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容易转化成癌的四种常见病

容易转化成癌的四种常见病

容易转化成癌的四种常见病
容易转化成癌的四种常见病

容易转化成癌的四种常见病

现在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很多人有一点什么症状就怕是癌症,这个虽然是有点杞人忧天,不过要知道的确有一些常见病跟癌症是有关系的。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有哪些不起眼的“小病”可能会转化为癌症呢?大家一定要注意,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

易转化为癌症的小病

1、慢性溃疡性疾病

口腔溃疡和胃溃疡非常常见,许多人通常不会在意这些“小病”。但专家说,长期以来慢性溃疡可能会发生癌变。一般的口腔溃疡,经过适当的治疗,7?10天即可恢复,但如果相同溃疡持续数周甚至一个月并不好,就可能和口腔癌关系密切了。胃溃疡也是这样,如果反复发作,胃粘膜反复受损刺激,可能是恶变,发生胃癌。

2、糖尿病

一些研究人员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癌症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最明显的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在这方面,专家认为这与糖尿病和高血糖患者肥胖的高发生率有关。此外,研究表明,增加血胰岛素水平的降血糖药也可能增加患者癌症的风险。

鮰鱼养殖前景如何

鮰鱼养殖前景如何 鮰鱼养殖赚钱吗?未来鮰鱼的发展前景是怎么样的呢?下文是鮰鱼养殖前景,欢迎阅读! 鮰鱼养殖前景如何长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为“习鱼”。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长吻鮠在分类上隶属于鲇形目 ,鮠科 ,鮠属。外形与珠江流域的名贵品种斑鳠(俗称魽鱼)颇为相似。身体呈纺锤形 ,头较小 ,吻尖而长 ,口下位。体表光滑无鳞 ,体色背部呈灰黑色 ,腹部呈灰白色 ,体侧无黑色斑点 ,有脂鳍。生活于水体的底层,性喜群集 ,较温驯。池塘养殖起捕率高 ,一网起捕率可达98%以上。对溶氧的要求较高,一旦缺氧浮头 ,容易造成死亡。对硫酸铜、硝酸亚汞等药物比较敏感,不能按常规用药。生长速度较快 ,当年孵化的鱼苗 ,到年底可长到400~500克,第二年年底可长到1500克。在天然水体 ,长吻鮠以小鱼小虾为饵料 ,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完全摄食人工饲料。 因此鮰鱼在未来市场上前景还是可以期待的。 鮰鱼的繁殖习性一般生活于江河的底层,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长

吻鮠为肉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年,一般为4~5年。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长江的产卵场较集中于中游的荆江河曲以及上游的沱江等江段。 通常为300~500毫米,前4年生长快,后4年即减缓。寿命较长。已知的最高年龄为22龄,性成熟较迟,最小成熟年龄3龄。产卵期为12月至翌年1月,产卵时水温2℃左右。产卵时选择在冰下1~3米的沙质或砂砾质的河滩进行, 栖息于湖泊的江鳕也洄游到河道中产卵。产卵时,雄鱼首先达到产卵场,经3~4天雌鱼才来,雄鱼多转圈追逐雌鱼,转圈后雌雄鱼分别颤动身体产卵排精,产卵活动多在夜间进行。怀卵量随鱼体的大小相差悬殊,体长340毫米怀卵量5.7万粒,体长870毫米怀300万粒,仔鱼的孵化期长,约60天,初孵仔体长3.8~4.3毫米。凶猛肉食性鱼类,且是夜食者。体长50毫米的幼鱼以浮游类、毛翅类、双翅类等的幼虫为食。成鱼完全以鱼为食。几乎无选择性,在食物缺乏时相互残食。 长吻鮠的生长速度较快,为同类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常见者多为2~4公斤。在长江流域的渔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中下游显著多于上游地区。 鮰鱼如何养殖一、池塘条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较高,ph值为7~8.2,因此池塘应选在靠近水源,排灌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为1000~3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2米,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壁用砖石或水泥硬化,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每口塘配备3千瓦叶轮增氧机一台。

七彩神仙常见的疾病及治疗方法

七彩神仙常见的疾病及治疗方法 通常进口的七彩神仙,大约只有十分之一能顺利活过三个月,死亡的数量可说是非常惊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鱼儿大量死亡呢?主要的因素便是疾病。大部分的进口商都无法处理患疾病的七彩神仙,而任这些病鱼落入一般爱鱼人士的手中,在一些错误诊断及胡乱用药的情况下,导致鱼儿死亡。由此可知,鱼儿往往并非死于疾病,反而是在不当的治疗下,死于错误的用药。 头洞病六鞭毛虫,八鞭毛虫、旋核虫 症状:丧失食欲,体色黯淡,并会远离其他鱼,粪便呈白色长条状,起初头部会有白色突起,往往会遮住眼睛,最后转变为大洞,年轻的七彩神仙则会出现眼部表面紧缩、迅速地衰弱、鳍部溃烂。将其排泄物置于显微镜下,可清楚看见鞭毛虫的存在。 治疗:可以用市售品牌SERA治卵圆虫A+B剂治愈。使用方法如下(每25公升即6.6加仑水量) 第一天:8滴A剂,1粒B剂,第二天:5滴A剂,1粒B剂,第三天:5滴A剂,1粒B 剂。 鳃吸虫蔓延-批环虫环类 症状:呼吸急促,鳃盖大开,鳃丝肿胀而苍白,抽筋似的游动,在硬物上磨擦。 治疗:可以用市售品牌SERA治白点药,美利坚立减白点剂,或福鱼素治生虫药治愈。 SERA治白点药的使用方法:每125公升的水,加2毫升(40滴)的量。 美利坚立灭白点剂的使用方法:每加仑的水加1滴,每日使用1次。 福鱼素治生虫药的使用:每10加仑(37.9公升)的水加一瓶盖(5毫升)的量。 口丝虫、车轮虫及斜管虫 症状:在身体和鳍上出现乳白色附着物,这些寄生虫亦会侵害鳃部。导致呼吸急促,鳍部卷曲,鱼类会在坚硬物体上来回磨擦。 治疗:可以用市售品SERA治白点药、美利坚白点病物资药或福鱼素治生虫药治疗。 SERA治白点药的使用方法:每125公升的水加2毫升(40滴)的量。 美利坚立灭白点剂的使用 方法:每加仑的水加1滴,每日使用一次。 福鱼素治生虫药的使用:每10加仑(37.9公升)的水加一瓶盖(5毫升)的量 吸虫的感染-三代虫类 症状:皮肤上出现乳白色的湿润分泌,鱼鳍未端卷曲且逐渐裂开,鱼体开始褪色,并躲在角落不出来游动,唯有用显微镜观察,才能作更正确的诊断。 治疗:可以用市售品SERA治卵圆虫A药,美利坚立灭白点剂或福鱼素治生虫药治愈。 SERA治卵圆虫A药的使用方法: 第一天:每40公升(10加仑)的水量使用12滴,或每125公升(33加仑)的水量使用2毫升。

