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

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

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
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

第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氮气及其常见氧化物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氮的固定

.氮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①(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

.与氢气反应:②(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氮气与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④、⑤、⑥、⑦、、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⑧。

()和的比较

性质

色、

态、味

⑨⑩

溶解性

毒性(跟血红蛋白结合)

与水反

不反应

与氧气不反应

反应

对环境

影响

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导致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及破坏臭氧层

.

氮气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为放电,而一氧化氮与氧气在常温下就可反应,且反应较快。

二、氨气和铵盐

.氨气

()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还原性:与氧气反应:。

.与酸反应

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现象:;

应用:用于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

.与水反应:,,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用途: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铵盐、纯碱、尿素,用作制冷剂。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装置如图所示) 反应原理→

(与用或制

的装置相同)

,一般在管口塞一

团棉花球,可减小与空气的对流速率,收集

到更纯净的

验满方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

产生

.铵盐

()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Ⅰ.不稳定性

受热分解:。

受热分解:。

Ⅱ.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

.在稀溶液中不加热:。

.加热时或浓溶液:。

()的检验

是中学化学中唯一的碱性气体,可在推断题中作为解题的突破口,确定的存在。

三、硝酸

.物理性质

硝酸是色易挥发的液体,有气味。

.化学性质

()不稳定性

.反应:

.市售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硝酸分解生成的溶解在硝酸里。

.硝酸保存在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不能用塞。

()强氧化性: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常温时浓硝酸会使铁、铝钝化。.与金属反应(化学方程式)

稀硝酸与铜反应:;

浓硝酸与铜反应:。

.与非金属的反应:。

.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硝酸可氧化、、、、等还原性物质。

稀硝酸与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高。

①②

③④⑤⑥

刺激性小

产生白烟··

碱石灰向下排空气蓝白烟↑↑↑↑·↑无刺激性↑↑棕色橡胶(稀)()↑(浓)()↑(浓)↑↑

.牢记条转化主线

.特殊的颜色

为红棕色气体。

.特殊的检验

():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成红棕色。

()无色气体变蓝

.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

()

()

()(有白烟生成,用于检验氨气)

()

()()↑

()(稀)()↑

()(浓)()↑

()(浓)↑↑

见《自学听讲》

氮气及氮的常见氧化物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其中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

()标准状况下气体中含有个分子。( )

()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 )

()制时,用水或溶液吸收尾气。( )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通入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

()能够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

()√()×()×()×()×()×()√

.你是如何理解“‘活泼’的氮原子,‘孤僻’的分子”的?

答案根据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氮元素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但很稳定,因为氮气分子存在键,键能很大,分子结构稳定。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雷雨发庄稼”的原理。

答案①

.如何鉴别与溴蒸气?

和在性质上有不少相似性,例如:①均具有氧化性;②溶于水均有酸生成;③均可与碱反应;④均为红棕色等。因此不能用淀粉试纸、试纸、溶液来鉴别,但二者性质又有差别,可以用下列方法或试剂鉴别:①溶液;②溶液;③水洗法。

.将盛有和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和剩余的气体分别是( )。

解题依据的化学方程式:

;

设的体积为,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

①若剩,则剩( ) ,

解得、两项均不正确;

②若剩,则剩[( )] ,

解得项不正确项正确。

一、常见的氮氧化物

.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其中与存在下列平衡,因此实验测得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

.验证某无色气体是的方法:向无色气体中通入(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即证明该气体为。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能使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

.常见的尾气处理方法

()碱液吸收法

、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的处理。

()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或与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和)。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二、和混合型计算题的规律总结

.关系式法

()和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和得总反应为。

当体积比()∶()

()和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和得总反应为。

当体积比()∶()

()、和三种气体通入水中

先按计算出生成的体积,再加上原来混合气体中体积,再按()计算。

.电子守恒法

转化为硝酸时失去电子,如果是与的混合气体,则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与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磷活泼,故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磷元素

.磷酸比硝酸稳定,所以磷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

.“雷雨发庄稼”所包含的化学变化有→→→→硝酸盐

与反应生成属于氮的固定

氮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非金属性比磷强项错误;不能依据含氧酸的稳定性大小比较元素的

非金属性强弱项错误;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项错误。

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分别是。则、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

、、

、、

根据化合价升降关系以及原子守恒,判断为为。

.(年湖南大学附中模拟)同温同压下,在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入等体积混合的种气体,它们是①

和,②和,③和。将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则下列的

关系正确的是( )。

>>>>

>>>>

设各种气体的体积都为。①根据,即剩余的体积()。②根据,即剩余的体积() 。③剩余的体积。即项符合题意。

氨气和铵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

()液氨制冷、碘的升华、气化都不涉及化学变化。( )

()能用加热法除去中的原因是为强酸弱碱盐。( )

()氨水具有弱碱性,说明氨水是弱电解质。( )

()氨水中微粒种类与溶液中的微粒种类相同。( )

()、、三种物质中,不满足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时,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浓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

.干燥能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作干燥剂吗?如果不能,可选用什么作干燥剂?

