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粉制备系统设计要求

煤粉制备系统设计要求

煤粉制备系统设计要求
煤粉制备系统设计要求

煤粉制备系统设计要求

(供参考)

二00七年十二月编

煤粉制备系统的设计

一.煤粉制备系统

目前,水泥工业煤粉制备采用的方式有风扫式钢球磨,及立式辊磨两种。风扫式煤磨对煤质适应性较强,操作维护简单;但粉磨效率低、能耗高、噪声大、厂房大、土建投资搞。而立式辊磨系统体积小、所需布置空间小、土建费用低、运行电耗较风扫式煤磨低10KWh/t以上;但设备投资较高,操作维护技术要求高。

1.风扫式钢球磨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高效动态选粉机替代了以前的粗粉分离器及细粉分离器。由于高效选粉机可以有效的分级把关,系统风量可以适当增大,进磨的热风量增多,提高了煤磨的烘干能力,由于其分离效率高循环负荷及磨内负荷小,提高了磨机粉磨效率及产量。煤粉细度可直接调整选粉机转速,控制十分方便,该系统缺点是系统阻力增大,工艺布置相对

复杂。

2.立式辊磨煤粉制备系统

该系统简单,煤粉细度是通过立磨上部的动静态旋转分离器的转速来控制的。煤粉细度调节范围宽,且调节灵敏,循环负荷率大大降低。从而可以获得更佳煤粉细度(即煤粉细而均匀)可使煤磨的辊磨能力提高10%以上。

以上两种粉磨系统其选择条件是当媒质难磨(无烟煤,贫煤)要求细度<5%时选用钢球式风扫磨,当煤质较好,原煤水分较大,且煤源供应稳定时,宜选用立式辊磨系统。

二.煤粉制备系统设计要求

1.煤破碎

(1)原煤破碎可选用锤式或环锤式破碎机。根据原煤的粒度分布可在破碎前进行筛分(选用震动筛)块煤进入破碎及破碎。

过筛的细碎煤粒在入胶带机与破碎后碎煤一起进入煤库。

(2)煤破碎机位置已设置在煤堆棚内,以减少煤破碎机的厂房。

若增设筛分设备时宜在堆棚侧用提升机进入振动筛进行筛

分,但须设置破碎厂房。

2.喂煤系统

(1)原煤仓的容量应满足煤磨3个小时生产的能力需要。

(2)原煤仓有圆形或方形,下料应通畅,应按“三大一浅”的原则设计,即:上口大、下出口大、仓角度大、高度应浅。若为

方形仓,仓角为两相交斜面的夹角应在50~55°之间。

(3)煤粉仓上部是封闭的,仓顶应设人孔门,内设爬梯。仓顶周围设捅料孔及通风孔。锥体斜度应大于70°

(4)仓下应设闸门,在检修喂煤设备时可截流。

(5)喂煤设备可采用封闭式定量或容积式喂料机(电子皮带秤或圆盘喂料机或电振机)

(6)喂料设备进入煤磨机时其下料口应设锁风装置。

(7)当采用立式辊磨时,原煤入磨前应设置除铁及报警装置。3.磨煤机:

(1)煤磨的生产能力应为窑系统及其他设备所需总煤量的130%(规定为120~135%)。

(2)采用钢球煤磨时,中心距离地面高度为0.75~1.0煤磨直径。(3)煤磨选形时原则上是一台煤磨配一台窑,若满足两台窑用煤

时应增设中间仓在分送至各台窑。

(4)选用立式辊磨可不设中间仓,煤粉直接吹入窑内。但预分解窑由于窑头窑尾两处用煤,需设置中间仓然后气力输送至各用煤点。

(5)立磨上方应设检修设备,球磨大齿轮、减速机、电动机及排风机上方均应设置检修吊钩。

(6)出磨煤粉水分应小于 1.0%,细度根据煤质和燃烧器形式确定。

4.管道及阀门的设置

(1)煤粉系统的所有风管以短、捷为好,避免水平布置,应减少拐弯,必须转弯时应防止煤粉堆积。

(2)立式磨出口风管宜垂直布置,进入除尘器前必须设置快速截断阀,发生燃烧时以切断除尘器及煤磨间的火焰。

(3)煤粉系统含煤粉的风管为避免积灰引起煤粉燃烧和爆炸,上升风管与水平面夹角大于70°向下顺流风管与水平面夹角宜大于45°(煤粉静止堆积角为25°~30°)

(4)为防止煤粉在风管的顶部弯头处存积煤粉,弯头底部以设计为夹角相交,顶部应为平角。

(5)分离器至磨头回灰管斜度应大于50°管道上应设锁风装置,位置便于检修。

(6)热风管道布置时应计算热膨胀量,设置膨胀节。

(7)进入煤磨的热风管道应分别设置热风、冷风调节阀。排风机入口设风量调节阀(随风机订货)若直吹入窑时也应设置调

节阀

(8)煤粉制备系统设备及管道防止结露均应保温,为防止静电产生应采取接地措施。

5.除尘设备

(1)除尘设备应选用煤磨专用的电除尘其及袋式除尘器,除尘器必须有完善的防燃防爆及防静电设施。

(2)除尘器下的成品转运设备应有富余能力(磨机产量的三倍)应优先选用埋刮板输送机,因其运行可靠密闭无尘。也有选

用螺旋输送机,其目的是当收尘器灰斗积灰自燃时可反转将

此高温粉运至安全箱内以消除隐患。

(3)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温度应高于露点温度25℃以上。

(4)利用烧成系统余热作为烘干热源时宜在热风入煤磨之前设置旋风除尘器以提高煤粉质量。

三.煤粉制备系统安全措施

煤粉制备车间属于易燃易爆场所,虽然主机设备在制造时采用了有效措施,但由于煤质不同的特点,系统难免偶然燃烧和爆炸的危险。其中爆炸因素主要有煤粉的浓度,气体混合物中CO及氧气含量以及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