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通用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通用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通用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分数________

一、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 ( )会使人产生冷暖的联想。( )、橙色、黄色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等热烈、温暖的物象,而 ( )、蓝色、紫色又会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水、冰雪这些宁静、寒冷的场面。

2、服装造型的三大要素是( )、( )和( )。

3、利用废料制作的关键是( )。

4、( )、( )、( )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二、选择(每空2分共10分)

1、色彩的冷暖对比能使色彩明快、活泼。红色的对比色是()。

A、绿色

B、黄色

C、紫色

2、红色与蓝色混合渗化会变成(),这种由两种颜色调和出来的颜色,我们又把它叫做间色。

A、橙

B、绿

C、紫

3、()是一种优质天然奇石,石质细腻,可以雕琢出多种不同的艺术形象,耐人寻味。

A、玉

B、石膏

C、雨花石

4、1875年,()人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了电话。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5、()是我国传统的戏剧,称为“国粹”。

A、黄梅戏

B、豫剧

C、京剧

1 / 4

五年级美术上册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试卷 一、填空。(20分) 1、()是由某种形的宽窄、粗细、大小之间或某种色的深浅之间逐渐变化,排列而成。 2、()是我们观察景物时与视线同样高度的一天假想的水平线。我们所看见的物体都会产生()、()、()的透视现象。 3、早在14世纪,意大利画家()就开始观察鸟类,并尝试着造一架会飞的机器。 4、()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那时,也被称作“牙签”。它的取材有用牛骨薄皮的,也有用厚纸板的。 5、()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广泛用于彩灯、风筝等工艺品的制作。制作它时,要先( ),再( ),( ),然后( )或( )。 6、()的视平线在画面中部。( )以表现视平线以上的景物为主,视平线在画面上部,( )以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为主,视平线在画面下部。从房子的底部往上看,房子的宽度看起来越来越( )。 7、()是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定期、连续发行的出版物。 8、( )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装饰有彩绘纹样的陶器,是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

9、( )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二、选择题(10分) 1、()是明清两代皇宫,旧称“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A、圆明园 B、北京故宫 C、布达拉宫 2、( )是指是色彩的明暗度、深浅度。 A、明度 B、暗度 C、亮度 3、中国风筝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 )(在今山东省)风筝是中国风筝的主要代表,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就设在这里。 A、潍坊 B、济南 C、烟台 4、()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情节曲折以及它的结局,会让人会心一笑。 A、四格幽默漫画 B、漫画 C、分格漫画 5、()是用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制造的器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A、陶器 B、铜币 C、青铜器 三、连线(20分) 《粉笔生涯》林风眠《钢铁·汗水》凡·高

小学五年级美术模拟抽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模拟抽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30分) 1、肖像艺术重在(以形写神)。形指的是(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 2、欣赏肖像艺术要特别注意艺术家是如何把(形)与(神)二者统一起来的。 3、透视现象可以理解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 4、偶戏的种类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 5、《维鲁维斯的人》是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时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 6、(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她们是(美好)、(优雅)的化身。在中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和河南省的(洛阳)的(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寺)都有其的形象。 7、《溪山行旅图》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 8、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9、一种颜色通过加黑或加白可以改变其(明度)。 10、墨分五色指的是:(焦)、(浓)、(重)、(淡)、(清)。 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12、(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率)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13、《小花铲》一课是用废旧(塑料瓶子),对其形状稍加(构思)与(加工),使它变成漂亮的(小铲子),既充满(创造)的乐趣,又能增强(环保)的意识。 14、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 (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率),用这种比例造型比较美观。 15、《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的操作方法是:(1)先起(画稿),可以用数码相机或者扫描仪将作品输入(电脑),也可以直接用(绘画软件)在电脑上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试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和。 2我国的青铜器艺术可以从造型、和等方面来欣赏。 3.艺术大师马蒂斯是派的代表人物,作品的特点是色彩鲜明,对比,富有装饰性。 4.静物写生要求构图,静物表现要有,注意静物之间的关系。画面中的线条要有、深浅和虚实之分。 5.达芬奇是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是 6.色彩的三要素是、和色相。 7.红与、蓝与、黄与互为补色,对比强烈。 8.雕塑分和。 9.中国画按绘画题材分:可以分为人物画和;按表现手法分可以分为、和兼工带写。 10.中国山水画可以按近浓、远淡、近密、远疏、近实、远虚的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景。