不能,因为浓能与反应吸水后生成的酸也能与反应,无水氯化钙也能与反应。可以选用固体或碱石灰作干燥剂。

一、实验室制取少量的两种简易方法

方法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浓氨

·↑

浓氨水固

体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浓度的增大有利于的生成

浓氨水固

体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且浓度增大,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

二、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应用

.喷泉实验的原理

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形成喷泉的类型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能形成喷泉的气体和液体。

气体

、、

、(∶)

(∶)

吸收

水水溶液溶液水水

.喷泉实验的引发

加入某种试剂;采取一定操作使烧瓶内的气体与烧杯中的液体接触。

.下列关于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

.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氨气遇到浓盐酸、硫酸都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

.氨气可被氯气氧化生成,同时还可能产生白烟

项,有白烟生成,但与反应不会产生白烟项,氨气可被氯气氧化生成,氯气被还原生成与化合产生白烟现象。

.下列装置用于进行指定实验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

.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装置甲中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项错误;氨气会与浓硫酸反应项错误;装置丙中只有气体的流入口,没有气体的流出口项错误;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大,被水吸收时容易产生倒吸现象,装置丁可以防止倒吸项正确。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①中易溶于,且可与溶液反应,故能产生喷泉;②中不溶于溶液,也不与反应,不能产生喷泉;③中的易溶于水,可以使烧瓶中压强迅速下降,产生喷泉现象;④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放出大量的热,使浓氨水受热放出氨气,氨气沿玻璃管进入烧瓶中与反应,使烧瓶中压强迅速减小,形成喷泉。

.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的性质。

探究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被还原(、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装置中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

()甲、乙分别是。

.浓硫酸、碱石灰

.碱石灰、碱石灰

.碱石灰、无水氯化钙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若能够被还原,预期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探究Ⅱ:探究、混合气体的喷泉实验。

()请在装置中的虚线上描出导管实线图。

()装置中浓硫酸有三种作用:混合、气体;干燥、;。

()将装置上面的圆底烧瓶收集满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若混合气体全部被吸收,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由于()放热且消耗了水,故促使浓氨水放出氨气。

()干燥氨气只能用碱石灰,干燥二氧化氮可用五氧化二磷固体或无水氯化钙。

()如果能反应,消耗使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由于、均能污染空气,所以与它们相关的实验均应有尾气吸收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故应进气管短,出气管长。

()观察气泡的速率控制混合气体的比例。

()烧瓶中充满溶液,由反应恰好发生的物质的量是恰好完全反应的和(体积比∶)总物质的量的,溶液体积等于恰好完全反应的和的总体积,设烧瓶中恰好完全反应的和的总体积为,则溶液浓度为× ·,即()≈ ·。

()·↑()

()

()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进气管短,出气管长)

()观察气泡的速率,控制混合气体的比例

()

硝酸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实验室里用锌粒与稀反应制取。( )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氮的更低价氧化物,则氧化性:稀硝酸>浓硝酸。( )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稀中,溶液变蓝,说明与稀发生置换反应。( )

()为除去粉中混有的,可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浓硝酸、浓硫酸的浓度大,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写分子式,不拆写为离子形式。( )

()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

()在·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如何除去?怎样保存浓硝酸?

浓硝酸显黄色是由于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发生分解,生成的溶于浓硝酸。所以消除的方法是通入(或空气),使其发生反应。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所表现的性质。

()和稀反应。

()和稀反应。

()和稀反应。

()↑(酸性和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

.往浓硝酸中加入铜片,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

()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浓)()↑;铜片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蓝,有红棕色气体逸出

()(稀)()↑

()加入稀后与原溶液中的形成溶液,又能与过量的反应

一、硝酸的性质

.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高。

.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能发生“钝化”,故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铁桶盛放。

.硝酸几乎能够与所有的金属反应(除、外),但不生成氢气;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能够被氧化为最高价态。

.硝酸与具有还原性的弱酸盐(如、等)、碱性氧化物、碱反应时,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离子共存的问题时要注意隐含的硝酸,即酸性条件的硝酸盐溶液和共存时相当于稀硝酸,有较强的氧化性。

二、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中守恒思想的应用

.原子守恒法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起酸的作用,以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得失电子守恒法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氮元素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电荷守恒法过量时反应后的溶液(不考虑)中有()()()(代表金属离子)。

.离子方程式计算法:金属与、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在提供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或进行相关计算,且溶液中要符合电荷守恒。

.为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是而不是,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应先打开活塞再从右侧加入稀硝酸

.左侧稀硝酸须注满

.关闭活塞后铜丝会全部溶解

.反应停止后打开活塞气体变成红棕色

形管中含有空气,能将氧化为,从而干扰实验,因此应先打开活塞,再从右侧加稀硝酸,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项正确;左侧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为防止与氧气反应生成,左侧须注满稀硝酸项正确;稀硝酸与反应生成不溶于水,导致左侧压强增大与稀硝酸分离不能完全反应项错误;反应停止后打开活塞,分液漏斗中的与空气接触,生成红棕色的项正确。

