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史

教育史

教育史
教育史

更多教育学考研资料,尽在“教育学统考网”https://www.doczj.com/doc/0a10559619.html,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真题------------------------------------------------ 1996年中教史简释下列各词

1有教无类2三纲领、八条目3鸿都门学4四书五经5朱子读书法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7、同文馆8、癸卯学制9、杨贤江10、陕北公学回答下列各题

1、试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其意义。

2、简述隋唐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和对教育的影响。

3、简评宋代三次兴学及其意义。

4、简述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5、试述严复在教育的作用及学习西方方面的主张,你有何评价。

6、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你有何评价。

外教史简答题1“七艺” 2昆体良 3绅士教育 4自然适应性原则5教育万能论 6“国防教育法”7《巴甫雷什中学》

问答题 1试论近代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形成的过程,基本主张和历史意义。2述评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特点

1997年中教史名词解释

1、孔子的“求放心”

2、荀子的“化性起伪”

3、教学相长

4、九品中正制

5、苏湖教学法

6、洪仁玕

7、京师大学堂

8、康有为的“废八股”“变科举”的主张9、中华基督教教育会10、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问答题

1、谈秦皇汉武文教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朱熹是怎样用理学观点阐述教育作用的

3、试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理论并加以评价

4、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外教史简答1 “五项竞技” 2西塞罗 3修道院教育 4人文主义教育5《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 6费里法令 7“九五”决定8永恒主义问答1 试论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2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述评。3 应如何正确评述教育历史人物?(举例说明)

1998年中教史名词解释

1、六艺

2、稷下学宫

3、《学记》

4、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5、《三字经》《千字文》

6、1872年幼童留学美国

7、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8、京师大学堂 9、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10、抗大的教育方针

问答题

1、从对人性论的不同观点,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主张

2、简述唐代中央官学制度的构成,并分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想有何共同特点?试举例加以阐明

4、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并加以评价

5、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并予以评价

6、评述杨贤江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

外教史简答题1 亚里士多德 2耶稣会教育 3形势教学阶段4拿破仑教育改革5史密斯—休斯法 6《教学与发展》

问答题1 西欧近代初等教育发展述评。2 试比较进步主义教育与要素主义教育。3 外国教育史学科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关系。(20分)

1999年中教史填空

1、指出下列各书的作者《春秋繁露》、《论衡》、《师说》、《四书章句集注》、《明夷待访录》、《变法通议》

2、在先秦诸多私学中,被称为“显学”的两家分别是和

3、中国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

4、北宋六大著名书院分别是:、、、、、

5、中国近代最早颁布的两个学制分别是:、

6、京师同文馆始建于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始建于年。

7、科举制度废止于年。

解释下列名词有教无类/稷下学宫 /太学 /文以载道 /苏湖教法 /生活教育

分析题1、简述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2、简述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3、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并加以评析外教史名词解释1七艺 2公学 3法国的帝国大学4快乐之家 5统觉

简答题1绅士教育论 2儿童中心主义3教育万能论 4要素主义教育理论

论述题1裴斯泰洛奇教学思想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25分) 2 20世纪前半期欧美国家教育改革述评。(20分)

2003年中外史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科举制度3.生活教育(陶行知)4.《大教学论》5“毛雷尔法案”6.要素主义

简答1.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2.朱子读书法 3.《学记》中启发教学原则是如何体现的?

论述1.战后的美国教育改革进程及其经验与教训 2.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3.欧洲新教育运动发展历程

2004年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1.长善救失 2.快乐之家 3.三舍法 4.消极教育 5.万木草堂 6.教育即生长

简答: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哪里?含义?2.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3.什么是西欧的"双轨制"教育?特点和影响?

论述:

1.试从科举制的演变分析中国考试制度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你如何看待清末的废科举?

2.试述评19c末20c初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基础,基本内容,和对现代教育发展的意义.

3.评析现代西方"新教育传统派"的主要人物基本思想及其影响

2005年名词解释1、颜之推2白鹿洞书院教条3、癸卯学制4、陕北公学5、苏格拉底法6、堂区学校7、星期日学校8、《学校教育法》日本简答1、简述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2、简述科举制度废除的三个步骤3、评析卢梭的"自然教育"主要观念4试述存在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论述 1、简述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2、试析"白板说"的产生、基本观点及对教育的影响

2006年名词解释1、虚一而静2、苏湖教法3、京师同文馆4、壬戌学制5、修辞学校6、夸美纽斯7、《林哈德与葛笃德》8、“国际教育法”简答1、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的原因及特点。2、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3、七艺演化的基本过程。 4、贺拉斯曼的主要历史贡献。

论述题1、《孝经》的主要教学原则和现代意义。2、《大学》的主要教育思想述评。

3、西欧近代教育世俗化历史进程评析。

4、西方近代科学教育思潮述评。

---------------------------------------------------华中师大教育史考研真题------------------------------------------------ 1998年华中师大中外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六艺/洋务运动/《学记》/新传统教育/五段教学法

二、简述孔子的教学思想。

三、卢梭所倡导的“自然教育”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四、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有哪些特征?今天我们应如何认识?

五、什么是“自然教育”?它在西方教育史上是怎样演变的?请你述、评。

1998年华中师大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三表法/五经博士/积分制/京师大学堂/工读教育思潮

简答 1、简述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与学校教育昌盛的关系。 2、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或方针的演变历程。

3、《壬戌学制》的颁行背景、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

4、中国师范教育百年来的发展轨迹。

论述 1、试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特征。2、结合蔡元培的学术观,评价他办理北京大学的基本经验。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与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关系论.

1998年华中师大外国教育史名解产婆术/自由教育/自然教育/美国进步教育运动

简答1、夸美纽斯是怎样阐述启发儿童的学习愿望与主动性的?2、昆体良是怎样论述对课业的学习应交替进行的?

3、斯宾塞论科学成为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性。

4、布鲁纳论在教学中实施“发现法”的重要意义。

论述 1、试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2、试论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基本原则及其现代价值。

1998年华中师大外国教育史(教育经济学)

填空

1、在欧洲奴隶社会中,出现了和两种教育体系。

2、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思想家是。

3、写出下列教育论著的作用

a、《太阳城》;

b、《教育漫话》;

c、《教育论》;

d、《教育过程》;

4、写出下列教育观点的倡导者:

产婆术;导生制;儿童中心主义;集体教育;智力测验的创始人是和;

巴特勒法案是国二战后颁布的最重要的教育法规;“七艺”是及柏拉图所创立;

德国教育家第一次在历史上将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相提并论。

名词解释夸美纽斯/教育万能论/回归教育/文纳特卡制/做中学

简答

1、古代雅典教育的特点。

2、简析19世纪英国开展“新大学运动”的历史背景。

3、简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提出的改革口号及其历史意义。

4、“哈比改革”的中心要求与主要内容是什么?

5、何谓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

6、前苏联30年代对高等教育的调整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哪儿方面的问题?

论述 1、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述评。 2、试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1999年华中师大中外教育史

一、名解三舍法/《新教育大纲》/综合技术教育/《爱弥儿》/文科中学

二、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哪些(列举三部以上)?其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三、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并评述其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四、中国古代教育家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主要有哪些观点?并从批判继承角度加以评析。

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基本观点有哪些?

