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adoop-2.7.4 完全分布式配置

hadoop-2.7.4 完全分布式配置

hadoop-2.7.4 完全分布式配置
hadoop-2.7.4 完全分布式配置

Hadoop-2.7.4 集群快速搭建

准备工作

环境

JDK:1.8

Hadoop Release:2.7.4

centos:7.3

node1(master)主机: 192.168.252.121

node2(slave1)从机: 192.168.252.122

node3(slave2)从机: 192.168.252.123

安装JDK

CentOs7.3 安装JDK1.8

SSH 免秘钥

CentOs7.3 Hadoop 用户ssh 免密登录

创建用户

建议创建一个单独的用户Hadoop以从Unix文件系统隔离Hadoop文件系统

$ useradd hadoop

$ passwd hadoop

New password:

Retype new password:

授权root 权限,在root下面加一条hadoop的hadoop ALL=(ALL) ALL

$ chmod 777 /etc/sudoers

$ vi /etc/sudoers

root ALL=(ALL) ALL

hadoop ALL=(ALL) NOPASSWD:ALL

$ pkexec chmod 0440 /etc/sudoers

免秘钥登录

安装

下载解压

在ndoe1 上操作

su hadoop

cd /home/hadoop/

wget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apache/hadoop/common/hadoop-2.7.4/hadoop-2.7.4.tar.g z

tar -zxvf hadoop-2.7.4.tar.gz

环境变量

如果是对所有的用户都生效就修改vi /etc/profile 文件

如果只针对当前用户生效就修改 vi ~/.bahsrc 文件

sudo vi /etc/profile

#hadoop

export PATH=${HADOOP_HOME}/bin:$PATH

export HADOOP_HOME=/home/hadoop/hadoop-2.7.4/

系统部署技术方案比较范本

系统部署技术方案 比较

系统部署技术方案比较 1.1部署方案一(分布集中式) 1.1.1技术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该方案根据大型集团单位协同办公管理应用的实际需求,对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网络选型、网络应用均按照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开放性、安全性原则进行设计。在软件部署上采用集团内部署多套协同办公管理软件的分布式交换原则。该方案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独立性:各单位分别部署,分别由各自独立的服务器、网 络及应用系统;根据各自的管理体系进行架构,对于集团 内每个单位业务种类或者行业偏差较大的时候,系统能够 相对独立; ?分布式交换:每套系统内部经过服务器进行文件等的交 换,单位与单位之间经过专用的文件加密传输交换系统进 行交换;集团管控的枢纽是文件加密传输系统(交换中 心)。 ?最小授权:各单位各自管理自己的系统,在系统中仅对本 单位独立的系统进行授权管理;单位与单位之间只能经过 互设单独管理帐号才能实现访问。

分布式部署示意图 1.1.2技术方案特点分析 该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很方便地实行分步实施,降低实施风 险,可分单位逐步进行部署;能够在各独立系统上线运 行成功的基础上,最后部署交换中心即可。 ◆危险分散:由于各系统相对独立,系统安全性大幅度提 高,单个服务器故障仅影响一个单位而不会影响到整个 大系统; ◆管理上独立:各单位各自建立自己的系统,系统管理员 由本单位人员担任,便于管理和维护;同时各单位也能 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地对系统进行配置而不会受其它单 位的影响;

◆内部访问速度快:由于各单位独自一套系统大多数访问 经过局域网进行,内部访问数度快,对互联网依赖小, 对互联网的带宽要求减少。 ◆大容量、大负荷能力:分布式系统便于减轻网络负担, 降低对服务器等设备的要求,在提供大量用户同时上线 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再加上多服务器结构在数据存储 上提供比单服务器大得多的存储容量,便于办公管理数 据的海量储存。 1.1.3关键技术与核心问题分析 要实现分布式部署的关键技术是各系统之间的文件加密传输系统,该系统需要具有完善的安全策略,同时整个文件传输系统采用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确保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唯一的身份认证,同时平台中的各个系统无缝连接,保证用户的使用流畅。整个系统采用统一的授权体系,实现有限授权,授权精密度可达到每个文件每个用户,确保用户单位的文件使用安全性和共享性。 文件加密设计 在文件的信息加密能够采用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加密,两种加密的流程图如下图一和图二所示。 图示一

