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题(全册)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题(全册)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题(全册)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题(全册)

2014~2015学年度下期教学质量评估检测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

(除法、图形的运动)

班姓名得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12分)

90÷3=0÷8= 125×8=270÷9=

280÷7= 250×4= 125+75=3×25=

80+20÷5=240-200÷4= 320÷4×2= (100+20)×5=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第(4)题。(9分)

(1)365÷6=??(2)804÷4=

(3)685÷5=(4)308÷7=

三、计算下面各题。(12分)

728÷8×3 126+176÷4

744÷(2×3) 300-300÷6

四、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

--

(2)填一填。

246÷2=? ?303÷3=

四、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开始除起。 ( )

(2)汽车的前进、后退属于平移现象。 ( )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 ( )

(4)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有0。 ( ) 五、填空。(8分)

1、( )÷2=32……1,( )÷4=20……2。

2、 25÷5,要使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上最小填( )。

3、陀螺的转动属于( )现象,缆车的运动属于( )现象。

÷ = ( ( )…… ( )

246

2 303

3

4、要使628÷商是2, ( ),

要使628÷3位数, 里最大应填( )。

5、8=105 ,被除数最大是()。

六、看一看,填一填。(8分)

1、下面的交通标志你认识吗,在轴对称图形下面画“√”。

2)平移了( )格。

七、解决问题。(37分)

1、学校新买了640张课桌,分4次运来,平均每次运来多少张?(4分)

2、按要求选择条件,并列式解答。(8分)

杨村小学五年级有239人,六年级。五六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①比五年级多112人②有351 人③比四年级少25

(1)一步解答的问题() (2)两步解答的问题()3、妈妈带了200元买了4袋旺旺大礼包,还剩52元,平均每袋旺旺大礼包多

少钱?(4分)

4、商店中出售书包28元一个,文具盒7元一个。买3个书包的钱,可以买几个

文具盒?(4分)

--

5、笑笑为地震灾区小朋友折幸运星,前三天共折了60颗,照这样的速度,9

天能折多少颗幸运星?(先画一画,再列式计算6分)

6、有405个同学参加体操表演,平均分成3支队伍,每支队伍的人平均站成

3排,每排有多少人?(5分)。

7、希望小学各年级人数如下表。(6分)

一二三四五六

人数96 100 102 98 10499

①他们去参观科技馆,但每天科技馆最多安排200人进馆,该怎样安排合理?

②科技馆规定成人票8元,学生票6元,三年级由张老师带队,他们要准备多

少钱?

附加题:(20分)

1.竖式谜。□里可以填哪些数字?(4分)

(1)(2)

2.超市开展牛奶买5送2 的活动,妈妈要买35天的牛奶,花多少钱就够了?

(5分)

我每天喝一袋

--

2元/袋

3.把0、2、3、4、5分别填入适当的方格,(要求:商是整数,数字在同一题中不能重复)。(5分)

(1)使商最小□□□÷□(2)使商最大□□□÷□4.淘气在解决一道除法计算题时,把被除数十位上的8错看成了5,除以3后,得到的结果是18,那么正确的被除数是多少?(6分)

--

双流县2014~2015学年度下期教学质量评估检测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二)

(乘法整理与复习)

班级姓名等级

一.计算。(共32分)

1.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8分)

30×60=?150×5= ?300÷6= ?0×400=

450÷5= ?9×60=??65×20=?22×40=

50×40= ??25×20= 40×35=?85÷5=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2分)

76×14= 38×18= 612÷6=

302÷5= 30×59=48×76 =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104 ×2×5 45+45×12

630÷(3×2)600-500÷5

二.填空。(共19分)

1.选数填空。10 20 30 40 50 60 70 80

--

--

( )×( )=4200? ( )×( )=4800

( )×( )=4000?

( )×( )=400 ( )×( )=1500

( )×( )=2400

2.在□里填上“>” 、“<”或“=”。

24×16 25×15 25×40 25×39+25 62×6×3 60×18 60×32 96×20 3.70×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积是( )位数。 4.56的15倍是( ),32个20是( )。 5.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 6.( )÷73=14……63

7.写出算式每一步的意思

三.圈一圈,算一算。(6分)

366÷3 15×12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8分) 1.45×60的积末尾有( )个0。

A. 1????

B. 2 ??

C. 3

2.下面算式中与其他两个算式积不同的是( )。 A. 250×40? ??B. 250×4? ? ?C. 25×40 3.两个数(0除外)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那么它们的积

4 3

× 3 7

3 0 1……( ) 1 2 9 ……( ) 1 5 9 1……( )

--

我的年龄是你的5倍多8岁。

我今年12岁

( )。

A. 扩大10倍 ? ?

B. 缩小10倍? ??C . 不变 4.□4×4的积是两位数,□中最大可能是( )。 A. 2??? ? B. 1 ?

C. 3 五.判断。(共4分) 1

( )

2.40×50的得数与400×5

的得数相等。

( )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 )

4.计算24+16×12+18时,应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 )

六.应用题。(共31分)

1.一栋楼房一共有12层,每层有16户。这栋楼房一共能住多少户?

