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审思与展望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审思与展望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审思与展望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审思与展望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5期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审思与展望

———基于历史定位、所获成绩与存在问题的探析

[摘

要]

一系列的政策文本都表明,在未来的十年甚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继续推进课程

改革、深化落实素质教育,以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时此刻,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约10个年头,对其历史定位、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与总结不但是必要的,而且还是颇为紧迫的一项任务。只有更加客观、深刻地思考、审视及辨析已有的实践成就、经验及不足,才能为后续的改革提供最真实、最有效的理念依据和行动参照。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育变革

宁连华吕林海

本研究为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的关系研究”(DHA090189)、2009年度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重大招标项目“江苏高中新课改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A/2011/08)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12YJA880139)的研究成果。

如果从2001年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正式出台以及29个实验区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始算起,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年。就在2011年,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正式出台。《纲要》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教育的全面、深入、持续的变革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路径”。与此同时,“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

顺利召开,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继续深化教育变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仍然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由此可见,通过课程改革的深化办出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出具有真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未来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另一方面,就中国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传统而言,十年课改本质上是一次课程理念的深度变革与课程文化的全新再造,此时的我们更需要以一种冷静、客观、前瞻的视角对十年的课

程历程进行审慎的思考与辨析,为后续的变革提供充分的思想准备。本文即对我国新课程的历史定位、所获成绩、

存在不足等做一个审视和剖析,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择其要点加以阐释,以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学界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一、历史定位的辨析

(一)本次课程改革反映了世纪之交国家发展的理想诉求

任何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反映,关涉一国青少年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如此。课程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与教育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它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整体价值取向与理想诉求。这正如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麦克尔

·W·阿普尔(MichaelApple)所深刻指出的,“国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学校教育的课程核心和制定课程的根据,课程改革也就成为适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57

应国家、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理想取向而做出的种种变化”。[1]正因如此,课程所担负的使命往往超越了教育本身的范畴,而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整体发展紧密相联。

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酝酿、形成于上个世纪末期。与前七次改革相比,这次改革无疑最为深刻地触及到了课程的国家理想诉求之本质。这直接表现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陆续从国家顶层发展的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教育文件: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5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8年《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1999年《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这些文件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国家的发展意志,并充分认识到“我国当时的社会发展、国际挑战、人才培养的要求与课程功能滞后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落实素质教育这一重要的教育振兴国策,必须要革除现有课程的流弊”,“通过教育的变革,实现中国国力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2]基于该理念的确立,2000年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可被认为是一份直接的行动指南,它继续明确了如下四个基本的课改任务,即“科教兴国、推进素质教育、革除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课程体系”,又从更加具体的层面对课程改革的行动框架进行了勾画。总之,一系列的政策文本都聚焦于一个核心的理念,即,突出课程变革的国家化、理想化之本质,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高度,重新描绘我国新世纪的现代课程体系蓝图。

(二)这次课程改革符合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变革的整体潮流

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英、美、日、澳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开始意识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并着力通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来提升本国教育质量、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无论是从理念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上看,中国本次课程改革都符合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即,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适应时代变化、追求快速发展的一个核心支点。例如,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从2000年之后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面向知识经济挑战的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如:《网络世界中的学习:面向信息经济的学校教育行动计划》、《知识社会的学习:面向信息经济的教育与培训》,以及2005年教育部长尼尔松宣布的最新教育改革报告——

—《坚实基础之上的繁荣:我们在教育、科学和培

训上的进程》,这一系列报告都鲜明地表现出一种教育变革背后的国家发展诉求。[3]无独有偶,美、日、英等国也都于上世纪末期陆续掀起了强有力的、国家引导的大规模的课程变革浪潮。这种世界范围内的一致性的教育改革潮流反映出:各国虽然国情体制不同,发展阶段有异,但都处于一致的时代背景之中,面对社会、经济和技术迅速变革所带来的共同挑战,各国都同时将抢占未来竞争高地的殷殷希望寄托在直接影响新生代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上。

总之,发生于世纪之交的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未来发展的理想诉求,也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整体背景,彰显了课程所担负的国家化、理想化的独特本质和功能,从而体现出其在历史发展、时代定位上的合理性和紧迫性。

