物质,同年Nagao发现烤鱼及肉的烟气中具有致癌物质[19,20],激发了人们对氨基酸、蛋白质热解产物的研究兴趣,从而导致了新的致癌、致突变物的发现,并将这一类物质归为杂环胺类物质。目前大量研究已证明,大部分杂环胺类物质具有致癌、致突变性,它可以导致小白鼠的肝癌、大小肠癌、口腔癌、胰腺癌以及乳腺癌等等。杂环胺进入人体后,主要是在P450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N-氧化和O-乙酰化反应生成DNA加合物后产生致突变和致癌作用[21-27]。 迄今为止,已从烹调的食品分离鉴定的具有有的致突变和/或致癌杂环胺物质已超过20种。对于烟气中的杂环胺的研究起始于1962 Poindexter and Carpenter

中石化集团公司标准08版《醇胺类脱硫剂技术要求》

I CS 71.100.40 G71 Q/SH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H 0210—2008 醇胺类脱硫剂技术要求 发布2008-11-01实施 2008-08-29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明清、李涛、潘光成。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Q/SH 0210—2008 醇胺类脱硫剂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有机醇胺为主要成分制成的醇胺类脱硫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脱除液化石油气、炼厂气或天然气中的硫化氢。 本标准适用于醇胺类脱硫剂的准入、采购、质量监督检验、入库验收和性能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 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35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GB/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 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 6324.1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液体有机化工产品水混溶性试验 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3 要求和试验方法 醇胺类脱硫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醇胺类脱硫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外观无色至浅黄色清澈透明液体目测 密度(20℃)/(kg/m3) 1030~1050 GB/T 4472 3535 倾点/℃不高于-30 GBT 水溶性与水任意比例互溶GB/T 6324.1 光谱特征不少于 3350(±50),1460(±5),1080(±5),1035(±5), 附录A 880(±5)cm-1 IR吸收峰 95 附录B 有效组分含量(MDEA)/%(质量分数) 不小于 4 检验规则 4.1 检验项目 本产品的检验项目包括表1中规定的所有项目。 4.2 组批规则 以每次进货量为一批,按批次进行检验。 4.3 取样 1

14-杂环化合物习题答案

练习14-1:命名下列杂环化合物: (1) (2) (3) (4) (5) (6) 答:略 练习14-2: (1)为什么呋喃能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及吡咯不能? (2)为什么呋喃、噻吩及吡咯比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3)呋喃在溴的甲醇溶液中反应,没有得到溴化产物,而是得2,5-二甲氧基二氢呋喃,请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并解释原因。 答:(1)因为呋喃的芳香性较弱,呋喃及其衍生物可以容易地进行 Diels-Alder 反应,吡咯只能和极活泼亲双烯体发生Diels-Alder 反应,而噻吩则难于发生Diels-Alder 反应。 (2)呋喃、噻吩、吡咯具有芳香的共轭体系,因此可以发生芳香的亲电取代反应,由于这些环上的杂原子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能使杂环活化,与苯比较,反应较易进行。 (3) 反应过程首先是甲醇与溴反应,生成次溴酸甲酯,次溴酸甲酯很不稳定,形成后立即与具有共轭双烯性质的呋喃进行反应。 练习14-3: 2,5-二甲氧基二氢呋喃经催化氢化后再用酸性水溶液处理,得到什么化合物,请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标明反应类别。 答:琥珀醛 练习14-4: 2-氨基吡啶能在比吡啶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硝化或磺化,取代主要发生在5位,说明其原因。 答:氨基是强供电子基,使吡啶环上电子云密度提高,所以2-氨基吡啶能在比吡啶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硝化或磺化。5位是氨基的对位和吡啶氮原子的间位,亲电试剂进攻5位时,所产生正电荷能够离域到氨基氮原子上,活化能低。进攻3位的电子效应与5位类似,但存在一定空间效应。所以2-氨基吡啶进行硝化或磺化取代主要发生在5位。 练习14-5:如何理解γ-甲基吡啶的甲基的酸性比β-甲基吡啶的强这一事实? 答:可以从共轭碱的稳定性去解释,γ-甲基吡啶共轭碱的负电荷可以离域到电负性大的氮原子上,而β-甲基吡啶的共轭碱则不能。因此,γ-甲基吡啶甲基上的氢更容易电离,酸性 O CH 2COOH S CH 3O CH 2COOH N H CH 2CH 2OH S N H 3C HOH 2CH 2C N NO 2O +Br 3CH 3OH O H H Br 3O H OCH 3H H 3CO O H OCH 3H H 3CO O H OCH 3H H 3CO H +, H 2O CH 2 H 2CHO CHO