六、评述杜威的教学理论。

1999年华中师大教育史(外)

名词解释1、《雄辩术原理》 2、经院哲学 3、《大学文学论》 4、五段教学法 5、公立学校运动(美国) 6、蒙台梭利教学法

7、实验教育学 8、《教育诗篇》 9、帕夫雷计中学

简答 1、近代英国教育的主要特点。2、乌申斯基的民族性教育思想。3、设计教学法与道尔顿制的异同。

论述

1、外国教育史上传统与现代教育的由来、发展及优劣试析。

2、西方教育史上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试述。

3、基督教与西方教育的关系。1999年华中师大教育史(中)

名词解释 1、下学宫 2、苏湖教法 3、京师大学堂 4、兼容并包

简述 1、书院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 2、中国现代乡村教育的主要流派与主张。

论述 1、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2、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2000年华中师大教育史(中)

名词解释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斋教学 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大学区制

论述1、先秦儒学教育思潮的特征。2、书院教育发展演变过程。3、学部的设置及其意义。4、近现代学制述评。

2000年华中师大教育史

名词解释 1、实验教育学 2、《大教学论》 3、温故知新 4、藏息相辅 5、实科中学

论述

1、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基本涵义及其主张。

2、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试析杜威与赫尔巴特在教学思想上的差异。

4、蔡元培倡导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据你的理解,在外国教育思想史上,主要有哪些教育家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加以评述。

2001年华中师大教育史(比较)

名解 1、昆体良 2、福泽谕吉 3、《教育漫话》 4、公学 5、进步主义教育 6、巴特勒法案

简答 1、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主要特征。2、夸美纽斯对教育的主要贡献。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论述 1、20世纪上半期苏联教改的主要特点及经验教训。2、近代欧美教育理论发展的主线及争论的主要问题试析。

2001年华中师大教育史(中)

名词解释 1、下学宫 2、科举制度 3、书院制度 4、党化教育 5、民国教育制度

简答

1、宋明理学的基本派别以及朱熹与王守仁教育主张的异同。

2、《壬戌学制》的制订过程、基本架构和设计理念述略。

3、中国历代私学发展的轨迹及其基本经验。

4、从清末至当今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变更、演进。

5、乡村教育思潮的主要派别及其各自的基本主张。

论述

1、先秦时期儒、墨、道、法教育观的异同比较:联系中国近现代“科技议”与“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冲突及融通,试论“儒学救世说”对教育理论的重建是否具有现代价值。

2、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主张述略:结合中外普及教育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评析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主张的理想高远或者现实局限。

2001年华中师大教育史(中)

名词解释1、洋务运动 2、自然后果教育法 3、《论演说家的教育》 4、文化教育学 5、不愤不启,不俳不发

二、简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泛智论”思想。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述评。

四、杜威是如何论述教育的本质。

五、中国古代教育家论教育过程包含哪些主要思想。

六、请你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为观察题的角度,论述西方教育思想史的特点。(提示:以教育家的思想为例)

2002年华中师大教育史(外)

名词解释

1、柏拉图

2、苏格拉底问答法

3、《林哈德与葛笃德》

4、古典教育

5、卡拉马祖诉讼案

6、国防教育法

7、导生制

8、教育即生活简答1、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由来及主要特点2、新教育运动的主要流派。3、马卡连柯与苏活木林斯基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相同及不同之处。论述1、卢梭与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理论比较。2、外国(可侧重欧美及日本)义务教育的发展轨迹及经验。

2002年华中师大教育史(中)

名词解释1、五经课试法 2、三舍积分法 3、历事监生制 4、《癸卯学制》 5、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简答

1、孟轲、荀况教育思想异同比较。

2、中国古代官办非经学教育设施例举。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影响。

4、科举废止后考选制度的沿革大要。

5、蔡元培“学为基本,术为枝干”主张的内涵及其实践。

论述

1、结合“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三大发展阶段,联系相关教育思想家的主张,试论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大势及其总体缺憾。

2、述介中国现代乡村教育实验的四大派别及其各自主张,试论他们对于当今普及义务教育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并陈述理由。

2002年华中师大中外教育史

名词解释

1、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2、文化适应性

3、永恒主义

4、派迪亚(paideia)

5、知行合一

回答下列问题,并根据题目要求适当展开论述

1、孟子说:“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请解释“四端”的含义、关系及其教育意义。

2、朱熹倡导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3、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4、评述“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在西方教育思想史的演变。

5、试论杜威对赫尔巴特的批判与超越。

6、斯宾塞倡导的“实科教育”有何时代意义。

湖南师范大学2006中外教育史考研试题

中国史

名词解释四书 /熹平石经 /社学 /六等黜徙法 /福建船政学校

简答 1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 2、唐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分析 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观念转变的主要表现

分析题 1、孟荀教育思想异同比较分析 2、晏阳初粱漱溟乡村教育实验分析评价

外国史

名解1、维多利诺 2、泛智教育 3、日本1947年〈学校教育法〉 4、要素主义

简答1、西欧中世纪大学管理的特点及意义 2、法国“哈比改革” 3、斯宾塞学科课程论

论述1、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的启示 2、新教育运动的借鉴意义

2005年湖南师大中外教育史考研入学试题中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 1、国子学2、书院3、时务学堂4、陶行知

简答

1、《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2、王安石的人才教育上思想的主要内容

3、严复“三育论”的基本观点

论述题 1、韩愈的师生观 2、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价值

外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 1、文雅教育2、雄辩术原理3、毛雷尔法案4、巴特勒法案5、实验教育学

简答

1、经院哲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日本教育基本法颁布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3、洛克关于智育的主要观点

4、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论述第斯多惠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2004年中外教育史入学考试题中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 1、论语2、癸卯学制3、鸿都门学4、京师大学堂5、颜元6、朱子读书法

简答

1、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2、王安石的人才教育及其选择、任用思想

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思想

4、20世纪初流行中国的教育思想分析论述题

1、试分析孔子有教无类与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系

2、试分析论述科举考试制与教育的关系及其启示

3、试分析评价黄炎陪“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及其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价值。

外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 1、文雅教育2、星期日学校3、富尔法案4、实验教育学

简答1、日本近代教育有何特点? 2、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中提出了那些教学原则?3、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美育的基本观点

论述1、试论“新学校运动”及其教育思想对欧美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2、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启示3、德国职业教育的渊源及主要特点。2003年中外教育史考试试题中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1、“六艺”:2、《师说》:3、三舍法:4、《奏定学章程》:5、陶行知:

简答1、唐代科举考试的类别、科目及方法。2、严复体智德三育兼备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意义。3、20世纪20年代的教研思潮及其影响。

三、分析论述题试析孔子的教师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外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教学法:

2、大教学论:

3、郎之万——华伦教育改革方案:

二、简答

1、《富尔法案》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洛克关于智育的主要观点:

3、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思想

三、论述题试分析比较要素主义、存在主义哲学的教育观。

2002年中外教育史入学考试中国教育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孔子:

2、〈对贤良策〉:

3、京师同文馆:

4、壬戍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二、简答

1、稷下学宫的性质,职能和特点

2、韩愈的教师思想。

3、颜元制定的〈漳南书院计划〉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分析

分析评价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价值

外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阿加德米”学园: 2,〈爱弥儿〉: 3,巴特勒法案 4,哈比法案

二、简答

1、洛克绅士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2、裴斯塔洛齐关于和谐发展教育的基本观点

3、永恒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试分析、比较杜威、凯洛夫的教学思想。

2001中外教育史试题

外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教学法:此教学法是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实际是一种讨论和辩论的方法,采用对话或提问来揭露对方在认识上的矛盾。也叫苏格拉底“助产术”

2、公学:最初是因为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教学目的又在于提高公众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所以称公学,但事实上,它仍是一种私立学校,并很快发展为只限上层社会子弟才能入学,教育的目的为培养未来的、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统治阶层人物。

3、富尔法案:1968年5月、6月间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戴高乐总统批准了当时以教育部长富尔命名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简称《富尔法案》,成为战后法国高教改革的总的法令基础,三个中心原则: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学科相通。

4、国防教育法:为对抗苏联人造卫星的反射,取得科技的居先地位,美国联邦政府于1958年9月颁布战后的重要教育大法,即“国防教育法”,此法共有10章,中心内容是增拨教育经费,加强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训练人才,具体措施如下: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与外语教学,改编课程内容,突破旧教材的落后局面;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设置各种现代化的媒介;对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经费予以大量补助,以奖励科研的发展;发放大学生学习贷金;确定“国防奖学金”。1964年又决定延长到1968年,内容上也作了新的补充;1982年又讨论了新的补充。

二简答题

1、卢梭在其自然教育理论中提出了那些观点?

