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构法理学背诵笔记

机构法理学背诵笔记

机构法理学背诵笔记
机构法理学背诵笔记

第一部分法、法律

1、法的本质

法的阶级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是“意志”的体现“意志”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如满足一种要求,获得某种利益)而产生的自觉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是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并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精神力量,

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统治阶级”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因此,“法律就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七

3.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法所反映的意志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由统治阶级的正式代表以这个阶级的共同的根本利益为基础所集中起来的一般意志。

4.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奉为法律”,就是经过国家机关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客观化、物化为法律规定。

2、法的本质由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从终极意义上说,法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在法的意志性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性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归根到底又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是法的“初级本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更深层次”的本质。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性的内容。

(2)法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这是从终极意义上说的。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归根结底又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对法律而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其不同层次的本质。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法的

“初级本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更深层次的本质。

3、法的基本特征(大纲)

第一、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法并不会对人的所有行为都进行规范,因而也不会对所有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它只调整它认为重要并且适合由法律进行调整的社会关系。

第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1)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①国家制定的法,即通常所说的“成文法”,是由有权创制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②国家认可的法,一般是指习惯法。习惯法是根据调整社会关系的需要,由国家立法机关或司法机关赋予社会上既存的某些习惯、教义、礼仪等以法律的效力而形成的法律规范,或者是法官对特殊的地方习惯的认可。

(2)法既然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它就必然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因此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极大的权威性。

①统一性,指各个法律规范之间在根本原则上的一致,且一个国家一般只能有一个总的法律体系,

②普遍适用性,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③权威性,主要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

第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法的这种调整和指导方式也使它与道德、宗教和习惯相区别。

法以规定人们的极利和义务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所以,法属于“应然”的范畴,而不属于“实然”的范畴。

第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违法和犯罪行为,国家将通过一定程序对行为者进行强制制裁。

4、法的作用的原理

(1)法的本质的外在表现

(2)国家权力运行过程的体现

(3)社会生产方式或自身力量的体现

5、法的作用的分类

(1)根据一般与特殊的逻辑关系。

法的一般作用是对法的各种具体作用所作的最抽象的概括,主要是指法通过确定一定的权利义务并保障其实现,来建立、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进程。

由于每种历史类型的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它的本质和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不同,每种法的具体作用也各不相同。

(2)根据法的系统与法的子系统或要素各自的作用范围。

①整体作用,指法作为统一的法律体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②局部作用,指法律体系中某一子系统或构成要素(即个别法律部门或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根据人们对法律的期待与法律的实际效果之间的区别或差别。

①预期作用,是立法者立法时设想法律应当或可能发挥的作用。

②实际作用,是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影响社会生活时实际起到的作用。

(4)根据法作用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途径。

①每个法律规范都是对特定社会关系的定向调整,这种定向调整就是法的直接作用。

②由于各种社会关系是互相联系的,因而法律规范对特定社会关系的调整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社会关系,这就是法的间接作用。

(5)根据法的社会意义。

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法律的作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肯定的评价表明法的作用是积极的,而否定的评价则表明法的作用是消极的。

(6)按照法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别。

从法是一种社会规范来看,法具有规范作用;从法的本质和目的来看,法又有社会作用。这两种作用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法通过其规范作用(作为手段)而实现其社会作用(作为目的)。

6、法的局限性※

(1)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政策、道德等。

(2)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

部分社会关系、社会生活领域,法律调整不太合适

(3)法对千姿百态,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

内容抽象、概括' 稳定性,难以涵盖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4)在实施法律所需的人力资源、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的局限性,并以对法的局限性的认识为基础,把法的调整机制与其他社会调整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各种规范和调整机制的合

力来建立良性社会秩序。

7、马克思主义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在阶级对立社会中)统治阶级意志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或人民有利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本书所说的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而不包括非国家主体创造或发展的规范体系。

第二部分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1、法的渊源

一般使用的是法的效力渊源,又称法的形式渊源或直接渊源,专指作为首创法律规范的文件、作为具有法的效力和意义的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2、法的渊源的类别

(1)成文法(制定法)(样题)成文法,或称制定法,是现代国家主要的法的渊源。其既包括一国内部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包括国际协定和国际条约。

规范性法律文件指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力范围,依据法定程序制定出来的、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有约束力的、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称。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告诉人们有权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不得做什么的,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可以重复适用的法律文件。它包含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主干部分,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

特征

规范性,规定行为模式、权利义务和行为后果

强制性,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公开性,公之于众告诉

一般性,对所有公民普遍、重复适用

(2)不成文法(非制定法):或称非制定法,包括习惯法、判例法和惯例。

1-习惯法:是被国家机关认可并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规范的总称。

2.判例法:泛指可作为先例据以裁决的法院判决。

确认判例法的国家,有“法官造法”之说,这是英美法系国家的特点。“遵循先例”是适用判例法的根本原则,是指某一判决所依据的法律原则,不仅适用于该案,还可作为一种先例适用于该法院及其所属下级法院所管辖的案情基本相同或近似的案件。

3.惯例: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过去曾经施彳亍,可以仿照办理的做法。

3、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正式渊源

1?宪法:治国安邦总章程。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和胜利结果;建设中特伟大纲领,

2.法律: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3.行政法规:专指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依照宪法规定的极限和法定程序制定和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4.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及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等上位法相违背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5.自治法规

民族区域自治机关有权依据当地特点制定统称为自冶法规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6.经济特区的经济法规

经济特区的经济法规、规章不能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否则无效。

7.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权制定在各自辖区内生效的法律、法规和命令等。

8.国际条约与协定

特指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协定。

9.法律解释

有权的国家机关对现行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作的说明,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

(二)非正式渊源

1.习惯:人们的同一行为方式经多次反复实践而逐渐为多数人认可,谓之习惯。

2.政策:国家或政党为了完成一定时期的任务而制定的活动准则°

3.指导性案例:由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分别发布或共同发布,对各级法院、检察院' 公安机关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具有应当参照的拘束力,在这种意义上也具备了法律渊源的地位。

4.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

5.法理:法之道理、法之原理、法之条理、法之公理、法之原则、法之美德、法之价值、法之理据等。

4、法的分类

第一' 以制定法律的主体和适用范围为标准

(1)国内法,指由一国的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并适用于本国主权范围内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国际法,作为国际关系主体的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之间缔结或参加并适用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第二、公法和私法

公法:有关公共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的法律规定,如宪法、行政法、刑法。

私法:有关私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定,如民法、商法等。

第三、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1)成文法,又称制定法,专指国家法定机关创制和公布并以成文的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2)不成文法,泛指由法定的国家机关认可,一般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不具有系统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四' 以法规定的内容的不同和价值取向为标准

(1)实体法,规定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以追求实体正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民法、刑法等°

(2)程序法,一般是保障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实现或保证职极和职责得以履行所需程序,以追求程序正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立法程序法' 行政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第五、以法的效力等级' 基本内容和制定程序为标准

(1)根本法,指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居核心地位的、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极为严格的宪法。

(2)普通法,是除宪法之外的成文法的总称,其内容必须以宪法为依据而不能与之相抵触,否则将失去法律效力。

第六、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1)一般法,泛指适用于一国内一般人、一般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特别法,专指其适用范围限于特定的人、牛寺定的时间、特定地区或特定的事项的法律。

5、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

一般来说,法的效力是指把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认为法的效力是指适用对象、适用时间和适用空间三个要素所构成的法的约束力。具体法的效力专指每一具体法律文件所规定的具体事项所具有的约束力。

6、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

两个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法的实效,指法产生了预期的实际效果,法的效力则是保证法实施的约束力,其结果有两种可能,即立法目的的实现和未实现。

区别

(1)法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是有约束力的,它意味着人们应该按照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模式行动;而实效是指规范事实上被服从和适用。

(2)法的效力尽管也涉及对法的内容的保障,但其重点是表明立法者的主观愿望,也是任何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属于“应然”范畴。法的实效表明的就是法的实现的客观结果与状态,属于“实然”范畴。

联系

法的效力是法取得实效的前提,法的实效是法的效力实现的结果。

7、法的效力范围

称法的适用范围,指法对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什么空间有效,是守法、执法和司法的前提。

法的对象效力(法的对人的行为效力)

(1)属人主义原则,以人的国籍和组织的国别为标准而确立的。

(2)属地主义原则,凡属于一国管辖范围的所有人,无论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或无国籍人, 都受该国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3)保护主义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目的来确定法的适用范围。

(4)以属地主义为主,结合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原则,又称为“综合主义原则”。

法的时间效力

是指法的效力起始和终止的期限以及有无溯及力的问题。

(1)生效:法的生效时间是指法从何时起开始发生效力。法通过后要公布,公布是法的重要特征,也是生效的前提。

(2)终止:法的终止又称法的废止,指法的效力绝对消灭。有两种情况:

①明示终止②默示终止

(3)法的溯及力,指新法对它生效以前的行为和事件可否予以适用,即是否溯及既往的问题. 如果

适用,则该法有溯及力;反之,没有溯及力.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不是绝对的,在有些情况下,立法者可

以把新法溯及既往地适用于过去的行为、事件和关系,以补充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不足。

法的空间效力

即法的效力的地域范围。分为域内和域外两个方面。

(1)域内效力:

①有的法在全国范围内有效e宪法、法律以及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②有的法在局部地区有效。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及单行条例。

③港澳《基本法》分别对港澳有效

(2)域外效力:

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际法原则的基础上,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公民权益出发,我国某些法律或某些法律条款具有域外效力。

8、法的效力冲突及其原则

法的效力等级,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由于制定或认可法律的国家机关地位高低不同而形成在效力范围上的等级差别。

法的效力冲突的解决原则(样题)

①根本法优于普通法②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③新法优于旧法④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适用这一原则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同一主体制定的法。

第三部分法律体系

1、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指的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特点:

(1)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

(2)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化的有机整体。

(3)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

(4)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

2、法律体系与其他相近概念

(-)法律体系与法制体系

(1)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2)法制体系,指法制运转机制和运转环节的全系统,法制体系包括立法体系、执法体系、司法体系、法制监督体系等,是由这些体系组合而成的一个法制运转体系。

(二)法律体系VS法学体系凝

法学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具有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属性.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体系,属于社会中的的规范体系范畴,是社会及个人的行为准则,有实际法律效力,并产生实际的法律后果.

区别

(1)法学体系属于思想范畴,法律体系属规范体系,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2)法学体系的内容和范围就比法律体系大。

(3)法律体系具有属国性,一般一个主权国家的表现形式,在该主权范围内发生效力;而法学体系则具有跨国性,多个不同的国家可能在法学体系方面具有相同性或相通性。

联系

(1)法律体系是法学体系形成、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2)法律体系也是法学体系发展的重要动力.

(3)法学体系反过来也会成为法律体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根据。

(三)法律体系VS法系

法系是指由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相同法的结构和法的表现形式(法的渊源)的一种法的类型.法系的概念更多地表达的是一种法律传统,是跨越历史和国度的。法律体系只能是现行法,而且也只能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之内构成。

3、法律部门的概念和特点

也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或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各个不同的法律部门的有机组合便成为一国的法律体系。奈

(1)既是一个法学概念,也是组成法律体系的一种客观实体-

(2)在某一法律部门中,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部门,这些子部门是法律部门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在法律部门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而构成法律部门和子部门中的基本内容则是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4)法律制度对于法律部门来讲又存在着一种交叉性和综合性,即统一法律制度可能由一个或几个法律部门中的具有相同或相近调整属性的法律规范组成。

4、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及原则

划分标准

①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②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划分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即以整个法律体系为划分对象,使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法律都归属于某一法律部门。

②均衡原则,即划分法律部门时应当使各法律部门法律规范的规模或数量之间保持大体均衡。

③以现行法律为主,兼顾即将制定的法律。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可以划分为以下九个主要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环境资源法、军事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宪法是根本大法,是国家活动的总章程。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主导法;宪法相关法还包括如下种类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和规范:①国家机构方面的法律;②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法律;③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

(2)民法商法

民法商法是规范民事和商事活动的基础性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商法法律部门包括民法和商法两大种类的法律文件和规范。

(3)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有关行政管理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监察与监督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4)经济法

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5)社会法

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加强民生和社会建设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环境资源法

关于保护、治理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军事法

有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 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9)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第四部分法律要素

1、法的要素的概念和特征

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基本成分,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

(1)个别性和局部性(2)多样性和差别性(3)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法律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三要素

2、法律概念释义、功能

具有法律意义的概念,是认识与表达法律的认识纽结,即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1)表达功能(2)认识功能(3)提高法律合理化功能

3、法律概念的分类(没时间可不展开细节名词)

(1)依概念涉及内容来分,法律概念有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

(2)按照法律概念的功能不同可以将它分为描述性概念和规范性概念。

(3)按照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将法律概念分为确定性法律概念和不确定性法律概念,

(4)按照法律概念涵盖面积的大小可以将法律概念划分为一般法律概念和部门法律概念。

4、法律规则释义及分类

也称法律规范,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元素。

法律规则的分类※

(-)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性规则(依据内容分)

①授权性规则,指示人们可以作为、不作为或要求别人作为、不作为的规则;

②义务性规则,是直接要求人们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

③权义复合性规则,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

(二)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依据形式特征分)

①规范性规则,指规则的内容明确、肯定和具体,且可直接适用的规则;

②标准性规则,指法律规则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具有一定的伸缩性,须经解释方可使用且可适当裁量的法律规则。

(三)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依据功能分)

①调整性规则,是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它的功能在于控制行为,该规则所调整的行

为先于规则本身;

②构成性规则,组织人们按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规则所指定的行为在逻辑上依赖规则本身。

(四)强行性规则和指导性规则(依据强制性程度分)

①强行性规则,指行为主体必须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

②指导性规则,指行为人可自己决定是否按规则指定的行为办事,规则只具有指导意义而不具有强行性的规则,这是一种命令性较弱的义务性规则°

5、法律原则的释义和功能

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为其他法的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原理或出发点,

功能※

法律原则的作用是法律规则所不能替代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基础或出发点,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法律规则也具有指导意义。

(2)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

(3)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以纠正严格执行实在法可能带来的不公。

6、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凝

(1)在对事及对人的覆盖面上:

法律原则较宽,法律规则较窄。法律原则有更大的宏观指导性,某一法律原则常常成为一群规则的基础。

(2)在变化的速率方面:

法律原则有较强的稳定性,不轻易改变,法律规则要改变容易得多。

(3)在是否适用的确定性方面:

原则较为模糊,而规则较为明确;当原则与原则、规则与规则相互冲突时,选择的方法也不同。

(规则冲突要么无效要么有效,原则冲突用价值位阶原则进行衡量)

7、法律原则的分类

(一)按产生的基础不同:

①政策性原则,是国家和其他政治共同体关于必须达到的目的或目标,或实现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任务而作出的方略,通常是关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的发展目标、战略措施或社会动员等问题的。

②公理性原则,是从社会关系性质之中产生并得到广泛认同的被奉为法律公理的法律原则,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原则。

(-)按内容覆盖面不同:

①基本法律原则,指体现法的根本价值的法律原则,它是整个法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构成法律体系的神经中枢。

②具体法律原则,是基本法律原则的具体化,构成某一法律领域的法律规则的基础或出发点。

(三)按不同内容:

①实体性原则,指规定实体法律问题的原则,调整实体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②程序性原则,是规定程序性法问题的原则,调整程序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8、法律原则的适用

法律原则作为法的要素,可适用性毋庸置疑,但其本身的确定性低,不能无限制地使用法律原则,应当对法律原则的适用加以限制。

法律原则适用的特点※

(1)法律原则的适用存在于法律运作的全过程。规则适用只发生于司法和执法领域。

(2)法律原则的适用存在分量问题,或者说,法律原则可以“部分”地适用,当两个法律原则发生碰撞时,可以将两个法律原则予以不同程度地适用.

(3)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排斥规则的适用,这发生在法律规则适用于个案可能发生个案不公正的时候’

法律原则适用的限制

(1)只能适用法律原则,禁止适用道德原则、政治原则等非法律原则。

(2)法律规则优先适用,适用法律原则是例外。在选用法律时,优先选择法律规则,使用法律原则是例外,即“禁止向一般条款逃逸气

(3)充分说明理由,在没有可使用的规则而使用法律原则时,特别是在排斥规则而使用法律原则时,法律适用者有充分说明理由的义务.