11.中国画的用笔方法主要有用笔和用笔。 12.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有“凝固的音乐”之说的是() A建筑B雕塑C 绘画 2.( )并称为近百年以来中国画坛四大名家 A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B吴昌硕齐白石郑板桥徐悲鸿 C黄宾虹齐白石郑板桥徐悲鸿 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透视现象。 A近宽远大 B近大远小 C近窄远宽 4.()被中国文人称为四君子,自古受到人们的喜爱。 A梅菊松荷 B梅松竹荷 C梅兰竹菊 5. 在艺术表现中,()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方面刻意扩大或缩小的方式。 A变形 B 抽象 C夸张

三.多项选择 1.世界各民族的雕刻作品内容丰富,造型优美,我国的()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A印第安柱式 B黎族的图腾雕 C战国时代的青铜柱饰 D非洲柱雕2.中国水墨画的基本要素有() A点 B面 C 线 D 色彩 3.欣赏名家作品、学生作品可从()进行品评 A构图 B色彩 C 表现形式 D内容 4.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形式,基本技法有() A披麻皴 B 点苔 C 斧劈皴 5.用Windows画图板来画对称纹样可用到菜单中的()工具 A扭曲 B复制 C拉伸 D粘贴 四.连线题,将相关内容进行连接 伏尔加河的纤夫展子虔 游春图列宾 仕女毕加索

五年级上册美术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试题 一、填空(每空5分,共80分) 1.在色相环上,两个相对的颜色互为-----------,补色对比是色彩对比效果最为强烈的一类对比色,如红色与---------色,黄色与--------色,蓝色与----------色。 2.趣味文字可以从-------------、-----------等方面进行创意变化。 3.--------------和--------------相结合是重要的构图法则之一。 4.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两种。 5.“陶瓷”是-----------和-------------的总称。 6.--------------------是瓷器的故乡。 7.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上,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上;陶瓷艺术的美,还体现在------------上。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邻近色: 2.对称式纹样:

五年级上册美术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5分,共80分) 1.在色相环上,两个相对的颜色互为补色,补色对比是色彩对比效果最为强烈的一类对比色,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蓝色与橙色。 2.趣味文字可以从字形、字意等方面进行创意变化。 3. 多样和统一相结合是重要的构图法则之一。 4.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 5.“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6.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7.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器形上,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纹饰上;陶瓷艺术的美,还体现在釉色上。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邻近色:在色相环上,相临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2.对称式纹样:中心线两边的形象完全相同,称为对称式纹 样。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及胡锦涛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推动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四.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六.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色纸,胶水,橡皮泥,剪刀、陶泥等