鮰类肠败血症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附件 鮰类肠败血症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本材料由农业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整理,供防治工作中参考。具体措施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指导下实施。 一、临床症状 患病初期,病鱼胸鳍侧有直径为3-5毫米的损伤,外部如针状的创伤,并深入到肌肉。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悬挂于水中,有时呈痉挛式螺旋游动,继而死亡。因鮰鱼规格和个体免疫力等差异,鮰类肠败血症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表现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形式。 1.急性型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病鱼停止摄食,游动缓慢,离群独游,或头朝上悬挂水中;患病鮰鱼体表出现褪色斑,腹部肿胀,眼球突出,鳃丝发白,有淤血,鳃盖、腹部、下颌和鳍条基部充血,肛门红肿;解剖可见,腹腔有带血腹水,肝脏有淤血斑,脾、肾呈紫黑色,肠壁严重充血,肠道充气或者充满黄色黏液,有时还伴随有套肠出现。 2.慢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头穿孔”,鮰爱德华菌通过鼻根的嗅觉囊,到达脑部,在脑部形成肉芽肿性炎症。病鱼精神萎靡,有时呈痉挛式的螺旋状游动,头部两眼之间有个空洞性的病灶,严重时可直接看到脑组织。

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改善养殖环境,保持水温稳定,避免剧烈操作,投喂优质饲料等可预防鮰类肠败血症发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以增强鮰鱼对鮰类肠败血症的抵抗力。在发病期间适当减少饲料投喂也能明显降低鮰类肠败血症的发病率。在鮰类肠败血症发病温度的窗口期(22℃-28℃)尽量避免用硫酸铜去抑制藻类和杀寄生虫,因为硫酸铜可能导致鮰鱼体内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于已发病池塘,应及时清塘,去淤泥。存活斑点叉尾鮰隔离养殖,病鱼、死鱼等应作深埋处理。 2.在疾病流行季节,在饲料中添加天然植物药物如大黄、板蓝根、黄芪、鱼腥草等,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将植物药物粉碎至60-80目,按照每千克鱼体0.5-0.8克的剂量称取药物,开水浸泡20-30分钟后,拌饲料投喂。 3.免疫预防效果显著。在投放鱼苗或鱼种前,使用灭活疫苗浸泡或口服免疫预防鮰类肠败血症效果显著。 (二)治疗方法 1.内服抗生素药物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时(任选一种即可),每千克鱼体重0.1克,拌饲料投喂,连服3-4天即可; 2.内服氟苯尼考时,每千克鱼体重0.05克,拌饲料投喂,连喂3-4天即可;使用抗生素时,注意要交叉用药或进行耐药性检测指导用药。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二) 1、痘疮病 (1)病因:秋未和冬季水温较底时出现(15度左右) (2)症状:发病初期,体表或尾鳍上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的黏液,以后逐步扩大,以致蔓延全身。病灶部分的皮肤表面增厚而形成大块石腊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和厚度就会自动脱落,并于水中败坏水质,脱落部位又重新长出新的增生物。感染痘疮的病鱼逐渐消瘦,游动迟缓,食欲较差,常沉在水底,陆续死亡。 (3)治疗:#0。1~0。3MGKG氯霉素药液长期药浴。 用氯霉素注射鱼体,用量为每尾25MG。 (4)预防:#池中加注新水,随时抽取池底脱落物,改良水质。 强化秋季培育工作,加强营养,使锦鲤在冬前有一定肥满度,增强抵抗低温和抗病的能力/呋喃西林1~2MGKG全池遍洒,预防痘疮的发生。 2、水霉病、白毛病 鱼体上长了一层“白毛”,如果不及时治疗,当病菌侵入到体内时,鱼就会逐渐衰弱死亡。当寄生在鳃部时就形成鳃霉病,常引起爆发性死亡。 (1)病因:肤霉病是一种丝状菌(水霉、绵霉、SAPROLEGNIA)所引起的,多半发生在鱼数从多的水池或混浊的死水中,如鱼体瘦弱或有外伤时更易感染,病变处长大量棉絮状菌丝,故又称白毛病。 锦鲤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捕捉、搬运时操作不小心,擦伤皮肤,或因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以致水霉的孢子侵入伤口而感染。当水温适宜时(15~25度左右),3~5天就长成密集的菌丝体,感染数量很多

时会导致病鱼的死亡。水霉全年都存在,秋末早春是流行季节。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当孵化水温低时,在鱼卵上极易发生水霉病。 (2)治疗: 用1.5%~2.5%的食盐水洗净,除去毛状物,然后涂上2%的红药水,再以鱼用土霉素药浴/用0.1%~1%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附着处/1:15000尝试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鱼体3~5分钟/用10MGKG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 (3)预防: 拉网、捕捞、运输和放养鱼种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用1:15000浓度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洗鱼卵10~15分钟,每天1次,连续3天,可预防鱼卵水霉病/受伤亲鱼,在伤口涂抹龙胆紫或高锰酸钾,可防止水霉菌感染/每公顷水塘用75KG菖蒲、7.5~15KG食盐和225~300KG人尿混合后,全池遍洒,每月1次。 3、皮肤发炎充血病 (1)病因:患病的多为个体大的当年鱼和一龄以上的锦鲤,春末到初秋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水温20~30度时最易流行,20度以下时,仍会出现少数病鱼,并不断死亡,这个温度范围也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因此危害很大。当温度降至10度左右时此鱼病不再发生,可利用这个规律对病鱼进行温控治疗。 (2)症状:皮肤发炎充血,以眼眶四周、鳃盖、腹部、尾柄等处较常见,有时鳍条基部也有充血现象,严重时鳍条破裂。病鱼鳞片通常完整,没有脱落。病鱼浮在水表或沉在水底,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较差。 (3)治疗: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学名长吻鮠,别称江团、肥沱、肥王鱼等,为鲿科鮠属淡水鱼类,分布于我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养殖前景和经济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鮰鱼养殖技术吧! 池塘条件 要求水质清新,溶氧较高,pH值为7~8.2,因此池塘应选在靠近水源,排灌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为1000~3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2米,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壁用砖石或水泥硬化,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每口塘配备3千瓦叶轮增氧机一台。 鱼种放养 选用人工驯化培育的一冬龄鱼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一般每亩放70~100克鱼种800~1200尾,搭配150~200克的白鲢250~300尾、鳙鱼75~100尾,另放5尾鳜鱼或鲈鱼控制池内野杂鱼,不能放鲤

