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卫生规范10.07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卫生规范10.07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卫生规范10.07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卫生规范10.07

ICS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

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卫生规范

(Local )food safety standard

Hygienic standard for production of ready to eat fresh-cut vegetables and fruit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由北京市卫计委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即食鲜切蔬果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验收、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设备、运输工具、人员等的食品安全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NY/T 1529 鲜切蔬菜加工技术规范

NY/T 1987 鲜切蔬菜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即食鲜切蔬果 ready to eat fresh-cut vegetables and fruits

即食鲜切蔬果是指以新鲜的蔬菜、水果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清洗(去皮)、切分、消毒、去除表面水等处理,可以改变形状但仍保持新鲜状态,包装后经冷链储运销售,可直接入口食用的产品。包括与有效隔离的调味品(如沙拉酱、调味油等)、熟制动物源性产品(如畜禽肉、水产品等)等其它可即食产品组合包装的产品。

3.2

即食 ready to eat

指无需经过烹调加热或其他方式杀菌,可直接入口食用的使用方法。

4 选址及厂区环境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5 厂房和车间

5.1基本条件应符合GB 14881、NY/T 1529的规定。

5.2 原料仓库

原料仓库地面、墙面应采用无毒、无异味、不渗透、易清洗消毒的材料,库内应通风良好、清洁,有防蝇、虫、鼠害等设施。冷藏库应设有温度监控设施,可根据不同蔬菜水果品种设置合适的储存温度。

5.3原料预处理区

应具备满足生产需要的挑拣、清洗、去除不可食部分等设施,操作场所应具备通风或排气设施。环境温度控制为1~10℃。

5.4加工区

应区分加工过程需要的截切、消毒、护色等区域,并具备相应加工设备设施。具备换气、环境消毒等设施,并对环境采取一定的微生物监控措施,环境温度控制为1~7℃。

5.5 包装区

应配备满足生产需要的工器具及去除表面水、称量、包装设备设施,如电子称、封口机、打码机和金属检测仪等。具备换气、环境消毒等设施,并对环境采取严格的微生物监控措施,环境温度控制为1~5℃。

5.6成品库

应对待检区、不合格产品区进行有效隔离、明确标识。环境温度控制为1~5℃。

5.7工器具清洗区

应配备足够的水源,并具备满足生产需要的清洗槽、容器及工器具清洗、消毒设施。

5.8检验室

工厂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检验场所,具备满足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至少包括常量天平(精度0.1g)、分析天平(精度0.1mg)、温度计(精度0.5℃)、农残测试仪、微生物培养箱;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等检验设备。

6 设施与设备

基本条件应符合GB 14881、NY/T 1529的规定。

7 卫生管理

基本条件应符合GB 14881、NY/T 1529的规定。

8 原料、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的要求

应按照GB 14881的规定,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的采购、验收、运输、贮存管理制度。

所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应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不得添加任何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物质。

9 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

9.1 总体要求

应符合GB 14881要求,明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食品安全控制措施。鼓励企业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对生产过程进行食品安全控制。

9.1.1生物污染的控制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过程中生物污染可能存在于原料或食品辅料、生产用水、包装材料等,以及原材料的贮存、预处理、截切、去除表面水、包装、成品贮存、运输等环节。

应针对生产设备和环境制定有效的清洁消毒制度,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清洁消毒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清洁消毒的区域、设备或器具名称;清洁消毒工作的职责;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名称及用量;清洁消毒方法和频率;清洁消毒效果的验证及不符合的处理;清洁消毒工作及监控记录。

应建立即食鲜切蔬果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结合生产工艺及产品特性,制定生产环境、过程产品的微生物监控要求。

9.1.2 化学污染的控制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化学污染可能存在原料或食品辅料(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生产用水(如重金属)、包装材料(如加工助剂等污染)等,截切(如油脂污染)、消毒(如消毒剂残留等)、去除表面水(如油脂污染)、包装(如油脂污染)等环节出现。

应该建立防止化学污染的管理制度、化学污染控制计划和控制程序;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制度;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的使用制度等。生产设备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活动部件若需润滑,只能使用食用级润滑油(脂)。

9.1.3物理污染的控制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物理污染主要可能在原料/食品辅料、生产用水、包装材料、预处理、截切、去除表面水、包装等环节出现。应该建立防止异物(金属、硬塑料、玻璃等)污染的管理制度以及物理污染的控制计划和控制程序。

9.2工艺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应制定即食鲜切蔬果加工工艺流程图,并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潜在危害,范围包括微生物、化学、物理污染等方面,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及限值。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参数偏离规定要求时,应按照预先制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实施。必要时,需对有问题的产品实施隔离,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处理。

9.2.1预处理

原料应洗净泥沙、去除杂质等异物及不可食部分。

9.2.2 截切

对截切的工器具及设备在使用前后进行清洗、消毒。

9.2.3消毒

应对截切的蔬果进行消毒,消毒方式应符合食品安全相关规定,并确保消毒效果。使用消毒液的温度控制为1~5℃。

9.2.4 去除表面水

配置与加工规模相适应的脱水机等脱水设备,脱水后的蔬果表面应无明显水珠。

9.2.5 包装

9.2.5.1 包装前应对包装材料及容器进行清洗或消毒等处理,并对设备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包装材料符合相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9.2.5.2 操作人员应对与产品有直接接触的部位进行定时消毒。

9.2.5.3 包装后的产品应避免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10 检验

10.1原料检验

10.1.1 应对原料进行检查,每批原料、包装材料均应有企业自检合格报告或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

10.1.2 应制定原料、包装材料品质验收标准。对每批原辅料、包装材料进行检测,检测方法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10.1.3 生产用水按GB 5749 中规定的要求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必要时,应采取水处理设备对生产用水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加工使用。