一乙醇胺的介绍

N-甲基一乙醇胺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带有强烈氨味的液体。 沸点:在760mmHg的压力下,沸点为:159.6℃ 凝固点:-5℃ 全溶于水 化学性质: N-甲基一乙醇胺分子中带有羟基和氨基官能团,具有胺和醇的性质,与相应物质反应生成四元胺盐、皂、酯和酰胺盐。 用途: N-甲基一乙醇胺广泛用于化肥厂、合成氨厂、尿素厂的二氧化碳脱除剂和炼气厂、炼油厂、油田的脱硫剂及克劳斯装置的硫磺回收等,其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在涂料、纺织、抛光、洗涤剂、农药、化妆品和医药等行业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N-甲基二乙醇胺还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 一乙醇胺(MEA)化学名:2-羟基乙胺 英文名:1-Amino-2-hydroxyethane, Monoethanolamine 分子式:C2H7NO 分子量:61.08 CAS号:141-43-5 常温下为无色粘稠液体带氨味,溶于水, 溶液呈强碱性, 能与水, 乙醇相混溶 能腐蚀铜, 铜化合物和橡胶, 其液体和蒸汽腐蚀皮肤和眼睛,能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酯, 酰胺盐,沸点170 ,熔点10.5忘忧愁(2008-2-17 07:01:19)可以查MSDS 那里各种化合物的性质都有.浩瀚天(2008-6-25 16:31:09)楼主做牛磺酸的吧?祥云一号(2008-7-01 16:40:50)标准名称:工业用一乙醇胺 标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以环氧乙烷与氨水反应制得的工业用一乙醇胺。I、II型产品主要用于荧光增白剂和医药中间体等制造。II型产品主要用于脱除酸性气体等。 分子式:HOCH2CH2NH2 分子量:61.08(按1985年国际原子量) 一、技术要求 工业用一乙醇胺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 I型II型III型I型II型III型外观清晰淡黄色粘性液体,无悬浮物水分,%≤ 1.0 - - 总胺量(以一乙醇胺计),%≥99.0 95.0 80.0 相对密度(20/20℃) 1.014~1.019 _ _ 沸程(168~174℃)≥95 65 45 色度(Pt-Co),号≤25

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 【学习目标】 1、说出杂环化合物的概念; 2、能按照IUPAC(1979)原则对杂环化合物进行命名; 3、掌握简单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了解其性质和应用; 4、认识常见的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了解它们的应用。 在有机化合物中,除碳、氢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通常被称为杂原子,而在环状化合物中,如果其环中除碳原子外,还含有杂原子,则该环即为杂环,该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杂环中所含杂原子一般为氮、氧、硫等。 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例如,植物中的叶绿素和动物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同属卟啉类的杂环化合物,由于其结构中心的金属离子不同而显不同颜色,叶绿素为镁卟啉显绿色,血红素为铁卟啉显红色;此外,其他如核酸中含嘌呤、嘧啶等杂环化合物等等。 在现代药物体系中,含杂环结构的药物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增强胃动力的多潘立酮(又称吗丁啉)结构中含有两个苯并咪唑杂环,再如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也含有杂环结构,还有常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的氟哌酸结构中含有喹啉杂环结构,诸如此类含有杂环结构的药物数不胜数。 因此,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化合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好本章内容是我们步入药学学科领域的关键一步。 内酯、内酰胺和环醚等化合物都属于杂环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同类的开环化合物基本相同,因此,本章不再对其重点介绍,本章着重讨论芳香性杂环化合物,亦称其为芳(香)杂环化合物(aromatic heterocycles)。 第一节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杂环化合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含杂原子数目分为含一个、两个或多个杂原子的杂环;按环的形式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还可以按照环的大小分为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 二、命名 杂环结构纷繁复杂,其命名亦如是。按照IUPAC(1979)(国际纯粹应用化学联合会)原则的规定,保留45个杂环化合物的俗名并以此作为命名的基础。我国则对这45个俗名进

