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便携式移动电源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便携式移动电源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CNCA/CTS0001-2015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

CQC****-2010

CQC1110-2015

便携式移动电源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Certification Criteria for portable power bank

2015-01-27发布2015-01-27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标准 (3)

3术语和定义 (3)

4一般试验要求及测试方法 (5)

4.1一般要求 (5)

4.1.1外观要求 (5)

4.1.2接口要求 (5)

4.2一般试验条件 (5)

4.2.1 试验顺序 (5)

4.2.2 试验条件及要求 (5)

4.2.3 测试用充放电程序 (6)

4.2.4 样品要求 (6)

4.3电池试验 (7)

4.3.1容量试验 (7)

4.3.2短路试验 (7)

4.3.3热滥用试验 (7)

4.3.4过充电试验 (7)

4.3.5强制放电试验 (7)

4.3.6挤压试验 (8)

4.3.7重物冲击试验 (8)

4.4移动电源试验 (8)

4.4.1高度模拟试验 (8)

4.4.2振动试验 (8)

4.4.3冲击试验 (8)

4.4.4外部短路试验 (9)

4.4.5阻燃试验 (9)

4.4.6过充电试验 (9)

4.4.7 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电流试验 (9)

4.4.8 最大输出电流试验 (9)

4.4.9 纹波试验 (10)

4.4.10 转换效率试验 (10)

4.4.11 放电过流保护试验 (10)

4.4.12 自由跌落试验 (10)

4.4.13 额定输出容量试验 (10)

4.4.14.恒定湿热试验 (11)

4.4.15温度循环试验 (11)

4.4.16外壳温度试验 (11)

5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12)

5.1标识 (12)

5.2包装 (12)

5.3运输 (12)

5.4贮存 (12)

前言

本技术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本技术规范参与起草单位:上海化工研究院、中国泰尔实验室、中检集团南方电子产品测试(深圳)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邢合萍、王刚、王寅、杨璐、刘小军、康巍、陆建峰、王阳、黄合欢。

便携式移动电源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便携式移动电源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试验要求及测试方法,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技术规范所指的便携式移动电源产品(以下简称移动电源)是指USB 接口类移动电源产品。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标称充电电压直流5V,标称放电电压直流5V,输出电流不超过5A的移动电源。

属于本技术规范范围内的移动电源列举如下:手机用移动电源、数码相机用移动电源、PDA、PSP、mp3、mp4、iPad、iPod、GPS等数码产品、USB可移动式照明(多为LED)、USB暖手宝、USB电风扇、USB加湿器、USB手电、USB剃须刀等具有USB可充电功能的产品用移动电源,这里所列举的设备并未包括所有适用设备的移动电源。

2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 5169.1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试验火焰50W 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 31241-2014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

YD/T 1591-2009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UN38.3-Rev5-Amend1 and Amend 2 《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的第3部分38. 3款第五版第一次及二次修订

3术语和定义

3.1

电池 cell

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移动电源用的最基本能量单元,它包括电极、隔膜、电解液、壳体和