二、所获成绩的评判

(一)催生了“课程研究”在中国的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教育研究一直沿袭苏联传统,教育基本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成了“教育学的四大块”。[4]课程研究一直是一门藏于幕后的隐性学问。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思潮开始涌入中国大地,课程研究也逐渐引起教育学界的重视。《课程·教材·教法》专业期刊的创建,课程研究的学者群体的日益庞大(如陈侠、李秉德、董远骞、王策三、钟启泉等一批课程领域学者群的涌现),开创性、标志性研究成果的不断产出(如陈侠的《课程论》、钟启泉的《现代课程论》)等,都为课程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课程理论研究与课改实践探索之间的相互交织强力催生了中国课程研究和课程实践的全面“现代化”。[5]课程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一批批中青年杰出课程学者的不断涌现、一批批高质量的课程研究成果的陆续诞生、课程专业在各大高校的纷纷创建、中国课程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及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等等,都与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开展的课程改革实践彼此交融、相得益彰。正如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坦纳夫妇(DanielTanner&LaurelTanner)所言,“课程领域的发展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也不应该在真空中发生。在任何时候,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问题很快就会成为教育的问题,从而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阈,深刻地推动课程研究领域的发展”。[6]

(二)深化了人们对“课程目标”的认识

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强调“双基”,并以此作为课

58

程目标的基本构成。但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当国务院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后,我国教育界已开始全面审视和探讨“课程目标”的真正涵义。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两个显著的成绩:一是以更加全面的视野来认识“课程目标”,二是形成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学术争鸣氛围。

一方面,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课程开发活动的起点和核心,它试图解答“学校教育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学校教育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7]这一关键问题。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职业的变化、技能的发展等愈发加快,“知识技能的获得”这种单一化目标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变革的要求,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显示其对于未来公民的重要发展意义。越来越多的课程学者开始从培养“整体的人”(thewholeperson)这一视角深度勾画人才培养的目标框架,并进而从课程结构、课程组织等诸多方面对如何培养完整的人、如何解决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相互割裂的痼疾等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建议。[8]

另一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和思想的不断推进与落实,一些颇具争鸣意味的问题也在各种场域中自然地浮现出来,如,如何理解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明言知识与缄默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何解决活动教学与学科教学之间在人才培养指向上的关联与矛盾?等等。尽管争论仍在延续,但笔者认为,通过探讨,人们既形成了对课程目标问题的关注,又深化了对课程改革的整体认识,这种自由探讨、学术争鸣、互启心智的良好氛围是应当加以支持和鼓励的。

(三)形成了更加灵活、更加完整的课程管理体系

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就是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即,打破了国家统一管理的传统模态,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无论当前的变革成效怎样,就中国多年的传统和国情而论,这一变革标志着国家、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思想、观念乃至行动上的巨大突破。此外,考虑到各种形式的差异性是中国最突出的现实问题,以及国家一刀切做法所必然存在的诸多弊端等等方面,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有利于在照顾到国家的统一要求、最低标准的同时,兼顾地区的差异、民族的差异、学校的差异,从而在统一性中体现差异性,在强调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也能体现个性化发展。尽管在落实这一全新的政策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如何更好地使学校拥有更多的课程开发权力、如何理解高位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使三级课程更加合理有效的并存、如何解决地方层面的课程决策权利太大等等,但一种以灵活性、弹性为特征,以更具情境指向性、以更高效更具质量的课程开发为目标的全新课程管理体系轮廓出现,并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学校的真实教育形态也正悄然发生改变

尽管人们对学校教育变革的真实效果莫衷一是,尽管当前的学校教育现场仍存在着种种并不理想的状况,尽管高考制度仍在一定程度上禁锢着学校的活动空间,但是,学校教育的真实形态确在发生改变,如校本课程、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等理念开始被各个学校广泛接受并付诸实践,根据课程特色、学校特色、学校文化组成学校间的办学联盟、学校集团(据笔者在江苏和浙江的课程改革深度调研,这一模式在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收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更加新颖、更富主体内涵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得日趋明显,高考评价制度日益合理化的变革也在引导着学校教育朝向更符合人的发展之方向展开。这些都表明一种“新的课程文化”正在学校内部悄然再造,一种新的课程运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而这进一步需要学校的领导、教师形成一种认识、理解、实施新课程的“学校课程能力”,[9]从而更好地顺应变革,更好地展开课程重构。