答:1)论自然的和自由的教育:

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不顾儿童的特点,按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

2、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杜威在其教学理论中提出的基本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中国教育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有教无类:

2、文翁兴学:

3、常科:

4、监生历事制度:

5、京师大学堂:

二、简答题

1、汉代“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韩愈教师思想的主要观点。

3、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试分析评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1996-2004)

1999年中国教育史(50’)

一、概括解释词语:(2’×5)

1. 容闳

2. 京师大学堂

3.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4. 壬戌学制

5. “教学做合一”

二、简答:(3’×5)

1. 中国近代初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有哪些主要的教育主张?

2. 严复救亡图存的“三育论”内容是什么?

3. “五四”时期有哪些主要的教育思潮?

4. 陈鹤琴的“活教育”实验内容是什么?

5.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特色是什么?

三、论述:(25’)试析杨贤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对我们现实教育的启发外国教育史(50’)

一、解释概念(3’×4)

1. 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

2. 实验教育学

3. 新学校运动

4. 一般发展理论

二、简答:(8’×2)

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2.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 评述日本短期大学的学制、结构和作用(10’)

2.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意义(12’)2000年中国教育史(50’)

一、解释词语(2’×5)

1. 京师同文馆

2. 万木草堂

3. 中华职业教育社

4. 湖南自修大学

5. “全人生指导”

二、简答(3’×15)

1. 清末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倡学习“西学”,有什么具体主张和实际表现?

2. 张之洞《劝学篇》基本内容是什么?

3. 蔡元培提出制定的民国教育方针基本内容是什么?

4. 党领导下的革命老根据地教育基本经验是什么?

5. 陶行知“生活教育”论基本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试述梁启超在关于提高国民文化教育素质方面有哪些教育主张?对当今教育有什么启示?

外国教育史(50’)

一、词语解释(3’×5)

1. 实验教育学

2. 适应自然原则

3. 史密斯—休士法

4. 费里法令

5. 一般发展理论

二、填空(1’×12)

1. 中世纪学校的七艺是(1)、(2)、(3)、(4)、(5)、(6)、(7)

2.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吧他创建的学校称为(8),重视(9)、(10)、(11)、(12)诸育的普遍实施。

三、回答问题

1. 简述第斯多惠的教学论主张(10’)

2. 美国单轨制教育的内容与意义(13’)

2001年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 洋务教育(4’) 2. 西南联大(3’) 3. 小先生制(3’)

二、简答(5’×4)

1. 清末教育的腐朽性有那些表现?

2. 简述1922年学制的特点

3. 举出几个20-30年代有影响的乡村教育实验

4. 列举5所抗战时期我党培养高级干部的学校

三、论述题(20’)试述蔡元培整顿北京大学的具体内容,这些改革举措对当今教育有那些启迪?

外国教育史(50’)

一、简答(6’×5)

1. “新学校运动”

2. 《确保教育人才法》

3. “全人教育的基本内容”

4.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5. 《国防教育法》

二、论述(20’)述评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002年科目: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5’×4)

1. 兼容并包

2. 精神助产士

3. 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教育方针

4. 导生制

二、简答(10’×4)

1. 简述1944年英国的巴特勒法案

2. 简述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

3. 洋务运动中留学生教育的历史作用

4. 简述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

三、论述题(20’×2)

1. 论述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2. 试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现代意义。

华中师大2003年研究生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

1 请根据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94定义,论述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作用(1000字)

2 请根据你所选定的一个教室(标出面积),设计出一个多媒体教室(画出示意图),并尽可能标出设备的位置、功能、参数以及逻辑连接和控制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200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1、论个性(普通心理学)。

2、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答题要求:a) 以上试题必须由考生本人独立完成,用钢笔书写,否则取消录取资格;b) 上述试题的篇幅均为3——5千字;c) 这两道题必须用A4纸分开答题,以便阅卷。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史真题98年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六艺

2、朱卷

3、古文经学4。著录弟子5、苏湖教法6、历事制度

7、三纲五常8、精庐精舍9、家学10、官余讲学

二、填空。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与()到()末年被取消。

2、董仲舒的代表作是()朱熹代表作()王守仁代表作()。颜之推的代表作()。

3、国将兴,必()而中傅.......国将衰,必()而轻傅。

4、玉不琢,不成();人不学,不知(),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化,教学为先。

三、简答

1、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分几级?请按级别列出虞、夏、商、周的学校名称。

2、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系统形成于何时?请列出唐代的三级学校。

3、九品中正制把人才分为哪九等?如何据此选官?如何升降?

4、王充提出了哪四种培养目标?

5、我国古代积分制产生与什么时候?如何积分?

6、书院与理学家有什么关系?

7、颜元的漳南书院分为哪几斋?

8、韩愈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有什么异同?9、为什么要召开鹅湖会议?其影响如何?

10、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哪些新学校?

四、论述题

1、评朱熹的读书法。

2、孟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99年教育史

一、简答

1、六艺

2、有教无类

3、古代字书“三、百、个”

4、颜元“实学”的具体内容

5、书院的教学特点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朱熹读书法

8、墨子十大主张

9、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意义 10、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二、解释、

1、生活教育

2、抗大教学的主要原则

3、“四书”“五经”

4、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三、论述。

1、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2、蔡元培自治普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3、《学记》的教育教学原则

4、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2000年教育史试题

填空

1、相传“庠”这种教育机构产生于()时期。

2、《解蔽》是(《》)中的一篇。

3、《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之谓()。

4、汉代中央官学除太学外,还有()和鸿都门学。

5、南朝宋元嘉年间,京师开设有儒学馆,()、史学馆、文字馆。

6、唐朝在府、洲、县除设有儒学、医学、还有(),以传授道家学说。

7、宋代文教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抑武事。

8、明清学校成为()的附庸,学风恶劣。

9、京师同文馆创办于()年。

10、1721年(这个时间可能不对),清政府颁布(),重申改书院为学堂。

11、()的成立是中国职业教育运动兴起的标志。

12、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注义论》提出了()的文化教育方针,为新民主主义教育指明方向。

二、是非题判断(对打“”,错打“”)

1、夏朝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

2、《吕氏春秋》杂糅了儒、墨、道、法各家的思想,但以儒家思想为主。

3、西汉太学中传授的儒家经学主要是今文经学。

4、元朝时期的社学是社会教育机构。

5、“一身动则一家强”,“一家动则一家强”是王夫之说的。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首先是由张之洞提出来的。

7、清末新教育制度就是指建立新学制。

8、教会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结束其历史。

三、名词解释。

1、虚一而静

2、《颜氏家训》

3、《读书分年日程》

4、洋务教育

5、平民主义教育

6、生活教育

四、翻译下面两段文字,并回答:

1、作者和文献名称是什么?