端子,它在设计上可被充电。

3.2

USB 接口类移动电源Power bank

由一个或者多个锂离子电池及相应的电路组合而成,产品具有坚固的外壳,其输出端口至少包含一个

USB 母口(A 型插座),输入端口至少包含一个Micro USB 母口,输入及输出标称电压为直流5V,可以直接作为电源使用。

额定能量Rated energy

移动电源内部电池的额定能量;对多电池应用的,指所有电池额定能量的总和,单位为Wh。

3.4

额定容量Rated capacity

制造商标明的电池或移动电源容量。移动电源的额定容量数值上等于移动电源中包含的电池额定容量的总和。单位为Ah或mAh。

3.5

额定输出容量 Rated output capacity

制造商标明的移动电源的有效输出容量,用C 表示, 单位为安时(Ah)或毫安时(mAh)。

3.6

标称充电电压nominal charge voltage

制造商标明的移动电源的充电输入电压值,制造商可在此基础上规定冗余电压范围。

3.7

标称放电电压nominal discharge voltage

制造商标明的移动电源的直流放电输出电压值,此规范中限定为直流5V。制造商可在此基础上规定冗余电压范围。

3.8

标称充电电流nominal charge current

制造商标明的移动电源充电输入电流值。

3.9

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

制造商标明的移动电源放电输出电流值。

3.10

放电终止电压cut-off discharge voltage

制造商规定的移动电源终止放电输出的保护电压值。

3.11

渗漏leakage

可以看到的电解液或其他物质从移动电源漏出,或移动电源中的物质损失,失去的质量按

UN38.3-Rev5-A mend1 and Amend 2标准中表38.3.1注解中计算公式计算,超过表38.3.1中所列的数值。

3.12

排气venting

按设计方式释放移动电源内部的过高压力,防止其破裂或解体。

3.13

解体Disassembly

指排气或破裂使得电池或移动电源任何部分的固体物质穿过放在离电池或移动电源25cm处的丝网筛(直径0.25mm的软铝丝,网格密度每厘米6至7条铁丝)。

起火fire

试验用移动电源或电池有可见火焰冒出。

3.15

破裂rapture

内部或外部原因引起的移动电源或电池外壳的机械损坏,造成内装物暴露或溢出,但无固定喷射。

3.16

爆炸explosion

电池的外壳剧烈破裂导致主要成分喷射出来。

4一般试验要求及测试方法

4.1一般要求

4.1.1外观要求

移动电源的表面应平整,无划痕、毛刺或其它机械损伤,外露金属部分不应有锈蚀;表面必须有标识,且应符合5.1条款关于标识的规定。移动电源应至少具备充电及电量指示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清晰辨别。

4.1.2接口要求

移动电源的输出、输入接口应在移动电源说明书中明确规定,且外形应端正、规整、无破损和变形。接口处应附有标识,且应符合5.1条款关于标识的规定。对于多路输出接口,应使得用户可以清晰辨别接口的使用参数。

4.2一般试验条件

4.2.1 试验顺序

除非本规范另有说明,移动电源使用同一试验样品进行试验时应按照本条款的规定顺序进行。

移动电源样品必须按顺序进行试验4.4.1-4.4.5。试验4.4.5也可以使用厂家提供的移动电源外壳进行试验。试验4.4.7-4.4.10试验顺序可调整。

4.2.2 试验条件及要求

4.2.2.1 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本规范中各项试验应在以下大气条件下进行:

a) 温度:20℃±5℃;

b) 相对湿度:不大于75%;

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2.2.2 设备要求

a) 测量电压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b) 测量电流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c) 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1%。

d) 测量温度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e) 恒流源的电流可调,在恒流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其电流的相对变化应在±1%范围内。

f) 恒压源的电压可调,在恒压充电过程中,其电压变化应在±1%范围内。

4.2.2.3其它要求

a) 除非有特殊说明,对于多输出端口的移动电源,如果没有规定只能单一端口使用的,除了对各端口分别进行测试外,还应在所有端口同时工作的条件下进行相应的参数测试。

b) 对可能导致危险的测试应注意安全防护。

c) 移动电源应在满充电并搁置30分钟后才允许进行其他试验。

d)除非另有说明,本规范规定的试验均为型式试验。

4.2.3 测试用充放电程序

4.2.3.1 测试用充电程序

移动电源的充电方法应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方法充电,或参考制造商规定的标称充电电压、标称充电电流设置测试电源,对试样进行充电,直到移动电源的充电电流下降到标称充电电流的0.02倍。此时的移动电源仲裁为满充电的移动电源。本测试环境温度23±2℃。

注:在为移动电源充电前先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方法或4.2.3.2测试用放电程序完全放电。

4.2.3.2 测试用放电程序

移动电源应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标称放电电流进行恒流放电,直到移动电源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此时的移动电源仲裁为完全放电的移动电源。本测试环境温度23±2℃。

4.2.4 样品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被测试样品应当是客户将要接受的产品的代表性样品,包括小批量试产样品或是准备向客户交货的产品。

表1:样品要求

检验项目样品电量状态样品数量

电池试验

4.3.1容量试验无要求 3 4.3.2短路试验满充电 3 4.3.3热滥用试验满充电 3 4.3.4过充电试验无要求 3 4.3.5强制放电试验完全放电 3 4.3.6挤压试验满充电 3 4.3.7重物冲击试验满充电 3

移动电源试验4.4.1高度模拟试验满充电

3 4.4.2振动试验满充电

4.4.3冲击试验满充电

4.4.4外部短路试验满充电

4.4.5阻燃试验--

4.4.6过充电试验满充电 1 4.4.7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电流试验满充电

1

4.4.8最大输出电流试验满充电

4.4.9纹波试验满充电

4.4.10转换效率试验满充电 1

4.4.11放电过流保护试验满充电 1

4.4.12自由跌落试验满充电 3

4.4.13恒定湿热试验满充电

3

4.4.14温度循环试验满充电

4.4.15外壳温度试验满充电/完全放电

(具体应用见条

款)

2

4.3电池试验

4.3.1容量试验

4.3.1.1一般要求

电池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4.7.3的要求。

4.3.1.2测试方法

电池按GB31241-2014标准中4.7.3的规定进行试验。

4.3.2短路试验

4.3.2.1一般要求

电池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6.2的要求。

4.3.2.2测试方法

电池按GB31241-2014标准中6.2的规定进行试验。

4.3.3热滥用试验

4.3.3.1一般要求

电池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7.8的要求。

4.3.3.2测试方法

电池按GB31241-2014标准中7.8的规定进行试验。

4.3.4过充电试验

4.3.4.1一般要求

电池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6.3的要求。

4.3.4.2测试方法

电池按GB31241-2014标准中6.3的规定进行试验。

4.3.5强制放电试验

4.3.