.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和·,取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被还原成)( )。

硫酸是二元强酸,硝酸是一元强酸,因此根据酸的浓度可知混合酸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 · × · ,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 。反应中铁过量,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如果氢离子过量则继续发生反应↑。

因此反应后剩余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所以继续发生反应:

则最终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 。

.(年临川第二中学测试)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而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是一半空的注射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设计装置的目的是。

()在完成()中的“操作”后,将装置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观察到装置中的现象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装置和的作用是;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

()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兼有的功能。

()产生,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因与反应生成而产生干扰

()丝表面产生气泡,溶液变蓝↑

()验证的生成;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推入中,若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生成了

()防止倒吸

.将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和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的体积为的体积为。

()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是。

()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的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溶液中全部转化为,至少需要的双氧水的质量为。

()() ,设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气体的总体积为 ,有。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

解方程组得。

则() × ·

() 。

()参加反应的分两部分:一部分没有被还原,显酸性,生成();另一部分被还原成和,所以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 。

()在反应中一部分变成气体,一部分以的形式留在溶液中。变成气体的的物质的量为。加入溶液至正好使溶液中全部转化为沉淀,则溶液中只有,其物质的量为 ,也就是以的形式留在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为。所以() ·。

()由得失电子守恒得×()×(),×()×() ,则() 。需的双氧水。

()

()

()

()

环境污染及防治绿色化学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燃料的脱硫脱氮、的回收利用和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个重要因素。( )

()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

()绿色化学是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无害产品。(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指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

()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产物,原子的利用率是。( )

()√()√()×()×()√()√

.几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酸雨:与及有关。

()温室效应:与有关。

()光化学烟雾:与及碳氢化合物有关。

()臭氧层破坏:与及有关。

()赤潮、水华:与含氮、的大量污水有关。

()白色污染:等难降解的塑料制品。

() () () ()氟氯烃()磷

()聚乙烯

一、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基本途径

.防止实验过程中尾气、废物等对环境的污染,实验中有危害性气体产生时要加强尾气吸收,对实验产物尽可能再利用等。

.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开展实验小型化、微型化。

.妥善处置实验产生的废物,防止污染环境。

二、常见的环境问题

类型成因

温室效

排放量过大,造成全球气温上升

赤潮水

大量富含、等营养物质的废水的排放使水体富营养化

酸雨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的大量排放,造成雨水酸度过大

臭氧空

氟氯烃的大量排放使臭氧层损耗

光化学

污染

主要是由氮的氧化物和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引起的

白色污

主要是由废弃的难降解的塑料类制品造成的

食品污染主要是由人类在动物饲养和植物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大量生长激素、农药、化肥等造成的

飘尘主要是由烟雾、尘埃、煤灰等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造成的

三、工业尾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治理

.硫酸厂尾气、等,一般用氨水吸收。

.硝酸厂尾气、等,一般用溶液吸收。

.高炉煤气、等,一般回收利用。

.炼钢烟气烟尘、等,一般回收利用。

.焦炉气、、、等,可用作燃料。

.氯碱工业,一般用溶液吸收。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μ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燃煤中加入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燃煤中加入,可减少的排放,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项错误。

.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燃料燃烧产物是温室气体之一

.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轻大气污染

.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含硫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产物含有、等气体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气体有毒,能造成大气污染项正确项错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燃烧产物主要为和水,故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以减轻大气污染项正确;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毒,是大气污染物之一项正确。

.“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

第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氮气及其常见氧化物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氮的固定 .氮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①(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 .与氢气反应:②(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氮气与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④、⑤、⑥、⑦、、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⑧。 ()和的比较 性质 色、 态、味 ⑨⑩ 溶解性 毒性(跟血红蛋白结合) 与水反 应 不反应 与氧气不反应

反应 对环境 的 影响 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导致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及破坏臭氧层 . 氮气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为放电,而一氧化氮与氧气在常温下就可反应,且反应较快。 二、氨气和铵盐 .氨气 ()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还原性:与氧气反应:。 .与酸反应 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现象:; 应用:用于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 .与水反应:,,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用途: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铵盐、纯碱、尿素,用作制冷剂。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装置如图所示) 反应原理→

(与用或制 的装置相同) ,一般在管口塞一 团棉花球,可减小与空气的对流速率,收集 到更纯净的 验满方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 产生 .铵盐 ()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Ⅰ.不稳定性 受热分解:。 受热分解:。 Ⅱ.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 .在稀溶液中不加热:。 .加热时或浓溶液:。 ()的检验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硫及其化合物(一)

