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杨浦区2018-2019学年初一第一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含答案 (1)

上海市杨浦区2018-2019学年初一第一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含答案 (1)

上海市杨浦区2018-2019学年初一第一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含答案 (1)
上海市杨浦区2018-2019学年初一第一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含答案 (1)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一年级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2019、01

一、文言文部分:(28分)

(一)默写:(8分)

1. 怪石奔秋涧,

2. ,猛志固常在。

3. 为人性僻耽佳句,

4. 不堪盈手赠,

5. ,身世浮沉雨打萍。

6. 桃李莫相妒,

7. ,禅房花木深。

8. ,夜吟应觉月光寒。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诗中的“乐天”是指,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2分)

10. 颈联“沉舟”“病树”都用来比喻。(2分)

11.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必然规律。C.“长精神”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6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 选文作者列子是(朝代)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出自于本文的成语是。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点明了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

B.第二段写出愚公移山的实际行动。

C.第三段揭示了愚公移山的最初目的。

D.第四段写借助神力实现了愚公的报负。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齐景公“三不知”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景公:齐景公,齐国国君②霁:天放晴③被:同“披”

15. 解释加点的词(2分)

雨雪三日而不霁()善!寡人闻命矣()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17. 景公有哪“三不知”:

18.读了本文,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永远执著的美丽

①从没想过非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尽管71岁的他,依然显得精干,活力充沛,不乏睿智和幽默。

②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他以自己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

③一个人能有这样的成就,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美丽”这等词汇都已经成为浅薄而无谓的媚俗,无法与他们并列。

④但是,就在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喜庆日子,在他接受首都新闻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我忽然听到了“美丽”这个词,突然发现,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杂交水稻”之父的横空出世,竟然和美丽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⑤那是我在这次采访中唯一有机会提出的一个问题,因为我始终不解,像他这样出生在北京、生长在武汉、重庆等大城市、从小上教会学校的人,为什么在风华正茂之时违背母愿选择了艰苦而陌生的农学?

⑥袁隆平没有丝毫犹豫地说出了这个大出我意料的答案:“大约我6

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⑦时隔六十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儿时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可见那片花艳果鲜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的心。

⑧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梦幻,使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不解之缘。

⑨但当他第一次真的来到农村时,不禁大吃一惊: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最美的梦境?

⑩现实中农村的落后、贫瘠和chuāng痍,让寻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但却绝没有让他就此退缩,“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定要走到底。”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了终生的追求。

?他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着杂交水稻而运转。在他研究开始的最初,为了获得一株必须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这样巨大的付出,在他几十年的育种研究生涯中,可以说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是科学道路上必然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可能遇到的磨难都曾经跳出来考验他的心智。如果他仅仅是美丽的欣赏者,也许他早就被沉重的现实消磨一空;但作为以自己的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科技工作者,袁隆平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或许上天也被这种精诚所感化,自1966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着一个,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项接着一项,三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了“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 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隆重上市。

?不知多少人梦m?i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对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儿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21古稀之年的科学家之梦,已没有了园艺场的五彩缤纷,但那种淳美

的境界却依依相随,如幻如真。

1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chuāng痍()梦m?i以求

()

20. 体会(11)节“他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

题之中”一句中加点词“扎”的表达效果。(4分)

21.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14)节在文中的作用。(4分)

22.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袁隆平作为杂交

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本文是

2001年袁隆平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奖,新华社记者曲志红采访后的一篇

通讯报道。认真阅读课文,梳理科学家袁隆平取得了哪些美丽的成就?(6

分)

(1)全国一半稻田播种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稻谷60%源自他的杂交水稻。(2)

(3)

(4)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零分

1小旦从戴眼镜的汪老师手里接过试卷。鲜红的零分像一面垂头丧气的旗帜猎猎作响。小旦很害怕,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好在老师也没有看他,挥挥手说,回去给家长签个字。

②小旦心里难受极了。汪老师平时最喜欢他,上次看到他的指甲里藏了不少泥垢,亲自用指甲钳替他整理干净了。上学期,小旦的语文考了全校第一,王老师当即就从自己的书橱里拿出同学们都垂涎三尺的《草房子》奖给了小旦,上面还有作者曹文轩的亲笔签名,神气得不得了。