2、分别分析评价其教育主张。

“君子深造之有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虽有嘉肴,非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非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001年教育史

一、填空。

1、在如何教方面,孔子主要提出()的原则。

2、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很重视学习的()。

3、汉代太学的教学原则是严守()。

4、魏晋南北朝,()的创办是南朝教育兴旺的重要标志。

5、隋唐时期教育管理的行政机构是()。

6、古代书院学规中最为著名的学规是()。

7、为锻炼学生的实际才能,明代国子监一度实行了()制度。

8、近代第一次官派教育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9、严复指责八股取士的三大祸害:()、()、()。

10、壬戌学制是在()年颁行的。

11、袁世凯倒台后,()为教育总长,他表示要执行民国六年制定的教育政策。

12、我国现代教育中,()大力倡导并实行大职业教育主义。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句子中表述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一项专门的社会活动

B、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表现着教育的原始性

C、始社会的教育不具有阶级性

D、原始社会的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2、法家的教育主张有()

A、以培养:原始社会的教育“法术之士”为教育目的。

B、废先王之教

C、反对儒家的礼乐教育

D、以法为教

E、以吏为师

3、北宋熙宁、元丰兴学的主要措施有()

A、整顿地方官

B、创立太学“三舍法”

C、改革科举制度

D、颁行《三经新义》

E、顿和发展专科学校

4、宋代文教政策对宋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

A、促进了文化繁荣

B、进一步促进了儒、佛、道三教的融合

C、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D、导致军事实力严重削弱

E、驱使读书士子埋头读书,个个成文弱书生

5、洋务派开办的新式学堂是()

A、同文馆或广方言馆

B、教会学校

C、武备、水师学堂

D、船政,机械、电讯学堂

E、新式学堂

6、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大学有()

A、北京大学

B、南开大学

C、燕京大学

D、岭南大学

E、圣约翰大学

7、南京临时政府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有()

A、维护“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

B、废除“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D、惯窃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精神E、对惯窃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精神

8、袁世凯复古主义教育宗旨的七条标准中最主要的两条是()

A、爱国

B、尚武

C、崇实

D、重自治

E、法孔孟

9、壬戌学制对中学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A、改为四年一贯制

B、改为“三、三”两级制

C、升学与谋生二者兼顾

D、采用学分制

10、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创办哪些学校()

A、红军大学

B、黄埔军校

C、苏维埃大学

D、抗日军政大学

E、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

三、名词解释 1、五经 2、致良知 3、《西学东渐》 4、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

四、简答

1、春秋战国时期科学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是什么?

2、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内容。

五、论述。

1、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2、如何评价‘癸卯学制’的性质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002年中国教育史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六艺

2、虚壹而进

3、经学

4、六学二馆

5、苏湖教法

6、私学

7、中体西用8、“癸卯学制”9、教会学校10、乡村教育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科学教育家?

2、分析晚清留美幼童的派遣及其历史意义。

3、简评“五四”时期的平民运动。

三、论述题(任选二题) 1、宋代书院的产生及其教育特点。2、试论颜元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

3、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述评。

2003年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史试题

一、填空(2x15=30分)

1、孔子的“六艺”是()3、()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时兴时废,使学术和教育中心转移到了()

2、渐与集是()在教学上提出的重要观点

5、韩愈的师道观主要体现()一文中

6、北宋三次兴学的重点是兴办()

7、王守仁从“心学”出发,主张的学习观是()8、元代地方首创的基层教育机构是()

9、清代阮元创办的代表性书院是() 10、洋务派的教育方针是()

11、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时期12、蔡元培主张大学的办学方针应该是()

13、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批判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14、大力倡导和兴办职业教育的中国近代教育家是() 15、杨贤江写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

二、名词解释(6*6=36分)有教无类经学教育蒙学洋务学堂教学学校民办公助

三、简答(8*5=40分)

1、简析墨子关于教育目标的基本主张

2、隋唐科举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

3、王守仁儿童教育观的基本主张

4、严复科学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5、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哪些教育上的基本经验

四、论述(22*2=44分)

1、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借鉴作用

2、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2006年华中科大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6*5'=30'

朱子读书法 / 英国公学 / 壬寅--癸卯学制 / 耶酥会学院 / 晓庄学校 / 《民主主义与教育》

二、简答 4*15'

1、概述《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2、简评伊拉斯谟的教育思想。

3、简析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4、概述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基本主张。

三、论述题 2*30'

1、评述王安石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

2、评述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2005年华中科大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八股文,《大教学论》,道尔顿制,壬寅--癸卯学制,乡村教育运动,实验教育学派

二、简答4*15'

1、概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2、简评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原因。

3、扼要评析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4、简评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

三、论述题 2*30'

1、试析中国古代书院的产生原因及教育特点。

2、试评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2004年华中科大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10分*6)

1、《学记》

2、要素主义

3、英国公学

4、晓庄学校

5、四书五经

6、《大教学论》

二、简答(15分*3)

1、简析荀子的教育思想。

2、简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3、概述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

三、论述(30分*2)

1、评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改革实践。

2、评述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2003年华中科大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8分*7)

1、朱子读书法

2、《理想国》

3、八股文

4、《大教学论》

5、壬寅--葵末学制

6、公学

7、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二、简答(14分*4)

1、概述荀子的教育思想。

2、简析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原因。

3、扼要评析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4、概述19世纪初德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30分*2)

1、评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在北京大学的改革实践。

2、综述20世纪上半叶欧美新传统教育流派的教育主张及其影响。

2002年华中科大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5分*6)

1、京师同文馆

2、四书五经

3、苏格拉底问答法

4、要素主义教育

5、晓庄学校

6、英国开放大学

二、简答(10分*4)

1、概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2、简析维多里诺的教育实践及其影响。

3、扼要评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4、扼要评析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三、论述(30分*2)

1、试评述中国古代书院产生的原因及其教育特点。

2、试评述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教育史精讲

中国教育史 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特点是无阶级性。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西周教育的特征:学在官府 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官学衰废,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出现 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 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学校成为了独立的活动。 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私学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学术繁荣 促成了学校教育服务社会政治的古代教育传统的形成,例如孔子的“学而优则仕”。 稷下学宫 性质:由官家主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代的最高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来的教育机构。创办学宫的目的是招贤纳士。 任务:讲学,著述,育才,咨询议政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历史意义: 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贡献:1 首创私学,2 编订六经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孔子是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启发诱导——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 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思,行并重4由博返约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立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克己——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轲的思想——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性善论的内容:善性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理论价值:1认为人生来就有理智的善端,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生来就有的2他所说的善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他的性善论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一是求放心,即恢复失去的善性,二是存心,养性,保持和发扬固有的善性。他认为仁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地手段。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实现: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完整word版)外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古代埃及的“职官学校” 1.答:(1)到中王国时期,各政府机关纷纷以办公处所为校址; (2)招收贵族和官员的子弟; (3)让他们在现职官吏的教导下,既受一定的基础训练,又受充分的业务训练;(4)从而造就所需要的职官,是为职官学校。 2、古代埃及的“书吏学校” 2.答:(1)为了满足当时奴隶制国家各方面事务对各种书吏的需求,不少书吏便以教育为专业,广设书吏学校;(2)教授阅读、书写、计算和法律知识;(3)也有的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较高深的学问;(4)富有者入水平高、年限长的书吏学校,经济拮据者入水平低、年限短的学校。 3、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 3.答(1)由于当时僧侣们垄断科学知识;(2)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就是当时传授高深学问的学府,所以古代埃及很早就出现了寺庙学校;(3)它与培养政治才干为主的职官学校不同,着重科学教育;(4)寺庙就有需要也有条件进行培养专业人员的工作。 4、古代雅典的“教仆” 4、答:“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的仆人。在孩子上学、放学途中他为孩子拿写字板、写字棍及竖琴等文具,并监督儿童的行为。“教仆”多为老年奴隶。 6、“苏格拉底法” 6、答:苏格拉底的“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 8、古代罗马的“文法学校” 8、答:古代罗马的“文法学校”——文法学校属于中学性质,招收12岁至16岁的贵族子弟。罗马的文法学校本来是一种外国语学校,即希腊语学校。到了共和末期,由于罗马(拉丁)文化的发展,又出现了拉丁文法学校,它不但一直存在于罗马整个时代,而且后来在英国也占重要地位,再从英国传至美国,成为美国中学的前身。 9、古代罗马的“修辞学校” 9、答:古代罗马的“修辞学校”——相当于现代的高等专科学校,是按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的模式办起来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基本上与之一致。修辞学校招收16岁以上的富贵人家子弟,以培养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为目的。 5、古代希腊教育中的“三艺” 5、答:“三艺”是辩证法、文法和修辞学,为“智者派”所创。 7、古代希腊教育中的“四艺” 7、答: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种自由艺术”,简称“四艺”。 10、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 10、答:中世纪学校科目的“七种自由艺术”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1、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 11、答:在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学校全被取缔,教会学校是唯一的教育机关,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教育史