区块链以及区块链技术总结

区块链以及区块链技术总结 区块链是目前一个比较热门的新概念,蕴含了技术与金融两层概念。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牺牲一致性效率且保证最终一致性的的分布式的数据库,当然这是比较片面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容错能力很强的点对点网络,恰恰满足了共享经济的一个必须要求——低成本的可信环境。 本次分享一下聊聊区块链技术,以及目前区块链技术架构,并且介绍一下价值互联网。 由于区块链是一个新兴的技术概念,本文所有的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未必全部正确。 #1. 技术人员看待区块链的正确姿势 区块链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它依赖的技术一点也不新,如非对称加密技术、P2P网络协议等。好比乐高积木,积木块是有限的,但是不同组合却能产生非常有意思的事物。 我接触过一些工程师,初次接触区块链时,不约而同的表达了:都是成熟的技术,不就是分布式存储嘛。站在工程师的角度,第一反应将这种新概念映射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是非常自然的。但是细究之下发现,这种片面的理解可能将对区块链的理解带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忽略了区块链的经济学特性——一个权力分散且完全自治的系统。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基于P2P的价值传输协议,我们不能只看到了P2P,而看不到价值传输。同样的,也不能只看到了价值传输,而看不到区块链的底层技术。 可以这么说,区块链更像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P2P网络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博弈等等知识,构建的一个新领域——针对价值互联网的探索。 那什么是价值互联网?价值互联网可以是当下如日中天的电子商务所衍生的支付业务。但,真的只是支付领域吗?很显然这是不够的,一级资本市场,实体资产确权与转移,证券登记交割、证信与反欺诈。我们再仔细想想,我们的各大电商平台的专业差评师,恶意刷单还少吗? 如今的金融领域,除了支付比较便利之外,在其他绝大部分的业务中,我们就像是被套着锁链走路一样,我们反复确认,反复审核,反复监督,我们反复构建一个又一个的大大小小的高可用集群,保证线上服务的可靠性与连续性,我们雇佣一个又一个的安全工程师,交付一个又一个的渗透测试项目。为什么?因为作弊的成本太低了,低到只要改数据库的一行记录就可以提取上百万的资金。 强大的互联网给了我们成本几乎为零的高速信息传输通道,却没有一个成本低廉可靠的高速价值传输通道,那么这也就是区块链即将带来的。 区块链是一个公共的分布式总账,下面从技术角度简单介绍一下:

系统部署技术方案比较

系统部署技术方案比较 1.1部署方案一(分布集中式) 1.1.1技术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该方案根据大型集团单位协同办公管理应用的实际需求,对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网络选型、网络应用均按照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开放性、安全性原则进行设计。在软件部署上采用集团内部署多套协同办公管理软件的分布式交换原则。该方案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独立性:各单位分别部署,分别由各自独立的服务器、网络及应用系统;根据各自 的管理体系进行架构,对于集团内每个单位业务种类或者行业偏差较大的时候,系 统可以相对独立; 分布式交换:每套系统内部通过服务器进行文件等的交换,单位与单位之间通过专 用的文件加密传输交换系统进行交换;集团管控的枢纽是文件加密传输系统(交换 中心)。 最小授权:各单位各自管理自己的系统,在系统中仅对本单位独立的系统进行授权 管理;单位与单位之间只能通过互设单独管理帐号才能实现访问。 分布式部署示意图 1.1.2技术方案特点分析 该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实行分步实施,降低实施风险,可分单位逐步进行 部署;可以在各独立系统上线运行成功的基础上,最后部署交换中心即可。 危险分散:由于各系统相对独立,系统安全性大幅度提高,单个服务器故障仅 影响一个单位而不会影响到整个大系统; 管理上独立:各单位各自建立自己的系统,系统管理员由本单位人员担任,便 于管理和维护;同时各单位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地对系统进行配置而不会 受其他单位的影响; 内部访问速度快:由于各单位独自一套系统大多数访问通过局域网进行,内部

访问数度快,对互联网依赖小,对互联网的带宽要求减少。 大容量、大负荷能力:分布式系统便于减轻网络负担,降低对服务器等设备的 要求,在提供大量用户同时上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再加上多服务器结构在 数据存储上提供比单服务器大得多的存储容量,便于办公管理数据的海量储存。 1.1.3关键技术与核心问题分析 要实现分布式部署的关键技术是各系统之间的文件加密传输系统,该系统需要具有完善的安全策略,同时整个文件传输系统采用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确保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唯一的身份认证,同时平台中的各个系统无缝连接,保证用户的使用流畅。整个系统采用统一的授权体系,实现有限授权,授权精密度可达到每个文件每个用户,确保用户单位的文件使用安全性和共享性。 文件加密设计 在文件的信息加密可以采用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加密,两种加密的流程图如下图一和图二所示。 图示一 图示二 由图示可知,对称密钥加密中,加密与解密使用的是同一把密钥,在文件传递时需要传递密钥,这里存在安全隐患,对称密钥具有加密速度快的特点。非对称密钥加密,则是采用接受方的公钥加密,接受者利用其所持有的私钥来解密,由于公钥是公开的,不存在安全传输的问题,但是,公钥加密速度慢,效率低,一般来说,对称密钥加密速度大约是非对称密钥加密速度的四百倍左右。为了既保证加密速度,又保证密钥传输的安全性,可采用二者合一的加密组件来解决集团的文件加密。 在对于文件的文件信息内容部分,采用对称密钥加密信息,而用非对称密钥的公钥加密对称密钥,收信人则利用其持有的私钥解密收到的加密数据包以获取解密密钥,使用解密密钥解密加密过的内容以获取原始信息。 加密组件包(ZYSDK)包括对称密钥加密组件、公钥加密组件和“数字信封”组件三个组件。在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支持DES、3DES等算法,同时支持国密办SSF33算法。公钥加密算法支持RSA、 SHA-1、MD5等算法。