(五)更多的教师开始学会去研究教育、思考教育

课程变革的理论表明,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教师。做教师的工作,帮助教师走过课程改革的抵制期,以顺利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是各种课程实施理论的共识。按照美国著名学者阿姆斯特郎的观点,“要赢得教师对新课程方案的认同,需要通过行动的支持、语言的支持等,帮助教师不断改变变革过程中的自我意识,使其逐渐地接纳变革”。[10]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历时已十年,笔者经过长期的纵向访谈与调查研究发现,通过国家、地方、学校的全方位的、持续性的帮助与支持,教师已经普遍从起初的抵制、反对,到后来的接纳、认可,再到现在的主动思考、研究,一批批优秀的教师正是伴随着新课程而获得了成长与发展。大量来自国家实验区和地方实验区的调研报告,[11][12][13][14][15][16]也都获得了相同的结论,即,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方式、认同感及适应性等方面都在不断产生着改变,学校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科研兴教的意识不断增强,学校本位、教师发展本位的教科研文化正在全面地形成。

59

三、存在问题的审思

(一)课程改革需要谋定而后动

尽管中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有着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过程,但课程标准的研制、教科书的编写再到实验区的实验铺开等一系列过程,还是略显仓促,缺乏课改实验的充分准备。回顾世界课程改革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拉尔夫·泰勒(R.W.Tyler)临危受命领导的1934 ̄1942年的美国课程改革,其实并不是一次大规模的改革,而是一次长达八年的“课程研究与课改实验”。30所高中被选作实验学校,与300所大学形成伙伴关系,实验学校没有升学的压力,任何影响课程变革的抵制变量都尽力被消弭。坦纳夫妇在《学校课程史》中明确地指出:“在美国曾经开展过的课程实验中,最重要、最全面、最值得后来的改革者好好借鉴及思考的实验就是八年研究”。[6]八年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功,大量的证据都表明,实验学校的毕业生在升入大学后的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明显优于非实验学校的学生。但令世人惋惜的是,正当八年研究的成果准备大规模推广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八年研究的推进和推广工作不得不终止。美国的很多教育学者都不无惋息地指出,“战争使得八年研究没有形成持续的推动力”,“八年研究是二战的一个牺牲品”,“战争主旋律抹杀了诸如国家教育实验之类的事情”。[17]尽管八年研究不是一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而只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成功的一次课改的前奏性实验,但无论怎样,它无愧为美国乃至世界课程研究者永远的思想与实践宝藏,它记录了一群真正致力于开发高质量、令学生满意和感兴趣的课程体系的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此外,它向我们强烈地传达着一个成功的课程改革的原理,即,“长达八年的艰苦探究、思考和完善,不断捕捉来自实践现场的课程信息,不断修正已有的框架,通过长期的理论、实践与反思的循环推进,通过长期的实验准备,才能最终开发出高质量的学校课程,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喜爱学校教育生活、有着强韧后劲的学生”。[6]这对我们今后的课程改革不无启示。

(二)课程改革需要充分建构相互兼容的外部环境

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观之,课程改革需要与整体的社会系统、文化环境互塑共生、彼此一致,营造一个有利于课程改革有效推进之和谐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影响课程的因素又颇为复杂,要对其一一甄别和系统

