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小班上册音乐教案:小鸟飞

幼儿园小班上册音乐教案:小鸟飞

幼儿园小班上册音乐教案:小鸟飞
幼儿园小班上册音乐教案:小鸟飞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上册音乐教案:小鸟飞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初步学唱歌曲。

2、唱准歌曲中的附点及休止符,感受歌曲中的优美旋律。

活动重点:

知道歌曲名称、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难点:

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小鸟醒来了》、《我爱我的小动物》、《不再麻烦好妈妈》、《节奏歌》。

2、律动练习:《生活模仿动作》、《春天》、《合拢放开》、《袋鼠》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鸟图片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看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呀?(对了,是小鸟)小鸟会干什么呀?(飞呀)小鸟还会干什么呀?(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

2、刚才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小鸟飞》

3、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琴边完整的演唱歌曲一遍。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请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小鸟飞》)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小朋友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教师用歌声小结幼儿的回答)

(3)请幼儿跟随教师完整的学念歌词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念小声,老师念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念大声,老师念小声。

(4)请幼儿跟随教师完整的学唱歌曲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唱小声,老师唱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唱大声,老师唱小声。

4、请幼儿分组演唱歌曲一遍。

5、请个别幼儿下来演唱歌曲。

6、师幼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大雨和小雨》

2、小结活动下课。

效果分析:

幼儿小班音乐课教案

幼儿小班音乐课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熟练的歌唱《鸭子洗澡》 2、让幼儿表演鸭子洗澡的样子 3、体验“演”“唱”的欢乐 活动准备 1、.歌曲《鸭子洗澡》 2、鸭子洗澡的故事 3、鸭子头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鸭子洗澡》 1、听歌曲俩遍 二、学习歌曲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了一位新的朋友让你们认识(说:这位新朋友它身体羽毛是黄色的嘴扁扁的)猜猜它是谁 2、请小朋友来学习一下鸭子是怎样叫的 三、教师运用歌词创编故事 1、带幼儿熟读歌词 2、让幼儿跟住音乐歌唱 3、请一位幼儿作小指挥带领其他幼儿歌唱 四、请几位幼儿带着头饰扮演鸭子洗澡一边演一边唱 第三、四周

XX―xx学年第一学期大班音乐活动《请你品尝功夫茶》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体验歌曲快乐 2、知道喝功夫茶是广东习俗 活动准备: 1、歌曲《请你品尝功夫茶》 2、玩具茶杯茶壶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带幼儿随歌曲旋律拍手 1、幼儿随着歌曲旋律拍手进活动室 2、练习节奏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教师示范唱歌曲 2、幼儿用动作感受、表现歌曲 3、幼儿完整唱歌曲两遍 三、让幼儿观看喝茶图片 1、请幼儿学习跟着音乐扮演主人请客人喝茶 四、分组进行歌唱 第五周 大班音乐活动《找影子》 XX―xx学年第一学期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表演,强化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 2、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3、懂得遵守规则培养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游戏法导入活动: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了今天我们要做的这个游戏请小朋友们动脑猜一猜(一个好朋友你走它也走)(影子)真聪明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找影子》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找影子》 (1)放录音《找影子》请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旋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示范唱歌曲《找影子》 (3)老师弹琴孩子们听着音乐拍打节奏 2、学习歌曲《找影子》 (1)、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中讲的怎样才能产生影子使幼儿熟悉歌词 (2)、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吧 (3)老师演唱歌曲幼儿小声跟唱跟唱时注意倾听歌词与旋律的配合让幼儿记住歌词

小班音乐两只小鸟

活动名称:音乐游戏《两只小鸟》 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领域:音乐 设计意图: 三岁左右,孩子们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能够自由地歌唱、舞蹈,体验音乐带来的丰富情感。有的孩子当遇到快乐的事情时候,甚至会自己编唱旋律,哼唱歌曲。因此,我们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幼儿喜爱的小鸟开展音乐游戏《两只小鸟》,通过有趣、多样的音乐组织,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同时使幼儿在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幼儿愿意大胆表现自己。 一、活动目标 1、能够在倾听的基础上较完整说唱 2、能用动作表现歌曲,体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小鸟手偶、多媒体、小树椅子、歌曲音乐、ppt、小筐。 三、活动过程 1、说唱表演《身体音阶歌》,引起幼儿的音乐兴趣。 2、观看PPT,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认识丁丁和东东两只小鸟。 (1)师:大树上住着两只小鸟,请大家猜一猜黄色的小鸟叫什么名字呀?请大家猜一猜红色的小鸟叫什么名字呀? (2)师:用神秘的口气、小声的告诉幼儿,黄色的小鸟叫丁丁,红色的小鸟叫东东让我们一起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3、游戏:小鸟捉迷藏,教师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1)师:两只小鸟来到小树上,他们要玩游戏了,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呢?现在老师变成了一棵大树,丁丁和东东来到了我的身边要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仔细听它们玩游戏时都说了些什么? (2)教师边操作手偶边有节奏的说歌词 (3)幼儿和教师合作说歌词 师:两只小鸟站在大树上,边出示黄色的小鸟边说它叫。。。(幼儿说丁丁)边出示红色的小鸟边说它叫。。。(幼儿说东东),教师做飞走的动作(幼儿说丁丁飞

