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 题附答案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 题附答案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 题附答案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 题附答案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 判断题

1.溶 液 中, 反 应 物 A 在 t 1 时 的 浓 度 为 c 1 ,t 2 时 的 浓 度 为 c 2, 则 可 以 由 (c 1 - c 2 ) / (t 1 - t 2 ) 计 算 反 应 速 率, 当△t → 0 时, 则 为 平 均 速 率。......................................................................( )

2.反 应 速 率 系 数 k 的 量 纲 为 1 。..........................( )

3.反 应 2A + 2B → C , 其 速 率 方 程 式 v = kc (A)[c (B)]2, 则 反 应 级 数 为 3。................( )

4.任 何 情 况 下, 化 学 反 应 的 反 应 速 率 在 数 值 上 等 于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

5.化 学 反 应 3A(aq) + B(aq) → 2C(aq) , 当 其 速 率 方 程 式 中 各 物 质 浓 度 均 为 1.0 mol·L -1 时, 其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在 数 值 上 等 于 其 反 应 速 率。......................................................................( )

6.反 应 速 率 系 数 k 越 大, 反 应 速 率 必 定 越 大。......( )

7.对 零 级 反 应 来 说, 反 应 速 率 与 反 应 物 浓 度 无 关。...........................................( )

8.所 有 反 应 的 速 率 都 随 时 间 而 改 变。........................( )

9.反 应 a A(aq) + b B(aq) → g G(aq) 的 反 应 速 率 方 程 式 为 v = k [c

(A)]a [ c (B)]b , 则 此 反 应 一 定 是 一 步 完 成 的 简 单 反 应。........................( )

10.可 根 据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的 单 位 来 确 定 反 应 级 数。 若 k 的 单 位 是 mol 1-n ·L n -1·s -1, 则 反 应 级 数 为 n 。...............................( )

11.反 应 物 浓 度 增 大, 反 应 速 率 必 定 增 大。...............( )

12.对 不 同 化 学 反 应 来 说, 活 化 能 越 大 者, 活 化 分 子 分 数 越 多。...................( )

13.某 反 应 O

3 + NO

O 2 + NO 2, 正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 10.7 kJ·mol -1, △

r H = -193.8 kJ·mol -1, 则 逆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 204.5

kJ·mol -1。..............................................................................(

14.已 知 反 应 A→ B 的△r H = 67 kJ·mol -1,E a = 90 kJ·mol -1, 则 反 应 B→ A 的 E a = - 23 kJ·mol -1。............................................................( )

15.通 常 升 高 同 样 温 度,E a 较 大 的 反 应 速 率 增 大 倍 数 较 多。..............................( )

16.一般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如果活化能越大,则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也越大。.............................................................................................................()

17.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二选择题

1.反应速率的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 实际上能够进行的反应;

(B) 一步完成的元反应;

(C)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的反应;

(D) 核反应和链反应。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复杂反应是由若干元反应组成的;

(B) 在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时,此反应必为元反应;

(C)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

(D) 反应速率等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

3.在N

2+ 3H

2

→ 2NH

3

的反应中,经2.0 min 后NH

3

的浓度增

加了0.6 mol·L-1,若用H

2

浓度的变化表示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则为.....................................................................................()。

(A) 0.30 mol·L-1·min-1;(B) 0.45 mol·L-1·min-1;

(C) 0.60 mol·L-1·min-1;(D) 0.90 mol·L-1·min-1。

4.反应2A + 2B → C,其速率方程式v = k c (A)[ c (B)]2, 则对A 而言,反应级数为...()。

(A) 4;(B) 3;(C) 1;(D) 2。

5.反应 A + B → C,其速率方程式v = k[ c (A)]3/2[ c (B)]2,则对

A 而言,反应级数和总反应级数分别为...........................()。

(A) 1,2;(B) 2,2;(C) 1.5,2;(D) 1.5,3.5。

6.从化学动力学角度来看,一个零级反应,当反应物浓度减小时,反应速率是..................................................()。

(A) 与反应物原始浓度呈相反的变化;

(B) 随反应物原始浓度的平方根而变化;

(C) 随反应物原始浓度的平方而变化;

(D) 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7.对所有零级反应来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活化能很低;

(B)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C) 反应速率与温度无关;

(D) 反应速率系数为零。

8.溴的水溶液和丙酮的反应方程式为:CH

3COCH

3

+ Br

2

CH

3COCH

2

Br + HBr,此反应对于溴来说是零级反应,由此可

以推断出................................................................................()。

(A) 反应速率是恒定的;

(B) 溴的浓度与反应速率有关;

(C) 溴起催化剂作用;

(D) 溴的浓度与反应速率无关。

9.某反应是反应物 A 的零级反应,则反应速率与................................................()。

(A) 与c (A) 成正比;(B) 与c (A) 成反比;

(C) 与c (A) 无关;(D) 与lg{ c (A) }成正比。

10.复合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

(A) 最快一步的反应速率;

(B) 最慢一步的反应速率;

(C) 几步反应的平均速率;

(D) 任意一步的反应速率。

11.反应X + Y → Z 是一个三级反应,下面的速率方程式中,肯定不对的是..............................................................................()。

(A) v = k c (X)[ c (Y)]3;(B) v = k c (X)[ c (Y)]2;

(C) v = k [c (X)]2c(Y);(D) v = k[c (X)]0[ c (Y)]3。

12.反应X + 2Y → Z 是一个2.5 级反应,下面的速率方程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A) v = k c (X)[c (Y)]2;(B) v = k c (X)[ c (Y)]3/2;

(C) v = k[c (X)]2c(Y);(D) v = k [c (X)]0[ c (Y)]2。

13.反应X + 2Y → Z 是一个三级反应,下面的速率方程式中,肯定不对的是.......................................................................()。

(A) v = k c (X)[ c (Y)]2;(B) v = k [c (X)]2c (Y);

(C) v = k[ c (X)]2[ c(Y)]2;(D) v = k [c (X)]0 [c (Y)]3。

14.若某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单位为mol·L-1·s-1,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 0;(B) 1;(C) 2;(D) 3。

15.已知反应2X + 3Y → 2Z,则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v (X) = 3 v (Y) / 2;(B) v (Z) = 2 v (X) / 3;

(C) v (Z) = v (Y) / 3;(D) v (Y) = 3 v (X) / 2。

16.已知反应N

2 (g) + 3H

2

(g) → 2NH

3

(g),v (N

2

)、v (H

2

)、v (NH

3

) 之间

关系正确的是..........................................................()。

(A) v (N

2) = v (H

2

) = v (NH

3

);(B) v (N

2

) = v (H

2

) / 3 = v (NH

3

) / 2;

(C) v (N

2) + v (H

2

) = v (NH

3

);(D) v (N

2

) + v (H

2

) / 3 = v (NH

3

) / 2。

17.反应2N

2O

5

CCl

4

?→

??4NO2 + O2,v (N2O5)、v (NO2)、v (O2) 之间关系

正确的是....()。

(A) v (N

2O

5

) / 2 = v (NO

2

) / 4 = v (O

2

);

(B) v (N

2O

5

) = v (NO

2

) = v (O

2

);