完善,绝非易事。也正因如此,美国政府于上个世纪30年代并不急于一次性推开改革,而是要求泰勒先进行长达八年的课程实验,以系统工程学的方式反复校准着各种课程影响变量,以建构一种最具适应性的课程系统。就中国当前的课程改革推进现状而言,亟待关注和改变的一大核心影响要素就是考试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笔者通过与很多一线教师的访谈,了解到: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仍然十分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个人的课程理解和行动空间。有学者从文化建构的视角对此做了更加精辟地分析,“教师生活于一定的学校文化环境之中,而学校(应试)文化的建构与整个教育系统的实践指向、实践状态紧密相连,这种从上至下的以‘我们’、‘你们’、‘他们’为指标的共生状态,消解着教师的个人创造力,使教师只能无奈地顺从这种共生、共享的文化状态”。[18]其次,高等教育方面的变革也刻不容缓、亟待推进。因为高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是基础教育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生态化、多样化的大学体系的时候,必然造成如下现象的出现,如,所有的大学都争着要升格、要冲一流,面向一线职业需求、技能需求的大学“门前冷落车马稀”,“千军万马挤名牌大学的独木桥”等等。大学的这种同质化倾向牵引着基础教育的生存状态,也间接地推动了高考在人们心目中的标杆作用。因此,建立更加多样的高校类型,重点扶持不同层次的示范性高校,加大高校录取政策和方式的灵活性、自主性,深入开展大学内部课程体系的变革,通过高校的异质性发展为社会输送不同类型的人才,创造各类人才的优质就业环境,营造一种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凡此等等,才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种健康适宜的变革环境。当然,“如果从更大的视野来看,教育所赖以依存的是整体的社会环境、社会系统”,[19]因此,整个社会良好的民众心态、社会和谐公平正义的氛围等的建立,也都与教育的变革息息相关、彼此关联,这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各个群体的协同努力、共同参与,做好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准备。

(三)课程改革仍需要对一些关键思想、关键理念进行澄清与辩明

最近几年时间内,我国课程学界出现了很多的理念争鸣。通过争鸣深化人们的认识,这本身是好事,但笔者认为,争鸣更需要大家耐下心来,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地深入实地调研、研读一手材料,真正去理解你所批判的理论、观点和现象,惟有如此,争鸣才是高质

60

量的,批判才是准确到位的。比如,围绕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场争论,直接导向了对“建构主义思潮”的一阵无情乱棒,一些学者打出了“理念太深奥”、“文化及意识形态不适应”、“教师教学水平的不到位”、“制度与资源条件不充分”等理由,来表明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基础”的建构主义思想无法被中国教师直接使用,是一盘中国教育无福消受的“面包”。[20]更有甚者,将建构主义与“反知识主义”、“主观唯心论”、“后现代思潮”[21]等一些激进观点相提并论,这都有流于肤浅之嫌。首先,即使是最极端的激进建构主义者,都秉持着所有建构主义者共守的基本原则,即,“客观世界是存在的,只不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人基于自身知识经验基础的建构”,[22]因此,把唯我论、反知识思潮、后现代思潮与建构主义挂钩,无疑令人费解。其次,作为一种哲学认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思想,将它降格为一盘可直接使用的方法“面包”,这本身就树错了攻击的靶子。台湾课程改革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展开,并将“建构式教学”作为核心理念。台湾课程界的基本理念为,“发现教学”、“活动教学”是建构式的,“讲授式、讲解式教学”则是传统的、应当被变革的。[23]这种观念的偏差最终导致对一种流于形式的“活动课”、“发现学习”等的盲目追逐,并将此作为“好”与“坏”的评判标准,最终促成了10年后的课改失败。其实,建构就好比人的消化,教学方法就好比吃饭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具体的方式(发现式或接受式),最终主体对于食物(知识)的主动消化(建构)才是人发展的根本。发现式、活动式教学可能是机械的,接受式、讲解式教学也可能是意义建构的。因此,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会将建构主义作为一种缄默的信条藏于心中,并根据变动不居的教学情境灵活地选择各种适宜的方法。由此可见,对包括建构主义思想在内的很多关键理念、原理的理解,应正本清源,走出各种浮躁的思想之惑,从而更好地指导改革实践。

(四)课程改革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估与反馈的制度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前期的实验准备、调查研究,也需要后期稳定严肃的监督、评估与反馈体系。后者是我国课程实践界值得关注和改进的重要方面。从世界发达国家的课改经验看,“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价与反馈的循环发展机制,从而深入地了解课改中的问题与困难,扩大信息交流与反馈的渠道,是保障课程政策有力地推进,减少盲目性、不规范性的重要保障”。[24]在各世界发达国家中,英国对课