走了)教师做飞走的动作(幼儿说东东飞走了)教师做飞回的动作(幼儿说回来吧丁丁),教师做飞回的动作(幼儿说回来吧东东) 4、师幼边做动作边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师:你们的小手会玩捉迷躲游戏吗?那你们也先变成一棵树吧,让我们一起玩。5、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1)师:丁丁和东东和大家玩的高兴,它们还把刚才的游戏编成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边表演边清唱 6、幼儿学唱歌曲,大胆进行表演 7、音乐游戏:我和小鸟捉迷躲 师:你们想不想变成丁丁和东东一起玩捉迷躲的游戏吗?那就把小树请出来,把它搬到圆点上。 (1)幼儿自愿分组进行游戏 师:小鸟们,你们想做丁丁还是想做东东?请在小筐子中选择一只你们喜欢的小鸟头饰戴在头上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2)、教师边唱边带领幼儿游戏。 8、幼儿学小鸟飞到户外玩,结束 活动反思: 教师利用不同颜色的小鸟手偶,在表演中将歌词有效的贯穿在其中,时而略带神秘的语气将幼儿的注意力有效吸引,时而启迪式的引导提问为幼儿提供了愿意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学说歌词时,我始终用动作引领,从而将歌词分句呈现的表述更加形象,幼儿学习的兴趣一直十分高涨,这首歌曲的歌词具有重复的特点,所以,在教师与幼儿的练习互动中很自然的出现了教师说唱前一句,幼儿说唱后一句的形式,我积极的表演情绪带动了大家的表演,每一位幼儿都会十分认真的竖起耳朵等待接唱。 本节课教具的利用十分成功,每位幼儿小椅子后面的大树为幼儿营造了大森林的氛围,地上的小圆点隐形的控制了幼儿的表演距离,当请幼儿手拿两只小鸟分角色表演时,大家对音乐旋律在听的同时不由的进行哼唱,在听与唱中幼儿自主的、

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鸟

小班音乐活动:两只小鸟(歌曲) 儿教中心小五班张海燕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教师指偶的暗示,愿意边唱歌边做动作来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表演游戏中体验与朋友身体接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黄色、蓝色小鸟指偶各一个。 2、自制大树一棵粘贴在椅子上,已学过鸟飞的动作。 3、音乐磁带,《两只小鸟》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听音乐,学小鸟飞。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走走、逛逛吧。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小鸟。 师:看,这是一棵什么?我们来听听是谁的叫声?哇,树上坐着谁呀? 提炼歌词: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 师:这两只小鸟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有什么颜色的? 3、认识两只小鸟的名字。 师:黄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 师:蓝色的小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东东,和东东打个招呼。 二、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歌曲《两只小鸟》,理解歌词的内容。 1、欣赏课件,教师随伴奏完整朗诵歌词。 师:丁丁和东东坐在小树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师:丁丁和东东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为什么会飞走了? 师:那小树没有朋友了,心里可孤单了,怎么办呢?那我们一起帮助小树把丁丁和东东喊回来吧。 小结:两只小鸟回到树上了,又见面了,他们相亲相爱地在一起,真快乐。 2、操作课件,随伴奏师幼完整朗诵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讲这个小故事吧。 三、.幼儿学唱歌曲《两只小鸟》。 1、欣赏课件,教师带领幼儿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来演唱。 师:老师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唱出来好吗? 2、用教具演示提示,边做动作边演唱。 师:老师还会边唱歌边做动作的呢,你们看。(老师表演) 师:小朋友,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边做动作边唱歌吗?让我们来试一试。(多唱几遍) 四、幼儿两两结伴表演歌曲。 1、师和配班教师示范表演歌曲。 师:刚刚我们已经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接下来我们还要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一段好看的表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也想来表演吗? 2、幼儿带好黄、蓝颜色标记,找到结伴的朋友。 师:黄色的丁丁在哪里?拍拍你们的小翅膀飞一飞。蓝色的东东在哪里?拍拍你们的翅膀飞一飞。 3、幼儿结伴演唱,教师提醒幼儿做相互指的动作目光要对视,幼儿演唱完 毕,与朋友相互抱抱,以体验结伴的快乐。 4、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 师:我们飞累了,肚子饿了,一起出去找东西吃吧。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音乐歌曲 我上幼儿园

音乐歌曲我上幼儿园 (一) 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乐。 活动准备:布娃娃一个:音乐操作卡片《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用积木搭好一个“幼儿园” 活动过程:1、引入活动 T:“看!谁来了?她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呢!”(教师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抱抱、亲亲她) 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儿园了!”(教师带

幼儿来到用积木搭的幼儿园) 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高兴) 2、学新歌 T:“听!”(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伴奏说歌词) T:“那我们和布娃娃一起来唱歌吧!”(教师用布娃娃演示带领幼儿用琴声歌唱,学会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 (二) 活动过程:1、复习歌曲 幼儿能随教师的琴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 T:“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 T;“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T:“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教师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该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同伴进行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励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