③小旦看出来,易动感情的汪老师真生气了。从全校第一到零分,就是从老柳树上摔下来也不会这么惨。小旦叹了口气,含着泪回家去。

④路上的油菜花都开了,金灿灿的,黄色的花粉沾到小旦的身上,好香啊。小旦的家在一片油菜地的后面,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柳树,上面住了一窝灰鸟。正在家门口等小旦的老黑一看到小主人,摇着尾巴迎上来。小旦没心情理它,手里的试卷攥得更紧了。

⑤爷爷坐在院子的槐树下,一树的槐花白得像雪,香气四溢。爷爷的手里抓着那把乌黑梢子的二胡,眼睛微闭,吱吱地拉着,喑哑的琴声,在静静的院子里显得很特别,小旦找不出词形容。但他知道爷爷拉的是什么曲子,自从爷爷动手术以后,老是拉这首《病中吟》,有时候会把老泪拉出来,小旦也跟在后面流泪。过去的爷爷多么壮实,像谷场上的公牛,可一场病,爷爷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说话都抖个不停。小旦再不敢惹他生气了。

⑥小旦啊,回来了,锅里有好东西,你去看看。知道今天你们发榜,犒劳你的。

⑦小旦揭开锅,几个长相喜人的嫩玉米卧在清水里。小旦拿起一个,咬咬,真甜。小旦拣了一个大的给爷爷,站到旁边,等爷爷问他。爷爷心情很好,竟然没有问他成绩,很难得地拉了一曲《良宵》,琴声俏皮得像枝头的小鸟。

⑧小旦转身到屋里写作业。作业写完,天已经黑了。挂在天上的凉月很亮,院子里洒下一片银光。爷爷忽然喊小旦出去,让他坐到自己身边。小旦,你要什么奖赏?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吧。

⑨小旦不敢说话,把试卷递给爷爷。爷爷看完脸色就变了,鼻子里呼哧呼哧出粗气。小旦害怕了。爷爷你咋了?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部分(28分)

(一)默写:1——8题(略)(每题1分,共8分)

(二)(6分)

9.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卖炭翁》等(2分)

10.(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2分)

11.D

(2分)

(三)(6分)

12.战国愚公移山(2分)

13.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分)

14.C (2分)

(四)(8分)

15.雨:名词作动词,落,将,下善:好(2分)

16.(景公)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饥饿受寒的老百姓。(2分)

17.饱而不知人之饥,温而不知人之寒,逸而不知人之劳(2分)

18.正直善良或关心百姓疾苦;懂得换位思考;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忠臣(答对2点即可得分,意思对即可)(2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永远执著的美丽》(16分)

19. 疮痍梦寐以求(2分)

20.扎:动词,意思是“钻”,形象生动地写出袁隆平义无反顾地钻研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难题,体现他执著理想、甘于奉献、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4分,意思对即可)

21.内容上:用一系列数字说明袁隆平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引起读者对袁隆平这样伟大的科学家景仰之情。

结构上:与10节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了终生的追求和11节首句“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照应。(各2分,共4分)

22.(2)《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等论文发表、在杂交水稻领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

(3)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4)称他“神农”、“带给全人类福音”、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每点2分,共6分)

(二)《零分》(16分)

23.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零分比作旗帜,像人一样垂头丧气;形象生动地写出试卷鲜红的零分非常刺眼,对小旦内心的巨大冲击力;突出了小旦难受的心情。(3分,意思对即可)

24.1老师让小旦回去给家长签字。2小旦让爷爷打电话给爸妈让他们回来。3小旦叹了口气,含着泪回家去。4小旦的泪再也忍不住了,他抱住了老泪纵横的爷爷。

5害怕6心碎(每空格1分,共6分)

25.插叙(1分)补充交代了小旦学习成绩好,得到老师奖励和关心;与考零分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深思,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小旦考试有如此大的落差。(3分,意思对即可)

26.A(3分)

三、写作:(40分)