第五部分法的核心范畴——权利和义务

1、权剥和义务概念

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贯穿法律现象中各个环节、法律的一切部门和法律运行的全部过程。

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法律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1)是由法律规范规定的,或包含在法律规范逻辑中的,或至少可以从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中推定出来的。

(2)都是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意志的体现,是该阶级或集团及其所代表的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3)都有明确的界限。

(4)权利和义务都是工具,不是目的。

(5)和义务相比,权利具有能动性和可选择性。

2、权利义务的分类

C-)根据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形态所作的分类

(D应有权利和义务

①应有权利,即权利的初始形态,是特定社会的人们基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而产生出来的权利需要和权利要求,是未被法律明文规定但主体认为应当享有或被承认应当享有的权利°

②应有义务,指虽未被法律明文规定,但根据社会关系的本质和法律精神,应当由主体承担和履行的义务,通常以“道德义务”的形式存在,但不是纯粹的道德义务。

(2)习惯权利和义务

①习惯权利,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或从先前的社会传承下来的,表现为群体性、重复性自由行动的一种权利。

②习惯义务,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或者从先前的社会传承下来的,表现为自愿服从而自主担当的行为或者不作为。

(3)法定权利和义务

即通过实在法律明确规定或通过立法纲领、法律原则加以宣布的、以规范与观念形态存在的权利和义务。

(4)现实权利和义务

①现实权利,指主体实际享有并行使的权利,又称“实有权利气这是法定权利的另一种参照和评价标准a

②现实义务,指由主体实际承担和履行的义务,是法定义务的现实化。

(-)根据权利和义务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社会关系)的分类

(D基本权利和义务

是指人们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是源于社会关系的本质,与主体的生存、发展、地位直接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是人生而有之且不可被剥夺、转让' 规避并为社会所公认的权利和义务,一般由宪法或基本法确认或规定°

(2)普通权利和义务

又称非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指人们在普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通常由宪法以外的法律或法规规定。

(三)根据权利斓义务对人们的效力范围的分类

一般权利和义务

(1)一般权利:亦称“对世权利”,其特点是权利主体无特定的义务人与之相对,而以一般人(社会上的每个人)作为可能的义务人。其内容是排除他人的侵害。

(2) —般义务:亦称“对世义务”,其特点是无例外地适用于每个人,每个义务主体无特定的极利人与之相对,内容通常是消极的不作为。

特殊权利和义务

(1)特殊权利:亦称相对权利、对人权利或特定权利,其特点是权利主体有特定的义务人与之相对,权利主体可以要求义务人作出一定的行为或抑制一定的行为。

(2)特殊义务:亦称对人义务或特定义务,其特点是义务主体有特定的权利人与之相对,义务主体应当根据权利主体的合法要求作出一定的行为,以其给付、协助等行为使特定权利主体的利益得以实

(四)根据权利之间、义务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作的分类

第一性权利和义务

(1)第一性权利:也称“原有权利”,是直接由法律赋予的或由法律授权的主体依法通过其积极活动而创立的权利。

(2)第一性义务:与第一性权利相对,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或由法律关系主体依法通过其积极活动而设定的义务,其内容是不许侵害他人的权利,或适应权利主体的要求而作出一定行为,义务主体以自己的作为或不作为满足权利主体的合法主张。

第二性权利和义务

(1)第二性权利:亦称补救权利或救济权利,是在原有权利受到侵害时产生的权利。

(2)第二性义务:与第二性权利相对,其内容是违法行为发生后所应负的责任。

(五)根据权利主体依法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方式的分类

行动权利和消极义务

(1)行动权利使主体有资格做某事或以某种方式采取行动。

(2)消极义务的内容是不作为。

接受权利和积极义务

(1)接受权利使主体有资格接受某事物或被以某种方式对待。

(2)积极义务的内容是作为.

(六)根据权利主体的分类

个体权利和义务

①个体权利,指自然人依法所享有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 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通常称为公民权利。

②个体义务,指自然人依法承担的义务,包括对其他个体、集体和国家的义务。

集体权利和义务

①集体权利,指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经济法人等集体所享有的各种权利。

②集体义务,指集体组织依法承担的义务.

国家权利和义务

①国家权利,指国家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以国家或社会的名义所享有的各种权利。

②国家义务,指国家依法承担的义务。

人类权利和义务

①人类权利,指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或地球上的所有居民共同享有的权利.

②人类义务,指人类每个成员、每个群体' 各个国家都应承担的义务。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互相关联、对立统一。法中两个分离、相反的成分和因素,但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1)总量相等。

(2)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相互包含。

C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法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机制来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并且是在极利和义务的互动中运行的。权利和义务的各有其独特而总体上又是互相补充的功能。

(1)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和权利的实现,

(2)权利提供不确定的指引,义务提供确定的指引。

(3)确定指引与不确定指引标识着义务与权利另一功能上的差别:义务以其强制某些积极行为发生、防范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的约束机制而更有助于建立秩序,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而更有助于实现自由

(四)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

现代法律中应当是以权利为本位。权利本位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D社会成员皆为法律上平等的权利主体。

(2)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范围内,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权利是第一性因素,义务是第二性因素;权利是义务存在的根据和意义。

(3)在法律没有明确禁止或强制的情况下,可以作出权利推定,推定公民有权利去作为或不作为. (4)权利主体在行使其权利的过程中,只受到法律限制:而确定这种限制的目的在于保证对其他主体的权利予以应有的承认、尊重和保护。

第六部分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它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以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特征

(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存在是法律关系形成的前提,法律规范的内容直接影响法律关系能否形成及其现实形态。

(2)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法律主体决定着法律关系的形成和变动。

(3)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这是法律关系与依据习惯、道德、宗教等行为规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主要区别。

2,法律关系的分类

根据构成法律关系内容的社会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性质、等级和相应的法律关系的重要程度所做的分类

(1)基本法律关系是由宪法和基本法律确认或创立的、存在于基本社会结构中的根本性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是社会中的根本性权利和义务关系,有很强的存续性和稳定性。

(2)普通法律关系是具体的各个法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是非基本社会关系的法律表现,其随着具体法律事实的变化而随时可能发生、变更或消灭-

根据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所作的分类

(1)调整性法律关系的特点是,在法律规范调整之前已经存在着某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调整只是使之成为法律关系。eg.买卖关系、父母子女关系

(2)创设性法律关系的特点是,在法律规范调整之前某种社会关系并不存在,法律规范作用于社会生活后才出现了该种社会关系,并使之成为法律关系。例如破产法律关系。

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所作的分类。

(1)纵向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

(2)横向法律关系是指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根据法律关系主体数fit的多少进行的分类.

(1)双边法律关系是指在特定的双方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存在的权利义务关系。eg.债权债务关系

(2)多边法律关系是指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存在的权利义务关系。

根据法律关系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行的分类。

(1)第一性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发挥其指引作用的过程中,在人们合法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关系。

(2)第二性法律关系是在第一性法律关系受到干扰、破坏的情况下对第一性法律关系起补救、保护作用的法律关系。

3,法律关系主体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国家机关与其他主体。

4、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同时具有法律上所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

又称权利义务能力,是法律关系主体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

根据主怀范围不同

(1)—般权利能力

又称基本的权利能力,是一国所有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是取得公民法律资格的基本条件,不能被任意剥夺或解除。

(2)特殊权利能力

是某些公民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的法律资格,这种资格不是每个公民都可以享有的,而只授予某些特定的法律主体.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定职权的资格

按照法律部门不同

(1)民事权利能力(2)政治权利能力(3)行政权利能力(4)劳动权利能力(5)诉讼权利能力法人的权利能力与公民的权利能力不同:法人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由法人成立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决定,自法人成立时产生,至法人解体时消灭.

<-)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①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的标准:

a.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

b.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②公民的行为能力由法律明确规定:

a.完全行为能力人。达到一定法定年龄、智力健全、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的公民。(18

周岁以上)

b.限制行为能力人。行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只具有部分行为能力的公民。(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c.无行为能力人,指完全不能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③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公民的行为能力的区别

a.公民的行为能力有完全与不完全之分;而法人在成立宗旨和业务范围之内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在成立宗旨和业务范围之外无行为能力。

b.公民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可以不同时存在;法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5、法律关系客体概念、特征及种类

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发生权利义务联系的中介,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影响和作用的对象。

法律关系的客体的特征

a客观性b有用性:对人有价值G可控性:人类可控制或利用之物d法律性:法律加以明确规定。

法律关系的客体种类:

a物:一定物理形态存在的有形物b人身、人格:人身和人格分别代表着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利益c.智力成果:指人通过智力劳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d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e信息:价值的情报或资讯千其他客体:如国家权力。

6、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最主要的条件有两个

(1)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依据,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

(2)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法律事实的种类

(1)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①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

②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

(2)依法律事实的存在形式,可以分为:

①肯定式法律事实,指只有当这种事实存在时,才能引起法律后果的事实.

