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风讲稿中医内科学

中风讲稿中医内科学

中风

【概述】

一、定义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舌喎斜等症状。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古人形容“有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临床见症不一,变化多端,常有昏仆、抽搐等症,与自然界“善行数变”的“风”邪特征相似,故名“中风”,亦称“卒中”。

1.中风的主症:

(1)神昏:

轻者:神思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

重者:昏迷或昏愦。

伴随症状:谵妄、躁扰不宁等。

(2)半身不遂:

轻症:肢体力弱、活动不利、麻木。

重症:完全瘫痪。

急性期:半身不遂多见患肢松懈瘫软,少数为肢体强痉拘急。

后遗症期:患肢强痉挛缩,尤以手指关节僵硬、屈伸不利最为严重。

(3)口舌歪斜:

伸舌时多歪向瘫痪侧肢体,伴有流涎,或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多与半身不遂共见。

(4)言语蹇涩或不语:

轻症:言语迟缓不利,吐字不清,自觉舌体发僵。

重症:中风不语。

2.中风的次症:头痛、头晕、呕吐、痰多、呃逆、二便失禁或不通、烦躁、抽搐。

3.中风的舌象:舌强、舌歪、舌卷、舌质暗红带紫或绛红,舌有瘀斑。

4.中风的脉象:弦、弦滑、弦细,或结或代等。

5.中风的发病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

6.中风的发病季节:四季皆可,以冬春两季为多见。

7.发病先兆:素有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甚则晕厥,一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若骤然内风旋动,痰火交织发病者,于急性期可出现呕血、便血、壮热、喘促、顽固性呃逆,甚至厥而不复,瞳神或大或小,病情危重,多难救治。

《伤寒论》所说之“中风”,乃外感病中的太阳表虚证,与本节所述不可混淆。

二、历史沿革

1.病名

《内经》中无中风的命名,但关于中风的论述较为详尽。如卒中昏迷者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fei/)等。偏枯:病证名,出自内经,又名偏风。证见一侧上下肢偏废不用,日久肌肉枯瘦,可有疼痛,神志无异常。风痱:又名痱风,或中风痱,类似偏枯,临床表现为肢体瘫痪,身无疼痛,或有神志异常,以手足痿废而不收引得名,是一种中风后遗症。

元代·王履提出“真中风”、“类中风”等病名。他认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真中风:是由外中风邪而引起中风病。类中风:指风从内生而非外中风邪的中风病。

2.病因病机及治疗

《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yun\,同蕴)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以上皆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此外,《素问·通评虚实论》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有密切的关系。

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的探讨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1)“外风”学说:唐宋以前,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中云:“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金贵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认为“络脉空虚,贼邪补泻。”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其中脏腑内容被明代医家李中梓分为闭证和脱证,并沿用至今。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代表方为小续命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大秦艽汤(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内风”学说: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刘完素认为病因是热,“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指出“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愤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丹溪心法·论中风》指出:“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指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到“内伤积损”的论点。清代·叶天士明确以“内风”立论,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提出滋阴熄风、滋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分别以治火、治痰、治虚等,各有偏重。王清任专以气虚立说,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设立了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

总之,中风的理论源于《内经》,成形于《金匮要略》,发展于金元进期,成熟于明清两代。

三、讨论范围

本节着重讨论风自内生而致的中风,即类中风,包括西医的脑血管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等,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积损正衰

素体阴亏血虚,虚火内扰,或中年以后精气渐虚,肝肾阴虚于下,肝阳偏亢于上,肝风易动,化火生痰;或因素体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气血亏虚,脉络空虚,风邪入中;或素体形盛气衰,外风引动,痰瘀阻络,气血涩滞,发为偏枯猝中。

2.情志失调

平素忧郁恼怒,情志不畅,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或长期精神紧张,阴精暗耗,志火內燔,或火盛灼津炼液为痰,复因将息事宜,肝风内扰,风火痰热内盛,阻滞经络或蒙蔽神窍而发病。此外,素体阳盛或心肝火旺之青壮年,亦有骤遇怫郁而阳亢化风,以致猝然发病者。

3.劳倦过度

包括房劳、烦劳等。《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烦劳过度,

耗气伤阴,易使阳气暴涨,引动风阳上旋,气血上逆,壅阻清窍;纵欲过度,房事不节,亦能引动心火,耗伤肾水,水不制火,则肝风内动,扰乱清窍而发病。

4.饮食不节

平素嗜食肥甘醇酒,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或逸多劳少,形体肥胖,气虚而多

湿多痰,痰湿内盛,痰郁化热,或痰热生风,横窜经络而发病。

一般来说,中风的发病都有明显的诱因。因此,对于诱发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

视,尽量避免。

气血亏虚→风邪入中 内伤积损 形盛气衰→外风引动,痰瘀阻络 风火相煽

(年老体虚) 肝肾阴虚→阳亢风动,化火生痰 气血上逆 →横窜经络 五志化火→心火暴盛

情志所伤 阴精暗耗→肝风内扰 痰瘀互结 →蒙蔽清窍

肝阳暴亢→肝风内动

劳倦过度→阳气暴涨→阳升风动,气血上逆

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热互结

小结:

1.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心者,君主之官”,“心主神明”。

“脑为髓海”。《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脑为元神之府”。“精明”、“元神”均指主宰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功能而言。)

2.病性:属本虚标实,上实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在标为风、火、痰、

瘀。

3.病理因素:风、火、痰、气、瘀、虚。(其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4.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

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外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故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以肝肾阴虚为基础,气血逆乱为结果,猝然昏仆、肢体不遂为外在表现。)

中风的病机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

痰(风痰、湿痰)、气(气逆)、瘀(血瘀)六端,其中以肝肾阴虚或气血亏虚为其根本。此六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突然发病。

5.本病常见诱因: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恼怒,房事不节,醉酒饱食等。

由于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

中经络之证,病位较浅,每因风痰瘀阻滞经脉,或肝风夹痰,横窜经络,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或仅见口舌喎斜,或伴见半身不遂等症状。若风阳痰火蒙蔽清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之证横,病位较深,或因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猝然昏厥仆倒,不省人事。

中脏腑因邪正虚实的不同,又有闭、脱之分,及出现由闭转脱的演变。若风阳痰火蒙蔽清窍,则见昏仆、不省人事、面赤、息粗、肢体拘急等闭证。如风阳痰火炽盛,进一步耗灼阴精,阴虚及阳,阴竭阳亡,阴阳离决,则出现脱证。此时精气去而神气脱,表现为口开目合、手撒、汗出肢冷、气息微弱等虚脱之危重证候。