程改革的监督和评价工作最为重视,其经验极其值得我国借鉴。英国的课程督导和评估工作的最大特色就是面向社会、自由开放。首先,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招聘“注册督学”(registeredinspectors),只有获得这个资格才有权对学校进行督导和评估;其次,各个专业督导机构需要通过竞标的方式从政府手中获得督导的合同,从而通过竞争增强了各个机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三,每个实际参与督导任务的督导团队中必须有一名“外行督学”(layinspector),以保证督导工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25]各督导机构每年都要递交年度督导报告,并向社会公布,使所有人都能及时了解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最新状况。对于我国下一阶段的课程改革而言,首先应当完善我国的课程监督和评估的组织,避免出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角色混淆、职责不清的情况;其次应保障课程监督和评估工作的常规化与持久化,力戒评估工作应时而动、走马观花的弊端;第三应提升监督与评估工作的质量,如监督与评估人员应深入课改第一线,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和督促解决问题,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估课程与教学质量。总之,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估与反馈的机制,增强课程改革的民主性、透明性和参与性,是未来中国课程改革的重要改进方向。

四、总结和展望

就当前课程改革的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而言,笔者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大家批评指正。第一,在心态上,要持有一种宽容、支持的态度,要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去献计献策、出谋划策,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国家的课程改革,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第二,在认识上,要看到在中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难度,要看到中国真正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还非常缺乏经验,甚至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积淀,这都需要我们去进行更加艰苦的摸索。第三,在政策上,国家要在课程改革上更加放权,地方和学校则要更加主动,由此,课程改革的探索才会风险更低、代价更低,也才会使课程更具有适应性,更容易出现有价值的实践智慧。第四,在考试制度上,要尽快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整体关联的层面重新设计人才选拔机制,既要保证质量,又要确保公平、公正,这仍然是颇费思量、但又意义重大的一项工程。第五,在理论研究上,学术界要能真正地沉下心来,真正地梳理好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一百年来的课程改革经验,引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做到基于历史的深度反思,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特色的跨

61

越式发展之路。

——

——

———

——

注:

[1]麦克尔·W·阿普尔著.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钟启泉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吕林海、汪霞.当前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征及其启示:课程政策设计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9(8).

[4]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J].课程·教材·教法,1998(1).

[5]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丹尼尔·坦纳等著.钟启泉张华主编,学校课程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施良方.课程理论——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钟启泉.“整体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1(12).

[9]王一军、吕林海.学校课程能力:课程文化转型的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7(12).

[10]DavidG.Armstrong.当代课程论[M].陈晓端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1]马云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特征分析与推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4).

[12]课题组,课程改革实验区追踪评估的最新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5(5).

[13]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问题和对策——

—部分国家级课改实验区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

[14]余文森.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3(11).

[15]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调研组,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

—基于山东省实验区的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16]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谱写华章——

—余杭区区域推进课程改革的探索[J].全球教育展望,2005(12).

[17]RalphW.Tyler,ACommentonProfessorLancelot’sCriticismoftheEight-YearStudy[J],SchoolandSociety,1944(3).

[18]彭钢.课程改革的视野:一种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和追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

[19]张良、刘茜.论课程改革中文化传统的迷失与归位[J].教育科学论坛,2010(5).

[20]李耀宗.“发霉的奶酪”和“填不饱肚子的维C”——

—评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场争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21]参见吕林海,高文.走出建构主义思想之惑——

—从两个方面正确把握建构主义及其思想意蕴[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

[22]莱斯利·P·斯特弗等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吕林海.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建构主义思想辨证——

—兼谈教育者应如何把握作为一种哲学认识论的建构主义[J].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版),2009(12).

[24]汪霞、吕林海.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0(2).