最新小班音乐《两只小鸟》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公开课 《两只小鸟》 小二班 陈玉花 一、活动目标: 1、在听听玩玩唱唱中,感受歌曲的有趣。 2、在游戏的快乐中,并初步学唱歌曲。 3、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小鸟手偶。 三、活动过程 (一)我的小小鸟飞来了 1、小鸟飞入场。 2、听听谁来了? 哦。原来是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来了呀?黑颜色的是?(丁

丁)黄颜色的是?(冬冬) 让我们一起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3、两只小鸟来到小树上,他们要玩游戏了,我们一起看看听听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先让老师变成一棵树,然后请出丁丁和冬冬。教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一遍。 4、他们在玩什么游戏?什么游戏要躲起来的呢?(捉迷藏) 5、你们的小手会玩捉迷藏游戏吗?那你们也先变成一棵树吧。找个空地方,让我们一起玩。你变得是什么树呀?(幼儿自由讲述)请树们准备好。(幼儿和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6、让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歌,听我来唱一唱。 (二)我和小鸟捉迷藏 1、你们想不想变成丁丁和冬冬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呢?那就把小果树请出来,我们也来做丁丁和冬冬。 2、小鸟们,你们想做丁丁还是想做冬冬?幼儿自愿分两组。 3、谁会躲到小树的后面让我们找不到呢?怎么躲就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呢? 4、教师边唱边带领幼儿游戏。

(三)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1、游戏环节单调,不够吸引小朋友。 2、小朋友对颜色很模糊,应直接介绍丁丁和咚咚。 3、游戏环节过于平静。 2016.4.5 第二幼儿园 2019年医院三基三严考核试题 姓名:成绩: 1.成人胸外心脏按压,下列不正确的是() A.按压部位在胸骨下段,剑突上2.5-5 cm处B.按压时以使胸廓下陷2cm为度C.应用冲击式猛压,下压时间与放松时间比为2:1 D.放松时手掌根离开胸骨E.按压频率以30次/min为宜 2.清创术下列操作哪项是错误的() A.伤口周围油污应用松节油擦去B.伤口周围皮肤用碘酒、酒精消毒C.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和明显挫伤的创缘组织D.深部伤口不宜再扩大E.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 3.气胸作胸膜腔闭式引流放置引流管的部位是()

幼儿园小班音乐《两只小鸟》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两只小鸟》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鸟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借助看教具演示、动作表演来理解并记忆歌词,借助生活经验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相亲相爱”。 3.自由结伴时能接纳不同的同伴,体验与不同的朋友身体接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一套:“小鸟”两只、“大树”一棵。 2.已学过“鸟飞”的动作,看过幼儿用书:《两只小鸟》。 活动过程: 一.复习“鸟飞”的动作。

幼儿听音乐,做鸟飞动作,教师提醒飞优美。 二.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歌曲《两只小鸟》,理解歌词的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具,激发幼儿倾听教师演唱的欲望。教师: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2、幼儿倾听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逐步引导幼儿用歌词来 回答。 教师:歌里唱了谁?两只小鸟叫什么名字?发生了什么事?3、幼儿边看教师演示教具边听教师慢速范唱歌曲。 教师逐句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词。 4、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幼儿做动作感受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两只小鸟》。 教师带领幼儿慢速演唱,同时用教具演示提示幼儿,教师鼓 励幼儿用动作提醒自己记忆歌词。 四.幼儿两两结伴演唱歌曲。 幼儿找朋友。 幼儿结伴演唱,教师引导幼儿做相互指的动作时目光对视。 幼儿交换朋友,教师提醒幼儿找周围的任意朋友,动作要迅速。 幼儿与新朋友边表演边唱歌。 五.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当幼儿熟悉地掌握表演动作后,可以增加间奏,反复、

连续的表演,让幼儿接触更多的同伴。

幼儿园音乐优质课教案

幼儿园音乐优质课教案 【篇一:《小班音乐律动《虫虫飞》公开课教案》】 小班音乐律动《虫虫飞》公开课教案 ◆动作建议: 第3-10小节:做伸懒腰、揉眼睛、洗脸、两手食指相对准备动作。 第11-12小节:两手在胸前,两食指随节奏做对对碰动作(虫虫飞 手指游戏)。 第13-14小节:两手食指伸出,随乐做小虫虫拍动翅膀的动作,在 最后一拍藏于背后。第15-16小节同第11-12小节;第17-18小节同第13-14小节 第19-20小节:两手在身体两边做翅膀飞动的动作。 第21-22小节:做两手环抱拍拍自己的动作。 第23-24小节同第19-20小节;第25-26小节同第21-22小节最后,打雷下雨音效:做静止做躲雨动作。 ◆游戏玩法建议: 此活动建议在单圈中进行,幼儿坐在面向圆心的椅子上。鉴于小班 幼儿年龄小,已有经验少。a段在故事情境小虫虫们起床,做伸懒腰、 揉眼睛、洗洗脸的准备动作后,和教师一起随音乐节奏边轻轻念“虫虫飞、虫虫飞,喝完露水往回飞”,边玩“虫虫飞”的手指游戏(两手 食指对对碰,说到“喝完露水往回飞”时,幼儿将手藏起来,老师象 征性的去抓)。b段幼儿两手在身体两边做小虫虫翅膀随乐节奏飞一 飞,再自己开心的抱抱自己。c段打雷下雨幼儿静止做躲雨动作。 (a:从坐侄一b:散点斗c:原地蹲下)。此活动设计在动作和位 移方面,都以“动静交替”为原则。