在恢复期,中经络之证因风、火、痰、瘀之邪留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仍留有半身不遂,口歪或不语等后遗症,一般恢复较慢。而中脏腑病情虽危重,入境积极抢救治疗,往往可使病情脱离危险,神智渐趋清醒,转危为安,然恢复期往往因气血失调,脉络不畅而后遗经络病证。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喎斜为主症,轻症仅见昏仆而仅见口舌喎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2)平素即有心烦易怒、眩晕、头痛、心悸,或有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嗜食甘肥醇酒、形体肥胖等病史。每因暴怒、暴喜、过劳、排便用力、暴饮暴食、不慎跌仆等诱发。

(3)发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

(4)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

二、病证鉴别

1.中风与痫证:

二者均可突然昏仆。但痫证为反复发作,发作时口中有吼叫声,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鼻鼾,无口舌歪斜及半身不遂。但神昏时间短暂,一般几分钟至一两小时,移时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病多起自幼年。中风则仆倒无声,伴口眼歪斜,肢体不遂,一般无四肢抽搐及口吐涎沫,神昏时间长,难以自行苏醒。

2.中风与厥证:

二者都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的表现。但厥证神昏时间短暂,一般半天至一天,伴四肢逆冷,移时多可自行苏醒,醒后如常,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但血厥实证亦有发展为中风的可能。

3.中风与口僻:

口僻俗称吊线风,也就是西医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瘫)。发病多突然,发病前多有吹风、受凉史。临床症状为口眼歪斜,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等症,但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于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中风(中经络)的病机是大多由于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特征是口舌歪斜,但同时出现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等。

4.中风与痉证:

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临床主症,发病时也可伴有神昏,但痉证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且抽搐时间稍长,无口舌歪斜及半身不遂;中风多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以并见抽搐,抽搐时间短。

5.中风与痿证:

痿证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的病证。与中风鉴别主要有三个方面:1.痿证多以双下肢多见,中风以一身肢体多见;2.痿证发病缓慢,病程长,无神昏;中风起病急骤,常有不同程度神昏;3.痿证先有肢体萎软无力,终至萎废不用,或肌肉萎缩,筋惕肉瞤;中风先有肢体不遂,后有肌肉瘦削,筋脉弛缓。

三、相关检查

主要检查:头CT、MRI,或CT血管造影,MR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脑脊液(过去用于排除出血),脑血管造影。

辅助检查:眼底、颈部血管B超。

【辩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期:

(1)急性期:中经络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不超过1个月。

(2)恢复期:发病后2周或1个月至半年。

(3)后遗症期:半年以上。

2、辨中经络与中脏腑:

有无神志障碍是鉴别的关键。

中络:偏身或一侧手足麻木,或一侧肢体力弱,或口舌歪斜

中经络无神识昏蒙中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中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神恍或迷蒙

中脏腑

中腑:神昏或昏愦,并见中腑症

3、中脏腑要辨闭、脱:

闭证的特点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或拘急、肢体强痉、大小便秘。常见于中风骤起,病性以实为主。

脱证乃阳气外脱,可表现为昏愦无知、目合口开、气息低微、鼻鼾息微、手撒肢软、汗出肢冷、二便自遗、脉微细欲绝。脱证则多由闭证恶化转变而成,病性以虚为主,病势危急,预后凶险。

4、闭证要辨阴闭、阳闭:

根据有无热象来区分。

阳闭的特点是有瘀热痰火之象,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阴闭的特点是有寒湿痰浊之象,阴闭者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

5、辨病势顺逆:

察“神”,以观察神志和瞳神的变化。

神清——辨中经络,病位浅,病情轻度。

神昧——辨中腑,病位较深,病情中度。

神昏——辨中脏,病位深,病情重度。

中脏腑中经络(病势顺、预后好)

中经络中脏腑(此为正气渐衰,病情加重,预后差)

若神志昏愦,双侧瞳仁大小不等,项强或抽搐,吐血,呃逆频频,抽搐,手足厥逆,为病势逆转,难以挽救。

二、治疗原则

1.分清病期,兼顾标本缓急

急性期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要救阴回阳固脱;内闭外脱之证,则须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袪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痰、火、气、血逆行,阻络闭窍,因此,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潜阳熄风、豁痰祛瘀为主要原则。

2.正确使用通下之法

中风之中腑者,有因瘀热内阻,腑气不通,邪热上扰,神机失灵者,应及时使用通腑泄热之法,有助于邪从下泄。中脏阳闭证,风阳痰火炽盛,内闭神机,有时因邪热搏结,一科出现腹满,便秘,小溲不通,苔黄腻,脉弦实有力,亦应配合通下之法,使大便畅通,痰热下泄,则神识可清,危象可解。但正虚明显,元气欲脱者忌用。

三、证治分类

急性期

(一)中经络

1、风痰瘀阻证

主症:突然发生口舌?斜,口角流涎,舌强语謇,半身不遂。

兼症:头晕,头痛,手足麻木,或见手足拘挛。

舌脉:舌苔薄白或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或小滑。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痰湿内生,或逸多劳少,形体肥胖,气虚而多湿多痰,痰湿内盛,阻滞经络,瘀血内生;年高体虚或房劳过度,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风夹痰瘀痹阻经脉,而出现口舌?斜,口角流涎,舌强语謇,半身不遂,手足麻木;风痰瘀阻于头窍,故则出现头晕、头痛;风痰瘀阻于经脉,经脉失养,则见手足拘挛。舌苔薄白或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或小滑,均为风痰瘀阻于经络之象。

证机概要:风痰上扰,肝阳化风,痹阻经脉。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红花、桃仁、当归、香附、元胡、赤芍、川芎、乳香、丹参、青皮、生地)加减。前方功能化痰息风,补脾燥湿,温凉并济,补泻兼施,用于风痰上扰,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者。后方活血化瘀,行

气散结。

常用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补脾益气;白术燥湿化痰;桃仁、红花逐瘀行血;香附、青皮、延胡索理气行血;天麻平息内风;姜、枣调和营卫。

加减: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肝阳偏亢者,加钩藤、代赭石潜阳息风。中成药可服用血塞通片以活血化瘀。

2、风阳上扰证

主症:突然发生口舌歪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

兼症:眩晕头痛,耳鸣面赤,腰腿酸软。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或弦滑。

证候分析:中年以后精气渐虚,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化火生痰,痰火痹阻经脉,而出现口舌?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风阳上扰于头窍,故则出现眩晕头痛;肝阳上亢,故则面赤;耳鸣、腰腿酸软均为肾虚之症。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或弦滑均为风阳上扰之象。