硫及其化合物(一) 乐陵一中许兆元课标解读 知识再现: 一.自然界中的硫 1.自然界中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 <1>.根据教材中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石膏:芒硝:黄铁矿:雄黄: 雌黄:辰砂: <2>.硫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少,但分布却很广,既有游离态,如;又有化合态,如等. 2.认识硫单质 <1>.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通常状态下它是一种或的固体,很,易研成 不溶于,微溶于,易溶于.熔点和沸点.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是. <2>.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用化学事实说明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①氧化性: ②还原性: <3>.硫的用途: 硫磺具有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等,硫磺可作为施用,

供给作物营养,促进根系发育.天然橡胶可用硫磺;硫磺温泉可医治 典题解悟: 例1.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是() A.氯B.钠C.氧D.硫 解析: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与元素活泼性有关,但活泼性强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也有游离态存在(如O2) 答案:C.D 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硫与氧最外层都是6个电子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SO3 解析:硫是一种淡黄色的不溶于水的晶体,直接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SO2而不是SO3答案:A.D 例3.考古科学家在大洋的小岛下钻井取沉积层的样品分析,发现在公元前1200年及公元600年的沉积样品中的硫酸盐的含量,大大超过其他年份的沉积样,由此推断这些年代中,有较频繁的火山喷发活动,为什么可以这样推测?请说明理由,并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发生火山喷发时,地壳中的硫黄喷发出来,燃烧生成SO2,SO2和水生成H2SO3,H2SO3容易被氧化为H2SO4,H2SO4和岩石土壤接触生成硫酸盐,同时SO2也能与空气在土壤颗粒催化下形成SO3,进而也有硫酸生成。有关化学方程式:S + O2=SO2 SO2 + H2O = H2SO32H2SO3 + O2=2H2SO4 2SO2 + O2=2SO3 夯实基础: 1.除去试管壁上的附着的硫,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氢气后加热B.伸入灼热的铁丝 C.用水洗涤D.用二硫化碳洗涤后再用水洗 2.有关单质硫的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单质硫易溶于酒精难溶于CS2 C.硫有可燃性D.硫有杀菌能力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验探究,了解硝酸的主要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知道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了解酸雨的概念,知道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进入大气,知识酸雨会严重危害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酸雨的概念。 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什么硝酸泄漏会有黄色的气体产生? 二、讲授新课 (一)硝酸 1、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化学性质: (1) HNO 3的不稳定性 a.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发生反应 4HNO 3(浓) ===△ 4NO 2↑+O 2↑+2H 2O b. 贮存:一般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并避光放置于冷暗处 (2) HNO 3的强氧化性 ①与Cu 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5-8】 如图5-14所示,在橡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浓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 【视频】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资源“【教学实验】硝酸与铜的反应”。 Cu+4HNO 3(浓) === Cu(NO 3)2+2NO 2↑+2H 2O 3Cu+8HNO 3(稀) === 3Cu(NO 3)2+2NO↑+4H 2O 硝酸的浓度不同,与金属反应的产物也不同。 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②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 、Al 发生钝化 ③与非金属反应 C+4HNO 3(浓)===△ 2H 2O+4NO 2↑+CO 2↑ S+6HNO 3(浓) ===△ H 2SO 4+6NO 2↑+2H 2O 【资料卡片】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元素化合物知识 氮及其氮的化合物教案

氮及其氮的化合物 Ⅰ.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Ⅱ.考纲要求 1.了解氮气及其重要含氮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某些含氮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能综合应用氮及氮的化合物知识 Ⅲ.教材精讲 1.本考点知识结构 2.氮的循环: 3. NO24NO3→NH3 NH3·H2O NH4+、OH- 4.氮氧化物 ①各种价态氮氧化物:1N+(N2O)、2N+(NO)、3N+(N2O3)、4N+(NO2、N2O4)、5N+(N2O5),其

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气态的氮氧化物几乎都是剧毒性物质,在太阳辐射下还会与碳氢化物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②NO和NO2性质比较 NO: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成盐氧化物。常温下,极易被氧化为NO2:2NO+O2=2NO2 NO2: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溶于水后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③氮氧化物溶于水计算方法 涉及的可能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3NO2+H2O=2HNO3+NO、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NO2+NO+O2+H2O=2HNO3。 NO与NO2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最后得到的气体是NO,其体积=V(NO)+1/3V(NO2)NO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若V(NO)∶V(O2)=4∶3,则容器内无气体剩余,水可充满容器。 若V(NO)∶V(O2)>4∶3,则容器内剩余气体为过量的NO。 若V(NO)∶V(O2)<4∶3,则容器内剩余气体为过量的O2。 NO2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若V(NO2)∶V(O2)=4∶1,则容器内无气体剩余,水可充满容器。 若V(NO2)∶V(O2)>4∶1,则NO2过量,容器内剩余气体为的NO,体积为过量的NO2的1/3。 若V(NO2)∶V(O2)<4∶1,则O2过量,容器内剩余气体为过量的O2。 NO2、NO与O2三种气体溶于水: 若V(NO2)∶V(NO)∶V(O2)=1∶1∶1,则容器内无气体剩余,水可充满容器。 若按1∶1∶1反应后,仍有某两种或一种气体多余可按前面思路进行判断。 5.硝酸的重要特性:强氧化性 ①浓、稀硝酸在与活泼或不活泼金属发生反应时,硝酸中5N+被还原,一般不产生氢气。 ②浓、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5N+被还原,所得产物可以是4N+(NO2)、2N+(NO)、1N+(N2O)、0N(N2)或3N-(NH3),鉴于反应复杂,中学对活泼金属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不做要求。 ③浓、稀硝酸与金属铜的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 (NO3)2+2NO↑+4H2O。以上反应中,硝酸表现出氧化性同时还表现出酸性。其他不活泼金属类似于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注意: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发生反应时,硝酸会由浓变稀,往往得到的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 ④浓硝酸与碳的反应:C+4HNO3(浓)CO 2↑+NO2↑+2H2O。硝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⑤在浓硝酸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微热,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浓硝酸的酸性及氧化性。