鱼、草鱼、罗非鱼等争食性鱼类。鱼种放养一般在3月初为好。在鱼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化浆全池泼洒,7天后放水至要求水位。鱼种放养前,用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或3~5%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饲料投喂 鮰鱼经过苗种阶段转食驯化后,以配合饲料为主,其粗蛋白含量要达到40~45%,主要原料为进口鱼粉、鱼干、豆饼、花生饼、麦麸、酵母粉、矿物盐、维生素等,制成硬颗粒饲料,粒径为3毫米、4毫米、5毫米。开始阶段饲料粒径为3毫米,随着鱼体的增重,以后改为4毫米和5毫米。投饲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在池塘一边搭建饲料台。鱼种放养后进行驯化,先在饲料台处用声音训练,使池鱼形成条件反射,然后采用手撒慢慢投饲,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和下午8时,上午和下午投饲量比例为4∶6,每次操作要细心,直到鱼群吃饱离去为止,日投饲量一般为1.5~3%。 水质调节

常见病治疗方法重点

护士都知道,医生都明白!!! 1。牙痛:乙酰螺旋霉素片+甲硝唑 乙酰螺旋霉素片+人工牛黄【消炎】 乙酰螺旋霉素片+糖甾醇片 2。干咳:百合固定口服液养阴清肺 3。白痰:固本止咳膏 4。黄痰:急支糖浆肺力咳合剂等等。。。。。。白痰和黄痰都可以使用:镇咳宁含片 5。眼药:复方硫酸软骨(润洁)【保健】 萘敏维(润洁)【消炎】 氯霉素滴眼液【沙眼】 6。近视眼:珍珠明目滴眼液 四味珍层冰硼滴眼液(珍视明滴眼液)

眼药水开封后,一个月内使用完,不然会氧化 7。慢性鼻炎:鼻炎片(中联)千柏鼻炎片(奇星)鼻炎康片(德众)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伯克纳)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8。肠胃炎:胃肠安丸 9。鸡眼:水杨酸苯酚贴膏 10。感冒药要凡是含有〈扑尔敏〉的成分都会犯困 11。扁桃体炎:一清胶囊众生丸银黄颗粒喉炎 12。调理睡眠:夜宁颗粒复方枣仁胶囊(希尔安宁)灵芝胶囊 13。小儿《12岁以下》发烧:美林 14。小儿《12岁以下》拉肚子:蒙脱石散(思密达)+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整肠丸) 15。补脑:核桃 16。减肥:决明子+荷叶 17。廯: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康王)复方酮康唑软膏(皮康王)联苯卞唑乳膏(孚琪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达克宁)盐酸柰替芬乳膏(欣欣) 18。湿疹: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999皮炎皮)糖酸莫米松乳膏(艾洛松) 丁酸氢化可的送乳膏(尤卓尔)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派瑞松)硫软膏 19。烫伤:京万红湿润烧伤膏(美寳)复方愈创蓝油烃乳膏 葡萄糖酸氯己定乳膏(顺峰宝宝)红霉素乳膏

20。疱疹:阿昔洛韦乳膏复方片仔癀乳膏 21。荨麻疹: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氯雷他定片分散片(雷宁)氯雷他定片(息斯敏牌) 22。哮喘:布地奈德雾剂(普米克)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万托林) 沙丁胺醇气雾剂(信宜) 23。晕车药:盐酸苯环壬酯片(飞赛乐)茶苯海明片(华亭) 晕车清凉贴(百脉)【贴在耳朵】 24。怀孕头『三个月』用药参考应避免使用的药物(肯定产生损害):沙立度胺

斑点叉尾鮰鱼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鱼养殖技术规程 一、池塘条件 面积据实际情况,水深~2米。注排水条件好,水量充足,水质好,保水保肥,配备3千瓦叶轮式的增氧机每3亩一台。 二、清塘方法 加固塘埂,清除杂物及塘底过厚的淤泥并保存池底淤泥15厘米厚,然后放水5~6厘米可用150公斤/亩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彻底清塘,有效杀灭病菌、寄生虫及野杂鱼类。清塘后2~3天每亩施熟化无污染、无有毒物质的有机肥 80~100公斤,作为基肥,饲养过程中不用施追肥。进出水口加设拦污、拦鱼铁丝网。 三、苗种培育 斑点叉尾鮰鱼养殖技术中,斑点叉尾鮰的苗种培育池面积以1-2亩为宜。鱼苗下池前10-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茶饼等对鱼池进行消毒,然后用猪、牛、人粪将水质培肥,方法同家鱼苗种培育。待水中出现大量浮游动物时,将卵黄囊消失后2-3天的鱼苗放入肥水池中。 苗种培育宜采用二级饲养法。一级饲养是将2厘米左右的鱼苗养到10厘米左右;二级饲养是将10厘米左右的鱼种养成30-50克左右的大规格鱼种。一级饲养亩放万尾左右,二级饲养亩放量为7000-8000尾左右,斑点叉尾鮰在苗种阶段不宜采用我国培养家鱼苗种的"稀养速成法",因为斑点叉尾鮰的苗种喜集群觅食,放养过稀不仅水体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不利于训练鱼种的集群摄食能力,降低饲料利用率及鱼苗成活率。苗种培育一般以单养为主,或在鱼苗下池后15天左右每亩搭配规格为4cm的鲢400-600尾,以维持良好的水质。 斑点叉尾鮰在以下时偏重摄食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及无节幼体。故可采用我国传统的肥水下塘方法进行苗种培育。后开始转入以人工饲料为主。10cm到成鱼阶段摄食人工饲料及个体较大的,如水、陆生昆虫,大型浮游动物,水蚯蚓,甲壳动物,有机碎屑等。刚下塘的鱼苗4-5天不喂食,或少量投喂混合饲料。以后可将粉状配合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喂,苗种长到6-7厘米时投喂粒径为毫米的破碎了的配合饲料。鱼种生长到12cm左右时可使用直径为的颗粒饲料。 饲料的参考配方为:鱼粉15%、豆饼35%、三等粉30%、玉米粉10%、米糠10%。水温在15-32℃时每天上、下午各投饲一次,投饲量约为鱼体重的