环节上,幼儿从“坐”着随乐做上肢动作,到“站”在位前做动作,到自由空间状态下“散点”做动作。通过不断丰富幼儿动作经验和游戏 经验,层层递进,让幼儿在一定故事情境中,学习律动,感受音乐 的节拍,并在学习律动的过程中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abc结构,在三段音乐中做出不同的动作和反应。 2、通过教师的语言提示和互动,在音乐中感受从坐位一散点_原地蹲下的空间变换。 3、锻炼克制能力一一知道在c段音乐中要保掎“躲雨”的造型不动。 【活动准备】 剪辑过的《虫虫飞》音乐【活动过程】 1、故事加动作导入。 2、整体感知音乐,故事、动作和音乐匹配,选取躲雨动作。 3、幼儿和教师一起随乐做动作,c段下雨时,使用提取的躲雨动作。 4、探索虫虫飞的游戏情节和规则。 5、增加虫妈妈抓虫虫游戏规则,坐在座位上完整游戏。 6、提取新的躲雨动作,师幼随乐在座位前完整游戏。 (ps:a段坐在位子上,b段站在位子前,c段位子前原地站或蹲下 躲雨。) 7、增加空间变化,b段中间散点游戏。 (p:在c段音乐结束后增加“虫妈妈”找宝宝情节,巩固躲雨不能动 的规则。) 8、幼儿尝试自主选择空位,完整游戏。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燕子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燕子 活动目的: 1.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知道春天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 2.能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有关小燕子的动作。 3.能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较为清楚的唱出歌词。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之前活动中对春天和燕子的初步认识 2.物质准备:小燕子的图片(头饰)、歌曲磁带、歌词配图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教师:小朋友,开动脑筋猜一猜什么动物白肚皮,黑衣裳,尾巴像把小剪刀,爱吃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他? 2、教师出示小燕子的图片:小朋友,你们说它是谁啊?春天到了,小燕子飞到了小(二)班来做客,它还想教小朋友们唱一首歌,小朋友们要不要跟小燕子学本领?播放音乐,请幼儿仔细听"大家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歌词里都出现了什么?播放完毕教师进行提问,幼儿边说教师变按照幼儿说的把歌词的配图按歌词的顺序粘贴在黑板上。遇到难点可再播放一次,帮助幼儿一起找出歌词演唱的内容。在幼儿说出歌词的同时可以让大家共同想想歌词可以配上怎样的动作。 3、学唱歌曲,并可适当的加上创编的动作。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边唱边指示歌词相应的图片。

(2)幼儿跟着伴奏学唱2~3遍,用图谱来提示幼儿来记忆歌词。可以配上之前想好的动作,以便幼儿记忆,感受歌曲的优美。 4、幼儿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 (1)教师应用图谱轻声地带幼儿完整地表演歌曲,并提示之前一起创编的一些动作,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歌曲表演。 (2)请幼儿完整的演唱《小燕子》,可以带上肢体的一些动作,感受音乐的柔美。 小燕子的歌很好听,小燕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小燕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跳,并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它部位舞蹈)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鸟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鸟Lesson plan of small class in kindergarten: two birds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鸟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4小节,双手各持一只小鸟纸偶随音乐,左右摇动。 5-6小节,右手持小鸟,上下摆动。 7-8小节,左手持小鸟,上下摆动。 9-10小节,将右手小鸟藏到身后。 1l-12小节,将左手小鸟藏到身后。 13-14小节,右手所持小鸟从身后回到胸前。 15-16小节,左手所持小鸟从身后回到胸前。 尾声的4小节,两只小鸟相对,随音乐靠近,以示拥抱。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学会倾听前奏、尾声,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根据纸偶和课件的演示记忆歌词内容,并能运用手指进行相应的表演。 3、愿意和同伴拥抱,体验小鸟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活动过程】 1、观看三对小鸟表演节目(红红和绿绿、黄黄和紫紫、黑黑和白白),熟悉歌词和旋律。 2、完整观看课件,初步认识丁丁和东东。 3、分段观看课件:看前半部分,学唱第一、二句歌词;看后半部分,了解丁丁和东东飞走飞回的先后顺序。 4、定格课件的最后画面,交流“爱心”的含义,模仿小鸟拥抱。 5、运用立体纸偶(丁丁和东东),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两至三遍。 6、用两根手指表示两只小鸟(丁丁和东东),边唱边表演。教师可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手指来表示。 三、友情提示