NC6.5 分布式部署配置指南

YONYOU NC 6.5分布式部署配置指南 2015 年 12月 版权所有 (c) 2015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YONYOU NC 6.5分布式部署配置指南 (1) 目录 (2) 1.分布式系统规划 (2) 1.1系统拓扑规划 (2) 1.2系统目录规划 (3) 2 分布式部署和配置 (4) 2.1MQ部署规划 (4) 2.2MQ安装 (4) 2.3MQ单点部署 (5) 2.4MQ集群部署 (7) 2.5NC中间件配置 (13) 2.6文件服务器 (14) 2.7NTP时间服务器 (15) 2.8启动分布式环境 (15) 3 分布系统目录配置 (16) 3.1设置分布式系统节点 (16) 3.2启用分布式系统节点 (18) 1.分布式系统规划 1.1系统拓扑规划 从总体上列出要搭建的分布式系统网络的结构(本指南中以在三个系统之间建立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包括所有的系统节点及其编码,以及节点之间的关系,系统节点与应用系统(帐套)的映射关系,系统节点在应用服务器上的分布。最终形成类似如下的拓扑结构图:

1.2系统目录规划 这一步骤是根据上一步骤总体规划的系统拓扑图,将其转换为每一个系统节点的分布系统目录,并确定其它必要的配置参数。示例如下: 帐套编码:zb 系统编码:nc01 帐套编码:zjt2 系统编码:nc03 系统名称:子2 位置:海南分公司 服务器:10.8.5.220 帐套编码:zjt1 系统编码:nc02 系统名称:子1 位置:长沙分公司 服务器:20.10.80.193 分布式系统拓扑图

2 分布式部署和配置 2.1 MQ部署规划 UAPMQ部署之前应做好规划,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1、每个系统节点所在的应用服务器与MQ的通讯网络规划; 2、MQ本身的部署方式:单点还是集群; 3、MQ中间件的IP、端口等参数; 如果整个分布式系统的网络环境中存在低质量不可靠的网络链路时,MQ应考虑以集群方式部署,在每个分布式系统节点的应用服务器所处的局域网内部署一个MQ中间件,这些分布于各个局域网内的MQ中间件之间再组建成MQ集群。而如果整个分布式系统的网络环境中的网络质量非常好,则MQ可以采用“单点部署”的方式,简化部署,即每个分布式系统节点的应用服务器都直接连接到同一个MQBroker中。 如MQ单点部署,则每个分布式系统节点配置的消息中间件应指定为同一个MQ地址及端口。以在服务器20.10.80.43上单点部署MQ为例,则各分布式系统的MQ连接配置情况如下: 如MQ采用集群部署,则每个分布式系统节点将指定MQ集群内的分布式系统节点对应所处局域网内部署的MQ中间件,示例如下: 2.2 MQ安装 由于UAPMQ已经内嵌入NCV6.5产品中,目录是nchome\uapmq。因此如果已经安装的NCV6.5则不需要再安装UAPMQ。 如UAPMQ需要单独安装则取NCV6.5安装盘进行安装,安装时勾选消息中间件即可。

大型电商网站服务器架构完全部署实施方案

大型电商网站服务器架构完全部署方案

————————————————————————————————作者:————————————————————————————————日期: 2

任何一个大型网站都是经历用户积累然后成长,从一台服务器到多台服务器才能构架支撑网站现有数据、用户、页面请求等。大型网站(如淘宝、京东等)的系统架构并不是开始设计就具备完整的高性能、高可用、安全等特性,它总是随着用户量的增加,业务功能的扩展逐渐演变完善的,在这个过程中,开发模式、技术架构、设计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连技术人员也从几个人发展到一个部门甚至一条产品线。所以成熟的系统架构是随业务扩展而完善出来的,并不是一蹴而就;不同业务特征的系统,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例如淘宝,要解决海量的商品信息的搜索、下单、支付,例如腾讯,要解决数亿的用户实时消息传输,百度它要处理海量的搜索请求,他们都有各自的业务特性,系统架构也有所不同。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从这些不同的网站背景下,找出其中共用的技术,这些技术和手段可以广泛运行在大型网站系统的架构中,下面就通过介绍大型网站系统的演化过程,来认识这些技术和手段。 一、最开始的网站架构最初的架构,应用程序、数据库、文件都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如图: 二、应用、数据、文件分离随着业务的扩展,一台服务器已经不能满足性能需求,故将应用程序、数据库、文件各自部署在独立的服务器上,并且根据服务器的用途配置不同的硬件,达到最佳的性能效果。

三、利用缓存改善网站性能在硬件优化性能的同时,同时也通过软件进行性能优化,在大部分的网站系统中,都会利用缓存技术改善系统的性能,使用缓存主要源于热点数据的存在,大部分网站访问都遵循28原则(即80%的访问请求,最终落在20%的数据上),所以我们可以对热点数据进行缓存,减少这些数据的访问路径,提高用户体验。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实验目标: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实验背景: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络管理员,要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技术原理:交换机的管理分为带外管理和带内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 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使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模式: 用户模式:switch> enable 可以查看交换机的硬件,软件,版本信息, 特权模式:switch# config terminal 可以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测试与调试 全局模式:switch(config)# interface f 0/1 可以配置主机名,登陆信息等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exit返回到上一级模式 end 返回到特权模式 命令帮助:? co? copy? (显示该模式视图以copy开头的帮助信息) 交换机支持简写。config terminal: con t Ctrl+c 是快捷键,起到中止的作用。 特权模式下: 输入reload 可以重启交换机。 实验步骤: 新建拓扑图,拖入1台2960交换机,和1台pc机,然后用配置线相连。 懂得4种模式之间的切换 设置交换机的名字:hostname x (全局模式下) Switch(config)#hostname sw1 配置交换机端口参数:speed duplex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show version (特权模式下配置) 查看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show running (特权模式下配置) int +tab 可以补齐interface 通过交换机的pc 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Pc-桌面-terminal

