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jodlAAA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cjodlAAA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cjodlAAA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cjodlAAA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堀坝乡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简报

第一期

一、基本情况

时值盛夏,正值野生菌生长和产出旺季,,引起了乡政府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有效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有效措施,全而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 ??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的紧急通告》文件。乡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层层召开会议,层层落实责任, 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把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乡人民政府、卫生监督协管站各成员单位在各类农贸市场、街道、村寨、学校、村卫生室等主要交通要道及集体用餐等场所通过下发预警公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单、宣传标语等宣传。通过宣传“到村、到组、到户,“进校门、进家门”,切实提高了群众对食用野生菌中毒的警惕性、自觉性以及辨别毒菌的能力,宣传面、知晓率

均达100% o

三是加强监管督査。一方而, 加强监管。工商、卫生等

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对农民出售野生菌的监管,严禁销售野生菌,坚决杜绝毒野生菌流入市场、进入餐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对学校、单位、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和餐饮店及红白喜宴、会议用餐的检查指导力度,扎实抓好监管重点,严禁这些地方加工食用野生菌、发芽土豆、

未熟扁豆等食物,有效防控特殊群体就餐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加强监测处置。各乡村领导、卫生室、及村卫生监督信息员加强巡查监测力度,对如有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救治, 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各相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零报”制度,严禁迟报、谎报、瞒报现象发生。同时,加强野生菌等疑是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工作,一有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在进行调查处置,确保事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是野生菌多产地,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有采食野生菌的

生活习惯;由于大多数野生菌有毒而不能吃,多数群众无法识

别,故每年到野生菌生长旺季时,总是有因误食野生菌而出现

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各村委、学校、卫生室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

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以便提醒或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

野生毒菌危害的认识,从而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治体系建设,一旦有疑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积极组织有效的抢救工作,尽快把中毒者送医院抢救治疗,确保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

妮坝乡卫生监督协管站

2013年7月25日

cjodlAAA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堀坝乡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简报 第一期 一、基本情况 时值盛夏,正值野生菌生长和产出旺季,,引起了乡政府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有效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有效措施,全而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 ??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的紧急通告》文件。乡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层层召开会议,层层落实责任, 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把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乡人民政府、卫生监督协管站各成员单位在各类农贸市场、街道、村寨、学校、村卫生室等主要交通要道及集体用餐等场所通过下发预警公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单、宣传标语等宣传。通过宣传“到村、到组、到户,“进校门、进家门”,切实提高了群众对食用野生菌中毒的警惕性、自觉性以及辨别毒菌的能力,宣传面、知晓率

均达100% o 三是加强监管督査。一方而, 加强监管。工商、卫生等 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对农民出售野生菌的监管,严禁销售野生菌,坚决杜绝毒野生菌流入市场、进入餐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对学校、单位、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和餐饮店及红白喜宴、会议用餐的检查指导力度,扎实抓好监管重点,严禁这些地方加工食用野生菌、发芽土豆、 未熟扁豆等食物,有效防控特殊群体就餐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加强监测处置。各乡村领导、卫生室、及村卫生监督信息员加强巡查监测力度,对如有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救治, 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各相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零报”制度,严禁迟报、谎报、瞒报现象发生。同时,加强野生菌等疑是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工作,一有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在进行调查处置,确保事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是野生菌多产地,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有采食野生菌的 生活习惯;由于大多数野生菌有毒而不能吃,多数群众无法识 别,故每年到野生菌生长旺季时,总是有因误食野生菌而出现 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各村委、学校、卫生室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 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以便提醒或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 野生毒菌危害的认识,从而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完整版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 野生菌味道鲜美,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每年的6-9月雨季是野生菌生长最旺盛,种类最多,易发生误食有毒野生菌引起中毒,是有毒野生菌中毒的高发季节。 一、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 毒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 4、银器识别: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 5、蒜丁识别: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6、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二、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主要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 2、加工环节出现失误。 3、受污染的野生菌。 4、与其他食物一起进食(如饮酒等) 三、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我国有18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1、胃肠炎型。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常见2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2、神经精神型。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保华小学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简报