更多教育学考研资料,尽在“教育学统考网”https://www.doczj.com/doc/0a10559619.html,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真题------------------------------------------------ 1996年中教史简释下列各词 1有教无类2三纲领、八条目3鸿都门学4四书五经5朱子读书法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7、同文馆8、癸卯学制9、杨贤江10、陕北公学回答下列各题 1、试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其意义。 2、简述隋唐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和对教育的影响。 3、简评宋代三次兴学及其意义。 4、简述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5、试述严复在教育的作用及学习西方方面的主张,你有何评价。 6、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你有何评价。 外教史简答题1“七艺” 2昆体良 3绅士教育 4自然适应性原则5教育万能论 6“国防教育法”7《巴甫雷什中学》 问答题 1试论近代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形成的过程,基本主张和历史意义。2述评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特点 1997年中教史名词解释 1、孔子的“求放心” 2、荀子的“化性起伪” 3、教学相长 4、九品中正制 5、苏湖教学法 6、洪仁玕 7、京师大学堂 8、康有为的“废八股”“变科举”的主张9、中华基督教教育会10、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问答题 1、谈秦皇汉武文教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朱熹是怎样用理学观点阐述教育作用的 3、试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理论并加以评价 4、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外教史简答1 “五项竞技” 2西塞罗 3修道院教育 4人文主义教育5《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 6费里法令 7“九五”决定8永恒主义问答1 试论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2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述评。3 应如何正确评述教育历史人物?(举例说明) 1998年中教史名词解释 1、六艺 2、稷下学宫 3、《学记》 4、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5、《三字经》《千字文》 6、1872年幼童留学美国 7、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8、京师大学堂 9、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10、抗大的教育方针 问答题 1、从对人性论的不同观点,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主张 2、简述唐代中央官学制度的构成,并分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想有何共同特点?试举例加以阐明 4、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并加以评价 5、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并予以评价 6、评述杨贤江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 外教史简答题1 亚里士多德 2耶稣会教育 3形势教学阶段4拿破仑教育改革5史密斯—休斯法 6《教学与发展》 问答题1 西欧近代初等教育发展述评。2 试比较进步主义教育与要素主义教育。3 外国教育史学科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关系。(20分) 1999年中教史填空 1、指出下列各书的作者《春秋繁露》、《论衡》、《师说》、《四书章句集注》、《明夷待访录》、《变法通议》 2、在先秦诸多私学中,被称为“显学”的两家分别是和 3、中国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 4、北宋六大著名书院分别是:、、、、、 5、中国近代最早颁布的两个学制分别是:、 6、京师同文馆始建于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始建于年。 7、科举制度废止于年。 解释下列名词有教无类/稷下学宫 /太学 /文以载道 /苏湖教法 /生活教育 分析题1、简述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2、简述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3、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并加以评析外教史名词解释1七艺 2公学 3法国的帝国大学4快乐之家 5统觉 简答题1绅士教育论 2儿童中心主义3教育万能论 4要素主义教育理论 论述题1裴斯泰洛奇教学思想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25分) 2 20世纪前半期欧美国家教育改革述评。(20分) 2003年中外史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科举制度3.生活教育(陶行知)4.《大教学论》5“毛雷尔法案”6.要素主义 简答1.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2.朱子读书法 3.《学记》中启发教学原则是如何体现的? 论述1.战后的美国教育改革进程及其经验与教训 2.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3.欧洲新教育运动发展历程 2004年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1.长善救失 2.快乐之家 3.三舍法 4.消极教育 5.万木草堂 6.教育即生长 简答: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哪里?含义?2.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3.什么是西欧的"双轨制"教育?特点和影响? 论述: 1.试从科举制的演变分析中国考试制度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你如何看待清末的废科举? 2.试述评19c末20c初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基础,基本内容,和对现代教育发展的意义.

教育史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 三种教育起源说: 1.“生物学起源说” 代表人物:法国人勒图尔诺 主要观点:从生物学的角度,认为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产生的基础。 2.“心理学起源说” 代表人物:美国人孟禄 主要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是教育产生的基础。3.“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前苏联教育家 主要观点: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二. 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 1.生产劳动教育:骨针、人工取火、渔猎 2.生活习俗教育:尊老爱幼、成年礼 3.原始宗教教育;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 4.原始艺术教育:歌唱、舞蹈、绘饰、雕刻 5.体格和军事教育 三. 部落显贵世袭引起的教育变化 1.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 2.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3.强调礼乐之教 四.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五.学校的萌芽: 成均:实施乐教的场所。 庠:养老兼教育 六.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1.教育没有阶级性,除了年龄、性别及分工带来的差别外,人人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 2.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教育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 3.教育的手段简单原始,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观察模仿来进行的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七.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教育手段 八.商代教育的内容 1.道德教育 A“教”的一半为“孝”,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B学习先王典册,了解先王业绩 2.军事教育: 射箭、驾驭战车 3.礼乐教育 4.书数教育 九.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学在官府 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从事管理。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 1、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政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2、直接表现: (1)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2)唯官有器而民无器。 (3)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3、说明:只有贵族子弟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十.学在官府的直接表现 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十一. 小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德行教育 十二. 大学教育 进大学接受教育有一定限制,只有少数符合资格的人才能享受大学教育。一类是贵族子弟,他们按身份入大学;一类是平民中的优秀分子,经过一定程序的推荐选拔,方能进入大学。选拔经过乡大夫和司徒两级,对德行道艺进行考核。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名词解释(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目录(及答案)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 3、骑士七技: 4、要素教育 5、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 7、恩物 8、昆西教学法 9、初级学院 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11、国防教育法 12、开放大学13、终身教育 14.智者(诡辩家) 15.产婆术 16.知识即美德 17.文雅教育 18.快乐之家 19.实科中学 20.柏林大学 21.费里法: 22.恩物: 23.四段教学法 24.骑士教育 25.公立教育运动 26.教育性教学 27.泛智 28.爱弥儿 29.教父学 1、自然主义教育 2、恩物 3、“发现学习法” 4、“一般发展” 5、全面和谐发展 6、智者 7、自然主义教育 8、经院哲学 9、“劳作学校” 10、改造主义教育 11、宫廷学校 12、骑士教育 13、中世纪大学 14、城市学校 15、新教育运动 16、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17、实验教育学 18、终身教育 19、人本化教育 20、“从做中学” 1、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4、要素教育: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它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5、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这些学生称为导生。这个制度称为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把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看成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如何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真实技能,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又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严格的按照教育目的组织教育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造就真正所需要人的途径。 7、恩物:意味着上帝的恩赐,也就是神赐给儿童的活动玩具,恩物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恩物能够培养儿童认识、想象以及创造能力,是世界上积木的前身,现在任在应用,有想象性。恩物锻炼儿童的身体,促进学生肌肉的生长 8、昆西教学法:主张因材施教;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提出教学应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主张对课业的学习应交替进行。 又称昆西制度。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9、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度的教育,它主要特点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授以比高中稍广一些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初级学院由地方社区以及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不收费或收费较低;学生就近入学,可以走读,无年龄限制,也无入学考试;初级学院课程设置多样,办学形式灵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 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11、国防教育法: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其中心内容是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12、开放大学:于1969年6月1日获得皇家特许状,1971年1月正式开学。主要以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需参加入学考试,一般不需按时到校上课,无严格的学习年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活力,也被许多国家效仿 13、终身教育: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朗格郎(Lengrand),强调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和民主性,主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韩国语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入门