[25]UKGovernment.UKCurriculumDevelopment[EB/OL].http://www.ngfl.gov.uk,2008-7-03.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邮编:210097

(责任编辑王学)

6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教师:陈亚琴 4月21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我深受体会,从此让我明白: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关于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 新课程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经验研究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众多的学者、专家、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校长与教师代表以及部分社会人士持续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产生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教育只有着眼于未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课程既要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意”的整合,还要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超越现行的“学科”课程典范,实现课程典范的重构。 1、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道路勘测设计题目: 河南金孟线二级公路设计专业: 土木工程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教室: 十号楼611教室开始时间: 2013 年12 月09 日完成时间: 2013 年12 月20 日 课程设计成绩: 学习态度及平时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创新(5)成绩(30)力(20)说明书撰写质量(45)(100)总分等级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2 1.1 设计题目............................................................ 2 1.2 设计时间及地点...................................................... 2 1.3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4 设计原始资料及依据.................................................. 2 1.5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3 1.6 技术标准............................................................ 6 2.设计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7 2.1平面设计............................................................ 7 2.2纵断面设计.......................................................... 7 2.3横断面设计.......................................................... 7 3.平曲线的选择及参数计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流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八大流派 ——以1990年代为时间划界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二、生本教育学派 三、生命化教育学派 四、主体性教育学派 五、新教育学派 六、情境教育学派 七、情感教育学派 八、理解教育学派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叶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阶段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1999年5月启动,2004年5月通过鉴定结题;2004年5月—2009年5月为成型阶段。 目的: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和创新型学校。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叶澜教授又明确提出了“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这一创建学派的明确目标。 三个“层面”:1.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 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的观念更新。 四个还给:“新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改革效应是: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项研究任务:“新基础教育”研究定位于学校转型性研究。显性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校。 1.学校转型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包括当代特征、教育变革趋势、学校转型内涵、总体构成等); 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更新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等。); 3.中小学基础学科教育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 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二、生本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郭思乐教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实验过程:2002年,“生本教育”实验进入香港,2005年,进入澳门。2007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直接推动下,“生本教育”实验开始在全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首批学校有15所。2008年,“生本教育”北上江苏、江西、北京等地,一批实验学校相继涌。生本教育目前在100多所小学和20多所中学进行实验。生本教育的实验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为当今中国八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道路勘测设计电子教案

第1讲: 授课时间:2003年3月5日第1,2节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 第三节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 授课目的:1.了解我国道路发展状况 2.了解《公路技术标准》基础知识; 掌握公路等级划分依据与方法 重点:1。公路发展规划 2.公路分级与主要技术标准 难点: 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第一讲:2学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它把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在广大人民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业(产业之一)→交通运输网(构成)→公路运输(方式之一,网) 1.国家的综合运输系统(网)的构成:(现代交通组成) 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所组成。 这些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上各具特点。 铁路运输:适用于远程的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 陆路运输 特点:运输量大;迅速;但需转运(二次、三次),装卸费用较高; 属线性运输,因受铁路轨道控制 高速铁路:轮轨磁悬浮 公路运输:适于人流及货物的各种运距的小批量运输 特点: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直达,迅速。单车运量小; 可实现库——库运输,减少中转费用,属于平面服务; 即可承担直达运输,又可承担其他运输方式的转运任务。 高速公路集装箱运输终端运输 水运:通航地区最廉价的运输方式 特点:利用天然水运资源,只需加以整治,即可使用; 通过能力高、运量大, 耗能省、运输成本低;但受自然因素制约大 方式:内河海洋(近海、远洋) 航空运输:适于快速运送旅客及贵重紧急商品、货物 特点:速度最快;费用最高;舒适 管道运输:运送液体、气体和粉状货物的专用方式 特点:专业性强(专用);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损耗少,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些流行的观点,譬如主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种绝对化倾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这种绝对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并造成了课堂的混乱,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警惕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以一种互补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在思维中把这些对立互斥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过去倡导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这无疑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却面临尴尬的境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的、人为的、生硬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孤立、生硬的讲授显然不行,它只有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过程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融合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此即彼”思维的另一典型就是要“生成”不要“预设”,似乎一谈预设就会压抑学生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代表词汇,揭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极端的强调“生成”,否认教学中“预设”的价值,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其实“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的视域中两者应和谐互补。没有预设的教学必定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同样,仅有预设没有生成也是不行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师无法完全预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捕捉教学中偶然的教育因素,在教学的动态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要用系统的、互补的思维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警惕动辄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思维倾向。同时,外求于改革的理论依据时,要全面理解其要义,避免片面的误读误判,以免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这一浪潮的冲击,使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单调、枯燥、重复、量多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但是,家庭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指出:家庭作业显然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能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非智力因素的好处;最后,可以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弘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和考试改革的滞后,目前“题海战术”仍然盛行。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全部被作业占领,而且学生作业的设计简单机械,注重死记硬背,注重重复和模仿,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被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标准