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

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 海南省文昌中学吴志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构建,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掌握SO2与浓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观看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学会知识的综合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SO2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及浓硫酸的性质; 教学难点:SO2的还原性和浓硫酸的氧化性。 三、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引导小组内讨论 四、教学过程 展示目标,引入课题。 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与知识网络: 物质类别: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 化合价:-2 0 +4 +6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交流: 思考1:以煤炭(含硫元素)为主要燃料的地区,易形成硫酸型酸雨,解释原因,写出有关变化的方程式。若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可大大降低形成酸雨的概率,同时得到可用于建筑材料的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总结:同价态,常从类别的角度分析,不同价态,从氧化还原的规律分析。

思考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在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溶液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产物呈________性。 (3) 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 (4) 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5) 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6) 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总结:SO2的化学性质(属性、价态、特性) 思考3: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列举区分 SO2和C O2的方法。再次体会SO2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练习: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中所列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SO2和CO2生成。 (1)实验室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钠及其化合物 1.生氢材料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为确定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2g甲固体与一定量的水蒸气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可燃性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2g化合物丙。 ②用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 请回答: (1)乙的分子式____。 (2)写出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丙中的阴离子_____。 【答案】H2 2NaH+O2点燃 2NaOH 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 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解析】 【分析】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据此分析。 【详解】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 (1)乙的分子式为H2; (2)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O2点燃 2NaOH; (3)丙中的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检验氢氧根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2.有三种金属单质A、B、C,其中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C是常见金属。三种金属单质A、B、C与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之间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考纲要求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命题热点 1.以不同价态的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2.以NO、NO2的制备考查HNO3的性质。 3.以氨和铵盐的相互转化考查NH3、NH 4+的检验及NH3的实验室制法等。 全局性掌控 本节重要知识有N2、NO、NO2、NH3、HNO3、铵盐的性质及用途,NH3的制法,NH的检验等,主要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如离子共存,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大气污染等.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2013年的高考中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仍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判断正误,启迪思维 1.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2010·四川卷T9-B项) 2.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2010·山东卷T13-C项) 3.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Fe2+、NO 、SO42+、Na+(2010·江苏卷T6-A项) 4.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2010·上海卷T4-D项) 5.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2010·全国卷ⅠT7-D项) 氮族元素概述 氮族元素包括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 一、氮的单质及其氧化物 (一)氮气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和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的氮均以形式存在,N2占空气体积的左右。

1.物理性质:。 2.分子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由于氮气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断裂需很多能量,所以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氮的固定 (1)氮的固定的定义 (2)氮的固定种类 氮的固定分和两种。自然固氮又有和两种。 雷电固氮的化学方程式为(汽车引擎中也有此反应发生,因此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会污染大气)。 目前工业上人工固氮的方法主要是合成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N2加热时可以和镁反应: (二)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有多种:,其中和分别为和的酸酐,而中学化学重点研究的是NO和NO2两种氧化物。 2.NO和NO2的性质 二、氨 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液态氨称为液氨,常用做制冷剂)。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NH3,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2.分子结构 电子式为结构式分子空间构型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水溶液显 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2)液氨和氨水的区别 NH3+H2O NH3·H2O NH4++OH-,氨水呈碱性。 液氨氨水物质成分

高中化学《非金属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非金属硫及其化合物观课评课记录 授课人: 课题:非金属硫及其化合物 时间: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造成的,而这种损害环境的行为又是同人类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根据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 要气体,大气质量与二氧化硫的含量有关。 本节教材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这些知识既是学生今后继