五年级上册美术期中试题1答案

座 位 号 姓 名 准考证号 试 场 班 级 学 校 县 区 >>>>>>>>>>>>>>>>>>>>>>>>>>>>>>>>>>>>>>>>>>>>>>>>>>>>>>>>>>>>>>>>>>>>>>>>>>>>>>>>>>>>>>>>>>>>>>>>>>>>>>>>>>>>>>>>>>>>>>>>>>>>>>>>>>>>>>>>>>>>>>>>>>>>>>>>>>>>>>> >>>>>>>>>>>>>>>>>>>>>>>>>>>>>>>>>>>>>>>>>>>>>>>>>>>>>>>>>>>>>>>>>>>>>>>>>>>>>>>>>>>>>>>>>>>>>> >>>>>>>>>>>>>>>>>>>>>>>>>>>>>>>>>>>>>>>>>>>>>>>>>>>>>>>>>>>>>>>>>>>>>>>>>>>>>>>>>>>>>>>>>>>>>>>>>>>>>>>>>>>>>>>>>>>>>>>>>>>>>>>>>>>>>>>>>>>>>>>>>>>>>>>>>>>>>>> >>>>>>>>>>>>>>>>>>>>>>>>>>>>>>>>>>>>>>>>>>>>>>>>>>>>>>>>>>>>>>>>>>>>>>>>>>>>>>>>>>>>>>>>>>>>>>>>>>>>>>>>>>>>>>>>>>>>>>>>>> 密 封 线 内 禁 止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禁 止 答 题 榆阳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五年级美术试题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10分) 1、法国画家莫奈长期迷恋于阳光与色彩的表现,在《干草垛》系列作品中,他对不同时段的( A ) 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 A 、阳光 B 、色彩 C 、雪 2、中国画《三个游泳者》的作者是 ( C ) 。 A 、莫奈 B 、李焕民 C 、 田黎明 3、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纤夫》描写的是( A )穷苦劳动人民的生活。 A 、俄国 B 、法国 C 、中国 4、下列作品中属于农民画的是( A )。 A 、《播种》 B 、 《拾穗者》 C 、《初踏黄金路》 5、、( A )是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特点最鲜明的清末民间建筑。 A 、陈家祠 B 、孙中山纪念堂 C 、南越王墓 6、法国画家莫奈的《麦草堆》是由( B )幅画组成的。 A 、3 B 、4 C 、5 7、表现藏族人民喜迎和平解放后第一个丰收年的心情的作品是( C )。 A 、《播种》 B 、《拾穗者》 C 、《初踏黄金路》 8、( C )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 A 、梅兰芳 B 、陈绍华 C 、库淑兰 9、作品《画像砖中的农耕》绘制时代是( A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10、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油画《错误的镜子》中眼睛所见的主体是( C )。 A 、镜子 B 、眼睛 C 、蓝天白云 二、填空题。(10分) 1、莫奈(法国)是 印象 画派的代表人物。 2、同一物象在不同的光线下,会有不同的色彩光影变化,冷色调的光线会使物象的色调_更冷___, 暖色调的光线会使物象的色调 更暖 。 3、伏尔加河纤夫是一幅__油画__ 1873作者是__列宾___ 。( 1844-1930)是俄罗斯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两度到伏尔加河沿岸长时间观察纤夫们的生活,画了大量的速写。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完成此画。列宾笔下的纤夫虽然经历了沙皇统治下深重的苦难,却依然具有坚强的毅力。 4、民族纹样的主要特点是造型 夸张概括 ,构成有繁有简,色彩 对比鲜明强烈 。 5、《瓶花》是一幅 水彩画 。 作品取材于常见的花朵,画面以 红 、 白 、 蓝 三色为主, 造型简洁、高雅,似乎从中透出阵阵幽香。 三、连线题。(10分) 《初踏黄金路》 刘荣红 《拾穗者》 萧淑芳 《狮子娃》 库淑兰 《瓶花》 李焕民 《播种》 米勒 四、判断题。(10分) 1、初踏黄金路是一幅油画。 ( × ) 2、南国初夏是版画作品,作者 郑爽。 ( √ ) 3、叠色剪纸的色彩搭配很关键,颜色和明度反差大的搭配就醒目,反差小的搭配则和谐。 ( √ ) 4、彩塑的制作方法有.捏、接、贴、压、戳、绘 ( √ ) 5、单独纹样有繁有简,有大有小,有均齐式也有平衡式,有适合形也有不规则形,一般不与其他纹样产生结构上的关系。 ( √ ) 五、创作题。(10分) 以“童眼看世界”为主题,画一幅自己眼中的世界并附一句话。 —— 第1页 —— —— 第2页 ——