2017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英语三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英语三模试卷 二. Choose the best answer(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共20 分) 26.(1分)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 is pronounced as /t?:m/?()A.turn B.term C.team D.time 27.(1分)One day Gloria wants to play football for 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Cup.() A.a B.an C.the D./ 28.(1分)A military lover bought a tank on the Internet.He opened it and found much inside.() A.gun B.gold C.coin D.body 29.(1分)Dad and mum are very strict us about table manners.()A.from B.by C.with D.for 30.(1分)Of all the thins they saw,the ghost town was .()A.good B.better C.best D.the best 31.(1分)Bike﹣sharing is convenient and I don't need to buy a bike for .() A.I B.my C.mine D.myself 32.(1分)Shanghai Tower has opened its sightseeing deck the 118th floor to the public recently.() A.in B.for C.on D.at 33.(1分)This hand cream smells .What's it called?()A.lovely B.heavily C.rarely D.happily 34.(1分)We had a clear view of the castle from our room.There was blocking our view.() A.something B.anything C.everything D.nothing 35.(1分)Unless the weather ,we will have to cancel the game.()A.improves B.improved C.is improving D.will improve 36.(1分)﹣I'm really sorry,Dad,but I think I've broken the tap. ﹣Let me see…Oh,never mind.I easily fix that.()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全卷共四个大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三、现代文阅读(20分);四、写作(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上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课有所倾斜,三篇文言文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语文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简单分析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一、积累与运用(20分)(四)综合性学习。(4分) 我爱我班,因为我是其中的一员,这里有优秀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老师们各有千秋,同学们各有专长,组成了我们共同的家——竞技体校初一班 假如班级内开一个“我爱我班”主题班会,请你为这个班会写一个简短的开场白。目的在于让同学们都能说出自己爱班的心里话。(不少于50字)。 再如:四、写作(40分) 题目:长大的_____________ 要求:可以选择“烦恼”“滋味”“责任”等词语,主要是利用这个半命题表达你现在对“长大”的真实感觉。请写出真情实感,描画出自己的生活。不少于500字。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对初一班48位学生试卷进行抽样分析,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生字生词(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3分) ②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③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失分比较多。 2.找出下面文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莫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韧改为忍做对的不多,反映出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好。 二、古诗文阅读(20分)(二)(11分)比较《伤仲永》和《与友人书》完成9-11题失分最多。 总体来看,最高分96分与最低分2分,学生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平均分与预期值基本一致,区分度好。 最高分96分,最低分2分,平均分61.65分(预期60分左右). 2、知识掌握不全面、记忆不牢固。 例如:(二)诗句默写。(5分)是学生知识不牢造成的。 3、知识理解存在缺陷。 例如:三、现代文阅读(20分) 4、书写的不规范。比较严重的是作文。 5、做题时马虎,不注意审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邓稼.先( jià) 宰.割(z?i)可歌可泣.(qì) B.弥.高( mí) 赫.然(hè)气冲斗.牛(d?u) C.簇.新(cù) 校.对(xiào)鲜.为人知(xiān) D.草率.(shuài)揩桌子(kāi) 深恶.痛绝(wù)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谜藏筋骨绿茵场小心翼翼 B.窠巢诀别水银柱翻来复去 C.健壮祷告彩棱镜混为一谈 D.分歧荫蔽座右铭喜出妄外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 B.他翻来覆去 ....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絮叨叨 ....。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 ....,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代、夸张) 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夸张、拟人)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比喻、拟人)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天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渴望,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人对自身的国际定位。如果在汉语全球教学和推广的环节上不能跟上这种渴望,那么全球对中华民族的关注与了解之间就会出现脱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尤其是从事汉语和汉文化教学与推广工作者责任重大。 