(C) 2 v (N

2O

5

) = 4 v (NO

2

) = v (O

2

);

(D) 2 v (N

2O

5

) = 4 v (NO

2

) + v (O

2

)。

18.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B) 在一定条件下,任一化学反应都有相应的速率方程式;

(C) 非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一定与质量作用定律不同;

(D) 非元反应的每一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不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19.下列各种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元反应;

(B) 在一定条件下,每一化学反应都有各自的速率方程式;

(C) 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式有时与质量作用定律相符合;

(D) 复合反应的每一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都不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20.对于反应H

2 (g) + I

2

(g) → 2HI (g),测得速率方程式v = k c

(H

2) c (I

2

),下列判断可能错误的是............................................()。

(A) 反应对H

2

、I

2

来说均是一级反应;

(B) 反应的总级数是2;

(C) 反应一定是元反应;

(D) 反应不一定是元反应。

21.对于反应A

2

+ B

2

→ 2AB,测得速率方程式v= k c (A

2

) c

(B

2

),下列判断可能错误的是......................................................()。

(A) 对反应物A

2

来说是一级反应;

(B) 反应级数是2;

(C) 无法肯定是否为元反应;

(D) 反应一定是元反应。

22.反应A

2+ B

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v= k c (A

2

) c (B

2

),此反

应.............................()。

(A) 一定是元反应;

(B) 一定是复合反应;

(C) 无法肯定是否为元反应;

(D) 对 A 来说是一个二级反应。

23.反应速率系数k是..............................................................()。

(A) 量纲为1 的常数;

(B) 量纲为mol·L-1·s-1;

(C) 量纲为mol2·L-1·s-1;

(D) 温度一定时,其与反应级数相关的常数。

2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系数k .......................()。

(A) 等于反应物或产物浓度均为1 mol·L-1时的反应速率;

(B) 等于有关反应物浓度都是1 mol·L-1时的反应速率;

(C) 是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线性增加的比例常数;

(D) 是某一种反应物浓度为单位浓度下的反应速率。

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系数的大小即为反应速率的大小;

(B)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是同义词;

(C) 反应级数愈大,反应速率愈大;

(D) 从反应速率系数的量纲可以推测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26.反应2ICl + H

2→ 2HCl + I

2

的反应历程为:

(1) H

2+ ICl → HI + HCl 慢;(2) ICl + HI → HCl +I

2

快;

则该反应级数为..........................................................................()。

(A) 1;(B) 2;(C) 3;(D) 0。

27.反应2NO + 2H

2→ N

2

+ 2H

2

O 分二步进行:

(1) 2NO + H

2→ N

2

+ H

2

O

2

慢;

(2) H

2O

2

+ H

2

→ 2H

2

O 快。

下列各反应速率方程式正确的是...............................()。

(A) v = k [c (NO)]3/2 c (H 2 );

(B) v = k c (H 2O 2) c (H 2 );

(C) v = k (H 2O 2 ) [ c (H 2 )]2; (D) v = k [c (NO)]2 c (H 2 )。

28.反 应 a A + b B → c C + d D 的 速 率 方 程 式 可 表 示 为.....................................................( )。

(A) v = k [c (A)]a [c (B)]b ;

(B) v = k [c (A)]x [c (B)]y ; (C) v = k [c (C)]c [c (D)]d ; (D )v=k [ c (A)]c [c (B)]d 。

29.反 应 A + B → C 的 速 率 方 程 式 是 v = k [c (A)]1/2 c (B), 如 果 A 、

B 浓 度 都 增 大到 原 来 的 4 倍, 那 么 反 应 速 率 将 增 大 到 原 来 的.....................................................................................( )。

(A)16 倍; (B) 8 倍; (C) 4 倍; (D) 2 倍。

30.反 应 A + B → C 的 速 率 方 程 式 是 v = k [c (A)]2 [ c (B)]1/2 , 如 果

A 、

B 浓 度 都 增 大到 原 来 的 4 倍, 那 么 反 应 速 率 将 增 大到 原 来 的.........................................................................................( )。

(A) 32 倍; (B) 4 倍; (C) 8 倍; (D) 64 倍。

31.已 知 反 应 2NO 2- + 2I - + 4H + → I 2 + 2NO + 2H 2O 的 速 率 方 程 式 为:

v = k (NO 2- ) c (I - ) [c (H + )]2。 某 浓 度 时 反 应 速 率 为 v 1, 如 果 各 反 应 物 浓 度 均 增 加 一 倍 时, 该 反 应 的 反 应 速 率 v 2 为....................................................................................................( )。

(A) 256 v 1; (B) 8 v 1; (C) 16 v 1; (D) 4 v 1。

32.反 应 A (g) + B (g) → C (g) + D (g) 的 速 率 方 程 式 是 v = k [c (A)]2 c (B), 若 使 反 应 容 器 的 体 积 增 加 一 倍, 则 反 应 速 率 为 原 来 的...........................................................................................( )。

(A) 1/6 ; (B) 1/ 8 ; (C) 8 倍; (D) 1/ 4 倍。

33.某 元 反 应 2A (g) + B (g) → C (g), 将 2mol A (g) 和 1 mol B (g) 放 在 1 L 容 器 中 混 合, 则 开 始 的 反 应 速 率 与 A 、B 都 消 耗 一 半 时 反 应 速 率 的 比 为.................................................( )。

(A) 1/4; (B) 4; (C) 8; (D) 1。

34.某 反 应 的 速 率 方 程 式 是 v = k [ c (A)]x [c (B)]y , 当 c (A) 减 少 50% 时,v 降 低 至 原 来 的 1 / 4, 当

c (B) 增 加 到 2 倍 时,v 增 加 到 1.41 倍, 则 x 、y 分 别 为.......................................................( )。

(A) 0.5,1; (B) 2,0.7; (C) 2,0.5; (D) 2,2。

35.测 定 某 化 合 物 A 的 一 种 酶 催 化 反 应 速 率 时 获 得 的 实 验 数 据 为:

时 间 / min 0 20 60 100 160

c (A) / ( mol·L -1) 1.0 0.9 0.7 0.5 0.2

则 该 反 应 的 反 应 级 数 为.......................................................( )。

(A) 0;(B) 1;(C) -1;(D) 2。

36.对反应A (g) + B (g) → AB (g) 进行反应速率的测定,有关数据如下:

c (A) / ( mol·L-1) c (B) /( mol·L-1) v/( mol·L-1·s-1 )

0.5 0.40 6.0 ×10-3

0.2 0.40 1.5 ×10-3

0.25 0.80 3.0 ×10-3

则此反应的级数为..............................................................()。

(A) 5;(B) 4;(C) 3;(D) 2。

37.在273 K 时,测得反应:CH

3CHO (g) → CH

4

(g) + CO

2

(g) 的实

验数据如下:

c (CH

3

CHO) /(mol·L-1 ) 0.100 0.20 0.400 v /( mol·L-1·s-1) 9.00 ×10-7 3.60 ×10-6 1.44 ×10-5

则反应级数为.........................................................................()。