《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标 准 教学单位土木与建筑工程系 所属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使用教材道路勘测与设计 编制时间2011年6月10日 教务处制

《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在掌握公路和城市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理论、规划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熟练使用现代测量仪器和专业计算软件进行室外路线勘察和室内文件编制。同时,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道路路线设计的新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地形条件下道路路线勘察与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准确运用国家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规程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标准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单元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教学单元按照道路勘测的基本程序编排。即设计标准、设计规范和设计程序认知、平面设计、纵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平面交叉口设计、路线选线、路线定线、城市道路设计、排水设计、附属设施设计进行教学情境安排,各个教学情景均含有理论知识和学生应当完成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与实际工作内容高度一致,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完成实际设计任务的能力。 本课程后续安排有公路综合设计工作任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公里左右公路路线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有条件时应结合实际地形条件选定综合设计),以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现场参观、理论授课、单元工作任务单、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过程及内容,能够合理应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独立地对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进行设计,并掌握道路外业勘测的程序及内容。 1、能力目标: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导论 第一节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 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 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一)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人本性(以学生为主体)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三、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一)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 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 任务) (二)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 (三)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 1、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 2、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 3、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 4、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 第二节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一、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 (一)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一)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 (三)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 三、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 (一)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 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 责制度 (二)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 (三)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 (四)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 (五)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 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一)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 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起点和基石。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基础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调研时间: .4.16—— .5.4 调研对象:语文老师(石老师)、数学老师(倪老师)、英语老师(雷老师)物理老师(李老师)调研目的:了解中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调研方式:电话访问、网络、QQ访问 四位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都曾经当过班主任老师。 对四位老师的采访过程如下: 我说:老师,你好,请问你现在方便吗?能够问你几个问题吗? 答:好,我现在没事,你问吧。 问:老师,请问您认为中国的教育出问题了吗?有怎样的问题呢? 石老师答:中国当前的教育确实是出了问题。我认为有以下

几个问题:(1)教育的目标不正确了,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活得更有质量。可是教育却成了功利主义的工具。孩子每天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从小就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为分数而起早贪黑,奋斗不止,甚至孩子会厌学逃学,用各种形式来进行反抗。(2)中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长期下来,几乎把有灵性的人培养成了能“适应环境的笨蛋和庸才”,都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教育下,当然也就没有学习的快乐可言,失去学习的兴趣是必然的。(3)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是速成的。即为了高考,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学习计划。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而去努力的学习。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基础教育重要吗? 倪老师答:肯定是重要的。就比如说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特殊的。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对每个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和日常生存必须首先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它也是以后教育的基础。从每个孩子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能让她的身心健康快乐的发展,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小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正处于这样一个起点的位置,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阶段。小学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小学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能使她们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品质等得到发展,更能让她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培养合理规范的自我意识、环境意识等。小学时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黄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1、改革的背景、 2、改革的目标、 3、改革理念、 4、改革的容 1、改革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1.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1)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正改变了人类的传递方式,也正改变着教育 (2)教育突破了现有时空,实现了资源共享。 (3)引起了教育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的重大变革。 (4)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5)中国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针对原有基础教育的弊端,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选择。 2.世界各国以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二、国背景 1.近二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总结和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经历了数次改革,形成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取得了以下的新进展: ①初步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了地方课程,形成地方和国家二级管理的方式。 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③初步实行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仿真,推动教材多样化发展。 ④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涌现出一些好的教学改革典型,为新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也存在一些问: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 应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课程容存在“繁、难、偏、旧”等情况 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 发展的新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5)学生死记硬背,题难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学科课程在容上和结构上重视学科经典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 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 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是:课程观念落后,课程体制僵化,课程目标偏颇,课程编制滞后,教师缺乏训练。 2.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不容忽视 (1)科学技术的新变革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改的的根本动因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某公路施工图设计 学习中心: 专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年级: 2013年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乔娜