A.不仅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更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B.这种脱节不仅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更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C.不仅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更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D.这种脱节不仅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更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③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根据理解默写名句。 ①《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残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一班韩志华 一、试卷及命题评 1、指导思想: 整份试卷以新课标为指导,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依然注重于能力这个核心点,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与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2、命题范围、目标要求 整份试卷以七年级上册百分之六十为出题范围,内容涉及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段理解与阅读,写作与综合探究,试题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3、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延续了上一年的期末考试试卷的形式,共有三个大题,分别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语段阅读、写作。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卷上的提示语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难度系数:本次抽样的得分率是81.64,基本符合0.8的难度,易于检查学生的整体情况。 5、题型、题量: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两小时内完成。 6、命题自创或使用成题:在试题的命制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基本含盖了学习范围,现代文阅读能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命制,这种考察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语句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能从最基本阅读能力的建构上出题,这一点无疑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写作能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点滴,便于学生动笔,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7评分标准是否科学: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大都有“意思相符合即可”,体现了答案与思维的多样化,易于学生表达个性化的答案。 1、整份试卷的得分率为81.64,基本符合难度系数0.75—0.8左右的要求。 2、得分率较低的是5,11,18小题,说明初一学生在阅读能力特别是整体把握能力及对文中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欠佳。 二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一)答题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 题1:根据加点字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考察学生舌前音与舌后音,题4:考察学生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的理解。学生答题错误的关键在于对书中出现过的词语的含义理解不到位而造成了选错答案的现象。题6:考查学生修辞手法的运用。题7: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掌握 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 包括科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科内阅读由于老师讲过,大部分做的不错,针对课外阅读题由于贴近生活实际和文本,学生便于回答,而且评分尺度较宽,因此得分率较高题17:考察学生对文中侧面衬托儿子孝心的句子的理解。典型错误是学生把本句中的描述对象只放在自己身上,而未提及其他人。答案不完整。。从而导致学生在解题时解答不全面。好在评分尺度较松,否则本题失分会较多。 第三大题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殷.红(yān) 澎.湃(pén) 炽.热(zhì) 亘.古(ɡèn) B.抹.杀(mó) 哺.育(pǔ) 悲怆.(chuànɡ) 默契.(qiè) C.疙.瘩(ɡē) 惬.意(qiè) 校.补(jiào) 踱.步(duó) D.调羹.(ɡēnɡ) 愧怍.(zuò) 屏.障(pǐnɡ) 哽.咽(ɡě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迫不急待锋芒毕露悔人不倦大廷广众 B.迥乎不同义愤填膺语无论次群蚁排衙 C.气冲斗牛悲天悯人相得益彰毛骨悚然 D.鞠躬尽瘁忧心冲冲妇孺皆知颠沛流离 3.下列对网络流行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卖萌:装可爱。 (B.正能量:泛指一切健康的、积极的东西 C.土豪:原指在网络上无脑消费的人。现多用于讽刺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 D.驴友:指不正当的朋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即将到来的大学生运动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充分发扬自身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B.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 C.“幸福”“幸福感”和“幸福指数”俨然已经成为时下中国的流行语。 D.她是一位教师,不仅是全国人民的教师,而且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 5.下列短语不完全同类的是()(2分) A.太阳升我们高兴大家唱歌老师讲课 B.喷出火焰看到长城夸奖我安排任务 C.热得难受跑得出汗干得很好放松下来 D.一泓泉水生日礼物完全相信大家相信 6.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写一句。(3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