5.1一般要求

电池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6.4的要求。

4.3.

5.2测试方法

电池按GB31241-2014标准中6.4的规定进行试验。

4.3.6挤压试验

4.3.6.1一般要求

电池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7.6的要求。

4.3.6.2测试方法

电池按GB31241-2014标准中7.6的规定进行试验。

4.3.7重物冲击试验

4.3.7.1一般要求

电池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7.7的要求。

4.3.7.2测试方法

电池按GB31241-2014标准中7.7的规定进行试验。

4.4移动电源试验

4.4.1高度模拟试验

4.4.1.1一般要求

试验后如果无渗漏、无排气、无解体、无破裂、无起火和无爆炸,并且每个移动电源在试验后的开路电压不小于其在进行这一试验前电压的90%。移动电源即符合这一要求。

4.4.1.2测试方法

将试验用移动电源在压力等于或低于11.6千帕和环境温度(20±5℃)下存放至少6小时。

4.4.2振动试验

4.4.2.1一般要求

试验后如果无渗漏、无排气、无解体、无破裂、无起火和无爆炸,并且每个移动电源在第三个垂直安装方位上的试验后立即测得的开路电压不小于其在进行这一试验前电压的90%;晃动产品,内部应无声响或明显部件松动。移动电源即符合这一要求。

4.4.2.2测试方法

将移动电源紧固在振动机平面上,但不得造成移动电源变形,以便正确可靠地传播振动。振动应是在正弦波形,对数扫描频率在7和200Hz之间,再回到7Hz,跨度为15分钟。这一振动过程须对三个互相垂直的移动电源安装方位的每一个方向都重复进行12次,总共为时3小时。其中一个振动方向必须与端面垂直。

作对数式频率扫频:从7Hz开始保持1gn的最大加速度直到频率达到18Hz。然后将振幅保持在

0.8mm(总偏移1.6mm)并增加频率直到最大加速度达到8gn(频率约为50Hz)。将最大加速度保持在8gn直到频率增加到200Hz。

4.4.3冲击试验

4.4.3.1一般要求

试验后如果无渗漏、无排气、无解体、无破裂、无起火和无爆炸,并且每个移动电源在试验后的开路电压不小于其在进行这一试验前电压的90%;晃动产品,内部应无声响或明显部件松动。移动电源即符合这一要求。

4.4.3.2测试方法

试验用的移动电源用坚硬支架紧固在试验装置上,支架支撑着每个移动电源的所有安装面。每个移动电源须经受最大加速度150gn和脉冲持续时间6毫秒的半正弦波冲击。每个移动电源在三个互相垂直的移动电源安装方位的正方向经受三次冲击,接着在反方向经受三次冲击,总共经受18次冲击。

4.4.4外部短路试验

4.4.4.1一般要求

移动电源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9.6的要求。

4.4.4.2测试方法

移动电源按GB31241-2014标准中9.6的规定进行试验。

4.4.5阻燃试验

4.4.

5.1一般要求

移动电源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8.9.1的要求。

4.4.

5.2外壳

移动电源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8.9.2的要求。

4.4.

5.3.1PCB板

移动电源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8.9.3的要求。

4.4.6过充电试验

4.4.6.1一般要求

移动电源如在试验过程中和进行试验后7天内无渗漏、无排气、无解体、无破裂、无起火和无爆炸,即符合这一要求。

4.4.6.2测试方法

试验电源电压设定为直流10V,电流设定为制造商建议的最大连续充电电流的2倍,试验应在室温环境温度下进行。进行试验的时间应为24小时。

4.4.7 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电流试验

4.4.7.1一般要求

移动电源在输出额定电流时输出电压应在直流4.75V~5.25V之间。

4.4.7.2测试方法

将模拟负载与被测移动电源连接,模拟负载设为电阻模式,调节负载使移动电源的输出电流为额定输出电流直至放电终止,检查此时移动电源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

4.4.8 最大输出电流试验

4.4.8.1一般要求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移动电源最大输出电流应不大于额定电流的1.5倍,且最大电流不超过5A。

