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I)卷(新版)

陕西省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I)卷(新版)

陕西省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7高三下·潍坊模拟)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A . 源于自然法则

B . 体现神权思想

C . 强调等级对立

D . 规范社会秩序

2. (2分)宋仁宗说:“屡有人言朕少断。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苟或出令,未合宪度,便成过失。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谏官见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材料反映了()

A . 宋仁宗试图修改祖宗之法

B . 北宋决策方式的理性成分

C . 台谏制度有效制约了相权

D . 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3. (2分)聊城市的山陕会馆坐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此会馆有利于研究

①交子发展史②清代外贸史③运河文化史④清代商帮发展史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4. (2分)中国古代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工艺品最能代表该时期最高的手工业水平,下面的分类正确的是

A . 商周——铁器唐宋一陶器明清一瓷器

B . 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一瓷器

C . 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一造船

D . 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一丝织品

5. (2分) (2019高二下·泉港月考)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

A . 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 . 诸子思想相互借鉴融合

C . 思想统一局面正式确立

D . 君主专制政治逐步确立

6. (2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后到来的变法维新和民主革命做了哪些准备①一定的物质条件②思想基础③阶级力量④指导方针

A . ①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①②③

7. (2分)下列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A . 以“自强”和“求富”为根本出发点

B .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

C . 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

D . 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

8. (2分)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相比,共同点是()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④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9. (2分)(2016·资阳模拟) 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据此推断,修正“组织大纲”意在()

A . 迅速稳定国内局势

B . 创建责任内阁制

C . 制约袁世凯专权

D . 贯彻主权在民原则

10. (2分) (2018高一下·成都期末) 1961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这一政策旨在()

A . 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

B . 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 . 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D . 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

11. (2分) (2017高一下·滨州期末) 下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某事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

A . “大跃进运动时期私营经济发展较快

B . “文革"结束使零售业得到迅速发展

C . 加人WTO促进了零售业的快速发展

D . 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12. (2分) (2018高一下·阜阳开学考) 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台湾“邦交国”仅剩21个。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

A .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B . “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C . 两岸关系缓和有利于中国

D . 国际社会创造两岸关系和解机会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5分)

13. (20分)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期末)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材料二: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三: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8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孟子的为政思想和具体的为政措施。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实现“办法不同”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4)指出材料四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

14. (5分) (2017高三下·河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由于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震惊世界。围绕着西安事变,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局面,各方纷纷表态。

①日本等国的势力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内战,谴责张、杨,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

②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等坚决反对讨伐张、杨,坚持营救蒋介石,主张和平解决。

③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等视张杨为叛逆,主张武力讨伐。

④张、杨为停止内战,要求抗日发动政变。但面对复杂的形势,骑虎难下,急切盼望中共协调解决危机。

⑤广大人民群众(尤其西北人民)痛恨蒋介石祸国殃民政策,强烈要求杀蒋。

请问:以上表态的势力里面,你认为还缺少哪几种(至少两种)较重要势力的表态?他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三、选做题 (共3题;共35分)

15. (10分)(2016·桂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秦设监察御史执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皇帝的诏令,并兼国家的监察工作。汉武帝在各州设刺史,以“六条”法规作为履行职务的依据,而六条中打击强宗豪右、以强凌弱以及二千石不奉诏书则是其基本内容。明清监察机关的触角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突出的是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掣;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因而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吏治起过较好的作用。

——《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直接、有效的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邓小平也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控制。”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

16.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经济危机把德国推向了绝境,魏玛共和国无能为力,国际社会也没有救助,谁能拯救德国,谁就会成为大众拥戴的领导者,1930年9月14日是德国走向独裁的关键的一天,那天共有640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先天不足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居然造就了专制独裁,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悲剧吗?难道不是对西方战胜国遏制德国策略的一种讽刺吗?

——摘编自朱维毅《德意志的另一行泪》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纳粹战犯在纽伦堡审判中受到了战争罪、反人道罪等罪行的判决。1951年9月27日,德国总理阿登纳表示:“纳粹的罪行是以德国人民的名义犯下的,因此德国人要把道德上和物质上的赔偿视为自己应尽的义务。”1952年,德以两国签订《卢森堡条约》,创下战败国主动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的先例。据统计,到2000年为止,被害犹太人群体获得的赔偿超过1500亿马克。1970年勃兰特总理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1985年,魏茨泽克总统把5月8日对于德国的纪念意义从“战败日”改为“胜利日”,“感谢盟军把我们从纳粹统治下解放出来”。

——摘编自《人民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德国是如何反思战争的。

17. (15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下吴樾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潮州的锦、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的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明后期付元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罗绸缎。潮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1571-1821 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共计4亿西元(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更多一些,流入了中国。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材料二:欲攘外,亟需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洋货入中国则输半税,土货出外洋则加重征,华商安得不困,洋商安得不丰。倘有贤能督抚大臣,洞明厉害本原,奏请将厘金概行豁免,何至华商受其害而洋商独收其利也哉?……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则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独是商务之盛衰,不仅关物产之多寡,尤必视工艺之巧拙,有工以翼商,则拙者可巧,粗者可精。……第商务之战,既应藉官力为护持,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了。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郑观应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5分)

13-1、

13-2、

13-3、

13-4、

14-1、

三、选做题 (共3题;共35分)

15-1、

15-2、

16-1、

16-2、

17-1、

17-2、

17-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