2018上海杨浦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 语文学科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7.12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_____________》) (3)人类的物质文明无论多么奢华,坚固,都逃不过时间的淘洗,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发出感慨。 2.按要求选择。(5分) (1)当代人做事讲求“有法可依”“有根有据”,以下表述对应的一项是( )。(2分)A.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D.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古典诗文的审美通常停留于农耕时代的意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气、韵、境、味等均是中国人独特情趣的表现。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以“诗评、文评”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只能做出相当有限的反应。 A.精美的意象、隽永的意境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 B.古典诗文的朦胧、雅致倒是十分贴切 C.精致的古典诗文已显得力不从心 D.再精美的诗文都已经失去言说的能力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标准化时代的文化乡愁 陈建华 ①用坐标横轴表示诗的完美性,用纵轴表示重要性,确立一个坐标点,计算其所占面积,便可测算诗的伟大指数。这种表述近乎完美,将诗歌欣赏的感性沉迷转化为可资遵循的理性路径,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可操作性。 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庸 .....”的本质。它回答不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经验里,诗歌会比视像更美,更能让读者悸动与心跳、更能感受美丽与哀愁、更能使人眷恋这世间红尘? ②严格说,悟诗比解诗更重要。南宋严羽借禅喻诗:“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也在妙悟。”[1]行家眼中,这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情感,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体温,也就够了。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③然而全世界的学术圈越来越迷恋于自我发明的一套言说方式,甚至将这种言说方式视作身份证明,尽管经不起推敲与追问。[2]为了显示研究的科学性,一些学者用这些手段将读者绕的云里雾里后,得出一些不近人情且无聊透顶的结论。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幸福公式、痛苦公式和各类不知所云的大学排行榜、发展指数。学者们热衷于用图表、方程式、公式等数学语言对各种荒诞不经的学说进行华丽的包装,让那些乏善可陈甚至愚蠢的想法显得证据确凿。 ④对数字、公式、模型等理性语言的迷恋折射出论文价值的真实来源。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加速,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差不多都是以论文为呈现形式。在众多文体中,论文的优先地位得以彰显并逐渐巩固,科学研究范式获得众星捧月般的尊崇。[3] ⑤“五四”以来,科学与民主深入人心。崇尚科学放之四海皆准,怕的是将崇尚科学偷换成崇尚论文。人类文明积累到今天,任何领域要做出一点点小小的发现谈何容易?但在发表压力下,大量“精致的平庸”的论文被生产出来。[4] ⑥更可怕的是将论文变成一种变相的控制技术。但很不幸,本来代表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勇气与热情的论文正逐渐变成大工业生产线上的流水产品。论文越来越八股,引论、本论、结论,对应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是一套规训体系,别想另搞一套,谁敢不按这种套数写作?因此,论文已经变成了一种标准化产品,它操持着典型