鮰鱼养殖各阶段处理方案

鮰鱼养殖各阶段处理方案 彭张华 一、放养前: 1、清塘消毒:放苗前20天,泼洒漂白粉消毒,放苗前15天,每亩泼洒生石灰150斤清塘; 2、肥水:放苗前10天,滤饵丰长肽1袋+藻能源1瓶+活菌宝1袋,一起化水泼洒150亩,晴天上午使用,效果更好。 二、苗种运输: 1、运输前:苗塘每亩泼洒100克“应激宁”+200克“黄金维他命”; 2、运输中:集装箱里每立方米水体使用10克“应激宁”; 3、运输后:用“派尼均安”200ppm+“神农百果露”100ppm 浸泡15分钟,再下塘。 三、苗种阶段: 1、外用:“派尼酸碘”(每瓶5亩),每15天使用一次,两者交替使用; 2、内服:“免疫双抗千目粉”1袋+“甘泰乐”1袋(200克)+“金维康”1袋,一套“三合一”拌料100公斤,连用5天。

四、成鱼养殖阶段疾病预防: 1、消毒:每月用“派尼酸碘”(每瓶5亩)使用一次,两者可以交替使用; 2、改底:每10天用“底卫士”(1袋3亩)或者“底润舒”(1包15亩)改底一次,交替使用; 3、调水:每10天用泼洒一次“藻能源”(1瓶15亩)+“益水源”(1袋3亩)或者“活菌宝”(1瓶3亩); 4、内服:“免疫双抗千目粉”1袋+“甘泰乐”1袋(200克)+“金维康”1袋,一套“三合一”拌料100公斤,连用5天,隔10天使用一次。 五、成鱼养殖阶段疾病治疗: (一)、病毒性疾病 【病状】病鱼皮肤及鳍基部出血,腹部膨胀,并有淡黄色渗出液(腹水)。鳃苍白或出血,一侧或双侧眼球突出。如解剖检查则可以见到肌肉组织、肝、肾和脾有出血区。脾脏呈浅红色和肿大,胃膨大有粘液状分泌物。肠灰白色,无食物。病鱼呈螺旋形游动,呆滞和头朝上垂直悬浮于水中。该病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水温30℃时发病,主要危害10厘米以下的鱼种,3~4月龄的幼鱼也会感染。病程一般为3~7天。死亡率可达95~100%,残存鱼生长缓慢。 【防治】斑点叉尾鮰病毒性疾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降低

各类常见疾病的分析及治疗方法

咳嗽类: 咳,是以有声无痰为咳。嗽,而有痰无声为嗽。日常生活中一般多为疾声异见,难以区分,故称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尽可能分清所属于什么症状的咳嗽再对症下药。 咳嗽的分类: 从西医来讲,咳嗽主要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慢性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三大类。 急性咳嗽:是指3周以内的咳嗽是呼吸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病因包裹:病毒、支原体或细菌包括导致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感染。 治疗: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配合使用头孢克肟胶囊。 亚急性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周,或在8周以内的咳嗽,称为亚急性咳嗽. 治疗:复方甘草片或氯化铵片配合咳特灵胶囊和阿奇霉素胶囊。 慢性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持续时间较长。慢性咳嗽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视为过敏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 治疗:复方妥麻黄碱片配合胆龙止喘片和罗红霉素胶囊使用。 从中医角度来讲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风寒咳嗽的症状: 咳嗽声重、气喘、咽痛、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心、发热、无汗、舌苔薄白等症。 2风热咳嗽的症状: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沙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等症。 治疗:川贝琵琶糖浆配合银黄清肺胶囊和头孢氨苄胶囊。 痰湿咳嗽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咳,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天早晨或饭后咳痰多。 如吃甘甜油腻的食物加重,胸闷、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便糖等症。 治疗应选用:桔红颗粒配合强力枇杷露和罗红霉素分散片。 小儿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咳嗽反复或持续发作一个月以上,发病并不限于冬春两季,大多以夜间和次日的早晨发作较多见。大部分孩子的咳嗽为刺激性咳嗽,有痰液。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常见病,有许多患儿因为慢性或反复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但是,许多家长,长期以来一直按“咳嗽”来治疗,而且还不按剂量使用抗生素和止咳药物,病情始终不见好转。这时,家长应该想到孩子可能患了过敏性咳嗽。 治疗应选用:舒喘灵颗粒配合酮替芬和阿奇霉素颗粒。 如何选择止咳祛痰药 小儿一般不适合使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可特因、咳必清等药品。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差,气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痰嗽不易排出。 如果孩子一咳嗽便给予较强的止咳药,咳嗽虽暂时得以停止。但是,痰液不能顺利排出,痰液会蓄积到器官和支气管内,影响呼吸功能。 小儿咳嗽,适合应用建有祛痰作用的止咳药。而糖浆的效果大于片剂的效果,因为糖浆