五年级美术期末试卷

东方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五年级美术 (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 确选项) 1、色环中()是对比色。 A、红和黄 B、蓝和黄 C、黄和紫 D、蓝和绿 2、由()颜色调和出来的色我们又把它们叫做间色。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称为()。 A、同类色 B、邻近色 C、对比色 D、冷暖色 4、色彩的冷暖对比能使色彩明快活泼,红颜色的对比色是()。 A、黄 B、蓝 C、橙 D、绿 5、下列哪些颜色是暖色()。 A、绿色和黄色 B、橙色和黄色 C、蓝色和紫色 D、红色和绿色 6、三个并排排列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样画面构图显得()。 A、活泼 B、呆板 C、生动 D、稳定 7、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 A、对比色 B、同类色 C、间色 D、复色 8、中国画是用()、墨、和中国画颜料在宣纸上作画。 A、蜡笔 B、彩色水笔 C、铅笔 D、毛笔 9、位于()以内的色,称为柔和对比。 A、500 B、600 C、900 D、300

1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透视关系?() A、近大远小 B、近长远短 C、近窄远宽 D、近实远虚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明度是指色彩的(),在色彩中明度最高的是(),最低的是()。所有颜色的明度加入()就提高,加入()就降低。 2、纯度是指色彩每一色相的()程度,其中纯度最高的颜色有()()()三原色。 3、对比色配合,可使画面显得()。 4、雕塑分为()和()两大类。 5、物体无论简单或是复杂,都是由()()()等 基本形体组成。 三、判断题。下面各题你认为是正确的就打“√”,不对的就打“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秋天是以黄色、红色、绿色为主要色彩,因此,秋天是美丽的() 2、绘画时只能用直线进行绘画() 3、以暖色为主的画只能有暖色() 4、书写有趣的文字的时候,字体要严肃、复杂() 5、中国画中,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称为山水画() 6、色彩有冷暖之分,冷色给人以冷,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7、绿色是暖色,橙色和蓝色是冷色() 8、黄色和紫色是邻近色() 9、光是色彩构成的必要条件() 10、对比色配合,可使画面显得很和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镇平全兴双语实验学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 | , 李乐敏 -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五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五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命题人:西街小学----- 宋小玲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判断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1953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齐白石。() 2、小鹦鹉和美人鱼是马蒂斯的绘画作品。() 3、色彩对比是指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空间上的色彩差别关系() 4、牛头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一件雕塑作品。() 5、卡通就是动起来的漫画() 6、描绘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在西方的绘画中教风景画,在中国绘画中叫山水画。() 7、雕塑可以分为圆雕和浮雕》,罗丹的《圣堂》是浮雕。() 8、《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法国画家修拉的作品。() 9、《三彩骆驼载舞俑》是我国清代的艺术品。() 10、端午节、圣诞节、中秋节都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二、选择题。(满分30分,共15小题,每题2分) 1、哪幅作品中画家用了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 A群虾 B 荷花蜻蜓 C 蛙声实力出山泉2、被西方评论家戏称为“野兽派”艺术家是() A 马蒂斯B达芬奇C毕加索 3、《两个中国式香炉》是()国艺术家门采尔的作品 A英国B意大利 C 德国 4、《着衣母婴卧像》是英国著名雕塑大师()的作品。 A亨利.摩尔B米开朗基罗 C 罗丹 5、挂虎是我国()一带的的民间工艺品 A、B、 C、D、 6、对比色配合,可使得画面显得鲜艳、明亮。下列属于强烈对比的颜色是 () A紫色与红色 B 澄与蓝色C赭石与黑色 7、变形金刚是()的卡通片电影 A美国 B 日本 C 8、中国山水画在景色分布上分远景、()和近景 A前景B中景C全景 9、下列属于圆雕的作品是() A九龙壁B摩西C卢舍那大佛 10、()代的吴昌硕诗书画印俱佳,尤善石鼓文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测试卷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测试卷 一、填空: 1.帕特农神庙位于古希腊雅典卫城的最高处,是保护雅典娜的,被誉为古典艺术王冠上的宝石。 2.三原色是红、黄、蓝 3.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_"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 4.暖色有红、橙;冷色有蓝、绿 5.中国画的工具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 6.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7.色彩的相貌就是色相。 8.新疆民族工艺品有新疆地毯、哈萨克族花毡、维吾尔花帽、英吉沙小刀、爱德莱丝绸、和田玉雕。(写上三样就可) 9.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10.在我国敦煌石窟中;有许多描绘飞天的壁画。画中流畅的线条让我们觉得画中人在飞。 二.选择题 1.艾德莱丝绸是哪个民族最喜爱用于做服装的土产丝绸。(B) A、哈萨克族 B、维吾尔族 C、塔塔尔族 2.下面属于绘图软件的是:(C ) A、Flash player B、Excel C、Adobe photoshop 3.下列三组色彩中属于对比色的一组是:(C) A、红和黄 B、蓝和绿 C、黄和紫 4.画头像时;眼睛大约在整个头部的:(A)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5.在门墙上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的画是:(B )。 A、宣传画 B、年画 C、版画 三.问答题 1.如何理解肖像艺术中的“以形写神”? 答:“形”指的是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要想把二者都刻画出来;首先要抓住神;既要表现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同时也要抓住人的外部特征。 2.什么是对比色?列举三组对比色。 答:在色环表中;一个颜色与其相隔180度的那个颜色为对比色。把对比色放在一起,会给人强烈的排斥感。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 1 / 1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试卷附答案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试卷 (总分:25分)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1分) 1、荷兰画家德*库宁的油画作品《无题》主要以()和色彩构成画面。 A 几何形状 B 涂抹色块 C 粗放线条 2、色彩的三原色是:()、黄、蓝。 A 红 B 绿 C 紫 3、油画作品《光之间》是俄国画家()的作品。 A列维坦B马蒂斯C康定斯基 4、拼贴画《吉他》的作者是() A修拉B毕加索C马蒂斯 5、()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的种类的名称。 A色相B色调C色阶 6、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其中()和皮影戏是最主要的两种。 A杖头偶戏B手偶戏C木偶戏 7、一个人的表情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A五官 B身体 C四肢 8、捏泥巴的方法有()。 A 搓、揉、压 B剪、撕 C画、贴 9、帕特农神庙位于()卫城的最高处。 A 罗马 B 雅典 C 开罗