10.2生产加工过程检验

10.2.1 每批即食鲜切蔬果应按工艺规定要求进行生产,并应对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监控,并有实施记录,具体监控内容见附录A。

10.2.2 应对各环节的设备运转情况予以检查和监控,并有实施记录。

10.2.3 应对加工过程中人员、环境、设施、设备、工器具的清洗消毒情况进行监控,并有实施记录。

10.3 产品检验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每品种每批次产品的留样数量应不少于500g,至少5个独立包装,分类冷藏存放于经消毒的专门区域,样品应保存至超过保质期48小时之后。

10.3.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由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执行, 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检验合格签发检验合格证, 产品凭检验合格证出厂。

10.3.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长期停产, 恢复生产时;

b)原料、加工工艺或生产条件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食品监管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d)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大差异时;

e)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一次的周期性检验。

11 产品的贮存和运输

即食鲜切蔬果的贮存和运输应采取冷链的形式,使用专用仓库和冷藏车,温度控制在1~5℃。冷藏车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卫生检查,定期清洁、消毒。

12 产品追溯和召回

企业应建立产品追溯制度和产品召回制度,确保对产品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出厂运输所有环节都可进行有效追溯;当发现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立即停止生产,及时采取下架、召回、销毁等措施,并将产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相关部门报告。

13 标签和标识

13.1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和GB 28050的规定,应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储存条件等。

13.2 运输包装的图示和收发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14 管理机构和人员

应具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按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15 记录和文件的管理

应制定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应符合《食品安全法》及相关规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和检验,并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b) 生产过程卫生控制管理制度;

c)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及人员培训制度;

d)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的采购管理制度;

e) 设备管理制度;

f) 清洁消毒制度;

g)产品检验及出厂检验制度;

h) 废弃物存放和清除制度;

i)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

j)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制度。

附录 A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关键技术参数控制按表A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食品企业的食品加工过程、原料采购、运输、贮存、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基本卫生要求及管理准则。本规范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工厂,并作为制定各类食品厂的专业卫生规范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GB 3841 锅炉烟尘排放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3 原材料采购、运输的卫生要求 3.1 采购 3.1.1 采购原材料应按该种原材料质量卫生标准或卫生要求进行。 3.1.2 购入的原料,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香、味和组织形态特征,不含有毒有害物,也不应受其污染。 3.1.3 某些农、副产品原料在采收后,为便于加工、运输和贮存而采取的简易加工应符合卫生要求,不应造成对食品的污染和潜在危害,否则不得购入。 3.1.4 采购人员应具有简易鉴别原材料质量、卫生的知识和技能。 3.1.5 盛装原材料的包装物或容器,其材质应无毒无害,不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 3.1.6 重复使用的包装物或容器,其结构应便于清洗、消毒。要加强检验,有污染者不得使用。 3.2 运输 3.2.1 运输工具(车厢、船仓)等应符合卫生要求,应备有防雨防尘设施,根据原料特点和卫生需要,还应具备保温、冷藏、保鲜等设施。 3.2.2 运输作业应防止污染,操作要轻拿轻放,不使原料受损伤,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

3.2.3 建立卫生制度,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洁净卫生。 3.3 贮存 3.3.1 应设置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原材料场地和仓库。 3.3.1.1 新鲜果、蔬原料应贮存于遮阳、通风良好的场地,地面平整,有一定坡度,便于清洗、排水,及时剔出腐败、霉烂原料,将其集中到指定地点,按规定方法处理,防止污染食品和其他原料。 3.3.1.2 各类冷库,应根据不同要求,按规定的温、湿度贮存。 3.3.1.3 其他原材料场地和仓库,应地面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有防鼠、防虫设施。 3.3.2 原料场地和仓库应设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按时清扫、消毒、通风换气。 3.3.2.1 各种原材料应按品种分类分批贮存,每批原材料均有明显标志,同一库内不得贮存相互影响风味的原材料。 3.3.2.2 原材料应离地、离墙并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垛与垛之间也应有适当间隔。 3.3.2.3 先进先出,及时剔出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原料,防止污染。 4 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 4.1 设计 4.1.1 凡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有关食品卫生部分均应按本规范和各该类食品厂的卫生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4.1.2 各类食品厂应将本厂的总平面布置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报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备查。 4.2 选址