证机概要:肝肾阴虚,痰热内蕴,风阳上扰,经脉痹阻。

治法:镇肝息风,育阴潜阳。

方药:镇肝息风汤(天芽芍草龙牡楝,息风牛龟赭茵元)或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交决寄,茯神芩牛仲栀益)加减。前方功能镇肝熄风,善治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而致头晕目眩,面赤,肢体活动不利,口舌?斜,甚则跌仆,不省人事,脉弦长有力者。后方功能平肝、息风、镇潜,用于阳亢风动,眩晕肢麻者。

常用药:龙骨、牡蛎、代赭石、珍珠母、石决明、龟板镇肝潜阳;天麻、钩藤、菊花平肝熄风;白芍、玄参养阴柔肝;黄芩、山栀清肝泻火;牛膝引血下行。

加减:阳亢火盛,头痛剧烈,面红目赤者,加夏枯草以清肝息风潜阳;肝风内动,肢搐手抖者,加僵蚕、地龙息风镇痉;痰热较甚,苔黄腻,加胆星、竹沥、川贝母以清热化痰;心烦燥热者,加黄芩、山栀、茯神清热除烦宁神;痰蒙心神,语言不清,神情呆滞者,加菖蒲、远志化痰开窍;若伴肾阴不足,气血亏虚,腰膝酸软无力,加当归、首乌、枸杞、桑寄生、熟地等补益肝肾。

(二)中脏腑

1.闭证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偏瘫,拘急,抽搐。

(1)阳闭

症状:除闭证主要症状外,兼见面红气粗,躁动不安。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滑有力。

证候分析:情志失调或劳倦过度等导致肝阳暴亢,阳热化风,风阳上旋,气血随风阳上逆,阳热灼津为痰,痰火壅盛,风阳痰火蒙蔽清窍,则见中脏腑主症之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偏瘫,拘急,抽搐。面红气粗,躁动不安为阳热之象。舌红苔黄,脉弦滑有力为风阳痰火之象。

证机概要:肝阳暴张,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被扰。

治法:清肝息风,豁痰开窍。

方药:先服(或用鼻饲法)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并用羚角钩藤汤(芍茯贝竹筐,羚羊草地钩菊桑)加减。羚角钩藤汤清肝息风,清热化痰,养阴舒筋,用于风阳上扰窜犯清窍而见眩晕、痉厥和抽搐等症者。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

常用药:羚羊角(或山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以平肝息风;胆南星、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连清热化痰;菖蒲、郁金化痰开窍。

加减:痰热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者,可服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劲有力,宜酌加龙胆草、山栀、夏枯草、代赭石、磁石等清肝镇摄之品;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宜加生大黄、元明粉、枳实以清热通腑导滞,或用礞石滚痰丸清热涤痰通腑;痰热伤津,舌质干红,苔黄糙者,宜加沙参、麦冬、石斛、生地等滋阴清热。

(2)阴闭

症状:除闭证主要症状外,兼见面白唇紫或暗,四肢不温,静而不烦。

舌脉:舌质暗淡,苔白腻滑;脉沉滑。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运失健,痰浊内生,或素体痰湿偏盛,复因情志失调或劳倦过度等致使肝阳偏盛,风阳夹痰浊上扰,蒙蔽清窍,则见闭证之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偏瘫,拘急,抽搐。痰浊为阴邪,痰浊伤人则见面白唇紫或暗,四肢不温,静而不烦。舌质暗淡,苔白腻滑;脉沉滑均为痰湿內盛之象。

证机概要:痰浊偏盛,风阳上扰,内闭心神。

治法:豁痰息风,辛温开窍。

方药:急用苏合香丸温开水化开灌服(或用鼻饲法)以芳香开窍,并用涤痰汤(制半夏、制南星、橘红、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加减。涤痰汤化痰开窍,用于痰蒙心窍,神志呆滞不清者。苏合香丸宜郁开窍。

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竹茹化痰;郁金、石菖蒲、胆南星豁痰开窍;天麻、钩藤、僵蚕熄风化痰。

2.脱证(阴竭阳亡)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苍白,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遗尿,汗出肢冷。

舌象:舌萎缩,脉沉细欲绝或浮大无根。

证候分析:风阳痰火炽盛,伤及阴精,阴虚及阳,阴竭阳亡,阴阳离决,元气衰微,精去神脱,则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苍白,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遗尿,汗出肢冷。舌萎缩,脉沉细欲绝或浮大无根等均是阴精欲绝,阳气暴脱之征。

证机概要:元气衰微,精去神脱,阴竭阳亡。

治法: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方药:立即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参附汤补气回阳,用于阳气衰微,汗出肢冷欲脱;生脉散用于近期耗竭。两方通用,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主治阴竭阳亡之证。

常用药:方中以人参、附子补气回阳;麦冬、五味子大补气阴。

加减:阴不敛阳,阳浮于外,津液不能内守,汗泄过多者,可加煅龙牡敛汗回阳;阴精耗伤,舌干,脉微者,加玉竹、黄精以救阴护津。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1.痰瘀阻络证

症状:口舌?斜,舌强语謇涩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舌象:舌紫暗或有瘀斑,苔滑腻;脉弦滑或涩。

证机概要:痰瘀互结,脉络痹阻。

治法:化痰祛瘀,活血通络。

方药:温胆汤(二陈汤+枳实、竹茹)合四物汤(当地芍芎)加减。前方理气化痰,用于气郁生痰,痰浊内扰之证;后方补血活血,用于营血虚滞之证。

常用药:熟地、当归、川芎滋阴补血活血;枳实、半夏、竹茹化痰和胃;茯苓、陈皮益气健脾。

加减:若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心烦甚者,加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眩晕者,可加天麻。钩藤平肝息风;四肢不用明显者,加杜仲。川断、牛膝、桑枝。

2.气虚血瘀证

症状: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

舌象: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证机概要: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当地芎仁赤红芪)加减。本方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中风恢复阶段气虚血滞而无风阳痰热表现之半身不遂,口舌?斜,或语言謇涩之证。

常用药:黄芪补气养血;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养血活血,化瘀通经;地龙、牛膝引血下行兼以通络。

加减:血虚甚者,加枸杞、首乌藤以补血;肢冷,阳失温煦,加桂枝温经通脉;腰膝酸软,加川断、桑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