鮰鱼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病 病原:鮰爱德华氏菌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时有头朝上,尾向下呈垂直飘浮状态。腹部肿胀,有浅色小血斑、突眼、大部分成鱼和亲鱼头顶部出现一条隆起瘤状物,溃破后,露出头骨,鳃丝严重贫血、腹腔内含腹水,全肠充血,肝、肾肿大并呈暗红色,严重时肝脏溃疡出现蜂窝状空洞,鳔外壁有血丝。 防治方法:1、在捕捞、运输、放养的过程中勿让鱼体受伤,在放养前进行消毒; 2、改水:水质解毒保护剂500-1000g/亩; 3、外用:鱼用出血停10-15ml米/亩(鱼水宁200-250ml)、第二代菌毒清100g 米/亩; 4、内服:聚维酮碘【或肠鳃康】+排毒护肝散+五黄粉+黄芪多糖; 斑点叉尾鮰养殖出血性腐败症的防治技术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 症状:病鱼在水中呈呆滞的抽搐状游动,停止摄食,体表有圆形稀疏的溃疡(皮肤、肌肉坏死),腹部肿胀,眼球突出,下颌出血,体腔内充满带血的液体,肾脏变软、肿大,肝脏灰白带有小的出血点,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黏液,后肠及肛门常有出血症状、肿大。此病在养殖高温季节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且不易控制、疗程长。 防治方法:使用5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续2~3天。同时按25毫克/千克鱼体重的用药量,将盐酸土霉素拌和在饲料中,连续投喂5~7天。 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是由鮰疱疹病毒I型感染引起斑点叉尾鮰的鱼苗、鱼种大批死亡一种鱼病。由于其爆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在近期南方普降暴雨,气温升高慢,对于该病的防治不能掉以轻心。

病原:鮰疱疹病毒I型,属疱疹病毒科,通称斑点叉尾鮰病毒(CCV)。病毒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25℃时,病毒在池水中能生存2天,在曝过气的自来水中生活11天;4℃时,病毒在池水中能存活近1个月,在曝过气的自来水中生活近2个月;病毒在池底淤泥中迅速失活。病毒只有1种血清型。 流行情况: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自然暴发仅仅是鱼苗和鱼种。流行适温为28~30℃,在28℃时14天内死亡率达94%,19℃时死亡率仅14%。斑点叉尾鮰成鱼带有病毒是传播源,带毒鱼可能通过尿排毒,该病主要危害当年鱼,感染鱼的规格多为体长小于10厘米或体重在10克以下的鱼苗或鱼种。当1~3周龄的鱼苗自然感染上该病时,3~7天内死亡率可达100%。3~4月龄的鱼种染病后死亡率可达40~60%。水温在25℃以上会突然发生较高的死亡率,7~10天内大多数鱼暴发流行,属急性型。 症状:病鱼中通常有20%~30%的鱼垂直游动,尾向下、头浮在水面;有些鱼尤其在惊动时常出现痉挛式旋转游动,沉入水底衰竭而亡;临死前病鱼反应迟钝,侧卧。病鱼的鳍基部(尤其是腹鳍基部)、腹部和尾柄处出血,腹部膨大,腹水增多,眼球突出,有时肛门突出;鳃苍白,有些病鱼的鳃出血,腹腔内有黄色或淡红色液体,内脏通常贫血,消化道内通常无食物,肠道内有淡黄色黏液样物,脾脏通常肿大变黑,肾脏、肝脏、胃肠道、脾脏、骨骼肌出血,或有淤斑。 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做出初步诊断:病鱼游泳异常,又旋转、又抽搐,不久便沉入水底,接着垂直地浮于水面,最终死亡;眼球突出,鳃显著褪色;皮肤和鳍有出血现象;晚期腹部膨胀,肛门突出。解剖发现胃扩张,内有粘液状液体,肌肉、肾、肝、脾等处可见出血。 预防措施: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预防。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在加水时带入野杂鱼。 2、发病地区,养殖对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有抵抗力的长鳍叉尾刨和斑点叉尾鮰杂交种、白叉尾鮰、长鳍及尾鮰等。

五种常见病的穴位按摩治疗方法

五种常见病的穴位按摩治疗方法 一、肩周炎 又称“肩凝症”,古称“漏肩风”、“五十肩”。是多发病。 病因:多因漏肩贪凉,风寒湿邪乘虚侵入,淤滞关节所致。 症状:肩关节酸痛,活动则痛剧。活动受限,抬举不能等…… 主治穴位:肩髃、和谷、后溪、肩贞、肩井、天宗、曲池 手法:摩肩、点穴、运肩、松肩 步骤:1、术者用双手掌在患肩分推,对揉,以达温热为好 2、术者双手手指在患肩施以揉拨法 3、双手手指拿肩(以三角肌为重) 4、动法:患者前屈,内旋位。肘屈曲令手尽力伸向健侧肩至最大限度,术者站于患者背后。术者双手握患者手腕,顺其势将患臂向内牵拉,可听到“咔嚓”的筋撕裂声,手法结束。 5、最后术者一手扶肩,另一首握前臂做肩关节的前后旋转动作数十次。 注意事项:1、患者有粘连及动作障碍者,多用拨法。 2、因受风者,多用搓法 3、由于筋脉受损,淤血内阻,经络不通者,用弹筋拨络法。 4、肩部或其他部位疼痛较重者,多用按压法和取远端点穴法。 5、有炎症者,用揉法。 6、气血不足者,加点足三里穴和气海穴。 7、肝肾津液亏损者,加点肝、肾俞穴。 二、胃脘痛,简称胃痛 病因:长期饮食不规则,饥饱失常,喜事辛辣,过食生冷,损伤脾胃;情志不畅,气机逆乱,肝邪犯胃,劳累受寒,劳累过度等。 症状:上腹部疼痛为主,在背部从膈腧到胃脘部之间俞穴出现疼痛,痛及两肋,暖气吞酸,口苦,肝气犯胃,胃脘隐痛,神疲乏力,脾胃虚寒等。 主治穴位:脾俞、胃俞、肾俞、大椎、肩井、肝俞、胆俞、手三里、内关、外关、和谷、中脘、章门、气海、神阙、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内庭、阴陵泉、阳陵泉。 治疗步骤:1、按揉脾俞、胃俞、手三里、三阴交各三分钟,摩中脘穴五分钟,揉擦掌门穴两分钟,拿内、外关3—4次,拿揉和谷三分钟,拿按足三里三分钟,每日按一次。适用于慢性胃痛。 2、胃脘胀痛,食后尤甚,痛无定处,暖气泛酸,情绪变化加剧着,加拿肩井、阳陵泉、阴陵泉,揉肝俞、胆俞,揉章门,点按太冲。 3、胃脘隐隐作痛,揉按痛减。温喜热饮食,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者。加擦大椎,揉气海、天枢、神阙,揉按肾俞。 4、胃脘烧灼,痛无定处,午后或空腹痛显,进食痛缓。加拿阴陵泉、阳陵泉,点按内庭,掐揉人中。 5、如背部有压痛区,以推压痛区为主。推脊疗法。手法以按揉为主。用大鱼际或者掌跟或前臂附着于穴位,用腕关节转动回旋来带动掌跟、大鱼际,用肘关节旋转带动前臂,手法由轻到重。

