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让孩子快速写作业

如何让孩子快速写作业

如何让孩子快速写作业
如何让孩子快速写作业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怎么让孩子快速开始写作业。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呢,经常会干俩事,拖拉、磨蹭。

5分钟他还没有开始打开书。10分钟他一个字都没有开始写。

很多妈妈说这孩子写作业,开始前边俩小时在那儿都是磨蹭的,直到拖到晚上8点、9点开始写,然后把作业拖到11点、12点才完成。

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够让孩子马上开始写作业?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他要磨蹭,要拖拉。

实际上你会发现,虽然作业只有两个字,但是孩子每天的作业会是好几项,孩子要记得要写四行字,要背古诗,要口算50道,还要熟读语文课文。

这么多的作业,孩子记在脑子里面会带来什么?

你会发现,都是靠脑袋记的。

他头脑中就会有一种隐形的压力。

一到做作业的时候,记得那么多的事情,压力好大。

所以这个压力这两个字,会时时在作用于孩子。

而且他会说不清,到底压力在哪儿?反正好多,我当然就想逃避。

但是,当他面对的作业有压力,他想逃避,他不想开始写的时候,父母呢,父母会开始催他呀!

如果半天他还是没启动的时候,父母就急了,这个时候父母的打骂吼就会连接起来。如果每次他写作业总是那么漫不经心,父母会打他骂他吼他。

下次写作业又半天不开始,父母又打他骂他吼他,如果作业跟这个打骂吼多次结合之后?麻烦了。

作业和打骂吼之间就会建立稳固的连接。

建立稳固的连接,那么一写作业就想到了父母的打骂吼,父母打骂吼的时候,让他觉得好害怕,好烦,好讨厌,好想逃跑的那种坏情绪。

打骂吼引起的坏情绪,就会跟作业之间建立连接,那是什么情况?

一写作业,每次被爸爸妈妈打骂吼的坏情绪就来了。

所以你看到很多孩子,他写作业,他不是写了,哎呀,不会。写了,哎呀,写不完,我好烦,不是这样。

他会往桌前一坐,上次被妈妈爸爸骂,吼,打,带来的那些坏情绪,往这儿一坐就来了。

所以还没开始写作业,他就觉得好烦呀,好想跑呀!

所以一方面太多的作业会带来隐形的压力,让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去启动。

另一方面,打骂吼带来的坏情绪会让孩子想逃避。

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能够快速启动,马上开始写作业,就需要对压力和对坏情绪分别去作用。

今天呢,就要给大家介绍三种方法。

第一个方法,用20秒让孩子的大脑启动起来。

孩子的大脑要想在作业上启动起来,实际上他是需要在作业上神经兴奋起来的,他需要在作业上燃起神经的兴奋。

哇,开始写了;哇,一直坚持下去。

那实际上这个启动就需要能量,如果这个事情特别容易启动,需要启动的能力很短,这个事就很好进行。

但是如果这个事特别难以启动,需要启动的能量很长,你会发现就麻烦。孩子就半天启动不起来。

所以你看到,你如果要是让孩子写二十行字,什么感觉?不想写。

但是你说孩子,来,过来,写这三个字,写一下我看看,孩子说哪三个?嗯,好,我来写,他迅速就写完了。

所以太大、太难的任务很难启动。因为它需要的启动能量太长。

而短的任务,短的作业要想启动,好,不难,我就很容易去启动。

心理学家肖恩·埃科尔提出一个20秒法则。

如果这件事情需要的启动能量大于20秒。那么这个事情就很难启动。

但反过来,如果一个事情需要的启动能量短,很少,启动能量小于20秒。

那么这件事情会怎么样?你会发现启动起来就很容易,就能够去启动。

所以你看到,如果你让孩子去把一首诗读一遍,读一诗,读一遍,小于20秒可以启动。

可是如果你让孩子说,去把这篇长课文背一下,什么感觉?

好难,长于20秒不好启动。

生活中也一样。

比如今天你说,周末我要把我的房子整个都收拾完,这些衣服全洗了,这堆东西全收拾好,你会发现那么多的家务,我不想干,我先玩会儿手机吧!

是不是这种感觉!