10、在制作树叶拼贴画、纸工拼贴等学习活动中,为了使画面更有(),就要先拼摆后粘贴。 A、创意和独特性 B、平整和干净 C、方便性 二、判断题(共15小题,每题1.5分) 1、抽象画始于20世纪初,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是最著名的早期抽象画家。() 2、色彩的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3、绘画时只能用直线进行绘画和斜线。() 4、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 5、水粉笔或水彩笔用完后不用洗干净。() 6、在色彩中,不同色相组合会给人的感觉都一样。() 7、民间绘画又称“农民画”,作者都是各族农民。() 8、中国画一定要用铅笔进行绘画。() 9、色彩有冷暖之分,冷色给人以冷的感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10、牛文的作品《东方红太阳升》属于中国画作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 1 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教学过程: 1 、欣赏: ( 1 )出示课题 ——“ 万绿丛中一点红 ” 。 ( 2 )比较 : 相同的主体 , 不一样的背景 , 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 2 、发现: ( 1 ) 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 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 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 , 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

这就是对比了 . ( 2 )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 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 3 )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 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 4 )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 、实践: ( 1 )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 2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 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 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教学反思: 第 2

色彩的和谐 教学过程: 1 、引导欣赏: ( 1 )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 2 ) 出示课题 ——“ 色彩的和谐 ” 。 ( 3 )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 、目标发展: ( 1 )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 —— 黄绿 —— 绿 红紫 —— 紫 —— 蓝紫 黄橙 —— 橙 —— 红橙 ( 2 )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 家居图片 B 、 生活图片 C 、 建筑图片