鲜切果蔬加工工艺及其保鲜技术

鲜切果蔬加工工艺及其保鲜技术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即食、方便食品已经成为人 们的消费时尚,鲜切果蔬将成为果蔬采后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方向之一,保持品质、延长保鲜期是鲜切果蔬加工工艺的关键。本文介绍鲜切果蔬加工工艺及加工中的品质变化及影响因素, 综述了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阐述了鲜切果蔬及其保鲜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鲜切果蔬品质变化保鲜技术现状发展 鲜切果蔬又称最少加工果蔬、半加工果蔬、轻度加工果蔬等,它是指以新鲜果蔬为原料,经分级、清洗、整修、去皮、切分、保鲜、包装等一系列处理后,再经过低温运输进入冷柜销售的即食或即用果蔬制品。鲜切果蔬既保持了果蔬原有的新鲜状态,又经过加工使产品清洁卫生,属于净菜范畴,天然、营养、新鲜、方便以及可利用度高(100%可食用),可满足人们追求天然、营养、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需求。鲜切产品起源于美国,20 世纪50 年代美国以马铃薯为原料开始切割果蔬的研究,到60 年代,切割果蔬开始进入商业化生产。中国是农业大国,在种植业结构中蔬菜和水果产量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然而,我国鲜切果蔬的研究起步较晚,鲜切果蔬加工兴起于上世纪90 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即食、方便食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鲜切果蔬将成为果蔬采后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与原材料相比,鲜切果蔬由于切分处理所造成的机械损伤会引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如变色、变味、衰老、软化以及由于微生物侵染而导致变质,且在最佳低温条件下一般有7-10d的保质期。因此,保持品质、延长保鲜期是鲜切果蔬加工工艺的关键。本文介绍鲜切果蔬加工工艺及加工中的品质变化及影响因素, 综述了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阐述了鲜切果蔬及其保鲜技术的发展前景。 1.鲜切果蔬的加工工艺 原材料—适时采收—分级、修整—清洗切分—预清洗—防腐处理—护色一清水漂洗—沥干—包装—贮藏 鲜切果蔬的加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要想获得高品质的鲜切产品,必须从原料的选 择到运输销售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下: 1.1 原料的选择 果蔬原料是保证鲜切果蔬质量的基础。果蔬原料一般选择新鲜、饱满、成熟度适中、无异味、无病虫害的个体。 1.2 适时采收 用于鲜切果蔬的原料一般采用手工采收,采收后需立即加工。如采收后不能及时加工的果蔬,一般需在低温条件下冷藏备用。 1.3 分级、修整 按大小或成熟度分级,分级的同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原料。用于生产鲜切果蔬的原料经挑选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整修,如去皮、去根、去核、除去不能食用部分等。 1.4 清洗、切分 清洗可洗去泥沙、昆虫、残留农药等,能为下一步减菌、灭菌和提高清洗效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根据原料特点和生产需要,清洗效果可采用浸渍或充气的方法使得清洗效果得以加强。清洗设备有浸泡式、搅动式、摩擦式、浮流式及各种方式的组合。鲜切果蔬的体积大小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要求规范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的生产,如确有必要制定某类食品生产的专项卫生规范,应当以本标准作为基础。 二、术语和定义 1、污染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污染因素传入的过程。 2、虫害 由昆虫、鸟类、啮齿类动物等生物(包括苍蝇、蟑螂、麻雀、老鼠等)造成的不良影响。 3、食品加工人员 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面的操作人员。 4、接触表面 设备、工器具、人体等可被接触到的表面。 5、分离 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6、分隔 通过设置物理阻断如墙壁、卫生屏障、遮罩或独立房间等进行隔离。 7、食品加工场所 用于食品加工处理的建筑物和场地,以及按照相同方式管理的其他建筑物、场地和周围环境等。 8、监控 按照预设的方式和参数进行观察或测定,以评估控制环节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9、工作服 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要求,为降低食品加工人员对食品的污染风险而配备的专用服装。 三、选址及厂区环境 1、选址 1)厂区不应选择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如某地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宜食用性存在明显的不利影响,且无法通过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应避免在该地址建厂。 2)厂区不应选择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能有效清除的地址。 3)厂区不宜择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的防范措施。 4)厂区周围不宜有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的防范措施。 2、厂区环境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版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4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即食鲜切蔬果是指以新鲜的蔬菜、水果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清洗(去皮)、截切、消毒漂洗、去除表面水等处理,可以改变形状但仍保持新鲜状态,密封包装后经冷链运输销售的可直接入口食用的产品,包括与有效隔离的独立密封包装的沙拉酱等酱汁、熟制动物源性产品(如畜禽肉、水产品)等组合包装的可直接入口食用的产品。 即食鲜切蔬果的申证单元为1个。在生产许可证书(正本、副本以及副页)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申证单元以及产品品种明细,获证产品名称为其他食品(即食鲜切蔬果),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产品类别编号为2801。 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挑选修整→清洗(去皮)→截切→消毒漂洗→(护色)→去除表面水→ 包装(金属检测)→成品→冷链运输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料处理:将不可食部分去除。 2.清洗消毒:消毒液浓度、水温及消毒时间控制。 3.护色:护色剂的选择及使用浓度(仅针对易褐变,需要护色的蔬果)。 4.去除表面水:时间及方式的选择。

5.金属检测:有金属探测仪,按设备操作要求使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企业总使用面积应不少于4000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生产企业选址、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等整体条件应遵循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 生产地址应选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远离粉尘、烟雾、有害气体及污染源的地区;其厂房与设施应根据不同蔬果的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便于卫生管理、清洗和消毒。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库房、生产加工车间、包装车间、成品库房等生产场所。企业应具备冷库及冷藏运输条件。 生产区应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条件,室内温度符合低温要求,配有降温、排污、杀菌、防蝇、防虫、防鼠等设施。 生产加工处理区域应按照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区分出低清洁区和高清洁区。各区之间应给予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车间入口处应设有洗手、更衣、鞋靴消毒、风淋等设施。 应制定科学的即食鲜切蔬果产品保质期,保证产品安全,并将产品贮存在1℃~5℃清洁卫生的库房内,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存放。如生产的即食鲜切蔬果产品直接供应餐饮服务企业,供需双方应签署协议明确产品包装、保质期等食品安全相关责任,确保产品安全。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原料清洗消毒设备(不锈钢水槽、清洗机等) 2.去除表面水设备(离心机等) 3.截切设备(切菜机等)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题库

辽源美罗国际员工培训(卫生规范)试题姓名:部门:职务成绩: 一、填空题 1、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食品厂要配备冷热水混合器,其开关应采用非手动式,龙头设置以每班人数在200人以内者,按每()人1个,200人以上者每增加()人增设1个。 2、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均应有固定包装,并在明显处标示()字样,贮存于专门库房或柜橱内,加锁并由()负责保管,建立管理制度。 3、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中规定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在使用前后均应彻底()、(),()、检查设备时,不得污染食品。 4、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成品码放时,与地面,墙壁应有一定距离,便于通风。要留出通道,便于()、( )通行;要设有温、湿度监测装置,定期( )和( )。 5、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进车间前,必须()、()、靴、鞋,工作服应(),()不得露于帽外,并要把双手洗净。 6、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直接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手链、项链、(),不准()、染指甲、)