1、教师需注意整节歌唱活动的趣味性。如:观看表演时,要营造表演气氡。教师报幕:第一个节目,两只小鸟,表演者一一红红、绿绿。表演完之后,‘小鸟”说:“谢谢大家”,幼儿鼓掌喝彩。 2、活动延伸:教师可引导幼儿将同伴的姓名加入歌曲,如:“他叫兵兵,她叫芳芳”,初步培养幼儿改编歌词、创新演唱的意识。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教案:小星星(1) 打击乐:小星星(1) 活动目标: 1 、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 2 、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 3 、激发幼儿对歌唱表现的兴趣。 重点难点:在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 活动准备: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 《小星星》磁带、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 二、图片引入主题,欣赏歌曲:每当天黑了,天空中就会出现许多许多的小星星,你们见过他们吗? 1、你觉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么? 2、欣赏歌曲《小星星》;“星星宝宝快乐的唱起了歌。听——” 3、歌曲里的小星星像什么?为什么说小星星像眼睛? 三、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第二次欣赏歌曲《小星星》:“听听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样的?” 小结:一闪一闪、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进一步熟悉歌词。 2、“怎样唱出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的感觉; ★运用手势配合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感; 四、和老师一起运用跟着录音带学唱; 1、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提示幼儿说歌词; 设计、旅行、影视、摄影、科技、音乐、艺术、人文、出版、饮食、漫画游戏

2、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的跟着录音唱; 3、看着图谱和老师一起唱; 4、请个别幼儿唱,老师和其他幼儿随着节奏做动作; 5、请幼儿来当星星宝宝唱歌,老师当月亮妈妈表演动作; 6老师扮演月亮妈妈,幼儿扮演星星宝宝一起边唱边随歌曲有节奏的做动作;结束。 节奏——角落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乐曲、表现乐曲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节奏、尝试表现乐曲。 (1)听赏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激发幼儿对乐曲的兴趣。 说明:在角落活动中引导幼儿花几分钟的时间听一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此内容可延续4-5天。(本文由点梦时刻https://www.doczj.com/doc/098787529.html, 倾情奉献,更有详情请访问点梦时刻)(2)听赏乐曲、感受乐曲,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尝试表现乐曲。如幼儿可以用舞蹈动作表现乐曲,幼儿也可以借助各种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说明:这一阶段幼儿在角落里玩的时间可以有10天左右。教师指导的重点是不断挖掘幼儿的闪光点,譬如幼儿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乐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乐曲等。最主要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以及幼儿初步的4/4节奏感。这里要提醒的是4/4节奏也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型,如X ———| X ——| ;如:—X —| X —X —| ;如:X X X X | X X X X | ;又如XX XX XX XX | XX XX XX XX |。教师可通过每次角落游戏的讲评让幼儿体会角落活动中的成功和愉悦。 (3)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4/4节奏, 如X X X X | 如X X X X | XX XX XX X | 又如:XX XX X | X X XX X | 请你过来!我们都是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呀长大了,你也长大了! 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2.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听赏乐曲,感受乐曲优美,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讲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玩法:老师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满天的星星。星星围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音 乐前奏起月亮姐姐转圈;星星跟着音乐拍手。前奏结束前月亮姐姐要点到一颗小星星,小星设计、旅行、影视、摄影、科技、音乐、艺术、人文、出版、饮食、漫画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15篇

小班音乐教案15篇 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1): 小班音乐教案:《打电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2.透过情景表演,帮忙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玩具电话机一部,小娃娃手偶两个。 活动过程: (一).透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手偶,提问:你们看,这天谁来啦(小娃娃),对!她叫豆豆。教师再从身后取出一个,这个呢,叫点点。这天,豆豆和点点来到了我们班,看看他们这天发生了什么呢? 2.教师表演《打电话》情景,请幼儿欣赏。 一天,豆豆在家里,觉得很没劲,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儿园的点点,然后她就给点点打了个电话。 豆豆:喂喂喂,你是点点吗? 点点:哎哎哎,我是点点啊。 豆豆:点点,点点,你在干什么呢? 点点:豆豆,豆豆,我在幼儿园呢!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豆豆和点点在干什么呢?(打电话),那豆豆在哪里呢?点点在哪里呢? (二).教师教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教师带着小朋友一齐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就应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3.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齐拍手。 4.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或者找一个好朋友,一齐表演打电话的游戏。 (四)活动延伸: 将玩具放上活动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玩打电话的主角游戏,也可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小班音乐教案(2):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粉刷匠》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小班音乐游戏《两只小鸟》.doc

小班音乐游戏《两只小鸟》 活动目标:1、在熟悉手指游戏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 2、通过观察、探索、创编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飞走了,回来了"。 3、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的乐趣。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配班配琴,魔方一个。经验准备:会边唱边玩《两只小鸟》的手指游戏。活动重点: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活动难点:创编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飞走了,回来了" 活动过程:一、复习游戏《两只小鸟》1、听前奏说出音乐游戏的名称。师:这是什么音乐游戏啊?2、幼儿集体游戏师:我们一起来玩一遍《两只小鸟》二、尝试进行新的手指游戏1、教师示范师:你们的"小鸟"好灵活哦!咦!我想到一个新的玩法,刚才我们是用两只手玩游戏,现在我想用一只手来玩,表演给大家看看吧!你们要仔细看看,我是用哪两根手指当丁丁和东东的,丁丁和东东又是怎么飞走的、回来的好吗?2、幼儿回答问题3、幼儿尝试玩手指游戏(根据幼儿的情况,玩几遍游戏)三、尝试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1、共同讨论出游戏玩法,尝试游戏师:除了用手,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里玩《两只小鸟》的游戏呢?师:那用什么方法让小鸟"飞走了,回来呢"?2、尝试用脸部五官游戏。师:脸上的五官哪里可以玩呢?师:那又是用什么方法让小鸟"飞走了,回来呢"?(师幼共同讨论游戏玩法)