3.肝肾亏虚证

症状: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

舌脉:舌红或淡红,脉沉细。

证机概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左归丸专填补肝肾真阴,用于精血不足,不能荣养经脉,腰膝酸软,肢体不用等症;地黄饮子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用于下元虚衰,虚火上炎,痰浊上泛所致之舌强不语、足废不用等症。

常用药:干地黄、首乌、枸杞、山萸肉补肾益精;若肾阳虚衰,加巴戟天、肉苁蓉补肾益精;附子、肉桂引火归元;夹有痰浊,加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

【预后转归】

与体质强弱、正气盛衰、邪气浅深、中风轻重及治疗正确与否、调养是否得当有关。中经络一般病情轻,预后较好。中脏腑者,神志由昏迷逐渐转清,半身不遂逐趋于恢复,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厥脱者,此为中风变证,多致正气散脱。若邪盛正伤,虽经救治,终因正气已伤,致病程迁延,可称为中风后遗症。

【预防调护】

高度重视中风的先兆症状,如中老年人,经常出现一过性头晕,肢体肉瞤者,乃中风先兆,应及早治疗,以防中风发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动态,重点观察神志、瞳神、气息、脉象等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加强护理,防治褥疮、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窒息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中老年人应做适当的体育锻炼,使气机条畅,血脉通畅。此外,饮食宜清淡,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的稳定。

【结语】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证。病因有内伤积损、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所伤;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病理因素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气(气逆)、血(血瘀)、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六端。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中脏有闭脱之分。治疗原则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潜阳熄风、豁痰祛瘀为主要原则;并正确使用通下法。

病案1:

钟某,男,68岁,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

近年来常感头晕。

昨晚因事与人争吵后,突然仆倒,不知人事,面色潮红、牙关紧闭、呼吸气粗、口臭身热、躁动不安、两手握固、大便七天未解,右侧肢体偏瘫,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请回答:诊断;辨证;治法;方药。

诊断:中风-中脏腑

阳闭

治法:清肝息风,豁痰开窍。

方药:先服(或用鼻饲法)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并用羚角钩藤汤(芍茯贝竹筐,羚羊草地钩菊桑)加减。

辩证分析:患者因情志失调导致肝阳暴亢,阳热化风,风阳上旋,气血随风阳上逆,阳热灼津为痰,痰火壅盛,风阳痰火蒙蔽清窍,则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偏瘫。面红气粗,躁动不安,大便大便七天未解,为阳热之象。舌红苔黄,脉弦滑有力为风阳痰火之象。

病案2:

某男,60岁。

主诉:左侧肢体瘫痪、语言不连贯10天。

病史:患者患“高血压病”10余年,经常头痛失眠,心烦不安。肢体有麻木感,一直服用降压药。10天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加重,随后完全不能活动,同时说话不清楚。喉中咯痰,口中粘,腹中胀满,5天未大便,头昏晕不爽。

检查:血压205/180mmHg,神志清楚,舌红,苔黄,脉弦滑。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可见低密度灶。胆固醇8.8mmol/L,甘油三酯4.5mmol/L。

请回答:诊断;辨证;治法;方药。

诊断:中风-中经络

风阳上扰

治法:镇肝息风,育阴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辩证分析:中年以后精气渐虚,肝肾阴虚,肝阳上扰,肝风内动,化火生痰,痰火痹阻经脉,而出现言语謇涩,半身不遂;风阳上扰于头窍,故则出现头晕头痛;痰热壅肺,则见喉中咯痰;痰热腑实,则大便秘结,腹中胀满,口中粘。舌质红,苔黄,脉弦细数均为风阳上扰之象。

中医内科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中医内科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1.哮病与喘证,支饮的鉴别 2.实喘与虚喘如何鉴别 3.肺胀与咳嗽的鉴别 4.肺胀与喘证,哮病的区别和联系 5.肺痨与虚劳的鉴别 6.肺痨的临床特点 7.肺痿与肺痈肺痨的关系 8.眩晕与中风,厥证的鉴别 9.试述你对无痰不作眩的理解 10.简述内经对眩晕病机的认识 11.试述脾胃损伤而致眩晕的主要机理 12.中风与痫病,厥证,痉病的鉴别 13.如何辨别中风闭,脱证 14.中风中经络与中脏腑有何不同 15.请用六个字概括中风的病机特点 16.简述中风的临床特征 17.不寐:为什么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18.简述痫病与中风的鉴别 19.癫证与狂病,痫病的区别(癫,狂,痫) 20.癫证与痴呆的区别 21.胸痹与悬饮,真心痛如何鉴别 22.如何辨别寒邪犯胃与脾胃虚寒 23.怎样理解胃痛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24.胃痛和胃痞如何鉴别 25.痞满与鼓胀如何鉴别 26.如何判断胃痛虚实 27.如何辨别外邪犯胃和脾胃阳虚之呕吐 28.临床上怎样通过辨别病人的呕吐物来判断疾病的性质 29.如何辨别呃逆虚实 30.如何辨别噎膈与梅核气 31.如何判断腹痛的虚实 32.如何辨别腹痛与胃痛 33.怎样鉴别腹痛的寒热虚是,在气在血以及脏腑病位 34.如何辨别泄泻与痢疾 35.如何判断泄泻的寒热虚实 36.痛泻要方适用于何种泄泻,其临床表现是什么 37.为什么说脾虚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 38.感受外邪导致便秘的病机是什么 39.泄泻与痢疾有何不同 40.泄泻与霍乱有何区别 41.临床怎样辨别痢疾的虚实 42.试述痢疾为何以湿热痢为本 43.黄疸和黄胖如何鉴别

44.如何辨别阴黄与阳黄 45.阳黄,急黄,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如何相互转化(区别) 46.胁痛如何辨虚实 47.胁痛与悬饮如何鉴别 48.头痛与真头痛如何鉴别 49.头痛如何辨别外感与内伤 50.如何辨积与聚的不同 51.如何辨别积聚之虚实 52.鼓胀与水肿如何鉴别 53.为什么说鼓胀的病机重点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54.如何辨别疟疾与内伤发热 55.阳水与阴水如何鉴别 56.临床辨证如何判断水肿的病位 57.水肿常用的五种治疗方法 58.血淋与尿血有何区别 59.如何鉴别淋证与癃闭 60.为什么说六气之中以气郁为先 61.郁证梅核气与虚火喉痹如何鉴别 62.郁证脏躁与癫证如何鉴别 63.何为血证 64.咳血与吐血如何鉴别 65.血证的预后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66.如何鉴别尿血与血淋 67.何为脱汗,战汗,黄汗 68.简述消渴与瘿病的区别 69.消渴病的诊断依据 70.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如何鉴别 71.简述虚劳与肺痨的联系与区别 72.简述气虚与阳虚的区别于联系 73.在治疗虚劳血虚时,除用补血方法外,常配伍补气药,为什么 74.肥胖与黄疸,水肿病鉴别 75.简述厥证与中风的鉴别要点 76.血虚厥证的病机是什么 77.何谓痰饮,广义痰饮包括哪几种 78.悬饮与胸痹均以胸痛为必见之证,如何鉴别 79.溢饮的辨证论治 80.如何将悬饮与胸痹相区别 81.如何将溢饮与风水证相互区别 82.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和痰瘀痹阻的临床特征如何 83.痹症与痿证的鉴别 84.痉证与痫证如何鉴别 85.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是什么?有何临床意义 86.肺热津伤为什么可以导致痿证 87.颤震与瘛瘲如何鉴别