进入车间。( 7、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其他排烟、除尘装置也应达()后再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8、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排烟除尘装置应设置在主导风向的()风向。季节性生产厂应设置在季节风向的()风向。 9、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实验动物、待加工禽畜饲养区应与生产车间保持一定距离,且不得位于主导风向的()风向。 10、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各车间和有关部门应配备()或()的工艺卫生管理人员,按照管理范围做好监督、检查、考核等工作。11、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在使用()均应彻底清洗、消毒。维修、检查设备时,不得污染食品。 12、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使用的包装容器和材料应完好无损,符合()标准。 13、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食品厂应设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和(),并配备经专业()、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从事卫生、质量的检验工作。 14、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卫生和质量检验室应具备所需的仪器、设备,并有健全的()和()。原始记录应齐全,并应妥善保存,以备查核。 15、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按期(),及时维修,使经常处于(),以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 16、保健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 ),如衣物、

国家标准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操作规范编制说明

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操作规范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11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1]82号)”,国家标准《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操作规范》的项目编号为:-T-326,主管部门为农业部,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为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食品分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初加工蔬菜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许多消费者认为,初加工蔬菜可以减轻家务劳动强度,节约时间,而且十分卫生。蔬菜初加工环节作为蔬菜流通过程中的一个子环节,对于蔬菜的进一步保质增价有着重要意义。蔬菜通过初加工配送上市,提高了外观质量,可以逐步形成品牌,促进了消费的安全,并且经过工厂化的集中加工处理,可以减少城市蔬菜垃圾污染,保护环境,提高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要求,能满足都市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实现产品增值,带动农民致富。 目前,发达国家已实现了蔬菜采后的全冷链操作,不仅减少了蔬菜的采后损失浪费,而且延缓了蔬菜新鲜品质的降低。预冷技术(如水冷、真空预冷等)、气调包装(如MAP、CA)、杀菌技术、冷藏运输技术等已在生产中得到普及应用。美国、日本在蔬菜的生理、生化方面研究较多,英国、法国在其包装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大大改善了产品的质量,促进了蔬菜采后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在主要蔬菜的贮藏技术方面基本成熟,预冷技术、MAP技术、化学防腐剂在部分发达地区的蔬菜贮运保鲜业中已得到应用,但在蔬菜采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 从标准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已有部分蔬菜种类的等级划分标准和贮藏标准,但尚未有一部对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过程中各关键环节进行规范的国家标准,因此需要针对各关键环节制定一部标准,从整体上提升新鲜蔬菜采后的初加工水