②否定式法律事实,指只有当这种法律事实不存在时,才能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第七部分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及构成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也就是由于违

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法律责任的构成

(1)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约定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

社会组织。责任主体是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条件。

(2)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在法律责任的构成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类。

(3)损害结果

损害结果,是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侵犯他人或社会的权利和利益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包括实际损害、丧失所得利益及预期可得利益。

(4)主观过错

①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②主观过错的种类包括故意和过失

2、法律责任的原则及种类

国家机关据以确定法律责任由行为人承担的理由、标准、基准或法理等。

法律责任原则的种类

(-)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又称过失责任原则,它是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法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准则。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包含以下含义:

①它以行为人的过错为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才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②它以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作为确定责任形式、责任范围的依据,

与过错责任原则相联系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即一旦行为人的行为致人损害就推定其主观上有过

错,除非其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承担法律责任&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1.民法中的严格责任

2.刑法中的严格责任

3、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的含义及原则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是指对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 认定、追究' 归结以及减缓和免除的活动.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的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基本要求为: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违约者或相关人责任。

基本特点为法定性、合理性和明确性,即事先用成文的法律形式明确地规定法律责任,而且这种规定必须合理。

具体要求①责任法定原则否定和摒弃责任擅断、非法责罚等没有法律依据的行为②不允许法律的类推适用③否定和摒弃对行为人不利的溯及既往,强调“法不溯及既往”。

(2)因果联系原则

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必须首先考虑因果关系,即引起与被引起关系,具体包括:①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包括物债性或非物质性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②人的意志、心理、思想等主观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

(3)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

这是公平观念在归责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含义为法律责任的大小、处罚的轻重应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轻重相适应,做到“罪责均衡” “罚当其罪”。

①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性质相适应;②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③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

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负责,必须独立承担法律责任;防止株连或变相株连。责任自负原则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社会利益保护的需要,会产生责任的转移承担问题。

4、法律责任承担

法律责任的承担是一个社会评价的过程,通过法律责任的实现,进行功利补救和道义谴责,以弥补社会损害,有效地分配社会资源,实现立法目的。

法律责任承担的方式,指承担或追究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

(-)惩罚

1.民事制裁2.行政制裁3.刑事制裁4.违宪制裁

(二)补偿(赔偿)

民事补偿

国家赔偿

(三)强制

是指国家通过强制力迫使不履行义务的责任主体履行义务的责任方式。

5、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

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即通常所说的免责。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是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观或客观条件,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无责任”或“不负责任”,指虽然行为人事实上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但因其不具备法律上应负责任的条件,故没有(即不承担)法律责任。

免责的条件和方式※

①时效免责,即违法者在其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不再承担强制性法律责任

②不诉免责,即所谓“告诉才处理” “不告不理”。必须是出于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自由意志.

③自首、立功免责,即对那些违法之后有自首情节或立功表现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

④补救免责,即对于那些实施违法行为,造成一定损害,但在国家机关归责之前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责任.

⑤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即基于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协商同意的免责,即所谓的“私了”。这种免责仅适用于民事违法行为(即“私法”领域的违法行为).

⑥自助免责,是对自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

⑦人道主义免责。在权利相对人没有能力履行责任或没有能力履行全部责任的情况下,有关的国家机关或权利主体可以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免除或部分免除有责主体的法律责任.

第八部分法的制定

1、立法的含义

(1)狭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法律(特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专门活动°

(2)广义:特定国家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并通过法定程序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立法法》九

2、立法的特征

(1)立法是由特定主体(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活动。

(2)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

(3)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立法程序是指有关的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时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

(4)立法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立法技术是指立法主体在立法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性规则,或是制定和变动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中的操作技巧和方法o

(5)立法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立法作为产生和变动法的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制定法、认可法、修改法、解释法和废止法等一系列活动。

3、立法体制

立法体制是一国立法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立法权配置、立法权运行和立法权载体等方面的制度和体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极限的制度和体系.

我国实行的是“一元多级”的立法体制。“一元”体现了单一制国家立法体制的共性,即在全国范围内,立法体系是统一的。“多级”则是中国特色,即我国的立法体制分为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多等级立法,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设区的地级市的立法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立法&

4、立法原则

立法原则即立法中的法理,是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立法意识和立法制度的重要反映,主要包括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比较立法原则。

5、依法立法原则※

基本内涵

(1)一切立法权的存在和行使都应有法的依据;立法活动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依法运行;立法主体的所有行为均应以法律为准绳。

(2)规范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的法,应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要有利于立法发展、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

(3)一切脱离法律轨道进行立法活动和行为,都要依法受到法律的追究,相应主体要承担应有责任。

要求

(1) 依宪立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违反宪法的法规进行违宪审查。

(2) 依据法律体系立法

坚持法制统一原则杜绝地方主义;保持法律体系内部和谐一致

(3) 依权限、守程序立法

6、 科学立法原则

科学立法的要义是尊重立法规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立法效益。

坚持科学立法原则,要实现立法观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把立法作为科学活动。

直接意义是要实现立法方法、立法策略和其他立法技术的科学化、合理化。

科学立法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使法律准确适应改革发展稳定需要,公正合理地协调利益关 系;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协调性,增强法律的可执行性 和可操作性,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切实管用。

具体要求

(D 从我国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立法与改革的关系

(2)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职权与职责

7、 民主立法(样题)

意义:民主立法是践行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是提升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 也是进行法律教育、推动自觉守法、树立法律权威的重要方式.

核心: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即立法要坚持人民主体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发扬社会主义民 主,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基本内涵和要求包括①坚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立法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性作 用;③完善社会公众民主参与立法。

8、 比较立法

比较立法是国家在立法过程中,通过横向认识不同社会制度或法律传统(法系)、法律体系中相关 法律制度,对比和参照不同法律制度的异同,以期理解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经验和法律制度, 推动自身立法工作和法制建设的立法方法和原则。

前提和基础①人类法制文明的多元性为比较立法提供了前提②人类法制文明的共存性为比较立 法提供了条件③人类法制文明的共通性为比较立法提供了可能°

重大意义

① 认识他者,认识自身,知己知彼

② 比较借鉴,取长补短,文明互鉴

③ 求同存异,获得共识,和谐会通.

现代中国比较立法的实践历程可追溯至沈家本等晚清修律大臣的变法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以后,在起草、制定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过程中,我们对世界各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且充分借鉴了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在立法领域实行了比较立法的原则。

第九部分法的实施

1、法的实施释义 法的实施又称“法律实施七是相对于法律制定而言的,指宪法法律规范的要求通过执意义

(1) (2) (3)

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各种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运用、应用和实现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法律实施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立法、依法执法、依法司法、依法进行法律监督等国家活动,还包括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等主体依法执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等活动。

法律实现既是法律实施的动力,又是法律实施的结果、效果。法律实施不仅要求实行法律规定,还要求实现立法的目的和宗旨。实行与实现是法律实施的两个阶段、两个层次。

2、法律实施的意义

法律实施不到位,使得我国法律体系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大打折扣.面对法律实施的现状与立法机关的预期

之间的反差,我们要把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确保宪法法律有效实施,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法治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

3、法律实施的基础与动力

(D法律的人民性与法律实施

(2)法律的公正性与法律实施

(3)法律的权威性与法律实施

4、全面实施宪法的重大意义

(D宪法实施决定整个法律体系的实施。

(2)宪法实施关系全面依法治国的全局

(3)宪法实施影响着法治权威的树立

5、全面实施宪法的首要任务

首要任务是把全面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中国共产党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统一起来

(2)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及常委会在宪法监督中的作用

(3)国家机关、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及社会组织共同推进

(4)全体人民共同努力.

6、全面实施宪法的精髓要义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方略。

(2)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其核心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 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3)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主体。法的真谛在于对权利的确认和保障,宪法更是人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书,全面实施宪法,最根本的目的是权为民所享、福为民所谋、法为民所用,最根本的途径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7、执法的概念、特征、原则、要求

执法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本章执法定义)

执法的特征

(1)执法主体的特定性。即只有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法律或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机

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才能成为执法的主体。

(2)执法内容的广泛性。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广泛领域。

(3)执法行为的主动性。行政机关一般积极主动履责,不需行政相对人意思表示,

⑷执法权行使的优益性。公共利益的优先性。

(5)在某些特定法律关系中执法活动的单方性,如行政处罚。

执法的原则联

(1)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对执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执法的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它要求执法主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a.执法主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X执法内容要合法,执法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作出,没有法律规定,执法主体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G.执法程序必须合法。

d.执法主体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2)合理性原则

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3)效率原则

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对社会实行组织和管理过程中,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收

益,取得最大的执法效益。

执法要求: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原则。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①严格是执法基本要求,规范是执法行为准则,公正是执法价值取向,文明是执法最高境界。

②法律有效实施,严格执法是关键,要与理性文明执法相结合。

③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8、司法的概念、特征及规律凝

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司法的特征

①专属性:只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行使

②程序性:专门程序法予以规定,

③专业性:精深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④权威性:依靠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⑤体系性:按照宪法规定形成了特定机构体系.