郁证 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第二节郁证(第351~358页) 教材:中医内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讲授:何乾超教授 【概述】 一.定义 ⒈定义:郁证是由于原本肝旺,或体质素弱,复加情志所伤引起气机郁滞,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称为郁证。郁证又称郁病。 2.病名释义:郁:有积、滞、蕴结之意。由于气机郁滞,进一步可产生血瘀、痰积、湿停、食滞、火逆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病理变化。中医所说的郁有两种含义:广义:饮食、外郁及七情等因素引起的郁证。金元以前所论的郁大多属于此种。狭义:由于七情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的郁证,即情志之郁,明代以后所论的郁属此。本病所论的郁以狭义为主。 二.源流 1.病名 《内经〉中虽无郁证病名,但有关于五气之郁的论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了六郁“气、血、痰、火、食、湿”,

以气郁为先,然后导致血、痰、湿、食。 《医学正传》中真正提出了郁证,但为广义的郁,与我们今天所讲的不尽相同。 2.症状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有属于郁病中的脏躁及梅核气,并有百合病和奔豚气的记载。 百合病者——善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其脉如何,其脉微数。 脏躁病——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身,甘麦大枣汤主之。(癔病) 梅核气——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奔豚气——奔豚病,气从少腹起,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肝气奔豚奔豚汤,肾气奔豚桂枝加桂汤,欲发奔豚,苓桂术甘汤。 3.病因 《古今医统·郁证门“郁为七情不舒,或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指出主要病因是七情不舒,并认识到郁久可出现多种多样得临床症状。 《临证指南医案》所记载病例皆属情志之郁,受精神因素影响,但有的人不病,有的人病,关键在于素体虚弱。 4.治疗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木郁达之”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主症诊断思路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主症诊断思路 主症的诊断思路。主症诊断思路,我们在讲主诉的时候已经讲得比较详细了。主症的诊断意义,临床上,很多病是以主要症状来命名的。内科里面,原来《中医内科学》四十九个病,我印象里面有三十多个属于症状,都不是真正的病。那不管它,我们现在看那是一个症状,古人都把它作为病,内科教材都把它作为病,发热、盗汗、耳鸣、胸闷、心悸、黄疸、咳嗽、胃脘痛等等,都是症状。但是也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虽然它是个症状,但是确实是临床上的主要矛盾、是诊断疾病的主要根据,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症状能不能够作为病名?我们说症状不是不能作为病名的,可以作为病名。麻疹,那不是根据症状来的吗?我们就是讲疔疮那个疔,它也是根据那个症状表现像个疔,好多都是症状来的。但是不是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名的,不是任何症状都能作为病名,要作为病名,我提出这么几个条件,主要症状作为病名的时候,随便哪个症状,现在皮肤痒得很厉害,那就是皮肤痒病,不行吧!脱头发脱得很多,就是脱发病,不能说主要症状、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作为病的时候,我说有三个条件。 一个,所包含的病种比较少。这一种表现它基本上就只出现于这个情况,不会出现于其他的情况。比如说呃逆,呃逆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病名,呃逆它就那么一种表现,除了这个,我们把它作为病的时候,其他任何症状都不能和它相比。痛经,妇女的痛经,就是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得很厉害,就是指这么一种特殊的表现。脱

肛,肛门脱出来、掉出来,就是要脱出的表现。所以它可以作为病名,而那个所谓大症是不能作病名的。大症是什么意思?咳嗽,一个咳嗽有多少病?几十种病都可以出现咳嗽。便血可不可以出现?便血我们说好多病,消化系统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胃的急性胃炎、出血性胃炎,这些病可以出现吧,肠子的、肛门的病可以出现吧,肠息肉,肛门部的痔疮、癌、肛裂,全身的疾病,发热性的疾病,出现斑疹隐隐,出现斑疹显露的时候往往也可以有大便出血,那么多病都可以出血,因此,便血就不能作为一个病名,它包含的病种太多了,它不是很局限的那一种病。所以一个条件,就是它只能够包含的病种少,特征性很明显,不是这个症状可以几十种病。你说胃脘痛,作为一个病名,胃脘痛,多少病可以出现胃脘痛?所以胃脘痛像这样的不能作为病名,这是一个条件。 第二个,主症特别突出,其他的症状不明显。这个症状特别突出,它既是个特征性,也是个主症。夜啼,有的小儿,到晚上就哭,他那个时间,生物钟可能没有调整过来,白天就呼呼大睡,晚上就哭,有时候哭一通宵,他这个症状特别突出、特别明显,特别有特征性,因此,它可以作为病名。遗尿,就是这个症状突出,不是一般的病情严重、神志不清楚的那种小便失禁,他就是晚上睡着了以后(遗尿)。所以像这种特殊的,其他的任何症状,一个病人可能往往有十个八个症状、二十个症状,其他症状不能够和它相比,特别突出,它所包含的病种又少。第三个,它的定义一定要明确。定义明确什么呢?所指的这种病,就是什么情况下所特定的这种表现,就叫这种病。比如说

中医内科 中风

中风是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 遂为主证的一种病证。西医的脑血管意外、面神经麻痹,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中风治疗的诊断要点 ?发病急骤,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或卒然昏倒,神识昏蒙或不省人事。 ?常发生于中年以上,老年尤多。 ?病前多有头痛、眩晕、肢麻、心悸等症状,多因暴怒、饮食、劳倦诱发。 ?本证应与厥证、痫证、痉证鉴别。 ?作CT等检查,常可发现脑部病变。 中风治疗的辨证分析 中风之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过度,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其病机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其中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 临床上根据有无突然昏仆,而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无神志变化;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重,多有神志变化。治疗前者宜豁痰熄风,活血通络;中脏腑者,当分闭、脱证治之;恢复期宜标本兼顾,并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 中风治疗的辨证论治 I.中经络 风痰阻络型 【证见】突然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肌肤麻木,甚则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 1.主方牵正散(《杨氏家藏方》)合导痰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白附子12克,僵蚕10克,全蝎5克,法半夏15克,胆南星12克,地龙10克,陈皮6克,钩藤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痰瘀交阻者,可酌加丹参20克、桃仁10克、赤芍12克。 2.中成药 (1)川芎嗪注射液,150毫克或复方丹参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2)益脑复健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