简报 2016年秋第 34 期 九寨沟县保华乡中心小学校 2016年10月11日 保华小学野生菌食品中毒防控工作简报 近期是野生菌中毒事故的高发期,根据阿州教发(2016)275号《阿坝州教育局关于做好学校食堂野生菌食品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与保华小学的相关工作要求,为切实抓好我校此项工作,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我校认真组织做好各项宣传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召开会议,安排相关工作 我校于2016年10月11日下午,周玉梅校长组织全体教师对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进行宣传培训会。会上,周校长传达了相关文件精神,并组织学习了相关知识,加强全体教师对野生菌中毒的认识,提高对野生菌中毒救治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 周校长特别强调: 1、食堂不准采购菌类的东西入库。

2、要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校安全应急工作。明确事故应急职责。通信联络,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心理疏导,保卫等必须落实到人。 (图一召开关于学校野生菌食品中毒防控工作专题会议) 二、利用宣传画,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 利用宣传画,书写图文并茂的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主题为“怎样预防野生菌中毒”,主要内容分四点,1、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什么,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哪些表现。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通过宣传,让师生在轻松愉快间学习到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并通过他们将食用野生菌的危害信息带给他们的亲朋,达到减少野生菌、野生菜中毒事件发生的目的。 (图二学生食堂内设置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公示栏)

(图三学生食堂内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画) 撰稿:覃勇摄像:覃勇审阅:杨怀抄送:教育局办公室教育股安办教育督导室

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

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 野生食用菌是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但误食有毒野生菌会发生中毒,甚至会危及食用者生命。为有效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提供以下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野生菌中毒的症状 夏秋及冬初季节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 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燥、谵 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 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二、毒菌中毒的临床类型 胃肠炎型:潜伏期为10分钟至6个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流涎等,轻则对症治疗,可逐步好转,病死率低;重则吐泻严重,腹痛剧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并伴有休克、昏迷,病死率高。 溶血型:潜伏期长,一般6个小时至12个小时,病人往往先出现恶心等症状,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部肿大等,少数病人会出现血红蛋白尿,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可很快控制病情。 神经精神型:潜伏期半个小时至6个小时,除胃肠道症状外,尚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症状,重者可有肺水肿、呼吸抑制及昏迷等,通常伴有明显的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出现幻觉、谵妄、昏迷等中枢神经损害,或发生嗜睡、精神错乱、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这一类型严重者死亡率高。 肝损害型:潜伏期较长,可达15个小时至30个小时,以中毒性急性肝损害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在初期一两天会有轻度胃肠炎表现,之后有一假愈期,其间除轻微乏力外,似乎已病愈,但实际已发生肝损害,大多数病例接着出现肝、脑、心、肾等内脏损害,其中以肝损害最为严重,迅速出现黄疸及肝功能异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直至昏迷,也有少数病例在肝损害表现尚不严重时即因中毒性心肌病变或中毒性脑病猝死。此型病情最为凶险,病死率甚高,经急救治疗存活者,需度过2周至3周的危险期,方可逐步康复。 三、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在我国,毒菌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 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 有毒菌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 鼻。此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 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 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2.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 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 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 3.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 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

野生菌食用安全知识

野生菌食用安全知识 时下正值雨季,各类野生菌也进入了盛产期,味道鲜美的菌子吸引了不少人,提请广大师生,在品尝野生菌的美味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谨防野生菌中毒。 一、野生菌一般常识 野生菌味道鲜美,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菌类,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有很多帮助。而吃菌却潜藏着中毒的危险,据资料显示,一次多食或连续食用野生菌,会导致人体血糖降低。因此,即便不中毒,多食用野生菌也会出现全身无力的现象。 二、野生菌加工要求 (一)烹调时,最好把菌子在沸水中煮上3到5分钟,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然后再炒食。 (二)不要采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三)采来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四)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当地群众常食用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五)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或尽量少喝酒。有的野生菌虽

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六)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三、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野生菌中毒急救知识培训讲解学习

弥兴卫生院野生菌中毒处置知识培训 一、概述: 食用野生蘑菇后发生损害人体器官的不适症状,称为急性毒蕈中毒。把这些蘑菇称之为毒蘑菇。毒蘑菇又称为毒蕈、毒菌、毒茸等。 一、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在我国,毒菌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有毒菌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有毒菌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但即使是可食用的野生菌,生长在喷洒过农药、施过化肥的庄稼地和种植有桉树的地带,食用后也会导致中毒。 二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 三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一般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一般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菌撕断菌秆,无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浓,一般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气味。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