韩国语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入门 朝鲜语(???、???),或称韩国语(???)),简称“朝语”或“韩语”,是一种流行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及其附近区域的语言。 朝鲜语和韩国语 在李承晚于首尔建立大韩民国以前,该语言一直都称做“朝鲜语”。韩国建立以后,韩国国内学术界和民众根据国名以及同朝鲜对峙等政治原因,将该语言的名称改做了“韩国语”。但是朝鲜、中国的朝鲜人以及日本亲朝鲜的朝鲜人则一直保留著“朝鲜语”这个名称。而学术界依照历史习惯,一般以“朝鲜语”作为这种语言的名称。 在汉字文化圈内,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越南都跟随朝鲜,将该语言称呼做“朝鲜语”,而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台湾、香港、澳门以及南洋的华人圈则跟随韩国,将该语言称做“韩国语”。随著中韩建交以及双方交流的扩大,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朝鲜语的定义开始改变,即“韩国语”一般特指使用在韩国的语言,而朝鲜语则通常特指使用在朝鲜以及中国朝鲜族社区内的语言。而这也是日本人在对待这两个名称的所采用的方式。 地理分布与方言 朝鲜语的使用者绝大多数聚集在东亚的韩国与朝鲜。朝鲜语在这两个国家不仅是国语,而且这两个国家的朝鲜语使用者占了全球朝鲜语使用者的90%以上。在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大约居住著两百万的朝鲜人(朝鲜族),现在朝鲜语是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另外一种是中文)。在中国黑龙江省也有中国唯一的一个省级朝鲜语广播电台。在日本,由于历史的原因,居住著大约七十万的朝鲜人。朝鲜语虽然在这里不是官方语言,但是很多朝鲜人后代都会说朝鲜语。此外在美洲,还有大约有一百六十六万来自韩国的移民。 朝鲜语的方言根据行政区域可以分做六种。除了济州方言以外,邻近的方言大都能够通话。但是跨区之间的方言通话就有些困难(比如南方庆尚方言跟北方咸镜方言)。 1. 西部方言,今天标准朝鲜语(朝鲜)就建立在该方言的平壤话之上。通行区域在朝鲜的平壤市、平安北道、平安南道以及慈江道大部。也称平安道方言。 2. 东部方言,通行区域在朝鲜的两江道、咸镜北道、咸镜南道大部以及慈江道东面的一小部分地区。也称咸镜道方言。 3. 中部方言,通行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今天标准韩国语(韩国)就建立在该方言的汉城话之上。在朝鲜,通行区域包括开城市、黄海北道、黄海南道、江原道、咸镜南道南面的部分地区;在韩国,通行区域包括首尔市、仁川市、京畿道、忠清南道、忠清北道、江原道以及全罗北道西北面的一小部分地区。 4. 西南方言,通行区域包括光州市、全罗南道以及全罗北道大部。也称全罗道方言。 5. 东南方言,通行区域包括釜山市、大邱市、庆尚南道以及庆尚北道。是朝鲜语六种方言中唯一仍存留声调的方言。也称庆尚道方言。

《中外教育史》期末考核答案

《中外教育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克己内省 答:克己是传统道德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和普遍的教育方式。是指严格要求、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内省是指积极开展自我主观思维活动,使个体言行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 2、《劝学篇》 答:《劝学篇》又名《劝学》,是荀子的名作。在《劝学》里,作者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要顺应自然规律,“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揭示了学习的内部规律是知识的积累,并指出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就能取得成效。3、苏维埃教育总方针 答:是1934年由毛泽东正式提出的,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4、科学主义教育思想 答: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伴随科学的功能显现发展起来的哲学社会思潮,体现为:教育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教育必须对人的社会生活有用。 5、五项竞技 答:五项竞技最初起源于斯巴达城邦。斯巴达人利用这种运动来训练士兵,使他们在灵巧、准确、体力、耐力和速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它是古代奥运会上最令人注目、用以确定希腊最佳全能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竞赛项目。五项竞技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成为竞赛项目,包括短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摔跤。五项竞技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在比赛中设置3名裁判员。在比赛中,五项竞技的各项运动按下列次序进行:短跑、跳远、掷铁饼、投标枪、摔跤。 6、骑士教育 答:骑士教育是指宗主文化传承的扈从培养和沿袭的使命追寻熏陶,自己本身也是小封建领主的子弟去爵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勋贵那里成为侍从,在上帝的指引下护从自己的主人,贯彻神圣的使命和责任,获得更高阶的恩赐和封赏,追求那种崇高使命感并不惜为之付出生命,是为骑士教育。 二、简答(每题5分,共30分) 1、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什么?

浅谈内容分析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

浅谈内容分析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内容分析法已经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其具备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教育史研究,弥补教育史研究太偏于理论定性分析甚至流于形式的不足,本文浅显地介绍了内容分析法及其三种具体模式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教育史研究模式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作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已经比较常用于各项研究,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用其而不知其所为何,综观有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书籍或是论文,很少有详细完整地论述这一方法及其具体应用的,这一缺陷不利于充分发挥内容分析法的功效使其更好地为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因而本文将详细地介绍该方法,还将结合教育史研究来介绍它的系统设计模式。 一、内容分析法概述 内容分析,原为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对历史文献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分析的对象范围逐渐扩大,从最早开始的报纸、广播、杂志、信函、演讲、日志、传记、访谈记录等逐步发展到电视、电影、音乐、手势语、地图等,现在还出现了对虚拟世界中的信息进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法的特点表现在明显、客观、系统、量化四个方面。 二、内容分析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用途 内容分析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用途常见的有趋势分析,即通过比较同一对象不同时期内容资料量化结果,分析某种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比较分析,即通过对同一中心问题但对象或来源不同的样本量化结果的对比,从而对不同地区、学校、团体、个人的教育思想等进行比较;意向分析,即通过对某一对象在不同问题上,或在不同场合上所显示出来的内容资料的分析,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便可分析这一对象的意向。

教育史

1、古印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 ●婆罗门:即僧侣 ●刹帝利:即武士 ●吠舍:即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 ●首陀罗:即奴隶及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 2、古希腊 斯巴达和雅典的是最具代表性的 一、他们代表两个相反的政治体制类型和教育类型 二、他们又是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根源 (一)斯巴达城邦的学前教育 教育目的:训练良好公民,培养合格军人 7岁以前——在家里 7—18岁——军营 小队长 助手“鞭打着” 教育主要任务是进行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 教育内容: a.忍耐劳苦训练 养成忍饥饿的习惯的食物很少 忍受肢体伤痛的能力,变大制度 “五项竞技”,神话、传说 参加祭神、竞技和各种仪式 ——体育训练强调军事效果,不注重发展身体健康、形体美和全面发展b.道德教育 绝对服从 特点: 只重军事训练 评价: 这种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实践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 (二)古代雅典 教育的目的: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军人、政治家、商人 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7岁前——由家庭 7岁后——男女有别 新生儿 断奶后 教化的内容:听摇篮曲、唱歌、听寓言、童话或神话故事、玩玩具 共同点: 都属于奴隶制国家,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优选法”的具体措施。 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 轻视任何形式的体力劳动和劳动教育。 教育已成为奴隶主阶级及其子女的一种享受和特权,从小就开始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