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_刘进杰

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刘进杰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 从低温控制、使用保鲜剂、涂膜、MAP贮藏、冷杀菌等5个方面论述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鲜切果蔬;保鲜;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 TS20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16-04931-03 Research Status of Storage T echni que of Fres h-cut Fruits a nd V egeta bles at Hom e and A bro ad LIU Jin-ji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Ludong University,Yan tai,S han dong264025) A bstract The research stat us of storage tech niques of fres h-cut fruits and vegetable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control of lo w tem perature,u se of antistalin g agent,coatin g,storage of MAP and cold sterilization. Key w ords Fresh-cut fru its and vegetables;Storage;R esearch status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鲜切果蔬[1-2]因具有新鲜、方便、营养和无公害等优点,深受人们青睐。但鲜切果蔬因在生产过程中去皮、切分等加工将使组织损伤,导致色泽改变、果实软化、木质化、易腐烂等现象,为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增加了微生物对果蔬的污染机会[1-3]。因此研究如何延长鲜切蔬菜的货架期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论述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从事该项技术研究的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1 低温控制 低温能抑制切割果蔬的呼吸强度,降低体内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速度,延缓衰老和抑制褐变,延长果蔬的保鲜期。低温也能抑制微生物的生理代谢,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王莉对切割生菜的保鲜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保持切割生菜的品质[4]。Sonia等发现MP芹菜在0℃冷藏21d后仍能保持其初始的抗氧化能力[5]。孙伟等研究发现0、5℃条件下贮藏的切割甘蓝至少在10d内没有发生明显的褐变,也没有发现表面微生物数量明显上升,但10℃下贮藏的甘蓝在第4天即发生明显的褐变,贮藏第3天后,微生物数量就开始急剧上升[6]。低温有利于保鲜,但大部分切割果蔬在10℃以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冷害,因此,切割果蔬在低温下贮藏应控制适当的温度。另外,冷藏中的一些嗜冷菌的存在,如Listeria monoc yto genes,也应该引起重视。 2 使用保鲜剂 酶促褐变是在氧化酶催化下的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和抗坏血酸发生氧化下的褐变,是切割果蔬主要的质量问题之一。抗坏血酸能够将O-苯醌还原成酚类,柠檬酸可降低果实表面pH值,抑制微生物数量[7]。半胱氨酸对鲜切果蔬也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这些物质虽都能有效抑制鲜切果蔬的褐变,但其协同作用效果更佳。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均能降低鲜切莲藕P PO活性和抑制酶褐变,但其联合使用(0.3%Vc+0.1%柠檬酸+0.4%L-半胱氨酸)的效果更佳[8]。童刚平研究发现0.2%异抗坏血酸+0.05%N-甲酰-L-半胱氨酸+1%柠檬酸可较好地抑制鲜切荸荠的褐变[9]。 基金项目 鲁东大学资助项目(043314)。 作者简介 刘进杰(1978-),女,山东莱州人,讲师,从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研究。 收稿日期 2007-02-26 许多天然提取物也有利于鲜切果蔬的保鲜。采用丁香提取物处理鲜切茄子,可很好的解决贮藏过程中的失重和褐变[10]。姜黄、虎杖、艾叶、丁香提取物对切割蔬菜中常见微生物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啤酒酵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1]。另外,许多天然物如苯酚、乙醛、有机酸等以及从薄荷、香兰草、欧芹、柑橘果皮中提取的精油也具有抗菌作用[12]。 3 涂膜技术 涂膜保鲜技术因其成本低廉、无毒无害、保鲜效果良好而备受关注。壳聚糖是研究较多的涂膜材料之一,壳聚糖膜可阻碍果蔬及其他食品中水分的蒸腾作用,阻止果蔬呼吸产生的CO 2 的散失和大气中O 2 的渗入,从而减少水分散失,抑制果蔬的呼吸强度,延缓食品皱缩和萎蔫。此外,壳聚糖可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对微生物的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13]。彭丽桃发现壳聚糖被膜可抑制鲜切荸荠切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延缓切片的褐变,保持荸荠的食用品质,减少腐烂,在0.5%~2%壳聚糖被膜对荸荠褐变的抑制效应随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14]。李晓雁研究涂膜材料对青椒贮藏期间烂果率、重量、V C、叶绿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期间经涂膜处理青椒的综合指标明显优于未涂膜青椒;而且在室温下,以0.5%蔗糖酯+1.0%壳聚糖+0.006μg/g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作为复合涂膜剂,青椒的综合品质最好[15]。 海藻酸钠、卡拉胶等也有利于鲜切果蔬的保鲜。杜传来等选用卡拉胶、壳聚糖、海藻酸钠为涂膜主原料,分别对鲜切马铃薯进行涂膜处理,然后低温冷藏,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涂膜能有效地抑制马铃薯褐变,并优于其他涂膜材料[16]。而对于鲜切葡萄粒,壳聚糖、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可食性膜都可抑制其呼吸代谢,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降解,保持硬度,减少褐变,降低腐烂,并以壳聚糖可食性膜处理组保鲜效果比其他处理更为显著,贮藏75d,商品率达到88.1%,较对照提高25.1%[17]。 4 MAP贮藏 MAP(Modified Atmo spher e Pa ckag e)贮藏包装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包装袋内外气体交换和袋内产品的呼吸作用,被动地形成一个袋内的气调环境,或用某一特殊的混合气体充入特定的包装袋,其最终目标是在包装袋内形成一个理想的气体条件,尽可能地减低产品的呼吸强度,同时不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18]。MAP中适宜的低O2和高CO2可降低果品的呼 安徽农业科学,Journ al of An hu i A gri.Sci.2007,35(16):4931-4933 责任编辑 庆 责任校对 胡先祥

GB 14881—201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目录 ?1拼音 ?2前言 ?3 1 范围 ?4 2 术语和定义 o 4.1 2.1 污染 o 4.2 2.2 虫害 o 4.3 2.3 食品加工人员 o 4.4 2.4 接触表面 o 4.5 2.5 分离 o 4.6 2.6 分隔 o 4.7 2.7 食品加工场所 o 4.8 2.8 监控 o 4.9 2.9 工作服 ?5 3 选址及厂区环境 o 5.1 3.1 选址 o 5.2 3.2 厂区环境 ?6 4 厂房和车间 o 6.1 4.1 设计和布局 o 6.2 4.2 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 ?7 5 设施与设备 o7.1 5.1 设施 o7.2 5.2 设备 ?8 6 卫生管理 o8.1 6.1 卫生管理制度 o8.2 6.2 厂房及设施卫生管理 o8.3 6.3 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与卫生要求 o8.4 6.4 虫害控制 o8.5 6.5 废弃物处理 o8.6 6.6 工作服管理 ?9 7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o9.1 7.1 一般要求 o9.2 7.2 食品原料 o9.3 7.3 食品添加剂 o9.4 7.4 食品相关产品 o9.5 7.5 其他 ?10 8 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 o10.1 8.1 产品污染风险控制 o10.2 8.2 生物污染的控制 o10.3 8.3 化学污染的控制 o10.4 8.4 物理污染的控制 o10.5 8.5 包装 ?11 9 检验

?12 10 食品的贮存和运输 ?13 11 产品召回管理 ?14 12 培训 ?15 13 管理制度和人员 ?16 14 记录和文件管理 ?17附录A 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 拼音 GB 14881—2013 shí pǐn shēng chǎn tōng yòng wèi shēng guī fà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05月24日发布,自2 014年06月01日起实施。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卫生规范10.07

ICS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 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卫生规范 (Local )food safety standard Hygienic standard for production of ready to eat fresh-cut vegetables and fruit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由北京市卫计委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即食鲜切蔬果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验收、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设备、运输工具、人员等的食品安全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NY/T 1529 鲜切蔬菜加工技术规范 NY/T 1987 鲜切蔬菜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即食鲜切蔬果 ready to eat fresh-cut vegetables and fruits 即食鲜切蔬果是指以新鲜的蔬菜、水果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清洗(去皮)、切分、消毒、去除表面水等处理,可以改变形状但仍保持新鲜状态,包装后经冷链储运销售,可直接入口食用的产品。包括与有效隔离的调味品(如沙拉酱、调味油等)、熟制动物源性产品(如畜禽肉、水产品等)等其它可即食产品组合包装的产品。 3.2 即食 ready to eat