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七年级语文练习试题2011年10月 一、积累运用(共21分) (一)积累(共1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弹指一挥间,悠悠90载.。在绿色涌动的七月,在鲜花开放的七月,在彩旗飘飘的七月,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凝望鲜红的党旗,我们心中泛起阵阵lián y ī,默念着曾经在党旗下的誓言——让党旗熠.熠生辉,我们时时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2.默写。(7分) ①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冰心《成功的花》) ②▲,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④▲,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⑤▲,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冰心《纸船》) ⑥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3.名著阅读。(4分) 根据四大名著的内容进行连线。 《西游记》罗贯中三打祝家庄 《水浒传》曹雪芹三圣试禅心 《三国演义》吴承恩三英战吕布 《红楼梦》施耐庵黛玉葬花 (二)运用(共8分) 4.下面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5分) 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对纸质图书的命运,无论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②随着整个社会浮燥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③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映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2)句②中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3)句③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7-2018学年度一度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卷面由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口语交际、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五个板块组成。现对本次学生答题情况逐一进行分析: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本版块以选择与填空为主要考察方式,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考察,内容涉及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句子排序、诗文默写、综合运用。就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掌握不够仔细牢固,诗文默写相对理想,失分较少。究其原因,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够仔细,分辨不够准确,以后应该加强生僻字词的积累,并巩固课内所学生字词,以及对语文常识的记忆,争取在字词方面和语文知识正确率100%。 二、口语交际 主要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满分的同学不多,主要存在三点问题:1. 缺少称谓;2. 阅题不够仔细:应该劝解一方很多同学却在劝解双方,达不到劝解目的;3. 不能熟练运用语气的变化,过于生硬,无法让对方心悦诚服接受自己的意见。 三、文言文阅读 主要考察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狼》两篇古诗文,主要暴露两个问题:1. 对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2. 对文言字词的词性、释义掌握理解不牢,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加强背诵的基础上,注意文言字词的古今差异及灵活运用,理解重点常用字词,必须多次强调反复运用,带领学生归纳。 四、现代文阅读 本次现代文阅读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考察题目,主要考察的方向是文章的整体理解、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修辞方法的运用。从卷面答题情况看,失分比较严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归纳能力较弱,不能准确找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另外对本文中拟人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体会不深,如19题,对“卧“字表达效果失分最为严重,对20题修辞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答出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却对它的表达效果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的引导及答题思路的认识开导,各种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也应多加归纳和体会。 五、作文 本次作文相对简单,写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结构合理,详略得当,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是同学们擅长并经常联系的文体,得分情况较好,二类文数量较多,也有一些一类文,最高分为38分,只有少数同学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潜心积累显功底 一、看拼音,写词语。(计8分) chèhuàn bēn pǎo shèn zhìdàgài záguōzuìjiǔyíhuòguàn gài 二、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打“√”。(计 3分) 洞穴(xuéxuè) 严肃(sùshù) 技术(jiùjì) 质量(zhìzhǐ) 崛起(qūjüé) 笨拙(zuōzhuō)三、根据拼音写汉字,组成词语。(计3分) [zhèn] ( )惊 ( )静 ( )兴 [bó] ( )子拼()单( ) 四、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计3分) A.卧室掩护自毫身躯 B.清晰悲惨求饶掐住 C.昏乱水稻旁大我俩 D.搏斗牙齿竟赛训斥 五、选择划线字在句子中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填序号)(计6 分) ①níng ②nìng 1.爸爸宁( )可自己默默吃苦,也不愿打扰家人安宁( )的生活。 ①xuán ②xuàn 2.小布头被一阵旋( )风吹得飞了起来,顿时觉得天旋( )地转。