14杂环化合物习题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14杂环化合物习题答案 练习 14-1: 命名下列杂环化合物: (1)(2)(3)(4)(5)(6)答:略练习 14-2: (1)为什么呋喃能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及吡咯不能?(2)为什么呋喃、噻吩及吡咯比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3)呋喃在溴的甲醇溶液中反应,没有得到溴化产物,而是得 2,5-二甲氧基二氢呋喃,请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并解释原因。 答: (1)因为呋喃的芳香性较弱,呋喃及其衍生物可以容易地进行Diels-Alder 反应,吡咯只能和极活泼亲双烯体发生 Diels-Alder 反应,而噻吩则难于发生 Diels-Alder 反应。 (2)呋喃、噻吩、吡咯具有芳香的共轭体系,因此可以发生芳香的亲电取代反应,由于这些环上的杂原子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能使杂环活化,与苯比较,反应较易进行。 (3)反应过程首先是甲醇与溴反应,生成次溴酸甲酯,次溴酸甲酯很不稳定,形成后立即与具有共轭双烯性质的呋喃进行反应。 练习 14-3: 1 / 7

2,5-二甲氧基二氢呋喃经催化氢化后再用酸性水溶液处理,得到什么化合物,请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标明反应类别。 答: 琥珀醛练习 14-4: 2-氨基吡啶能在比吡啶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硝化或磺化,取代主要发生在 5 位,说明其原因。 答: 氨基是强供电子基,使吡啶环上电子云密度提高,所以 2-氨基吡啶能在比吡啶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硝化或磺化。 5 位是氨基的对位和吡啶氮原子的间位,亲电试剂进攻 5 位时,所产生正电荷能够离域到氨基氮原子上,活化能低。 进攻 3 位的电子效应与 5 位类似,但存在一定空间效应。 所以 2-氨基吡啶进行硝化或磺化取代主要发生在 5 位。 练习 14-5: 如何理解-甲基吡啶的甲基的酸性比-甲基吡啶的强这一事实?答: 可以从共轭碱的稳定性去解释,-甲基吡啶共轭碱的负电荷可以离域到电负性大的氮原子上,而-甲基吡啶的共轭碱则不能。 因此,-甲基吡啶甲基上的氢更容易电离,酸性OCH 2 COOHS CH 3OCH 2 COOHNHCH 2 CH 2 OHSNH 3 CHOH 2 CH 2 CNNO 2O+ Br 2CH 3 COOKCH 3 OHOHBrHBrCH 3 OHOHOCH 3HH 3 COOHOCH 3HH 3 CO催化加氢OHOCH 3HH 3 COH + , H 2 OCH 2 H 2 CCHOCHO更强。