(A) 0;(B) 1;(C) 2;(D) 3。

38.对反应A (g) + B (g) → AB (g) 测得反应速率的有关数据如下:

c (A) /( mol·L-1) c (B) / ( mol·L-1) v/ (mol·L-1·s-1 )

0.50 0.40 6.0 ×10-3

0.25 0.40 1.5 ×10-3

0.25 0.80 3.0 ×10-3

则此反应的级数为............................................................()。

(A) 2;(B) 2.5;(C) 3;(D) 1。

39.在273 K 时,测得反应:2NO (g) + Br

2

(g) → 2NOBr (g) 的实验数据如下:

c (NO) / (mol·L-1) c (Br

2

) / (mol·L-1) v/ (mol·L-1·s-1 )

0.1 0.1 12

0.1 0.2 24

0.2 0.1 48

则此反应的级数为............................................................()。

(A) 1; (B) 2;(C) 3;(D) 4。

40.反应:CaCO

3(s) → CaO (s) + CO

2

(g) 的△

r

H

m

> 0,欲增加正反应

速率,下列措施中有用的是........................................................()。

(A) 增加CO

2

的分压;(B) 升高温度;

(C) 增加CaCO

3

的量;(D) 加入NaOH。

41.对 某 化 学 反 应 来 说, 能 使 其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改 变 的 是................................( )。

(A) 温 度; (B) 浓 度; (C) 压 力; (D) 反 应 级 数。

42.不 影 响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的 因 素 是..................................(

)。

(A) 反 应 活 化 能; (B) 反 应 温 度;

(C) 催 化 剂; (D) 反 应 物 浓 度。

43.反 应:C(s) + O 2 (g) → CO 2 (g) 的△r H m < 0, 欲 增 加 正 反 应 速 率, 下 列 措 施 中 无 用 的 是......................................................................(

)。 (A) 增 加 O 2 的 分 压; (B) 升 温;

(C) 使 用 催 化 剂; (D) 减 小 CO 2 的 分 压。 44.反 应:CH 4 (g) + H 2O (g) → CO (g) + 3H 2 (g) 的△r H m > 0, 欲 增 加 正 反 应 速 率, 可 采 取 的 措 施 为..................................................( )。

(A) 降 温; (B) 增 加 CH 4 和 H 2O (g) 的 分 压;

(C) 减 小 CO 和 H 2 的 分 压; (D) 减 小 总 压。

45.反 应:2MnO 4- + 5C 2O 42- + 16H + → 2Mn 2+ + 10CO 2 + 8H 2O 的△r H m < 0, 欲 加 快 溶 液 褪 色 应 采 取 的 措 施 是............................(

)。 (A) 升 温; (B) 降 温;

(C) 加 水; (D) 减 小 C 2O 42- 的 浓 度。

46.反 应 A + B C + D 的△

r H m < 0, 当 升 高 温 度 时 将 使..........................................( )。

(A)正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和 逆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都 增 大;

(B) 正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和 逆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都 减 小;

(C) 正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增 大; 逆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减 小;

(D) 正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减 小; 逆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增 大。

47.已 知 反 应 A (g) + 2B (g)

D (g) 的△

r H m > 0, 升 高 温 度 将 使...............................( )。

(A)正 反 应 速 率 增 大; 逆 反 应 速 率 减 小;

(B) 正 反 应 速 率 减 小; 逆 反 应 速 率 增 大;

(C) 正、 逆 反 应 速 率 均 增 大;

(D) 正、 逆 反 应 速 率 均 减 小 。

48.通 常, 温 度 升 高 反 应 速 率 明 显 增 加, 主 要 原 因 是............................................( )。

(A) 反 应 物 浓 度 增 加;

(B) 反 应 物 压 力 增 加; (C) 活 化 分 子 分 数 增 加;

(D) 活 化 能 降 低。

49.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

(A) 增加了分子总数;(B) 增加了活化分子分数;

(C)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 促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5049.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A) 仅仅是分子总数目增加;(B) 反应系统混乱度增加;

(C) 活化分子分数增加;(D)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加。

51.催化剂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反应进行的历程来加快反应速率,这一作用主要是由于................................................................................................................()。

(A) 降低反应活化能;(B) 减小速率系数值;

(C) 增大平衡常数;(D) 增大碰撞频率。

52.某一化学反应,正反应速率系数为k

1

,逆反应速率

系数为k

2

,当加入催化剂时,将会导致............................()。

(A) k

1增大,k

2

减小;(B) k

1

增大,k

2

不变;

(C) k

1减小,k

2

不变;(D) k

1

、k

2

按同比例增大。

53.对于△

r

H> 0 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使................()。

(A)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 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相同倍数;

(D) 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5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催化剂只能加速自发进行反应的反应速率;

(B) 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C) 催化剂使反应活化能降低,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 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逆向反应比正向反应速率大大增加。

5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几个反应中,某催化剂可选择地加快其中某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B) 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相同;

(C) 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

(D) 催 化 剂 可 改 变 某 一 反 应 的 正 向 与 逆 向 的 反 应 速 率 之 比。

56.在 25℃、100 kPa 下, O

3 (g) + NO (g) O 2 (g) + NO 2 (g) 的 正 反 应 活 化 能 为10.7 kJ·mol -1, △

r H 为 -193.8 kJ·mol -1 , 则 其 逆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 ( )。

(A) -183.1 kJ·mol -1; (B) 204.5 kJ·mol -1; (C) 183.1 kJ·mol -1; (D) -204.5 kJ·mol -1。 57.A B + C 是 吸 热 反 应, 正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 E

a (1), 逆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 E a (2), 那 么..................................................( )。

(A) E a (1) < E a (2); (B) E a (1 )> E a (2); (C) E a (1) = E a (2);

(A) E a (1 )= 2E a (2)。

58.正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大 于 逆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时, 下 列 关 于 正 反 应 的 热 效 应 的 叙 述 中, 正 确 的 是.........................................................................................................( )。

(A)△r H m > 0; (B)△r H m < 0;

(C) △r H m = 12[E a ( 正) - E a ( 逆)]; (D)△r H m = 12

[E a ( 正) + E a ( 逆)]。 59.反 应 A + B → 3D 的 E a ( 正 ) = m kJ·mol -1,E a ( 逆 ) = n kJ·mol -1, 则 反 应 的△r H m = ...............................................................................( )。

(A) (m -n ) kJ·mol -1; (B) (n -m ) kJ·mol -1;

(C) (m -3n ) kJ·mol -1; (D) (3n -m ) kJ·mol -1。

60.某 元 反 应 A + B → D 的 E a ( 正 ) = 600 kJ·mol -1,E a ( 逆 ) = 150 kJ·mol -1, 则 反 应 的 热 效 应△

r H

是...............................................................................................................(

)。 (A) 450 kJ·mol -1; (B) - 450 kJ·mol -1; (C) 750 kJ·mol -1; (D) 375 kJ·mol -1。

61.元 反 应 A + 1 / 2 B → C , 如 果 A 、B 浓 度 都 增 加 到 原 来 的 4 倍, 那 么, 反 应 速 率 将 增 加.到 原 来 的..............................( )。