①平常,普通。②凡是,所有的。③概要,要略。 3.凡( )我市在校小学生,都可以参加这次十佳少先队员评选活动。 ①善良,品质或言行好。②交好,和好。③爱,容易。 4.花奶奶是一位和善( )的老人,孩子们都很喜欢她。 六、将词语补充完整。(计6分) 提( )吊()腾( )驾( ) ()七( )八 ()发()中视死( )()眉( )目()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计9 分) 1.孩子们喜欢这样的老师。(改成反问句) 2.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3.小女孩受到了豌豆的鼓舞。小女孩的病慢慢好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八、根据积累填空。(计4分) 1.尺有所短,。 2.莫愁前路无知己,? 3.但使龙城飞将在,。 4.,此必苦李。 第二部分:乐于实践会运用 九、口语交际。(计5分)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此时,如果能有人安慰一下,心情肯定会好很多。你会安慰别人吗?请结合情境,设身处地地想想当事人的心情,选择其中一个情境进行安慰。

2017届杨浦区初三三模

2017届杨浦区初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2017.05)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钱塘湖春行》 2. ,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 3.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4.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久之,,。《狼》 (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本诗中的“割”生动传神地写出了 。(2分) 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以设问统领全诗,以苍翠的青色突出泰山的绵延不尽。 B.第三、四句近观泰山,传神描绘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的形象。 C.第五、六句以归鸟暗示时间已晚,表达诗人对泰山神往热爱之情。 D.最后两句表达诗人期盼登山之情,似写登山,实为表明胸中之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本文的作者为时期的思想家。(2分) 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曾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先论证造就人才的条件,接着论证国家存亡的道理,最后自然得出结论,水到渠成。 B. 本文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既要经受客观艰苦环境的考验,也要在主观精神意志上经受磨练。 C.本文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佑君主的贤士,不警惕敌国外患,常常会遭到灭亡。 D.本文运用排比设喻,且句式灵活,给行文增添了气势,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后赵王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②武乡:今陕西榆社。石勒出身武乡,年轻时为雇农。③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故友。④襄国:今河北邢台。石勒建国都于此。⑤沤麻池:浸泡麻茎的池塘,麻茎在加工前必须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 11.解释加点字。(4分) (1)召武乡耆旧诣襄国诣()(2)引阳臂曰引() 12.下列对“因拜参军都尉”一句理解正确的是一项是() A.众人因此参拜李阳为参军都尉。 B.石勒于是任命李阳为参军都尉。 C.李阳于是拜见了参军府的都尉。 D.参军都尉因此参拜了壮士李阳。 13.请简述李阳“独不敢来”的原因。(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4.下列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石勒唯贤是举 B.石勒感恩图报 C.石勒不计前嫌 D.石勒兼容天下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20分) 围棋 吴德铎 ①围棋是中国人民的创造。它的起源,已不可考。晋张华《博物志》:?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教之。?究竟是?尧?还是?舜?,张华自己都弄不清楚,可见他的说法未必可靠。何况还有人以为《博物志》是一部后人伪托的书。 ②讲究吐属的朋友,不喜欢说?下棋?,以为这说法太俗气,他们喜欢用文雅的?对弈?。其实?奕?是围棋的古称,扬雄《方言》:?围棋谓之奕,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奕。《孟子》还告诉我们:?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看来这位高手未必真的名?奕?,而是名以技传,他善?奕?,名?弈秋?,他的真实姓名被淹没了。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试卷。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体现了“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特点。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 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古诗词名句的“默写”、“名著的导读”、“语言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古诗词名句的“默写”,这是一个重要题型,是学生考试中必考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写出上句以及要求背诵出某首诗;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写出相关的诗句。答题中出现较多错别字,或者答非所问,乱用另外一首诗的语句的混用现象,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较注重机械的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出现错字率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词语释义题,这是学生的一个弱项,很多学生对成语的整体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成语中某个字词的理解就能力显得非常薄弱,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语言连贯题。此题着重考查句子内部结构的一致,逻辑的有机联系,上下语言环境的协调等。此类题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能力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掌握能力。阅读文段选自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黔之驴》。第18题解释加点的字;第19题翻译一句话;第20题是对文中某句话的描写内容及其目的。 第18题,跟第17题类型一样,同是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总的来说,“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理想,学生的得分多数在6分以上,失分主要是第18道题。从中看道现在考试的考查范围虽然比较宽广,不受拘束,但只要还是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总共三个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鉴赏与评价能力。命题形式也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体现了语文新课标“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此外,试卷中出现的课后原题,也有助于教师钻研教材,重视课文教学和关注学生的课文掌握程度。 4、作文 作为情感话题作文,考生不会有太大的写作难度,一般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文字表达上看,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生必须明确记叙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区别,文章体裁上不能沦为“三不像”,否则体裁不正确,文笔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 二、今后教学建议: 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

最新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

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请将下列内容用楷书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下面。(2分) 2.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2)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3),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4),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晴空一鹤排云上,。(《秋词》刘禹锡)(6)?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苏轼)(7),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8)落花人独立,。(《临江仙》晏几道) (9)淡泊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信仰。正如诸葛亮《诫子书》所言:

“,”。 3. 下列对句中词语运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和治性是一对反义词) B.我们的旅行社在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游客前来垂询.. 。(加点词是敬辞) C.“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 了。”皇帝想。(加点词都是代词) D.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 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加点词是贬词褒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 ) A.花朵怒放者,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暑期 被一片绿的海面吸收着。 B.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 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D.清晨,雨悄然的洒着,轻轻地给大地盖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

5.班级准备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4分) (1)【拟写刊名】班级要组成班刊编辑部,由你担任主编,请你给班刊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刊名要文雅,富有文学气质,并拟写出拟名的理由。(2分) 班刊名称: 拟名理由: (2)【阅读分享】央视朗读者栏目里,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朗读了苏童的《自行车》之歌,献给自行车上的美好青春岁月,导演徐静蕾朗读了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献给自己慈爱温暖的奶奶。(2分) 我读(作者)的《》,献给 6.名著阅读。(5分) 【甲】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选自第十四回) 【乙】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