五年制(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上)讲课讲稿

五年制(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上)

《中医内科学(上)》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编码:1050101A 学时与学分:3学分/90学时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方向):五年制(中医)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内脏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系统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 本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疾病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常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以及了解部分疑难危重病证的治疗法则。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上篇总论 第一章导言 目的要求 【熟悉】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了解】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 1、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 第二章中医内科疾病辩证论治纲要自学 第一节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 目的要求 【掌握】中医内科疾病总的辨证和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辨证原则:全面分析病情、掌握病证病机特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2、治疗原则:调节整体平衡、审证求机论治、明辨标本缓急、把握动态变化、顺应异法方宜、据证因势利导、先期治疗未病、重视调摄互利。 教学方式 以自学为主。 第二节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 目的要求 【熟悉】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病证特点及治法方药。 教学内容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病证特点及治法方药。 教学方式 以自学为主。 第三节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自学

中医内科学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 第八章经络肢体病证 第二节痹病(第351~358页) 教材:中医内科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第六版) 讲授:林寿宁教授 【概述】 一.定义 ⒈定义:痹病指因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及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⒉别名:痹证(现多数书籍为此名)、历节风(关节肿,游走不定)、痛风(李杲、朱丹溪言)。 ⒊病名解释:痹者,闭也。闭阻不通之意。本病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脏的经络而引起的病证。但通常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肌表经络和骨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重着等一类疾患。本节讨论的也是此类病证。脏腑痹病(五脏痹、六腑痹、奇恒之腑痹等)不在本节讨论之列。 二.历代文献简介

痹病首论于《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著)痹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记述“历节”一病,创有桂枝芍药知母汤及乌头汤,为今常用。 后世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宋《济生方》,金《兰室秘藏》,元《格致余论》,明《景岳全书》,清《临证指南医案》、《医林改错》等对痹病都多有论述。 三.范围(西医病名)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痛风等风湿性及一些代谢性疾病。 【病因病机】 一.病因 ⒈素体虚弱,腠理疏松,营卫不固,是为内因。 ⒉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是为外因。 因于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感邪。 湿邪也有因于脾虚失运,湿从内生而伤于肌肉筋骨者。 二.病机 ⒈风寒湿邪特性 风为阳邪,善行数变,具开发腠理,穿透肌肤之力;湿性粘滞重着;寒气凝涩,阻滞经络气血;火热之邪,伤津迫血。 寒借风性内犯,风借寒性附邪于病位,而成致病之基。 ⒉三邪合至,夹杂而病

讲义之中医内科学--便秘

中医内科学一一便秘 细目一:概述 一、便秘的概念及源流 1?便秘的概念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2?便秘的源流 《内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伤寒论》首先提出了将便秘从阴阳分类,指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宋代《圣济总录》将本病的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金元时期,张洁古提出实秘、虚秘有别,《医学启源》曰: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有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二、便秘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本篇所论类似于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同时,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便秘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外因:感受外邪。 二、寒、热、虚、实便秘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燥热内结于肠胃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气秘;气血阴阳亏虚者,为虚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的便秘属虚。而寒、热、虚、实之间,常又相互兼夹或相互转化。如热秘久延,津液渐耗,损及肾阴,病情由实转虚。气郁化火,则气滞与热结并存。气血不足者,易受饮食所伤或情志刺激,则虚实相兼。阳虚阴寒凝结者,如温燥太过,津液被耗,或病久阳损及阴,则可见阴阳俱虚之证。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便秘的诊断要点 1?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2?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目眩心悸等症。 3?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内伤等病史。 二、便秘与肠结的鉴别 便秘与肠结均可出现腹部包块。但便秘者,常出现在小腹左侧,肠结则在腹部各处均可出现;便秘多扪及索条状物,肠结则形状不定;便秘之包块为燥屎内结,通下排便后消失或减少,肠结之包块则与排便无关。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便秘的辨证要点

讲义之精深中医内科学--便秘

中医科学——便秘 细目一:概述 一、便秘的概念及源流 1.便秘的概念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2.便秘的源流 《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伤寒论》首先提出了将便秘从阴阳分类,指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宋代《圣济总录》将本病的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金元时期,洁古提出实秘、虚秘有别,《医学启源》曰:“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有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二、便秘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本篇所论类似于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同时,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分泌及代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可参照本篇容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便秘的常见病因 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外因:感受外邪。 二、寒、热、虚、实便秘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燥热结于肠胃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气秘;气血阴阳亏虚者,为虚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的便秘属虚。而寒、热、虚、实之间,常又相互兼夹或相互转化。如热秘久延,津液渐耗,损及肾阴,病情由实转虚。气郁化火,则气滞与热结并存。气血不足者,易受饮食所伤或情志刺激,则虚实相兼。阳虚阴寒凝结者,如温燥太过,津液被耗,或病久阳损及阴,则可见阴阳俱虚之证。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便秘的诊断要点 1.粪便在肠滞留过久,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2.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目眩心悸等症。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教案

滨州医学院教案 (理论课用) 课程名称 中医内科学 授课教师 李史清 职称 主治医师 授课对象 专业:中医内科学2007年级中医班(组) 授课时间 2013 年11月18 日4-6 节 计划学时 3 授课课题:中风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掌握中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治则方案。

教学重点、难点:中风病的诊断、辨证以及中风病的治疗 教学法: 课堂讲述和讲解为主,结合图片演示 教学手段、用具:幻灯 教学内容提要、步骤及时间分配: 一、定义和概念(5分钟) 指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相当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相似。二、病因病机(10分钟) 其病因病机与年老体衰、阳气不足、五志所伤、气滞血瘀、劳倦伤脾、痰浊化生、血脉凝滞等因素相关。本病其位在脑,与心、肾、肝、脾有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三、临床表现(5分钟)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多急性起病,