辣、酸涩、恶腥等味。 六是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菌,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二、毒性及毒理: 原浆毒素主要有毒伞肽和毒肽两大类。 1.毒肽主要作用于肝脏;毒伞肽类能损害心、肝、肾、脑等实质脏器,尤以肝、肾为甚。 2. 毒肽类作用于肝细胞的内网质,作用快,大剂量在 1~ 2h 内即可引起死亡; 3. 毒伞肽类主要作用于肝细胞核,有可能抑制RNA 聚合酶,并能显著减少肝糖原而导致肝细胞迅速坏死,虽然作用较慢,即使在大剂量时,15h 内也不会致死,但毒性甚强,死亡率很高。 5. 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引起光过敏性皮炎的是叶状耳盘菌 6. 其他毒素:如吃了墨汁鬼伞同时喝酒,除了恶心、呕吐、面 红、心悸、手肿胀、四肢发麻等中毒表现外,其口内有金属味为其特征。其中含有的毒素也不清楚。

猪场小学预防野生菌中毒简报 Microsoft Word 文档

猪场小学为预防野生菌中毒安全事故宣传活动 简报 2013年秋季第001期 猪场小学2013年09月23日———————————☆———————————根据省卫生厅《关于认真做好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的紧急通知》(黔卫发电〔2013〕52号)文件精神与猪场乡教管中心的相关工作要求,为切实抓好我校此项工作,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我校认真组织做好各项传宣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召开会议,安排相关工作 我校于2013年9月16日组织全校教职工对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 进行宣传培训会。会上,杨辉祥校长传达了相关文件精神和管理中心的要求,并组织学习了相关知识,加强全体教师对野生菌中毒的认识,提高对野生菌中毒救治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杨辉祥校长特别强: 1、食堂不准采购菌类的东西入库;学校安全管理员杨登科必须在9月17日拟写出《预防野生菌中毒的安全应急预案》。

2、要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校安全应急工作。明确事故应急职责。通信联络,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心理疏导,保卫等必须落实到人。 二、利用黑板报,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 利用黑板报,书写图文并茂的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主题为“怎样预防野生菌中毒”,主要内容分四点,1、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 什么,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哪些表现。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通过宣传,让师生在轻松愉快间学习到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并通过他们将食用野生菌的危害信息带给他们的亲朋,达到减少野生菌、野生菜中毒事件发生的目的。 三、召开主题班会,加大宣传力度 为达到扩大宣传面,增加学生对野生菌危害的认识,要求各班班主任向学生宣传讲解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要求每班出刊,使人人知晓野生菌中毒知识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5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教学重难点: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3.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怎样预防野生菌中毒 二、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 只有10余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二)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加工可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如果菌子未熟透或者这些菌子粘到其它器皿上,一旦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也很容易导致中毒。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我国有10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 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 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三)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 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四)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 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 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 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应采取一些 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 施: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野生菌中毒的症状与急救措施演示教学

野生菌中毒的症状与急救措施 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防止误采或购买加工烹调食用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我办特搜集整理有关野生菌的辨别、食用、中毒及急救措施等资料如下: 一、野生菌中毒的症状 夏季是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一)胃肠炎型。这种中毒表现较为普遍,约占80%。具体反应是,进食毒菌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发热,严重者会导致脱水,引起周围循环衰竭。引起这类中毒的有黄粘盖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苦粉孢牛肝菌、毒红菇、臭黄菇、腊伞、月光菌等等。 (二)神经精神型。它除了胃肠炎表现外,还有精神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等症状。如俗名"红见手"的褐黄牛肝菌,吃了以后会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毒绳伞、豹斑毒伞的误食者则会出现呕吐、腹泻、出汗、流泪、心搏减慢等副交感神经症状。这类中毒病人经治疗后就可以恢

复,且无后遗症,死亡率很低。 (三)溶血型。进食毒菌6至12小时后,除有胃肠炎型表现外,还有贫血、肝肿大等症状。如鹿花菌就可能引起此类症状,但其所含毒素加热到100摄氏度就可被破坏。 (四)多脏器损伤型。在进食毒菌10至30小时后,先有胃肠炎型表现,然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还伴有精神症状。此类病人病程2至3周,由于先期症状是胃肠炎表现,往往容易被误诊,又因为会出现病情反复,有时还会中断治疗。引起此类中毒的有白毒伞、毒伞、毛柄白毒伞、鳞柄白毒伞等菌类,误食后死亡率极高。 二、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只有三四十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二)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如果没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食用后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很容易导致中毒。 三、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据了解,在我国,毒蘑菇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

预防野生菌中毒资料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 毒菌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此外,吃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二、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三、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四、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五、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班会教案