熏陶,灌输剥削阶级思想意识。 斯巴达和雅典的整个学前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 不同点: 在婴儿生存权上,斯巴达是由政府官员来决定的,而雅典一般由父母来决定。 在培养目标上,前者是英勇善战的战士;后者则要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 在教育内容上,前者偏重于身体的养护和品格的陶冶;后者,则还增加了初步知识和音乐欣赏等。 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强调简练,严厉和服从;雅典注重和谐、灵活和温情。 3、古代中国 保傅制度: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训练,即为保傅制度。 太师,太保,大傅的官职,合成“三公”;他们的副职分别为少师、少保、少傅 统称为“三少”。 师:负责知识和经验的教导方面 保:负责身体保育方面 傅:负责道德培养方面 保傅的选择:“天下之瑞士,孝悌、博闻有术者” 乳保制度:在宫内,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 子师、慈母、保姆合称“三母” 子师:负责对太子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 慈母:根据太子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 保母:负责安置料理睡眠 4、柏拉图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奠基人 代表作:《理想国》和《法律篇》 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个提出较为系统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人 最早提出论述优生优育的问题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精选教材 5、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 代表作:《政治学》和《伦理学》 学前教育思想 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 教育的年龄分期: 出生—7岁为第一个时期 7岁—14岁(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 14岁—21岁为第三个时期 6、昆体良 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教育家 96年出版《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是系统的教学方法著作。 教育目的:培养或造就一代心地善良、精于演说的雄辩家

中外教育简史

【题型:论述】【分数:14分】得分:14分 [1] 论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影响。 答: 论自由教育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提出的自由教育理论。一个人仅仅把理性用来控制情感还是不够的,还应当追求更高级的东西,即自由思考的生活。这种教育就是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对象是人的理性灵魂,人的理性灵魂的功能是沉思。自由教育的实施,要想达到沉思的效果,需要两个基本条件:(1)闲暇;(2)自由学科。沉思活动需要充分的闲暇。闲暇并非无所事事,闲暇与沉思相联系。沉思的活动也是一种有为的活动,他本身既有较高的严肃的价值。自由学科是自由教育实施的另一个必备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学科,才是自由人应当学习的知识。所谓自由学科,包括读写算、体操、哲学、音乐、绘画等。 总之,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教育是唯一适合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自由教育以自由学科为基本内容,并且应避免机械的、专业化的训练。 答案:理性|目的|闲暇|自由学科|自由人|职业准备|高级能力|理性的发展|自由学科|影响 【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 [2] 欧洲“新学校运动”中最早开设的一所新学校是()。 A 乡村教育之家 B 罗杰斯学校 C 艾博茨霍姆学校 D 公民学校 答: C 答案: C 【题型:简答】【分数:5分】得分:5分 .

[3] 唐代书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唐代书院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的动荡和需要。 2、书籍聚集和传播。 3、私人讲学的传统。 4、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答案:①社会的动荡和需要。 ②书籍集聚和传播。 ③私人讲学的传统。 ④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1分 [4] 明代第四次禁毁书院是专门针对书院。 答: 东林 答案:东林 【题型:多选】【分数:2分】得分:2分 [5] 以下属于宋代六大院的有()。 A 白鹿洞书院 B 岳麓书院 C 太极书院 D 石鼓书院 E 嵩阳书院 答: ABDE 答案:ABDE .

百年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_郑国民

2011年10月第13卷/第10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Oct.2011 Vol.13No.10 收稿日期:2011-05- 17作者简介:郑国民(1967-) ,男,辽宁建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外母语课程比较;张心科(1973-) ,男,安徽宣城人,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史。【基础教育研究】 百年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郑国民1,张心科2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语文教育已有百年发展历史,对语文教育史所作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经历了萌芽(1924-1949年)、沉寂(1950-1976年)、兴盛(1977-2001年)、深化(2002-现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研究的对象、方式以及成果的数量、质量均不相同,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使语文教育史研究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研究意识,改变研究方法,加快资料的整理,拓展研究领域,开展史学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育史;百年;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11)10-0005- 07一、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回顾 语文学科从1902-1904年设立算起已逾百年,历史并不短,但对语文教育史所进行的研究,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与其他教育史研究相比,这也可能是造成至今语文学科仍被称为“前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可将语文教育史研究大致分为萌芽、沉寂、兴盛和纵深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24- 1949年)1.历史研究意识的产生(20世纪20年代)。语文教育历史研究的意识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产生。当时,一些师范学校开设了教育史学科,为了配合教学而出版了一批教育通史著作,但多可归入教育制度史、 思想史的范畴,因为对具体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并不涉及。1922年,实行新学制,需要对原有的课程年限、 学科内容等作重新规划,同时教学也要作重新设计。如何设置新课程、实行新教法?教育学者在借鉴西方教育理论的同时,也开始 对发展时间不太长的中小学教育进行总结、反思,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来预设未来前进的方向,于是教育研究开始有了“史”的意识。1924年,吴研因、沈百英发表的《小学教学法概要》一文从“历来我国所用的教材的变迁”和“历来我国教学法的变迁”两方面总结了1902- 1904年以来我国小学教材的内容、组织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1] 。1926年, 施仁夫在《小学教育之演进与趋势》一文中,按“萌芽时代”、“学制成立后”、“民国建元以后”和“五四以来”四个发展阶段,从课程文件、教材和教法三方面回顾了自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至当时的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2] 。唯一对语文学科教育史进行研究的是吴研因,他于民国初年就开始参与、领导江苏一师附小的读法程序改革、自编白话文教材、施行儿童文学教育等一系列走在时代前列的改革。新学制实行后,1923- 1924年,他草拟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 ,出版了《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发表了《 小学国语教学法概要》等,重建了语文课程、教材及教法的体系。同时,他也开始回顾语文学科发展

外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成年礼:在史前部落中出现。一种通过仪式是“伴随着地点、状态、社会地位、年龄的每一变化而实施的礼仪。” 2、青年之家:与成年礼活动相关,在史前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专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公共教育机构。 3、智者:公元5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向人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科学知识,并以此谋生的古希腊职业教师。 4、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在讲学中形成的一种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育方法。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是一种师生平等、共同追寻知识和意义的教育方法 5、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首先提出并使用,指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这段时间,也就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新航路开辟的时间。 6、骑士教育: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的,要求骑士彪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7、导生制学校: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称为导生制。 8、新教育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反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广泛采用新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的教育改革运动。强调学习者的观点和个体兴趣,主张用现代教育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改革乃至重建,因此又称新学校运动。 9、进步主义教育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产生于美国的、以杜威教育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进步主义教育协会为组织中心、以改革美国学校教育为宗旨的教育革新理论和实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实验包括帕克的昆西方法、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约翰逊的有机教育、沃特的葛雷制、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虚朋的文纳特卡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拉格的社会课程。P356 10、双轨制:欧洲各国从19世纪开始,面向全体公民尤其是下层民众的初等教育和为上层阶级服务的高级中学、大学是分离并且不衔接的,这样就形成了学制中的双轨制,一轨是中下层阶级子弟的普及教育体系,一轨是从家庭教育开始,为有产阶级子弟而设的学校体系。 11、综合中学运动:20世纪以来,在民主社会的背景下和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中,在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下,欧美各国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制度和机构的运动。基本精神是反对造成教育不平等的双轨制,强调中等教育的民主化。 12、统一学校:1919年法国出现。一种面对所有人开放的共同学校,要求平等、义务、免费的基础教育。初等学校与中等学校相衔接,而高等学校的大门也向所有中学毕业生开放。 13、大学推广运动: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伦敦、剑桥、牛津等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形式将大学推广到非全日制学校。 14、新大学运动: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19世纪下半叶英国出现了许多民办的城市学院,如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等。 15、英国11岁考试:在儿童11岁、六年级结束时举行的标准水平测试。水平测试共有三次,分别在二年级结束、六年级结束和九年级结束时举行。该系列考试旨在测试儿童在同龄人中的发展程度。 16、习明纳:起源于德国、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大学教学模式。具体含义是:在教授指导下,学生组成研究讨论小组,定期集中,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教学活动。 17、儿童研究运动: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强调以儿童为对象进行身体健康、智力以及情感、态度、兴趣等各方面的系列研究,从而科学地解释儿童的心理及教育等问题,揭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18、德国的实科中学: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得多,它的学生是不能升入大学的。直到二十世纪初它的学生才有权报考大学。 20、哈勒大学:1694年在德国创办,坚持大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并把自然科学引入到大学研究中,