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四、辅助检查(10分钟) 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 五、诊断(5分钟)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一般可确立诊断。 五、鉴别诊断(5分钟) 中风病与口僻 中风病与痫病 中风病与厥病 五、辨证论治(25分钟) 治则:急则治其标,治疗以祛邪为主。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固阳。 各型中风病的辨证特点及治疗。熟记各型的代表方药。 六、西医治疗(5分钟) 及早治疗,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急救处理,治疗重点是防止梗死扩大,急性期的治疗首先应尽早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使脑血流达到缺血阈值以上,阻止缺血性损害的发展;三项基本原则即管理血压、适当处理脑水肿、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七、病例分析(5分钟) 1、本病中医诊断和辨证治疗是什么? 2、需要与哪些病证相鉴别? 3、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是什么? 八、小结(5分钟) 课堂教学内容简要小结。 思考题:一、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病机及其证候特征是什么? 二、临床上如何正确运用化痰通腑法?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601

血证 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要点一概述 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将数种血证与有关病证列为一个篇章,并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本证的范围。 《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是通治血证之大纲。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多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1

要点二病因病机 (一)血证的病因 1.感受外邪 2.情志过极 3.饮食不节 4.劳欲体虚 5.久病之后 (二)血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上述各种原因之所以导致血证,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 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各类血证的诊断要点 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外伤、倒经所致者,均可诊断为鼻衄。 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即可诊断为齿衄。 咳血: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病史。 吐血: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症。血随呕吐而出,常伴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色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为鲜红色,大便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有胃痛、胁痛、黄疸、癥瘕等病史。 便血: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黑如柏油样,次数增多。有胃肠或肝病病史。 尿血: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排尿时无疼痛。 2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301

水肿 水肿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要点一概述 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灵枢·水胀》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至于其病因病机,《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在《内经》时代,对水肿病的发病已认识到与肺、脾、肾有关。 对于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这一原则,一直沿用至今。汉代张仲景对水肿的分类较《内经》更为详细,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该书又根据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在治疗上又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原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唐代孙思邈对于水肿的认识续有阐发,在《备急千金要方·水肿》中首次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并指出水肿有五不治。唐代以后,对水肿的分类、论治继有发展。 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济生方·水肿门》说:“阴水为病,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涩少而清,大腹多泄……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渴,小便赤涩,大便多闭。”这一分类法,区分了虚实两类不同性质的水肿,为其后水肿病的临床辨证奠定了基础。对于水肿的治疗,严用和又倡导温脾暖肾之法,在前人汗、利、攻的基础上开创了补法。此后,《仁斋直指方·虚肿方论》创 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水肿》提出疮毒致水肿的病因学说,对水肿的认识日趋 1

中医内科学(中风)模拟试卷4

中医内科学(中风)模拟试卷4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 1.和中风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分数:2.00) A.心、肝、肾√ B.心、脾、肝 C.脾、胃、肝 D.脾、肾、肝 E.心、肺、脾 解析: 2.中风偏枯不用,肢软乏力,面色萎黄,或肢体麻木,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治疗何方最佳 (分数:2.00) A.桃仁红花煎 B.天麻钩藤饮 C.当归四逆汤 D.黄芪桂枝五物汤 E.补阳还五汤√ 解析: 3.平素头晕头疼,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喁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舌红苔黄,脉弦。其治疗宜选用 (分数:2.00) A.镇肝熄风汤 B.菖蒲郁金汤 C.苏合香丸 D.牵正散加味 E.天麻钩藤饮√ 解析: 4.室外劳作,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身热面赤,舌苔黄腻,脉弦滑者,应首先灌服 (分数:2.00) A.紫雪丹 B.玉枢丹 C.安宫牛黄丸√ D.牛黄清心丸 E.苏合香丸 解析: 5.从病因学角度归类,对中风提出“真中”、“类中”的医家是 (分数:2.00) A.张仲景 B.李东垣 C.刘河间 D.王清任 E.王履√ 解析:

6.下列哪项不是辨别中风闭证与脱证的依据 (分数:2.00) A.口开目合与口噤不开 B.手撒肢冷与两手握固 C.二便自遗与大小便闭 D.躁动不安与静而不烦√ E.肢体软瘫与肢体强痉 解析: 7.中风脱证的治疗方法是 (分数:2.00) A.益气回阳,开窍豁痰 B.养阴熄风,通络开窍 C.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D.益气养阴,化痰熄风 E.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解析: 8.平素头晕耳鸣,寐少梦多,与他人争吵后突发口眼喁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红苔黄,脉弦滑。治疗选用 (分数:2.00) A.天麻钩藤饮 B.镇肝熄风汤√ C.牛黄清心丸 D.安宫牛黄丸 E.局方至宝丹 解析: 9.平素头晕耳鸣,腰酸,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角喁斜,言语不利,手指动,半身不遂,舌质红好,脉弦细数。其病机是 (分数:2.00) A.脉络空虚,风邪人中 B.肝火偏旺,阳亢化风 C.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D.痰热阻滞,风痰上扰 E.以上均错误 解析: 10.中风的病理性质是 (分数:2.00) A.正虚邪实 B.阴损及阳 C.阴盛阳衰 D.本虚标实√ E.气血亏虚 解析: 11.阳闭的病因是 (分数:2.00) A.痰湿中阻 B.痰热壅盛 C.心火炽盛 D.肝火上炎 E.痰火瘀热√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

中风病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

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1.2病类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1.1.3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1.1.4证候特征: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是中风病常见的证候要素,在中风病主症的基础上备证候要素的主要临床特征如下:

讲义之中医内科学--便秘

中医内科学——便秘 细目一:概述 一、便秘的概念及源流 1.便秘的概念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2.便秘的源流 《内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伤寒论》首先提出了将便秘从阴阳分类,指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宋代《圣济总录》将本病的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金元时期,张洁古提出实秘、虚秘有别,《医学启源》曰:“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有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二、便秘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本篇所论类似于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同时,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便秘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外因:感受外邪。 二、寒、热、虚、实便秘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燥热内结于肠胃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气秘;气血阴阳亏虚者,为虚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的便秘属虚。而寒、热、虚、实之间,常又相互兼夹或相互转化。如热秘久延,津液渐耗,损及肾阴,病情由实转虚。气郁化火,则气滞与热结并存。气血不足者,易受饮食所伤或情志刺激,则虚实相兼。阳虚阴寒凝结者,如温燥太过,津液被耗,或病久阳损及阴,则可见阴阳俱虚之证。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便秘的诊断要点 1.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2.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目眩心悸等症。 3.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内伤等病史。 二、便秘与肠结的鉴别 便秘与肠结均可出现腹部包块。但便秘者,常出现在小腹左侧,肠结则在腹部各处均可出现;便秘多扪及索条状物,肠结则形状不定;便秘之包块为燥屎内结,通下排便后消失或减少,肠结之包块则与排便无关。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中风模拟题