但如果你在洗脸的时候说,我把梳妆台上面把这个香皂、牙刷、牙膏、洗面奶都放一下合适的位置。

你会发现,你简单地收拾收拾,梳妆台就干净了。

之后,梳妆台一干净,你说看起来我可以把这边再整理一下,把这几个衣服扔到洗衣机,一件事,一件事,一件事的做下来你会发现,怎么就完成了呀?

所以实际上启动需要能量,就像我们车子,刚点火,刚启动的时候它需要的能量多,但一旦它启动起来,它再去运行,再去跑就容易跑了。

孩子的学习也一样,一旦他开始启动,后面走起来就会顺一点。

但前边启动的时候,要保证这个任务要足够的小,启动的能量要足够的少。这是两点重要原则。

你要想让一件事情好启动,就要保证事小,能量少,启动能量短于20秒的话,这件事情就特别容易启动。

埃科尔有一次就拿自己做了一个研究,他怎么做呢?

他就发现他那段时间,他总是会看电视,每天回到家往沙发上一坐,拿起遥控器就看电视。

他把自己称为沙发土豆,说每天像一土豆一样坐在沙发上,一熬熬一晚上,他说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我想干吗呢?他喜欢弹吉他。

他说我希望自己能弹吉他,然后这个时候埃科尔就列了一个计划。

一个习惯的形成要21天,所以他列了一个21天表格,说每天我完成就会打一个勾,等我21天勾都打完之后,我就养成了习惯,每天回来弹吉他。

21天过去了,结果埃科尔发现他一个勾都没打,后来他用启动能量一看这个事的时候,就发现,为啥做不到。

坐在沙发上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一秒就启动了,多容易呀。

可是呢,那个吉他在哪儿?

他需要站起来走到书房,打开书柜,拿出吉他,一查刚好21秒,过了20秒这事很难启动。

所以埃科尔呢,回到他自己提到的这个原则里来,要想让一件事情启动,启动能量少。

要短于20秒就好启动了。

他就干了俩事,第一个事为了不看电视,他把那个电视的遥控器里面的电池扣下来,然后走二十步,放到书房的抽屉里。

好,下一次坐着准备看电视,没电池怎么办?得走二十步,20秒去那边拿出电池再装进来一想,太难了,不看了。

所以当他把不想干的事情启动能量拉长的时候,不想干了。

那怎么能弹吉他呢?他花了一百美元,买了一个吉他架,放到了客厅中间,把吉他挂在这儿。

每次从这儿一走过的时候呢,就会去扒拉一下,那个吉他的声音一出来你会发现,真好听,他就忍不住拿起吉他就弹了起来。启动能量只要1秒,很容易启动。

结果呢,不需要什么21天表格,只要把这个事情的启动能量一转化,他就会发现弹吉他对他来讲很容易。

回到孩子学习上也一样,怎么能够让孩子快速启动?

就是化大为小。

把一个大任务变成好几个小任务,从小任务开始。

比如你要是让孩子去背一首诗,有点难。你怎么办?

你说来,我们先把这首诗读三遍,背诗难,读三遍怎么样?

简单啊,简单就容易启动,因为任务小启动能量就少嘛!就好启动。

如果孩子需要写八个字,每个字写一行。要写八个字好难,好大,怎么办?

你说孩子,跟妈妈看一下,这八个字的字体结构什么特点?你给我讲讲。

每个孩子都想表达,他会说,妈妈,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怎么样的?这个字是什么样的结构?怎么样的,还有这个字是什么特点。

你说,哦,孩子讲得真明白。

他在讲的过程是不头脑兴奋起来了,然后干吗?你说讲得真明白!

来,你写第一个字我看看,第一步进入,然后再写第一个字,一写上发现,他的大脑已经兴奋起来,然后再接着往后写,没那么难了。

第二个方法,就是用清单法,去建立作业顺序,然后一一搞定。

也就是孩子今天回来要做五项作业,如果这五项作业全都在用脑子去记,你会发现,隐形的、说不出来的压力。

觉得好烦,而且我要记住这五件事,就得用大脑能量去记呀!