司法权的性质与司法规律

性质:判断权和裁决权

司法规律

根本规律:司法权独立运行;审判权和检察权独立行使,是最根本最普遍的司法规律。

基本规律

(D权责统一: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⑵权力制约:不同机关行使

(3)公开公正:公开透明

(4)尊重程序:程序公正

(5)裁判终局:效力至上

(6)法官中立、律师自由

9、司法的原则凝

(1)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便的原则

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体现了司法规律的根本要求。司法权运行最显著的特殊规律就是司法权运行(行使)的独立性。审判权和检察权独立行使,是最根本最普遍的司法规律。

⑵司法平等原则

司法平等原则具体地体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其内涵是各级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在处理案件、行使司法权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别,也不论其出身、历史、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有何不同,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的特殊和差别对待。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公民个人,也适用于法人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1)司法责任原则

核心要义是“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

(2)司法公正原则

司法公正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应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原则。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是司法的本质要求和终极价值准则。司法公正包括:①实体公正,主要是指司法裁判的结果公正②程序公正,主要是指司法过程的公正,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待。

⑸政策指导原则

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法律是政策的体现与保障,只有坚持党的政策为指导,才能正确适用用法律,实现司法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同意。

10、守法的概念及根据

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宪法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职权)和履行义务(职责) 的活动。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D守法是法的要求,法一旦公布实施,公民就有服从它的法律义务。

(2)守法是人出于契约式的利益和信用的考虑°

(3)守法是由于惧怕法律的制裁。

(4)守法是出于社会的压力。

(5)守法是出于心理上的惯性。

(6)守法是道德的要求,

11、守法的条件

(1)守法的主观条件

守法的主观条件是守法主体的主观心理状态和法律意识水平,

①政治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政治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

②法律观念是人们对法所持的态度和信念,是一种法律意识形态,它较之政治意识对人们的守法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③道德观念是人们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的观念。

④人们的文化教育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守法的状态,

(2)守法的客观条件

守法的客观条件是守法主体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如法制状况、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民族传统' 国际形势、科学技术的发展等。

①法制状况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状况,这些都与守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政治状况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各社会力量对比,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状况。

③经济状况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它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法的遵守。

大一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总结和考试重点

大一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总结和考试重点 葛洪义主编的版本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形式渊源,即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的法的各种表现形式。 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对已经制定、颁布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根据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形式规范,内容协调的成文法系统。 3、法律编纂: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内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为一部系统化的新法典的活动。 4、法律清理:亦指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一定时期制定的或一定范围内的法律文件从体系、内容上进行审查、分析和整理,并作出继续适用,需要修改、补充或废止决定的活动。 5、法律体系: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各个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 6、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对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按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7、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8、权力:权力是合法确认和改变人际关系或者处理他人财产或者人身的能力。 9、人权:人权是指那些直接关系到人得以维护生存、从事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权利,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的、最普遍的权利。 10、法的规范作用:法律作为调整人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11、法律的指引作用:法律为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和模式,引到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预测到自己在某种情况下选择何种行为方式。 12、法律的预测作用: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推测出,在特定情况下别人将会如何行为以及自己应如何行为。

法理学I课程法理学1大纲

法理学1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观点、方法,深刻认识法律的本质、特征、结构、要素、功能、作用和目的,了解法律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法治作为文明的核心要素、社会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控制方式的意义。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法律文化的独特性,进一步认识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拥有良好的专业学识、知识框架和素质,形成专门性、职业性、系统性的法律人思维方式。 (二)教学要求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指导教学实践。 2、了解法理学的理论体系,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提高和深化对法理学的理论和理论框架的认识,从宏观上深刻认识法理,促进对法律的原理、原则、价值、精神的深入研究。 3、了解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学术状况,关注理论界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积极参与法理学的研究和讨论。 4、以问题为中心,深化对某些问题的研究,独立思考,独立探索,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进行系统的论证;通过以点带面,促进理论的深化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5、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和实践,积极探索新领域、新现象、新问题。 6、深入学习部门法学知识,深入其他理论法学、边缘法学的学习,与比较法学、法哲学、法律社会学、法律史等学科紧密结合,形成既广泛又深入的知识结构。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法的特征;法律要素;法律部门;法律关系;人权;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法律责任;法的效力;法的实施。 教学难点:法的渊源;法的效力层次;法系;法律解释;法的继承和移植。三、本课程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本课程教学以启发式的课堂讲授为主,并注意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以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运用法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学时和分配方案 本课程教学计划学时为42学时。具体分配见计划学时分配表。 五、参考书目 1、《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法理学》,孙笑侠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法学基础理论》,沈宗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法理学》,孙国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自考5677法理学小抄.自考笔记.自考预测押题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法学绪论 1、释义:法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1)法是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 (2)法学的产生以法的产生为前提。 法学产生的前提,一般地说就是:第一,立法已发展到相当复杂和广泛的程度;第二、社会上已出现了专门研究者。 (3)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的法学有那些区别? 马克思主义法学使法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它与以往的法学具有原则的区别。 首先,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它认为,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这种意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也就是说,法由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二、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并不是超阶级的,它是由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制定出来的,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意义上的法并不是超历史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她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 2、法学是历史和国情的范畴 法学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深化为专门的学问和学科的。 法学一词,源自公元前3世纪末罗马共和时期的拉丁文。 不过,在法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学问或学科的问题上,至今信用证有种种歧视。同人胶所处环境和所受传统的影响联系在一起。这些见解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把法学同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的问题联系起来;而其差异,则主要是由两大法系的不同传统,对其法学学人产生不同影响所造成的。 在中国古代,法学曾经是关于刑名法术的学问,故称“刑名法术之学”或“刑名之学”。后来,中国古代法学在很长时期里主要采取了律学的表现形式,法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官方注律为基本形式的律学。 在当代中国,关于什么是法学的问题,一般都认为:法学,又称为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

法理学第3阶段测试题

法理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法理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10) 1、违法 2、法律制裁 3、法律推理 4、法律责任 5、法律行为 二、填空(19) 1法律解释依主体不同划分为、、。 2法律事件包括和两种。 3我国立法的一般程序是、、、。 4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有、、三种。 5据解释尺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三种。 6法律解释的方法主要有、、、。 三、不定项选择题(19) 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A主体、客体标的和结果B主体、客体和法律行为 C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D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和客体 2 法律解释是() A对法律制定机关的说明B对法律表现

形式的概括 C对法律调整对象的表述D对法律内容含义的阐明 3违法者必然承担() A民事责任B法律制裁C法律责任D刑事责任 4下列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王某病死B甲违章开车C甲借给乙一万元D丙订立遗嘱 5下列可以成为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有()A中国公民B中国境内的外国法人C物D江苏省政府 6我国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几类。A自然人B法人C物D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E行为 7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是()A正式解释B非正式解释C司法解释D立法解释 8构成违法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A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B具有社会危害性 C行为人有责任能力D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 9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 ...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10.法律关系是() A任意建立的一种关系B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C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D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特殊社会关系 11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 A主体B客体C内容D权利义务

[重点]法理学重点笔记

[重点]法理学重点笔记 法理学重点笔记 (约占卷面分值的10%一12%) 基本要求 应试人员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能够准确地把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念和价值;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大纲的内容,能够对相关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判断;能够运用法理学的基本知识来分析法律事件、案件或现行制度;注意法理学知识与法律应用学科知识的结合。 第一节:重点难点 一、法的本体 (一) 法 1、法的特征 (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所谓法的规范性,是指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强制性。 (4)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 (5)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 2、法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或根本意志,是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的反映。不仅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而且包括法本身,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

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法的阶级意志性和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法的不同层次的本质属性,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 3、法的作用 (1)法的作用的概念: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行为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影响,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 (2)法的规范作用: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 第一,指引作用。 第二,评价作用。 第三,预测作用。 第四,教育作用。 第五,强制作用。 (3).法的社会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具有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表现为: 第一,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 第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这些事务与统治阶级并无直接联系,在客观上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 (4).正确认识法的作用 那种“法律虚无主义”是错误的,但法律也不是万能的,应看到法的作用的有限性。表现在:?法只是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法的自身特点所带来的有限性。法有主观意志性、概括性,且讲究程序,不能具体、迅速、及时地解决问题。?实施法律受人员与物质条件的制约。 (二)法律价值 1、法的价值的含义

司考法理学笔记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2016司考法理学笔记: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2016司考法理学笔记: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2016年司法考试复习之初,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基础知识,供考生复习使用。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历史类型的理论 1.法的历史类型的含义 所谓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所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所体现的阶级的意志,对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法所作的划分。凡是建立在相同的经济基础之上,体现相同阶级意志的法,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法。 2.法的历史类型的种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并非每一个国家、民族的法都一定经历这四种历史类型。但法的历史发展的总体表明,从奴隶制法到封建制法,继而发展为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是法的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法的历史类型也由低级类型向高级类型的法依次更替。 3.法的历史类型更替原因 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直接原因。 (二)法的历史类型的其他划分方式 (1)英国的梅因把法分为“身份”的法和“契约”的法; (2)美国的庞德认为法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的法,严格的法,17、18世纪的衡平法和自然法,成熟的法,社会化的法,后来他又补充提出下一阶段的法是世界法; (3)德国的马克斯·韦伯把历史上存在的法分为形式不合理的法、实质不合理的法、实质合理的法、形式合理的法等; (4)美国的昂格尔认为人类的法律类型有习惯法、官僚法、法秩序(法治); (5)日本的田中成明将法分为自治型法、普遍主义型法、管理型法等。 (6)我国的不少学者将法划分为自然经济类型的法与商品经济类型的法;义务本位的法与权利本位的法;人治的法和法治的法、专制与民主的法等。