2.

进价:每套54元, 售价:每套80元, 数量:15套。

卖完这批童装的利润(赚了)有多少元?

3.爷爷今年有多少岁?

4.每本作业有25页。算一算:明明班的作业放在一起,一共有多少页?

我们班有6个组,每个组有8人。

5. (1)已售出45张票,收款多少元?

(2)剩余的按每张15元

出售,剩余的全部售出可收款

多少元?

6.淘气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25页,第四天应从第几页看起?

六、附加题:(20分)

1.找规律写得数。(5分)

11×11=121 12×11=13213×11=143 14×11=( )

15×11=( )16×11=( ) 43×11=() 68×11=( )

2.填空。(6分)

(1)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5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5倍,积就扩大( )倍。(2)两个数的积是368,其中一个乘数缩小2倍,另一个乘数扩大6倍,这时的积应是( )。

3.甲桶的酒是乙桶的4倍,如果从甲桶倒出30千克给乙桶,那么两桶的重量相等。两桶原有酒多少千克?(5分)

--

4.小车:每辆120元,限乘客12人;大车:每辆160元,限乘客18人。150人

可以怎样租车没有空位?怎样租最省钱?(4分)

?双流县2014~2015学年度下期教学质量评估检

测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三)

(千克、克、吨面积)

班级

姓名等级

一.填空。(共36分)

1、6000千克=()吨7千克=( )克82吨=( )千克

( )t =9000kg 6kg=( )g 30000g=( )kg

60分米=( )厘米8米2=( )分米24000厘米2=()分米2 500分米 2 =( )米2

2、在()填上合适的单位。

(1)

150()3( ) 250( ) 5() (2)我们教室的长约是9( ),宽约6(),面积约是54( )铅笔盒宽10() ??数学课本封面面积约240( )

这车煤有多重?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本册知识点 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 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 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 进行估算 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 运算 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 常见的量 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3、年、月、日与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 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测量 1.周长的认识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统计与概率不确定现象 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 二、单元课时知识点 第一单元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 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 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和任何数相 乘都得0这一规律;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 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 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 解决。 第三节参加科技馆 知识点: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分钟约2-3道,正确率达到90%以上。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掌握用估算进行 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 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 10+2=12(这种方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4、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 时解决。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 搭建图形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 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

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5、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6、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7、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8、平移的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乘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乘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新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平均分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 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019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修改)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完整版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 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5、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6、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7、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8、平移的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乘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乘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 平均分 就用(除 法)计算。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0 除外),商不变。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 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 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 0,商的末尾 不.一.定.就有几个 0。(如: 30÷5 = 6 )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 是 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 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 1; 最大的被除数 =商×除数 +最大的余数 ; 最小的被除数 =商×除数 +1; ( 2)除法验算:→ 用乘法 0除以任何不是 0的数( 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 0;0乘以任何数都得 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 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 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 6、笔算除法时, 哪一位上不够商 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 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 判断商是几位数 ):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没有余数的除 法 有余数的除法

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 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 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K、M、O、T、V、U、W、X、Y。 长方形有2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 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 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①特点:轴对称图形的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两个对称点到对称 轴的距离.相.等..。 ②画法:定点数格—找对称点—描图。 ③平移方法:注意:点和点对应,边和边对应。 1.平移是整体移动。 2.要知道平移了几格,只需找到一个顶点,数出这个点平移的格子数,就是整个图形平移的格数。(也可以将每一个点平移了再依次连起来) 3.画出平移后,必须找到所有顶点平移后各点的位置,再按顺序连起来。 ④左右对称图形距离对称轴近的另一边也近,距离远的另一边也远。⑤有的 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 ⑥镜子中的数学:左右对称图形左右正好相反,上下对称图形,上下正好 相反。发现镜子中的人和照镜子的人左右方向正好相反。时钟在镜子中的对称,以12 和6 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即11 点在镜子中是1 点,只有12 点和6 点不变。 2.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拨算盘、升国旗、光盘的出入仓、拉开抽屉、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 方向(上、下、左、右) ①两要距离