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杨浦三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2.,阴阳割昏晓。(《望岳》) 3.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日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历历”的意思是。(2分) 7.下列对本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通过描绘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的落差,引发诗人怅然之感。 B.颔联通过描绘白云下水天相接之景,表达诗人物是人非的惆怅感。 C.颈联通过描绘登楼远眺晴空下茂盛的草木,引起下联诗人的乡愁。 D.尾联通过描绘日暮乡关的朦胧江景,表达诗人漂泊异地的思乡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天时不如地利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选文的作者是时期的(人名)。(2分)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选文以“攻城者环而不胜”的例子,论证了“地利”的重要性 B.选文以“守城者委而去之”的例子,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 C.选文以“寡助”与“多助”的对比,论证了“得道”的重要性。 D.选文以“域民……”三句,论证了“智慧”在治国上的重要性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宋弘责桓谭 (宋)弘荐沛国①桓谭,为议郎、给事中②。帝③令谭鼓琴,爱其繁声④。弘闻之,不悦;伺谭内出⑤,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⑥之,且曰:“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沛国:古地名。②议郎、给事中:官职名称。③帝;指东汉光武帝刘秀。④繁声:此指花音曲子,类似靡靡之音。下文的“郑声”亦同此。⑤内出;从宫内出来。⑥让:责备 11.解释加点字。(4分) (1)为议郎、给事中为()(2)不与席而让之与()

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海安县西片2013-2014学年下学期4月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404 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泉水在大地上màn 步行走时,随时随地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情态,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像琴,像笛,像钟,像磬.,发出的铮铮泉水声是人间最美的音乐。立于澄ch è的泉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我掬泉浣面,饮泉入腹,以泉为镜,发现微涩.的一张脸已“水色”丰足。( 2.默写。(8分) ①,潭影空人心。 ②吴楚东南坼,。 ③曲径通幽处,。 ④戎马关山北,。 ⑤油蛉在这里低唱,。 ⑥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⑦——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⑧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改正。(4分) ①今年全国将有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②江苏省是试点省份之一,在沿江8市20所中小学试点开办京剧课。③除此以外,江苏还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④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4.根据下面提供的文字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3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行下联: 5.用手机短信交流,便捷又时尚。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如下面这条教师节短信:“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蔽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这不仅符合短信编写的要求,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学生的心意。三八节来临之际,请你仿用这条短信的修辞手法(比喻),给妈妈拟发一条温情的短信。(3分)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杨万里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夏县胡张初中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期末考试试题分析报告 张典明 本次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一、成绩情况 七年级141班语文学科学生参考人数18人,平均分数 79.3,及格率77﹪. 二、试题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2、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统观试题,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试题亮点:融入了主题实践性活动的考查,考查形式内容多样化,涉及知识点全面。本次大作文内容贴近生活,选材较易。 三、测试结果分析 第一部分读写:个别同学失分较多,学生对诗文的掌握不够牢固。失分原因在于学生错别字较多。 第二题,读·思。 (一) 3小题,错字改正,有难度。学生完成较差,老师应该加以补充说明。 4小题,考查诗歌朗读情况,学生完成较好。 5小题,名著阅读,这种考查形式,大多完成较好,部分学生不会作答。应加强指导。 (二) 6小题,考查概括能力,7小题,写议论文片段,学生完成较好。 (三)8—11题,文言文基础知识,都是平时要求识记和过关的,还是一半学生全对,一半学生完成不够好,有的答得不准确。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章较为简单,只有认真阅读,12、13小题完全能够很好作答。但是部分学生文言知识缺失,有待加强。 三、读·写。(70分) 14题,据图写文,写一段文字,学生完成有难度。教师要加强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 文期末试题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吝啬sè 棱镜líng池畦qí 咄咄逼人duō B.匿笑nì 庇护pì 祷告d?o 尊君在不f?u C.论语lùn 创伤chuàng 攒成cuán 拈轻怕重niān D.胆怯qiè顷刻q?ng 怂恿s?ng 秾纤合度xiā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3分)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我可以辩别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 C.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D.今天成绩单下来了,我考得很不理想,回家路上一直提心吊胆的。 3.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A.人生路的选择往往是在一念之间,但结果却常常大相径庭。.... B.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隔壁班杨洋在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中.... 获得了金奖。 C.六月的天如娃娃的脸,暴怒无常。.... D.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课间十分钟也闲不住,我总喜欢跟三五好友谈笑风生的说笑玩闹。.... 4.找出文学常识有误第一项()(3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籍,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C.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蒲松龄,字留仙,清代着名文学家。《狼》出自蒲松龄的《聊斎致异》一书。 5.横线处最恰当选项是()(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