所以我得留出一部分去记它,这个地方占用这么多的能量,得去记这么多作业。

但实际上整个大脑的能量是有限的。

整个大脑的能量只有这么多,用了一块去记作业了。

那么它其他的部分,再去完成作业的时候可能就会能量不足。

所以我们有需要干一件事情,把大脑中隐形记住的这么多任务,从大脑中拿出来,清空出来,去建立一个外在的,能够看得到的清单。

这里面记得五件事,把这个列到外面的清单中,第一件,第二件,第三件,把五件事情全都列出来。

好,这些事情都拿出来了,列到外面的清单上,大脑怎么样?清空了,没有事了,不需要单独去记什么了。

那我下面接着做作业的时候,所有的资源都拿来可以做眼前的作业。

所以呢,我们要去建立一个清单,把大脑中隐隐约约说不清的任务,全都列出来,放到外在的、可视化的清单里面去清空大脑。

好,大脑清空了,然后把所有的事情放在外在的清单中去。

比如说读课文,背单词,口算。还有后面什么什么任务,都列到外面的清单中去,这样清空中的大脑每次只做一件事,从这里边拿第一件事进来做,大脑清空,我当前只做读课文这一件事。

好,我现在就读课文,专心读课文,等把课文读熟了。然后不会的字都解决完了,读得很流利。第一件事做完了,把这件事情拿回来,这个事就划掉了。

之后,我再拿第二件事情再进来,每次大脑在做事的时候,在学习的时候,脑海中只有一件事,没有这么多事情的牵绊。

那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压力就会低,而且他就会有能量去更好地做眼前这一件事。

所以呢,其实理清单的过程,有一个作用就是清空大脑,事情一一搞定;

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理清单可以让孩子心里有数,而且把各个事情,一个一个一个去预热。

好了,你前边启动也启动了,清单也都列了,有没有发现?

那么成堆的任务就变成了一个一个一个的任务,孩子做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那我们就解决了一个压力的问题。

那情绪的问题呢?怎么来解决呢。

有一个专门的方法,我们来看。

第三个方法很简单,但是很有效。叫什么呢?

打勾法:完成任务,让大脑及时获得奖励。

因为我们在清单中,每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打一个勾,再完成任务再打一个勾,这个打勾意义重大。

为什么?因为当我们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大脑中会分泌一种物质,这个物质叫做内啡呔,这个内啡呔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

它的作用是什么?

它会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快乐感,当内啡呔分泌的时候,就会觉得内心喜悦,快乐。

那么如果你完成一件事情,完成那一刻,大脑分泌内啡呔,大脑分泌内啡呔会让我们快乐。这事就厉害了,那么完成之后,我会快乐,实际上就是对你完成的事情有一个奖赏。

实际上这是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脑留下来的一个专门的、神经的奖赏机制。每次完成这件事,我都会分泌内啡呔,我都会体会到快乐。

如果完成的时候,我体会到快乐,感觉到被奖赏,那接下来会怎么样?

下次我就会更加愿意去完成,有没有?

所以呢,完成的时候,我会觉得很快乐呀!所以你看到孩子写作业一样,写的时候不爱写,一完成什么感觉,哇,写完了。

写完了不是说没任务了那么简单,而是哇写完了。因为写完的时候,直接神经就觉得快乐了。

那么打勾在干吗?打勾的作用,这个勾就是完成打勾,每次完成我都会打一个勾,打一个勾让我标记下来,哦,好快乐,呀,完成了,好有成就感。

所以当每次完成我都打勾,我就会把我刚才体会到的快乐感受更强一点。

我知道完成的那一刻我很快乐,那慢慢地开始做之前,我就知道,现在有点压力,有点难。但我坚持着一会儿完成的时候,我会很快乐。

孩子每次都会在完成的时候体会到快乐,那么在他开始写作业的时候,他就会对完成时的这份快乐有预期,他就会有期待。

开始写作业的时候,他就会更愿意去开始。

所以打勾是在干吗?就会让孩子更多的去体会到完成时的喜悦感,每完成一个打一个勾,每完成一个打一个勾,每完成一个再打一个勾,每完成一个再打一个勾。

那最后一篇的勾打下来,孩子知道,哇,我完成了,他得到了一个大大的喜悦感。

那么孩子面对作业,每天都有喜悦,孩子当然觉得说,作业虽然难,但是我愿意做。这就很重要。

所以呢,家长在孩子完成的时候,就可以去跟孩子说这些话。

完成了,真好。呀,又做完了。孩子好快!够了,孩子说,完成了。

你不需要说更多,为什么?