湖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 1、色与形的逐渐变化会使画面产生 (起伏 ) 感、(韵律) 感。 2、红+黄= 橙色;红+蓝= 紫色;黄+蓝= 绿色。 3、写出制作布艺品的三种方法:(打结、捆扎、缝纫。) 4、人体的结构为 (头部)、(胸部)、(髋部)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 5、古建筑多用(石、砖、木)等材质建造,多以(柱、梁、枋、檩、斗拱)和(重檐合理结),体现(对称、均衡、节奏)的美。 6、古建筑指 (清朝)及以前的各类建筑,包括( 城池、桥梁、工事)等,一般指年代久远的(亭台楼阁、庙宇祠塔)。 7、偶戏的种类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 8、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9、一种颜色通过加黑或加白可以改变其(明度)。 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11、暖色主要是指(红)、(黄)、(橙),冷色主要是指(蓝)、(绿)、(紫)。 12、色彩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紫色是由(红)和(蓝)调配而成,绿色是由(黄)和(蓝)调配而成,橙色是由(红)和(黄)调配而成,这三种颜色也被称为(间色)。 13、色彩的明暗深浅变化是受(光)和(色)影响的。 14、在色彩明度中,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色彩明度(低)。一种颜色可通过加(黑)减弱明度,加(白)提亮明度。 15、(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它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 16、墨色变化是中国画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用清水与墨调和可得到(焦)、(浓)、(重)、(淡)、(清)等不同的墨色,这也就是中国画的“墨分五色”。 17、泥塑作品的制作方法,有:(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技法。 18、(暖)色给我们以热烈的感觉,(冷)色给我们带来明快、温馨的感觉,(蓝)色给我们带来凉爽、清净的感觉。 19、中国画的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等等,用墨用色包括:(浓、淡、干、湿)等方法。构图讲求(疏密得当)。其中(写意),是一种粗放的画法,它以意造型,笔墨简练,作画一气呵成。与工笔形成鲜明对比。 20、中国画表现动物的方法有:(勾染法、中锋破笔法、破笔点染法、勾线点染法、丝毛法)。 21、(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构图通常是指画面的(布局)。 22、(陶瓷)是中 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它包括(陶器)和(瓷器)两个部分。 22在用线条描绘老居民门前的抱鼓石时,采用不同疏密的线条组织,能使画面(有黑、白、 灰)的层次。 23新闻图片反映出(真人、真事、真景),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和(情感)的冲击力。 24建筑与家具制造中常用一种节点连接工艺,叫(榫卯结构),是中国人又一项伟大的发明。 25、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色彩有冷暖之分,冷色给人以冷的感觉, 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 2“侗族风雨桥”不是少数民族建筑。( ) 3报头一般由文字、画面和尾花组成。( ) 4、绿色是暖色,橙色和蓝色是冷色。(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试题:测试题--湖南美术出版社 (含答案)

5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分数________ 一、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 ( )会使人产生冷暖的联想。( )、橙色、黄色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等热烈、温暖的物象,而 ( )、蓝色、紫色又会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水、冰雪这些宁静、寒冷的场面。 2、服装造型的三大要素是( )、( )和( )。 3、利用废料制作的关键是( )。 4、( )、( )、( )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二、选择(每空2分共10分) 1、色彩的冷暖对比能使色彩明快、活泼。红色的对比色是()。 A、绿色 B、黄色 C、紫色 2、红色与蓝色混合渗化会变成(),这种由两种颜色调和出来的颜色,我们又把它叫做间色。 A、橙 B、绿 C、紫 3、()是一种优质天然奇石,石质细腻,可以雕琢出多种不同的艺术形象,耐人寻味。 A、玉 B、石膏 C、雨花石 4、1875年,()人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了电话。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5、()是我国传统的戏剧,称为“国粹”。 A、黄梅戏 B、豫剧 C、京剧