(A) 16 倍; (B) 8 倍; (C) 4 倍; (D) 2 倍。

62.若 反 应:A + B → C 对 A 和 B 来 说 都 是 一 级 的, 下 列 叙 述 中正 确 的 是............( )。

(A) 此 反 应 为 一 级 反 应;

(B) 两种反应物中,当其中任一种的浓度增大2 倍,都将使反应速率增大 2 倍;

(C) 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半,则反应速率也将减半;

(D) 该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为s-1。

6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大;

(B) 通常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C)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 加入催化剂,使E a ( 正) 和E a ( 逆) 减小相同倍数。

64.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的是.....................................................()。

(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

(C) 活化能较大的反应;(D) 活化能较小的反应。

三填空题

1.元反应 A + B → C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v= 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级数为_______。

2.某反应:2A + B → C 是一步完成的元反应,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v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级数为_______。

3. 已知两个元反应:NO

2+ CO → N O + CO

2

,2 NO

2

→ 2NO + O

2

它们的反应速率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________ 反应;反应速率系数k的单位与元反应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5.某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单位为:mol·L-1·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_______,若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为:L2·mol-2·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__________。

6.某反应A → B + C,当 A 的浓度为0.20 mol·L-1时,反应速率是0.0050 mol·L-1·s-1,若是零级反应,反应速率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是一级反应,反应速率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反应A (g) + 2B (g) → C (g) 的速率方程式为v = k c (A)[c (B)]2,该反应为________ 级反应;当反应容器的体积增大到原来体积的 3 倍时,反应速率将为原来的________ 。

8.反应:A + B → C 的初始浓度和反应速率为:

c (A) / (mol·L-1 ) 1.00 2.00 3.00 1.00 1.00

c (B) /( mol·L-1) 1.00 1.00 1.00 2.00 3.00

v /( mol·L-1·s-1 ) 0.15 0.30 0.45 0.15 0.15

此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级数为__________。

9.某气相反应:2A (g) + B (g) → C (g) 为元反应,实验测得当

A、B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010 mol·L-1和0.0010 mol·L-1 时,反应速率为 5.0 ×10-9mol·L-1·s-1,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速率系数k=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于______________ 反应,其反应级数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数_______________,速率系数的单位由_____________ 决定。若某反应速率系数k的单位是mol-2·L2·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一元反应:a A (g) + b B (g) → C (g) △

r H

m

< 0,若A 的浓度增

加一倍,则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四倍,而 B 的浓度增加一倍,则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二倍,则a = ________,b = ________,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总级数为___________。

12.在被NO 污染的大气中,有如下反应:NO (g) + O

3

(g) →

NO

2(g) + O

2

(g);已知该反应为二级反应,其反应速率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速率系数为 1.2 ×107

mol-1·L·s-1,O

3和NO 的浓度均为5.0 ×10-8 mol·L-1时,NO

2

的生成速

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13.某反应A + B → C,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c (A) /(mol·L-1 ) c (B) /(mol·L-1) v / ( mol·L-1·s-1 )

0.030 0.030 0.3 ×10-4

0.060 0.060 1.2 ×10-4

0.060 0.090 1.8 ×10-4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速率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00 K 时,反应CH

3CHO (g) → CH

4

(g) + CO (g) 的反应速率系

数k= 9.00 ×10-5mol-1·L·s-1,当CH

3

CHO 的压力为26.7 kPa 时,其

CH

3CHO 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此时CH

3

CHO 的分解速率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s-1。

15.当升高温度时,可使吸热反应速率__________;使放热反应速率__________。

16.对于一般化学反应,欲增加活化分子分数可采取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措施。

17.若A → 2B 反应的活化能为E

a

,而反应2B → A 的活化

能为E

a ',则加催化剂后,E

a

的减少与E

a

' 减少的值__________;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若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则E

a __________。

18.升 高 温 度, 可 使 反 应 速 率__________, 加 入 催 化 剂, 可 使 反 应 速 率__________。

19.由 实 验 得 知, 反 应 A + B → C 的 反 应 速 率 方 程 式 为 :v = k [c (A)]1/2 c (B), 当 A 的 浓 度 增 大 时, 反 应 速 率__________, 反 应 速 率 系 数__________; 升 高 温 度, 反 应 速 率__________, 反 应 速 率 系 数__________。

20.通 常 活 化 能 大 的 反 应, 其 反 应 速 率__________; 加 入 催 化 剂 可 使 反 应 速 率__________; 这 主 要 是 因 为 活 化 能__________, 因 而 活 化 分 子__________ 的 缘 故。

21.在 某 反 应 中, 加 入 催 化 剂 可 以___________ 反 应 速 率, 主 要 是 因 为__________ 反 应 活 化 能, 增 加 了_________________, 速 率 系 数 k ___________。

22.反 应 2NO

2 (g) 2NO (g) + O 2 (g) 是 一 个 元 反 应, 正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 114 kJ·mol -1,

r H = 113 kJ·mol -1, 其 正 反 应 的 速 率 方 程 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__________。

23.某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E a 越 大, 速 率 系 数 k 越_____, 温 度 升 高,k 变_____, 反 应 物 浓 度 增 大,k __________, 反 应 物 浓 度 减 小,k __________。

1.试用活化分子概念解释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对于元反应:A (aq) + 2B (aq) → C (aq),当A、B 的原始浓度分别为0.30 mol·L-1和0.50 mol·L-1时,测得反应速率系数为0.40 mol-2·L2·s-1。求开始的反应速率为多少?经一段时间后 A 的浓度下降到0.10 mol·L-1,此时的反应速率等于多少?

3.反应:A (aq) + B (aq) → C (aq) 在不同的起始浓度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如下:

c (A) /( mol·L-1 ) 0.10 0.10 0.20

c (B) /(mol·L-1) 0.10 0.20 0.10

v/( mol·L-1·s-1 ) 0.0020 0.0080 0.0040

(1) 求反应级数;(2) 计算反应速率系数;(3) 若A、B 的浓度均为0. 50 mol·L-1,反应速率为多少?

4.反应:H

2PO

3

- + OH-→ HPO

3

2- + H

2

O,100℃时,反应物浓度和反

应速率关系如下:

c (H

2PO

3

- ) /( mol·L-1 ) c (OH- ) / (mol·L-1 ) v/ (mol·L-1·s-1 )

0.10 1.0 3.2 ×10-5

0.50 1.0 1.6 ×10-4

0.50 4.0 2.56 ×10-3

(1) 求反应级数;(2) 计算反应速率系数;(3) 若H

2PO

3

-、

OH-的浓度均为 1.0 mol·L-1时反应速率为多少?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错

5.对

6.错

7.对

8.错

9.错10.对11.错12.错13.对14.错15.对16.对17.对

1.B

2.A

3.B

4.C

5.D

6.D

7.B

8.D

9.C 10.B 11.A 12.B 13.C 14.A 15.D 16.B 17.A18.B 19.D 20.C 21.D 22.C 23.D 24.B25.D 26.B 27.D 28.B 29.B 30.A 31.C 32.B 33.C 34.C 35.A 36.C 37.C 38.C 39.C 40.B 41.A 42.D 43.D 44.B 45.A 46.A 47.C 48.C 49.B 50.D 51.A 52.D 53.C 54.D 55.D 56.B 57.B 58.A 59.A 60.A 61.B 62.B63.B 64.C