预 防 野 生 菌 中 毒 安 全 教 育 教 案 雨河小学 六(2)班

预防野生菌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一、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二、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我国有10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三)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四)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 三、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是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讲解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5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教学重难点: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3.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怎样预防野生菌中毒 二、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 只有10余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二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加工可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如果菌子未熟透或者这些菌子粘到其它器皿上,一旦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也很容易导致中毒。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我国有10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 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 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防止野生菌中毒》主题班会

《预防野生菌中毒》主题班会 一、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 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闻气味: 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 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 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二、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我国有10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三)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四)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 三、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是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四是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五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四、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采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二)采来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 (三)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

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总结

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 总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马临中学2015年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 总结 目前正值夏季,山野中菌类植物正处于生长旺季,针对当前的实际,结合马临中学关于加强预防野生菌类等食物中毒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积极认真开展预防野生菌类中毒的安全教育活动。 为了让该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学校统筹安排,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召开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资料等,各班主任向孩子们讲解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认真向学生讲解野生菌的特征,食用中毒后的表现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并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向父母和邻居宣传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以“小手牵大手”方式让亲人、朋友和邻居认识到食用野生菌中毒的灾难性后果,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要告诫亲人、朋友和邻居不要采摘、销售、食用野生菌。 学校同时印发相关资料,充分利用黑板报开设野生菌防范知识的宣传,建立长期教育机制,抓住野生菌生长期开展防范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利用宣传专栏,张贴标语等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主题为“怎样预防野生菌中毒”,主要内容分四点,1、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什么,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哪些表现,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

救。通过宣传,让群众在轻松愉快间学习到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并通过他们将食用野生菌的危害信息带给他们的亲朋,达到减少野生菌、野生菜中毒事件发生的目的。 通过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的教育活动,学生们对野生菌的识别、防范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升;学生们都知道,因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导致野生菌的有毒因素增多,都明白在野生菌生长季节远离野生菌,禁止采摘野生菌,禁止食用野生菌,从而有效防范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马临中学

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坭坝乡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简报 第一期 一、基本情况 时值盛夏,正值野生菌生长和产出旺季,,引起了乡政府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有效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的紧急通告》文件。乡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层层召开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把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乡人民政府、卫生监督协管站各成员单位在各类农贸市场、街道、村寨、学校、村卫生室等主要交通要道及集体用餐等场所通过下发预警公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单、宣传标语等宣传。通过宣传“到村、到组、到户,“进校门、进家门”,切实提高了群众对食用野生菌中毒的警惕性、自觉性以及辨别毒菌的能力,宣传面、知晓率均达100%。

三是加强监管督查。一方面,加强监管。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对农民出售野生菌的监管,严禁销售野生菌,坚决杜绝毒野生菌流入市场、进入餐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对学校、单位、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和餐饮店及红白喜宴、会议用餐的检查指导力度,扎实抓好监管重点,严禁这些地方加工食用野生菌、发芽土豆、未熟扁豆等食物,有效防控特殊群体就餐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加强监测处置。各乡村领导、卫生室、及村卫生监督信息员加强巡查监测力度,对如有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救治,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各相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零报”制度,严禁迟报、谎报、瞒报现象发生。同时,加强野生菌等疑是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工作,一有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在进行调查处置,确保事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是野生菌多产地,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有采食野生菌的生活习惯;由于大多数野生菌有毒而不能吃,多数群众无法识别,故每年到野生菌生长旺季时,总是有因误食野生菌而出现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野生菌食用安全知识

野生菌食用安全知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野生菌食用安全知识 时下正值雨季,各类野生菌也进入了盛产期,味道鲜美的菌子吸引了不少人,提请广大师生,在品尝野生菌的美味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谨防野生菌中毒。 一、野生菌一般常识 野生菌味道鲜美,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菌类,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有很多帮助。而吃菌却潜藏着中毒的危险,据资料显示,一次多食或连续食用野生菌,会导致人体血糖降低。因此,即便不中毒,多食用野生菌也会出现全身无力的现象。 二、野生菌加工要求 (一)烹调时,最好把菌子在沸水中煮上3到5分钟,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然后再炒食。 (二)不要采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三)采来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四)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当地群众常食用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五)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或尽量少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六)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三、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是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四)是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五)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龙坪镇双兴中学 2014、6、5