1 设计交通量的计算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交通量如下: 桑塔纳2000:2300辆; 江淮a16600:200辆; 黄海dd680:420辆; 北京bj30:200辆; Ep140:580辆; 东风sp9250:310辆。 设计交通量:d N =0N ×()11n r -+ 式中:d N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0N —起始年平均交通量(辆/日); r —年平均增长率; n —远景设计年限。 代入数字计算: 2 平面设计 路线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三大部分。道路是一个三维空间体系,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沿着中线竖直的剖切,再展开就成为纵断面。中线各点的法向切面是横断面。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是道路的几何组成。 道路的平面线形,受当地地形、地物等障碍的影响而发生转折时,在转折处需要设置曲线,为保证行车的舒顺与安全,在直线、圆曲线间或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要插入缓和曲线。因此,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因素。 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在设计中过长和过短都不好,因此要加以限制。直线使用与地形平坦、视线目标无障碍处。直线有测设简单、前进方向明确、路线短截等特点,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但长直线容易使司机由于缺乏警觉产生疲劳而发生事故。

圆曲线也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各级公路不论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平曲线的技术标准主要有:圆曲线半径,平曲线最小长度以及回头曲线技术指标等。 平曲线的半径确定是根据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而定: ) (1272 i V R +=μ 式中:V-行车速度km/h ; μ-横向力系数; i -横向超高,我国公路对超高的规定。 缓和曲线通过曲率的逐渐变化,适应汽车转向操作的行驶轨迹及路线的顺畅,以构成美观及视觉协调的最佳线形;离心加速度的逐渐变化,不致产生侧向冲击;缓和超高最为超高变化的过渡段,以减小行车震荡。 平曲线要素: 切线增长值:q=2s L -23240R L s 内移值: p=R L s 242-34 2384R L s 缓和曲线角:0β=28.6479 R L s 切线长:()2T R p tg q α=++ 曲线长:0(2)2180s L R L π αβ=-+ 外距:()sec 2 E R p R α =+- 切曲差:2J T L =- 桩号的确定: ZH 点里程:T JD -01 HY 点里程:s L ZH + QZ 点里程:2 L ZH + YH 点里程:s L L ZH 2-+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 ——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来看 刘东茹指导老师:候选明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教育模式机械僵化,教育内容过于陈旧,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提倡“回归自然”,尊重儿童的天性发展,强调自由与自主,并且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和理论对我国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反思。 【关键字】:自然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的较量成了综合国力的较量,成了科学与技术的较量,成了人才的较量。而发展教育事业是一国培养人才,和平崛起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基础教育,它作为教育的根基,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就目前来看,我国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暴露出了许多矛盾与问题。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提倡“归于自然”,重视儿童的天性发展,崇尚自由和平等,这些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卢梭及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一)卢梭与《爱弥儿》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oau, 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在对封建旧教育的批判中,卢梭也是一名在教育思想上扭转乾坤的勇猛的战士。”①卢梭生于瑞士,自幼勤奋好学,3岁识字,7岁可读一些历史和文学书籍,这种嗜读习惯,使他很早就接触了古代希腊、罗马伟人的思想,也锻炼了自学能力,为他以后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岁到30岁是卢梭思想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卢梭在各地漂泊,从事过各种下层职业,广泛地接触了城市和乡村的各种社会阶层。同时年轻的卢梭在这一时期还大量地接触了当时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思想成果,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名著,他以顽强的毅力,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在众多领域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为自己创造了作为一个思想巨人、迈上思想界高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卢梭一生写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民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这些作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诸多方面,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具有重大贡献。其中,最能体现卢梭教育思想的著作是《爱弥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