净菜加工及其品质控制关键技术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带来了蔬菜消费的全新格局:安全、新鲜、营养、方便。陈旧落后的蔬菜供应方式:大批带泥毛菜用卡车或普通棚车散装运输,集市堆积销售,经济效益低下,种种弊端明显。约40年前,净菜(minimally pro-cessed vegetables)在国外问世,至今高品质的净菜已成为发达国家蔬菜消费的主流。研究净菜加工。促进其快速发展,意义显然。 一、净菜的含义 净菜加工决非简单的清洗整理,所谓净菜是以无公害蔬菜为原料,在适合的低温环境下,加工处理、贮运销售的有一定保质期、优质、卫生、方便的生鲜蔬菜商品,其可食比例极高(>90%),可直接进行烹调。净菜加工事实上是传统的完整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与蔬菜加工的前处理工艺技术的有机结合。 二、原料的质量控制 (一)原料的采收。采收的根本目的是尽可能获得优质,健全的产品。与采收直接相关的问题是采前田间管理,最适采收期的确定和采收的有关技术要求。 在接近采收前,掌握正确的灌溉时间和灌溉量,严格按照蔬菜施药的相关法规进行。有的蔬菜在采前喷洒一定浓度的Ca(右上2+)盐可使组织的硬度和弹性得以改善并减轻生理病害;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改善果皮色泽并促进成熟;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推迟成熟过程,延长货架期等。最适采收期因不同蔬菜种类品种、产地等迥异,就净菜言,必须具有本品种特有的满足鲜食要求的色、香、味和组织结构特征,即达到商业成熟度;采收应避开雨天、高温及露水未干时,人工采收必须精细,尽量保护产品,避免创伤及污染,采收中注意剔除各种杂质、未成熟果、病害果和伤果。 (二)原料验收。来自土壤的蔬菜的自然带菌量很大,菌群较复杂,对各种理化处理的抗性强,严重污染的原料可能已潜藏腐败或含有某种毒素,安全隐患明显。 在净菜加工厂,应该设置原料微生物学检验这一关键控制点,以便准确掌握主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为调整和加强工艺控制,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三)预冷。预冷即根据原料特性采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尽快将采后蔬菜的体温降低到适宜的低温范围(喜温性蔬菜应高于冷害临界点)并维持这一低温,以利后续加工。蔬菜水分充盈,比热大(0.9),呼吸活性高,腐烂快,采收以后是变质最快的时期。青豌豆在20℃下经24h含糖量下降80%,游离氨基酸减少,失去鲜美风味且质地变得粗糙。因此预冷是冷链流通的第一环节,也是整个冷链技术连接是否成功的关键。 快速冷却不仅可以使产品迅速通过多种酶促和非酶反应的最佳温度段,而且可将生化反应带来的影响减至最小。根据蔬菜的低温适应能力、收获季节、比表面、组织结构、处理量、运行成本等可以选择合理的预冷方式,各种预冷方式的特点如下: (四)自然空气冷却。适于昼夜温差很大的地区。 (五)冷水冷却。水的换热系数大于空气,廉价易得,用经冷却过的水作冷却介质,蔬菜降温均匀且快速省时。水冷却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性好。 (六)强制空气冷却。强制冷空气吹拂蔬菜,通过热传导和释放蒸发潜热使菜体降温,此法尤其适于不耐浸水的种类,冷却速度相对慢,但费用较低。 (七)真空冷却。在真空室的减压条件下,蔬菜体内水分迅速气化吸热而快速冷却。每失水1%,品温可下降6℃,此法特别适合于经济价值较高,而采后品质极易劣变的种类,但对表皮厚变、组织致密、比表面小的蔬菜冷却效果有限。 此处预冷还能增强产品抗低温冲击的能力,在冷藏期中会降低对温的敏感。 (八)原料暂存。据研究,原料贮温较高,其微生物增殖快且抗热力更强,因此,在国外,制作生菜沙拉的蔬菜验收后即置于7℃以下、合乎卫生要求的贮藏室中。为了保证原料的卫生质量,净菜加工厂应配备原料冷库,也方便了预冷后原料的暂存。 (九)选别与分级。按照相关质量标准由人工剔除长霉、虫蚀、未熟、过熟、畸形、变色