韩国文化史概要

韩国文化概要 韩国的历史闯过了逆境和苦难发展到了现在。同样地,文学也在坚韧地克服了考验和经历了反复波澜壮阔的生存斗争后反映出了印象深刻的民族意识。而且,以东方伦理观所支配下的传统的社会性向来看,韩国文学不仅是动的,向前的倾向,以怀古主义和过去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反映出的方面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以宏观的目光来看的话,从原始时代走到今天的每个路口,关于独立的传统的基础和历史的现实方面,韩国独特的创作热情不曾枯竭绵绵地持续了下来。 一方面,韩国民族是从远古时代就具有了表现自己民族故事和情感的固有语言。那时所记载的固有文字是很久后才发现的。即,到朝鲜时代初期训民正音被创造出来时为止一直都借助了不同于韩文的音韵和语法体系的中国汉字的音和意思来表现。虽然以这种形式很快就在三国时代形成了乡札和吏读,但是依靠于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汉文体的文化活动非常兴旺,就算在韩文出现以后也没有停止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一般来说,韩国文学的时代划分方法普通是根据历代王朝变迁史划分,到高古丽·百吉·新罗这三个国家成立为止的文化叫做‘上古时代文学’,三国鼎立时代的文化叫做‘三国时代文学’,从新罗统一三国到其灭亡时的文化称为‘统一新罗时代文学’,从高丽建国到灭亡时期的文化称作‘高丽时代文学’,除此之外,从朝鲜建国到壬辰委乱期间的文化称为‘朝鲜前期文学’,从此之后一直到甲午改革为止的文学称为‘朝鲜后期文学’,所有的这些文学同时被称为古前文学。还有具有与这些古前文学成对照概念的新文学,也就是在西欧文学的影响下发展的叫做新文学,分为两个部分。 1.古前文学 1)上古时代 韩国文学的黎明期要追溯到纪元前后时期。无论是哪个民族,都能看出文学是以诗歌,舞蹈和音乐恰当地综合到一起的原始艺术形态产生的。韩国也是如此,根据以前的记录,从通过賦與??的迎鼓,東濊??的舞天,高古丽的东盟,还有馬韓??.辰韓??. 弁韓??等三韩的祭天仪式而发展而来的歌舞??和饮酒??的习俗方面可以找到古代歌谣的源泉。古代歌谣不仅具有民族固有的信仰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不是依靠于固定的个人而是以集体的形态实现的创作。 换句话来说,与其相似的综合艺术是依靠于为了社会统一的政治性机能和超自然的力量,以同时表现出为了避免由惡靈??产生的灾难的宗教机能和减少劳动疲劳、享受生活安定的经济性机能的形式产生的创作。但是,在人类生活逐渐摆脱原始状态和生活手段变得分业化的同时,艺术也逐渐从综合性形态中解体分化,表现方法开始变得多样化,诗歌·舞蹈·音乐等独立地变成了个别领域。这样各自脱离出来的诗歌在以口傳??的形态全胜得同时继口碑文学出现文字后,诗歌以落实于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国教育史研究综述_霍冉

华中人文论丛 第2卷第1期Huazho ng H umanit y Fo rum2011年6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国教育史研究综述 霍 冉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 教育史是民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民国后,中国的教育开始呈现出不同于晚清时期的繁荣景象,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都在民国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致力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国教育史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以求系统的了解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从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民国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综述 教育史是民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民国教育史的研究一直是民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出现了一大批有关民国教育史的论文和专著。对这一时期民国教育史研究现状的考察,有助于我们系统的了解当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从而明确我们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本文试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国教育史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又因教育史的研究包括多个方面,本篇文章将重点论述民国时期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留学教育和教育思想的研究状况,以期对民国教育史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学校教育 学校是教育的载体,教育的发展也主要从学校教育的发展表现出来。这一时期,对学校教育的研究的论著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学校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学者们关注的角度各有不同,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大学方面。 余子侠在其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 一文中,论述了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认为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虽然给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损失,但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保证教育现代化的正常进行,为落后地区传播了新的文明等等。 徐国利则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高校内迁的时间、阶段和数量,高校内迁的路线和方向的论述,力求对有关高校内迁的几个问题做一个清楚的说明。 许小青则关注到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进行的大学区试验,认为大学区制的设计者本是从学术独立化的角度提出大学区制,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陷入政治纷扰之中,同时亦集中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国民政府在建设 首都最高学府 中 心有余而力不足 的窘境。 潘国琪对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政策进行研究,认为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学校制度的连续性,但同时也是加强国民党思想控制的重要手段。 除了以上类型的文章对大学教育进行总体上的把握之外,研究者们还关注到对各个大学本身的研究,伊秀芬在其 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南大学 一文中,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南大学,介绍了其辗转办学的艰辛历程、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其在抗战时期的办学特色,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大学的师生员工克服了战争带来的种种困难,为河南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绍军在其 西南联大与云南现代高等教育 一文中认为,西南联大在昆明驻足8年,对云南现代高等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不仅对处于艰难时势中的云南大学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而且还促使云南师范大学的诞生。 王奇生则关注到了国民党与大学的关系,他认为,大学校园既是国共较量的重要舞台,也是国民党内不同派系角逐的场所。也正是由于不同党派知识精英在西南联大的共存和共处,才建构起这座极具包容性的 民主堡垒 。 徐秀丽在其 1940年代后期的国立高校治理 以清华、北大为例 中充分肯定了1940年代后期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校务管理中教授地位的重要性。教授 治校 ,教授不仅 参与 校务,而且 决定 校务。这是一种比较完整意义上的教授治校制度。 在学校教育中,职业教育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吴玉琦在其 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历 271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这种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原因: (1)、奴隶主阶级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垄断者。 (2)、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较低。 (3)、氏族宗法制度形成的家有世业传统导致官学不分的状况。 (4)、社会分工的状况:官与师尚未分离。 2、私学: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士阶层兴起,随着文化教育的下移,私学骤兴。 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来看,私学的首创者是孔子,它是由学在官府向百家之学的转折点。直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历史潮流。稍后一些大办私学的是墨子。此外,还有道、法、名、农诸家都有私学,从师成为一时的风尚。各学派都有自己的信仰,以私学为中心,结成政治集团,虽未掌握政权,但活动量很大,由于这时期私学的巩固和发展,为几千年的私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的独立化过程。这也是学校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的第二次分离。 3、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4、《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以其对为学过程表述的严密逻辑性和程序的一定合理性,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莫大影响。大学从年龄阶段来看,是15岁以上的教育;从内容来看,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之后的儒家经术教育和儒学思想教育。 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5、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八条目”是实现“三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