醇胺离子液体

醇胺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离子液体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态,是完全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又称为低温熔融盐。离子液体主要应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反应、分离技术等领域,具有低熔点、高稳定性、选择性溶解力与可设计性、蒸气压低、挥发损失小等优点。除此之外,离子液体的关键特征是其结构具有可调节性,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阴离子、阳离子及其取代基。近年来,根据离子液体的可调节性,人们开始研究在离子液体基础结构上引入功能化基团,形成可以适用于特殊领域的功能化离子液体。醇胺类离子液体作为碱性离子液体的典型代表,不仅具有离子液体极低的蒸气压、宽的液体温度区间等特点,可用于不同温度的处理对象,还具有碱性离子液体呈现碱性的特点,与酸性物质(如烟道气中的SO2)能产生中等强度的相互作用,使吸附和脱附都能实现可控,这也就实现了吸收剂离子液体的循环使用,并且还能使净化物质(如硫)作为一种新的资源使用。这一思路为大气污染控制开辟了新途径,即醇胺类离子液体在酸性气体吸收方面有着极大的研究和开发潜力。YUAN Xiao2liang等研究了常温下用常规合成方法使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和甲酸、乙酸、乳酸反应生成一系列醇胺类离子液体。实验表明,该类离子液体对SO2的吸收容量大,效果显著。研究人员合成了1,1,3,32四甲基乳酸胍离子液体,并研究了其吸收SO2的能力[9]。结果显示,在加热或低压条件下,SO2可以被完全解吸出来。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离子液体,醇胺类离子液体具有易于合成、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等优势,所以易于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本研究正是基于此,分别采用微波法、常规水浴法和冰水浴法来合成系列醇胺类离子液体,由乙醇胺提供阳离子,甲酸、乙酸、乳酸提供阴离子。改变反应时间,通过计算收率并结合产物的颜色和黏度来确定最佳反应时间。此外,对这3种合成方法进行了简单对比,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 仪器及试剂 BFY2205微电脑微波化学反应器,DF2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SHB2ó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DZF2150小型真空干燥箱,RE252AAA旋转蒸发器,FTS2135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乙醇胺、甲酸、乙酸、乳酸、丙酮、乙醇,均为分析纯。 离子液体的合成 1.2离子液体的合成 醇胺类离子液体是由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与甲酸、乙酸、乳酸或类似结构的羧酸通过简单的中和反应生成一系列相应的碱性离子液体。其反应机理可用如下反应式来表示: 1.2.1微波法 在带有搅拌转子的微波专用烧瓶中加入准确称量的醇胺,通过玻璃导向管使烧瓶与冷凝回流管相连接,并通过导气管通入N2。设置微波反应条件,开始反应同时将酸缓慢滴入,并通过磁力搅拌,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反应完成后得到呈葡萄红色的透明产物,将反应产物用丙酮多次洗涤以除去未反应物,然后减压蒸馏丙酮,将所得离子液体于50 e真空干燥48 h。 1.2.2常规水浴法 将0.5 mol醇胺溶解于50 mL无水乙醇溶剂后置于一开口烧瓶中,并将烧瓶放入水浴锅中,控制水浴温度为25 e,在适当的滴速下,逐滴滴加酸,酸稍过量,且要溶解于无水乙醇中。适当控制

有机化学课后答案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一、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3-甲基吡咯 2,碘化N,N-二甲基四氢吡咯 3,四氢呋喃 4,β-氯代呋喃 5,α-噻吩磺酸 6,糠醛,糠醇,糠酸 7,γ-吡啶甲酸 8,六氢吡啶 9,β-吲哚乙酸 10,8-羟基喹啉 二、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苯,噻吩和苯酚 解:加入三氯化铁水溶液,有显色反应的是苯酚。在浓硫酸存在下,与靛红一同加热显示蓝色的位噻吩。 2,吡咯和四氢吡咯 解:吡咯的醇溶液使浸过浓盐酸的松木片变成红色,而四氢吡咯不能。 3,苯甲醛和糠醛 解:糠醛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 三、用化学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除去。 1,苯中混有少量噻吩 解:在室温下用浓硫酸处理,噻吩在室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α-噻吩磺酸而溶于浓硫酸,苯不反应。 2,甲苯中混有少量吡啶 解:用浓盐酸处理,吡啶具有碱性而与盐酸生成盐溶于水相,分离出吡啶。 3,吡啶中有少量六氢吡啶。 解:六氢吡啶是仲胺,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固体,过滤除去六氢吡啶。 四、试解释为什么噻吩,吡咯,呋喃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