他大脑自己内在就有奖赏机制,就是能够体会到完成时的快乐,这时候你除了言语上说之外,还要去加上一个非言语的信息。

这个非言语的信息是什么?你的表情,你的动作,你其实要表达的是什么?对孩子的肯定,对孩子的欣赏。

所以你跟他同步说,哇,完成了,哇,真好!哇,完成了,说真好,我说,孩子,真好,

孩子就会说我真好,有没有?

呀,这么快,好快呀!

孩子说,你都没想到我这么快,对不对?

哇,孩子,三行字全写完了呀!

那完了,够了,够了,因为孩子就体会到,妈妈对我信任,妈妈肯定我,妈妈欣赏我,我自己也肯定我自己,也欣赏我自己,孩子慢慢地对学习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所以完成那一刻打勾至关重要。

那么说起来的时候,你就不要说下面这句话。

每次孩子学习的时候,有些家长喜欢跟孩子说,孩子赶紧写,写完了就可以去玩游戏,快点写就可以去看小说。

孩子是行,他会写写写,写完那一刻,说我去玩游戏了。

写完那一刻,他没有停留下来去体会到这种成就感,而是说我去玩游戏了,写完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玩游戏,把作业解决掉我就可以去玩游戏,什么感觉?

游戏有吸引力,作业是个讨厌的事,我不要写。

如果每次都这样的话,他完成再多作业,他都很难去体会到完成作业时的那份成就感,喜悦感。

那孩子永远对作业本身很难去建立一种,我想要去完成,完成了会喜悦,我现在准备开始做之前我就知道,一会儿完成的时候很开心。

他体会不到这种感觉,他内在的动机就总是升腾不上来。

所以呢,第三点,就是打勾法。每次一完成就会去体会完成时的这份喜悦感。

我有一个学员他很有意思。

他说有一次考试之前,他给他们家孩子去列错题本,然后把这学期做过的错题都列了,列了整整六大页纸给孩子做,题很密集,孩子从回来就开始做。

做到10点钟,做完了三页多,还有两页多没有做,这时候就很晚了。

他就对孩子说,这么晚了,要不你去睡吧,可是孩子坐在那儿,他迟迟地就不肯走。家长就问他,你是不是还想写呀?

孩子说是,不写完这个不放心,他妈说这样,呀,都九点多了,咱要做到11点就会影响休息,这样,妈妈给你挑出几道类型来,同一类型题咱就做一道,好不好?

孩子说好呀!他妈妈就把重点的类型题都给划出来了,然后呢那孩子就特别快,把重点题全都做了。

每一种类型的题全都做到了,而且做完以后,又做了50道口算题,做完的时候10点半了,妈妈就想,孩子会很累的,会去睡觉吧!

结果她说做完那一刻,孩子没有累,孩子做完的时候,拍着桌子喊,说,哇,妈妈,做完了,这些全都做完了,而且还做了口算题,妈妈,我做到了。

你会发现是什么?不是累,她是喜悦,当我能够完成,我就会有成就感,就会有胜任感,我就会越来越愿意去做,形成正面的循环。

所以第三个方法就是打勾法,体会完成时的喜悦。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

怎么能够让孩子快速启动,马上开始写作业?

第一条原则是神经的启动需要能量,如果这个事足够小,启动能量需要的足够少,那么大脑就能快速启动,最好就是这个事能在20秒之内完成。

所以找到那个容易的、喜欢的小事,让孩子更容易开始。

第二点,我们用清单法,去建立作业顺序,把大脑中这些无形的压力,都拿出去,列出外在的清单来,然后一个一个搞定,那么大脑清空了,就拿回一件事来做,每次大脑只做一件事,就可以全部精力去做它。

第三点,打勾法,这一个勾有神奇的作用。

当完成的那一刻,会体会到快乐,这个勾会强化这种快乐。

每次孩子就会去向往,虽然现在我有点不想做,待会儿做完的时候会很快乐。孩子就开始不怕写作业。

所以通过三个方法,让孩子快速启动,马上开始写作业。

好,我们来看课后的任务。

今天呢,与孩子一起去建立一份作业清单,按照我们刚才说的几点原则,从喜欢的开始,从小事开始,然后呢让孩子自己来去建立,孩子每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去打勾,体会打勾时的快乐。

这个时候你用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给孩子以肯定,给孩子以期望。

然后去感受一下,看看在完成的过程中,哪些方面你做得特别地顺利,哪些方面你觉得好像还不太合适,得去怎么去调整?

好,勇敢地去试一试,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