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基础。课本原有内容新颖,空气质量日报、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防治酸雨的措施、雨水pH 的测定等都是比较新的内容,而且是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问题。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或进行适当的扩充,以达到拓宽学生视野的目的。课堂上呈现方式灵活本节除文字叙述外,还安排了“实验”“学与问”“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精心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的要求,努力达到有计划、有步 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①《化学1》SO42-的检验,S 的存在形式与性质,SO2 的性质与用途,H2SO3 的性质,SO3 的制备、性质与用途,工业制H2SO4 原理,H2S 的性质,SO2 对大气的污染、来源及防治,浓H2SO4 酸性、三大特性与用途,S 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 ②《化学2》Si、P、S、Cl 非金属性递变,苯的硝化、酯化反应、多糖和油脂水解中硫酸的作用,火法炼铜(Cu2S + O2),空气吹出法—海水提取溴。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钠及其化合物 1.常见无机物A 、B 、C 、D 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1)若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为常见挥发性强酸,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C 、D 都是常见气体,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A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4)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D 为2CO ,举出C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33Fe(NO ) 治疗胃酸过多、发酵 粉、泡沫灭火器等 【解析】 【详解】 (1)若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为氨气,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B 是NO ,D 是氧气,C 是二氧化氮,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 故答案为: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 (2)若A 为常见挥发性强酸,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D 是Fe ,B 能和D 反应生成C ,则A 是硝酸、B 是硝酸铁、C 是硝酸亚铁,则B 的化学式为33Fe(NO ), 故答案为:33Fe(NO ); (3)若A 、C 、D 都是常见气体,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C 是二氧化硫,A 是硫化氢、D 是氧气、B 是S ,A 的电子式是 , 故答案为:; (4)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都含有Na 元素,D 为2CO ,A 为NaOH 、B 是碳酸钠、C 为碳酸氢钠,B 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碳酸氢钠能水解,所以其用途有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泡沫灭火器等,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教学设计 毕家海考纲要求: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教学重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a:游离态b:化合态 2.氮气 (1)氮气的性质。 (2)氮的固定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2O、NO、NO2、N2O4、N2O3、N2O5等 (2)NO和NO2的比较

思考:①如何收集NO 和NO 2? ②如何验证某无色气体为NO ? 巩固练习: 1. 写出俗语“雷雨发庄稼”中所涉及到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下列环境问题与NO 2的排放有关的是_________。 A.酸雨 B.臭氧空洞 C.温室效应 D.光化学烟雾 E.PM2.5 F.水体富营养化 3.标准状况下,一试管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倒置在水槽中,水充满整个试管。假设试管中溶质不扩散,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 C.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 +O 2+4CO =====催化剂 4CO 2+N 2 练后小结: 常见的NO x 尾气处理方法 (1)碱液吸收法 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NO 2+NO +2NaOH===2NaNO 2+H 2O 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 x 的处理。 (2)催化转化: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 2)或NO x 与CO 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 2和CO 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有关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1)关系式法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学业考试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主要是以学业考试为教学目标的复习,复习内容的深广度,必需严格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的要求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培养学生化学分析与思维能力,因为硫及其重要合物内容学生已经在高一经过系统的学习,对硫、二氧化硫、硫酸等知识有了一定的集累,因此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条理化,并对各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与能力进行串联,让学生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有个整体的认识,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目标是: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

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与探究目标: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必修科目)说明上的要求是:(1)了解硫的可燃性(2)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3)了解二氧化硫与氧气、与水的反应,认识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认识二氧化硫漂白作用与次氯酸漂白作用的区别。(4)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浓硫酸与Cu、C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铝、铁在浓硫酸中的钝化现象(5)了解二氧化硫的污染来源及危害,认识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反应原理。 三、学生情况分析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学习化学时,由于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中化学实验较多,实验现象也丰富多彩,与生活实际联系也相对密切,所以学生学习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兴趣较浓,学习比较认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高二分科后长时间的遗忘,加上知识零碎,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钠及其化合物 1.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 ,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气体B 为纯净物,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请回答: (1)组成A 的三种元素是________,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固体A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气体E 与甲醛在一定条件可生成乌洛托品(学名:六亚甲基四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乌洛托品可以用分子式表示)。 【答案】Ca 、H 、N 2Ca HN 2422Ca HN 5HCl 2CaCl H NH Cl +=+↑+ 34NH 6HCHO +→ (或6124C H N )26H O + 【解析】 【分析】 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说明溶液C 中含有Ca 元素,可知沉淀F 为CaCO 3,4.00g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4.00g =0.04mol 100g/mol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固体A 中含有Ca 元素,其质量为 0.04mol×40g/mol=1.60g ;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E 为NH 3,所以溶液D 中含有NH 4+,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C 中含有N 元素,固体A 中含有N 元素;气体B 为纯净物,其物质的量为0.448L =0.02mol 22.4L/mol ,固体A 中Ca 元素的质量为1.60g ,则其 他元素为1.90g-1.60g=0.30g ,可先假设E 为一种常见的气体,若该气体为NO 、NO 2、O 2,则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O ,而0.02mol NO 或NO 2或O 2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均大于0.30g ,故不合理,若该气体为H 2,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H ,则符合题意,同时可以参考CaH 2与水的归中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固体A 中的三种元素为:Ca 、N 、H ;Ca 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已知固体A 中Ca 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质量为1.60g ,N 元素的和H 元素质量为0.04g 共0.30g ,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据此可推测A 的化学式可能为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一)教案人教版必修一.doc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一) 课标解读 知识再现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二、氮气的结构和性质 1、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两个氮原子间通过_______个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并破坏这种 _________,需要_________,因此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氮气和氢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 (2)氮气和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 三、氮的氧化物及其性质 1、氮的氧化物简介 2、NO、NO2的性质、制法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NO和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 ②NO2和N2O4的相互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因此反应在