三、判断(每空2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的编钟是一种具有极高观赏性的艺术瑰宝。() 2.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3.电话亭一般由顶罩、亭壁、亭柱、基座及电话等部分组成。() 4.大多数飞机都由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5.京剧人物扮演的角色分别叫生、旦、净、末。()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民间花灯的品种大致可以分为哪四类? 2.说说你知道的中国古建筑。(最少说出3个) 五、绘画小能手(60分) 你都见过哪些古建筑?亭、台、楼、阁、榭、桥……选择一处古建筑,用线描的方法画一画。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测试卷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测试卷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填空: 1.( 对比色)的配合,色彩差别大,往往不容易取得调和.( 对比色)的配合,可以使画面显得鲜艳、明亮。 如果对比色面积相似,也可以用黑、白金、银等色线把色块(分离出来),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有时在一方颜色中加入(黑色)或(白色),使色彩的明度纯度发生变化,也会使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2.三原色是(红、黄、蓝)。暖色有(红、橙黄);冷色有(蓝、绿、紫)。 3.对比色有(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黑与白)。 4.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或(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邻近色)的配合,会使人产生舒适、和谐的感觉。 5.中国画的工具(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 6.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相、纯度、明度)。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7.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一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圆形、方形、菱形)范围之内,使之达到某种装饰作用,叫做(适合纹样)。 色彩的相貌就是色相。 绘制适合纹样可先定(尺寸)、定(外形)、再定(基本骨架线),最后绘制图案。 8.适合纹样外形和骨架的变化形式有(离心式)、(向心式)、(离心向心结合式)、(旋转式)、(综合式)、(均衡式)。 唐《敦煌藻井图案》是一幅(适合纹样)的图案。 9.(宋体字)的特点是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竖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钝角,笔画转折钝角明显。(黑体字)笔画方头方尾,醒目有力。10.趣味文字的分类有(笔画变化)、(字形变化)、(结构变化)、(象形)、(立体) 11、(美术字)是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电脑美术中“反色”效果处理是数以属于(对比色)原理。 11、美术学习记录袋流程是:(准备塑料文件袋)-(自制标签)-(选择作品)-(编号分类)-(汇总作业)-(展示作品)。 13陶瓷艺术包括(陶器)、(瓷器)两个部分。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外形上)、(纹饰上)、(釉色上)。 14、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观灯)、(猜灯谜)已成为一种习俗。 二、选择题。

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美术教学进度表 授课教师:马强授课班级:五年级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材分析 1、从整体结构上看,注重知识的延续性。 本册教材的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以往一样采用并列式散点式而非单元式,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以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同时本册教材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如:线条系列的《画人像》;色彩系列的《色彩的色相》,《色彩的明度》;泥塑系列的《杯子的设计》;版画系列的漏印版画《唱起来跳起来》。欣赏系列的《肖像艺术》、《飞天》,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2、从学习领域上看,强调综合性。 全册共有19课,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有专题欣赏,但大多随堂教学相对比较薄弱,“综合·探索”领域有两课,但其他课中也渗透了综合,如:《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中剪贴画相结合,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再如: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是美术与数学的结合,在教学中不讲比例的定义,讲与美术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现了跨学科的总和。 3、从主题选择上看,突出多元化与趣味性。“美术与自我”主题,为0课,“美术与社会”主题有5课占总数29.4%,“美术与自然”主题有2 课占总数的11.8%,“纯学科表现”主题有5课《肖像艺术》、《画人像》、《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色彩的色相》,《色彩的明度》,体占总数的29.4%,在其他主题方面(包括生活 用品、机械等)共有6课,占总数的35.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册教 科书淡化了“美术与自我”主题,而“纯学科表现”主题比前几册有了强化,体现了知识的基础性。同时注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编排了《飞天》、《有趣的汉字》、《偶戏》;内页大开本介绍了《帕特农神庙》,《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一课中重点欣赏了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的比例