论正义与利益之间的关1234

论正义与利益之间的关系 摘要:法的现像的价值反映的是法和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和规范社会主体 行为的规则体系对社会主体需要间的特殊效用关系。法的现象有不同的价值形态,正义和利益就是法的现象的两个不同价值形态,但是这两者绝对不是互相孤立存在的。休谟曾指出:“正义起源于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也就是说,正义源于利益。同时,正义也平衡并保障利益。更有利于实现和平衡每一个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利益。 关键词:正义利益个人社会 一、正义 正义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正义的追求,因而也就导致了各个法学流派对正义的不同见解,并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和完善的体系。由此,正义的主题成了学者们尤其是法学家们的聚讼焦点。正义表达的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一种社会伦理观念,社会正义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正如博登海默所指出的:“正义具有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的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1马克思主义认为,正义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观念化,神圣化表现,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正义观,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深刻揭示了正义的客观经济基础,实现了正义理论史上的伟大变革。 正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正义观。衡量正义的客观标准是这种正义的观点、行为、思想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满足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需要。正义最低的内容是,正义要求分配社会利益和承担社会义务不是任意的,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正义的普遍性是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平等或是量的均等、或是按人的贡献平等或按身份平等,分配社会利益和义务;分配社会利益和义务者要保持一定的中立。2 美国学者罗尔斯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其一,是每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的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制都应有一种平等权利;其二,是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依存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罗尔斯还指出了可表示如下的更一般的正义观:“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和基础--都要平等的分配,除非对其中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3 正义首先是社会利益分配的正义性,法的正义价值,首先在于通过立法规定社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按照一定的原则对社会利益进行合理配置,使之制度化,法制化。这就是说,正义问题就是利益的符合理性的分配和协调。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利益观和正义观,所以协调矛盾解决争议的方案是多种多样的,而每个人解决问题时总是依据自己的正义观来操作的,因此正义观的冲突就必然导致社会关系调整的障碍,法律的功能就在于通过法律工具 1【美】E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第240页 2参见:公丕祥:《法理学》,第67-68页 3【美】罗尔斯: 《作为公平的正义》,姚大志译, 第16页

法学法理学课本笔记整理——法律技术方法

第八章法律技术方法 第一节法律技术方法的概念 一、法律技术方法的概述 1.法律技术方法,亦即常说的法律方法,是指法律职业者认识、判断、处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专门方法 2.法律方法的特征 ⑴专业性 法律职业者有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存在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核心是法律思维⑵法律性 法律方法是根据法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法律是法律职业者判断是非的标准 ⑶实践性 ①法律方法的目的指向是一种实践指向,即如何有效地解决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法律问题 ②法律方法的主体是法律实践的主体 ③法律方法的评价标准是实践标准 二、法律技术方法的分类 (一)法律解释 1.法律解释是通过对法律、法规等法律文件条文、概念、术语的说明,揭示其中所表达的立法者的意志和法的精神,进一步明确法定权利和义务或补充现行法律规定不足的一种国家活动 2.只有被授权的国家机关才能进行法律解释,法律解释属于官方解释或有权(有效)解释 3.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⑴法律解释是抽象的行为标准,具有概括性、相对稳定性的特征,而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却是具体的和千差万别的 ⑵法律词语、术语、概念经常具有多种含义,所以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就会发生分歧。为了消除分歧,就需要有权威性的法律解释 ⑶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改革时期尤其如此。有些新情况、新问题无需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或修改法律、法规来应对,可以通过法律解释来解决 (二)法律推理 1.法律推理是人们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判例等法律资料)得出某种法律结论的思维过程 2.法律推理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 (三)法律论证 1.法律论证是指在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法律主张的情况下,通过论述一系列理由来说服其他人接受其中最佳主张的活动 2.法律论证的特点 ⑴社会性 社会性是针对论证的性质和目的而言的,即并非自我的内心思维活动,而是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说服他人或社会公众的社会活动 ⑵说理性 说理性是指论证的内容在于通过陈述一系列的理由影响他人的思维并使他人接受 ⑶言辞性 言辞性是指论述的手段,即论证必须通过言词(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来陈述理由 ⑷论争性 论争性是指论证的过程,即为了说服对方、决策者(如法官)或公众,论证必须经过一定的公开程序,反驳和否定

法理学笔记-重点

新编法学教程复习笔记 1. 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①法的本体; ②法的运动; ③法与社会现象的关系 2. 法学,又称法学或者法科学,是以法现象及其发展规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社 会科学的一个学科。 3.法学的性质: ① 具有科学性,它属于社会科学,因为运用法来管国家和社会,是有规可循的; ② 具有阶级性,因为法的产生是与阶级的统治要求直接相联系的,法学产生于统治 阶级有效运用法实现统治的要求。 4. 法学的职能: ① 意识形态的职能; ② 认识论的职能; ③ 应用的职能 5. 法学的产生以法的产生为前提,又以文字的表述和记载为重要条件。 6. 社会是由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所组成的有机体。 7. 社会调整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为建、保护和发展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对集体 的或个人的社会为按照一定规则进指导、管、监督和制约的活动。 10. 法产生的主要根源: ① 法产生的经济根源: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 法产生的政治根源:由于社会分为益用、甚至对的阶级,少数奴隶主阶级 的统治取代原始的民主管。原始的氏族制最终被一种驾于社会之上的由职 业官所组成的,以有组织的为基础的特殊公共权所代替; ③ 法产生的文化根源 法的起源是社会内部生产的发展引起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

关系的变革,进而引起整个上层建筑,包括调整社会关系的社 会规范的变革。 11. 法产生的一般规: ① 法的形成表现为由个别调整发展为规范调整的过程; ② 法的形成经历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的过程; ③ 法的形成经历与道德、宗教等社会规范的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独的过程。 12.法产生的标志: ① 国家的产生;②权和义务的划分;③解决纠纷的专门机关的出现 15. 广义的法,是指国家制定、认可,并以国家强制保障实施的为规范的总称;狭义 的法,即特定或具体意义上的法,专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 。 16. 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为规则,它包括法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 范、社会规章、习俗礼仪等。 17. 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 ①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所谓制定,是指掌握政权的阶级,通过国家机关,按照一定 的权限和程序,创制成文法;所谓认可,是指掌握政权的阶级,根据其需要,由国 家机关承认在社会上早已存在并起作用的某些为规则(如风俗习惯、宗教信条、 道德礼仪等)为现的法规范,赋予法效,如判法、习惯法。 ② 法以权和义务为基本内容。所谓权,亦称法权,是指法所确认和保障的人 们可以从事某种为的权能;所谓义务,亦称法义务,是指法所规定的人们必须 某种为的责任。

公丕祥法理学笔记—第一编

第二章法的现象的本体与价值 第一节西方思想家论法与法律 一、以人类精神为基点的论说 1、学派 ①智者学派—安蒂芬、卡利克勒等人对自然和法律作了严格区别(自然命令—必然的、不可抗拒的;法律任人制定的) ②亚里士多德—区分了自然正义和法律正义,自然正义高于法律正义。 ③洛克—区分了自然法和人类法,人类法必须依照自然法原则来制定。 ④潘恩—区别了天赋人权与公民权利,前者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后者是人作为社会一份子所具有的权利 ⑤德沃金—承认规则是法律的组成部分但知道法官判决的标准并非仅仅是规则,而且包括政策和原则,原则指应当予以遵循的标准,原则是正义或公平或其他道德方面的要求,原则是描述权利的命题。“法律=规则+原则(权利)” 2、自然法与人类法的关系:自然法是人类法(即人定法律或实在法律)的基础,人类法由自然法派生而来,人定的法律应当是自然法的体现。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反思 1、康德: ①正义和法具有相通的精神意蕴,所以正义的形而上学亦可以称为法的形而上学。 ②法的形而上学的一个基本品格:“实践理性”—人的自由意志的体现和表征。 ③康德揭示了法律概念的基本规定性,指出法律只涉及人的实际行为;法律只表示一个人的行为自由与另一个人的行动自由的关系;法律不考虑意志行为的内容是否合法或正当,而只考虑意志行为的形式和关系。 ④法与法律区别:与法不同,法律的基本规定性就是自由意志及其对人的行为自由之协调。 2、黑格尔: ①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是自由地实现。 ②法律是自在的,事发的东西而被设定在它的客观定在中,这就是说,为了提供意识思想把它明确规定,并作为法的东西和有效的东西予以公布。