应而吡啶比苯难发生? 解:噻吩,吡咯,呋喃是五元杂环化合物,属于多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大,所以易于发生亲电取代。而吡啶是六元杂环化合物,是缺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小于苯环,所以难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五、完成下列反应式: 六、用箭头表示下列化合物起反应时的位置。 过量CH 3I 溴化 浓 稀 己二酸 己二胺

七、将苯胺,苄胺,吡咯,吡啶,氨按其碱性由强至弱的次序排列:解:苯胺,苄胺,吡咯,吡啶,氨的碱性强度顺序: 八、下列化合物那些具有芳香性? 的溴化的碘化的硝化的溴化的硝化的硝化的硝化

乙醇胺作用

乙醇胺是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BA)的总称。它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乙醇胺分子中有氮原子与羟基,故兼有胺与醇的化学性质。 目前,乙醇胺产品最重要的用途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另外还用于纺织化学品、气体净化剂、水泥促凝剂、石油添加剂、皮革软化剂、润滑油抗腐蚀剂、防积炭添加剂等。 一乙醇胺最大的消费领域是表面活性剂。它不仅可以直接作为表面活性剂,而且可以与多种酸类合成重要的常用表面活性剂,如烷醇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酰三乙醇胺等。而表面活性剂主要应用于洗涤剂、化工等多个领域。乙醇胺在聚氨酯(涂料)工业中可作为催化剂和交联剂使用。1.2 乙醇胺理化性质乙醇胺Ethanolamine氨分子中的氢被羟乙基-CH2CH2OH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可分为一乙醇胺HOCH2CH2NH2 、二乙醇胺(HOCH2CH2)2NH和三乙醇胺(HOCH2CH2)3N。通常,一乙醇胺简称乙醇胺。它们都是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和氨的气味。与水、乙醇、丙酮等互溶,溶于微热的苯,微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等。均具有碱性。一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又称2-羟基乙胺,氨基乙醇、胆胺;常存在于磷脂中,常与胆碱共存,在血清白蛋白腐烂发酵液中也发现有胆胺;分子式:HOCH2CH2NH2分子量:61.08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有氨气味和强碱性,熔点10.3℃,沸点170℃,相对密度1.0180(20/4℃);与水和乙醇可无限混溶于乙醚。它的羟基和氨基可分别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用途:主要用作洗涤剂、纺织和染增白剂、乳化剂、二氧化碳吸收剂、油墨助剂、石油添加剂、农药和医药中间体,此外还用作吸收天然气中的酸性气体的深。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又称2,2’-羟基二乙胺分子式: (HOCH2CH2)2NH分子量:105.12性状: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1.0966(20/4℃),熔点28℃,沸点268.8℃(760mmHg)。有吸湿性及碱性,能与水乙醇和丙酮混溶,微溶于苯和乙醚。它与硫酸作用生成吗啉;吗啉为液体,常用作溶剂或试剂。用途:主要用作酸性气体(CO2、H2S和SO2)等吸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擦光剂等,在酸性条件下用作油类、蜡类的乳化剂、皮革的软化剂,还可用于配制飞机引擎活塞的除灰剂。三乙醇胺(Triethanolamine)又称2,2’,2”-羟基三乙胺分子式:(HOCH2CH2)3N分子量:149.16性状: 常温下无色、粘稠液体,稍有氨味。可腐蚀铜、铝及其合金。液体和蒸汽腐蚀皮肤和眼睛。可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酯、酰胺盐。相对密度1.1242(20/4℃),熔点21~22℃,沸点277℃(150毫米汞柱)。有吸湿性及碱性,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微溶于苯和乙醚。与硫酸作用生成羟乙基吗啉。用途:主要用作活性剂、洗涤剂、稳定剂、乳化剂、织物软化剂、硫化氢吸收剂、润滑油抗腐蚀添加剂、水泥增强剂和润滑剂、在化肥工业中用作脱碳液等等。