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摘要从低温控制、使用保鲜剂、涂膜、MAP 贮藏、冷杀菌等5 个方面论述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关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鲜切果蔬[1-2] 因具有新鲜、方便、营养和无公害等优点,深受人们青睐。但鲜切果蔬因在生产过程中去皮、切分等加工将使组织损伤,导致色泽改变、果实软化、木质化、易腐烂等现象,为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增加了微生物对果蔬的污染机会[1-3] 。因此研究如何延长鲜切蔬菜的货架期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论述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从事该项技术研3 涂膜技术究的 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涂膜保鲜技术因其成本低廉、无毒无害、保鲜效果良好许多天然提取物也有利于鲜切果蔬的保鲜。采用丁香提取物处理鲜切茄子,可很好的解决贮藏过程中的失重和褐变[10] 。姜黄、虎杖、艾叶、丁香提取物对切割蔬菜中常见微生物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啤酒酵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1] 。另外,许多天然物如苯酚、乙醛、有机酸等以及从薄荷、香兰草、欧芹、柑橘果皮中提取的精油也具有抗菌作用[12] 。而备受关注。壳聚糖是研究较多的涂膜材料之一,壳聚糖膜低温能抑制切割果蔬的呼吸强度,降低体内的各种生理可阻碍果蔬及其他食品中水分的蒸腾作用,阻止果蔬呼吸产生化反应速度,延缓衰老和抑制褐变,延长果蔬的保鲜期低温也能抑制微生物的生理代谢,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王莉对切割生菜的保鲜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保持切割生菜的品质[4] 。Sonia 等发现MP 芹菜在0 ℃冷藏21 d 后仍能保持其初始的抗氧化能力[5] 。孙伟等研究发现0、5 ℃条件下贮藏的切割甘蓝至少在10 d 内没有发生明显的褐变,也没有发现表面微生物数量明显上升,但10 ℃下贮藏的甘蓝在第4 天即发生明显的褐变,贮藏第3天后,微生物数量就开始急剧上升[6] 。低温有利于保鲜,但大部分切割果蔬在10 ℃以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冷害,因此,切割果蔬在低温下贮藏应控制适当的温度。另外,冷藏中的一些嗜冷菌的存在, 如Listeria monocytogenes , 也应该引起重视。 1 低温控制 2 使用保鲜剂 酶促褐变是在氧化酶催化下的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和抗坏血酸发生氧化下的褐变,是切割果蔬主要的质量问题之一。抗坏血酸能够将O-苯醌还原成酚类,柠檬酸可降低果实表面pH 值,抑制微生物数量[7] 。半胱氨酸对鲜切果蔬也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这些物质虽都能有效抑制鲜切果蔬的褐变,但其协同作用效果更佳。L2半胱氨酸、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均能降低鲜切莲藕PPO 活性和抑制酶褐变,但其联合使用(0.3%Vc +0.1% 柠檬酸+ 0. 4%L2半胱氨酸) 的效果更佳[8] 。童刚平研究发现0.2 % 异抗坏血酸+ 0. 05 %N2甲酰半胱氨酸+1% 柠檬酸可较好地抑制鲜切荸荠的褐变[9] 。2L2生的CO2 的散失和大气中O2 的渗入,从而减少水分散失,抑制果蔬的呼吸强度,延缓食品皱缩和萎蔫。此外,壳聚糖可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对微生物的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13] 。彭丽桃发现壳聚糖被膜可抑制鲜切荸荠切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延缓切片的褐变,保荸荠的食用品质,减少腐烂,在0. 5 %~2% 壳聚糖被膜对荸荠褐变的抑制效应随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14] 。李晓雁研究涂膜材料对

鲜切果蔬生理特性及保鲜技术研究_李舒

鲜切果蔬生理特性及保鲜技术研究 李 舒1 ,胡亚军 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提 要:简述鲜切果蔬生理特性变化及其控制,就鲜切果蔬因机械损伤而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如呼吸加快、乙烯产生加快、酶促褐变加快、微生物污染和保鲜技术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鲜切果蔬;生理特性;保鲜技术 鲜切果蔬(fresh-cut fruits and v eg etables)是指对新鲜蔬菜、水果原料经清洗、修整、切分等工序,最后用塑料薄膜袋或以塑料托盘盛装外覆塑料膜包装,供消费者立即食用或餐饮业使用的一种新型果蔬加工产品,也可称之为M P 果蔬(minimally processed fruits and v eg etables )。 1 鲜切果蔬的特点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知识的 进步,人们对新鲜水果、蔬菜的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鲜切果蔬具有品质新鲜、使用方便、营养卫生等特点,符合食品发展的趋势。但是水果和蔬菜由于切分处理后所造成的机械损伤会引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如呼吸加快、乙烯产生加快、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加快等,同时由于切割使营养物质流失,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所以比未加工的果蔬更易变质。 2 鲜切果蔬生理特性研究现状 2.1 鲜切果蔬的褐变2.1.1 鲜切果蔬褐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鲜切果蔬发生的褐变主要是酶促褐变。酶促褐变是指果蔬等产品受到机械损伤或处于异常环境(受冻、受热)下,在氧化酶作用下将酚类物质氧化形成醌,醌类物质再自我聚合形成类黑色素,从而导致产品变色的现象。酶促褐变反应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和氧。 酶促褐变过程中参与酚类物质氧化的酶主要是多酚氧化酶(PPO ),过氧化物酶(POD)参与褐变的能力与接受供氢体(酚类等)的敏感性有关。此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与酚的生成有关,因而与褐变也较为密切。PPO 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 分两步进行:单酚羟化为二酚,然后二酚氧化为二醌。PPO 以铜离子为辅基,其活性的最适p H 值范围为5-7,有一定的耐热性,其活性可以被有机酸、硫化物、金属离子螯合剂、酚类底物类似物质所抑制。2.1.2 酶促褐变控制途径 一般酶促褐变的抑制可从三方面入手:①减少酚类物质含量。通过培育抗褐变的新品种,改善栽培管理技术,减少采收、贮运、加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降低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活性的诱导,从而控制可被氧化的酚类底物形成,延缓鲜切产品的褐变;②控制PPO 、POD 活性。利用PPO 活性可被热、有机酸、酚类物质、硫、螯合剂、醌偶连剂等物质抑制的特性;③降低氧浓度。由于褐变是在氧存在下发生,可利用抽气、被膜、气调等方法降低环境中的氧浓度,从而控制褐变的发生。 常用控制褐变的方法:①化学方法,如用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有机羧酸,含SH 化合物,酚类物质,络合剂等均可抑制褐变,此外钙处理能够保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阻止底物与酶的接触,延缓褐变的发生;②物理方法,如低温,热处理,气调包装,高压处理等均可抑制或延缓褐变的发生,而由于低温处理是抑制褐变的必要条件,因此与其它手段配合处理效果更好;③生物方法,用某些植物提取液,蜂蜜,乳酸菌代谢产物也可有效抑制褐变;④其它方法,已经发现蛋白酶是苹果和土豆的有效褐变抑制剂,而运用基因工程改良法,如反义RN A 或正义共抑制的手段控制PPO 的表达,从而培育出抗褐变品种。 2.2 鲜切果蔬易受微生物污染2.2.1 鲜切果蔬易受微生物污染的原因 水果、蔬菜进行切分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对产品的污 · 78·陕 西 农 业 科 学2008(1) ⒇收稿日期:2007—08—27 作者简介:李舒(198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级园艺专业学生。通讯作者:胡亚军(198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级农学专业学生。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培训试题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培训试题 姓名:部门: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替代原《食品企业 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1994),新标准将于起正式施行。2.适用于食品的生产,规定了选址和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 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检验、食品的贮存和运输、产品召回管理、培训、管理制度和人员、等方面的食品安全要求。 3. 厂房和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 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如:通常可划分为、和一般作业区;或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等。应与其他作业区域分隔。 4. 建筑内部架构应易于维护、,主要有顶棚、墙壁、门窗、地面构成。 5. 生产设备一般要求: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 避免引起。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选址不应选择(): A 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B 有害废弃物无法清除的区域 C 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 D 周围有大量虫害孳生的场所 E 受污染河流的下游 2.厂区环境有哪些要求(): A合理布局B硬化C绿化要求D生活区的设置 3.需要的设施: A 供水和排水B清洁消毒、废弃物存放C个人卫生(包括更衣室、卫生间、水龙头)D通风、照明、仓储、温控 4.对食品生产中采购、加工、贮存、检验、销售等环节详细记录包括(): A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B 食品的加工过程(包括工艺参数、环境监测等)、产品贮存情况及产品的检验批号、检 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内容 C 记录出厂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 检验合格单、销售日期等内容 D召回的食品名称、批次、规格、数量、发生召回的原因及后续整改方案等内容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当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存在其他不适于食用的情况时应召()