4.4.8.2测试方法

将模拟负载与被测移动电源连接,模拟负载设为电阻模式,调节负载到移动电源最大输出电流。

4.4.9 纹波试验

4.4.9.1一般要求

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应不大于200毫伏。

4.4.9.2测试方法

将模拟负载与被测移动电源连接,模拟负载设为电阻模式, 调节负载使输出电流由0增加到额定输出电流值, 用示波器测量移动电源的输出电压纹波,并记录最大峰峰值。

示波器限制带宽为20MHz,采样率不小于10k/s。

4.4.10 转换效率试验

4.4.10.1一般要求

能量转换效率不低于70%。

4.4.10.2测试方法

常温下将移动电源满充电后,通过输出接口,按制造商给定的标称放电电流恒流放电,直至移动电源放电至终止电压,对于多路输出接口的试样,取接口的标称放电电流为最小值的接口进行恒流放电,记录放电能量。根据测试获得放电能量,按以下公式计算能量转换效率:

能量转换效率=放电能量/额定能量*100%

4.4.11 放电过流保护试验

4.4.11.1一般要求

移动电源按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应不泄露、不泄气、不破裂、不起火和不爆炸,放电过流保护值符合制造商规定。

4.4.11.2测试方法

对满充电的移动电源进行放电,放电过程中逐渐增加输出电流值,直至移动电源保护功能启动。输出电流或发生泄漏、泄气、起火、爆炸或破裂。

4.4.12 自由跌落试验

4.4.12.1一般要求

移动电源应符合GB31241-2014标准中8.5的要求。

4.4.12.2测试方法

移动电源按GB31241-2014标准中8.5的规定进行试验。

4.4.13 额定输出容量试验

4.4.13.1一般要求

移动电源额定输出容量应符合制造商规定。

4.4.13.2测试方法

指在23℃±2℃的环境温度下,将充满电的移动电源,分别对每个输出端口按照端口额定电流进行放电,直至移动电源自动终止输出电流时所应提供的容量,记录各端口实际放电容量的最小值作为结果记录。上述试验可以循环3 次,当有一次的放电容量符合要求时,试验即可停止。

4.4.14.恒定湿热试验

4.4.14.1一般要求

移动电源按照测试方法规定进行试验,外观应无变形,无锈蚀、不泄露、不泄气、不破裂、不起火和不爆炸,放电容量不低于额定电容量的60%。

4.4.14.2测试方法

移动电源放入温度为 40℃±2℃,相对湿度为 90%~95%的恒温恒湿箱中搁置 48小时,取出并在 23℃±2℃的环境温度下搁置 2 小时,目测外观,对常温放电电流值最低的端口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放电电流进行放电,直至移动电源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时所提供的容量。

备注:当对一个端口完成测试后,移动电源至少要在室温环境中搁置 4 小时后,才可以进行相关的测试。

4.4.15温度循环试验

4.4.1

5.1一般要求

移动电源按测试方法规定进行试验,移动电源应不漏液、不起火和不爆炸,不破裂。

4.4.1

5.2测试方法

移动电源按GB31241-2014标准中8.2的规定进行试验

4.4.16外壳温度试验

4.4.16.1一般要求

移动电源按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外壳温度应不超过允许的温度上限Tlmt,

Tlmt应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Tlmt = Tmax + Tamb –Tma

Tlmt :温度测试允许的外壳最高温度值

Tmax:如外壳材质为金属,该值为55℃;如外壳材质为塑材,则该值为75℃。

Tamb:测试时的环境温度。

Tma:制造商规定的移动电源工作环境温度的最高值,或35℃,取两者中较大者。

备注:除非测试涉及的相关方都同意,测试过程中的环境温度Tamb应不大于Tma。对预定不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Tma为制造厂商技术规范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或25℃,两者中取较高值。

4.4.16.2测试方法

充电温度:完全放电的移动电源,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方式满充电,记录充电过程中移动电源表面的温度值,测量位置应为移动电源表面温度最高的区域。

放电温度:满充电的移动电源,按照制造商规定的额定电流放电,记录放电过程中移动电源表面的温度值,测量位置应为移动电源表面温度最高的区域。

5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5.1标识

移动电源本体应有下列中文标识:

——产品型号;

——额定能量、额定容量,建议厂家加入额定输出容量

——制造商或商标;

——标称充电电压及电流、标称放电电压及电流;

——警示说明。(安全警示:产品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时,应有安全警示说明或符号(此项允许标注在产品的最小包装上)。)

5.2包装

每个移动电源都应有外包装,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好的产品应放在干燥、防尘、防潮的包装箱内。产品说明书的编制、应符合GB/T 9969-2008的规定。

包装箱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制造厂商名称和地址、出厂日期或批号,应有“向上”、“怕雨”、“堆码层数极限”等必要标志,其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2008规定。

5.3运输

应包装成箱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振动、冲击或挤压,防止日晒雨淋,可使用汽车、

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进行运输。

5.4贮存

移动电源应贮存在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75%的清洁、干燥、通风的室内,

应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应远离火源及热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