四、随机进行游戏。1、介绍魔方,讨论游戏玩法。2、师幼共同游戏。五、延伸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投放材料,延续活动。还可以分角色扮演"丁丁,东东。" 活动目标:1、在熟悉手指游戏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 2、通过观察、探索、创编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飞走了,回来了"。 3、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的乐趣。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配班配琴,魔方一个。经验准备:会边唱边玩《两只小鸟》的手指游戏。活动重点: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活动难点:创编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飞走了,回来了" 活动过程:一、复习游戏《两只小鸟》1、听前奏说出音乐游戏的名称。师:这是什么音乐游戏啊?2、幼儿集体游戏师:我们一起来玩一遍《两只小鸟》二、尝试进行新的手指游戏1、教师示范师:你们的"小鸟"好灵活哦!咦!我想到一个新的玩法,刚才我们是用两只手玩游戏,现在我想用一只手来玩,表演给大家看看吧!你们要仔细看看,我是用哪两根手指当丁丁和东东的,丁丁和东东又是怎么飞走的、回来的好吗?2、幼儿回答问题3、幼儿尝试玩手指游戏(根据幼儿的情况,玩几遍游戏)三、尝试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1、共同讨论出游戏玩法,尝试游戏师:除了用手,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里玩《两只小鸟》的游戏呢?师:那用什么方法让小鸟"飞走了,回来呢"?2、尝试用脸部五官游戏。师:脸上的五官哪里可以玩呢?师:那又是

幼儿园小班简单歌曲 [幼儿园小班歌曲教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幼儿园小班简单歌曲 [幼儿园小班歌曲 教案] 让幼儿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尝试在音乐背景下用肢体表现小鸡出壳的动作,体验小鸡出壳的快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歌曲教案的相关教案,老师们快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歌曲教案范文一 《小鸡出壳》 【活动目标】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尝试在音乐背景下用肢体表现小鸡

出壳的动作,体验小鸡出壳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鸡的构成以及每个部位会怎么动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圆形物体(皮球)律动表演:歌曲《小鸡》 2、物质准备:ppT、音乐、宝盒一个、鸡蛋一枚 【活动过程】 一、猜猜玩玩,鸡蛋滚滚 1、出示宝盒,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宝盒里面藏着什么

---拿出宝盒,提问:你们猜猜看,可能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想象猜测) ----请幼儿上前用手摸一摸,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藏在了宝盒里。(鸡蛋宝宝) 2、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身体变成蛋宝宝,尝试不同的滚动 -----提问:鸡蛋宝宝长得怎么样?(圆圆的)你会做蛋宝宝吗? 请幼儿把自己变成一个蛋宝宝,观察幼儿的动作,由个别幼儿的示范动作中 提升变蛋宝宝一定把身体做要“藏”“缩”“抱”

。 根据音乐,幼儿尝试滚动。教师提醒:滚的时候身体不能松开来,否则蛋宝宝就碎掉了。 二、学学做做,小鸡出壳 1、媒体出示,引发幼儿愿意帮助小鸡宝宝想办法钻出蛋壳 ----看媒体,提问:鸡蛋怎么在动?怎么回事? 小结:原来是小鸡宝宝在里面一天一天的长大,快待不住了。所以在里面东敲敲西敲敲。 ----提问:那我们一起帮小鸡想想办法,小鸡可以怎么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小鸟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小鸟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两只小鸟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唱歌曲,知道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在歌唱过程中,注意与同伴的声音保持一致,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两只小鸟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知道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 2、在歌唱过程中,注意与同伴的声音保持一致。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知道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 活动难点: 在歌唱过程中,注意与同伴的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只小鸟的卡片、CD、钢琴。 活动过程: 一、入场 在音乐《小鸟》声中,师生学小鸟飞翔的样子有节奏地进入教室

坐下。 二、发声练习,提醒幼儿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并能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 附练声曲:小鸟睡着了 1 2 | 3 . 4 | 3 3 2 2 | 1 - | (师)一只小鸟慢慢睡着了, (幼)两只小鸟慢慢睡着了, (师)三只小鸟慢慢睡着了, (幼)四只小鸟慢慢睡着了。 三、引出歌曲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里找到教室布置的小鸟,并让幼儿知道一只叫丁丁,一只叫冬冬。 2、师:今天,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一个关于这两只小鸟的一个故事,宝宝们想听一听吗? 3、幻灯片出示与歌词相对应的图片,让幼儿看图说说图上的内容,从而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建立图谱。 4、根据图谱再次记忆歌词内容。 5、师:音乐家们把这两只小鸟的这一故事谱写成了一首歌,宝宝想听吗? 6、播放CD中的音乐。 四、幼儿一边看图谱,一边学唱歌曲。 1、教师:这首歌好听吗?想学吗?