【精品】2019年法理学笔记整理篇汇总完整版

法理学笔记整理篇汇总 法学体系是指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是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习惯法,习惯经国家机关依法认可具有法律效力后,即成为习惯法。 理论法学:指主要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的法学分支学科,如法理学,法律思想史。 应用法学:通常是指在社会中实际运用的法学分支学科,其内容包括国际法学和国内法学以及关于法律的制定,解释和实施的学问。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有关使用设备工序,执行工艺过程以及产品、劳动、服务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准则和标准。当这些技术规范在法律上被确认后,就成为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一般是指使用设备工序,执行工艺过程以及产品,劳动,服务质量要求方面的准则和标准,技术规范如被法律确认,就成为技术法规,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行为模式]:是从大量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作为行为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或标准。 ①可以这样行为→授权性法律规范(鼓励性规范、容许性规范) ②应该这样行为→命令性法律规范(“令行”法律设定了积极的、行为的义务;) ③不应该这样行为→禁止性法律规范(“禁止”法律设定了消极的、不行为的义务;) [法律后果]:一般是指法律对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赋予某种结果。①肯定性法律后果,即法律承认这种行为合法、有效并加以保护以至奖励。②否定性法律后果,即法律上不予承认,加以撤销以至制裁。 法的概括性(一般性):法律规范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即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复使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它意味着同样情况同样适用,也就是通常讲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法的评价准则:它是法的价值一个方面,它是指在不同类价值之间或同类价值之间发

【最新2018】法理学怎么写读书笔记-推荐word版 (2页)

【最新2018】法理学怎么写读书笔记-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法理学怎么写读书笔记 法理学怎么写读书笔记呢?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法理学读书笔记范文,仅 供参考~ 用了几天的功夫,读完了苏力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这本书(尽管这本书并不算是新书了,早在201X年年底已经出版,但是居然一 直没有兴趣翻开来过,也是很惭愧的事,或许人和书的结缘也需要过程吧!)。 感觉除在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相关问题方面有所启发以外,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可以作为我阅读波斯纳的《法理学问题》最好的导读。 波斯纳的这本《法理学问题》,也是由苏力翻译的,早在1994年——也就是十年前——就已经出版。而我得到这本书的时候是1996年的春天(那是大学 时代两个朋友合送给我二十岁的生日礼物,至今翻开书来,里面当年那张小小 的生日贺卡还在,使我能时时重温青春岁月以及温馨友谊),至今也有八年之久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都没有读完过这本书,甚至是它的十分之一都 没读完过,遭到相同命运的,还有书架上的波斯纳的一套《法律的经济分析》(不过,这套书稍微好一点,因为它要被我时时翻阅当字典,当注解的出处)。 当然,显然地有我不勤奋以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缺乏学术兴趣和热情的原因。不过,我认为还是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读不懂它。也记得曾很期盼 地打开它,但是,我先前一直认为它太零碎,和我以往的阅读经验和学习 进路相比是迥异的。因此,在好几次打开又困惑的情况下,我放弃了想通读它 的打算。 但是,这次真地不一样了。在苏力的《送法下乡》中,他所使用的经验材 料倒丝毫不使我感到惊奇。其实,我想,不止是我,任何一个稍微有些中国农 村或者小城市生活经验的人;或者任何一个还比较关注这些问题,以前曾多多 少少有过类似问题阅读经验的人都不会感到太惊奇。这些材料如果说是苏力调 查得来的,还不如说是天天都生长在我们身边的,甚至,它就是我们的生活世 界本身。真正启发我阅读兴趣的,而且,也如同苏力写作时所希望的,真正让 我感觉受到“智识的挑战”的,是他的分析,他对这些我们先前就已经很熟悉 的材料的独特解读。我不能不承认,这种解读的视角吸引了我,也打破了我的 通常的解读习惯和分析习惯。我们通常的分析习惯是什么呢?带着观点看问题,在看一个实际问题时,我们是用早已形成的观点去不断地型塑它,用苏力的批 判来说,就是“先验的”而非“经验的”。其实,我们看实际问题,是要发现 里面的问题所在,用一个早已形成的观点去看问题,恐怕实现不了我们的初衷,而只能是一遍又一遍地强化我们对头脑中已有观点的肯定,这必然造成一种认

张文显第三版法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2、法律社会学的诞生和发展是20世纪法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以注重研究法律与社会活动、法律 角色、法律文化、法律运作、法律实效为其理论视角,以理论模型的设计与经验考察和实证分析的融汇为其方法论指向,以参与法治进程,推动法治和法律文化现代化为其价值目标。 3、法律素质是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 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中,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 4、法律思维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准确掌握法律概念的能力;②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 能力;③法律推理的能力;④对即将做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 5、法律思维能力的形成集中表现为法律角色参照系的形成。法律角色的参照系是作为一个法律人在其所 处的位置上对外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观点以及独特的推理、论证模式。我们知道,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都担当一定角色,每一角色都必然有其独特的参照系。法律角色也有自己的参照系。每个参照系都有三个主要的方面。第一,每个参照系内部都有许多概念,其中有些概念是关键性概念; 第二,参照系在观察问题的范围上是有取向的,法律角色的参照系总是指引人们敏锐地发现和关注事物的法律方面,即有法律意义的方面;第三,参照系规定了人们的推理、论证方法。法律角色的参照系有其独特的推理、论证方法。 6、探知法律事实,即调查、搜集、制作、组合、分析、认证法律事实,是法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对 法律事实的分析和认定,直接决定着适用法律的最后结果。探知法律事实也是法律实践活动相当复杂的环节,因为探知法律事实的过程,并非简单地调查搜集客观事实的过程,而是法律人运用法律去判断、分析、确认、选择事实的过程,是一个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对立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法律人有较强的事实探知能力。 7、法学方法论是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所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一般来说,法 学方法论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或方面。第一个层次是法学方法论的原则,它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发挥着整体性的导向功能。第二层次是各种法学方法,它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主干部分,在研究各种法律问题时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8、在法学方法的体系中,法学方法论原则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方法论原则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 本出发点和基本思路,也是关于如何开发和运用具体方法的一种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根本方法,就此而言,可以把方法论原则理解为“关于方法的方法”。 9、阶级分析方法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它可以广泛 地应用于各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法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否认,法律与利益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法律的存在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它是维系某种社会利益关系、利益格局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众所周知,在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之后和阶级差别、阶级斗争消灭之前,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构成了具体个人之间利益关系基本社会背景,并从根本上影响着这些具体利益关系的形成、延续和变更,至于在那些阶级分裂、阶级矛盾十分明显的社会,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更会成为最具决定性和最具根本性的利益关系,任何在政治和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都必然要借助于法律秩序来建立和维护有利于自己的利益秩序。这些基本的历史事实,决定了阶级分析方法在法学理论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0、价值分析方法是通过认知和评价社会现象的价值属性,从而揭示、批判或确证一定社会价值或理想的 方法。法律作为调整社会生活的规范体系,从终极的意义上说,它的存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一定价值的手段。也就是说,社会中所有的立法和司法活动都是一种进行价值选择的活动。价值分析方法之所以是法学的基本方法,就在于法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揭示法的应然状态或价值属性,即回答法应当是怎样的(关于“法律应然”的问题)。 11、实证研究方法是在价值中立(价值祛除)的条件下,以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为基础来建立和检验知识性 命题的各种方法的总称。所谓经验事实,指的是可以通过人们的直接观察或间接观察被发现的确定的

法理学笔记重点

法理学笔记重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编法学导论 第一章、法学 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 1、法学概念P3 2、两个角度划分法学P3 3、一些古代法学发展P4 第二节法学的历史 第三节法学与相邻学科 了解 第四节法学的研究方法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的基本方法论原则P8 2、阶级分析方法P8 3、价值分析方法P8 4、实证研究方法(五个)P9 第五节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素质的养成 1、中国正规法学出现时间P11 2、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10个)P12 3、法律人才的基本素质P13 第二章、法理学概述 第一节法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1、法理学的对象P15 2、法理学的性质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P15 第二节中国法理学 1、法理学一词由来P18 2、中国法理学的体系P19 第三节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法理学的方法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了解 第二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 了解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了解 第二编法的本体 第四章、法的概念 第一节“法”概念的语义分析 1、法律的广义狭义P39 第二节法的本质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P41 2、法的阶级本质P42 3、法的本质由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P44 第三节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P45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P45 3、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P46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P47第四节法的作用 1、法的作用的分类(填|选|判)P48 2、法的局限性(简|论|选|)P50 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第一节法的渊源 1、法的渊源类别P54 2、当代中国法的渊源P55 第二节法的分类 1、国内法与国际法P58 2、成文法与不成文法P59 3、实体法与程序法P59 4、根本法与普通法P59 5、一般法与特别法P59 第三节法的效力 1、法的效力的概念P60 2、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P60 3、法的效力范围P60