洛阳市水生动物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的基本措施

洛阳市水生动物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的基本措施 作者:吴晓军孟郑武孙晓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21期 洛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吴晓军孟郑武 洛阳市渔政渔船检验监督管理站孙晓 洛阳市地处黄河中游,横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北汝河、老灌河等主要河流通过,其主要支流有河、涧近百条,自然水域资源丰富。现有陆浑、故县、小浪底、西霞院等4座大型水库、10座中型水库、142座小型水库。大型水库面积2.53万hm2,中型水库面积0.06万hm2,小型水库面积0.08万hm2。全市水域面积4.67万hm2,水产 养殖利用面积2.93万hm2,其中水库养殖面积2.8万hm2,池塘养殖面积0.13万hm2。 一、主要养殖品种及养殖环境 主要养殖品种有黄河鲤鱼、草鱼、美国鮰鱼、湘云鲫、青鱼、小龙虾、黄鳝、鲢鳙鱼、锦 鲤等名优品种。全市池塘养殖面积为1 831hm2,网箱养殖面积为36hm2,水库养殖面积为26 890hm2。渔业水域水质经化验分析,pH值为7.5~7.7,悬浮物为3.5~12mg/L,溶解氧为 5.9~7.3mg/L。年平均气温13.7℃,水温大于14℃的天数全年有209d,最高水温34.8℃,降雨量650.2mm,无霜期为230~245d,全年日照时数2 300h,平均积温5 04 6.4℃,年太阳总辐射 量116kW/cm2。 二、本地常见鱼类疾病 每年的4—10月是洛阳鱼类的生长旺季,也是鱼类病害发生的高发期。主要病害发生时间 及病种为:4月份主要有水霉病、竖鳞病和气泡病,5月份有车轮虫、三代虫和烂鳃病,6月份 有车轮虫、指环虫和急性烂鳃病,7月份有肠炎病、病毒性出血病和复口吸虫,8月份有烂鳃病、病毒性出血病和爆发性出血病,9月份仍然是上述病状,10月份有车轮虫和肠炎病。7—9月是 鱼病的高发期,死鱼现象较为严重。主要病害为烂腮病、出血病、缺氧等。 三、主要疾病的防控措施 (一)池塘养殖疾病防控措施 池塘养殖过程中鱼病会经常发生,所以更要注重鱼病的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环境、动物机体健康、病因三者中任何一种要素的变化都会打破平衡,导致疾病发生,健康受损。因此,控制疾病发生,首先应改善环境,其次是促进鱼类机体健康水平,提高鱼类 免疫力,最后是控制致病因素,防止病害发生是健康养殖的关键控制点。 养殖鱼类的生存环境好坏直接决定鱼类能否健康生长,而养殖鱼类的生存环境情况好坏又 主要取决于人为调节。为保证鱼类健康,一是维持优良的水体环境;二是投喂营养平衡,添加 保健物质的配合饲料;三是制定防疫程序,合理使用渔药,控制病原传播。 渔药的使用应以无公害为原则,即安全性、无蓄积性、无污染性。药物防治应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以及对症施药、对因施药、标本兼治,内服和外用药合理配合使用,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1.口服法:药剂混合于饲料中,治疗营养失调或细菌性疾病及内部疾病。 2.药浴法:主要是驱除体表寄生虫,治疗细菌性的外部疾病。 3.局部治疗:治疗外伤及身体表面疾病,局部外伤治疗。 4.注射疗法:各种细菌性疾病可采取肌肉或腹腔注射。 5.手术治疗:鱼鳍外伤或变形施以整形手术。 病毒性疾病 痘疮病 (1)病因:秋未和冬季水温较底时出现(15度左右) (2)症状:发病初期,体表或尾鳍上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的黏液,以后逐步扩大,以致蔓延全身。病灶部分的皮肤表面增厚而形成大块石腊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和厚度就会自动脱落,并于水中败坏水质,脱落部位又重新长出新的增生物。感染痘疮的病鱼逐渐消瘦,游动迟缓,食欲较差,常沉在水底,陆续死亡。(3)治疗:#0。1~0。3MG/KG氯霉素药液长期药浴。 #用氯霉素注射鱼体,用量为每尾25MG。 (4)预防:#池中加注新水,随时抽取池底脱落物,改良水质。 #强化秋季培育工作,加强营养,使锦鲤在冬前有一定肥满度,增强抵抗低温和抗病的能力。 #用呋喃西林1~2MG/KG全池遍洒,预防痘疮的发生。 真菌性疾病肤霉病 (水霉病、白毛病):鱼体上长了一层“白毛”,如果不及时治疗,当病菌侵入到体内时,鱼就会逐渐衰弱死亡。当寄生在鳃部时就形成鳃霉病,常引起爆发性死亡。 (1)病因:肤霉病是一种丝状菌(水霉、绵霉、SAPROLEGNIA)所引起的,多半发生在鱼数从多的水池或混浊的死水中,如鱼体瘦弱或有外伤时更易感染,病变处长大量棉絮状菌丝,故又称白毛病。 锦鲤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捕捉、搬运时**作不小心,擦伤皮肤,或因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以致水霉的孢子侵入伤口而感染。当水温适宜时(15~25度左右),3~5天就长成密集的菌丝体,感染数量很多时会导致病鱼的死亡。水霉全年都存在,秋末早春是流行季节。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当孵化水温低时,在鱼卵上极易发生水霉病。 (2)治疗: #用1.5%~2.5%的食盐水洗净,除去毛状物,然后涂上2%的红药水,再以鱼用土霉素药浴。 #用0.1%~1%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附着处。 #用1:15000尝试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鱼体3~5分钟。 #用10MG/KG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 (3)预防: #拉网、捕捞、运输和放养鱼种时,**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 #用1:15000浓度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洗鱼卵10~15分钟,每天1次,连续3天,可预防鱼卵水霉病。 #受伤亲鱼,在伤口涂抹龙胆紫或高锰酸钾,可防止水霉菌感染。 #每公顷水塘用75KG菖蒲、7.5~15KG食盐和225~300KG人尿混合后,全池遍洒,每月1次。 细菌性疾病 皮肤发炎充血病 (1)病因:患病的多为个体大的当年鱼和一龄以上的锦鲤,春末到初秋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水温20~30度时最易流行,20度以下时,仍会出现少数病鱼,并不断死亡,这个温度范围也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因此危害很大。当温度降至10度左右时此鱼病不再发生,可利用这个规律对病鱼进行温控治疗。 (2)症状:皮肤发炎充血,以眼眶四周、鳃盖、腹部、尾柄等处较常见,有时鳍条基部也有充血现象,严重时鳍条破裂。病鱼鳞片通常完整,没有脱落。病鱼浮在水表或沉在水底,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较差。 (3)治疗:

十六种常见鱼病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十六种常见鱼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1、小瓜虫病(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所以又名白点病):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鱼被大量小瓜虫密集寄生时形成白点状囊泡,严重时布满全身。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15—2Q℃最适于小瓜虫繁殖,水温上升到 26-28℃或下降到10℃以下停止发育,28℃以上幼虫大批死右。【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 【症状】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2:初

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 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 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也可选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等治疗。或如前所述调高水温达28-30℃连续3天,杀灭幼虫后换水。2、出血性腐烂病:为细菌性传染病。【病原体】为细菌。传染途径为水蚤或病鱼以及被污染的工具。此病不易根除,好了后常常是带菌者,水质恶化立即又发病,死亡率较高,一般为50%左右。 【症状】鱼体出现出血点,各鳍由鲜红充血变成苍白而烂掉,腮丝也由红变白,部分烂掉。解剖内脏有出血点。常并发肠炎。发病急,蔓延快(2-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本病春末夏初流行,病鱼游动缓慢;常独处水面,不久死去. 【治疗】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药物青霉素:90×45×60(厘术)箱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连续3天为一个 疗程。一般4-5天可治愈,初期可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烂掉的鳍需1个月左右才能长好。把患病箱内的水草拔出用清水冲净并用美蓝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蓝结晶变化即可)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第一节概述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国鮰鱼,隶属鲶形目,鲶科。原产于美州,在美国中部、加拿大南部、大西洋沿岸地区水域均有天然分布。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养殖以来发展迅速,到90年代已成为美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我国是斑点叉尾鮰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与云斑鮰同时引进的一种鮰科鱼类。斑点叉尾鮰是大型的淡水鲶类,最大个体35千克以上。个体大,含肉率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其经济价值较高。据测定,50克左右的斑点叉尾鮰粗蛋白含量为16.31%,粗脂肪2.99%。还具有催乳和滋补功能,深受美国、加拿大和其他许多国家消费者的欢迎,加工好的成品和半成品在西欧、日本等地均较畅销,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斑点叉尾鮰既可在池塘中养殖,也可在河沟等大水面放养,同时也是高密度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及工厂化养殖的重要品种。它既可在淡水中养殖,也可在沿海滩涂咸淡水中养殖;它既可主养也可混养。一般主养斑点叉尾鮰亩平单产1000斤左右,产值5000多元,纯利1500元以上。随着斑点叉尾鮰苗种生产、养殖生产以及产品加工、销售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效益不断提高,斑点叉尾鮰必将成为我市优良养殖品种之一。第二节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斑点叉尾鮰体型较长,头部较小且平扁,身体后部侧扁,吻稍尖,口亚下位,上、下颌分布有细密小齿,尾鳍分叉较深。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皮肤上有明显的侧线孔。具有深灰色触须4对,最

长的是颌须,末端超过胸鳍基部,最短的为鼻须,其余2对为颐须。胸鳍有一硬棘,末端较尖;背鳍短,有一脂鳍。体上部呈淡蓝色或橄榄色,腹部银白色,幼鱼体两侧分布有黑色或深褐色不规则的斑点,成鱼斑点逐步不明显或消失。二、生物学特征⒈栖息习性斑点叉尾鮰属温水性底栖鱼类,喜欢群居于阴暗的环境条件下。其适温范围0-38℃,5℃开始摄食,生长摄食温度为5-35℃,适宜生长温度8-32℃。正常生长要求溶氧3mg/L以上,当溶氧低于1mg/L时开始出现浮头。适应PH值6-8.9,最适PH值6.5-8.5;适应盐度范围为0.2‰-8.5‰. ⒉食性斑点叉尾鮰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喜群食,并喜欢在弱暗光条件下摄食。在幼鱼阶段(10厘米以前)以吞滤食方式并举,食物组成为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为主;10厘米以后以吞食为主,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摄食个体较大的生物,如底栖生物、水生昆虫、陆生昆虫、大型浮游动物、水蚯蚓、甲壳动物、有机碎屑等为主;成鱼阶段主要摄食底栖动物,小杂鱼、虾类、藻类、水生植物及其种子、有机碎屑等,也喜食鱼粉、饼类、玉米、糠麸等商品饲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主要摄食颗粒饲料,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4周为40—45%,4—6周40%,6周后应保持在36%左右,商品鱼养殖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2%左右。 ⒊生长与繁殖斑点叉尾鮰生长迅速较快,在人工养殖条件情况下,当年苗可育成体长14-20厘米,体重30-100克的鱼种;第二年规格可达到40-55厘米,体重800-1500克。性成熟后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斑点叉尾鮰性成熟年龄为3—4龄,3龄鱼达到性成熟的约占30—40%,通常繁殖用亲鱼选择4龄以上、体重1.5千克以上的。长江流域,斑点叉尾鮰的