1. k c (A) c (B);2。

2. k [c (A)]2·c (B);3。

3. v = k c (NO

2 )c (CO);v = k [ c (NO

2

)]2。

4. 元反应;化学计量数。

5. 0;3。

6. 0.0050 mol·L-1·s-1;0.025 s-1。

7. 3;1 / 27。

8. v = k·c (A);1。

9. v = k[ c (A)]2c (B);k = 0.05 L2·mol-2·s-1。

10. 元;之和;级数;3。

11. 2;1;v = k[ c (A)]2 (B);3。

12. v = k c (NO) c (O

3

);3.0 ×10-8 mol·L-1·s-1。

13. v = k c (A) c (B);0.033 L·mol-1·s-1。

14. 4.0 ×10-3;1.44 ×10-9。

15. 增大;增大。

16. 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

17. 相同;不变。

18. 加快;加快。

19. 增大;不变;增大;增大。

20. 小;增大;降低;分数增大。

21. 增加;降低了;活化分子分数;增加。

22. v = k (正)[c (NO

2

)]2;1 kJ·mol-1。

23. 小;大;不变;不变。

1.解: 反 应 物 浓 度 增 大, 单 位 体 积 内 活 化 分 子 数 增 加, 单 位 时 间 内 有 效 碰 撞 次 数 增 加, 反 应 速 率 增 大。 (3 分)

温 度 升 高, 分 子 运 动 速 率 增 大, 活 化 分 子 分 数 增 大, 单 位 时 间 有 效 碰 撞 次 数 增 大, 反 应 速 率 增 大。 (7 分)

催 化 剂 改 变 反 应 历 程, 使 反 应 活 化 能 降 低, 活 化 分 子 分 数 增 大, 有 效 碰 撞 次 数 增 加, 反 应 速 率 增 大。 (10分)

2.解:v = k (A)[c (B) ]2 (2 分) 开 始 时,

v = 0.40 mol -2·L 2·s -1 ×0.30 mol·L -1 ×( 0.50 mol·L -1 )2 = 0.030 mol·L -1·s -1 (5 分)

A + 2

B → C

开始/( mol·L -1 ): 0.30 0.50 0

t 时/( mol·L -1):0.10 0.50 - (2 ×0.20) = 0.10 (8 分) 此 时 v = [0.40 ×0.10 ×(0.10)2 ] mol·L -1·s -1

= 4.0 ×10-4 mol·L -1·s -1 (10 分)

3.解:

(1) v = k [c (A)]x [c (B)]y

x = 1,y = 2,x + y = 3 (4 分)

(2) k = v c c (A )(B )]

2[ = 0.00200.100.010? mol -2·L 2·s -1 = 2.0 mol -2·L 2·s -1 (8 分)

(3) v = 2.0 ×0.50 ×(0.50)2 mol·L -1·s -1 = 0.25 mol·L -1·s -1 (10 分)

4.解:

(1) v = k [c (H 2PO 3- )][c (OH - )]2

反 应 级 数 为 3 (4 分)

(2) k = 3.2100.10(1.0)-52?? mol -2·L 2·s -1 = 3.2 ×10-4 mol -2·L 2·s -1 (8 分)

(3) v = 3.2 ×10-4 ×1.0 ×(1.0)2 mol·L -1·s -1

= 3.2 ×10-4 mol·L -1·s -1 (10 分)

大学有机化学总结习题及答案-最全69767

有机化学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OH H H OH C 2H 5 3) 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的椅 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 构型,在相反侧,为E 构型。 CH 3C H C 2H 5 CH 3 C C H 2H 5 Cl (Z)-3-氯-2-戊烯(E)-3-氯-2-戊烯 2、 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 3 C C H CH 3H CH 3C H H CH 3顺-2-丁烯 反-2-丁烯3 3 3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3、 R/S 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1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 第三章酸碱与酸碱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 1、当物质的基本单元为下列化学式时,它们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如括号内所示。与NaOH溶液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物质是() A.H3PO4,(Na2HPO4); B.NaHC2O4H2C2O2,(Na2C2O4); C.H2C8H4O4, (Na2C8H4O4); D.(RCO)2O,(RCOONa) 2、标定HCl溶液用的基准物Na2B4O712H2O,因保存不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标定出的HCl溶液浓度是( ) A. 偏低; B.偏高; C. 准确; D.无法确定 3、在锥形瓶中进行滴定时,错误的是() A.用右手前三指拿住瓶颈,以腕力摇动锥形瓶; B.摇瓶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溶液不得溅出; C. 注意观察液滴落点周围溶液颜色的变化; D. 滴定时,左手可以离开旋塞任其自流。 4、用同一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2SO4和HOAc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说明H2SO4和HAc两溶液中的() A.氢离子浓度(单位:molL1,下同)相等; B.H2SO4和HOAc的浓度相等; C.H2SO4浓度为HOAc的浓度的; D.H2SO4和HOAc的电离度相等 5、某弱酸HA的K =2.0×10-5,若需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与100mL1.00mol·L-1NaA相混合的1.00mol·L-1HA的体积约为() A.200mL; B.50mL; C.100mL; D.150mL 6、已知K (HA)<10-5,HA是很弱的酸,现将a mol·L-1HA溶液加水稀释,使溶液的体积为原来的n倍(设(H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变为原来的1/n; B.HA溶液的解离度增大为原来n倍; C.c(H+)变为原来的a/n倍; D.c(H+)变为原来的(1/n)1/2 7、计算1molL1HOAc和1molL1NaOAc等体积混合溶液的[H]时,应选用公式为() A.[H]=; B.[H]=; C.[H]=K HOAc; D.[H]= 8、NaOH溶液保存不当,吸收了空气中CO2,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标定浓度后,用于测定HOAc。测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定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要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 班级: 系别: 学生姓名:

第一章化学计算、误差、数据处理 一、选择题 1、对某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时,若被分析样品的质量大于100mg,则该分析方法 属于( )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超微量分析 2、对某溶液中的铝进行测定时,若取分析试液25ml进行分析测定,则该分析方法 属于 ( )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超微量分析 3、由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A. 偶然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标准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 4、下列各种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是( ) A. 进行空白试验 B. 进行对照试验 C. 进行仪器校准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5、下述情况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 A. 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时稍有不同 B. 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 C. 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 D.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B.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C.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7、欲测某组分含量,由四人分别进行测定,试样称取量皆为 2.2g,问下列结果中 哪一个是合理的?( ) A. 2.085% B. 2.08% C. 2.09% D. 2.1% 8、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下列何者 将引起正误差( ) A. 称取基准物重量时用一只10mg法码 ,事后发现其较正后的值为9.7mg B. 滴定时滴定终点在等量点后到达 C. 将NaOH溶液装入滴定管时,事先没用少量的NaOH溶液淋洗 D. 所称基准物中含有少量的邻苯二甲酸 9、已知 T(K 2Cr2O7/Fe)=0.005000g/ml, 称取某含铁试样0.5000g进行分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 1、化学平衡是一种、的平衡。 2、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 3、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按作用力产生的原因和特性可以将其分为、、。 4、在分析测定中,高的不一定准确度好;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5、配平方程式:MnO4— + Fe2++ H+——→Fe3+ + Mn2++ H2O 6、写出CrO72– + 6Fe2+ +14H+—→2Cr 3++ 6Fe3+ +7H2O 电池符号表示式:。 7、同离子效应使弱酸的电离度;使难溶盐的溶解度。 8、配合物[Co(NH3)4(H2O)2]Cl3的名称;中心离子氧化数是及配位数为。 9、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 10、通常将化学键划分成三种类型,即、和。其中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1、n=3,l=1的原子轨道名称符号是,轨道形状是,它可以有种空间伸展方向,因而有个轨道,最多可容纳个电子。 12、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按指定的方向进行。 13、决定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不仅要看,还要考虑到分子的。 14、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时,数字的修约规则采取的方法。 15、核外电子分布三原则是、和。 16、原子序数为49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17、多电子原子轨道能量由和决定。 18、NH3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PCl5中磷原子轨道杂化类型。 19、HCO3-是两性物质,它的共轭酸是,共轭碱是。 20、配平:K2MnO4 + H2O—→KMnO4 + MnO2 + KOH 21、催化剂使化学反应的降低,但催化剂不能改变位置。 22、配平方程式:Cu2S + HNO3——Cu(NO3)2 + H2SO4 + NO + H2O 23、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由直接写出。 24、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在接近于1时缓冲能力最大。 25、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 26、配位键有性和性。 27、CO32-的共轭酸是。 28、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是;pH=9.46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29、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30、元素电负性越大,元素的越强,则越弱。 31、根据系统误差的来源可将其区分为四种、、和。 32、每个电子层可能有的最多原子轨道数应为;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33、判断沉淀的生成的规则是。 34、判断沉淀的溶解的规则是。 35、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必须靠四个方面,分别是:、、、。 36、组成原电池的盐桥的作用是及。 37、间接碘量法误差主要来源是和。 二、判断题 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2.136÷23.05+ 185.71×2.283×10–4— 0.00081 = 0.134。 2、在N电子层中,有4s,4p,4d,4f共4个原子轨道。 3、NH3和H2O分子的空间构型与CH4分子的空间构型一样,因为它们都是采取sp3杂化。

(word完整版)江南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两份题),推荐文档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 A. ΔU=Q V B. W=nRTln(p 2/p 1) C. ΔU=dT C m ,V T T 21? D. ΔH=ΔU+p ΔV (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 )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 )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 )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 ) 9.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 ·dm -3的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HAc)为 A. 0.3569S ·m 2 ·mol -1 B. 0.0003569S ·m 2 ·mol -1 C. 356.9S ·m 2 ·mol -1 D. 0.01428S ·m 2 ·mol -1 ( ) 10. 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时,关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溶液表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表面张力升高,正吸附 B. 表面张力降低,正吸附 C. 表面张力升高,负吸附 D. 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正吸附 ( ) 11. 一体积的氢气在0℃,101.3kPa 下等温膨胀至原来体积的3倍,其内能变化是多

大学化学上册作业题及答案汇总

《大学化学(上册)》作业题 专业___________班别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基础化学部无机及分析教研室编 2008秋

绪论 4.正确地修约下列数据:(1)37.800至3位;(2)72.75至3位;(3)90.045至4位;(4)12 5.550至4位; 5.以正确的有效位数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 (1)50.00×27.80×0.1167; (2)(2.776×0.0050)-6.7×10-3+(0.036×0.0271) (3) (4) 0.001120 5.10 21.14 3.10? ? 238 . 14 839 . 15 5.67 4.3) - 9.85 ( 24.16 - ? ?

第10章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 2. 重复分析一银合金试样,测得银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67%,95.61%,95.71%和95.60%。试计算:(1)均差;(2)标准差;(3)变异系数。 3. 现对一种煤的含水量做了4次测定,测得水的质量分数为18.3%,18.9%,17.7%和18.6%,试求在置信水平95%时的置信区间。 5. 为检验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现采用一种钙的质量分数ω(Ca)=21.20%(真实值μ)的标样以新方法进行分析,若x= (Ca)=21.24%,s=0.12%,n=10。试问x与μ的置信水平90%和95%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8 现有两个含铀试样的测定结果如下: 试样1 10.32%,10.39%,10.19%,10.21% 试样2 10.45%,10.41%,10.51%,10.36%,10.34%,10.39% 试问在置信水平95%时,两试样有无显著性差异?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题

化学平衡作业题: 1.乙酸和甲醇可按下式反应: CH3COOH+CH3OH CH3COOCH3+H2O 298K时K=4,经过计算,(1)反应物均为1mol, (2)甲醇为1mol,乙酸为3mol时甲醇的转化率?对结果作出解释. 2.对反应: mA+nB pC, △H<0 ,升高温度,对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有何影响.为什么? 3.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度,但不能影响化学平衡,为什么? 4.简述在合成氨生产中: N2(g)+3H2(g)2NH3(g). △H =-92.4KJ·mol-1,工业上采用温 度控制在673—773K,而不是更低些,压力控制在30390kPa而不是更高? 5.在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将2molA和1molB反应,测得即将开始和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力分别为3×105Pa.和2.2×105Pa,则该条件下A的转化率为多少?平衡常数K是多少? (80% 80) 6.反应: CO+H2O CO2+H2(均为气体)达到平衡时,Pco=40kPa , Pco2 =40kPa, P H2= 12kPa, P H2O =20kPa, 在恒温恒容下通入CO气体, P H2=17 kPa,试计算新平衡下各气体的分压. (85、15、45、17) 7.设H2,N2和NH3在达平衡时总压力为500kPa,N2的分压为100kPa, H2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0.40,试计算下列几种情况的K值. 1. N2(g)+3H2(g) 2NH3(g) K1 2. NH3(g) 1 2 N2(g)+ 3 2 H2(g) K2 (0.5 2) 8.已知反应: PCl5(g) PCl3(g)+Cl2(g)523K时在2L容器中的0.7mol PCl5有0.5 mol 分解了,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K (27.6) 反应速率作业: 1.根据热力学计算自由能变为负值的反应,在该条件下,却观察不到明显的反应,为什么.(用 有效碰撞理论说明).. 2.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加快了,为什么?试用阿累尼乌斯公式说明. 3.温度不变时, 给反应加入正催化剂,为什么反应速度加快了,试用阿累尼乌斯公式说明. 4.已知某反应在700K时,速度常数为:k=1.2 L·mol-1 ·S-1 ,此反应的活化能为150kJ·mol-1 ,试 计算800K时的反应速度常数. (30 L·mol-1 ·S-1) 5.人体中某种酶的催化反应活化能为50.0kJ·mol-1,正常人的体温为37℃,问发烧至40℃的 病人体中,该反应速度增加了百分之几(20%)