区块链技术原理详解

区块链技术原理详解以数据库思维理解区块链

作为一个数据库行业的老兵,我看到在区块链技术的热潮下,传统的IT技术同学们保持了十分理性,甚至是排斥的态度。其实不管是热捧还是排斥,两极观点之下,我认为我们应该从IT人比较能够理解的角度探讨一下区块链技术。因为区块链这个东西的本质和数据库技术非常相像,很多机制使用数据库的理念去理解会非常直观准确。 对于区块链和传统数据技术,我认为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主题是“融合”。我们就从数据库这个角度来解读区块链技术体系中各个技术点,以及通过“去中心化数据库”这个概念,把区块链与数据库技术做一个比较好的整合。 一、区块链技术现状 当前的区块链世界有人号称1.0、2.0、甚至已经到了3.0时代,但是从一个产品或技术打磨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当前的区块链也就相当于数据库的80年代,处于百花争鸣各种思想层出不穷的时代。对技术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各种新鲜的想法和思路大量爆发,在沉闷的技术领域带来新鲜的突破;同时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没有任何产品或方向肯定是未来的主流,任何新鲜的思路也许在几个月以后就被证明不可行。 所以,我们要正确认知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变革和发展,那我们来对比当年数据库所走过的道路,看看未来区块链世界会怎样发展。

1、技术演进路程 首先我认为,区块链一定会从当前的专有化向通用化演进。现在基本所有做公链的产品都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场景来实现与优化,但是我认为未来一定不会是一个应用一条链,而是有一种通用的开发范式。就好像传统数据库一样,不管大家开发什么样的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这么若干有限的几个通用性产品就能够满足大部分业务场景了。 第二,向标准化演进。对于区块链技术,现在每个链基本都有自己的开发范式,甚至很多公链还模仿以太坊尝试自己做一个编程语言出来,这实际上是一种行业处于原始时期的标志。怎样判断一个行业

VMware_vCenter_分布式交换机配置

VMware vCenter分布式交换机 1. vNetwork Distributed vSwitch简介 vNetwork Distributed vSwitches(vDS或vNDS)支持一个交换机在多个宿主上配置使用。之前,具有相同配置的vSwitch必须在每一个宿主上创建,以便支持如VMotion的特性。当一个VM从一个宿主移动到另一个宿主时,它需要发现另一个宿主的网络名称和相同的配置才能建立连接。在每一个宿主上配置每一个vSwitch是非常费时的过程,而如果并非所有配置都一样的,通常就会出现VMotion兼容问题。 vDS与标准交换机非常相似,但是标准vSwitch是在每一个宿主上单独配置,而vDS是使用vCenter Server进行集中配置。每个vCenter Server最多有16个vDS,每个vDS最多可以连接64个宿主。vDS通过vCenter Server创建和维护,但是它们的运行并不依赖于服务器。如果vCenter Server变得不可用,vDS不会丢失它们的配置。当一个vDS在vCenter Server 中创建时,每一个宿主上会创建一个隐藏的vSwitch与vDS连接,它位于本地VMFS卷的名为.dvsData的文件夹中。vDS不仅包含vSwitch集中管理的功能;它们还支持下列特性,而这些是标准vSwitch所不具备的: ?支持专用VLAN来分割VM。 ?VMotion中的VM网络端口状态在从一个宿主移到另一个宿主时是保持不变的,这样就能支持持续的统计监控并促进安全性监控。这就是所谓的 Network Policy VMotion。 ?双向流量整形同时支持Tx和Rx速度限制。标准vSwitch只支持Tx速度限制。 ?支持第三方分布式vSwitch,如Cisco Nexus 1000v。 Distributed vSwitch必须通过vCenter在数据中心级别定义的,横跨多台ESX 主机的超级交换机(只有Enterprise Plus版本支持),它把分布在多台ESX

分布式服务架构方案

高并发分布式服务架构方案 下图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架构蓝图,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的模块各有不同。此架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数据存储和读取,基础服务,应用层(APP/业务/Proxy),日志监控等,下面对这些主要的问题提供具体的各项针对性技术方案。 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分布式系统应该根据应用对数据不同的一致性、可用性等要求和数据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数据存储和读取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可选方案: 1)内存型数据库。内存型的数据库,以高并发高性能为目标,在事务性方面没那么严格, 适合进行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读取。例如开源nosql数据库mongodb、redis等。 2)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在满足并发性能的同时,也需要满足事务性,可通过 读写分离,分库分表来应对高并发大数据量的情况。例如Oracle,Mysql等。 3)分布式数据库。对于数据的高并发的访问,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提供读写分离的方案, 但是带来的确实数据的一致性问题提供的数据切分的方案;对于越来越多的海量数据,传统的数据库采用的是分库分表,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后期要不断的进行迁移维护;对