福建省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通用规范(试行)

福建省加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通用规范(试行)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印 二OO九年九月 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管理规范、人员要求、规章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特别从满足全过程监管和建立可追溯制度的角度着眼,要求企业建立台帐和生产过程的记录。为了帮助企业建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要求相适应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部分企业和质监系统的有关人员,共同编制了《福建省加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通用规范(试行)》。本《规范》共九章,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厂区卫生、采购管理、添加剂使用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仓储管理、出厂检验、不安全食品召回等环节提出了基本的质量安全管理要求。 参与本《规范》编制工作的食品企业有: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信华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漳州市美味食品有限公司、漳州市同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福建紫山集团有限公司、福建长富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古龙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参加编制的企业管理人员有:雷益聚、汤明华、李燕秋、何惠强、洪长城、高海燕、张民坤。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厂区卫生要求 (2) 第三章采购管理 (3) 第一节供应商管理 (3) 第二节进货质量控制 (4) 第三节进货台账 (5) 第四章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6) 第一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责任人制度 (6) 第二节使用管理 (6) 第三节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 (7) 第五章生产过程控制 (8) 第一节人员要求 (8) 第二节场所卫生维护 (8) 第三节设备及工器具维护 (10) 第四节生产过程控制及记录 (10) 第六章仓储管理 (12) 第一节仓储要求 (12) 第二节原辅料管理 (12) 第三节成品管理 (13) 第四节成品台帐 (13) 第七章出厂检验 (14) 第一节出厂检验要求 (14) 第二节自行检验 (14) 第三节委托检验 (15) 第四节结果判定处理 (15) 第五节检验记录及档案管理 (15) 第八章不安全食品召回 (17) 第一节风险分析 (17) 第二节召回实施 (17) 第三节召回报告 (18) 第四节记录与档案 (19) 第九章附则 (20)

鲜切果蔬加工工艺及其保鲜技术解析

新技术包 鲜切果蔬加工工艺及其保鲜技术 鲜切果蔬又称最少加工果蔬、半加工果蔬、轻度加工果蔬等,它是指以新鲜果蔬为原料,经分级、清洗、整修、去皮、切分、保鲜、包装等一系列处理后,再经过低温运输进入冷柜销售的即食或即用果蔬制品。鲜切果蔬既保持了果蔬原有的新鲜状态,又经过加工使产品清洁卫生,属于净菜范畴,天然、营养、新鲜、方便以及可利用度高(100%可食用),可满足人们追求天然、营养、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需求。鲜切产品起源于美国,20 世纪50 年代美国以马铃薯为原料开始切割果蔬的研究,到60 年代,切割果蔬开始进入商业化生产。中国是农业大国,在种植业结构中蔬菜和水果产量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然而,我国鲜切果蔬的研究起步较晚,鲜切果蔬加工兴起于上世纪90 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即食、方便食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鲜切果蔬将成为果蔬采后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与原材料相比,鲜切果蔬由于切分处理所造成的机械损伤会引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如变色、变味、衰老、软化以及由于微生物侵染而导致变质,且在最佳低温条件下一般有7-10d的保质期。因此,保持品质、延长保鲜期是鲜切果蔬加工工艺的关键。本文介绍鲜切果蔬加工工艺及加工中的品质变化及影响因素, 综述了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阐述了鲜切果蔬及其保鲜技术的发展前景。 一、鲜切果蔬的加工工艺 原材料—适时采收—分级、修整—清洗切分—预清洗—防腐处理—护色一清水漂洗—沥干—包装—贮藏 鲜切果蔬的加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要想获得高品质的鲜切产品,必须从原料的选 择到运输销售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下: 1、原料的选择 果蔬原料是保证鲜切果蔬质量的基础。果蔬原料一般选择新鲜、饱满、成熟度适中、无异味、无病虫害的个体。 2、适时采收 用于鲜切果蔬的原料一般采用手工采收,采收后需立即加工。如采收后不能及时加工的果蔬,一般需在低温条件下冷藏备用。 3、分级、修整 按大小或成熟度分级,分级的同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原料。用于生产鲜切果蔬的原料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