______下进行,故通常“纯净”的NO 2或 N 2O 4并___纯。 ③NO 2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O 2和NaOH 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硝酸工业用NaOH 吸收尾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 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______SO 2;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______。 (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计算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原理:2NO+O 2 =2NO 2 ………① 3NO 2+H 2O =2HNO 3 + NO ………② ① x 3 + ② x 2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 ② x 2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 ②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O 、NO 2的制取 ①实验室制取N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法收集。 ②实验室制取NO 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法收集。 典题解悟 【例1】氮的循环在自然界元素的循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氮的转化是从氮气到氮的化合物。有的转化是从氮的化合物到氮的化合物。下列过程中,以游离态的氮为原料,最终产生氮的化合物的是 ( ) A .工业合成氨 B .硝化细菌的硝化过程 C .动物尸体腐烂 D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 E .盛夏时节,雷雨肥田,植物茂盛 【解析】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3H 2 + N 2 2NH 3 ,硝化细菌的硝化 过程是将氨或铵盐转化成硝酸盐;动物尸体腐烂是从高分子有机氮到小分子有机氮的过程;豆 高温、高压 催化剂

硫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节硫及其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的教学,使学生掌握H2S SO2 H2S04勺性质、制法 和用途;通过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过程方法: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更加喜爱化学。 3、通过实验设计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领会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实验设计与评价。硫及其化合物各代表物性质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类比,问题引导 教学过程 引入:初中我们学习氧气的相关性质,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什么硫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什么样的不难看出氧和硫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由此可以推知硫的性质应该与氧相似。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学习与硫有关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知识。 板书 一、硫(S) 展示:单质硫图片或实物 1、硫的物理性质学生阅读课本P90 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存在形式:在自然界中硫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举例说明 3、硫的化学性质硫的常见价态-2、0、+ 4、+6 思考:单质硫可能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能与什么样的物质发生反应呢 (1)氧化性 与铜反应:2Cu+S=Cu2S 思考:为什么不是+2 价铜 回忆:S与钠、铝、铁的反应 与氢气反应:H2+S=H2S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S+02=S02 演示燃烧视频 (3)与碱反应 与氢氧化钠的反应:6Na0H+3S=2N2aS+Na2S03+3H20 提示:歧化反应的特点,如比例问题,电子转移问题,另外注意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4、用途: 用于制取硫酸 引入:单质硫与氧气反应可以得到二氧化硫,它是一种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例如草编织物的漂白,某些商人的漂白馒头,再比如酸雨等,那二氧化硫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呢 板书:二、二氧化硫(S02) SO,应从哪几方面入手[讲解]首先研究其物理性质 让学生思考了解物理性质应注意什么,观察S02,闻气味(注意操作方法) 1、SQ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液化,有毒。