于高可用和伸缩方面,传统数据采用的是主备、主从、多主的方案,但是本身扩展性比较差,增加节点和宕机需要进行数据的迁移。对于以上提出的这些问题,分布式数据库HBase有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适用于高并发海量数据存取的要求。 基础服务 基础服务主要是指数据层之上的数据路由,Cache,搜索等服务。 1)路由Router。对于数据库切分方案中的分库分表问题,需要解决在请求对应的数据时 定位需要访问的位置,可根据一致性Hash,维护路由表至内存数据库等方案解决。 2)Cache。对于高并发的系统来讲,使用Cache可以减轻对后端系统的压力,所有Cache 可承担大部分热数据的读操作。当前用的比较多的是redis和memcache,redis比memcache有丰富的数据操作的API,redis对数据进行了持久化,而memcache没有这个功能,因此memcache更加适合在关系型数据库之上的数据的缓存。 3)搜索。搜索可以支持应用系统的按照关键词的检索,搜索提示,搜索排序等功能。开源 开源的企业级搜索引擎主要有lucene, sphinx,选择搜索引擎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a)搜索引擎是否支持分布式的索引和搜索,来应对海量的数据,支持读写分离,提高 可用性 b)索引的实时性 c)搜索引擎的性能 Solr是基于Lucene开发的高性能的全文搜索服务器,满足以上三个方面的考虑,而且目前在企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包括面向用户的应用,网站、APP等,还包括相关的业务处理的运算等。 1)负载均衡-反向代理。一个大型的平台包括很多个业务域,不同的业务域有不同的集群, 可以用DNS做域名解析的分发或轮询,DNS方式实现简单。但是因存在cache而缺乏灵活性;一般基于商用的硬件F5、NetScaler或者开源的软负载lvs在做分发,当然会采用做冗余(比如lvs+keepalived)的考虑,采取主备方式。Nginx是基于事件驱动的、异步非阻塞的架构、支持多进程的高并发的负载均衡器/反向代理软件,可用作反向代理的工具。

(整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基本交换机的配置拓扑图如下: 一、编址表 二、学习目标 ●清除交换机的现有配置 ●检验默认交换机配置 ●创建基本交换机配置 ●管理MAC地址表 ●配置端口安全性 三、实验过程 任务1:清除交换机的现有配置 步骤1:键入enable命令进入特权模式 步骤2:删除VLAN数据库信息文件

步骤3:从NVRAM删除交换机启动配置文件 步骤4:确认VLAN信息已删除 步骤5:重新加载交换机

任务2:检查默认交换机配置步骤1:进入特权模式,键入enable 步骤2:检查当前交换机配置 (1)发出show running-config命令

交换机有多少个快速以太网接口?答:从上图显示,共有24个快速以太网接口 交换机有多少千兆以太网接口?答:2个 显示的VTY线路值范围是什么 ? 答:0-15 (2)发出show startup-config命令,检查当前NVRAM的内容 答:交换机作出这个响应的原因是因为在任务一中已经清楚了交换机中NVRAM的内容。(3)发出show interface vlan1命令,检查虚拟接口VLAN1 的特征

交换机设置了IP地址吗?答:从上图看出,此时交换机还没有配置IP地址 虚拟交换机接口的MAC地址是什么?答:从上图得出硬件地址即MAC地址是 0001.96ba.4e3b 此接口打开了吗?答:从vlan is administratively down,……得 出该接口应该没有打开 (4)发出show ip interface vlan1命令查看接口的IP 属性 看到的输出是什么?答:从上图的输出时vlan1没有打开,线路不通,互联网协议处理没 办法正常运行 步骤3:显示Cisco IOS信息

邮件服务器分布式部署方案

邮件服务器分布式部署方案 一、分布式部署分析(多个地方用同一域名搭建服务器) 分布式部署主要解决南北互联或国内外网络互通的问题,以及单台负载过大的情况。 分布式邮件系统适用于在各地设有分部的政府机构或者大型集团,使用统一的邮箱域名的同时为了提高邮件系统的运行效率,大型机构可以选择部署分布式邮件系统来提高系统性能。在各地有人员的机构,使用传统的单点式邮件系统搭建方案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1. 分支机构位置和中心位置或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连接,通常是低带宽、高滞后或不可靠的。 2. 公司总部的网络基础结构无法同时处理所有分支机构的服务请求, 3. 用户需求规定服务器须放在本地,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和可用性。 针对这些要求,U-Mail 邮件系统为企业提供分布式部署方案 下面本手册,以某公司域名是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 有北京和深圳2个办事处。为例进行说明 分布式邮件系统是指同一域名下,跨地域部署的邮件系统,如图:

二、工作流程分析 1. 同域名内部互相发送 北京的用户收发都是通过北京那台服务器收发,如果发送到深圳这台服务器上面的账号则直接发送到深圳的服务器。 深圳的用户收发都是通过深圳这台服务器收发,如果发送到北京那台服务器上面的账号则直接发送到北京的服务器, 2. 内部发送到外部域名 发送到外面的邮件都由各自服务器发送出去。 3. 外部发送进来 外面发送进来的邮件随机发到北京或者深圳的服务器: 如果首先发到北京的服务器,北京服务器首先检查收件人是在哪台服务器上面,发现是本服务器上面账号的邮件则接受,如果发送不是本地(北京)账号邮件,则发送到深圳服务器。如果没有这个账号则拒收。 同样如果是先发到深圳的服务器上面,深圳服务器首先检查收件人是在哪台服务器上面,发现是本服务器上面账号的邮件则接受,如果发送不是本地账号邮件,则发送到北京服务器上面去,如果没有这个账号则拒绝。 三、分布式部署设置 1. 域名解析设置 需要把域名的MX 记录同时指向各地区的邮件服务器,邮件优先级设置相同 假如公司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公司有二个分支机构,分别在北京,深圳, 各自的邮件服务器主机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 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 则两地的MX 记录应该设置如下: 北京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 MX 10 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 深圳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 MX 10 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 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 A 北京IP 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 A 深圳IP 2. 硬件环境 两台服务器配置:双Xeon、2G内存、SAS硬盘。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基本交换机的配置 拓扑图如下: 一、编址表 二、学习目标 ●清除交换机的现有配置 ●检验默认交换机配置 ●创建基本交换机配置 ●管理MAC地址表 ●配置端口安全性 三、实验过程 任务1:清除交换机的现有配置 步骤1:键入enable命令进入特权模式 步骤2:删除VLAN数据库信息文件 步骤3:从NVRAM删除交换机启动配置文件 步骤4:确认VLAN信息已删除 步骤5:重新加载交换机 任务2:检查默认交换机配置 步骤1:进入特权模式,键入enable 步骤2:检查当前交换机配置 (1)发出show running-config命令 交换机有多少个快速以太网接口?答:从上图显示,共有24个快速以太网接口 交换机有多少千兆以太网接口?答:2个 显示的VTY线路值范围是什么 ? 答:0-15 (2)发出show startup-config命令,检查当前NVRAM的内容 答:交换机作出这个响应的原因是因为在任务一中已经清楚了交换机中NVRAM的内容。(3)发出show interface vlan1命令,检查虚拟接口VLAN1 的特征 交换机设置了IP地址吗?答:从上图看出,此时交换机还没有配置IP地址 虚拟交换机接口的MAC地址是什么?答:从上图得出硬件地址即MAC地址是 此接口打开了吗?答:从vlan is administratively down,……得 出该接口应该没有打开 (4)发出show ip interface vlan1命令查看接口的IP 属性 看到的输出是什么?答:从上图的输出时vlan1没有打开,线路不通,互联网协议处理没 办法正常运行

步骤3:显示Cisco IOS信息 交换机运行的CISCO IOS版本是多少?答:软件名为C2950-I6Q4L2-M,版本为12.1(22) EA4 系统图像文件名是什么?答: Ox 此交换机的基本MAC地址是什么?答: 步骤4:检查快速以太网接口 此接口是打开还是关闭的? 答:从FastEthernet0/18 is down,line protocol is down 看出该接口是关闭的 什么事件会打开接口?答: switch# show interface事件可以打开接口 接口的MAC地址是什么?答: 该接口的速率和双工设置是什么?答:其双工设置的是半双工,速率是:100Mb/s 步骤5:检查VLAN信息 VLAN1的名称是什么?答:Default:默认 此VLAN中有哪些端口?答:Fa0/1~Fa0/24,24个快速以太网接口,2个千兆以太网接 口 Vlan1是活动的吗?答:Vlan1是活动的,从active看出 什么类型的VLAN是默认的VLAN? 答:enet类型的vlan是默认的 步骤6:检查闪存 发现了哪些文件或目录? 答:发现了一个 rw的目录,里面有 c2950-i6q412-mz.121-, 该文件共字节,剩余的空间还有字节 步骤7:检查并保存启动配置文件 把要运行配置文件的内容保存到非易失性RAM(NVRAM) 任务3:创建基本交换机配置

基于c#.NET的分布式部署方案

系统软件结构示意图 系统基于SOA架构设计,系统整体划分为不同组件或者应用服务,支持分布式的部署及扩展,并通过Nginx组件实现负载均衡。根据逻辑关联划分为: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层。表现层负责系统与用户或者外部系统交互;应用层是服务于表现层,主要实现业务逻辑处理满足表现层的需求;数据层是负责系统数据的存储。 (1)表现层

主要负责与用户和外部系统交互,具体提供系统可操作WEB功能、数据交换程序或者数据接口。满足不同的场景使用。Web Layer主要用https://www.doczj.com/doc/0711804742.html, mvc5技术实现;Data Exchange 根据需求实现数据交换程序;Data Interface主要基于http协议,用Web API技术实现。 (2)应用层 主要负责系统逻辑计算的实现,提供服务接口给展现层使用。此两层之间通信基于系统内部局域网tcp/ip协议,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根据应用服务职责不同,将分两大类,分别为业务应用服务和基础应用服务。业务应用服务实现业务需求的功能服务,比如用户订单、某类商品的管理功能等。基础应用服务实现系统基础公用的功能服务,比如:日志服务、缓存服务、用户认证服务功能等。本系统应用服务一般使用.NET平台的通信框架WCF技术实现,个别其他组件除外,比如MQ组件、Redis缓存组件。 (3)数据层 主要负责系统数据存储、同步、缓存和备份管理。本系统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对于结构化数据使用MSSQL2008以上数据库存储,基于MSSQL复制同步的机制,可以进行数据读写分离的实现,提升数据层面的优化。对于本系统业务日志数据的存储选型,由于考虑到业务日志数据结构多样化、数据量较大,所以选用MongoDB的NoSQL 技术,同时系统面对着高并发的访问,采取了缓存的机制提升性能,选用Redis缓存组件实现数据缓存存储。对于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比如文档、图片等数据,本系统基于Windows 平台NTFS文件系统实现文档存储和读写功能。 三、系统物理结构