小班音乐律动教案《两只小鸟》

小班音乐律动教案《两只小鸟》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借助看教具演示、表演动作、理解记忆歌词。 3.让孩子体验、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感受、感知相亲相爱。 活动准备: 1.小鸟的指偶。 2. 已学过的鸟飞的动作。 3. 小鸟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结队进入教室,向客人老师问好。 教师:春天到了,脱掉厚厚的外套,春天的天气可真好,暖暖的阳光,宝宝们,我变成了;;〔师模仿鸟飞,鸟叫〕。 2.引导幼儿观看ppt,认识两只小鸟名字。 教师:宝贝们真聪明,今天除了请来了客人老师,还请来了动物朋友,咱们来一起看看,她们是谁?(播放ppt) 教师:哇,这棵大树上坐着谁呀?〔播放ppt,两只小鸟同时站在树上的时候停止播放。提炼歌词:两只小鸟

坐在小树上。〕 教师:这两只小鸟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有什么颜色的? 教师:黄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 教师:蓝色的小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东东,和东东打个招呼,咱们的宝贝儿可真有礼貌。 教师∶下面会发生什么呢?咱们一起来看看。〔继续播放ppt〕教师:丁丁和东东怎么啦,怎么离开了呢。树妈妈没有了朋友,心里可孤单了,怎么办呢?(叫丁丁和东东回来。)(教案出自:教案网)要不咱们一起帮助小树,把丁丁和东东叫回来吧。(回来吧,丁丁,回来吧,东东)小结:两只小鸟回到树上了,又见面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快乐。 二、幼儿欣赏教师朗诵、演唱歌曲《两只小鸟》。 1.教师:我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不过啊,唱歌之前,我要有礼貌的请出我的小鸟朋友和我一起表演,(带纸偶 )看,他们来了,哦哦,等一等,它们要给我说悄悄话,丁丁和东东让我告诉小朋友,它们有些害怕,有一点不好意思,你们能鼓励他们一下吗,谢谢大家,那接下来欣赏我们的表演吧。(钢琴伴奏表演、2遍) 2.教师朗诵歌词。(播放ppt 2遍)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星星教案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星星教案 小班音乐活动小星星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重点和难点,环境创设及材料,设计思路,活动流程等内容,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音乐节奏感,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感受乐曲的优美,熟悉4/4节奏型。愿意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表现节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小星星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音乐节奏感,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感受乐曲的优美,熟悉4/4节奏型。愿意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表现节奏。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 这是一段非常优美动听的旋律,乐曲所要表现的是黑夜里满天星星闪烁、此起彼伏的美景。让幼儿熟悉4/4节奏是本教材的重点;而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幼儿大胆在音乐伴奏下表现音无法、表现节奏是本教材的难点。 环境创设及材料 1.录音磁带“小星星”。(三种乐器演奏的“小星星”) 2.若干圆舞板、三角铁、串铃、铃鼓、小铃等乐器。 3.绸带、纱巾、花朵等舞蹈道具。 设计思路 对中班上期的幼儿来说引导他们参加音乐活动并且对音乐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这并不难。然而要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节奏感则需要长时间地培养与不断地给予感受。就一个4/4节奏来说,并不仅仅通过一个集体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较长时间,在多种手段、多种刺激下才能形成。因此在本教材里就尝试通过玩乐器,通过自由创编舞蹈来不断体会4/4节奏。另外鼓励中班幼儿根据不同音乐形象大胆表现音乐、表现节奏是本教材的难点,因为这就要求幼儿把平日里模仿到的动作,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并在音乐伴奏下加以展现。它需要幼儿一种经验,更需要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 活动流程 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节奏,尝试表现乐曲——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的节奏——角落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乐曲、表现乐曲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节奏、尝试表现乐曲。 (1)听赏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激发幼儿对乐曲的兴趣。 说明:在角落活动中引导幼儿花几分钟的时间听一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此内容可延续4-5天。 (2)听赏乐曲、感受乐曲,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尝试表现乐曲。如幼儿可以用舞蹈动作表现乐曲,幼儿也可以借助各种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歌曲《我自己》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小班音乐教案:歌曲《我自己》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mall class music lesson plan: song "Myself"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小班音乐教案:歌曲《我自己》 目标: 1、在照照、看看、玩玩中认识自己和同伴,并愿意在集体中交流。 2、有编歌曲的兴趣。 准备:活动室或盥洗室里的大镜子(也可人手一面小镜子) 摄像机、电视机 过程: 1、照镜子,认识自己: 幼儿照镜子,观看自己的小脸 —“你觉得自己脸上哪些地方长得最有趣?” 引发幼儿在镜子中做各种可爱、滑稽的表情。 —“有的小朋友的眼睛大大的,有的小朋友的鼻子高高的……你能让他们变一变,做一些有趣的怪脸吗?” (说明:幼儿做各种怪脸时,教师在一旁及时地拍摄下来。) 2、看录像,认识同伴:

老师逐一在电视上播放出幼儿的脸,并将画面定格,引发讨论。 —“这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的脸上怎么样?(请录像中的幼儿本人也说说自己的小脸。)” 老师根据幼儿自己的介绍及集体讨论情况,即兴编唱歌曲。 如:“这是我的小嘴巴,小小的;这是我的眼睛,圆圆的;这是我的头发,长长的;这就是我呀!我叫xxx。” 根据录象中不同幼儿的脸部特征,师生共同讨论和编唱歌曲,熟悉同伴的名字。 3、编唱歌曲: 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根据镜子中自己的小脸,编唱“我自己”的歌。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小脸,每张小脸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们把自己最有趣的地方编进歌里唱一唱吧!” 在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幼儿将自编的“我自己”的歌唱给好朋友听。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两只小鸟教案