五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试卷答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试卷答案 一、填空 1、安全标识的设计要素包括(色彩)、(图形)及(形状)。 2、童谣和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 3、民间木雕雕刻的方法有:(圆雕)、(浮雕)、(半圆雕)、(镂空雕)、(贴雕)等。 4、门饰以(雕刻)技法为主。北方以(彩绘)木雕为多,南方则以(浮雕、)、(镂空雕)为主。 5、中国画按绘画题材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和(山水画);按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写意画)、(工笔画)和(兼工带写)。主要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主要用墨方法有:(焦)、(浓)、(重)、(淡)、(轻)。 6、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窟)、(东千佛窟)和(榆林窟)四个石窟,其中(莫高窟)最大。 7、色轮里(相邻的色彩)为类似色,(相对的色彩)为对比色。类似色在同一环境或画面配合时,产生(柔和)、(悦目)的感觉;对比色在同一环境或画面配合时,则会产生(强烈)、(灿烂)的色彩效果。 8、色彩会带给我们某种心理感觉,包括味觉感、音乐感、情绪感、(温度感)、(触摸感)。 9、飞天是(佛教中的神仙),又称(香音神)。 10、中国的“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1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结构)等美术语言来描绘有特色的历史建筑物。 12、安全标识可以分为(警告)标识、(禁止)标识和(提示)标识等。 13、色彩的三元素是(明度)、(纯度)、(色相)。 二、选择题 1、是我国著名中国画大师( A )。 A、齐白石 B、刘天华 C、张乐平 2、冷色调有( CDF ),暖色调有( ABE )。 A、红 B、黄 C、蓝 D、绿 E、橙 F、紫 3、三原色有(ACE ),三间色有( BDF )。 A、红 B、橙 C、蓝 D、绿 E、黄 F、紫 4、选择一种单色,逐渐加入黑色和白色,属于( A )推移。 A、明度 B、色相 C、纯度 三、名词解释。 1.泥人张:是近现代天津民间彩塑艺术世家的俗称。 2.色相: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大的特征。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2016年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48分) 1、童谣和童画,将______、______、______ 生动地融为一体。 2、 ______ 、______ 、______ 被称为三原色。三间色:______ 、______ 、______ 。 3、对比色:红色——()黄色——()蓝色——() 4、墨分五色,即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5、杭州城市起源的见证—— ___ 。 6、敦煌石窟现存有壁画彩塑的洞窟共______个。 7、中国传统门饰内容上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博古杂宝等。 8、适合纹样包括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 9、门饰以______ 技法为主。北方______为多,南方则以______、______为主。 10、色轮里______的色彩为类似色,______的色彩为对比色。 11、类似色在同一环境货画面配合时产生______、______的感觉,对比色则会产生______、______的色彩效果。 12、敦煌石窟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个石窟,其 中 ________ 最大。 13、宋代画家()的《溪山行旅图》,成功的运用了()和()之间的 ()关系,画中的山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显得很小。 二、我会判断:(每空2分,共10分) 1、中国传统门饰是民居建筑中装饰艺术最为精美的,装饰手法繁多,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适合纹样是指将一种纹样适当地组织在某一特定的形状或空间中具有装饰效果的纹样。() 3、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是世界篮球赛男、女团体赛最高奖项。() 4、飞天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佛教艺术形象。() 5、飞天因为能歌善舞,全身又充满香气,故又称“香气神”。() 三、我会选:(每空2分,共12分) 1、右图的作品名称是() A、《指墨柳塘双鸭》 B、《登高》 C、《睡猫图轴》 D、《小猫图》 2、右图的作者是() A、张大千 B、潘天寿 C、齐白石 D、徐悲鸿 3、下面这幅画是()的作品,是中国画里的什么表现方式() A、张大千 B、龚贤 C、张择端 D、花鸟画 E、泼墨画 F、指墨画 4、给下面的颜色找找对比色 红---()蓝---()紫---() A、灰 B、绿 C、橙 D、黄 5、捏泥巴的方法有()。 A、搓、揉、压 B、剪、撕 C、画、贴 6、以下中国画哪幅是表现唐太宗接见吐蕃王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的场景()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完全版)

五年级上册 \ 任课: '

第1课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常规。 —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 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

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第2课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 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蒙娜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