氮气和氮的固定教学设计分析.doc

氮气和氮的固定教学设计分析

氮气和氮的固定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在章引言中,介绍了氮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在这之前高一已介绍过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的 知识,学生对于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所以本章没有将这部分内容单独编节,而是作为章引言介绍。 本章第一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氮气,包括:氮气的物理性质,氮 分子的结构,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氧化物的污染,氮气用途;二是磷,包括: 磷的化学性质,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的区别与转化。 “教材只是课程的一种范例”。在教材节的教学设计方案中,我们根据设 计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将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整合为“氮气和氮的固定”,将章引言与磷的有关知识整合为下一节课时内容,将氮氧化 物的污染的相关内容安排到硝酸一节处理。这样处理第一课时是因为氮元素在自 然界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人类活动对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循环的 影响也越来越大。氮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又是具体的物质循环。让学生了解氮元 素在自然界的循环,了解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在自然界循环中重要作用,了解化 学物质、化学反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 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会化学对人类、社 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将本课时的课题定为“氮气和氮的固定”的重要 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通过对“氮的固定”的原理、方法的探究,使学生掌握N2的性 质、用途,了解 NO 、NO 2的性质; 2.使学生了解氮分子结构对氮气性质的影响。 过程方法:通过对固氮原理、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氧化还原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固氮原理、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氧化还原思 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科学 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氮气的化学性质、氮分子结构对氮气性质的影响。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金属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g 在CO 2中燃烧生成MgO 和C ,是放热反应 B .工业上通过电解MgCl 2溶液制取金属镁 C .Mg 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D .镁可以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MgO 可以作耐高温材料 答案 B 解析 金属Mg 可以在CO 2中燃烧生成MgO 和C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A 项正确;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 2来制取金属镁,B 项错误;Mg 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Mg 置换出Cu ,形成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 项正确;Mg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MgO 的熔点很高,常用作耐高温材料,D 项正确。 2. .(2019·金华高三模拟)向分别盛有100 mL 水、100 mL 0.1 mol·L -1盐酸、100 mL 0.01 mol·L -1NaOH 溶液的X 、Y 、Z 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05 mol Na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烧杯中均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a +2H 2O===2Na ++2OH -+H 2↑ B .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 烧杯中的反应最剧烈 C .三个烧杯反应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 .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 答案 D 解析 钠与盐酸反应时钠先与H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Na ++H 2↑,A 错误;三个烧杯中,Y 烧杯中的氢离子浓度最大,反应最剧烈,B 错误;X 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NaOH ,Y 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NaCl 、NaOH ,Z 烧杯中生成NaOH ,且Z 烧杯中原溶质为NaOH ,故三个烧杯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 错误;因向三个烧杯中加入钠的物质的量相同且钠全部反应完,故生成H 2的量相同,D 正确。 3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气体A 的饱和溶液―――→Ⅰ加入食盐A 与食盐的饱和溶液―――――→Ⅱ通入足量气体B 悬浊液――→Ⅲ过滤 晶体――→Ⅳ 纯碱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第一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硝酸酸雨及防治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氮及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氨和铵盐、硝酸、酸雨及其防治。本课时主要研究硝酸化学性质和酸雨及其防治。工业制硝酸的生产原理为载体,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含氮化合物的转化,使学生认识到从一种原料转化成多种产品,路径之一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改变主要元素的化合价,提升“变化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教材编入“酸雨及其防治”内容以及“测定雨水的pH”的研究与实践活动,综合运用硫和氮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寻求证据参与社会性议题的讨论,分析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有意识地渗透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验探究,了解硝酸的主要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知道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了解酸雨的概念,知道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进入大气,知道酸雨会严重危害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 1、通过对浓硝酸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强化学生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 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 2、通过学习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 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和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酸雨的概念。 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准备实验仪器药品,查找酸雨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第二册)

第3节硫的转化 第1课时硫与二氧化硫 一、自然界中的硫 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1)硫元素的存在 ①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②存在范围:存在于海洋、大气和地壳及动植物体内。 (2)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2.认识硫单质 (1)物理性质 俗名颜色状态溶解性熔、沸点 硫黄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较低(2)化学性质

根据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两角度理解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H 2S -2 、Na 2S -2 、Fe S -2 ←――――被还原 S 0 ―――→被氧化 S +4O 2、S +4 O 2- 3 (1)硫与金属反应规律 ①硫在一定条件下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相应金属硫化物。 ②硫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 ③常温下硫粉易与汞反应,Hg +S===HgS ,撒落金属汞时,可用硫黄粉覆盖。 (2)硫与热的碱溶液反应为3S +6NaOH=====△ 2Na 2S +Na 2SO 3+3H 2O ,硫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 B.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二硫化碳清洗 C.过量的硫跟铁反应生成Fe 2S 3,表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 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答案 B 解析 A 项,硫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错误;B 项,硫溶于二硫化碳,正确;C 项,硫与铁反应时,硫得电子做氧化剂,但反应产物为FeS ,与铁和硫的用量无关,错误;D 项,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都只生成二氧化硫,燃烧产物与氧气用量无关,只是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错误。 思维启迪 (1)不论氧气是否过量,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都只能生成SO 2,不能生成SO 3。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钠及其化合物 1.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 ,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气体B 为纯净物,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请回答: (1)组成A 的三种元素是________,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固体A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气体E 与甲醛在一定条件可生成乌洛托品(学名:六亚甲基四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乌洛托品可以用分子式表示)。 【答案】Ca 、H 、N 2Ca HN 2422Ca HN 5HCl 2CaCl H NH Cl +=+↑+ 34NH 6HCHO +→ (或6124C H N )26H O + 【解析】 【分析】 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说明溶液C 中含有Ca 元素,可知沉淀F 为CaCO 3,4.00g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4.00g =0.04mol 100g/mol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固体A 中含有Ca 元素,其质量为 0.04mol×40g/mol=1.60g ;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E 为NH 3,所以溶液D 中含有NH 4+,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C 中含有N 元素,固体A 中含有N 元素;气体B 为纯净物,其物质的量为0.448L =0.02mol 22.4L/mol ,固体A 中Ca 元素的质量为1.60g ,则其 他元素为1.90g-1.60g=0.30g ,可先假设E 为一种常见的气体,若该气体为NO 、NO 2、O 2,则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O ,而0.02mol NO 或NO 2或O 2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均大于0.30g ,故不合理,若该气体为H 2,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H ,则符合题意,同时可以参考CaH 2与水的归中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固体A 中的三种元素为:Ca 、N 、H ;Ca 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已知固体A 中Ca 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质量为1.60g ,N 元素的和H 元素质量为0.04g 共0.30g ,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据此可推测A 的化学式可能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