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两只小鸟教案 (附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游戏活动两只小鸟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指偶的帮助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演唱歌曲,并尝试边唱边做动作,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萌发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两只小鸟教案吧。活动目标: 1. 在指偶的帮助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演唱歌曲,并尝试边唱边做动作。 2. 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萌发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3. 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红、蓝颜色的小鸟指偶若干。 2.小鸟的叫声、伴奏音乐。 3.卡纸剪成的大树若干并贴在小椅背上。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树林里玩一玩吧。 (播放背景音乐,师幼愉快地走进活动室)1.声音引出两只小鸟。 师:哇,小树林里可真美呀!猜猜还有谁会来这里玩呢?我们来听一听吧! (1)听上去像是谁来了呀? (3)再来听一听是不是小鸟呢? (4)真的是小鸟的声音哦,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依次出示红鸟、蓝鸟)其间提问:这是只什么颜色的小鸟?(红色),哦,又飞来一只,这只是什么颜色的呀? 2.认识两只小鸟的名字。 师:红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 师:蓝色的小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冬冬,和冬冬打个招呼。 二、幼儿欣赏理解歌曲1.今天丁丁和冬冬要到这里来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是什么意思? 咦,它们躲到哪里去了?来把它们喊出来吧! 2.现在我变成一棵大树,丁丁和冬冬要在树上玩游戏,看清楚它们是怎么玩的哦? (1)教师配上动作完整朗诵歌词。 提问:看清楚他们是怎么玩的吗?先是两只小鸟坐在

小班公开课音乐教案两篇

小班公开课音乐教案两篇 小班公开课音乐教案篇一: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优质公开课《罐子的声音》完整教案 《罐子的声音》 (赠送视频+PPT课件、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感受音乐的乐趣。 3、能大胆参与探索活动,感受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装有米、红豆、核桃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1、教师摇动手中空罐子,引起幼儿注意教师:听听,罐子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的啊?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有没有东西。 二、基本部分1、小魔术吸引幼儿注意。

教师:那现在我要来变一个小魔术(将事先准备好的核桃装入罐中,摇动)你们再听一听,有没有声音啊?猜一猜,里面有东西么? 2、幼儿选取罐子教师:现在老师这里有那么多罐子宝宝,你去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宝宝,罐子宝宝都封住的不可以打开,今天要用你的小耳朵去找找哪个罐子宝宝里面是有东西的,你拿一个有东西的罐子宝宝去坐到位置上好吗?赶快来找找。教师:摇一摇你们的罐子宝宝,里面都有东西吗? 更多名师教案,大、中、小班教学视频,配套教案,PPT。 3、为罐子宝宝分类教师:听一听,你的罐子宝宝发出的是什么声音,和旁边的小朋友的罐子宝宝的声音一样吗?我们来为罐子宝宝找朋友好吗?这样他们就不会孤单了。 (1)为第一种罐子宝宝找朋友,坐在一起。 教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摇一摇他的罐子宝宝,其他小朋友听一听,你的罐子宝宝和他的是不是好朋友,是好朋友的话就赶紧上来和他站到一起。你们是好朋友,好朋友要坐到一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让一个位置好不好? (2)为第二种罐子宝宝找朋友,坐在一起。 教师:他们的朋友已经找到了,现在老师来帮你们找朋友好不好?请你们听听,谁和我是朋友。是我的好朋友的赶快上来,我们坐在一起。 (3)为剩下的小朋友的罐子宝宝找朋友。

小班音乐:《两只小鸟》。

小班音乐《两只小鸟》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重点) 2、乐意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体验歌曲幽默的风格特点。(难点) 二、活动准备 1、小鸟手偶、ppt、小树椅子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的小小鸟飞来了 1、看看谁来了? 师:春天来了,森林里的大树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这么漂亮的大树,我们来看看有谁会来呢?(观看PPT,播放音乐) 师:你们觉得这个音乐听上去像谁来了呢?(播放鸟叫声音)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到底是谁。 2.认识两只小鸟的名字。 师:这两只小鸟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黄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 师:蓝色的小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东东,和东东打个招呼。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的内容。 1、两只小鸟来到小树上,他们要做游戏了,我们一起看看听听他们在做什么游戏。现在我要把丁丁和东东请出来了。 2、教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一遍。 师:他们在玩什么游戏?什么游戏要躲起来的呢?(捉迷藏) 师:好,现在请你们也变成一棵树,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做做看。(幼儿和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 1、教师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师:丁丁和东东还要唱歌给我们听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师:我们再请它们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

三、尝试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不同的情景。 1、你们想不想变成丁丁和东东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呢?那就把小果树请出来,把它搬到圆点点上。我们也来做丁丁和东东。 2、小鸟们,你们想做丁丁还是想做东东?幼儿自愿分两组。 3、谁会躲到小树的后面让我们找不到呢?怎么躲就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呢? 4、教师边唱边带领幼儿游戏。 四、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