2020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0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答: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3×4=12(元) 20-12=8(元)答:应找回8元。 b.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能被除数整除),先用被除数十 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要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如果有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除数整除):从被 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用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就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一位数。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1)从被除数的百位除起;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如果除到哪一位有剩余,就把余下的数与下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以一位数,直到 除到最后一位为止。 (4)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除到十位不够商1时,用0占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除到个位不够商1时,用0占位。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和验算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6.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7.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如:405÷3=135) 8. 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整数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 (2)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3)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4)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除数×商=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除法验算: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9.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10. 0不能作为除数 11. 0乘以任何数都得0; 12.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2021年三年级数学下册选择题提升练习北师大版

2021年三年级数学下册选择题提升练习北师大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小明的身高是142厘米,小刚的身高距离15分米还差8厘米,他俩的身高相比较,()。 A. 小明高 B. 小刚高 C. 一样高 2. 把长4分米的长的绳子剪成8厘米长的小段,可以剪()段。 A.8 B.50 C.5 3. 在3吨、3100千克、9000克中,最重的是( )。 A. 3100千克 B. 3吨 C. 9000克 4. 一个长方形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 A.7厘米 B.10厘米 C.12厘米 D.14厘米 5. 一个泳道长50米,一位运动员每天游40个来回,他每天游()千米。 A.4000 B.2 C.4 6. 有两袋糖,甲袋比乙袋多48粒糖,每次从甲袋取出8粒糖放入乙袋,要取()次就能使两袋糖同样多. A.1 B.2 C.3 D.4 7. 8元5分改成“元”作单位是() A. 8.5元 B. 8.05元 C. 0.85元 8. 一头大象重4吨,一头肥猪重200千克,一头大象相当于()头肥猪的重量. A.15 B.20 C.25

9. 水果店运进2吨水果,卖出800千克,还剩()千克。 A.1200 B.1000 C.800 D.600 10. 7千米5米=()米。 A. 7005 B. 7050 C. 7500 D. 5007 11. 一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1000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千克,1亿枚硬币大约重()吨。 A. 6 B. 60 C. 600 12. 与8头125千克的牛的质量相同的是()的质量。 A.10桶10千克的油 B.4袋25千克的大米 C.4只250千克的大猩猩 13. 500毫米=( )。 A.50分米 B.50厘米 C.5厘米 D.5米 14. 三个小朋友分别测量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你能发现谁量错了吗?( ) A. 媛媛:腰长为2.5 cm,底边为5.5 cm。 B. 君君:腰长为3.2 cm,底边为6 cm。 C. 璐璐:腰长为4.7 cm,底边为6.2 cm。 15. 甲数是30,乙数是甲数的4倍,求两个数的和,列式不正确的是 ()。 A.30×43 B.30×4+30 C.30×(4+1) 16. 一名学生体重约25千克,()个学生的体重是1吨. A.20 B.40 C.100 17. 6千克梨和60克梨加在一起的质量是()。 A.660千克 B.660克 C.6060克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乘与除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乘与除 复习进程: 1、回归书本,复习书本知识。 2、板块学习,强化知识。 3、综合训练,理解应用知识。 一、知识点: 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第二节知识点: 1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 20 ×3 的算理,即先计算 2 ×3=6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 ×3=60 。 3 、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 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一规律;2、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3 、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第三节参加科技馆 知识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掌握0 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0这一规律;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二、板块学习 1、整十、整百、整千乘法 1× 10=2×10=3×10 =4×10= 10×10=20× 10=30 × 10=40×10=

100 ×10=200 ×10=300 ×10=400 ×10= 2、末尾添零 2× 3=4× 5=5× 6=6× 7= 2× 30=4× 50= 5 ×60=6× 70= 20× 3=40× 5=50× 6=60× 7= 20× 30=40× 50=50× 60=60× 70= 3、加法换乘法 12+12=12+12+12=15+15=15+15+15= 12 ×2=12 ×3=15 ×2=15 ×3= 4,整百数乘一位数 100× 3=200× 3=300× 4=400× 5= 100× 7=200× 5=300× 6=400× 8= 5、任何数乘零 4 ×0=10 ×0=1 5 ×0=11 ×0= 6、转化后相加 11×2=12 ×2=24 ×4= 10×2+1 ×2=10 ×2+2 ×2=20 ×4+4 ×4= 7、整十、整百、整千除法 10÷ 1=60 ÷1=300 ÷1=800 ÷1= 10÷ 10=200 ÷10=300 ÷10=800 ÷10= 8、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5÷0=30÷0=28÷0=100÷0=111÷0= 8÷0=50÷0=49÷0=200÷0=224÷0= 9、乘法验算除法 9÷3=12÷2=20 ÷5=30 ÷6= 3×3=2×6=4×5= 6 ×5= 10、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 2、判断商的位数: 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 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 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如246÷6=(商是2位数) 。 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

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 4 、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 除法的验算: 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 、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 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 乙:176×6 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 乙:1584÷6 6 、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 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②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对称轴: 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 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5 、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6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 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7、平移: 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8 、平移的特征: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最新最全)