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总结_3

马临中学2015年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 总结 目前正值夏季,山野中菌类植物正处于生长旺季,针对当前的实际,结合马临中学关于加强预防野生菌类等食物中毒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积极认真开展预防野生菌类中毒的安全教育活动。 为了让该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学校统筹安排,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召开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资料等,各班主任向孩子们讲解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认真向学生讲解野生菌的特征,食用中毒后的表现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并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向父母和邻居宣传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以“小手牵大手”方式让亲人、朋友和邻居认识到食用野生菌中毒的灾难性后果,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要告诫亲人、朋友和邻居不要采摘、销售、食用野生菌。 学校同时印发相关资料,充分利用黑板报开设野生菌防范知识的宣传,建立长期教育机制,抓住野生菌生长期开展防范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利用宣传专栏,张贴标语等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主题为“怎样预防野生菌中毒”,主要内容分四点,1、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什么,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哪些表现,4、野生菌中毒后如

何采取紧急自救。通过宣传,让群众在轻松愉快间学习到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并通过他们将食用野生菌的危害信息带给他们的亲朋,达到减少野生菌、野生菜中毒事件发生的目的。 通过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的教育活动,学生们对野生菌的识别、防范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升;学生们都知道,因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导致野生菌的有毒因素增多,都明白在野生菌生长季节远离野生菌,禁止采摘野生菌,禁止食用野生菌,从而有效防范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马临中学 2015.11

野生菌中毒的症状与急救措施

野生菌中毒的症状与急救 措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野生菌中毒的症状与急救措施 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防止误采或购买加工烹调食用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我办特搜集整理有关野生菌的辨别、食用、中毒及急救措施等资料如下: 一、野生菌中毒的症状 夏季是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一)胃肠炎型。这种中毒表现较为普遍,约占80%。具体反应是,进食毒菌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发热,严重者会导致脱水,引起周围循环衰竭。引起这类中毒的有黄粘盖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苦粉孢牛肝菌、毒红菇、臭黄菇、腊伞、月光菌等等。 (二)神经精神型。它除了胃肠炎表现外,还有精神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等症状。如俗名"红见手"的褐黄牛肝菌,吃了以后会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毒绳伞、豹斑毒伞的误食者则会出现呕吐、腹泻、出汗、流泪、心搏减慢等副交感神经症状。这类中毒病人经治疗后就可以恢复,且无后遗症,死亡率很低。 (三)溶血型。进食毒菌6至12小时后,除有胃肠炎型表现外,还有贫血、肝肿大等症状。如鹿花菌就可能引起此类症状,但其所含毒素加热到100摄氏度就可被破坏。

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

马临中学2016年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 目前正值夏季,山野中菌类植物正处于生长旺季,针对当前的实际,结合马临中学关于加强预防野生菌类等食物中毒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积极认真开展预防野生菌类中毒的安全教育活动。 为了让该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学校统筹安排,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召开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资料等,各班主任向孩子们讲解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认真向学生讲解野生菌的特征,食用中毒后的表现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并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向父母和邻居宣传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以“小手牵大手”方式让亲人、朋友和邻居认识到食用野生菌中毒的灾难性后果,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要告诫亲人、朋友和邻居不要采摘、销售、食用野生菌。 学校同时印发相关资料,充分利用黑板报开设野生菌防范知识的宣传,建立长期教育机制,抓住野生菌生长期开展防范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利用宣传专栏,张贴标语等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主题为“怎样预防野生菌中毒”,主要内容分四点,1、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什么,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哪些表现,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通过宣传,让群众在轻松愉快间学习到相关知识,

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并通过他们将食用野生菌的危害信息带给他们的亲朋,达到减少野生菌、野生菜中毒事件发生的目的。 通过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的教育活动,学生们对野生菌的识别、防范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升;学生们都知道,因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导致野生菌的有毒因素增多,都明白在野生菌生长季节远离野生菌,禁止采摘野生菌,禁止食用野生菌,从而有效防范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马临中学 2016.9.28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

野生菌中毒防治知识 野生菌味道鲜美,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每年的6-9月雨季是野生菌生长最旺盛,种类最多,易发生误食有毒野生菌引起中毒,是有毒野生菌中毒的高发季节。 一、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 毒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 4、银器识别: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 5、蒜丁识别: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6、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二、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主要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 2、加工环节出现失误。 3、受污染的野生菌。 4、与其他食物一起进食(如饮酒等) 三、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我国有18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1、胃肠炎型。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常见2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2、神经精神型。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