大学有机化学习题及答案.doc

第一章 绪论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 离子键化合物 共价键化合物 熔沸点 高 低 溶解度 溶于强极性溶剂 溶于弱或非极性溶剂 硬度 高 低 1.2 NaCl 与 KBr 各 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 NaBr 及 KCl 各 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 否相同?如将 CH 及 CCl 4 各 1mol 混在一起,与 CHCl 及 CHCl 各 1mol 的混合物是否 4 3 3 相同?为什么? 答案: NaCl 与 KBr 各 1mol 与 NaBr 及 KCl 各 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 液中均为 Na + , K + , Br - , Cl - 离子各 1mol 。 由于 CH 与 CCl 及 CHCl 3 与 CH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 4 4 3 混合物。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当 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 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 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 C +6 2 4 H +1 1 y y y C 1s 2s 2p 2p 2p x x x y z z z 2p x 2p y 2p z H x z 2s CH 4 中 C 中有 4个电子与氢成键 为 SP 3 杂化轨道 ,正四面体结构 H CH 4 SP 3杂 化 C H H H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 Lewis 电子式。 a. C 2H 2 b. CH 3Cl c. NH 3 d. H 2S e. HNO 3 f. HCHO g. H 3 PO 4 h. C 2 H 6 i. C 2 H j. H SO 2 2 4 答案: a. H C C H 或 H C C H b. H c. d. H C Cl H N H H S H H H H H H H e. O f. O g. O O H H H O N H C H HOPOH 或 HOPOH h. H C C H O O O H H H H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集(121)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集 一、填空 1、稀溶液的依数性有、、、。 2、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 3、溶胶的基本特征是、、;胶 体的性质有、、;其稳定的主要原因有、、。 4、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的特征,常数只与有关,而与无关。 5、25℃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 mol.dm3,若在1dm3的水中加入1 molNaCl,估计此过程的△G ,△S (填>0或<0或=0)。 6、缓冲溶液就是的溶液。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 7、对一个氧化还原电对来说,电极电势越大,则其态的能力越强。 8、能斯特方程式为,其中为标准电极电势,即指电极在有关浓度 为,气体压力为,温度为的电极电势。 9、配合物[Co(NH3)3(H2O)Cl2]Cl的中心离子是,配位体是,中心离子 的配位数是,配合物的名称是。 10、Ag2S沉淀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根据溶液积规则,当Qi>Ksp时,溶液 为,这时沉淀,当Qi=Ksp时,溶液为;当Qi≤Ksp时,溶液为,这时沉淀。 11、对于△r H?m < 0,△r S?m < 0的反应,可以判断温度与反应自发性的关系 是。 12、已知NO2(g)+CO(g)→NO(g)+CO2 (g)是基元反应,其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 为,反应级数为。 13、反应Al2O3(s)+3H2(g) 2Al(s)+3H2O(g)的K?表达式。 14、将下列氧化还原反应5Fe2+ + 8H+ + MnO4- =Mn2+ + 5Fe3+ + 4H2O在标准态下设计 成原电池其电池符号为。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 17、标准溶液的配制有法和法。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 为、、、。 18、系统误差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 机误差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少。 19、准确度量是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接近程度。用__________表示。精密度 是指_______________之间彼此符合程度,用_______表示。 20、根据分析任务分为,和。根据分析对象分为 和。根据分析时所依据的原理分为和。 根据所用样品用量和操作规模分为,,和。根据待测组分含量分为,和。 21、测量值与之间的差值叫误差,误差越小越高;系统误差根据其性 质和产生的原因分为:,、 和。它由某种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具有性,性。 随机误差又称,其在分析操作中是避免的。 22、滴定分析法主要包括,,和。 23、化学反应必须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可用于直接滴定法进行滴定分析。 24、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分析方法。 25、酸碱滴定曲线描述了随着的加入溶液中的变化情况。以滴定曲线 为依据选择指示剂时,被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或落入范围内。 26、EDTA中含有个配位原子,和金属离子的络合比为;EDTA的结 构式为;用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量时,用作指示剂,溶液的PH ,终点是颜色变化为。 27、沉淀滴定的莫尔法使用的指示剂是,标准溶液是,可测定离 子,佛尔哈特直接法使用的指示剂是,标准溶液,可测离子终点产物_______。显示颜色为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电 导:( )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14、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 A B ;B + D k 2 ? →?Z 则 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 d B c t 是:( )。

大学化学作业题附答案

大学化学习题 第一章 1.现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在-0.25℃时结冰。已知在298K时纯水的蒸汽压为3.130kPa,水的K f=1.86 K·kg·mol-1,则该蔗糖溶液在上述温度下的渗透压(kP a)为(C )(A)600 (B)180 (C)332 (D)-332 △T f = K f×b B b B= △T f / K f =0.1344 ∏V=nRT ∏=cRT =0.1344×8.314×298 =333 kPa, (因浓度小可以近似认为b B=c) 2. 现有一瓶硫酸溶液,其质量分数为98%,则其物质的量分数应为(C )(A)0.5 (B)0.98 (C)0.90 (D)0.80 (980/98)/[20/18+ 980/98]=0.9 3. 现有1mol理想气体,若它的密度为d,分子摩尔质量为M,在T(K)温度下体积为V (L),则下述关系正确的是(D )(A)p V=( M/d) RT (B)pV d= RT (C)p V=( d/n) RT (D)p M/d=RT 4. 理想溶液是指-------------------------------------------------------------------------------------( D ) (A) 溶质对溶剂分子间作用力没有明显影响 (B) 溶解过程中几乎没有热效应 (C) 溶解前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没有变化 (D) 以上三个性质 5. 有一种称“墨海”的带盖砚台,其结构如图所示,当在砚台中加入墨汁,在外圈加入清水,并盖严,经足够长的时间,砚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写出 现象并解释原因。 答案:经足够长的时间,砚中墨汁变谈,因外圈的清水蒸气压 大,而砚台中加入墨汁蒸气压小,外圈的清水水分子蒸发而在 墨汁中凝聚。 6. 当26.9 g 未知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500 g 硝基苯中,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2.30 K 。已知硝基苯的K f= 7.00 K·kg·mol-1, 则该未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164 ___ 。 △T f = K f×b B= K f×m/MM A M== K f×m/△T f M A =7.00×26.9/2.30×0.500=164 7.60℃时, 180 g水中溶有180 g葡萄糖, 已知60℃时水的蒸气压为19.9 kPa, C6H12O6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180, 则此水溶液的蒸气压应为---- ------------------------------------- --------------( D ) (A) 1.81 kPa (B) 9.95 kPa (C) 15.9 kPa (D) 18.1 kPa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 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 学号 专业 班级 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四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 含有Cl -和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Br 2而不使Cl -氧化,应选择 ( ) (θ /Sn Sn 24++? =0.15 V ,θ /Cl Cl 2-?=1.3583 V ,θ/Br Br 2-?=1.087 V ,θ/Cr O Cr 3272+-?=1.33 V , θ/Mn MnO 24+-?=1.51 V , θ/Fe Fe 23++?=0.771 V ) A. SnCl 4 B. K 2Cr 2O 7 C. KMnO 4 D. Fe 3+ 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PbSO 4(S) Pb 2++SO 42- K sp Θ(1) PbS (S) Pb 2++S 2- K sp Θ(2) 反应PbSO 4+S 2- PbS+SO 4- 的K 为 ( ) A. K SP Θ(1) . K sp Θ(2) B. K sp Θ(1) /K sp Θ(2) C. K sp Θ(2) /K sp Θ(1) D. ( K sp Θ(1) /K sp Θ(2) )2 3. 0.04mol·L -1的H 2CO 3的水溶液, K 1Θ﹑K 2Θ 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 (H +) 浓度和c (CO 32-)的浓度分别为 ( ) A. 04.0θ1?K , K 1Θ B. 04.0θ1?K , 04.0θ2?K C. 04.0θ2θ1??K K , K 2Θ D. 04.0θ1?K , K 2 Θ 4. 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c ,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c (H +)浓度为 ( )