[真题] (中医内科学)中风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中风风痰入络证的主方为 A.天麻钩藤饮 B.镇肝熄风汤 C.真方白丸子 D.独活寄生汤 E.小续命汤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题: 礞石滚痰丸适用于中风之 A.脱证 B.阴闭 C.中经 D.中腑 E.阳闭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3题: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中风闭证的主症之一 A.肢体强痉 B.目合 C.口噤不开 D.大小便闭 E.两手握固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4题: 患者高血压病史多年,今晨突然昏仆,不省入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

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细弱或脉微欲绝。应选方 A.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B.羚角钩藤汤合至宝丹 C.参附汤合生脉散 D.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 E.礞石滚痰丸合安宫牛黄丸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5题: 中风脱证的临床表现除下列哪项外均是 A.肢体强痉 B.舌痿,脉微欲绝 C.目合口开,汗多不止 D.突然昏仆,不省入事 E.手撒肢冷,二便自遗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6题: 补阳还五汤适用于中风何证型 A.肾虚精亏证 B.气虚络瘀证 C.风痰阻络证 D.气血亏虚证 E.肝肾阴虚证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7题: 治疗中风中脏腑阴闭证,应首选 A.苏合香丸 B.局方至宝丹 C.补阳还五汤 D.镇肝熄风汤 E.参附汤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8题: 患者突然昏仆,不省入事,半身不遂,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其治法是 A.通腑化痰,平肝熄风 B.开窍化痰,清肝熄风 C.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D.芳香开窍,化痰熄风 E.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此患者为中风,中脏腑,阳闭故当开窍化痰,清肝熄风。 第9题: 中风病位在脑,涉及到 A.心 B.脾 C.肺 D.肾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 E.肝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0题: 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在于 A.夹痰与夹瘀 B.有无神志不清 C.有无后遗症第九章中医内科学 D.外风与内风 E.邪浅与邪深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11题: 某患者中风后经治3月余,现症见音喑失语,心悸,气短及腰膝酸软。治法为 A.补肾阳 B.滋肾阴

中医内科学所有病名名解!!!!!!!

1、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肺失宣肃,卫表不和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 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2、咳嗽是由外感、饮食、情志、他病等原因引起肺失宣降,以气逆作声,咯吐痰液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病症。 3、哮病是宿痰伏肺由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触发引起痰气交阻,肺失宣降而形成 的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4、喘证是因六淫外邪、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久病劳欲等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肾失摄纳, 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 5、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 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发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 6、肺癌是由于饮食、劳倦、情志等因素长期损伤,导致正气亏虚,邪毒乘虚侵入,或痰瘀 内生,搏结于肺,而形成肺部积块,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发热、气急等症,但这些症状无特异性,易被忽视。 7、饮证是指三焦气化失常,体内水液运化输布失常,停留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8、胸痹主要由寒邪、饮食、情志、年老等因素引起心脉痹阻,临证以胸部闷痛为主症,甚 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 9、心悸主要由体虚、情志、、外邪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临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 安,甚至不能自主,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的一种病证。 10、自汗、盗汗是由于体虚久病、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而致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 失常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除外生理性汗出),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 11、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口淡纳呆、苔腻 等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12、呕吐是指由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引起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胃中的食物、痰涎 和水液等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的一类病证。 13、噎嗝是由于饮食情志,房劳年老等因素导致食管阻隔不通,以吞咽食物时哽噎不顺,甚 则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14、胃痛又称胃脘痛,主要由于外感、饮食、情志等因素引起的胃气阻滞不通,临证见心窝 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或伴有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的一种病证。 15、泄泻是因感受外邪、饮食七情及脏腑亏虚等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下渗,而出现以粪 便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并多伴有排便次数增多为特征的一类病证。16、痢疾是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而导致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导失司,脂络受损, 肉败血腐,出现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17、腹痛主要由外感、饮食、情志、瘀血等因素引起的气机阻滞不通,以胃脘以下、耻骨毛 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或伴有呕吐、便秘等症的一种病证。 18、便秘是因情志、饮食、劳损等因素造成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秘结不通,排 便时间或间隔时间延长,或粪质干结,排除艰难,或经常便而不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

中医内科学讲稿心系第一节-心悸教案资料

中医内科学讲稿心系第一节心悸 心悸 【概说】 一、概念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二、沿革 (一)《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本病的表现。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素问·痹论》亦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二)《金匮要略》和《伤寒论》提出心悸的病名. 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 脉象表现为结、代、促脉等。

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三)《伤寒明理论·悸》提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痰饮”两端。 (四)《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五)《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六)《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七)《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三、讨论范围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体质素虚 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失养——耗伤心之气阴,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 (二)饮食劳倦。 嗜食膏梁厚味、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

讲义之中医内科学便秘

讲义之中医内科学--便秘

————————————————————————————————作者:————————————————————————————————日期:

中医内科学——便秘 细目一:概述 一、便秘的概念及源流 1.便秘的概念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2.便秘的源流?《内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伤寒论》首先提出了将便秘从阴阳分类,指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宋代《圣济总录》将本病的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金元时期,张洁古提出实秘、虚秘有别,《医学启源》曰:“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有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二、便秘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本篇所论类似于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同时,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便秘的常见病因?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外因:感受外邪。 ?二、寒、热、虚、实便秘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燥热内结于肠胃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气秘;气血阴阳亏虚者,为虚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的便秘属虚。而寒、热、虚、实之间,常又相互兼夹或相互转化。如热秘久延,津液渐耗,损及肾阴,病情由实转虚。气郁化火,则气滞与热结并存。气血不足者,易受饮食所伤或情志刺激,则虚实相兼。阳虚阴寒凝结者,如温燥太过,津液被耗,或病久阳损及阴,则可见阴阳俱虚之证。 ?一、便秘的诊断要点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1.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2.常伴腹 3.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内伤等病史。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目眩心悸等症。? ??二、便秘与肠结的鉴别 便秘与肠结均可出现腹部包块。但便秘者,常出现在小腹左侧,肠结则在腹部各处均可出现;便秘多扪及索条状物,肠结则形状不定;便秘之包块为燥屎内结,通下排便后消失或减少,肠结之包块则与排便无关。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便秘的辨证要点 便秘辨证当分虚实,实者当辨热秘、气秘和冷秘,虚者当辨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二、便秘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实秘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通导之法,使邪去便通;虚秘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法,使正盛便通。? 三、热秘、气秘、虚秘(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冷秘各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