第九章 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第九章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一、简答题 1、由苯胺制对氯苯胺一般都在稀酸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如在强酸中进行,会得到什么产物?为什么? 2、为什么三甲胺的沸点低于二甲胺? 3、苯胺能与硫酸形成铵盐, RNH4+是间位定位基。但苯胺与硫酸经长时间高温加热,并未得到间位产物,而得到了高产率的对氨基苯磺酸。试解释原因。 2、亲电试剂进攻苯并呋喃的α-位或进攻吲哚的β-位。 5、将下列化合物按碱性由强到弱排列成序。 N H N N H NH 2 (1)(3) (2) (4)

6、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式。 N CON(CH 3)2S N NH 2 CH 3 N OH Cl O O 2N CH NHCONH 2 C 6H 5CON 2 [(CH 3)3NC 2H 5] OH (1) (3) (5) (2) (4) (6) (7) (Z)-偶氮苯 (8) 对甲苯胺盐酸盐 (9)N,N-二甲基环环己酰胺 (10)氯化-4-氰基-2-硝基重氮苯 (11) N-氧化三甲胺 (12) 异腈酸异丁酯

二、 完成下列反应。 N H CH 3 CH 23 CH 3I Ag 2O ? HNO 2 (CH 3)2CHCH 2NH ? (1) (2) △ Cl COOH NH 2 CuO ? K 2CO 3NO 2 NHCOCH NaOH ? 2(3) (4) + N CH 3 N N(CH 3)2 SnCl 2/HCl ? ? Br Cl 2? (5) (6) + S N CH 3 CH 3CH 2 CCl O AlCl 3 ? N H CH 3 N SO 3 H ? (7) + (8)

大学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和维生素练习题

杂环化合物和维生素练习题 1、下列亲电取代反应活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吡咯>吡啶>苯 B、苯>吡咯>吡啶 C、吡咯>苯>吡啶 D、吡啶>吡咯>苯 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是:() A.呋喃 B.吡咯 C.噻吩 D.吡啶 3、吡啶环上发生的亲电取代反应()。 A.比苯容易 B.与苯相同 C.比苯困难 4、吡喃环属于哪一类杂环() A.硼杂环 B.氧杂环 C.氮杂环 D.硫杂环 5、叶绿素和血红素中存在的卟啉系统的基本单元是() A.噻唑 B.呋喃 C.噻吩 D.吡咯 6、下列化合物不属于五元杂环的是() A. 呋喃 B. 吡啶 C. 噻吩 D. 吡咯 7、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8、下列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N 9、化合物的名称是() A. 吡咯 B. 吡喃 C. 吡啶 D. 呋喃 10、下列杂环化合物芳香性顺序为() A. 呋喃>噻吩>吡咯 B. 吡咯>呋喃>噻吩 C. 噻吩>吡咯>呋喃 D.吡咯>噻吩>呋喃 11.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稠杂环的是() A. 吡喃 B.吡啶 C.嘌呤 D.嘧啶 12.下列物质中,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苯 B. 2-硝基吡啶 C. 3-甲基吡啶 D.吡啶 13.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 2-羟基呋喃 B. 2-呋喃甲醛 C. 2-硝基呋喃 D.2-甲基呋喃 14、既显弱酸性又显弱碱性的物质是:() A.吡咯 B.吡啶 C.噻吩 D.呋喃

1、在环状化合物的环中,除碳原子外还含有其它元素的原子时,这类环状化合物就叫做 化合物,环中除碳以外的其它元素的原子叫做 原子。 2、吡咯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 位上。吡啶难于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 位上。 3、将下列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碱性由强到弱排列成序 (CH 3CH 2)2NH CH 3CH 2NH 2(CH 3)4NOH NH 3NH 2 N H a 、b 、c 、d 、e 、f 、 4、按碱性由强到弱排列的顺序是:( )>( )>( )>( )。 N H a. b.N c.N H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