最新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 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 电导:( )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化学试剂分为几大类实验室中最普遍使用的一般试剂分为几个等级如何选用化学试剂答:化学试剂的选用应以实验要求,如分析任务、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分析对象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正确度要求等为依据,合理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不同等级的试剂价格差别很大,纯度越高价格越贵,试剂选用不当,将会造成资金浪费或影响实验结果,故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试剂的级别应就低而不就高。 此外应注意,不同厂家、不同原料和工艺生产的化学试剂在性能上有时会有显着差异,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同一类试剂在性质上也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在较高要求的分析中,不尽要考虑试剂的等级,还应注意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等事项,必要时应作专项检验和对照实验。 2、在容量分析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中,哪些玻璃仪器在用蒸馏水淋洗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淋洗简述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过程及其是否洗净的检验方法。 答:容量分析操作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和锥形瓶,其它可能使用的玻璃仪器还有烧杯、量筒等,其中滴定管、移液管和吸量管在清洗干净和用蒸馏水淋洗后,还需用少量待装溶液淋洗2~3次,各次淋洗时待装溶液的用量约为10mL、5mL、5mL。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及其弄脏程度来选择,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步骤是:⑴用自来水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刷洗,使附着在器壁上的灰尘和不溶性杂质脱落,再用自来水冲刷掉已脱落的灰尘、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⑵用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蘸取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使附着器壁的有机物和油污脱落,再用自来水冲洗;若油垢和有机物仍洗不干净,可将合成洗涤剂或肥皂液适当加热再洗涤。⑶用洗液洗涤:先将玻璃仪器中的水尽量除去,再把洗液加入玻璃仪器内,洗液用量约为玻璃仪器总容量的1/5,倾斜仪器并慢慢转动(注意!勿将洗液流出),使仪器内壁全部被洗液润湿。数分钟后,将洗液倒回洗液瓶中(可反复使用至洗液颜色变绿色时才失效),再用自来水完全洗去残留在器壁上的洗液。 洗涤过的玻璃仪器用水淋湿后倒置,如果水即沿器壁流下,器壁上留下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没有水珠挂着,则表示玻璃仪器已被洗净。洗净后的玻璃仪器不能再用布或滤纸擦,因为布或滤纸的纤维会留在器壁上,弄脏仪器。 3、粗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有哪些各用什么试剂除去这些杂质除杂试剂的加入次序是怎样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粗食盐中含有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钾等可溶性杂质。BaCl2溶液除去食盐溶液中的SO42-离子,Ca2+、Mg2+离子则用Na2CO3的NaOH溶液除去,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且在食盐中的含量较少,可在NaCl结晶时留在溶液中达到除去的目的。除去杂质的沉淀剂需按BaCl2溶液、Na2CO3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次序依次加入。一般来说,除去天然样品中的阴离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重点习题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2.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 V p =可得: RT pV M n ==m 则: mol /0.160.250L 101.3kPa K 298K mol L kPa 315.8164.0-11g g pV mRT M ≈??????==-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4. 解:由题意可知,氮气为等温变化,氧气为等容变化 kPa 92.350.0mL 2.00mL kPa 0.98211N 2=?==V V p p kPa 45.43333K 732kPa 0.53121O 2=?== K T T p p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kPa 4.4792.34 5.4322O N ≈+=+=p p p 总7. 解: T =(273+15)K = 288K ; p 总 =100kPa ; V =1.20L 288K 时,p (H 2O)=1.71kPa M (Zn)=65.39 则 p 氢气= (100-1.71)kPa = 98.29kPa mol 0493.0K 288K mol L 8.315kPa L 20.18.29kPa 911-=?????==-RT pV n 氢气根据: Zn(s) + 2HCl → ZnCl 2 + H 2(g) 65.39g 1mol m (Zn)=? 0.0493mol 解得m (Zn)=3.22g 则杂质的质量分数 w (杂质) = (3.45-3.22)/ 3.45 = 0.067 14. 解:因溶液很稀,可设ρ ≈1 g·mL -1(1) 14113L mol 1054.1K 293K mol L kPa 315.8kPa 10375-----??=?????=∏=RT c (2) mol g L L g cV m n m M /1069.6mol 1054.1010.50515.04143?=????=== --- 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1069.6? (3) K 1086.2kg mol 1054.1mol kg K 86.14141----?=?????=?=?b K T f f K 1088.7kg mol 1054.1mol kg K 512.05141----?=?????=?=?b K T b b (4)由于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值太小,测量误差很大,所以这两种方法不适用。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与标准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 (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 A 和 B 可构成固溶体,在 A 中,若加入 B 可使 A 的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 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 (A) 4 (B) 0.5 (C) 2 K (D) 1 * $p(2) = [K $p(1)]= (0.25)= 2 11. 若 298 K 时,反应 N2O4(g) = 2NO2(g) 的 K $p= 0.1132,则: (1) 当 p (N2O4) = 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 B )_____; (2) 当 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 A )____ 。

大学化学作业大全与答案(专升本,共90题)

大学化学作业大全(共90题) 1.(单选题)对于某特定的酸碱体系而言,分布系数δ值()。(本题5.0分) A、只取决于该体系的[H+]或pH值 B、只取决于该体系的总浓度с C、既要考虑体系的[H+],又要考虑该体系的c D、只取决于该体系的离解常数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5 2.(单选题)为使反应A2++B4+=A3++B3+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之差至少大于()。(本题5.0分) A、0.1V B、0.12V C、0.35V D、0.18V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5 3.(单选题)CaF2在pH=3.0时,比在pH=4.0时的溶解度大。其原因是()。(本题5.0分) A、盐效应 B、配位效应

C、酸效应 D、同离子效应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5 4.(单选题)高压氢气瓶的瓶外表颜色为()。(本题 5.0分) A、天蓝 B、黑色 C、白色 D、深绿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5.(单选题)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以下不正确的是()。(本题5.0分) A、多次平行测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B、数值随机可变 C、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D、数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均等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6.(单选题)测定水中钙硬度时,消除Mg2+的干扰可用()。(本题5.0分) A、控制酸度法 B、配位掩蔽法 C、氧化还原掩蔽法 D、沉淀掩蔽法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7.(单选题)标定NaOH溶液的常用的基准物质除了邻苯二甲酸氢钾,还有()。(本题5.0分) A、基准Na2CO3 B、草酸 C、硼砂 D、盐酸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8.(单选题)不利于减少碘量法中误差的操作是()。(本题5.0分) A、温度勿高 B、充分振摇 C、避免光照 D、控制酸度 学生答案: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