法理学笔记下学期

第四编法的运行 第十六章法的制定本节应当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掌握以下问题,我国的立法体制、立法原则、立法程序、立法权限、法律位阶划分、适用规则、备案批准程序等,尤其要掌握哪些机关能够立哪些法、某一立法居于哪一位阶及如何适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权限等问题。 第一节立法的概念 一、立法释义 立法:特定主体依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 二、立法的特征 (1)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2)依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3)依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4)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5)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 三、区分立法与相关概念 ●立法:与法的创制含义接近,但是不大强调发现法律需要这一环节。 ●法的创制:包括调研、草拟、提案以及讨论通过等过程,也包括了法的修改。 ●法的制定:立法中,除去法的修改和废止余下的部分。 第二节立法体制 一、立法体制释义 (一)概念: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要素: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立法权运行的体系和制度、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 (三)当今世界立法体制类别:单一、复合、制衡(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制约)、特殊立法体制 二、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的分权,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划分体制 (1)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的分权:立法权属于中央,居领导地位;由中央和地方多方面主体行使。(2)多级并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家法律;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分别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一般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3)多类结合:所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及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立法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在类别上有差别。 国情根据:①国家性质要求②发展不平衡③经济:市场经济;政治:民主集中制④消除历史沉淀物 第三节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立法是动态的和有序的事物,是具有阶段性、关联性、完整性的活动的过程。 一、立法过程 (1)立法准备:提出法案前进行的立法活动 (2)由法案到法: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法案——公布法律 (3)立法完善:立法解释,法的修改、补充、废止,法律清理、汇编和编纂。 二、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是立法主体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的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 (1)提出法案 A概念:提出法案就是由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组织和人员,一句法定程序向有权立法的机关提出关于制定、认可、变动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提议和议事原型的专门呢活动。 B有权提案的主体: ①向全国人大: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代表30人以上的代表或一个代表团、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0人以上、国务院、中央军委、

法理学笔记(重点)

论 第一章、法学 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 1、法学概念P3 2、两个角度划分法学P3 3、一些古代法学发展P4 第二节法学的历史 第三节法学与相邻学科 了解 第四节法学的研究方法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的基本方法论原则P8 2、阶级分析方法P8 3、价值分析方法P8 4、实证研究方法(五个)P9 第五节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素质的养成 1、中国正规法学出现时间P11 2、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10 个)P12 3、法律人才的基本素质P13 第二章、法理学概述 第一节法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1、法理学的对象P15 2、法理学的性质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 位P15 第二节中国法理学 1 、法理学一词由来P18 2、中国法理学的体系P19 第三节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法理学的方法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 发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了解 第二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 了解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了解

3、 法的效力范围 P60 第四章、法的概念 第一节 “法”概念的语义分析 第二节 法的本质 第三节 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P45 2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P45 3 、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P46 第四节 法的作用 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 效力 第一节 法的渊源 1、 法的渊源类别 P54 第二节 法的分类 第三节 法的效力 第六章、法的要素 第一节 法的要素释义 1、 法的要素的定义 P65 1、 法律的广义狭义 P39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P41 2、 法的阶级本质 P42 3、 法的本质由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P44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P47 1、 法的作用的分类(填 | 选| 判) P48 2、 法的局限性(简 | 论| 选| )P50 2、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P55 1、 国内法与国际法 P58 2、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P59 3、 实体法与程序法 P59 4、 根本法与普通法 P59 5、 一般法与特别法 P59 1、 法的效力的概念 P60 2、 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 P60 4、 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的原则 P63

法理学读书笔记—

文化上的骄傲与自信 ——读《转型期中国法学形而上的缺失及其代价》有感 学号:201002060002 姓名:陈杰 今天拜读了田成友教授的论文《转型期中国法学形而上的缺失及其代价》,觉得感慨颇多:1、田成友教授这篇论文引经据典,写的深入浅出确实是一篇值得一读的论文,看完之后觉得却有所得同时也引起了自己的一些思考。2、他以“形而上”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仔细梳理了西方形而上的渊源和发展,同时也以此为参照物仔细对比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并且指出了因为缺失形而上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提出在我国要建立一个形而上的体系以此来指导我国的各项事业包括法学事业在内。3、但是因为其立场和出发点的问题,导致他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有时候过于片面,夸大了缺失形而上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为了使得他的论述更有说服力他更是颠倒了一些事件的因果顺序和逻辑关系,显得有些牵强附会。 4、同时他没有看见或者说选择性的忽视了形而上这一问题在我国的天然的水土不服和我国思想文化的顽强抵制,在目前西方文化的强势和活力面前有这一想法也无可厚非,但是既然从鸦片战争开始国人开始放眼看世界到当下,我国一直没有接受形而上的一些观点说明了不仅仅是单纯的不接受的问题,而且也不是没有人为此做出过努力,但是最后都没有成功那么我们也该仔细对此作出一些反思而不是对此视而不见只顾着推销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田成友教授的论文《转型期中国法学形而上的缺失及其代价》其中对于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形而上的一个简单梳理和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对比这一块写的还是非常精彩的。他首先先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性质是天人合一、体用不二,是对超世形而上学、终级关怀的拒斥,缺少形而上学的思辩色彩。同时又指出西方文化有着深刻的形而上传统或终级关怀情结,从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士远在公元前6世纪时就提出并试图回答了宇宙本源问题,并且之后终极关怀紧紧纠缠着着西方思想,终古不释。泰勒斯之后,没有一个哲人不是带着终极关怀上场,也没有一个哲人不是抱着终极遗恨离开思想舞台。虽然没有列出条条框框来仔细对比,但是却在无形之中更加加重了二者的对比程度。在此精彩论述之后田成友教授花了大量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我国因为缺失形而上这一思想体系所付出的一系列的代价其中包括:1、法律工具论发达 2、法信仰缺欠 3、法学家独立人格丧失 4、社会震荡不断。对田成友教授所列举的这些代价正如上文所阐述的那样因为立场和出发点的问题,导致其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正是因为他的立场和出发点就决定了他的精彩论述并不能得出一个精彩和相当有说服力的结论。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正如田成友教授所写的那样,形而上发源于希腊并且一直在西方思想和文化这条河流中不断流淌,并且不断的壮大。而中国从思想文化的发端来说我们就抛弃了形而上这一观点,形而上这一观点出来就处于我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界限之外。和西方相比就像是两条永远不会有交集的两条平行线,并且各自的不断的发展着,二者在各自的道路上都开放出了灿烂的文明之花。田成友教授站在西方形而上的立场上,用以批判和这一思想不甚相关甚至有些排

法理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法理学初阶、进阶第三版课题后选择题参考答案《法理学初阶》(第三版)选择题参考答案 导论 1.B 2.AD 3.C 4.ABCD 5.ABCD 第一章 1.BD 2.A 3.ABCD 4.ABCD 5.B 第二章 1.D 2.ABCD 3.ACD 4.ABCD 5.ABCD 第三章 1.ACD 2.B 3.BCD 4.BC 5.ACD 第四章 1.ABCD 2.ABCD 3.CD 4.ACD 5.ABC 第五章 1.BCD 2.ACD 3.AC 4.B 5.AD 第六章 1.D 2.AC 3.BD 4.ABCD 5.AB 第七章 1.B 2.CD 3.BD 4.ACD 5.ABC 第八章 1.D 2.ABC 3.AC 4.ABD 5.AC 第九章 1.ACD 2.ABCD 3.AB 4.ABD 5.AB 第十章 1.D 2.AD 3.B 4.A 5.ABD 第十一章 1.CD 2.B 3.ABCD 4.BCD 5.BC 第十二章 1.A 2.D 3.ACD 4.C 5.ABCD 第十三章 1.ABCD 2.CD 3.B 4.ACD 5.B 第十四章 1.A 2.D 3.B 4.C 5.AC 第十五章 1.B 2.ABCD 3.AD 4.ABC 5.C 第十六章 1.C 2.B 3.ABC 4.ACD 5.BCD 第十七章 1.ABC 2.ABCD 3.C 4.AB 5.AC

《法理学进阶》(第三版)选择题参考答案 导论 1.ACD 2.B 3.D 4.ABD 5.C 第一章 1.ABD 2.A 3.ABCD 4.BC 5.AC 第二章1.①②③④ 2.①③⑤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 第三章1.① 2.④ 3.③ 4.② 5.③ 第四章1.① 2.①②④ 3.②③ 4.② 5.②④ 第五章1.① 2.②④ 3.① 4.③ 5.① 第六章1.①④ 2.① 3.①③④ 4.④ 5.①②③④ 第七章1.① 2.①②③④ 3.② 4.①②③ 5.④ 第八章1.① 2.②③④ 3.② 4.② 5.①②③④ 第九章1.②③④ 2.①②④ 3.② 4.①②③④ 5.③④ 第十章1.①②③④ 2.①②③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 第十一章1.①②③ 2.①②④ 3.① 4.④ 5.③ 第十二章1.① 2.③ 3.①②④ 4.①②④ 5.②③④ 第十三章1.②③④ 2.④ 3.②④ 4.④ 5.①③ 第十四章1.④ 2.④ 3.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④ 第十五章1.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3.①②④ 4.①②③ 5.①②③ 第十六章1.② 2.① 3.①③③ 4.②③ 5.② 第十七章1.④ 2.④ 3.①③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④ 第十八章1.② 2.①②③ 3.①②③ 4.③ 5.①②③ 第十九章1.①② 2.②③④ 3.② 4.①②③④ 5.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