分布式部署方案

SpaceBuilder 分布式部署方案 适用版本:v3.0 版本信息:0.9 建立日期:2008-5-21 创建人:马志强 审核者: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编辑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3 中文版

目录 1引言 (3) 1.1引用术语与缩写解释 (3) 2部署综述 (3) 2.1服务器角色与职责 (4) 2.2网络设备 (4) 3服务器配置 (4) 3.1通用配置 (4) 3.1.1单点登录配置 (4) 3.1.2缓存客户端配置 (5) 3.1.3数据库连接字符串配置 (5) 3.2web服务器 (6) 3.2.1与资源服务器相关配置 (6) 3.2.2与文件服务器相关配置 (6) 3.2.3与全文检索服务器相关配置 (8) 3.2.4自运行任务配置 (8) 3.3文件服务器 (10) 3.3.1统一配置 (13) 3.3.2个别配置 (14) 3.3.3WCF附件转换站点的配置: (14) 3.4全文检索服务器 (15) 3.4.1统一配置 (15) 3.4.2个别配置 (16) 3.5资源服务器 (16) 3.6数据库服务器 (16) 3.7缓存服务器 (17) 3.8Email发送服务器 (17) 4服务器配置建议 (17) 4.1合并建议 (17) 图表索引: 图表1 分布式部署视图 (3)

1引言 为了使SpaceBuilder可以应对高负载、大数据量的挑战,进行了该方案的编写。针对不同的数据量及负载会有不同的技术架构,SpaceBuilder是为千万级(单表记录)数据而开发的,因此提供本方案供架构设计以及应用部署人员使用。 SpaceBuilder可以通过部署多台服务器来提升负载,本文档详细介绍如何在多台服务器上进行部署,需要进行哪些设置及注意事项。 1.1引用术语与缩写解释 2部署综述 图表1 分布式部署视图

MATLAB分布式并行计算服务器配置和使用方法

Windows下MATLAB分布式并行计算服务器配置和使用方 法 1MATLAB分布式并行计算服务器介绍 MATLAB Distributed Computing Server可以使并行计算工具箱应用程序得到扩展,从而可以使用运行在任意数量计算机上的任意数量的worker。MATLAB Distributed Computing Server还支持交互式和批处理工作流。此外,使用Parallel Computing Toolbox 函数的MATLAB 应用程序还可利用MATLAB Compiler (MATLAB 编译器)编入独立的可执行程序和共享软件组件,以进行免费特许分发。这些可执行应用程序和共享库可以连接至MATLAB Distributed Computing Server的worker,并在计算机集群上执行MATLAB同时计算,加快大型作业执行速度,节省运行时间。 MATLAB Distributed Computing Server 支持多个调度程序:MathWorks作业管理器(随产品提供)或任何其他第三方调度程序,例如Platform LSF、Microsoft Windows Compute Cluster Server(CCS)、Altair PBS Pro,以及TORQUE。 使用工具箱中的Configurations Manager(配置管理器),可以维护指定的设置,例如调度程序类型、路径设置,以及集群使用政策。通常,仅需更改配置名称即可在集群间或调度程序间切换。 MATLAB Distributed Computing Server 会在应用程序运行时在基于用户配置文件的集群上动态启用所需的许可证。这样,管理员便只需在集群上管理一个服务器许可证,而无需针对每位集群用户在集群上管理单独的工具箱和模块集许可证。 作业(Job)是在MATLAB中大量的操作运算。一个作业可以分解不同的部分称为任务(Task),客户可以决定如何更好的划分任务,各任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MALAB中定义并建立作业及其任务的会话(Session)被称为客户端会话,通常这是在你用来编写程序那台机器上进行的。客户端用并行计算工具箱来定义和建立作业及其任务,MDCE通过计算各个任务来执行作业并负责把结果返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实践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姓名: 学号: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1 指导老师: 2011 年 7 月 5 日

一、 实验目的与任务 1,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3,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4,掌握交换机的安全配置。 二、网络拓扑结构 三、实验涉及的相关知识点 1,交换机的分类: (1) 按使用范围分: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 (2) 按实现的技术分类:帧中继交换机、ATM 交换机、光纤交换机、 以太网交换机。 (3) 根据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 核心层交换机。 (4) 根据对数据包的处理方式分:直通式交换机、无碎片式交换机。 2,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1) 地址学习功能。 (2) 转发或过滤选择。 (3) 防止交换机环。 3,超级终端和TFTP 。 (1) 启动超级终端:“开始——程序——附件——通信——超级终 端”,设置超级终端主要设置两个内容,一是选择端口,二是设置端口速率。 0/5

(2)TFTP的设备配置。 4,交换机的配置方式: (1)命令行方式CLI:即通过超级终端或Telnet工具进行配置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要记住相关的命令,优点是配置灵活、速度快。 (2)图形方式:一般是指通过IE浏览器或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的配置。 这种方式的配置是界面直观,无需记住大量的命令,但控制功能不如命令方式灵活。 四、实验内容与过程 1、在FILE中打开建立的拓朴结构。 2、在eSwitches中选择s21,出现如下所示:

3、输入命令enable,再输入命令show run: 4、输入命令show interface 和show flash分别观察交换机的端口信息和flash存储器中的内容。

hadoop2.2.0分布式配置

Hadoop2.2.0分布式配置 一、系统环境: IP 账号/主机名功能操作系统 192.168.25.150 hadoop@hadoopm nm/rm/sm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 192.168.25.151 hadoop@hadoopd1 dn/rm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 192.168.25.152 hadoop@hadoopd2 dn/rm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 二、设置HOST: vi /etc/hosts 192.168.25.150 hadoopm 192.168.25.151 hadoopd1 192.168.25.152 hadoopd2 注释掉localhost等配置: #127.0.0.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1 localhost6.localdomain6 localhost6 设置好后,将此文件直接覆盖到其它主机对应的文件。 三、设置静态IP: 查看ip: Ifconfig 设置静态ip: vi /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NETWORKING_IPV6=no HOSTNAME= hadoopm #主机名 DEVICE=eth0 #网卡标志 ONBOOT=yes #是否自动启动 BOOTPROTO=static #是否使用静态IP IPADDR=192.168.25.150 #当前机器的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25.255 #网关 也可以单独修改具体网卡的ip配置:

交换机基本配置

交换机基本配置 主要内容及目的 (1)了解交换机配置的方法。 (2)掌握CLI配置环境。 (3)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技术标准及要求 1、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配置交换机主要有五种方法: ●控制台(Console口) ●虚拟终端(Telnet) ●TFTP服务器 ●Web方式 ●网管工作站 在上述五种方法中,交换机的第一次配置必须通过控制台方式进行。在控制台方式下对交换机进行了相关配置(例如配置管理IP)以后,才可以使用其他配置方式管理交换机。 (1)控制台配置方式,其配置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备连接。 在交换机关机的情况下,利用带RJ45连接器的配置电缆(Console线)将计算机的串口与交换机的Console口相连。如图5-1所示。 第二步:设置超级终端。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按照“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步骤,打开如图5-2界面,输入自定义的连接名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当出现5-3所示的界面后,选取连接交换机所用的PC端口。配置电缆一般都是通过COM1来连,所以我们选取COM1。 图 5-2 通过超级终端连接交换机 图 5-3 选择连接时使用的端口 当出现图5-4界面时,我们可以在“每秒位数”下

拉列表框中选择9600,其他各项均采用默认值。也可以直接单击“还原为默认值”按钮,然后单击“确定”,此时显示图4-5超级终端界面。至此,超级终端已经做好与交换机控制台连接的准备了。 图 5-4 设置连接参数图 5-5 超级终端界面 第三步:接通交换机电源,连续按几次“回车”键。在PC机超级终端界面中就会显示交换机的开机信息,并进入交换机的配置模式选择菜单。 第四步:选择配置和管理交换机的方式。按回车,进入命令行配置方式(CLI:Command-Line Interface)。 由于控制台方式不需要占用交换机的网络带宽,所以又称为带外管理方式。 (2)通过Telnet配置 Telnet是基于TCP/IP的协议,如果交换机已经用控制台方式配置了管理IP,就可以使用PC的Telnet程序远程登录交换机并进入交换机的命令行配置模式(CLI)。虽然Telnet与控制台方式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两者的配置界面相同。其配置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备连接。 把计算机的网卡与交换机的某Ethernet端口用直通网线连接起来。 第二步:运行TELNET终端仿真程序登陆交换机。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打开“开始→运行”,输入“telnet ip-address”或者“telnet hostname”命令登录交换机进行管理和配置(ip-address指的是交换机的管理IP,hostname指的是交换机的域名或者主机名)。假设交换机的管理IP为192.168.1.1,则操作如图5-6所示。 图4-6 用TELNET方式管理交换机

大数据之hadoop分布式集群参数配置

hadoop分布式集群参数配置(一) ------master节点hadoop配置 上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将master节点的网络IP、hostname文件、hosts文件配置完成,接下来还有hadoop相关配置文件需要修改。 1、hdfs-site.xml 在hadoop的配置文件中与HDFS(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相关的是hdfs-core.xml文件。在伪分布集群中只有一个节点,因此此节点即要有NameNode 功能也要有DataNode功能。在工作环境中这两个是不会在一个节点上的,在我们的多节点分布式集群中master只运行NameNode因此需在hdfs-site.xml文件中删除DataNode相关配置。 打开虚拟机在终端中输入cd hadoop/etc/hadoop 命令进入hadoop配置文件目录。 终端输入命令vim hdfs-site.xml进入vim编辑界面,按下图步骤删除原来伪分布集群配置的DataNode相关配置,并将数据冗余数量设置为2。 输入i进入编辑模式,编辑后的文件内容如下所示。

最后退出编辑模式,保存并退出。 2、core-site.xml 在core-site.xml中指定一个节点运行hdfs服务。在之前伪分布集群中只有一个节点,因此我们使用的是localhost,如今在集群中有三个节点,我们约定使用master。 在终端中输入vim core-site.xml按下图操作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后内容如下所示 记得退出并保存。 3、yarn-site.xml 在yarn-site.xml 里可以修改与资源管理模块YARN相关的一些配置。 终端中输入vim yarn-site.xml进行以下更改,将资源调度管理任务放置于master节点上 最终修改后的文件内容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