北大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1、只要是平均分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就有几个0。(如:30÷5 = 6)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 ... 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1.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 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K、M、O、T、V、U、W、X、Y。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 ①特点:轴对称图形的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 .... 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 .... ②画法:定点数格—找对称点—描图。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配套练习

第一单元除数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练习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一)(5分钟) 65÷5= 906÷3= 870÷4= 716÷5= 80÷6= 783÷3= 804÷2= 148÷8= 246÷7= 750÷5= 103÷3= 123÷3= 144÷9= 97÷3= 352÷5= 296÷4= 860÷2= 220÷9= 153÷5= 357÷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二)(5分钟) 64÷2= 128÷8= 446÷2= 911÷9= 405÷7= 76÷8= 325÷4= 155÷4= 718÷6= 350÷8= 871÷6= 220÷9= 618÷4= 654÷5= 622÷8= 451÷3= 900÷6= 677÷6= 192÷7= 120÷4=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三)(5分钟) 75÷5= 425÷3= 615÷5= 874÷5= 740÷8= 50÷6= 200÷7= 121÷4= 375÷5= 392÷3= 638÷8= 627÷3= 441÷5= 412÷3= 624÷4= 260÷4= 375÷5= 60÷6= 468÷5= 357÷6= 480÷4= 128÷5= 486÷9= 除法练习题(一) 一、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除数的整数倍) 1. 2.()里最大能填几? ()×4<25 ()×8<73 ()×8<72 9×()<38 5×()<40 7×()<45 3×()<16 6×()<56 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是除数的整数倍) 3.用竖式计算 72÷6= 85÷7= 95÷5= 80÷5= 65÷5=

2019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1)班有学生48人。学生通过两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班里的学习习惯都较好,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另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第三单元“加与减”。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 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练习题(通用)

下岗小学三年级2020-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模拟测试 三 学号: 姓名: 2020.7.7 一、 填一填。 (1) 左图的空白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2)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2厘米。 (3)右图中, 占总只数的 ; 占总只数的 ; 占总只数的 。 (4)5002cm = ( )2 dm 82m = ( )2dm 42km = ( )2m 5公顷 = ( )2m 82km = ( )2m 5000g=( )kg 5时=( )分 180秒 = ( )分 30t=( )kg 6平方千米=( )公顷 3元6分=( )元 2m=( )cm 15.26元=( ) 元( )角( )分 8分=( )元 5角9分= ( ) 元 (5)在 里填上“>”“<”或“=”。 6元5角 6.5元 5分 0.5元 60公顷 6平方千米 二、选一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箱子里有5双白袜子,3双红袜子和2双黑袜子。(除了颜色外其余都相同), 从中任意拿出一双,拿出( )颜色的袜子的可能性最大。 ①红色 ②白色 ③黑色 (2)下列图形不是对称图形的是 ( )。 (3)镜子中的史奴比是( )。 (4)下面运动物体属于旋转的是( )。 三、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2+17.23= 12×450= 125×4= 770÷7= 90-65.8= 80.53-5.3 = 56×21= 535÷5= 1- = + = + = - = 8312512710 1741- 7 172+ 746 632 52( ) ( ) ( ) ( ) ( ) ( ) ( ) ( ) ① ② ③ ② ① ② ① 1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古沟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第 1 页共 4 页)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平移的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旋转的特征:围绕中心转动。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混合运算》 1、四则混算的计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级混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3、应用题的综合列式要注意:四则混算中如果想先算加减法,就应把加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 二、《观察物体》 1、正方体有6个面(大小相等的正方形),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2、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3、要抓住物体的特征和摆放位置来判断观察位置。 三、《加与减》 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计算方法:可以脱式,也可以竖式分步计算。 3、简算方法:加法:(1)凑整先算 (2)把接近整的加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加就减,少加接着加。 减法:(1)把接近整的减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减往回加,少减接着减。 (2)切尾巴 (3)连减法:减去减数的和 4、“比多”:“比”字前面的多, 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 “比少”:“比”字前面的少, 四、《乘与除》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被除数看作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和,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特殊的,例:54÷2可拆成40+14再分别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75÷5可拆成50+25再分别除以5,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五、《周长》 1、周长的含义:一个物体或图形绕边线一周的总长度叫作它的周长。 2、测量方法:绳测法、直尺测量法 3、求一般规则图形的周长,先看有几条边,有几条边就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时,先观察,若发现相加得整十、整百的数,要把它们先相加,再加其他的数,这样会很简便。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长+宽+长+宽 5、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6、长=长方形周长÷2-宽=(长方形周长-2×宽)÷2 宽=长方形周长÷2-长=(长方形周长-2×长)÷2 边长=周长÷4 六、《乘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