几种鱼类出血病原因分析

几种鱼类出血病原因分析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类生病出血情况主要有下面四种:应激性出血、中毒性出血、细菌感染性出血、病毒性出血。有时会有两种、三种情况并发现象。 1、应激性出血 当养殖鱼类受到撒网、拉网捕捞而惊吓且剧烈活动、天气突变、雷暴雨、池塘大量换水或加水时水流量太大、长途运输等情况时,会出现全身性体表(尤其是腹部)和鳃部出血现象,严重者短时间便会出现大量死亡。即使未死亡,也表现为生命垂危、全身发红、僵硬,体表少粘液、手感粗糙,失去商品价值。 发病主要原因 1、放养密度过高; 2、池塘长期溶氧不足; 3、饲料营养水平过高,鱼类生长太快,鳃部、体表毛细血管脆而薄; 4、个别饲料厂家生产不规范,违规添加抗生素、促生长剂等;

2、中毒性出血(充血) 发病主要原因 1、过量使用消毒剂、絮凝剂以及不合格的改底调水产品; 2、过量泼洒或投喂杀(驱)虫药; 3、饲料生产时违规添加三聚氰胺、氧化酸败的劣质油脂、抗生素、促生长素,饲料原料霉菌毒素、重金属离子超标; 4、池塘水体蓝藻大爆发。 5、池塘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

症状表现 中毒性出血主要表现为头部、口腔、鳃盖、鳃丝出血或充血,腹部出血。对病鱼解剖,都会有肝脏、肾脏等出血或充血现象,无一例外。 3、细菌性出血病 1、单一养殖品种细菌性出血病 池塘底质污染恶化、气温、水温过高导致池塘水体中有害细菌如嗜水气单胞菌、各种弧菌、链球菌(主要危害罗非鱼、石斑鱼等)、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鮰鱼引起套肠病)等大量滋生繁殖,感染并危害鱼类,

导致鱼类体表、上下颌、口腔、鳃盖、鳍条、肠道等严重出血,尤以腹部和头部出血最为严重,甚至肌肉、肠道等充血、出血。有的病鱼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有腹水。解剖可见肝、脾、肾脏肿大,严重出血,瞟充血,肠粘膜出血、肠道发炎出血。 2、多品种爆发性出血病(败血症) 在高温期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等引起的一种爆发性疾病,症状同上,危害面更大。池塘中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鲮鱼、鲢鱼、鳙鱼等所有鱼类均会爆发感染,而且死亡率能高达80%以上。

无鳞鱼养殖疾病防控探索与实践

《水产养殖》2019年第9 期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9.09.019病害与防治 淡水中的无鳞鱼包括鮰鱼、鳗鱼、河豚、泥鳅和黄鳝等,由于无鳞鱼的肉质细腻,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因此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无鳞鱼体外因缺乏鳞片这层保护层,在养殖过程中极易受病虫害和细菌的侵袭,造成批量性死亡,使养殖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也制约了无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寻找安全、有效的病害防控途径和方法,促进无鳞鱼健康生长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多年的实践中,作者对此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借鉴。 1无鳞鱼常见疾病症状与危害 1.1寄生虫性疾病 1.1.1车轮虫病由车轮虫引起,寄生在鳗鱼的鳃丝和体表,主要危害鱼种。发病时,镜检经常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车轮虫寄生,病鱼不摄食,并造成大批死亡。 1.1.2指环虫病由指环虫引起,主要寄生在河豚鱼种的鳃丝上,鱼感染此虫后,鳃丝变白,影响呼吸,解剖发现鱼肝也变白,体内没有红色血液,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 1.1.3小瓜虫病由多子小瓜虫引起,寄生在无鳞鱼的鳍和鳃上,感染严重时,病鱼皮肤、鳍和鳃瓣上布满白色点状囊泡,鱼体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鱼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亡。 1.1.4鱼鲺病由鱼鲺虫引起,该虫主要吸附在河豚鱼的体表,会时常移动,在鳍和鳍基比较多。受害河豚鱼常感不安、骚动,偶尔狂游,食欲下降,身体消瘦,鱼鲺的大颚扎破鱼的皮肤,会造成细菌感染。该病严重时可造成河豚鱼批量死亡。 以上四种寄生虫性疾病,江南地区流行时间为3—4月,水温在15~25℃,10℃以下或26℃以上1.2细菌性疾病 1.2.1败血病由嗜水气单胞菌,运动气胞菌,弧菌侵害而导致。该疾病主要危害鱼种,成鱼也可感染,流行时间3—11月,高发期常为5—9月,尤其是水温持续在25℃以上时最重。患了此病,鱼只离群独游,病鱼腹部肿胀,肛门红肿,各鳍充血,解剖可见肌肉充血等症状。 1.2.2烂鳃病由鱼害粘球菌或柱状屈桡杆菌引起。该疾病多发生在鱼苗、鱼种阶段,水温在15℃以上开始发病,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爆发性流行,致死时间短,一般流行于4—10月。患了此病,鱼体色发黑,鳃颜色变淡,鳃丝腐烂缺损,其边缘有污泥或饲料残渣。 1.2.3肠炎病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或者由于饲养过程中投饲不匀引起。该病水温在20℃以上开始流行,水温在25~30℃为流行高峰。患了此病,鱼离群独游,病鱼肠道充血发炎,腹部肿胀,体腔充满黄色积水,肛门红肿。 1.3水霉病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由水霉科中许多种类寄生而引起的。此类霉菌在江南地区流行于3月,主要危害无鳞鱼中的鮰鱼和河豚鱼。霉菌最初寄生时看不出症状,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侵入鱼体向外生长,菌丝似灰白棉絮状,又称“白毛病”。患了此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它固体摩擦现象,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极度消瘦,最终死亡。1.4营养综合症 由饲料单一或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或饲料霉变等因素引起的。病情较轻的,无明显症状,仅游动无力,时而窜游,随着病情发展,病鱼颜色变淡,鱼鳍充血,肝脏发白发黄,胰脏颜色变浅。严重时拌有烂鳃、肠炎、烂尾等症状。 2无鳞鱼常见疾病防控途径与方法探索在养殖过程中,必须树立“预防为主、治病为 无鳞鱼养殖疾病防控探索与实践 何家才,王明龙 (上海海灵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上海奉贤2014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